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背景因素的关系

2024-09-06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背景因素的关系(共8篇)

1.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背景因素的关系 篇一

对中小学儿童的身心健康来说,家庭的影响很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主要成员变动,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以及家庭变迁,出现意外事件等。

(一)父母关系

在众多家庭因素中,父母间的不良关系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会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父母关系不和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孩子生活在充满矛盾、父母的要求总不一致的环境中,家庭中缺少宁静、平和、幸福的氛围,缺少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所必需的.一切条件,发生神经――心理病态的危险很大。

(二)父母期望

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过高或过低的期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发展都是不利的,过高的期望会使孩子产生恐惧、挫折感、压抑、敌视等不良心理,过低的期望则容易使孩子对自我的评价过低,产生自卑感、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

(三)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且还体现在对学校教育的效果起促进、干扰或者抵消的作用上。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不良的影响,在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中小学生中,家长采取“态度不一致”、“以压力为主”、“歧视”、“经常打骂”等不良教养方式与学生个性、智力以及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有一定的关系。

(四)家庭成员的榜样作用

许多心理学工作者研究了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孩子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家长本身的不良思想道德素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严重危害,这种危害主要表现在:当孩子发现父母品行不良时,自尊心会受到伤害,心理上会蒙上消极的阴影,产生沮丧、怨恨、烦恼和自卑等心理。个性的消极使他们厌恶集体、厌恶家庭,一旦接触了坏朋友或不良思想,特别容易走上歧途;父母自身不正的家庭,父母亲在孩子心目中丧失了威信,无法合理地管理孩子,孩子不信任父母,容易产生虚伪、自私自利等不健康心理。

(五)家庭其他重大生活事件

对儿童青少年影响较大的家庭重大生活事件主要有:父母离婚、父母下岗、亲人生病、去世等。

 

2.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背景因素的关系 篇二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西安邮电学院在校的男女大学生各500人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广泛阅读有关体质健康、运动训练、体育教学等各方面的书籍, 通过“中国期刊网”等权威网站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1.2.2 测试法

2008年10~12月随机抽取西安邮电学院的男女大学生各500人作为测试对象, 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对测试对象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 设计了学生问卷, 共发放学生问卷1000份, 男女各发放500份, 回收996份, 有效问卷942份, 有效率达94.58%, 其中男大学生问卷464份, 女大学生问卷478份。

1.2.4 数理统计法

对测得的数据和调查问卷回收的数据, 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fowindows 11.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规定:90分以上为优秀, 75~89分为良好, 60~74分为及格, 59分以下为不及格[1]。体质达标情况以达标率对各年级学生的体质总体状况的综合评价, 能够比较直观、简明概括地反映出大学生体质现状和规律[2]。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情况统计结果, 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绝大部分处于及格状态, 不及格率较高, 优秀率非常低, 男女生体质健康达标情况基本一致, 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后现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较差。

2.2 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

造成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较差的主要因素有大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3个方面。

2.2.1 大学生自身因素

(1)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强调:每个大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 争取每天锻炼1h。

由表2和表3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每周从事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太少, 有一半的学生每周锻炼的次数少于两次, 每次锻炼的时间也很短, 绝大部分都在1h以下, 相比较而言男生每周从事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要多于女生。绝大部分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根本不考虑体育活动的强度、时间, 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运动, 体育锻炼不科学。

2.2.2 学校因素

(1) 体育教学

通过调查发现, 所有高校在三、四年级都没有开设体育课, 只有部分院校在这两个年级开设了体育选修课, 这说明高校只是将体育视为一门课程, 而没有注意其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长远效益;从教学内容上看还是以专项技术教学为主, 身体素质练习、体育锻炼方法和体育健康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很少。

(2) 体质健康测试的管理

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高校相关部门对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没有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好坏没有对学生造成任何影响, 只是为测试而测试, 这就造成了学生没有外在的压力和动力去从事体育锻炼, 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2.2.3 家庭因素

据资料显示, 我国成年人每周参加一次及以上体育活动的人数只占总人口数量的15%[4], 由此可见, 父母没有给孩子们做出好榜样。调查结果显示, 只有12.3%的家长赞成和督促自己的孩子去从事体育锻炼, 没有家长的支持, 学生就没有从事体育锻炼的外在动力。

3 对策

3.1 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应以阳光体育为背景,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从传统的以竞技运动为主的体育思想转变到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确立以终身体育为主线的目标。

3.2 建立有关规章制度

各高校有关部门应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为检验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要指标, 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 把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纳入综合考核的成绩内, 占一定的比重。

3.3 家长要改变传统观念

家长要改变“重文轻武, 以文制武”的观念, 应认识到健康才是孩子以后的发展的基础。为此, 要经常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有条件的要以身作则, 每天陪孩子或督促孩子从事1h以上的体育锻炼。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较差,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三个方面。大学生每周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太少;体育课教学内容还是以专项技术教学为主, 绝大部分高校相关部门对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没有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只有12.3%的家长赞成和督促自己的孩子去从事体育锻炼。

4.2 建议

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建立有关规章制度、家长要改变传统观念。

摘要:根据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较差的现状, 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分析, 找出问题所在,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以期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阳光体育,体质健康,主要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孙玉金, 刘黎明, 侯迎锋, 等.城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的分析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12) :1702-1703.

[3]杨志贤.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看大学生的体育意识[J].广西悟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9) :68-71.

