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儿童诗两首》练习题

2024-09-07

9、《儿童诗两首》练习题(精选10篇)

1.9、《儿童诗两首》练习题 篇一

儿童诗两首

一、我会填一填。

“汲”,用部首查字法可以先查(),再查()画。此字的第四笔的笔画名称叫()。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给”汲”换个偏旁可变成()、()。

二、读一读,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地翻动

()的白云

()地爬上()的地方

绿得()

开得()

三、读一读,用“欢”组成词语填在句中的横线上。儿时,在家乡的那条小溪边和小伙伴们戏水时的________声和抓鱼时的________声,常常回荡在我的心里,让我一直享受当时的________。直到现在,我仍然希望能和儿时的伙伴________在那条小溪边。

四、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写在句后括号里。

A.比喻

B.拟人

C.反问

1.阳光从脚尖悄悄地爬上膝盖。()2.孩子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3.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4.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追得上?()

五、根据课文内容选择、连线。1.选择。

一个小孩子有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上;想把脚丫接在()上;想把眼睛装在()上;想把自己种在()上。孩子的思绪万千,但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

A.春天的土地

B.柳树根 C.桃树枝

D.风筝 2.连线。

街头

戏水

专注 溪边

钓鱼

调皮 江上

读《水浒传》

快乐

六、句子理解。

1.“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1)前一句描写了孩子读书时的________;后一句点明了他看的是名著________。孩子所看的书的作者是________。

(2)读了这两个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氵 3 撇 J jí 吸 极

二、轻轻 柔软 悄悄 遥远 生辉 漂亮

三、欢笑 欢呼 欢乐 欢聚

四、1.B 2.A 3.A 4.C

五、1.C B D A 2.街头—读《水浒传》—专注 溪边—钓鱼—调皮 江上—戏水—快乐

六、1.“我”很懂事,怕爸妈为“我”担心。童年的时光很精彩,很难忘,也很美好。

2.(1)情景 施耐庵(2)《水浒传》

2.9儿童诗两首教案 篇二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过程与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学习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认识儿童诗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它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这样才能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了解儿童诗特征、分类

二、学习《我想》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师

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儿童诗。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赞美童年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诵读诗歌,感悟想象

1.生自由读诗。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2.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 3.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5.学生自由品读诗句。

(1)“我”为什么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2)“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6.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三)回归全诗,感受意境

1.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作者的想法美在哪?)2.生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每一小结都以“我想„„”作为开头,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

自己的梦想,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3.前四节的最后一句在表达上都有什么特点?这样写好在哪里?

4.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5练习.仿写,学着课文的样子,发挥想象,把你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也用诗句表达出来吧。

三、学习《童年水墨画》

(一)1.自读自悟,理解大意.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概括主要内容。2.指名读诗,概括诗意,引导整体感受领每一小节诗歌 3.学生质疑,释疑。尤其是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语句教师有必要加以解释。理解: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二)1.读了《童年的水墨画》这首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

诗歌以跳跃的尽头捕捉了童年生活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2.诗歌欣赏

(三)比较鉴赏,模仿习作

1.默读两首诗,想一想,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2.生探究、发现。3.交流感悟。

4.师小结: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第二首主要是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5.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两首诗中其中的一首,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与童年往事。6.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7.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四)总结谈话,结束教学

3.9、《儿童诗两首》练习题 篇三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描绘的意境,并说出作者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学习重点、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描绘的意境,与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预习导学】:

运用“四步法”自主预习: 1读一读,标一标:

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2查一查,注一注:

通过查阅工具书,在文中为不理解的词语注解。3想一想,答一答:

1、这两首诗分别讲了什么?

2、读了这两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4划一划,问一问:

通过自主预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快标注在书上吧!【合作探究】:

1、朗读诗歌《我想》,说说我这么多理想中哪一个令你最神往,并说说理由。

2、诵读诗歌《童年的水墨画》同学们闭目倾听并说说哪幅画面给你的印象最深? 【拓展延伸】:

4.9古诗两首(教案) 篇四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等10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诗歌意思,体会诗中的秋意和诗情。

通过诵读,悟出诗情,理解诗人情感的生发和变化。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叶绍翁、王维的资料。

2课时

(《夜书所见》)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秋天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

2.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3.教师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诗人叶绍翁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夜书所见》。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可适当进行补充。)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南宋诗人。他是江湖派诗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写景抒情,字句清丽,长于白描。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饶有风味;有的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其中,《游园不值》最为著名,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学生大声地读),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写。)(2)“所见”呢?(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三、初读古诗《夜书所见》,学习生字。

1.过渡: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了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分别用“△”和“”画下来。

(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做下记号。)

2.教师:刚才同学们认真的神情感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这首诗。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听:寒声)4.刚才所画的这些词语同学们有没有读懂呀?

