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大纲

2024-10-15

教育学考试大纲(共8篇)

1.教育学考试大纲 篇一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者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教育学研究的任务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但是,研究现象不是教育学的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教育本质。

(二)教育学的研究范围

(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实践的发展而逐渐发展的。经历了三个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也被认为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学记》。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昆体良所著《论演说家的教育》。2.教育学的形成阶段:

教育学从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体系,标志着教育学的正式诞生。教育学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写的《大教学论》。

3.科学教育学阶段:

二、教育学与教育科学

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教育方针的自觉性。2.有助于树立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3.有助于科学育人,提高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4.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二)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1.不能自圆其说,要夯实基础。2.不能脱离现实性,要把握动态性。

3.不能脱离实践性,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一章 教育基本规律

第一节 社会与教育

一、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

(一)、原始社会与原始形态的教育 1.教育的起源 生物本能起源说 心理模仿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来自前苏联的教育学著作。持劳动起源说者看到了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一种行为,认为教育是基于生产的需求、基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

近些年我国的研究者对教育起源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2.原始形态教育的基本特征

整体的原始性;形态的融合性;内容的同一性。

(二)古代社会与古代学校教育 1.学校的出现

奴隶社会是教育作为独立活动的形成期。学校的出现是教育从社会生活中独立、分化出来的一大标志。

学校是奴隶社会里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的综合产物。2.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阶级性、等级性;非生产性;专门化;内容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

(三)近代社会与近代学校教育 1.义务教育的普及

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2.近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

(四)现代社会与现代学校教育 1.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1)与社会联系的普遍性和直接性(2)学制的开放性、梯形化和弹性化(3)教育的现代化(4)教育的民主化

(5)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性。2.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应有的主要特点

二、经济、政治、文化、人口与教育

(一)经济与教育 1.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包括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两个方面。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教育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与市场经济联系直接而又紧密的那些学校上,其影响具体表现为:

(1)所培养的人才最终必须进入人才市场,受商品经济的供求规律的制约;(2)学校自身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办学实体,有自身的经济利益;(3)市场观念冲击着原有办学模式,影响着师生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就业观。

(二)政治与教育 1.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2)影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变化;(3)影响教育财政状况;(4)影响受教育权利。

2.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

教育对社会政治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社会政治延续和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两个方面。

(三)文化与教育

(四)人口与教育

三、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内涵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的属性与教育的本质属性

育人性既为所能罗列的任何教育所共有,又使教育与非教育相区别,因此育人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属性中,本质属性才是永恒的。

(二)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 社会实践活动。

(三)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在看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承认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教育具有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2.教育具有继承性;

3.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节 人的发展与教育

一、人生阶段与教育

(一)婴幼期与教育 1.婴幼期的年龄特征 2.婴幼期的教育

(二)童年期与教育 1.童年期的年龄特征 2.童年期的教育。

学习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帮助儿童学会学习、使儿童热爱学习是童年期教育的核心任务。

(三)少年期与教育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2.少年期的教育

重视青春期教育;丰富精神生活;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

(四)青年期与教育

(五)成年期与教育

(六)老年期的教育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与相应教育举措

(一)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教育工作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推开。

(二)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稳定性,教育工作者应加强教育举措的针对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既有统一性,又有个别差异性,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应注意因材施教。

(四)个体身心发展还有可变性和非均衡性,教育者要及时跟上对象的发展变化,抓住成熟期、关键期,适时而教。

三、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遗传素质的物质前提作用

(二)社会环境的现实制约作用

(三)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能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因为:

1.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可以借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在育人中占据优势地位

2.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学生感、向师性,有接受教育获得发展的强烈愿望,具有可教育性

3.学校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现代学校只有发挥出主导作用来,才可能担负起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下一代、培养出大批合格人才的历史责任

(四)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内部推动作用

第二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及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二)不同社会形态的教育目的

(三)三类基本的教育目的观

1.以人为中心的个体本位教育目的观 2.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 3.以文化为中心的文化本位教育目的观

(四)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学校的一切工作自始至终都应该围绕教育目的和相应培养目标来展开。教育目的的 重要作用在教育系统内具体表现在:

1.控制教育对象发展方向和预期结果 2.指导和支配整个教育活动过程 3.评价、检测教育质量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马恩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们制定教育目的的重要理论依据 2.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变化状况是我们制定教育目的的现实依据 3.人的自身发展需求是不可回避的特殊依据

(二)我国对教育目的的现行规定

我国的现行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方针中,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国家现行的教育目的。

第二节 “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

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涵义和目标层次

二、全面发展教育概述

(一)全面发展教育的概念

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二)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三)“五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

三、“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一)教育与发展

(二)全面发展教育与“个人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教育与“个人全面发展”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三节 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探析

(一)素质及其基本属性

(二)素质教育及其基本特征 1.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从结果来看,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提高教育对象整体素质结构水平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主体性;发展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期性;开放性;时代性;实效性。3.素质教育的继承性、发展性和政策规定性 4.来自素质教育实践的几点认识

(三)应试教育及其主要危害

(四)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五)关于素质教育的模式

愉快教育、创造教育、成功教育、情境教育、和谐教育等都是这些年比较成熟的素质教育模式。模式的主要部分是具有操作性的、相对固定的程序。在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去探索、去创建各种各样的教育模式。

(六)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为了保证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起相应的运行机制。具体地说,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注重思想先导,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 2.改革检测评价,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 3.抓好常规管理,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机制; 4.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二、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

(一)课堂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

根据心理学原理,课堂素质教育要找准以下四个基本点:认知停靠点;情感激发点;思维展开点;心灵交流点。

在课堂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中,靠认知停靠点解决学会的问题,靠情感激发点解决想学的问题,靠思维展开点解决会学的问题,靠心灵交流点解决乐学的问题。

(二)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三)课堂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

(四)实施素质教育的几项课堂教学策略

第三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 师

一、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师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确立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是国民教育在由粗放式向高水准的转变中提出来的。对教师专业性质的确立,从根本上肯定了教师的社会地位。

(二)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社会、对学生的作用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三个方面。

1.在社会发展中教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3.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二)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三)劳动过程的创造性

(四)劳动方式的个体性

(五)劳动成果的长效性

三、现代教师的素养

人民教师必须德才兼备,故教师的素养包括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优良的智能结构。

(一)思想品德素质

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表现在政治思想素养和职业道德两方面。

1.政治思想素养。政治思想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2.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是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准则。(2)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又是教好学生的前提。(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4)团结协作。

(二)教师的智能结构

教师的智能结构是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它是教师用以影响学生的重要素养。

1.教师的知识结构。作为教师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相当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2.教师的能力结构

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应有相应的能力结构,即: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创造能力;自我鉴定、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二节 学 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发展中的人,这是学生的本质属性。

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发展和自我教育的主体。

(一)学生是教育的客体 1.学生具有依赖性。2.学生具有可塑性。3.学生具有向师性。

(二)学生是发展和自我教育的主体

学生是发展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是指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是学生发展的内因。学生的主体性具体表现在:

1.自觉性。2.独立性。3.创造性。

三、学生集体

学生集体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其主体性表现在:

四、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

(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

(二)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概念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所谓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二、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师生关系具有多种的表现形式,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它分为以下几种:

(一)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从认识与被认识、发展与被发展的角度来看师生关系通常表现为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

(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从管理与被管理的角度来看,师生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根据二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为命令——服从、放任——自流、民主——参与三种类型。

三、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学校、学生的共同努力以及学生家庭的配合和社会良好风气的影响。其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

(二)发扬民主,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三)控制情绪,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第四章 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 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

二、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设立学制是为了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归根结底,它要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的需要。影响学制设立的依据主要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青少年学生年龄特;原有学制及我国历史文化传统。

第二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学制的演变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尚无学校系统可言。我国建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从清末开始的。我国近代第一个学制是1903年的癸卯学制。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0月1 日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这个新学制的系统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妥当地加以改革——应当规定全国通行的新学制。由于后来的政治运动,我国基本上仍是沿用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学制。

二、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一)我国学制改革的原则

改革教育结构、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二)我国学制改革的趋势

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发展终身教育;重视和支持残疾人教育事业

第三节 世界各国学制改革的趋势

社会生产和世界范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学校教育制度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其主要趋势:

一、重视幼儿教育,并将其纳入学制系统

二、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和统一的方向发展

四、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其类型日益多样化

五、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第五章 学校德育工作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的意义

德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实施,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三、德育的任务与目标

(一)中小学德育的根本任务

(二)德育的目标

小学德育的目标;初中德育的目标;高中德育的目标。

四、德育的基本内容

(一)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二)中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涵义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任务、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二、德育过程的本质特点

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转化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的优化

第三节 德育原则

一、教育原则的含义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二、中小学常用德育原则: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理解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第四节 德育途径与方法

一、德育途径

德育途径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政治课与其它各科教学;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校园文化环境;社区校园文化环境;班主任工作。

二、德育方法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说理教育法;示范教育法;实际锻炼法;陶冶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

第六章 教学工作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二、课程类型

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方式,学校的课程可以划分为正规课程和非正规课程。

(一)正规课程

正规课程亦称显性课程,指学校课程计划中作出明确规定的所有课程的总称。当前,中小学常见的正规课程有:

1.学科课程 2.活动课程 3.综合课程

(二)非正规课程

非正规课程又称潜在课程或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能对学生产生影响,而又不易觉察的因素。非正规课程的特点:

1.隐蔽性。

2.分散性、多样性、全程性。3.非预期性。

三、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

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四种,其中课程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乃是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第二节 教学及教学过程

一、教学

(一)教学的定义

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

(二)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是由学校的性质决定的。

以教学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学唯一。必须坚持教学为中心,全面安排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教学和其它活动的关系,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才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真正为实现教育目的发挥各自的作用。

(三)教学的任务

中小学的教学应有以下几方面的任务:

1.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获得基本技能 2.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教会学生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4.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身 心发展规律,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双边活动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教学过程具有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共同性

(2)教学过程具有的特殊性:认识主体的不成熟性和发展性;认识对象的间接性和概括性;认识方式的简捷性和高效性。

2.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规律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 3.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 4.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的阶段

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可以把教学过程分为如下六个密切联系的阶段。即:做好准备,激发动机;感知教材,形成表象;理解教材,形成概念;巩固知识,增强记忆;运用知识,促进迁移;检查效果,获得反馈。