3.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背景因素的关系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学习倦怠

大学生处在人生黄金时期,其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又需要承担大量学习任务,因此心理问题、心理矛盾也有所增加。目前,大学生学习倦怠成为高校教育不可忽视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素质、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旨在通过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改善其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作为一种心理状况,指的是个人具备积极、有活力的内心体验和社会适应,能够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和身心潜力,使自我与环境保持良好和谐的状态。大学生正处于青年阶段,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具有创造性,文化素养较高。他们重视实现自我意识,独立性增强,情感丰富敏感,自控能力差,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要求较高。基于大学生的独特性,其心理健康标准包括智商正常、情绪调控能力良好、意志自控力强、人格结构稳定、热爱学习与生活、人际关系良好、心理活动符合生理年龄、环境适应性强。

二、学习倦怠的含义

倦怠是人类生活中的广泛现象,目前社会发展迅速,压力增大,为了适应快速發展的社会竞争环境,人们不可避免地产生倦怠。学习倦怠是大学生的常见状态。学生由于课业负担、学习和社会压力及其他心理因素影响,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他们在不得不承担学习任务时会感到沮丧、疲乏甚至厌倦,从而产生成就感低落、逃避学习的状态,这种负性状态就是学习倦怠。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成为社会主要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研究显示,常见大学生心理问题包括学习、人际交往、情感以及环境适应四个方面,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抑郁、强迫、孤僻、人际关系敏感等。相关调查显示,学习主动性、学习态度、专业兴趣、就业压力、焦虑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大学生个人因素与学习倦怠关系密切。其中大学生存在的环境适应能力差、性格孤僻、意志力薄弱等心理问题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学习倦怠,导致大学生成绩下滑,从而影响我国高校的教育状况。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十分重要。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某高校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48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4%。其中男生165名,女生317名,一年级138名、二年级205名、三年级139名。调查问卷表采用SCL-90量表,涉及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敏感、躯体化、偏执、恐怖、敌对、精神病性等10个因素,共90道题,采用利克特五级评分法,评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采用学校自制的学习倦怠评价量表,涉及行为不当、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下三个方面,共20道题,采用利克特五级评分法。

(二)结果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得分较高,其中行为不当表现最为显著。心理健康方面,精神病性和躯体化两个因素的性别差异明显,男生得分高于女生;而在学习倦怠方面,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大学生学习倦怠和心理健康因素在是否是独生子女和家庭居住地点上的差异明显。

对不同年级心理健康进行对比,抑郁因素的年级差异显著,其他因素无显著差异;在学习倦怠方面,年级差异显著,一年级评分明显低于二、三年级学生。

根据入学时学生家庭经济调查统计结果,将学生分为非贫困生、贫困生和特困生。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贫困生心理健康评分高于特困生和非特困生;在学习倦怠方面,家庭经济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倦怠呈正相关,其中情绪低落与心理健康因素相关性最高;大学生存在一定逃课、早退、迟到等不良行为,高校需引起重视。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影响,贫困生由于心理自卑、不愿接受同情、渴望得到关注等心理矛盾,导致其情绪波动较大,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而特困生由于受到学校和同学的更多支持和关注,在心理上较为平衡。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随年级增长而增强,这是因为新生入学时对专业知识的兴趣较大,随着课程增多、难度加大,大学生的不当行为和学习态度也随着增多和变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因素与得分、学习倦怠维度和得分呈正相关,说明心理健康能够促进学业发展,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助于激活大脑,提高认知力和创造能力,而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则会影响人的思维、记忆和想象力,降低学习质量和效率。高校应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以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高校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武秀华,沈策.论大学生学习倦怠、社会支持的状况及其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3):141-143.

[2]李彩超,陈昕,刘慧晨,等.大学生学习倦怠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价值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1): 1730-1732.

4.家庭教育与孩子心理素质关系 篇四

一、良好的家庭情绪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

家庭的情绪氛围是指家庭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它是通过语言和人际氛围构成的。这种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尤其对儿童个性品格的形成特别有意义。如有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融洽,尽管有时发生意见,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这样在总占优势的合作、谅解和氛围下,不但使儿童学会了对人的互助、互爱、和作、谅解,使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而且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而在另一种家庭中,成员之间如同陌路人,争吵不休,处事自私,互相折磨,家中犹如精神监狱——这样家庭的儿童心理往往是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他们对事情冷漠、偏 执、不合作甚至把家中的精神折磨迁移到别人身上发泄以求心理平衡。这样的孩子容易犯罪闹事,难于受教。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是儿童良好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大力提倡家庭美德,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互相关系,形成良好规范。如说话办事不能以势压人,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样教人,要相处和睦,尊老爱幼,语言文明,努力 构建家庭的融洽气氛,充分体现家庭是生活之港湾,才有助于儿童心理素质的形成。

二、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是直接地影

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故然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但儿童个性的缺陷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是父母所造成的,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专横的遵循封建旧规的家庭。这类家庭常常强调辈份,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因此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持过份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因此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持过份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孩子自身缺少自主权,要看父母脸色做人,这 就可能形成胆小、自卑的心理,缺乏自信和独立性,或者另一方面会形成暴戾、横蛮、撒谎、逆反心理强,并往往会在捉弄别人,寻找报复中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第二类是过分娇庞,有求必应,家长只想为儿童提供无所不到的帮助和保护。由于父母过分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极大的依赖性,就会形成自私、任性、放肆、易发脾气、好夸口的品性。

