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心得总结体会

2024-09-30

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心得总结体会(13篇)

1.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心得总结体会 篇一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很庆幸教育部门为我们提供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得到名师传授的教学经验和技术指点。从教以来,我接触信息技术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教学中总存在许多困惑,利用这次培训正好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虽然学习很紧张,但过得很充实,受益非浅,让我充分感受了信息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在学习体验中感悟了现代教育理念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魅力。这与以往的培训相比,本次培训具备很大的不同之处。

“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内容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实用性很强。为我们今后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老师的有效点拨下,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使我深受启发,并理清了自己的收获:

1、接受了信息技术这个新的专业术语。以前每每谈到信息技术能力就想到信息技术,其实教育是一半科学一半艺术,现代信息技术首先致力于以科学观来考察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设计教学策略,力求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获得尽可能理想的教学效益。

2、深入领会了解了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前我们的教学更多的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技术、轻思想等。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体会到,要真正上好一堂课,课前的思考、准备及课后评价、反思与课堂上的组织、教学等环节同等重要。

3、学习领会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在这里,我是作为一个学生的角色在课堂里感受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对比自己的学生如插秧苗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有了更多合理利用身边的教育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致的思考。

4、矫正了一些有偏差的想法。以前学校教师每当喊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时,都会以条件有限为借口。现在我更清晰地知道信息技术除了利用信息技术外,只要合理、科学地使用信息技术,同样通过传统的媒体也能上出一堂高质量的课。培训只是一个手段,培训只是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我将因此而振作精神,在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宽,更远。

我坚信,短暂的培训将使我终身受益,并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拓宽道路,我一定会好好珍藏且不断充实!

2.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心得总结体会 篇二

(1) 境外现状。2000年初, 新加坡教育部门就开始在一些中小学校推广“电子书包”, 新加坡是最早试行“电子书包”的国家。2001年4月, 马来西亚教育部在吉隆坡及其周边地区200所中小学试验性推广电子书包, 登嘉楼州政府也将开始向州内324所小学的2.5万名五年级学生免费提供电子课本, 以此取代现有的纸质课本。2003年, 香港有10所小学正式推行“电子书包”试验计划, 经过一年的试验, 开始向全港1 000多所中小学推广。2009年6月, 美国加州计划分阶段让州立的各级学校舍弃传统纸质课本, 转而让学生使用电子书包。韩国也在2012年让学生放弃纸制书本, 以电子书包取而代之。

(2) 国内现状。2001年, 北京伯通科技公司生产的“绿色电子书包”通过了教育部的认证, 并在北京市20所学校内率先进行试用。2002年, 台湾就有比较完整的“电子书包”计划, 同时展开了数字化的科技计划, 成立了电子书包发展促进会并推广电子书包的教学实际应用, 先后有大批的中小学校陆续加入电子书包试行行列。2003年, 香港10所小学正式推行“电子书包”试验计划, 经过一年试验开始向全港千余所小学正式推广。同年, 上海金山区金棠小学开始使用电子书包代替传统书本教材。

2010年, 宁波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开始试行“电子书包”教学计划。2012年4月, 唐山荆各庄小学用电子书包实现教学理念的创新, 经过两年的电子书包实验, 教师和学生同时得到提升, 用信息技术来推动教学改革。2012年12月,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云技术班”正式开课。

2013年4月, 福田区教育局开展“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等活动, 实施全区中小学WiFi全覆盖, 将使用“电子书包”的试点学校增至18所。

目前很多学校都在进行电子书包教学的实验, 像上海、北京、南京、深圳等城市的许多学校都在使用电子书包教学, 还有很多城市在实验阶段。电子书包教学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 若想有效地进行电子书包教学, 对教师进行相应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是必须的。

2 基于电子书包教学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构成

基于电子书包教学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较高要求, 教学中要实现教师端与学生端的有效连接以及与外部网络的连接, 还需要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如电脑、电子白板等。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能够利用现有的教学软件, 开发和创造教学资源。以下将教师需要的信息技术能力分为硬件使用能力和软件使用能力两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1) 硬件使用能力。利用电子书包教学, 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需要教师能够熟练地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 例如电脑、电子白板、电子书包等。教学过程中电子书包作为教材和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工具, 电子书包承载了各学科知识、练习题库以及工具书等数字化教学资料, 教师必须能够使用电子书包的各个功能, 来辅助上课、布置作业、检查作业以及与家长沟通。教师需要培训的是电子书包的使用技术, 以及能够支撑电子书包教学的其它信息技术能力。