5.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教师帮助解决。(结合注释解词,并教会学生看注释解释词语。)

理解“促织”时,可出示图片,了解蟋蟀。

6.学习生字(促、深)。(课件先出示“促”,后出示“深”。)(1)这里的“促”是生字,是平舌音。

(2)这首诗还有一个生字“深”,翘舌音,请读一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学生自由讲自己的识字方法。)

(3)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写一写。

7.教师:生字能读能写了,现在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课件出示全诗。)

8.教师:现在让我们先听一听录音朗读。

同学们听得真认真!那么,谁能给大家读一读呢。

四、品读赏析,感悟诗意。1.赏析第一、二行诗。

(1)下面我们要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先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

(2)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风声。)(3)第二行诗句里的“客”是指谁呢?(诗人自己。)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4)请大家想想,(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落了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起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你会很容易想起什么呢?(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5)我们班有别的地方的同学,当你们离开家乡来这里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6)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我们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7)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行诗。

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想念起自己的家乡。)

2.赏析第三、四行诗。

(1)教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3)师: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①学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②教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同学们:“知”字是什么意思呢?(生自由回答。)

引导: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作者是怎么知道的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

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们在玩些什么呢?

(4)教师:是的,当诗人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时,就越会想到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

(5)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①指名说:学生可能会直译诗句,这时师可引导:

你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通顺吗?怎样才能说得通顺呢?有时候在把古诗变成我们的语言时,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可以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②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夜深了,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6)指名读诗,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五、游戏练习,加深理解。

1.刚才同学们对这首诗的大意已经基本弄懂了,那现在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游戏的规则是:我说诗句的意思,你们来猜相应的诗句,好吗?(课件出示)

2.这个游戏好玩吗?和同桌也来试试你说我猜。

六、深入朗读,感悟诗情。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听。(教师配乐范读。)

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乡愁”的味道来?(生自由读。)3.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一听呢?(配乐,指名读)4.你认为他读得怎样?学生评一评。

5.思乡的感情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男女赛读,看看谁读得好!(男女赛读)

6.教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被你们那深深的乡愁打动了!

七、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现在我们再来玩玩:

(1)我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课件出示:萧、客、促、深)

(2)我指出图片,请你们说出相应的一句诗。

2.同学们对于古诗掌握得很好,你能把它背下来吗?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八、拓展延伸,质疑问难。

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于是诗人写下了《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指名读或背)

九、课堂小结。

秋天到了,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都会引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背诵《夜书所见》。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学生齐读课题两遍。教师范读诗文。(老师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说了些什么?)学生齐读全诗。

二、理解题意,了解全诗。

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课题的意思?(出示课件)(学生思考讨论)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教师:重阳节又是什么节?(学生:老人节)(2)忆:想念,思念。(3)山东是指的什么地方?

(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2.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王维:(出示王维相关资料)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3.自由诵读这首诗,自己初步领悟诗的大意。

三、读懂全诗(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1.出示句子:独在异乡为异客。(1)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2)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3)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4)那么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作外乡的客人。)2.出示句子:每逢佳节倍思亲。(1)每:每当。(2)逢:遇到。

(3)倍:格外;加倍、更加。(4)“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5)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

(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6)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3.出示句子: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2)为什么要登高?

