关于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共2篇)(共2篇)
1.关于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 篇一
关于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问题
A1102000312011级口腔1班单艳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正处于发展阶段,这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自然是好事,但不可否认,现阶段,依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医生与护士存在的意义就是治病救人,倘若他们自己都生病了,那又该如何去救治患者呢,所以,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8月15日公布最新统计数字,截至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
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内地累计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
医护人员中的非典感染人数累计达1000 名左右,医护人员的患者人数约占非典患者总数的20%。据事后统计,非典死亡人数中1/3 是战斗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
以上数据来源于网络,非典发生于2003年,那时的我正是小学四年级,对这个东西根本就没什么概念。只记得当时学校要求严格,校领导检查也频繁,千万不能发烧,不然就会被隔离。
后来,我逐渐长大,直到自己选择了医学院,也就意味着我以后很可能就从事这个职业,我了解了更多关于这方面的事情。知道了对于这样的传染病,医护人员的感染系数是极高的。但是,当国家和人民需要你的时候,当患者躺在床上需要你照顾的时候,你不能也不被允许退缩,你不可以当胆小鬼,只能向前冲。就是因为心中的信念与责任,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冲向前线,奋斗在抗击非典的一线。他们是伟大的,他们是无私的,他们也许是一对儿女的父母,一双老人的子女,他们有亲人,有自己的家庭责任,同时也有社会责任。医护人员长期工作在细菌病毒密集的环境中,易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
国外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群。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如流感、伤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是最常见的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疾病。呼吸及消化道传染病的危害医护人员大部分是女性,又要经历妊娠期,目前已知的风疹、单纯疱疹、柯萨奇病毒感染等能致胎儿畸形或其他感染,应提高警惕。甲戊肝病毒及其他肠道传染病如不注意也有可能传染给医护人员。
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当今一个非常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和患者接触密切,如果不能掌握自我防护措施,会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和传染源,危害自身健康.在抗击SARS疫情战斗中,大批医护人员被感染,甚至献出生命,使我们认识到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的重要性。
从非典以后,我们国家更加重视医疗事业的公共卫生安全,也更加注重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保证医生与护士的人生安全。在各个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更新设备,做到再次发生类似的传染病事件的时候,不会像非典那般的慌乱无措。
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损伤性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同时,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
衣或者围裙。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在上级医院及专家的指导下,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的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做出相应处置。
安徽宿州一医院医护人员感染病毒性肺炎21人被隔离治疗,5日起,安徽省宿州市皖北煤电总医院多名医护人员头痛、咳嗽、发热等症状。截至11日,共有21名医护人员被隔离治疗。根据宿州方面的报告,目前安徽省卫生厅认定只是普通病毒性肺炎传染,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此未介入调查。
这其中的之一的事故,各种各样的传染病依然对群众的安全构成威胁,同时也对医护人员的安全构成了安全隐患。
曾经一度出现医护人员因为非典导致伤残、死亡,是不是属于工伤的讨论真的让我们寒心啊!要知道非典的伤残就是肺功能下降,有些甚至要每天带着氧气面罩才能生存啊!人的一生都已经毁了!我们如果倒在抗击传染病的第一线,连追认烈士的机会都没有啊!
2.关于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 篇二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损伤性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二、处理流程
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在上级医院及专家的指导下,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的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做出相应处置。
锐器伤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意外职业暴露报告卡
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室:
联系电话:
职业: 医生 护士 护理员 保洁员 检验人员 其他人员
其他既往传染病史:
免疫情况:疫苗注射 是()否(),种类()
暴露时间: 年 月 日(时 分 —— 时 分)
暴露地点: 治疗室 病房 其它()
暴露方式: 锐器伤(损伤程度:轻、中、重)
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刺伤器具: 针头 缝合针 刀片 剪刀 玻璃 其他
暴露或刺伤具体部位:
暴露源(病人)情况: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室 住院号
门急诊病人暴露源(病人)
疾病情况:无传染病 乙肝 丙肝 艾滋病 梅毒
不清楚暴露源: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 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经过:
紧急处理情况: 冲洗 挤血 局部消毒 未处理暴露
级别评定(只限HIV暴露):一级 二级 三级
预防措施及处理意见:
文 章来源【关于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推荐阅读: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流程07-17
关于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方案11-26
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春市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实施办法(试10-13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养老机构医务室基本标准(试行)》06-09
社区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总结12-20
关于会计人员职业调查报告12-27
关于调整职业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以上人员有关津贴问题的通知12-10
关于强化收费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调研报告06-17
学校关于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计划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