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的认识和发展(精选13篇)
1.英语学科的认识和发展 篇一
西北大学附中英语教师―苏醒
作为一名一线英语教师,多年的教学使我发现有时老师认真备课,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效率,可在实际教学中却事与愿违。有些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英语课堂上不用心参与,缺少主动发言的热情或根本不愿意发言。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每当这时,作为老师深感无力。但静心思考,就会发现学生出现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缺乏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它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力,而且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反之,学生若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不断创造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氛围、环境和条件,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赢得的兴趣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校在英语学科建设中对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对学生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工作方面还可以加大力度。仅靠课堂内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为了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英语活动。
1. 倡导英语课外阅读。每天自读30分钟,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激发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英语竞赛活动。学生好胜心强,我们可以组织各类英语竞赛,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英语书写竞赛,朗诵竞赛,讲故事竞赛,演讲竞赛,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竞争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并对在各种英语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予以表彰。
3. 积极开展每周一次的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学唱英语歌曲,课文对话表演,话题讨论,学习方法交流,日常生活会话等。
4. 开展英语文艺汇演活动。以小品,歌舞,对话,短剧等多种形式展示英语教学成果。
5. 开展电影配音活动。此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输入、模仿,输出地道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热情,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生活,丰富语言学习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6. 开展每周一歌活动。此活动是让学生选择学习感兴趣的英文歌曲,结合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通过丰富的语言输入,充分调动学生对英语习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学生表演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总之,这些活动能够使学生们多方面的技能得到了综合训练:集中进行听力训练,提高语音语调语速水平,运用恰当的情感表达;大量词汇输入,强化记忆,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小组合作比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习、模仿地道的语言,置身于真实的英语文化环境中,感受到英语文化的魅力。
2.英语学科的认识和发展 篇二
1 我校中药学学科历史发渊源及发展现状
我校中药学专业隶属于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中药材学院始建于1958年的吉林特产学院, 1978年并入吉林农业大学成立特产系, 1992年调整更名为中药材学院。我校中药学前身为195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创于吉林农业大学的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2个本科专业[2]。经过50余年的发展建设, 已形成依托长白山丰富中药资源, 以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养殖) 、中药材加工与质量评价、中药资源开发利用、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为特色的学科, 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 (吉林) 基地”建设的主要单位之一, 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 特别是在吉林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中, 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 我校中药学学科取得的具体成效
2.1 师资建设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而提高办学质量最关键的是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标志着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3]。目前, 我校中药学学科现有教职工78人, 其中教授12人、研究员2人、副教授20人、副研究员1人、高级实验师1人;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3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6人。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44人, 占77%, 其中, 具有博士学位的24人, 占42%, 在读博士5人;具有硕士学历20人, 占35%。
2.2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是学科建设的基础, 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4]。中药学学科通过近5年的努力, 课程建设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其中, 《中药学》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 同时《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等四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已形成省级优秀课程群, 学科计划通过下个五年计划, 在未来努力建成省级精品课程群, 1~3门课程建成国家级精品课。
2.3 实验室与科研环境建设
我校中药学科自2005年搬迁到新的实验楼, 实验室环境和科研环境大为改善。目前, 我中药学科有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中药化学等3个二级实验室和1个药用植物栽培育种重点研究室, 中国加拿大合作西洋参GAP实验室及4个本科教学一级实验室。本学科具有高效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仪、气谱一电子捕捉器联机、高效制备色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光谱仪, 电子透射显微镜, 液闪仪等分析仪器, 极大的改善了本学科的科研与实验环境。
2.4 学术水平与科研成果
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赖于明确、稳定研究方向下的系列科研课题的研究, 中药学学科以长白山中药资源宝库为依托, 围绕我省主要道地中药, 采取学科领域交叉渗透的方式, 广泛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近三年来, 学院在中药材规范化栽培、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中药天然产物开发、中药材加工与质量评价、药用经济动物养殖与疾病防治、植物资源生态与可持续利用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二等奖4项, 三等奖6项, 地厅级科技进步奖2项, 获得与申请发明专利12项, 科研成果转让2项, 科研成果被采用5项, 获经济效益5.4亿多元。出版学术专著27部, 出版译著2部, 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教材等17部, 参编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207篇, 其中, SCI论文29篇, EI论文4篇。目前, 承担国家科技部项目5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 省科技厅项目18项, 企业横向课题2项, 总计科研经费1800多万元。为吉林省地方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2.5 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院十分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 先后与日本、韩国、加拿大、新西兰、美国、泰国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与加拿大北美西洋参总会合作建立了西洋参GAP实验室, 先后邀请韩国、日本、新西兰、英国等国家的学者和专家来院讲学。同时学院先后派出16名教师出国攻读学位或合作研究。为日本、韩国培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通过合作、交流, 提高了学院在国外的知名度, 使学院教师的学术水平得到了提高, 极大地推动了学院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3 我校中药学学科特色建设及主要研究方向
中药学学科经过近20年的发展积淀, 特别是自2000年来, 中药学学科经过两次改革, 确定了以中药物质基础, 药理药性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与资源开发研究为总方向, 以长白山丰富的中药资料开发利用和吉林省道地药材研究为重点, 以振兴吉林省地方经济和北药基地建设的技术需求、创新为目标, 在继承与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三个稳定的专业方向。
3.1 药用植物栽培专业
本专业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药用植物栽培专业始创于1958年, 是我校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 是我校最早建立的博士学科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主要研究: (1) 药用植物引种驯化栽培:主要研究重要药用植物野生变家植、规范化关键栽培技术等; (2) 药用植物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以现代栽培理论为指导, 重点研究光、温、水、肥等环境要素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建立中药材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体系; (3) 药用植物育种:对大宗规模生产的中药材, 采用传统与现代育种技术, 开展优良品种系统选育, 培育优质高产中药材品种。