第三类是放任自流,不过问的教养态度。这种忽略型家庭中儿童就会因为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会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显示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第四类是以民主、平常的态度对待教育儿童,这类家庭中能忍耐、平等、随和谅解、互相爱护、关心,父母能多给子女鼓励和诱导,而对子女的缺点、错误能恰如其份地批评指正,提高子女的认识,改正缺点。这样就逐渐培养了孩子对别人坦诚友好、自尊、自立、大方、热情、能接受批评,经受压力,关心他人,有独立处事的能力。可见,不同类型的家庭的不同教养态度对儿童个性品格,心理素质的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年轻的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心骨,顶梁柱,是孩子言行举止的示范者,待人接物的指导者,孩子成长的责任人,因此有责任去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掌握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法,使家庭呈现 ——民主、和谐、平等的融洽气氛,才能培养孩子讲责任,讲民主、讲勤奋、讲进步,不骄不宠,自尊自强的好品格。

三、家庭结构的变化是影响良好心理素质的严重障碍。

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的普遍,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也随着发生变化,表现在单亲家庭不断出现,家庭结构的稳定正在动摇,再婚率不断上升,伴随而来的是家庭的解体与重构。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的离异,首当其冲使儿童的心理受到伤害,家庭的破裂使儿童赖以生存的家庭乐园一下子被破坏,家庭给予儿童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一下子消失伴随而来的却是失去父或母,甚至失去双亲的痛苦,孩子成了

父母的争夺对象,出气筒,或父母倾诉的对象或仲裁者,有时却又成了双亲遗弃的物品,这些都给孩子心灵以极大的创伤,使孩子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和怪癖性格,也很容易走上犯罪 道路,他们爱亲生父母,很难与继父母相处,因此,他们或结伙离家出走,或宁可流落街头也不回家,甚至打架、偷、抢、以发泄内心的情绪。这都严重障碍着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因此广大家长一定要加强学习,正视离异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加强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意识教育,已离异的要处理好家庭成员的关系,努力建立良好的氛围,努力消除孩子的心理 障碍。

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家庭教育成功的基本条件。家庭环境是儿童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成长的土壤。因此,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家庭教育最关键的问题是必须大力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提高家长的责任,认识培养儿童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并努力克服家庭 结构变化等带来的障碍,为子女的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5.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背景因素的关系 篇五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作为民生的重要课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研究如何让大学生就业、就好业,就需要探究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概括来讲,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几个方面。2012年7月,笔者对所在学院随机抽取的240名2012届毕业生进行调查,在“你认为影响就业的因素有哪些”的多项选择中,61.67%的大学生选择影响就业的个人因素包括沟通表达能力,工作经验,专业知识,个人的外表及形象等;30.83%的学生选择学校知名度,21.67%的大学生选择家庭背景与社会关系。可见,家庭背景在大学生就业中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家庭背景在学生实际的就业中影响有多大,这个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的?目前,国内关于研究大学生就业与家庭背景关系的文章也有一些,从国内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研究者周宇和尤一于2008年发表的《大学生就业与家庭背景关系的调查与分析》一文【1】,该研究以一所大学的毕业生为样本,以父母的职业地位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指标,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家庭背景与子女就业起薪之间存在的关系。这个研究采取的是抽样调查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剔除了成绩对于就业的影响,但也影响了样本的完整性。成绩仅仅是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一个方面,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担任学生干部等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为了样本的完整性,本研究采取了一个整体样本,希望通过对一个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岗位性质、起薪和就业满意度与家庭背景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再从毕业生成绩和担任学生干部与学生就业的关系方面进行剖析,研究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作用与影响机制。

“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家庭所在地、种族、民族等。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表了《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该书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将中国社会阶层按由高到低的顺序划分为十个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本研究参照这一分类,以毕业生父母的职业作为反映其家庭背景的主要指标。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研究方法:本文以厦门一所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2011届全体本科毕业学生为样本,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以父母的职业地位和家庭经济背景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指标,分析大学生就业时的岗位性质、起薪和工作满意度与家庭背景的关系。

数据来源:本研究选择一个完整的就业群体样本,共325个毕业生,主要涉及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专业。

父母的职业类型主要通过查档,即学生信息卡上的父母信息进行统计,通过对父母职业类型的分类,把325位毕业生的父母职业分成行政管理人员,经理人员,办事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医生、司机等)、个体户、工人、农民(渔民)及下岗或失业人群。(具体见表1)。家庭经济背景主要从贫困与非贫困两个维度,材料来源于学校每年一次的贫困生认定的档案,见表1。

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源于毕业生就业派遣方案,具体见表2。从就业单位去向上统计,截至2011年8月30日,一次性就业309人(扣除待就业和暂不就业16人),一次性就业率为95.1%。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通过统计学生大学四年的平均成绩并按顺序排列,担任主要学生干部(班长、团支书和副班长以及学院部长级以上干部)主要是通过统计历年的学生干部情况。由于研究者即这一届毕业生的辅导员,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担任学生干部情况有翔实的档案记录,为本研究提供极大便利。毕业生的起薪、工作满意度则是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从表1父母职业类型的比例上看,因研究对象主要来自福建沿海地区,且是大学生,因此其父母职业在行政管理人员,经理人员、办事人、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个体户这几类阶层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三、数据基本情况及相关分析

通过调研分析可见,父母职业类型与毕业生单位性质、起薪、初次就业满意度具有关联关系。

(一)父母职业类型与毕业生去向单位性质

表3统计分析显示,“出国”这类毕业生群体的父母职业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人员、办事人员这两类(占70%);就业在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大学生,主要集中在父母是办事人员这类群体(占50%),也就是父母本身也是在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的群体;就业单位是国企的,主要集中在父母是办事人员和经理人阶层;就业单位是民营企业的,其父母职业主要集中在农民、工人和个体户。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从通俗的眼光来看,工作岗位的好坏判定可以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由于体制内岗位竞争激烈,能够进体制内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就业的质量比较高。因此,我们通常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公有制企业看成是相对好的就业选择。从这个角度看,毕业生就业好坏与毕业生父母的职业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二)父母职业与毕业生初次就业起薪

