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 切实提高职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论文

2025-02-13

高考英语 切实提高职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论文(精选18篇)

1.高考英语 切实提高职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论文 篇一

高考英语阅读能力提高之浅见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中学(017000)    邵思霞

如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一直是我们关心和研讨的问题,近些年我阅读了许多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高考阅读理解题,对它们进行了仔细地研读和分析,发现多数文章来源于英文原版书籍,它们的语言很地道、内容很新颖,文化蕴意也很浓厚,多数语篇都注重“理解”二字,这明显加大了阅读理解试题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形,我浅谈自己的意见如下:

1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的新趋势

1.1词汇量增大

高考英语试卷题量较大,一般情况考生时间也比较紧张,加之高考文章的阅读总词量一直保持着递增的趋向,所以考生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就必须提高阅读速度。

1.2新词、生词越来越多

在每篇文章中,新词、生词量逐渐增多,它们多数是由构词法而产生的新词和教学大纲不作要求的生词,这大大增加了阅读材料的难度。考生遇到新词、生词,一般情况他们会有畏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反反复复读几遍才可能会明白其含义。另外文章的语言表达也比较正式,句子结构也较复杂,到处是从句、省略句和插入语。

1.3题材广泛,来源生活

近几年的高考阅读文章选材越来越贴近生活实际、紧随时代发展步伐,题材新颖,不管是写人的还是记事的;不管是科普的还是逸事的都是原汁原味的。

2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对考生的要求

2.1浏览文章,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并要扫描到与主旨大意有关的细节。

2.2查找细节题,并要理解其含义。

2.3通过理解字面的意思,猜出作者的态度、意图等。

2.4通过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弄明白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

 

2.高考英语 切实提高职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论文 篇二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程度。同时要增加学生阅读英语的机会, 尤其是课外阅读。因为课堂上老师要进行必要的讲解分析, 在有限的课时里还不可能提供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动阅读, 所以应鼓励、促使学生在课外进行一定量的英语阅读。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与同行们探讨。

一、在进行阅读教学前有效地激发学生获取信息的兴趣和欲望,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多种多样, 可以针对不同材料灵活多变。通过手势和其它动作使学生急于了解Body Language;巧妙设置问题使学生产生读First Aid的愿望;与学生谈论颜色, 他们就产生想知道有关颜色所代表的不同的意思。在这种内在动力的驱使下, 学生的阅读效果一定更佳。职高英语课本相对简单, 教师可以把每篇课文作为阅读材料, 在预习课上, 教师可以对该课文提出几个问题, 限时让学生快速阅读来回答问题。但问题设计要求要相对简单一点, 切莫过难, 以免不能调动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不仅消除了学生对阅读的惧怕心理,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 要学会独立读, 既不能受别人左右, 也不能心浮气躁, 须静下心来。在抓住文章主旨的前提下, 要加快阅读速度,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 要默读, 一定不要一个词一个词的出声的朗读, 争取眼睛的覆盖率同时看见七至八个单词, 不要反反复复地看同样几个单词, 边阅读边理解。

3)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生单词, 告诉学生尽量少查字典, 坚决不要一遇到生单词就查, 要教给学生通过上下文所提供的语境猜测和理解生词的技巧, 以减少阅读中的障碍。

三、掌握好的阅读技巧

1) 略读 (Skim m ing) 。指通过对文章标题和首尾句的阅读, 对文章的内容结构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作者的意图或文章所要涉及的问题。在进行略读时, 学生不必详尽的理解所读的材料, 只是大概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信息, 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篇, 领会文章的主旨或抓住主要内容就可以了。对其他信息可以忽略或只作粗略的了解。教师应告诉学生一定不要对文章的每个句子、单词死抠, 不一定每个单词都要翻译过来, 要加快阅读速度, 提高理解效率。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训练时, 教师先安排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略读, 然后让学生做课前设计的几个问题, 用以检查学生略读的理解程度。

2) 跳读 (Scanning) 。为获得特定的信息而有选择的阅读的过程。让学生抓住中心句, 要培养学生高效的阅读能力, 就要教会学生利用文章的上下文去寻找猜词懂意的线索。根据下文的阅读就可以理解上文的意思, 反过来也可以理解生词的大概意思。在平时的课文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课文这一语言载体来提高学生的跳读阅读能力。

3) 细读 (Clos e re ading) 。学生在对全文内容大致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精读阶段。学生虽然对阅读材料的大意有了整体的理解, 但是对一些重要的句子和单词的意思还不是很清楚, 影响学生做题的正答率。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 教师要对文章中的长句和难句进行详细的讲解。长句和难句中往往包含较多的从句和较为复杂的语法结构, 是理解的难点, 学生对这些句子往往是囫囵吞枣, 甚至理解错误。教师在对语言点和句子的语法意义讲解后, 再对句子结构进行语法分析和判断。让学生从重点句的了解然后到整篇文章及更深层次意义的理解。通过长期的训练, 帮助学生搬开了这些阅读理解中的绊脚石。

四、利用课外读物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课文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 但仅以课文材料来提高阅读能力是不够的, 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大量的阅读课外读物, 针对职高学生英语基础差, 一看到英文文章就头疼的特点, 教师就必须帮他们精心挑选一些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 如幽默笑话、民间故事、名人轶事等趣味性强的阅读材料, 使他们看的明白, 读的有趣, 依次来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

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文章, 让学生将文章内容改编成对话或短剧的形式, 加上动作表演出来,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扩展,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样既可以克服了学生对阅读的逆反心理, 又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 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能处以主体地位, 让学生从中得到了更多的知识, 开扩了学生的思维, 从而培养和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3.高考英语 切实提高职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论文 篇三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任何知识都离不开兴趣的培养。职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普遍较差,往往对英语学习没有自信心和兴趣。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产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培养学习兴趣的方式很多,如给学生讲英语笑话,唱英语歌曲,通过多媒体播放英语影片等。

职业高中英语教材的起点并不高,即便如此,很多学生依然存在很多阅读理解方面的障碍。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运用课本,明确课文阅读的目标和标准。笔者要求学生阅读时不强调每一个单词都读得正确,但必须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向学生明确表明能够基本理解课文的大意是阅读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应把课文作为阅读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通过阅读对课文进行整体的思考分析,只有这样不断练习,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加大学生词汇积累,强化英语语法训练

掌握丰富的英语词汇是提升阅读能力的基础。学生在词汇量逐渐增多的情况下,才能准确地理解阅读资料的含义,不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在阅读中就无法进行分析和推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发挥主动性,从英语的构词、一词多义和一词的多种译法等层面不断积累自己的词汇量,指导学生如何结合前后文的句子及单词的词根、词缀等来判断词的含义,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

对于英语学习来说,阅读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技能,不仅需要学生不断积累词汇量,还要求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就当前职业高中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结合实际,通过多种手段强化学生的英语语法训练是当务之急。阅读中要弄懂一些较难的句子,主要的方法就是结合句子的主干部分和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

三、借助适宜的课外读物,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在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仅仅以教材作为阅读材料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显然是不够充分的。当今职业高中教育教学的特点也决定了英语教材的篇目少、生词多,这些特点都不利于学生开展多样化的阅读能力训练。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英语课外读物的运用,从中汲取宝贵的知识营养,引导学生去阅读适合他们的课外读物,通过课外读物这个丰富的资源来填补教材的欠缺。那么,什么样的阅读资料才是适合学生的呢?什么样的阅读材料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呢?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教师可参考与教科书系列配套的《同步阅读训练》,为学生推荐易于理解的英汉对照的阅读资料、配有汉语字幕的影视资料等。只有在广泛的涉猎中,学生的词汇量、语言知识才能得到不断积累、丰富,并由此了解西方国家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等,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阅读速度练习,提升学生阅读效率

学生的阅读效率与阅读的速度、理解的准确率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首先要强化学生阅读速度的练习。提升阅读速度的方法很多,如掌握关键词、快读、跳读等。可结合阅读资料的特点,推荐学生选择运用。其次,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技巧进行整体性的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快速阅读法提升信息的获取速度,透过文章的单词、句型等去预测和联想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另外,还可以运用随机法来选择阅读训练的内容,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作业。在阅读中要求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不能借助任何工具书,旨在达到提升阅读速度的目的。作业完成后,教师要做出准确的评价,同时做好登记,以便准确了解学生阅读的真实水平。对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解决,以此提升练习的质量。

总之,职业高中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其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付出恒久的不懈努力。本文探讨了职业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从激发学生兴趣、加大词汇量的积累、借助阅读课外读物、提升阅读速度等方面着手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策略,职业高中英语教师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对英语教学理论的学习,提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

4.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教学初探 篇四

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教学初探

一、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必须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生词了.若把阅读过程比作一条奔流的小溪, 那么生词便是顽石、沟坎, 使溪流不断回漩激起浪花;冲过去便渐入佳境, 冲不过去便成为一潭死水,猜测词义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根据语境、定义标记词(means,re fer to,...)、重复标记词(in other words,thatis to say,...)、列举标记词(for example,such as,...)以及同位语、同义词、反义词或常识等.