3.2 中药学专业
本专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主要研究: (1) 中药活性物质与新药研制:结合中医中药基本理论, 运用化学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 对中药中具有一定生物活性, 能起到治疗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鉴定、结构定性构效关系及生源途径等研究; (2) 中药炮制与加工:结合药材栽培和产地, 深入开展地道药材的传统加工炮制工艺、中药饮片炮制的规范化、新制剂研究, 阐明中药炮制加工增效与减毒机理。
3.3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
本专业的特色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的指导下、面向中医药现代化、培养中药生产、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及中药质量评价与控制的专门人才。培养具备中药材栽培、引种驯化、资源开发利用、产地加工、药材炮制及其质量评价、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 能在中药生产、使用和研究、检验、中药材企业经营管理、开发与利用等领域从事中药材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与生产管理人才。
4 我校中药学学科发展的几点建议
4.1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关键
中药学学科是我校的重点学科, 中药学科应形成合理的老、中、青人才梯队, 才能保证重点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目前, 中药学学科队伍建设出现青黄不接的迹象, 需要引起学校的重视, 要公开设岗, 竞争上岗, 定期流动, 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和培养人才, 以改善学术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专业和学缘结构,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学科发展目标的需要, 创造学术环境和条件, 大胆使用青年学术带头人, 压担子、定任务, 使他们尽快成长。
4.2 改变人才培养思维方式, 适应社会快速发展需要
首先, 优化本科教育专业方向。重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做到“传道”与“授业”并举的高度, 认识到在当今社会, 一个人立足于社会重要的是综合总素的提高, 这不仅需要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更注重一个人的人品道德。随着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大学生要改变天子骄子的心态, 我们学科建设要本着对本科生教育以“厚积而广泛”为指导思想, 拓展学生视野, 科学合理地设置新专业方向,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调整调整专业设置, 改造发展前景欠佳的专业, 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 增强本科专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同时, 突出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 强化学科的应用基础地位。研究生教育应是重点学科教学工作的主体, 研究生教育应充分突出学科建设的特色, 注重人才的创新意识[4]。对研究生教育深造, 要以“大学科、广兼融”为指导思想, 培养有学识, 有深度, 有广度的高级知识人才, 为社会输送各类技术人才。
4.3 加强科研项目研究, 凸显学科优势
我校中药学学科是我校的特色学科, 不同于医学院校和农业院校的特色学科, 本学科应该加强各学科的交叉、渗透、联合, 形成学科新的生长点, 集中优势, 形成合力, 培植我校特色的中药大学科, 以项目建设带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逐步形成若干具有较高水平, 能够起到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的学科基地, 以此为依托, 提高学科整体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科研项目的立项上, 要以国家中医药产业证词为导向, 突出本学科特色和优势, 注重紧跟学科的前沿领域和重大研究方向, 并与国家重点项目相结合, 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 优化学术队伍, 进一步扩大学科影响。
摘要:学科建设是科学发展进步的基础, 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立足之本。本文对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学科发展进行了重新认识, 总结了近年来中药学学科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肯定了我校中药学学科建设的特色和研究方向, 深入思考了提升我校中药学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应采取的措施, 以此期待我校中药学科发展上升到新的历史高度。
关键词:中药学,学科发展,学科特色
参考文献
[1]刘迪谦, 田润萍.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建设成效与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2, 12 (12) :44-45.
[2]姚秋杰.吉林农业大学校史[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8.
[3]曹健, 芮国强, 曹光龙.关于建构研究生教育全面激励机制的思考[J].江苏高教, 2004, 3 (1) :112-114.
[4]徐秀伟.高校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关系之比较[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 2001, 20 (2) :85-86.
3.英语学科的认识和发展 篇三
【关键词】苏教版;初中语文;课程统整;建议
“学科课程统整”给学生带来了与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堂大不相同的多重体验,通过学科课程统整,重组单元课文,多样方式呈现课文内容,带给初中语文的课堂不一样的感觉,使之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这样的课程统整,从积累知识到运用知识,学习过程从易到难,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水平,而且,丰富多样的授课方式,使以往枯燥乏味的填鸭式从此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学生自然也是兴致高昂,所以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本文结合对学科课程统整的认识和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进行了整体分析,提出了对苏教版初中语文课程统整的简单建议,仅供参考。
一、认识学科课程统整
对于“学科课程统整”,有许多说法,我这里选择了一种比较官方的说法和一种通俗版的说法,大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可能会有与我不一致的看法,所以也是仅供参考。官方版的“学科课程统整”是指“学校教师以国家(政府)的课程方案和标准为依据,拟定一个基本周期,以指定的教科书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其他的多种相关的资源,根据科学性原理和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进行系统与集约化设计,使之成为可以直接实施的教学内容并展开有效教学实践的过程”。通俗版的学科课程统整是指教师以统编教材为主,根据本校自己学生学情的需要,整合其他有用资源,打造出能够真正在自己学生的课堂中实施的教材。
二、整体分析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1.教材体系
七、 八年级教材每册设有六个单元, 名著推荐与阅读,专题。九年级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著推荐与阅读。
全套课本安排写作指导短文24篇,作文选做题88题,修改文章练习题19题。共设计了12个综合实践活动,共安排了10个专题,名著推荐与阅读的安排为:七年级(上)《汤姆索亚立险记》、七年级(下)《西游记》、八年级(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年级(下)《水浒传》、九年级(上)《格列佛游记》、九年级(下)《朝花夕拾》。
2.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典型特点
苏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同样具备了众多版本的语文教材都具备的几大特点: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生活,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除此之外,苏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还拥有几点典型的特点,在这里以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五篇课文通过展示文学的魅力,为学生打开热爱文学,欣赏文学的知识大门。然后,与某些教材大谈人生哲理不同,苏教版的五篇课文以体会文学之趣为主题。而且,苏教版的课文安排没有明显的精读和略读的区别,但是在单元课文安排结束之后安排了一些诗文的诵读与欣赏,对提高学生的能力,积累知识有很大的好处。苏教版的课后练习改名为“探究——练习”,一般有四题,最后一题是对本文的朗读或是背诵程度的要求,在对文本的诵读方面要求较高。苏教版第一单元的写作练习叫做“有感而发”,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观察,能够把生活情感记录下来,加以表达。最后,开始让学生修改作文,学会初步修改作文的方法,为下一单元的正式学习修改作文做准备。
三、对苏教版初中语文学科课程统整的建议
1.教材统整
教材统整是对教材体系作结构性调整,使之更适合于本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目前许多学校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上都有意或无意地采取了类似的方法。教材适应于教与学是相对的,不适应是绝对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跨专题、跨单元主题,打破教材原有的体系,根据教学实践活动的需要,统筹、调整、重组教材。
2.学科内三类课程的统整
在教材统整基础上,将基础性内容与拓展性内容、探究性内容统整起来,形成学生学习内容的系统体系,防止学习内容的相互割裂,我们称之为学科内三类课程统整。比如我们需要教学修辞手法的时候,可以从最初的字词句段篇的学习、赏析,到后面的写作,把整本语文教材拉通进行教学。
3.学习能力的统整
在统整上述学生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把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探究性学习等学习能力的培养统整进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探究中学会探究,防止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学习内容割裂,就称之为学习能力的统整。读书不是读死书,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再将德育与课内外的学习和教育活动等作统一设计、安排,让学生能真正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 四、结束语
4.文艺伦理学的发展逻辑和学科生成 篇四
文艺伦理学的发展逻辑和学科生成
文艺伦理问题与文艺活动是共生的.道德对文艺的苛责,文艺对道德的.摆脱,对文艺与伦理耦合的诉求,构成文艺伦理思想的不同取向与发展轨迹.鲍姆加通对美学的创立为文艺伦理学的建构完成了基础准备,康德对文艺独立性的体认,黑格尔对伦理道德审美化的描述,尼采对理性主义文艺伦理思想的反拨,是文艺伦理学逻辑发展与学科生成的关节点.
