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的组织和建设(10篇)
1.icu的组织和建设 篇一
一、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情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在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上认识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1.迎接挑战抓机遇,和平稳定促发展
虽然当今时代主题的基调是和平与发展,但伴随着全球竞争的日趋激烈,各种势力团体的利益纷争,致使近期很多国家都出现了政局的动荡。全球化的经济危机在不断加速着各种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的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着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个经济实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而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应对这场世界范围的重大危机时却展现了其强大的实力,让世人瞩目。这与我党的出色领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是我党制定的方针路线正确性的最有力力证。我国正是在挑战中不断寻求发展的机遇,在确保和谐稳定的基础上力图更大的突破。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正是因为中国的崛起,使得外部敌对势力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进而想方设法地试图阻挠我国的发展步伐。可见,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培养年轻一代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现代知识的共产党人,作为强国富民基石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2.借助新载体,革新传统工作方式
高科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已将世界推进了信息时代。海量的信息量存储,高速的信息传播,不仅覆盖范围广,并且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全球交互性。这使得高校党建工作所处的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以往以集中宣讲为主的党内学习模式,很大程度上已无法满足党员的需求。传统的教育系统和手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开辟新的途径和方法,借助更容易让当代大学生所接受的方式作为载体,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传递给学生,用党的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使他们成为党的事业的接班人,这将是新时期对我们这些党建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考验。
二、基层支部的党建工作
1.完善体制化管理建设
基层支部学生的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完善的学生管理体制是做好支部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保证。当前我系的学生管理工作是由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辅导员与班主任所共同构建成的一条自上而下的工作体系。如何将党建工作有机地同学生工作结合在一起,渗透到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对于学生全方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丰富组织活动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党建工作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各基层支部的党建工作又有着各自自身的重点和特点。但传统的学生党员活动与党外活动脱节,与团组织、学生社团群体的活动缺少联系。形式过于单一、教条的基层党组织活动必然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特别是对于学艺术的学生而言,死板的活动模式收效更不理想。所以,对于我院的基层支部来说,丰富组织活动的多样性,创建新的活动载体,能够极大激励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我系就在尝试将部分组织活动同专业学习相结合,将学生的专业培养与思想建设通过一个适当的活动载体统一在一起。
3.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扩大影响范围
学生党员应该在群众和集体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对全体党员的一项基本要求。其实,只要我们能够开展有形式、有内容、有意义的好活动,它的参与者不一定仅仅局限在学生党员这个范围内。完全可以将这样的组织活动扩大为一个更大范围的学生活动,让更多的积极分子甚至党外学生也能参加进来,切身感受组织生活的先进性。由于活动群体的进一步扩充,也能够更加激励党员学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积极性,同时进而影响党外学生对党的认识。
2.icu的组织和建设 篇二
1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考核机制
公司党委将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作为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一项重要内容,从组织和机制上给予保障。一是对各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完善,并引入“党建工作联系人”和“思想政治工作联系人”岗位,使党的工作全面覆盖基层最小的管理单元;二是建立了“党委联系党支部、党支部联系党小组、党小组联系党员、党员联系职工群众”的“四联”体系,便于各类“服务职工”活动的推广;三是建立并健全了一整套支部建设考核细则,对内立足服务一线职工,对外立足服务市民乘客,确保各项服务举措落实到位。
2 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质量
在争创服务型党组织工作中,各支部找准工作立足点,不断探索提升公交服务的新形式、新方法,有效提升了市民对公交服务的满意度。
向阳党支部以52路争创“敬老文明号”为契机,在如何服务老年乘客上下功夫,做文章,在车厢里弘扬了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美德,有效提升了52路的服务品质。山北支部以85路全国巾帼文明示范线为重点,积极开展车厢文化建设,不断创新推进导游式服务、微笑服务、爱心服务等特色服务活动,受到乘客的一致好评。扬名党支部以劳模为标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引领作用,总结出“劳模工作法”,并在全线乃至全范围内进行推广。公司党委积极指导、总结,并以孙招娣、邵坚林为骨干,组织筹建了全市公交企业第一个“劳模工作室”。
3 以人为本,服务一线职工
各支部将“服务”工作融入线区经营生产,充分挖掘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融合点,不断创建新的活动载体,提升一线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一是建立支部跟踪机制。各支部建立支部工作跟踪机制,对线区发生的各类违章、投诉以及迟到、早退、脱圈等现象进行跟踪,帮助职工正确理解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拉近与职工的距离;对思想波动的职工,支部及时送去关心,答疑解惑,为线区的经营生产发挥了极大地保障作用。
二是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支部整合党员示范岗优势资源组建先锋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服务职工、服务社会、服务生产的活动,如高温生产党员冲在一线,为一线职工送去清凉;生产旺季党员参与服务,为公交车辆维持秩序;组织优秀职工开展传帮带活动,带动并帮助职工共同进步。
三是将党建工作与职工愿景相结合。支部通过开展交流座谈会,听取党员对总支、支部工作的意见建议,并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使党员活动的开展最大程度地贴合党员的需求。支部还经常性走访基层,对职工的困难、诉求及时帮扶解决,保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
4 深化服务内涵,增强工作实效
在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公司党委注重引导各级党组织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服务中心、坚持服务群众。
一是坚持服务大局。公司党委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动员和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勤奋敬业、扎实工作,为完成公司的目标任务出力献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期间,各级党组织的作风有了进一步转变,工作效能有了显著提高。
二是坚持服务中心。公司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党建工作,找准党建与经营工作的最佳结合点;把党建工作贯穿到经营工作全过程,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开展品牌建设活动,凝心聚力,形成合力,有效发挥了党建工作在生产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完成各项工作提供有利保障。
三是坚持服务群众。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一线开展了各类联系和服务群众活动,切实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各支部通过党员服务岗、组建先锋队、开展义务活动等有效形式,组织党员多做服务职工、服务群众的好事实事,不断完善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
5 推进思路
(1)紧扣群众路线,增强服务理念。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党支部班子及党员理论学习制度,组织班子成员和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市开展的“党员活动日”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强化党性意识、强化宗旨观念、强化服务本领,主动服务党员职工群众。同时,加大探索建立网络党组织,通过网站、QQ群、微博、微信等开展党的活动,加强理论学习,拓宽党建工作网络阵地。
(2)实施素质升级,提升服务能力。认真抓好党支部班子,特别是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选拔党性强、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做好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工作,将业务知识学习与党建实务提升结合起来,开展以“强党性、强本领”为主题的“双强”型党支部书记轮训活动,提高他们为民服务本领,强化廉洁履职意识。做好发展党员和培训工作,开展把党员培养成服务骨干、把服务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双培”工作,提升发展党员质量。
(3)创新服务举措,强化服务保障。通过完善巴士信息服务网、服务热线、开设网上失物招领服务平台、公交智能化调度、安装实时监控、文明行车以及安全保障等一系列线上线下、车里车外服务举措,着力打造劳模工作室、党员活动室、职工之家等,深入开展争创群众满意窗口服务单位活动,推行“三亮三比三评”和“承诺践诺”,设置党员服务岗、党员责任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优化服务流程,打造服务示范窗口。
(4)开展创建活动,打造服务品牌。结合公司发展实际,注重把创建活动与打造服务品牌结合起来,真正达到“求实效、出特色”。党支部要定期专题研究推进特色创建活动,围绕“四好班子”、“三特两号两岗”创建、5s管理以及服务、文化、廉政品牌、责任区、标准化、创新技改项目、特色团体创建等活动,广泛征求党员职工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广泛发动职工群众,寓创建和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提高活动参与度和实效性。
(5)完善服务制度,构建长效机制。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网络,党支部班子成员带头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职工责任区,听取职工群众意见建议,开展为职工群众办实事活动和结对帮扶活动,联合工青妇等开展“三必访、三必谈”活动。建立健全务实高效服务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党员职工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并落实支部党务公开制度,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提高党组织凝聚力。
