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建设内容(精选8篇)
1.重点实验室建设内容 篇一
临床科室建设
4.1.2.4科室组织构架图
4.1.2.6科室相关照片资料(上墙科室名称、科室人员信息、科室内部环境<大致>,约4—6张照片)4.2.3.1中医特色服务技术项目汇总表 4.2.3.2各科室中医特色服务技术项目一览表 4.2.3.4科室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简介
4.4.2.1各科室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学习培训资料
4.4.3.1中医诊疗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各科室每个优势病种准备不少于5份病历以备查,要求做好科内质控)4.4.4.1 2017年度各科室优势病种的疗效及中医药特色的年度分析、总结和评估及优化方案
4.4.5.4各科室准备不少于10份病历以备查,要求做好科内质控,符合中医住院病案首页相关标准(病案首页)4.4.6.1 4.4.7.1各科室准备不少于10份病历以备查,要求做好科内质控,符合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相关标准,三级医师查房记录符合规范
4.4.8.1各科室准备不少于5份疑难病例病历以备查,要求做好科内质控,疑难病例讨论内容符合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且能体现急危重症、疑难病的水平4.5.1各科室准备不少于5份疑难病例病历以备查,要求做好科内质控,疑难病例讨论内容符合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且能体现急危重症、疑难病的水平
4.6.1.1相关专科(如骨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等)准备不少于3份病历以备查,要求做好科内质控,提供床旁早期专科疾病的康复
4.7.2.1 医务人员临床路径方案培训资料 4.7.3.1 相关专科准备不少于3份临床路径病历
4.7.4.1临床路径效果评价、工作总结及持续改进措施(科室)
4.7.4.2临床路径病历质控记录
4.9.3.3 出院患者中医诊疗技术项目比例图
4.9.4.2 临床科室中医综合治疗室项目开展情况(简介及图片)
重点专科建设
(骨伤科、内一科、内二科、肿瘤科、针灸科、脑病科、老年病科)
3.2.2.2各个重点专科科室专科建设年度计划
3.2.3.1各个重点专科科室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 3.2.3.2各个重点专科科室落实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情况小结分析(2014、2015、2016、2017年度)
3.2.4.1各个重点专科科室优势病种目录
3.2.4.2各个重点专科科室优势病种出院人数统计表 3.2.4.3各个重点专科科室优势病种住院中医治疗率、疗效(治愈、好转、无效)统计表
3.3.3.1重点专科各科室准备不少于10份归档病历以备查,要求做好科内质控,符合中医病历书写规范,反映中医辩证思维理念,且中医辩证论治正确率达到100%。三级医师查房记录书写规范,上级医师查房体现水平且具有指导性意见。3.4.2.1重点专科科室优势病种中医疗效分析、总结报告及优化方案
3.4.3.1重点专科科室优势病种出院人数统计表 3.4.3.2重点专科科室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统计表 3.4.4.1重点专科科室优势病种出院人数逐年增加 3.4.5.1重点专科科室门诊人次统计表,占全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
3.5.2.1各重点专科科室中医临床路径培训学习记录 3.5.3.1各重点专科科室准备不少于3份临床路径病历以备查,要求做好科内质控,符合临床路径相关标准。3.5.4.1各重点专科科室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半年及年度统计分析、总结评估及持续改进措施
3.6.1.1各重点专科科室中医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3.6.2.2各重点专科科室准备不少于5份病历以备查,要求做好科内质控,合理应用现代技术与中医药技术相结合,诊疗效果较好。
3.6.3.1个重点专科科室常规诊疗技术项目开展情况 3.7.1.4各重点专科科室学术经验继承年度工作计划 3.7.3.1各重点专科科室学术经验继承人准备不少于3份临床路径病历以备查,要求做好科内质控,有代表性的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应用证据。3.8.1.1各重点专科研究室队伍建设及职责
3.8.2.1各重点专科科室临床研究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 3.8.3.1各重点专科科室优势病种研究课题目录
2.重点实验室建设内容 篇二
1. 建设概况
目前,江苏省共建有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105家,其中国家级34家(含国家重点实验室22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6家、省部共建实验室4家、军民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71家。累计投入44.27亿元,其中国家拨款11.47亿元,省拨款3.47亿元,引导社会投入29.33亿元,建有固定研发场所51.89万㎡,平均每家实验室研发场所5137㎡;拥有3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2835台(套)。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以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占86.4%;在产业布局上,89.5%的重点实验室建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且以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和新材料领域为主,分别占38.1%、15.2%;在学科布局上,覆盖了全省部(省)属高校自然科学领域优势学科的44.4%;从依托单位性质看,以高校为主,占68.9%,由企业牵头建设的有13家。
这些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江苏省加强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行业高端人才提供了有效手段,在培育新兴产业、强化优势学科、提升传统产业、突破产业前沿关键技术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2. 建设成效
(1)重点实验室是标志性成果的产出源。
2012年,全省重点实验室共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3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申请发明专利2538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02件,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或专著5572篇(部)。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神经再生研究重点实验室围绕“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技术及其应用”开展系列研究,在临床取得突破性进展,术后随访3年,患者损伤肢体功能明显恢复,有效率100%,优良率88.9%,获得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重点实验室是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者。
重点实验室累计承担国家973计划188项、863计划101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31项,共获国家财政支持23.87亿元;仅2012年立项的国家973计划项目中,由重点实验室牵头承担的占全省的53.6%。如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两年来主持了7项973项目、7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6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8项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一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累计获得国家财政支持近2亿元,彰显了该实验室在材料化学工程领域的整体优势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
(3)重点实验室是高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
重点实验室拥有固定研发人员4922人,其中两院院士58人,占全省院士总数的64.4%,高级职称和博士比例均超过50%,获省级以上人才计划支持过的人员793人,其中,“千人计划”、省“双创人才计划”、省“科技创新团队”分别为24人、32人和3个;培养博士1955人。如机械结构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淳生、胡海岩2位院士领衔,面向国家航空航天战略需求,以力学与控制、信息和材料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特色,发展机械结构强度和振动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先后培养出国家“千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青”4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干高效的高水平学术梯队。
(4)重点实验室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好帮手。
