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谜》读后感

2024-09-12

《宇宙之谜》读后感(共12篇)(共12篇)

1.《宇宙之谜》读后感 篇一

我们存在于宇宙中,宇宙是什么样子,恐怕我们谁也没有见过,宇宙有多大至今还是个谜,以何种形式存在的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也许从来就是没有得到过完整的答案。

《宇宙未解之谜》,这本书配有富有冲击力的精美图片,用简洁凝练的文字,将罕见的天文景观展现在大家的眼前,为大家阐述这一景观。

通过阅读本书,让大家真正的上知天文,领略宇宙中的无穷奥秘。本书主要记录科学家探索到的宇宙奥秘和宇宙未解的奥秘,让我们对生存的宇宙有个初步的认识,知道宇宙中存在着很多星系,也存在着许多的暗物质,明白了地球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等。

通过读本书让我们懂得在成长的道 路上,我们最快乐的就是体验就是获取新的知识 ; 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前人的经验。

宇宙如此神奇,瞬间万变,我们要如何支了解和认识宇宙呢?科学家们一直就在对宇宙进行着探索,他们给我他产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也发现了宇宙中许多尚未解开的新谜团。

2.宇宙射线之谜 篇二

气球上的发现

宇宙射线是由20世纪初奥地利物理学家海瑟通过验电器的箔片显示发现的奇怪现象。如果验电器箔片带电,则里面的两枚箔片因斥力张开。但是不可思议的是,如果不管它,则箔片自己会慢慢地闭合上。

当时已知铀等矿物会发射眼睛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能把空气l中原子里的电子撞击出来。科学家认为箔片闭合可能是地壳发射的射线所为。如果那样的话,则越远离地面辐射越弱。但是在埃菲尔铁塔上进行实验的研究者发现,塔上的辐射并没有期待得那么弱。

接着海瑟带着箔片验电器乘上气球,在高空测定辐射。出人意料的是越远离地面,辐射变得越强,这说明辐射发生源在地球之外。这样就发现了从宇宙射来的强力射线,即宇宙射线。海瑟由此获得193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38年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发现了“空气簇射”效应。为了加以区分,我们将来到地球的宇宙射线称为初级宇宙射线,碰撞后产生的宇宙射线称为次级宇宙射线。

不可思议法则

现已知道宇宙射线是“高速飞行的粒子”。宇宙射线的粒子主要是由质子或氦、铁等的原子核组成,此外电子、光子、中微子等也作为宇宙射线来到地球。但是质子或原子核、电子等是带电粒子。一旦带电粒子飞到磁场中,它因受到一种被称作“洛伦兹力”的影响,带电粒子运动轨迹会发生弯曲。目前,研究基本粒子用的“环形加速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将带电粒子密闭在环形的容器里,用强电场加速粒子。

到达地球上的各种宇宙射线,能量较低的可能出自我们的银河系,能量高的可能来自银河系以外,但是从什么天体来还是一个谜。

让人感兴趣的是,飞到地球上的宇宙射线能量与频数的关系:低能量的宇宙射线频繁地射入地球,越是高能量的宇宙射线射入地球的频数越低。宇宙射线能量的大小以电子伏(eV)为单位表示。相对能量在1012eV以上的宇宙射线是每平方米每秒大约射入1个,如果是1016eV以上的宇宙射线,同样面积每年只射入1个。

如果将宇宙能量与射入频数的关系绘制成对数坐标图的话,几乎成一直线。这意味着宇宙射线的能量上升10倍,超过此数的宇宙射线的入射频数减少1%。但是为何来自各种发生源的宇宙射线均服从这个法则是一个很大的谜。

相对论决定“宇宙射线能量上限”

那么,到底是在什么地方的高能量宇宙射线到达地球呢?实际上有专家预言:不管具有多高能量的宇宙射线,经过宇宙空间的长途跋涉后肯定减弱到4×1019e V左右,这就是到达地球宇宙射线的能量上限。

这个预言关系到充满我们宇宙的光,即“宇宙背景辐射”。所谓宇宙背景辐射,是1965年发现的被视为宇宙大爆炸之后宇宙残留的光。

宇宙空间以每立方厘米约400个光子(宇宙背景辐射)被布满。为此,作为宇宙射线的质子以某个概率与光子碰撞。如果质子的能量在4×1019e V以下,它几乎不发生碰撞照样前进;若质子的能量超过4×1019eV,则与光子碰撞概率急速提高。在这个碰撞中产生π介子,因为它带走质子的部分能量,所以质子的能量减到碰撞前的8~9成。