(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3)茱萸(zhū yú):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

(4)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4.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

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第二层(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四、朗读、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齐读、个人背、男女生背、师生背、全班背。

2.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请大家认真思考下列问题。

(1)谁能来说说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乡念亲之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孤单。)

3.以叙述的口气,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诗人王维因为要在长安谋取功名,不得不与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告别,作客他乡。远在外地的他,时常想起家乡的朋友和亲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想:家乡的亲人、兄弟们一定在插满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外乡一帆风顺吧!遗憾的是,我无法与亲人、兄弟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4.教师: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1.教师: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们还学过哪些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古诗?请你来背一背。(李白的《静夜思》。)

2.你如果有亲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话说说你对他的思念吗? 3.如果你没有亲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当作王维的弟弟或妹妹,想想你在重阳节登高的时候,会对身处外地的王维哥哥说些什么话,来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呢?

六、课堂小结。

异乡游子,最不能割舍的就是思乡的情怀。这首诗就抒发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在秋日里对家乡和亲人的无比思念之情,轻轻吟诵,禁不住让人感慨万千。

本课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好诵读和理解的关系。承接前面的教学导入,我采用的方式是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诵读诗文,感受诗文的节奏和韵律美。在这个环节当中我利用搜集来的古诗歌曲和古诗说唱配合学生进行诵读,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诵读和吟唱中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不断熟练字音。然后,我通过媒体展示资料,使学生了解古诗相关背景。最后,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体验诗人的处境和情感,并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进行诵读。

5.儿童诗两首 篇五

一、了解儿童诗,形象解读儿童诗

师:同学们,你们读过儿童诗吗?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儿童诗吗?

(生1:诗人写给儿童读的诗叫儿童诗。生2:适合儿童读的诗。也适合成人读的诗。)

师:成人或儿童写的具有儿童情趣、反映儿童生活、适合儿童阅读的诗是儿童诗。

师:儿童诗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和自己的真情实感。今天我们就去读一读一首儿童诗——《我想》,【ppt出示课题】看看这个作者都有哪些美妙的奇思妙想。

二、初读诗歌,读准诗歌。走入诗歌,体会儿童奇特的想象

1.【ppt出示要求】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

2.检查、教读,读到正确、流利,读出儿童诗的节奏、韵味。特别注意“悠啊(wa)悠”、“长啊(nga)长”、“望啊(nga)望”、“飞啊(ya)飞”中的“啊”的变音指导。

3.指名读,说说小诗人都有哪些奇思妙想?

交流:想把小手安在桃树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

三、走入诗歌,体会儿童奇特的想象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说说它在修辞手法上,用词上的特点。【ppt出示第一节】

生1:第一节作者用了比喻和拟人进行想象,作者想象“小手长成花苞牵着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天的歌”让人回味无穷,这里的“牵”正好与小手相对,用得好;“悠”用得好,好象有点„„慢悠悠的意思。

3.谁知道“悠荡”是什么意思?

评价:哦。像这样,在空中来回地,慢悠悠地随着风儿飘动。就叫做悠荡。

现在就请你们当当那棵随风悠荡的小桃树,想象在温暖的阳光下,在和煦的春风中,你们舒展着细细的,长长的,带着花苞的枝条,轻轻地,慢慢地悠荡。

谁读出那种柔软、轻盈,随风飘逸的感觉。(生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桃树的花苞在阳光下慢慢地长慢慢地开放,桃树的枝、桃树的叶慢慢地长大,会长成美丽的春天,这美丽的春天就像一首歌。)

师:这一个“悠”字表达出了这么多的含义,真是太传神了。这就是诗的语言,有形象、有声音、有色彩,读起来还有音乐一样的节奏美。

【ppt出示桃花图】如此美丽的大自然真让我们陶醉啊。同学们,把你的这些感受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去吧。赞美这明媚的春天,赞美这充满生机的大自然。谁想读?

指名读读第一节,读出诗的节奏、韵味和美妙的想象。(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出“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的节奏、韵味和美妙的想象。)

师:请同学们再说说其它几小节,作者的想象和语言好在那里? 【ppt出示第二节】

生交流:第二小节作者用“长成一座绿色的帐篷”概括了我们所有的想象。

【ppt出示柳树图】师接:这说明诗歌的语言十分精练,浓缩了很多的意义。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节诗,体会诗的语言的节奏、韵味和美妙的想象。(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出“长啊长,长出一座绿色的帐篷” 的节奏、韵味和美妙的想象。)

【ppt出示第三、四、五节】

过渡:小作者还有好多奇妙的想法,下面还有更多精彩的旅程等着我们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四节。

1.小作者的想象越来越神奇,他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2、小作者把眼睛装在风筝上,看一看柔软的白云,瞧一瞧明亮的太阳,多惬意啊!蓝天中还有哪些事物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呢?

