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10篇)
1.初中语文写作心得体会 篇一
学习初中语文应用文写作与评价的心得
自学习“国培计划”以来,对我感触最大的莫过于朱传世教师的应用文写作与评价的专题讲座。应用文写作在我的教学中确实是备受冷落的,平时教学中涉及此方面的较少,我也不主动去讲解,而且中考写作方面也未过多涉及,期中期末考试也是如此。当再次学习朱传世教师的讲座时,我也深深地衡量了自身应用文写作的教学。
一、从应用文写作现状的原因分析中我得知今后的写作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将生活实际
与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意识上重视应用文的写作。一学期中适量的开展应用文的写作指导与训练。
二、加强应用文写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应用文写作在教材中一直不受重视,内容
缺位,新课标已经加强了应用文的写作能力的培养。近几年的中考题中也有了应用文的影子,可见应用文写作是人在社会生存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是达成社会活动和沟通人际的一种常见途径。
三、设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五点要求中明确了应用文的创作途径,但是应用文体现了
“教无法、学无方”的边缘化现象。专家朱传世就如何让学生喜欢应用文写作提出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任务驱动原则。.情境创设原则。.时尚追踪原则。.以读促写原则。.学科关联原则。.用以致学原则。
我觉得这些原则方法会对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以此来提高应用文写作的水平。
2.初中语文写作心得体会 篇二
一、素材的积累来源于生活点滴
在写作教学中,很多学生写作遇到的难题都是写作素材的来源问题,一些学生面对作文题目一筹莫展,虽然能够对题目有所理解,但是苦于没有素材而无法将自己的理解内容变成文字。事实上,初中阶段的作文写作题目并不难,学生对于作文题目要求和表现的主题的理解也都没有难度,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就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素材来源于生活,素材的积累同样需要学生在生活中有一双发现素材的眼睛。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素材,有了发现才能够更好地做好对素材的整理。事实上,在学生的生活中素材内容很多,学生自身对于素材的敏感程度比较低,这就需要教师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够让学生对于素材有所发现。因此,在未来的初中学生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生活中的素材。同时,现代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丰富,他们在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和获得信息的机会更多,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这种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情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对于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信息进行整合素材积累。特别是,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喜欢和手机相伴,通过手机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教师不必苛求学生一定要远离手机,而是可以引导学生多关注手机上的信息,让学生在获得的信息中积累素材,为自己写作所用。
二、鼓励学生多从社会热点事件中积累素材
初中写作教学很多时候需要学生联系社会热点事件,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议论文的写作,都需要学生明确地标明自己的观点,同时通过素材的举例进行观点的论证。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活和社会实际发展情况,把对学生的教学和社会发展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脱离社会,与时俱进的了解社会的发展情况,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
所以,面对这种教学发展形势,未来在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更加充分的帮助学生适应这种写作教学的要求,对于这种写作特点,就要有一定的素材积累,学生在面对一些话题作文的写作和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积累和认识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写作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讲,作为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素材知识的理解,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作为语文写作的素材支持,一方面可以将这种热点事件作为学生写作的命题,让学生对热点事件进行分析,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于这种事件的认识更加深刻,拓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将这些热点事件作为自己写作的素材,从中挖掘事件中的人物精神,事件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等等。总而言之,通过这种对热点事件的分析和解读,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素材,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对于热点事件的认识能力,在未来的写作中,一方面这些热点事件能够作为写作素材成为学生写作方面知识学习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对素材理解的能力训练,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热点事件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热点事件有更加全面的理解,从多角度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能力和积累的双方面角度帮助学生实现了写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刚刚过去的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一举夺冠为世界所瞩目,对于中国人来说,女排带来的不仅仅是金牌,更是鼓舞全国人民的正能量,一时间,女排精神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对于这类事件,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就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女排夺冠中的素材,将女排夺冠作为一个重要的写作素材来分析,帮助学生领会女排精神的同时,还能够从女排夺冠的事件中总结出作文写作的素材资料,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是非常大的。
三、结语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关系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关系着学生写作兴趣的把握以及整体写作方向的发展,未来,在初中学生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素材积累能力的教育,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帮助学生多加入热点社会新闻,提升学生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和理解能力,更好地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
摘要:写作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上升到了新的层次,需要学生在写作方面更多的补充进自己的思想,是初中生思维发散表现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将从初中写作教学的角度入手,分析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写作的要素内容,对于打好写作基础,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方面的教学,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要素
参考文献
[1]李转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写作要素分析[J].学周刊,2014(12).
[2]陈玉泉.初中语文写作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3).
3.解析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写作要素 篇三
【关键词】初中 语文 写作教学 写作要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151-01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有几个重要的方面必须要把握好,只有完全掌握着几点知识,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必须要不断进行综合和分析,特别是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果比较严重的话要开专题会进行分析总结,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课程设计,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够体现教学的核心,同时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进而全面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学生的写作水平。
1.善于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要想提高写作教学质量,首要重视的要素就是写作素材的积累,这也是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许多写作教师都能够清晰的认识到素材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因素,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还在不断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这种习惯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或者写作中,而是应该扩展到日常学习中。教师要提高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的感悟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时刻保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这才能不断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进行素材的获取,不管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这些都能够不断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学生只有有了大量的素材,在写作过程中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思路和写作内容,进而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初中生的写作素材一般都取自于生活,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进行选材,也让学生认识到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的重要性。如果鲁迅先生对于生活不够敏感,就不会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风筝》。写作实际上能够反应出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态度,所以要深入生活进行体验。书籍包含的种类非常多,能够反应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还有前人的一些经验总结以及历史文化沉淀,大量阅读前人的一些文学作品,能够提高阅读质量,扩大素材数量,还可以将名家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思路引用到自己文章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推荐一些具有真情实感的读物,逐渐提高学生对于文学的鉴赏和辨别能力,这是目前我国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扩大学生素材积累数量,学生才能够写出具有较高水平的文章,由此可以看出素材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2.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新闻焦点以及社会热点,通过实事观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能够提升学生思考能力。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中,必须要着重锻炼学生的这方面能力,所以在进行作文训练过程中,应该多出一些关于社会焦点问题的题目,同时让学生根据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首先要做的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索,让学生都能够针对社会热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表达能力,长期教学中学生就会主动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也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欲望。
许多社会热点都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比如,2012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地震,有许许多多的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和生存的家园,站立在一片废墟之中,眺望远方,严重饱含泪水以及对未来的迷茫。2013年岷县地震中,一个仅仅12岁的男孩目送双亲离去,与奶奶生活在一起,在父母下葬的那一刻,我们看到男孩非常镇定的神情,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以及男孩的坚强,从而触动内心深处。除此之外,还有非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教师应该主要发现这些写作素材,同时要不断关注新闻热点。这样能够使学生有一个更广泛素材的积累,也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社会热点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教师要选择那些对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这才能使学生有切身的体会,从而才能表达出自己心中所想的观点,提高教学效率。
3.材料作文的有效锻炼
经过不断的教学,学生写作水平已经初步达到了一定水平,学生应该逐渐接触一些材料作文的写作,这类作文对于写作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针对具体情况进行适当改变,逐步的将日常话题作文形式向材料作文形式转变。材料作文更加考验学生对于题目所给材料的总结和体会,也是学生思考能力的体现。这种作为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更好的要求,同时对于学生论证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加强这种作文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也能够积极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下述材料作文的训练为例:“同学们,当你们走出校园时,看到的某一个场景、某一个细节,或者是听到人们的某些讨论,这些往往会突然触动你的心灵,引发你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而这一切又会丰富你的社会经验,有助你进入社会、伴你成长。请你以‘走出校园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材不限。”从材料内容来说,写作内容需贴近生活与自然,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总结,在大脑素材库中寻找合适的材料,然后写出水平较高的文章,学生也可以实际感受生活的世界。这种材料作文更加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写生也会比较好表达出自己内心所想。教师也应该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在日常教学中逐步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材料作文是一种典型的作文形式,其对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也具有比较深远的意义。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以实际生活为主要素材来源,从生活中总结一些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为主要目的。然后学生写作水平和具体教学情况,创造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写作渠道,进行培养出学生独立创作的能力,为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更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邹广平.浅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J]. 读书文摘. 2016(14)
[2]车洪.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J]. 新课程(中). 2015(01)
4.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案例 篇四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任何时候都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写作教学改革,曾经走过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先驱者们描绘的理想境界令我们神往;改革家们创造的经验让我们赞叹。但是,在陈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下,在“应试教育”的皮鞭的驱赶中,写作教学改革举步维艰,踯躅而行。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写作教学的局面沉闷到令人窒息;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严重违背学习规律和写作规律,逐步演变为纯章法、纯技巧的授受与操练。题材相似,语言雷同,限制太多,评价苛刻,这样一些痼疾的普遍存在,使学生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真实性和独创性受到压抑和摧残。写作教学脱离于社会,滞后于时代,真的应该脱胎换骨地改一改了。
在新世纪之初,随着国家课程教材改革的启动,语文教材的改革为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新编初中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写作”自成体系,体现了“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精神,其内容和编排虽说还不能尽如人意,但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教学中,更新观念,锐意创新,注重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考、表现和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帮助学生涵养健康向上的感情、态度和价值观。
改革的平台有了,写作教学到底应该怎么办?这既要解决观念问题,也要解决操作问题。为了帮助大家领会新教材的编辑思想,扎实细致地搞好写作教学改革,我们特意组织编写了这本《新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以供老师们参考。这些案例,有的是教学方案,有的是教学实录。它们凝聚着数十位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和教研人员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相信会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和实际的帮助。
“作文贵在独创”,写作教学也贵在独创。别人的经验只能借鉴而不能借用,任何生搬硬套都不会有好的效果,也不是本书编者所愿意看到的。书中案例,虽说是精选,却不能说是最好。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由于本书是按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体系编写的,所以有关作文评改的案例尚未编入,而作文评价机制的创新又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这个遗憾只能等待下次修订时补救了。写作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解放写作生产力——既解放学生,也解放教师。让我们为此而努力!
