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文学作品朗诵

2024-11-28

中华经典文学作品朗诵(精选5篇)

1.中华经典文学作品朗诵 篇一

中华经典诗文朗诵主持词

主持人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主持人2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

主持人合:下午好!

主持人1:今天,我们师生欢聚一堂,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主持人2: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主持人1: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主持人2 :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主持人1: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主持人2: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

主持人1: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主持人2: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主持人1:下面我宣布七年级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现在开始。担任今天“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的评委有高校长,冯校长,蔺主任,七年级组长刘文军老师,严俊国老师,范学栋老师,石银娟老师,欢迎他们的到来。

主持人2:为了朗诵比赛公平公正,我们特邀请部分校领导和七年级组的语文老师担任评委,比赛采用百分制,最终得分按参

赛选手现场表现由评委即时打分,评出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主持人1:朗诵者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圆润。语言技巧处理得当。表达准确、流畅、自然;语气、语调、音量、节奏富于变化,能熟练表达所朗诵的内容。——满分40分。

主持人2:朗诵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号召力,能较好地与听众感情融合在一起,营造良好的朗诵效果。——满分40

分。

主持人1:朗诵者精神饱满,能较好地运用身体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朗诵者应举止大方,富有艺术表现力。——满分20分。

主持人2: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首先请欣赏由八(5)班马永珍同学带

来的诗歌《沁园春-雪》。请八(7)班的丁海军同学做准备。

主持人:接下来请欣赏由八(7)班丁海军同学带来的诗歌《一句话》,请八(3)班的做准备。

主持人:1号参赛作品的得分为__,下面请欣赏由八()班同学带来的诗歌《》。请八()班的做准备。

主持人:下面有请李校长为本次“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作精彩点评。

主持人: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高校长的精彩点评。14号参赛作品的最后得分为分,下面有请高校长公布本次朗诵

会的比赛结果并颁奖。

结束语:

(男)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女)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女)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男)金塔县第二中学八年级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到此结束,谢谢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十七中小学部四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主持词

甲:敬爱的各位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

甲:大家好!

乙:我们四年级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甲: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乙: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诵中华经典,展示同学们激情澎湃的风采。甲: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乙: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甲: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乙: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甲: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乙: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甲:胜利十七中小学部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现-在-开-始。

乙: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甲:下面宣布背诵要求:

(1)正确: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倒字,字音准确。

(2)流利:做到口齿清晰,流利顺畅,断词、句准确,不重复。

(3)语气:掌握好诵读的节奏和感情基调。

乙:首先有请42班,他们背诵的是《学而》,请班44作准备。

下面出场的是44班,他们背诵的是《雍也,请43班作准备。

第三个出场的是43班,他们背诵的是《泰伯》,请45班作准备。

甲:接下来有请45班,他们背诵的是《里仁》,请46班作准备。

接下来有请46班,他们背诵的是《述而》,请41班作准备。

最后有请41班,他们背诵的是《为政》。

宣布获奖环节

甲:下面宣布获奖名次,胜利十七中小学部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 获的三等奖的班级是()和()班,有请获奖班上台领奖。

乙:获的二等奖的班级是()和()班,有请获奖班上台领奖。甲:获的一等奖的班级是()和()班,有请获奖班上台领奖。

结束语

甲: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

乙: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

甲: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乙: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甲: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乙: 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甲:愿中华经典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乙: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甲: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乙:让阅读成为习惯,使书香飘溢校园

甲:胜利十七中学小学部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到此结束。

分享:

0 分享到新浪Qing

喜欢

2.中华经典文学作品朗诵 篇二

中华经典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史哲知识,其精华部分更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审美情操的集中反映。通过诵读、理解经典作品,我们能深深体会到古代先贤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人生态度、自然观念、政治理想、生活原则和道德理念。怎样继承这份文化遗产,中国人在历代的传统教育中积累了很多有效的方法,吟诵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和写作方法。吟诵这件事情是贯彻落实习“关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举措。吟诵是当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不仅要及时抢救发掘、整理研究传统吟诵,同时也要在社会和学校中积极推广普及。推广吟诵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复古,而是要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孩子的爱国之心、浩然正气。

一、什么是吟诵

吟诵,是介于念读与歌唱之间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一种口头表现方式,是吟诵者通过声音来表达自己所感悟的诗文内容与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我国诵读古典文学作品的特有的传统方式,是作者创作、推敲诗文的重要手段,也是读者学习、欣赏诗词文赋的最佳途径。它既遵循语言的特点,又根据个人的理解,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作品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伏变化,通过自己抑扬顿挫的声调表现出来,突出其中的逻辑关系、思想情感,比普通朗诵要深入、充分得多,是一种细读的、创造性的、回味式的读书方法和表达方式,是文学、音乐、语言的综合体,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在中小学校推广吟诵的目的