师:蓝天总会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想,激起了我们想探索奥秘的愿望。所以说,蓝天是——我的课堂。3.、师导言引趣:紧接着,小作者还有哪些奇妙的幻想呢? 生——小作者想变小草、小花、柳絮和蒲公英。

4、在这些愿望中,小作者最大的愿望是——变成柳絮和蒲公英。,成为柳絮和蒲公英是小作者最大的愿望。

5、“柳絮和蒲公英”有什么共同点?(特点:轻,可以随风飘摇。除了这些,柳絮和蒲公英还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先要在妈妈的呵护下逐渐成长,等它们成熟后,就要离开妈妈的怀抱,随风飘落到新的地方 安家落户,开始新的生活了)

6、那作者希望自己成为柳絮和蒲公英,是因为作者想长大以后也向它们一样——

离开(妈妈的怀抱),飞呀飞,飞到遥远的地方。在我们飞的时候,说明我们已经长大了,能够独立自强。

7、不过,飞到“遥远的地方”还要注意什么?——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8、从“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里可以看出小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爱父母,不让父母担心。)作者爱桃树,爱柳树,爱小花小草,爱父母,也就是他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板书)

四.配乐朗读,体味情感。

1、这个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孩子,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多么清新可爱的诗歌呀,让我们配上音乐美美地读一读,好好的回顾这段旅程。

2、【ppt点击(配乐)】师点拨引读:在那桃花盛开的春天,“我”想象自己的小手接在了桃树枝上……(生读);旭日下,和风中,垂柳拂岸,“我”想象自己的脚丫连在柳树根上……(生读);春天是放风筝的季节,蓝天白云,风筝飘飞,给人们带来多少欢乐,“我”把自己的眼睛装在风筝上,……(生读);阳春三月,绿草成茵,花繁似锦,“我”把自己想象成了大地……(生读);我是个向往自由的孩子,也是听话的孩子……(生读)。五.拓展延伸,仿写诗歌。

1、【ppt出示前三节】师导:读了这首有趣可爱的儿童诗后,同学们的思想大概已经像小鸟一样,飞呀飞,飞进那奇异的想象世界了。那就让我们也来模仿课文一、二、三节的写法,也试着编一编。

只要找到窍门,你也可以当小诗人。作者的小窍门是什么?大家看看每一节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想象——春天 生交流发现:

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的变化,——有什么变化呢?

我们来看看,小作者把自己的手儿接在桃树枝上,脚丫连在柳树根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土地上。。。。

3.作者写的多有意思啊,老师也忍不住,写了一节。同学们来看看。【ppt出示】 我想把眼睛 安在小草叶上。观察蚂蚁搬家,欣赏蝴蝶跳舞,看啊——看

看不够神奇的景象。

我想把耳朵,装在风筝上。

听鸟儿唱歌,听白云唠家常。

听呀------听 天空是我的课堂。

4.小诗人们,下面该你们露一手了。请你也仿照诗歌前三节的写法,编一节。【ppt出示】 六.总结全文。

在同学们精彩的诗歌创作中,我们结束了 这段神奇之旅。但是同学们会发现,自己的想象大门已经悄悄地开启了,在今后的学习中,老师希望你们能好好发挥自己无穷的想象力。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老师觉得童年就像一首诗,诗里有些什么呢?让我们读一读《童年的水墨画》【ppt出示】

二、自读自悟,理解大意

1.【ppt出示】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思考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 2.指名读诗,交流质疑,释疑。

3、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画面。

三、赏读诗句,学习借鉴

1.反复诵读你喜欢的场景,说说你的体会。生交流,师相机解释

【ppt出示】《街头》──读《水浒传》的孩子,那样的专注,尽管马路街头是那样的喧闹,却丝毫不能影响他,对时间的推移也浑然不觉。无边的喧闹和一隅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一句描写了读书的神态,孩子是坐在街头读书,书就放在膝盖上,他(她)似乎很懂得爱护书,翻页时动作是轻轻的。肯定是书中的故事有趣,所以他(她)情不自禁地微笑着。后一句点明了他看的是《水浒传》,但主要说他看书看得入迷了,只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事,对时间的悄然流逝一点也没有注意到。