作 者:毛水花 作者单位:湖南省凤凰黄合学区,湖南,凤凰,416200刊 名: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英文刊名:WORLD OF ENTREPRENEURS年,卷(期):“”(2)分类号:H3关键词:

5.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篇五

厦门十中 林素芬

[内容提要]: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学好英语,很关键的一个方面是培养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而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阅读量。中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语法知识及一定的词汇量,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听、说、读、写“四会”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具阅读理解能力。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是课文阅读教学。阅读是主动地、积极获取信息的创造行为,是培养学生通过视觉感知书面文字符号并获取能力的途径,更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杠杆,它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阅读方法 阅读能力 阅读习惯 阅读是进入英语王国的最佳途径。

一、正确的阅读方法有助于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高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方法,教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心理。阅读时要去掉杂念,心绪要安定,精神要专一,要形成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这样才能对所读的文章印象清晰,理解深刻。

<2>、帮助学生提高视读的速度,阅读理解考的是速度,慢读是不行的。因此,在做阅读理解时,要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习惯。阅读时眼球总是不断的移动、停顿,理解是在“眼停”的瞬间进行的。我们要使眼停的时间相对增加,就需扩大视读广度,把逐词逐句的点式阅读转变成一次扫描一句的线式阅读,并且把看到的东西迅速报告给大脑,形成眼脑较快的直映能力。只要全篇,对个别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再看上几次。再留心关键句,注意弦外之音,对文章评论的分析,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理解文章作者的意思,切不可按自己的意愿去想当然。

<3>、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时的语感。所谓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中词语搭配及句型结构的熟练程度。语感好的人,理解能力就强,视读的速度就快。培养英语语感的方法有以下三点:第一点:加强朗读、增强语感。对于英语的 学习,读得越多,读得越好,就越能体会句子文章的思想内容并受其感染,当文章读到滚瓜烂熟时,文章中的短语、句子、表达方式就会被学生消化和吸收,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他们对文字产生语言文学敏锐的感受力。听教师的范读,范读就是示范性的阅读。范读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榜样,范读时教师的语气语调、神态、动作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分角色朗读,语感训练必须有步骤分层次,让学生一步步上台阶,每一步训练都应当有明确的目标,第二点:品味语句、体会语感。语言和句子是构成语言大厦的建筑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思想感受都是通过主题表达出来的,我们只要抓住这些重点的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和细细品味,学生的语感就会升华。第三点:背诵课文、深化语感。背诵课文则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背书时输入的“语言形式”,文字符号中的形义和已有的各种知识的融汇,会共同作用于大脑,产生一系列反应活动如感觉、知觉、思维、判断和分析,这就是语感的形成。语感强了,那么,阅读理解能力就强了,语言表达就会流畅,表现出来的是学习英语的高准备效率。对于那些长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把文章后面的文章问题看一遍,带着问题去看文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去掉杂念,提高阅读速度和解题的正确性。<4>、让学生学会“自学”这是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措施,要充分利用选材的优势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学科的特点,为他们订一些报刊杂志,这样可以大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使英语阅读策略在课堂内外得到有效的实践。

二、提高阅读的速度的同时,又能提高做题的正确性。

对于怎样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又能提高做题正确性有以下阅读方法即先快速通读全文,对于文章形成或总体形象,然后读问题,再将全文认真读一遍,最后回答问题,这个过程列表如下:

1.通读阅读材料:速度、(快读/略读/览读)掌握主旨大意。2.粗读思考题:速度、明确考查重点,以便排除干扰项。

3.复读阅读材料:通篇跳读(寻读),局部精读,理解全篇,初选答案。4.解答思考题:精读(细读)确定答案。

三、阅读是一个综合过程,阅读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只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改进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影响阅解理解因素,可分为知识性障碍和非知识性障碍,知识性障碍包括:1.词汇障碍2.语法障碍3.背景知识障碍。非知识性障碍:(1)心理障碍(2)阅读习惯(3)阅读速度(4)阅读技巧。(一)重视英语词汇和习惯用法的积累。

阅读能力的高代和词汇是分不开的,目前大部分学生词汇量偏少,这是影响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呢?具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1、构词记忆法

据估计,英语词汇有100万到120万,但大部分单词是用构词法构成的,构词法包括派生、合成和转化。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前缀(un/dis/im/il/super„)后缀(ly/less/ful/ment„)的含义及用法,就可以根据已知词猜出它的派生词,从而达到扩大词汇的目的。如前缀super的超过,超越的含义,就可以猜出supermarket(超级市场)supernatural(超自然的)superman(超人)superstar(超级明星)等含义。

2、联想记忆法

由一个词联想到和它有关或无关的词,如看到live,联想到其他词性及用法如直播的、活的等词义。

3、广泛阅读记忆法

“To rean well,you need a strong vocabulang。To build a strong vocabulary,you need o read well”。这句名言道出了阅读与词汇量的关系。要有流利的阅读,就必须有丰富的词汇。大量的阅读才以丰富学生的词汇。

(二)掌握牢固语法知识

(三)积累一定文化背景航知识和生活知识。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一定的语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知识。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地阅读技巧。

<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求平时多朗读,背诵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 3 养语感。另外,有的同学在阅读时出声读、点读或回读,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都会影响阅读速度和对文章的理解。所以要克服这些不良的习惯,做到不回读、不出声读、不点读等,只有这样,阅读速度才能加快,理解的准确率才能提高。<二>、除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一般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略读(skimming)即迅速、浏览全文、抓住文章大意和主题句。明确作者的态度和意图。

2、跳读(skipping)即快速查找某一相关信息,读时要一目十行,对不相关的内容一带而过。

3、猜测生词(Guessing the new words)在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生词。如果一遇到生词就去查字典,或跳过去不看,都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这样就要猜测生词的意思。不同的语境,单词的意思也就不一样。所以要根据上下文线索和构词法等知识去猜测。

五、阅读的积累为英语听、说、读写奠定了基础。

比如你在阅读中学到了单词,就可以在听力中再现,你在阅读中掌握的句型,就可以动用到口语中,你在阅读理解中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的逻辑结构,就可以运用到写作中。总之,学习英语首先从读英语开始。<一>、多采用Top—down阅读法

自上而下(Top—down)阅读是从语整体出发,把注意力集中在通过文字符号获取信息上即按文章所给的标题先对文章的内容和含义作出推断,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通过略看文章的总体结构按排或文章的标题来预测文章的内容及深层含义,可以从以下几方在去推测。1.文章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2.作者从哪几方面去阐述? 3.内容将如何发展下去?

<二>、正确处理精读与泛读的关系:

读和泛读是阅读时两种方法,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不可代替。1.注重阅读材料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精泛读材料是提高英语阅读的重要手段。选择字数为200字左右,4 后面配有习题的阅读材料为宜。阅读体裁要多样化。叙事类、科普类、议论或说明类、广告类等。要注重文章的实用性,所造材料难易程度以理解率达60%---70%,生词量不超过4%为恰当。2.精读、泛读相辅相成。

如果说精读是点,泛读即是面,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积累大量的词汇、结构和句型才能扩大知识面、培养语感,提高对文字的反应能力。在泛读时要根据上下文提高自己猜测生词的能力,不要一看到生词就去查字典,要弄清文中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所指代的对象。要对学生进行了限时阅读,一篇200字左右的阅读文章,争取在6分钟内做完阅读理解题。阅读时,要从意群上看,不要逐字读,更不要用笔或手指边指边发出声读,这样有碍于理解文章的意思,而且影响阅读速度。

六、要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就必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题的训练。

(一)、做阅读的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1.阅读题干。即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是,在阅读文章之前就能通过题干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在下一步,阅读时可以对问题找答案,减少盲目性。2.快步掌握大意,不少纠缠细节。

3.阅读题目及具选项,寻找相关之处关预选答案,可在文中相应处作符号。4.带着问题略读原文,确认答案,答完所有题目。

阅读理解能力在高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能力的提高又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短期看不到明显的效果是很正常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应能做到的,只要坚持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兴趣,广泛阅读积累词汇,并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理解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的。不急于求成,不半途而废,持之以恒的读下去,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参考文献] 1.林崇德,2001,《英语教育心理学》[M];北学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全国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育教育大纲》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全国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学师范大学出版社

4.金德敏,2002,“探索英语词汇教育:[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

6.高考英语 切实提高职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论文 篇六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兴趣

有的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常会出现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比如喜欢用手和笔指着读,有的则咬文嚼字,边读边对一词一句进行分析,等别人早已读完,他还不知文章所云。要彻底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并非易事,为此,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短文、可以少读,但要天天读。平时时间紧,少读点,假期多读点。总之要培养一个好的阅读习惯,这样久而久之,便可积少成多。不但能增加所学词汇的复现率,而且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培养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给予阅读指点,堤出不同要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我相信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定有利于学生阅读。

二、精选课外阅读材料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只进行课上阅读训练是不够的,还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教师应尽量选择难度与学生实际水平相当的阅读材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理解的训练。在七年级阶段,要求阅读材料中的生词较少,篇幅短小适当,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可读性的特点。在较高的八、九年级阶段,可让学生读一些科学性较强,含异国文化的文章,有利于他们了解国外文化背景、思维习惯和英美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让学生觉得英语阅读新鲜有趣,感到学习英语有用武之地,寓学习于趣味中,日复一日,每天坚持阅读,他们的阅读兴趣自然就会得以提高,阅读能力也就得到增强。

三、掌握适当的阅读技巧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阅读方法,好比送给学生一把钥匙,让他们自己去开启每篇文章的大门。指导即指点迷津,引方法,导思路。因此,要不断改进阅读方法,讲究阅读技巧,争取每次阅读在方法和技巧上有所收获。教师要教给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快速阅读技巧、细读技巧、猜测推断技巧、归纳综合技巧等。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着重提高阅读效率,反复训练理解技巧。1、快速阅读快速阅读主要是为寻找有关信息,了解文章大意,并能基本掌握文章中心思想和主要事实。快速阅读能力可以通过跳读和掠读而获得。跳读是为了获取特定信息而进行的阅读。教师可让学生带着某个问题进行搜寻式阅读,培养学生捕捉关键句的技能。掠读旨在指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主旨和大意,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细读