第三节 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制订的,是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正确理解、贯彻和执行教学原则,是切实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三)直观性原则

(四)启发性原则

(五)循序渐进原则

(六)巩固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七)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节 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概述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

(二)教学方法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从指导思想来看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启发式,一类是注入式。

二、中小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以传授知识的手段为标准把教学方法分为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三大类。

(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法、练习法和实习作业法等。

三、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教学方法很多,但具体到某一堂课上选择什么方法应考虑多种因素。

(一)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来选择

(二)根据学科和教材特点来选择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来选择

(四)根据学校的客观条件来选择。

(五)根据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

四、中小学的学习方法指导

(一)学法指导的意义

(二)中小学学法指导的根本目标

中小学学法指导的根本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中小学教学过程的学法指导

第五节 中小学课堂教学

教学组织形式是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师生共同开展教学活动的组织结构方式。目前,教学组织形式很多,主要有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现场教学、复式教学、远程教学等。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

(一)班级授课制――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大致相同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内容,按固定的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教学的组织形式。

(二)个别教学

(三)小组教学

(四)现场教学

(五)复式教学――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

(六)远程教学

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五个基本环节组成。

(一)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备课要做好三项工作,写好三个计划。

(二)上课

1.教学目标明确,完成任务好

2.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 3.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 4.语言规范、板书整洁 5.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 6.师生双方积极性高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三、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1.教学模式的定义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构建教学模式就是要解决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问题。

2.教学模式的特点:整体性、简略性、指向性、操作性、优效性。

(二)我国中小学现行常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1.传递-接受式 2.引导—发现式 3.辅导一自学式 4.情境-陶冶式

第七章 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的作用

一、班主任是学校领导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三、班主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

四、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各种学生组织、家庭和社会的桥梁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的原则和内容

一、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二)客观性原则

(三)公正性原则

(四)民主性原则

二、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导学生学好功课

1.分析全班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2.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班主任要帮助学生从“不会学”到“会学”。

班主任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三)组织好课外活动,指导课余生活

(四)组织学生劳动

(五)指导团队会工作,协调班内外教育力量

(六)处理班级日常工作

(七)抓好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 1.抓好初

一、高一新生的入学教育 2.抓好初

三、高三的毕业教育

(八)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1.班主任工作计划 2.班主任工作总结

第三节 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

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班集体不会自发的产生,必须经过班主任深入细致的建设、管理才能形成与巩固。

一、班集体的建设(一)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1.全班同学应当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2.要有一个团结一致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3.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集体舆论;

4.要有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共同活动; 5.要有和谐的民主生活,充满温暖和友谊。

(二)集体形成过程 1.初建松散阶段。2.基本形成阶段。3.巩固发展阶段。

(三)班集体的主要方法 1.调查了解学生,研究班级情况 2.提出奋斗目标,组织共同活动 3.培养集体舆论,形成优良班凤 4.培养和发现班级骨干,形成集体核心。5.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二、班集体的管理

班集体的管理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常规性的班集体管理

(二)阶段性的班集体管理

(三)毕业班集体的管理

第八章 课外校外教育工作

第一节 课外校外教育概述

一、课外校外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课外校外教育工作的概念

课外教育工作指的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

校外教育工作是指校外教育机关或社会团体、家庭,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校外组织学生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

(二)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

组织上的自愿性;内容上的广泛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形式上的多样性。

(三)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

1.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2.可适应学生的多种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3.可以使学生得到各种实际的锻炼,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实际工作能力。

4.可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5.可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动员、组织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学校教育。

二、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

(一)社会政治活动

(二)科学技术活动

(三)职业技术学习活动

(四)文化艺术活动

(五)体育活动

(六)社会公益活动

三、课外校外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与周密的计划性

(二)要有知识性与趣味性

(三)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四)要面向全体学生,贯彻因材施教

(五)充分利用当地条件

第二节 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一个方面,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造性人才有着积极作用。

一、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一)群众性活动 1.报告会、座谈会 2.纪念会、庆祝会 3.专题集会

(二)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其特点是小型分散、灵活多样。

(三)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独立活动。

二、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

(一)自愿原则

(二)自主原则

(三)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原则

第三节 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

一、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 教育。

(一)开展社会教育的意义

(二)社会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

2.要照顾学生的兴趣特长,符合学生年龄特征。3.要坚持学生自愿参加,注意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4.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通常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孙晚辈进行的教育,即是在家庭中,家长(父母或其他年长者)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家庭生活和言传身教,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行为活动。

(一)家庭教育的意义

家庭教育是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保证。

(二)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

1.家庭教育的总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家庭教育的内容

(三)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1.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家庭指导思想。

2.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掌握科学的教养子女的规律和方法。3.改变错误的家教态度和方法,努力做到“三结合、一协调”。4.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第九章 学校管理工作

第一节 学校管理概述

一、管理与学校管理

(一)管理

(二)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是一般管理的特殊部分,它是合理地组织好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好学校的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在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 关系,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

二、学校管理过程

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有四个,即制订计划、组织执行、督促检查和总结提高。

三、校管理职能

管理职能是管理系统中管理者和组织机构的职责和功能。管理的职能反映管理的本质。

学校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四、学校管理工作的主要方法

思想教育的方法;行政的方法;经济的方法;法律的方法;现代技术方法。

第二节 教学常规管理

一、教学工作管理

(一)教学工作计划。

(二)教学工作的组织。

(三)教研组工作管理。

(四)教学工作的检查与指导

二、教师管理

(一)教师管理的任务

(二)教师的职责和岗位责任制 1.教师的职责

教好功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作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组织好学生的课外活动;协调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参与学校的管理。

2.教师岗位责任制

建立教师岗位责任制的基础工作是作好定编、定员、定工作量的“三定”工作。

(三)教师的任用与考核

1.教师的任用制度:派任制,聘用制,代用制。

2.教师的工作考核:教师考核的内容可分为全面考核和单项考核两种。一般把 考核的内容归结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目前,对教师的考核一般采取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四)教师培养与提高

教师培养与提高的途径和方法有:脱产进修、在职进修两种。

三、学生管理

(一)学生常规管理

(二)学生组织的管理

(三)后进生的管理

四、总务工作管理

第三节 学校管理体制

一、学校管理体制概述

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人员配备、机构设置、机构隶属关系和权力范围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二、校长负责制

(一)校长负责制的含义

校长负责制是: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总负责人,他拥有人权、财权、行政决策权,负责领导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对上级党政领导部门负责,对外代表学校,是学校法人代表;党支部是学校的政治工作核心,对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起监督保证作用;教代会和校委会对学校实行民主管理与监督。

实行校长负责制的理论依据是:列宁的“一长制”理论。

(二)校长应有的自主权 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财政权

(三)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校长要处理同上级领导的关系。2.校长要处理与学校党政之间的关系。3.校长要处理同教代会的关系。4.校长要处理同校委会的关系。

第十章 基础教育改革

第一节 教育思想转变 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教育思想正确与否,决定教育工作的成败。当前迫切需要树立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有:

素质教育观;现代人才观;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科学的学生观;现代课程观;教育民主化思想;教育本质观;终身教育观;大教育观;全民教育观;现代教育方法观;教育信息化等。

第二节 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

教育改革目标总揽教育改革全局,直接影响教育改革的成效,是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教育改革目标(包括基础教育改革目标)应服从于教育总目标,以教育总目标为指导。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

(一)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

(二)探索全面实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运行机制。

(三)改革学制,渗透或引进职业技术教育,全面实现“双重任务”。

(四)改革课程,建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

(五)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第三节 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

一、单项改革

(一)德育改革

1.新时期基础教育中德育的新特点(1)德育的开放性。(2)德育的主体性。(3)德育的复杂性。(4)德育的创新性。

2.新时期基础教育中德育的新思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更新德育观念:德育观念的更新是德育改革的基本环节。当前,德育工作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迫切需要更新德育观念,树立开放观念、竞争观念、创业观念、法制观念、奉献观念等。

(2)确定系统的德育目标与内容:德育改革要求建立具有时代特点的科学、合理的基础教育德育目标体系。基础教育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编排内容,形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系列化德育内容体系。

(3)采用多样化的德育模式与方法:当前,国内国外存在着一系列新的德育模式与方法,对提高德育质量和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建立科学的学生品德评价指标体系。(5)加强管理,健全规范化的德育管理制度。

(二)课堂教学改革 1.转变教学思想。

2.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形式多样的学科教学活动体系。3.构建学科课程内容的科学序列。4.增进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同一学科的衔接。5.改革学科考试的内容和方法。6.彻底改革中小学考试制度。

(三)管理改革

当前学校管理改革的主要趋势和要求:1.学校管理自主化。2.学校管理开放化。3.学校管理民主化。4.学校管理技术手段现代化。5.学校管理的精致化。

二、综合改革

(一)一所学校的整体改革

学校教育整体改革的中心内容是整体育人,以达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二)学校衔接改革

学校衔接改革俗称“一条龙”改革。“一条龙”改革是针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互相脱节、不互相照应的现象,把中学、小学、幼儿园上下联结为一个有层次的整体而进行的改革。

第十一章 教育科研

第一节 教育科研概述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

教育科学研究,简称教育科研,它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从教育的客观实际出发,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去研究教育现象,搜集和积累教育事实材料,认识教育本质,揭示教育规律,形成新的教育理论的一种科学研 究活动。

二、教育科研的特点

教育科学除了具有创造性和艰巨性等科学研究的共同特点之外,还有以下主要特点:

(1)研究目的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服务性。(2)研究参与者的广泛性、群众性。(3)研究成果的迟效性和长效性。

三、教育科研的作用

四、教育科研的任务

教育科研的基本任务是探索、认识、发现教育规律,并运用这些客观规律来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科研的具体任务主要包括:

(1)研究当代教育发展,指导当前教育实践。这是教育科研的重点任务。(2)总结教育经验,推动教育学科建设。(3)进行中外教育比较研究。(4)预测教育未来发展趋势。

五、研究者应具有的科学态度

科学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科学态度、遵守科学道德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热爱真理、客观诚实;(2)勇于创新、严肃认真;(3)不畏艰辛、合作竞争。