创设情境 及时点评
——指导学生写真情实感作文的教学案例
作文课是教师和学生都头疼的课,因为学生的生活大多三点一线,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对身边的事已然熟视无睹,写起作文来往往是内容贫乏,有的纯粹是草草应付,让人看了味同嚼蜡。如何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呢,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以那些感动生动、形象鲜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让他们觉得有话可说,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上周我就利用创设情境法进行一次作文训练。
最近,经常要参加县里的语文教改教研活动,所以经常要调课,不是上午的课调到下午,就是两天的课一起上,这样教师疲惫,学生兴致不高,学习的效果也不佳。10月12日又要去六中听课,而且是一整天。因为这次语文老师是“倾巢而出”,所以只能是改为自习课。想想不久要月考了,该上的内容还没有上完,如果是两天的课一天上完,内容学生是消化不了的。怎么办?
按照教学进度,那天上的内容是“《诵读欣赏 词二首》”,学习李煜的《相见欢》和晏殊的《浣溪纱》,课已提前备下了,课件也做好了,想想 “诵读欣赏”的课,只要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诵读、如何欣赏就大致完成教学任务了。而这些内容在课件上都能得到体现,教学者只要照本宣科也能掌握一点,何不让学生来上上,借机锻炼一下学生,或许效果也会不错呢,而且连下周周记、作文的内容也解决了,诚如是,岂不一举三得?
于是到班上做了课前安排,先在两个班各选一位上课的小老师,同时对同学提出要求:要认真上好这节课,当天要把上课的情形写到周记本上,老师晚自习要来检查。对两位上课的学生,交代这节课上课的内容,培训学生如何使用课件,还做了一番两位同学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大胆去尝试。布置完这一些(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教务处还是安排一位代课老师,不过这次老师的任务不是看课,而是听课),周一我轻松地和同事们去参加教研了。
当天晚上第一节课,我先到两个班上了解上课情况,学生反应不一,有的喜形于色,连声叫好,有的却感到失望、无聊。我要求当天晚上每个人必须把上课的情形和自己上课的感受如实写出来。
第二天上课之前,我翻看同学们刚交上来的周记,了解了课堂上课的情形,由于是写周记的时间比较仓促,同学们虽然都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但都写得比较简单,详略处理不够恰当,大多数同学把上课之前的内容写得很详,而上课的情节一笔带过,结尾也草草了结,下课了,文章也结束了,中心不明确。
于是在当天的课是,我对周记上的优点和不足作了一番点评,每个班选两篇作文范文进行交流、点评。点评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从写作技巧方面指导如何作文安排结构、详略以及设计开头与结尾,二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作文主题思想的深化提高,结合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的创作背景等进行阐述,让学生提高思想境界,用宽容的心态对待生活,比如,如何对待小老师的不足之处。对所讲的内容扼要的板书,让学生明确本次写作的重点。
趁着同学对上节课还记忆犹新,热情还未褪去,我布置同学在当天完成半命题作文“ 的一节课”。对本次作文的评价提出三个标准:一是开头是否能吸引读者,二是主体部分是否能打动读者,三是结尾部分是否能感染读者。放开让学生去写。
第二天,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能作文交上来,内容、形式要比周记进步了许多,从整体看,也比以往的作文进步了不少。其中不乏有一些精彩片断: “卖报啦,卖报啦,本周柯坑头版头条,九(1)班的学习委员柯春梅、柯同学当老师了!”(陈开镇)
同学们听到这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喜讯”激动万分,兴奋不已。
对于这节课,所有的同学都做好了百分之百的准备,包括俺们的“斩砖老师”在内。(余梦楠)
开始上课了,柯老师满面春风地走到讲台桌前。(吴静萍)
林老师好像在想,哈哈!我也有当老师的一天啊!所以愣立在那只顾左右摇摆,并不叫我们坐下。炮哥便说:“阿?还不让我们坐下。”就这样开始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曾生泷)
“我的瞌睡虫一下子飞走了!”(叶聿勃)
此时,我看到了他习惯性的紧张动作——双手撑着桌子,身体有些摇晃,双肩收紧。„„
课后,大家还沉浸在刚才的欢乐之中不愿下课,这节课,同学们都有了不同的收获,一些较为胆小的同学也敢在课堂上发言了。大部分的人都对语文有了新的认识——语文课也可以生动有趣。(陈建炮)
就这样,我们的一节课结束了,回想上课的情景,真的很难忘,难以忘记同学们一个个期待的眼神,难以忘记同学们爽朗的笑声,更难以忘记我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柯碧函)
这些片断描写有的形象生动,有的语言风趣幽默,有的在开头部分设计悬念,有的在结尾部分点明主题,生动地写出了学生的真情实感。
回顾本次作文训练,成功之处有两点:一是能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有话可写,有情可抒。二是能及时点评,进行二次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在学生上课前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够明确,学生应当观察什么,记下什么,没有着重指出。结果在作文中,在进行人物语言描写时就不准确,就忘记了所写的人物上课时说的具体内容(比如说有的同学觉得某个同学的发言很有趣,却想不起其原话来),便作文的生动性打了折扣。今后在观察能力方面还要多加指导。
学生作文选摘 我当小老师 九(1)柯春梅
“丁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陆陆续续地离开教室。看着同学们或开心,或失望的面孔,我有些茫然——究竟这节课本上得怎样呢?就让时光沙漏回流到40分钟前吧!“上课!”随着我的一声令下,本节语文课拉开了序幕。“同学们请翻开课本207页,今天我们要上的是《词二首》,大家先自己翻译一下,待会我会叫几个人来翻译。”
“唰唰唰„„”安静的教室里传来一阵忙乱却悦耳的翻书声。我暗暗自喜道:“没想到同学们都这么配合,看来这节课会很顺利了。”但是,就在同学们专心致志地看书我暗自窃喜时,吴欣浩和蔡越不知怎么了,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然后笑得前仰后合。此时,我才体会到了平日里上课同学在底下讲话时老师的无奈、失落了。为了给他们点教训,让他们认真听课,我决定刁难他们一下。
“吴欣浩,起来翻译一下《相见欢》。”
他扭扭捏捏地站了起来,“嗯„„没有语言独自上西楼,嗯„„”果然,他真的不懂翻译。还引起了全班的哄堂大笑,为了给他一个教训,我让他站了一会儿。
“《相见欢》的作者是南唐后主李煜,他„„”当我在介绍这首词的作者和写作背景时,一件屡见不鲜的事发生了——叶聿勃同志又呼呼大睡了。要不是因为我们学校实行人性化管理,不准体罚,我早就用书的力量把他“叫”醒了。我盯他,盯他,再盯他,可他已灵魂出窍,神游太空,哪有闲情顾及我?我真是一个气愤哪,竟敢在我眼皮下睡觉,我的心头呐,一团怒火正在熊熊燃烧。
“叶聿勃!”我怒视着他。可他竟毫无反应。“叶聿勃!”全场鸦雀无声,几乎连棉花落地的声音都听得见,可他还是毫无反应。不知是谁推了他一下,他才回到现实世界里,揉了揉惺松的睡眼。“背一下《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他用懒洋洋的、毫无感情的腔调背了起来,没想到居然顺利地背完了!唉,谁叫人家是“天才”,睡觉背书两不误!我也拿他没辙!
