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经济学分析(精选11篇)
1.矿产资源经济学分析 篇一
人力资源经济分析
[编辑]
人力资源经济分析说明
人力资源经济分析,是指为了适应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需要,科学地运用经济计量、数学模型统计和会计等方法及工具,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所进行的综合经济分析。该分析是一项应用性及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可直接为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它不仅要反映已发生的经济活动过程,而且要侧重于对未来的人力资源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规划和预测,其分析结果将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与经营决策。
春天集团非常注重人力资源投入与回报问题,该集团的经理们经常对人力资源进行经济分析,以求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
[编辑]
人力资源经济分析的内容
人力资源经济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人力资源投资分析、人力资源成本分析、人力资源价值分析、人力资源收益分析和人力资源决策分析,(1)人力资源投资分析。人力资源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人力资源经济开发与管理的基础。人力资源投资主要包括学校教育投资、在职培训投资、卫生保健投资、人员流动投资和经济信息投资五项内容。
(2)人力资源成本分析。人力资源成本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企业为了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必须进行劳动、人事管理活动,由此付出成本代价,称之为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第二类是为了形成人力资源本身价值而付出的代价,称之为人力资源价值成本。
(3)人力资源价值分析。人力资源的价值是指人力资源可能为企业提供的未来用途或服务的当前价值,它反映了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效用的能力。人力资源的价值可以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一种是个体价值,另一种是群体价值。个体价值是指某一个别劳动者可能为企业提供效用的当前价值,群体价值则是作为有密切联系的一个劳动者联合体为企业提供效用的当前价值。无论是个人价值还是群体价值都有货币化的计量方式和非货币化的计量方式两种度量方法。
(4)人力资源收益分析。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资本性资源,必然会产生收益,但人力资源的收益与其他经济资源的收益除了有共同点之外还有许多不同点。人力资源的收益具有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和多效性,使得对它的统计核算与其他经济资源的统计核算有许多区别。人力资源收益分析通常包括普通教育收益分析、在职培训收益分析、卫生保健收益分析、人员流动收益分析和职业经济信息投资收益分析。
(5)人力资源决策分析。人力资源决策包括人事费用控制决策、员工数量控制决策、人力资源获得决策、人力资源开发决策、人力资源补偿决策、员工收入分配决策六项。
[编辑]
人力资源经济分析的应用
人力资源经济分析工具用于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等研究,其成果是人力资源决策的重要依据。
2.矿产资源经济学分析 篇二
关键词:资源税改革,庇古税,税收归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民生产对矿产等资源性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 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也随之一路飙升。在我国尚未系统开征环境税的背景下, 调高资源税, 使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充分反映其稀缺性, 已经成为共识。
一、外部性与庇古税
在经济学中, 如果某种生产 (消费) 活动给他人带来了福利上的影响, 就称该活动具有外部性, 若这种影响是增加他人的福利, 则称之为正外部性, 否则为负外部性。无论正负, 由于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的不一致, 外部性都会使实际产量脱离帕累托效率产量, 造成效率损失。图1描述的是具有负外部性的某种产品的生产情况。
图1中MB是产品的边际收益曲线, MD是边际损害曲线, MPC是边际私人成本曲线, MSC是边际社会成本曲线。按照生产成本理论, 生产者欲使利润最大, 其产量应该为Q (MB=MPC) 。但是, 考虑到生产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的负外部性, 符合帕累托效率的产量应该为Q1。也就是说, 由于生产者并没有将边际损害列为其边际私人成本的一部分, 导致实际产量超出效率产量。
一般而言, 西方经济学对这种外部性的解决方案有两种:科斯手段和庇古手段。科斯认为, 外部性之所以引起效率损失, 根本原因就是产权不明晰。如果交易成本很低, 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 很容易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 即通过谈判, 将其他成员的损害以某种形式转嫁给生产者, 使其在进行生产决策的时候不仅仅考虑生产成本, 还要考虑损害成本, 从而使实际产量缩减到帕累托效率产量。
庇古认为, 如果政府对负外部性行为所生产的单位产量征税, 其税额恰好等于负外部性行为在效率产量水平上所造成的边际损害, 就可以矫正这种负外部性, 使生产者的实际产量等于效率产量。如图1, 生产者在Q1造成的边际损害为T, 若定量税额等于T, 则生产者会把实际产量保持在效率产量水平。征收庇古税的难点在于如何确定庇古税的税率。从以上的局部均衡模型分析来看, 庇古税的税率取决于边际损害函数, 而负外部性造成的边际损害需要综合方方面面的因素进行估测, 计算难度相当大。如果扩展到一般均衡模型, 在确定庇古税税率的同时, 还需要考察其对经济产生的扭曲效应。
我国资源性产品的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开采效率低, 浪费严重, 不仅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而且导致资源开采过度, 给后代人的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 资源税改革的目的不是调节级差收入, 而是控制过度开采资源性产品。
二、税收归宿
税收归宿有法定归宿和经济归宿之分, 前者是指税法规定谁来纳税, 后者是指由于价格等因素变动的影响使某个主体实际负担了税收。一般认为, 税收归宿问题可以归结为税收如何影响价格的问题, 而价格形成机制又取决于不同的市场结构, 因此可从以下两方面来考察资源税的税收归宿问题。
1. 供求弹性对税收归宿的影响。
如图2所示, S是产品的供给曲线, D是征税前的需求曲线, D1是对消费者征税后的需求曲线。征税前, 产品的均衡产量是Q, 均衡价格是P。现对消费者征税 (T) , 均衡产量变为Q1, 消费者面临的价格为P2, 生产者得到的价格为P1。对于T= (P2-P1) 而言, 消费者实际负担了 (P2-P) , 生产者负担了 (P-P1) 。如果假定对生产者征税, 那么会使供给曲线向上移动T个单位, 税收负担情况完全一样。
从图2中可以看出, 供求曲线的价格弹性决定了税负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分配。若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 则生产者较消费者负担更多的税收, 反之则消费者较生产者负担更多的税收。这是因为, 需求弹性越小, 该产品因税负增加价格上涨时, 消费者很难转向购买其他替代品, 因此被迫负担较大部分的税收。
2. 市场结构对税收归宿的影响。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 由于产品具有完全需求弹性, 所以在征税的短期之内, 生产者负担全部的税收。随着行业利润的缩减, 总供给会减少, 从而产品价格会逐渐上升, 将一部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
垄断市场的情况如图3所示。MC、ATC、D、MR分别为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平均成本曲线、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 D1、MR1分别为征税后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征税前, 产品产量为Q, 价格为P;征税后, 产品产量为Q1, 消费者面临的价格为P2, 生产者得到的价格为P1。消费者购买一个单位产品较征税前多付出了 (P2-P) , 而生产者的垄断利润也同样有所下降。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即使在垄断市场, 税收仍然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负担, 负担比例同样取决于需求弹性的大小。
资源性产品属于不可再生产品, 并且大多是垄断经营。因下游生产商短期内转向购买替代产品的难度非常大, 因此无论是能源产品还是矿产产品, 其需求弹性一般小于供给弹性, 资源税很大部分将经下游产品转由消费者来承担。即使政府对诸如电、成品油等产品实行价格管制, 但最终还是政府以补贴的方式为生产企业的高成本买单。
调高资源税, 需要仔细权衡以下几个问题:其一, 税额的调高会增加生产企业的成本, 此举会在多大程度上刺激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PPI) 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的增长, 政府又会付出多少财政补贴。其二, 在特定情况下, 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有可能大于资源税的调高幅度, 企业有可能会趁机提高产品产量来获取超额利润, 从而违背通过调高资源税来降低资源性产品产量的初衷。其三, 国内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上涨会在多大程度上增加国内企业对国外相应产品的需求。如果国外资源性产品生产企业趁机涨价, 将会使我国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计征方式的选择:从价税还是从量税
从价税和从量税的主要区别在于税基不同, 前者的税基是产品的价值量 (即产品数量乘以产品价格) , 后者的税基就单纯是产品的数量。从价税所征税额随价格的浮动而浮动, 在保证税收收入不受通货膨胀影响的同时, 对通货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从量税所征税额相对比较稳定, 对产品价格影响较小, 征税成本较低。计征方式的选择, 除了对价格因素和征管成本因素的考量外, 还要考虑到这两种计征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
在图2、图3中, 考虑的都是从量征税的情况。如果是从价征税, 图2和图3中, 征税后的产品需求曲线D1都不是和原来的需求曲线D保持平行, 而是从上到下逐渐地向D靠近, 并且和D相交于横轴 (产量轴) 。在图3中, 征税后的边际收益曲线MR1同样将偏向MR。这样可以看出, 从价税会使税后产品的需求弹性变大, 从而使消费者在税负转嫁过程中负担较少的税收。
此外,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 如果从量税税额等于产品均衡价格乘以从价税税率, 即两种方法所征的税额相等, 则从量税和从价税对价格和税收归宿的影响相同。而在垄断市场中, 假定两种方法所征的税额相等, 则从量税比从价税使边际收益减少得更多, 也就是说, 从量税制下的产量比从价税制下的产量低。