其后,直到质子能量减到4×1019eV之前,它会反复与光子碰撞减少能量。按计算,即使再高能量的质子经过1.5亿光年左右的宇宙空间旅行后,肯定其能量会减到4×1019eV以下。也就是说,从整个宇宙来看,只要发生源在地球附近,即1.5亿光年内,地球上理应没有4×1019eV以上的高能量宇宙射线入射。人们将这个上限值以3位发现者的名字的第一个字母来命名,称之为“GZK界限”。顺便指出,4×1019eV上限值是以爱因斯坦相对论为基础,使用洛仑兹变换,从质子质量与宇宙背景辐射的温度计算出来的。

11个超QZK的宇宙射线

伴随观测装置的大型化,科学家相继发现超过GzK界限的宇宙射线,向上述那个频数的正确性发起挑战。

如前所述,越是高能量的宇宙射线入射地球的频数越低。例如假定超过GZK界限的1020eV的宇宙射线,按计算在100平方千米的大范围每年仅有1个。据此,日本科学家于1990年在10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准备巨大的检测器等待超GZK宇宙射线射入。在大约1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以每1千米的间隔设置了111台闪烁检测器,如果有宇宙射线通过就能显示闪烁。所有闪烁检测器用光纤连接,显示空气簇射的信号集中到观测站。如果分析闪烁器信号的时间差,就可能确定初级宇宙射线入射的方向。日本科学家自1990年以来共捕捉到11例1020e V以上的宇宙射线。

结束争论的计划

实际上,专家对上述观测结果也存有异议。美国的研究小组用望远镜捕捉空气簇在大气中发出的荧光进行宇宙观测。美国的宇宙检测装置与日本装置一样,同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宇宙射线检测装置,专门捕捉超1020eV的高能量宇宙射线。但是美国观测的规模比日本的大1倍多,不过它检测超过1020eV宇宙射线比日本检测到的少,只有3例。如果是这个数,则与理论吻合。为此,美国的研究小组认为日本的宇宙射线检测装置在能量测定上有误。

两个研究小组结论究竟哪个正确呢?为了结束争论,双方科学家最终决定在美国犹他州760平方千米的广阔原野上安装576台宇宙射线检测器,其灵敏度比日本的检测装置高10倍以上,美日科学家共同观测。

总之,如果日本的结果是正确的话,则可能意味着相对论的失效,甚至可能从根基上动摇现代物理学或者有可能发现潜藏在地球近旁的未知高能量天体,这也将是天文学上的一件大事。现在人们正拭目以待这场纷争的结果。

3.《探索宇宙起源之谜》观后感 篇三

现在我们对太空、星体、宇宙、能量的了解比我们的先辈多得多,随着新的现象不断发现,我们的幻想也在不断增长,观看这部科教片时,它带领着我们畅游宇宙,在时空之间穿梭,感受我们周围奇妙的力量和精心复杂的构造,并且我们会对宇宙的发展,我们在宇宙之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也是此类科普片的教育功能和教育目的。

“我们是坐在一次有控制,有目的爆炸里的乘客。就像那些微生物一样,坐在一块正在爆炸的手榴弹的弹片上。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和能量,即使是时空,都形成于一瞬间。但那绝不是一次毫无秩序的爆炸,最初似乎还相当有节奏、相当协调,似乎已经设计好了,对我们和我们的星球都有利”这是《探索起源宇宙之谜》的开场白,注意最后一句话,尤其是“似乎已经设计好了”,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如果我们抛去对托勒密地心学说的过多的偏见与指责,认真思考和进行多方面的对比研究,从某方面来说,托勒密的地心说似乎也并不是那么荒谬,地球也许不是宇宙的地理中心,但是它似乎是生物的中心,地球远远不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原始行星,而且好像在每个方面又是与众不同的。不然,那么我们又如何解释从观测结果看整个宇宙似乎是精心为人类设计的呢?你可以说是巧合,或者是几率。但是,正如影片所描述的,如果我们综合所有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宇宙特性和所有这些已知参量随意聚合在一起的概率,大概是十的215次方分之一,概率之小令人难以置信,估计得说不可能。

