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目标责任书

2024-10-2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目标责任书(精选14篇)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目标责任书 篇一

调元镇卫生院

2013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目标

调元镇卫生院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责任 书 ::

月 _____日(领导签字)_____(负责人签字)二零一三年

调元镇卫生院2013年公共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

为了切实做好我镇2013年各项卫生工作,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2012年我院的工作缺陷。为确保在2013年能全面完成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强管理,落实各级责任,特制定以下目标责任书。如有变动再做调整。

公共卫生工作:

一、预防接种

1、为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卡),建卡率达95%;适龄儿童接种一类疫苗,单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2、在疾控机构组织下开展强化免疫接种和群体性接种,强化免疫接种率和群体性接种率达95%以上,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

3、按时通知应接种对象到指定接种地点进行接种。

二、传染病防控: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登记、报告;做好防控传染病的巡诊工作;按要求对麻风病、结核病、艾滋病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做好防控药物的使用指导、监督工作。

三、孕产妇保健

1、协助做好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的政策宣传、药物发放、使用指导和随访工作。

2、协助做好孕产妇的系统管理、母乳喂养指导等工作。孕产妇保健。

3、做好孕免项目、降消项目、防治新生儿出生缺陷等项目的宣传工作。

四、儿童保健

1、掌握本村0-7岁儿童基本信息,做好新生儿摸底登记、上报工作。

2、协助开展新生儿访视(0-28天)。

3、协助做好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工作。

五、健康教育:开设健康教育宣传栏,根据健康教育宣传日、宣传

月活动,每年刊登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疾病防治等基本知识不少于6次;及时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

六、居民健康档案:及时、准确、全面收集农村居民的基本情况、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信息,按照国家规范建立、更新健康档案。

七、慢性病管理:35岁以上居民每年首诊测血压。对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患者定期随访,询问病情,并对用药、饮食等进行健康指导。

八、老年人保健:全面收集所在村老年人人口信息,开展老年人保

健工作,每年组织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1次健康检查。

九、卫生监督协管

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对非法行医进行举报,对辖区内的餐饮、小吃、娱乐场所进行登记,督促其按时办理卫生许可证及健康证。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目标责任书 篇二

1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

公共卫生是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生命过程的实践过程中对医学的补充和完善,是科学的认识论和进步的方法论的综合。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以及社会公众对疾病观、健康观认识的不断加深,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与范围已由狭义的烈性传染性疾病,逐步扩展到包含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等重大疾病,尤其关注严重威胁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等多种医学和社会学问题。

2009年7月我国正式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标志着宏观层面的全民公共卫生运动正式展开。国家人口计生委、卫生部先后印发了《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版)》。文件的重要作用在于制度上不断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保障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在内容上逐步细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明确服务对象,规范各项服务的流程;在考核上,强调动态管理和调整,突出制度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项目实施一年多来,各地积极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数量稳步提高,各项主要指标均取得明显改善。截至2010年9月,城镇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率为35.8%,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率为24.4%,农村地区已提前完成2010年医改任务目标。2010年4-9月全国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检查人数达3902.9万人,占65岁以上老年人总数的34.5%。3岁以下儿童管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75%以上。其次,各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多种形式的管理和考核方法,认真履行项目的督导和监管职责;再次,政府主导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初步建立,2009年中央财政补助经费已达104亿元,尤其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补助力度,至2010年全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补助标准已达到17.5元。

2 公共卫生服务中政府责任的界定

2.1 医学视角

公共卫生服务的起源首先是因医学目的而产生,并且长期作为临床医学的附属科学而存在,这是由人类对疾病和健康浅薄的认识论和落后的方法论所决定的。此外,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是有一定预防知识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具有局部性、临时性和被动性的特征,缺乏宏观层面上持续的政府行为的支持和保障。1986年召开的健康促进大会标志着世界范围内新公共运动的开始,大会发表的《渥太华宣言》提出“在政府领导下,在社会的水平上,保护人民远离疾病和促进人民健康的所有活动”,其核心内容是强调政府在卫生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同时更为重视社会科学对促进健康的作用[1]。当然,我们应当理性看待医学的发展和政府行为横向纵向延伸的辩证关系,两者之间对于促进公共卫生的普及和产生积极的健康效益不应存在主次之分,而是要强调,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承担更为积极和主动的角色。

2.2 行政学视角

公共卫生体制隶属于公共管理的体制范畴,传统的行政学认为政府是公共领域活动的主体,尤其是在我国第三方“公民社会”尚未成熟的条件下,政府主导的公共体制改革仍将作为公共利益实现的主要方式。政府参与的程度和方式,直接影响到公共社会事务的成败。此外,行政学又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即从横向和纵向来看都是不断联系、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当今新公共管理模式下,如何使政府行为从管制走向服务,从微观走向宏观,是对政府职能实现的重要考验。新时期我国民主行政的突出变化就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取向,政府行使权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考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发展、心理发展、道德发展等多个要素。公共卫生服务作为世界卫生组织千年目标“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实现手段,承载着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使命,积极落实基本公共公共服务,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是从行动上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人民福祉和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2.3 社会学视角

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以政府为核心的政治活动领域,以市场为核心的经济活动领域,以及以群体为核心的社会活动领域。现代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类社会既存在私人选择也存在公共选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是构成人的社会需要的一部分。同时,公共服务又有经济性和社会性之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一项具有特定用途的社会性公共产品,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并且这种供给可以通过政府、市场或混合式生产等多种形式实现。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现代公共经济学派旗帜鲜明地提倡政府干预论,认为政府干预是调节市场失灵、降低外部效应风险和弥补不完全竞争缺陷的重要手段。基于社会学视角来待公共卫生服务与政府职责的关系,首先要强调从社会的整体出发,强调社会利益的边际均衡状态是公共卫生服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社会整体效益的边际均衡承认各方效益的相互对立性,当今社会中存在大量分散的利益主体,政府的宏观职能和目标也具有多样性,而且很多职能和目标还存在利益冲突,公共卫生服务与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与其他社会事务之间必然存在利益矛盾,因而过分追逐健康利益最大化是不可能的,政府在协调各方利益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并力图使社会公正达到无限接近完美的合理状态。

3 政府主导下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全新理念

3.1 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下政治抉择的趋中机制

社会福利最大化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对全体社会成员综合生存状况的最高反映,与狭义的经济福利最大化不同,社会福利除了考量经济指标,也要关注社会伦理、社会公平性、社会规范等范畴。它侧重于侧重宏观社会状态,更多关注与社会平等,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整体程度,并且主要是通过公共政策的调整来不断完善。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政府积极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求,也是在探索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从过去消极福利向积极福利,片面福利向全面福利转变的重要体现。但社会福利实现的过程中,必然面临的公共财富的转移,参与公共财富管理、分配的政府公共部门既要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要兼顾特殊政治集团的部门利益,两者在某些社会事务的政治抉择过程中,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历史条件下,公共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多方利益集团的博弈过程中,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发展理念必然发生非意向性的扭曲;同时,由于社会福利自身高度的非定量性,这种非意向性扭曲的程度是难以被估量的。即便借助于投票过程中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体选择原则,却也极易引发“投票悖论”的社会选择危机,无助于最佳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公共政策与的包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政策选择上难以作出非此即彼的决断。这告诉我们,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效益和覆盖面,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工程,需要多方利益在相互妥协折中过程中曲折前进。