毕业生初次就业起薪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毕业生就业的质量。从表4的数据上可以看出,家庭背景与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有相关影响,家庭背景越好,起薪越高。最高的是家庭背景为行政管理人员的大学生,最低的为农民或失业人群,两者起薪相差800元左右。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三)父母职业与毕业生初次就业满意度比较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从表5统计的毕业生对初次就业的满意度来看,不同父母职业的毕业生在满意度方面主要都集中在“一般满意”这一层次,都呈现正态分布的状况,也就是父母职业与毕业生初次就业满意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可能的原因是,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不仅仅受薪酬和岗位性质的影响,还有工作环境、个人期望值和主观判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四)家庭经济背景毕业生的起薪比较

通过查档,在这个毕业生群体中,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有68人,占20.9%,父母职业主要是农民、临时工和下岗工人。从起薪上来看,贫困生的起薪平均值为2167.275元,非贫困的毕业生起薪平均值为2374.492,平均差距200元左右。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从工作岗位上来分析,通过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工作岗位类型的对比分析(见表6),可以看出,在贫困生中,升学、出国出境、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国企这四类合计占贫困生总数的比例为8.82%;而非贫困生中,升学、出国出境、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国企占非贫困生总数的比例为31.4%;82.35%的贫困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相比之下,只有55.43%的非贫困生在民营企业就业。

由此可见,家庭经济背景对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工作岗位、起薪影响较大。

四、家庭背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机制分析

在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影响社会阶层流动的因素有时代背景、教育、家庭背景等。毕业生就业作为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体现,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从资本的角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人力资本,即通过自身的禀赋加上后天教育和个人努力获得,一种是社会资本,主要是通过家庭、家族和亲戚等社会关系的调动来获取社会资源。【3】

通过对大学生初次就业的情况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就业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资本的竞争。【4】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初次就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家庭拥有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越丰富,其在初次就业中越容易找到起薪更好、更稳定的工作岗位。

这种影响在学生找工作期间,主要表现在能够调动家庭资源,形成社会关系网络。在中国人情社会的现实中,其对大学生就业或职业地位的获得有独特的功能,这是不可忽视的事实。家庭社会资本作为社会资本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更倾向把握和利用的重要资源。【5】特别是在中国宗族观念影响深远的社会中,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最受重视。大学生在就业时对于家庭资本的作用性有较强的依赖和信任。【6】从家庭角度,一个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代表一个家庭的阶层地位的重新确认,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期间,一般家庭都会调动所有能调动的社会资源来帮助孩子找到尽可能好的工作。

家庭背景的作用不仅仅是在找工作阶段,也体现在家庭拥有的这些资源通过不同方式影响学生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各方面的素质发展,如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知识的累积及形象等。一般来讲,各种资源丰富的家庭,可以让子女接收到更优质的基础教育,更能让孩子较早增长见识,这些孩子在自信心,语言表达和沟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这些,恰恰也是就业时所必需的素养。

家庭背景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初次就业。即便是在美国和日本,只要有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社会地位的差别,教育机会和受教育的结果都难以做到完全平等。【7】在中国这个“伦理本位,职业分立”(梁漱溟语)影响深远的社会中,家庭的影响更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社会现实。因此,作为没有丰富家庭资源的大学生,首先应该做到的是面对现实,积极应对。

家庭背景虽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对于每个个体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学生的个人素质尤其是学习成绩和担任学生干部情况对学生就业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在调查研究中,笔者通过对家庭背景是农民(渔民)及下岗失业人群的129个毕业生进行分析发现,学习成绩排在前20%的有18人,起薪为2221.818元,排名后20%的25人,起薪为2012.5元,两者相差200多元。由此可见,在家庭背景一致的情况下,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就业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担任学生干部角度看,本研究样本中担任主要学生干部的(班长、副班长、团支书、院学生会部长级以上职务)共89人,占27.4%。大概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经统计,主要学生干部起薪平均值为2484.303元,高于全体毕业生的起薪平均值2327.826元。在工作单位性质上,主要学生干部在出国出境、升学、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国企和外资几个工作单位上所占的比例均大于非主要学生干部。在民营企业上,非主要学生干部比例明显大于学生干部。从这个角度看,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和培养对就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们研究的是平均水平,只能说明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机会上的差别而不是决定性的差别。也就是说,出生农民家庭的学生与出生党政机关家庭的学生在获取高质量就业岗位上,只是机会上会少一些。从表3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也有一定比例的来自较低社会阶层的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进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等被公认为较好的就业单位。

五、建议

“家庭背景影响子女就业”的状况是一个社会现实,在短期内是难以扭转的。政府、学校和毕业生个人都应该采取相应对策。

(一)政府方面

对政府来讲,近年来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在开拓就业市场,扩大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机会,优化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就业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屡屡出现一些招聘丑闻,影响就业市场的公平。因此,政府应提高就业政策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避免在招聘就业过程中出现就业歧视、就业信息不畅通、因人设岗、内部招聘等不正常现象,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就业制度。

(二)高校方面

从高校来看,首先要加强高校实践育人环节,提高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2013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改革措施。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各类竞赛,提高综合素质。改革成绩考核方式,增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方面的考核,避免出现考试成绩只是学生“考前背背背”的结果。

其次要认真落实导师制在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导师一般社会资源比较丰富,在就业技能、就业信息等方面可以提供切实有效的帮扶,可以弥补家庭背景资源弱的学生在这方面的欠缺。