也许是因为第一次上课没经验吧,我时间没控制好,还剩下十几分钟时,幻灯片里的内容已经全部上完,这下我可慌了,该怎么办呢?突然,我灵机一动:咦,我不是有本辅导书嘛,问大家几个问题吧!
“这两首词我们已经学完了,接下来,我问大家一些问题。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呃,表达了„„!”吴瀚煜同学已经蠢蠢欲动了,在座位上又是比手又是划脚的。
“好!吴瀚煜来回答一下吧!”
“因为李煜亡国,所以心烦意乱,又被囚禁,所以乱上加乱„„”(其大意如此,具体内容已记不清)。听完他的回答,我真是哭笑不得。为了配合他的“乱”,我便回了一句:“我看你是在捣乱吧!”又是一阵笑声以排山倒海之势袭来!
就这样,在我的随机应变之下,终于顺利地上完了整节课。
现在细想来,这节课上得还算成功的了:两首词的诵读和欣赏的内容都做了讲解,也提问了一些同学,而且同学们也是相当的配合(个别例外)。但是,毕竟这是本人的处女秀嘛,所以缺点还是有不少的,例如讲解方式单一,让同学提不起兴趣,感到无聊。我相信,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一定会上得更好的。
通过我这次短短四十分钟当老师的经历,我深深地感慨道:“当老师真的不容易!”在这里,我对所有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点评:能够具体地写出自己上课的情景,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形象。真实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结尾两段语言不够精彩,没有给人回味无穷之感!
一节特别的语文课 九(1)班吴欣浩
今天上午有节语文课,而董老师正好没空,可又不想浪费这节课,便让学习委员柯春梅同学当一回老师,代她上一节语文课。
早读课一下课,我们班大队人员便来到多媒体教室,身为老师的柯春梅早己等候在那里,我看第二组第一桌没人,就和蔡越坐在了那儿,柯春梅看到郑杳意和郑婧上来就过去和她们聊天以缓紧张的心情。
上课了,只见柯老师走到讲台前说:“上课!”全班的人都站起来吼出了:“老师好!”就连平时说这三个字有气无力的我也是用吼的,就这音量,董老师在的话可能也会妒忌的,大家坐下后,柯老师马上说:“大家先自己试着翻译一下,待会儿请个同学翻译一下。”她说后半句的时候是对着我冷笑,这使我有了不祥的预感。
果然,柯春梅明知我不会翻译却第一个叫我起来回答,我只好急中生智,硬着头皮站起来小声地答道:“没有语言独自上西楼,嗯„„”我这一回答使全班都笑了起来,柯老师大为不满,便叫我站着,让班长郑婧起来回答,郑婧回答得又对又快,柯老师便让她坐下。而我是站了一会儿她才让我坐下。
然后柯老师又点一下课件,让我们把重要的句子抄下来。我正准备抄呢,顺势向蔡越那看去,不看不要紧,一看就使我乐了,蔡越正摆弄着他那“高级伸缩笔”,我的笑声让蔡越也笑起来,这又引起柯老师的注意,我抬头看了一下,她正面无表情地注视着我们,严肃地说:“要笑出去笑。”我马上强收住笑容,用心做笔记。
过了一会儿,两首词上完了,柯老师开始提问了,刚说第一个问题,她的眼睛便看到了正嘀嘀咕咕的吴瀚煜那儿,便叫他起来回答,吴瀚煜的回答又使全班一阵哄笑。
这节课便在笑声中结束了,对于柯老师的表现,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不过柯老师第一次就能有这样的效果也很不错了,真希望这样的课多来几节。
点评:能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口语化,有些语句很生动,“比如就连平时说这三个字有气无力的我也是用吼的,就这音量,董老师在的话可能也会妒忌的,”“她说后半句的时候是对着我冷笑,这使我有了不祥的预感。”不足之处,重点部分描写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结尾过于简单。
令人失望的一节课 九(1)郑杳意
星期一早晨第一节课,伴随着悦耳的上课铃声,我怀着兴奋与怀疑交织的心情步入六楼多媒体教室。这节课可是由我们的学习委员柯春梅首次以老师的身份占领讲台,精彩不容错过哦!
本课内容不多,诵读欣赏《相见欢》和《浣溪沙》这两首词。我十分喜爱两首词中优美的语句和悲凉的意境,于是,非常期待柯春梅能有良好表现!
还未上讲台,柯老师就为了要不要喊“上课”这一问题纠结了半天。看来这“实习老师”还是缺乏经验。征求了听课老师的意见后,一声“上课”后,同学们哄笑着起立。“老师好——”“柯老师好——”各种声音夹杂着各种笑声,看来大家真没有把这位“实习老师”放在眼里了。我不禁有点担心这节课的进展会受到影响。
毕竟备了那么久的课,总的来说柯老师上得还算顺利,但我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黄色的字要抄下来。”“全班齐读。”没有语气、语速、语调变化的话语显得毫无生气,我对这节课的热情也在渐渐减退。不时地有嘲笑加嬉笑声传来,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
“吴瀚煜,‘剪不断,理还乱’表现了什么?”她点到了吴瀚煜。而吴瀚煜一上来就什么这“乱”那“乱”乱七八糟乱扯一通。“我看你想捣乱吧!”柯春梅还真不愧为典型“吐槽女”,上课都不放过机会。
一堂课下来,我觉得没有我当初想象的那样精彩。尽管其间有几个小插曲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总觉得在这堂课上没有学到太多东西,真是令人失望。(当然我知道如果站在讲台上的是我,一定也不会比她好多少。)
总结了一下这堂课令我失望的原因:首先,主要是因为没有经验,柯春梅第一次给自己的同学上课,难免会出现紧张、准备不足等状况;其次,就是同学们都不大配合,嬉笑打闹,并没把她上的课当回事。希望下一次有这样的机会时大家能表现得更好一些。点评:能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流畅。不足之处,文中大多是概括叙述,缺乏生动形象的描写,人物形象不够鲜明,重点不够突出。结尾较为平淡,感染力不够。
十分有趣的一节课 九(2)叶慧芳
“快到多媒体教室去,麦迪要给我们上课了!”同学们兴奋的叫喊着。麦迪?上课?他不是应该在球场上打球吗?听了这话你可不要觉得惊讶,我们口中的“麦迪”是我们班上最可爱、最幽默的“弟弟”——林长荘。
“同学们,上课!”听起来小林老师说的话似乎并不是很有底气,可班上的同学却比平日的语文课更积极,你听,那句“老师好!”叫得是那么的洪亮。我们在等着那句熟悉的“坐下”,可是小林老师却没有了下文。“让我们坐下啊,老师!”不知道哪里传来的声音,这时我们的小林老师才反应过来。“同学们坐下。”话音刚落,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
“今天我们上《相见欢》这首词。”说的时候,麦迪——小林老师做出了他的习惯性动作——身体随着脚步左右晃动着,且将手不停地往脸上“蹭”。可以看得出来,小林老师很紧张。“你们谁有预习啊?”小林老师问道。“班长!”不知谁叫喊了一声。“没有,没有,写作背景忘记看了。”班长似乎有点紧张地回答着。“那还有谁有预习啊?”老师的话音刚落,我们的黄城第一炮——陈建炮,站起了身,“我来说说。”接着陈建炮流利地向我们初步介绍了写作的背景,同学们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我们的小老师打开课件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开始朗读课文了。可小林老师的一句话,逗得全班哄堂大笑——“同学们把《相见欢》这首词有朗读地朗读一遍。”当时,班级的气氛达到了本节课的高潮。“是‘有感情地’朗读啦,老师!”“哦,不好意思,大家把这首词一起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说着,老师的脸也跟着红了起来。(不过,我们的小林老师平时也很容易脸红的。)
“有哪位同学愿意起来有感情的朗读一遍?”小林老师问。又是我们的炮哥首先毛遂自荐。他站了起来,跟平时一样,双手习惯性扯了扯衣角,“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炮哥的朗读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说真的,炮哥朗读很有感情,真的读得特棒。可是就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汗毛全竖了起来。
“大家花10分钟把这首词背下来。”小林老师话音刚落,“早会背了!”我们几个同学一听这话就叫喊着。“老师你会背吗?” “不会。”小林老师摇了摇头说。“那还教我们呐!”有同学开玩笑地说。可我们的小林老师不理会她,低着头背着。
“嘀、嘀、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很快,五分钟过去了。“大家会背了吗?”小林老师询问道。“会!”大家异口同声地大声应道。小林老师似乎不信:“那一起有——感——情的背诵一遍。”
“无言独上西楼„„”哇,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几乎全班同学都会背了,真是不可思议。或许是因为大家都是同学的缘故吧!接下去个别背诵时,平时比较含蓄的同学今天也放得开,主动站起来背书。
“同学们下课!”“谢谢老师!”全班异口同声地回应着老师。可也许是小林老师自己的同学,说“谢谢老师”时每个同学都是带着笑脸的,不像平时那么严肃。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发现,今天班上欢笑声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也许是因为没有平时那种与老师有距离的感觉吧,好多同学都放开了很多。其实,很多时候,老师只要稍稍的了解一点学生的心理,那么,我相信课堂的气氛一定会更加活跃,课也会上得生动、有趣
5.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篇五
(一)以创设为手段,高涨学生情绪
1、和谐是前提
“和谐”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元化的统一。心理学家认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的存在的最佳变现形态。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效益。那么在学校中,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互关系,良好的、协调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并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现实的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关系的状况令人担忧。当前师生关系中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和以理为中心的倾向,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师生关系不和谐,使学生对于学习和写作不感兴趣,教师则对上课失去积极性,甚至对学生失去信心。由此双方产生情感抵触。因此,老师体罚学生,学生冲撞老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关系,使写作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学生对于写作没有兴趣,甚至失去自信心,由此导致学生对写作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2、沟通是关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就必须在语文课堂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使语文课堂教学产生更大效能,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是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有效沟通,指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同努力达成的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的思想、行为表现。