3.icu的组织和建设 篇三
关键词:建设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中图分类号:F3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60-1
1我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
1.1数量少,规模小,起步晚
改革开放30多年,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应运而生,特别是入世以后,农民需要加强合作的愿望更加迫切,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趋势日益强劲。据国家供销总社和农业部的统计,全国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约为150万家,有近千万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中山东、四川、黑龙江等省发展得最为迅速。我省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起步较晚,数量也不多,一些中介组织结构松散,规模小,一些地方甚至还没有开始。
1.2认识与重视不够
對发展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意义,一些地方政府认识不够,因而也重视不够。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省乃至我国都起步较晚,算是新生事物,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受北方较为封闭思想的束缚,同时政府的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加上农村及农民自身的问题,使得地方政府感到困难很大或对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持怀疑态度。总之,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建设没有跟上当前经济发展的步伐。
1.3政府代位,功能不健全
从我省目前现有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来看,有的是乡政府组建的,有的是农民自发成立的中介组织,有的是原供销社改建的。由政府组建或参与的专业合作组织,具有一定的行政干预色彩,而不论政府组织或参与的合作经济组织,还是农民自发成立的中介组织,都在功能方面不够健全。或是技术服务不到位,或是资金短缺,资金服务不到位,或是市场服务不到位等等。
1.4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合作尝试法》,对合作社的法律地位、业务内容、出资要求、社员及管理层的产生、登记与成立或解散的手续、惩罚措施等有关内容做出明确规定,不同类别的合作社还分别制定出章程,以利于保护合作社的合法权益,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我省乃至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名称繁多,主管部门也不统一,组织松散,需要尽快地制定法规来规范。
2发展我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
2.1制定专门法规,保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建议农业厅会同有关部门尽早制定出法规,帮助专业合作组织制定出合作社章程,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名称产生、运营、法律地位、协调部门、相关政策等方面做出统一规定。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有中国特色,符合我省实际。
2.2加快发展,形式灵活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世界潮流,大势所趋,面对国外农业的冲击,我们必须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做好农业大文章。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一定注意不要搞一刀切,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各地区的实际不同,可以搞不同的形式,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农村可以搞多种形式的试点,在发展中比较,最后达到完善的目的。比如,把乡镇的供销社改组为农业专业合作社,把乡政府的经管站、农业站、畜牧站等相关站所改组成农业专业合作社,还可以邀请农村信用社加盟,还要把农民自发成立的中介组织、协会等引导到专业合作组织中来。总之,只要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就要大胆地尝试,要鼓励农民,尤其是有这方面专长的农民,给予支持,给予政策。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要大量吸收农民入会依靠并发挥农民社员的作用,把有才干的农民社员选拔到专业合作组织的核心机构中来,让农民社员唱主角,因为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最能代表农民的切身利益,从而也最能在专业合作组织中发挥作用,关心爱护社员,关心爱护专业合作组织,使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2.3强化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市场与培训指导功能
指导农民生产与帮助农民找市场是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最重要的两大功能,这也是建立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根本目的之所在。我省乃至全国各地农民的素质都要进一步提高,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头连接市场,因为这个组织的使命之一就是帮助农民找市场;另一头连接农民,指导农民的生产,因而必须担负培训农民的重任。从选种、育苗(种)到生产管理,提供标准的全程指导服务。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必须做细致的市场调查,了解省内外乃至国际市场的农产品需求,帮助农民把农产品卖向市场,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2.4加强合作,促进发展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合作与竞争,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之间也要开展合作与竞争,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合作,既有域内合作,也有域内外合作。我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起步较晚,水平不高,加强域内合作,可以互相帮助,加速整合;加强与山东寿光、辽宁等省、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可以学到好的经验,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实现我省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4.icu的组织和建设 篇四
近年来,为不断深化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我们以村级班子建设为重点,坚持“五管齐下”,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通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抓班子,推进基层民主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突出村级班子建设这个重点,抓好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三个关键。在村“两委”换届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村委会组织法》和“两推一选”的要求,充分发扬民主,大力提倡村民直选,积极推进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使新当选的村干部基本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在民主管理上,健全民主决策与管理机制,完善了《村“两委”班子议事规则》,实行村级重大党务和村务由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会议)表决制,大力推行“4+2”工作法,保障了群众的参与权。在民主监督上,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实行以“三定三创”(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创富裕村、创和谐村、创基层党建先进村)为主要内容的目标管理,明确任期总目标和年度工作目
-1-标,加强年终考核,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民主评议村干部活动的意见》,每年终组织乡镇党委和群众代表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评议,对两项评议满意率均高于90%的,拟定为优秀村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两项评议满意率均高于80%、低于90%的,采取一定形式进行鼓励,作为先进典型进行培养,年度评先表彰优先推荐,参加学历教育者,实行学历教育全额补贴,符合入党条件的非党村干部可以优先考虑发展入党。对两项评议满意率在60%-80%的,乡镇(办)党委帮助其查找不足,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对两项评议满意率有一项低于60%的,乡镇(办)党委负责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对两项评议满意率均低于60%的,属党支部成员的,乡镇(办)党委予以免职;属村委会成员的,乡镇(办)党委劝其辞职,劝而不辞的,启动法律程序进行罢免,以此充分调动村“两委”成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抓制度,构建长效机制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保障。机制具有一定的长远性。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探索完善农村基层组织长效机制。近年来,我们主要是建立了三项机制:一是责任机制。完善了农村党建责任制,明确了市乡村党组织在农村党建中的责任。把农村党建工作作为乡镇党委组织目标考评的一项主要内
-2-容,定期考核。二是工作机制。建立了党员学习、民主评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村级组织工作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依。三是激励机制。建立了村干部待遇保障财政专户。出台了《离任村党支部书记生活补助实施办法》,及时为离任村党支部书记发放了生活补贴,把在村级党组织换届中落选但符合条件的村党支部书记确定为补贴发放对象,让现任村党支部书记看到了希望,让离任村党支部书记感受到了温暖。
三、抓培训,提升能力素质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农村基层干部具有较高的能力素质是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的基础与保障。近年来,我们主要围绕提升基层干部的“三种能力”,大力实施“三个培训”。提升“三种能力”就是提升农村基层干部领会和执行政策能力,致富和带富能力,联系和服务群众能力;搞好“三个培训”,就是政策法规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学历教育培训。一是政策法规培训。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对农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进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培训。同时开辟“村官论坛”,采取“请进来讲课”,“组织起来交流”的方式,定期聘请高层次的专家学者和优秀村干部举办专题报告会。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督促基层干部加强学习。二是实用技术培训。由组织部门牵头,-3-整合有关部门的师资、基地等培训资源,通过办培训班、到基地实地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实用技术培训。三是学历教育培训。依托大专院校组织现任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提高他们的理论文化素质。
四、抓典型,实施帮扶带动,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捷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除了依靠自身努力、内因发挥能动性外,借助外力帮带作用不失为一个捷径。近年来,我们以“先进村出典型、后进村抓整顿、中间村促升级”为着力点,培育了一批“五好”示范村,转化了一些后进村。具体工作中,突出抓了“三个帮扶”:一是部门驻村帮扶。就是组织市直部门与后进村结对帮扶,选派科级后备干部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组建后进村整顿帮扶工作队,帮助村里理清发展思路,发挥部门优势,协调帮扶资金和项目。二是“村企”结对帮扶。就是引导有经济实力又乐于回报社会的非公企业与部分村结对帮扶,安排企业负责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发挥他们观念新、思路活、信息广、资金足的优势,带动村“两委”班子开阔思路,增强发展意识,帮助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困难。三是先进村与后进村结对帮扶。就是发挥先进村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在班子建设、工作思路、资金技术等方面影响和带动后进村,初步形成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的良性机制。