在掌握了文章的大意及主要信息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入细读课文或其他阅读材料,解决语言难点,注意与主题有关的语言结构,抓住主要事实和关键的信息,并加以分析推理,理清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进一步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

3、猜测推断

在阅读训练中,正确猜测文字含义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单词或句子,查阅字典固然是个好办法,但因此学生应联系上下文加以分析,通过对文章整体的分析,再联系语法、构词法、逻辑推理、词的搭配等方法猜测其意义。在不影响理解文章大意的情况下,不必遇到生词就查词典。如果逢生词便,就会严重影响阅读速度,增加不必要的学习负担,使大脑容易疲劳,增加了阅读障碍,降低了阅读效率。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猜测词义的能力,又有利于适应中考阅读题。

同时还应了解文章体裁。在记叙文章中,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

在史地知识和科普文章中,应注意人名、地点、年代等。在阅读时,还要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要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尽量避免手忙脚乱、随随便便。要善于抓住每段的主题句,通过主题句来了解该段的中心意思,通过主题句的组合来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4、抓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学生阅读时,指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号上,避免指读、声读、心读、唇读等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容易使理解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使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使学生读完了一篇文章还不知文章的主题内容是什么,要养成默读习惯,使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要阐明的思想内容上,而非每个字的位置上,要善于抓句子的核心词,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

四、读以致用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读到不少的好词好句,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做好记录。最好整理编写成册,不仅积累知识,还能激发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应要求学生用所学的英语写日记。能写一句就写一句。虽然学生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不少的困难,但是如果他们都能学会用英语写日记的习惯,那么每天几句话,天天下来慢慢的学生在阅读中得到的知识也会用到日记上来的。比如你喜欢书中的谁,为什么?或你喜欢这本书吗?为什么?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加强。对学生写的日记要及时收回并认真批改。每次都要写上评语,包括他们的优点和缺点,教师的评语要以鼓励性的语言为主,把他们的优点发掘出来,并给予帮助,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和毅力。同时通过谈心掌握学生的阅读心理动态,保持学生阅读英语的热情。要及时定期召开阅读经验交流会,把读书遇到的困难及经验在班会上和学生一起探讨,从而让学生阅读的信心得以增强,并且通过交流,学生阅读的面也会更广泛。

7.高考英语 切实提高职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论文 篇七

关键词:口语表达,改革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口语测试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愈来愈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 而我国不管哪个层次的英语学习者大多存在只能读写, 不能听说, 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情况。而这种现象在我们职业学校尤为严重, 更有甚者, 有的职高学生根本就一句英语也不会说, 特别是一些工科类的学生, 更是没有几个会说英语的。因此, 如何提高职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便成为我们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什么职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么差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职高学生来源大都是一些初中英语基础较差, 对英语学习没兴趣, 甚至有厌恶情绪的学生。2来职校求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有学好了专业知识, 就可以了的思想, 他们认为文化课, 特别是英语课学不学好根本就不重要, 而英语口语更是不想多练, 所以绝大部分职高学生甚至教师都只注重笔试和听力, 而不注重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3学生口语练习的机会少, 缺乏口语练习的语言环境, 他们除课堂外, 很少听到英语, 更是很少说英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主要靠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老师的正确引导, 所以针对以上情况, 我认为要提高职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革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开展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

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我们就不能吝啬英语口语的训练时间, 不能随便砍掉教材所提供的许多口语练习活动, 教师要处理好学习语言知识和培养运用语言能力的关系, 改变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的传统教法。树立“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把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问”的主角地位让给学生, 教师从“幕前”到“幕后”, 学生则从听众变为实践参与者——活动的主体。充分利用职高教材的优势组织好教材中设计的Conversations、speaking和Acting等各种口语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交换意见, 让学生在全班阐述自己的或小组内同学的观点, 老师则要想出各种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跃学生的思维, 增进师生双向交流, 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逐渐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

2、提高教师的授课艺术, 认真钻研课本内容

很多教师总是习惯于把备课的时间花在语言点的解释和试卷分析上, 遇到口语训练时就草草了事, 事实上口语训练的备课要求更高, 更需要精心细致的准备, 教师首先自身要有过硬的口语基本功, 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 熟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习俗, 博闻强识。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有所了解, 具有敏捷的思维和快速的应变技巧, 以及对待学生的足够热情和耐心。第二, 教师要认真备课, 掌握教材中以情景、话题为主线的教材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灵活的设置语境, 使教学内容在具体的语境中呈现, 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第三, 教师要准备好口语训练的活动形式, 使口语趣味化、生动化。如例, 在讲完职高英语的第一册第1单元《Hello, everyone》Greetings后, 我设计了一个化妆晚会, 让学生带各式头部面具参加晚会, 如果相遇双方都是“中国人”, 可以用中国方式问候, 否则必须用西方方式问候, 学生边做游戏边练习, 寓教于乐, 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巩固了所学知识,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第四,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如录音机, 电脑, 幻灯等, 为学生提供视、听全息的语言教学课堂, 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局面。

3、在课堂上, 教师要重视手势动作和表情的配合

我们在讲课时同样可以配合以各种手势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我们所要表达的各种意思, 这样会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例如对学生表示赞扬, 可把拇指与食指弯成一个圈, 表示“OK”;伸出食指和中指呈“V”字形, 表示“胜利 (victory) ”的意思。如果能在讲课时在黑板上配上描述实物或动作的简笔画, 则效果就更佳。这样能使学生加深理解, 促进记忆。

4、在课堂上, 让学生从套用句型入手,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职高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Essential expressions部分, 里面都包含着本单元的交际用语或常用短语的套用句型, 这些固定句型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原句内容和结构, 还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运用自如的能力, 提高英语的活用能力。例如我在上第一册英语第三单元的内容, 指导学生操作有关“祝福与恭喜”的表达方式时, 就套用如下句型:

Congratulate you on sth/ Wish you…… /Hope you……

留给学生充足的操练时间, 让他们与教师或同桌进行充分的练习从而熟练地掌握这些基本句型。

5、在课堂上搞好角色朗读和对话表演很重要

职高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有三段对话练习, 且classroomactivities中都有speaking acting等训练题。在上课时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模仿录音进行角色朗读训练, 且一定要让每一位同学都开口。方法有集体朗读——自由朗读——角色朗读等。通过正确的朗读,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对话, 熟练日常用语。

二、利用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要让学生保持对英语及其口语的兴趣, 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 我们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来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培养其实践能力。课外活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教学生English songs, 做外语游戏, 搞朗读、朗诵等口语比赛, 组织英语文艺演出, 收听外语录音, 看外语电影、电视等等, 搞这些课外活动时, 要注意保持活动的趣味性, 要配合课堂上所学的内容, 水平也要跟我们所教的学生的能力相当。

三、坚持口语测试

口语测试是保障口语训练质量的有效措施, 它能使学生对英语口语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此, 坚持定期进行口语测试是必要的。我们在进行口语测试时可以采用这么一些形式。

1、朗读短文或表演对话

这可以督促学生课外进行大量朗读, 训练良好的语音和语调, 形成语感。

2、限制性情景反应

即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个简单的场景, 要求学生使用日常用语并作出反应, 这样学生可以将课本对话中学过的材料进行活学活用。

3、看图说话

既检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检测他们的想象力。

4、复述

要求学生就所学过的课文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一遍, 这样能考核学生的口头概括能力和重新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

5、口头作文

给一个话题, 要求学生就这个话题用自己的话口头作一篇作文, 让学生大胆尝试口语的实用性和可塑性。

总之, 要提高职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既要针对职高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 不仅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口语实践活动, 还要在课外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口语训练, 并坚持口语测试, 以巩固和提高学生口语水平。作为教师, 要孜孜不倦, 循循善诱, 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康志峰, 陆效用.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09) .

8.高考英语 切实提高职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论文 篇八

一、理解主旨大意的技巧

主旨大意题是主观信息题。具体来说,就是要抓住主题句,在掌握主题句时,只需选读文章的首段、尾段或每段的首句和尾句,重点搜索主旨线索和主旨信息。主题句一般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往往是文章的第一句。有些文章的主题句出现在文章的最后,个别无主题句的文章,则要学生细读全文,领会大意,再去总结。

二、理解文章中具体细节的技巧

细节理解题是客观信息题,表达客观事实。像这类客观的问题一般不必细读全文,只需采用跳读、略读的方法就能找到答案。阅读这类题时,要将精力放在寻找你所需要的细节上,快速跳读并找到细节。待找到含有相关细节的句子时,就要放慢速度,仔细分析找到答案。考生还应对文章中的数字、事实、物体、时间关系、地点关系,以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并列与从属的关系等细心分析研究。

三、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词义的技巧

依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含义考查考生逻辑推断能力,猜测词义可运用五种方法。

1.通过上下文的因果关系推测词义

because、since、as可以连接原因状语从句。so、therefore可以连接表示结果的并列句。so…that…,such…that…中的that可以连接结果状语从句。当这些词,词组出现在有生词的句子时,利用上下文的因果关系,依据已知部分猜生词的词义。例如:He brought his car to such a successful stop that he managed to avert a terrible accident. 通过前后文的因果关系和已知句,可猜出avert为避免、免除之意。

2.利用同义词或近义词猜测词义

文章会出现生词的同义词或者近义词,借助文章中熟悉的词语来猜测生词的含义。例如:He not only looks down upon those selfish rich people but also despises them as well. 依据look down upon 可知生词despise为藐视、鄙视之意。