3.2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卫生服务

当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来源仍主要由政府承担,由于缺乏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和评价主体单一的监督机制,低效浪费的服务方式容易滋生变相腐败,引发公共福利危机,因此必须积极开展对新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制度的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在不断推进,伴随着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社会矛盾的复杂多样,法制制度逐步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生活都将发生重大变革,必然对介于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社会“第三部门”进行了极大的冲击。这也是对社会组织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政府机构的精简与管理职能的调整、文革后政治精英、经济精英、知识精英的解放和对“小政府,大社会”的诉求,必然加速了一种全新类型社会组织的诞生。当前我国公民社会仍处于起步阶段,社会组织的力量仍主要游走于诸如教育、卫生、慈善、环保等社会边缘领域,起到一种补充性社会服务的角色。政府出于政治经济资源的限制和治理成本的考虑,应该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通过业务参与、讨论管理、形成“压力集团”等多种形式,解决目前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滞后和卫生服务低效的公共福利窘境。避免在激烈权力和资源竞争中众多利益相关主体的道德丧失,增强公民归属感和社会共同体意识。

3.3 公共卫生服务要从社会本身的需要出发

受制于传统的“政府本位”思想的局限,政府主导的公共事务更多地从有利于政府对社会管理与控制的角度出发,忽略了社会自身对服务的需要,具有国家“法团主义”的倾向[2]。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社会体制的改革,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导致社会上非单位从业人员数量激增,给社会带来了大量游离于传统单位组织的多元利益主体,他们掌握有一定的流动资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更多的政治心理和利益需求,这难免对政府行为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多方利益协调阻滞,将使得公共利益出现非政治意志力的扭曲,直接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政府公信力的沦丧。就公共卫生服务而言,政府要摒弃既办卫生、又管卫生的双重矛盾角色。要在思想上有战略性,在行动上有民主性,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以法治精神做扶持,以公民参与意识和平等协作精神等为手段,综合考虑人、自然、社会多方利益,不断探索公共卫生事业长期良性发展的内在机理。

4 政府责任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缺失的表现

4.1 城乡差距明显

就公共卫生系统而言,以医疗机构设置、卫生资源消耗和医技水平提升为保障的卫生格局,离不开政府政策和资源的投入,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各方面的差异,使得国家更愿意将社会资源投入到经济利益回报率高的城市,继而在物质资料和社会产品分配过程中,城市占有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收益,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对健康卫生资源的需求和利用程度;同时由于缺乏对公共卫生需方的补助,极易使得农村人口由于时间、交通等问题[3],影响到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这向全体公民郑重承诺政府在社会资源再分配过程中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传统公共卫生服务与新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区别在于均等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以贫困和特需人群为目标群体,以低投入、广覆盖、只补供方为特征的旧公共卫生体制,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及法制化制度的建立,最终结果只会加重健康效益的不均衡。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卫生发展面貌,将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4.2 政府职能的固有缺陷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推广普及是我国整体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方面,同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又隶属于整个国家宏观制度调整的范畴。以改善民生为重要职责的服务型政府,必将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召唤下,不断进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行为尤其要关注易引发市场失灵的公共服务领域。但政府自身及政府内各部分扮演着独立的“经济人”角色,这使得在落实诸如公共卫生服务等复杂的公共决策过程中,存在以维护自身组织利益为出发点的政治抉择,极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诸如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等的非市场化竞争风险。其次,“万能政府”的传统形象在某些程度上仍然存在,政府多部门力求全面干预社会事务,既充当管理者又充当利益分配者,极易导致职能越位和代替市场行为的出现,从而干预商品或者服务的交换以及生产要素的流动,扰乱了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作用[4],容易引起公共产品或服务供给不足或浪费,继而影响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再次,政府的内部控制是管理社会事务的前提,政府自身的计划、组织、人员、实施和控制等环节存在固有的政策性效率低下和民主法制精神的缺失,直接影响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在行政问责制尚未充分实现的条件下,外部控制约束力存在明显不足,极易引发行政道德危机的出现。因此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也要强调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多部门协作,增强各方对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要将卫生系统的改革视为一项社会工程来对待。

4.3 公共卫生投入主体单一化

当前,基层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质量、群众满意度的决定因素在于政府投入。以生产投资型为主的财政支出体系,在新公共服务模式下要做到兼顾最低保障和公共服务效率,明显的力不从心,主要表现为:首先从政府投入规模来讲,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未实行类似于医疗保障制度的全民统筹,个人自助和社会互助的多方协作机制尚未形成,政府全部负担了公共服务的成本,在目前基层财政承担主要卫生经费的情况下,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公共卫生服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存在隐患。其次,从政府投入的标准来看,国家制定的人均最低15元的公共卫生经费补偿标准,对于执行九大项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来讲,明显存在价格倒挂,国家制定的价格补偿低于实际所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成本,这影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完成质量。再次,从政府投入绩效管理方面,针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属于捆绑式投入,伴随着当前基层普遍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和绩效改革的客观形势下,有限的财政资金被优先使用于基层机构的药品收入减少和增加医务人员的工资,继而进一步降低了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保障水平,广大社会成员无法获得预期的健康收益,公共福利存在被挤占的风险。

摘要:文章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从医学、行政学和社会学角度对公共卫生服务中政府责任进行了界定,并参阅当今政治学的理念,提出趋中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及从社会本身的需要出发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三个观点。同时,文章也对当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出社会问题进行反映,旨在对下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并为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政府责任,理念

参考文献

[1]谢轩骞.“新公共卫生”简介[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6,17(2):128-129.

[2]杨柯.我国当代政府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初探[D].西北大学,2006.

[3]朱吉鸽,张亮.浅析“公共卫生服务券”的公平和效率[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0):580-582.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目标责任书 篇三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中要求取得明显成效的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是指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体内容包括逐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定期为65岁以上老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防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等,其最终目标是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使大家都能公平的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实现使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的目标。

针对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开展,我们就此对某县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开展现状

2009年7月,国家出台了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到2013年4月,扩展细化到11类,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中最基础和核心的部分,该项工作与人民群众健康利益密切相关,成为基本的民生问题。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县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开展,依据《省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指导意见》及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实施方案》意见,逐步加强了本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管理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到强化宣传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建立考核制度,强化绩效考核等项具体工作的有效开展,即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印发了《本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意见》、《本县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实施方案》、《本县健康教育工作项目方案》等13个工作方案和项目考核方案,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纳入年度卫生工作目标责任状考核管理,明确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工作目标等,宣传培训上,利用有线电视、标语、宣传栏、宣传单、入户宣传等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的和意义,积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并强化培训和指导等,还制定了本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细化、量化考核标准,严格实行绩效考核和督导检查,促进了该项工作均衡、健康、有序开展,到2012年底,该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情况为:辖区内人口数:296218,

建立档案室、档案数:154026,老年人体检数:15404,管理高血压病人数:13613,管理糖尿病病人数:5840,发放健康资料数:380000,随访高血压患者:55601人,糖尿病病人:22720人;设宣传栏:123个,宣传挂图:1000张;产妇建档数:1623人,建档率100%。0-1岁儿童建档数1621人,建档率100%。

2 该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需重视的几个问题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最终实现人口全覆盖、服务全方位、社会全响应,将是一项长期的奋斗目标,根据该县这项工作的开展,属于初期阶段,目前应重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为:

2.1 思想认识上存在的差距。由于社会经济和保健水平上存在的差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必然是一个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渐进过程,具有长期性,但更存在一定的紧迫性,为此,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克服认识不足的问题,并且面对问题和困难,需要加强调研,创新举措,主动积极,加大力度,充分提高各部门、各单位对该项工作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提升进展效果。

2.2 运行管理上存在的差距。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任务的根本保证,这一机制包括明确的年度目标、协调的各方联动、及时足额的经济保障、有效的管理手段以及规范的绩效考核办法等项环节,由于该项工作属于初级阶段,一些环节还尚薄弱,如各方协调联动环节,一方面部门间协调联动不够,如建立居民信息平台时需要公安、卫生、计生、统计、社区等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参与,但尚存在各自的信息平台缺少整合,不能共享,各部门工作配合上缺乏互动。二是医疗卫生机构之间联动不够,医疗单位的医疗资源各自所有,相对独立,医院与社会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该项工作的职能不完全明确和具体,很大一部分工作仍然由各医院承担,势必造成深入社区、细化、程序化的工作环节不到位,建立系统的健康档案工作存在人力上、信息上和服务上的许多不足。三是基层医疗机构与社区居民间缺少联动,宣传不到位,居民认知度低,互动性差。

