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2024-07-13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10篇)

1.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篇一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十大任务

编者按:昨天,市委召开五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就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作出全面部署。全会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的10方面工作(“十个加快”)。这“十个加快”也可以说是我们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十大任务。本版特作详细报道,以便大家抓好落实。加快城乡规划体系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是先导,是龙头。要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城市行动纲要,着眼全市,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资源优化配置,努力构筑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形态。当前,着重抓好三方面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一是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区域空间规划体系的龙头,具有战略性、统筹性、指导性的特点,必须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和城乡体制分割的束缚,真正体现整个区域资源配置、重大基础设施、城镇体系框架、土地利用方向、产业发展布局、重要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方面的一体化。要在这个前提下,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龙头,推进城镇体系规划、生产力布局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的融合,形成相互配套衔接、管理有序的规划体系。要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规划布局重大产业发展项目、重大公共事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建共享程度。

二是专项规划。根据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加快“十一五”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包括路网、水网、电网、环卫、防洪减灾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电、公交、市场等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建设规划等。当前要重点抓好城市景观(特色)规划、非建设用地控制规划、道路交通专项规划、城市综合管线规划和城市供排水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并加快修订近期建设计划,切实发挥建设计划在项目建设、土地收储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中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三是村镇规划。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切实加强规划工作力量和落实工作经费,因地制宜,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县域村镇布局规划,形成建制镇--中心村--自然村三级农村居住区空间布局,尽快制定中心镇、中心村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高度重视第二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不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的科学性。今年要全面完成“百村示范、千村整治”1012个村的规划编制工作。

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把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以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业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物质基础。要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扎实抓好“410产业”发展,培育引进一批关联配套企业,细化产业分工,拉长产业链,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促使“410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撑。继续强力推进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超前征地配套,加大招商力度,抓紧落地项目建设,加快企业、产业集聚,提高投入产出率。着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尽快改变部分行业、企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状况,实行“腾笼换鸟”,提升产业层次。城市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关键措施。要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城市”目标,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城市经济,努力实现市区工业“五年翻两番”的目标,力争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左右,着力提升中心城市的档

次和实力,增强集聚辐射能力。加大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力度,推进产业、人口集聚,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产业特色和经济实力的浙西城镇群。农业农村现代化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所在,也是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要坚持以工业的理念指导农业,以市场的手段经营农业,以开放的思路拓展农业,切实提高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导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使绿色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形成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六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进一步提高农业工业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要把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向农村延伸,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按照城乡一体的空间布局,着力建设覆盖城乡的路网、电网、水网、通讯网、电视网、环卫设施网等,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把交通作为基础设施延伸的突破口。在实施好黄衢南、杭新景、龙丽温高速公路和

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衢常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抓紧抓实农村公路等级化和康庄工程建设。及时改造国道、省道工程,尽快形成干支相连、区域成网、城乡顺畅的综合交通网络。到2010年,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公路通村率达到95%、路面硬化率80%以上。实施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是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按照乡镇所在地、中心村都能通公交车的目标要求,整合建设、交通客运资源,向农村延伸公交线路,尽快形成便民、快捷、经济、有序的城乡公交客运网络。

积极推进农村公用服务设施建设。加强供水、供气、通信、广电和垃圾、污水处理等网络建设和延伸,提高城乡公共设施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度。到2007年,基本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调频广播,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0%以上。基本构建城郊一体的供水网络,让绝大多数城郊农民用上城市自来水。初步形成城乡一体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逐步使城郊村、集镇、中心村的生活垃圾做到集中收集处理。不断完善城乡文化体育设施,以开展“双五结对、共建文明”活动(用五年时间,组织全市500个文明单位与500个行政村结对共建,力争把这500个结对村建成县级以上文明村)为重要载体,深入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创建文化特色村、示范户,繁荣村落文化,挖掘、保护和弘扬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快推进农民进城就业创业

积极鼓励和推动农民进城就业创业,这是加快城市人口集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把农民工作从重视素质培训,转到抓培训和促进就业、创业以及提供保障并重上来,真正让更多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稳定就业,让有创业条件的农民自主创业,让在城镇就业、创业的农民能逐步享受城镇职工、市民待遇,共享文明成果。为此,当前要着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提高农民进城就业创业的竞争力。要继续以“万名农民素质工程”为抓手,培训农民,提高农民,增强农民就业竞争力,使农村劳动力以年均3%以上的速度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向城镇集聚。要改进培训方法,根据不同对象开展专业型的技术培训、转业型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型的素质培训。要提高培训质量,市、县、乡各级都要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资源,努力建设“四个一”:即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一个比较固定的培训场所,一套比较适应的培训设施,一个务实负责的工作班子。二是着力优化农民进城创业环

境,帮助进城农民安居乐业。建立规范的企业用工制度,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同工同酬同保障,切实解决劳动用工中城乡居民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等问题。要打破二元制户籍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以居住地登记和人户一致为原则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户口一元化管理。取消农民进城的限制性政策,对外来人口试行居住证制度。同时,要研究户籍制度改革中相应的计划生育、农村承包土地、子女入学、社会保障、服兵役等配套政策的改革与完善。条件成熟的一步到位,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先缩小差距,分步到位。三是降低农民进城创业成本。对进城经商办企业的初创者,要给予城镇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政策;对租赁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标准厂房办企业的,可给予较低的租金照顾;对外来创业并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员,在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加快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近几年来,我市农村教育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教师待遇、经费投入等方面与城市的差距仍然较大。建设教育名市,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村。要以创建教育名市和教育强县、强乡(镇)、强校为抓手,逐步把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从外延扩展转到内涵提高上来,推动基础教育向优质、均衡方向发展。要在坚持分级办学的原则下,建立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乡镇一级的义务教育工作职责。要按照“四个集聚”(高中向城区集聚、农村初中向中心镇集聚、农村小学向乡镇和中心村集聚、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聚)的思路,调整优化中小学教育布局,撤并规模小、条件差、质量低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浙政办发[2005]39号文件精神,用足用好政策,争取省政府对农村教育“四项工程”的支持。同时,市、县两级财政要加强资金配套,加大对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改寝室、改食堂“两改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积极试行“爱心营养餐工程”。要深入开展教育对口支援活动,促进城乡师资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使农村学生能与城镇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育。继续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打响衢州职业教育品牌。

加快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争取用两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城乡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和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实施农民健康工程。一是努力建立市、县、乡、村分级负责的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加强考核;二是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和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以市、县综合性医院为龙头、镇街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社区)卫生室(站)为基础,构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以市、县卫生监督机构为主,在乡镇设立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加强对农村食品、公共场所、职业卫生和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三是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目前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投入少、设施差、规模小、负债重、生存难的问题,要下决心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整合资源,转换机制,激发活力,做强农村中心卫生院,搞活乡(镇)卫生院,改制乡镇卫生院分院,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同时,全面实施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在岗卫技人员的学历教育和继续培训教育,妥善分流不合格人员,提升卫技队伍整体素质。巩固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建立农村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农民身体健康。

加快新农村建设

要按照农村社区化规划、建设和管理总体目标,着眼长远,抓好当前,切实办几件有能力办、群众高兴办的事:一要抓紧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确定中心村的数量、位置和规模。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务必高度重视,及早到位。二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这是农村洁化工程的抓手,花钱少,效果好。要从城郊村、集镇、中心村抓起,逐步延伸。到2010年,全市有70%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要积极抓好试点,视条件逐步推开。三要抓好村内骨干道路整治、硬化,加大违章建筑清理整顿力度,加强农村露天粪坑、厕所改造工作。四要开展宅基地整治,建新拆旧,改善村容村貌。对此,要采取分类处置的办法,原有建新拆旧约定的要执行约定;没有约定的要研究制订补偿和鼓励政策,利用经济补偿或退宅还耕、置换指标等方式,按照一户一宅要求,推进拆除旧房和村庄整治。此外,要高度重视农村住宅建设质量和安全,正确引导农民建房消费,不要盲目攀比。五要加快实施下山出库移民工程。采取多途径、多方式,促进农民下山出库,加快农民非农化进程。到2010年,全市安置下山出库移民5万人。

