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44公关礼仪 全国2014年4月自考 试题

2025-02-08

00644公关礼仪 全国2014年4月自考 试题(9篇)

1.00644公关礼仪 全国2014年4月自考 试题 篇一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财政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0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反映收入和财富分配结构状态的曲线是

A.拉弗曲线 B.洛伦茨曲线

C.绝对平均曲线 D.需求曲线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53

2.公平的基本含义或核心含义是

A.结果公平B.起点公平

C.规则公平D.过程公平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52

3.英国学者皮考克和卫斯曼提出的梯度渐进增长论认为,政府为应对战争、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公共突发事件,会提高税率,增加财政收入,而公众也会在危机时期接受政府提高了的税率,即公众对赋税的承受能力增加了,这是由于出现了

A.马太效应 B.引致效应

C.储蓄效应 D.替代效应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67

4.根据经济性质的不同可以将财政支出分为

A.生产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安全支出

C.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D.基础设施支出和社会事业支出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62

5.依据我国目前人口年龄结构正从“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的特点,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宜采取

A.部分基金制 B.完全基金制

C.现收现付制 D.公积金制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96

6.行政管理支出规模

A.与政府职能范围成反比 B.与行政人员数量和报酬的多少成反比

C.与政府效率成正比 D.与行政人员数量和报酬的多少成正比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83

7.下列财政收入中,国家凭借资本所有权取得的收入是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规费收入 D.债务收入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06

8.财政收入从总体上看,主要来源于

A.剩余产品价值 B.职工工资

C.生产资料 D.债务收入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05

9.只允许将当期固定资产折旧从增值额中予以扣除的增值税称为

A.生产型增值税 B.流通型增值税

C.收入型增值税 D.消费型增值税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37

10.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A.课税对象 B.税率

C.纳税人 D.课税基础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23

11.按照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工资、薪金收入中的3500元为免征额,某中国公民的应税所得额是5000元,税率为3%,那么他的应纳税额应为

A.45元 B.105元

C.150元 D.255元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25

12.在税收支出形式中,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的方式,属于

A.延期纳税 B.税收豁免

C.纳税扣除 D.税收抵免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52

13.国际上常用的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主要是国债负担率,它反映一国经济总规模对国债的承受能力。国债负担率用公式表示为

A.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

B.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00%

C.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00%

D.当年国债余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00%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72

14.国债利率的高低与

A.金融市场利率负相关 B.银行利率正相关

C.政府信用正相关 D.社会资金供给量的大小正相关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76

15.按照预算分级管理的要求划分,可以将政府预算分为

A.投入预算和产出预算 B.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

C.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D.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89

16.负责办理政府预算资金收纳、划分、留解和拨付业务的专门机构是

A.国家金库 B.财政部门

C.税务部门 D.商业银行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99

17.转移支付的资金必须“专款专用”,适合于特定的支出目的,这种类型的转移支付称之为

A.政府转移支付 B.分类转移支付

C.有条件转移支付 D.无条件转移支付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18

18.我国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固定收入的税种是

A.个人所得税 B.关税

C.房产税 D.增值税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16

19.扩张性财政政策通常采用的刺激社会总需求的手段是

A.财政盈余 B.缩小公债规模

C.增收减支 D.减收增支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229

20.下列财政政策工具中,不具有自动稳定功能的是 ...

A.累进所得税 B.社会保险税

C.公债 D.失业救济金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30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自考,赢家,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公共物品具有的特征包括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竞争性

C.非竞争性 D.排他性

E.非排他性

正确答案:ACE(2分)教材P49

22.下列商品中税负难以转嫁的有

A.供给弹性较大的商品 B.供给弹性较小的商品

C.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 D.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

E.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的商品

正确答案:BCE(2分)教材P129

23.下列政府财政支出中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有

A.教育支出 B.社会保障支出

C.财政贴息 D.公共卫生支出

E.财政补贴支出

正确答案:BCE(2分)教材P91

24.下列有关国债的表述正确的有

A.国债是公债的主要组成部分

B.国债的债务人是地方政府

C.国债以国家信用为担保

D.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最为理想的方法

E.国债与私债具有债务的共同特征—偿还性

正确答案:ACDE(2分)

25.下列关于财政政策理解正确的有

A.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主要手段之一

B.制订和实施财政政策的过程就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过程

C.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具有自动稳定器职能

D.国家实施财政政策的一般目的是消除经济波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E.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经常配合使用

正确答案:ABDE(2分)教材P229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6.经济稳定,即静态的稳定,就意味着经济停滞增长。

正确答案:错误。(2分)教材P58

理由:经济稳定,是在经济适度增长中的稳定,即动态稳定,而不是静态稳定。因此,经济稳定包含有经

济增长的内容,是指要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2分)

27.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一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

正确答案:正确。(2分)教材P112

理由: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各因素当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2分)

28.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分离的。

正确答案:正确。(2分)教材P122

理由:它与纳税人有时是一致的,如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条件下,纳税人同时也就是负税人;有时是分离的,如在税负可以转嫁的条件下,纳税人只起了交纳税款的作用,纳税人并不是负税人。(2分)

29.实施分税制的预算管理体制后,就意味着要使地方拥有足以自我平衡的税收收入。

正确答案:错误。(2分)教材P 218

理由:实施分税制的预算管理体制后,并不意味着要使地方拥有足以自我平衡的税收收入,划归地方支配的税收仅仅是地方相对稳定的一部分财政收入,其收支差额要通过中央政府的财政补助或转移支付予以弥补。(2分)

30.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支在数量上的绝对平衡。

正确答案:错误。(2分)教材P226

理由: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这种收支对比关系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收入大于支出,出现结余;二是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赤字;三是收入与支出相等,出现数量上的绝对平衡。但是,由于政府的财政收支是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综合产物,因此,在现实中不太可能出现收支数量上绝对平衡的情况。(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1.简述我国财政农业投资的重点。

正确答案:教材P90

(1)农业基础设施;(1分)

(2)农业科研与推广;(2分)

(3)农村教育;(1分)

(4)农业生态环境建设。(2分)

32.简述现代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

正确答案:教材P130

(1)税收公平原则。(1分)税收公平原则是指纳税人的负担能力要与其经济实力相适应,平等对待所有纳税人,收入多者多纳税,收入少者少纳税。公平原则可以从两方面体现出来:横向公平、纵向公平。(2分)

(2)税收的效率原则。(1分)税收效率原则是指国家征税要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运行的社会效益,有利于税 务行政的管理效益。税收的效率原则包括税收的经济效率和税收的行政效率两方面。(2分)

33.对政府预算收支指标预测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教材P193

(1)基数法;(1分)

(2)系数法;(1分)

(3)比例法;(1分)

(4)定额法;(1分)

(5)综合法;(1分)

(6)零基预算法;(1分)

(7)标准收支法。(1分)

【答对其中6点得满分】

34.简述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教材P215

(1)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和支出划分;(2分)

(2)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收入划分;(2分)

(3)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5.试运用“瓦格纳公共支出增长法则”、“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解释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

正确答案:教材P66

(1)瓦格纳公共支出增长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社会公共需要的规模也随乏增长,财政支出必然以比生产增长更快的速度增长。(1分)

瓦格纳将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1分)

①所谓政治因素,是指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市场的扩张,在市场中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趋于复杂,这就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来执行和监督这些法律与契约的执行。(1分)

②所谓经济因素,是指工业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人口集中、交通拥挤、住房困难,这就给政府增加了进行管理与协调的工作,即社会管理工作加重。(1分)

③此外,对于教育、文化、卫生、福利方面的支出,瓦格纳认为,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由于需求的收入弹性上升,用于这些方面的支出增长也要快于GDP的增长。(1分)

(2)皮考克和卫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论。

该理论建立在以下假设的前提下的:政府喜欢多支出,公民不愿意多交税,因此,当政府在决定预算支出规模时,就必须密切关注公民对于赋税的承受力的反应。公民所能容忍的税收水平,就是政府支出的约束条件。(1分)

在上述假设条件的约束下,他们认为导致政府财政支出的增长,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而且认为外在因素是财政支出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1分)

①所谓内在因素,是指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就会上升,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于是财政支出的增长就会与CDP的增长呈线性关系。(1分)

②所谓外在因素,是指社会发展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遇到一些危害安全的突发事件,如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应对突发事件,化解社会风险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因此,政府就会提高税率,增加财政收入,以应对急剧增加的财政支出。(1分)

(3)经济发展阶段论。把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称为传统社会,把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中期阶段和成熟阶段。(1分)

①在早期阶段,推动公共支出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政府投资性支出的大量增加,投资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如改善交通系统、卫生系统、教育、卫生和健康、法律建设等方面的开支。(1分)

②在经济友展的中期阶段,一方面,政府投资仍然会继续增加,这是因为需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又需要满足经济发展对社会基础设施在数量与质量方面所提出的新的需求,但政府投资在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会逐渐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公众对社会消费支出的需求增加了,要求政府在教育、卫生和安全等方面增加支出。同时,在经济发展中,贫富分化开始加剧,成为社会和经济的不安定因素,也需要政府给予密切关注。(1分)

③在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人们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消费需求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政府的任务就是针对公众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相应地提高在教育、卫生、福利和环保等方面的公共支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保障国民经济福利水平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分)

36.某国的经济处于这样的一种初始状态:存在严重的失业和高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同时还具有轻度的通货膨胀。请问该国政府应采用何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形式来恢复经济平衡?为什么?