目前不少人存在一种误解, 认为要提高资源税使其反映资源性产品的稀缺性, 就必须从价计征资源税。其实,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大幅提高单位资源税税额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资源税改革到底是选择从价定率的计征方法还是沿袭原来从量定额的计征方法, 关键是要对两种方法的利弊进行权衡。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从量税在抑制资源性产品产量的作用方面比从价税的效果更突出, 但是从价税在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过程中更能保证税收收入。从税收征管的角度看, 从价税会诱发集团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 即通过压低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来规避资源税;而从量税在资源性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 需要税务机关及时调整才能保证其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 资源税改革已经成为共识, 但是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采用从价税还是采用从量税, 税负提高到什么程度, 才能使产品价格既反映资源性产品的稀缺性又将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科学论证。
参考文献
[1].哈维·S.罗森著.赵志耘译.财政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伯纳德·萨拉尼著.陈新平等译.税收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篇三
一、综合要素生产率数学模型
采用实际中用得最广泛、分析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C—D生产函数法。假设生产函数: 式(l)
其中,Y是产出,K和L是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t是时间。在式(1)两端求全微分,并简化整理得:
上式中分别为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设则GY、GK、GL分别为产出增长率、资本增长率和劳动投入增长率,而GA为综合要素生产率。将式(2)改为: 式(3)
式(3)是衡量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数学模型。它的意义是:产出增长是由生产要素(其中包括资金与劳动)投入量的增加以及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所带来的。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数学模型中测算的综合要素生产率是指扣除了资金投入和劳动投入的贡献以外其他所有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因素贡献的总和,这个总和包括了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规模经济、教育进步、随机因素等。
二、基础数据的估计与修正
1.产出增长指标的选用。本文选用了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产出增长的基本指标,这些数据可以直接从相关统计资料中获得。但为了消除价格因素,增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根据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对以现价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进行了换算。
2.资本投入增长指标的选用。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出阜新1985年~2003年的资本存量。
3.劳动投入增长指标的选用。选用全市1985年~2003年的从业人数作为劳动投入量的基础数据。
4.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采用最为普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为估计方程:
其中分别是t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投入量,劳动投入量,A0是初始的技术水平,t表示时间,t=0,l,…,n,是非物化的外生的技术进步水平,是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是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是误差项。对C—D函数取对数后得到:
如果假设规模报酬不变,于是,由此可得:
以下根据上述公式的推导和原理,来估算阜新的C—D函数。对1985年~2003年数据取对数,得表1数据。
(1)规模约束的生产函数估计式为(由于时间变量的t检验值很小,因此不考虑时间量):
由此可知,
(2)无规模约束的生产函数估计式为:
表1 阜新1985年~2003年要素投入与产出对数表
从上述计量分析的结果看,当无规模约束的生产函数回归后方程并不理想,而有规模约束的生产函数估计式估计的拟合度优,总体显著、单个参数的T值检验都令入满意,估计结果是可靠的,从经济意义上看也是合理的。于是,在大样本统计检验可靠的基础上,采用C—D生产函数估计的结果,确定资本产出弹性=0.7,劳动产出弹性=0.3,以此来进行阜新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和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三、经济增长因素及其特征
通过前面的论述和基础数据的准备,现在就利用经济因素的总量分析模型进行测算,得到各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并算出综合要素生产率提高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分年的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阜新TFP及增长因素的计量结果表
从表2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1985年~2003年,阜新经济增长的年平均速度为7.4%,其中资本投入的贡献为89%,劳动投入的贡献为5%,而综合要素生产率则为0.4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6%,可以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阜新还处于工业化前期,经济增长方式还是粗放化增长方式。
图 TFP与阜新经济增长因素的时序趋势
从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时间序列数据(上图)可以看出,该因素波动很大,并且具有明显的阶段和时点特征。从1986年~1990年综合要素生产率比较低,开采的成本大幅上升。1991年~1993年是阜新转型前经济发展最快速的时期,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两位数。
1993年以后国家逐步放开煤价,煤炭市场遭遇寒冬。1994年至2000年,这一阶段综合要素生产率在比较低的-8%至3%之间,是比较符合阜新经济发展困难的实际。
2001年阜新被确定为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以后,年平均速度为15.1%,其中资本投入的贡献为64%,而综合要素生产率则为5.4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6%,阜新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经济增长趋于合理。
四、结论
从TFP的时间序列数据(上图)可以看出,该因素波动很大,并且具有明显的阶段和时点特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经济效益低下,自我发展能力弱,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是资本拉动,而且主要是政府资本投入。劳动投入要素对经济的贡献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这同资源型城市在转型期间,大量过剩劳动力极待消化,就业情形依然严峻这一状况是相适的。
4.矿产资源经济学分析 篇四
2011年经济师考试教材已经出版发行,2011年《中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辅导教材较往年前三部分变化不大,第四部分劳动与社会保险政策变化比较大。具体变化如下:
2011年新版教材
第一部分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 组织激励 第二章 领导行为 第三章 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
第一章 组织激励 第二章 领导行为 第三章 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
旧版教材
第二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
第四章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第五章 人力资源规划 第六章 工作分析 第七章 人员甄选 第八章 绩效管理 第九章 薪酬福利管理 第十章 培训与开发
第三部分 劳动力市场
第十一章 劳动力市场 第十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第十一章 劳动力市场
第十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及激励问题的经济分析
第四章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第五章 人力资源规划 第六章 工作分析 第七章 人员甄选 第八章 绩效管理 第九章 薪酬福利管理 第十章 培训与开发
第四部分 劳动与社会保险政策
第十三章 社会保险法律 第十四章 劳动关系协调 第十五章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
第十六章 社会保险 第十七章 法律责任与执法
第十三章 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关系
5.矿产资源经济学分析 篇五
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我国共有118个资源型城市,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18%,在保障全社会资源供给的基础上,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十分必要。随着低碳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越来越清晰,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实践低碳经济,2011年1月,全国低碳经济媒体联盟发布了国内首个《中国低碳城市评价体系》。2010年12月,工信部确定“十二五”期间工业的节能和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争取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十一五’末降低16%”。作为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资源型城市应积极承担责任,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因地制宜探索低碳转型之路,以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因此,整合目前的低碳经济发展实践,总结提炼资源型城市转型所遵循的发展模式,将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探索适宜的低碳转型路径提供借鉴,为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的有序性和系统性奠定基础。
朔州市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产业格局具有明显的高碳性。近年来,在低碳经济的引领下,朔州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城市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研究以朔州市为例,探讨发展低碳经济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作用以及实现路径。
一、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研究现状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