2012年,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受聘企业长期技术顾问292人,接受企业人员兼职研究生导师198人,为企业培养技术技术应用人员近2万人次,接受横向委托项目1359个,成功转让技术128项,共获得经费5.04亿元。如江苏省道路载运工具新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式、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技术(专利)转让、委托研发等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持续动力。截至目前,该实验室与江苏省内7家企业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为3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项目经费达3000万元;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2项,新增利税9000多万元。其中,为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提供“乘用车新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及关键零部件设计技术”,帮助该公司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发了“无刷电机驱动的小齿轮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获得了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
3. 存在问题
(1)开放力度有待加大。
目前,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对开放课题的支持强度较弱,截至2012年平均每家重点实验室累计设立开放课题不到8项,开放课题基金50万元以上的仅占25.7%,部分实验室开放课题相对分散、重复设置,尚未形成开放课题的研究特色;重点实验室虽然集聚了江苏省大部分科技创新资源,科研、学术水平较高,成果颇丰,但面向社会的资源释放和成果转化尚不充分,3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纳入省级或当地大型仪器共享协作网的占53.3%,建设科普开放基地的比例不到50%。
(2)协同创新有待加强。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较多布局在交叉学科,对各研究方向间创新要素的有效汇聚提出很高要求,但很多重点实验室立项后即由各部门机械分工、各自为战,这一现象在高校重点实验室中普遍存在;同一领域或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之间交流互动较少,很难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对整体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引领支撑作用发挥不明显。
4. 对策建议
(1)建立高效的科研开放机制。
引导重点实验室立足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通过重点实验室网站、省科技厅网站、报刊等方式公开发布开放课题,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研究人员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情况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纳入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根据研究需要,建立访问学者制度,保持科研人员的适当流动性,积极接纳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人员参与重点实验室建设;同时鼓励固定人员“走出去”,与其他科研机构交流学习,或深入企业,加强与产业界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学术交流、互访、联合培养人才、参加国际会议等,拓展国际视野,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2)激发协同创新的潜在能力。
组织策划同领域或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在加强联合、发挥群体优势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尝试突破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壁垒,有效汇聚创新资源,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增强彼此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积极推动重点实验室面向全省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需求,开展跨领域、跨行业的技术协作与联合攻关,增强实验室的技术集成和协同创新能力;引导重点实验室主任从实验室发展全局出发,统筹各研究方向的同步、有序、互动发展,实现实验室内部的协同创新。
(3)探索多种形式资金支持方式。
借鉴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模式,转变“重建设、轻运行”的观念,在建设期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通过建成后的绩效考评,给予更大力度的持续运行经费支持,为其开放运行、创新研发提供经费保障;以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目标,在与科技部会商的基础上,将运行绩效考评中优秀、竞争优势明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协调组织、发改、经信、教育、卫生、海关、税务、工商等相关部门,为重点实验室争取人才计划、科技项目支持的政策倾斜及关税减免、自主研发设备免征营业税等政策优惠。
(4)加强重点实验室文化建设。
实验室文化特别是创新文化,是指围绕实验室工作而建立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技术技能、行为规范及其他相关成分的总和。引导重点实验室搞好文化建设,特别是创新文化建设,对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励培育创新思维、造就创新人才、取得创新成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重要的战略意义。
摘要:江苏省重点实验室为江苏省加强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行业高端人才提供了有效手段, 在培育新兴产业、强化优势学科、提升传统产业、突破产业前沿关键技术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文章总结分析了重点实验室在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方面的建设成效及存在问题, 提出进一步发挥重点实验室支撑作用的对策建议。
3.重点实验室建设内容 篇三
【关键词】城市缺水;建设;重点实验室;必要性
蚌埠市是安徽省中心城市之一,既处于长江三角洲及沿海发达地区经济、技术直接辐射范围内,又是陇海—-兰新经济带上综合发展条件较好的城市之一;同时因地扼京沪铁路、京福、沪洛高速铁路中段,是国内交通运输大动脉联系长江三角洲各大城市与华北、东北和中原、西北等经济区纽带上的重要枢纽。这种区位优势将促使蚌埠市发展成为长三角及沿海发达地区经济技术与中西部地区能源、原材料等互补优势、传接与融合的“接力站”,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蚌埠市全市国土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位于淮河中游偏下。全市地跨淮河两岸、北靠淮北平原、南托江淮大地、千里淮水穿市而过,淮河在蚌埠境内全长150公里,区域流域面积838平方公里。蚌埠境内水面较多,且多是淮河中下游的主要支流和湖泊,全市境内水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9.01%。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及不重视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市水资源占有量与利用程度与整个淮河流域一样,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近几年淮河流域的水质监测结果,淮河流域除干流水质基本达到Ⅲ类、Ⅳ类水标准外,大部分支流水质均为Ⅴ类或劣Ⅴ类,当前蚌埠市的水环境质量状况与整个淮河流域的水环境状况相似,存在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性缺水的双重威胁,水环境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蚌埠市水资源现状分析
1.1蚌埠市属于缺水区
我省蚌埠闸上沿淮淮北地区,系指淮河南岸的蚌埠、淮南两市城区和霍邱、寿县、怀远三县沿淮一带及蚌埠闸上涡河以西的我省淮北平原,面积约占全省的1/6,人口约1700万人,其中1460万人居住在淮河以北近2×104km2土地上。该区域人口密度大、耕地率高,年均降水量约900mm,人均水资源量多年500m3,按照国际通用的水紧缺指标判断应界定为资源缺水区。随着蚌埠经济迅速发展,蚌埠市面临着缺水的危机。
1.2蚌埠市用水总量分析
2008年蚌埠市总用水量2.47亿m3,城镇用水1.3亿m3,占总用水量的53%,其中城镇生活用水0.32亿m3,占13%,工业用水0.98亿m3,占45%,农村1.17亿m3,占47%,其中农田灌溉用水1.13亿m3,占45%,农村生活用水0.04亿m3,占2%。
1.3水资源消耗高加剧了蚌埠市缺水现状
1.3.1蚌埠现状供用水总量分析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虽然城市工业用水占总用水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由于工业快速发展,其供水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另外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镇生活用水所占比例持续增加。农村生活用水基本保持稳定。根据以上分析,蚌埠地区缺水现象继续加重。
1.3.2蚌埠市第一次水资源供需平衡
蚌埠市第一次水资源平衡是指在现有供水工程挖潜基础上的平衡,城市与农村供用水量平衡分别计算。
据初步分析,在适当限制农业用水和弃分挖掘现有水源工程供水能力的条件下,在现状1999水平年,蚌埠市75%保证率城市用水基本满足要求,仅郊区农业存在少量缺水。95%保证率缺水0.71 亿m3,其中城市缺水0.30亿m3,郊区农村缺水0.35亿m3,缺水的主要原因是特别枯水年淮河水量及水质均不能满足城市供水要求。
据分析,在95%保证率情况下,如不考虑水质性缺水因素,蚌埠市2013年和2030年的城市缺水量分别为0.71亿m3和1.76亿m3;考虑水质性缺水后,蚌埠市2013年和2030年的缺水量分别为0.92亿m3和1.93亿m3。
1.4地表水水质污染严重增加了蚌埠市缺水压力
水质污染一直是蚌埠市城市供水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自80年代以来,随着淮河流域工业,特别是造纸、制革、化肥、酿酒和印染等“五小”工业的兴起,大量工业、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淮河及其支流,致使水环境严重恶化,COD、BOD及酚和氨等多项指标超标。近年来虽经过努力污染治理,但目前淮河、龙子湖、八里沟、席家沟等水体仍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河段水质超Ⅴ类水。部分水功能区丧失原有的水体功能。