再次要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切实落实双困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采取一对一的帮扶措施,深入细致地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全程化职业指导的理念,在大学四年中,针对经济困难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和职业能力方面的拓展训练,提高家庭背景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三)学生个体

从大学生个体来看,首先要面对现实,拓展视野,树立多元化、多形式的就业观,把握就业机会,及时调整就业心态,在浮躁的社会中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其次要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准确进行就业定位,在大学四年有针对性地学习,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专业的社会需求,充分利用学院学校和社会各种平台锻炼自己,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提高个人的沟通协调能力、表达能力、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增强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再次,家庭背景弱的学生也应该认识到,在提高个人资本的同时,也学会利用社会资源,掌握政府关于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比如创业扶持政策,把握学校和老师的就业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认真搜集、研究招聘信息,为自身更好的就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115-132

[2]周宇,尤一.大学生就业与家庭背景关系的调查与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9):47-48

[3]钟慧琴,郑娇,邵亚,王建洲.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影响的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1):118-120

[4]韩树蓉,刘江平,顾兴华.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影响[J].社科纵横,2008(5):147-148

[5]潘孝侃.论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10(11):169

[6]郑茂雄.家庭社会资本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机理[J].教育学术月刊,2012(4):8-12

6.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背景因素的关系 篇六

原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育作用的完整性是保证教育作用对发展有高效果的关键所在。”从教育对象——少年儿童来看,他们的成长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个性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因此,对于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实施教育应当包括认识、情感、意志、技能等多方面品质的培养,应把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品质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多个环节中,进行综合管理,综合教育,既要注意横向各教育因素之间的联系,还应注意纵向的各个教育手段的衔接,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养成。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围绕“特殊背景家庭学生教育对策”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利用各种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同时,开设小学心理辅导课程,开展心理咨询、知心话廊广播等,把健康教育寓活动性、趣味性、操作性、参与性之中,对这些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与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特殊背景家庭学生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学校重视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教育,不仅将其纳入到学校德育管理一体化过程中,通过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动态规律,分析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诸多因素,对症下药,使学生不良个性得以矫正,和谐、完善的个性得以形成,原有的良好个性得以升华。

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为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创造教育环境

2、为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增强教育效能

3、为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强化教育时效

二、特殊背景家庭学生所实施的教育对策

(一)创造教育和谐环境

1、建立“班级、年级心理疏导员”。

对于这些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学校每学期坚持聘任由骨干青年教师承担心理疏导员,她们责任心强,利用教育教学空闲时间耐心听取每个学生的内心倾诉,认真研究学生们提出的每个问题,热心帮助学生解答每个问题,力求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案,并为每个提问题不愿公开的学生保密。由此学校还建立了“知心信箱”,开通了“知心话廊广播“,让同学们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写出来投进信箱,老师们以专门回信的方式和学生交流谈心,解决他们的心理忧虑,而且针对“知心信箱”中反映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利用每周一的“知心话廊”广播,请心理疏导员分别和学生代表共同主持广播内容:如:“跷跷板”栏目,主要针对在学生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一些个案剖析,予以解答,进行集体辅导;“成功瞬间”栏目,请学生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介绍给大家;“心桥彩虹”栏目,通过讲“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大智慧(友谊的价值、喜欢失败的人、天堂鸟的力量);“说说心里话”栏目,涉及关注校园生活方方面面发现问题,进行交流……

担任广播的学生我们提倡自愿报名,一视同仁,这就为特殊背景家庭学生创造了展示的机会,同时我们还请同学们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介绍给大家,教育他人也提高了自己,让更多学生受到教育和引导。同时在学校三楼我校建立了“心语屋”,心理疏导员老师们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与学生进行单独交谈,倾听学生的苦恼,鼓励学生增强自信,战胜困难,教给学生一些克服自卑,宽以待人的好方法。

2、依托“心语小报”加强沟通理解

我校在2005年创办校刊《心语报》,及时宣传学校教育教学开展的各种活动,还专门设立了《荣誉之窗》、《琉小之星》、《特别关注》等栏目,我们都要为家长颁发小报,架起学校、家庭及社会沟通桥梁,让家长更关注学校的建设,关心孩子的点滴进步,尤其是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更需要家长的呵护与社会的关怀。在班级建设中,我校各班都有“知心信箱”,班级黑板报则专门开辟出一角“心理专栏”,针对实际刊登有关心理知识,如:“如何培养自信心”,“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怎样做个受大家欢迎的人”等,指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去学习生活和交友。

3、成立班级特色协会,改造自我

面向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全体进行心理辅导毕竟受时间、场地等因素所限,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由面到点,我们把对这些学生的教育落实到各个班级,成立特色协会。班主任是协会会长,每月1次集会,一次集会一个主题,一次集会解决一个问题。如: “阳光52协会”,“快乐服务协会”、“环保志愿者协会”、“大眼睛亮晶晶协会”、“小胖子锻炼协会”、“课间十分钟协会”等,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如:五(1)班,专门成立了一个“好朋友互助协会”,专门帮助发现班级中的问题人物,帮助其分清是非,正确地认识自我,同时又学会战胜自我,找回自信,在班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协会中的学生通过“我进步了”,“夸夸我自己”等座谈,好多学生都有了明显的长进,而且有些学生通过谈话,找到了自己的优点,树立了信心,在各项活动比赛中获得了奖励。如:学生王XX,从小父母离异,由奶奶一手带大,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参加各项活动也很被动,生怕自己出丑。经过“同学眼中的我”座谈,好多学生指出王王XX短跑特别快,在班主任和同学们的鼓励下,他刻苦练习,在今年宣武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报名参加了男子100米跑步比赛,结果获得第二名。从此他重新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自信,在各方面都有了新的起色。我校还有的班级有意识地把“臭味”相投的学生编在一个小组,成立互助协会,通过测试了解自己性格的优劣,然后针对自己的弱势,有目的地进行“自我改进”。如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的学生,通过成立“服务小分队”走上街头,敬老院等处学会为他人服务,进行“练胆子”训练;对好静怕羞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通过学唱学跳,为同学们表演节目,改善自己的“本性”等等。这样的一些活动,不仅活跃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而且使这些特殊背景家庭学生与其他同学更为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减少摩擦,增强自信,在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中心理品格得到了潜移默化的优化训练。