正确答案:教材P240

这一失衡状态可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加紧缩性货币政策做调整,可以恢复到平衡状态。(3分)原因在于:

(1)以紧缩性货币政策加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利率,使之在短期内吸引外国资本流入,足以大大削

减国际收支赤字,改善国际收支状态;(3分)

(2)以扩张性财政政策服务于促进充分就业目标,具体而言,通过减税、增加财政支出和形成财政赤字,促使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增加生产、扩大就业;(3分)

(3)以紧缩性货币政策造成的总需求削减,抵消掉扩张性财政政策造成的总需求扩张,于是总需求仍保持不变,不会造成新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原先存在的轻度通货膨胀将继续得到维持,并未恶化。(3分)

在这三个环节中,环节(1)保证了宏观经济外部平衡的恢复;环节(2)、(3)保证了宏观经济内部平衡的恢复。(1分)

2.00644公关礼仪 全国2014年4月自考 试题 篇二

领导科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领导工作严格遵循决策程序,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所体现的领导趋势是(B)

A.领导方式民主化B.领导方法科学化

C.领导主体集团化D.领导工作专门化

2.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是(C)

A.领导经验B.领导权术

C.领导规律D.领导权威

3.领导活动的功能主要在于通过发挥影响力让别人办成事。领导发挥影响力的方式是(A)

A.指导下属B.事必躬亲

C.无为而治D.行政驱使

4.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本质是(A)

A.掌权者、指挥者和管理者的统一 B.当权者、负责人和服务员的统一

C.掌权者、控制者和指挥员的统一 D.当权者、独断者和主导者的统一

5.在我国各项领导原则中,必须首先坚持的最根本的原则是(D)

A.实事求是原则B.群众路线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D.党的基本路线原则

6.官僚主义产生与泛滥的基础是(C)

A.权力与职位的分离B.利益与职务的分离

C.权力与责任的分离D.权力与资源的分离

7.领导者的法治观念的实质是(A)

A.对法律精神和法治价值的认同与贯彻 B.对领导主观能动性超越法律的认同和贯彻

C.倡导法律的工具性价值D.倡导严刑峻法

8.领导者创造政绩的根本途径是(C)

A.在最短时间内追求最高速度和最大增长B.主要依靠各级领导干部的决心和想象力

C.主要依靠大兴求真务实之风D.实行高指标、高投入、高消耗

9.决策者对偶然发生或首次发生的新问题所进行的决策,称为(D)

A.危机决策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D.非程序化决策

10.“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着占先,全盘皆活”,这句话强调的是(A)

A.领导决策的重要性B.选人用人的重要性

C.领导方法的重要性D.领导观念的重要性

11.“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句话说明了人才使用过程中的(C)

A.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B.合理搭配、整体效能的原则

C.重视培养、用养结合的原则 D.长期优待、灵活使用的原则

12.有任免权的领导机关或领导者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对人才授予一定职位的制度,被称为(B)

A.选任制B.委任制

C.聘任制D.荐选制

13.围绕公民的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及法制素质,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属于(C)A,理论教育B.政治教育

C.公民素质教育D.时事政策教育

14.思想政治工作中,理论教育的目标是(A)

A.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B.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

C.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D.强化爱国主义情感

15.设置领导的组织机构,要在依法设置的基础上,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变革。这是领导组织设置所应坚持的(C)

A.否定性原则B.前瞻性原则

C.适应性原则D.合法性原则

16.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领导制度不同,因此,领导体制存在着明显差异,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这就是领导体制的(D)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

C.民族属性D.地域属性

17.著名诗人纪伯伦说:“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这说明领导者应具备优秀的(C)

A.能力素质B.政治素质

C.身心素质D.道德素质

18.领导者善于洞察和满足下属的需要,激发其实现目标的动机,保持其工作的热情。这体现了领导者的(B)

A.沟通能力B.激励能力

C.创新能力D.控制能力

1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了领导者的(A)

A.辩证逻辑思维方法B.系统性思维方法

C.战略性思维方法D.创造性思维方法

20.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就是说(C)

A.所有的人都是可造之才B.创造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C.创造是人人都具备的禀赋D.创造来源于少数精英分子

21.领导者根据工作目标全面审查自己的活动安排,取消和减少不必要和可做可不做的事项,合并相同相似的事项,这种精心安排时间的方法是(B)

A.织网法B.压缩法

C.归纳法D.节律法

22.领导者批评下属的正确做法是(C)

A.清算旧账,集中批评B.不许申辩,不留余地

C.就事论事,人事分开D.响鼓重锤,维护权威

23.领导者发扬良好学风的要求是(D)

A.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局部经验B.照抄照搬文件,追求上级满意

C.钻研理论知识,坚持本本主义D.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24.领导作风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领导作风的改变也不是一日之功,这反映了领导作风的(A)

A.稳定性B.独立性

C.自主性D.客观性

25.把领导绩效考评划分为定性考评、定量考评的依据是(A)

A.考评方式B.考评对象

C.考评目的D.考评层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A.领导者 B.被领导者C.组织目标 D.客观环境E.家庭背景

27.被领导者的特征包括(ABCE)

A.服从性 B.受动性C.对象性 D.虚无性E.源泉性

28.社会主义条件下,领导的组织职能主要表现在(ABCDE)

A.配置组织结构 B.规划目标C.提出任务 D.分配权力E.选人用人

29.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的基本要求是坚持(ABCD)

A.正确的政治方向 B.正确的政治立场C.正确的政治观点

D.严肃的政治纪律E.政治敏感性与鉴别力

30.下列符合领导者战略思维的是(ABCE)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超前思考,徘徊不前E.顾全大局,着眼整体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领导者抉择决策方案的基本要求。答:①时效性;②系统性;③民主性;④合法性;⑤灵活性;

32.人才使用制度中委任制的实施原则。答:①先考察后任命的原则;②工作需要与个人专业特长相结合的原则;③集体讨论决定的原则;④严格审批程序的原则;

33.简述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榜样示范法。答:榜样示范法是指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为范例来教育工作对象,以提高他们思想觉悟的一种方法;①要培养和树立榜样;②要宣传榜样,组织工作对象向榜样学习;③通过榜样的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具体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多样化、形象化,增强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对工作对象的感染力,从而收到示范的更佳效果。

34.领导者坚持和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答:①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的关系问题;②各级领导干部加强集体领导问题;③加强组织纪律问题;④健全并执行好组织规章制度问题;⑤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问题;⑥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问题;

35.领导绩效考评的基本方法。答:①领导考评与群众考评相结合;②平时考评与定期考评相结合;③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试述领导集体素质结构优化的基本途径。答:①转变观念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前提。②改革完善干部管理制度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保障。③开发人才资源,搞好后备队伍建设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重要源泉。

37.试述领导者驾驭会议的艺术。答:答:会议是领导者实施领导的常用工具,驾驭会议艺术在领导活动中可以发挥巨大的成效。驾驭驾驭会议会议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要善于控制会议的进程;②保持言简意明的会风;③言行举止要适当;④处理会议问题的技巧;

五、案例题(本题15分)

38.同样的官,不同的结局

唐某在担任某国家级贫困县县委书记后,让有关部门安排重新装修了办公室。在这个122平方米的办公套房中,既有奢华的办公设备,也有多功能卫生间、真皮按摩椅、高档茶具等生活设施,墙上还悬挂着唐某花费12万元请书法家为其题的字“清正廉洁”,整个办公室装修费用高达200多万元。唐某只身赴任,不甘寂寞,背叛家庭,先后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唐某还喜欢吃喝玩乐,抽高档烟、喝高档酒、戴高档手表,工作时间频繁进出娱乐场所,他认为这是官员身份和生活品位的象征。2013年初,唐某在某豪华会所大宴宾客时被省纪委检查组当场发现,后被免去县委书记职务。

某县信访局长张某坚守信访岗位24年,一身正气,真心诚意为民解难、为党分忧,平均每年接待上访群众2000多人次,处理人民来信2000多封,以务实的作风和高尚的人格化解

了一个又一个矛盾,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了一方稳定,也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被人们赞誉为“连心桥”上的贴心人。张某一贯保持平民本色,骑自行车上班,出差住中低档宾馆。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后他表示:“我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去了解社情民意,关注民生,永远做人民的勤务员!”

请运用领导科学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提示:(1)结合案例分析说明领导者生活作风的基本要求。答:①思想作风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②学习作风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③工作作风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④组织作风要坚持和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⑤生活作风要廉洁奉公,艰苦奋斗;

3.00644公关礼仪 全国2014年4月自考 试题 篇三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试题

课程代码:0092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在经济法的体系结构中属于

A.宏观调控法范畴

C.金融监管法范畴

2.政府的经营性经济行为是指政府的A.经济调控行为

C.经济组织行为 B.信息服务行为 D.采购行为 B.市场管理法范畴 D.企业组织管理法范畴

3.王某是某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按照法律规定,王某的任期不得超过 ..

A.2年

C.4年 B.3年 D.5年

4.甲乙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对外负债30万元人民币,希望获得资金扭亏为盈,于是决定让丙投资10万元人民币加入该合伙企业。如果丙同意加入,则丙对该普通合伙企业之前的对外负债

A.不承担责任

C.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B.以10万元人民币为限承担责任 D.根据入伙协议约定承担责任

5.王某于2012年6月13日向登记机关申请个人独资企业登记,当日登记机关受理申请,并于2012年6月20日签发了营业执照,王某2012年6月22日收到营业执照,并于2012年7月1日开始正式营业,该个人独资企业的成立日期是

A.2012年6月13日

C.2012年6月22日 B.2012年6月20日 D.2012年7月1日

═══════════════════════════════════════════════════════════════════════════════

-本套试题共分5页,当前页是第1页-

6.日本A投资公司与中国B钢铁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了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股东会

C.董事会 B.监事会 D.经理

7.A公司向人民法院依法申请宣告破产,在A公司破产程序中的决议、监督机构是

A.债权人会议

C.人民法院 B.破产管理人 D.债务人的监事会

8.甲、乙两家用电器公司在中国家用电器市场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可以推定甲、乙两个家用电器公司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情形的最低标准是

A.甲乙在中国家用电器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3

B.甲乙在中国家用电器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

C.甲乙在中国家用电器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2/3

D.甲乙在中国家用电器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3/4

9.某家电商场搞促销,在宣传海报上写明“凡购买电器累计满1000元者,惠给总价款10%的回扣”,被人发现后举报到有关部门。经调查发现该家电商场给付的回扣在账面上有明确记载。该商场给付回扣的行为是

A.不正当竞争行为

C.正当的促销交易行为 B.变相行贿行为 D.降价排挤行为

10.张某购买了一台挂烫机,在使用过程中因说明书中未提示储水箱无水状态下禁止使用,导致挂烫机在储水箱无水状态下通电后烧毁。经有关部门鉴定,该挂烫机无质量问题。则该产品属于

A.设计上存在缺陷

C.指示上存在缺陷 B.制造上存在缺陷 D.无缺陷产品

11.某民办教育机构扩建校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该扩建校区用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是

A.40年

C.60年

12.有权对国务院审计署的审计长提名的是

A.国家主席

C.国务院总理 B.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50年 D.70年

13.某政府机关在履行空调机的政府采购合同中需追加购买空调机。依法律规定,在不改变合同其他条款的前提下可以与供应商协商签订补充合同,但所有补充合同的采购金额不得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的 ..