1.5蚌埠市生活、重点工业企业废水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蚌埠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从2004年到2008年呈波动变化,先减后增。2008年比2004年增加了0.9个百分点。工业废水中COD的排放量几年来基本呈减少趋势,到2008年,COD排放量比2004年减少了0.32倍。工业废水中NH3-N的排放量却呈上升趋势,到2008年增加了1.05倍。2004年-2008年蚌埠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COD、氨氮呈上升趋势。
1.6蚌埠市地表水达标状况
《蚌埠市地表水功能区划》中水功能区共44个,其中包括渔业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景观用水以及混合区。2008年蚌埠地区淮河干流河流水质达标率为80%,支流及湖泊的水质达标率为41.2%。(注:数据来源:市环境监测部门淮河干流蚌埠段历行监测数据归纳而得。)
1.7淮河蚌埠段水质污染状况
从淮河蚌埠段2000年-2008年水质类别变化分析,淮河蚌埠段水质呈U字形变化趋势,也就是说淮河蚌埠段水污染出现了回潮现象。
2.建设蚌埠市污水处理研究重点实验室形势发展需要
目前蚌埠市仍以淮河水作为饮用水源。由于水质差,不得不增加沉淀投药量,处理费用较高,尤其是遇到污水团下泄,用药量增加近十倍,水处理成本增加7-8倍,整个枯水季自来水公司处于保本或亏本状况。如2001年8月淮河污染团下泄的几天,自来水公司每处理一吨水亏损0.5元,总亏损达上百万元,即使这样,饮用水中的NH3-H仍难达标,并且还有异味,长期饮用超标水对人体健康也回产生危害,易诱发正铁血红症及癌症。
为尽快改善我市的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变过去污染放置主要偏重于末端治理的被动局面及我市污染防治工程市场大部份被外市占领的不合理状况,充实和加強我市环境科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队伍,建设蚌埠市水处理研究重点实验室是实现上述目标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环境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应面向环境保护主战场。没有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及优质、可靠、高效的环保产品和设备,就不可能保证前述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因此,建设蚌埠市污水处理研究重点实验室,并以此来支持和稳定住一支高水平的环境科技研究开发队伍,对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向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转变,实乃当务之急。
4.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书 篇四
实验室名称:
所属领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实验室负责人:
实验室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填报时间:
内容提纲
一、实验室名称、领域和学科分类、申请单位、主管部门
二、建设实验室的目的和意义
1、科学目标(该实验室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2、教育贡献(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贡献)
3、国家和地方发展的支撑(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国内外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
四、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水平等(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近5年承担的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任务、代表性科研成果如奖励、发明专利、代表性论文或学术专著等)
五、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
六、主要工作规划、预期目标、水平(从学科发展、研究内容、科研条件、人才队伍等方面阐述)
七、已具备的实验条件(科研用房、仪器设备、配套设施)
八、科研队伍状况及培养人才的能力(学术带头人简介及其代表性成果,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和稳定的措施,研究生培养情况)
九、建设规模和预算
十、实验室依托单位意见(配套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
5.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 篇五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
一、政策依据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二、支持方式/支持标准
市科委根据重点实验室定期评估成绩,结合考核情况,确定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评估结果分五类:“优秀”、“良好”、“一般”、“ 基本合格”与“不合格”。
(一)评估结果为“优秀”、“良好”的,将以“后补助”方式给予经费资助,主要用于补助重点实验室在评估期内的科研支出。
(二)对评估结果为“基本合格”的实验室,市科委予以警告,实验室和依托单位在半年内需提出整改方案报送市科委;
(三)评估结果为“不合格”的,或连续两次评估结果为“基本合格”的实验室,市科委取消其重点实验室资格;
(四)其他不参加评估或中途退出评估的实验室, 视为自动放弃重点实验室资格。
三、申请条件
(一)重点实验室名称、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合理,在本领域中具有国际、国内或上海市先进水平或特色,能承担和完成国家及上海市重大科研任务。以基础研究为主的重点实验室,研究实力强,在本市处于领先水平;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重点实验室在本领域能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关键技术和共 性技术提供创新支撑。
(二)具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以及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和技术人员队伍。固定人员应在二十人以上。
(三)具备良好的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等实验条件,重点实验室面积应在一千平方米以上,物理空间相对集中。
(四)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五)
依托单位须承诺加盟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运行管理、科学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开放交流提供必要的配套条件。
四、申请流程/申请途径
重点实验室建设由依托单位向市科委提出申请,并报送《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市科委组织专家评审,根据评审意见汇总和决策。
对批准立项建设的,依托单位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组织编写建设计划任务书,审核后报送市科委。市科委与依托单位、重点实验室共同签订建设合同和计划任务书。
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限不超过两年。建设完成后,依托单位向市科委提交验收申请,市科委组织专家进行验收,通过验收后列入重点实验室序列。
6.重点实验室建设内容 篇六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 重点实验室的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针,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培养创新性人才。其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
第四条 重点实验室是依托高等学校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研实体,依托高等学校要赋予实验室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为独立的预算单位,在资源分配上,计划单列,与院、系平行。
第五条 重点实验室是学科建设的重点,依托高等学校应将其列入重点建设和发展的范畴。
第六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第七条 重点实验室要接受定期评估,优胜劣汰,动态发展。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八条 教育部是重点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二)指导重点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
(三)编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
(四)审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重组、合并、降级和撤消。
(五)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六)组织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验收和评估。
(七)拨发、配套有关经费。第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地方所属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的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地方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的发展规划。
