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024-07-15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精选8篇)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篇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009年起我省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改革。此次课改一改过去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趋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标准增加了情感因素、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把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技能发展能力提到了教育成功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以新课程的理念实施高中英语教学,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导致上课听讲效率低、效果差;学完每单元后,多数学生不总结、归纳重难点,忽视巩固知识的环节。因此,我特别注重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授每一单元前我给学生印发学案,要求并督促学生预习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案的使用使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减轻了学生做笔记的负担,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我还要求学生除了笔记本、作业本、作文本要准备纠错本和默写本。建立纠错本是为了使学生养成随时整理、总结、积累的好习惯。默写本是为检查教学目标落实情况设置的,讲完每单元后我都要求学生把重点段落、句子或书面表达的范文背诵并抽出专门的时间检查默写,达到巩固和积累的作用。

我在教学实践中还发现由于长期以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们不自己动脑思考问题,而是等着机械的接受新知识,消化吸收的效果也欠佳。

针对这种不容乐观的现状我采用了集体预习、部分课型师生共备、共授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一、在开学初给每个学习组分配好任务,一个组负责一个单元。

二、在预习课上负责讲课的学生先介绍本单元的背景知识,再领读单词,然后播放课文录音,学生们边听边跟读,最后结合学案有针对性的预习。

三、讲阅读课时,学生们先齐读课文,再由负责本单元的同学讲授主要内容,在学生授课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难点,我会及时地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四、做完每单元练习题后,负责本单元的学生通过整理易错点总结该单元重难点。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前各学习组准备相关单元的复习材料及练习题。

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前要开动脑筋认真准备,开始时学生不大适应,总说这样做太累、太费工夫,提意见让我恢复以前的教学方法。在我的坚持和说服教育下学生渐渐理解了我,并主动、积极地配合,尽心尽力地准备每一节课。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改进和磨合,学生们从害怕、讨厌学英语进步到勇敢、踊跃地讲英语课,自主学习能力有了较显著的提高。

以上只是我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的探索和尝试,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需要改进。今后,我在教学中要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积极倡导合作精神;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实施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篇二

一、自主教学的前提

自主教学的开展首先要求教师在课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与学生多沟通, 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 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样不但可以掌握第一手材料, 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便于改进教学, 而且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带着一种美好的情感和良好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去, 逐渐产生学习的兴趣。在课上, 老师做学生的良师。用自己的爱心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心理上、感情上没有厌倦和抵触的情绪, 然后把学生的渴求放在第一位, 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 多给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机会,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让他们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轻松学习, 逐渐变苦学为乐学。

自主教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小学阶段是其最基础的阶段。这个阶段,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只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愿学、乐学, 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才能自觉主动地学习并使其终生受益。而这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不是教师讲出来、问出来的, 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一点一点发现的、领悟的、归纳的。

二、自主教学的过程与环节

1. 自主教学的过程应是:

按照自主教学的模式, 教师对全册教材, 每一单元, 第一课都应充分、全面地分析、总体的设计, 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力争做到: (1) 学生提前介入教材, 搞好预习。课本上的新知, 要教给学生在课下学习的方法, 使之逐渐养成预习的习惯。 (2)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一上课, 教师先落实预习的情况, 以保持预习由课外到课内的延续性以及预习的质量。然后可以让学生把预习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 这样在课堂上他们就会带着求知欲和表现欲与老师一起去探求知识。对老师的要求、对课堂的期望值增高, 就形成了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 (3) 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课堂上要提高教师的点拨、引导的质量, 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活动的余地, 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我和体会成功的愉悦机会,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书、去思考, 有足够的时间去动笔, 去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 把教师从“独奏”中解脱出来。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通过自主阅读去感受、去品味、去揣摩语言的意韵。课上要敞开学生的心扉, 打开他们的思路, 启迪他们的灵性, 珍视他们的感受, 这样, 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笑声、充满智慧、充满创造、充满光辉。 (4) 要有一个适当的检测方法。可建立师生评议制度, 借此了解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是否认可以及所产生的教学效果。