3.利用转折关系和反义词猜测词义

文章中常有but、otherwise、yet、although、however、instead、while、whereas、or else等表转折的词组,依据上下文内容进行对比,就可猜测生词的词义。例如:The house looked quite normal outside,but inside it was very。exotic with fascinating objects on display.由but引导的前后句可知,exotic与quite normal“相当平常”互为反义词,因此可知exotic。

4.利用文中的定义猜测词义

有时文章对生词采取下定义的方法来解释和阐述词义,帮助考生理解字词的含义。例如:Modern medicine began with the stethoscope,a medical tool used for listening to the movements of a person's lungs and his heartbeats.依句意不难猜出,听人的肺和心跳的医疗器械。

5.利用构词法知识猜测词义

利用常用的前后缀各自的词义,加上词根,可猜出派生词的词义。利用词的合成法,再依上下文可猜出合成词的词义。例如:misunderstanding是由understanding加了构成反义的前缀mis_构成,意思由“理解”变成了“误解”。

四、推理判断题的解题技巧

推理判断在文章中不会直接表述出来,但文章所反映的已知文字部分是推理的基础前提和依据。所谓推理,就是根据推测加以判断。在阅读理解中,作为推理依据的文字,通过文章的表面和隐含意义,在忠实于作者写作意图的基础上作出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在阅读时,要抓住文章主旨和细节,分析文章结构,根据上下文的联系,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在推理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材料,且不可脱离原文而凭个人的看法去主观臆断。对于暗含在文章中的人物的行为动机、事件的因果关系,以及作者未言明的倾向、意图、态度、观点等,要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推理、分析,进一步抓住阅读材料实质性的内容进行推理判断。

五、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的技巧

作者意图就是文章的写作目的。有时作者不直接陈述自己的意图,他总是通过文章所提供的事实和现象,客观地使读者信服某种想法或意见。因此考生想明白作者的态度、意图、观点,就须分析表面文字之后的含义,而不被表层信息所迷惑,同时不能固守自己的思维习惯,要力求从作者的角度和文章的语境去考虑。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态度,选出正确的答案。

9.高考英语 切实提高职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论文 篇九

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英语学习的好坏,遗憾的是,我们的阅读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由于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多的承担了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英语教师常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知识点传授、复习、掌握和操练上,对于阅读训练,尤其是以语篇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技巧为核心的阅读能力训练不足,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没得到实质的提高。

随着初中英语阅读量不断增加,初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局限越来越成为阻碍学生提高英语考试成绩的一大障碍。而阅读理解题更是越来越多地检测学生对文章的隐含意义、逻辑结构等的理解和对主旨大意的概括,问题的答案多数隐藏在文章的脉络之中,学生通常无法直接从字面意思中获得,必须开动脑筋、激活思维。因此,要想在英语考试中取得高分,学生必须学会灵活运用分析、综合、归纳、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由此看来,当前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英语教学课题。

一、以教材为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能力的养成主要在课堂。通过阅读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综合,推理和论证的能力。教材中的题材广,内容丰富,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材料。一方面教师必须认真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内容,确定重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并考虑到上课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这样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在学生阅读之前,老师及时给学生提供有关背景知识的材料和预习练习。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并能培养起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开一个好头。在阅读前,可设置情景、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读的愿望,然后带着目的去读。然后,学生们带着老师提的问题,一段一段地去读,并找出每段的中心意思在导读阶段应教会学生以下几种方式:

1、略读。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理解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大意,明确文章的主旨。它可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技巧和获取文章整体信息的能力。

2、精读。在精读阶段应着重于文章的内涵。仔细推敲和揣摩文中的关键句和段落,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同时应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难句和长句进行语法分析,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又能增强学生的理解程度;还应要求学生通过词法分析掌握词语的字面意义,有效地获取作者在字里行间所传递的信息。

3、熟读。通过熟读,指导学生突破难点,对已摄取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使信息的吸收得到强化和巩固,并让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练习,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复述课文是一种极佳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也是阅读理解进入高层次的表现。看着显目的板书,这样,语言点得到了操练,口语也得到了训练,分析文章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每一位细心的教师都会发现,选入教材的许多课文都是经典,如果教学得法,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能力和写作能都会得到很大提高

二、重视阅读技能的培养

读书需要多种能力,需要语言能力、记忆能力、语言技能、理解能力及阅读技能。

阅读能力也是阅读方法,阅读目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阅读材料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不同类的书需要不同的方法。培根在“论读书”一文中对阅读技能、方法作过论述:“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需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也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只须读其部分者”是有目的,有选择的阅读,可通过巡查与略读来完成;“有可吞食者”,即“只须大体涉猎者”,指快速吞食,可大体略读、查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即“少数则须全读”,需要进行反复阅读、精读、研读。

掌握一定的技能之后,还要多练,做到熟能生巧,真正提高阅读能力。

下面分别介绍一些阅读技能。

1、寻找主题句

每篇文章都是一??有机的整体,一个段落只有一个主题思想,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句子表达这个段落的主题思想,这个句子叫做主题句。大多数主题句出现在段首,有些主题句出现在段尾,也有少部分的主题句出现在该段中间。但一般文章的写作都是遵循把重要信息放在第一句这种原则。所以“首行”读法对于学生读自己太熟悉的题材的文章时尤为适用,这样可以帮助读者先在头脑里树立整篇文章的内容框架,然后再补充框架,仔细阅读。

2、首末段落与各段首句读法

每篇文章或章节的首段和末段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作者会在首段里陈述他的写作意图,也可能会在末段里对整个章节做出总结。因此,应十分重视首末段落。同时,还要重视各段的第一句,因为往往首段后的各个段落是对首段的展开。再有,重视各段首句可以弥补有时首段陈述不详的缺陷,解决末段综述性话语里的疑难问题。

3、搜寻式阅读,即跳读

跳读的目的是要从文章中查阅到所需要的某些特定的信息。要采取竖视视向阅读。即眼睛不横向视读,要竖向阅读,对于每行的东西只读关键词,非关键词不用注意。对关键词也是一扫而过,因为竖视视向阅读或者扫视关键词都是在掌握主旨大意后,对其他部分的阅读,速度必须快。关键词是指主语、谓语、宾语;文章标题、引号部分、粗体字、黑体字、大写字、斜体字、划线部分;承接语、过渡词;代词、动词、形容词。

4、正确判断和推理

在读完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后,还要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根据作者使用的语言,叙述的事实、引用例证、人物的对话及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等推断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他想要说明什么问题,表达什么观点及持有什么样的态度。这是一个通过表面文字推测文章深层结构含义的判断、推理过程,它能推动学生积极地思考,培养较高的理解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果断的推理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有利于学生顺利地阅读文章、理解文章,提高阅读效率。

10.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篇十

在英语学习中,词汇量.文化背景知识和阅读量少等问题成了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阻碍,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必须扩大词汇量,扩大知识面和文化背景知识,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作 者:周梦芸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科技学院07级,贵州,贵阳,550004 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CHUANGCXI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   词汇量   阅读  

11.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篇十一

一、要从识别单词和理解单词入手

单词是组成语言的最小单位,快速准确的识别、理解单词是阅读的必要条件。英语单词中有不少字母和单词在形状上很相似。阅读时极易混淆,某些字母或字母组合在不同的单词中有不同的发音。有时字母或字母组合不同,但发音却相同。例如:quite与quiet,tried与tired,在形状上很相似;plate,cat,class,字母a在这几个单词中发音各不相同;在cake与kite中字母c和k却发相同的音[k],这些都有可能造成识别单词的困难。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识别单词的能力,我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1、从整体上识别单词,尽可能配上卡片或简笔画,让学生通过看、读去识别单词。

2、对单词的结构加以分析,英语中有大量单词是由前缀、后缀或是由同义词根构成,让学生熟悉这些构词方法,可帮助学生识别阅读时遇到的生词。如:①选出与所给单词相同的单词:fine——line’fine,find,time,②填出下列单词的否定前缀possible--iwpossible,happy--unhappy

这样练习会逐渐加深学生对英语单词及短语的理解与巩固,为阅读打下基础。

二、要以语义为单位进行阅读

短语和句子是表达完整思想的语义单位,提高阅读能力必须从开始就培养学生阅读短语和句子的能力,扩大阅读单位的训练是训练阅读的最基本任务。在培养以短语为单位进行阅读的训练中,我经常采以下方式:

1、把短语写在卡片上,教学时快速呈现让学生识别、记忆。

2、用提问或多种答案选择的方法,讲学生阅读的注意力引导到短语上。如:Suddenly one 0f the bag feH off thetruck,It landed in the middle of the wad,Ask them:(1)Where did the bag from?(2)Where did the bag land?

这样提问就可以使学生加深对the truck,in the middle0f等短语的理解。

3、阅读复杂句是阅读理解的主要困难,提高这种阅读能力主要采用句子分析的方法,即:分清什么是主句、什么是从句。如:

(1)Mr Green asked what time the plane leaves?

(2)We are goingto have a picnic if it doesn't rain?