【ppt出示】《溪边》──钓鱼的孩子,那样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立着红蜻蜓,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现代垂钓儿童的形象。

【ppt出示】《江上》──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皮,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你拨我溅地嬉戏,就在这嬉戏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对小虎牙。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孩子的特写,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2.欣赏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四、比较鉴赏,模仿习作

1.默读两首诗,想一想,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2.生探究、发现。

3.交流感悟。

4.师小结: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第二首主要是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5.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两首诗中其中的一首,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与童年往事。《童年的水墨画》仿写: 太阳努力的散发着热量,绿叶也在抱怨天气太热。长长地木杆顶 粘着粘糊糊的面团,正慢慢爬向 正在擦汗的知了。忽然一阵扇动翅膀的声音 打破了宁静的野外,又听见蝉急促的长鸣声 和孩子欢乐的笑声。6.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7.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五、总结谈话,结束教学

6.儿童诗两首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2、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本课的教学课件,课外的儿童诗。

预习设计:

1、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要充分注意到课文的体裁特点,读诗要边读边想象,要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

2、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下来;还可以结合《我想》,写出自己美妙的想象。

课文重点:全文

感情朗读训练点:全文

读说结合训练点:学习儿童诗歌写作方法,试着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时间 :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激情导入。

1、同学们,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诗歌,那么你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给同学们听听,让大家一同欣赏一下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诗,但是,这两首诗不同于以往,它是两手外国儿童诗。

2、出示课题《儿童诗两首》,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可以说说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一两句。

二、成果展示:

1、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

2、在充分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

(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区别:组诗有小标题;每一节诗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

(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

①说说《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

(“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②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

(在街头看书、在溪边钓鱼、在江上游泳)

③朗读诗歌,体会描写的愿望和场景

三、精读感悟:

1、指导学习《我想》

(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

①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一个最令你神往?

②默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

③有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说。◇春暖花开的时候,坐在绿绿的草地上„„

◇在阳光下,春风中起舞„„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理解句子“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这是《我想》诗中的最后一节,从诗意上看,与第四节诗是紧密相关的。乍看起来,似乎有画蛇添足之嫌,把孩子的想象一下子拉到了现实,与前面的诗句有些不和谐,甚至格格不入。实际上,正是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我”是怎样地沉迷在想象之中,以至于把想象当成了现实,一想到要飞向遥远的地方,自己是快乐了,爸爸妈妈是不是放心呢?所以得和他们商量商量。这更增加了诗的情趣。)

2、指导学习《童年水墨画》

(1)朗读诗歌,比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①静静地在街头阅读《水浒传》。②鱼儿钓上来了,鱼在草地上蹦跳。③在江面上打水仗。„„

(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理解句子“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前一句描写了读书的神态,孩子是坐在街头读书,书就放在膝盖上,他(她)似乎很懂得爱护书,翻页时动作是轻轻的。肯定是书中的故事有趣,所以他(她)情不自禁地微笑着。后一句点明了他看的是《水浒传》,但主要说他看书看得入迷了,只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事,对时间的悄然流逝一点也没有注意到。)

四、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自由诵读诗歌,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特别的句子。

(1)“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2)“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3)“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2、说说这些诗句特别在什么地方?

(1)很有韵味。(2)语言中有图画。„„

3、朗读或背诵这些诗句。

五、限时作业:

1、选择背诵诗歌。

2、写一首儿童诗。

板书设计

我想

安、接、装、种、悠、长、望、飞

童年的水墨画

7.《儿童诗两首》说课稿 篇七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这些充满童趣的愿望,充分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根据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儿童诗,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写儿童诗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

二、教法学法

五年级学生正处在童年阶段,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自主读悟,合作交流,师生、生生互动,练笔尝试等方法。

三、教学流程:

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上课之初,我会提出一个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2、这一环节的设计能令孩子们畅所欲言,他们会说出许许多多稚嫩而美好的愿望,从中我们可以更真切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当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愿望后,我便由此导入: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会是什么呢?咱们赶紧去读读吧,此时板书课题。