作 者:曹连观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刊 名: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年,卷(期):2(4)分类号:B82-056关键词:文艺 伦理 学科生成
5.英语学科的认识和发展 篇五
136042 周德功
一、现代化学发展特点及现状
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作为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之一的化学也经历了使人眼花缭乱的100 年,基于化学过程的物质生产更是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 从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的方方面面。今天的高度物质文明离不开化学的发展, 化学创造了我们美好的生活。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特点是各学科纵横交叉解决实际问题,即化学学科的自身继续发展和相关学科融合发展相结合;化学学科内部的传统分支继续发展和整体发展相结合;研究化学科学基本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然而,令人遗憾乃至不可思议的是,现今化学学科发展却面临学科声誉不佳、吸引力不强、后继相对乏人的窘境。人们总是将化学与化学灾难、环境污染、恐怖威胁等负面的东西或事件联系在一起,化学被冷落了,被边缘化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归根到底,化学工作者不会也不去宣传自己的学科、不注意培养学科工作继承者绝对是最主要的原因。
中学课程内容之间,既存在互不联系、彼此脱节的现象,也存在相互重复的现象。此外,课程内容相对陈旧,与现代化学脱节。真正反映现代化学内容的半导体化学、新能源化学、分子材料、分子电子学、软物质等没有得到应有的介绍。以这样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很难吸引优秀中学生继续学习化学、献身化学。当今的化学教育与教学已经严重滞后于化学学科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说,化学学科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无不与化学教育有关。
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职业决定了我们对学科不仅仅承担着培养学科后来者的责任,也承担着让社会各群体客观了解化学、认识化学、支持化学的责任。而通过面向不同学生群体开展的化学教育无疑是我们宣传化学,让大众了解化学的主要渠道,因此,根据化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化学学科的发展现实,集广思益,做好中学化学和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顶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二、现代化学发展趋势
传统的化学是研究分子的科学,它着重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和变化规律。随着社会的物质文明飞速发展,传统的化学研究范围并不能满足当代科学家进一步了解事物、服务现代社会的要求,由此应运而生,推进了研究原子、分子片、分子、超分子、生物大分子到分子的各种不同尺度和不同复杂程度的聚集态的合成反应、分离和分析、结构形态、物理性能和生物活性及其规律和应用的现代科学。
(1)环境相容性化学-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绿色合成技术方法和过程、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转化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以及矿物质资源高效利用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
(2)新材料化学科学
新材料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复合型材料、新型能源材料、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有机物体系膜分离及膜材料的研究和生物材料化学。
(3)化学中的生命科学
包括生物超分子功能的研究、模拟生物体系的自由基化学和物理有机化学研 究和无机化合物药用的研究三个方面。
(4)化学工程技术
从液滴-反应器的尺度范围内对化学转化影响下的某些重要的物理现象进行研究就形成了化学工程。具有经济、环境优化性的化学过程集成智能方法,对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飞秒激光控制化学反应、微系统(MEMS)的新型活性加工技术及微流量系统的研究。
(5)农业化学科学
粮食问题的解决,除了不断发展其他领域的农业(如海洋蓝色农业、微生物白色农业等)之外,化肥工业是支撑农业发展不可动摇的基石。其重要研究内容包括固氮工程、光合作用、长效缓释化肥等;当然,它还对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物质、昆虫激素及生长调节物质、昆虫信息素、生物活性发展的分离和鉴定等进行了重点领域的研究。
(6)催化化学
研究各种形式的催化过程,如化学催化、生物催化、择形催化、电催化、光催化等在绿色合成中的作用,以消除有害物质为目的的新的能源环保为特征。
(7)计算机化学科学 一方面电子信息产业需要大量的化工原料,另一方面,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兴起和发展,人们发现在生物大分子之间遵循化学和生理规律发生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形成具有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传输和处理、甚至逻辑运算功能的“生物电路”,从而诞生了生物计算。计算机化学科学的另一领域是发展理论化学计算及微观过程模型的软件。
三、现代化学科学发展趋势对中学化学教育发展的指导
(一)基于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中学化学教学内容选取原则 1.指导生活原则
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出发,选择趣味度高的问题作为化学学习的切入点,联系有关化学知识进行讨论学习,教学内容生活气息浓厚,有一定的生活实用性。2.渗透观念、运用化学知识原则
紧密结合所讨论的生活问题,帮助学生学习或应用相关的化学知识,科学性、知识性较强。
3.价值观情感态度教育原则
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讨论与化学相关的生活问题,重视化学基本观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教学内容富有思想性。4.与时俱进原则
在化学科学知识内容选取上,需将基础性与现代性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理论革命的发生往往会导致一些传统知识变得过时或陈旧,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对科学课程的内容进行更新。尽管对中学生的化学科学教育在内容上应当注重基础性,但是注意基础科学知识与现代科学理论的衔接,让基础教育的内容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也是提高化学科学教育水平的需要。
(二)中学化学课程中所涉及的科学观念及其培养途径
科学思想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理论的变革往往会导致一些传统科学观念变得过时或陈旧。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思想上,要用新的科学观念来统筹和整合科学课程内容,要让学生接受最新的科学观念,并在此背景下认识自然现象。这样才能有效地、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包括化学学科在内的各门具体学科的科学概念、科学理论等知识;科学发展史;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带来的新观念和新思想是中学化学课程中(1)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2)物质的性质是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3)物质不可能无缘无故消失,只可能有规律地转化(4)环境问题较多是由人类不正确使用科技成果造成的,各门科学可以继续为解决环境问题贡献力量(5)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需要借助科学知识、遵循科学规律(6)自然是人类可利用的重要资源,也是人类的朋友(7)科学研究有方法可循,但是方法不是万能的等科学观念的来源。
科学观念的形成,是在对具体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与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内化、升华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以顺应当代化学科学发展的要求:
1.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 2.重视知识发生和获得的过程 3.以适当方式促进学生感悟
4.深挖课程中蕴含的科学观念,形成观念体系。
(三)中学化学科学发现能力的培养
现代化学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中学生学习化学时的科学发现能力的培养,时刻保持对化学前沿知识的敏锐度,不断通过自我发现、自我突破来顺应现代化学发展的要求,促进新型现代化学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中学化学教学的教育重点。
1.教师在课堂上适时适度渗透现代化学发展的最新趋势和观点,积极引导学生从自然界发现新的事实,通过新的观察工具与实验手段发现新的自然客体或自然现象;
2.教师进行积极充电,参阅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启发性的研究观点,在平时的课堂科学研究中适当介绍提出新的概念、原理、假设、定律,逐渐在中学生脑海中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印象,为他们今后进行进一步化学科学学习奠定基础。
(四)中学化学教学中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渗透
当我们走进化学领域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熟练的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也要用心的体会前人所曾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从前人的智慧中汲取灵感,为现代化学的飞速发展做好准备工作。
第一、找准结合点,突出教育性。中学化学教材中设计了诸多课外探究活动,其中有些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其中的关联,在组织课堂内外探究活动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将化学科学教育性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性妥当结合点,为中学化学服务于现代化学的发展提供可能途径。
第二、找准课堂教学的切人点。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讲究教学的时机,因此找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切入点尤为重要,我们要学会“借题发挥”。