(二)组织地方高等学校申请重点实验室立项,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并指导运行和管理组织编报建设申请书、计划任务书和验收报告。
(三)审核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四)监督项目建设和重点实验室的运行。
(五)落实项目建设和重点实验室运行的配套经费。
第十条 高等学校是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依托单位,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和重点实验室的直接管理,主要职责是:
(一)成立党委书记或校长负责的,科技、人事、财务、国有资产、研究生院(部)、211办(学科建设办)等部门参加的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委员会,协调解决重点实验室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二)提供开放运行经费,设立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以及提供其他配套条件和后勤保障。
(三)将重点实验室建设列入学科建设计划,支持相关学科优秀人才在实验室和院系(所)间的流动。
(四)负责遴选、推荐重点实验室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候选人,聘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委员。
(五)对重点实验室进行考核,组织做好重点实验室验收与评估的相关工作。
(六)根据学术委员会建议,提出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和目标等重大调整意见报教育部。
(七)根据本办法,制定本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施细则。
第三章 立项与建设
第十一条 重点实验室的立项与建设管理主要包括立项申请、评审、计划实施、验收、调整等。
第十二条 重点实验室立项申请的基本条件:
(一)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本学科领域属国内一流水平,具有明显特色。具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或工程项目,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能够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二)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有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和团结协作、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有一支学术水平高、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敢于创新的优秀研究群体;有良好的科研传统和学术氛围。
(三)具有一定面积的研究场所和一定规模的研究实验手段(实验室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并相对集中;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2000万元,部分纯基础学科除外)。有稳定的管理、技术人员队伍与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
(四)依托单位应保证实验室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50万元),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和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五)一般应为重点学科,并符合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总体布局。
(六)国家重点实验室立项时,一般应当是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部门或地方重点实验室;地方高等学校申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时,一般应当是已运行并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地方重点实验室。
已建成的重点实验室也要按照上述条件进行建设和发展。
第十三条 符合重点实验室立项申请基本条件的高等学校,可根据有关要求,按规定的格式填写《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书》(附1)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书》(附2),依托单位对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书审核,确保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签署配套经费及条件保障支持等意见后,以依托单位名义向教育部行文请示。地方高等学校的立项申请需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向教育部行文请示。第十四条 教育部组织专家对高等学校提交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书》进行论证、签署意见后报送科技部。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后,由依托单位填写《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附3),由依托单位按正式公文的形式报教育部。教育部审核、签署意见后,报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书》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后,由依托单位填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附4),由依托单位按正式公文的形式报教育部,教育部签署意见后,批准立项建设。
地方高等学校的立项申请需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后,报教育部批准立项。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作为建设项目实施的基本文件和购置设备、验收的主要依据。
第十五条 凡通过科技部或教育部审定的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有关高等学校应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的要求安排建设、配套资金以及必要的运行费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应列入依托单位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计划。
第十六条 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软件等。大型仪器、设备、装置以及基本建设应采用招投标方式进行。重点实验室用房及水、电、气等配套条件,要尽量利用现有设施调剂解决。必须新建或扩建的,应纳入教育部下达给各依托单位的预算内基本建设计划,提前或同步进行安排。
第十七条 项目建设期间,项目负责人根据计划任务书组织建设。以书面形式每6个月向教育部汇报工作进展,以作为评价建设项目、拨付计划建设经费、运行经费和验收的依据。依托单位必须保证建设期限内建设项目负责人、研究骨干和技术、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对连续半年不在岗的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应及时调整并书面报告教育部。
第十八条 重点实验室在建设期间应充分考虑网络建设、管理体系建设以及对外开放平台建设,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新型科研组织形式。
第十九条 重点实验室建设坚持“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建设期间,重点实验室必须设立学术委员会,经依托单位批准后,报教育部备案。研究方向、任务与目标或建设内容与计划任务书有较大变化的,依托单位须报教育部再行审批。
第二十条 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建成后,依托单位向教育部报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申请书》(附5)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申请书》(附6),申请验收。
地方高等学校申请验收的需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后,报教育部申请验收。
第二十一条 教育部根据验收申请书,对仪器、设备、队伍建设情况、建设经费使用情况及依托单位的配套及支撑条件落实情况等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同意对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验收。
第二十二条 教育部组织验收专家组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验收(国家重点实验室由科技部组织验收专家组进行验收)。验收专家组一般由7-9人组成,包括学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其中管理专家不超过2人。重点实验室验收实行回避制度,依托单位人员与聘任的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均不能作为验收专家组成员。
第二十三条 验收专家组按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以及验收申请书,听取实验室建设总结报告,进行实地考察,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目标、水平、可持续发展、实验条件、科研及人才培养能力、建设经费使用和仪器配备以及学术委员会组成、开放运行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议,形成验收专家组意见。
第二十四条 在确认落实解决验收中提出的各项问题后,教育部发文批准重点实验室挂牌(国家重点实验室需由科技部批准),正式开放运行,同时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第二十五条 教育部积极争取有效的经费渠道支持重点实验室设备更新。确需更新设备的由重点实验室填报《国家重点实验室设备更新申请书》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设备更新申请书》,由依托单位按正式公文报送教育部。必要时主管部门有权调配由国家装备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