(2) 软件使用能力。电子书包教学是借助电子书包应用其承载的一些教学软件来实现新形式的教学, 电子书包教学软件分教学环境软件如电子教室系统、辅助教学软件如PowerPoint、电子词典以及教学游戏软件如拼音打字练习等软件。

教师在利用电子书包上课时必须使用这些软件, 若想有效实施电子书包教学, 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得到提高, 才能更好地应用电子教学软件, 并且在网络中能够找寻适合教学的软件。

(3) 资源开发。教师若想自如使用电子书包教学, 必须熟练应用这些软件。教师在使用之前必须要有计划地接受培训。教师不但要能够应用这些教学软件, 还要能够进行资源开发, 以及对教学资源的二次利用。

3“三位一体”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模式

“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将高校与实验学校联合, 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具体化和有针对性的培训。

3.1“三位一体”模式结构

“三位一体”团队模式, 即以高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接受培训的信息技术教师, 组成三位一体的培训梯队, 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方案。由高校教师带领、研究生培训、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配合共同完成。

(1) 高校教师。高校教师根据调查访谈情况及教师的实际信息技术能力水平, 制定分层教学方案。分别设置初级班和提高班, 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开始实施“三位一体”团队培训。

高校教师是整个培训团队的灵魂人物, 领导从前期的调研到培训的具体实施, 带领团队其他人员展开工作。

(2) 研究生。研究生主要是指高校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或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在校研究生。在高校教师的指导和领导下, 研究生主要负责培训前期的调研分析和“三位一体”培训模式中的具体培训工作, 并负责对教师的练习进行指导。

研究生是“三位一体”培训团队的核心部分, 主要负责工作的具体实施, 配合团队任务进行培训工作。

(3) 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教师指被培训学校负责信息技术教学及设备管理的教师。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多变, 在学校, 信息技术教师是学科课程的设计者和教授者, 同时还是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管理者, 新设备与新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者。信息技术教师在“三位一体”新模式中, 还是教师课件制作和开发的指导者和引领者, 不但要起到带头作用, 还要帮助其他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使教学多媒体化, 同时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

3.2“三位一体”模式特点

“三位一体”团队培训模式是一个互利互惠的高校与基层学校交流的形式。既能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又能够为高校研究团队提供研究的环境。高校教师和研究生了解一线电子书包的教学环境, 有针对性地在观察中寻找存在的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 使研究具体化、实际化。

(1) 针对性。“三位一体”团队培训模式具有针对性, 体现在对学校的针对性和对教师的针对性。对于学校, 团队会根据学校的硬件设施安排培训内容。对于教师, 团队的高校教师和研究生会根据培训学校的教师的实际水平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的种类有很多, 以往信息技术的培训之所以形式大于效果, 根本原因就在于培训的针对性不强。“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 是根据培训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目的是使培训效果更加有效。

(2) 实时有效性。“三位一体”团队培训模式的有效性体现在培训的实施过程中, 除了有针对性的培训, 培训过程中还有相应的练习。培训过程中, 高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校信息技术教师具体指导教师的练习情况, 以达到有效培训的目的, 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培训内容。

“三位一体”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模式区别于其他形式, 就在于团队的构建和培训的切实有效。培训团队打破了以同样的培训内容培训所有教师的形式, “三位一体”培训团队先对教师们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根据分析情况, 再对教师进行分层次培训;配合练习, 以达到最有效的结果。

(3) 可持续性。“三位一体”团队培训模式具有可持续性。高校与培训学校的合作是可持续性的, 培训往往不是一次就能达到目的, 团队根据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和培训期间的接受情况, 制定下一步的培训方案。

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快, 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数字教学资源丰富, 教师对所有的信息技术资源不可能面面俱到, 进行可持续性的信息技术培训是必要的。高校和培训学校建立的合作关系, 不但能够使高校建立实验基地, 还能使学校获得信息技术培训, 这即是“三位一体”培训模式的互利且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4 培训效果

根据接受培训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 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具体、实时的培训内容能让一线教师切实应用在教学工作中。在“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中, 经过教师的具体培训指导, 培训效果相当好。同时, 还可以根据信息技术教师的反馈信息, 进行进一步网络指导和答疑, 甚至再培训。

模式实施的建议是希望学校教师能够真实地提供前期调查的数据, 以及反馈出教学中具体存在的问题, 以实现预期培训成果的有效实施。

另外, 希望“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能够为其它地区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供借鉴, 并逐渐构建和营造一种培训文化。

参考文献

[1]向晋榜.电子书包的现状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 (6) .

[2]崔雪萍.我国电子书包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初探[J].民营科技, 2012 (12) .