2.3 服务能力上的差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专业人员的要求很高,因此服务能力问题也是一方面因素,目前,该县在社区医疗服务中由于专业人员少,机构设置有限,大部分工作由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承担,具体工作中存在人员少、基层人员业务能力有限等实际问题,成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深入推进的制约因素。

3 加快“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扎实推进并落实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着力解决城乡居民最切实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为此建议----

3.1 进一步强化领导,落实组织保障。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各项改革措施。为更好地强化部门协作,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卫生、财政、人口、计生、公安、社区、媒体等部门的信息通报和交流协作,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和任务,形成多轮驱动、合作互动的良好工作格局,即制定总体目标,分解重点任务,全面落实责任,在各部门间、各医疗单位间建立共享互通的信息平台,实现管理动态化。

3.2 预算服务经费,落实经费保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纯公共产品,需要公共财政的有力保障,该县在开展此项工作中,财力保障上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我们认为要更好地开展好工作,必须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这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的重要前提,财政部门应建立足额年度项目经费年度预算,并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以便更好地落实服务项目,逐步将此项工作深入开展起来。

3.3 提高服务能力,落实基础保障。

全面提升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两大服务主体的能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一是增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力和应急能力,加大投入保障服务。二是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充实力量,增强服务能力,解决后顾之忧。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改進服务质量等,切实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更加有效落实。

3.4 强化服务项目指导,落实业务保障。

4.卫生科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 篇四

一、工作要求:

1、在院长的领导下,分管全院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老年人保健、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免疫规划、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传染病管理、精神病管理、卫生监督共11项工作。

2、制定本年度公共卫生的工作计划-村卫生室目标任务书,经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并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院长卢智标负责公共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公共卫生科科长魏娜负责业务指导、落实项目考核和情况汇总,传染病管理、卫生监督管理;向鸿英负责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孕产妇管理、儿童管理;龚桃梅负责免疫规划、精神病管理;杨贵琴负责老年人保健、健康教育、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

4、各相关负责人挂片区包干:魏娜负责11村、12村、13村、14村;向鸿英负责15村、16村、17村、18村;龚桃梅负责1村、2村、3村、4村、5村;杨贵琴负责6村、7村、8村、9村、10村。

5、掌握辖区内各村卫生室人口数、建档数、患病数、死亡数等指标,督促村卫生室人员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并及时更新网上信息。

6、搞好健康教育宣传,利用广播、宣传栏、影视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和健康教育工作,确保每两月更换一次宣传栏。及时上报公共卫生报表。

7、与村卫生室人员协作做好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工作,按要求在电脑上录入体检信息,及时通知患病人员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8、督促村卫生室人员对辖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每年1次免费体检,每年4次以上随访工作,并做好相关资料整理。

9、掌握辖区0-7岁儿童数,做好疫苗出入库登记;冰箱温度记录;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销毁记录。严格按照程序接种,避免免疫空白。按时上报I类、II类疫苗报表和AFP、新生儿破伤风、麻疹报表。

10、掌握辖区内孕产妇数、儿童数,做好建档、随访、体检工作,督促村卫生人员做好叶酸发放,孕期保健,产后访视等工作,按时上报各种报表。

11、及时掌握本地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制订出预防措施并做好疫情上报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作好传染病的预防、隔离和消毒工作。定期为院内医务人员、村卫生人员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疾病的防治宣传培训工作。

12、掌握辖区内精神病人数,督促村卫生室人员做好随访工作,进一步完善重症精神病人管理系统的录入工作。

13、协助上级机构开展年检工作,做好食品卫生、职业病防治的检查督促工作。

二、考核:

1、办法: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以上级半年、年终检查结果为准,参考平时工作成绩。

2、时间:每半年一次。

三、奖金与惩罚:

1、从事公共卫生人员按照每项200元计算。(防接种人员另加II类疫苗月总额5%计算)。

2、上级考核单项获得年终第一名奖励3000元;第二名1000元;第三名500元。

3、若未按要求完成,最后三名扣发200元/项。

责任书一式二份,医院和相关责任人各执一份,从20XX年1月1日起执行。

老池乡卫生院(签章)

院长:

责任人:

5.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 篇五

新户镇太平小学

二O一二年二月

学校卫生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优化学校环境、进一步树立“健康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逐级落实卫生工作责任制,严格学校卫生管理,加强卫生自查及整改,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卫生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良好的卫生行为,为我校的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卫生环境,制定2012年太平小学卫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一、管理目标

1、普及安全、科学的卫生知识,小学生卫生教育的基本知识与卫生信息的知晓率达100%。

2、排查出教室、公区卫生安全隐患,保证打扫及时有效。继续开展“不买零食、不吃零食、不仍杂物、爱护校园、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力争创市级“卫生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3、杜绝发生有校方责任的卫生、疾病事故,食物中毒等恶性事故发生。

二、工作要求

1、单位的一把手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逐级签订卫生目标管理责任书,把卫生工作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形成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个部门共同抓的齐抓共管格局,做好卫生工作的机构人员、经费落实。

2、各部门,办公室、各班主任极力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工作:

(1)优化整治学校内外环境卫生.指导学生打扫教公区的清洁卫生工作,维护教室、厕所等校园环境清洁。积极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宣传工作,确保灭“蚊、蝇、鼠、蟑螂”工作落实到工作实处。努力将“四害”密度降到最低限度.(2)建立健全学校卫生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自己的职责,坚持卫生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发生涉及师生重大安全事故,在知情后第一时间上报,并赶往现场,及时组织抢险救助,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认真做好善后工作,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坚持因病缺勤、病因追踪调查、传染病的“0”报告制度,(3)利用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努力降低“甲流、腮腺炎、水痘”等传染病;降低近视眼、肥胖、营养不良、脊柱弯曲、贫血、龋齿”常见病的发生。

(4)配合做好食品卫生的监督工作。监督学校内食堂的食品卫生、食品质量、从业人员健康状态、从业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等情况。

(5)配合做好一年一度的学生体检工作和近视测试工作以及卫生部门决定的各项预防接种工作,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3、利用班队课等各种形式开展卫生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卫生文明校园”建设,运用各种媒体宣传卫生的法制法规和卫生知识,充分利用“世界卫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中国学生营养日”等为契机,分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全体学生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卫生管理学生的培训,不断提高卫生管理水平。

三、环境卫生标准

1、每间办公室有负责人。

2、有办公室卫生工作制度以及工作安排情况。

3、开展常规卫生检查评比情况。

4、办公桌要求整洁、不凌乱。

5、地面无痰迹和果皮、不吸烟、无烟蒂等垃圾。

6、基本无“四害”及其孳生场所

7、桌、登、椅、柜等擦净污迹,再用清水抹净

8、各类用具、器材、花盆等抹干

9、墙壁无捂迹(若有污迹可用砂布砂净)。

10、地面至少每日一拖地和擦桌子、清理垃圾。

11、门窗及玻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擦抹干净。

12、桌、登、椅、跪、清洁用具、器材摆放整齐、美观。

四、分数比例情况

教室: 地面清洁无尘土水磨石光亮(30分),凳桌凳摆放整齐桌面无积尘课桌抽屉内无积尘纸屑(10分),墙体、KT板、门窗玻璃无积尘无脱落板报美观黑板槽无尘(5分),电

视柜、书吧、电器等用品资料放置整齐有序无尘(5分),工具摆放摆放适量、整洁(5分),整体效果(5分),公区(40)

五、考核与奖励

1、每个部门要对所属单位(班级)进行执导、督导、检查,学校检查考核评比班级为每日考核(一日两次或随机查看和大扫除考核)