总的说来,这部纪录片对我们的启发还是有莫大的帮助,对我们了解世界,生命存在的终极目的及意义引出一个新的思考方向,让我们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不易与可贵,对时至今日的环境保护也有所裨益。毕竟现阶段,只有一个地球。

4.读《宇宙之谜》有感 篇四

这本书展示了一个个充满悬疑的神秘事件,神秘事件,地球探索,自然之谜,外星谜……这些光怪陆离的奇闻异事无不令人想一探究竟。

阅读了这本书,它能带领我们走进神秘莫测的宇宙世界,激发我们的想象,带领我们去探寻外星生命的秘密。

我们可以在这本书中体验宇宙诞生的神奇,感受反物质,黑洞,星系超新 星,类星体等神秘事物,也可以探索夜空黑暗之谜;目击美丽的月球辐射纹;体察火星人面石的奥秘。

也许,茫茫宇宙,多彩变幻,充满了无尽的神奇与玄妙。因此,宇宙谜团让你在无限的遐想之中,感受宇宙空间的浩瀚与生命出现的可贵。

5.《宇宙生命之谜》教案 篇五

1.会写“谜、嫦”等生字,能够正确读写“嫦娥、尚未”等词语。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够区分说明性语言与描述性语言的差异。

3.多角度、多层次阅读科普类文章,掌握科普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4.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与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宇宙生命、外星人、太阳系、火星、载人航天技术等资料相结合。

2.展示相关图片、录像资料与学习说明方法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重点

1.会写“谜、嫦”等生字,能够正确读写“嫦娥、尚未”等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了解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火星的情况及其成果。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难点

1.能够区分说明性语言与描述性语言的差异。

2.多角度、多层次阅读科普类文章,掌握科普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教师:课前要了解银河系、太阳系、火星、生命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可制作银河系、太阳系、火星图片的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阅读《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了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为理解课文内容作准备。

2课时

第一课时

1.会写“谜、嫦”等生字,能够正确读写“嫦娥、尚未”等词语。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

重点

1.会写“谜、嫦”等生字,能够正确读写“嫦娥、尚未”等词语。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难点

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交流: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竹节人》。学习了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请你们默读本课课题,想一想你有什么阅读目的,你想了解什么?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这一直是一个谜。《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揭、燥”的写法。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练读。

(3)指名读,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的标题是《宇宙生命之谜》,那么这个“谜”究竟是什么?

(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

2.请学生根据阅读情况在圈内填上合适的事物。

3.指导学生默读“阅读提示”,思考:提示中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

(1)作者围绕“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3)结论是什么?

(4)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四、理清顺序,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2.想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在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第2~9自然段)

3.课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1自然段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最后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4.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

5.现在你知道了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吗?(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

6.全文围绕“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进行自学后,请把自己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五、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自己要探究的问题,和邻座讨论交流。默读课文,把与自己要探究的问题有关的词句画下来,并在旁边作批注。

宇宙生命之谜

谜: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

6.《宇宙之谜》读后感 篇六

作为《宇宙之谜》的责任编辑,当时我认为由于它是原创的英文小说,题材时尚,又具有一定哲学内涵,因此无论是向英语国家输出版权还是直接通过中国外文局所属的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出口成品书,它应该不负我望。

然而,就是这样一本相当有潜质的图书,却没有在海外销售排行榜上大放异彩。面对平淡的结局,回忆这本书的出版过程,对以后继续面向国际市场出版成品书,我从几方面进行了反思。

反思一:成品书出口是中国图书走出去的重要方式,但国内原创选题必须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制作

版权贸易是目前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最主要方式。除此之外,成品书出口也是中国图书走出去的重要方式。我们如何抓住世界关注中国的有利时机,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世界汉文化圈和英美主流图书市场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推动成品书“走出去”,这既是一个出版命题,也是一个经济命题。

反思《宇宙之谜》,最初我只是针对国内市场起草的选题报告,后来因为考虑到作者完成了中文和英文两个文稿的创作,就有点儿顺便到国际市场上去碰碰运气的想法,所以我修改了选题报告。我将全书的顺序调整为中文小说、英文小说、英文剧本,书后附赠苏苏自编自导的英文DV电影。我觉得这样能多角度立体化呈现作品,对国内中学生在英语学习和写作方面能起到示范作用,在阅读之后感兴趣的中学生也可试验排演英文话剧。