资源型城市转型即打破原有的资源自循环机制和路径依赖,实现产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不完全是资源枯竭造成的,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世界范围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资源型城市转型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保障能源资源供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普遍性。目前,资源型城市转型主要有以下五种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资源替代及产业替代模式、科技创新模式和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二)低碳经济引领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型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等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提高能效并控制能源需求,优化提升产业结构,选择低碳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建筑、交通、消费模式等方面融入低碳理念,最终形成产业结构相对单
一、但能够低碳发展的城市状态。目前,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城市如表1所示。
从资源型城市长远发展来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一是长期发展的特殊性导致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欠债很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短期内生态环境恢复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产业结构根深蒂固,仅从发展困境的某一方面进行改造不具有可操作性。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和外延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矛盾,使资源型城市走出发展困境。
(三)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研究现状
近几年,专家学者对低碳经济和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工作。金乐琴等在《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分析了中国实现向低碳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潜在优势,提出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策略,即正确评估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义务和责任;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发展与减排的良性循环;积极构建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构建“低碳经济试点区”,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任菊香在《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态势及对策—以朔州市为例》中基于对朔州市发展中的分析,就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对策进行了讨论,认为煤炭城市应积极推进经济转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课题组在《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中提出了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思路、原则、策略及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的重点方向以及今后转型的战略要点[7],指出山西资源型城市应做好加快进行土地塌陷治理工作,推进产业聚集和区域经济社会事业一体化,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以人才优势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等。倪外在《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发展新路径研究—以上海为例》中分析了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的核心内容,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消费、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建立低碳管理与制度体系等方面阐述低碳城市的建设及发展。付允等在《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中提出基底低碳、结构低碳、方式低碳和支撑低碳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
国内外专家学者分别在低碳经济发展和资源型城市转型方面都展开探讨研究,但是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尚未形成系统性成果。本研究旨在通过典型案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分析,提出基于低碳经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
二、基于典型案例的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研究
朔州市以“煤电之都”著称,煤炭是最主要的优势能源,全市煤炭储量约425.26亿吨(2009),占山西省储量的1/6。煤电产业占GDP的份额高达70%,第二产业中煤电的比重占到80%以上,产业格局具有明显的高碳性,生态环境状况堪忧。朔州城市转型主要依靠发展低碳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高能效等方式实现低碳转型。
朔州市经济的转型,就是煤炭产业的转型。近年来,朔州市通过输入端减少碳源、转化端提高能源效率、输出端减少碳消费、全过程增加碳吸收四条途径,采用节能减排、延伸以煤炭为基础能源的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植树造林等措施,构建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节能降耗成效显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全市GDP能耗逐年下降,取得了“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三赢效果,促进黑色经济绿色发展,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朔州市在能源产业领域致力于低碳发展的积极尝试,被低碳经济专家称为“朔州途径”。
2009年,朔州市碳汇量达4128.05万吨CO2/a,CO2总排放量为4648.21万吨,碳强度达到8.28吨CO2/万元。主要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258.86万吨标准煤,其中一次化石能源消费1100.24万吨标煤。从结构上看,优势能源煤炭的消费量一直占绝对比重,平均占到95%以上。汽油、柴油等石油制品的消费量达到16万吨,煤气的消费量达到6813万立方米,天然
气消费量达到400—500万立方米。目前,朔州市能源消费结构出现了多元化、低碳化的变化。
从近年来持续下降的单位GDP能耗来看,朔州市能源效率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2009年底,万元GDP综合能耗水平达到2.01吨标煤/万元,“十一五”期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9.27%。
目前,全市GDP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还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处于中上游。究其原因,与朔州市的特殊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的历史选择有着密切的关联。朔州市通过煤炭资源整合、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接替产业、创建最佳宜居城市等措施,改变产业格局,破解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怪圈,煤炭产业转型获得突破发展,全市低碳转型取得突破发展。
本研究在参考中国社科院公布的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和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咨询专家,对照全国平均水平,将朔州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评价等级标准相比较,定性判断朔州市低碳社会的发展水平。采用德尔斐法(Delphi),通过多方相关咨询专家意见,参考任福兵等专家研究成果—《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010),综合确定本指标体系各层次指标的权重,用以评价朔州市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
按低碳城市标准综合评价,朔州市2009年低碳经济实现程度为71.615%,低碳经济水平处于形成阶段。朔州市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立足资源承受能力,强化绿色发展理念,通过产业的优化升级将传统黑色工业经济转化为绿色循环经济,是一次绿色转型,对其他资源型城市有借鉴作用。
三、基于低碳经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路径
朔州市的低碳转型对其他资源型城市转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是不能一概而论,结合不同城市、不同资源,每个资源型城市都有其特殊性,总体而言基于低碳经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主要如下。
(一)判断资源型城市所处阶段,制定合理转型路径
根据资源型城市发展所依赖资源的生命周期分析本地区如能源生产及消费情况、碳排放、碳汇核算等的低碳经济发展指标,进而制定合理的转型路径。对资源开采处于增产稳产期的城市,制订合理的开采计划,提高资源采收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对资源开采开始衰减的城市,应加强资源综合评价,开发利用好各种共、伴生资源,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潜力,拓宽资源开发领域,重视开发利用区外、境外资源,为本地资源型企业寻找后备基地,同时抓紧培育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接续替代产业。对于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选择产业转型方向,重点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尽快形成新的主导产业。
(二)培育新兴低碳产业,打造低碳产业体系
资源储量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将长期保持以高碳产业为支柱性产业的工业格局。在传统工业不断进行低碳产业升级的同时,大力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积极嵌入节能利废和新能源利用要素,构建新型低碳工业体系。推进低碳型优势产业发展,建立低碳产业园区和低碳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具有低能耗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兴低碳产业。降低高耗能行业及其产品的比例,加大低能耗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打造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鼓励三次产业间融合发展,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低碳产业体系。
(三)优化能源供应结构,构建城市低碳能源利用体系