A.10%

C.30% B.20% D.50%

14.某石油销售公司2010年5月销售汽柴油取得不含增值税销售收入额1000万元,该公司当期的进项税额为80万元,则该公司当期应纳增值税额为

A.50万元

C.120万元 B.90万元 D.150万元

15.商业银行因行使抵押权、质权而取得的不动产或者股权,应当自取得之日起

A.半年内予以处分

C.二年内予以处分 B.一年内予以处分 D.三年内予以处分

16.政府机关、学校、法院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单位和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

A.财政拨款

C.基本建设基金 B.银行信贷资金 D.自筹资金

17.依《价格法》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

A.重要商品储备制度

C.价格监测制度 B.风险控制制度 D.听证会制度

18.某市物价监督检查机关在物价监督检查中发现经营者叶某对其经营的商品未明码标价,便责令其改正,并没收其违法所得2500元,同时按规定可以并处

A.2000元以下罚款

C.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 B.5000元以下罚款 D.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19.大汪村近些年因村民进城务工,导致村内土地大面积抛荒,为解决此问题,经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将本村所属的抛荒地交给村外的某单位承包经营,并签订了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按规定,这一行为还须报

A.村民委员会批准

C.县级土地管理部门批准 B.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D.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20.对外贸易中的临时保障措施采取的形式是

A.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C.要求提供保函 B.要求提供保证金 D.提高关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经济法的特征表现为

A.政策性

C.系统性

E.国家行政权本位

22.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A.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

C.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 B.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D.有必要的从业人员 B.个体权利本位 D.社会公益性

E.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23.甲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1年7月18日受理了A公司的破产申请,管理人在接管后发现A公司在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存在一些涉及债务人财产的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的行为包括

A.2010年4月21日对B公司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

B.2010年7月15日对C公司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

C.2010年8月25日将一辆货车无偿转让给D公司

D.2011年3月12日放弃对E公司的80万元人民币债权

E.2011年5月18日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将办公楼转让给F公司

24.依据我国法律规定,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

A.欺骗性标志交易

C.诋毁商誉

E.商业贿赂

25.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包括

A.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并出具审查报告

B.对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

C.向被审计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建议

D.对企业进行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

E.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的审计事宜

26.依据《草原法》的规定,应当划为基本草原,实施严格管理的有

A.重要放牧场

C.草原科研、教学实验基地

E.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草原

27.《价格法》规定的价格总水平的调控手段包括

A.重要审批储备制度

C.重要农产品保护价格制度

E.价格紧急措施制度

28.固定资产投资按其经济用途不同,可分为

A.基本建设投资

C.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

E.机器设备的日常维修投资

29.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包括

A.规定和集中存款准备金

C.办理再贴现

E.经理国库

30.甲、乙、丙欲成立一普通合伙企业,则下列关于其设立程序与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丙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B.三者必须签订书面合伙协议

C.可以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但不得以劳务出资

B.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D.侵犯商业秘密 B.割草地 D.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类型 B.价格监测制度 D.价格干预措施制度 B.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 D.更新改造投资 B.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D.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D.合伙企业名称中应当标明“普通合伙”字样

E.要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经济法主体

3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33.对外贸易法

34.政府指导价

35.预算管理职权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6.简述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及特征。

37.简述商业银行贷款应遵循的资产负债比例规定。

38.简述欺骗性标志交易行为的表现。

39.简述破产的特征。

五、论述题(10分)

40.试述维护房地产权利人合法权益原则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的体现。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甲某于2011年5月从A百货公司购买了B公司生产的某品牌电视机一台,2011年6月,甲某约了朋友乙和丙在自己家中看足球比赛。该电视机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致使正在看电视的乙某的眼睛和右上肢严重受伤。乙某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A百货公司赔偿损失。经有关部门鉴定,该电视机属于缺陷产品。A百货公司辩称:乙某不是实际购买者,因此不具备原告主体资格,另外该产品为缺陷产品,自己不应成为本案被告,应由B公司赔偿。

试分析:(1)乙某是否具备原告主体资格?为什么?(3分)

(2)A百货公司是否可以作为本案被告?为什么?(4分)

(3)如果法院判决A百货公司赔偿,A百货公司赔偿后是否有权要求B公司对此次伤害案件承担责任?为什么?(3分)

42.一家大型商场因员工的失误行为引起火灾,造成大批商品受损。事后,该商场分发大量宣传单称“本商场正以两折的价格处理一批因火灾而被水浸泡过的商品”。消费者甲获悉后,以500元的价格购买了原价为2500元的名牌衣服。甲买回穿了几日后,便发现衣服有碱渍,难以去除。甲要求商场退货,被拒绝。

问:(1)商场应否承担退货责任?为什么?(5分)

4.00644公关礼仪 全国2014年4月自考 试题 篇四

课程代码:023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设P:天下大雨,Q:他在室内运动,命题“除非天下大雨,否则他不在室内运动”可符合化为()

A.P∧QB.P→Q C.P→QD.P→Q

2.下列命题联结词集合中,是最小联结词组的是()

A.{,}B.{,∨,∧} C.{,∧}D.{∧,→}

3.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

A.如果2是偶数,那么一个公式的析取范式惟一

B.如果2是偶数,那么一个公式的析取范式不惟一

C.如果2是奇数,那么一个公式的析取范式惟一

D.如果2是奇数,那么一个公式的析取范式不惟一

4.谓词公式 x(P(x)∨yR(y))→Q(x))中变元x是()

A.自由变元B.约束变元

C.既不是自由变元也不是约束变元D.既是自由变元也是约束变元

5.若个体域为整数减,下列公式中值为真的是()

A.xy(x+y=0)B.y x(x+y=0)C.x y(x+y=0)D.xy(x+y=0)

6.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x∈{x}-{{x}}B.{x}{x}-{{x}}

C.A={x}∪x,则x∈A且xAD.A-B=A=B

7.设P={x|(x+1)2≤4},Q={x|x2+16≥5x},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PQB.PQ C.QPD.Q=P

8.下列表达式中不成立的是()

A.A∪(BC)=(A∪B)(A∪C)B.A∩(BC)=(A∩B)(A∩C)C.(AB)×C=(A×C)(B×C)D.(A-B)×C=(A×C)-(B×C)9.半群、群及独异点的关系是()

A.{群}{独异点}{半群}B.{独异点}{半群}{群} C.{独异点}{群}{半群}D.{半群}{群}{独异点} 10.下列集合对所给的二元运算封闭的是()

A.正整数集上的减法运算

B.在正实数的集R+上规定为ab=ab-a-b a,b∈R+ C.正整数集Z+上的二元运算为xy=min(x,y)x,y∈Z+ D.全体n×n实可逆矩阵集合Rn×n上的矩阵加法

11.设集合A={1,2,3},下列关系R中不是等价关系的是()A.R={<1,1>,<2,2>,<3,3>}

B.R={<1,1>,<2,2>,<3,3>,<3,2>,<2,3>})

C.R={<1,1>,<2,2>,<3,3>,<1,2>}

D.R={<1,1>,<2,2>,<3,3>,<1,2>,<2,1>,<1,3>,<3,1>,<2,3>,<3,2>} 12.下列函数中为双射的是()

A.f:Z→Z,f(j)=j(mod)B.f:N→N,f(j)= C.f:Z→N,f(j)=|2j|+1D.f:R→R,f(r)=2r-15

13.设集合A={a,b, c}上的关系如下,具有传递性的是()

A.R={,,,}B.R={,} C.R={,,,}D.R={}

14.含有5个结点,3条边的不同构的简单图有()

A.2个B.3个

C.4个D.5个

15.设D的结点数大于1,D=是强连通图,当且仅当()

A.D中至少有一条通路B.D中至少有一条回路

C.D中有通过每个结点至少一次的通路D.D中有通过每个结点至少一次的回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设A={1,2,3},B={3,4,5},则AA=___________,AB=___________。

17.设A={1,2,3,4,5},RA×A,R={<1,2>,<3,4>,<2,2>},则R的自反闭包r(R)=__________。

对称闭包t(R)=__________。

18.设P、Q为两个命题,德摩根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吸收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19.对于公式 x(P(x)∨Q(x)),其中P(x)∶x=1,Q(x)∶x=2,当论域为{1,2}时,其真值为_____________ ,当论域为{0,1,2}时,其真值为_____________。

20.设f∶R→R,f(x)=x+3,g∶R→R,g(x)=2x+1,则复合函数 ,。

21.3个结点可构成_________个不同构的简单无向图,可构成________个不同构的简单有向图。

22.无向图G=如左所示,则G的最大度

Δ(G)=_____________,G的最小度δ(G)=_____________。

23.设图G,V={v1,v2,v3,v4},若G的邻接矩阵,则deg-(v1)=_ ________, deg+(v4)=____________。

24.格L是分配格,当且仅当L既不含有与_______同构的子格,也不含有与______同格的子格。

25.给定集合A={1,2,3,4,5},在集合A上定义两种关系:R={<1,2>,<3,4>,<2,2>}, S={<4,2>,<2,5>,<3,1>,<1,3>},则。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6、27题各5分,第28、29题各6分,第30题8分,共30分)

26.设A={a,b,c,d},A上的等价关系R={,,,}∪IA,画出R的关系图,并求出A中各元素的等价类。

27.构造命题公式(P∨Q)(P∧Q)的真值表。

28.求下列公式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P→((Q→P)∧(P∧Q))

29.设A={a, b, c, d, e},R为A上的关系,R={,,, , ,, }∪IA,试画的哈斯图,并求A中的最大元,最小元,极大元,极小元。

30.给定图G如图所示,(1)G中长度为4的路有几条?其中有几条回路?(2)写出G的可达矩阵。

四、证明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题各6分,第33题8分,共20分)

31.设(L,≤)是格,试证明: a, b, c ∈L, 有a∧(b∨c)≥(a∧b)∨(a∧c);

a∨(b∧c)≤(a∨b)∧(a∨c)。

32.设R是A上的自反和传递关系,如下定义A上的关系T,使得 x, y∈A,∈T ∈R∧(y, x)∈R。

证明T是A上的等价关系。

33.设有G=, V的结点数|V|=n,称该图为n阶图,若从结点vi到vj存在路,证明从vi到vj必存在长度小于等于n-1的一条路。

五、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4题7分,第35题8分,共15分)

34.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

每个喜欢步行的人都不喜欢坐汽车,每个人或者喜欢坐汽车或者喜欢骑自行车。有的人不喜欢骑自行车,因而有的人不喜欢步行。

35.今要将6人分成3组(每组2个人)去完成3项任务。已知每个人至少与其余5个人中的3个人能相互合作。

(1)能否使得每组的2个人都能相互合作?

(2)你能给出几种不同的分组方案?