现在分析来看,可能正是我想面面俱到的侥幸心理,导致我在一些具体环节上顾此失彼,造成了这本书想走出去却又“先天营养不良”。因为我并没有从策划、装帧设计、印制、销售等各个环节全力以赴地瞄准国际市场。《宇宙之谜》的成品尺寸是小16开(即165厘米*210厘米),184页。正文采用80克轻型纸,封面采用250克铜版纸,简体版文字单色印刷,并赠送光盘。它的定价是19.80元(人民币)。由于不是专门的外销型图书,一方面即使它有英文小说部分,但是中文小说的简体字版并不符合海外华人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还是沿袭国内市场图书的设计习惯,所以并不符合英美主流图书市场的设计标准。虽然它的定价在海外是比较低廉的,但销售平平。《宇宙之谜》销售的不理想并不等于成品书走出去的道路走不通,相反的,成品书出口一定是图书走出去的重要方式。但是推出一本出口图书,责任编辑一定从编辑之初就认识到它已经不再是单纯本土化的东西,必须融入国际化的因素。

反思二:采用“前店后厂”的模式出口成品书

回顾《宇宙之谜》的营销推广过程,我认识到最好使外销的成品书直接进入外国人的营销网络。要做到这一点,首要条件是编辑对外国读者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

在出版《宇宙之谜》前,我忽视了一项重要的前期调查工作,也就是目前海外市场对中国儿童图书的兴趣点在哪里。《宇宙之谜》的失误就在于身为“厨师”的我,在还没有弄清楚外国顾客想吃的是“北京烤鸭”还是“宫爆鸡丁”的时候,直接煮了一盘“水饺”出来。

从实践中,我意识到采用“前店后厂”的模式出口成品书是一种稳妥可行的途径。编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研究海外市场究竟对中国的哪些儿童图书感兴趣,哪些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在海外市场有影响力,然后量身定做适合海外读者口味的图书。除了图书内容外,外销的成品书也要从封面设计、插图、版式设计、用纸、印刷等多方面顺应海外读者的审美观。

反思三: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的成品书出口才能使“走出去”不流于形式

出版“走出去”是国家的文化战略,某种意义上其社会效益要远远大于经济效益。同时,无论是编辑还是出版社也要明确成品书出口是一项货物贸易,因此还是要考虑成品书出口的经济效益。

实际上,目前的出版“走出去”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就是名与利的问题。走出去是为了名还是为了利?走出去能否实现名利双收?海豚出版社作为中国外文局旗下的专业少儿出版社,它既是外宣单位,又是经营单位。这样不可避免地在某些具体方面就会存在一些冲突。《宇宙之谜》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宇宙之谜》顺应了外宣出版的需求,外宣目的很好,我们也努力去宣传推广它,但宣传的效果和经济效益却不匹配。究其原因,一是英美发达国家的出版产业已经非常成熟,它的图书市场化程度非常高,要想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海外市场分得一杯羹绝非易事;二是无论是编辑还是出版单位还是要踏踏实实地练好内功,探索以图书本土化的形式渐进式地开拓海外市场。

7.宇宙生命之谜作文 篇七

读了《宇宙生命之迷》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许多。

在我们生活的字宙中,有着千千万万生命,只是我们还未寻找到而以。这在这浩瀚的宇宙中,我们的地球,是孤独的。历年来,科学家们研努力研究,一代接一代,却在太阳系中的除火星与地球外并没有检测到生命。水星温度太高、金星有温室效应,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离太阳很远。而适合我们生存的温度必需是-50~150摄氏度之间,还要有足够的水、光,和热。所以,火星是目前太阳系中唯一个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火星与地球的差别不大,一天长短、倾斜都差不多,这一点对我们的作息时没有太大影响。但火星表面没有水,大部分都埋在地下冰层中,虽然在火星上发现了微薄的水汽,但我们还是不适合生存。在火星上,表面并没有发现生命因素,但在对陨石检测时,却发现包含一些生命因素。这种情况说明,除火星外,银河系之外可能也有生命存在,来等着我们去探索。

现在的我们是孤独的,没有兄弟姐妹,犹如沧海之一栗,又好似茫茫海上的一只小船,孤独的流浪地球。

8.六年级《宇宙生命之谜》 教案 篇八

1.认识“酶、碳、冥、磁”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火星的情况及其成果。

教学难点:

学生对有关生命科学的理论、术语的理解。

教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这一直是一个谜。《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

2、默读“阅读提示”,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

(1)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3)结论是什么?