首先加快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低碳、无碳能源比重,实现能源结构以低碳化为开源,建立以原煤、煤气、煤层气、天然气、风电、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等相互竞争的多元化的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其次推动能源供应结构多元化发展。分别从煤炭能源生产过程、电力生产和电网输送实现低碳化发展,促进煤炭能源产品清洁化,推进高碳能
源低碳化发展。加强高碳能源的高效化、清洁化利用,积极推进煤电联营、大型电力企业购并重组,加大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比例。
(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因地制宜建立碳汇体系
首先,综合考虑生态系统产生的碳汇价值,以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以宣传发动、经济政策鼓励等手段为引导,鼓励全社会参与碳汇体系的建设。其次,在保护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合理保护耕地,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湿地、城市绿地和灌木等生态系统的建设。确保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通过加快实施生态环境功能规划、扩增生物碳汇、建设碳汇计量、监测体系、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增加碳汇潜力,建立符合资源型城市实际情况的碳汇体系。
(五)广泛开展低碳活动,构建全民低碳生活模式
一是促进低碳理念融入区域规划,构建以紧凑混合布局模式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布局、以联系便捷的城市圈网络建设为导向的区域规划层面和以扩大碳汇为导向的多样化生态体系。二是通过完善整体路网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运输节能管理、大力发展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和机械工具等方式打造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绿色交通体系建设。三是积极采取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结合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发展绿色建筑、建立健全建筑节能和建筑节能产品的监管体系、扩大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材料应用等措施构建低碳建筑体系。四是推行绿色照明、绿色交通,构建城市静脉体系,提倡社会生活的低碳消费方式。
四、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低碳经济的简要分析,得出低碳经济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指出方向,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选择。基于低碳经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应从制定转型路径、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利用体系、碳汇体系、低碳生活模式方面全方位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为其他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附件:
低碳经济基本知识
低碳经济的定义: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的属性:一是经济性,包括两层含义:①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②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下降。二是技术性:也就是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三是目标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应该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低碳经济的内涵:①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即碳强度),通过碳捕捉、碳封存、碳蓄积降低能源消费的碳强度,控制CO2排放量的增长速度。②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与由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通过能源替代、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控制经济体的碳排放弹性,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碳脱钩。③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减缓碳足迹,实现低碳生存。
碳强度:单位能源用量的碳排放量,称碳强度(Carbon Intensity)。化石能源中,煤的碳强度最高,石油次之。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源有一定的碳强度,而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都是零碳能源。
碳生产率:是指经济产出(GDP)与碳排放量之间的比值,即一定数量的碳排放量产生了多少经济效益。“碳生产率”最关注能源的产出效率。一个企业是否属于低碳企业,不是看它使用能源量小、温室气体排放量小,而是看这个企业是否能更有效地使用能源。同时,碳生产率达到了一定标准的低碳企业,应该在国际经济体系中享受贸易便利待遇。
能源强度:单位GDP的能源用量,称能源强度(Energy Intensity),主要反映技术水平、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标。产业不同,其能源强度不同;行业不同,其能源强度也不相同。
碳关税:是指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其争议源于2009年6月底美国众议院通过的一项征收进口产品的“边界调节税”法案,实质就是企图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碳关税”。美国此举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规则,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可以说,碳关税是以往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实施“绿色壁垒”的新变种,是限制发展中国家贸易能力的新设想,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坚决反对。目前世界上并没有征收碳关税的范例,但是欧洲的瑞典、丹麦、意大利,以及加拿大的不列颠和魁北克在本国或本地范围内征收碳税。
碳汇: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或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与之相对的概念是碳源,它是指自然界中向大气释放碳的母体。
6.矿产资源经济学分析 篇六
上饶市国土资源局
一季度,上饶市国土资源局围绕把上饶打造成四省交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江西绿色崛起重要增长极的奋斗目标,按照服务发展、保护资源、维护权益的总体要求,积极适应国土资源新常态,认真谋划、抓紧抓实各项工作。
1、抓好了用地计划指标分解下达和用地报批工作。一季度,省政府预下达我市2015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总量7600亩,我局从策应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入手,按照精细化、差别化的管理原则作了分解下达及统筹安排。为做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用地保障工作,蔡建平局长3月20日专门带队先后到玉山县和三管委进行用地保障、服务对接,并形成了对接会议纪要,用以指导各地用足用活用好土地资源、政策、路径。一季度,全市共批准用地12个批次,总面积3096.01亩。
2、抓好国有建设用地计划编制及实施工作。市本级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计划控制在6705.45亩以内,比去年多出785.45亩。一季度全市共供应土地141宗、4617亩,其中出让112宗、面积1851.6亩,出让总价款23.6亿元;市本级出让土地7宗,面积665.7亩,出让价款13.81亿元。
3、抓好耕地保护检查工作。联合市农业局、统计局对全市各县(市、区)2014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基本完成了全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完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任务和数据建库。按照省里统一部署,完成全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测算。
4、抓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工作。2015年国土资源部启动了新一轮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为积极参加该项创建活动并切实推动我市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工作,提请市政府印发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市长、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副组长,12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细化了责任分工和落实措施。我局还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工作确定为全市系统“一县(市、区)局一亮点创建”工作主题。
5、抓好国家土地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3月27日,省国土厅、财政厅、审计厅将2014年国家土地审计发现的问题向我市作了交办,要求在5月10日前汇总上报整改报告。我局对三个厅下发的问题清单表作了梳理并分解给各相关部门及六个被抽审县。4月9日,市政府召开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交办会,对全市整改任务进行了布置。
6、抓好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我局作为牵头部门,按照省里的总体部署,认真加强上下左右的对接沟通,积极推动我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一季度,市政府成立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印发了《上饶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实施方案》,市编办下发了《上饶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的通知》,明确了不动产统一登记的部门职责整合内容、目标和完成时限。
7、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照抓早、抓小、抓苗头的
要求,认真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进万家活动,对全市811个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等各类型地灾隐患点进行了一次全覆盖、无死角的复查复核,并新立地灾防治项目3个。
8、抓好其他工作。一是组织开展了2014矿产开发利用检查、矿产资源储量动态检测、矿山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二是将土地矿产卫片卫片执法检查与土地变更同步实施,初步查清全市违法违规用地情况。三是有效推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工作。
7.矿产资源经济学分析 篇七