第二十六条 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更新应纳入依托单位的重点建设范畴。
第二十七条 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更新计划完成后,教育部组织验收专家组,对完成情况进行验收。
第二十八条 根据国民经济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及重点实验室运行状况,教育部可调整重点实验室的布局、研究方向及组成,并对重点实验室进行重组、整合、撤消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调整、重组等工作由科技部负责进行。
第二十九条 确因学科发展需对重点实验室更名,或变更主要研究方向,或对联合实验室进行调整、重组,须由实验室主任提出书面报告,经学术委员会或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论证,提出论证报告,由依托单位以正式公文报教育部。第四章 运行与管理
第三十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第三十一条 重点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全面工作。重点实验室必须设立一名专职副主任,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第三十二条 重点实验室主任由依托单位推荐,教育部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的任职条件是:(1)本领域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带头人。(2)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凝聚力。(3)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水平。(4)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60岁,原则上任期为5年,一般每年在实验室工作时间不少于8个月。
第三十三条 重点实验室主任采取“2+3”模式管理,即受聘的实验室主任工作2年后,教育部会同依托单位对实验室主任的工作和实验室的运行状况进行届中考核,考核通过后,继续聘任3年,否则予以解聘。
第三十四条 学术委员会是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主要任务是审议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审议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工作,审批开放研究课题。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重点实验室主任要在会议上向学术委员会委员作实验室工作报告。第三十五条 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优秀专家组成,人数不超过15人,其中依托单位的学术委员不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中青年学术委员不少于三分之一。学术委员会主任由教育部聘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的任职条件是:(1)学术造诣高,在一线工作的国内外知名专家。(2)年龄不超过70岁。
学术委员会委员由依托单位聘任,报教育部备案。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年龄不超过70岁,任期为5年。每次换届更换的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一。
第三十六条 重点实验室必须设立专职秘书,协助做好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十七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课题制管理和试行下聘一级的人事制度。重点实验室研究队伍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固定人员规模一般不少于50人,由实验室主任根据需要进行聘任。重点实验室应按需设岗,按岗聘任,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要积极聘请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人员进入重点实验室工作。
第三十八条 重点实验室要根据研究方向设置开放基金和开放课题,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加大开放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与学术交流。依托单位要提供配套条件和基金,逐步扩大开放研究和流动人员的比例。
第三十九条 重点实验室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鼓励国内外企业、政府、个人以不同形式向实验室捐赠仪器设备、设立访问学者基金、研究生奖学金。
第四十条 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由实验室主任管理,主要用于支持具有创新思想的课题、新研究方向的启动和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可用于岗位补贴、绩效奖励等。
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在运行经费中列支。
第四十一条 重点实验室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在重点实验室完成的研究成果包括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均应署本重点实验室名称,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在国外学习、进修、从事客座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凡涉及实验室工作、成果的,在论文、专著等发表时,也均应署本重点实验室名称。申报奖励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二条 重点实验室应重视和加强管理工作,仪器设备要相对集中,统一管理,凡符合开放条件的仪器设备都要对外开放。要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管理,重视学风建设和科学道德建设,加强数据、资料、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审核以及保存工作,并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第四十三条 加强重点实验室信息化工作。实验室必须建立内部信息管理系统,有独立的网站或网页,并保持运行良好。
第四十四条 重点实验室是学术机构,不允许以其名义,从事或参加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
第五章 考核与评估
第四十五条 依托单位应当每年对重点实验室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教育部备案。第四十六条 重点实验室必须编制报告,于每年1月30日前将上一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年报》(附7)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年报》(附8)报送教育部。
第四十七条 在考核的基础上,科技部或教育部组织重点实验室周期评估,评估工作委托中介机构按不同领域,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坚持“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实事求是、公正合理”的原则进行。执行《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第四十八条 按照优胜劣汰的规则,对被评估为优秀的教育部或地方重点实验室,符合重点实验室总体规划的,可申请升级为国家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评估不达标、不符合学科发展要求的国家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要予以降级或淘汰。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 国家重点实验室统一命名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英文名称为“State Key Laboratory of ××(依托单位)”。如: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ribology(Tsinghua University)。
第五十条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统一命名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英文名称为Key Laboratory of××(依托单位),Ministry of Education。如:神经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Key Laboratory of Neuroscience(Peking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第五十一条 重点实验室标牌和印章的制作标准另行发布。第五十二条 重点实验室经费管理办法另行发布。
第五十三条 依托高等学校建设的其他部门(行业、地方)重点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办法可参照本办法自行制定。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高等学校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附1:《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书》(格式)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领域)分类、申请单位、主管部门
二、建设实验室的目的和意义,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
三、国内外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四、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水平等