(4)提出不动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二、理清顺序,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2、想想课文从哪到哪开始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

3、学生回答2——9自然段。

4、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5、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

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最后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6、现在你知道了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吗?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

7、全文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进行自学后,请你把自己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8、学生自学课文第二部分。(围绕问题学习)

9、组内进行交流。

10、小组间进行汇报。

第一小组:分析第二、三自然段。

作者从理论和分析两个方面说明了“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

从理论上讲,第一,宇宙无限,第二,有许多类似太阳系的星球,“与地球类似的星球肯定存在”。由这两点证明了“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一定还会有其它星球也有生命。

从分析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上说,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这四点的星球:一是保证一定的温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因为这四点是人类和生命存在的必须条件,而宇宙之大,还有我们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会有保证这四个条件的星球。

第二组:分析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根据四点生命存活的条件,科学家先用了排除法,把不符合条件的星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排除了出去。

作者运用列举法,把这几个星球不符合的原因给我们一一进行了列举,使我们清楚地知道这六个星球的特点。

作者根据四个条件证明,认为火星唯一符合这些条件,但却一直被科学家们所争论。

第三组:分析第六——九自然段。

为了揭开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奥秘,作者先用了比较法证明。他把火星与地球进行比较,找到了两个相似点:

1、自转时间相似;2有昼夜,有四季,两极也都寒冷。由这两种比较出的相似点,又引出了科学家的两种猜测:

1、火星表面的黑色线条是运河,2、火星表面颜色随季节变化,认为那是植物在变色。

一环扣一环,作者就两种猜测进行了揭秘,并且过程很真实,一是拍照,二是近距离观测。这两种结果证实了火星上有人类、火星上有植物的两种说法是错误的。

作者为进一步证实火星上没有生命,阐述了宇宙飞船的发现。采用摆实事、列数字的方法,证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气稀薄、温度低、无磁场,这说明“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作者为使读者更加心服口服,通过到火星进行实地考察,列举了两个结果:

1、土壤无有机分子,没有有机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长;2是未发现微生物存在,也就是火星连微小的生命都没有存在。这样又否定了火星上有生命的说法。

第四组:分析第十、十一自然段。

虽然火星上没有生命,但在太阳系之外,还有许多人类不可知的星系。人们确信 :在不断的探索中,一定会解开这个“宇宙生命之谜”。

11、学完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学生畅所欲言。)

9.宇宙生命之谜 教案教学设计 篇九

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特意选了一段,让同学们欣赏。边看边回忆,这段动画片叫什么名字?看完后告诉大家。(放媒体:孙悟空大闹天宫)

2、学生观看并回答。

3、是呀,动画片上讲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破坏了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老师想问问大家,天上真的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吗?月亮上是不是也真的有漂亮的嫦娥姐姐?我们看到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平时听到的嫦娥奔月、七仙女下凡等都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故事。但是地球之外的宇宙中是否有生命存在呢?这就是《宇宙生命之谜》。

二、自学第2~5自然段。

1、们说说地球之外的宇宙中是否有生命存在呢?学生发表意见。

对呀,从理论上来说,宇宙是无限的。我们地球上存在生命,而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极小的部分。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星球系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因此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2、自学第3~5自然段。

(过渡:为了探索地球之外的天体中是否有生命存在,我们人类可作出了艰辛的努力!)

<1>自由读课文第3~5自然段,思考:(媒体出示思考)

(1)天体上存在生命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2)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哪些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哪些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

<2>学生自学后汇报。

(1)学生汇报后出示结论,这四个条件是人们在了解了生命起源过程之后总结出来的,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的天体上才有可能存在生命。

(2)学生汇报时出示太阳系九大行星图,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在图上指出相应的行星并说明是否存在生命的原因。最后出示表格,让学生一目了然。

三、合作探究学习。

过渡:九大行星中,除地球以外,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就只有火星了。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呢?