2、每三周一次大扫除即:第一周、四周、七周、十周、十三周、十六周、十九周,定于星期一的下午第三节课过后开始大扫除。每个年级、部门要对所属班级(专用室)进行督导、检查,学校检查考核评比时间每天上、下午。

3、学校拨经费对清洁卫生进行专项考核,平均每班100元,专用室50元,期末兑现,每月公示一次。以政教处平时的考核和大扫除考核、小卫士考核、年级组长的考核为考评依据和五星班级评选依据。

学校负责人:

各班级(年级组、办公室)负责人:

6.乡镇卫生院妇幼工作目标责任书 篇六

2010年妇幼工作目标责任书

为了切实加强我乡妇幼卫生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尤其是指令性任务,依法保障我片区广大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切实维护其切身利益,使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特制定本责任书。

1.乙方要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两纲”,积极开展“降消”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2.乙方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如黑板报、张贴画、标语等),向群众宣传孕期保健及母婴保健知识。

3.乙方要认真摸清辖区内育龄妇女、孕产妇基本情况,建立孕产妇系统管理一览表,认真筛查高危孕产妇,孕妇系统管理要达到100%,系统管理率要达到95%以上,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要达到10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要达到100%,严禁以任何理由在家开展接生活动。

4.乙方要加强0~6岁儿童健康管理,管理率要达到100%,系统管理率要达到95%以上,对迁出迁入儿童要做好登记并上报。

5.乙方要做好0~36月儿童出生情况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并在村内广泛开展儿童基本保健服务宣传工作,使广大儿童及家长能够积极主动到上级医疗机构接受儿童保健服务。

6.乙方要认真正确地使用各种妇幼表册,按时限上报,并达到乡村数据相符,逻辑合理,真实可靠,严禁虚报、谎报、瞒报。

7.乙方要在村卫生室内设置健康教育学校,广泛开展妇幼保健知识宣传,健康教育板报每月更换一次,自留稿件以备查询,并将稿件上报乡卫生院。

8.乙方在10月底前完成新生儿及孕产妇死亡率等漏报调查并有据可查。

9.乙方要切实加强艾滋病母婴阻断防治知识宣传工作,12.1工作有安排有总结。

10.按时参加例会,按时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尤其是指令性任务。

11.乙方要加强妇幼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立案以备查询。此目标责任书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年月日

乙方:卫生室年月日

7.议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政府责任 篇七

1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内涵

顾名思义,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无疑就是为城乡居民提供保持身体健康所需的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然而什么是“基本的”健康需求呢?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始终是有争议的。

笔者认为, 所谓“基本”, 一方面要从医学上对于健康需求的界定出发, 另一方面, 还需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在这里不妨引入一个“底线公平”的概念[2], 这一概念阐述的并非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而是“社会与个人之间”、“政府与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底线”和本文中的“基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即每一个公民除去个体差异外, 生活和发展所需要的、起码必备的部分, 是其基本权利的必要组成部分。由此, 结合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 笔者认为, 属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范畴的项目有: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严格上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属于社会医疗保险的范畴, 但是考虑到其功能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应将其定性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另外, 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应该保大病或者保小病的问题现在仍有争议, 笔者在这里倾向于现行制度中既保小病又保大病的做法) 、医疗救助以及公共卫生服务。

2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政府责任

2.1 政府责任的含义

从最广泛的层次来说, 可以认为政府责任是政府的社会回应力、政府的义务以及法律责任的集合[3]。所谓社会回应力, 是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服务社会、满足民众需求的能力。次广义上的政府责任, 意味着政府能够完成社会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而狭义上的政府责任, 可以认为是政府及其公职人员未完成法定义务或者违法形式职权时所承担的法律后果。本文倾向于从次广泛的层面出发, 探讨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应承担的职能和义务, 是一种客观责任。

2.2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政府责任的具体内容

如上文所述, 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内容的划分可以将政府责任分成政府在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的责任、政府在医疗救助中的责任以及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责任。但是这种按照作用对象的分法不利于我们从完善政府责任的角度进行分析, 因此, 在下文中, 笔者将着眼于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运行过程中的责任, 从制度设计、财政支持和运行监管三个角度来明确政府责任。

2.2.1 制度设计与法律框架的确立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国民应当享有的权利, 应该被制度化, 即用相应的制度框架和法律将它固定下来, 以保证其真实性。

在这一过程中, 首先要明确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性质, “基本”是对保障水平的一个描述。这意味着该制度应该覆盖全体公民, 但其保障水平不需要太高, 从而留下发展空间给由市场机制提供的医疗保障 (如商业医疗保险) 以及由社会提供的医疗慈善等活动, 这一性质的确定为明确政府角色提供了依据。正如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奈与翁笙和所言, 卫生领域改革中的重要原则之五为“国家在福利部门的主要功能必须是提供法律框架, 监管非国有机构, 并提供最后的救助与保险。国家有责任保障每一个公民享有获得基本教育和医疗保障的权利”[4]。这也意味着从宏观层面来看, 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中的责任并不是大包大揽, 而是和市场与社会合作, 在各自有效的领域充分运行, 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 医疗卫生服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领域, 广泛的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引发大量的道德风险与逆选择, 从而在具体制度模式设计上设置了巨大障碍。到目前为止, 在国际上并没有公认的模范的医疗保障模式。在微观层面上, 制度设计需要明确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模式、筹资方式、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补偿方式、待遇水平等问题。

2.2.2 财政支持

从性质上讲, 由于部分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 指一个使用者对于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 即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5]) ,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应该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 这意味着其通过市场机制来提供是不足的, 故政府为这种关系民生的服务提供财政支持显然是必须的。分析文献[6]中政府与私人卫生支出、公共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等数据可以看出, 我国现有的卫生服务水平不高, 与满足人们的基本医疗需求相比仍有差距。

财政支持的对象有如下几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公共卫生项目的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的参加者以及医疗救助对象。其中, 前两者可能有重合, 但是财政对其进行补助的项目应该是相互独立的, 而财政支持也并非只有直接资金补助一种方式。税收优惠以及通过其他途径, 如彩票收入、土地征用、国有股减持来筹资用于基本医疗保障, 也是财政支持的表现。

具体来说, 根据新医改实施方案, 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 500亿元用于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健全、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健全以及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路子的探索。其中主要部分用于基层。对于这一政策的落实, 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司长于2009年7月初表示, “卫生部已会同发改委启动了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到2011年, 规划总投资约1 000亿元”[7]。同时, 从2009年开始, 卫生部先期启动了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预防出生缺陷、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及农村改水改厕等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于基本医疗保险, 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在医疗救助机制中, 采取资助城乡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措施, 并逐步提高对经济困难家庭成员自负医疗费用的补助标准。

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非营利性质的, “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 免征各项税收”;同时为了支持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 对营利性医疗机构自其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 3年内对其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营业税[8]。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及企业享有缴费在税前列支的优惠。

2.2.3 运行监管

对基本医疗保障的监管, 可控制各种腐败行为, 防止政策执行的扭曲变形, 保障政府宏观调控效果。以人为本, 监管的目的应在于保证基本医疗保障能够长效切实地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痛苦。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首先必须明确监管体系的内容。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机构的选择、机构的运行、所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绩效都需要有既定的准入或考核标准, 而这些标准的具体内容也是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 整个监管体系需要严密化, 并加大对违反规范行为的惩戒力度。

其次, 监管主体需要得到进一步明确[9]。目前, 我国的卫生监管领域存在分散的、多头的监管组织, 多头管理影响了政府的卫生行政执法职能的履行。这需要建立机构合理、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体制。

再次, 在监管工具的选择上, 需要将奖惩措施制度化, 提高相关规定的法律层次, 从而起到更大的警示作用。

最后, 建立健全政府责任效率效益评价机制, 完善并强化问责制也将有助于加强政府责任意识, 促进相关政策的落实, 并且可以根据评估结果适时调整政策, 使之更适合民众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Z].2009.