第二节 教育科研过程

一、选择科研课题

选择课题是教育科研的起始环节。

二、提出理论假设

理论假设是依据一定科学原理和事实,对现象与客观事物间规律性联系的假定性解释,或对科研课题提出猜测性、尝试性解决方案。

三、确定科研对象

四、制定科研计划 教育科研计划的基本结构为:

(1)对课题的选定和明确表述。(2)研究目的、意义及背景。(3)研究范围、对象和具体研究内容。4)研究方法和途径。(5)研究进度、程序、阶段性目标及任务。(6)成果形式。(7)课题组构成人员及分工。(8)经费预算。(9)未尽事宜。

五、选用科研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有两个层次。哲学方法,即思维方法、逻辑方法,属高层次的方法,普遍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领域;教育科研具体方法,包括经验总结法、教育调查法、教育观察法、教育实验法、个案研究法、历史文献法、内容分析法等主要的具体研究方法和统计法、测量法、表列法、图示法等辅助性的具体研究方法。

六、搜集科研资料

教育科研过程就是对教育科研资料的搜集、使用和再创造的过程。

七、进行整理研究

资料的整理、研究阶段在整个科研过程中具有最重要的、关键性的意义。分类方式按照复杂程度分为划分、整理次序和系统分类三种。

为了正确地进行分类,需注意几点:首先要做到标准同一;其次要注意结果相称;第三应做到子项相斥;最后该逐级划分。

逻辑分析中,科学抽象的直接是经验事实。科学抽象一般要经过分离——提纯——简略三个环节。科学抽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是以实践为基础,且必须回到实践中检验其正确性。二是科学抽象出的东西必须具有一定普遍性。三是高层抽象必须能演绎出低层抽象。

第三节 教育科研成果及其表现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教育科研报告和教育科研论文两大类。教育科研报告包括实证性研究报告和文献性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报告、教育调查报告和教育实验报告等都属于实证性研究报告。

教育科研论文有多种类别。依写作要求分为投稿论文和学位论文;依篇幅数量分为单篇论文和系列论文;若依研究层次还可分为经验性论文、评述性论文、研讨型论文和学术型论文。

一、教育科研报告的撰写

(一)教育科研报告的结构特征

三类实证性研究报告都包括了前言、正文、结论这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二)撰写教育科研报告的基本环节和注意事宜

撰写教育科研报告的过程,就是进行思维加工和文字处理的过程。这一再创造过程有三个环节。第一步草拟详细的写作提纲,第二步撰写初稿,乃中心环节,第三步是修改定稿。科研报告要体现“五性”——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确证性和可读性,撰写科研报告应讲“三严”——严肃的态度,严谨的学风和严密的方法。

二、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

(一)教育科研论文的结构特征 1.题目。要注意传神和便于分

2.摘要。应文字简练,三两百字,内容全面且重突出。

3.引论。其核心部分是提出所需论证的问题,围绕论题去交待理由、意义、背景、方法等。

4.本论。占论文的绝大部分篇幅,论证是其关键。本论包括论题、解决问题的设想、论据选用、理论上的逻辑推演和结论。本论要突出自己新颖独到的东西。长篇论文可加章节、加序号、冠小标题。结论要解决好全文的归属问题。

5.参考文献。

(二)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一般步骤和要求

第四节 课堂研究的特殊性

一、组抽样的具体方法

二、课堂研究的假设

课堂研究假设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为:课堂行为甲比课堂行为乙的课堂效果更好。

三、课堂研究中的三类变量

四、常用的课堂研究设计

第十二章 教育测评

第一节 教育测量

一、教育测量概述

(一)教育测量的概念

教育测量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照一定规则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加以数量化测定的过程。其特点是:

1.教育测量是一种间接的测量 2.教育测量的度量单位是相对的

(二)教育测量的要素

无论是物理特性的测量,还是精神特性的测量,都必须具有以下几个要素: 1.单位。2。参照点。3。量表:量表是参照点和单位的连续体。

二、教育测量的类型与功能

(一)教育测量的类型

1.根据测量的内容可分为:学业成绩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特殊能力测验

2.根据实施测验的时机分为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 3.根据测量的方式可分为个人测验和团体测验

4.根据测验结果的评价标准可分为常模参照测验和目标参照测验 5.根据测验来源分为标准化测验、自编测验

(二)教育测量的功能

1.教育测量是改进教学的良好工具 2.教育测量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 3.教育测量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

三、教育测量的编制

(一)良好测验应具备的条件

鉴别一个测验质量的指标包括正确性(效度)、可靠性(信度)、鉴别性(区分度)以及实用性。

1.正确性:指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东西的程度,亦称效度。2.可靠性:是指测验稳定反映实际水平的程度。

3.鉴别性(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鉴别程度,也称区分度。4.实用性:指一个测验适合于实际的程度。

(二)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不同类型的测验,编制的具体过程不尽相同,但基本步骤是相同的。1.确定测验目的。2.制定编题计划。3.编拟题目。4.题目的试测与分析:项目分析即根据试测资料,对题目的质与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5.合成测验

(三)客观性试题的编制

客观性试题主要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客观性试题只适合测量知识、理解、应用、分析四个层次的目标,而不适合测量综合、评价层次的目标。

(四)主观性试题的编制

根据学生自由反应的程度,可以将主观性试题分为“限制反应式试题”和“扩展反应式试题”。

第二节 教育评价

一、教育评价概述

(一)教育评价的概念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价值判断,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二)教育评价的特点 1.与教育目标联系紧密 2.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 3.注重分析与诊断 4.重视被评价者的主动性 5.讲究评价的科学性

二、教育评价的类型与功能

(一)教育评价的类型

1.按评价范围分为宏观教育评价、中观教育评价、微观教育评价 2.按评价的机能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3.按评价的主体分为自我评价、他人评价 4.按评价方式分为定量评价、定性评价

(二)教育评价的功能 1.测定功能 2.诊断、激励功能 3.指导功能

4.导向功能

三、教育评价的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二)科学性原则

(三)民主性原则

(四)激励性原则

(五)可行性原则

(六)整体性原则

四、教育评价的范围

教育评价大致可以从5个方面进行: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价、德育工作的评价、教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

五、教育评价的程序

教育评价是一个有序的系统活动过程,大体可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果处理阶段。

第十三章 教育现代化

第一节 教育现代化的涵义和特征

一、教育现代化的涵义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较高水平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化,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内的教育整体转换运动。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素质现代化。

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教育现代化作为一种教育变动、教育变革的过程,与以往教育运动相比,具有如下的特征:

(一)教育全民化

全民教育包含的基本思想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民主性和平等性;二是教育的普及性和广泛性。

(二)教育终身化

(三)教育开放化

(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五)教育必须塑造人的现代素质

(六)教育科学化

(七)教育法制化

(八)教育多样化

第二节 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二、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为了实现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13日正式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绘制了宏伟蓝图。

(一)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1.教育优先发展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根本指导方针,是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争取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

2.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4.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5.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6.依靠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7.坚持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8.多形式办学,多规格培养人才

(二)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国力出发,突出教育发展的重点。2.深化教育改革,坚持协调发展。3.坚持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4.增加教育投入,注重办学效益。

5.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6.实行分区规划,加强社会参与。

第三节 教育现代化模式

一、教育现代化模式的类型

二、我国教育现代化模式的选择

教育现代化模式的选择作为一种教育决策活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标导向性原则

(二)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统一的原则

(三)坚持相对平衡、协调发展的原则

(四)扬长补短,发挥优势,创建特色的优化原则

(五)可行性原则

三、我国教育现代化模式的实施

实施教育现代化模式,首先必须树立科学的模式观,正确地认识和看待模式。实施教育现代化模式,必须遵循实践的观点,把实践作为衡量模式的唯一标准。

实施教育现代化模式,必须遵循积极创造的原则。

2.教育学考试大纲 篇二

有人把制度成本依次划分为:制度的设计与创生成本、制度的运行成本、制度改进与变迁成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物质成本等[2] 。每一项能预期带来收益的制度安排都需耗费成本, 但由于不同行为主体的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的差异, 它们对某一制度安排的收益和成本可能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任何一项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最终都要落实到成本预算上, 不存在没有成本的制度, 国家教育考试制度也不例外。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属于国家法律规定下的强制性制度, 国家和地方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 就制度成本构成而言, 教育考试制度成本可以划分为制度生成成本、实施成本和机会成本;从成本承担主体角度可以划分为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

一、教育考试制度成本的构成

(一) 教育考试制度生成成本

教育考试制度生成成本也就是制度创立成本, 教育考试制度创立成本是制定制度时产生的规划设计成本、实施组织成本和摩擦成本。

(1) 教育考试制度规划成本包含调研成本、计划成本等。

调研成本涉及到对调研对象的考查。这主要指该项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所涉及到的学生、所学课程以及招生数量等。以高考制度为例, 会涉及到同一省 (市、自治区) 不同地区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程设置情况。计划成本涉及到制度设计本身的计划成本, 还涉及到课程规划成本, 因为课程规划是与考试相对应的, 课程规划的改变就会引起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变。

(2) 实施组织成本, 包括组织建立成本和组织考试的成本。

我国教育考试组织建立成本是与教育考试机构以及教育机构相依托的。四级国家教育考试管理机构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和下级各省 (市、自治区) 考试院以及地市和县级招生办公室。在国家教育考试中组织实施成本也不同。在国家教育机会市场中所对应的教育考试制度的制定分属于不同的教育考试组织机构, 属于全国性的国家教育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 高考和大部分自学考试的制度、资格考试制度由省 (市、自治区) 考试院第二级考试机构制定, 中考制度是由第三级教育考试机构地市级教研室等机构制定。一至三级教育考试机构不仅有不同教育考试制度的制定职责而且要承担相应考试的行政监督管理, 所以既有制度制定的成本又有组织管理实施的成本。第四级考试机构县招生办公室只是具体实施考试活动的组织机构, 不具有制定考试制度成本, 只发生考试实施成本。

(3) 摩擦成本。

摩擦成本是消除制度变革阻力的成本和制度变革及其变迁造成的损失。按照樊纲的观点, 制度总成本 (TC) 等于实施成本 (IC) 加摩擦成本 (FC) [3] 。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改革中的摩擦成本是由“改革阻力”而引起的损失。这种损失可以有多种形式。

首先, 一部分人为了不使自己的利益受损, 阻挡改革既有的不合理的制度, 造成教育不公平。例如, 高考制度中的一些违背教育公平的加分政策, 考生某些身份差异造成的录取分数差别等。