-4-同时还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干部的作用,引导他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当好“八员”,即农村政策宣讲员、农业技术服务员、远程教育管理员、农村信息发布员、计划生育协管员、法律援助咨询员、教育工作指导员、乡风文明倡导员,为村级班子注入新的活力。
五、抓队伍,发挥表率作用,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离不开每个党员的努力,最终要通过党员个体体现出来。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夯实农村党员队伍。我们主要通过五个方面的工作,发挥党员先进性。一是通过严把入口坚持先进性。着重在农村一线、科普带头人、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严格坚持发展党员“票决制”和公示制,从源头上保证新党员的质量。二是通过设岗定责保持先进性。依据农村党员实际情况,坚持实用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设置了政策宣传、村务监督、治安调解等多种岗位,引导无职党员上岗履职,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和新农村建设。三是通过带头创业体现先进性。围绕实施“创业富民、就业惠民”工程,在党员中开展“创业致富杯”竞赛活动,以党员创业带动全民创业。四是通过外出务工党员管理发挥先进性。我们坚持应建则建、不漏一个的原则,建立外出务工党支部。并注重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外出务
-5-工人员当好后盾。同时,积极培养和吸纳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入党。鼓励在外务工的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五是通过阵地建设培育先进性。采取四级财政及党费投入的办法,分两批新建近两百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同时引导乡、村自筹资金,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建立标准化村室一百多所,为农村党员活动提供了较好的阵地保障。同时,充分发挥活动阵地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
5.icu的组织和建设 篇五
一、存在的问题
(一)党员发展存有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青年党员发展对象后继乏人。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转型,青年入党积极分子数量渐为下降,青年新生力量处于分散、流动状态,党组织很难对他们开展有效的教育和培养;二是党员年龄老化,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部分基层干部群众思维方式封闭。农村经济发展应该立足本地,面向城市,把区域优势、地理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有些村民群众,甚至村干部视野狭隘,思维封闭,孤立片面的看问题,导致工作步伐缓慢。比如干部鼓励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村民只是道听途说,缺少了解,行动缓慢迟疑。所以基层干部应当走出去,看一看,比一比,也应该组织村民群众走出去,看一看,比一比,这样才会更有说服力。
二、意见及建议
1、选贤任能,加强培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结合村委会换届选举,按照“年龄调轻、结构调优、知识调高”的要求,坚持“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懂经济、会管理,政治坚定,思维活跃,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进入村级集体领导班子,发挥好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
2、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对农村基层干部开展教育,增进他们工作和学习上的交流,开展对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探讨;村委会每个月也应有一定的时间组织学习或自学。在教育培训的内容上,要紧紧抓住学习教育活动的契机,狠抓农村基层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作风、能力教育,强化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发展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要加强岗位职责、村务工作要点的教育培训,让他们了解哪些必须做、必须办;哪些可以做、可以办;哪些不能做、不能办。要加强职位道德和人格品位教育,真正发扬实事求是、严于律己、勤奋检朴、乐于奉献的精神,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要加强领导艺术、领导方法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做到既能敢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又能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培训教育,增强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3、加强和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是要建设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导班子和党的组织,要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明确目标,形成合力,把党的富民政策用好、用足、用够,千方百计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加快致富步伐。在农村党的基层建设中,乡镇是龙头,村级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各级基层组织的书记应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切实负起责任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要着眼解决基层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工作要抓实抓具体,首先是配好领导班子,核心是培养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二是要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的素质,在群众中树立起党组织的良好形象;三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和加强党员管理和发展的新途径;
6.icu的组织和建设 篇六
------------------
市创先办2011-07-02 14:55:
41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需要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对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发挥党在农村各项事业领导核心作用的需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领导核心,承担着管理农村事务、组织农民发展生产、协调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等繁重的社会职能。农村社会的进一步改革和持续稳定发展,有赖于农村基层组织强有力的领导、组织、管理、协调,其能力和作用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加快农村发展和维护稳定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经过30多年改革发展,农村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既蕴涵难得的机遇,又带来严峻的挑战。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涌现,特别是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征地拆迁、产业结构调整等面临着大量矛盾,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如何,直接关乎着农村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重大部署的需要。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要求各级党组织切实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新任务,就必须充分认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构建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做法
大理市有35个党委,197个党总支,1317个党支部,32618名党员。其中乡(镇)党委11个,农村党总支111个,农村党支部539个,农村党员15746名,分别占全市的56.34%、40.93%和48.27%。我市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使农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得到进一步体现。
(一)坚持“抓书记、书记抓”,健全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认真落实农村党建工作责任制,市委常委会定期不定期听取党建工作情况汇报,讨论研究党建工作,先后制定下发了《中共大理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大理市加强农村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全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重要抓手,牢固树立“书记抓、抓书记”责任意识,建立乡(镇)党委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明确要求乡(镇)党委每年至少要向市委报告1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分解和落实机制,层层签订年度党建目标责任书,并把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情况作为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考察的重要内容。
(二)坚持“抓重点、攻难点”,着力破解党建工作难题。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村集体经济薄弱、支部党员无议事活动场所、党组织活动经费无着落、党支部感召力弱、农村党员整体素质偏低等难题,实施以“找准位子、建好房子、亮出牌子、树立旗子、安排票子”为主要内容的“五子”工程,实现党建工作重心下移。一是抓实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采取“两推一选”、上级党委下派等方式,从机关干部、农村经纪人、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村官”中推选村党组织书记,在党员人数达150人以上的村增设专职副书记,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经换届选举,64个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占58.56%;10名大学生“村官”当选为村“两委”班子成员。村“两委”班子年龄结构更趋合理、文化结构明显改善、妇女比例有所提高、少数民族干部得到增加、综合素质有了增强。二是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选派111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深入农村开展工作。积极整合资源,采取项目打造、产业扶持、亮化村容、发展特色经济、盘活村集体资产等方式,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全市111个行政村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有51个,占45.95%,其中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有8个。三是加强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按照“六有”标准,投入720.86万元,分两批完成54个新(改)建村委会村办公楼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把活动场所建设向自然村和村民小组延伸,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自然村(村民小组)党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目标。