[2]景天魁.“底线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J].中国社会保障, 2008, (1) :40.

[3]张成福.责任政府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 (2) :75.

[4] (匈牙利) 雅诺什·科尔奈, 翁笙和.转轨中的福利、选择和一致性——东欧国家卫生部门改革[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26.

[5]黎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4.

[6]杜乐勋.我国公共卫生投入及其绩效评价[J].中国卫生经济, 2005, 24 (11) :6.

[7]王卓铭.基层医疗机构获1000亿投入医疗设备企业将受益[N].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07-08 (19) .

[8]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Z].财税[2000]42号.

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目标责任书 篇八

为了切实加强辖区内妇幼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令性任务,防范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结合我镇实际,现我卫生院(以下简称甲方)与各村卫生室(以下简称乙方)特签订2011妇幼工作目标责任书。

1、乙方服从甲方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开展和任务完成,达到有据可查。

2、乙方要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两纲”,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3、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向群众宣传母婴保健知识、孕期保健知识和降消、农免项目补偿政策及新农合住院分娩报销比例。

4、乙方要认真摸清辖区育龄妇女、孕产妇基本情况,建立孕产妇系统管理一览表,认真筛查高危孕产妇,孕产妇系统管理面达100%,系统管理率达98%以上,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住院分娩达率100%,孕产妇住院分娩达90%以上,严禁以任何理由在家开展接生活动。

5、乙方要加强0—6岁儿童系统管理,做好“四病”的查治与管理,管理面达100%,系统管理率达90%以上。

6、乙方要认真正确使用各种妇幼表格,按时限上报“妇幼报表”,达到乡、村数据吻合,符合逻辑,真实可靠。

7、乙方广泛开展妇幼保健知识宣传,健康教育板报每季更换一次并有据可查。

8、乙方在10月底前完成新生儿出生、4岁以下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等漏报调查并有据可查。

9、切实加强艾滋病母婴阻断防治知识宣传,12.1工作有安排有总结。

10、完成上级指令性任务。

11、乙方要加强妇幼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立卷备查。

此目标责任书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汉滨区洪山镇卫生院乙方:村卫生室 法人(签字):法人(签字):

9.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目标责任书 篇九

为了加强学校安全卫生管理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创建社会文明窗口,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根据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龙塘镇小学安全卫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一、责任领导

建立安全卫生领导班子,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具体,制定学期全面具体的安全卫生工作计划(安全教育、安全演练、消毒、安全检查等)。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卫生规章制度(防火、防盗、防毒、食品安全、宿舍管理、教学设施、课内外活动、传染病防治、危房、锅炉、饮用水、交通安全等)。层层签订安全卫生责任状(与班级教师、门卫、食堂工作人员、宿管人员、锅炉工、水电工等)。

二、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员工防范意识

1、开展安全教育进课堂活动,做到“五有一落实”,即:有计划、有教材、有教案、有作业、有批改,检查情况落实。

2、经常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防火、防盗、防病、防水、防电、防交通事故、防食物和煤气中毒、自然灾害等安全卫生知识普及教育及演练。

3、坚持每学期两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坚持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无违法乱纪现象发生。

4、对教职工每学期两次和后勤管理人员每月一次的安全卫生知识专项培训。

三、校舍安全

5、坚持每月对校舍及各种设施进行排查,对校舍现状底子清楚,建有档案;对危房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C级危房及时维修,D级危房立即拆除;在建工程严格实行封闭管理。

6、教室、寝室、实验室等过道及走廊栏杆符合规定标准,楼梯、寝室等照明设施齐备。学生寝室床铺有护栏,上下床有脚踏,门窗坚固,内栓外锁,玻璃齐全无损,坚持经常通风。

7、积极创建“标准化学生宿舍”,门上要有就寝学生名单,床铺要有就寝学生名单,毛巾、牙刷、脸盆、鞋子要摆放整齐,被子要叠放一致,宿管员要有每天学生交接手续,要有各寝室就寝学生基本情况及联系方式,要有每天查铺记载。小学二、三年级住校的学生要有专人陪宿。

四、教学设施安全

8、建有教学设备、设施安全防护制度;经常对学校体育设施及其他教学设施、设备进行实地查看,确保无安全隐患。

9、体育设施牢固,所使用体育器材符合安全标准;体育课、实验课教师课前讲清危害及注意事项,课内教师亲自指导,不离岗,防止教学事故发生;化学药品由专人保管,交接清楚,确保使用安全。

五、学生活动及交通安全

10、学生外出参观、活动、劳动、勤工俭学等实行报批制度,安全措施具体;学生上学、放学有领导和教师在校门口值班;建立学生上放学家长接送或结伴出行制度并得到落实。

11、课间活动,学生上下楼梯有教师值班看护,培养学生有序上下楼梯的习惯。

12、加强对校车的登记、建档、检测等规范化管理工作。周末及节假日学生离校时,学校领导要关口前移,做好学生的教育及交通疏导工作。

13、认真选派高素质的校车安全督察员,对辖区内使用的校车开展督察记录,发现不合格车辆和超载超速违规车辆及时报告。

六、食品卫生安全

14、食堂实行自主经营模式。所有物品全部由主管部门统一配送,禁止个人采购食堂物品。

15、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符合卫生要求;食堂内外坚持随脏随扫,每日至少三冲洗,无杂物、无灰尘、无蛛网、无油污;食堂、粮库及原料存放间防鼠、防蝇、防尘、防腐、防火、防潮、防毒措施到位;餐饮用具摆放有序,清洁卫生,在使用前要洗净、消毒;盛装生、熟、荤、素食品的器具要标示清楚并严格分开,防止原料交叉污染。

16、食品原料的采购每次有专人进行质量检查和索证,并建立有每日检查记录制度,禁止采购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食品符合卫生要求,粮库干净卫生,无霉变米,无杂物堆放;进出库粮食严格进行检验,登记详实,有分管领导签字;购回的食品要分类、上架、隔墙、离地存放,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不能混放,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食品贮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

17、食品的生产加工必须符合卫生要求,禁止向师生出售生、糊、剩或变质食品及冷荤凉菜。认真落实陪餐制度和食品留样制度。

18、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讲究卫生,持有健康证,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无传染病且服务态度好、烹调技术高,并统一着装;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食堂及食品原料存放间。

19、食堂、校内饮食摊点、副食商店必须有卫生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所经营食品符合卫生要求,无“三无”产品及霉烂变质过期食品,禁止流动饮食摊贩在校内和学校周边摆摊设点。

七、防火防毒安全

20、防火设施齐全(有防火栓、灭火器、消防池等),并制定有火灾应急预案。

21、用电线路无老化现象,做到经常检查及时排查故障;学生寝室、教室、实验室等公众聚集场所人员疏散畅通,要有安全通道和标示;学生寝室内无插座、无线头裸露、无点蜡烛点蚊香吸烟等使用明火现象,禁止在寝室烧煤、煤炭取暖;教职工家庭及学校伙房安全用煤、用电、用气。

22、实验室里易燃、易爆、有毒放射性物品实行专人保管,专柜存放、操作使用规范,使用和回收登记详实。

八、锅炉安全

23、使用锅炉为国家正规厂家生产;手续完备,证件齐全,有使用证,每年进行一次年检;司炉工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工作期间坚守岗位。

九、内部保卫及周边环境治理

24、落实“警校共建”制度,加强警校联系,每学期请法制副校长进校园开展面向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不少于1次;每月开展一次违禁物品收缴。

25、门卫管理严格,对进入校园的闲散人员要盘查拒入,对正常进入人员要登记,学生凭证凭条进出校园;坚持值班巡逻制度,白天值班领导要在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现场监管,维持秩序。夜间领导要亲自带班,对学生宿舍及其他重点部位进行不定时巡查;重点部位(财务室、档案室、多媒体教室、仓库、学生宿舍等)装有技防设施;学生宿舍配有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且责任明确。