第四、亲身体验、感触更深。化学来源于生活,必将回归于生活.生活中的化学给了我们活生生的教学资源。善于将生活经验通过合适的教学设计展现在学生面前,将生活中前沿的化学发展渗透于生活的实际发展中,是促进中学化学和现代化学发展的有力途径之一,也是促进现代化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6.英语学科的认识和发展 篇六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传播的载体(媒介)也在经历巨大的变革,从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直到手机。不过,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原本泾渭分明的几种媒介之间已经悄然兴起一场新的融合,即“媒介融合”。“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1983年他在其《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目前,在国内,媒体融合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报纸与网络的融合。1997年人民日报、新华社先后推出自己的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十几家传统媒体也紧随其后进行了颇具规模的跨媒体合作,推出了千龙新闻网„„今天,国内大大小小的报纸几乎都有各自的网站、各自的电子版。电视与网络的融合。2002年4月4日,新华网同北京电视台《荧屏连着我和你》栏目进行跨媒体合作。使网络和电视媒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合作的内容涉及《荧屏连着我和你》最新节目的内容实录、往期回顾以及访谈话题和观众的征集、编导手记、媒体评论、嘉宾手记等诸多内容。报纸与报纸的合作——报业联盟。2001年,西北五省区的主流都市报组建了一个互动联盟,成员包括三秦都市报、兰州晨报、新消息报、西海都市报、新疆都市报五家报纸。联盟成员在新闻宣传、广告经营、报纸发行等方面进行了合作。报纸和电视融合。2006年1月22日,大连日报社主办的北方体育报联合大连数字电视教育频道、大连沿海传媒有限公司创办北方体育报电视版,标志着我国第一家专业报纸电视版项目启动。其他媒体融合方式。如手机报、手机电视等。目前,各类报纸大多开设了自己的手机报。大部分由报社与电信部门合作。另外,还有报纸、电视、网络与图书出版业的融合,不同网站之间的合作等等。
7.一村一品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篇七
关键词:一村一品,认识,思考
一村一品的传统含义是以村为基础, 随着专业区域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市场需求, 一村和一品都有拓展, 进一步扩展到村以上的乡、县或更大;随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品也从单纯的农业品扩展到加工、运销、手工业等非农领域。
一、一村一品现状
1、产业规模加快聚集
各地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运用发展区域经济的理念, 大力发展支柱产业, 不仅带动了本村、本乡产业发展, 同时, 还带动了其它村、乡镇、甚至周边县 (区) 优势产业的广泛集聚。如继洛川县苹果之后, 新涌现出的泾阳蔬菜、清涧红枣、镇坪生猪等11个产业较集中的县 (区) , 其中包含了16个县在内5个优势产业带的形成, 还有药材、蚕桑、民间手工艺等区域产业模式形成一村一品格局, 优势产业明显, 产业聚集规范。据统计, 2009年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数占农户总数的80%, 农民人均纯收入中79%来自主导产业。充分证明, 一村一品优势产业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和来源。
2、产业链条逐步延伸
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需一村一品规模化为支撑, 一村一品发展空间需农业产业化完整的产业链来推动。各地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和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一村一品经营, 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的产业链条, 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促进一村一品与市场紧密连接, 实现一村一品产业化经营。
3、品牌观念不断强化
实施品牌战略是一村一品稳步发展的重要标志。各地注重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 大力发挥品牌效应, 以竞争优势替代特色资源优势, 提高市场的覆盖率。如有些果品、蔬菜等产业, 依托合作社、龙头企业注册品牌, 实行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质量安全认证管理, 与大型超市直接建立连接, 服务高端消费群体, 保证了一村一品农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
二、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不足
调查中我们发现, 部分市、县和单位对一村一品发展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缺乏应有的认识, 实践中造成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推进乏力、配套资金空缺, 制约一村一品快速健康发展, 大多数村庄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产业滞后、基础设施设备没有得到及时更新而脆弱、畏难思想严重, 一村一品持续发展后劲欠缺。
2、产业规模小
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 使众多农户在有限且被分割的土地上进行着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 与当前发展一村一品板块式推进、规模化经营格局相悖。加之近年来各种农业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 不少农民对土地流转期望价格过高, 惜地意识增强, 不愿轻易流转出去, 带来土地流转成本步步高攀, 许多经营大户, 面对土地流转难, 无奈放弃。
3、标准化程度不高
标准化程度低, 从一定角度来说是质量品牌意识不强。从目前已形成的专业乡镇、专业村看, 无论是主导产品获得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基地规模, 还是农产品“三品”质量认证以及商标注册、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水平, 离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4、劳动主体素质有待提高
劳务输出使大量青壮年劳力外流大中城市, 农村剩余劳力素质偏低, 一是文化素质差, 大多是没有受过教育的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 接受能力差, 阻碍了新科技在农村的推广;二是身体素质差, 妇、老、弱、残是农村现有劳力的主力人群, 承受劳动能力的强度偏低, 劳动持续时间低, 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步伐较慢。
三、建议与对策
1、树立新理念
在一定程度上讲, 发展一村一品就是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发展农业块状经济。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和思维方式, 按照现代农业要求, 着重强化“三个意识”, 树立“三个理念”。一要强化创造意识, 坚持用发展当地拳头产业的理念指导一村一品发展, 以集约化发展加快区域经济优势集聚,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步伐;二要强化安全意识, 用发展绿色农产品的理念谋划一村一品市场发展规模, 推动农产品绿色发展途径;三要树立相互合作的意识, 用健全服务体系的理念推动一村一品产业化经营, 形成推动一村一品发展的合力。
2、搭建新平台
各地应把抓好一村一品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完善发展机制, 促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 着力为一村一品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制定优惠政策, 加大扶持力度, 充分利用农业网络系统, 广泛采集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的国内外市场信息, 把一村一品网上购销平台建成农户与国内外市场连接的信息纽带;积极组织专业村镇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展示活动,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形式, 不断加大一村一品宣传推介力度, 提高产品知名度, 推进品牌农业建设, 不断提升我省一村一品农特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3、创立新机制
多部门联动、多方面扶持、多渠道投入、多途径鼓励。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 从税收等各方面予以优惠, 为项目、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的合理有序流动营造良好氛围;继续完善产业奖补政策, 定期考核, 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鼓励金融机构在金融信贷方面大力支持一村一品的发展, 努力形成一村一品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
4、培育现代新农民
建立以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为龙头, 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为基础, 以网络教育和继续教育为柱, 县乡农民培训学校为骨干, 多层次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 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 提高素质, 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 培训和造就大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的懂科技、能致富的新型农民,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才能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莉:《抓“一村一品”建设促现代农业发展—凤翔县发展“一村一品”的实践与思考》, 《宝鸡社会科学》, 2007 (2) :23-25。
8.论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定位 篇八
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定位的依据
1.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
高校的学科、专业定位是其办学目标定位的下位层次概念,学科、专业的定位必须以高校的办学目标定位为依据。学校应根据国内外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良好机遇和广阔前景,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学校的发展历史、现有条件及自身的传统优势和潜在优势,经过科学论证,明确了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建设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长期以来,高校的学科和专业都是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进行定位和建设发展的。
2.人才培养目标
由于人才培养是高校学科建设的立足点,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直接关系着一个学科和专业的立身之本和科学定位。因此,要对一个学科和专业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必须紧紧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来界定。多年来,学校的学科、专业定位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每一个学科和专业从其设置、属性确定到其发展目标定位,无不朝着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富有高度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能力、良好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品质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精英人才的目标而努力。