通过在自然村(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显眼处悬挂党组织牌子,室外悬挂国旗,室内配置党旗,把党员和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四是加大党建工作经费投入。从2010年起,为每个行政村党组织安排2万元、每个村民小组党支部安排1000元或3000元的党建工作经费,确保党组织活动有一定经费保障。五是实施“四大培训工程”。在大力开展农村党组织书记、新党员、大学生“村官”党员、党员“致富工程”培训的基础上,首次把村民小组长纳入全市村“两委”干部培训范畴,通过开展“农民讲习所”、“两校进村”、“政治夜校”、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等有效形式,整合培训资源,大规模培训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以“双带三培养”为抓手,投入482.9万元,帮扶贫困党员1525名,1267名优秀致富能手被培养成党员,1578名党员被培养成科技带头人、种养大户、运输大户、营销能手和经营管理者,其中有346名党员优秀致富能手被安排在村、组干部岗位上培养、锻炼,成为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三)坚持“抓覆盖、拓平台”,切实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调整和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积极推行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上建支部,先后建立了大理镇下兑无公害蔬菜协会党支部、下关镇大庄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党支部。加大在村(组)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优秀青年和一线工人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党员发展越来越来年轻化、知识化,全市“党员空白村民小组”已全部消除,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努力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途径,广泛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党员共学、支部共建、帮民致富”、“一挂双包、一体联动”等帮扶活动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拓展党员发挥作用的服务平台,充分依托11个农民服务站和111个农民代办服务点,为农民提供“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让农民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服务有保障”。
(四)坚持“抓保障、聚人心”,不断激发干事创业激情。从2010年起,给予每名村党支部书记每月100-300元的岗位补贴。实施“农村党员关爱行动”,对全市60岁以上党员每人每月给予20元补助。出台“大理市在职在编村(居)‘两委’干部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以及《大理市村(居)委会干部年度工作实绩评价考核办法》,为职在编村“两委”干部购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种保险,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给予一定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加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考录力度,充分调动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五)坚持“抓典型、树标杆”,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创新。进一步活跃基层、打牢基础。深化“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发挥区位优势,把公路沿线、产业发展好的党组织作为示范点进行重点打造,把下关镇荷花村培育成省州市三级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打造了12个市级农村党建示范点。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把大理镇东门村选树为省州农村创先争优活动党建示范点,遴选出18个市级创先争优活动党建示范点,评选表彰了6个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2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通过层层建点,切实发挥出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向外界推介大理创先争优活动党建品牌的“窗口”。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市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发挥作用方面做了很多的实践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作用,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一)“重经济,轻党务”的现象仍然存在,党建工作缺乏活力。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抓党建促发展的意识不强,认为党建工作是务虚的,将经济工作作为“硬任务”,把党建工作看成“软指标”,对党务工作存在“谈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集中表现在抓党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缺乏具体的措施和抓手,工作力度不大、落实不到位。由于不能较好地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相结合,存在“两张皮”现象,导致抓党建促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二)不注重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村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好。农村基层干部“端的是泥饭碗,干的是硬任务”,工资水平低,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难以有效调动和发挥。受传统观念和地方宗族观念的影响,在培养后备干部上论资排辈,造成班子结构不合理,村组干部文化程度不高,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强。大理市村党总支书记中,男性干部多,女性干部少,女性仅占8%;高层次学历的少,大专及以上的仅占17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1%;村民小组干部是党员的比例不高,村民小组长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达79%。同时,还存在农村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少数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村“两委”班子成员之间不团结、不配合,工作中互不通气,互相扯皮,不能较好地发挥村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严重损害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形象。
(三)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制约了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一些行政村基本上或完全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占多数,大都依靠各级补助,仅维持村委会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由于集体经济匮乏,“空壳村”较多,党组织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依托,村级班子开展工作困难,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不强。
(四)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目前,农村党员普遍存在“三多三少”和“一高三低”(年龄高,文化低、技能低、致富本领低)的现象。就大理市而言,男党员多,女党员少,女党员仅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9.18%;年老党员多,年轻党员少,35岁及以下仅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4.18%;文化水平低的多,文化水平高的少,初中及以下的占农村党员总数的72.92%。相当一部分农村党员干部思想观念与形势发展要求“不同步”,小农意识和“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想学、不会学、学不来、不会用的现象比较突出,掌握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不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弱。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外出务工党员不断增多,从优秀妇女、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复退转军人、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力度不够,流动党员管理难度大,党组织活动难开展。加之,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滞后,少数党组织党内活动仅限于看书读报念文件,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导致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活力不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
(五)活动场所建设滞后,党组织和党员缺乏发挥作用的平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开展活动、发挥作用、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主要阵地,也是为村民提供文化、教育等公益性服务的必要设施。从总体来看,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大部分已满足活动开展的需要,但还存在早建的面积小、标准低、设备简陋、功能差等问题。自然村(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较为薄弱,目前,大理市521个自然村(村民小组)党支部中,有活动场所的党支部有202个,占39%。大多数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开展活动,都是通过租用场地、与老年协会共用场地、借用党员中心户房舍等方式进行。已建成的活动场所缺乏必要的电教设备、学习资料、宣传栏、阅览室等配套设施和行之有效的管理、使用制度,主要还是停留在日常办公、党员活动等方面,综合利用率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党员作用的发挥。
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农村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要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发展地方经济、密切党群关系、推动民主建设、维护和谐稳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美好家园中的作用,就必须正确定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保持农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一)着力培养一批“领头雁”,确保基层党组织能人主事。突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这一个重点,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抓基层打基础工作的“领头雁”。一要创新选用机制,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探索推行“职业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市场化运作”的基层干部管理、培养和选用模式,促进基层干部合理流动、优化配置。要坚持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打破地域、身份和资历界限,不拘一格选拔“村官”,尤其注重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和大学生“村官”中选拔村干部,实施“能人治村”战略。二要创新培养机制,做好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目前,各地农村还不同程度存在班子后继乏人的状况,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要把解决农村后继乏人问题作为长远之计来抓,加大力度做好村级班子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采取村民小组推荐、党员群众民主推荐、个人自荐、组织考察等方式,及时发现发掘苗子,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实施动态管理。抓实“三培养”工作,通过安排后备干部参加党组织生活,参与村务决策,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和群众工作等方式,积极为他们的成长创设平台。三要创新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干部工资稳定增长机制,认真落实好农村党组织书记“一定三有”(即定权责立规范和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激励保障机制,加大从优秀党组织书记中选拔领导干部、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公务员的力度,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能“用心”做事、“安心”做事。