《离散数学》试题及答案3

一、填空题设集合A,B,其中A={1,2,3}, B= {1,2}, 则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有限集合A, |A| = n, 则 |(A×A)|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集合A = {a, b}, B = {1, 2}, 则从A到B的所有映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其中双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命题公式G=(PQ)∧R,则G的主析取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设G是完全二叉树,G有7个点,其中4个叶点,则G的总度数为__________,分枝点数为________________.6 设A、B为两个集合, A= {1,2,4}, B = {3,4}, 则从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 _____________________.7.设R是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则R所具有的关系的三个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设命题公式G=(P(QR)),则使公式G为真的解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设集合A={1,2,3,4}, A上的关系R1 = {(1,4),(2,3),(3,2)}, R1 = {(2,1),(3,2),(4,3)}, 则R1•R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2•R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设有限集A, B,|A| = m, |B| = n, 则| |(A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设A,B,R是三个集合,其中R是实数集,A = {x |-1≤x≤1, xR}, B = {x | 0≤x < 2, xR},则A-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A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设集合A={2, 3, 4, 5, 6},R是A上的整除,则R以集合形式(列举法)记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设一阶逻辑公式G = xP(x)xQ(x),则G的前束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15.设G是具有8个顶点的树,则G中增加_________条边才能把G变成完全图。

16.设谓词的定义域为{a, b},将表达式xR(x)→xS(x)中量词消除,写成与之对应的命题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设集合A={1, 2, 3, 4},A上的二元关系R={(1,1),(1,2),(2,3)}, S={(1,3),(2,3),(3,2)}。则R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 设集合A={2,{a},3,4},B = {{a},3,4,1},E为全集,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2}A(B){a}A(C){{a}}BE(D){{a},1,3,4}B.设集合A={1,2,3},A上的关系R={(1,1),(2,2),(2,3),(3,2),(3,3)},则R不具备().(A)自反性(B)传递性(C)对称性(D)反对称性 设半序集(A,≤)关系≤的哈斯图如下所示,若A的子集B = {2,3,4,5},则元素6为B的()。

(A)下界(B)上界(C)最小上界(D)以上答案都不对下列语句中,()是命题。

(A)请把门关上(B)地球外的星球上也有人

(C)x + 5 > 6(D)下午有会吗? 设I是如下一个解释:D={a,b}, 则在解释I下取真值为1的公式是().(A)xyP(x,y)(B)xyP(x,y)(C)xP(x,x)(D)xyP(x,y).6.若供选择答案中的数值表示一个简单图中各个顶点的度,能画出图的是().(A)(1,2,2,3,4,5)(B)(1,2,3,4,5,5)(C)(1,1,1,2,3)(D)(2,3,3,4,5,6).7.设G、H是一阶逻辑公式,P是一个谓词,G=xP(x), H=xP(x),则一阶逻辑公式GH是().(A)恒真的(B)恒假的(C)可满足的(D)前束范式.设命题公式G=(PQ),H=P(QP),则G与H的关系是()。

(A)GH(B)HG(C)G=H(D)以上都不是.9 设A, B为集合,当()时A-B=B.(A)A=B(B)AB(C)BA(D)A=B=.设集合A = {1,2,3,4}, A上的关系R={(1,1),(2,3),(2,4),(3,4)}, 则R具有()。

(A)自反性(B)传递性(C)对称性(D)以上答案都不对下列关于集合的表示中正确的为()。

(A){a}{a,b,c}(B){a}{a,b,c}(C){a,b,c}(D){a,b}{a,b,c} 12 命题xG(x)取真值1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对任意x,G(x)都取真值1.(B)有一个x0,使G(x0)取真值1.(C)有某些x,使G(x0)取真值1.(D)以上答案都不对.13.设G是连通平面图,有5个顶点,6个面,则G的边数是().(A)9条(B)5条(C)6条(D)11条.14.设G是5个顶点的完全图,则从G中删去()条边可以得到树.(A)6(B)5(C)10(D)4.15.设图G的相邻矩阵为,则G的顶点数与边数分别为().(A)4, 5(B)5, 6(C)4, 10(D)5, 8.三、计算证明题

1.设集合A={1, 2, 3, 4, 6, 8, 9, 12},R为整除关系。

(1)画出半序集(A,R)的哈斯图;

(2)写出A的子集B = {3,6,9,12}的上界,下界,最小上界,最大下界;

(3)写出A的最大元,最小元,极大元,极小元。

2.设集合A={1, 2, 3, 4},A上的关系R={(x,y)| x, yA 且 x  y}, 求

(1)画出R的关系图;

(2)写出R的关系矩阵.3.设R是实数集合,,,是R上的三个映射,(x)= x+3, (x)= 2x, (x)= x/4,试求复合映射•,•, •, •,••.4.设I是如下一个解释:D = {2, 3}, abf(2)f(3)P(2, 2)P(2, 3)P(3, 2)P(3, 3)32320011

试求(1)P(a, f(a))∧P(b, f(b));(2)xy P(y, x).5.设集合A={1, 2, 4, 6, 8, 12},R为A上整除关系。

(1)画出半序集(A,R)的哈斯图;

(2)写出A的最大元,最小元,极大元,极小元;

(3)写出A的子集B = {4, 6, 8, 12}的上界,下界,最小上界,最大下界.6.设命题公式G = (P→Q)∨(Q∧(P→R)), 求G的主析取范式。

7.(9分)设一阶逻辑公式:G =(xP(x)∨yQ(y))→xR(x),把G化成前束范式.9.设R是集合A = {a, b, c, d}.R是A上的二元关系, R = {(a,b),(b,a),(b,c),(c,d)},(1)求出r(R), s(R), t(R);

(2)画出r(R), s(R), t(R)的关系图.11.通过求主析取范式判断下列命题公式是否等价:

(1)G =(P∧Q)∨(P∧Q∧R)

(2)H =(P∨(Q∧R))∧(Q∨(P∧R))

13.设R和S是集合A={a, b, c, d}上的关系,其中R={(a, a),(a, c),(b, c),(c, d)}, S={(a, b),(b, c),(b, d),(d, d)}.(1)试写出R和S的关系矩阵;

(2)计算R•S, R∪S, R-1, S-1•R-1.四、证明题

1.利用形式演绎法证明:{P→Q, R→S, P∨R}蕴涵Q∨S。

2.设A,B为任意集合,证明:(A-B)-C = A-(B∪C).3.(本题10分)利用形式演绎法证明:{A∨B, C→B, C→D}蕴涵A→D。

4.(本题10分)A, B为两个任意集合,求证:

A-(A∩B)=(A∪B)-B.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3};{{3},{1,3},{2,3},{1,2,3}}.2..3.1= {(a,1),(b,1)}, 2= {(a,2),(b,2)},3= {(a,1),(b,2)}, 4= {(a,2),(b,1)};3, 4.4.(P∧Q∧R).5.12, 3.6.{4}, {1, 2, 3, 4}, {1, 2}.7.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8.(1, 0, 0),(1, 0, 1),(1, 1, 0).9.{(1,3),(2,2),(3,1)};{(2,4),(3,3),(4,2)};{(2,2),(3,3)}.10.2mn.11.{x |-1≤x < 0, xR};{x | 1 < x < 2, xR};{x | 0≤x≤1, x12.12;6.13.{(2, 2),(2, 4),(2, 6),(3, 3),(3, 6),(4, 4),(5, 5),(6, 6)}.14.x(P(x)∨Q(x)).15.21.16.(R(a)∧R(b))→(S(a)∨S(b)).17.{(1, 3),(2, 2)};{(1, 1),(1, 2),(1, 3)}.二、选择题

1.C.2.D.3.B.4.B.5.D.6.C.7.C.8.A.9.D.10.B.11.B.13.A.14.A.15.D

三、计算证明题

1.(1)

(2)B无上界,也无最小上界。下界1, 3;最大下界是3.(3)A无最大元,最小元是1,极大元8, 12, 90+;极小元是1.2.R = {(1,1),(2,1),(2,2),(3,1),(3,2),(3,3),(4,1),(4,2),(4,3),(4,4)}.(1)

(2)

3.(1)•=((x))=(x)+3=2x+3=2x+3.(2)•=((x))=(x)+3=(x+3)+3=x+6,(3)•=((x))=(x)+3=x/4+3,(4)•=((x))=(x)/4=2x/4 = x/2,(5)••=•(•)=•+3=2x/4+3=x/2+3.4.(1)P(a, f(a))∧P(b, f(b))= P(3, f(3))∧P(2, f(2))= P(3, 2)∧P(2, 3)= 1∧0 = 0.(2)xy P(y, x)= x(P(2, x)∨P(3, x))

R}.6 =(P(2, 2)∨P(3, 2))∧(P(2, 3)∨P(3, 3))=(0∨1)∧(0∨1)= 1∧1 = 1.5.(1)

(2)无最大元,最小元1,极大元8, 12;极小元是1.(3)B无上界,无最小上界。下界1, 2;最大下界2.6.G = (P→Q)∨(Q∧(P→R))= (P∨Q)∨(Q∧(P∨R))=(P∧Q)∨(Q∧(P∨R))=(P∧Q)∨(Q∧P)∨(Q∧R)

=(P∧Q∧R)∨(P∧Q∧R)∨(P∧Q∧R)∨(P∧Q∧R)∨(P∧Q∧R)∨(=(P∧Q∧R)∨(P∧Q∧R)∨(P∧Q∧R)∨(P∧Q∧R)∨(P∧Q∧R)= m3∨m4∨m5∨m6∨m7 = (3, 4, 5, 6, 7).7.G =(xP(x)∨yQ(y))→xR(x)= (xP(x)∨yQ(y))∨xR(x)=(xP(x)∧yQ(y))∨xR(x)=(xP(x)∧yQ(y))∨zR(z)= xyz((P(x)∧Q(y))∨R(z))

9.(1)r(R)=R∪IA={(a,b),(b,a),(b,c),(c,d),(a,a),(b,b),(c,c),(d,d)}, s(R)=R∪R-1={(a,b),(b,a),(b,c),(c,b)(c,d),(d,c)},t(R)=R∪R2∪R3∪R4={(a,a),(a,b),(a,c),(a,d),(b,a),(b,b),(b,c),(b,d),(c,d)};

(2)关系图:

11.G=(P∧Q)∨(P∧Q∧R)

=(P∧Q∧R)∨(P∧Q∧R)∨(P∧Q∧R)=m6∨m7∨m3 =(3, 6, 7)

H =(P∨(Q∧R))∧(Q∨(P∧R))=(P∧Q)∨(Q∧R))∨(P∧Q∧R)

=(P∧Q∧R)∨(P∧Q∧R)∨(P∧Q∧R)∨(P∧Q∧R)∨(P∧Q∧R)=(P∧Q∧R)∨(P∧Q∧R)∨(P∧Q∧R)=m6∨m3∨m7 =(3, 6, 7)

G,H的主析取范式相同,所以G = H.13.(1)

P∧Q∧R)7

(2)R•S={(a, b),(c, d)},R∪S={(a, a),(a, b),(a, c),(b, c),(b, d),(c, d),(d, d)}, R-1={(a, a),(c, a),(c, b),(d, c)}, S-1•R-1={(b, a),(d, c)}.四 证明题

1.证明:{P→Q, R→S, P∨R}蕴涵Q∨S(1)P∨RP

(2)R→PQ(1)(3)P→QP

(4)R→QQ(2)(3)(5)Q→RQ(4)(6)R→SP

(7)Q→SQ(5)(6)(8)Q∨SQ(7)

2.证明:(A-B)-C =(A∩~B)∩~C = A∩(~B∩~C)= A∩~(B∪C)= A-(B∪C)

3.证明:{A∨B, C→B, C→D}蕴涵A→D(1)AD(附加)(2)A∨BP(3)BQ(1)(2)(4)C→BP(5)B→CQ(4)(6)CQ(3)(5)(7)C→DP(8)DQ(6)(7)(9)A→DD(1)(8)

所以 {A∨B, C→B, C→D}蕴涵A→D.4.证明:A-(A∩B)= A∩~(A∩B)=A∩(~A∪~B)