其次, 改革进程开始以后, 也会遇到来自既得利益集团各种各样的抵抗, 造成种种损失。对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带来的压力, 有来自利益集团的和同行业的既得利益保护。典型的例子如重点学校省部共建过程中, 招生名额的分配问题, 体现了利益的博弈, 存在着教育资源与教育权力寻租现象。比较分属各地的全国重点大学近年来招生名额分配情况, 可以看出重点大学普遍存在招生属地化现象。司洪昌对重点大学招生本地化现象做了实证研究:全国大致呈现出四个梯度的差异, 不同的地区处在不同梯度的层级线上。北京位于第一梯度, 天津、重庆、陕西, 东北地区处于第二梯度, 上海、江苏、湖北处于第三梯度, 而山东、浙江等处于第四梯度。作为第一梯度的北京重点高校, 本地招生比例维持在10%左右, 最高没有超出15%的比例;天津、重庆、陕西、东北地区的重点大学本地招生比例大部分在30%上下浮动;上海、江苏、湖北地区大致处于第三梯度, 对当地招生的比例一般维持在45%上下;招生本地化最严重的是重点大学较少、但人口众多的东部大省区, 如浙江、山东、广东等地的国立大学的招生属地化现象已经接近或超出了60%的比例, 处在第四梯度线上[4] 。重点大学招生属地化会给基于教育公平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带来重大阻力, 教育部要求各部属高校在属地招生计划比例一律不得提高, 超过30%的应逐步回调至30%以内[5] 。这种强制性制度要求使得地方保护主义式的自身利益集团的抵抗在逐步消弱。导致这种属地化的原因主要是合并共建和权力腐败等。

大学合并加强了重点大学属地化。如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一些部属高校, 都曾合并过一些地方高校, 致使地方生源比例随之增加。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地方大学走向重点大学中的招生考试制度的路径依赖行为。但是作为合并后的重点大学面向全国招生, 逐步减少属地化招生才是提升重点大学精神的本质要求。本地利益与全国教育资源的均衡是合并大学的局部与全局博弈的结果, 体现在国家教育考试制度上就是招生名额分配的不均衡。

权力腐败导致重点大学属地化。权力腐败在招生考试中主要体现在高校招生降分的分数市场化行为。高校招生有几类降分录取:一是定向生, 省属院校可按规定的录取线下降20分, 收费少则1.5万元, 有的重点名校高达10万元以上。定向生并不定向, 已是公开的秘密, 可这种指标仍一年年由有关部门郑重下达。二是“二级学院”, 各校收费标准不一, 大体3-8万元不等, 录取线则按生源多少而定, 可以降100分甚至更多。三是“专升本”, 收费一般在1万元左右[6] 。

共建大学的招生补偿导致重点大学属地化。在共建大学中由于地方政府出资办学, 使作为招生考试制度核心的招生名额有了交换的空间。大学为了解决教育资源短缺与地方政府共建, 使得作为教育公平资源体现的招生名额在共建中寻租, 这样大学为了克服教育改革的阻力而用教育考试制度资源进行“补偿”, 这也是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改革的一种特殊的成本支出。这些“补偿成本”与教育考试制度改革而形成的成本之间, 存在着一种颇为复杂的正向关系。比如, 地方教育经济资源补偿增加, 名额分配的不公正性增加, 其他省招生名额减少, 基于教育公平的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改革时间延缓导致改革成本增加;所以地方共建补偿经费越多, 重点大学招生属地化倾向越明显, 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改革成本就越大。部属院校二级学院也是地方政府与之共建的结果。只是这种共建地方政府是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和部属院校的品牌相结合形成的产权不明晰的组织形式。在这种二级学院中也存在一种隐性的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改革的补偿成本。一方面, 名校有教育制度对大学自立的约束, 二级学院一定程度上稀释了本部的教育资源, 影响本部办学的知名度与品牌;另一方面, 又有实现局部利益的冲动, 即通过二级学院的招生名额扩大和学费增加扩大办学的经济效益。所有这些都会增加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摩擦成本。

(4) 教育考试制度实施成本也称制度维持成本。

教育考试制度实施成本包括招生考试制度宣传成本、考试制度执行的监督成本和奖惩成本。招生考试制度宣传成本除教育考试机构的文件、网站宣传以外, 一定程度上转嫁给了考生、学校和家长。考生通过购买《考试说明》和《招生填报志愿指南》等资料费用、上网费用承担了招生制度宣传费用。考试制度执行的监督成本, 体现在组织考试的相关机构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18号, 执行时间:2004年5月19日) 或地方法规等教育考试法规规定的教育考试违规、违法行为的监督处罚成本。从《重庆市国家教育考试条例》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四十一至第四十七条的规定, 可以看出教育考试机构和相关执法机构的几种处罚成本。一是行政处罚成本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 , 对考试工作人员、考试组织的行政处罚以及对学生考试机会或考试资格取消的处罚成本;二是刑事处罚成本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 , 追究相关违法主体的刑事责任;三是民事处罚成本 (第四十五条) , 例如, 重庆市对所谓的“枪手”替考行为可以“由市教育考试机构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的经济处罚的执行成本。

(5) 教育考试制度机会成本。

这是指选择了一种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就会放弃另外可以选择的教育考试制度的机会, 这也会带来相应的机会成本。比如, 高考选择了单一的考试选拔的制度就放弃了自主招生选拔制度的机会或者直接推荐制度的机会。教育考试制度机会成本主要是由考试主体的考生和招生学校来承担的。考生可能由于一种制度的执行得到或失去某种教育机会, 招生学校也可能由于一种教育考试制度的执行得到或失去招收某些适合或者不适合本校教育的“优秀学生”的机会。

(二) 单项考试制度衍生成本

按照财政学的理论, 任何制度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任务和行为上, 这些任务的完成和行为的发生都需要成本, 所以每一项制度的执行都会衍生一定的成本, 这种成本我们把它称为制度的衍生成本。在国家教育考试制度中, 最典型的考试制度是高考制度和自学考试制度。高考制度是典型的大规模选拔性教育考试制度, 而自学考试制度是大规模水平性教育考试制度。从这两种考试制度中衍生的成本还有考试行为本身的成本。虽然这不是教育考试制度成本, 但是由于这种考试制度规定了考试收费的政府定价, 可以看作是教育考试制度的衍生成本。如《重庆市国家教育考试条例》第九条规定, 考生享有下列权利:“知悉考试科目、时间、地点、收费等信息”。衍生成本的收入是考生的报考费和财政支出, 当教育考试作完全市场服务时, 考生应该承担全部衍生成本;当教育考试服务不是完全公共品, 考生报名费只承担部分成本。

二、教育考试制度成本分析的意义

对教育考试制度成本进行分析使制度的制定具有效益观, 特别是对建立机构招生考试计量模型具有以下政策指导意义。

厘清成本属性与提供关系的意义。我国教育考试成本主要是由政府定价的形式决定, 基本程序是教育考试部门申请, 报请政府物价部门审批, 至于物价部门是如何审核并决定每一种考试成本的标准的, 缺少成本核算和一定的听证制度。教育考试成本属性决定了费用的承担主体, 不同的教育属性, 决定了不同的教育考试的属性, 也就决定了不同教育考试成本的属性。当9年制教育成为义务教育时, 初中的毕业考试 (会考) 应该属于义务教育之内的教育测量, 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部分, 应该由义务教育的公共品提供, 所有费用应该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 实行免费制度。同理, 如果有些地区已经把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 中考可以取消或者考试不应该收费。例如上海在全国所有高考收费中最低 (25元) , 这与上海的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有关。上海到“200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使基础教育的普及水平和受教育年限提高一个层次”[7] 。高考在上海属于义务教育的终结考试, 具有强公共产品属性。现行阶段, 中考是进入高中阶段的教育选拔考试, 是基于义务教育已经结束以后的选拔考试。高中教育在全国范围还不是普遍的义务教育, 非义务教育属于准公共品, 准公共品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商品, 既不能完全由市场提供, 也不能完全由政府免费提供, 而应该由政府定价提供。高等教育由于有很好的个人预期收益率, 个人也要分担成本, 所以考生有必要分担一定的考试成本。

制定考试收费原则的意义。按照能力大小支付原则, 低收入者少负担, 对农村或者低收入者教育考试费可以少收或者免收, 以避免他们因为报考费的困难而不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例如, 2008年四川大地震对考生免除考试报名费和沈阳对低保家庭经济困难考生的高考报名费实行减免政策。

考试收费定价的指导意义。考试组织机构招生考试成本的相关研究对政府正确定价具有政策理论依据, 弄清学生考试收费支出及其使用情况对于解答社会和家长对教育招生考试报考费的使用产生的疑惑有政策指导意义。

摘要:国家教育考试制度与劳动力市场和教育机会市场相关联。教育考试制度成本包括创立成本和制度衍生成本。教育考试制度创立成本包括制定制度设计成本、实施组织成本、制度实施成本、摩擦成本。制度衍生成本是某种考试制度规定下的考试成本。分析国家教育考试成本对厘清成本属性与提供关系、制定收费原则、收费定价都具有政策指导意义。

关键词: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制度成本,创立成本,衍生成本

参考文献

[1][美]埃瑞克.G.菲吕博顿, [德]鲁道夫.瑞切特 (孙经纬, 译) .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8.

[2]于喜繁, 制度成本与社会主体的理性选择[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 :33.

[3]樊纲.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J].经济研究, 1993, (1) :9.

[4]司洪昌.国立大学招生属地化:蚕食国家利益[J].教育与职业2007, (1) :22.

[5]国小华.北京高校何不“兼济天下?”[EB/OL].news.xinhuanet.com/comm ents/2008-05/05/com

[6]刘欣森.专家呼吁遏制教育公平性的恶化趋向[N].中国青年报, 2005-02-02.