在第一个宾语从句中asked是主句谓语动词;leaves是从句谓语动词。第二个句子的从句是主句的条件,使用一般现在时态代替将来时态。理解复杂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对连接主、从句的关联词的理解,常用的有when,after,as SOON as,if等等。知道这些关联词的意义和功能,整个复杂句的意思也就不难理解了,段落的意思也就明白了。

三、提高阅读整篇文章的能力

阅读整篇文章的能力,主要是指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掌握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能力。我在教学中注重采用以下方法:

1、学生快速浏览整篇文章,掌握全貌,然后提出与主要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可采用如下方式:①直接用Yes or No或Ture 0r False回答或判断问题,如:Is a relay race a team race?(Yes,itis.)②直接从文章中找出答案回答问题,即用who;wherewhen;whose等引导的问句提问,③不能直接从文章的内容中找到一句现成答案,需要用推理的方法回答问题,如:Whydid Tom sit on some eggs one day?(Because he wanted to have chicks like hens,)④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感受的问题:Why d0 you think so?(Because she told the student must always l~tUm their library books 0n time,

2、快速浏览文章后的思考题

阅读理解所设的题目,有的是表层题。也有需要思考的深层题。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内容,凭记忆勾出一些表层题的答案。留下一些深层题目,可能一时还不能下结论,并做上记号,通过详细阅读找到正确答案。

12.提高职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篇十二

1. 培养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 提高理解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的语篇阅读理解能力是最为重要的训练项目。学生只有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理解感悟, 才能够更为全面地知晓其中的表达内涵和意义。语篇阅读能力的培养, 不仅能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章奠定基础, 而且还便于他们掌握语言运用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 就是在鼓励学生运用多元化的阅读学习方法基础上, 掌握更为准确的文章主题大意。这些技能的培养主要体现在:首先, 概括文章大意的技能, 即要求学生在语篇阅读的过程中依据文章的中心句和主要信息, 筛选出与文本相关的主题思想, 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文章内容。其次, 阅读质疑的技能, 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并对文章内容予以思考探究, 以此来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最后, 语篇主题大意的多元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来表达文章主题。

我在一篇“I am not a patien”教学中, 就该语篇的阅读理解教学运用了如下方法, 要求学生从题目中思考:“Why do the author think so?”在此基础上, 要求学生运用浏览阅读的方式来通读全文, 并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阅读思考:“Who is the rea patient?”让学生真正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我根据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 布置适当的思考题目如“Why didn't Billy say any thing?”和“What's the mean of‘I am not a patien’?”等, 帮助学生加深对语篇的理解感悟。

2. 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丰富知识素养

在职高英语教学中, 仅以课文为材料来提高阅读能力是有限的, 必须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语言阅读学习素材。在阅读教学中, 根据职高学生的阅读学习实际情况, 帮助学生精心选择课外阅读材料, 如名人轶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幽默小品、日常生活、科普文章等思想性强、趣味性强的阅读材料, 还可以帮助他们介绍一些简易的英汉对照读物等。

我认为, 关注课外阅读, 丰富知识素养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语言文本选择途径, 建议学生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合理地选择一些阅读学习的语言素材。 (2)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的互联网资源进行自我学习和阅读, 尤其是一些体现英语语言国家的民情风俗特征的文章, 鼓励学生运用多样化的思维参与阅读学习过程之中。 (3)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喜好, 拓宽文本的知识阅读学习层面, 自选一些题材丰富的阅读短文。

我在“Reading”的环节教学中, 要求学生首先利用身边学习资源来查阅与此相关的阅读学习内容, 以此来帮助他们积累一些的知识背景。在此基础上, 要求学生查找文章作者在写作中的经典美文, 以便他们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最后,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学习结果, 并结合自己的学习感受, 以“Say about...”为题目, 写出自己的理解感悟。

3. 培养学生多元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质量

从近几年的阅读教学实践来看, 注重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 一方面, 能够有效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灵活性, 促进他们语言知识的有效生成;另一方面, 能够提高阅读的速度, 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理解感悟的准确性。学生也因此能够适应各种文章的阅读学习。

培养学生多元阅读技巧, 应该突出学生语言理解感悟基本需要, 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这些阅读技巧主要有: (1) 快速阅读技巧, 无声地直接理解文字符号, 做到心读; (2) 阅读思考的技巧。要求学生能够边阅读边理解、边猜测不认识的单词; (3) 多元语言理解技巧,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上下语境进行猜测文章大意,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的语言感知能力。

综上所述, 在职高中英语课程的阅读教学中, 应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知识视野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如下意义: (1) 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感悟能力。 (2) 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素养。 (3) 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摘要:本文就职高英语的阅读教学作一探析, 旨在阐述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对于拓宽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视野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感悟能力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提高职高英语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能力的提高为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职高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林朝霞.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J].广西教育, 2006, (35) .

[2]张淑贤.职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 (27) .

[3]卢翠平.职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现代农村科技, 2010, (12) .

[4]田婷.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J].大学英语 (学术版) , 2004, (4) .

13.怎样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篇十三

想要提高英语水平,必须要有一个目标。

你的目标可以是要战胜gre/托福,看懂《经济学人》。

没有目标,就很容易迷茫,坚持不下去。没有目标,你就不知道自己差距还有多少。目标是一个参照物,让你知道自己在什么程度,距离目的地有多远。

读过很多原著,为什么英语水平还很糟糕?

我们总是很容易把英语看成一种很难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是英语难,而是你用功的时间不够长,诸如每天背诵20个单词、永远读《五十度灰》之类的小说,这种学习方法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

许多人“宣称”自己读了许多英语原著、读物,但是理解意思都是靠蒙,打开中文译文后,发现自己读的和作者写的根本不是一件事情,这种不考虑理解句子的结构、层级、修饰关系的阅读方法,就算读100本提高也只能收效甚微,原因是这种练习不是“阅读”,而是“脑洞大开”。

所谓的良好阅读能力,有几条最基本的法则:

• 阅读速度快

•文字能进入大脑,合上书本后能够概述读过的内容(用来检验自己是否读进去了)

• 能精准地理解作者的意思

学英语到底要不要背单词?

“学英语不用背单词”这是许多英语培训机构的广告语。同时,也是许多学习书籍的宣传语。事实上,单词是肯定要背的,不仅要背,还要大量的背,搭配着阅读材料来背。

背单词经常被人诟病的一点是,即是你背完单词书以后,并不能真正地理解单词之中的微妙意思。

比如说“finish”和“complete”的区别都要放在阅读中才能感受到。但是,前提是你得先对这个词有基本的印象,才能谈对这个词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你要先认识“狗,犬,汪”三个字,以后再考虑三个字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对于中初级学习者来说,迅速提高词汇量比分辨近义词的差别更重要。

单词书(背单词软件)的好处是可以对你进行查漏补缺,帮你完成基本的词汇构造,徘徊在6000以下的词汇量量级,阅读原著是很吃力,只能一直读很简单的书,或者读得极其痛苦。只要你不是从小大量阅读英文,背单词就是必须的。

学习英语必须明白2个关键点,第一个是单词不背是绝对不行的,第二个是光背单词也是远远不够的。

怎么背单词才科学?

单词要怎么背?

一天背20个,一年后就有6000个单词了吗?这个简直是痴人说梦。因为我们必须把遗忘的也算进去。单词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多量多遍。第一次的时候,每天背100-200个,然后第二天忘记50%,然后还剩下50-100个,然后复习昨天学的,再继续背100-200个。一本单词书至少要刷3次以上。第二次背的时候,可以把单词的数量调整到一次200-300个,反复多次,你会发现自己背得越来越快。

背单词有两个注意事项:

• 不要在一个单词上消耗太多时间

• 要按照读音来记单词

单词是阅读的基础,这个是绝对没有错的。只有认识词,才能谈论文章脉络,理解意思,作者观点,阅读速度等等。

长难句,必须克服的障碍

阅读的时候脑子要思考,不断地问:作者在说什么?文章的走向是怎么样的?里面有哪一些核心内心?有什么样的情感?带着目的去阅读,而非无意识阅读。无意识阅读法,只能浪费时间。

然后,就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解决复杂句的问题。在读复杂句的时候,或者碰到不明白的句子的时候,脑子要分清楚主语、谓语、宾语之间的修饰关系。比如说这个it指代了谁?这句超级无敌长的复杂句里,主谓宾在哪里?修饰是放在前面还是后面了?读的时候可以不做语法分析,但是一定要弄明白每个单词在句子里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之间所产生的关系。

清清楚楚地读明白30-50个长难句,比狼吞虎咽地读言情小说更能提高阅读能力。长难句是绝对绕不过去的一个坎,不要心存侥幸,现在就赶紧解决它吧。

高强度是训练核心

不要一直读太简单的读物,要经常给自己施加难度。比如说,我的英语基础挺差,一直觉得自己肯定看不懂gmat阅读题,但是忍着痛苦看了一些后,发现就看懂了,阅读水平也进步了;再看几道lsat的阅读题,那么gmat也会感觉很容易。要经常去做特别难的事情;只有这样,原来难的事情,就变得容易了。

不要奢望轻松学习法

最后,回到文章的标题“迅速”的这个核心上。在现代,每个人都很着急,希望事情能够尽快搞定;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崇尚高效率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

英语是练出来的,想要在短期内提高阅读水平,就是要浓缩学习时间,短期内进行高压、大量的训练。有人肯定会说,慢慢学不好吗?问题是,如果短期训练都坚持不了,又怎么可能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呢?