4、开设心理辅导课,举办心理讲座

我校隔周利用班队会时间安排1节《健康课》,从一年级开始实施。在健康课上,同学们在心理老师创设的宽松、真诚、平等参与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同学们认识自我,友好地与人交往,使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感受友情,解决自我意识,学习策略,人际交往等方面共同存在的心理问题。

我校每学期都要举办心理讲座,系统介绍心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生活,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开发潜能,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学会做人。如:我们请老八路王遐方、全国劳模黄文凯、京城活雷锋孙茂方、学雷锋标兵贾国明等来校为师生做报告,培养学生“爱祖国、学做人、树大志”的健康心理与情操;我们请到身边的榜样,身残志坚的区“十佳”薄岚、从小患肌无力的六一班徐洋的家长谈自己的孩子如何克服困难顽强学习的;请广告“小明星”五3班梁晨谈自己的成长经历等等。通过身边的榜样来激励学生树立健康的心态。

(二)不断增强教育效能

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生动活泼的活动有助于学生亲身实践和自我发现,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耐心、坚持、克制、勇于战胜困难等良好意志品质。因此,我们在组织德育活动中十分关注把外在的灌输教育有意识地与这些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需要结合起来,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开展手拉手活动,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我们与甘肃省陇西县牛家湾小学建立“手拉手”互助校。学校经常开展献爱心活动,还一对一与该校部分学生建立互助组,鼓励同学们与小同学互通信息,在交往中,对学生们来讲真有很多的感悟与收获,尤其是那些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六2班张XX父母离异后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再嫁后被寄养在姨妈家,经常受到表哥的欺负,没有什么朋友,很孤单。在“手拉手”互助活动中,他结识了与他经历差不多的丁XX,他们经常地通信,乐观的丁XX经常安慰鼓励他珍惜现在的生活,勇敢的面对困难。一年多了,张XX进步很大,开朗了,懂事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在手拉手活动中,我们无形的为同学们创设了一种氛围,让这些特殊背景家庭学生感受到关怀,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友谊,让他们看到还有许多许多的同龄人家境不如自己好,但他们乐观向上、勤奋学习、自尊自爱,拥有健康的人格,这是最重要的。

2、开展艺术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

特殊背景家庭学生自卑感强烈,不合群,为了促进其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让更多学生能够在不同“领域”中找到用武之地,让“丑小鸭”通过美的训练,找回自信与自尊。学校办起了舞蹈、合唱、书法、绘画、朗诵、劳动、英语、鼓号队等兴趣小组,每个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其中的一项。在每年的艺术节中,我们设立卡拉OK赛,迪斯科比赛,千古美文诵读比赛等项目,为学生搭设舞台,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并对“小小书画家”、“校园小百灵”进行表彰。而且,我们学校还通过各种培训,培养了一批“声乐小指挥”、“小小播音员”等艺术特长的小能人。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这些同学的广泛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同时也提高了他们鉴赏美的能力,让他们在交往、合作、排练、磨合中快乐成长,促进了校园的和谐。

3、开展游戏活动,优化学生人际关系

游戏是学生熟悉且喜爱的一种合作性很强的活动形式。游戏既包含合作,也存在竞争。有竞争,也就意味着有成功也有失败,一次次合作成功的喜悦或竞争失败中的不甘心,都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一次磨练一次考验。我们觉得在当今社会这些特殊背景家庭学生更需要接受抗挫折教育。为此,我们把每年4月份定为“游戏节”。去年在游戏节上,同学们合作共设计出93个室内游戏,组织了“奔向2010”迎面接力比赛,趣味拔河比赛等,通过比赛做游戏,让这些特殊背景家庭学生在集体中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也去理解他人,通过开展游戏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会与他人相处、交往,感受集体给自己带来的欢乐与微笑,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重视强化教育时效

在组织德育活动中,我校非常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时机来强化对特殊背景家庭学生的教育:

1、抓新学期开始之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是怀着要好好学习的真诚愿望来上学的,这点愿望好比是一点明亮的火花……但这点火花是微弱的,毫无保护的,因此,也是最容易熄灭的。作为德育干部应该在一开学抓住这儿童赖以获得成长和发展的“火种”,为学生创造一个乐于进取的环境,促使其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就有充分信心去完成今后的任务。故我校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或以新学期献辞、或以班级表决心形式精心安排好新学期第一次集会的内容,我们在推荐学生代表上台发言时,有针对性地会给特殊背景家庭学生一些机会,鼓励他们代表班级上台发言,以期待学生们建立起自信和自尊。