(二)着力打造一批“桥头堡”,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重要任务。一要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组建党组织工作力度,积极探索“村居联建”、“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等做法,大力推广“专业合作社+支部”、“协会+支部”、“商会+支部”、“企业+支部”等模式,不断优化党组织设置方式,使农村党组织的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二要
扩大基层民主实现形式。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和“组账村管”、“村账镇管”制度,不断规范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职责和事权范围。深化“两推一选”,探索公推直选,不断扩大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三要建强党组织活动阵地。加大农村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力度,以各种形式投资新建或利用农村集体闲置房产进行维修、改建,全面解决自然村(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问题,切实把自然村(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技能培训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使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三)着力聚集一支“主力军”,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千秋大业,关键在人”,只有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水平,才能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一要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制度,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健全完善党员教育、培训、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长效机制,促进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健康开展。要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采取分级培训的方式,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不断强化农村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科技文化、市场经济和实用技术的学习,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本领。二要改善农村党员结构。加大在青年农民、妇女、退伍军人和外出务工人员、专业协会负责人以及农村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力度,优先发展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入党,彻底改变党员队伍年龄偏大、素质偏低、作用偏弱、人数减少的状况。三要丰富活动载体。针对当前农村组织活动存在的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的情况,进一步丰富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在开展好学习活动、支部会议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深化创先争优、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服务承诺和“进农家、送温暖、献爱心”等主题实践活动,做到一个领域一个主题、一个村一个特色,有效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和内在动力。
(四)着力发展一批“富裕村”,激活农村持续发展不竭动力。一要管好用活现有资源。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来抓,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引导各村制订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产业。村级党组织要明确优势,管好用活现有资源,充分依托小城镇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培育,通过开发资源、盘活资产、创办实体、提供服务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二要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大力推行“支部+协会+品牌产品”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产业经济,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构建专业化生产、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明显、农民增收稳定的产业经营链,不断增加集体收入。三要加大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采取领导挂钩帮、部门包村帮、联建支部帮、骨干企业帮等多种形式,通过项目指引、资金倾斜、信息技术服务等具体措施,进一步强化责任制,做到经济上支持、思路上拓宽与政策上倾斜并重,聚集各方力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五)着力健全一批“好机制”,实现城乡党建统筹协调发展。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强化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不断健全和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二要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监督管理制度。通过目标管理、年度考核、离任审计等措施,不断规范村干部的行为,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三要构建城乡党建资源共享体系。按照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把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积极搭建“1+1”结对共建平台,深入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激发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参与城乡党建一体化建设,大力推行以“提供一条致富信息、解决一笔启动资金、教会一门实用技术、联系一个就业岗位、落实一个脱贫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活动,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逐步实现由送钱送物向送科技、送服务转变,由单纯“输血”向提高“造血”功能转变,从而形成以城带乡、以企带村、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四要建立彰
7.icu的组织和建设 篇七
一、深刻认识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1. 党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把关定向者。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 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企业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 其根本职能是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执行。企业党组织的这种地位决定了其对企业经营发展, 当然包括企业文化建设负有把关定向的职责。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谋求利润的最大化, 这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非总能重合, 所以企业党组织就有责任对企业发展方向、发展战略, 包括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把关和修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所以党组织就有责任在企业当中倡导先进文化, 抵制庸俗、腐朽文化。对于存在专制主义倾向、个人崇拜倾向的企业文化, 党组织有责任坚决予以抵制。
2. 党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者。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全员参与的长期性工程, 要做到全员发动, 就要依靠一个高效的组织作为支柱, 才能够撑起企业文化建设的大厦。党的思想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一致的, 弘扬新时期的企业精神与党的先进性要求是一致的, 党组织有着开展思想文化工作的丰富经验, 党组织有着坚强的组织优势, 由党组织担当建设企业文化的组织实施者, 更能够突出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立足点, 更能够突出企业文化建设潜移默化作用的特点, 更容易实现企业员工素质和为企业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的目标。党对企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 除了参与企业重大决策、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外, 还肩负着对企业思想文化领域进行领导的重任。
二、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 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发挥先导作用。
一是加强理论武装, 弘扬优秀文化。企业文化建设, 就是在于把企业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统一起来, 在充分发挥企业社会性的基础上, 树立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 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发展氛围, 进而实现企业的目标。通过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深入学习, 可以使全体员工正确理解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和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从而做到顺应历史潮流, 与时俱进, 使企业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向更高品位发展。要重点加强企业领导人员的理论教育, 帮助他们提高理论水平,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业绩观, 真正成为企业先进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培育“四有”员工队伍。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既相区别, 又有联系。精神文明建设的两项重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也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只不过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共性, 而企业文化建设强调个性。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培育“四有”员工队伍,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使员工形成共同价值观, 显然, “四有”员工更容易形成共同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三是树立典型, 开展活动, 提炼和培育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是企业群体意识和精神面貌的集中表现。在培育企业精神中, 党组织要做好三件事:一要大力宣传企业精神。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教育引导和多种宣传阵地的作用, 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劳动竞赛以及其它生产经营活动为载体, 大力宣传企业精神, 展示企业风采, 激发广大员工的创业热情和创新精神。二要大力选树能代表企业精神的先进人物、先进群体, 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引导员工向先进人物学习, 注重选树、培养本企业的先进人物, 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积极培育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三要不断提高企业精神的品位。在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就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 不断赋予企业精神新的内涵, 新的内容。