=(A∩~A)∪(A∩~B)=∪(A∩~B)=(A∩~B)=A-B

而(A∪B)-B =(A∪B)∩~B

=(A∩~B)∪(B∩~B)=(A∩~B)∪

= A-B

所以:A-(A∩B)=(A∪B)-B.8

1.离散数学试题及答案2 离散数学试题

一.多重选择填空题

(本题包括16个空格,每个空格3分,共48分。每道小题都可能有一个以上的正确选项,须选出所有的正确选项,不答不得分,多选、少选或选错都将按比例扣分。)1.命题公式(P∧(P→Q))→Q是_____式。

(1)重言(2)矛盾(3)可满足(4)非永真的可满足 2.给定解释I=(D,)=(整数集,{f(x,y):f(x,y)=x-y;g(x,y):g(x,y)=x+y;P(x,y):x

(1)100(2)99(3)2048(4)1024(5)512 4.集合A={x|x是整数,<30},B={x|x是质数,x<20},C={1,3,5},则① =_____;② =_____;③ =_____;④ =_____。(1){1,2,3,5}(2)(3){0}(4){1,3,5,7,11,13,17,19}(5){1,3,5,7}(6){7,11,13,17,19} 5.设A、B、C是集合,下列四个命题中,_____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正确的。(1)若A B且B∈C,则A∈C(2)若A B且B∈C,则A C(3)若A∈B且B C,则A C(4)若A∈B且B C,则A∈C 6.设集合A={a,b,c,d,e,f,g},A的一个划分 ={{a,b},{c,d,e},{f,g}},则 所对应的等价关系有_____个二元组。

(1)14(2)15(3)16(4)17(5)8(6)49(7)512 7.S={1,2,3,4,5,6,7,8,9,10,11,12},≤是S上的整除关系。S的子集B={2,4,6},则在(S,≤)中,B的最大元是_____;B的最小元是_____;B的上确界是_____;B的下确界是_____。

(1)不存在的(2)36(3)24(4)12(5)6(6)1(7)2 8.设有有限布尔代数(B,+,*,’,0,1),则 =_____能成立。(1)1(2)2(3)3(4)4(5)5(6)8(7)9 9.G={0,1,2,„,n},n∈N,定义 为模n加法,即x y=(x+y)mod n,则代数系统(G,)_____。

(1)是半群但不是群(2)是无限群(3)是循环群(4)是变换群(5)是交换群

10.n个结点、m条边的无向连通图是树当且仅当m=_____。(1)n+1(2)n(3)n-1(4)2n-1 二请给出命题公式 的主析取范式。(10分)三假设下列陈述都是正确的:(1)学生会的每个成员都是学生并且是班干部;

(2)有些成员是女生。问是否有成员是女班干部?请将上述陈述和你的结论符号化,并给出你的结论的形式证明。(10分)四设R和S是集合X上的等价关系,则S∩R必是等价关系。(10分)

参考答案

一、1.1、3 2.4 3.4 4.1;4;2;2 5.4 6.4 7.1;7;4;7 8.2、4、6 9.3、4 10.3

二、分析:求给定命题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通常有两种方法——列表法和等值演算法。(1)列表法

列出给定公式的真值表,其真值为真的赋值所对应的极小项的析取,即为此公式的主析取范式。(2)等值演算法 在等值演算中,首先将公式中的蕴涵联结词和等价联结词化去,使整个公式化归为析取范式,然后删去其中所有的永假合取项,再将析取式中重复出现的合取项合并和合并合取项中相同的命题变元,最后对合取项添加没有出现的命题变元,就是合取 ,经过化简整理,即可得到主析取范式。解:(1)列表法 设

000011111 001010100 010010100 011110100 100001000 101000010 110000010 111100111 根据真值表中 真值为1的赋值所对应的极小项的析取,即为 的主析取范式。由表可知

(2)等值演算

三、解:有成员是女班干部。

将命题符号化,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

:x是学生会的成员。:x是学生 :x是班干部 :x是女性 前提:,结论: 证明: ① P ② ES①,e为额外变元 ③ P ④ T③ ⑤ T② ⑥ T② ⑦ T④⑤⑥ ⑧ T② ⑨ T⑤⑦⑧ ⑩ EG⑨

离散数学试题及答案1

离散数学考试试题(A卷及答案)

一、(10分)某项工作需要派A、B、C和D 4个人中的2个人去完成,按下面3个条件,有几种派法?如何派?

(1)若A去,则C和D中要去1个人;

(2)B和C不能都去;

(3)若C去,则D留下。

解 设A:A去工作;B:B去工作;C:C去工作;D:D去工作。则根据题意应有:ACD,(B∧C),CD必须同时成立。因此

(ACD)∧(B∧C)∧(CD)

(A∨(C∧ D)∨(C∧D))∧(B∨C)∧(C∨D)

(A∨(C∧ D)∨(C∧D))∧((B∧C)∨(B∧D)∨C∨(C∧D))(A∧B∧C)∨(A∧B∧D)∨(A∧C)∨(A∧C∧D)

∨(C∧ D∧B∧C)∨(C∧ D∧B∧D)∨(C∧ D∧C)∨(C∧ D∧C∧D)

∨(C∧D∧B∧C)∨(C∧D∧B∧D)∨(C∧D∧C)∨(C∧D∧C∧D)

F∨F∨(A∧C)∨F∨F∨(C∧ D∧B)∨F∨F∨(C∧D∧B)∨F∨(C∧D)∨F

(A∧C)∨(B∧C∧ D)∨(C∧D∧B)∨(C∧D)(A∧C)∨(B∧C∧ D)∨(C∧D)T

故有三种派法:B∧D,A∧C,A∧D。

二、(15分)在谓词逻辑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某学术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是专家并且是工人,有些成员是青年人,所以,有些成员是青年专家。

解:论域:所有人的集合。(): 是专家;(): 是工人;(): 是青年人;则推理化形式为:

(()∧()),()(()∧())下面给出证明:

(1)()P

(2)(c)T(1),ES(3)(()∧())P

(4)(c)∧(c)T(3),US(5)(c)T(4),I

(6)(c)∧(c)T(2)(5),I

11(7)(()∧())T(6),EG

三、(10分)设A、B和C是三个集合,则AB(BA)。

证明:ABx(x∈A→x∈B)∧x(x∈B∧xA)x(xA∨x∈B)∧x(x∈B∧xA)x(x∈A∧xB)∧x(xB∨x∈A)x(x∈A∧xB)∨x(x∈A∨xB)(x(x∈A∧xB)∧x(x∈A∨xB))(x(x∈A∧xB)∧x(x∈B→x∈A))(BA)。

四、(15分)设A={1,2,3,4,5},R是A上的二元关系,且R={<2,1>,<2,5>,<2,4>,<3,4>,<4,4>,<5,2>},求r(R)、s(R)和t(R)。

解 r(R)=R∪IA={<2,1>,<2,5>,<2,4>,<3,4>,<4,4>,<5,2>,<1,1>,<2,2>,<3,3>,<4,4>,<5,5>}

s(R)=R∪R-1={<2,1>,<2,5>,<2,4>,<3,4>,<4,4>,<5,2>,<1,2>,<4,2>,<4,3>}

R2={<2,2>,<2,4>,<3,4>,<4,4>,<5,1>,<5,5>,<5,4>} R3={<2,1>,<2,5>,<2,4>,<3,4>,<4,4>,<5,2>,<5,4>}

R4={<2,2>,<2,4>,<3,4>,<4,4>,<5,1>,<5,5>,<5,4>}=R2

t(R)= Ri={<2,1>,<2,5>,<2,4>,<3,4>,<4,4>,<5,2>,<2,2>,<5,1>,<5,4>,<5,5>}。

五、(10分)R是非空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若R是对称的,则r(R)和t(R)是对称的。

证明 对任意的x、y∈A,若xr(R)y,则由r(R)=R∪IA得,xRy或xIAy。因R与IA对称,所以有yRx或yIAx,于是yr(R)x。所以r(R)是对称的。

下证对任意正整数n,Rn对称。

因R对称,则有xR2yz(xRz∧zRy)z(zRx∧yRz)yR2x,所以R2对称。若 对称,则x yz(x z∧zRy)z(z x∧yRz)y x,所以 对称。因此,对任意正整数n,对称。

对任意的x、y∈A,若xt(R)y,则存在m使得xRmy,于是有yRmx,即有yt(R)x。因此,t(R)是对称的。

六、(10分)若f:A→B是双射,则f-1:B→A是双射。

证明 因为f:A→B是双射,则f-1是B到A的函数。下证f-1是双射。

对任意x∈A,必存在y∈B使f(x)=y,从而f-1(y)=x,所以f-1是满射。

对任意的y1、y2∈B,若f-1(y1)=f-1(y2)=x,则f(x)=y1,f(x)=y2。因为f:A→B是函数,则y1=y2。所以f-1是单射。

综上可得,f-1:B→A是双射。

七、(10分)设是一个半群,如果S是有限集,则必存在a∈S,使得a*a=a。

证明 因为是一个半群,对任意的b∈S,由*的封闭性可知,b2=b*b∈S,b3=b2*b∈S,„,bn∈S,„。

因为S是有限集,所以必存在j>i,使得 =。令p=j-i,则 = *。所以对q≥i,有 = *。

因为p≥1,所以总可找到k≥1,使得kp≥i。对于 ∈S,有 = * = *(*)=„= *。

令a=,则a∈S且a*a=a。

八、(20分)(1)若G是连通的平面图,且G的每个面的次数至少为l(l≥3),则G的边数m与结点数n有如下关系:

m≤(n-2)。

证明 设G有r个面,则2m= ≥lr。由欧拉公式得,n-m+r=2。于是,m≤(n-2)。

(2)设平面图G=是自对偶图,则| E|=2(|V|-1)。

证明 设G*=是连通平面图G=的对偶图,则G* G,于是|F|=|V*| 12 =|V|,将其代入欧拉公式|V|-|E|+|F|=2得,|E|=2(|V|-1)。

离散数学考试试题(B卷及答案)

一、(10分)证明(P∨Q)∧(PR)∧(QS)S∨R

证明 因为S∨RRS,所以,即要证(P∨Q)∧(PR)∧(QS)RS。

(1)R 附加前提

(2)PR P

(3)P T(1)(2),I(4)P∨Q P

(5)Q T(3)(4),I(6)QS P(7)S T(5)(6),I(8)RS CP(9)S∨R T(8),E

二、(15分)根据推理理论证明:每个考生或者勤奋或者聪明,所有勤奋的人都将有所作为,但并非所有考生都将有所作为,所以,一定有些考生是聪明的。

设P(e):e是考生,Q(e):e将有所作为,A(e):e是勤奋的,B(e):e是聪明的,个体域:人的集合,则命题可符号化为:x(P(x)(A(x)∨B(x))),x(A(x)Q(x)),x(P(x)Q(x))x(P(x)∧B(x))。

(1)x(P(x)Q(x))P

(2)x(P(x)∨Q(x))T(1),E(3)x(P(x)∧Q(x))T(2),E(4)P(a)∧Q(a)T(3),ES(5)P(a)T(4),I(6)Q(a)T(4),I