欲望是人类的本性,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欲望,然而世界上的资源有限,无法满足人类所有欲望,这种资源稀缺性与无穷欲望之间的矛盾导致经济问题的产生。经济行为是一种选择行为,是人类选择如何利用稀缺性资源来生产、 消费、和分配商品与劳务,以满足人类的欲望,而就在各种选择之间的互动,决定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等问题。消费者在其有限所得下选择购买商品与服务,生产者在一定成本下选择购买生产要素,政府则选择不同的政策来提高国家所得水平。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类如何在客观环境的限制下作出理性的选择。
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76)认为“每个人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利益,为此必然付出努力尽可能使其产品具有最大的价值,其结果就像被一只无形之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由此而引导并对其所身处的产业及社会有所贡献”,即每个人都理性地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其实就是对整体社会做出最有利的选择。市场是买卖双方对商品或服务进行交易的场所或空间,亦是各方使其经济选择得以实现的地方,在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下,在无形之手的牵引下,个人的经济选择,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与博奕形成了供求关系的均衡,从而达到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包含微观及宏观等多方面,然而可用三个中心思想将其联系起来,即个人如何做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整体经济如何运行(Mankiw 2003)。而其中关于个人如何做出决策与如何相互交易的原理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息息相关。
市场经济的组成单位是个人,个人组成整体,个人有决策(即做出选择)的自由,个人做出决策的原理有四点: 其一,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人们要在效率与平等之间作出权衡取舍。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平等是指将这些资源的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其二,做出决策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与利益,机会成本就是指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其三,理性的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关注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边际变动),通过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决策。其四,由于理性人是通过比较利益与成本来做出决策的,因此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制度及决策会影响激励、决定人们的行为,故可以制度来引导与约束人们的行为。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构成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变得更好,对个人及国家都如此,劳动分工让每个人及国家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交易,各方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及劳务。 同时,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市场经济的基础是看不见的手在调节着每个人的经济活动,而这只手就是价格。此外,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因为市场经济也需要法治,且市场也有失灵,政府的作用就是补充市场机制之不足。
二、企业管理的内涵
企业一词,既有经济含义,又具法律含义,一般是指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所组成,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具有一定法律主体资格的经济组织。因其独立的法律身份,使其能够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合同,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些合同,并以其自身名义做事, 而与属于该组织的个人分离开来。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亦是经济繁荣的依托及基础。
在不同时代的发展阶段及社会制度中,人们对管理有不同的观念。近现代的西方管理学者对于组织管理的重点各有不同的意见。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Henri Fayol(1841—1925)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 指挥、协调及控制。Herbert A.Simon(1916—2001)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决策。Peter F.Drucker(1909—2005)认为管理是一种工作,它有自己的技巧、工具和方法;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组织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管理是一门科学,一种系统化的并到处适用的知识;同时管理也是一种文化。Stephen P. Robbins(1943—)认为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总而言之,“企业管理”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结合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期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务求在有限资源下,达到最佳效益。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管理活动与经济学的原理是相关联的。
三、基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企业外部市场机制是由价格变化指导生产及交换,以实现资源配置;而企业内部则基于对交易成本(如获取信息、交易谈判、达成合同等成本)的考虑而由企业主的决策替代了外部资源配置的作用,但这也同样实现了对资源的配置(Coase 1937)。人类经济得以繁荣有赖于社会分工及市场机制,企业是社会分工的主要单位,要达到组织的目标、高营运效率及最佳的资源配置效果、降低交易成本,企业必须以命令替代个人的自由决策、以薪酬及激励机制调动内部人力资源。
对于企业而言,雇员的努力、技能、知识、创造力及投入程度都至关重要,人力资本与人不能分离,要有效发挥人力资本,就必须有效地激励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正如亚当·斯密所言,“每个人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因此要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长期发展联系在一起,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政策以吸引及留住优秀的人才,帮助他们发挥潜能,促使他们利用知识及技能,并对他们进行激励和奖励, 由此提高企业的营运效率。
古典经济学认为就业及工资取决于供求条件,员工的雇用被视为生产投入,工资与其他要素价格一样,由市场决定,故工资水平波动剧烈,劳动力的流动亦频繁。然而现实并非如此,企业需要专业性人员,甚至要培训人才以配合某种特殊业务的操作,同新员工相比,受过训练的员工对企业的价值更大,因此雇佣关系并非单纯的市场供求或买卖交易,而是一种复杂的雇主(实物资本所有者)与雇员 (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长期关系,是建立在雇佣合同的基础上的。Paul Milgrom、John Roberts(2004)认为这样的合同一般并不很精确,具有隐性因素在内,一般赋予雇主重要的权力,而雇员同意在一定限度内,使用其脑力、体力并依据雇主规定的方法,从事及完成雇主所要求的任务, 而雇主则承诺支付雇员的工资。雇佣合同的采用,避免了工资单纯由市场供求决定所产生的波动性,亦省却了双方就每一次工作关系而频繁订约的交易成本;雇主承担了雇员的收入风险,保证员工收入不会随机波动,雇员的当期收入以至预期未来收入得到稳定的保障,而雇主则获得决策权以防止道德风险,可以筹划及开展企业的长期发展计划。缔结雇佣合同对双方而言是双赢的,由此市场经济体系透过企业实现了物质资本及人力资本的结合。
寻找有能力管理企业的人才并使他们肩负管理责任, 是保证经济组织高效运作最重要的问题(Frank H.Knight 1885—1972)。每个企业都存在内部劳动力市场,有不同的报酬、晋升规则及程序、控制及激励机制(经济及非经济的),为员工提供职位阶梯、内部晋升机会意味着职责的质变,权力及报酬的提升,意味着能分享组织的成果,由此激励员工长期努力工作以期望获得晋升;而长期雇佣具有一定的优势,稳定性及较高忠诚度能够提升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弥补流动性的缺失,亦为雇主提供信息优势,特别在雇主对雇员的能力有更深的认识的基础上,提高职务分派效率,对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盈利有正面贡献。然而企业内的报酬决策与外部市场力量存在某程度上的分离,如果从企业内部填补某级别空缺的成本过高,雇主可能更愿意从外部招聘。
报酬及奖励有多种形式,例如时薪、月薪、计件工资、 佣金、奖金。这些报酬及奖励可以是明示的,将报酬与个人劳动生产率或绩效标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是隐性的,基于事先确定目标绩效以及测量绩效的困难性,特别是高层管理的工作性质难以量化,只能根据某一未明确、甚至是主观的标准而确定;还可以是当期给予、或展期支付的。不论其形式如何,报酬支付政策必须公平,能满足多样性的不同目标,吸引及留住组织需要的人才,并淘汰不理想或不需要的员工。报酬亦显示了组织所看重的及所厌恶的行为及态度,帮助雇员认清及决定在相互竞争的目标中如何分配时间和努力。通过报酬的激励,满足雇员对物质消费、平等或地位的需求,有助提升雇员体力及脑力的劳动生产率,引导雇员善用企业有限的资源,实现组织的目标,以最小的费用、投入,创造最大的回报、产出。
企业管理者或经理人往往是企业的决策者,他们采取的许多重大决策,都将为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然而其结果在一段时期内并不明显,经理人对其所作的这些选择所承担的责任往往是有限的,因为在结果显现前,他们已经离职,再不会对其过去所作的选择承担责任,因此企业有需要为这些风险作保险。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递延经理人的激励报酬,例如以股票期权作为递延报酬,限制经理人离职一段时期后始能行使,由此鼓励经理人在进行决策时认真考虑企业的长期利益,并以其自身的利益(递延报酬)承担适当的决策、投资等风险。
四、结语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而人力资源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市场经济、企业、人力资源是在同一线上、相互依存的。企业只有将员工个人的利益与企业的长期发展联系在一起,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政策以吸引、激励及留住优秀的人才,才能让其发挥才能以提升企业的营运效率。同时, 企业要善用社会的稀缺性资源及企业内部的有限资源,以满足个人、组织,以至于整体社会的欲望、需求。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著,陈星译:国富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保罗·米尔格罗姆、约翰·罗伯茨著,费方域译:经济学、组织与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王玉、王琴:企业战略——谋取长期竞争优势[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王锐添:现代企业管理[M].商务印书馆,2002.
[5]Coase Ronald: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a vol.4,no.16,1937.