(二)初独诗歌,读中悟学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孩子们自由读诗,把诗读通顺,读流利。在初读的过程中,我会及时指导“丫”、“汲”的读音。

接着指名分小节读诗,让孩子们整体感受诗的内容和节奏。这一过程中我会及时的给予朗读的指导和激励性的评价。接着我会适时的进行范读,让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

1、用斜线画出朗读的节奏。

2、哪些词语重读,做上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节奏和重音后再让他们模仿读,展示读,想读的自己站起来读,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和热情。

(三)精读诗歌,品味感悟

让孩子们再读诗歌,体会每一小节里作者都有什么样的愿望,随着孩子们的交流我进行板书。

接着引导学生说说在“我”那么多的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为什么?

在孩子们交流自己最喜欢的愿望时,鼓励他们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如果真的把眼睛装在风筝上,你可能会看到什么,把自己种在土地上,你会变成什么,会有收获吗?……

接着边读边想象每个梦想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一幅幅什么样的画面。在这个环节里可以通过以下问题进行引导: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又是怎样的感觉?请你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读你最喜欢的愿望。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1、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接着让孩子们自由交流自己的发现:

他们可能会说出: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然后进行一个小练笔,模仿课文的结构,再写一小节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愿望,写完后小组内进行评价,把组内几位同学的小作品连起来就又是新的一首小诗《我想》。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8.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 篇八

1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在教学的时候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2引导学生充分注意到课文的体裁特点,让学生读诗要边读边想象,要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

3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练习写儿童诗,学生的积极性挺高的,所写的儿童诗歌也不错。基本上能够体现出儿童诗歌的特点。

9.《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九

教材简析: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 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1、比较两首儿童诗表达方式上的区别,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2、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语言特点,学说学写。

课前准备:

1、教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内容。

2、学生:预习课文内容,收集自己喜欢的儿童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入:诗→古诗→现代诗→儿童诗

2、环节设计。师: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草长莺飞、遍地春光;春天,是个想象的季节,神游四野,上天入地。在春天里,你会想象些什么?

(学情预估:学生可能会想象春天实在的景物)

3、点拨入题。高洪波是个著名作家,他以《我想》为题,写出了一个孩子春天里的美好想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儿童诗两首》的第一首《我想》。

二、初读,感知内容。

1、环节设计。师:初读诗歌,我们不仅要读准确,还要用心去感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把字音读准确,还要把声音放轻一些。读完想一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情预估:学生比较重视把诗歌正确地读下来,不很在意对诗歌的感受。)

2、点拨策略。引导学生一节一节地体会:在美好的春天里,“我”把自己想象成什么?

三、再读,体验情趣。

1、教学环节。你能通过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学情预估:学生一般能说出诗的大意,但不容易体会诗中的情趣。)

2、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点拨策略。主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味。老师引读课文,用语言描述调动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引入想象世界。师:在那桃花盛开的春天,“我”想象自己的小手安在了桃枝上……(读第一节);旭日、和风,垂柳拂岸,“我”想象自己的脚丫接在柳树根上……(读第二节);春天是放风筝的季节,蓝天白云,风筝飘飞,给人们带来多少欢乐,“我”把自己的眼睛装在风筝上,体验春天的快乐……(读第三节);阳春三月,绿草成茵,花繁似锦,“我”把自己想象成了大地……(读第四节);我是个向往自由的孩子,也是听话的孩子……(读第五节)。

四、三读,鉴赏表达特点

1、环节设计。师: 只要找到窍门,我们也可以当小诗人。作者的小窍门是什么?大家看看每一节诗,作者写了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的变化?(学情预估:学生对把自己的什么部位变为什么,容易局限于课文的事物,要把打开思路作为指导重点。)

2、点拨策略。是春天的桃花、柳树、风筝,还有充满绿意的大地启发了作者的想象,春天的细雨、燕子,夏天的荷花、小溪和鸣蝉,秋天的桂花飘香,冬天的雪,都可以启发我们想象。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事物作为想象的凭借,然后展开想象,并把它写成一首小诗。

五、学习创编,合作交流

1、环节设计。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事物作为想象的凭借,然后展开想象,并把它写成一首小诗。(学情预估: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是学习创编的难点。)

2、让学生独立思考、模仿创编,老师及时点评,激励学生积极创作;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班上交流。