3.学科的发展规律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分工进一步明确,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受其制约和影响,现代学科的发展目前正体现出越来越强烈的纵横交错、相互促进的趋势,其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形成分化与综合的高度对立与统一,这是现代学科发展规律的本质所在。鉴于此,现代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横断学科。而学科的交叉融合、层级分化必然对高校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由此决定高校的学科和专业定位必须遵循学科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科专业定位的科学、合理和准确性。高校在开展学科和专业建设工作中,一向都坚持以学科发展规律为基本准则,严格遵循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学校的学科专业进行定位和建设。
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定位
1.有特色
第一,形成有特色的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鲜明的学科特色,才能形成学科专业的品牌效应。学科特色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研究方向的凝练和组合。研究方向是在考虑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定的,它的形成一方面源于历史的积累,另一方面源于对现实与未来的把握,体现“静中有动”和“动中有静”的静动结合。建设有特色的学科和专业,就要注重有特色研究方向的理性选择。研究方向如何确定对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任何学科在考虑自己的发展规划时,都需要首先考虑研究方向的选择问题。只有凝练研究方向,才能有效地整合学科资源,集中学术力量形成强大的科研团队,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凸显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因此,学校学科建设致力于整合学科资源,强化特色,突破重点,凝练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第二,产生有特色的科研成果。科研在学科建设中处于龙头地位,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成果是衡量一所学校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名校的优势在于能不断推出标志性的科研成果。科研任务产出科研成果并转化为学术成果,形成一批标志性、能充分体现高校学科专业特色的研究成果,从而带动学科专业的整体发展。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社会经济实践,从而产生巨大的推广效益,既服务于社会,又有利于学校扩大知名度,取得更高的社会声誉。因此,高校为了谋求可持续发展,着重于加强科研力量整合,把不断推出标志性科研成果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努力并予以突破,不断提高学校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体现学科专业特色。
第三,培养有特色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这里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作为一所财经类高校,究竟该如何打造有特色的学科,培养有特色的人才?经济市场化对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人才需要的增加,对传统教育特别是传统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经济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就需要大量熟悉现代经济、财务、金融、管理等方面知识的优秀人才。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与时俱进,能够针对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提出政策性建议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对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为了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实践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以及时代发展潮流对学科建设的要求,学校致力于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前沿理论,并有能力参与中国经济改革实践,有特色、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2.多科性
学科建设不能停留在彼此相对独立“单打一”的水平上,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不仅需要同一门类的学科之间打破障碍,进行交流与结合,而且需要不同门类的学科进行跨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派生出新的学科分支,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学科建设应按照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的具体情况,优化结构,拓展领域,做强优势学科、改造传统学科、创建新兴交叉学科。同时,要坚持与时俱进,瞄准国际学科和学术研究前沿,着眼于国内实际,调整和考虑新的学科设置。通过调整学科布局,达到巩固传统优势学科和培植新的优势学科,促进主体学科与支撑学科交叉融合,以及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的目的。因此,为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学校积极推进学科专业的多科性发展,逐步形成以优势学科为中心的“涟漪状”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布局。
3.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学科建设不断向国际化迈进,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日益注重与世界学科发展趋势接轨,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推动学科的国际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科和专业。频繁的国际学科交流能进一步促进学科发挥引领时代、知识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的主体作用,使学科建设在国际格局中担负起对外传播民族文明、对内完善时代文化建构的重大历史使命。因此,学校的学科建设立足于国内发展现状、瞄准国际前沿,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的国际化学科和专业,在深入研究中国经济社会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同时,积极关注国际相关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不断提升学校的学科和专业国际化程度。
4.应用性
重视应用课题的研究,积极寻求学校学科优势与特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强调对社会经济的带动作用,是高校学科建设立足实践,承担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来自中国经济实践的变革与创新为中国学科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极为肥沃的土壤,也为高校学科和专业定位指明了方向。同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批能学以致用的高质量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加强理论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应用性科研的推广,更加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立足实践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学校对应用学科的发展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围绕学科前沿问题和关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工作,为国家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务实精神的精英人才。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责任编辑:张 雯]
9.英语学科的认识和发展 篇九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地归纳和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其中,总布局就是“五位一体”,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这个总体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阐述和科学表达,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总体布局的思路内在闪烁着辩证、科学把握环保与发展关系的光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生态文明的基础地位就在于它为其他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是其他各项建设的基本载体和支撑。
但同时也要看到,单方面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粗放型的社会生产和浪费,往往造成自然资源的透支性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永久性破坏,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当代人的生存环境和质量,而且直接威胁到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和美好生活,甚至使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毁于一旦。也就是说,在不重视保护自然的前提下片面和追求发展,即使短期内取得了“胜利”,这个胜利还是会被“消除”。离开环保谈发展经济是涸泽而渔。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的目标、方式、路径上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多种因素和变量:历史的和现实的、短期和长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总体布局说明,发展与环保之间并不是对立、先后和主次的关系,只要我们统筹兼顾、整体把握,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持续共生、协调融合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提升经济质量、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长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外延式、粗放式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历史客观性和阶段性,但总体特点是能耗高、污染重、创新低,可持续性较差。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巨大,而资源有限、耗能单位众多是我国发展工业化所面临的现实。随着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社会对能源需求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压力也会与日俱增。