五、主要工作规划、预期目标、水平
六、已具备的实验条件
七、科研队伍状况及培养人才的能力
八、建设规模和预算
九、开放运行设想
十、专家(学术委员会)意见
十一、实验室依托单位意见(配套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
十二、主管部门意见(配套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
附2:《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书》(格式)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领域)分类、申请单位、主管部门
二、建设实验室的目的和意义,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
三、国内外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四、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水平等
五、主要工作规划、预期目标、水平
六、已具备的实验条件
七、科研队伍状况及培养人才的能力
八、建设规模和预算
九、开放运行设想
十、专家(学术委员会)意见
十一、实验室依托单位意见(配套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
十二、主管部门意见(配套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
附3:《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格式)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领域),承担单位,建设地点
二、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预计达到的目标
三、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的计划(1)学术带头人介绍(2)优秀中青年人才情况(3)人才培养能力
(4)稳定和吸引优秀中青年人才的措施
四、建设规模
(1)建设经费概算、落实计划(2)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
(3)主要购置、配备的仪器、设备(附清单)(4)基建或改善配套条件建设、落实情况
五、实验室管理(运行管理、合理利用资源、人员聘用及流动等)
六、依托单位给予的支持
七、主管部门配套经费及运行费落实情况
八、联合、开放设想
九、实验室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的提名及介绍
十、依托单位意见
十一、主管部门审批意见
十二、专家论证意见
附4: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格式)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领域),承担单位,建设地点
二、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预计达到的目标
三、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的计划(1)学术带头人介绍(2)优秀中青年人才情况(3)人才培养能力
(4)稳定和吸引优秀中青年人才的措施
四、建设规模
(1)建设经费概算、落实计划(2)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
(3)主要购置、配备的仪器、设备(附清单)(4)基建或改善配套条件建设、落实情况
五、实验室管理(运行管理、合理利用资源、人员聘用及流动等)
六、依托单位给予的支持
七、主管部门配套经费及运行费落实情况
八、联合、开放设想
九、实验室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的提名及介绍
十、依托单位意见
十一、主管部门审批意见
十二、专家论证意见
附5:《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报告》(格式)
一、实验室名称,主管部门,依托单位
二、实验室基本情况
三、实验室建设任务书主要内容
四、实验室建设期间研究工作进展
五、实验室建设计划执行情况概述
六、实验室硬件建设
七、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国际学术交流
八、实验室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
九、实验室中长期工作设想
十、承担建设单位意见
十一、主管部门意见
十二、专家验收意见
附6:《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报告》(格式)
一、实验室名称,主管部门,依托单位
二、实验室基本情况
三、实验室建设任务书主要内容
四、实验室建设期间研究工作进展
五、实验室建设计划执行情况概述
六、实验室硬件建设
七、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国际学术交流
八、实验室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
九、实验室中长期工作设想
十、承担建设单位意见
十一、主管部门意见
十二、专家验收意见
附7:《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年报》(格式)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领域),依托单位
二、实验室工作纪要
1、科研项目
2、科研经费
3、获奖成果
4、发表的论文
5、获批专利
6、人才引进和研究生培养
7、访问学者
三、学术委员会会议纪要
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会议
五、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六、依托单位给予的支持
七、运行经费、主任基金等的使用情况
附8:《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年报》(格式)
一、实验室名称,学科(领域),依托单位
二、实验室工作纪要
1、科研项目
2、科研经费
3、获奖成果
4、发表的论文
5、获批专利
6、人才引进和研究生培养
7、访问学者
三、学术委员会会议纪要
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会议
五、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六、依托单位给予的支持
7.重点实验室建设内容 篇七
从辽宁省科技厅计划处了解到,目前,辽宁省内共有重点实验室28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67个。这些重点实验室主攻方向与辽宁省的支柱产业和优先发展领域紧密结合,以解决地方重大科技、经济问题为己任,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能够持续增强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获取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科研基地。
1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1 政府管理及顶层设计问题
1.1.1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尚未纳入到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离不开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但是对发展重点实验室重要意义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还没有把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到“是全面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和看待。政府尚未完成从过去单纯的行政管理转向创造一个适宜实验室创新的环境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过渡,缺乏在财政管理、机构设置、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
1.1.2 多头管理、部门分割使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和集成。参与批建和管理实验室的部门多(主要体现在对高校重点实验室的批建和管理),批建部门与管理部门协调不畅,导致无法形成协调统一的管理模式,削弱了全省统一的科技发展计划和规划的可执行性,并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
1.1.3 财政经费投入力度不够,制约重点实验室规模扩大和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经费、运行经费、设备更新及维护经费等投入不足,经费渠道不稳定,后续资金支持不充分,严重削弱了实验室对中长期基础研究的关注,削弱了其进行原始性创新的能力,更难保证设备更新、维护、运行,影响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同时,也影响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总量增长。
1.1.4 部分优势领域实验室建设与分布存在空白。辽宁省现有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领域分布在农业、工程与制造、材料与化工、生物工程与医药4个高新技术领域,而在计算机、冶金、环保、低碳等具有地区比较优势和一些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尚属空白。所以在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加强统筹规划,依托自身优势,尽快占领事关辽宁科技、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乃当务之急。
1.2 重点实验室自身建设和发展问题
1.2.1 研究方向的调整落后于科技发展和行业应用需求的变化。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而辽宁省的一些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不能及时提出并更新实验室研究的方向、任务、目标等,造成研究滞后。部分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已不适宜再进一步深化,急待根据科技和行业的需求进行及时的调整。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除了依托单位缺乏敏锐关注大环境的意识外,还包括实验室专业面狭窄,不利于学科交叉,不利于产生适合行业应用的研究成果;实验室研究方向过于宽泛,分散了资源,不利于进行满足市场需求的深入研究。