2、抓评选干部之际——“在学生心目中,当上班干部是了不起的”。抓住这一特点,我校每年的班干部选举,全部通过“自愿申报——笔试答卷——面试对答——候选人事迹介绍——民主投票——现场唱票——公布结果来进行。让全校学生都能在公平竞争民主的良好氛围中,积极参与,我们从不歧视特殊背景家庭孩子,而是给予他们机会与机遇,主动与他们促膝谈话,鼓励他们参与竞争,在为班集体服务认识自我价值,建立起自信、自尊、自强的人格,我校现任的大队长苏xx就来自于单亲家庭,但是她工作特别负责任,得到同学们的一致认可,2010年被评为宣武区优秀少先队员。

3、抓典型的人物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为了矫正特殊背景家庭学生的不良的行为,我们坚持抓典型,定期评选“红花少年”、“十佳少先队员”、“习惯好少年”等,召开隆重的表彰会,介绍他们的事迹,向家长发喜报祝贺,开展“同在蓝天下 雏鹰展翅飞”主题汇报会。我们还请来同学们心中的“英雄人物”举办报告会,以实际行动向英模学习等活动的开展,都是对学生进行的最有效的教育课。

三、思考与探索

在对特殊背景家庭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中,我认为有这样四方面应当引起注意:

1、教育要体现鼓励性原则。

对于这些特殊背景家庭的学生他们更渴求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对于他们的教育切勿急于求成,要深入了解学生,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耐心教育,多鼓励少批评,与家长要及时沟通、协调,润物细无声的去引导、纠正学生不良的行为,用身边的事例去鼓励学生,为他们搭建成功的阶梯。

2、教育要体现渗透性原则。

这些特殊家庭背景的学生毕竟年龄小,仍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时期。其心理特点,心理教育,行为纠正不能单靠老师的知识传授,简单地说教是不行的,要重视强调潜移默化,从兴趣入手,注重把这些学生的需求和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渗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渗透在德育的活动之中,以促进这些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3、 教育要体现自主性原则。

“一切成功的教育,莫过于少年儿童主动地自我教育,自我要求,自我完善。”因此,在对这些特殊背景家庭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原则,让学生通过自愿参加活动,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效果。

4、教育要体现针对性原则。

7.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背景因素的关系 篇七

[关键词]家庭 心理健康 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10101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孟母三迁”的故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谚语,都道出了家庭教育环境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会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一个结构缺损或关系不和、教育方式不得当的家庭,或多或少会在学生心里留下一些阴影,若不能及时矫正,会使学生形成一些不健康的想法。下面我就一些来自家庭的不良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有的家长信奉中国传统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的教育理念,孩子一旦犯了错,父母都会严厉批评,甚至拳脚相加。他们认为只有经过严厉的教育,才会加深孩子对错误的认识,从而使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殊不知,要想让学生改正错误,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自己错在哪儿了,不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为了避免犯错误,在做事时缩手缩脚,缺乏自信心,慢慢变得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有的孩子由于害怕家长的打骂,犯错以后就会找一些借口或说谎来逃避责骂。邓颖超曾说:“打骂孩子,使孩子一时表面服从,心里反感,甚至也学着如此对待别人。”当孩子在家里受到父母的责打时,会把自己的不满情绪发泄在别人身上,往往在与别的同学交往时会有暴力倾向。

二、留守儿童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型的受教育群体——留守儿童。现在留守儿童不仅出现在农村,也出现在城市里工作不稳定的家庭。留守儿童所处的家庭结构不完整,虽然与前面所说的家庭缺损有所不同,但家庭结构的不完整,还是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父母双方外出后,学生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情绪,他们不喜欢与人交往,整日沉默寡言,慢慢性格会变得孤僻。有的留守儿童遇到挫折时也不会找别人帮忙,只会觉得生活没有意思,甚至有的还产生过自杀的念头。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显得情绪低落,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时常处于消极状态,这对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留守儿童缺乏足够的亲情关爱,跟其他学生相比,他们相对缺乏家庭的温暖,虽然大多数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但这种关系毕竟不同于来自父母的关系,渐渐地,有的留守儿童心理上会产生一种不平衡感,有的甚至会产生逆反或仇视心理。父母为了弥补自己的歉意,往往会给孩子很多零用钱,为了找回失衡的心理,他们会在物质上表现自己的优势,逐渐形成一种扭曲的价值观,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家庭关系不和谐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有的家庭由于夫妻关系紧张,家里经常“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家庭和谐融洽,是令学生产生安全感的重要基础。家庭生活不和谐,父母经常吵架,学生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和恐惧,时间久了,会使学生胆小怕事,性格懦弱。有的学生把父母的关系不和睦看成是自己的过错。我们经常会看到,父母在争吵时,孩子在一旁边哭边说:“你们不要吵了,我以后会听你们的话的,我会好好学习的。”如果学生的努力并不能使父母的争吵减少,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太无能,什么事都办不好,对自己丧失信心,从而在其他方面也不肯努力。父母关系紧张,学生会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觉得同学们会嘲笑他,产生自卑心理,不敢与人交往。有的父母虽然不常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但由于关系不和,会处于长期冷战状态,在家里基本上不交流。孩子在家里总是感受到一种冷冰冰的壓抑气氛,觉得父母对自己不够关心,不够重视,感到空虚,想从其他方面得到补偿,往往会出现“早恋”或交友不慎现象。

四、溺爱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溺爱孩子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溺”为“淹没”之意,父母的“溺爱”也会“淹没”学生。学生如同“一张白纸”,他们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但是溺爱往往是父母的爱横流泛滥,使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过于放纵,学生在自己也不知对错的情况下干自己想干的事,他们分不清是与非,对与错,好与坏。一位教育家说过:“溺爱是父母与孩子关系上最可悲的事,用这种爱培养出来的孩子不肯把心灵奉献给别人。”父母无原则的宠爱,使孩子不自觉的养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要求所有人都要事事顺着他们,都要为他们服务,从而变得狭隘、自私,缺乏爱心和自信心。父母的过度溺爱,往往会包办学生的一切,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告诉他们,一个温馨、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家长让自己的孩子能在一个轻松、文明的环境中身心健康地成长。