同时,持续推进生态市建设。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实施“六个一批”工程为抓手,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整治工作,尤其要加强农村畜禽养殖管理,推广使用沼气,重视以饮用水源保护为主的水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物耗,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2015年基本达到生态市建设标准,实现城乡生态融合。

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

土地是农村最大资源、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严格执行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法规定的同时,要积极探索人口集聚与城乡土地适度流动置换的制度。各地要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通过转让、租赁或入股、合作经营、置换、抵押、整理复垦等多种流转形式,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到城镇就业落户的农民,其原享有30年的土地及山林承包权不变,对按规划和政策向城镇或中心村集中迁建的农村居民点,探索采取在原宅基地退宅还耕和落实一定的经济补偿后,置换一定比例的城镇建设用地;探索农村村民宅基地有偿调剂和农户退出宅基地集体有偿收储机制,给农民进城入镇购买经济适用房提供优惠政策。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理和宅基地整理,通过整理置换的用地指标优先满足本乡镇、街道范围内使用,多余的指标可在市域范围有偿调剂,调剂净收益优先返还用于村庄整治中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设施改善。要积极清理农村废弃地,盘活存量,促进流转,发挥效益。要建立鼓励向上争取土地指标和节约利用土地的激励机制。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和安全防控体系建设

以人人享有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为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逐步构筑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在城镇方面,重点要抓扩大覆盖面,提高征缴率工作,切实增强支付能力。要以“五险齐保”为抓手,推进城镇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争取到2006年实现参保企业和险种全覆盖,到2007年基本实现城镇企业、从业人员全覆盖。在农村方面,重点是巩固和发展农村五项社会救助体系成果,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实施公开、公平、公正的救助保障机制,扩大参保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对于未能纳入城乡保障救助体系之内的城镇居民,应从解决医疗保障问题入手,参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方法,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并逐步解决其它保障问题。要不

断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险的政策和实施办法,促进城乡两大保险之间互通交融,相互衔接,逐步并轨。要针对不同群体分类制定参保办法,特别要探索打破自由职业者,以及个体工商户的城镇户籍限制,只要有参保的经济来源就可一视同仁地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发展慈善事业,倡导“扶贫、帮困、送温暖”新风,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助学、助困、助残、助医、助老,建立起人人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运行机制。

按照“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综治机构联动、村级组织为主、群众民主参与”的总体思路,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整合综治、维稳资源,全面建立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健全运行和保障机制,形成联调、联防、联勤、联治、联创的安全防控体系,确保基层综治、维稳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推进民主法治村建设,积极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不断探索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形式。建立城乡公共突发事件预防体系,依法及时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强化基层信访和调解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快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积极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这是解决乡镇布局散、规模小、要素流动性差、管理成本高等问题,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利用的重要措施。目前开展这项工作的时机基本成熟。市委市政府将尽快出台指导性意见,各县(市、区)要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实施调整工作,要求于明年6月底前完成。在完成乡镇布局调整后,各县(市、区)要适时开展撤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迁移高山村的工作,扩大村庄规模,推进中心村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二是加快撤镇(乡)设街、撤村改居工作,加大城中村、园中村、城郊村改造力度。要按照城市化的要求,制订撤、并、改方案,研究安置、补偿、保障等配套政策,组织精干力量强力推进撤、并、改工作。三是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规范集体资产分配和量化办法,增强公平性、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减少社会矛盾。要积极探索村改居农民转市民后房地产产权的定性和流动政策与途径,使改居后的农民享有完整的产权和权益。四是深化城乡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发挥好政府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的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公用事业和农村社区服务业,形成政府推动、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

2.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篇二

一、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 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 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1.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我国农业基础脆弱, 农村发展长期滞后, 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打破。近年来,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 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明显加快,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就必须在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向上作出重大调整, 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障碍,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为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不平衡, 差距主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只有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快农村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目前, 城乡发展不协调,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一些农民权益受到侵犯, 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因素。只有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环境, 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 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才能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因此,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民生, 就抓住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环节。

二、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 但长期形成的城乡失衡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城乡割裂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是追求社会公平的内在要求。目前, 我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在城乡之间差别巨大, 成为是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矛盾。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将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直接与城市户口联系起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劳保待遇, 也以病假、生育、退休、死亡等单项规定的形式逐步完善起来。城市的集体企业, 大都参照国营企业的办法实行劳保。城市就业人员除享有劳保待遇外, 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城市社会福利制度还保证了具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享有多种补贴, 在业人口可由其所在单位近乎无偿地提供住房。总之, 具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以享受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和工伤等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而广大具有农村户口的农民, 则不能享受任何相关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只能靠自己出钱。

2.城乡割裂的财税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和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 并采取一系列抑农促工、强城弱乡的财税手段来保障这一战略的实施, 造成我国城乡差距的迅速扩大。一是在财税收入上, 加大农业和农村剩余向工业和城市转移。1952-1989年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国家从农业中获取了9716.75亿元。加上农业税1215.86亿元, 共达10932.61亿元。二是在财政支出上, 重点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在城市, 一切公共设施的建设经费和开支均由国家、政府和全民单位负担。但在农村, 农民必须自己出钱办中小学、办医疗、文化事业、道路、水电几乎农村中的一切公共设施。这种城乡严重割裂的财税体制, 严重制约着城乡协调发展。

3.不对称的城乡土地制度。

城乡土地的不对称性, 使农村无法与城市平等地分享由发展机遇带来的资源收益。一是农民土地包括宅基地的使用权收益和附着物所有权收益很难流动,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流动。应当尝试对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边界进行界定, 对征用土地用途进行严格限定, 缩小国家强制性征地范围, 以使其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二是缺乏对农村强制征地的严格限制, 而且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现行的补偿标准配合广为施用的征地权利, 而且征地后的土地增值收益大都流向了城市, 已经导致社会的不满和政府对征地权的滥用。三是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为承包农民提供了更大的交易土地的自由, 但没有提供以承包权进行抵押的法律基础。四是与城市居民拥有的处分其房屋的权利相比, 物权法草案对农民在处理房屋及其房屋下面的宅基地方面的权利限制的过于严格。

4.城乡有别的户籍管理制度。

目前, 我国户籍制度对于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城乡有别的各种劳动就业、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制度, 这一系列的政策保障大部分都是政府应该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但实际却是拥有城市户口的可以享受, 农村户口的则不能享受。二是户籍制度中对居民户口身份迁转的严格限制。根据政策规定, 只有少数几种特殊情况才有资格申请将农村农业户口转为城市非农业户口并迁入城市享受相应待遇。三是城乡有别的户口管理制度削弱了户籍制度在人口信息统计方面的功能。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是根据居民的城市户口或农村户口身份进行建立的, 这样, 在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方面, 就不能很好的考虑城市的实际居住人口规模, 造成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教育、医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特别是长期居住在当地而没有当地户口居民的需要。

三、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对策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既需要中央加大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 也需要各地积极探索, 大力推进农村制度创新。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 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重大, 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 依靠广大农民的智慧和首创精神, 把各项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1.改善民生,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之所以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 首先是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最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诸多制度安排中,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直接和个体相联系的, 能够最直接地促进人的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恰恰是政府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和出发点。另一方面, 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是城乡差异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城市部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就存在相对完善的保障制度, 因此, 在近年来通过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制度转换, 比较容易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制度相容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 在城市已基本建立起养老、失业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网, 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的最后社会保障线。相形之下, 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不仅是导致城乡之间的福利差距的直接原因, 也是阻碍城乡一体化最重要的制度条件。因此, 缩小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是打破多年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最有效的手段。

2.增加投入,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不断加大“三农”投入,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各级政府合理负担的财政投入体制, 依法安排落实好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出,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好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规定, 逐步增加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力度, 增加对农村水利、环境整治、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进财政资金使用方式, 通过运用参与投资、专项补助、资金配套和贷款贴息等方法, 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

这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本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流转, 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在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 对现有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和安排, 搞好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合理布局, 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必须切实改变城乡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 理顺规划体系, 打破城乡规划分离的状况, 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制度, 通盘考虑和安排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 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

4.统筹城乡社会管理。

这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基础。要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需要, 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改变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 逐步形成城市工作与农村工作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 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放宽中小城市人口服务落户条件, 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秦峰.用现代理念建设新高陵[N].陕西日报, 2009-07-07 (4) .