十、传染病防治

26、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流行病、传染病发生,未出现常见流行病、传染病;学生的免疫接种按规定执行,医务室责任明确,未出现医疗事故,发现传染病等及时报告。

27、结合季节特点,加强对学生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坚持晨检和因病缺课学生登记制度,保持寝室教室通风。

28、学校要为学生提供符合标准的饮用水,自备水源每学期开学前对水井及储水设施进行一次清洗消毒,以后每月两次井水消毒,食堂必须有干净卫生的流动水供学生清洗碗筷;校园、教室、寝室、厕所等部位干净整洁;校内无私人放养的鸡、鸭、猫、狗现象;不断拓展对学生的服务范围,解决住宿生喝开水及洗澡问题。

十一、安全检查与报告

29、学校认真落实每月一至二次的安全卫生专项检查,责任人每月28日前向学校校长,进行一次安全卫生工作汇报,并认真填写问题排查月报表,一式二份上交学校存档。

30、认真落实安全卫生日志的记载和安全隐患的整改。

31、认真落实安全卫生事故第一时间报告制度;对隐瞒不报的,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十二、安全责任处罚

32、学校坚持一月一检查一通报和随时抽查通报。对检查或抽查中管理松懈,各种安全设施、安全管理不到位,环境卫生差等工作不力的下发整改通知书,并在全体教师会上予以通报批评;一学期下发两次整改通知书的责任人,本不能评先、评优。一学期下发三次整改通知书的责任人,年终考核定为基本合格。

33、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责任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人的行政和刑事责任:(1)因责任事故造成死亡一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2)发生安全责任事故,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3)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不整改,以至酿成安全事故者,或对发生的事故抢救不及时、不在第一时间内报告,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龙塘镇小学(公章)

责任人(签字):

校长(签字):

1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目标责任书 篇十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考核,效果,盐城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由政府购买,主要起疾病预防控制作用的卫生服务项目[1],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内容,是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服务保障民生的一项实事工程。近年来,盐城市紧紧围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总体目标要求,强化规范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创新服务载体,严格绩效考核,推广典型示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工作成效

(1)居民健康档案进一步完善。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5.68%,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3.85%,动态管理率达83.37%,群众对项目工作的知晓率、满意度达95.00%以上。(2)健康教育进一步深入。全市共发放健康教育资料1 131.23万份,播放音像资料21.67万次,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3.02万次,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3 882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68万场次,据监测,全市健康素养水平达17.80%,较上年提升了3.2个百分点,盐城市、东台市建成国家卫生城市。(3)疾病防控、卫生监督工作进一步强化。 全市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建证率达100.00%,一类疫苗基础接种率达95.00%以上;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106.42/10万,保持较低水平;报告卫生监督协管事件9 813件,报告率达93.88%,均得到有效处置,未发生食物中毒事件。(4)妇幼保健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1.45/10万(全国为21.7/10万,全省为4.65/10万),婴儿死亡率为2.53‰(全国为8.9‰,全省为3.36‰),等级妇幼保健机构评价合格率达100.00%,早孕建卡率达97.25%,产后访视率达99.16%,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达99.30%,0~6岁儿童保健管理率达98.77%。(5)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88.40%,健康体检表完整率达82.54%;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健康管理率分别为65.99%和58.13%,规范管理率分别为90.75%和91.94%,控制率分别为61.56%和62.46%;重性精神病病人健康管理率、规范管理率和稳定率分别为81.23%、97.18%和87.73%。(6)中医药健康管理进一步规范。认真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全市覆盖率达35.00%以上。

2主要做法

2.1重抓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2.1.1强化组织领导。根据项目工作要求,我市结合实际, 进一步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健全市、县和乡项目领导小组和专业技术指导小组,充实项目人员,明确专人牵头负责项目工作,定期开展培训,组织督导,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项目工作有力有序实施。

2.1.2优化实施方案。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出台了《盐城市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盐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和《盐城市老年人健康管理实施方案(2012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细化工作要求,明确工作目标。根据项目内容,明确市委机关和市直相关单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职责分工,进一步分解项目任务,落实工作要求。

2.1.3细化资金管理。按人均35元的标准筹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为全市721.9万常住居民提供11大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依据《江苏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科学测算各项成本,制定下发了《盐城市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分配参考标准》,同时, 严格项目资金管理考核,保证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2.2重抓基层基础,提升内涵层次

2.2.1加强基层卫生体系建设。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卫生工作,去年在全省率先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意见》,重点放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人才队伍培养、服务能力提升和提高村医收入待遇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创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据统计,我市民生幸福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监测综合得分列全省第7位,较上年提升了6个位次。

2.2.2推进标准化建设。2014年年底,经充分调查研究,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力加以推进。2015年3月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工作会议,印发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与各地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提出利用三年的时间,通过省转贷地方政府债券,并采取市政府贴息方式, 计划投资11.51亿元,全面完成全市157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 193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为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2.2.3强化队伍建设。全市卫生和计生系统积极实施市 “515计划”,大力引进医学人才,用好留住现有人才,创新编制管理,充实基层卫技队伍。鼓励建湖县先行先试,择优将取得国家执业医师资格的10名乡村医生,采取公开招录的形式考录进编。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项目培训,2004年原市卫生局举办了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班, 邀请市内外专家前来授课。各地在市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班的基础上,分层分级,认真组织项目培训,真正做到全员培训、全员通过考核。

2.3重抓服务创新,提升社会形象

2.3.1开展签约服务。我市积极组织国家试点大丰市、省试点射阳县和响水县扎实开展乡医签约服务试点工作,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为优质、高效和便捷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其做法已被全国推广,并入选2014年度“全国医改十大创新举措”和“全市十大服务创新举措”,《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新华日报》、《健康报》、《盐阜大众报》和新华社予以宣传报道, 我市村医还在2015年年初的全国、全省农村基层卫生工作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2015年年初市卫生联合财政、物价等部门印发《关于全面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原试点地区巩固扩大成果,其他县(市、区)全面推开,努力推动形成分级诊疗、有序就医的新格局。

2.3.2推行网格管理。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深入开展,我市支持引导响水县积极探索项目管理的新路径, 在该县选择了7个镇试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全县范围划分若干网格,通过构建健康网格图, 选聘健康网格长,一二三级网格长分别由县局分管局长、 乡镇卫生院院长和村卫生室室长担任,在第四级网格内选聘有知识、有能力及有责任心的老党员、老村医、老干部和老教师担任,从而将每一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置于网格内进行跟踪管理,逐步形成“县主导、院负责、室重抓及参与”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格局。一年来,通过下移“网底”,下沉资源,延伸触角,有效缓解了村级基本公共卫生网底兜不住、村医精力跟不上和健康信息不畅通等难题,提高了村医对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的认识,提升了村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认知度和感受度,从而达到了村医、村民骨干和普通村民实施项目多赢的效果。

2.3.3构建智慧卫生。2014年市本级和所辖9个县(市、区)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全部通过省考核验收,实现了国家、 省、市及县卫生信息平台四级联通,初步形成全市卫生信息一体化推进新格局。各地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深化基层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建设,统筹县、乡及村三级卫生网络资源,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免疫规划、妇幼保健及卫生监督综合管理等各类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充分发挥了卫生信息平台的系统优势和整体效能。

2.4重抓绩效考核,提升工作实效

2.4.1强化目标管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资金保障、传染病管理、妇幼保健主要指标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指标列为年度社会事业发展考核的重要内容。市卫生部门创新机制,推行目标任务绩效考核,对各地、各有关单位实行每月一考核、半年一通报和年终总考核的运行模式,有力推动了卫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原市卫生局已连续三年获市委、市政府综合先进奖,获国家卫生城市特殊贡献奖,并被省授予目标管理优秀奖、创新奖。在综合考核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进一步突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逐年加大项目工作在考核中所占权重,取得了较好成效。