(7)x(P(x)(A(x)∨B(x))P

(8)P(a)(A(a)∨B(a))T(7),US(9)A(a)∨B(a)T(8)(5),I(10)x(A(x)Q(x))P

(11)A(a)Q(a)T(10),US(12)A(a)T(11)(6),I(13)B(a)T(12)(9),I

(14)P(a)∧B(a)T(5)(13),I(15)x(P(x)∧B(x))T(14),EG

三、(10分)某班有25名学生,其中14人会打篮球,12人会打排球,6人会打篮球和排球,5人会打篮球和网球,还有2人会打这三种球。而6个会打网球的人都会打另外一种球,求不会打这三种球的人数。

解 设A、B、C分别表示会打排球、网球和篮球的学生集合。则:

|A|=12,|B|=6,|C|=14,|A∩C|=6,|B∩C|=5,|A∩B∩C|=2,|(A∪C)∩B|=6。

因为|(A∪C)∩B|=(A∩B)∪(B∩C)|=|(A∩B)|+|(B∩C)|-|A∩B∩C|=|(A∩B)|+5-2=6,所以|(A∩B)|=3。于是|A∪B∪C|=12+6+14-6-5-3+2=20,=25-20=5。故,不会 13 打这三种球的共5人。

四、(10分)设A1、A2和A3是全集U的子集,则形如 Ai(Ai为Ai或)的集合称为由A1、A2和A3产生的小项。试证由A1、A2和A3所产生的所有非空小项的集合构成全集U的一个划分。

证明 小项共8个,设有r个非空小项s1、s2、„、sr(r≤8)。

对任意的a∈U,则a∈Ai或a∈,两者必有一个成立,取Ai为包含元素a的Ai或,则a∈ Ai,即有a∈ si,于是U si。又显然有 siU,所以U= si。

任取两个非空小项sp和sq,若sp≠sq,则必存在某个Ai和 分别出现在sp和sq中,于是sp∩sq=。

综上可知,{s1,s2,„,sr}是U的一个划分。

五、(15分)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则:R是传递的R*RR。

证明(5)若R是传递的,则∈R*Rz(xRz∧zSy)xRc∧cSy,由R是传递的得xRy,即有∈R,所以R*RR。

反之,若R*RR,则对任意的x、y、z∈A,如果xRz且zRy,则∈R*R,于是有∈R,即有xRy,所以R是传递的。

六、(15分)若G为连通平面图,则n-m+r=2,其中,n、m、r分别为G的结点数、边数和面数。

证明 对G的边数m作归纳法。

当m=0时,由于G是连通图,所以G为平凡图,此时n=1,r=1,结论自然成立。

假设对边数小于m的连通平面图结论成立。下面考虑连通平面图G的边数为m的情况。

设e是G的一条边,从G中删去e后得到的图记为G,并设其结点数、边数和面数分别为n、m和r。对e分为下列情况来讨论:

若e为割边,则G有两个连通分支G1和G2。Gi的结点数、边数和面数分别为ni、mi和ri。显然n1+n2=n=n,m1+m2=m=m-1,r1+r2=r+1=r+1。由归纳假设有n1-m1+r1=2,n2-m2+r2=2,从而(n1+n2)-(m1+m2)+(r1+r2)=4,n-(m-1)+(r+1)=4,即n-m+r=2。

若e不为割边,则n=n,m=m-1,r=r-1,由归纳假设有n-m+r=2,从而n-(m-1)+r-1=2,即n-m+r=2。

由数学归纳法知,结论成立。

七、(10分)设函数g:A→B,f:B→C,则:

(1)fog是A到C的函数;

(2)对任意的x∈A,有fog(x)=f(g(x))。

证明(1)对任意的x∈A,因为g:A→B是函数,则存在y∈B使∈g。对于y∈B,因f:B→C是函数,则存在z∈C使∈f。根据复合关系的定义,由∈g和∈f得∈g*f,即∈fog。所以Dfog=A。

对任意的x∈A,若存在y1、y2∈C,使得∈fog=g*f,则存在t1使得∈g且∈f,存在t2使得∈g且∈f。因为g:A→B是函数,则t1=t2。又因f:B→C是函数,则y1=y2。所以A中的每个元素对应C中惟一的元素。

综上可知,fog是A到C的函数。

(2)对任意的x∈A,由g:A→B是函数,有∈g且g(x)∈B,又由f:B→C是函数,得∈f,于是∈g*f=fog。又因fog是A到C的函数,则可写为fog(x)=f(g(x))。

八、(15分)设的子群,定义R={|a、b∈G且a-1*b∈H},则R是G中的一个等价关系,且[a]R=aH。

证明 对于任意a∈G,必有a-1∈G使得a-1*a=e∈H,所以∈R。

若∈R,则a-1*b∈H。因为H是G的子群,故(a-1*b)-1=b-1*a∈H。所以∈R。

若∈R,∈R,则a-1*b∈H,b-1*c∈H。因为H是G的子群,所以(a-1*b)*(b-1*c)=a-1*c∈H,故∈R。

综上可得,R是G中的一个等价关系。

对于任意的b∈[a]R,有∈R,a-1*b∈H,则存在h∈H使得a-1*b=h,b=a*h,于是b∈aH,[a]RaH。对任意的b∈aH,存在h∈H使得b=a*h,a-1*b=h∈H,∈R,故aH[a]R。所以,[a]R=aH。

发到哪?给个邮箱啊~~~~~~~

一、填空 20%(每小题2分)

1.设(N:自然数集,E¬¬¬+ 正偶数)则。

2.A,B,C表示三个集合,文图中阴影部分的集合表达式为。

3.设P,Q 的真值为0,R,S的真值为1,则的真值=。

4.公式 的主合取范式为。

5.若解释I的论域D仅包含一个元素,则 在I下真值为。

6.设A={1,2,3,4},A上关系图为

则 R2 =。

7.设A={a,b,c,d},其上偏序关系R的哈斯图为

则 R=。

8.图 的补图为。

9.设A={a,b,c,d},A上二元运算如下:

*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b c d a c d a b d a b c

那么代数系统的幺元是,有逆元的元素为,它们的逆元分别为。

10.下图所示的偏序集中,是格的为。

二、选择 20%(每小题 2分)

1、下列是真命题的有()

A. ; B. ;

C. ; D.。

2、下列集合中相等的有()

A.{4,3} ;B.{,3,4};C.{4,3,3};D. {3,4}。

3、设A={1,2,3},则A上的二元关系有()个。

A. 23 ; B. 32 ; C. ; D.。

4、设R,S是集合A上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R,S 是自反的,则 是自反的;

B.若R,S 是反自反的,则 是反自反的;

C.若R,S 是对称的,则 是对称的;

D.若R,S 是传递的,则 是传递的。

5、设A={1,2,3,4},P(A)(A的幂集)上规定二元系如下

则P(A)/ R=()

A.A ;B.P(A);C.{{{1}},{{1,2}},{{1,2,3}},{{1,2,3,4}}};

D.{{ },{2},{2,3},{{2,3,4}},{A}}

6、设A={,{1},{1,3},{1,2,3}}则A上包含关系“ ”的哈斯图为()

7、下列函数是双射的为()

A.f : I E , f(x)= 2x ; B.f : N N N, f(n)=

C.f : R I , f(x)= [x] ; D.f :I N, f(x)= | x |。

(注:I—整数集,E—偶数集,N—自然数集,R—实数集)

8、图 中 从v1到v3长度为3 的通路有()条。

A. 0; B. 1; C. 2; D. 3。

9、下图中既不是Eular图,也不是Hamilton图的图是()

10、在一棵树中有7片树叶,3个3度结点,其余都是4度结点则该树有()个4度结点。

A.1; B.2; C.3; D.4。

三、证明 26%

1、R是集合X上的一个自反关系,求证:R是对称和传递的,当且仅当 < a, b> 和在R中有<.b , c>在R中。(8分)

2、f和g都是群到< G2, *>的同态映射,证明的一个子群。其中C=(8分)

3、G=(|V| = v,|E|=e)是每一个面至少由k(k 3)条边围成的连通平面图,则,由此证明彼得森图(Peterson)图是非平面图。(11分)

四、逻辑推演 16%

用CP规则证明下题(每小题 8分)

1、2、五、计算 18%

1、设集合A={a,b,c,d}上的关系R={ ,< b , a > ,< b, c > , < c , d >}用矩阵运算求出R的传递闭包t(R)。(9分)

2、如下图所示的赋权图表示某七个城市 及预先算出它们之间的一些直接通信线路造价,试给出一个设计方案,使得各城市之间能够通信而且总造价最小。(9分)

试卷一答案:

一、填空 20%(每小题2分)

1、{0,1,2,3,4,6};

2、;

3、1;

4、; 5、1;

6、{<1,1>, <1,3>, <2,2>, <2,4> };

7、{,,,,} IA ;

8、9、a ;a , b , c ,d ;a , d , c , d ;

10、c;

二、选择 20%(每小题 2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C C A D C A D B A

三、证明 26%

1、证:

“ ” 若 由R对称性知,由R传递性得

“ ” 若,有 任意,因 若 所以R是对称的。

若,则 即R是传递的。

2、证,有,又

★ ★

★ < C , ★> 是 < G1 , ★>的子群。

3、证:

①设G有r个面,则,即。而 故 即得。(8分)

②彼得森图为,这样 不成立,所以彼得森图非平面图。(3分)

二、逻辑推演 16%

1、证明:

① P(附加前提)

② T①I ③ P

④ T②③I ⑤ T④I ⑥ T⑤I ⑦ P

⑧ T⑥⑦I ⑨ CP

2、证明

① P(附加前提)

② US①

③ P ④ US③

⑤ T②④I ⑥ UG⑤

⑦ CP

三、计算 18%

1、解:,t(R)={ , , < a , c> , , , < b ,b > , < b , c.> , < b , d > , < c , d > }

2、解: 用库斯克(Kruskal)算法求产生的最优树。算法略。结果如图:

5.00644公关礼仪 全国2014年4月自考 试题 篇五

学前儿童体育试题

课程代码:0039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增强儿童体质的最有效的手段是()A.自然因素锻炼 C.体育活动

2.反映肌肉收缩与放松交替快慢程度的是()A.速度 C.力量

B.灵敏性 D.耐力 B.卫生保健 D.加强膳食营养

3.培养儿童的耐力素质,主要是要逐步提高儿童的()A.瞬发力 C.有氧代谢能力

4.下列叙述,有错误的是()..A.激烈运动后不要立即停止不动 C.剧烈运动后应大量补充水分

B.体育活动后不宜立即吃饭 D.体育活动后不宜吹风偷凉 B.协调能力 D.无氧代谢能力

5.在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适应—提高—再适应—再提高”的方法,体现了

()