最后总结一下,迅速提高阅读水平无非只有几点:

• 加长练习时间,接受高压、高强度的练习

• 搞定单词的问题,多量多遍的练习

• 多看长难句,阅读的时候保持清醒,要思考

14.怎么提高考研英语阅读能力 篇十四

怎么提高考研英语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能力是考研英语获得高分的关键,因此考生都会有这样的迫切问题,如何突破阅读难关?怎样迅速提高阅读水平?能否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应试规律?今天,太奇考研辅导老师将结合多年辅导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考研英语阅读法,以帮助大家来进一步理解和记忆。

1.整体阅读法

许多考生拿到文章之后从头读起,读完再去一个一个选答案。这种方法十分传统,叫整体阅读法。优点:可以有一种全局感或整体感;

经常不高。

2.逐段阅读法

然后是第三段、第四段,依此类推。

优点:目的更加明确,增加得分;

缺点:对于主旨题不适用。

15.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途径 篇十五

乔姆斯基学说, “语言能力 (linguistic competence) 生成语言行为 (performance) , 但本身又可能由语言行为内化而成.”[1]即学生通过对字母对单词对短语对语法知识对句子结构对习惯用语等的掌握与应用, 从而提高英语语言能力。“阅读是为了获取信息, 而信息是以语言为表达形式的。所以, 它必定受到语言表达形式的影响。学生语言知识的多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直接影响其阅读能力。”[2]它是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之根本。

英语词汇量、理解能力、阅读速度是构成学生阅读能力的三个基本要素。词汇是形成语言能力的基础, 也是形成阅读能力的基本结构元素。理解是由单个词汇通向整体的语义的桥梁。只有在扩展词汇、加强理解, 并进行有效的专门训练的基础上, 才能达到一定的阅读速度, 形成实际的阅读能力。

1 扩大学生词汇量, 进行系统的语法训练。

决定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很多, 人们普遍认为, 词汇量、文章的背景知识、阅读技巧的运用、母语阅读能力等都与英语阅读理解相关。就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 英语阅读理解的好坏主要是看学生的词汇, 词汇量越大, 理解得越快越好。如果学生达不到一定数量的词汇, 就难以运用分析归纳、推断等能力。因此,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应本着促进学生词汇学习由自发向自觉转化的原则, 从构词法, 一词多义, 一词多译等方面来扩大学生英语词汇量, 教会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词根、词缀等猜测词义, 为阅读理解扫除障碍。

阅读不是一种孤立的语言技能, 它在掌握一定量的了解词汇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法。高职学生掌握的语法并不全面, 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语法训练, 特别是加强疑难句的分析与理解。而理解疑难句的关键在于把握句子的主干, 掌握各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最终抓住句子的核心意思。

2 精泛读相结合。

读书既要仔细研读又要博览, 在精读的基础上进行泛读, 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所谓精读, 就是把选择好的材料认认真真地反复地阅读, 弄清每个句子的语法关系, 理解每个词的含义, 反复朗读, 仔细体会, 为泛读打下比较牢固扎实的基础。所谓泛读, 就是广泛阅读和浏览外文图书、报刊杂志或国内出版的外文学习资料。广泛涉猎才能扩大我们的视野, 可以复习、巩固、加深已学过的语法、句型和词汇知识, 学习、领会更多的东西。我们知道, 许多词都有多义性, 然而我们在精读中无法全面理解到这一点, 只有在泛读过程中才能做到。

学生在精读训练中学到的有限的语言素材, 难以在听、说、读、写活动中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只有通过泛读, 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 学生才能巩固精读所学的内容, 提高听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加强泛读能力训练, 要尽可能引导学生阅读体裁各异、题材广泛的文字资料, 如社会文化、新闻报道、人物传记、科普读物、寓言故事、文史知识、广告说明、信函、图表等。对学生的泛读训练不但要引导、布置, 更要加强检查, 强化学生注重阅读的效果, 防止流于形式。限时泛读。首先明确学习的目的或提出相关的几个问题, 使阅读有一个方向性, 而后限时泛读。限时在于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因为现代测试要求的时间性非常强, 所以就要求快速阅读, 当然快速会漏掉一些有用信息, 因此就要求与泛读结合起来, 抓起那些有用信息, 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精读。要求学生通过上下文, 构词法等了解细节, 解决与之有关的疑难词或疑难句子, 仔细阅读。泛读之后, 难免会出现一些疑难词或疑难句子, 而他们又影响了对整段或整篇的总体把握, 也就要求学生通过上下文、构词法等, 仔细阅读, 悟出词语在句子或段落中的特定内涵, 洞察其深层意义, 推断作者的“言外之意”, 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总之, 泛读和精读有机结合, 通过阅读生活故事、科普文章、传记历史、文学作品等不同体裁的文章以及一些英文报刊杂志、简易世界名著等, 有助于提高词汇量, 增加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对阅读能力提高大有裨益。

3 快速阅读。

视幅要宽。每一眼看的词要尽量的多。我们阅读表面是用眼睛看, 实际是用脑子读, 眼睛只是起了照相机镜头的作用。努力使自己的眼睛变成“广角镜”, 把尽可能多的词能一眼“尽收眼底”。视时要短。第一眼和第二眼之间停顿的间隙要尽量短。我们阅读时, 若视幅相同, 谁的停顿时间短, 谁就能读得快。意群要长。极慢的读者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视幅就很窄, 句子中间的停顿就多, 而频繁的停顿必然妨碍正常的理解。快速阅读者是半句或一句句地读。视幅大大加宽, 停顿的间隙少而短, 获取的都是有意义的词组, 因而理解全句或全段就能做到水到渠成。利用上下文猜生词。充分利用上下文给出的线索, 有些生词的意思是可以猜出来的。

学会掠读 (skimming) 和寻读 (scanning) 。阅读不是毫无目的漫步书林, 不能不分主次地平均使用力量, 而是要很快地搜索自己所需信息, 要有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掠读就是要能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或主题句、结论句。寻读就是快速浏览, 连读带跳, 寻找某项或某必项特定的信息。也可以只读首尾段、首尾句、中心句、过渡句、标题句、重点句等寻找句子的主干、段落的中心、全文的题眼。有时由于时间紧, 可以不顺着原书原文的顺序由前而后慢慢细读, 可以先看结果, 后看起因, 先入为主, 掌握原文思路, 就能加快阅读速度。或先看文后的习题, 再看原文, 以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4 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

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重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 要引导学生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 我们要有意识地克服行为上某些不良的阅读习惯。

4.1出声读。因为眼睛的移动速度比舌头动作快。出声读不但影响速度, 而且会分散一部分精力去注意自己的发音。4.2逐字读。许多常见词, 如功能词, 不需停顿单独理解。4.3默读。虽然没有大声读出来, 但在脑中一字字读, 也会影响速度, 分散精力。4.4指读。以手指挨个指着读, 有碍理解和速度。除非手指飞速移动, 引导眼睛快看。4.5回读。眼睛回向移动, 寻找先前读过的信息, 而不是继续读下去以获取完整的概念

5 多彩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在阅读过程中, 如果技术学校学生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 即使能认识每一个单词, 也不一定能正确理解文章的含义。大量的语言试验说明, 英语阅读的障碍不仅仅存在于词汇和语法方面, 语言所承载的背景知识和文化信息也是阅读理解的主要障碍之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长期以来, 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 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 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

通过课外阅读, 扩大视野,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 英语阅读能力都是在大量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的。因此, 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各种形式。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要求系统化。大家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好的阅读技能, 并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培养英语阅读技能不仅要充分挖掘快速阅读能力的潜力, 而且要注意提高阅读技能和消除阅读技能的障碍。只有熟练掌握英语阅读技能的学生才能高效率地阅读。这样的阅读活动, 不但可以激发阅读的兴趣和动机, 满足学习英语的成就感;而且还可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用英语思考、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和自学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正东, 李少伶.英语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张正东, 李少伶.英语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6.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探索 篇十六

阅读理解也是高考中所占分值最高的题型,共占分40分。而且30分的完形填空题及10分的短文改错题,其正确率都建立在读懂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因此,阅读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头戏。

一、重视词汇教学,不断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为阅读扫清障碍。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的词汇量决定着他的阅读水平,词汇是影响学生阅读的主要因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生词汇教学目标是学会使用4500个左右的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为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方法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如:我们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及配套资料,学习、扩展和巩固词汇,还要教给学生常用的构词法,提高学生利用词根词缀扩展词汇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增加高频词汇的复现率,记忆和巩固词汇。还可将阅读中碰到的重点词、短语、精彩句子记录下来,并经常翻阅背诵,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基础。

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阅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理解程度和阅读速度两个方面,欲达到大纲提出的每分钟读60个词的要求。在进行教学或训练时,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不要读出声音,要默读;不要动嘴或用手指(笔)指着所读的每行文字,而用手来带动眼睛向前移,手指在词下移动,眼睛跟着往下看;不要左右摇头,默读时只需移动眼球;扩大视距,逐句、逐段的读,不要逐字读;根据上下文或常识猜测词义,不得已时才查词典;关注who、what、when、where、how、why等信息点,既抓大意又抓细节等等。

行之有效的方法会使阅读事半功倍。在阅读中要根据所读材料的题材、体裁采用相应的方法,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常用的英语阅读方法有:快读、慢读、精读、泛读、查读、略读、细读、评价性阅读;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并使用整体阅读法SQ3R(Survey Questions Read Recite Revise)。

三、增加学生阅读量,拓宽英语阅读空间

语言学习理论的基本主张,是认为人们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主要是通过“可理解”的输入。输入越多,掌握语言越好。应该说,高中每单元一篇阅读课文所选的文章都是好文章,精品文章,他们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习俗、世界名人传记,体育竞技比赛、饮食卫生习惯等等都唤起高中生的注意和兴趣。但是,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大纲指出:“要提高学生阅读英语的能力,单单通过教材上的阅读课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按年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大纲要求“除课文外,补充阅读量应达到30万字左右”。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教师可从英文报刊、杂志、课外辅导书等资料上选择适合学生的读物,打印出来,定期发给学生并要求他们做相应的阅读理解题。也可采用一些有声读物和视听读物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坚持每周一节课做为泛读训练,指导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训练学生做到充分利用精读所学的知识及技巧进行独立泛读,从而获取信息。学会归类分析自己的错误,找出错误倾向,了解自己的思维状况。 积极参加班、组的学习交流活动,训练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自觉建立自己阅读速度,正确率以及错误分析档案,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