3.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心得总结体会 篇三

摘 要: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小学教师要成功地把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同时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已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本文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项目的基础上,以学科教师教学设计的需要为出发点,探析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框架。

关键词:信息技术能力;资源整合;MindManager;培训内容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6-0082-04

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生存手段,也成为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时代赋予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责任,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如何选择适合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对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搞好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青海省城西区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项目和“利用网络环境建立城乡互动教师专业化能力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项目中对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小学教师、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中小学教师以及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实际培训,拟从培训内容的角度出发,探析培训内容框架,希望对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现状分析

综观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现状,很多培训仅局限于教师的信息技术基本操作,例如演示型的课件制作,机械地照搬国外的一些培训模式,真正把信息技术应用融入到教与学全过程中的培训少之甚少,因没有得到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能力依然很弱。有些培训虽然贯彻了课程改革的思想,深入到教学与课堂的新课程政策,但培训内容过于笼统,不能有条理、有层次地规划培训内容,使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很难把握培训的真正目标,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提高不大。

笔者在青海省城西区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虽说已经参加过多次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但是因为没有一个系统化、框架化的培训内容作指导,培训时大家兴趣高涨,学完了却不知用到哪儿,一段时间后也就忘记了。鉴于此,在利用网络环境建立城乡互动教师专业化能力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项目启动之始,笔者和其他研究者就一起探析了一个自下而上、层级递进式的适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框架。

二、培训内容框架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是指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高效地获取教育信息、批判性地评价教育信息、高效地应用教育信息并创造性地利用信息不断改进教学,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创新教学结构和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中小学生具备较强信息能力并形成中小学生良好的信息心理和高尚的信息道德品质的综合素质。[1] 通俗地解释,就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上好一堂课。

笔者探析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内容框架正是基于帮助学科教师上好一堂课的目的,将信息技术能力拆分为中小学教师要掌握的由低到高的几种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学习信息技术。如以地理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备《澳大利亚》(人教版地理初一上学期第八章第四节)这节课为例:首先,教师要规划教学资源的存放位置,这就需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其次,获取一些资源,这些资源的获取途径有网络、光盘等;再次,对获取的资源进行处理,然后整合处理后的资源;最后,进行综合运用。我们将这一系列的操作过程需要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划分为以下五种能力,如图1所示。

1.基本操作能力

基本操作能力是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最基本的能力,它指的是中小学教师能够利用计算机管理各种类型资源的能力。具备基本操作能力需掌握以下内容:

⑴认识计算机中资源管理和组织方式;

⑵浏览文件与文件夹;

⑶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那么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资源呢?下面从教学应用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和逐步熟悉计算机中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并考虑如何有效地管理教学资源。

例如,王老师在制作《澳大利亚》(人教版地理初一上学期第八章第四节)课件时,收集了很多资源,包括图片、文档、Flash课件、压缩文件和网页等。由于资料比较多,她在备课时找某一文件感觉非常吃力,常常需要进行搜索才能获得需要的文件。显而易见,当收集的资料越来越多的时候,如果不进行分类管理,很难及时找到所需要的文件。用计算机的两大管家(“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来管理资源,就不会有这些困难。下面是我们为王老师规划的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资源管理的内容,具体细化框架如图2所示。

2.资源获取能力

资源获取能力是指教师具备的在教学准备阶段利用各种工具搜集、获取教学资源的能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时,需要丰富的资源支撑,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资源获取能力。在信息时代,教师必须掌握从网络中获得资源,这包括资源检索与收集,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熟悉一些获取工具,针对教学目标和需求收集相应资源。

例如王老师为了制作《澳大利亚》的课件,在获取资源部分需要完成两个任务:其一,在网上搜索有关澳大利亚的相关资源,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其二,对手头已经拥有的资料进行二次捕获,这些资料包括课件、文档、光盘中的图片及视频等。为了掌握这些技能,我们为王老师设计的学习内容如下,具体细化框架如图3所示:

⑴IE浏览器的使用;

⑵搜索引擎的使用;

⑶网络下载工具的使用;

⑷图像捕获工具的使用;

⑸视频捕获工具的使用。

3.资源处理能力

当教师掌握了获取资源的能力,就能够利用网络或者采取其他方式获取第一手的资料。然而当使用这些收集到的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时,有些原始资料不能够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所以必须经过二次加工、处理才能适合教师的教学需求。我们把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称为资源处理能力,主要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的处理与加工能力,中小学教师具备这些能力需要掌握如下内容:

(1)图片素材简单加工与处理工具——画图;

(2)图片素材加工与处理的工具——PhotoShop;