2. 在这几个过程中, 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 教师对作品的整体把握。 (2) 学生对作品的感性认识。 (3) 学生对作品的理性认识。 (4)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升华。

三、自主教学的优点与效果

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 自主教学本身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气氛宽松和谐。

教学的本质在于参与,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教学就不会有良好的效果。自主教学的开展, 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出现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教学民主局面, 使学生由静态学习转变为动态学习, 由接受型转变为参与型, 师生间的关系也由权威型变为指导型, 由服从型转变为参与型。学生在舒畅、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记忆、创新, 使教学活动充满了民主、平等,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锻炼说的能力。

自主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 培养了学生准确、完整的表达能力。自主教学强调在课堂上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读去发现问题, 通过读去思考问题, 通过读去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借助读去感知语言材料, 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 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让学生读出作品的主题思想来, 读出作者的构思来, 读出感情来, 读出意境来, 读出知识来。

3. 养成良好的习惯。

自主教学在于教师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学习, 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其终身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4. 提高自学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 教给学生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然后学生能自己主动地学习, 以使其自学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

四、自主教学的困难与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自主教学的开展难点最根本在于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的水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扮演一个演员、主持人的综合性的角色。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对教材的把握, 对整个课堂教学的驾驭, 要达到开合自如、潇洒轻松、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程度, 这是教学能力的体现, 是教学的高层次、高境界的体现。真正成功的自主教学, 绝不仅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 而是一种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而目前教师的基础进修、眼界的开阔、教学的研讨等等, 都存在着种种条件的限制。其不足是:

1. 我们的教材缺乏多层次、多方面的适应性, 真正

能启发学生自觉思考、适应学生的心理要求, 能更强地引起学生兴趣并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文还不是太多。

2. 是对学生的启发方式、活跃课堂气氛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还较简单、粗糙, 仍有待于完善。

3. 教师的点拨、引导要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恰

逢其时, 还有一定难度, 这需要教师知识功底、教学经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大幅提高。

4. 对整个课堂活动的驾驭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设计能力、预测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

摘要: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管得过多、管得过死, 不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 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经过多年教育实践经验, 发现自主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为此, 我对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与实施中的困难。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篇三

一、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的前提。在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学生所拥有的巨大潜能,采取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敢想、敢问、敢创新。

教学中,我采用商量的语气与学生对话。如:“谁愿意把自己的好方法向大家介绍介绍?”“请大家小组讨论一起解决,好吗?”“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怎样?”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时,说:“没关系,先想想。”当学生回答流利、正确,说出独特见解时说:“真棒、真厉害!”等。教学中,我还常走下讲台,参加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亲切交流,倾听学生的意见。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倍感亲切,心情舒畅,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及创新意识。

二、让学生在情境导入中充满求知欲望

求知欲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去观察世界,展开创新思维的内在动因,是创新思维的原动力。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创设出引起学生观察、探求知识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上课伊始,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学生说出这些物体的形状。接着,又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的。学生纷纷争着举手回答后给予表扬鼓励。接着引入新课:“看来圆在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同学们想不想认识有关圆的知识呢?”学生都异口同声回答:“想!”“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认识。”同时板出用四个小圆片设计的课题。这一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懂,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独特的课题设计,更是吸引了学生那一双双求知的目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让学生在新授中学会学习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千方百计地創设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获得过程中的探索者。

1.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于手指尖上。”在认识圆的特征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折圆片(沿着不同的方向对折几次),再将对折的圆片展开,通过观察折痕,发现了什么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在教师的参与、引导下,学生经过足够时间的小组学习,可以发现:“不同的长折痕都同样长,不同的长折痕都交于一点,还发现这一点都平分每一条长折痕,即长折痕是短折痕的2倍,短折痕是长折痕的。”教师在每一组充分汇报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圆的特征。这样,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多感官参与,积极探索。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改变了“耳听口说”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