四、重视阅读技巧的点拨。

阅读技巧在阅读训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例如,广告,做此类阅读理解题,最快捷的方法是先阅读后面的题目,然后找出题干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采用对号入座的方法往可以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如果是议论文,则先迅速找出论点、论据、结论。英语议论文的中心内容往往可以从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找到答案。对于一些推论题,多数学生往往感到棘手。例如:What can you infer from the passage?很多学生往往由于考虑问题不全面而作出错误的选择,此类题应紧扣文章的论点即中心内容来推断。

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中学英语教师的阅读教学目标定位和教学设计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有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提高阅读课的教学效率。

参考数目:

1.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琼 《探索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2011年第24期。

3.张丽冰 《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快乐阅读》 2012年第2期。

17.高考英语 切实提高职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论文 篇十七

标题探索提高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作者单位攀枝花市米易县第一小学校 作者姓名 苏 雪 梅 联系电话***

内容摘要

由于小学生的词汇量少,又无语言环境,加上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有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比较注重解题技巧的传授,及单词、句型的操练和阅读结果,而忽视语篇理解,轻视对学生阅读过程的指导。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授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有效阅读,并发掘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句子解读能力和篇章理解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摸索的课题。

探索提高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内容摘要

由于小学生的词汇量少,又无语言环境,加上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有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比较注重解题技巧的传授,及单词、句型的操练和阅读结果,而忽视语篇理解,轻视对学生阅读过程的指导。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授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有效阅读,并发掘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句子解读能力和篇章理解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摸索的课题。

关键词解释

小学:特指义务教育三至六年级阶段(因为本地区是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学生学龄一般在8-12周岁之间。

英语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阅读过程是从识别单词,领悟句意,理解文章主旨,不断地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思维过程。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阅读要求是: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和小短文,有兴趣主动了解异国文化,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意义:

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各个行业都趋于国际化,各国人民需要相互交流、学习,英语就是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交流、学习、传递信息的主要的语言工具之一。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阶段是形成语言技能的重要阶段,还有,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他的综合英语的水平,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既是教学目标要求,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阅读是巩固和扩大词汇量的最好方法。阅读教学在外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阅读课一直是最受重视的科目。无论在中学还是大学,英语阅读课所占的课时最多。它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乐趣,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具有正确的阅读技巧,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特点:

应试、缺少外延拓展,忽视语言的输出。由于小学生的词汇量少,又无语言环境,加上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有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比较注重解题技巧的传授,及单词、句型的操练和阅读结果,而忽视语篇理解,轻视对学生阅读过程的指导。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只能固守课本的框架,根本没有外延的拓展。哪有时间和精力真正关注过学生读的过程。所以小学生(特别是三四年级)的英语阅读能力普遍低下,很多学生都是会写,会做题,但读不出来,学的是所谓的“哑巴英语”。

有效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如果没有兴趣谈何学习?尤其是三年级的学生才开始学习英语,觉得新奇,甚至感到“洋盘”,所以积极性非常高。这是好事,但要让这份激情长期持久的燃烧下去确实是一件难事。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儿童外语教学需要具体情境的支撑,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本身,也就是说要在语言的具体或模拟情境中学习,所以,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的运用。针对这些特点,教学中可以多采用Let’s sing,Chant,Role play,Play flash,TPR,Games等方式,让学生觉得课堂就是在做游戏,是轻松愉悦的,没有压力,他们自然就乐学了。

还要提倡学生学以致用,在学校里和学生打招呼和问候时使用英语,既带动了学生,创造了语言环境,又让学生明白了所学知识应在什么样的语境中使用。

二、注意形式与内容的搭配,探究出适合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学生的最优阅读方法。三四年级的学生词汇量较小,要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去拓展、认知书本以外的词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如果没有词汇,其他什么都谈不上。词汇量的扩大,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努力创造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巧妙地将词汇教学渗透于学生的认知过程中。

五六年级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单词量,掌握了一些句型、几种时态,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认真抓好课堂教学,深挖教材,注重拓展,把新旧知识自然地融合起来不能死用教材,照本宣科,把课文教死了,应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如:课前的Greeting;Free talk;单词教学的”温故知新”(例:教学reading stories时,可以运用Free talk的形式将句子“What are your hobbies?/Do you like...?/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What can you do?”等,和reading story books/comic books/newspaper/poems/jokes这些单词、短语相结合,达到新旧知识自然融合的目的。);内容的拓展(例:教学have an English class时除了回顾学过的科目外,还可扩展出课表中的social study, moral eduction等未知科目。)。

三、培养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现行教材编排较好,所学内容都是生活英语,学习的内容都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有关,所以在学习相关内容的时候鼓励学生课余多去主动学习、收集书本以外的相关内容,如:衣服名称、食物名称、节日名称、出行方式、体育运动等相关的词汇,然后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学习,营造一种主动参与,互动学习的氛围。孩子积累的词汇量大了,阅读起来就轻松易懂,就能体会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具有正确的阅读技巧,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

四、逐步教会一些记忆单词的方法和阅读方法。

小学阶段是阅读策略形成的最初阶段,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起到积极的、事半功倍的作用。低段学生词汇量少,教他们可以从谐音或词形去记忆单词。如:Banana巧记:爸爸爱吃香蕉,拿了又拿。museum可以这样记:se挑着 u(油),两个m守两头。高段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还可用构词法、联想法、加前(后)缀等方法。课前要布置简单的前置性、预设性的阅读,如自己拼读单词、划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地方、初读;课中要精读,除了交流预习结果,解决课前的疑惑,还要要求读出语音、语调、语感;课后要有拓展阅读或延伸阅读。

五、教会学生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

我们随时随地都有学习机会,上学放学的路上可以和同学交流,等公交的时候可以记忆单词;逛街、坐车、旅游时,看到英语单词,可以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下来,然后通过记忆(用双语呈现的)、请教他人、查阅等方式学习;看外语片时,将一些简单、有趣、有意义的语句记下来;平时在家里茶几或床头,经常放一本读物,方便没事时随手翻阅,逐渐养成闲暇时随时喜欢阅读的习惯。

六、拓展英语阅读渠道,促进课外阅读延伸。

小学阅读能力的提高虽然主要依靠课内阅读,但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延伸是补充。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班级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并结合教材内容,精选阅读材料,借助多种媒体,选择出适合儿童年龄与兴趣、符合相应阅读水平的课外补充阅读材料。如:推荐一些课外读物《新概念英语阅读高效训练3--6年级》、外国影片、英语少儿节目等。

七、课堂上注重先学后教,当堂任务当堂训练当堂清。

当堂清即当堂检测,是检验学生阅读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检验学生是否把所学的知识连贯了起来,融汇于了一体。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采用听、说、写的方式来对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行反馈。阅读教学时,先采用做问答题、选择题、判断题或填空题的形式,让学生快速浏览,完成任务,再在精讲过程中订正答案,加深印象,巩固所学内容,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得失。老师在总结反馈结果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教学进度、方法和手段。

18.高考英语 切实提高职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论文 篇十八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应达到二级,能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英语阅读量达到累计10-12万字。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材料实践才能提高阅读量。所以英语教学必须增加语言输入量,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形成系统的阅读教学策略,掌握综合运用语言的的能力,体验学习英语的快乐,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方面: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没有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资料,只局限在所学课本内容上;在方法的采用上教师只注重对阅读材料表层信息的讲解,忽视了阅读文化方面的熏陶,侧重句型和单词的讲解,忽略了对语篇的整体性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只看重阅读结果或学生选定的答案,轻视对阅读活动过程的监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更谈不上对教学和学生的评估。而由于教师缺乏必要的专业理论,也没有使用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学生方面:

1)

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我校属于城乡结合部学校,大部分学生是农村的或打工家庭的子女,家教条件差,学生没有英语学习的平台和资料,不具备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

2)

词汇量少。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教材上涉及的单词不足200个;没有必要的词汇学习策略,所以单词量匮乏。

3)

句法结构陌生。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句法结构重视不够,学生没有句法结构的概念。由于学生对词汇与句子结构熟悉程度较差,使大脑注意力较长时间停留在理解的过程中,迟迟无法获取句子语义,以及特定语境中篇章的意义,造成信息流中断。

4)

兴趣不高。由于教师缺乏对阅读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对阅读材料仍采取逐句分析的方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大脑处于抑制状态,主体性得不到发挥,体现不出活力和自我需要的渴望,所以兴趣不高。

5)

不能正确运用阅读策略。学生在阅读时,不能够根据上下文猜测单词的意思,有时对于一词多义的单词不能够准确地判断单词在句中的语义,遇到生词就产生放弃的心理,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

3、我校英语教研方面的积累

本课题组有9位英语教师,乐学重思,个个勇挑重担,在教材教学和研究方面有很好的经验和成果。但苦于在阅读教学方面没有相关的指导和机会,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有缺陷,所以大家决定在这一领域加强研究。2018年我们有机会接触了国家十一五课题研究的推广书籍,对其中的英语故事阅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

读故事并对故事非常感兴趣,故事不仅能吸引学生进入学习情景,也符合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所以把研究的目光定位在英语故事的阅读上。

基于上面的认识,我们决定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从高年级入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故事的这一特点,采取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期通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探索,更好地、更有目的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二、理论依据

1.认知语言学理论

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阅读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主动思维的心理活动,是读者根据自己的已知信息、已有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筛选、验证、加工和组合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认知行为。著名外语教学法专家H.Stern说过,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与认知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阅读教学中富含许多幽默风趣的内容,这些载体一旦被学生接受,所产生的后继学习动力远远超过其他外语内容。