(3)音频、视频素材简单加工与处理的工具——会声会影。

在《澳大利亚》这节课中,王老师为课件的制作下载了一些图片和视频。她想对其中的一些图片进行简单处理,如缩小或者放大;对另外一些图片要进行高级处理,如截图等操作。在视频的处理上,则需要把下载的视频片段中的其中一段视频截取下来,然后将这些视频合成一整段反映澳大利亚风情的完整视频,并配以背景音乐和文字说明。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王老师需要学习的具体细化内容见图4。

4.资源整合能力

资源整合能力是在对教学内容做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将收集处理好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中小学教师要达到这个能力需要掌握如下内容:

(1)使用MindManager规划教学内容;

(2)使用PowerPoint整合教学资源;

(3)使用PowerPoint模板制作课件。

教师收集、处理好所有的资源后,正式进入备课阶段。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可利用特定的技术平台进行整合。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资源的整合能力呢?

在王老师的备课阶段,教学内容的规划方面我们选择了MindManager,这个软件既是一种表达知识的网络图形化技术,又是思维可视化的表征工具,更是一种优秀的计划规划软件。笔者认为用MindManager软件进行备课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呈现资源的平台最终还是定为广大中小学教师较熟悉的PowerPoint软件。然而,这里的学习不再是从最初的插入幻灯片、背景设置等基础开始,因为大部分一线教师经过多次培训,已初步掌握了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会使用PowerPoint工具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因此,在这块知识的学习中,我们主要让王老师制作更加漂亮、美观的教学课件,并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超链接和使用模板等高级操作,具体内容框架如图5。

5.综合应用能力

随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的形成,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中小学学科教师需要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机整合,综合应用能力就是这些能力的集合体。在中小学教学中,构建数字化教学环境、优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创设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学习方式都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面临的新任务,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构建基于学科的专题学习网站。

在为王老师设计的学习课程中,先是为她铺垫了专题学习网站的理论知识,如专题学习网站的构成、原则等。然后介绍了制作专题学习网站的工具——DotNetNuke,DotNetNuke是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开源门户网站框架,它提供了制作网站的基础框架,包括权限管理和内容管理等功能。详细内容框架如下,具体内容如图6所示。

⑴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

⑵DotNetNuke平台的使用。

三、结论

为了更好地满足和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需要,我们以一个学科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内容为例,详细探析了在信息时代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框架。在探析整个框架的过程中,我们以前期教师培训工作经验为出发点,以整合各种资源优化课堂结构为核心,力争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形成框架式培训内容,使培训者明确整合不仅仅是表现为策略或内容上的交叉、渗透、组合、综合,更重要的是表达一种新思想的教育理念。

当然,在撰写此文之前,我们探析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框架已经指导“利用网络环境建立城乡互动教师专业化能力协同发展的模式研究”项目组完成了该项目的成果之一——《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教程》的编写。在该教程被运用到项目中进行培训时,笔者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确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修岩.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及培养[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2004,(2).

4.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心得体会 篇四

作为一位农村学校的教师,教育战线的一员,通过网络培训这种便捷的方式,使我受益匪浅。经过一段时间的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倾听专家名师的经验传授,使我加深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解。并且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供我有边听边练习操作的机会,提高了信息技术素养。就本次学习,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养。

由于思想认识的偏差及学校条件的限制,在学校中难以开展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再者结合我校实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中广泛应用的阻力,另外一些错误观念,比如有教师包括家长只是一味的追求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认为信息技术如同劳动技术、美术、思想品德等课程一样可有可无,信息技术就是单纯的电脑操作,教师上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操作电脑,特别是对于我们农村的小学生来说,学会正确开机、关机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学校的计算机少,电脑配置低,难以保证学生正常上机实践,学生自然对电脑的了解与掌握十分有限。自从参加了培训学习,对照各个模块的培训知识,系统化的全新认识了信息技术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次培训中,我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坚持每天都上网学习,参与在线交流并高质量完成作业。并且注重学思结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不断反思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以身作则,带动全体教师学习信息技术,提倡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

二、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积极的,合作的教学模式。

通过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在现行教学中恰当、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对优化教学起着显著的作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好处诸多,由于多媒体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热爱学习、自主学习和高效学习。而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就是显那么单调,仅是黑板加粉笔。由于有些学科自身的特点,没有那么形象、生动、具体。学生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就会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计算机把语言、声音、图象、文字、动画、音乐等经过处理后,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足,对教学中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直观和具体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主体,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

三、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此次学习,让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知识,让我感觉到真是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还需不断地学习,充电。在学习中,我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认识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掌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案。掌握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准确诊断和切实解决学科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了解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能够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选择运用,改进课堂教学及其研究行为。明确课程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能够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学业测评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教学研究理论和学科教学研究方法,能够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并形成初步成果。