2. 在制度文化建设中发挥保证推动作用。
一是保证制度的合法性。基于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贯彻执行的职能要求, 党组织必须在保证企业制度的合法性上发挥作用。党组织应当参与企业重要制度的制定, 积极将党的主张、国家法律贯彻到企业制度中去, 不断完善和健全企业民主。党组织应当对企业制度进行审查, 对不符合党的主张、国家法律、政策的企业制度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党组织要加强对企业工会组织的领导, 支持他们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通过工会会员大会、职工代表大会, 确保职工的民主权利和切身利益。二是推动制度的形成。党组织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主张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企业内部也是一样, 只有实行依法治理, 才更利于保护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 更利于保证企业的民主和谐。党组织有必要对企业的制度进行全面检索, 看看在哪些方面还有漏洞和薄弱环节, 并应采取措施尽快补上。三是保证监督制度的贯彻落实。制度制定出来, 只有严格执行, 才能发挥作用。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会议机会, 充分宣传各项制度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 必要时可组织专题宣传教育活动, 使广大员工深刻理解执行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 掌握制度的基本要求, 为制度的全面贯彻落实打好基础。保证监督制度的贯彻落实, 要重点监督企业领导人员。
3. 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一是发挥组织作用, 增强全员意识, 总揽物质文化建设全局。物质文化建设是一件花钱的事情, 其产生的效益是间接的, 往往在短期内难以显现。党组织要想方设法提高全员, 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物质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使大家真正从思想深处对物质文化建设重视起来, 并将这项工作纳入企业总体规划和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真正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物质文化建设量大面广头绪繁多, 党组织要敢当重责, 充分发挥善于发动群众, 善于协调各方力量的优势, 承担起总揽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的重任。二是发挥协调作用, 积极解决各种具体问题, 确保物质文化建设顺利推进。物质文化建设牵涉面较广, 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 而企业主要行政领导公务繁忙, 难以有更多的精力协调解决。党组织要主动发挥“补台”作用, 发挥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的优势, 依靠自身组织力量, 协助企业行政领导做好协调工作, 认真解决好各种实际问题, 为物质文化建设扫清障碍, 铺平道路。三是发挥把关作用, 保持物质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统一性。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外在表现, 只有使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保持统一, 才能真正发挥物质文化的作用。党组织要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广泛听取意见等多种方式, 积极检省物质文化与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衔接与匹配, 及时发现物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使物质文化与企业文化总体保持协调一致。
三、切实加强党组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
党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柱, 党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骨干。党组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主要通过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
1. 参与重大决策, 建立工作机制。
党委要努力提高班子成员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 积极参与企业文化重大事项的决策, 牢牢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要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考核体系, 逐步建立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统一领导, 分工负责, 加强协作, 把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2. 发挥支部作用, 教育引导党员群
众践行理念, 遵守规范。支部作为最基层的党组织, 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团结动员全体员工以企业为家, 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 顽强拼搏, 强化员工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将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度作为考评党员的重要指标, 教育引导党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走在最前列。对于违背企业理念、违反企业规范,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表现不佳的党员, 党组织要敢于批评。要使党支部不仅成为中心工作的战斗堡垒, 同时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战斗堡垒。
3. 提高党员素质, 发挥示范作用。
共产党员是企业员工中的先进分子, 是企业各项工作的排头兵, 也是企业文化形成、发展、壮大的践行者, 他们以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待各自的工作, 是使企业各个环节、各个岗位渗透企业文化的骨干力量。党组织通过加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在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使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党员模范员工作为具体化的人, 在员工中具有现实的可比性, 为员工树立了比学赶超的现实目标。党员要不断加强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的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作为能力、创新能力。要树立“学习为本”的理念, 加强学习、善于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要将先进的文化理念变为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生产经营中心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创新, 做创新型员工, 努力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党组织大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是党组织发挥职能作用的又一重要途径。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会因企业性质、体制、机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也会因企业形势任务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但是, 随着人们认识的逐步增强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逐步深入, 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定会日益重要, 日益彰显。
8.icu的组织和建设 篇八
关键词:新能源企业;党组织建设;意义;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新能源企业的党建工作在传统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情况和新的挑战。党建工作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凝聚广大群众的核心领导力量。在当前能源企业的管理体制和发展的过程中,党组织在提升党员素质、加强带头作用等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由于党建工作的人数不多,管理方法存在一定弊端,新能源企业仍然应当通过适当的方法与机制改善党建工作的发展状况,为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一、充分认识企业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面对能源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能源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压力,其资本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重组节奏越来越快,各级党组织都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在各级党组织建设中应当更加凸显。
(一)加强巩固党建工作的重要地位
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历来是我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建工作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方面。只有充分认识企业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才能在企业发展中夯实党的执政作用,抓好党组织工作的基础要义,要发挥好其政治核心作用,必定要增强企业人员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把握不同企业发展阶段中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确保党组织建设在企业工作体系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指导人们为企业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是新能源企业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而企业经营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对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追求的最大化,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为因素,而人为因素的调动离不开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只有企业的党组织能够把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实到企业的各项部门工作中,才能在企业繁忙的工作之中开展适应能源企业自身特征的活动,其对于建立更好的市场机制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探索新能源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方法和机制