2.图式理论

现代图式理论认为,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读者而言,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掌握的世界知识的图式(如背景知识、跨文化知识、读物的结构知识)要比掌握语法的复杂性更重要。人的知识是以图式的形式储存在长时间的记忆中的,这些图式大小不同,层次不同,相互连接,纵横交错,在长期记忆中形成巨大的立体网络系统,它包括各种各样的知识,图式的总和便是一个

人的全部知识。图式是认知的基石,人们处理外界的任何信息都需要利用大脑的图式,依据图式解释、预测、组织和吸收外界的信息。根据图式阅读的理论,阅读过程是一个读者与读物、文字输入信息与读者的图式知识相互交流的过程。鲁梅哈特Rumelhart,1977)认为:

图式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的理论,也就是说,它是关于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的理解。

三、研究目标

研究的总体目标:

1、巩固和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

2、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正确的阅读技巧。

3、感悟故事文化,习得阅读方法,丰富学生的背景知识,增加语言输入量,提高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4、教师掌握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分级目标:

四年级:

1.具有初步拼读具有一定规则的单词的能力。

2.在老师的帮助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在句、篇中的含义。鼓励学生学习使用字典。

3.能通过自己的阅读,了解故事大意。

五年级:

1.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2.能通过上下文理解部分生词的含义。正确运用工具书理解文中的单词、词组。

3.能通读简单的故事、短文,正确理解大意。

4.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所读的语言材料。

5.初步建立起课内,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四、研究内容

1、研究确立进行故事阅读教学的目标、途径和意义,试图从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确立故事阅读的三维目标,为故事阅读教学的展开提供方向性指导。

2、探求故事阅读教学的方法。

3、分析并研究小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小学生阅读的有效策略。通过调查小学生的阅读实际概况,分析造成学生英语阅读现状的来自于学校和个人方面的原因,针对问题在课堂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材料的补充和科学教学策略的研究与运用,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阅读活动设计、阅读策略指导、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还应当努力做好教学中的铺垫工作,通过引导、启发和辅导等形式,使学生不断思考、归纳和总结,最终获取新的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2、趣味性原则

在阅读课的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采取多变的教学活动形式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在设计阅读课活动时,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抓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心理特征,力争做到设计的任务生动有趣、能启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顺着课文的思路积极开动脑筋,并参与到各项任务中去,进行语言实践与写作。

3、实践性原则

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扩大语言的输入量,为学生创设大量语言实践的机会。拓展实践空间,“以读促说”、“以读促写”。

4、整体性原则

注意将教材与阅读材料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内外的协调,拓宽学习渠道,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和技术,发挥教学的整体效益。

六、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了解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综合查阅最新文章、书籍,认真学习和分析小学生英语故事阅读的理念和方法,了解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状况,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

2、行动研究法

1)参加研究的教师从阅读教学现状入手,调查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进行清楚地描述和论证,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行动计划。

2)教师通过学生日志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时的真实感受和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教师教学日志搜集整理教学过程中导致学生存在阅读问题的相关信息,引发研究教师对主要问题深入的思考与反思,促进课题组成员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教学策略的转变,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

教学日志:教师的教学日志是一种比较简单和熟悉的收集数据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记录和保存很多研究方法无法采集到的信息,教师可以记录在英语阅读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个人的困惑、个人的认识、对问题的解释和看法等。教学日志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经常性地回顾和反思,也便于在研究过程中随时查找、引用和分析各种信息。

学生日志:教师指导学生记录学习中的感想,提出问题和困难。从学生日志中教师可以了解到自己观察不到或意识不到的问题,能够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感受、想法和困难,为发现英语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依据和基础,同时也为反思教师的教学和改进教学效果提供了最有效的信息。

访谈:教师通过与学生和同行教师的口头交流的方式获取阅读教学中的有关资料。采用访谈的方使研究者了解很多在观察和问卷调查中得不到的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受访者的内心活动、真实的想法和观点。对于学生的访谈主要以一组一组的方式进行,这样既可节省时间,又能收集到不同

角度的有价值的信息。对同行的访谈主要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同行间充分交流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重要信息。

3)通过学生交往分析、课堂照片信息、录音、录像和课堂教学观摩等方式搜索资料,监控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不断发现问题,深入反思,改进策略

4)对研究的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得出研究的效果、结论,有效指导日后的教学活动。

七、拟采用的阅读教学模式和阅读策略

英语阅读是非常复杂的心理认知活动,它要求学生利用已知的背景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感知、分析、记忆、综合、判断、推理等。阅读理解的过程是主动的思维活动,是积极的理解、接受书面信息的交际过程。由于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所以没有阅读兴趣,因此小学中高年级应侧重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及训练。按照图式理论的基本理念,根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选择自上而下的模式为主,自下而上的模式为辅的模式,并采用三段教学步骤。主要采用的是合作阅读策略、先行组织策略、互惠策略和图片故事策略。

我们将阅读教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读前活动:(Pre-reading)在这一阶段教师通常要适当介绍讲解与本课有关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包括对文章语言结构和词汇的了解等。适当介绍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扫除阅读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问题,让学生对将要阅读的内容有一定了解,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预测,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的兴趣。

在这一阶段帮助学生扫除阅读中可能出现的语言障碍是必要的,但是要控制好生词释义的量,有的生词词义是要让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的,培养学生的猜词悟义能力。

第二阶段:读中活动:(While-reading)在这一阶段,我们除了要帮助学生理解所要阅读的文段内容外,更主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主要训练学生的跳读能力(scanning)、略读能力(skimming)、查读能力等。此时教师根据需要设计问题,并指导学生综合运用阅读策略。此时教师的角色是辅导者、教学环境的设计者,教学气氛的维持者,而不是教学活动中唯一的主角或操纵教学的决定者。学生的阅读效果与阅读策略的使用密切相关,选择适当的阅读策略对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十分重要。把阅读策略的训练细化到每一次阅读活动中,明确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的和应完成的教学任务,使每一次阅读都对学生有帮助。

教师应有效地利用教材后面提供的小短文或小故事,让学生阅读。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指导学生从短文中检索信息,猜词悟义,完成理解练习。结合学生所反映出的在句型转换方面的缺陷,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法表述相同的意思,并用不同的人称转述信息,从而锻炼学生句型转换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理解阅读材料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第三阶段:读后活动:(After-reading)读后提问将学生的理解引向高级阶段,即在学生摄取语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一些判断性、评价性问题,训练学生综合概括和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为每个学生提供陈述自己观点、看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多种反馈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个复杂的过程,兴趣是动力,通过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给予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的。

八、课题组成员和课题研究的步骤

研究成员的组成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

课题的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8.12——2019.1)

1、理论学习。课题组教师认真阅读各地教育报刊杂志并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和相关理论的文献(如《英语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实验目的和意义。

2、聘请英语教育专家到校作讲座,召开相关人员会议,确立课题,申报课题。

3、课题组负责人组织参加研究的教师之间进行访谈,然后,教师们对自己的学生进行访谈,同时搜集、整理、分析教学日志和学生日志中关于教师英语阅读教学和学生英语故事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的相关信息。

4、通过教师间信息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根据我校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需要,落实班级、教师、学科组任务,确立研究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5、运用多种方法,开始实施研究。

(二)实施阶段(2019.2——2020.2)

此阶段为实验的主要阶段,要收集资料,采用行动研究法研究教学全过程,并做好教学策略的调整。

1、开展相关的“阅读教学”研究,收集实践中的资料及数据。

2、观摩研讨,总结摸索

“小学英语故事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活动设计研究”的方法、模式及途径,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调整并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3、撰写阶段性实验报告。

(三)总结阶段(2020.2——2020.5)

1、整理档案,进行数据分析。

2、论证实验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3、总结实验操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4、形成成果报告。

5、通过开设研究课,撰写实验论文以及编定优秀课例、案例集等形式推广研究成果,根据反馈信息,修订下一轮的课题研究。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论证

1、提供有利的课题工作环境。校本教研气氛浓厚,学校领导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无疑给课题的研究提供有利条件。

2、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课题研究小组成员教科研能力强,他们均在英语教学第一线工作,在英语教学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优异成绩:本课题由宝坻区顺驰小学教务主任为课题负责人,宝坻区顺驰小学教师为课题组主要成员,顺驰小学是天津市小学英语优秀示范校,具有优秀的英语师资队伍,教研气氛浓厚,英语教学成绩显著。课题组负责人刘立芸老师曾获市级双优课一等奖,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国家级一等奖,并多次对我区小学英语教师进行教材和教法的培训;孙键老师是我区优秀的英语教研员,她能够对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曹瑞焕老师是中学高级教师,具有较高的课题研究能力,曾多次参与英语区级课题的验收工作,多篇论文或国家级或市级奖励;刘萍老师在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她多次代表我区小学英语教师送课下乡;张桂芝老师多次参加教材的编写和教辅材料的编写工作,是区级教改能手;郑京爱老师是中学一级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爱戴。张连霞和卢秀娟老师为我区骨干教师,有较强的教学和研究能力。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学生方面

1)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得到培养,并能自觉的进行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能与同伴分享阅读的乐趣,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2)学生在阅读中曾接词汇量,能在不同的语境中理解不同单词和句型的意思,对出现的文化背景有深刻的感悟和理解

3)形成克服困难的毅力,养成良好的与速度习惯

4)在阅读中习得基本的阅读策略,丰富学生的英语阅读背景知识,阅读能力切实 得到提高。

教师方面

1)教师能通过网络资源、阅读书籍、专家引领等方式获得阅读教学方面的方法和策略,在课堂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风格,理论素养得到提高

上一篇: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下一篇:关联词的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