四、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已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课件应该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通过此次学习使我学会从网上等多种途径下载视频、图片、flash等资源,以及截取网页和视频等,并将它们整合到课件中等技术操作,从而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信息技术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

5.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心得总结体会 篇五

一般来讲,幼儿园的课堂教学是充满趣味、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孩子们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浅薄的知识并获得成长。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气氛和环境,就要通过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展开教学工作,而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形式又依托现代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来实现。我们知道幼儿自身的特征,爱玩、好动、对未知的事物感兴趣。基于以上特点,我们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幼儿教学中来。举例来说,当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首先在大屏幕上给学生放出来,并配之相关的图片,让学生们在听觉和视觉的结合中,慢慢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感情。动听的声音再加上美丽、生动的画面,让学生们逐渐沉浸在视听享受中。如我们在小班音乐教学《走路》时,把歌曲中小兔、小鸭、小乌龟和小花猫的形象用生动的图片呈现通过多媒体的教学形式,把枯燥的教学内容通出来,并配上它们走起路的动态姿态,幼儿在学习时被生动的动画吸引,十分投入,于是很快就能跟着节拍唱起来。教学中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把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化,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6.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心得总结体会 篇六

土门镇初级中学 柯玉磊

2015年10月25日开始,我有幸参加了“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者培训”的学习,通过7天天的学习,让我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也对自己后一阶段的任务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现简单小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修养是工作完成的基础

在为期7天的集中学习时间里,为了加强我们在思想上的认识和理论上的修养,市教科院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精神大餐,有多名优秀的老师来我校指导讲课,还有来自各区县教师进修学校和一线教师的案例报告。这些都对我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大数据时代”、“云课堂”、“翻转课堂”、“微课”、“微课堂”、“饥饿教学法”等等无一不冲斥着整个脑海,不由笑曰“我们被洗脑了”。从培训前的不知到知,从听说到了解,我对此次提升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也了解了自己在接下来的任务和需求。

通过培训我了解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手机、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和运用。而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进行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二、丰富的专业知识是提升工程完成的前提

1、通过聆听北京一位教授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解读》,使我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发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2、通过聆听专家们的讲座,我发现自己对专业知识极为缺乏,很多新技术和新信息都需要不了解,蓦然回首间,才发现自己原来已经OUT了,再不学习将被时代的潮流所掩埋。大足区技装中心何政权老师对word、excel、PowerPoint使用技巧的讲解、老师要能将最简单的软件功能挖掘出来让老师在5分钟之内能上手等等,对我的原有观念都有着很大的冲击,回想自己,对很多软件都停留在初步了解或者简单会用的基础上,根本谈不上熟悉,平时对知识的学习也存在贪多而不精的情况。这些都会制约自己的专业发展,同时也会让自己在后边的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中的培训陷入老师认为这个软件使用太难而不愿意学习的泥潭之中。通过同行的解析与演示操作,我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专业知识,同时我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丰富自我专业知识。

三、同伴互助是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顺利完成的有效保证

在本次学习中,让人收获最大的应该是学员们的互助学习和经验共享精神。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同学们通过QQ群相互交流自己的经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已有技术。印象最深的要算龙门浩职业中学的熊华主任,他除了给我们提供技术支持外,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全班同学介绍新技术、新资源,并承诺将他自己所有的资源无偿地给大家共享。同时,学习中一人出现困难时,认识的、不认识的同学都主动支招,帮助解决问题。这点,在以往的培训班中甚至在学校同事之间都很难看见。在这次培训中,我也了解了一些新的软件,并在11月初回校在岗研修中尝试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如微视频的制作),这完全让学生感到很惊讶,而我自己在相同内容的教学中也得以在课堂上“偷懒”。这些都告诉我在今后的培训和学习中也需要特别重视培养同伴之间的互助精神。

四、各种新技术运用于教学中是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的一大亮点

在此次培训中,培训的专家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将QQ群、在线答题(问卷星)等引入课堂教学中。这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引入,无一不丰富了课堂,让原本沉闷的讲座充满生机和人气。这些,也为我们今后在培训老师和日常教学中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手段。

五、坚持不懈是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后继发展的保证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它并不应该在短期内就结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更新出现,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坚持不懈地主动学习、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并不断地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方才能真正转变观念,提升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从而让自己“懒”下来。