1.2.2 没有形成健全的科技成果转化协调机制,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学术气氛浓厚,重视科研成果的等级和数量,并以发表论文数量、申请专利数量来衡量实验室的学术水平及地位高低。但由于市场经济意识普遍较弱,忽略成果转化协调机制的建立,造成科研成果难以实现迅速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致使应用基础研究与行业应用需求脱节,研究成果与企业需求分离,缺乏健全的成果转化机制。
1.2.3 投资渠道单一,软环境较差,难以聚集创新团队。
重点实验室注重争取国家、地方财政的资金支持,却普遍忽略吸引社会多方面资金,特别是企业资金的介入。目前,辽宁省在重点实验室投入方面还没有形成国家、地方、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的格局。
部分实验室的依托单位现有的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不尽合理,激励措施不到位,经费支持不增加,配套资金难落实,严重挫伤了科技人员积极性。由于内部软环境较差,较难吸引高端人才,凝聚优秀团队的能力不足。实验室培养的人才数量虽多,但是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少,不利于实验室核心队伍的建设,更不利于提高研究水平和国际学术地位。
2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发展必由之路
2.1 加强政府的引导和宏观管理
2.1.1 将建设和发展重点实验室工作纳入辽宁“十二五”发展规划总体战略,努力将其打造成为辽宁的科技品牌。辽宁的振兴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需要以科技创新为依托。这就意味着作为辽宁省科技创新源头的重点实验室,责无旁贷地要成为领跑辽宁省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成为推动辽宁经济发展的动力。
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是当前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科技部门首先要努力引起各级领导对重点实验室工作的关注和重视,争取将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问题作为辽宁省科技发展重要内容之一,将重点实验室作为全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大力扶持,优先发展,并争取省内外、国内外社会力量的广泛支持,努力将重点实验室打造成为辽宁省科技工作的一个知名品牌。
2.1.2 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能分工,科技部门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强化对重点实验室工作的协调作用和统一管理。在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科技、财政、教育等各个管理部门的责权关系,科技部门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协调,对各个重点实验室要强化宏观调控。争取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形成统一管理、职能清晰、分工协作、利于发展的重点实验室宏观管理体系。
对重点实验室要实施分级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模式,统筹安排实验室建设工作。分级管理有助于统筹规划与管理;分类管理有利于发挥“项目、基地、人才”结合的优势,凝练战略目标和重要任务,推进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
实验室的分类可依托单位性质,行业领域等因素进行,并采用不同的考核、评估方式,确立不同类别实验室的目标导向,制定不同政策,实施对实验室的分类管理。制定、修改一系列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立项、验收和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建设,加强对实验室的监督,对部分实验室实行国际同行评估;制定科研协作、技术转移、共享与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1.3 按照“择需、择重、择优”的原则,组建一批,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整合一批,完善实验室布局。
(1) 瞄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拓展研究方向,优先考虑急需学科及技术领域布局空白的学科,突出辽宁优势特色,抢占技术制高点,适量新建若干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组建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分属实验室,实现“科研资源的二次分配”,发展地方科技,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2) 在辽宁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有计划地培育一批专业实验室,增强高技术持续创新能力,建设研究基地,吸引高水平领军人才,集成资源,组建具有综合实力的实验室,使其与国际接轨,凝聚国内外优秀科学家。
(3) 组织对实验室进行评估,有重点地选择一批在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的综合实验室,扶持其做大、做精、做强。加大投入力度,支持重大应用基础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依托单位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对实验室的支持。协助省级实验室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4) 对于学科方向陈旧、运行能力差、研究领域重复的实验室,通过资产重组、人员重组等多种方式,有步骤地予以撤消或加以整合。
2.1.4 将重点实验室建设纳入“东北振兴科技行动计划”,与兄弟省协作发展,成为共同服务于东北地区的重点实验室。辽宁的重点实验室应利用经济互补性和产业发展的趋同性,与兄弟省谋求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联合发展,跨区域建设联合实验室。谋求实现整个东北地区重点实验室的合理布局、良性发展,建立和优化服务于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体系。
2.2 加强实验室的自身建设
2.2.1 发展不同类型的重点实验室,打造形式各异、功能多样的技术创新平台。要充分挖掘、利用和发挥现有实验室的科技优势,并实现与企业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
(1) 以政府推动模式建设实验室。继续支持服从于国家整体战略目标,主要从事大规模、高风险、周期长、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安全等重大问题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工作的重点实验室,体现国家对重点领域和学科的引导作用。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专利许可、技术有偿转让等方式向市场转化。
(2) 以产学研相结合模式建设实验室。实验室以参股、联建、共建等形式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实行产学研联合,促进实验室以市场为导向,与企业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取得优势互补的放大效应,加快技术转移,为企业提供产业升级改造的科技支撑。
(3) 以企业自主创新模式建设实验室。在有条件、具有核心和主导作用的高新技术骨干企业集团中示范性地建立重点实验室,致力于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成为能够持续增强行业科技创新能力、获得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科研基地,成为探索新型科研运行管理模式的试验基地。
2.2.2 放权不放责,依托单位要实现由行政性管理向目标化管理的转变,完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的聘任要由传统的行政任命制改为由依托单位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和聘任。主任对依托单位负责,并制定年度计划和预算,根据经费情况决定项目是否立项和经费配给额度,有权动用占总经费5%-10%的机动经费,支持独立研究和合作研究。
依托单位对重点实验室要下放人事管理权利、分配权利、技术转移权利,科研管理权利。实验室有权决定承担其他政府部门的任务,接受项目经费,也有权与企业合作研究,实现自主管理。
实行自主管理能够加强实验室对学科发展和支持创新性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为重点实验室的发展营造优良的软环境,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激发其创造力。
依托单位要围绕科研的资源分配和使用,采用同行评议的方法进行项目评审、工作检查、晋级评议,审批一年一度的实验室使用经费、项目计划,以约定的目标为依据,对实验室进行严格的年度考核,并进行奖励与惩罚。考核的指标包括:研究成果、获奖情况、人才培养及使用、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使用及引进情况等。
2.2.3 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体系。辽宁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各类科技计划向重点实验室倾斜。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建设经费,并确保配套经费的落实。支持重点实验室以科研成果转化和承担企业、行业委托课题及人才培养等各种形式,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以增强科研开发的后劲。积极鼓励重点实验室以联建、共建等形式与企业结合,吸引企业投资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研究开发项目,企业可优先获取科研成果,优先享用仪器设备和实验数据资料。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为主体、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为辅助、自身运营为补充的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