随着新能源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要加强其党建工作,既要坚持新能源企业行之有效的党建工作经验和理论成果,又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创新思维去统筹管理党建工作。我们应当针对企业在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方法进行解决,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以创新的理念推动新能源企业党建工作的改善。
(一)创新观念,深化对新能源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
不同企业的改革方式和发展状态都有着不同的进程,但是不断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来提升工作效率是每一个新能源企业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党组织的建设人员应当坚持树立积极参与的工作理念,在新形势下实现对于能源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跨越、新突破,在继承传统的有效方式方法的基础上开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只有紧紧围绕新的经营目标和策略进行舆论导向作用、模范带头作用,全面分析企业当下的发展状况,提升每一位企业工作人员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才能更好地改变能源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
(二)改变机制,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机制同步运行
着眼于长远发展的企业目标,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工作制度,改进新能源企业党建工作的传统方式,从而加强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这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党务工作人员应当及时推广、介绍基层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做法,积极建立党组织参与决策机制、党建对标评分机制等多种工作机制方法,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浓厚氛围。
同时,我们应当结合新能源企业工作的实际状况,不断开拓党建工作的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避免盲目地进行工作规划,并通过不断学习和交流来提升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进而促进党务工作渗透到企业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以及行政工作的各个方面。
(三)加强综合建设,实现党组织任务与企业效益共同发展
建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长效机制,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落实到每一位企业人员身上,以党建工作作为促进生产经营的目标,主动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为能源企业的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水平和速度保障。能源企业在技术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上的发展对企业的良好促进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应当实施有效的管理模式,加强企业的综合建设。
同时要注意在企业日常的工作和员工的生活中,可以利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主题活动及学习过程来改进企业的党建工作方式,及时交流学习与生产经验,做到不拘泥于陈旧的形式,不敷衍了事而做形式主义,结合党支部工作的实际状况,围绕新能源建设的升级战来拓宽党建工作,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基本分析,我们对新能源企业中党组织建设的相关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企业党组织工作室一个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时刻加强对党组织人员的培养、教育,以及党组织对企业各部门的促进与引导。相信在不断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的情况下,赋予新时期新能源党建新的生命力,我们一定能够更好更快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坚定不移地推动能源企业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天田.新能源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管理学家,2014.
9.icu的组织和建设 篇九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
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组织制度和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扎实推进,取得丰硕成果。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迈出新步伐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带根本性的组织制度。各地严格遵循党章,按照中央要求,坚持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探索代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
一是落实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截至目前,27个省(区、市)制定出台了贯彻落实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的实施办法;365个市(州)、2684个县(市、区)探索建立了代表提案和提议、调查研究、列席党委有关会议、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等配套工作制度;20个省(区、市)、174个市(州)、780个县(市、区)成立了党代表大会代表联络工作机构,分别占总数的64.5%、46.5%、27.9%。广东、浙江分别在全省建立了4278个、3972个党代表工作室,接访党员群众。
二是做好代表选举工作。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的办法,广泛发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与代表选举。参与党的十八大代表人选推荐提名的党员比例达98%,代表选举的差额比例多于15%;各省(区、市)党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的差额比例由上次换届的26.4%提高到28.7%,各市、县党代表差额比例平均分别为22.3%、21.7%。各级党组织注重对代表人选“德”的考察,注重推荐优秀党员作为代表人选。党的十八大代表人选实行差额考察,31个省(区、市)代表人选差额考察的比例平均达13.4%,并对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进行公示。加大从生产和工作一线推选代表力度,重点提高工人、农民代表比例。党的十八大代表中,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占30.5%,比十七大时提高了2.1个百分点;代表中的工人党员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由十七大时的51名增加到169名(包括农民工党员26名),占7.4%。这次党委换届的31个省(区、市)党代表大会代表中,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占33.4%,比上届提高2.2个百分点。
三是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县(市、区)落实代表任期制,建立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在年会的内容和程序、代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以及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新的经验。一些地方还选择部分乡镇开展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
党内选举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
各地按照中央要求,结合实际,落实党员民主权利,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提高候选人提名、介绍、选举中的民主质量。
一是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许多地方在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中,采取组织推荐、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党员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候选人。全国大部分地方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采取“两推”办法,即党员推荐和村民推荐相结合产生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人选。乡镇党委换届时,辽宁等地探索采取实名推荐的办法,确定初始提名人选。地方党委换届时,各地普遍对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人选进行全额定向民主推荐,对现任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对拟提拔人选普遍进行二次推荐,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真实性、科学性进一步增强。
二是拓宽候选人介绍方式。在乡镇、村党组织换届中,许多地方采取召开见面会、竞职陈述、回答党员群众提问、实地调研、公布工作实绩等方式介绍候选人。辽宁、河北等地部分乡镇在党委换届中还采取橱窗展示、制作展板、播放录像、媒体介绍等方式,形象直观地介绍候选人情况。
三是完善党内选举办法。各地通过适当提高候选人差额比例,扩大了选举中的民主。地方党委换届中,31个省(区、市)党委委员候选人差额比例平均为11.9%,比上次换届提高0.6个百分点。普遍提高市、县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差额比例。其中,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差额比例平均为14.9%,县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差额比例平均为11.3%。
党的地方委员会工作机制得到新规范
各地进一步健全党的委员会制度,探索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地方党委集体领导作用进一步加强。
一是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各地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常委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同时,普遍建立健全党委常委分工负责制,明确书记、副书记和其他常委职责,科学合理分工,加强常委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团结协作、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
二是健全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定期向全委会报告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党委决策部署、全委会决议执行和廉洁从政等情况,全委会采取讨论、评议等形式,对常委会工作进行评价。各地普遍推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一些地方探索建立同级党代表大会代表、全委会对常委会工作进行评议监督制度。一些地方还在规范常委会决策程序,细化全委会、常委会决策范围等方面进行探索,全委会决策、监督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是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各地普遍实行党委讨论决定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票决制,切实扩大了决策中的民主。一些地方实行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以及一些重要部门主要负责人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由全委会审议、无记名投票表决。全国69个县(市、区、旗)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科学划分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及其成员职责权限,为规范县委权力运行尤其是县委书记职权积累了经验。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地积极稳妥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进一步显现。