[2]周国富.全方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N].人民日报, 2004-11-16 (9) .

3.“六个一体”推进城乡统筹 篇三

统筹城乡发展,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也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就是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理念,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统筹城乡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条主线,对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意义重大。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国土资源部门主要担负四大任务:保发展、保资源、保调控、保权益。对国土资源部门来说,支持服务统筹城乡发展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能做些什么?如何作为?

以土地规划修编为契机,推动城乡土地规划一体化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依据,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目前,全国各地三级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实现。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时机基本成熟。下一步,应着手推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规划的结合。比如,与村镇规划相结合,科学合理规划村镇布点,对镇驻地和拟集中建设村居周边的基本农田进行合理调整,统筹安排好农村居民点、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产业发展用地,为促进城乡社会一体化奠定基础。同时,加强与城市规划、农村规划及各专业规划之间的衔接,以城乡一体规划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以保护耕地为基本要求,保障城乡从严管地一体化

耕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必然要求,是对新农村建设最大的支持和保障。要认真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严格土地执法,坚守耕地“红线”。每年对各地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保护进行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各地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市、县、乡、村逐级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实现耕地保护从“一家管”变为“大家管”。实施“全覆盖、无缝隙”执法动态巡查,构建发现、报告、制止、查处、问责“五位一体”土地管理共同监管机制,确保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在第一时间得到发现、制止和受理,有效保护耕地资源。

以土地增减挂钩为平台,统筹城乡科学用地一体化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农用地、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以及废弃的国有工矿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与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新建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实行建新拆旧的增减挂钩,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加合理的目标。通过实施增减挂钩,既盘活了农村建设用地的资源,缓解了城镇用地不足压力,又解决了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大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走出了一条以城带乡、工农互补的用地新路。

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强基固本保障供地一体化

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大力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并写入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正在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中,也把土地整治列为单独一章。我们认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须做到六个结合:与保护耕地、坚守红线相结合;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相结合;与现代农业、土地流转相结合;与增减挂钩、城乡统筹相结合;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相结合;与环保同行、绿色经济相结合。

以农村土地流转为核心,规范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

目前,农村基本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均只有一亩左右的耕地资源被承包得零星分散,极大地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农民的耕作成本,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农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利益矛盾日益尖锐,小块经营的小生产与发展现代农业的矛盾日益显现。因此,土地流转、大户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破冰”之策。站在国土资源部门的角度来审视,开展农村土地流转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有利于耕地保护;三是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四是有利于发展乡镇经济。

以创新管理机制为突破,实现城乡依法征地一体化

土地管理政策是“三农”政策的基础,统筹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农村土地制度管理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按照中央有关要求,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一是坚持农村土地整治与增减挂钩有机结合,不断创新运行机制;二是突出规划计划的管控作用,确保县、乡(镇)规划得到落实;三是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建立城乡共享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四是进一步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和征收程序,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五是研究规范产业集聚区内项目供地问题,不断完善招拍挂等土地出让方式。当前土地管理要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必须完善征地保障机制。过去,在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重点建设项目中,由于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补偿标准偏低等原因,形成了诸多遗留问题,成为了社会不和谐稳定因素,也对城乡统筹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近几年来,国务院就依法征地、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落实这些政策措施的同时,必须着力解决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就业安置问题,建立起“经济补偿、就业扶持、社会保障”三位一体的补偿安置机制。

(第一作者系益阳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4.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篇四

XX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X届X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围绕“跻身全国两百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目标,深入实施XXXX战略,全面推进XX产业工程,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XX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委、衢州市委的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不断完善规划体系,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统筹协调,构建和谐社会。到XX年跻身全国两百强,到XX年,在破除城乡体制政策障碍、统筹空间布局规划、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公共设施共建共享、就业保障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生态环境同步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基本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体系和机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面貌明显改观,农村基层建设不断加强,全市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二、主要任务

(一)统筹城乡产业布局与产业发展。

要响应城乡经济不断融洽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疑势,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三次异地的发展。一是要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以现有产业基础为依托,以XXX产业带总体布局和XX市“XX”产业规划为导向,加强空间规划和要素整合,打造“一核两区”的产业发展布局。二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优化水泥、化工两大传统产业,到XX年,全市水泥生产能力达到XX万吨,建设成为XXX省乃至XX地区重要水泥生产基地,化工产业实现产值XX亿元。坚定不移地推进XX特色产业,到XX年,总产值力争达到XX亿元。三是要坚持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工业化。按照工业化的理念,大力发展以食用菌、蜂产品、畜禽、森林食品、种子种苗等为重点的绿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的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做深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和提升一批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到XXX年,全市农产品主导产业产值达到农业总产值的XX%,农产品加工率达到XX%,农产品商品率达到XX%,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XX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XX家。四是要构筑大旅游框架,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整个XX开发建设一个大景点,把周边区域的XXXXXXXX等重要景点纳入我市旅游圈,使我市成为XXXXX省际的旅游集散地,力争到XX年,把我市建设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商品市场建设,继续发展金融保障、信息咨询、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等产业,引导基地产业陆续健康发展,争取到XX年,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XX%以上。

(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与社区建设。

按照基础设施先行的要求,统盘谋划垃圾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着力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一是要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的交通网络。重点实施好XX高速公路、XX铁路电气化改造、XX国道延伸和XX省道东移等重大项目建设,构筑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到XX年,实现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XXX%、路面硬化率达XX%,所有乡镇、中心村都能通公交车。二是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积极推进与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建设,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和千万农民饮用水、千库保安、千里清水河道建设,加强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和垃圾、污水处理等网络建设,逐步实现公共设施的城乡对接和共享。到XX年,基本形成以城市为核心、以中心镇和中心村为基本联接点、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全市集中供水率达到%。三是要加快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全面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生活质量。推进中心村建设,围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到中心村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到XXX年,建设X个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XX个环境整治村,使万饮水有困难的农民喝上清洁水,XX%的村实现垃圾集中收集处理,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大于XX%、中心村大于XX%。

(三)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人口布局。

坚持把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来抓。一是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打破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在政策上、制度上的界限,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民素质培训,着力提高农民进城就业创业竞争力,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使农村劳动力年平均以3%以上的速度向二三产业转移。二是要加快人口产业向城镇集聚。科学规划县域空间布局,加快县城和集镇建设,促进企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城镇集聚。进一步繁荣城市经济,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吸纳更多的人到城市就业,提高城市化水平。确保农村人口年均以X%以上的速度向城镇集聚,到X年,城市化水平争取达到X%,城市人口达到XX万人,建成区面积达X万平方公里。三是要加快优化城乡人口布局。加快实施“下山脱贫工程”,把地处交通不便、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高深山农民搬迁下山,异地安置到城郊、集镇的下山脱贫小区。到X年,建设X个下山脱贫小区,安置下山移民XXX人。

(四)统筹城乡社会事业与社会保障。

一是要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围绕创建“教育名市”,积极调整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努力形成“高中向城区集聚、农村初中向中心镇集聚、农村小学及幼儿教育向乡镇和中心村集聚、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聚”的新格局。到XX年,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农村中小学基本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实现“教育名市”目标。二是要繁荣发展城乡文体事业。围绕创建“文化名市”,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增强先进文化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扎实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努力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到XX年,抓好广电中心、XX大剧院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推进东海明珠工程、XXX走廊和特色文化村建设,不断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市图书馆藏书达XX册以上,乡镇(街道)文化站站房面积达到XX平方米,建设XXX市乡特色文化村个,XXXX市级个,争创省级先进文化工作先进市。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三是要加快城乡信息网络建设。到XX年,全市信息化应用水平达到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有线电视行政村联网率均达到XX%以上,入户率达到XXX%以上,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均达每百XX部以上,计算机拥有量达到每百人XXX台以上,互联网用户达到每百人XXX户以上。四是要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到XX年,基本建立健全市、镇(街)、村(社区)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业预警和应急机制。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单位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农村卫生、医疗保健体制的改革完善,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五是要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面,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五项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到XX年,初步建立城乡“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保”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倡导“扶贫、帮困、送温暖”新风,建立起人人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运行机制。