3.理解是重点
新型的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只是要有课堂教学的互动,更要有心灵的沟通。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授课,加深学生对写作的理解,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学生要体谅教师的良苦用心,认真对待写作,我手写我心,将自己的情感与成长通过写作记录下来,不只是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更是一种学习乐趣。同时,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学艺术水平。一言以蔽之,教师要用人格魅力来“征服”学生,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课堂就会成为师生共同演绎充满乐趣与收获的全新的天地。教师要具有正确的学生观,要注意把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热爱和宽容始终灌输到课堂教学中,注意与之平等交流,灵活调整教学设计。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理解促成关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以兴趣为动力,激发学生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对于写作,同样如此。写作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学生对写作发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去主动探求,积极进取,摆脱奉命写作的被动地位,也可以有效提高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至关重要。而激发学生写作热情,首先要使写作话题切合实际,让学生有切身体验,有话可说。其次,写作话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愿意深入思考,吐露自己的心声,这样的作品才更富有真情实感。比如笔者所在班级的一次话题作文“我长大了”。写作之前,我们进行了小组讨论。关于成长的话题,大家都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同学们畅所欲言: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中的困扰、成长的喜悦以及幸福的体验.......讨论结束后,大家很愿意将自己的内心体验以及生活感悟写下来,写作也就成了一件轻松的事情。
另外,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的批改情况也会影响学生的写作热情,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需要时时刻刻注意肯定学生的作文,给他们自信心,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带着兴趣去写作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每次作文评改时,都会和指导教师挑选出写得好的一些同学的作品,张贴到班里的“师生作品”园地里供其他同学学习,欣赏。哪怕学生写得不出色,也要给予肯定性,鼓励性的评语,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同时,在作文评语里采用形象,直观的语言给予鼓励。让学生多读,多写,善思,才能逐渐领悟到写作规律,将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化为己有,作文能力才能达到质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这样学生会把平时的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积累素材、认真作文,都会成为一种兴趣盎然的自觉行动,明显地表现出作文兴趣的定向作用。作文教学是一件长期、细致、甚至艰苦的工作,尤其是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更需要教师付出努力。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摸索激发学生写作激情的科学方法。
(三)以生活为导向,点燃学生情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生活对于习作的重要性。学生不会作文,关键是“无话可说”。“无话可说”源于对世界缺少观察,对生活缺乏感受。不能观察世界感受生活,不是没有世界和生活,而是缺少“爱心”和“热情”,只有“冷漠”和“麻木”,视世界变化而不见、感生活起伏而不动。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以生活化为导向,帮助他们建造起“爱心”,培养出“热情”,点燃学生情感。
以生活化为导向,要求学生的写作素材及体验都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那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来练习写作,如可以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抓住生活当中的点滴感动,为今后的创作积累大量的素材,写作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另外,随堂练笔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录生活点滴。比如,有一次上语文阅读课,刚好当天天气不好,狂风大作,声势浩大。学生们东张西望无心听课,既然大家都已经将注意力放在外面的狂风上,何不让他们放松心情去感受此时此景。我随即让学生以“起风了....”为开头写一段话,同时指导学生倾听风的声音,同时观察事物在风中的状态。学生身临其境,描写非常生动传神,这次写作也非常成功。
生活中的真情事理无处不在,点点滴滴汇聚成溪,若不注意及时捕捉往往会稍纵即逝。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有意培养学生认知的习惯,让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事情写下来。印象深刻,就会在写作中不自觉的做到情感融入。在写作指导中要引导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相联系,抒发情感要找到与现实的结合点,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叶老曾说:“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这句话告诉我们写作生活化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多种表象。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了品味生活,才会使生活的语言富有灵性,才会在写作中做到有感而发,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具有情感色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付出长时间的努力。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创造有利条件,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赵亚丽
6.初中语文写作辅导之仿写 篇六
写作辅导之仿写
武乡四中
贾卫平
初中语文作文训练,我尝试了很多方法:课堂情景练习、周记记录、摘录积累、随笔小练、课前速写、经典模仿等等。各种训练方法,都有各自的巡礼目的和效果,但也很难系统成一套完整的、有层次的训练方法。如果非要判断哪种方法更有效,纵观训练并沉淀下来的作文资料,能让学生有所收获且又能让我有点成就感的,首推的就只能是电脑上整理过的学生模仿经典课文所写的各类作文素材了。
一、仿写的提出
经典模仿的训练方式,并非个人创意。早在上个世纪,中学语文界著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就继承并整合了“模仿—创造”作文训练体系。钱先生把该训练体系确定为“仿写、改写、借鉴、博采、评析”五个步骤,在众多作文训练方法中独树一帜,比较科学地揭示了入门写作从模仿到创造的一般规律。但经典模仿训练方法也遭到了莫衷一是的尴尬,著名作家茅盾在更早的时候就直接忠告文学爱好者:模仿训练办法不是练习写作,而是练习“学舌”,练习“拼凑文字的七巧板”,练习“套用公式和教条”。茅盾先生认为模仿训练不是教导万物之灵的人类的幼小者的方式,而是调弄鹦鹉的方式。茅盾认为,要练习写作,要增进写作的技巧,最好是让学生去抒写一些以生活经验得来的东西,而在“学舌”的时候,思想不会焕发,情绪也不会热烈,甚至字句也不用自造,从头到底,只是默写,不是练习写作。
面对“模仿”的争鸣,我先不做出判断,但我们可以先看看如今家喻户晓的一个词:模仿秀。就当下的大众生活,无论大江南北、国内国际,不管是英雄豪杰还是草根民众,没有性别和种族歧视,哪里有舞台,哪里就有人兴致勃勃登台展示。这些人模仿着名人经典的声音、样貌、风格、格式等等,在观众的呐喊声中尽情挥洒热情,给观众带来了愉悦和享受,这种强势风潮引起了社会学家们的关注,甚至还专门给模仿秀做出了定义:表演者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些举止、声音、表情等手段来模仿明星(或特指人物)的表演行为,或通过造型、化妆、整容等方式来包装自己的相貌以达到貌像的艺术行为。模仿型作文训练又何尝不是一场“模仿秀”呢?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本能特点,儿童的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写作文也不例外。朱熹曾经说过:“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对于初学写作的中学生,无论是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还是表现手法、写作技巧,都处于模糊状态。与其让学生胡乱写、随意写或者没法写,还不如让学生愿意写、有例可援模仿写。有人说,《语文课程标准》不是明确提出,初中生写作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吗?模仿训练,还谈什么创意呢!我们期盼学生能创新作文,但创新的基础是什么呢?创新的基础是“原型”。心理学家们发现,“原型”实际上就是世世代崐代相类似的经验的反复。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每一种原始意象都是关于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包含着我们祖先历史崐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残余,并且总的说来始终遵循着同样的路线生成。”写作的创新,需要学生阅读视野的开阔,需要思想情感的沉淀,需要语言文学的积累,需要写作技巧的得法与参照。模仿写作,就像书法练习者的“描红”与“临帖”,如果学生没有典范的章法上的模仿训练,任凭学生随意写作,那么,学生也就不可能去享受“秀”的精彩了!