A.身体全面发展原则的要求 C.循序渐进原则的要求

B.适量性原则的要求 D.从实际出发原则的要求

6.主要依靠视觉表象来控制和调节动作的阶段是()A.粗略掌握动作的阶段 C.动作的巩固阶段

B.改进和提高动作的阶段 D.动作的运用自如阶段

7.体育课中,儿童做练习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是体育课的()A.综合密度 C.单一密度

8.不属于动力性平衡练习的内容是()...A.窄道移动

B.快跑急停

浙00392# 学前儿童体育试题

B.一般密度 D.练习密度 C.单足站立

9.婴儿被动操一般适用于()A.6个月以内的婴儿 C.8个月-10个月的婴儿

D.闭目自转

B.6个月-8个月的婴儿 D.10个月-12个月的婴儿

10.关于学前儿童体操能力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A.1岁-2岁儿童以婴儿操和模仿操为主,每套4节 B.3岁-4岁儿童以徒手操为主,每套4节-5节 C.4岁-5岁儿童以徒手操为主,每套6节-8节 D.5岁-6岁儿童以轻器械操为主,每套6节-8节

11.对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具有目标定向作用的是()A.游戏任务 C.游戏规则

12.一般来说,个人体育游戏()A.应有游戏规则和教师指导 B.应有游戏规则,但无所谓教师指导 C.无所谓游戏规则,但应有教师指导 D.无所谓游戏规则和教师指导

13.摇马属于固定性运动器械中的()A.摆动类 C.旋转类

14.不属于幼儿生理机能发育项目指标的是()...A.呼吸差 C.身高

15.与制定体育活动目标关系不大的因素是()..A.儿童的生理发展水平C.教师的教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对儿童身体施加一定的运动________的手段来实现的。

浙00392# 学前儿童体育试题

B.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D.活动的实际条件 B.安静心率 D.血压 B.颠簸类 D.平衡类 B.游戏内容 D.游戏方式 17.柔韧是指人体活动时,关节、肌肉、肌腱和韧带的________或伸展能力。

18.在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状况,通常可具体地分为上升阶段、________和下降阶段。

19.形成动作(运动)技能的过程,依次为泛化过程、分化过程、巩固过程和________过程。20.爬的动作种类很多,适合学前儿童练习的种类主要有手膝着地爬和________着地爬两种。21.队列和队形是指全体儿童按照统一的________,站成一定的队形,从事协调一致的动作。22.一般来说,对体育游戏的分类宜采用________分类的方法。23.蹦蹦床属于________类运动器械。

24.早操活动一般由准备部分、________部分和结束部分组成。25.所谓体质,就是指人的身体的__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6.身体素质 27.适量性原则 28.轻器械操 29.体质测定 30.学前儿童体育课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1.与学校体育活动相比,学前儿童体育活动有何特点? 32.为使体育活动能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形态结构的发展,组织学前儿童进行体育活动时,应注意哪些运动卫生要求? 33.简述走、跑、跳、投等基本动作练习的指导重点。34.简述集体体育游戏的特点。35.简述“三浴”锻炼的含义及其作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6.为什么每套徒手操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练习? 37.试述在动作技能形成的泛化过程和分化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根据动作的表现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教学。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38.案例:某幼儿园教师在教一套新操中的某一节操时,在示范讲解的基础上让幼儿进行模仿练习。为保证动作质量,该教师在幼儿模仿练习的初始阶段,就十分注重动作的细节,并严格要求每一位幼儿的动作都做到准确,到位,整齐划一。试根据体育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分析该教师教法中的不当之处。

6.00644公关礼仪 全国2014年4月自考 试题 篇六

行政管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政管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是(C)1-1 A.行政职能 B.行政效率C.行政管理 D.行政价值 2.最早使用“行政学”一词的学者是(A)1-9 A.史坦因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威尔逊 3.后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的核心概念是(B)1-18

A.“无政府” B.“公共能量场” C.“相信民众自己的力量” D.“公共治理” 4.经济体制的核心是(B)2-39 A.生产资料分配制度 B.社会资源调配制度

C.生产方式 D.社会生产率 5.在雷格斯的行政生态学模式理论中,被称为棱柱型行政模式的是(D)2-35 A.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B.服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 C.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D.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

6.与行政系统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为直接的行政环境类别是(B)2-31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C.地理环境 D.国际环境 7.国家行政权力的重要基础是(A)3-62 A.国家强制力 B.组织制度C.国家意志 D.政府利益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状态是(B)3-89 A.地方分权 B.中央集权C.中央与地方均权 D.地方自治 9.从政府的行政职能来看,强势政府时期也被称为(B)4-101 A.“守夜人”时期 B.“积极干预”时期

C.“有限政府”时期 D.“有效政府”时期 10.标志着我国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成果已被法律确认的是(A)4-125 A.《行政许可法》 B.《行政处罚法》C.《行政赔偿法》 D.《行政诉讼法》 11.行政管理机构的首要特性是(A)5-126 A.合法性

B.合理性

C.主体性

D.系统性 12.半总统制国家的典型代表是(C)5-132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瑞士

13.下列行政管理机构中,属于信息机构的是(A)5-135 A.统计局 B.民政局 C.审计局 D.国务院办公厅 14.会议管理的核心内容是(C)6-174 A.会议文件管理 B.会议保密管理C.会议质量控制 D.会议档案管理 15.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的主体是(D)6-193 A.国有企业 B.私营企业 C.民营社会福利机构 D.政府相关职能机构 16.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和调节经济的主要工具是(B)6-168 A.司法审查 B.预算

C.政府采购 D.市场调节

17.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A)7-198 A.行政职位 B.行政人员 C.行政体制 D.精神要素 18.政府运行过程的核心部分是(C)7-211 A.行政组织 B.行政职能 C.行政领导 D.行政行为 19.在行政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首要的环节是(D)8-234 A.行政执行 B.行政沟通 C.行政监督 D.行政决策

20.财政部对其他职能部门的财政收支和财务活动进行的监督,属于(B)8-259 A.专门监督 B.职能监督 C.审计监督 D.上下级监督 21.行政管理中经济方法的核心是(A)9-268 A.物质利益 B.精神利益 C.经济政策 D.职权诱惑 22.在电子政务的概念中,核心内容是(D)9-276 A.电子 B.因特网

C.技术 D.政务 23.行为方法中最主要的方法是(B)9-273 A.思想教育方法 B.行为激励方法 C.科学管理方法 D.心理诱导方法 24.行政道德规范区别于行政法律规范的最基本属性是(C)10-294 A.他律性 B.稳定性

C.自律性 D.强制性 25.行政道德的核心规范是(C)10-300 A.廉政 B.守法 C.勤政 D.德政 26.在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属于(C)10-296 A.全国人大 B.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 D.国务院各部委 2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绩效最经常表现为(A)11-330 A.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 B.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 C.行政机构的精简 D.社会卫生事业的发展 28.行政绩效评估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是(D)11-329 A.设计评估目标 B.确立评估程序 C.发布评估效果 D.确立评估的指标体系 29.行政发展的手段和措施是(D)12-355 A.行政管理 B.行政调节 C.行政控制 D.行政改革 30.以“利用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来重塑政府”作为其基本特点的行政发展模式是(D)12-359 A.法德模式 B.希腊模式 C.外源式发展模式 D.英美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理论学派主要有(BDE)1-12 A.古典学派

B.行为科学学派 C.后现代行政管理学派

D.系统理论学派 E.决策理论学派

32.经济体制直接影响着行政系统的(ABD)2-40 A.职能范围

B.运行方式

C.组织结构 D.运行手段

E.管理效能

33.改革开放前我国行政职能的主要特征是(ABD)4-111 A.集中计划管理 B.微观直接管理 C.宏观间接管理 D.片面强调政治职能 E.片面强调经济职能

34.设置行政管理机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BCDE)5-137 A.适应性原则

B.协调性原则

C.权责相称原则 D.精干高效原则 E.法制性原则 35.人口行政管理主要包括(ABCD)6-191 A.居民身份证管理 B.计划生育管理 C.流动人口管理 D.户籍管理

E.公民素质管理

36.行政沟通行为的特点是(BCD)7-220 A.单向度性

B.交互性

C.媒介性

D.目的性

E.规范性

37.关于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CDE)8-233 A.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起点

B.行政决策是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的依据

C.行政执行是行政决策得以成为客观现实的必要手段

D.行政监督是确保行政执行不偏离行政决策目标的根本保证 E.三者有机统一,构成一个完整的行政管理过程

38.行政道德规范的基本功能有(ACE)10-303 A.导向和约束功能

B.规范与控制功能

C.示范与激励功能 D.平衡制约功能

E.自我调节功能

39.行政绩效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BCDE)11-340 A.服务质量测定

B.效率测定

C.效益测定 D.行政经济成本测定 E.公平测定

40.法德行政发展模式的主要手段包括(BCD)12-360 A.严格监控行政机构 B.调整公共事业

C.压缩人事开支 D.转变组织机构

E.改善政府工作效率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1.简述行政权力的公共性。3-71/72 答:行政权力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行政权力的主体只能是公共机构,而不是个人或私人组织。第二,行政权力活动的领域是公共事务,不是私人领域。

第三,行政权力的目的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为私人利益服务。

42.简述我国政府职能关系转变的主要内容。4-119/123 答:我国行政职能关系转变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地方政府与下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

第二、理顺政企关系

第三、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四、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第五、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43.简述我国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基本经验。5-157/158 答:总结我国多次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把转变政府行政职能作为 机构改革的关键。②: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③: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既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坚定不移地迈出改革步伐,又充分考虑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审慎地推进改革。④: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妥善安排分流人员,优化干部队伍结构。⑤: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

44.简述行政领导授权应遵循的原则。7-214/215 答:(1)权责统一原则。(2)视能授权原则。(3)信任与监督相统一的原则。

(4)单一隶属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5.结合实际,谈谈我国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8-239 答:我国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

(1)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2)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3)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4)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完善对策:

(1)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2)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3)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4)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

46.联系实际分析行政绩效评估的作用与功能。11-326 答:具体来说,行政绩效评估的作用和功能主要有:(1)行政绩效评估的责任落实作用

如果不能测评政府的绩效,那么,公众很难知道公共部门负起了哪些责任,完成了什么任务。因此,从现实和落实责任角度来看,行政绩效评估是很重要的。(2)行政绩效评估的对比作用

对不同行政管理部门的经济、效率、效益情况进行全面比较,这是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本身并不是目的,以行政组织为对象的绩效比较也不是为了奖优罚劣。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比较发现问题,寻找差距,挖掘潜力,寻求改进的途径。(3)绩效评估的计划辅助作用 绩效评估在计划阶段的辅助作用,首先表现在绩效指标有助于管理目标的分化。更为重要的是,绩效评估的结果有助于确定下一阶段的指标并依此合理分配资源。(4)绩效评估的监控支持作用 行政管理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后,必须时时对执行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测,如发现背离计划的情况,就要预测它的可能后果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这就是管理活动中的监测与控制。绩效评估在这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为监控提供了信息支持。(5)绩效评估的民主和教育作用 评估过程也是一个教育过程,能帮助公众利用绩效评估作为分析工具,总结他们同公共部门打交道的经历,激发深刻的思考,确立自己对服务质量或效益的测定标准等等。(6)绩效评估在吸引政治资源方面的作用