2.4.2强化督查推进。 2014年12月10—14日,对9个县(市、区)、市开发区和城南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当场点评、反馈结果,印发通报、限时整改,进一步推进了项目工作的有效落实;并于2015年1月20—24日组织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在各地自行考核的基础上进行复核,下发了专题通报。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县对乡镇卫生院每年不少于4次督导、2次考核,乡镇卫生院对村每月一次督导、每季一次考核,推动了项目工作落到实处。

2.4.3强化结果运用。按照项目规范化管理要求,打破按服务人口补助服务经费的老方法,坚持 “费随事走”原则, 分配项目资金。各地根据每年组织的两次绩效考核总评分,依据项目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等指标, 通过市对县、县对镇、镇对村和镇级内部的绩效考核,对成绩进行排位、公示,并与资金拨付、分配相挂钩,从而调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2.5重抓典型引路,提升发展活力

2.5.1精心培育典型。我市高度重视典型培育工作,综合各地实际和考核实绩,慎重选择典型,给其定目标、压担子,并加强指导,近几年,我们先后培育了盐都区慢性病防控示范、响水县“三位一体”健康服务、阜宁县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湖县医联体建设、大丰市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和亭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标建设等一系列先进典型。

2.5.2积极推广典型。我市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及时召开经验交流会、观摩会和推进会,总结提炼培养树立典型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强地区、单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之相互借鉴,实现以点带面。2015年4月29日,我们在大丰市召开了全市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现场会,参观签约服务现场,部署具体任务,取得了预期效果。

2.5.3放大宣传典型。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的宣传主渠道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及有重点地组织先进典型宣传,形成宣传合力和强大舆论声势。据统计,2014年我们在《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和《盐阜卫生》等报纸上刊登了50余篇宣传报道,各地、各单位也在省、市和县媒体上刊播了800余篇(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利用宣传阵地,营造氛围,组织机关、医疗卫生单位充分利用电子宣传屏、黑板报、宣传橱窗、街头宣传和送医下乡等开辟先进典型的宣传窗口,进行有声势、有深度的宣传推广,提高广大群众的关注度、参与度,扩大了典型宣传的影响力。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基层服务人员技术力量比较薄弱

高素质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是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基础,而他们作为服务的第一线人员,其服务能力直接决定了居民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水平,加强基层工作人员服务建设极为重要[2]。目前,我市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公卫医师仅485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医师仅80人,与《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标准实施意见》[3]明确的配备要求有较大差距。另外,我市在岗村医中, 男性45岁及以上占51.90% , 女性40岁及以上占55.00%,其中超龄工作的村医306人,占3.50%,据统计, 未来5年内退休的有1 428人,占16.40%,村医老龄化问题尤为明显,难以适应新医改下应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更难以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3.2重点人群管理等工作不够规范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员为兼职,甚至有的就是公共卫生医师兼任,导致部分项目如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及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工作还欠规范、不到位,与项目的规范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3.3乡村医生待遇较低

长期以来,因村医身份地位不明、收入待遇低、从业环境差及养老待遇低等原因,造成村医队伍群体不稳定,导致村医大量流失,而且新进人员不愿入村医队伍[4],使得村医队伍日益萎缩、后继乏人。据统计,2014年村医人均收入在3万元左右,乡镇卫生院普通职工明显高于村医,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由原来的9类22项增加到12类45项,内容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村医报酬低、执业风险大等原因,势必影响到村医工作的积极性。

4对策和建议

4.1强化政府责任,壮大基层人才队伍

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资源配置上,要充分发挥出政府在政策制定、规划引领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调控作用。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充分认识到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在构建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村医队伍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文件,明确由地方卫校(卫院)举办村医定向培养班,定向招录、定向培养和定向分配,为村卫生室及时输送“新鲜血液”,培养实用人才,筑牢农村卫生服务“网底”。

4.2强化规范培训,提高基层服务水平

为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有效规范运行,进一步加大基层服务人员培训力度,继续加强村医“务实进修”,针对项目工作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强化专题培训,加深他们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服务规范的认识,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5]。

4.3强化财政投入,稳定村医队伍

1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目标责任书 篇十一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目标管理

湖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

二〇〇九年二月

2009湖北省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为切实加强对动物防疫、检疫与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的行政执法工作,提高全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能力,规范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签订本责任状。

一、责任目标

1、根据《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入推进本辖区动物卫生监督体制改革。

2、规范本辖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维护动物防疫正常秩序,强化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疑似重大动物疫情按规定及时上报,不得瞒报、谎报、迟报、漏报;强化检疫监督,加强市场和流通环节的防疫管理,严防疫情从流通环节传播;强化动物产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使用违禁药品,确保动物产品消费安全。

3、做好辖区内应急管理、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做到有疫情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报告、及时处置。对强制扑杀的动物,按照国家规定的补偿标准,做好核实、申报工作。

4、全面提升辖区区域内动物卫生监督系统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执法能力,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的建设,努力实现执法装备现代化及信息管理网络化,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普及科学防控知识,维护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职能、职责和社会形象。

二、责任内容

(一)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

1、确保兽医体制改革工作落实到位,成立有“动物卫生监督所”,且机构职能明确,具备执法主体资格;

2、动物卫生监督所有独立的财务和账号,人员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且足额到位;

(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

1、从事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人员全部建立有登记记录、档案资料及电子档案,并进入“湖北动物卫生监督网”执法人员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必须≥75%。

2、执法人员100%参加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执法文书制作、专业知识及检疫操作技能等内容。

3、全年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对社会进行动物产品安全知识宣传,不少于2次。

(三)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行为规范

1、能按照国家、省制订的法律法规及配套规章的要求,对相关管理制度及时进行制(修)订,并按照省所统一要求进行公示。

2、内产地检疫率达90%以上,内屠宰检疫开展面达100%,上市动物产品持证率达100%;

3、定点屠宰场内,屠宰动物受检率达100%,耳标回收率达100%,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同步检疫率达100%。

4、对规模化养殖场有专人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对强制免疫的实施情况、养殖档案建立、畜禽标识佩戴、防疫条件审核、消毒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检疫申报监管等工作均建立有制度和工作部署,并不定期抽查;

5、对定点屠宰场有专人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对屠宰加工场所防疫条件审核、入场动物的检疫证明和畜禽标识100%检验回收,严把宰前和宰后检疫关,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均有登记;

6、查处违法案件及时,并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理由充分、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办案质量高。查处的案件要求卷宗完整齐全,使用统一规范的格式,并做好统计报表。全年实施行政处罚一般程序办理的案件不少于5件,(四)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监管

1、对辖区内的各个运输、交易和贮藏场所有专人监管,责任落实到人,要求日常监管至少1周1次,每月进行1次检查,并不定期进行抽查;

2、对种用乳用动物的跨省调运必须向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申报备案,审核登记通过后方可调运,检疫隔离到位并有记录,要严格按照《湖北省种用乳用动物跨省调运管理办法》执行;

3、对辖区内的各动物及动物产品交易市场派驻有检疫员,监管责任落实到人。配备有检疫、消毒、无害化处理设施,经营布局合理,活禽经营有单独划分区域,要求上市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持证率达100%,上市动物及动物产品索证验章率达100%,每周至少监管1次,并做好监管记录。

(五)动物卫生证章标志管理

1、使用统一、规范的执法标志、执法文书、验讫标志和畜禽标识,检疫证明填写清楚、规范;

2、使用国家统一的证章标志标识,并实行专人、专账、专库管理,要求每乡镇动物检疫证明(除消毒证外)平均用证数≥50本;

(六)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

1、本内动物卫生监督信息网络报表100%上报,并做到规范、及时、准确;每月在省动物卫生监督网上报信息数不得少于2条;

2、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内部建立有档案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有固定的档案保管场所,管理规范;