因此,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在现阶段突出环保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能倒逼经济转型,引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成为检验转方式成效的重要标志,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逐渐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本身就能创造大量新的需求,促进技术进步,催生新的产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预计“十二五”期间,仅节能环保产业一项的产值就将达到十几万亿元,体量巨大。而且,当前国际竞争已经从传统领域延伸到环境领域。加强这方面工作,有利于我们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拓展发展空间。
生态文明建设还是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某些地方破坏环境、生态系统退化,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恶化。这种严峻形势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环境,也直接威胁了国家的生态安全,往往是引发一些社会矛盾的直接诱因和导火索。近年来因为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长,充分说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切身相关,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和重点,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正进入敏感时期。只有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起来,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优化需求,也才能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真正感受到不断实现中的美丽中国。可以说,这是从源头上治理部分社会矛盾,提升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对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除此之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有利于形成全社会性的环保、节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找到契合点、生长点;有利于凝聚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社会共识,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一起动手,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和沟通,对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环保与发展、人类与自然之间,不是对立、对抗的关系,而是可以融合、共建、共赢和互助的关系。
对保护与发展之间关系的辩证把握,需要我们统筹考虑发展、转型和环保,努力实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需要我们立足服务发展、服务转型、服务民生的需要,用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考虑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是说,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达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目标,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新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战略层面,立足基本国情,按照五位一体要求,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搞好顶层设计。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这种系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学、合理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其他建设之间的关系,找好这几对关系中的结合点和生长点,找到实现共赢、双赢的现实路径和方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穿到其他各项建设中去;另一方面是整体规划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梳理、编排各种要素,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基本框架和完整体系。因此,在“十二五”期间,要立足基本国情,特别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特点,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制定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顶层设计。
总体规划重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在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同时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标准。编制国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履行好环境管理职责。中央财政继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奖补力度,引导并帮助地方建立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强限制开发区域基层政府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和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能力,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特别是中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
第二,在制度层面,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要求,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体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证。
首先是责任制度。环境保护实行的是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环境质量和环境安全负总责的管理制度。要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标体系,包括节能减排指标、生态修复指标等,并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严格实行责任制。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地方,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政绩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把环境保护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区环境保护重大问题。
其次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推进战略环评,突出抓好化工石化等高环境风险产业园区、流域梯级开发、重要航道建设等规划环评,加大环保重点城市规划环评试点力度,健全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加强对石化、钢铁等行业项目环评管理,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体系。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管理政策。探索建立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单和责任状制度,对于没有认真兑现环评承诺,造成较大环境风险和环境影响的地区和企业集团,坚决实行限批措施。全面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继续强化环评全过程监管,制定环境影响后评价办法。
再次是推进环境监测和评估制度建设。定期形成环境监测以及环保绩效状况的评估报告,及时向社会发布,对于未完成任务和达到标准的责任主体,下达整改要求,落实整改意见,并追究相应的行政责任;对于超额完成任务和达到标准的责任主体,积极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三,在产业层面,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一方面,不断推进产业升级,推动服务业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跳出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发展老路。把优化产业结构与推进节能减排结合起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既可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又是从源头上节能减排的治本之策。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继续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落后产能。需要强调的是,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具有市场需求广、就业容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等优势,能耗强度平均只有工业的1/5,污染排放更低,要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进环保科技攻关,实施一批国家重点生态环保工程。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机遇、统筹规划、明确方向、重点推进,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把加强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结合起来,提升节能环保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在政策层面,完善环保法规体系和激励约束并举的经济政策体系,用政策手段调节经济行为,引导环保措施的普及和推广。
首先,要把环保投入列入预算,并保持合理增长幅度。国家财政资金和预算内投资都要增加环保能力建设投入,保障必要的运行和维护经费。进一步扩大“以奖促治”、“以奖代补”资金规模,有条件的地区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调动环境整治的动力和积极性。
其次,抓紧环境保护税的立法和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加强理论研究,发挥环保税促进企业强化环保举措的积极效应,强化企业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的意识和责任。