7.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心得总结体会 篇七

1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环境现状

我国有两亿多中小学生, 而80%分布在农村地区, 在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生能够感受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变化, 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利用到更多的教育资源, 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以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接收点、计算机教室作为三种实施模式的面向农村中小学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开展, 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学校教育的信息技术环境, 但是由于地区的差异, 城乡之间的差异, 学校之间的差异导致在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方面存在有很多的问题。而在还没有实施农远工程的学校, 信息技术的环境则比较落后, 教师没有机会也没有条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有的人认为利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学就是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这是一个片面的看法。何克抗教授曾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计算机辅助教学”。 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 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 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充分地发挥出来, 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从而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3 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训体系讨论

教师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之一。结合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特点, 对这类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培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组织方面

中小学学校领导和负责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部门要高度重视, 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指导, 提供培训条件的保障, 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和条件。比如小学领导为小学老师提供在职培训的机会, 并对培训根据效果进行奖惩, 促使小学教师努力去提高自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这方面的工作应是基础性的, 极其重要, 因为没有硬件平台环境的建设, 其他的工作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3.2 观念要实现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包括常规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这种趋势下, 我们有的教师不能够积极投入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工作中来, 甚至有的教师固执的认为, 基于讲授的传统型教学方法就是非常有效的, 不能做出转变。尤其是在我们广大的农村地区, 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以及周围学校的影响,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工作更是落后。

要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训首先要在认识上实现以下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教学观向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育观转变;教学方式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方式向新型的老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教学目标从学科本位向综合课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转变;评价从传统只注重识记的结果性评价向新型的关注高级思维发展的过程性评价。

3.3 教师个人能力方面

3.3.1 信息技术方面

信息传递技术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转移。各种通信技术都属于这个范畴。由于存储、记录可以看成是从“现在”向“未来”或从“过去”向“现在”传递信息的一种活动, 因而也可将它看作是信息传递技术的一种。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处理包括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等。

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熟练掌握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 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对于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 由于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弱, 如何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的能力是头等重要的工作。

3.3.2 理论知识方面

在这个方面, 重点要向这些教师进行新课程相关知识的培训, 深刻理解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 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概念, 熟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合模式理论指导实践, 只有我们的老师掌握了相关理论, 才可能在实践教学中完美结合信息技术与具体的学科课程, 实现课程整合。

3.3.3 教学设计方面

对于很多农村地区的教师, 即使进行优秀的传统教学设计也是很困难的, 而要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就必须在结合信息技术, 依照教学设计的原则要求, 把信息技术的因素适当地表现在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设计中。

3.3.4 教学实施方面

在教学中, 倡导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 能合理的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 并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样的效果。

3.3.5 经验方面

在很多的时候,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对于我们这些教师是比较空洞的, 而通过让他们利用诸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所提供的教育资源, 观摩优秀案例以及进行理论学习。并在学校公开课中, 让老师去进行反思, 树立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观念。

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 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在初期, 教师的工作量是巨大的, 教师需要完成角色的转变和技能的形成, 并且需要其他的组织机构予以配合, 并制定激励机制, 提供足够的软硬件设备, 并有教学辅助人员的全力, 在农村地区一定可以实现以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 实现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杭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改革专辑 (内部资料) [Z].2003.

[2]刘世清, 关伟.基于绩效技术的高校教师绩效开发与考核方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5 (4) .

[3]王丽珍, 马存根, 林海.关于高师院校开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 2007 (11) .

[4]张基成.一个运用EPSS环境进行与学习ISD的专案本位学习系统[EB/OL].台湾淡江大学.

[5]陈捷.“Intel未来教育”教师培训教材之建构主义思想[J].中国电化教育, 2001 (5) .

[6]谢忠新, 卫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培训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 2003 (2) .

8.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心得总结体会 篇八

一、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养

多年来由于思想认识的偏差及学校条件的限制,在农村中小学中难以开展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我一直认为信息技术如同劳动技术、美术、思品等课程一样可有可无。信息技术就是单纯的电脑操作,教师上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操作电脑,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说,学会正确开机、关机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之间的很多信息技术课时就用来给学生观看视频,学生不用呆在教室里学习就觉得非常高兴。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没有一个领导听过一堂信息技术课,没有一个领导对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提过合理化建议。作为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即使没有按照大纲完成教学任务,还是很受到学生的欢迎的。

自从参加了培训学习,对照各个模块的培训知识,发觉自己以前的想发异常幼稚。针对我校的实际,我认为在农村中小学中,要按照大纲要求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农村小学还有很多学生家庭没有电脑,很少有机会与电脑接触。学校的计算机少,电脑配置低,难以保证学生正常上机实践的问题,给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在此次培训中,我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坚持每天都上网学习,参与在线交流并高质量完成作业。并且注重学思结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不断反思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让我在学习中感觉到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等都是一个新问题。就像我们乡镇小学的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实现一名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应有的价值。