(五)统筹城乡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加大生态市建设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尤其要重视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林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XXXX年,污染预防和控制能力明显增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削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基本得到控制,重大污染隐患、社会环境纠纷和矛盾等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城乡环境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力争全市特别是城区人民群众实现喝上一类水、呼吸一级空气、居住一流环境的目标。

(六)统筹城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一是要加强城乡社会管理,确保城乡社会和谐。进一步建立健全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城乡社区管理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社会事务管理,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高度关注社会流动和社会结构变迁中出现的阶层差距扩大、贫富差距扩大、劳资关系紧张、劳动就业困难等各种矛盾,建设城乡和谐社会。二是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从制度和程序上保证人民群众反映自己意愿、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建立健全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不断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大力推进“平安XX”建设,维护全市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促进村民自治活动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到XXX年,全市农村和社区基本达到“民主法治村”和“民主法治社区”标准。三是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增进城乡居民福利。高度重视对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到XXX年,实现城市的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公共交通、饮水供给、公共卫生、环境卫生、科技文化、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全面向农村延伸和覆盖,促进城乡间的社会公平。不断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效率。

三、重点措施

1、注重规划,发挥规划先导作用。

坚持把市域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注重城镇建设和区域发展相统一,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努力构筑城乡联动发展的空间格局。一是要完善区域生产力布局。编制和实施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统一规划安排重大产业发展项目、重大公共事业项目、重大社会发展项目,合理布局居住建设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农田保护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和公共基础设施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程度,达到整个城市资源的优化利用。二是要加快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坚持山水园林城市的发展趋向,加快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步伐,建精品,造亮点,全力打造精品城市,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平台,积极实施“省级示范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游泳城市”城市联创,全面提升城市规模、品位和实力,增强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要调整村庄社区空间布局。编制和实施村庄布局规划,积极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形成“建建镇―中心村―自然村”三级农村居住区空间布局。根据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规划和实施好“城中村”改造,把“城中村”直接改造建设成为城市新社区。

2、深化改革,消除阻碍城市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最根本的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不断提高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力、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要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城镇准入条件,凡有合法固定场所、相对稳定生活来源的农村居民及其随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准予其在城镇落户,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同户籍同待遇;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机制改革。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户土地承包权入股等办法,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积极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划经营;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现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规范集体资产量化和股份权设置方式,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要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使农民的宅基地、房产等资产能在市场上自由流动,防为融资手段和创业资本;要加快推进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中心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促进部门工作重心向农村延伸,强化农村各项社会服务。

3、整合资源,加大农村投入力度。

一是要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制定从国有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培训和农村建设的具体办法。依法安排并落实好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出预算,逐步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好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向农村倾斜的政策,逐步建立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二是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市各部门实施的所有涉及农村建设的工程项目,在编制规划、申报项目、组织实施时,都要与“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当年的规划相衔接,切实解决农村建设项目分散布点、分散投资、低水平建设的问题,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把好项目工程申报关、项目资金管理关、工程验收关。在每年年底前,将下年度实施的示范村、整治村名单提供给各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在向上申报项目或制订下年度项目实施计划时,要预先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领导小组通过召开项目对接会,共同论证、审核、商定整合方案后,才能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立项。要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为鼓励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提高项目资源整合效益,市里将根据各部门争取资金和参与整合项目的实施情况,经考核后,给予一定的奖励。三是要积极探索走市场化多元化投入的路子,利用民间资金建设城乡、市里要设立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奖,激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村新社区建设。

4、以人为本,保护和激发广大农民创业热情。

农民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程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生力军作用。一是要统筹城乡劳动就业,提高农民进城就业创业能力。深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全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要打破城乡就业二元化格局,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推行城乡统一的劳动工薪制度。建立企业工人工资保证金制度,切实维护好城乡广大职工特别是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完善各项社保制度,逐步提高进城农民的社保水平。进一步扩大进城就业农民社保覆盖面,所有用人单位都必须为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进城务工人员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手续,在城镇从事自由职业的进城务工人员,申报参加各项社会保险,按照同户籍同待遇办理。进一步完善进城农民养老保险管理制度,允许进城就业农民按规定补缴养老保险费。进一步做好进城农民的医疗保健服务,允许进城就业农民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方法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自主选择医疗保险方式。三是要整合城区教育资源,保障进城农民子女接受平等教育。市教育部门要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城区教学规模,切实解决进城就业农民子女就学难问题。对领取居住证的进城农民子女就学,不得收取政策允许以外的其他费用。四是要降低进城创业成本,激发农民进城就业创业积极性。各部门要给进城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民以“平等市民”待遇,除了尽快给予办理各种手续,落实税收、工商等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外,对首次进城创业的农民还要给予享受城镇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有关优惠政策。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信贷体制改革,努力解决农民进城创业“贷款难”问题。五是要深化各项配套改革,切实维护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农村基本政策,进城落户或定居的农民,原有土地、山林承包经营权保留不变。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进城就业农民可继续享受原所在地的村级集体收益分配权。稳定农村计划生育政策,进城就业农民取得城镇户籍后,原享受的计划生育政策可继续保留5年不变。六是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推进城乡卫生事业统筹发展。要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对卫生事业投入的自然增长机制,加强城乡卫生机构的能力建设,提升卫生技术人员素质,不断改善农村卫生医疗条件。要大力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市里将按农村常住人口每人每年XX元(含省财政补助)以上的标准设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用于政府为农民购买公共卫生服务。要落实有效措施,重点加强农村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工作,提高住院分娩率,减少出生缺陷。中心卫生院要具备处理孕产妇难产的能力,有效控制或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要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使农民参保率保持在XX%以上。

四、组织领导

1、建立机构,强化统筹。市、乡镇(街道)两级都要建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建立专门工作班子,确定相应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部署,发挥好调查研究、参谋咨询、综合协调、检查监督的职能,统筹各方利益,整合各部力量,做到有人统筹、有钱统筹、有职能统筹。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并体现在工作部署、资金投入和干部配备上。

2、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一体化,关键要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从实际条件和现实基础出发,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深入研究和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与问题,善于借鉴先进的经验,善于总结运用基层和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积极探索有效的工作载体和举措,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各级各部门都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部署,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和力量配置,打破部门条块分割,整合各级资源,努力形成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格局。

3、强化基层,夯实基础。要按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的“三有”要求,切实加强农村党员、村民代表、农村工作指导员“三支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农村执政基础,充分调动好、发挥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管好用好集体资产,防止资产流失,不断壮大为群众办实事的实力,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农村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5.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篇五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8期

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成功实践

--对崇州市桤泉高新现代农业园区的调查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调研组

桤泉高新现代农业园区位于崇州市西南,辐盖桤泉、隆兴、燎原、集贤四个乡镇,被省科技厅授予“省级农业科技园”称号,是省农科院确定的全省两个“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之一。2005年园区建立以来,崇州市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成都市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高新现代农业,在桤泉高新现代农业园区走出了一条破解“三农”难题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一、园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为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崇州市成立了由市领导挂帅的桤泉高新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负责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以发展农业科技为引领,大力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一是深入开展院市合作,依托省农科院建立了农业专家大院,常年聘请农业专家36人,重点开展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服务。二是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了农业科技成果创新转化中心和农业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科研示范基地,配套完善了农业实验室、检测室及相关设备,促进了农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三是把发展工业的理念引入农业,建立了工厂化蔬菜育苗中心、1060亩标准化蔬菜大棚,以及蔬菜新品种种植展示大棚。四是适应农业规模化经营需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机械化,引进推广了开沟起垄、精量播种、电子催芽、机械插秧、大棚机防、滴灌喷灌等农业新机具、新技术,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

2.以扩大规模经营为基础,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基地。他们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特色农业。一是建立了万亩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1800亩红提葡萄十里长廊和年出栏2.65万头的优质生猪生产基地。二是组建集体经济组织新诚农业公司,按照“小业主+大园区”的模式,实施了“500亩新型农民创业园”建设项目,该项目以发展种养循环农业为主要内容,建成了6个标准化养殖单元和470亩特色种植基地。三是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实施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申报认证,同时采取政府搭台、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办法,着力打造“文井源”农产品品牌,统一注册了“桤泉牌”农产品商标,构建起了农产品公共品牌营销机制。