再次,试点和实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政策,不仅可以使排污多的企业增加成本,而且可以使排污少的企业获得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相关环保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这有利于把政府强制减排行为转化为企业自主减排行动,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最后,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强化经济杠杆对生态保护的基础性作用。抓紧研究论证,区别电、水、气等涉及民生的资源产品的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逐步实行有区别的价格政策,推进阶梯式资源价格改革,抑制不合理需求,引导全社会形成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良好氛围与合力。
第五,在社会文化层面,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一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努力构建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引领和支撑。要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特别是加强对党员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和严守法律意识。将生态文明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提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宣教工作者要做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将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生态道德培养、环境文化传播贯穿工作始终。
二是强化社会监督。社会监督是公共参与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只有参与,才能真正激发爱护生态、保护生态的热情。加强生态质量、生态水平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
三是健全社会参与机制。积极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由此形成社会性的、强大的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与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
10.语文学科目标的再认识 篇十
学科课程目标体现教育总目标,并决定了学科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是实施学科教学计划和学科评价的准则。语文学科目标上的偏颇和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思想道德教育目标上,二是在工具性训练上,三是目标层次的孰先孰后和是否给予重视上,并由这些方面的偏失影响到内容陈旧、方法落后。一、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
在我国,关于语文学科性质问题争论之激烈,延续时间之长久,恐怕在世界各**语教学研究中都是少见的。
语文课曾一度被当成政治思想课给语文教学造成重大损失,后来有了重大的变化。时至今日,检查起来,这种偏失仍然存在。有批评认为语文教材“在具体选编上无不反映出以思想教育为中心的倾向”①,“在高一第一学期的语文课本中,真正从语文的角度来编的篇目大约只占一半,其余一半大体上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来考虑的,而且还是五、六十年代那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②。
毋庸置疑,要在语文课中突出思想教育是完全必要的,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课程目标中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各国都注重把道德价值观念结合进“课程设计”之中,关键是强调什么样的.道德价值观念、哪些思想教育内容。1980年有16个国家代表参加的道德教育会议上,“各国的道德教育计划所强调的道德价值观念可分为如下几类:
1社会价值标准:合作、正直、和蔼、孝敬长辈、社会正义、尊重他人、公民精神、社会责任感、尊重人类尊严、人权、劳动尊严等。
2有关个人的价值标准:忠厚、诚实、守纪律、宽容、有条理、襟怀坦荡、上进心强。
3有关国家和世界的标准: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和平的公民责任、国际理解、人类友爱、民族间相互依存的意识等。
4认识过程的价值标准: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辨别真伪、追求真理、慎于判断等。”③
当然,我们在讨论母语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教育内容时,不能离开本民族伦理道德传统。当今中国,弘扬优良的传统道德(包括革命传统),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改善社会风气,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都具有重要意义,怎样认识这些优良传统呢?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伦理产生的优良传统主要有四点:
1爱国主义理想;
2人格价值观念;
3人际和谐思想;
4社会责任观念。”
他还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陈腐传统主要有两点:一是等级意识,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不平等。”“二是儒家学说的迂阔倾向”即“割裂了道德理想与物质利益的关系。”他指出:“中国古代法家主张‘法不阿贵’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法家所谓法制是专制主义的法,维护君权,是不可取的。”④我们是否可以从上列论述比较一下小学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呢?
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思想教育方面的四点主要内容是:
1使学生认识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民勤劳智慧,语言文字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使学生了解革命领袖、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作出的杰出贡献,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
3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了解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劳动人民受压迫、受剥削的状况,懂得社会主义好,从而更加热爱社会主义。
4使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艰苦朴素、诚实勇敢、关心集体、团结友爱等教育,陶治爱美的情趣。
稍作比较,就可以看出小语思想教育在“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继承无产阶级革命传统、认识社会主义好、资本主义坏”等方面给予了重视,而在“合作、宽容、人格价值、社会正义、国际理解、尊重人类尊严、追求真理、辨别真伪、实事求是”等现代社会必须具备的态
11.英语学科的认识和发展 篇十一
初中英语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外,还必须重视英语与其它学科的紧密联系。当然,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学生都应该已经在其他学科中学过,在英语课上一般不涉及其他学科新知识的学习,而只是原有知识的运用和相应学科能力的提高。
一、与思品课的整合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涉及到思想品德方面的内容有很多。七年级刚学习祈使句时接触到的:Don’t smoke. Keep off the grass. 课堂上利用一些图片(公共场合文明与不文明现象)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We shouldn’t walk on the grass. We should “Keep off the grass.”课后要求学生制作一些标语牌放在楼梯旁、花园里、主干道旁。这一幅幅图文并茂的英文标语牌既成了一道靓丽的校园风景,又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到:英语并不可怕,我也可以参与英语课堂教学,“沉默”不是我的代名词。八年级时学习charity这一话题时,更是融入了大量的情感目标:关爱他人,共创美好世界。可以说在教授牛津初中
12.英语学科的认识和发展 篇十二
1 学科教师和语言教师合作的提出
专业英语课程要求教师既要懂外语, 又要懂专业;既能进行理论教学, 又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是, 目前具备上述条件的教师为数不多, 他们由国内培养的学科教师和外语教师、海外培养的教师、外籍教师等组成[3]。由于种种的原因, 中职专业英语教师主要是本土教师, 存在的问题是: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欠缺学科专业知识,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而学科教师普遍存在听说能力较弱, 发音不准确的缺点, 对外语学习规律的理解又不足, 容易将专业英语课上成翻译课。对比国外, 国内针对专业英语的在职教师培训又非常欠缺。在这样的背景下, 利用好现有资源, 解决专业英语的师资不足的问题, 学科教师和语言教师的合作非常值得研究, 因为这是一条既立足于本校实际又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培养途径。我国这方面的研究, 以高校为多, 中职的鲜有报道。
2 学科教师和语言教师合作的模式
为了解决专业英语的师资不足的问题, 学校可以组建由语言教师和学科教师组成的备课组, 课前集体备课, 课中互相听课, 课后积极交流, 互相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英国的学科教师和语言教师合作模式 (见表1) [4]为我国的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按合作的强弱程度, 从语言教师各种角色的角度, 展示了语言教师与学科教师不同的教学行为。 (见表1)
3 结语
国外教师合作模式为我国专业英语教师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语言教师和学科教师合作程度越强, 越有利于提高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但由于学校重视程度、教师工作量、教师间人际关系等等的问题, 跨学科的教师的合作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语言教师和学科教师合作既需要“自下而上”的力量:教师间有共同的发展愿望, 实现平等的沟通交流, 进而促进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为合作营造精神环境;而且这种愿望的实现必须依靠制度的保障。合作也需要“自上而下”的力量:学校要建立内部跨专业合作制度和管理体系, 完善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
注:此处的“语言”具体指英语。
摘要:该文介绍了国外学科教师和语言教师合作的模式, 这些模式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目前中职专业英语师资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教师合作模式,学科教师,语言教师
参考文献
[1]国务院.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E].http://www.people.com.cn
[2]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2013-2015年) [E].http://www.gdzsxx.com.