(一)吟诵是引导学生读中华经典的重要手段

推广吟诵,表面上看是学习诗词文赋,或者说是在“唱”诗词文赋,但在“唱”的同时,就把那些经典的“歌词”记在了脑海深处。通过这种读书方法读了、背了(就像唱歌一样唱出来了)我国五千年积累的经典之作,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是我在校园中践行吟诵的初衷。

(二)吟诵有助于记忆

通过“吟”“唱”的形式记住那些“具有种子能量”的“歌词”,当然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南怀瑾先生也不止一次袒露自己的心得:“我们以前读书是这样读的,会背来的……不要讲理由,老师说读啊,我们就开始吟唱了……这样读书有一个好处,心里会记住,一辈子都忘不了。”注意,南先生所说的这句话,有“读”“背”“吟唱”,其实就是以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吟诵”,吟诵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唱,所以说是“唱”着把书读了,背了。他还说,现在小学读过的,中学忘记了;中学读过了,大学忘记了;大学读过了,出国留学时,统统忘记了……我们小时候,读书是读到肠子里去,肠子里去的,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些都告诉我们,通过吟诵的方法读书,有助于记忆,因为,唱的比念的记得牢。我自己也是一个受益者,自从学习了吟诵,记住了很多以前不熟悉的经典诗篇。

叶圣陶先生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言,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三)吟诵是进德修身的重要方法

第三届中华吟诵周开幕式重要讲话中还提到:吟诵,让心理喧嚣和社会浮躁静下来。我们用它来构筑中国人的精神高度,提升中国人的灵魂。

在吟诵里面,无处不渗透着中国文化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让学生吟诵经典的传世佳作,就是为了补上人文文化教育这一课,使学生在吟诵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只有通过学习吟诵才能体会古代诗词文赋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意蕴。“读书的目的是育人,不是背诵、也不是理解,而是体会圣人。”

三、吟诵教学实践

(一)实践学校的选择

叶嘉莹曾说:想要真正重振中国吟诵之传统,私意以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付诸实践,也就是从童幼年开始就以吟唱的方式诱导孩子们养成吟诵的爱好和习惯。丽水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小)学是丽水学院合作学校,又是丽水学院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双方联系紧密。所以就选了这所学校作为实践点。并且本人在2014年9月提交了2份两校合作研究课题:一是“经典进课堂”德育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二是回到母语习得的原点:“诵读经典”在丽水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小)学的实践研究,并亲自参与授课实践。

(二)实践班级及课程安排

一年级安排的是111班,二年级安排的是211班,每个班每周上课两次。上课时间安排在一个早自修和一节思修课。111班学生共44人,学生都是刚入学儿童,认字数几乎为零。选这个班级是因为其班主任魏炜老师是该校“经典诵读社”的指导老师,对经典存有温情和敬意。211班学生共61人,学生在校学习已经一年,懂得学校常规,识字数大约500个。

一、二年级各安排一个班,目的就是比较在学经典之前,学生的识字数对其记读文本的影响。

(三)吟诵文本的选择

1.传统蒙学教程介绍

传统启蒙教材,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声律启蒙》等。传统蒙学教育最值得赞美的,就是把做人的道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善意美感播种到人心里去,求其日后发芽。这个播种过程的关键,决定其日后能否发芽的正是“吟诵”。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

《百家姓》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家的精神,让孩子既记得自己的祖先,又胸怀天下。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启蒙教材。它用一千个不同的汉字勾勒出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

《千家诗》是明清两朝流传极广、影响深远的儿童普及读物。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

《弟子规》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2.一学期吟诵过的文本

教材选择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经典素读本(一)》,一本书就包含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声律启蒙》5本传统蒙学教材,并且所有汉字全部大字注音。顺便提一下,现在中华书局又出版了《中华经典素读范本》,1~12册,内含光碟,文本内容全部有声音录音,有吟诵、也有念诵,更适合作为小学生学习中华经典的教材。

吟诵教学实践一学期来,蒙学方面111班主要学习《三字经》,共1068字。211班主要学习《弟子规》,共1080字。

除蒙学教材外,我们还吟诵了《诗经》《千家诗》《声律启蒙》现代诗及国外著名诗篇。

《诗经》:《木瓜》《螽斯》《鹿鸣》等。

《千家诗》:《枫桥夜泊》《清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秋浦歌》等。

《声律启蒙》:《一冬韵》《二东韵》等。

古诗:《敕勒歌》《登金陵凤凰台》《望岳》等。

现代诗: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席慕容的《出塞曲》、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等。