3.以发展加工物流为载体,做长做大农业产业链。一是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发展,桤泉农业加工园区规模达到上千亩,目前已入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4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收入达到2.8亿元,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二是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新型流通业态,一批“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馆对接”等农产品营销模式和营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继建立,建成了千亩互惠超市蔬菜配送生产基地。三是借助紧邻安仁古镇的优势,着力打造“三河、一岛、两走廊”农业休闲旅游产业。2009年举办的“百日红提葡萄暨绿色蔬菜采摘品尝活动”,接待游客12万多人,带动园区农民增收60多万元,促进了以农家乐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业发展。

4.以创新农业服务为途径,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针对土地规模经

营业主在劳务用工方面出现的招工难、用工难、管工难的现象,引导组建了利民农业劳务合作社,将土地流转出的农民组织起来,对他们进行农业技能和法制道德培训,通过市场化的劳务用工平台,有效解决了业主们在劳动用工中“三难”的问题。二是创新农机具服务方式,组建了大地农业服务公司,搭建了农机具服务平台,为业主和农业产业化企业提供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等专业服务,创造了双赢的效益。三是组建文井现代农业基地管理公司,通过与土地规模经营业主和农业产业化企业签订包括种植品种、面积、模式、时间和农资配送、劳务用工、生产管理、产量指标、费用支付等内容的协议,为他们的基地提供生产、管理、销售等全程服务。如公司为康庄农牧公司管理的200亩甜糯玉米,就比他们自己生产管理每亩要节省开支80元。

二、园区建设给桤泉镇带来的变化

桤泉高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桤泉、隆兴、燎原、集贤四个乡镇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桤泉镇,作为园区核心区和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示范项目建设试点镇,他们积极抓住机遇,实现了发展新变化。

1.镇域经济不断壮大。2009年该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1亿元,与2003年相比年均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1400万元,比2003年增加1100万元。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3年的49∶27∶24调整为2009年的38∶33∶29。农产品加工园区从无到有,规模达1000亩,入驻企业49家。

2.高新现代农业已具雏形。全镇建立专业生产基地6100亩,标准化大棚1060亩,优势特色水果红提、蔬菜产量占崇州市的10%以上。蔬菜加工企业发展到4家,年加工能力3000万吨,产品销往欧洲、日本等地,年销售额达1.7亿元。桤泉镇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四川省高校食堂农产品直供基地”,被省农业厅确定为“农产品农超农校对接试点基地”,其无公害红提标准化生产基地被确定为“四川省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由成都大好农业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建设的桤泉农产品物流中心及农产品展销中心即将落成。目前,桤泉农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依靠传统经验到依靠现代技术、由单家独户经营到规模集约经营、由单一种养到兼具农产品加工和生态观光的转变。

3.镇乡面貌明显改善。高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了桤泉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和新型城乡形态逐步形成。该镇场镇面积由2004年0.3平方公里发展到2009年0.9平方公里,人口集中度达60%。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逐步完善,实现了道路村村通,公共服务基本实现社区化、一站式。他们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先后投入3500万元财政资金,并采用BOT等模式,建成了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和100个垃圾集中收集点,对学校、卫生院、养老院等进行了改造升级。

4.群众生活显著提高。与过去单纯农业收入相比,桤泉农民如今增加了土地租金收入、打工劳务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等,步入了收入增长的快车道。2009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20元,与2004年的3350元相比,年均增长15%,高出崇州全市平均增长水平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由2003年的2.8∶1缩小为2009年的2.2∶1。同时,农民“身份”逐渐变化,许多农民实现了从菜农向业主、从商贩向老板、从农民工向产业技术工人的转变。结合耕地保护基金发放,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2009年,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到93%。

三、园区建设的基本经验

桤泉高新现代农业园区是崇州新农村建设的实验田和展示窗口,也是成都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鲜活样板,其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做到了发展一张蓝图、工作协调推进、问题及时解决,为有效整合市级各部门的职能和四个乡镇的优势资源,提高工作效能,提供了体制保证。

2.协同运用政府和市场两个推力。他们既注重发挥政府在组织规划和投资撬动方面的作用,又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形成了共同推动园区建设的合力。

3.积极扩大集约规模经营。使一批业主在土地流转中应运而生,由于新的市场主体素质更高,从而为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高度重视技术和品牌两个核心竞争力。这样既为农产品生产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基因”,又为农产品营销加入了强大的市场“元素”,从而使崇州农产品不断向着优质、高端、高效的方向发展。

5.统筹推进三次产业联动。他们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低级循环,实现了“1+1大于2”的效果,园区建设在产业互动融合中,内涵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

6.始终不忘改善民生。实现了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统一,人民群众在分享到经济发展的现实成果后,对党和政府的发展思路更加认可,从而使园区建设获得了不竭的动力。

对桤泉高新现代农业园区的调研,使我们深感它犹如一株成长中的小树,还需要不断培育才能根深叶茂。为着这一期待,我们建议:一要进一步规范劳务合作社、基地管理公司等新组建的农业服务主体的运行,不断完善运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二要在集中加工、集中养殖等新业态不断出现和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更加注重低碳循环发展,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使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三要进一步加大园区核心区桤泉镇以外其他三个乡镇建设工作的推进力度,努力增强其发展的平衡性,不断扩大园区示范的整体效应。

负责人:萧少秋

成员:谭文劲 谢辉

田媛(执笔)

6.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篇六

鄂办发〔2009〕33号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支持鄂州市做好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加快全省城乡一体化进程,经省委、省政府同意,提出以下意见。

一、把握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统筹理念促进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互动融合,用城市理念改造农村,用居民理念转化农民,以推进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为着力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均衡城乡公共服务,增强城乡发展活力,大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规划,循序渐进。从武汉城市圈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对接武汉,整合资源。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循序渐进。

——坚持市场运作,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在尊重市场作用的前提下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职能,立足制度创新,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市场牵引力与政府支持力的有机结合。

——坚持城乡联动,双向推进。按照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要求,一方面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实现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双向联动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宗旨,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1年,初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城乡教育、医疗、文化合理布局、均衡配置的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城乡有效衔接、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建立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到2011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1%,人均GDP达到32000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左右。

——到2016年,建立更加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体系建设和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城区空间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农村经济更加发达,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7%,人均GDP达到56000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900元左右,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目标。

二、明确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统筹城乡空间布局

按照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要求,谋划城乡空间格局,加快构建以主城区为中心、三座新城(葛华科技新城、红莲湖旅游新城、花湖工贸新城)为依托、十个特色中心镇为节点、其他建制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四位一体城乡空间格局。主城区以突出沿江的产业、物流、生态空间布局为重心,形成“一体两翼、四大片区”的主城区空间格局,实施“重心南移、东西拓展”战略,加快完善城市景观和配套市政设施,改善老城区居住环境;加强城南新区功能性公共服务项目布局和建设,形成主城区的综合功能新区;加快城西新区(鄂州经济开发区)建设,启动城东新区(鄂城新区)建设,形成大城市框架,提升核心辐射功能。三座新城以对接武汉、黄石为重点,发挥地域优势,壮大新城实力,形成产业集聚的优势区域,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中心镇建设,以推进十个特色镇为重点,建成一批工业带动、资源开发、商贸流通、旅游度假等特色突出、各具优势、设施良好、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小城镇群体;村庄改造,以科学规划村落分布为重点,引导农村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向农村新社区集中,建设一批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管理有序、乡风文明的农村新型社区。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武汉城市圈都市型农业示范区。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壮大水产、畜牧、蔬菜、林果四大特色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鄂州“百湖之市”的水资源优势和地处“武汉城市圈”腹地的区位优势,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结合于一体,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