一是普遍实行基层党务公开。目前,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平均覆盖率达98%以上。天津、内蒙古、江苏等地基层党组织充分运用互联网、局域网、电子显示屏、远程教育站点、手机短信平台等现代信息手段,使党务公开更加简便、快捷、高效。一些基层党组织还建立“党员点题公开栏”和征求意见箱,提高了党务公开的针对性。
二是稳妥开展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民主推荐和选举工作。各地在部分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了公开推荐、直接选举领导班子成员试点工作。2009年,江苏南京市在换届的363个社区党组织中,全部采用公开推荐、直接选举方式产生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2010年,广西在村(社区)党组织换届中,普遍采用公开推荐、直接选举方式产生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
三是积极推进基层民主议事决策。各地充分发挥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民主议事决策作用。全国有57.5万个村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一些地方还规定,每月“逢四说事”、“逢五议政”,先召开党员大会,再由党员群众共同参与议事决策,使党员大会的作用经常化、制度化。
10.icu的组织和建设 篇十
本站讯 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是党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如何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及党员的“自富带富”作用,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总体状况是好的,绝大多数农村党员“自富带富”能力不断提高。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新任务的不断出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1、农村党员结构和整体素质呈现年龄老化、知识老化、作用弱化的倾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观念日益更新,农民的价值观趋于多样化。许多中青年党员和群众外出寻找发展机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造成有的村难以找到合适的党员发展对象。特别是一些“老、少、边、穷、山”地区,能外出的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在家的大多数是妇女、老人、儿童,人称“38 60 61”部队,这也是目前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另外,农村中浓厚的宗族观念和强烈的本位思想又成为吸收和发展新党员的一道难以突破的屏障。有的村支部主要成员私心太重,在发展党员时,不是按照党的要求和党员的标准,而是以宗族家族为界,对不是本宗族者的入党要求以种种理由推托,甚至有些支部成员自我保护意识过重,生怕发展的有能力新党员对自己地位有冲击,不发展或控制发展能力型党员。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严重滞
后,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党员老化的同时带来作用弱化,党员的本质和应发挥的作用不明显,导致群众看党员是“党员不党员、各种各的田、多交两毛钱”,党员作用的弱化同时导致基层党组织吸引力的弱化。
2、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受到挑战。改革开放以后,全党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许多农村组织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方面的适应期过长。有些村党组织在实施领导过程中,在具体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包揽型领导,即党支部包揽一切,把村委会变成党支部的附属物;放任型领导,即党支部班子软、懒、散,作风不正,威信不高,没有战斗力和凝聚力,自动放弃领导,或者村委会无视党支部的领导,凌驾于村党组织之上,党支部无权威性,领导作用无法发挥;对立型领导,即村“两委”班子互相对立,形成两股势力两大派别,矛盾斗争尖锐,搞内讧,造不和谐。这些都使得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削弱。
3、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水平较差。面对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一部分村支部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实现“领导核心”作用。农村党支部肩负着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光荣使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大部分农村的实际情况表明,绝大多数村支部和党员能够在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但不能忽视的是,还有一些村党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前,对群众快速发展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热切期望和要求显得力不从心。有的村支部和主要成员不仅缺少应有的领导水平和能力,而且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知识和本领,甚至有极少数党员变为群众的“尾巴”。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策措施
1、加强组织建设,形成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领导核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提高其战斗力,既是开展各种党内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必备条件。农村党员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细胞”,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村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关系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必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一支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高素质的队伍。一是按照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条件配备好党支部书记。新形势下,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途径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只有通过产业化经营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力,为农民增收创造必要的条件。这就决定了选择培养支部书记的最新标准,也应该定位在“能否带领群众进行产业化经营”上。只有用此新标准来选拔人才,才能使他们有资格充任群众的致富向导。二是配强支部班子,加强支部班子建设。支部书记和党员骨干带富作用发挥得如何,不仅取决于他们的致富技能,同时也取决于他们的团队合力。因此,培养选拔“双高双强”型的农村领导人才,还要重视其素质提高的“综合化”,培养他们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境界。三是为无职党员没岗定责。树立人力资源开发理念,把党员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每个党员的特长、优势集中起来,加以分类,然后设立诸如“思想政治支员岗”、“政策法制宣传岗”、“村务党员监督管理岗”、“民事纠纷调解岗”、“勤劳致富岗”、“科技致富岗”等岗位,让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真正使党员做到“无职有位,有产有力”,使每个有能力的党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去。
2、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素质和致富能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对农民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单位,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是农村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使党员保持和发挥党的先进性,做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措施。农村工作面广量大,纷繁复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飞跃提升,许多村支部成员和党员感到工作越来越难做,压力越来越大,困惑越来越多。如有的村干部感到“致富无门群众怨”、“负担过重苦难言”、“孤立无援名声差”、“待遇偏低没盼头”。各级领导干部和组织部门要尽快从那种只注重研究如何“管理”、“规范”和“约束”村干部,转变到重视如何“关心爱护”和“支持”村干部和党员上来,努力改善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环境。首先,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抓好党员的培训工作,紧密结合党员的思想生活和家庭实际,敢于触及党员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帮助党员和群众去化解思想矛盾,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其次,要加强致富能力培训,加强对农村党员市场经济知识实用技术、农业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广泛开展挂钩联系贫困户制度,加大对农村贫困党员的帮扶力度,先富党员带动贫困党员和群众,形成一富带百富的生动局面。第三,提高基层党组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这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是党的领导与党的当前任务相适应的要求。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位的要求,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的。特别是现阶段的“三农”问题,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索“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经济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党心民心。
3、创新基层组织制度和机制,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合力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基层组织中的“龙头”,积极促进民主法制建设,推进村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进程是提高村级党组
【icu的组织和建设】推荐阅读:
关于进一步做好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和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的通知08-11
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初探10-05
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中 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和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践行10-10
民政部等18部门和组织颁布《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07-30
学习型组织的建设07-01
组织文化的建设与管理08-03
关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思考09-08
村级妇联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07-17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半年工作汇报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