国外诗篇:俄国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美国狄金森的《神奇的书》和《如果我能让一颗心免于破碎》等

以上所列是一、二年级学生在一学期中用每周70分钟时间所掌握的内容。孩子们的接受能力超乎预料,比想象得要好。这也给以后的教学增添了信心和勇气。每次上课以蒙学教材为主、穿插不同文本,这样多种文本的混搭,加上教师的调动力,孩子们就会在“读本超市”中饶有兴趣地读呀、背呀、说呀、思辨呀,特别适合记忆、背诵的心理。

(四)吟诵教学方式

1.教师示范,激发兴趣

吟诵是一种读书方法,千百年口口相传。如今《吟诵式》微,每一个留下来的调子都是那么不容易,所以先要洗耳恭听教师的示范。我们刚开始学吟诵时,孩子觉得很好笑,怎么是以这样“唱”的方式读诗呢?

2.带领学生吟诵,掌握技巧方法

教师带领学生吟诵原文,让充满律动的读书声滋润孩子稚嫩的心灵。吟诵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刚开始教学时内容不可太深。只让学生开口吟就是,理论的内容可以往后延。

3.学生自主吟诵,巩固提高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次反复吟诵,既能把吟诵调熟记于心,更重要的是把经典记在了脑子里。学多了以后,孩子们觉得吟诵很好听。在熟练的基础上,达到声我两忘的境界,自然会发现声音和经典内容意境的相符之处。吟诵的规则也在循序渐进中慢慢渗透,一开始孩子是不知道吟诵规则的,但慢慢就会知道平仄、知道入声字、知道平长仄短的规则等。

(五)教学实际成效

1.学生的识字量明显增加

例如111班刚入学的儿童,在学《三字经》之前,识字量几乎为零。学完《三字经》,识字量达到一千多,即便有些不熟悉,但比没有学《三字经》的同学识字量明显增加。

2.学生学习中华经典兴趣提高

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说:“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我自己本人受惠于陈琴老师的引领,同时,也很乐意带领孩子进入书中的奇妙世界。每每听到学生甜甜地称呼我“三字经老师”,或送我一个发箍,或分我一份糖果时,我就知道他们喜欢上《三字经》的课。有些学生带来父母买的《千家诗》读本,自己选读没有教的内容。还有些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个读起了《百家姓》,并且兴趣浓厚、兴致盎然。看到这些,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3.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

吟诵是古人读诗词文的一种读书方法,现代人感觉像是在“唱歌”。“唱”当然比“念”记得牢。比如《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共103字,通过吟诵学习,一节课时间学生不仅认识了文本中的汉字,还能背诵全文,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平常吟诵教学一节课学习100字左右的文本,日积月累,记住多了,经典名句常常会脱口而出。

4.学习经典作品,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和习惯

用诗一样的语言跟孩子交流,是每一个老师发展的目标。学习了《弟子规》或《三字经》后,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对照所学,发现自己的不当之处。很多孩子走楼梯或拐弯时,可能会碰撞,《弟子规》告诉我们“宽转弯,勿触棱”;有些孩子字写得不端正,《弟子规》告诉我们“字不敬,心先病”;孩子们拉窗帘时用力过猛,《弟子规》又告诫我们“缓揭帘,勿有声”。古人的蒙学读本既可以当做识字本,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孩子礼仪规范、人情世故等常识性的知识。培养具有君子和淑女气质的学生是学校教育努力的方向。

5.学习经典作品,营造了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学习经典,一定伴有历史故事、民俗传说等。我就根据孩子的状况、节气时令、文本内容等,讲解一些历史故事,让文字、训诫、忠告、历史、民俗和孩子的生活直接连接在一起,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6.对改进语文教师教学方式的启发

吟诵教学实践一年多来,孩子们无穷的模仿能力、创造力和记忆力都展示出来了!他们心中的宝藏,被吟诵开启了!他们心中的那盏灯,被吟诵点燃了!孩子们对吟诵的反应证明,吟诵是用声音在描绘着那诗词中一幅幅动人的图画,古人的诗词忽然变得不再古老,诗情画意的生活好像随着吟诵又回到了现实!课间休息时间,学生也常常哼着刚学的吟诵调。