——着力推进优势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打造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改造提升冶金、建材、服装等传统支柱产业。支持鄂钢、鄂州电厂、世纪新峰、顾地、鄂重、多佳等一批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品牌,带动支柱产业整体提升素质。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船舶工业等产业加速发展。构建工业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培育销售收入过20亿元的非金属加工、纺织服装集群,销售收入过30亿元的模具材料集群,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电子信息、石化、建材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能源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过500亿元的冶金产业集群。

——着力发展服务业,打造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重点支持旅游产业、现代物流业、中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围绕“一都两湖”,打造三国吴都文化游、梁子湖休闲度假游、红莲湖运动健身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业。加快房地产业发展步伐。

——着力推进节能减排,打造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减排工作机制,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重点支持鄂钢钢渣深加工等10家循环型企业以及球团厂、鸿泰钢铁等10家企业建成清洁生产示范企业;以申报“青-阳-鄂”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契机,加快鄂州经济开发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乡交通网络建设。积极构建对接武汉城市圈周边城市的交通网络体系,加快形成以城区为中心,通达区、乡(镇)、村的区域交通“1小时经济圈”。到2010年,市境重要出口路和通达开发区(新城)的公路达到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标准,通达中心镇的公路基本达到二级公路标准,通村公路基本达到三级或四级公路标准,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交通现代化和城乡公交一体化。

——加强城乡公用设施建设。加快城镇供电、给排水、供气等公用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推进公用设施向农村延伸,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

——加强农村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梁子湖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洋澜湖、花马湖、三山湖水网整治和生态修复。加快农村绿化工程建设,全面推进荒山荒滩、农村公路绿化,完成长江岸线的全面绿化,加快创建现代园林生态城市。深入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

(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

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制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确保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年增加,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投入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中小学布局结构,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城乡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的权利,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教育质量一体化。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延伸,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不断提高农民“参合率”,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繁荣城乡文体事业,加快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丰富服务城乡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和综合信息,使广播电视网络真正成为城乡居民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综合信息平台,成为“三网融合”和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加快建设三国吴都博物馆、综合体育馆、图书馆、鄂州体育艺术职业学校、文化中心、体育产业培训中心等城市文体设施。尽快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建设,推动农民健身工程向社区和自然村延伸。扶持重点艺术院团发展和文艺精品生产,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五)统筹城乡社会管理

加快推进户籍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城乡无差别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机制;加强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建立适应劳动力在城际间、城乡间流动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绿色通道。按照统一经办机构、统一服务流程、统一网络平台的要求,稳步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大病医疗救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落实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平安计划”。落实失业人员保险待遇。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制度,全面启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帮助农村特困家庭改造危房、新建住房,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完善城乡一体的“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制度,大力加强福利院建设。继续开展市、区机关事业单位与乡镇之间的人才交流工作,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和“乡土人才”工程。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加强村(社区)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三年内实现所有村(社区)全覆盖。探索建立稳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激励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并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和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六)统筹城乡市场体系

重点建设贯通城乡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做大做强鄂州蟠龙大市场,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鲜活农产品二级批发市场,形成以物流中心为核心,以二级批发市场为辐射点,以集贸市场、连锁超市、零售经营门店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强的城乡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物流配送、便民超市等新型流通业态,推进零售业城乡连锁化。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各类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协会,发展运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

(七)统筹城乡基层党建

适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趋势,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工作方式创新,努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着力构建起分布广泛、完善严密、坚强有力的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体系,配置科学、双向互动的城乡干部和人才工作体系,以城带乡、互帮互助的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体系,有机衔接、强化服务的城乡党员动态管理体系,集约利用、成果共享的城乡党建资源整合体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城乡基层党建责任体系。通过推进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努力实现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相互融合、协调推进,党建工作效益明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切实增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功能作用明显发挥;城乡党员干部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充分体现。

三、创新城乡统筹工作的体制机制

(一)创新统筹城乡管理体制。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城乡一体的大部门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社区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使政府对城市和农村的管理统一起来。支持具备条件的乡撤乡并镇,推进具备条件的城郊乡镇改设街道办事处,城郊村改设社区居委会。

(二)创新以城带乡发展机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投入机制。推进强农惠农政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引导科技要素向农业和农村转移。扶持壮大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三)创新投入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创新涉农资金管理体制,将各项资金统筹整合、相互配套,突出重点、打捆使用,形成涉农资金合力。鼓励农民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将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纳入全省试点范围。引导社会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管理。支持商业银行、国家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扩大“三农”贷款。

(四)创新土地利用机制。合理安排和调控城乡用地布局,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大力开展国土整理和低丘岗地开发。探索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建立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出让、出租、抵押、入股等方式进行流转。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探索实施农民宅基地和住房有偿退出办法,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认真实施农民新社区建设规划,采取统一规划、统建或农民自建的方式,完善各项配套设施。积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

(五)创新劳动就业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打造功能完善、平等竞争、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给予政策支持。通过实施财政补助、小额贷款等政策,支持农民兴办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就业。健全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劳务合作机制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

(六)创新改革试验推进机制。发挥先行先试优势,积极开展各项改革试点:城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城乡建设空间布局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交通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教育文化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用地开发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试点。对改革试验实行项目化管理,建立目标责任制度和纠错机制,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引导改革试验积极稳妥推进。

四、加大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政策支持

(一)扶持产业发展壮大。支持培育钢铁及深加工产业集群、石化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金刚石刀具产业集群等五大产业集群。支持鄂州改造提升冶金、建材、服装等传统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材料、港口物流和船舶工业等新兴产业,对重点产业集群和重点企业,在省级财政安排的产业发展资金、产业集群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中给予支持。支持中小企业成长,在省级安排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技改贴息资金中给予倾斜。充分发挥鄂州在长江黄金水道开发和武汉新港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将港口布局与产业布局、物流园区和新城区建设通盘考虑,把鄂州三江港区打造成为武汉新港长江南岸的核心港区。积极向国家申报“青-阳-鄂”国家级循环经济高技术开发区示范区,支持鄂州加速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支持鄂州发展水产、畜牧、蔬菜、林果四大农业特色支柱产业。狠抓种植业板块、水产片带、养殖小区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物流业,确保农产品稳定均衡供应,确保质量安全。重点抓好优质水稻、油菜、蔬菜、畜禽、水产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的产业一体化。探索涉农资金、项目整合体制机制,基础建设项目管理运行机制模式,支农资金补贴使用模式机制,不断壮大农业产业集群。支持武昌鱼集团、嘉禾粮油、凤凰薯业、梁子岛食品等一批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做大做强。实施涵闸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将长港、新港、薛家沟港、高河桥港和花马湖港小流域治理纳入国家建设规划,完成磨刀矶节制闸整险加固工程。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抓好高产农田建设和低丘岗地改造。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重点放在农村。加快武汉左岭至鄂州花湖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干线一级公路和县乡二级公路建设;争取3年完成县乡等级公路建设,实现乡乡通等级沥青(水泥)路。完成从主城区到各区政府所在地及通往全市各旅游景点的公交化改造;启动主城区通达偏远乡镇的公交化改造。努力打造“网络城镇、通村达组、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公路交通环境。加强统筹协调,按照国家“一城一网”政策,省、市相关部门和武钢、鄂钢等相关单位加强统筹协调,将鄂钢有线网络与鄂州市网络联为一体。加强村庄整治,选择100个村纳入全省村庄整治试点。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优化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繁荣城乡文体事业。加大对鄂州市教育事业支持力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将鄂州市纳入国家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二期)覆盖范围,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在鄂州市探索建立集教学生活设施、实习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技术服务市场、就业服务市场于一体的职教园区,着力加强鄂州市职业教育能力建设;加大对鄂州职业大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协调一所在汉部属高校对口支持鄂州职业大学,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支持鄂州加快建设三国吴都博物馆、综合体育馆、图书馆、鄂州体育艺术职业学校、文化中心、体育产业培训中心等城市文体设施,尽快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建设。全面优化和完善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实施有线电视通村入户、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逐步达到房屋、设备、人员、管理和环境五配套,提高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和对旧住宅区环境整治支持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和救助体系建设,在鄂州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五)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建立科技与企业投资结合的机制,加大省级财政科技资金支持力度。推进葛店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发展葛华科技新城电子信息、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对重型数控装备、模具产业、金刚石等产业的支持。以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切入点,重点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及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的开发应用与示范。深入科技体制改革,积极营造集聚人才、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和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环境。