六、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1、自由读诗 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2、理解大意 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

3、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4、学生质疑,释疑。

5 、赏析诗句

6、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7、欣赏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七、鉴赏写法

1、默读两首诗,比较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2、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

第二首,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3、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

4、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5、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八、总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九、作业设计:

仿照课文尝试写首诗歌。

十、补充资料:

山村孩子的话

邱易东

云是画面的主角

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

暖一抹,冷一抹

在小溪的天空漂浮

树是画面的主角

让风涂抹它的年轮

浓一笔,淡一笔

叶的眼睛在崖畔张望

泥土是画面的主角

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

深一脚,浅一脚

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

教学反思:

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并且鉴赏诗歌写法,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重视朗读训练。《我想》节奏齐整,韵律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朗读材料,教学中,应在不同的环节安排朗读训练,但要注意层次性,提升朗读的质量。《童年的水墨画》则应重在读出每个活动场景的趣味性。 其次要鼓励大胆想象,如:《我想》一诗,学生通过想象一个个心愿的画面,感受童年的异想天开,《童年的水墨画》通过想象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最后指导学生借鉴诗歌写法,自主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借鉴诗歌的表达方法,诗化自己的表达方式,及时抒于笔端。

10.课题.9古诗两首导学案doc 篇十

9、古诗两首: 《夜书所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古诗的意思。

2.体会诗人情感的转变。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能背诵。学习重点: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知识链接:

1、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很有风味;有的写田家生活片段,耐人寻味。

2、[注释] 夜书所见: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④篱落:篱笆。

诗句意思: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预习任务:

1、学习本课生字,能流利朗读诗句

2、查阅资料理解。

3、学生课前查阅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自主、合作、探究: 一 初读诗文,感知诗情 1.理解“书”、“所见”的意思,近而解题。

2.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3.老师范读,男女生分组读。

4.问: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

二、精读诗文,感悟诗意

1.诗人在这样的月夜看到了哪些景物?默读诗文,在你认为的重点词语下面划线,说说感受。

2.在这样凄凉的秋夜,诗人的心里有什么感觉?他想到什么呢?

3.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写景部分。

4.图文结合,自由读文,联系上下文讨论“知”的意思。5.在图中标出从诗文中摘到的词,给图画配上“注释”。

6.作者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投入,就会想到什么?

7.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首诗的感觉?

三、诵读诗文,品味诗蕴 1.指名读诗,师生评价

2.齐背诗文。

3.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古诗的意思。

2.体会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学习重点: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受诗句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重阳节的习俗:这一天,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晚年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诗的大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每当遇到节日就更加地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预习任务:

1.“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

3.初读课文,了解。

自主、合作、探究:

一、初读古诗

1、自由通读一遍,把诗读正确。

3、抽读,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味。

4、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区别课题中的“山东”和现在的“山东省”

5、再读古诗:诗人当时写这首诗时内心是什么感受?从哪里看出来?

二、感悟:

1、从哪里看出诗人的孤独?

2、朗读。

3、口头填空:读到这个“独”字,我就想到: 当诗人身边的人成群结队出去看热闹的时候,而他却___ _;

当诗人看到有人约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的时候,而他却____

4、过渡语:诗人是如此的孤独无助,怎能不叫他——(思念),这种思念是那么的——(深刻),以致他写出了这样的一句千古名句。

5、思考:从“倍”字你能读懂些什么?

6、口头填空:

诗人居无定所,漂泊他乡,举目无亲,无依

无靠,平日里常常____,面对今天的良辰佳节,____

7、想象画面:请同学们轻轻地读这两句诗,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将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8.指导诵读。

三、感受兄弟情深。

1.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深深思念着家人,那家里的亲人是否也在思念着他呢?从哪里看出

来?

2.朗读:

3.想象画面:读读这两句诗,你的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4.角色体验: ①如果你就是王维日思夜想的兄弟,你在登高时会怎样思念自己的兄弟,在心里会对兄弟说

些什么?

②哪一位愿做诗人王维,你想对你思念的、同时也在思念你的兄弟说些什么呢?

5.角色吟诵:

四、感情诵读。积累背诵

上一篇:我喜爱的爱国英雄优秀作文下一篇:关怀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