8.矿产资源经济学分析 篇八
关键词:矿产资源 可持续发展 影响 研究
一、我国作为主要能源的三种矿产资源概述
1、最新的几个基本数据
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发现矿产17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59种,已探明矿产储量占世界矿产资源总量的12%,位居世界第三。[1]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煤炭消耗量将超过35亿吨;石油5亿吨,累计超过60亿吨;天然气需求量为2000亿立方米。[2]
2、三大能源矿产的具体供应情况
2.1 煤炭
截至2007年底,全国累计查明煤炭资源12832亿吨,垂深2000米以浅的煤炭资源查明率仅为23%。预测1000米以浅的煤炭资源查明率为45%,未查明的远景资源量巨大。[3]
2.2 石油
截至2007年底,全国陆上和近海待查明石油地质资源量487亿吨,可采资源量还有135亿吨。[5]石油可采增长缺乏,保障程度逐年下降。根据我国石油资源总量和剩余未探明的资源条件分析,结合50年来探明储量增长和开发消耗的规律,预计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石油产量稳定在1.90~2.00亿吨。[6]
截至2007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77.45亿吨,剩余可采储量28.33亿吨;建成天然原油生产能力月1.86亿吨/年。[7]
2.3 天然气
截至2007年底,全国陆上和海域129个含油气盆地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44万亿立方米,其中陆地和近海35万亿立方米。全国陆上和近海待查明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丰富。[8]
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可采储量为48024.39亿~50824.39亿立方米,可供能力为1548亿~1752亿立方米。预测202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为18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形成产能接近1800亿立方米,可基本满足国内需求。[9]
二、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的各项指标及预测指标
1、煤炭供需情况
2010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折合29.9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8.7%,供应保障能力增强。全年一次性能源消費总量32.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9%。2010年全年煤炭原煤产量达到32.4亿吨,比上年增长8.9%。[10]
2、石油供需情况
2010年原油产量稳步增长,首次突破2亿吨,比上年增长7.1%,为近年来最高增速。原油进口2.39亿吨,增长17.5%。原油加工量达4.23亿吨,增长13.4%,创十年来最高增速。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收储,二期项目启动实施,一批商业石油储备基地陆续建成投运,2010年底库容达到2650万立方米。初步核算全年原油消费量比上年增长12.9%。[11]
3、天然气供需情况
2010年全国天然气产量达到967.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3.5%。进口液化天然气934万吨,增长75%;首次进口管道气44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取得积极进展,煤层气利用量36亿立方米,增长42.3%。初步测算全年天然气消费量比上年增长18.2%。[12]
三、三种矿产资源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分析
在假设我国还能保持以9%的高速经济增长率的条件下,综合目前资源的消耗量及其增长情况,预测到2040年,三大能源矿产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
1、煤炭
我国所拥有的煤炭资源根据现有的可采储量和存在的巨大潜力,目前已探明的保有可采储量是11804亿吨。从2009年到2040年,我国煤炭的预计消耗量约为2304亿吨。煤炭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几乎不构成能源供应风险。
2、石油
2009年到2040年,我国石油累计需要消耗量为192亿吨,根据目前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135亿吨,石油资源显然表现不可持续,石油构成的能源风险比较大。
3、天然气
2009年到2040年,我国天然气累计需要消耗量为6.4万亿立方米,根据目前我国已探明的可采天然气储量为17.9万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风险性相对较小。
四、结论
本文只是单就我国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目前已探明的储量,根据我国在较为稳定的环境下发展时对三大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按照煤、石油、天然气三者在经济发展中几乎不变的占有比例,来分析三者分别支撑能力。其结果是在当前已探明的储量下,煤炭可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219年,石油可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84.4年,天然气可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89.5年。综上情况,取最短支撑年数作为能够支撑的最大年限值,得出我国自身的三大能源矿产按目前供应比例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为84.4年。
矿产资源开发需要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需要从各个地区资源、环境和区位条件出发,牢固树立“和谐矿业”“、绿色矿业”思想,加大政府引导、服务以及扶持力度,不断优化地区、产品以及产业结构,掌握未来市场变化。[13]以上战略的有效落实,不但需全社会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还有赖于技术和资金支持和政策认可以及资源保障,中国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林家彬,刘洁,李彦龙等著. 中国矿产资源管理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
[2]林家彬,刘洁,李彦龙等著. 中国矿产资源管理报告[M],17.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7
[3]胡存智.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研究[M].地质出版社,2009:56
[4]胡存智.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研究[M].地质出版社,2009:84
[5]胡存智.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研究[M].地质出版社,2009:56
[6]胡存智.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研究[M].地质出版社,2009:25
[7]胡存智.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研究[M].地质出版社,2009:84
[8]胡存智.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研究[M].地质出版社,2009:56
[9]胡存智.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研究[M].地质出版社,2009:84
[10]刘铁男.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1
[11]刘铁男.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4.
[12]刘铁男.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4.
[13]刘铁男.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1
[14]秦江波等. 中国矿产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
9.矿产资源经济学分析 篇九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对象;研究主线;理论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立的二级学科,它是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是理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目前,在国外,既未见有以《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为名的著作与教材,也没有把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融合为一体的一门经济学学科。但国外对作为独立学科的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以及把资源与环境融为一体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研究开展较早,相关著作与教科书较多。在国内分别以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为研究对象的书籍较多,把资源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视为一门学科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如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为名的著作较多。但是,以《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为名的著作较少,作为教材的居多。但问题是,这些教材大多没有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看成是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而是把它视为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简单相加,在结构上表现为三大板块。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这种情况,既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二级学科来建设的思路不相适应,也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更与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实际需求不相一致。
无论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实际看,还是从学科建设的需求看,现有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都存在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经济学学科性质不突出。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定位一直存在争议,有些学者认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如邬沧萍,穆光宗(2000)提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是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生态学、环境管理等诸多学科的一个综合。也有些学者认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属于经济学范畴,如张象枢(2001)、罗丽艳(2003)。我们认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有其基本的落脚点和明确的研究方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应属于理论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因此,学科建设要突出理论经济学的特点。但现有著作大多没有很好反映学科的经济学属性,基础理论薄弱。具体表现为:一是大多数著作与文献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与理论基础缺乏全面论证,使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不牢固,甚至一些教材没有独立的理论章节;二是大多数著作对技术性的、微观性的、专题性的论证比较多,而宏观性的、整体性的内容论证不够;三是缺乏对马克思主义以及经济学说史中人口生存与发展、生态经济思想等的深入分析和论证,甚至一些教科书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四是现有研究文献都是从狭义上理解资源、环境,没有把社会资源纳入资源的范畴,也没有把社会环境纳入环境的范畴;五是现有文献只是研究资源的利用、开发以及有效配置,对资源的培育与创造研究不够,甚至没有研究。实际上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资源的培育与创造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第二,学科一体化程度不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虽然涉及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学科内容,但它不是这三门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必须有自己的关键范畴与主要内容,这些关键范畴是有内在联系的,而且是自成体系的。然而,大多数研究文献将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进行简单堆砌,板块化现象严重,对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不够。更使人不能理解的是,一些教材在体例上分为三部分,即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在总体上是三大板块,只是对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关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而治之的研究。并没有把三者统一到一个科学严谨的分析体系之内,由此成为学科发展的硬伤。
第三,学科体系不完善。现有著作大多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主线、研究目的、研究任务研究不够,理论体系不完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有特定的研究对象与主线,是有明确的研究目的与任务的。但现实是理论体系不完善,各种版本的专著、教材内容相差很大。