3.芬兰教育不相信考试 篇三

芬兰教授帕思·萨尔博格近日应邀到新加坡发表演讲。他透露,芬兰法律规定,学生在六年级之前,都不能以等级或分数来评断他们。他说:“我们要求用文字描述,详细说明,而不是简单地用分数或等级来评断。因为每个孩子各有所长,教师只有通过种种活动来了解学生,发掘他们的潜力。”

他说:“我们不相信考试,不相信经常有校外统一考试是好的。学生读书12年,唯一的考试是在十八九岁,进大学前的高考。没有考试的学习生涯让教师和学生有更多时间学习他们爱学、想学的东西。我们的老师绝不因为考试而教课,学生也绝不因为考试而学习……学生进大学前,是有入学考试的,竞争也很激烈。我们的想法是尽量延缓,不要太早给学生竞争……我们教育制度的优点,就是把合作而非竞争的精神植入其内。我们不怕学生毕业离开学校时会对充满竞争的现实社会感到恐慌无助。我们相信俄罗斯一位心理学家说的话:‘学生今天学会合作,明天就有竞争能力’。”

芬兰学校不考核教师,也没有教师评鉴报告。教育部官员认为,如果一个社会體制对自己教师的最基本信任都没有的话,那还谈什么教育呢?

4.教育学考试大纲 篇四

一、绪论

掌握“教育学”的概念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熟悉教育学创立的标志和条件;了解教育学创立的简要过程;了解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了解主要几种教育学派别和教育思想;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掌握教育的定义;掌握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悉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每一阶段的特征;掌握现代教育的特征。

三、学校

掌握学校的定义;了解学校制度的发展;掌握学校公益性特点;掌握学校文化的概念即构成;熟悉学校的制度文化对学生的发展的影响;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我国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领会学校组织的管理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领会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熟悉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的具体内容;掌握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领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四、学生

第1页

掌握三种主要的儿童发展观;领会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对教育的影响;掌握皮亚杰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掌握杜威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领会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掌握儿童个体发展的定义;领会儿童个体发展概念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领会儿童个体发展表现出的几个普遍的特点;领会实现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需要把握的几项要求;领会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掌握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的几个基本原则。

五、教师

掌握教师概念的含义;掌握教师地位的含义;领会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掌握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地位的根本途径;掌握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掌握教师资格分类;掌握教师资格条件;掌握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和认定程序;领会教师培训的含义;领会教师考核的含义;领会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领会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聘任制度;领会教师考核的内容和原则。

六、教育目的

掌握教育目的与教育活动的概念;掌握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掌握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领会不同的教育目的论;领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领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

第2页

条件;掌握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了解建国后教育目的表述的历史回顾;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

七、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掌握德育的概念和功能,熟悉中小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掌握智育的概念和功能;熟悉中小学智育的主要任务与内容;掌握体育的概念和功能;熟悉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掌握美育的概念与功能;熟悉中小学美育的主要任务。

八、课程

掌握课程的概念;领会国内外关于课程的定义主要观点;领会决定课程有哪几个基本关系;掌握课程包括哪些基本范畴;掌握课程目标可以垂直分为哪几个层次;领会课程一般结构的发展变化;熟悉课程设计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领会泰勒设计模式的基本观点。

九、教学

掌握教学的定义和教学的任务;领会教学活动的本质;掌握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分类;掌握教学原则的概念;熟悉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体系;掌握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领会贯彻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第3页

对教师的要求;掌握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掌握班级授课制的特征;领会对班级授课制的评价;领会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趋势。

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掌握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等概念的含义;领会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等方法应遵循的要求;掌握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所出现的各种教学方法的含义;熟悉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所出现的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领会计算机作为教学手段的意义;掌握教学工作的实施包括哪些基本环节;领会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实施应遵循哪些要求。

十、学生集体与集体教育

掌握学生集体的概念;领会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掌握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掌握班级的概念;领会班级组织的结构;领会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领会班主任在班集体组织培养中的影响。

十一、学校咨询与辅导

掌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举办主体的类型及其内涵;掌握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任务;熟悉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发展概况;熟悉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掌握咨询的目标与原则;掌握主要咨询方法;领会学校咨询的一般过程。

第4页

十二、教育测验与评价

掌握测验的类型及其含义;熟悉良好测验的标准是什么;掌握如何进行测验的编制以及编制测验的要求是什么;掌握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及其含义;熟悉如何对教师授课的质量进行评价;熟悉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

十三、教育法制

熟悉教育的国家化和教育法产生的关系;了解西方国家教育法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熟悉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掌握我国学校的法律地位;掌握我国教师的法律地位;掌握我国学生的法律地位;熟悉学校的权利与义务;熟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熟悉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熟悉法律责任的定义;领会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行政法律责任;熟悉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分类;熟悉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免责条件及其责任形式;掌握学校事故的定义;掌握学校事故的基本特征;熟悉学校事故所承担的侵权民事责任的特点、归责原则、免责条件及其责任形式和制裁方式;掌握学校事故分类标准和学校事故的分类;熟悉法律救济的定义;熟悉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熟悉提起学生申诉制度的条件。

《心理学》部分

第5页

一、概论

掌握心理学的概念;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熟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熟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主要特点;领会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二、意识与注意

掌握意识、无意识;熟悉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熟悉注意与意识状态的关系;掌握生物节律、日节律;熟悉生物节律与睡眠的关系;熟悉脑电波与睡眠的阶段;熟悉失眠的种类;掌握催眠的原理;熟悉催眠与睡眠的区别;

三、感觉与知觉

掌握感觉的基本概念;领会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掌握视觉适应和颜色的特性;领会视觉产生的机制和色觉理论;领会听觉产生的机制;熟悉基本的听觉现象;掌握知觉的概念和特性;领会知觉的机制;熟悉感觉的整合——知觉的形成的简单应用;掌握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和特性;熟悉社会知觉的基本过程。

四、记忆与学习

掌握记忆的概念、基本过程与类型;掌握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概念、特征与区别;熟悉记忆系统间各成分的关系;熟悉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及其应用;掌握长时记忆储存与建构的特征;掌握遗忘的概念;熟悉遗忘曲线

第6页

及遗忘的原因;熟悉有意遗忘的作用;掌握记忆能力的方法;掌握学习的概念;熟悉学习的过程;熟悉学习的分类;熟悉学习与记忆的关系;熟悉学习的策略的应用。

五、思维与创造性

掌握思维的概念和特征;熟悉思维的机制;掌握概念的性质、分类和功能;熟悉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条件;掌握推理的概念、问题解决的概念;熟悉推理的一般过程、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熟悉问题解决的理论模式和方法步骤;掌握想像的概念、创造性的概念;熟悉创造性的测量和鉴别。

六、智力

掌握智商、比率智商、离差智商的概念;熟悉智力的类型、智力的发展特征、智力与能力的关系;领会如何看待智力差异及其应用;掌握智力的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掌握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领会各理论的主要观点;掌握常模、信度、效度的概念;熟悉智力测验的性质与类型;熟悉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成就测验的区别;掌握遗传因素的概念;熟悉智力的影响因素;熟悉如何发挥教育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七、动机与情绪情感

掌握动机、需要、诱因的概念;熟悉动机的基本特征;熟悉动机的功能、需要、诱因与动机产生的关系;熟悉动机的种类;熟悉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及其应用;掌握交往动机、第7页

成就动机、工作动机的概念;熟悉成就动机的成分和工作动机理论;熟悉影响成就动机高低的因素及其应用;熟悉社会性动机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掌握本能理论、匮乏动机、成长动机、认知与期待理论;熟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熟悉用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认知与期待理论解释人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现象;掌握情绪情感、心境、应激的概念;熟悉情绪与情感的区别;熟悉情绪情感表达的方式;熟悉保持良好的心境的方法;熟悉情绪情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作用。

八、人格

掌握人格、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的概念;熟悉人格的特性、气质类型;熟悉气质与性格的区别;熟悉自我调控的三个系统;熟悉看待人的气质差异的方法;掌握特质、个性特质、共性特质的概念;熟悉特质的种类;领会现代特质理论;熟悉类型的三种模式;熟悉特质说与类型说的关系;熟悉如何描述各种人格差异的特征;掌握认知方式;熟悉各种认知方式差异的特点;熟悉在教育中发挥不同学生认知方式的优势的方法;掌握人格测量的主要方法;熟悉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熟悉在教育中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的方法。

九、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

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熟悉三维人际关系理论;熟悉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掌握沟通的概念、沟通的要素和模式;熟悉

第8页

人际喜欢和吸引的条件;熟悉非言语沟通技能在社会适应中的意义;熟悉人际关系测量的基本步骤;掌握群体的概念、特征和功能;掌握社会助长,从众,去个体化;熟悉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熟悉从众与服从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十、心理健康

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掌握压力的概念;熟悉压力的来源和压力的影响因素;掌握压力的应对策略;掌握挫折的概念和类型;熟悉挫折产生的原因和挫折的防卫方式;掌握挫折的应对策略;掌握焦虑的概念和类型;熟悉焦虑产生的原因;掌握焦虑的应对策略。

十一、毕生发展

掌握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关键期;熟悉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领会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熟悉运用发展心理学实验设计模式进行实验研究设计;掌握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领会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掌握婴幼儿言语发展的基本阶段和特点;掌握社会性发展的一般概念;熟悉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熟悉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主题;领会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理论;熟悉青少年个体个性发展的主要特点;熟悉成年初期的主要发展任务;熟悉中年危机

第9页

的主要原因;熟悉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方法;熟悉增进人生最优化发展的方法。

5.教育学考试大纲 篇五

第一章、教育学及其发展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包含在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中,未形成独立学科。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以一系列具有比较完整理论体系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及代表作的出现为标志。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萌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现代教育学之父、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以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斯卡娅及代表作为创始,本世纪50年代后,实现教育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杨贤江《新教育大纲》、凯洛夫《教育学》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教育及其发展

一、教育的定义

1、广义: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都称为教育。

2、狭义: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各种影响,使其身心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二、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历史分期

1、根据生产力水平: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现代社会教育

2、根据生产关系: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3、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水平: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教育、未来理想社会教育

4、根据产业技术:农业社会教育、工业社会教育、信息社会教育

5、根据人类学家米德:后喻文化教育、并喻文化教育、前喻文化教育

6、根据创造的文化类型:语言文化阶段的教育、印刷文化阶段的教育、电子文化阶段的教育、数字文化阶段的教育

7、根据教育自身形态的演变:个别教育衍生阶段、学校教育衍生阶段、学校教育系统衍生阶段、终身教育系统衍生阶段

(二)教育的历史分期的特征

1、原始社会的教育 附属性、原始性、平等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

专门化、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学校产生但并不完善、与生产劳动对立与分化、官私并行、以个别教学为主、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有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3、现代社会的教育