二、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此次培训是通过电脑、网上课堂自学,虽然是这样,但是听着老师的讲解,让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知识,让我感觉到真是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还需不断地学习,充电。在培训中,我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认识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掌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案。掌握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准确诊断和切实解决学科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施和

评价能力。了解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能够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选择运用,改进课堂教学及其研究行为。明确课程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能够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学业测评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教学研究理论和学科教学研究方法,能够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并形成初步成果。

三、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已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学会从网上等多种途径下载视频、图片、flash等资源,以及截取网页和视频等,并将它们整合到课件中等技术操作,从而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信息技术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

这次培训使我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通过培训学习,不但提高了我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使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与技术得到了提高,为了真正推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将会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同时,学无止境,我也将继续努力学习,认真钻研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学以致用,才是根本。本次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很实用,培训结束后,我要把培训中获得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今后,我将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继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多学习相关的知识,争取使自己的计算机技能能够更长时有效的为教学工作服务。

9.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心得总结体会 篇九

我想从“认识自己、倾听自己、涵养自己”三个方面来概括我本次研修的体会——

一、认识自己——我很轻

于丹在《庄子》心得中谈到,当头羊虽然威风凛凛,人生的最高分虽然光彩夺目,但是,我们要经常问一问自己:我人生的最后那头羊是什么?我最短的那块板在哪里?是啊!人不管站在哪个支点上,都应该把自己放低,看到自己最薄弱的一环。我时常告诫自己:“不要回头看,不要以为自己很优秀,你只不过比别人多一点机会而已。”就像我一直觉得别人比我高个儿一样,我也是一直在自我否定和自我挑刺中不断完善,努力让自己看上去修长一点。

虽然外出学习集会多,但是每一次的学习,我都努力参与,争取做到最好。在实践和反思中我总是不断地提醒自己,尝试着让自己拥有一种积极、健康、平和的心态,去过从容的生活。真的,“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我品尝到了从容的满足和快乐。

曾记得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天使能够飞翔,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很轻!”我希望自己在每一个阶段都能从容地把自己看轻看低,因为那是天使飞翔的动力。

二、倾听自己——我思考

特级教师钱正权说过:“在这个专家遍地开花的时期,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有一种理性的思考才能站得住脚;如果读书、培训没有自己的思考,是不可能成为名师的。”我没有想过做名师,但我喜欢思考。我想:我应该让自己的思考留痕。

(一)思考之一:明确成长目标

在省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这个平台上,我找到了自己的成长目标:一步一脚印,一步一朵花,不急不躁,拓宽视野,做一个有人格修养,有魅力,拥有现代化技术的有丰富内容的人!

(二)思考之二:与教科研携手

在学习、实践和反思中,我感到最幸运的就是品尝到了与教科研携手的滋味——真实、平易和坦然。如果说,以前的我更注重的是实践,是每一个案例,那么现阶段的我已经意识到如何与理论相结合,如何用理论提升自己的实践。看到自己一份份来自县、市各级各类比赛中的荣誉,看到学生在县、市、省作文比赛中获得的一次次奖项,我感到了付出的快乐和收获的幸福。真的,我觉得一个人只要静下心来,真正去实践去反思去学习了,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在省信息化平台上的学习,让我开阔了视野,领略倒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带来的无穷魅力。

三、涵养自己——我学习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说过:“……这是一个永远在自我创造,永远在自我摧毁的酒仙世界。”站在课程改革的风口浪尖,感受着这个更新速度快得像花样年华的时代,我深深地认识到:为人师表,是一种精神,一种志气,一种觉悟。学而不殆,终成方圆。我及时汲取教育教学理念;仔细阅读各类报刊书籍;选择浏览优秀的影视剧……我让自己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努力着向研究型学习型的教师迈进。

曾记得台湾作家林清玄说过:“读书的目的就是使我们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容;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生活的美好。”我觉得尤其是我们当老师的,如果多学习,多读书,会发现原来我们是那么的神通广大,原来我们也可以把天地浓缩在一个锦囊里,慢慢地适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原来我们可以带领学生遨游到那么远。就像特级教师窦桂梅说的:“教师能走多远,学生也能走多远!”所以,为了肩上的重任,我们当老师的只能选择行走在没有尽头的路上。