3、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配备专用执法车,有电脑、传真机等电子设备,有照相机、录音笔等执法取证工具,有消毒药品和人员防护设备等。

三、奖惩办法

1、各市州动物卫生监督所于当年12月15日前按照责任书的责任内容提交总结报告,并按照省所制定的自查要求查报本年

度内完成的工作量。

2、省动物卫生监督统一组织安排,对本责任书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通报全省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3、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考评,考评得分排1-5名的为先进单位,将给予奖励;排6-10名的给予通报表扬。

4、监督执法工作不力,在本辖区内发生重大工作责任事故,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将责成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对主要责任人予以诫免。

湖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章)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章)

所长(签字)所长(签字)

1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总结 篇十二

2010

年公共卫生项目 工 作 总 结 1

201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总结

2010年,我院在县公共项目办公室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及各类文件精神,加强内部管理,狠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落实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要求,在县公共卫生项目办公室统一部署下,我院于今年9月份开展了2010年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一是争取领导重视,搞好综合协调。为迅速落实建档工作,我院多次向乡政府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分管领导亲自组织召开协调会,亲自安排部署,并以乡党委政府的名义下发了《张庄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实施方案》,使各行政村支部书记对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十分重视,每个行政村都安排专人负责协助建档工作。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院专门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成立专门建档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建档工作。还专门为建档小组配备了体重秤、血压计、听诊

器、血糖仪、体温计、视力表、皮尺等设备,采取进村上门服务的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三是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保质保量完成,我院对每一名参与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业务培训,让每一名工作人员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练掌握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建档程序。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为提高我乡居民主动参与建档意识,我院采取发放各类宣传材料和各个行政村每天广播的形式相结合,让每一名居民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积极主动配合我院建档工作小组顺利完成居民建档工作。

截止2010年12月底,我院共为张庄乡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7191份。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根据县公共卫生项目办公室要求,我院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结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我乡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并对所有登记管理的老年人免费进行一次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及空腹血糖测试,并提供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截止2010年12月,我院共登记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人1382人。

(三)、慢性病管理工作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根据要求,我院在今年开始对我乡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随访管理、康复指导工作,掌握我乡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死亡和现患情况。

1、高血压患者管理

通过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体检测血压;和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询问病情、测量血压,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截止2010年12月,我院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高血压患者为1061人。

2、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通过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患者。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等检查,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对已经登记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空腹血糖测试)。

截止2010年12月,我院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的糖尿病患者为149人。

(四)、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各项健康教育项目工作。采取了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设置宣传栏的各种方式,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我街道主要卫生问题和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五)、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工作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以及传染病报告与处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定期对本单位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我街道社区居民进行传染病防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社区居民传染病防制知识的知晓率。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通过宣传—吸引—再宣传,以逐步改变社区居民的陈旧观念,促使其自愿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来。

(二)、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三)、落实各项服务规范、强化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在区卫生局和上级各部门的督促和指导下,我们将以积极创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的创新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为我乡公共卫生服务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张庄卫生院

13.项目公司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 篇十三

甲方:分管副总

乙方:部门经理

围绕各项目公司年度工作重点,同时充分调动相关责任人的积极性,根据人民万福下达的生产经营计划和全面实施人责到位的责任要求,结合相关责任人的分工情况,特制定本工作目标责任书,以确保完成项目公司年度各项经营指标。

一、乙方目标任务:具体见附件“年度考核表”。

二、完成时间: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三、乙方责任:

1、乙方负责部门年度目标任务和指标的完成。

2、乙方负责部门计划的制订、落实及协调,保证公司整体计划的实现。

3、乙方负责部门员工的教育、培训、考核,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4、乙方负责部门各项管理费用与成本的控制。

5、严格执行控股、集团及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6、对甲方负责。

四、乙方权利:

1、对部室人员的工作有计划、实施、检查、考核权。

2、向甲方提名分管部室所有人员的聘任和解聘事宜。

3、经甲方同意,公司总经理审批,提出部室奖金分配方案和人 1

员工资浮动、扣发方案。

4、向甲方评价分管部室所有人员的履行岗位职责能力和专业能力。

五、奖励与处罚:

1、完成当月各项考核指标,享受全额绩效工资;未完成考核指标,按比例扣罚年薪工资中30%的绩效工资。

2、当月指标在下月完成,且未影响公司最终目标任务的完成,该考核绩效工资可给予补回80%。

3、完成单项重点工作给予单项奖励,额度和分配方案由甲方提出,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4、连续两个月或累计三个月完成考核指标较差,得分低于75分,扣除全部绩效工资,并给予降职、降薪、直至解聘。

5、年底时甲方对乙方进行全面综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提出对乙方年终奖罚建议,报公司总经理批准执行。

六、考核办法:

1、年底工作目标任务和经济指标分解到月度考核中,建立以工作业绩为主的月度考核体系。

2、月底前各部门根据全年目标任务和领导布置的临时任务,提出下月的工作计划,交分管领导批准后交公司考评小组。

3、每月5日前各部门根据上月的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提出考核的奖罚意见,报分管领导批准后,交公司考评小组。

4、每月10日前部门根据公司考评小组的考评结果,对本部门员

2工进行绩效考核,并将考评结果交公司办公室。

七、目标任务责任书附件是责任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责任书具同等效力。

八、本责任书经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

九、本责任书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公司办公室备案一份。

甲方(签字):

14.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目标责任书 篇十四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按照《平定县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签订如下工作目标责任书。

一、责任时间

本责任书期限为一年,自201* 年9月1日至201*年8月31日止。

二、职责要求

(一)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委会的双重管理下,村卫生室从事以下工作:

1、负责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登记、报告。

2、协助做好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

3、开展健康教育,向村民宣传卫生保健知识。按期做好健康宣传栏,及时更新内容。

4、做好农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更新,配合乡镇卫生院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传染病的随访与记录。

5、协助做好儿童免疫规划预防接种、老年人保健、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村级爱国卫生运动实施。

6、积极宣传新农合政策,规范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协助做好参合农民医药费用报销补偿及资金筹措工作。

7、正确掌握并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急重病人的初级救护,及时转诊和家庭康复指导。

8、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9、积极参加卫生院举办的培训和例会,并做好培训记录。

10、对卫生院、村委会安排的其它卫生相关辅助工作,积极参加。

(二)村卫生室服从卫生院的工作安排和村委会的日常管理,按照要求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达到规定的工作质量标准,按时接受考核。

(三)在工作目标责任期内,卫生院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与村委会协商后,对村卫生室人员在本乡镇内互相调剂使用。

三、考核及补助发放

(一)卫生院、村委会双方按照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考核制度,做到职权清晰、责任明确、考核严格、奖惩分明。

(二)村卫生室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和本地方的各项法律、法规,遵守卫生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纪律,服从卫生院、村委会的领导和管理。

(三)村卫生室人员如违反规章制度和岗位纪律,卫生院和村委会有权进行批评教育,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

(四)责任期内,卫生院、村委会双方对村卫生室及其工作人员实行目标责任考核管理机制,结合《平定县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实施办法》,每分3月份和8月份2次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补助兑现。

四、卫生院和村委会全权负责本区域的考核工作,要公开透明,不得弄虚作假,县卫生局将定期、不定期进行督导和抽查。

五、村卫生室工作人员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对于连续2次考核不达60分的或连续2次考核在本乡镇范围处于末位的,将予以解聘处理,村民满意率不达60%连续两次,卫生院、村委会可对其予以解聘。

六、本责任书一式五份,卫生院、村委会、村卫生室、责任人各执一份,报县卫生局农卫科备案一份。

考核方:平定县 乡(镇)卫生院(签章)

院长(签字):

平定县 乡(镇)村委会(签章)、主任(签字):

被考核方:平定县 乡(镇)村卫生室(签章)

责任人(签字):

上一篇:道路交通安全免费下一篇:让梦想在课堂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