现代学校出现并发展、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上升、全民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变革迅速、规范了各类教育组织、终身化、人性化、关注点从过去转向未来

1.教育学及其发展

定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萌芽阶段:我国战国后期的《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西方最早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论演说的教育》)

独立形态阶段:始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近代教育体系建立了基本框架;德国“科学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教学形成规范学科的开,即第一部科学体系的教育专著。

教育学的蓬勃发展阶段:实验教育学,德国教育家梅伊曼;文化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

2.教育及其发展

广义: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

狭义: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身心得到发展的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但并不限于学校教育。

古代教育:中国4000多年前;夏代《孟子》;西周“六艺”;春秋战国,儒、墨,孔子;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科举;魏晋南北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宋代《四书》《五经》;明代,八股文。

古印度:婆罗门教和佛教;古埃及:“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古希腊、罗马:贵族请家庭教师,低下阶层进私立学校; 古雅典:培养政治家,商人;古斯巴达:培养军人。

(古雅典、古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的教育,注重身心和谐发展)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神学、七艺。

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资本主义的萌芽,掀起文艺复兴运动

近代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4)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三、教育与科技文化

1、社会文化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首先,文化传统直接影响着教育内容的构成和教育目的的确定; 其次,民族文化传统影响学校的教学方法的选择; 第三,社会文化本身的发展影响教育的发展

2、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反作用(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及融合文化): 首先,教育对社会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其次,对社会文化创造、更新功能; 第三,对社会文化的传播、交流功能。

第四章、教育与个体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

个体身心发展:包括个体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在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发生显著变化的过程就是个体的身心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内发论:孟子、威尔逊的“基因复制”、弗洛伊德的性本能、格塞尔 外铄论:荀子、华生、洛克的“白板说“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2)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不能拔苗助长,凌节而施)

(3)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注意衔接)(4)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发挥特长、树立信心)(5)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个别教育)(6)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

(7)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一定时期内内容与方法保持隐定、与时俱进)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1)遗传。

首先,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其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三,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性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最后,遗传素质又具有可塑性。人的遗传素质会随着外界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介入而发生变化。

(2)环境

首先,外部社会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陈述的客观条件,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其次,环境对人的作用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对于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3)教育

学校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场所,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具有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优化条件

学校教育按照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及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首先,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其次,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其目的性、系统性、专门性和基础性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校教育为什么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对人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2、学校教育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效果更好

3、学校教育能控制和调节各种因素(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2、教育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

3、教育工作者应该适时地向学生提出要求,引起学生的内在需求和东西,并鼓励学生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努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其身心的发展。

第五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教育目的定义

由国家或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体要求,它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从狭义上来看,教育目的就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规格和要求。

2、教育目的的功能

对教育活动的导向功能:为教育者指明工作的方向和奋斗目标,为受教育者确定了努力的方向

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为选择教育内容、途径、方法和形式提供了依据 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为教育效果的测量和评价提供了依据和标准。对教育活动的激励功能:激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3、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个人与社会统整的价值取向

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

1、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全面发展具体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与充分的发展。

2、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三、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5、适应时代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一)、定义: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前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废科举,兴学校”、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1904《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非制度化教育: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的非学校化观念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重视学前教育,并注重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 中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重视教育的国际交流

二、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2、如果按照程度,可以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

如果按照性质,可以分为普通教育机构、专业教育机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 如果按照办学主体,可以分为国立学校、地方学校、民办学校; 如果按教育阶段,可以分为学龄教育机构、成人教育机构;

如果按教学时间,可以分为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制学校(夜大学); 如果按教学方式、手段,可以分为面授学校、函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网络教育机构;如果按照教育证书,可以分为学历教育机构、学位教育机构、培训教育机构。

第七章.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

1、老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等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一般教育学知识,学科教育学知识

3、教师的人文素养: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深切的人文关怀,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观点一:

从教前关注阶段,早期求生阶段,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观点二(叶澜): 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职前教育、新老师的入职辅导、在职培训、自我教育

四、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1、强调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发的教师

2、强调教师行为的转变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五、学生的特点

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人

2、具有主体性的人

3、是一个完整的人

4、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六、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④学生是生活世界中的人 ⑤学生是文化中的人 ⑥学生是时代中的人

七、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意义、第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第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校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促进教育任务的有效完成。第三,良好的师生关系式提高师生学校生活质量、建立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 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主动与还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3、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构成授受关系 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 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八章.课程

一、课程及其意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

1、课程定义: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2、意义

课程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对象和依据。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成败。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 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 对学校进行管理与评价提供标准

3、课程的类型:

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根据课程制定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根据内容所固有的属性: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根据课程的隐定性: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

4、制约课程的因素

社会因素、知识因素、学生因素

二、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1、课程标准的意义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2、功能

《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三个方面。

(1).前言:说明本门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和价值、课程改革与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思路。

(2).课程目标:根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具体阐述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

(3).内容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制定选择具体内容的标准,并用规范、清晰、可理解的方式阐明掌握内容的程度。

(4).实施建议:为了便于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贯彻执行,需要在课程标准中提供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等。必要的时候还要提供典型性的案例供教师参考。

(5).附录: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与说明,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与实施课程标准。

三、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1、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2、特征

均衡性: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综合性: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选择性:适当开设地方、学校课程,选修课比重加大

四、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第九章.教学

一、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1、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2、教学的任务

传授和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的智能,创造才能和体力

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美感,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

1、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由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规律

(一)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以间接经验为主,学习间接经验必以个人直接经验为基础,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二)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②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三)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是提高思想觉悟的基础,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

(四)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老师的教以学生的学为基础,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学生的学以老师的教为主导,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教学相长

三、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一)直观性教学原则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和使用要和言语指导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将直观当作手段而不是目的

5、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认识

6、指导学生自制直观教具和学具

(二)启发性原则

1、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2、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6、发扬民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巩固性原则

1、使学生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

2、复习是巩固的主要方法,要合理组织复习,保证巩固的科学性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

5、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6、记忆是巩固知识的有效保证,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法。

(四)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1、正确处理五种之间的关系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4、适时而教

5、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速度、顺序,增删内容

6、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7、还要注意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

8、系统地传授知识

(五)因材施教原则

1、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2、尊重学生差异,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3、大面积丰收和尖子生培养相结合,是因材施教的目标。要面向学生的大多数进行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4、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是团材施教的保证。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注重讲练结合,精讲多练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与实际经验之间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5、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

6、帮助学生总结收获

7、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七)量力性原则(可接受原则)

1、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

2、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3、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八)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1、以符合科学性要求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进行教学

2、老师要提高自身修养,以身作则

3、实事求是地进行思想教育

4、讲究教学艺术

5、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6、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思想教育

(九)教学最优化原则

1、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教学效率

2、全面考虑教学中的各个因素

四、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一)语言性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述、讲解、讲演、讲读、讲演 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注意启发 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

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能引起学生思维兴奋 要善于启发诱导

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纠正不正确的认识

3、读书指导法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教科书的科学方法 指导学生善于阅读参考书 指导学生写好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

(二)直观性教学方法

1、演示法

演示前,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确定演示目的,选好演示教具,做 好演示准备 演示时,要让全体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演示活动,促使综合运用多种感官 演示后,要把观察的现象同书本的知识联系起来,及时作出明确的结论。

2、参观法

参观前,要实事求是地根据教学要求和现实条件,确定参观的目的、时间、对象、地点以及参观的内容,并在校内外做好充分准备。

参观时,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组织学生全面看、细心听、主动问、认真记。参观后,指导学生座谈收获,整理材料,找出问题,写出报告,及时总结。

(三)实践性教学方法

1、练习法

要有明确的目的与具体的要求;要周到的计划与步骤;要恰当的分量与适当的难度;要有科学的时距和有效的方法;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要有及时的检查与认真的总结。

2、实验法 实验前,认真准备好仪器,材料和用具等,明确目的,科学原理及注意事项,分好小组,需要时进行示范实验。

实验时,教师要巡回检查,具体指导,对差生进行个别帮助,发现偏差进行纠正,注意安全

实验后,指定学生报告实验的进程和结果。老师作简短的概括和小结,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3、实习法

实习前,讲清有关的理论知识,实习任务与操作规程,分好实习小组,落实实习场所 实习中,加强具体指导,做好操作示范,把握实习进程,检查效果,及时查缺补漏。实习后,指导写出实习总结,评定实习成绩,开好总结大会,对学生公正,客观的评语

(四)研究性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发现法

五、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2上课: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课堂气氛热烈。3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作业的内容要科学合理;

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作业也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4课外辅导:启发学生自己找到解决疑难的门径,不应代替学生独立钻研;

不应把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延长,加重学生负担;

对学习差的学生辅导,可吸收学习好的学生,但不要占用过多时间。

5学业成绩检查评定:测验与目标,要建立起教学内容与学生行为的矩阵,明确教学目标并编制与目标相对应的有效测验;试题类型要标准化;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试题应和要检查的目标相关,难度适中;要进行评价。

六、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

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实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新课程要求我们确立全新的教学观。

1、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结论更应重过程:新课程把过程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关注学科更应关注人: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2倡导师生间的交往与互动

师生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没有高低、强弱之分。教师的职责将“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3鼓励课堂教学的开放与生成

从内容角度讲,意味着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从过程角度讲,认识开放性、创造性的存在,不应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

开放的最终目的是生成,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

第十章.教育评价

一、教育评价及其作用

定义:客观描述+价值判断+增值探索

作用:客观描述是评价的第一要素、前提要素,是实然而非应然,任何评价都应建基于客观描述上;

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本质属性,是客观性和主体性统一的活动;

价值判断的归属是增值探索,教育评价的增值作用有:激励、调节、诊断、管理、发展作用。

二、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学生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差异评价(按参照基准)

实证化评价与人文式评价(依据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中有关实证与思辩的特色)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依据参与评价的主体是谁)

表现性测验评价

评定量表评价法

行为检核评价法

同伴评定和佚事记录评价法

成长记录评价法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树立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日常教育评价:以真实性为基础,高扬人文性; 方法:客观题评价法与主观题评价法 校内学业考试:以测量性为基础,突显教育性; 毕业或升学考试:以综合性为基础,突显导向性。2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3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第十一章.思想品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一、德育及其意义