[3]陆彤.教师合作——解决双语师资问题的新路径[J].科教文汇, 2014 (4) .
13.英语学科的认识和发展 篇十三
乡贤,多是饱学之士、贤达之人,是乡中贤德之人。在古代乡贤地位崇高、责任重大,能够参与地方事务决策、监督基层政府运作、调节社会矛盾,还有一些通过兴办义学实现了地方文化的代际更新,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人才。可以说乡贤是一个地方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乡贤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乡贤文化扎根乡土,蕴含着爱国爱乡、敬业精业、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对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城市文化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农村精英进入了城市、留在了城市,在造就了城市繁荣的同时,也加剧了农村的空壳化,让新农村的发展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上虞市开展乡贤文化研究工作值得我们学习。上虞市开展了乡贤文化研究,研究会目前已吸收会员200余名。15年来,乡贤研究会整理完成3000余名乡贤资料,撰写各类文史资料1000余篇,目前全区由乡贤出资的公益基金达180余个,涉及文化文明、教育卫生、养老助困等各领域,本金总额达18亿元,为促进上虞区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今年是我市“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在当前的形势下,提倡乡贤文化意义重大。
发展乡贤文化,一则可以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同走小康路,二则可以在财力上、物力上支持本村美丽乡村建设,三则可以将新风尚带回农村开拓视野,四则可以涵育文明乡风,五则可以以身作则树立乡村典范。继承和弘扬乡贤文化,发挥“老乡贤”的爱国爱乡,“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同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面的成功人士,用其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建设美丽乡村。
一、建立乡贤研究会,挖掘乡贤文化,夯实传承发展根基。海宁素有“名人之都”美誉,有王国维、徐志摩、查济民、杭稚英、李慕白、张宗祥、蒋百里、史东山、沙可夫、郑晓沧等历代影响海宁、中国、世界的名人。我市应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成立海宁市乡贤研究会,在各镇(街道)建立乡贤研究分会,在各村(社区)建立乡贤传承基地,对海宁历史上的名贤生平事迹及作品进行有组织、有规划的研究发掘和抢救整理。挖掘历代先贤和当代乡贤人物的精神内核,在城市广场、文化公园、纪念场所等地,以歌颂先贤、爱国爱乡、敬业诚信等主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群众感悟文化、提升价值取向,增强全市人民对母土文化的自信。要凝聚合力,强化政府与民间互动。发展乡贤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它放到全市发展的大局中来思考、来谋划,引领方向,搭建平台,加大投入,强化考核,同时注重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真正把一批热心公益、挚爱乡贤文化的人士凝聚起来,以研究会为平台,不计名利、无怨无悔,为传承和弘扬乡贤文化奉献心血和力量。
二、建立乡贤展示厅,弘扬乡贤文化,打造共同精神家园。在充分汲取古今乡贤优秀精神品格的基础上,凝结提炼“崇孝守信务实创新”的新时期海宁精神,弘扬“爱国爱乡、敬业诚信、崇学向善、乐于奉献”的乡贤文化,为全市发展提供持久而深远的精神力量。开展乡贤精神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等活动,创作乡贤之歌,设计乡贤标识。以专题、专栏和访谈讲座等形式促进乡贤精神全媒体传播。特别是注重将乡贤文化与学校教育、青少年教育有机结合,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少年分别开展“知乡贤、颂乡贤、学乡贤”主题教育和“做时代新乡贤树青年新榜样”活动,组织学生、青少年探访乡贤故居、采风红色之旅,激发学生、青少年的爱国爱乡情感。在全市各场所建设乡贤大厅、乡贤走廊、乡贤亭、乡贤主题道路,促进乡贤精神的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注重将乡贤文化元素融入到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在公共建筑、文化景观中以碑刻、雕塑、楹联等各种形式体现乡贤主题,用乡贤姓名命名城市道路、桥梁;开展“乡贤精神进礼堂、乡贤爱乡作贡献”主题教育,在文化礼堂中开辟乡贤长廊、乡贤榜,开展乡贤结对助学、献计献策等活动,邀请乡贤进文化礼堂作事迹报告,编排以乡贤为主题的优秀文艺节目在文化礼堂巡演。在城市核心区域建立“海宁市名贤名人展厅”,在各镇(街道)建立乡贤纪念馆,各村(社区)建立乡贤纪念室,全面展示乡贤风采。
三、树立乡贤典范,发展乡贤文化,引领社会文明风尚。要把做好乡贤文化这篇文章的“魂”落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花的绽放和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上。要激发活力,强化传承与创新并进。乡贤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传承方式,在强调原始、原汁、原貌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其时代性、发展性,充分展示乡贤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时代特征和作为核心价值观有益补充的特殊地位,注重把培育“新乡贤”、发挥“新乡贤”作用作为工作重点,使乡贤文化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坚持“立德”为先,广泛开展“海宁好乡贤”“道德模范”“民间爱心人物”和“学最美人做最美事”“人人崇尚美个个奉献爱”等评选表彰,通过典型示范,以古贤感化今贤,以前贤影响后贤,以老贤培育新贤,促进乡贤人物不断涌现,乡贤队伍不断壮大。
【英语学科的认识和发展】推荐阅读:
英语学科高三总结08-17
小学英语学科开展英语竞赛活动08-04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06-18
英语学科教学叙事07-23
英语学科教学计划10-22
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07-16
初中英语学科教学设计07-09
初二英语学科学习教学总结08-31
华南师范大学学科英语09-20
小学英语学科节方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