8.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背景因素的关系 篇八

一、家庭教养方式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

家庭教养方式是家庭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中使用的方法,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1.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有助于维护和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城乡父母教养方式大多是情感温暖和理解型的。农村母亲比城市母亲对高中生有更多的惩罚严厉,农村父亲比城市父亲对高中生有更多的过度保护。父母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家庭教养方式能维护和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可以减少子女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偏执方面的表现[3]。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能提高青少年的自信心[4]。

父母的温暖理解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当子女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得到父母的支持、信任、鼓励和帮助,子女独立性较强,能力提高更快。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子女能经常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在多数时间里他们都能保持积极的情绪,在学习和工作中能集中精力,学习更有效率,自信心更强,行动更有力量。在社会交往中会表现出更多的人际信任,有助于形成较亲密的情感关系。父母的温暖理解还能帮助青少年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青少年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格。

2.父母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会带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度保护的家庭教养方式不利于子女的心理健康。

城市父母对高中生采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保护的教养方式更多,农村父母对子女教育态度较宽松[5]。

缺乏父母情感关爱的青少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和敌对情绪,甚至出现情绪障碍,这部分青少年容易产生自卑感,或者自我封闭,远离群体,承受着孤独和寂寞,使负面情绪不断累积,在与他人交往中,缺乏建设性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容易发生人际冲突。

3.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形成会产生深远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的自我概念有密切关系[6]。情感温暖理解的家庭教养方式能使高中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学习和生活态度更加积极,智力发育更好,学业和人际关系能得到健康发展,能对自己形成积极的评价,有较高的自我概念认知。而拒绝否认、严厉惩罚的家庭教养方式会使高中生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在学习和生活中或者被动接受,消极自卑,缺乏创造的欲望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对自身有较低的自我概念认知;或者形成暴戾、自私、冷漠的性格;或者行为偏执,不顾现实条件为自己树立较高的生活目标,急于证实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的发展人为设置很多障碍,当缺乏周围人的支持后,又表现得非常焦虑,抱怨他人缺乏远大抱负,这些青少年适应性和耐挫力都比较弱,也容易患心理和神经疾病。

4.家庭的过度保护会降低青少年的独立性。

导致青少年自卑、耐挫力弱,难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增加了青少年的心理脆弱性。而父母的偏爱容易给孩子造成优越感,还会使青少年形成自我中心的性格。当父母需要照顾的时候,缺乏反哺的意识和能力,难以尽到做子女的责任,有时甚至给家庭带来不幸和灾难。当青少年离开家庭,或到外地求学,或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们还会面临各种问题,对新环境适应慢,怨天尤人,出现问题后容易外归因,能力增长缓慢,也容易与他人产生心理距离,不能和周围人和谐共处。

另外,父母的教养方式还随子女的性别有所不同[1]。相对而言,父母对女儿有较多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使女儿产生更多的正面情感,与父母的关系更为密切,女儿更能理解父母,更能体会父母的难处,照顾父母更细致,考虑问题更周全。父母对儿子则表现出较多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和拒绝、否认,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角色分工导致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不同,父母对儿子的这种教养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积极意义,能培养儿子的独立性,激发儿子的斗志,但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儿子的逆反、自卑和敌对心理。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家庭背景有关

1.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市青少年。

西安市农村高中生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与城市高中生存在显著差异,农村高中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城市高中生。这可能是由于近年来城乡信息畅通,农村青少年通过电视、网络、人们的口头传授等各种途径了解到大量的城市信息,青少年一方面渴望融入城市,增长见识,到城市里学习和工作,另一方面也感受到巨大的城乡差异,因而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农村父母对孩子也有进城的期待。但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与城市有较大差距,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能力的增长往往令农村父母失望,因而采取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的家庭教养方式的父母较多。

2.家庭结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

单亲家庭的青少年更容易恐惧和偏执。生活在健全而完整的家庭结构中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明显低于生活在不健全、不完整家庭结构中的学生[9]。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婚姻观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感情成为婚姻的最重要依据和指标。但由于相当一部分人对离婚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离婚意味着一方或双方有过错,意味着人生的失败,使离异的人得不到社会支持,承受着社会舆论的压力,特别是周围人的轻视,青少年生活在单亲家庭中也能处处感受到这种压力,会产生自卑感和抗争意识。

3.父母文化程度高的青少年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父母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青少年与中专以下的青少年在焦虑、抑郁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文化程度高的父母抱负水平较高,相对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成就,也容易对自己的孩子抱有更高的期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勤奋、刻苦和成就激发孩子学习的动机,无形中会增加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对自己达到和超过父母的成就缺乏信心。

4.失去父亲(死亡)的青少年焦虑、抑郁、恐惧程度更高,也更容易出现人际关系的困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家庭的社会形象。失去父亲的家庭不仅面临经济上的困难,还会遭到周围人的轻视。因此在青少年眼中父亲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失去父亲意味着家庭失去了保护伞,也意味着自身的责任更重大。研究结果还显示:失去母亲与否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某种意义上失去父亲比失去母亲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更大。

三、家庭关系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

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关系和睦不和睦,亲子关系好不好,与经常生活在一起的其他家庭成员关系好不好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极显著性差异[9]。

首先,父母之间的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影响很大。其次,亲子之间的关系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上一篇:我成长的烦恼六年级作文400字下一篇:班级 集体生日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