定义: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寿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意义: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二、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地共产主义者。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四、德育原则及其运用、导向性原则: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要把德育的理想型和现实性结合起来。疏导原则: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 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 影响;对学生进行的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因材施教原则: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的进行教育。

五、德育方法及其运用

说服法: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城待人。

榜样法: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 修养。

锻炼法: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主动性;注意检查与坚持。

陶冶法:创设良好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注意宣传与教育。德育方法的运用要树立联系、整合、系统的观点,注意方法的组合;注意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提高德育实效;认识规律、遵循德育方法选择、运用的基本准则。

六、德育的途径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

七、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1.班主任是前方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对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负总责 2.班主任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3.班主任在各种教育力量的统一影响过程中,起着协调作用

八、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人,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了解学生的方法: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第十二章.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及其意义、任务

定义:指学校和校外教育机关根据中学的培养目标和全面发展教育的要求,在学科教学以外组织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意义1.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 2.发挥创造性,锻炼各种能力

3.适应学生多种需要,愉悦身心,增进健康 4.陶冶情操,培养思想品德

5.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可以发展受教育者的体力、审美能力、劳动能力

6.使教育者能从中及早发现人才,促进人才的早期培养 7.使受教育者善于利用闲暇时间的一种有效方式 8.是培养良好公民的一种手段

任务: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任务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1.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得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和发展学生在科技、文艺、体育、劳动等发面的兴趣和才能,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进行思想品德交教育,培养高尚的情操和文明行为 3.丰富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要通过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

二、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内容: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形式:群众性活动:报告和讲座,各种集会,各种比赛,参观、访问、调查、旅行,社会公 益活动。

小组活动: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

个体活动:阅读各种书籍,写读书心得,记日记,进行某种观察或小实验,采集各种

标本,唱歌,体育锻炼,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小改革活动等等。

三、课外活动的组织

由学校和教师直接组织和领导的课外活动; 由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和领导的团队活动; 由校外教育机构组织和领导的课外活动; 由家庭配合学校进行的课外活动。

教师职业道德

(1)教师职业道德及其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概念: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做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作用:师德对教师起着调节的作用

师德对学生起榜样和带头作用

师德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作用(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 1经常反思,严于剖析自己

2认真向模范先进人物和优秀教师学习3善于从教育对象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4提倡“慎独”即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准则

6.教育学考试 篇六

意义: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机能(2)发展学生的体力、智力、创造力和实践精神(3)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4)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16 教学过程的规律:(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3)知情意行统一(4)教师指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包括: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原则、循环渐进原则。教学内容的基本形式:课程设计、课程标准、教科书。20 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优缺点

(1)基本组织形式:教学课堂(2)课堂辅导:个别辅导、现场教学(3)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优点:有利于系统地传授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学管理;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作用;有利于经济有效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缺点:针对性差,不利于因材施教;忽视实践环节;不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工作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3)课外辅导(4)批改作业(5)教学评价 备课的基本要求: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22教学过程的特大规律:1)是学生特殊认识过程2)是学生身心发展过程3)是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上课的基本要求: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结构紧凑5)效果良好

25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2)环境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条件(3)学校教育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教育开发个体的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26 教育的量达基本规律:

(1)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2)教育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27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的作用:(1)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教育为个体发展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3)教育开发个体的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29教师的劳动特点: 1)复杂性,创造性2)连续性,广泛性3)长期性4)主体性,示范性 教师的素质要求有哪些?

(1)政治思想素质: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理想远大,情操高尚。追求真理,锐意进取(2)职业道德素质: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热爱集体,团结合作。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3)专业业务素质: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神的学业专科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引导研究学生能力。31 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32 教育过程的特点:

(1)间接性:是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认识现实世界(2)引导性:学生需要在有经验的教师引导下进行认识,尚不能完全独立完成认识过程(3)简捷性:学生学习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能在极短时间内学会人类长期的探索和积累而形成的知识。、33 品德形成的特点(德育过程的四大规律)德育的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知:是道德认识或道德观念,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判断及评价。情:是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而引起的内心体验,也是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意:是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所作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

行:是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与调节下所表现的行动。学生品德结构中的知、情、意、行四要素,既要相对独立,又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知是基础,情和意起调节作用,行是关键。34 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身心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2)发展的不均衡性

(3)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4)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措施:(1)循环渐进,了解年龄特征(2)抓住关键期教育(3)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根据科学的特点、根据教学任务、根据学生实际(年龄,性别,个别差异)、根据教学和条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36 教学方法的分类与运用: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2)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指导法。1.谈谈“品德构成四要素”带来的德语工作启示

在德语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方法四个因素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关系,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和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等。德育过程就是在这些矛盾中展开的,其中主要矛盾就是在教育者根据社会提出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对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便促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发展,从而完成德育的目标。

2.教师怎样理解和贯彻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循序渐进原则,首先要求教师深入地领会教材的系统性,结合学生认识特点和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主要矛盾,把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作为课程教学的重点,围绕重点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教师还应该几时察觉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顺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遵循由浅入深、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的一般要求,不能不顾教材的系统性和学生认识的循序性。

1.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有何趋势?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学制发展有哪些基本趋势?

a重视幼儿教育并加强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b逐渐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近,中等教育结构调整 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 d高等教育多样化,大众化

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趋势,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 e重视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2谈谈品德构成四要素这原理带来的德育工作启示?

四要素:知:德育过程中常常从道德认识开始,逐步提高学生识别是非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来指导他们。

情:在德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他们内心的体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丰富,深刻,稳定的道德情感,以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意:在德育过程中,注意培养锻炼学生的坚强意识,使他们具有顽强的毅力,有助于学生坚持道德认识,深化道德情感,调节道德行为,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行:在道德行为过程中,要求学生形成一种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觉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与作风

3教师怎样理解和贯彻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彻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1首先要求教师深入地领会教材的系统性,结合学生认识特点和具体情况进行教学。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主要矛盾,把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作为课堂教学重点,围绕重点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3教师还应及时察觉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4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一般要求,不能不顾教材的系统性和学生认识的循序性。4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对教育教学工作有哪些启示?P105-106 答:顺序性—循序渐进 阶段性—年龄特征 不均衡性—关键期教育 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稳定性与可变性—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

5成为一名教师必备的素质要求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答:A道德素质(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热爱集体,团结协作: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B知识素质|(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C能力素质(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研究能力)D心理素质|(智力:观察,分析,讲解说明,思路清晰:

非智力:同情,移情,坚持,自制 与他人建立狼嚎的人际关系 经得起适量的打击与压力 悦纳自己,悦纳他人)| △现代学制发展趋势?

①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②从横向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很多国家将幼儿教育列入学制系统,小学成为普通文化科学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初中教育的变化有:学制延长、把初中阶段看作普通教育的中间阶段、将初中和小学连接起来;高中本身就是现代学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职业教育有两个特征:文化科学技术基础越来越高、类型和层次多样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变化:多层次和多类型。△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在安排选用教材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教材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衔接,使整个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2.教师对各项教材要有全面的了解:使自己的教学,做到各项教材之间,技术教材与素质教材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相互衔接。

3.全面系统与重点突出相结合:在全面贯彻大纲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4.安排负荷要循序渐进:学生的运动负荷从小到大,从低到高,是教学安排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1.发展的循序性和阶段性; 2.发展的不均衡性;

3.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4.发展的差异性。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

专业知识素养:①广播的科学文化知识;②精神的科学知识;③宽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

专业能力素养:①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深刻的思辨力和良好的应变力等;②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③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④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⑥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⑦较高的教育机智;⑧教育科研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生活经验、社会生活;学生个人的能力、知识、个性;理论如何和学与用相结合。

△因材施教: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当前状况(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三个角度去理解教育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引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循序渐进)

24、教学活动包括五个环节:备课、上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教学评价。备课的基本步骤有:①确定教学目标;②加工教学内容;③选择教学行为;④撰写教案

26、、两种对立的教学指导思想(1)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

——激励学生的主动、积极、独立的思考问题(2)注入式:填鸭式、容器教学

——侧重知识技能的讲授、灌输。

27、教学德育内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

28、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①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③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④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36、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1)说理教育法;(2)榜样教育法;(3)实际锻炼法;(4)陶冶教育法;(师德)(5)指导自我教育;(6)品德评价法(重点是分析“说理教育法”、“实际锻炼法”、“陶冶教育法”、“品德评价法”)

37、教学过程的特点(三大规律):①教学过程是学生的特殊认识过程;②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③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

42、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四要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正反映了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

一、名词解释

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2、学校教育:是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质量规格所作的总体规定与要求。

4、义务教育: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5、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各级各类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联系。

6、教学:不再是教或学某一方的活动,而成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的代名词。

7、教学原则: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规律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8、教学方法:教师教、学生学之间相互作用的手段和方式。

9、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准则。

二、问答题

1、教师的劳动特点及其素质要求。

答:特点:①复杂性、创造性;②连续性、广延性;③长期性、间接性;④主体性、示范性。

素质要求:

(一)政治思想素质(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理想远大、情操高尚;追求真理、锐意进取)

(二)职业道德素质(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热爱集体、团结协作;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三)专业业务素质(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

(四)心理素质(实现教育目的的坚定性,教育决策的果断性和处理矛盾的自制力)

2、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教育措施?

答:规律:①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②发展速度不均衡性

③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④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措施:①把握年龄特征,循序渐进

②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教育(早期教育、青春期教育)③与时俱进,更新内容和方法 ④因材施教(差异教学)

3、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包括:(1)全面发展的方向性原则(2)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3)循序渐进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直观教学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8)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原则(9)及时反馈原则

4、什么是直观教学原则,直观教学又有哪些手段?

答:直观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各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形成清晰的表象,有肋于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直观教学的手段包括:

1、实物直观

2、模象直观(图片、图表、模型、影视、幻灯、电脑)

3、语言直观

5、什么是因材施教,其要求又是什么?