(六)推进城乡市场体系建设。把蟠龙农产品物流中心升级改造建设项目纳入全省现代物流重大项目库,加快建设一批鲜活农产品二级批发市场。鼓励支持中商、武商、中百集团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到农村建设分店、农家店,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标准化农家店向行政村延伸,提高连锁经营覆盖率。鼓励金融机构在鄂州发展业务,积极拓宽农民融资渠道。在鄂州市积极稳妥开展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试点工作。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积极支持就业、再就业和回归创业,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给予政策支持。

(七)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推进生物质气化工程和固化碳化成型燃料厂建设,探索大中型沼气商业供气的经营运行模式;控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乡村清洁家园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加强生态修复及保护,将鄂州市“百里长港水生态城乡一体化示范带”列入武汉城市圈示范项目。加强水网改造,对洋澜湖、花马湖、三山湖进行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启动梁子湖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梁子湖湿地保护。推广应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为重点的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建设“四节一环保”示范工程(项目),支持建设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示范推广项目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项目,在防护林、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工程安排上向鄂州倾斜。

五、强化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切实加强指导协调。省委、省政府建立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统一协调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定期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协商解决重大政策问题,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有关情况。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和省直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加强工作指导和统筹协调,抓紧研究制定并认真落实支持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各部门要各尽其责,加大力度,形成整体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健全试点工作推进机制。鄂州市要加大对试点工作的推进力度,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通过建立示范区,先行先试,推动试点工作尽快取得进展。要抓紧制定并组织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建立健全改革创新的程序性规范及推进机制。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度,对重大改革试验实行项目化管理,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引导试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7.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篇七

根据协议内容, 双方将在推进城乡教育布局结构改革、城乡基础教育改革、城乡职业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制度改革、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城乡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改革、教育帮扶机制改革以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等9个方面进行合作。

具体包括, 教育部支持重庆市开展城乡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试点, 指导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给予重庆市城乡教育布局结构调整重大建设项目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支持重庆市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对重庆市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给予政策倾斜和一定的资金支持。支持重庆市建设30所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15个三峡库区移民职教培训基地, 10个区域性、开放式、资源共享型职教实训基地。支持重庆市重点建设西南政法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 对重庆市属高校新增博士授权单位和在渝高校发展博士授权一级学科给予支持。支持重庆市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支持重庆市补充边远地区农村教师实行定点招生、定点招聘。对重庆市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给予指导和支持, 在普通高等学校各类招生计划安排中给予重点支持和倾斜。支持重庆市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和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实验区。组织经济发达省市对口支援重庆市三峡库区教育发展, 安排部分部属高校对口支援重庆市属本科院校。支持重庆市探索“挂账停息”等方式尽早解决高校贷款问题, 争取中央有关部委对重庆地震受灾学校恢复重建给予政策倾斜和专项资金支持等等。

而重庆市也将在教育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努力探索, 并承诺在今后5年, 全市将累计投人500亿元用于协议的合作项目。

7月24日, 教育部和重庆市还签订了继续重点共建重庆大学的协议和共建西南大学的协议。教育部将协调有关部门, 使投人重庆大学的“985工程”三期和“211工程”三期中央财政专项经费与往期相比有明显增加;重庆市按照与中央财政专项经费1:1的配套比例。根据国家对西南大学“211工程”建设资金的投人, 我市按1:1比例进行资金配套投人。

签字仪式上, 教育部部长周济说, 直辖10年, 重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为全国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当前, 重庆在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中, 将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 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来抓, 富有远见。教育部将采取有力措施, 支持重庆开展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 力争尽快取得实效。

市长王鸿举说, 重庆市始终把教育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 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日益成为国内外投资者考虑重庆的首选因素。部市合作协议的签订, 标志着教育部与重庆市政府在新的基础上启动了全方位的合作, 标志着重庆教育改革发展的全面展开。市政府将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也希望教育部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 进一步促进重庆教育事业发展, 为全国提供有益经验。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 市领导黄奇帆、范照兵、陈雅棠、陈万志出席了签字仪式。

8.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篇八

一、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础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家一户分散的经营方式已不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农民由此产生了新的困惑与无奈。在此背景下,“合作化”运动悄然归来,实际上,这是新一代农民对新的市场环境新的生产形式的一种积极探索。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农村专业合作扭炽的发展提供了机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的机遇。

(三)科学发展观为农村专业合作姐炽提供了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发展”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定了原则。

二、成都市双流县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成效

(一)数量较多,类型多样,成效显著

目前,全县共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2个,共有成员11412人,带动农产154577户,其中协会78个、股份合作组织3个、专业合作社31个;种植业51个、养殖25个、营销业14个、社区业1个、沼气服务业21个。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5个,专合组织成员户均收入18238元,带动农民户均收入16038元,县扶持资金250万元。

(二)模式创新

专业合作组织通过“三引一抓”(引资金、引项目、引人才、抓示范),积极探索“协会+公司+农户”、“合作社+专业大户+农产”、“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联合社+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大力引导、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动了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速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

(三)特色鲜明

双流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兴办主体多元化。在现有112个专合组织中,由农民牵头发起成立的有76个,占68%;由企业发起成立的有20个,占18%;由事业服务组织及农技人员发起成立的有8个,占7%;其他8个,占7%。二是合作形式多样性。近年来,专业合作社实行以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与劳动合作,突破了过去单一劳动合作形式,主要形成了以产品和技术为纽带的关系比较松散的社团性专业协会,以交易和劳动联合为主的关系比较紧密的专业合作社和以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联合的股份合作社。三是合作内容综合性。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广大农户间的合作内容已从单纯的生产环节拓展到产前、产中、产后整个环节,合作领域从个别产品拓展到种植、养殖、加工、仓储、运销、技术、信息服务等全领域。

三、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城乡统筹的启示和建议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水平,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和加人世贸组织后新的市场环境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内容,是农民群众在农村经营体制和组织制度方面的创新,是农民群众在农村经营体制和组织制度方面的创新。目前,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促进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结合双流县的实践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识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要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首先让农民意识到它在改善农村经济状况和农村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仅靠少数几个积极分子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教育引导和大力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宣传、引导、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将其放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指导、典型示范、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让农民看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农民充分认识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性和现实性,激励农民自觉加入对口的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完善制度,促进农村专业合作姐炽规范性和稳定性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性和稳定性的获得需要建立相关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处理好与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的关系。

就外部制度来说,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应处理好与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实行自我合作、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组织形式,它虽然接受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但仍应具有独立自主性。政府应始终坚持“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于预”的原则来处理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关系。在与企业的关系方面,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应根据组织内部经营的需要,吸纳各种类型的企业参与加入,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以市场为导向,在组织内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

就内部制度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二是健全机构设置。除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代表大会外,还应设立监事会,建立合作组织内部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三是建立一套严谨的管理制度;四是建立内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加人科技创新力度,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力度,可以采用如下方法:一是以大专院校为依托,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二是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实施品牌战略;三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立体化经营。

(四)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职能,强化农民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认同

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的职能来看,主要是向成员提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各类服务。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可通过语音服务平台、短信平台、网站、现场指导等无偿提供各种便民咨询服务,切实加强组织与农产的联系,赢得农民的普遍认同,吸引更多农民加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9.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篇九

**地区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三创三强”活动中,着眼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互动和区域互补,充分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城乡共创”的有效形式和载体,努力形成城市农村党建工作整体推进的长效机制,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一是建立城市社区与农村党支

部结对帮扶制度。近年来,**地区按照双向选择、优势互补的原则,积极引导城市社区党组织与农村党支部结成帮扶对子。目前,全区98个城市社区中有52个城市社区党组织与农村党支部结成了帮扶对子。实践中,城市社区充分发挥在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结对帮扶的村送信息、出点子、办实事。农村党支部也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为城市社区工程项目的拓展、能人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市市西办事处北门社区与塘房村党支部结成帮扶对子后,充分利用该村地处城郊的地理优势,帮助其发展“农家乐”餐饮24家,使该村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增加了群众收入,带动了经济发展。而该村为社区集体企业的发展积极协调土地,实现了双赢。