1、小组合作学习第6~8自然段,讨论: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为什么?并找出科学理由。如果自己收集了有关火星方面的资料的同学可以把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向全班交流,并展示资料。

3、教师展示收集的资料。

4、火星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呢,目前来说科学家们在火星表面没有发现,但是生命是否存在着天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可得我们人类进一步进行研究。

四、总结

至今,人们尚未能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是科学家们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近年来通过对落到地球上的陨石进行分析,发现太空有有机分子存在。1976年我国吉林省下了一场陨石雨,其中最大的陨石块中也找到了有机分子。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科学家们今天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希望你们长大后能亲自去揭开这个谜,给我们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生命空间。

五、拓展。

课后,同学们收集有关宇宙里的知识,开展一次“学科学爱科学”的主题班队活动。同学们可以从《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科普百科》、《宇宙的奥秘》……书籍中查找,也可以从网络上去了解。资料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文字、还可以是图文并茂。

10.小学语文宇宙生命之谜教学反思 篇十

1、准备充分。课前,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了银河系、太阳系、火星、生命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制作了银河系、太阳系、火星图片的课件,在每周两节的阅读课上,安排学生阅读有关宇宙的资料,为理解课文内容作了准备。

2、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一上课,我便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宇宙图片,引起学生注意,用问题“在茫茫宇宙中,除了地球,在不可计数的星球里还有没有生命存在呢”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引用课文和课前了解的资料,充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在学习中,学生全员参与,全身心投入,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下课铃响过,同学们还意犹未尽。

不足之处:

1、学生能自己读懂课文了,以后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课文、去找资料。

2、对课文中出现的科学术语,如对学生理解课文没有太大影响的,教学时可不涉及;如对读懂课文有较大影响,或学生要求解释的,教师可作通俗的解说。

11.《宇宙之谜》读后感 篇十一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逻辑顺序,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人类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存在的迹象,而人类将继续用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去解开宇宙生命之谜。文章字里行间体现出科学小品文的严谨性、科学性、准确性。

二、生字组词:

谜:猜谜 灯谜 哑谜 谜语 谜底 字谜

嫦:嫦娥 嫦娥奔月

娥:嫦娥 娥眉 宫娥 娇娥

尚:尚且 时尚 高尚 崇尚 尚方宝剑

摄:摄取 拍摄 摄影 摄像 摄政 摄氏度

倾:倾斜 倾向 倾心 倾听 倾家荡产

揭:揭露 揭穿 揭示 揭发 揭竿而起

斑:斑白 斑马 斑点 斑驳 五彩斑斓

燥:干燥 燥热 枯燥 口干舌燥

漠:沙漠 荒漠 冷漠 漠视 漠不关心

磁:磁铁 磁石 磁极 磁卡 磁带 磁性

御:抵御 防御 御寒 御用 御驾亲征

三、多音字:

薄:bó(单薄)báo(薄被)

着:zhuó(着陆)zháo(着火)

四、词语解释:

发达:①(事物)已有充分发展;(事业)兴盛。②发迹;显达。本文是第一种意思。

理论: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起源:①开始发生(后面多跟“于”)。②事物发生的根源。本文是第二种意思。

能源: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如燃料、水力、风力等。

枯萎:干枯萎缩。造句:入秋以后,池塘中的荷叶逐渐枯萎了,呈现出一派凄凉的景象。

抵御:抵挡;抵抗。造句:我们应当团结起来, 一致抵御外敌。

考察:细致深刻地观察。造句: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勤于考察和思索,才能有所成就。

五、反义词:

发达——落后 吸引——排斥

足够——缺乏 相似——迥异

揭开——遮盖 干燥——湿润

稀薄——浓厚 遥远——邻近

六、近义词:

发达——先进 起源——发源

适合——适应 足够——充足

决定——决心 枯萎——干枯

12.宇宙生命之谜作文 篇十二

在茫茫的太空中真的有人存在吗?如果有他们孤独吗?在我们的地球之外到底还有生命存在吗?这些不解的科学问题留给世人太多的疑惑和思考。在远古时代,科学还不发达,人们一直向往着天上的世界听老奶奶说他小时候说谁谁有多能,再能你能上天吗?这不今天人们也坐上了飞机上天了,更何况我们中国20xx年有杨利伟为首的航天员第一次登上月球,虽然没能在太空行走但是已经起到了跨时代的历史性意义了。现在的科学发达了太空中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有没有人行走?仍然是一个值得人深思的问题。

看过很多部关于太空的电影,我曾幻想,在火星上有着无数的小生命,他们小小的身子大大的头,还有一双瞪的大大的圆眼睛。可是据科学家考证的出两个结论:一、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在对火星表面取样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所以至今在地球之外,还没有没有生命正是个迷。

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模的黑色线条,他们猜测到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至1971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卫星探测器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意大利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所谓运河而是一连串的暗环行山和一些坑洞和大峡谷。

上一篇:202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2标验收报告下一篇:自信是成功的基石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