曾记得于丹在《庄子》心得中谈到:“从认识你自己,到倾听你自己,到涵养、孕育你自己,这是一个美好的人生历程。”是的,“洗尽浮华仍丰腴,变幻多姿却本真。”从认识自己很轻很低,到倾听自己思考的声音,再到自己用学习涵养美丽,这是一个美好的研修成长历程。是一种体验,是一种深刻的体验,我觉得再没有比这种体验更有价值,更能震撼人心的了。

10.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心得总结体会 篇十

作为小学信息技术老师来讲,往往还担任着学校机房的管理和网络管理员的职责。而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这次培训当中张元宁老师的《软硬件规划建设与使用》讲座和蒋立春老师的ASP动态网页的教学使我对这些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工作实践中有所运用。

可以说,这次培训的老师授课非常系统,解说概念很清晰,非常专业。培训专业,这是今年培训给我的第二个感觉。

这次培训也给了与其他各位同行交流的机会,在课余和晚上在宿舍休息的时间里也和舍友们交流交流每天的学习情况。研讨氛围浓厚,这是今年培训给我的第三个感觉。

在这次培训的分散研修阶段,培训学校在市内的力学小学、瑞金路小学、五老村小学等知名学校给我们安排了多次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们在培训中获得的理论知识有了实际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我认真地做好听课笔记,认真地听优质课,有许多收获和感触。

总的来说,这为期半年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各级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学员进行的各种实践课,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回首半年来的学习,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半年,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半年。

11.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心得总结体会 篇十一

仙游山立学校

吴燕玉

通过这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集中培训学习,我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掌握了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提高了认识,理论水平、操作水平也有所提高。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使我在原有的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改善,增强我对新时期现代信息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师作为传道者,应有超前意识,率先想到适应新形势、进入新角色,积极参加培训活动,对社会需要什么人,教育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从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价值观等各个方面进行多维思考和全方位探讨,着眼于现代化,把这种思想和精神领会透,把这个“道”传输到学生和社会中,去引导学生、家长和社会适应新形势,发展新教育,创造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应变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是多面手,是复合型人才,它需要教师的施教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一切活动要围绕学生的发展而进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练好通用基本功,提高学科基本功,加强实验操作和现代教学设施的应用能力,超前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学会用拿惯了粉笔的手点鼠标,用写惯了教案的手制课件,把多年习惯的“一支粉笔写古今,一块黑板种春秋”的传统做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代替,使用现代化的智能工具,用超前的行动引导学生,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感受时代的脚步。

12.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心得总结体会 篇十二

永春县玉斗中心小学

康志煌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的爆炸性时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远见卓识的邓小平早就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育工作者,更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飞速发展的世界。因此,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有了本次“中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体会到,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作用之大。所以,我积极地参加培训,认真地学习新的东西,以增强自己的发展后劲。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更新了观念。

以前,我认为所谓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只不过是学几个电脑软件,上网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源来应用就是了。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信息技术正在巨大地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我了解了国家现在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重视,更了解了传统与现代的差距,知道了自己现在的工作社会需要的差距。我清楚了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并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括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有形 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有形技术,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而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为我们的课堂增添情趣,为我们 的教育教学有一个良好的结果奠定基础。

二、深化了认识。

以前,我认为教学中很多环节用信息技术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用这些时间让学生多读书、多做题。通过培训,我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一改过去的“多媒体可有可无”的落后思想,我积极采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并初显成效,充分尝到了信息化教学的大好处。我相信能力的提升会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很好的保证。但是,信息化教学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好几年了,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面的技巧和方法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那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发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优点。从而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辅助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三、提升了技能。

以前,我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只懂得处理简单的文档、制作简单的PPT课件。通过培训,我已经能够熟练地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种方式的操作,编辑出自己较 理想的电子稿件,发送给同事和学生,能利用自己的博客与同仁互动,时常地发表自己的一些学术上和某些思想上的见解。我学会了电子白板的操作,方便了教学。

四、促进了业务。

以前,由于我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有限,学生接受知识的面较窄。通过培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来培训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新,使教学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养成了习惯。

以前,我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时断时续。通过培训,我找到了终身学习、自我提升的突破口。我给自己定下了定期和不定期的目标,决心要坚持下去,争取走在时代和行业的前列。

1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心得体会1 篇十三

参加十三五培训之信息技术培训,学习了“思维导图”、“PPT课间动画设计与制作”、“自适应学习模式探究”等课程。收获良多,现总结培训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初学者,通过此次培训的学习,我基本上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在工作中把握重点、精炼想法,让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师能人。

PPT技术的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动画制作技巧,如:笔画顺序展示、动画音频展示等等。

本次培训中,专家教授们都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们通过专题讲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一些学科常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正真的学有所获。

上一篇:年医疗保险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维修钳工技师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