四、吟诵实践反思及建议

吟诵是中国式的读书法,是华夏文明得以传承至今的重要手段,教与学都可以在非常快乐的方式下进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几千年来,中国大量的典籍都是通过中国式的读书法——吟诵装进了学生的肚子里,被吸收消化才产生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人才。现在能留存下来的文字典籍,大多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口传心授的部分大多已被西学的巨浪冲走了。在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小)学实践期间,该校有老师来听我的吟诵课,老师们感叹:吟诵经典是有益处,但从没有接触过,不知道怎么教啊。自1902年蔡元培宣布“废除读经”已百年,可以说四五代的人没有经典吟诵学习的经历。现在的老师自是很难拿起,既不知道教什么,也不知道从何而教,我们如何传承呢?就我本人接触吟诵2年多来,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吟诵,听讲座、观视频、反复聆听吟诵音频、亲临吟诵专家课堂、接触中华吟诵学会会员等,在如何传承这份遗产上提一点建议:

1.丽水市教育局是否可以邀请中华吟诵学会仁人到丽水作讲座。

2.丽水市教育局是否可以邀请中华吟诵学会仁人培训全区中小学老师。

3.老师自己可以通过网络、光盘、录像等各种方式学习吟诵。

这只是开始,我们一起来吧,做一些有益于传播国学、传播经典的事情,看一看孩子们的眼神,看一看孩子们那开心的笑脸,我们可以这样的亲近我们的母语,让那些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吧!

参考文献:

[1]南环瑾.南怀瑾讲演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叶圣陶,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前言[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陈向春.吟诵与诗教[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1,67.

[4]叶嘉莹.我爱吟诵·序言[M].南宁:接力出版社,2012.

[5]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9.

3.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活动议程 篇三

主持人:杨永江(开场白)

中国改革的音符编织成时代的乐章,正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回响,宏大的交想曲冲击着板结的土地,震撼着每个中国人的心。年轻的朋友们我们不是历史的宠儿吗?我们不是时代的轿子吗?我们不是中华一代热血青年吗?那么当庄严的五星红旗 在华夏之帮 飘扬了55春秋的时候,为了朝霞般辉煌的未来,让我们做高山的攀登者,去饱缆险峰的雄姿。让我们做浪尖上的弄潮者,去领略大海的气魄!让我们做时代乐章的弹奏者,随着轻春的节拍,去奏响那时代的最强音,发出我们年轻的声音吧!

一、学校领导致开幕词并宣布活动开始。(杨校长)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杨校长为我们此次比赛的殷切希望和祝福。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此次“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有为新人”诗歌朗诵大赛的评委们,他们是:

**************************************

二、介绍评委。

三、宣读评分规则和注意事项:

五、诗歌朗诵比赛开始。(根据提前抽签顺序先后出场比赛)

六、宣布获奖名单。(王志春)

七、学校领导、评委代表总结讲话、点评。(李建成、韩建国)

八、比赛结束。

2011年4月

让诗文经典浸润师生心灵

校长讲话稿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的智慧和世界的瑰宝,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和谐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华经典诗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是对青少年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广大师生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升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和语文素质,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净化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深刻领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要和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相结合,开展经典诗文朗诵会,学习、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

下面我谈谈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几点意见:

1.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坚持以德为本、德智兼修的原则。通过开展诵读活动,使广大师生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相合作。形成爱父母、爱祖国、爱人类、爱自然、爱生命的思想情感,从而不断提升伦理道德和文明素养,提升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2.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坚持合力推进、典型引路的原则。教师是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关键因素。学校更要发挥行业优势,培训和培养一支道德水平高、语文素养好的教师队伍,承担起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宣传和讲解工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紧密结合,形成合力,培养和发现好的典型,积极扶持,大力倡导,以点带面。

3.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要采取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形式,因地制宜地开展好经典诵读活动。

中华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让我们的“道德”“情操”“品性”“气质”等人文素养,在经典的诵读中陶冶和养成。

4.中华经典文学作品朗诵 篇四

导语:

合: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女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男2:经典诗文,国之瑰宝。女3:弘扬中华文化,男3:传承中华美德; 合:颂中华经典,做博学少年

首:

女4:看她娥眉紧锁,女合: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男4:听他低吟愁怀。

男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女合:幽思才女莫向诉,亡国帝王恨可休。

男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且听老夫宽宽说。

合:“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笑吟且徐行。行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颔:

男合:“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女合:看今朝款款少年,意气风发,自信阳光。合:“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女1:报我以平坦吗? 我是一条欢腾的小河。

男1:报我以崎岖吗?

我是一座大山庄严地思索!

女2:报我以不幸吗?

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男2:报我以不幸吗?