2.2.4 以环境吸引人,以事业鼓舞人,以待遇留住人,筑巢引凤。科技以人为本。实验室要下大力气留住和用好现有人才,培养和吸引一批高水平人才。有条件的实验室要争取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或工作站,以开放课题的模式招聘客座研究人员,采取专业培训、参观学习等各种方式进行国际交流,多渠道引进国外智力。实验室要千方百计“筑巢引凤”,最基本的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为科技人才提供很好的科研环境和办公条件,为高端人才配备科研助手,提供启动经费,允许其利用实验室设备先行开展研究,用优越的工作环境吸引他们加入重点实验室。
(2) 赋予高端人才和青年骨干以更艰巨的任务和更大的责任,支持他们承担重大项目,进行自由探索研究,带研究生,为他们设计个人发展蓝图,用事业发展的宏伟目标和美好前景激发科技人才的斗志。
(3) 为科技人才解决实际困难。如,车、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也可以尝试实行允许学科带头人将科研经费的一部分作为个人投资股份,将实验室现有固定资产中的部分设备作为单位投资,与有关企业的运作资金结合,按一定比例构成股本金,捆绑学科带头人科研利益与工作业绩参与分配,用优厚的待遇挽留尽可能多的高端科技人才扎根重点实验室。
2.2.5 鼓励发展“重点实验室服务中心”等形式的中介服务机构,加速成果转化。鼓励有能力的民间组织会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与科研开发相关的机构,协作建立创新成果推广的体系,组建重点实验室服务中心等中介机构。
重点实验室服务中心是促成重点实验室与企业对接且服务于实验室和市场的中介服务机构,中心及时提供社会需求信息,交流实验室建设、项目进展情况,为企业寻求科研成果,为科研成果寻求转化途径。中心为实验室提供产业化服务,协助实验室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尤其是在本省的转化率。它可以成为沟通政府、市场、实验室的桥梁,促进官、产、学、研、介的结合。
本省的成果到外省转化,往往是由于省内企业无法承担高额的转化费用。重点实验室服务中心可以考虑引入风险机制,以风险投资的方式先帮助企业争取到成果,待企业取得一定经济效益时按比例收取投资佣金。这样既转化了成果,又保护了企业。
总之,重点实验室作为辽宁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原始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平台,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培养科技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辽宁省提高创新能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出成果,出人才的最具生命力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科技部.科技部召开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会议.[2009年11月
[11]日].http://www.most.gov.cn/sytt/200911/t20091111_74141.htm
[2]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EB/OL].ht-tp://www.ch ina.com.cn/ch inese/PI-c/134622.htm
8.浅析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内容 篇八
关键词:安全教育;团结意识;文明礼貌
一、安全知识最重要
小学安全教育在许多国家都是非常重视的,安全知识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小学生安全意识,需要通过不断演练和教导,以下两个案例说明了小学安全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时一所学校全校两千多人成功撤离教学楼,仅仅用了1分36秒,全校师生无一伤亡,这是因为平时的安全知识教育和一次又一次的紧急疏散演练。这就是因为平时的演练和教育同时使学生、老师、学校三方很好地建立了安全意识,才会在关键时候发挥安全教育的意义。另一个案例就是小学生回家发现家中发生煤气泄漏事故,在父母已经处于昏迷的情况下,小学生临危不乱,拨打求救电话,及时向邻居求救,并在第一时间打开门窗通风,因此挽救了一个家庭。这是因为平时学校教授的安全知识里涉及了应对煤气泄漏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安全措施,从以上两个案例中看出平时的安全知识教育有多么重要,这也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意义所在。小学生拥有了安全意识,储备了安全知识,通过安全意识也可以尽早发现危险,并在应对危险时运用安全知识保护自己,现如今的社会安全总有人不遗余力地破坏,小学生的自卫能力有限,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学校也应该在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学生安全知识的同时,培养家长和教师的关于小学生的安全知识意识也刻不容缓,特别是家长更应该注重涉及小学生的安全知识意识的培养。具体实施可以是学校时常组织家长安全意识教育会,让家长了解和学会相关的安全知识。以上是突出小学教育中的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小学教育涉及的方面有很多,但是我认为安全知识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部分和进行教育的首要部分之一。
二、培养集体意识、团结意识
小学教育涉及的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集体意识也应该被优先关注。小学教育中的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往往是在学生上小学之前所没有的,也是在开始教育之前就要不断培养和需要培养出来的,因此该部分主要说明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重要性和被事先关注的原因。老师之所以可以系统化地管理班级学生,是因为一个班级形成真正的团体,要有老师的指导,班级干部的分工合作,班级学生的具有团结意识、团体意识去配合班干部的工作和响应老师的领导,最后才能使班级运作起来,因为班级的运作需要同学们都具有向心力也就是团队意识和团体意识,因此,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其融入班级这一团体,而且班级有良好的团队氛围,就会带动团队成员的学习兴趣钻研精神。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意识和团体意识就是老师和班级学生使班级运作起来的动力,因此也是一个优秀的班级其团体的力量是最容易突出和表现出来的原因。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增加学生们的凝聚力,比如,在课间可以组织学生玩团体游戏,班级可以设立自己的班歌和班服,学生穿着统一的服饰在课上大声唱出来,可以凝聚团队意识让同学们体会集体的力量。总的来说,学生只有热爱自己的班级,才会热爱学习,团队意识是班级文化的发扬和班级运作良好的依附和核心动力。总之,集体意识、团结意识要培养,更要被重视和关注。
三、讲文明懂礼貌
小学教育还主要涉及如何使小学生礼貌待人文明行事的方面,小学教育时期是良好文明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文明习惯和礼貌往往是做人的基础,人人都爱有礼貌的孩子,人们可以从一个人的礼貌和礼仪中看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小学教育中的教会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是被应该首先关注的方面之一,并且培养学生文明习惯是小学教育产出的教育成就之一。学校的教学是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比如,学习《弟子规》知道为人子弟应该做什么,在学校里要尊敬师长,同时在家里知道了要敬爱父母,关心老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学教育中文明礼貌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塑造好的人格,培养小学生内涵,体现良好修养。学校应该组织一些活动或布置一些相关作业,比如关爱老人的作业,帮父母洗脚的作业,组织学生清理小广告的活动等,使学生将这些活动变成学习文明礼貌的珍贵记忆并且成为学生难忘的经历。老师应该做到为人师表。学校在培养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同时,家长也应该重视起来,父母是孩子言行的老師,是父母教会孩子讲话,教会孩子行事,因此,在生活中家长应该有良好的言行,积极配合学校完成各项作业,对待孩子应该不仅仅是督促其学习,还应该是督促其做人,老师和家长共同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和修养。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
小学教育不光涉及的以上三个方面,还有众多方面应该被重视。总之,老师和家长不应该仅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现在的小学生学业很重,老师总是重视学生文化成绩,忽略小学教育的其他方面,同时家长往往是害怕小学的教学太紧,怕孩子跟不住,课余时间常常是将孩子送到各种补习班,没有认识到学习课外知识是多么重要。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1993.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开明出版社,1999.
【重点实验室建设内容】推荐阅读: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06-15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10-12
重点实验室绩效考评06-22
天津企业重点实验室10-12
临床实验室管理重点12-16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录01-06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07-31
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申请方法09-20
河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年度工作总结编写提纲01-20
实验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