二、仿写的构建
模仿经典进行写作,强调的是经典阅读与训练写作的结合。经典之所以能熠熠生辉,是因为作品本身就有个性与创意,能给学生提供写作上的借鉴意义。有人会问,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写作中感情要真挚,力求表达他们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要能捕捉事物的特征来写作。那么模仿写作训练又是否违背了新课标的精神了呢?我在操作过程中做出了以下思考并逐一解决:教材中哪些文章算是能够模仿的经典?怎样让经典作品融进学生的生活?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模仿继承的同时又能创造出新?除了模仿,又怎样来刺激学生愿意“秀”,认真“秀”?怎样“秀”才能让更多的人分享到写作的乐趣?„„
1.尊重成长,循序渐进
初中语文教材实行单元制教学,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教学主题,而单元主题的确定本身就遵照了学生思想情感、心理发展的阶段原则。在模仿写作训练中,要按照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结合综合性学习的需要,不能随意更改模仿训练过程,随意逾越学生的认知能力阶段,否则模仿写作训练就会处于拔苗助长的状态。
在初中三年的教学中,我把模仿写作训练的阶段做了如下安排:七年级上册,根据《春》、《济南的冬天》,我把训练目标确定在写景抒情的模仿训练上。模仿课文中的写景角度,修辞运用,但创新了写作对象,以武乡为背景,完成了《家乡的秋天》的模仿写作训练;七年级下册,根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结合初一下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写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叙事;八年级上册,根据《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结合单元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模仿经典课文中人物的塑造方法、情感的复杂性传递,写了“爱”为主题的作文,《父亲的 # # 》;八年级下,结合《藤野先生》、《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再塑生命》,结合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模仿不同的叙事风格和情感表达,亲子作文《妈妈,我想对你说》、《孩子,让我轻轻告诉你》;八年级下册,模仿《端午的鸭蛋》、《云南的歌会》、《春酒》让学生模仿训练写《家乡的端午节》;九年级上册模仿鲁迅的《故乡》让学生感知故乡,感受乡愁;九年级下册,根据《谈生命》、《人生》、《地下森林断想》结合青春生活,让学生以“青春”为话题进行创新写作。
初一起始阶段,将训练计划确定为具体的景物观察、成长叙事,以仿为主,写为辅;初二阶中间阶段,将训练计划确定为亲情回顾、真爱传递,鼓励变换角度表达相同的主题;初三为运用阶段,将训练计划过渡到较为抽象的乡愁情韵、青春抒怀,教师指导变化角度,鼓励学生创新。这三个阶段,符合了学生的知、情、意、行发展规律,也体现了经典模仿训中“模仿—创新”的过程,也就解决了经典模仿与新课标创新之间的矛盾。2.品味经典,模仿特色
对于经典课文的解读,教师必须赏析出特色,赏析出典范性,不应面面俱到。赏析是解读文本的过程,既是落实语文知识点,也是在落实写作模仿训练点。当然,写作模仿训练,也不是天天写、课课练,抓住经典课文的鲜明特色,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细节,让学生从句、段到篇章,从语言到结构、从选材到立意、从修辞到表现手法,让学生构建起经典范文的特别之处,再在写作模仿中有例可援,有章可循,这样的写作,绝对是领悟下的升华,而不是穿着别人的鞋子走路。如《春》、《济南的冬天》,这几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全文可以借鉴和模仿的点很多,比如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描写角度的空间变换、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虚实相生相结合、首尾呼应等等,都是这些文章的特色。引导学生领悟之后,让学生以校园或者武乡生活为中心构思景物描写,最终大家决定以武乡园林为写作素材,让学生从形、色、味多种感官,远近高低各个角度去观察,运用三篇文章的修辞手法、融入自己的情感去感受这座城,学生模仿出了很多超出初一水平的文章.八年级下册,解读《端午的鸭蛋》、《云南的歌会》、《春酒》,引导学生进行民间采风,让学生关注节日、民俗,可以投入故乡的怀抱去传承故乡的民风民俗,也可以放眼武乡,关注武乡的端午习俗、元宵节习俗、武乡干饼子等等,通过走访民间,介绍清楚民俗活动的内容,揭示出这种民俗的文化内涵,提升人民的精神与情感。
中国红,红就是喜庆、吉祥、幸福。我的家乡在山西武乡,红色的武乡,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民风淳朴。一年一度的春节,人们十分重视,各家各户早就忙着筹办各种年货,卖年画、春联、鞭炮的生意特别红火。除夕中午,各家各户都贴上了大红的春联和各式各样的门神,这都是为祈求平安,赞美春光;在武乡,元宵节时,八路军文化园高挂的红灯笼,满街的红灯笼,彩车、串串灯它把大街小巷衬托得幽远迷人。看到它便看到了家,想起它,便想到了亲人。不管有没有风和雪,它都在门口等候、召唤、照耀。它亮了一个通宵,又亮了一个通宵,使人们忽视了星月的光芒而聚拢在它的周围。一年一度的花街大门、商场、银行、酒店门口悬挂的灯笼,这一切全都流淌着浓浓的中国红。
——2010级初二42班 董林瑞 3.推陈出新,模仿创新
钱梦龙先生把他的“仿写-创新”训练体系确定为“仿写、改写、借鉴、博采、评析”五个步骤,我个人在模仿写作训练中操作更为简单,遵照了“经典—特色—融合—变化”这样一个思维过程来指导学生,在模仿中更注重学生写作的求变求新。个人的理解,运用模仿写作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如果只是依葫芦画瓢,把原文更换几个词语,或者无病呻吟地生搬硬套,的确对学生有害无益。在训练过程中,我更强调学生从宏观上去模仿借鉴,主张学生仿其形更注重仿其神,要求学生是在阅读经典作品的基础上,把握其特色然后融合自己的生活加以运用,这种训练方式对学生阅读和写作基础本身就有一定的要求,也减少了对个别字词的纠缠与套用。在“融合-求变”的这个阶段,我引导学生先确定模仿点,找出经典文本的特色,再运用求同思维分条罗列自己的生活的相似点,也可以运用求异思维从相反的角度陈诉自己的生活不同点,确定自己的写作意图,从而让学生的写作思维和材料都能有所创新。妈妈,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2012级初二42班 巩雪
偶然翻起了老照片,一张一张,时光如同手中的线,放飞了我记忆的风筝:滑梯上彩色的花裙子,蓝天中飘远的七彩泡,队旗下燃烧的红领巾和此时胸前骄傲的团徽,一幕一幕,将成长的足音响彻在我来时的路上。
不知何时,肩上多了一双温暖的手,妈妈也笑眯眯地陪着我翻看手中的相片。我们习惯性地相视一笑,目光汇聚在了妈妈年轻时的老照片上:清澈的眼睛,温柔的长发,白皙的双手,那是妈妈青春年少时的校园写真,妈妈曾经骄傲地说,那时她可是公认的校花。而现在,我身旁的妈妈,眼角已经褶满了皱纹,青丝也掩藏不住丝丝白发,中年的肥胖也早已取代了少女时的轻盈。妈妈意气风发地讲着她当年那些流光溢彩的往事,而忧伤却迷蒙了我的双眼,因为我知道,母亲是从来不会在我面前显示她的忧伤的!