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合:

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女3:透过历史的眼眸,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男3: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 女4: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男4: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

女合:我们肩负沉甸甸的嘱托,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男合:天地苍老,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

合: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尾:

女1: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男1: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女合:腹有诗书气自华,男合:胸藏万汇凭吞吐。

合:

5.中华经典文学作品朗诵 篇五

1、李白这个诗歌史上永远无法抹去的名字,这个爱酒爱诗的豪爽伟人,写下了无数令人汗颜的诗,曾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故“将进酒,杯莫停”。下面请欣赏七年级的朗诵《将进酒》

2、领略了唐诗的大气,让我们把视线移到宋代,当大宋丞相文天祥在狱中捱过三个春秋时,他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尽义务,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一身正气的文天祥留下了这样掷地有声的绝笔辞。请欣赏三年级(1)班同学带来的朗诵,《正气歌》选段。

3、古训增广贤文,是中国几千年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来自民间,却有很多宝贵的东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请听六年级带来的朗诵《增广贤文》选段。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国学经典经久不衰,《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它教导了我们孝道的规范。你听“父母呼,应勿缓”。下面请欣赏三年级(2)班的朗诵《弟子规》入则孝篇。

5、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笠翁对韵》是从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传世典籍中提炼出的精华。千锤百炼出的名言警句,朗朗上口的音韵之美,能让我们记忆深刻,受用终生。请欣赏三年级(1)班的朗诵《笠翁对韵》选段。

6、没有诗的人生是寂寞的,没有酒的诗是干涩的,当诗仙与酒仙下凡的时候,李白从飘着浓浓酒香的诗歌中来,邀月起舞。请欣赏由四年级(1)班同学带来的朗诵《将进酒》。

7、《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本脍炙人口的儿童启蒙读物,汇集了古代圣贤的智慧,今天,我们将以由衷的热爱、满腔的热情诵读它、感受它,让它优美的音律缭绕在校园,把它深刻的道理铭记在心底。让我们一同走进二年级(2)班小朋友带来的《弟子规》入则孝篇。

8、古人云“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我们不应该在昨天寻觅什么,也不应该向明天祈求什么,最重要的是怎样对待今天。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努力学习,用今天的努力去弥补昨天的空隙,去实现明天的崇高理想。有请八年级同学为我们吟诵《明日歌》。

9、《弟子规》这一部启蒙经典著作倍受大家热捧,在我们听完入则孝一篇,感受过古人是如何孝敬父母后,紧接着另一篇余力学文,让我们一起来领悟,请欣赏二年级(1)班为大家带来的《弟子规》余力学文。

10、悠悠华夏五千年,中国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之巅,就在于中华文化的精粹能够传承下去,《三字经》也可谓是其中的经典之作,朗朗上口的旋律都蕴含着许许多多做人的深刻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三字经》的人生哲理。接下来请欣赏一(2)班为我们朗诵的《三字经》。

11、“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祖国的希望,寄托在少年身上。而作为少年的我们应当自强不息,不负众望。下面有请五年级同学为大家带来《中国少年说》。

12、《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王,是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老子用水来象征良好的德行,并且告诉我们人一定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起百分之百的责任,当我们的表现合乎人性,合乎自然规律,就有德。水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请欣赏二年级(1)班带来的《道德经》上善若水。

13、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下面请欣赏六年级带来的朗诵《游子吟》

14、中华悠悠五千年历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精粹文化。《三字经》就是其中的一部经典之作,请欣赏由一年级(1)班带来的《三字经》。

15、《论语》是儒家思想的总结。孔子告诉我们,做人不管职位高低,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向大自然学习。因为人是自然的一分子,既然不能离开大自然,就必须要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去找到做人做事的方向。下面有请二年级(2)班为大家带来《论语》选段

16、我们现在与家人一起生活,但我们总会长大,总会离开亲人,漂泊在外。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五年级带来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17、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经过,她的名字,她的故事在时代的长河中流淌,无人不晓她的英雄气概。下面请听四(1)班带来的诗文朗诵《木兰辞》

18、高楼独上,栏杆拍遍,仰天长啸。岳将军诠释了爱国主义的真谛,一片精忠报国之心充满胸怀。三十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物。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请欣赏四(2)班带来的诗朗诵《满江红》

19、当代作家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为此而写了两种人,两种人生选择和两种人生的归宿,讴歌了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一生。请欣赏七年级带来的诗朗诵《有的人》

20、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让诗人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探索者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五种事物:春、江、花、月、夜,它们是如何美的呢?请欣赏三年级(2)班带来的《春江花月夜》选段

21、酒与月,是李白一生中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和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这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把这酒月情节发挥到极致了。请欣赏八年级带来的诗朗诵《月下独酌》

上一篇:四年级学生词语下一篇:晚会开幕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