二、中国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本来是不同于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一门独立学科,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内在联系的新兴学科,但是由于理论研究的路径依赖性,在学科建设中人们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搞成了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简单相加。因此,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就是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学科属性,把它建设成为既融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为一体,又区别于三者的一门独立学科,使它真正成为理论经济学中的新兴分支学科。在这里既要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建设中的难点,突出该学科的特点,又要为它进行定位,确立其研究对象与主线、明确目的与任务,设计框架结构与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所要解决的难点
第一,如何体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学性质,突出经济学的特点。新的学科体系应当强化理论研究,专设理论章节,夯实学科基础,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学科。
第二,如何由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三大板块向一体化转变。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虽然要吸收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积极成果,但又不能把它视为三门学科的集合,只是探讨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认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的经济学,而不是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结合。因此,难点是要建立把人口、资源、环境融为一体的学科理论基础,使原来的三门学科统一在一条主线下。当前的迫切任务是撰写一本反映以人为本,资源环境既为人的发展服务,又保持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权威性的经济学著作,确立新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框架结构。 第三,如何完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新的学科体系应当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主线、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确立研究任务,建立与完善理论体系。
(二)中国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需要反映的特点
第一,明确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进行定位。一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学,它研究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人以及人的地位与作用,人的经济行为与社会行为,人口的数量、规模与结构,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二是从学科属性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是经济学,而且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学学科,在经济学类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研究与涉及的问题是经济学学科的灵魂与本质。
第二,明显体现经济学的理论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的范畴,因此,要加强学科的经济学理论性建设。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要依托理论经济学的支持,把理论经济学作为它的发展基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并不否定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存在,但它们是有明确分工的。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更多的是研究技术层面的问题,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更多地研究理论层面的问题。
第三,注重学科结构的一体化。在整体设计上彻底改变三大板块结构的局面,在经济学的框架内把人口、资源、环境统一起来;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框架内把生态经济学、气候经济学、灾害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有机结合起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四,注重学科的系统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应当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成熟的范式。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主线、目的、任务等,建立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第五,反映新变化扩充新内容。在学科建设中,根据新变化,要增加以人为本的相关内容;增加当前气候变化问题、灾害频发问题以及自然灾害与社会灾害的相关内容;增加生态产业、环境产业以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内容;增加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与经济学类中其它学科相互关系的内容;增加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灾害经济学、气候经济学之间内在联系的相关内容;等等。
(三)中国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定位
第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学。首先,人的良性(有效或优质)发展是本学科的目的,要通过对人口发展的研究,实现人的良性发展。其次,本学科以解决人类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约束,提高资源环境配置与培育的协同效率为任务。在这里既要研究资源与环境的配置效率,也要研究资源与环境的培育,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所追求的不是一般效率,而是协同效率,即整体效率、合作效率等。
第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经济学类中各种学科的灵魂与本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与经济学类中其它学科的关系是什么?我们认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在经济学大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是研究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的有效利用和培育的学科,它既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问题与核心问题,同时也是其它经济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的`基础与核心,理论经济学的其它分支学科是从不同的侧面与角度去研究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的;而应用经济学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中具体问题的。
(四)中国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中资源与环境的有效利用与培育,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八个字:人口、资源、环境、协调。中国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主线是以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培育利用的协同效率为主线。具体包括:一是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二是人口、资源、环境的整合配置(高效利用现有资源)与培育(在利用中创新培育新兴资源,改善环境);三是协同效率,即追求综合效率、长远效率、深层次效率。中国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以人为本条件下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本质与内在规律。中国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约束,提高资源配置与培育的协同效率。
三、中国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生态经济思想以及人口理论为指导,以资源环境利用的协调效率为主线,坚持理论与实践、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全面理解人口、资源、环境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把人口、资源和环境作为影响协同持续发展的三个有机变量整合起来进行考察与研究,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阐释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内在规律与有机联系。
(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方法
第一,突出系统性。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就是要把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唯有引进系统论的观点和研究方法,该学科才具有生命力,也是避免其成为相关学科简单组合的唯一有效途径。本学科应以协同可持续发展与提高协同效率为主线,在一定的空间(区域)内,通过一定的载体(产业)配置资源,并注意资源配置的环境与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重点研究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紧密围绕以人为本,将人口经济理论、资源经济理论与环境经济理论统一起来,揭示其内在联系,实现协调发展。
第二,突出基于中国现实的案例分析。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大多数教材都是翻译过来的,大多数以国外案例为主。因此,在本学科教材编写中力求以中国案例来说明,尤其要增加对现实问题的分析。
第三,突出史论图一体化的体例。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教材编写要突出学科特色,采取史论图一体化的方法。系统介绍学科及学科研究问题的演进,全面准确阐释学科基本理论;附加专栏、相关链接、大事记等形式,增加知识量和可读性。
四、中国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框架结构应分为六篇十八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篇为以人为本的经济学,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定位与研究方法,论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的提出及意义,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以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与以人为本的关系等内容;第二章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论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主线、研究目的、研究任务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第三章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理论的产生与演进,论述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发展思想(含人口理论)以及经济学说史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思想。
第二篇为以人为本发展的主体人及其人口经济思想,包括四章内容。第四章为人本经济学与人口经济学,论述人本经济学与人口经济学的异同;第五章为人口经济思想的演进,论述早期的人口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经济思想以及当代人口经济思想;第六章为人口经济的微观经济学解析,包括人口生育率的经济分析、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以及人口迁移的经济分析;第七章为人口经济的宏观经济学解析,包括宏观人口经济分析、人口分布与城市化、人口转变与人口老龄化。
第三篇为以人为本发展的载体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培育,包括三章内容。第八章论述资源的概念、特点与类型,把资源划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其中,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社会关系资源以及心态资源;第九章为资源的地位与作用,分别论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地位与作用;第十章为资源的分布、配置与培育,论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区域与行业分布、配置及培养等问题。
第四篇为以人为本发展的环境环境的协调与培育,包括五章内容。第十一章为环境的概念、特点与类型,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第十二章为环境的地位与作用,论述人类发展(经济与社会)与环境,环境问题的经济与社会原因,中国环境与人口、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问题;第十三章为环境评价与污染控制,论述环境价值论与经济评价、环境价值的评价方法以及环境污染控制的设计等问题;第十四章为灾害经济学与防灾产业培育,论述灾害的类型及其社会经济特性,中国灾害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灾害风险最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防灾产业的培育等问题;第十五章为环境与环境产业的培育,论述环境与环境产业培育的意义,环境产业的构成与分类,环境产业的发展模式以及环境产业培育的重点等问题。
10.矿产资源经济学分析 篇十
论述了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在促进和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讨论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主要方面,结合贵州矿产资源实际指出了贵州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潜力和主要途径,并以贵州瓮福集团的示范工程事例,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的具体思路和作法.