从懵懂记事开始,我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妈妈就没有美满幸福的婚姻。妈妈和我就是家里的全部内涵,妈妈说我是她生活的唯一的希望和全部的勇气。这么多年了,妈妈都始终如同老母鸡一般紧紧守护着我,把我放在她情感的第一位,从而错过了众多好心人的撮合。我知道,妈妈是因为怕我在再婚的家庭中受到伤害!我也知道,妈妈因此也走向了更艰辛的道路!在每个睡意朦胧的清晨,妈妈总在叫醒我前准备了热腾腾的早餐;在每个疲惫工作后的黄昏,妈妈总是用自行车拖着我,从纷繁复杂的办公室走出又走进了拥挤喧嚣的菜市场,从锅碗瓢盆交响的厨房中走出又走进语、数、英混战的书房。
就这样,那些呼啸而过的黎明与黄昏绽放了我的青春花季;就这样,那些不留痕迹的油烟和混战褪去了妈妈的水木年华。其实,我懂,妈妈曾经是个很爱唱歌的人,但现在我几乎听不到她那优美的歌声;妈妈曾经是个很爱美的人,但现在我几乎看不见她去买化妆品、做美容;妈妈曾经是写文章的高手,但现在我几乎听不到她发表文章时的欢呼。
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妈妈也很粗心,老是忘记吃饭;家里出现困难的时候,妈妈也很无助,常常手忙脚乱。
还清楚地记得那个雨后的下午,妈妈下班晚了,家里又没买菜,妈妈用自行车拖着我回家,一不小心就摔倒在路旁的水沟里。我的胳膊划了一条口子,伤心与悲苦如同决堤般涌了出来,我好想像别的同学那样,能有一个高大威武的爸爸出现,然后把我搂在怀里;妈妈从沟里爬起来,没有安慰我,只是用纸巾给我包扎了一下,连身上的泥土都没有拍,又爬上了自行车。晚饭后,我摸着伤口,泪水还在眼眶里打转。母亲挽起裤腿,她的整条腿都已经红肿,青紫的颜色,我张大了嘴,眼泪却再也流不出来。
从小我就在练习舞蹈,虽然学费很高,但妈妈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我的训练。妈妈说,经济跟训练一样,再艰苦,咬咬牙就过去了。在学校舞蹈队训练,每场演出,无论大小,她都亲自到场;有时候,训练的时间晚一点,她总是不厌其烦地打电话来询问。记忆深处的是全国被冰雪袭击之时的一个夜晚,我告诉妈妈我将坐同学的车回家。当我正和同学兴高采烈地谈论舞蹈演出的时候,同学的爸爸却问我路灯下站着的是不是我妈妈。当时,我很是生气,我不是告诉她我坐同学家的车回家吗?但那时,妈妈只是搂着我说:“妈妈不放心你一个人回家。”两双手紧握在一起,妈妈的手,凉凉的!
妈妈对我的要求很严格。当我犯错误的时候,她会非常严厉地骂我,甚至狠狠地揍我。然后,她自己又在一旁伤心地流泪。我知道,妈妈对我的爱太深,以至于我说的每一句话,她都记在了心里;学校里的每一项要求,她都尽一切努力帮我达到;我的每一个心愿,她都帮我去实现!
翻阅着老照片,我知道,我和妈妈在共同面对人生的考验;审视着胸前闪耀的团徽,我知道,我已经在妈妈的人生旅途上传递着青春的火炬;追寻着昨天的点点滴滴,我知道,我已经在妈妈的呵护下学会了关爱与感恩;站在此时的演讲台上,我知道,我正用努力诠释着养育与回报。
此时此刻,妈妈,我要告诉你,下辈子,我还想做您的女儿!妈妈,我也很想告诉你,在我们身后的岁月中,当你年老的时候,我更想把你当成我的女儿,就像小时候你拉着我的手一样,慢慢地陪你看蓝天中飘飞的风筝,在夕阳中踩着单车送你回家,在每一个流淌的黎明与黄昏为你做饭,然后,当心中的风雨袭来,你是红莲,我做荷叶,用我青春的羽翼遮掩你人生的风雨,回报我们这一生的母女深情。
巩雪的这篇文章,是在学习了《藤野先生》、《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再塑生命》这几篇文章之后,指导学生通过叙述生活琐事和细节刻画来彰显情感的写作模仿训练,原文标题是《我的母亲》,后来代表直属学校参加深圳市的“寻找爱的足迹”的演讲比赛,反弹琵琶,将题目该改成了比较新意的《妈妈,我不想做您的女儿》,比赛组认为题目太突兀,再把题目改换成了《妈妈,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这个演讲比赛节目很是感人,有评委老师当场发言,说连续两次听到这个女孩的演讲都落泪了,因为,每句话都真诚地打动了她!
学生进入初三,除了初
一、初二强调的写人叙事,我重点将写作训练放在了思维放飞和感悟生活上面,结合《谈生命》、《人生》、《地下森林断想》这几篇文章,将“人生”“生命”话题改换成了“青春”话题,让学生自拟题目,感悟课文中的三篇文章,保留原文优美而哲理的语言风格,感悟自己的青春旅途,来实现初三写作的创新突破。青春路上
2010级初三41班 武昕洋 时光荏再,青春的繁华与荒芜,在每个晨昏马不停蹄的上演。
————题记
如果真的想,那么总会到达梦中的那个地方。所以我在路上,带着骄傲的青春,展翅的梦想。
哪怕是过去,也难忘。
一生中能打动自己的,往往只有几个瞬间,好像,活着,就是在等待这些瞬间,等待他们被时间变成永恒。而在我的回忆里,你们的片段占据了我多少个仅有的瞬间,充满了欢笑,充满了悲伤。我想我是没法忘怀的,那些与你们在操场上尽情的奔跑的时刻,那些获奖后相拥的洒脱,那些仅有的兄弟之间的悄悄话语……我们也有过疯狂,我们也曾一起趁老师不在的时候在黑板上乱涂乱画,我们也曾耷拉着脑袋害怕的接受老师的训话,我们也曾互相追赶着前方,希望未来的路途充满光芒。那是成长路上的年少轻狂,那是青春路上的快乐时光。我的青春路,因为有过疯狂,所以美好。
哪怕有倔强,却成长。
步入青春期的我们,好像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那些说不出口,死闷于心的事。在这个尴尬的年龄里,开始关心爸妈,却不愿说出来。与爸妈吵架,明知自己是错,却倔的不愿承认错误。想多陪爸妈,却贪恋手机刷着微博。知道爸妈想和自己说话,却不知道他们的话题该怎么接下去。看得见爸妈每天在自己身边不断的变老,却仍不耐烦他们的唠叨,他们的过时。心里时时刻刻充满愧疚,却仍带给他们落寞与孤单。爸妈却从不责怪,在每个我与作业斗争的夜晚,给我一杯暖茶。在每个我心有疑惑时,教会我释怀,提醒我成长。那是我们之间的默契,那是你们给予的阳光,让我平静的面对狂风暴雨,让我充满信心的展望着未来。我的青春路,因为有过倔强,所以成长。
走在幽径的小路上,回首看着曾经走过的脚印,在那些平静的回首中,开始沉淀青春。15个脚印里,有过欢乐,有过忧愁,走过疯狂,也曾倔强。但却也一路坚持的走着,那是我的路——我的青春路。
喜欢一个人在路上的感觉,听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觉,然后继续前行,不断强大。在渐渐年老的岁月中,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所以,那些无处安放的青春———请允许,在路上。4.收放自如,性情写作
写作模仿训练固然重要,但也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对于两个极端的孩子,要特殊对待。写作能力特别强的孩子,允许他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创意自由;写作能力弱的孩子,要降低要求,尽可能贴近原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实即可,不能一刀切。强制性的模仿,会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既不理解原文内容,更不知道自己在写啥。模仿训练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享受写作乐趣,让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享受成就感,从而保持自己的写作热情、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八年级上册,单元内容为《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单元综合性学习为《让世界充满爱》,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有了相关题材的积累,我就把这次的作文训练确定为话题作文“爱”,允许学生模仿教材中的细节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传递情感,也允许学生自由写作,突出性灵大爱,学生的作品就显得更加多元与个性。九年级在解读《故乡》、《我爱这土地》、《乡愁》之后,鼓励学生创作性地以故乡为题材写作,也涌现出了不少的佳作。
三、仿写的实施
对于写作训练,方法很多,模仿训练方法算是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一个较易操作的好办法。写作训练固然重要,如何通过“秀”来“show”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延续写作热情也同等重要。我们可以设想,无论模仿达人模仿得多么精妙绝伦,如果不能给他提供展示舞台,他能用自娱自乐的心态来执着追求这种模仿艺术吗?模仿秀之所以轰轰烈烈,那是因为表演者收获了成就感,观众享受到了模仿艺术的快感。写作亦如此!1.写作博览秀
初
一、初二阶段,每个学期都要求学生整理自己本学期的作文集,将本学期写过的作文篇目进行电子版汇总,然后给自己的集子自拟题目,做出封面,打印成册。将自己最满意的一篇文章传给科代表,由科代表完成班级的作文集的编写。开学之后,利用校园媒体,向全校师生发出邀请函,在特定场所陈列展示班级、年级的学生作文集进行作文博览会交流。在接受了全校师生的欣赏与评比后,这个活动很是让获奖学生具有成就感。因此,初
一、初二阶段,学生都比较用心地去做好这个形象工程,写作的热情也就理所当然被点燃了。2.课前作文秀
有位专家曾经提出过一个很简单而又很深思的问题:作文占语文中考的40%,语文老师用了40%的时间来教作文了吗?初
一、初二阶段,我是每天课前五分钟用来展示作文,挨着学号排序,学生课前自己诵读自己的作文,然后由作者自己确定两位同学点评,两位同学必须说出此文的优点和缺点。某一个阶段,学生都是同题作文居多,通过这种展示与比较,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去感悟自己的文章,端正自己的作文态度,否则,在众人面前难以启齿。3.亲子友情秀
之前作文教学,都是我在改作文,给分数,写评语,学生看分数,然后关上作文本。现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有时我会交给学生小组来进行评改,或者两个班互相评改。四个学生为一组,轮流批改,每个人打一个分数,并写出一句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评语,然后,小组推荐优胜作文。通过这个方式,学生能对比的同题作文量增大了,甚至,学生评语会更加得到作者的重视,也促进了学生的友情,强化了学习氛围。《献给母亲的歌》就是交给父母和子女共同完成的,学生给母亲写一封信《妈妈,我想对您说》,然后母亲用《孩子,让我轻轻告诉你》回信,既让学生收获了母爱,又能和谐青春期的亲子关系。
四、仿写的反思
7.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浅谈 篇七