答:因材施材是指从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有的放矢,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材施教的要求:(1)面对全体,针对个别,了解学生的特点。(2)班级授课,有效发挥学生的特长、专长,培养特殊人才。(3)开展课外活动、大课间、课内课外结合,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这一因材施教的最佳途径。

6、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①根据学科的特点 ②根据教学任务

③根据学生实际(年龄、性别、个性、基础)④根据教学设备和条件

7、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2)有助于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4)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推动学校教育改革。

8、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1)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要求:①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②要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③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

(2)知行统一原则

(要求:①要组织学生系统地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和道德规范;②组织学生参加各中社会实践活动,训练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③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3)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要求:①要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班集体;②要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③要处理好学生集体和个人的关系)(4)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要求:①坚持正面启发,积极疏导;②要以正面的榜样和事例来教育学生;③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5)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要求: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学生;②长善救失,因势利导;③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修养水平)(6)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要求:①教室要热情关怀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②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适度;③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必须坚持贯彻到底)(7)教育影响的连续性与一致性原则

(要求:①要统一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统一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9、备课和上课的基本要求。

答:备课基本要求:①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②三个计划:学年(学期)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上课的基本要求:①目的明确;②内容正确 ③方法恰当

7.高校大学生诚信考试教育探究 篇七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是思想道德体系的基石。诚信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 而诚信考试则是诚信教育的一部分, 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 关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同时, 短暂而宝贵的大学生活不仅是大学生不断汲取知识、掌握技能的最佳时机, 还是努力塑造良好人格、提升自我的关键时刻, 因此, 大学生必须将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来培养。然而当前大学校园里的考试作弊现象却屡见不鲜, 严重违反了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学籍管理制度, 扰乱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 降低了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素质, 阻碍了高校诚信道德品质的弘扬。因此, 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 维护考试公正, 构建和谐校园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肩负着历史使命与责任。作为搭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中坚力量, 诚信考试应该成为每一位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但是在当今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 大学校园里的考试作弊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并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个别大学生甚至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

目前考试作弊现象渗透到高校及相关的各种考试中, 如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各种等级资格证书考试、校内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等。有些大学生为了 获得奖学金、助学金及各种荣誉等想考高分, 有些大学生为了不挂科、不留级想考及格, 于是在考试过程中携带小抄或剽窃他人答案等, 最终因被抓到考试作弊而受到留校察看的处分; 有些大四学生提前参加一些社会考试, 然而考试不是通过自己的本事或实力而是通过作弊蒙混过关, 获得相应资格的;有些大学生将作弊的恶习带到关乎自身前途命运的人才招聘考试中, 最终贻害自己, 前途无望。

三、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

1.学生自身素质差是考试作弊的直接原因。

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加, 录取分数线逐渐降低,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学生基础较差, 还有一些学生未被自己希望的院校录取, 因此缺乏学习热情, 不适应“自主学习”的管理方式, 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畏惧考试, 为通过考试, 难免发生作弊现象。 [1]同时, 各高校普遍存在竞争机制, 成绩直接关系奖助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及三好学生的评定、推优入党等, 为此, 有些学生受利益驱使而铤而走险, 为获取高分毫不犹豫地作弊。另外, 大部分大学生未受过艰苦的磨炼, 家庭生活条件优越, 因此, 自我意识较强、自我约束力较差, 在实际生活中注重个人利益, 忽视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存有侥幸的投机心理, 盲目认为考试作弊可以不劳而获, 弄虚作假不用付出代价, 于是经不起监考教师对考试作弊行为的放纵, 不自觉地出现作弊行为。

2.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是考试作弊的重要原因。

首先, 家庭教育存在问题。部分家长诚信教育意识淡薄, 受教育功利化思想的影响, 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 而缺乏对道德品质教育的关注, 这使得孩子背负的精神负担日益加重, 一定程度上高期望带来的压力导致孩子出现作弊行为;部分家长价值观念认识存在偏差, 教育孩子时采取不恰当的观念, 同时自身不诚信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的方式也对孩子的价值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不诚信行为缺乏必要的引导, 不能及时给予指正, 甚至放任不管。其次, 社会的不良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当前社会上存在的投机取巧、贪污受贿、弄虚作假等腐败现象, 致使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倾斜, 一些人认为可以不劳而获, 这种负面效应严重影响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 使得他们盲目从众, 缺乏理智地走上作弊的歧途。

3.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是考试作弊的主要原因。

高校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良莠不齐,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等现象已常态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考试的难度。当前社会需要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的大学生, 而现有专业课程更新慢, 缺乏创新性, 学生对于死记硬背的知识没有兴趣, 部分老师在考前辅导和答疑时, 给学生画出考题范围, 这给学生作弊留有机会。另外, 部分高校考试命题不合理, 需要背诵的客观题目较多, 给学生创造了作弊的条件。高校监考教师监督管理尺度不一, 有些监考教师责任心不强, 对于学生的小动作视而不见, 使作弊学生有机可乘。有些监考教师不重预防和遏制, 等到学生出现作弊作为后再处理。学生作弊手段多式多样, 监考教师有时难以发现, 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生的作弊行为。

四、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及建议

杜绝大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 必须发挥家庭、学校和学生自我教育的合力, 并且在制度上健全、管理上重视, 才能使大学生诚信考试落到实处。

1.树立诚信观念, 不断提升文化素养。

大学生要树立诚信观念, 意识到诚信考试对个人、社会的重要性, 并自觉按照这种观念时刻规范行为。树立“有信用者荣, 无信用者耻”的理念, 并内化为自觉意识, 进一步提高自身价值, 以健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划和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 [2]同时, 大学生要以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知行与体悟相结合的原则要求自己, 通过不断学习, 逐步将自己的人文精神内化为良好的个人素质。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课案例讨论的正面引导及典型事例对诚信考试氛围的大力弘 扬, 促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不断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

2.强化家庭教育观念, 加强行为引导。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 父母要重视家庭伦理建设和诚信道德建设, 在要求孩子做到诚信待人、诚信做事、诚信考试的同时, 自己也要以诚信道德理念约束行为, 努力在家庭中培养平等互利的教育观念和团队意识, 真正为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创造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同时, 父母要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 不断提高自身的诚信修养, 认真履行对孩子或他人许下的承诺, 相互尊重、以诚相待, 用自身的诚信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另外, 父母要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氛围, 有效指导和监督孩子的行为, 从而减少社会阴暗面对孩子心理的不良影响。 [3]

3.加强诚信教育, 加大作弊查处力度。

首先, 开展诚信考试宣传活动。将“诚实守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使大学生从内心接受“诚实做人、诚信考试”的观念。通过开展“诚实做人、诚信考试”征文活动、考前动员并组织学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在校报和校园网 上刊登典型的诚实守信案例等方式, 培养大学生拒绝作弊的主观意识。其次, 加强教风, 带动学风。考风的转变关键在教师。高校教师要从严治教, 教书育人, 为学生树立表率, 以自己诚实守信的言行教育、影响学生。不断学习深造,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采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再次, 改革考试方法。高校要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法, 采取笔试与口试、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方式, 考试类型灵活多变, 考试内容由重理论转向灵活性, 由书本知识转向以能力测试为主。最后, 狠抓考场管理, 严惩作弊行为。加强对监考教师和考务人员的培训, 明确其职责;加大考场巡视力度;所有监考教师统一标准, 认真履行职责, 严抓考场纪律, 不允许有任何特殊行为或动作; 一旦发现有考试违纪或作弊行为就要求立即交卷、全校通报, 并给予留校察看或以上处分;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考试作弊的学生提高学位绩点, 加大考试作弊的惩处力度。

参考文献

[1]王晓峰.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10) :141.

[2]吴维维.民办高校诚信教育的特殊性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11 (1) :230-231.

8.别让教育只剩下考试 篇八

在学前教育中,家长安排孩子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兴趣班,美其名曰“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迎合家长,学前教育小学化。在义务教育阶段,许多家长不管孩子喜不喜欢、愿不愿意,都督促他们去学奥数、学艺术,想的是让孩子凭特长生优势升入大学。这些孩子学得真不轻松:周五放学后学钢琴,周六上午学绘画、下午学奥数……常常听到他们发出感叹:好累!好累!在高中教育阶段,校园里最显眼的是宣传栏上被高校录取的学生名单、被名校录取学生的光荣榜。就这样,教育被异化成考试教育。

当教育只剩下考试的时候,学生以分数排先后,教师以分数定优劣。教师就是熟练的知识搬运工,不断地将书本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袋里。教师是优是劣,就看你班上能考几个重点;学生只要成绩好,就“一俊遮百丑”。在班上,座位按考试名次排,家长会按考试分数分批开……还有谁会在意学生的生活是否快乐,学习是否愉快,人格是否健全。

当教育只剩下考试的时候,家长只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要求孩子凡是与考试无关的书不能读,哪怕是文学经典名著;凡是与考试无关的事情不能做,哪怕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的家长把孩子看做是自己的一切,自身无论多成功,只要孩子考不好,就是失败。他们把全部希望都押在孩子身上,孩子考了低分就像天塌下来一样。

当教育只剩下考试的时候,学生就会失去快乐和幸福。为了取得高分,校园的运动场所不属于他们,而属于他们的是一本又一本的辅导资料,一道又一道的训练题。考试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灵性,考试让学生的眼镜片越来越厚,背越来越驼,心理越来越脆弱。一旦没有考出理想分数,梦想就会破灭,生命也变得摇摇欲坠,从而不知道考试之外的精彩世界,不知道除了考试还有无数条通往“罗马”的大道,不知道考不好人生同样能精彩。

当教育只剩下考试的时候,教育变得那么狰狞、可怕。教育没有了创造,学生都成了考试的机器,教师和家长都演变成了考试的奴隶。

每想及此,笔者不禁回想起青年作家傅国涌编著的《过去的中学》中描写的南开中学、扬州中学、春晖中学等学校。这些值得我们去怀念、神往的学校的精髓就是“它们常常是超越功利的”。在这些学校里,教育的目的从来不是应付考试,教育本身有着比考试更高的价值,教育的过程要远重于结果。也正基于此,这些学校才培养出了夏丏尊、丰子恺、朱光潜、朱自清等成就非凡的名家。

多么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学生不再遭受频繁的考试和排名的折磨,不再戴着深度眼镜在五花八门的教辅资料中挣扎,不再在安静得有些压抑的气氛中听教师的满堂灌;他们能够在飘满书香的图书室里自由阅读,能够在实验室里亲手操作,能够在操场上畅快地奔跑,能够为某个问题和教师争得面红耳赤……

别让教育只剩下考试!(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教育局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三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罗贤良

上一篇:环保垃圾分类日记下一篇:初三数学二轮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