作 者:陈履安 陈林 姚志勇 孙亚莉 李宏志 CHEN Lü-an CHEN Lin YAO Zhi-yong SUN Ya-li LI Hong-zhi 作者单位:陈履安,CHEN Lü-an(贵州省地质学会,贵州,贵阳,550004;贵州地质矿产中心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4)陈林,姚志勇,孙亚莉,李宏志,CHEN Lin,YAO Zhi-yong,SUN Ya-li,LI Hong-zhi(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贵州,贵阳,550004)
刊 名:贵州地质 英文刊名:GUIZHOU GEOLOGY 年,卷(期):2009 26(1) 分类号:P62 F407.1 TD98 关键词:矿产资源 综合利用 节约 循环经济 贵州★ 经销商如何提高盈利水平
★ 如何提高英语面试水平
★ 如何提高网站设计水平
★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作文水平
★ 节约水电的通知
★ 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的心得体会
★ 如何提高宝宝的智力水平
★ 怎样提高即兴演讲水平
★ 浅淡如何提高幼儿阅读水平
11.矿产资源经济学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稀土资源优势经济优势竞争
在全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全世界都把目光聚焦在中国的稀土资源上,中国的稀土资源优势甚至可以跟中东的石油资源优势相媲美,在世界已探明稀土储量为10000万吨的情况下,我国稀土储量就有5200万吨,占世界储量的52%。[1]但是中国却供应全球稀土使用量的95%,美国和俄罗斯都是稀土储量大国,但还是主要依靠从中国进口稀土,鉴于稀土的广泛用途,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已经将稀土元素列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元素,很多科学家认为稀土将引领下一次产业科技革命,其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但我国的稀土产业不具备国际竞争优势,资源浪费严重,加工技术落后,资源转化率低,必须要转化竞争优势,第一次提出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是江泽民总书记,他提出:“今后要进一步提高在战略上的认识,进一步更好地组织起来,要有一定的投资力度, 要有一定的人才集中,要有一定
的协调配合,真正把稀土高科技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课题切实抓好,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但是总书记的讲话过去了十几年,中国仍然没有将稀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何改变粗放开发、资源浪费、生产过剩、科技落后、低价恶性竞争的现状,变稀土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本文力图要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稀土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稀土产业多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1975年至今的三十多年间,不断调整国家战略,设置组织机构,改善管理机制,加大研发投入,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法律法规,以期在国际竞争中建立优势。
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将稀土产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致力于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和应用技术研发技术,出台相关政策,扩大产业规模,但是即便如此,我国目前挥霍稀土资源优势的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粗放开发、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生产过剩、科技落后、企业间恶性竞争、市场混乱的现象尤为突出,这都不利于我国的稀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二、中国稀土产业存在的重大问题
1产业集中度低,恶性竞争严重
中国的稀土产业集中度很低,大大小小的稀土开采企业良莠不齐,造成了在产业内的恶性竞争,据统计,在我国从事稀土开采、分离冶炼深加工的企业有数千家之多,仅冶炼企业就有200多家,其中年处理能力在2500-500吨的只有十几家。按产品分类,其中有稀土矿山30多个、稀土冶炼和材料厂80多个、稀土合金厂20多个、稀土磁性材料厂100多个、稀土荧光材料厂30多个、稀土微肥厂10多个。属国有企业3个,地方中小型企业近170家。相比之下,国外的产业集中度高得多,法国从事稀土分离行业的企业只有2家。[2]开采稀土的企业过多过杂,加之监管不力,利益驱动等问题,企业间加剧了恶性竞争,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低效率开采。此外我国的地域产业结构处于传统的垂直地域分工格局,加之中央政策的不稳定,导致了稀土产业处于一种盲目大开挖的失控状态。
2缺乏战略规划和全局设计
我国对于稀土产业的发展一直缺乏系统性的战略性规划和全局设计,短期性调整政策不断,长期发展战略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即时国家开始对稀土资源产业进行宏观调控,但是解决的也仅仅限制了稀土盲目开采的问题,困扰稀土产业优势建立的根本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3技术水平落后
我国在工业领域缺乏核心技术,缺乏重大技术创新和突破的问题一直是导致我国企业难以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像稀土这样的科技元素,其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完全体现在科技含量上,因为科技水平的提高就会发现稀土新的利用价值,比如光学特性、电磁特性、核能开发以及其他特性,而我国的科技水平一直稳定停留在原材料开采的产业链低端,不但利润低下,资源利用率低,而且不具备竞争优势。
4宏观调控能力较弱
虽然我国一直在进行对于稀土的宏观调控,但是總体上宏观调控能力较弱,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存在严重的利益矛盾,不能够实现限产稳价的目的,我国政策不到位、不协调,产业孵化器机制缺失,缺乏一个有效的管理体制,这也是导致项目重复建设、企业恶性竞争、市场秩序紊乱、行业管理薄弱、资源开发缺乏统筹的根本原因。
5监管乏力
之所以现在市场混乱不堪,国家战略始终不能够有效建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监管不力,中国的矿产资源开采行业一直因为利益的驱动,没有实现行业的规范化,良莠不齐的企业如蜂拥淘金一般,采富弃贫、采易弃难、漏采超采、弃矿压矿的情况极其严重,矿山整体资源利用率只有 20%-30%,由于缺乏科学的行业规划与有效的行业监管从而导致了产业结构失衡和技术水平落后等诸多问题。
三、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对策建议
1建立以经济优势为核心的国家战略
我国必须以建立稀土的经济优势为核心,建立系统的、长期的、全局性的战略计划和政策框架,要明确稳定国家稀土资源战略目标,明确稀土产业管理框架,为建立竞争优势,应该在中央建立专职部门狠抓稀土战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行业监管体系,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建立严格的开采标准和监管,为了强化资源掌控,国家可以收购价格低迷的稀土进行战略储备,并且依照方针计划进行规范管理。
2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相关政策
要在考虑我国稀土产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优化国内的产业结构,从产业准入、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促进、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政策完善、资源整合,加快行业兼并和重组,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利用相关政策优惠,引进国外技术和管理模式,打造大型稀土企业,并且强化对其监管。
3提升技术核心竞争力
必须要加大科研投入,改变现有科研经费投入体制,加大和鼓励技术创新,提升技术水平,以不同方式引导企业、机构和学校进行自主研发,在鼓励创新的基础上,还应该学习日本模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购买专利,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尽快缩小技术差距,从而建立核心竞争优势。
4着重整治资源浪费问题
鉴于目前我国的稀土资源浪费问题严重,这已经是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除了提高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严格监管和控制外,我国还应该在采用推进资源税费改革的制度上进行控制,通过上调资源税,增加企业开采稀土的成本。同时出台详细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对于稀土开采的全过程环节进行调控,必须要强化监管,对于稀土资源开采浪费问题进行大力整治,资源浪费的企业一经发现,立刻取消开采资格,相关部门监管不力,追究连带责任,这样才能够有效整治我国稀土资源浪费的问题。
结语
我国稀土产业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政府必须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积极建立经济优势发展战略,认真分析问题,确定政策框架和目标,引进和革新技术,强化监管,大力整治当前稀土行业的迫切问题,实现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参考文献:
[1]拔小卫,张永奇,李红卫我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科学基金,20112
[2]陶存我国稀土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稀土2011(6):98-101
【矿产资源经济学分析】推荐阅读:
年度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说明08-07
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10-12
国土资源局关于矿产资源开发整顿工作总结09-28
矿产资源执法监察述职报告07-12
桑植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情况汇报08-28
某县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研报告09-30
矿产资源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情况的汇报07-26
齐齐哈尔市建筑用砂石矿产资源管理办法10-22
资源分析系统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