针对上述问题, 本人经过详细分析, 找到了学生写作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第一, 教师教导学生作文方法不当, 导致学生对作文兴趣缺缺, 而当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时, 又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返回到正轨上去, 以致学生在作文路上越行越远, 渐渐滑向深渊。
第二, 学生写作素材的缺乏,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阅历不丰有很大的关系。直接经验固然影响了学生的写作素材的多寡, 但是间接经验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间接经验来自书本、来自他人的生活经验感悟。学生课外阅读的稀少浅薄, 也是学生缺乏写作素材的重要原因。
第三, 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太差, 是学生的语文基础没有夯实好的缘故。这是学生受到的语文教育的历史原因。正视历史, 吸取经验教训, 以免重蹈覆辙。
第四, 学生作文不生动, 缺少文采, 究其原因, 一是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生活缺少细致深入的观察, 缺乏真实的个人感悟。二是语言积累不够, 更谈不上语言创新。如此, 学生在写作时就不可避免犯了淡乎寡味的毛病。
第五, 学生写作时容易偏题, 跟审题、立意、组织材料有关。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选取、组织材料来为中心思想服务, 写的文章自然而然就不能主题鲜明, 给人的感觉自是离题很远了。
本人在写作教学过程中, 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上述“病症”, 在分析出“病理”之后, 特意开出了以下几个“药方”。
一、改善教学, 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源泉, 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个学生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留心观察事物, 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 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下来。”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对作文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在作文教学中, 学生有了兴趣, 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动笔的愿望。在这种愿望驱使下, 他们乐意主动地、自由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 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 而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美好的倾诉。有了兴趣做基石, 然后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文章, 渐渐地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针对于中学生的作文心理, 我们可以对症下药, 试着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入手, 努力改善自己的写作教学。
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 获取大量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 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个人, 凭直接经验, 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 要积累素材, 也不可能样样亲历, 这就必须学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 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 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 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 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进而推陈出新, 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 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
三、较重视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 强调语言文字的训练
让学生把字写清楚、工整是最起码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 尽可能不写别字、不用错句。我通过对学生作文的逐字逐句的批改, 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纠正。但是我发现, 这种效果并不很好。我便采取了一些措施, 比如组织书法比赛, 展示学生习作 (起初全体同学的习作都要展示, 只为了能督促一部分同学把字写工整;后来才展示优秀习作) , 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这些方法, 很好地起到了就纠偏的作用, 让学生的写作基础逐渐夯实起来。
四、感悟生活, 获取素材
就目前来看, 学生的作文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 文章缺少个性, 语言缺少少年的生动、活泼, 学生脱离实际, 生编硬套, 凑成一篇应付交差。作文水平如何提高?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
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 正如同说话一样, 胸中有所积蓄, 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 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 是它恰到好处, 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 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 又是一回事……这样说来, 从有所积蓄而打算发表, 从打算发表而研求技术, 都不妨待学生自己去理会好了。”怎样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离不开生活。走近生活, 感悟生活, 从而让自己有话可说, 有东西可写。
五、开放作文评改方式, 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语文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阅读者和评价者, 教师个人主观性特别强, 而且往往很不及时, 不利于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正确认识。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 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新《课标》还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在习作评改教学实践中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使全体学生参与了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 使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 又是被评价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如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或组内同学或同桌同学听, 请同学打分或评级, 并谈谈为什么得分又为什么扣分。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 让学生阅读自己的, 欣赏他人的等等。并且让学生人人办了自己的文学小报, 把自己的作文发在上面, 完了以后全班进行交流, 实现了更加充分共赏互评的效果。这样, 学生通过自我诊断、共赏互评, 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学习别人的长处, 使写作能力不断进步。
8.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初探 篇八
关键词:写作教学 优秀型 优良型 中间型 后进型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了分类教学的作文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类,优秀型。这类学生在班内往往只有几个。我对他们采用鼓励成功法和引进竞争法。我首先把自己写的日记和已发表过的文章给他们阅读,并指出只有用心去体会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写出有深意的作文,并要求他们一定要坚持勤写日记。然后我把他们写得好的作文或日记及时推荐给学校文学社发表,同时还在语文课上组织学生们来共同欣赏其写得精彩之处。这样,不但有力地激发了该生的写作兴趣,还使他对写作过程的成功之处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他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另外,我用的这种成功鼓励法并不集中在一个优秀生身上,这次鼓励了甲,下次则鼓励乙,再下次则鼓励丙……这样就把这些尖子引入了竞争之中,促使这些写作尖子的水平不断提高。曾经有好几个学生升学后成了高一级学校文学社的主要负责人。2OO7年春季,我所教的初一的几个学生竞无师自通的写出了观点鲜明、论证有力的议论文来,叫我校的许多老师惊讶不已。这些正是我对优秀型学生采用了上面两种写作教学方法的结果。