二是大力开展城市企事业单位、学校、科研院所党组织与农村党支部“手拉手”活动。以“联姻”的形式,开展“城乡组织手拉手、互补共赢谋发展”实践活动。目前,全区已有333个城市企事业单位、学校、科研院所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建立了“手拉手”关系。实践活动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通过制定村级发展规划,理清工作思路,建立农业生产、畜牧养殖示范基地等形式,增强了村党组织领导发展经济的能力,提高了农民素质。地区农业学校与纳雍县老凹坝乡以联办的形式,举办畜牧兽医中专班,为该乡培养了50名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促进了该乡畜牧业的发展,使畜牧业成为该乡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地区工业学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走出校门,深入全区煤炭企业调研,并与一些煤炭企业党组织建立“手拉手”关系,积极为企业培训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有效提高了我区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金沙县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动员县直100个党支部帮扶100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县直1000名机关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帮扶1万名党员,加快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三是积极探索特派员制度,推进农村经济发展。针对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近年来,**地区积极探索特派员制度,各县市在考察考核与自愿相结合的基础上,以金融助理员、经济特派员、科技特派员等名义,下派了1200余名特派员进乡驻村工作,帮助农民群众协调生产发展物资和资金,指导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推广科技兴农项目。在推行特派员制度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双向选择、利益互动、统筹兼顾、讲求实效的原则,通过实验示范、项目带动、市场拉动、建立利益共同体,逐步形成了促进特派员制度健康顺利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是不断完善干部职工面向农村、服务基层制度。中共**地委认真总结近年来**地区在“城乡共创”中的好做法、好经验,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做法,制定出台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面向农村、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各县市还把干部在农村的工作经历作为了职务晋升的重要条件。赫章县在今年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工作中,把拟任职的16名同志首先安排到新农村示范新村工作锻炼,根据其工作实绩,经考核考察合格后方可正式任职。纳雍县在乡镇换届工作中,规定下派到村工作的大学生不受现职级限制,可提名作为乡镇班子成员或党委委员的推荐对象。这些措施,有效推进了“城乡共创”工作。

五是充分发挥农民经纪人在“城乡共创”中的“纽带”作用。在广大农村,农民群众信息闭塞、市场意识淡薄,农民直接进入市场能力低,一方面是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是农民群众生产的农产品卖不到好价钱,产销脱节严重,直接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地区针对这一现状,在“城乡共创”活动中,积极培育和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鼓励一批头脑灵活、市场意识强、信息灵通的农村经济能人和种植大户跳出农门,专搞农产品营销,成为农民经纪人。在以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各级政府为农民经纪人充分发挥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在政策和信贷资金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使他们成为活跃农村经济的骨干力量。纳雍县新房乡针对本乡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薄弱环节,培育了带动型、营销型、民工型、科技型、管理型、信息型、项目型等七种类型的农民经纪人队伍,并且成立了农民经纪人协会,为农民提供了一个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收入的途径,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0.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篇十

求是》 >> 2009年 >> 2009年第23期作者:陈宗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切实转变,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围绕加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目标,在新的起点上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奠定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坚持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统筹城乡经济建设,使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较快地提升农村经济,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我国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失衡的主要根源在于城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产业发展的不协调。城市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工业为主,农村则以小生产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农业为主,且城乡产业自成一体,关联性不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必须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注重发展城乡关联产业。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一是要借鉴工业的生产理念,发展高效农业。要对农业实行企业化管理,注重提质降耗,讲求成本核算,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要有序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形式的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二是要借鉴工业的质量理念,发展优质农业。要进一步强化农业质量意识,以市场准入为切入点,建立推广相应的农产品标准体系,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通过对农产品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三是要借鉴工业的科技理念,发展科技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生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基础和保障,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技示范辐射作用,使农业科技创新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要借鉴工业的经营理念,发展市场化农业。要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实现农工商、产供销、农科教等多形式的一体化经营,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联结成为完整的产业链,增加农业的附加值。当前,重点要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市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三大建设”,形成“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中介组织+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城乡关联产业,必须改变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割裂的封闭运行方式,通过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城乡产业布局,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支持优势农业产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设施化生产经营,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这样的产业集群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既能加快发展速度,又能提高经济效益。

二、统筹城乡劳动就业,提升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实力

农民生活宽裕并逐步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缩小不断扩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实践证明,破除城乡二元就业结构,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建立农民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为此,需要继续推进城镇化、工业化,扩大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小城镇规模,增强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功能;要打破城乡体制和政策分割,推进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平等就业制度,实现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要健全服务体系,加大管理力度,积极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有9亿农民,即使城镇化水平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也无法将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人口从农村充分转移出来。因此,除了推动农民有序进城务工之外,还需要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开拓各种乡村就业渠道,包括进行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发展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小城镇建设和村庄治理,有针对性地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诸如水利工程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目前有大量农民工返乡。不少地方政府出台了各种帮扶措施,其中对农民工、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普遍采取的措施之一。开展这样的培训,不仅是推动解决当前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良策,从长远看,利用这次机会,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进而大范围地提升我国的人力资本,更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目前,政府组织的农民工培训主要是在输出地进行,容易导致培训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地方政府更积极主动地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更多地从市场用工需求出发,结合农民工个人意愿,开展培训服务。城市劳务市场与企业联系密切,信息完善,由它们与企业一起组织农民工培训,效果较好,应该更多地利用城市劳务市场来组织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与亿万农民群众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仍然十分落后,突出表现为:农村居住点小、散、乱,基础设施不配套,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恶化,等等。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聚集地。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基础,也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村庄的规划建设必须坚持城乡统筹,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通过规划指导建设,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形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要在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城乡规划体系,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市、县域城镇建设、产业结构、村庄布局、农田保护和生态涵养等。在城乡整体规划基础上的村庄建设,既要有利于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又要有利于农村生产要素集中,统筹安排工农生产、土地利用、住宅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合理布置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发展。

村庄规划建设需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立足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行节能、节水、节地等措施,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土地、能源等资源。当前,特别要严格保护耕地,集约使用土地,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基础上优化空间结构与布局,整合资源与要素,方便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二是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要尊重自然,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发展循环农业,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三是要考虑经济适用。既要考虑建造成本的经济性,又要考虑建成使用后维护成本的经济性,从而确定合理的建设目标,防止人力、财力投入的浪费。四是要体现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结构、区域人文自然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应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建设各类乡镇和村庄。五是要保持文化传承。要尊重传统,注意保护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名木古树、名人故里等,延续农村乡土文化氛围,建设风貌独特的人居环境。

四、统筹城乡社会力量,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统筹城乡各方面力量,努力实现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的有机统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建设方案都应经过村民讨论、民主决策,切实做到不急于求成、不搞一刀切、不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不搞形式主义,避免新农村建设模式化、运动化。同时,要通过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强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风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各级党委、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服务者。要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给予新农村建设更多的投入和支持,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推动力。要积极建立城市支持和带动农村的长效机制,可以通过组织机关、团体、企业、学校、街道等,开展“城乡一对一帮扶”等活动,动员城市力量,采取多种形式,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密切城乡关系;也可以在各地开展的“一村一名大学生”等活动基础上,在农村尝试建立“三农工作站”,鼓励和引导一大批有志于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公务员等,自愿到“三农工作站”开展短期或长期服务,培养锻炼一批热爱“三农”工作、具有“三农”工作经验的干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大量优秀人才。

新农村建设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凝聚更广泛的力量,提供更丰富的资源。由中共中央统战部牵头,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围绕贵州省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献计出力,20年来,先后为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提出重大建议140多条,直接投入资金和协调引进资金、捐赠物资达4亿多元,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学校、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广泛开展技能培训、资助贫困学生、义务就诊等活动,为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一实践,为发动社会力量,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创造了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实现形式。要积极探索通过适当的组织形式和适当的参与机制,组织引导海内外各界力量团结一致,携手同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伟大实践,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群策群力,深化改革,扎实工作,新农村建设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上一篇:县委办公室向县委常委会汇报材料下一篇:电商双十一的宣传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