绩效评估把政府的开支用途、运转情况、为提高绩效所作的努力与结果、面临的困难等公之于众,有利于克服公众中固有的或因一两次不愉快经历而形成的偏见,在公众中建立和巩固对政府的信任,从而起到吸引更多政治资源的效果。

(7)绩效评估还具有政治合法化、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功能。最为重要的是,绩效评估的广泛应用,有助于在行政组织内部形成浓厚的绩效意识,从而把提高绩效的努力贯穿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渗透到管理决策的各个环节。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47.前几年,我国煤炭需求量逐年上升,各煤炭资源丰富地区都千方百计提高辖区内的煤炭产量,尽管各级政府严格监管,但煤矿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某市在2007年8月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煤矿安全事故,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事发后,有关部门在对事故进行紧急善后处理的同时,启动司法程序以追究相关直接责任人的司法责任,并对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及主管副市长分别给予了行政撤职与行政记过的处分,以追究其行政责任。请问:

(1)案例中对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及主管副市长分别给予行政撤职与行政记过的处分是基于什么制度而进行的?12-380 答:行政问责制度

(2)这种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2-380 答:所谓行政问责制就是对行政管理中出现的失误,不仅要追究行政管理当事人的责任,而且还要追究相关行政领导人的责任的一种制度。

7.2014年4月自考临场得分策略 篇七

面对紧张的复习,考生们更迫切地希望自己在考场上能够发挥好,获得好的成绩。为了让考生能在考场上获得好成绩,特向考生介绍相关的考试临场得分策略,供考生参考。考试其实七分靠水平,三分凭发挥,考生掌握一定的考试临场得分策略,对考生考出最佳水平很重要。

一、提前进入“角色”,“净化”考试情境

考试时间是有限的,考试过程中要争分夺秒,因此考生在进入考场前应提前进入“角色”,让大脑开始简单的思维活动,进入单一的考试情境。清点考试用具;对一些重要知识,如定义概念、原理规律、公式法则等“过过电影”;对一些难记、易忘的知识,再粗略地浏览一遍。这三个环节是不能缺少的。

二、迅速摸清题型,制订解题策略

考生在刚拿到试卷时,不必匆匆作答。可以先从头到尾通览全卷,做到心中有数。第一要回答那些一眼看得出结论的简单选择题或填空题。这样,就能产生“旗开得胜、势在必得”的心理效应,从而促使思维活动及时进入最佳竞技状态。第二要防止小题大做。对于客观性试题(选择、填空题)可压缩答题时间,从而节约出更多的时间解答后面的大题。实施先熟后生策略。先做内容比较简单、题型又比较熟悉的试题,然后再做那些难一点的试题。因为从心理学角度看,中等难度的试题容易刺激人的精神亢奋,会使人情不自禁地进入答题境界。要想迅速答题,平常的模拟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必竟熟能生巧嘛。这里推荐给考生一个免费模考的好平台,233网校考试题库,成千上万的试题,同时提供答案、解析,绝对受益良多。

三、妥善分步解答,确保争“分”夺秒

评卷采用的是“分段评分”的办法,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应坚持以下两点:

1、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通病。有的考生的试卷中的试题本来会做,但最后答案却是错误的一一会而不对;有的考生答案虽然是对的,但中间有逻辑缺陷或概念不清,结果造成对而不全。因此,提醒考生,会做的题目一定要认真仔细。从以往考生的答卷中可以看出,特别难的题得1、2分容易,而简单的题得满分却很难。

8.2014年4月自考环保法串讲 篇八

北京大学王飞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自考法律专业最为复杂的一科,现结合本人经验,就第二章考试简答题或论述题做简要归纳,希望能给予各位考生帮助。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含义及内涵

2.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3.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特征

4.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目的论的一元论、二元论

5.传统法律部分救济环境与资源侵害的局限性

6.环保法与民法的联系与区别

7.环保法律体系的定义及内容

8.环保法律体系的特征

9.公众权益的基本内容

10.环保法律关系的客体

11.中国环保行政管理体制

12.环境利用行为的概念及分类

13.政府实施环保管理的手段

9.00644公关礼仪 全国2014年4月自考 试题 篇九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

课程代码:00315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1982年《宪法》规定,各种国家最高领导职务的每届任期为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2、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的法定人数为其全体组成人员的

A.1/3以上 B.过半数 C.2/3以上 D.3/4以上

3、我国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

A.行政机关 B.执行机关 C.监督机关 D.执法机关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设罝始于

A.1979 年 B.1982 年 C.1986 年 D.1992 年

5、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朱德 D.李济深

6、现行宪法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人选的提名权属于

A.国家主席 B.委员长会议

C.全国人大主席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7、我国设立审计机关的最低层级政府是

A.乡级政府 B.县级政府 C.地级市政府 D.省级政府

8、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制度规定,设立政治教导员的是 A.排级单位 B.连级单位 C.营级单位 D.团级单位

9、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成员的提名权属于

A.中央委员会 B.中央政治局

C.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D.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0、规定军人和外交人员衔级制度的职权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中央军事委员会

11、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建立自治地方的有

A.24 个 B.34 个 C.44 个 D.54 个

12、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办法的决定权属于党的

A.中央委员会 B.中央政治局 C.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D.中央书记处

13、下列国家中属于君主立宪制的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意大利

14、县级人大换届选举本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提名、酝酿候选人的时间不得少于

A.2天 B.3天 C.4天 D.5天

15、有权将特别行政区财政预算、决算报中央人民政府备案的是

A.行政长官 B.立法会 C.立法会主席 D.财政司

16、《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员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7、首次明确民主党派参政党地位是在

A.1978 年 B.1982 年 C.1987 年 D.1989 年

18、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的任免权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家主席 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19、其前身曾称“第三党”的民主党派是

A.中国民主建国会 B.中国农工民主党 C.中国民主促进会 D.中国致公党 20、个人参加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须经

A.政协全国委员会协商邀请 B.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协商邀请 C.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协商同意 D.省级政协委员会协商推荐

21、以下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的是

A.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

B.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 C.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 D.财政经济委员会

22、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属于国务院

A.直属机构 B.办事机构 C.直属特设机构 D.直属事业单位

23、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是

A.参政和议政 B.协商和民主 C.监督和协商 D.团结和民主

24、主持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的机构是

A.上一级人大常委会 B.本级人大常委会 C.本级选举委员会 D.本级人大主席团

25、根据1954年《宪法》规定,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的是

A.国家主席 B.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C.国务院总理 D.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26、我国公证员的任命权属于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

27、直接选举中,选举委员会公布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应在选举日的

A.5日以前 B.10日以前 C.15日以前 D.20日以前

28、对某一方面行政工作作出比较全面、系统规定的行政法规是

A.“办法” B.“规定” C.“规章” D.“条例”

29、自治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批准权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30、以下属于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会职权的是

A.修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B.解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C.选举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D.选举政协全国委员会秘书长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依据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会议包括

A.全体会议 B.行政首长办公会议 C.常务会议 D.扩大会议 E.党政联席会议

32、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存在的主要弊端有

A.官僚主义现象 B.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 C.家长制现象 D.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 E.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33、由全国人大主席团提名候选人人选的有

A.国家副主席 B.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C.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D.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E.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34、我国检察官包括

A.检察长 B.副检察长 C.检察委员会委员 D.检察员 E.助理检察员

35、以下拥有修改基本法提案权的有

A.全国人大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D.国务院 E.特别行政区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本内容。

37、简述我国审判制度的基本原则。

38、简述城市社区居民会议的职权。

39、简述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的主要原则。40、简述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主要职权。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析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

42、试论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重要意义。

五、材料分析题:本题10分。

43、某省H市居民潘某骑行的一辆电动自行车,被该市交警依据《H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扣留,潘某认为,该条例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之外,增设了扣留非机动车并托运回原藉的行政强制手段,违反了法律规定,他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建议,请求撤销该条例中违反行政弦制法设立的行政译制措施。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该条例关于扣留非机动车并强制托运回原锫的规定与行政强制法的规定不一致,要求制定机关进行研究并作修改,H市人大常委会经过研究,决定将《H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修改列入来年立法计划。回答下列问题:

(1)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何“要求制定机关进行研宄并作修改”而非“直接撤销”该条例?(2)阐释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保证国家法律实施、保护公民权利方面的职责。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00315)

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C 2.B 3.B 4.B 5.A 6.C 7.B 8.C 9.C 10.B 11.C 12.A 13.A 14.A 15.A 16.B 17.D 18.B 19.B 20.B 21.A 22.D 23.D 24.C 25.A 26.D 27.A 28.D 29.B 30.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AC 32.ABCDE 33.ACDE 34.ABCDE 35.BDE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并按法定程序决定行政首长人选。(2分)

(2)行政首长全面领导本机关的工作,其他领导成员协助行政首长工作,并对行政首长负贵。(2分)

(3)行政首长须对本机关的工作担负个人责任。(2分)37.(1)独立审判原则。(2分)

(2)依法审判和未经审判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2分)(3)平等审判原则。(1分)(4)民主审判原则。(1分)

38.(1)讨论决定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1分)(2)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1分)(3)撤换和补选居民委员会成员。(1分)(4)讨论制定居民公约。(1分)

(5)讨论同意从居民委员会的经济收入中给予居民委员会成员适当的生活补助。(1分)(6)讨论决定兴办本社区公益事业所需经费的筹集及监督有关收支账目。(1分)39.(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分)

(2)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监督。(1分)(3)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行使监督权。(2分)

(4)监督同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但不能代替“一府两院”依法行使职权。(2分)

40.(1)制定法律方面的职权。(1分)(2)财政、税收方面的职权。(1分)(3)对行政长官提出弹劾案的职权。(1分)(4)监督权.(1分)

(5)对《基本法》的修改提案权。(1分)(6)立法会行使的其他职权。(1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1)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3分)

(2)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各少数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因此完全可以采取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3分)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各族人民共同犮展共同繁荣的需要,决定了我国只能采取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2分)

(4)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是我国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保证。(2分)

42.(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持估价长治久安。(2分)(2)有利于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完善我国的监督体系。(2分)

(3)有利于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优势和特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分)(4)有利于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2分)(5)有利于维护港澳繁荣稳定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2分)

五、材料分析题:本题10分。43.(1)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有保障国家法律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监督地方国家机关有效落实国家法律的职责;(2分)也有权撤销省级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国家法律及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2 分)

②《H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属于省辖市颁布的地方性法规,所以,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制定机关进行研究并作修改”而非“直接撤销” 有关条例。(2分)

(2)①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有保证国家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一级人民代表人会决议在本行政区域的遵守和执行的职责。(2分)

②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有保护本行政区域内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的职责。(2分)

上一篇:小学美术课程教案下一篇:党组织书记例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