第二类,优良型。这类学生在班内稍多一些,他们混杂在写作水平中间的学生里面,由于没有受到语文老师的重视而未露头角。每逢新学年初,我抓住学生们都喜欢在新老师面前表现自我的心理特点,要求全班同学都写日记、写作文给老师批改,因而很快就发现这类被埋没了的"千里马"。我用培养优秀生的同样方法来培养他们,同时要求他们勤写日记、认真写好每次作文,指导他们去涉猎课外读物,有意识地组织他们积极参加讲故事比赛、背诵诗歌比赛等,促进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得到同步提高。二OO八年春季,我校举行了作文比赛,要求每班选出三名代表参加,在初二年级二十一名选手中选前十名进行奖励,结果我派出的六名选手全部获奖,分别排在第二、三、四、六、七、十名的位置,在这些学生中,有两名是新培养出来的新秀。这一事实说明,语文老师发现被埋没了的"千里马"是何等重要。我认为对优良型学生的培养,关键是善于发现班内的写作人才,否则语文老师会像无知的"饲马者"那样,面对着有培养的人才而说没人才可培养。
第三类,中间型。这类学生占班内一半以上,他们怕写作文,一到作文时就往往拿作文书来移植。我曾用下水作文来引导学生写作,结果大多数人都依葫芦画瓢,不但照搬下水作文中的语言词汇和题材,还有许多句子出现语病。这与那些一、二类学生的作文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优秀生作文不但不模仿,而且句子流利、词汇丰富、语意连贯,还能写出真情实感。我反复琢磨制约这类中间型学生写作难以进步的原因,原来是这类学生平时很少涉猎课外读物,因而阅读能力低下,词汇积累少,视野狭窄。我曾在初二学生中多次开展讲故事比赛活动,结果有过半的学生不敢参加,这类学生阅读能力低下得真叫人不敢相信。针对这些问题,我一方面组织他们学写日记,一方面教导他们要主动去涉猎课外读物,并组织他们参加背诵诗歌比赛、查字典比赛、剪报比赛,平时的作文批改则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加以鼓励。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这类学生的写作才稍有提高。我深深体会到;这类学生的写作教学的收效期实在大长,老师们往往辛苦了半年、一年,还收效甚微,非有二年、三年的连续工作不能根除这类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而山区中学不跟班教学的模式,又把这一大部分学生推进了写作教学被遗忘了的角落,这正是造成山区中学的学生写作水平特别低下的原因之一。
第四类,后进型。这类学生占班内学生的20%左右,是近几年来新出现的群体。他们阅读能力较低,积累的词语很少,大多懒惰、自卑,平时连背一首诗、写一篇日记也不肯做。对这类学生,我便主动地亲近关心他们,引导他们从背诵、默写一首诗开始,使他们慢慢地从懒惰与自卑中解脱出来,从而对学习写作渐渐有了一些欲望。我把他们的写作要求放到最低的起点上,教他们从每天学造句、写一篇日记或抄一首短诗开始,只要他们肯认真去做,有一点进步,我就肯定他们,表扬他们,使他们树立起写作的信心。经我的长期努力,也曾转化了不少这类型学生。在转化这种低下型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又影响了班内写作水平中间的大多类同学,他们会感到既被优秀生所压抑,又被后进生所追赶的压力,因而产生一定要写好作文的强烈愿望。
9.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 篇九
《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告诉我们:初写议论文最好多以事实论据来证明观点。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一是因为事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一是因为事实好找,它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不过,要注意的是,证明论点的事实,一要真实可靠,否则就失去了说服力。假的事实就好比打官司用伪证,是通不过的;二要有代表性,否则说服力就要打折扣。没有代表性的事实,就好比打官司找的都是旁证,而直接的或主要的物证、人证缺失,对官司的胜算就没有把握。有的学生在没有素材的时候,往往会编造我的朋友、同学、亲戚如何如何之类的故事,虽然可能实有其事,但在力度上不如众所周知的材料更能说服人。面对这种情况,倒不如把“我的朋友、同学、亲戚如何如何”换成“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如何如何”,这种做法就是将“普遍的个体行为”概括为“类的行为”,让读者在生活中加以比照和确认,从而产生认同感,这样的文章也就增强了说服力。
10.初中语文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 篇十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宁县铁王初级中学
实验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我校困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两大因素:其一,受语文界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理解、轻阅读感悟这种大气候的影响,多数学生家庭读书环境差,缺少读书必需的物质条件。其二,学生作文水平不高,“老师一命题,学生扯头皮”现在的学生最怕的可能并不是高难度的试题,而是看起来容易,提起笔来却叫苦连天的作文吧!就现状来看学生能够写出一篇字迹工整,语句通顺,基本符合题意的文章,在阅卷场上就已经很能够打动阅卷老师的法眼了。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理念之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论。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对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结集编印学生优秀作文集《雏鹰》,教师经验总结、论文集能够获得市级以上的奖励。
3、全体语文组教师能够得到专业引领、在语文教学上能够得到更快速的成长。
4、我校学生作文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课题领导小组
行政主持:陆鹏程
专家指导:李建荣(陇东学院副教授)组长:周立锋
组员:郭 龙 刘富海 豆海斌 郑会霞 冯永奇 王刚宁
五、具体分工:
陆鹏程:负责课题管理,专业引领及工作协调。
周立锋:负责课题前测、后测工作;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及课题研究结题报告;《雏鹰》的组织;档案管理。
郭 龙:撰写本小组阶段小结,协助开展全校性作文比赛活动;
刘富海:主持一至三年级各项具体实验工作,撰写本小组阶段小结,协助资料整理;
各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本年级读书活动的策划、组织与资料整理工作。
其它实验教师:负责完成课题组下达的各项任务及所任教班级的实验工作,与组长一起完成结题报告的写作。
六、课题研究的原则
1、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原则。
2、独立写用与平台交流相结合的原则。
3、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观察调查法
通过调查和问卷,对家长、学生相关研究领域进行了解,摸清现实状况,观察课外阅读的实际动态,做出详细记录,根据这些发展变化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获得初步结论,指导计划,并加以实施。
2、行动研究法
即在动态的变化中,不断验证指导效果,及时调整指导内容和方法,以求得更好的指导效果。
3、比较法。学生作文水平前后的比较。
4、评比激励法。对积极参与写作,取得良好成效及明显进步的同学、班级,给予适度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树立典型,激励其他学生多写作。
八、课题研究对象 全校学生、老师
九、课题研究步骤及预期成果 主要计划及预期成果如下:
(一)、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7月)
1、了解学生课外阅读写作的状况。(前测)
2、学习相关理论,制定实施方案。
3、申报课题,制定符合实际的年级组实施方案。
4、聘请专家李建荣老师专业指导、开题可行性论证。
5、开办我校作文集《雏鹰》。
6、撰写本学期研究工作小结
(二)研究阶段(一)(2011年9月——2012年1月)
1、学校建立《我行我秀》校园网上作文展。
2、努力办好作文集《雏鹰》争取上一个档次。
3、组织全校学生假期写成果展评活动。
4、借助网络开展“每周美文”评比活动。
5、邀请专家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6、班级周记活动检查。
7、向各大杂志推荐学生优秀习作。
8、撰写本学期研究工作小结。
研究阶段(二)(2012年1月——2012年7月)
1、表彰读书活动优秀作品、各类积极分子。
2、制定新学期研究工作实施方案。
3、邀请专家指导研究课题工作。
4、争取能够采用这种模式在我校上一节县级公开课。
5、优秀家长经验介绍。
6、撰写本学期研究工作小结。
(三)结题研究阶段(2012年8月——结题)
1、实验后测工作准备;
2、整理课题研究各类材料。
3、撰写经验总结、论文及阶段性总结报告。
4、结集编印学生优秀习作集。
5、进行后测。
6、形成校本教材。
7、申请结题。
【初中语文写作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写作的目标06-19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难点10-02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08-19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培训学习体会10-22
初中语文复习课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复习课要讲究策略09-25
语文初中作文06-27
快乐语文初中07-08
初中语文默写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