2.尝试画圆,总结经验

小学生好胜心强,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当我向学生介绍了画圆的工具圆规后,让学生尝试画圆,看谁画得又快又好。接着请学生介绍画圆的方法,从而总结出画圆的步骤及应注意的细节。这样,学生在尝试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方法,改进技术,从而对圆的画法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四、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学生学完新课后,我准备了一些实际应用题,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

1.感受圆的美,提出有关圆的知识的问题

我用课件出示美丽的圆形花坛,告诉学生它的半径是5米长,接着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提出很多有关圆的知识的问题。这时学生会提出这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多少?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等等。对于周长、面积,我告诉学生下节课再来研究。这时,也有学生提出“画一个半径是5米长,那么大一个圆,谁有办法?”学生这一具有挑战性的提问,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经过思考后,想出了好的办法。我对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2.观察与思考

汽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问题,先向学生演示不同形状(正方形、椭圆形、圆形)的车轮在行进中的状态,再让学生结合手中的汽车模型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将演示、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让学生在自主创作(制作)中体会乐趣

学生都喜欢画画和一些小制作,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扩展空间,自主创作(制作)。这样,既使学生深化了所学知识,又使学生沉浸在自主创作(制作)的情趣中,激发了学生自主创新的兴趣。

1.用圆创作

先向学生展示用圆创作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在梦幻般的音乐中自由发挥、自由创作。学生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后,进行作品交流,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2.用圆制作

先向学生展示一个用二十片小圆片制作的正二十面体,并向学生介绍它的制作方法,让有兴趣的学生课后也做一个。同时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作出更多有关圆的作品,扩展了学生自主创新的空间。

整节课的学习,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学到了获取知识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积累了经验。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提供机会,多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就能激励学生不断地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就能逐渐养成,自主创新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学生就能主动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敏超.让数学贴近生活[J].亚太教育,2016.

[2]翟玉娟.关于中学数学的教学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

4.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篇四

管仁福 2010年6月3日 08:57

浏览数:134 | 评论数:

2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主体性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胶南市第一中学 管仁福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如“保姆式管理”、“强化制度的刚性管理”等以理性化的科学管理为特征的学生教育管理格局,呼唤如“自主管理”、“人性化管理”等以非理性化的人文管理为特征的学校学生管理新模式,要求学校对“管理育人”的理念注入新的内涵。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突破传统教育中刚性的制度管理的局限性,实践理性化的科学管理与非理性化的人文管理相结合的现代管理理论,探索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途径,解决现代学校学生管理中片面强调理性教育的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必须重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教育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可以这样解读它:“知识与能力”既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又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目标;“过程与方法”是打牢基础,实现基本目标的形式与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学生教育的高级目标和理想境界。而要真正地实现这个三维目标,除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面引导以外,关键还在于学生的自我认知、体验和升华,因此学校大力实施主体性教育活动,为学生搭建自主发展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既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又是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德育在目前以基础教育改革为核心内容的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主体性要求,最终必须落实

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方面。因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等诸种自主管理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关怀自己、说服自己、战胜自己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过渡,是新课改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同时,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社会实践,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格局,允许课堂“乱”起来,网络资源将向学生开放,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进一步增大,自主活动的时空进一步拓展,自我发展的弹性进一步增强,这就给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成了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

2、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既是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开发校本育人资源的现实需求。

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对象,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学生内心有不断进步的要求和欲望,是教育成功的保证,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积极开展自我教育,启发学生的内驱力,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普通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自我意识、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断增强,成人感较为突出,希望摆脱教师和家长的控制;但是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差,意志较薄弱,缺乏责任感。这就决定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教育必须加强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的能力。在活动和交往中,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在不断体验的过程中,逐步把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和世界观,学会控制自己的活动和行为,变他律为自律。可以这么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的过程也就是品德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新课程理念启发我们,学生本身就是一种丰富的亟待开发的德育资源,学生本身也是德育资源开发的主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过程的一般特点,针对学校特定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不断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潜能,培养自主管理的能力,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走上校本化发展的轨道,是提高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新的生长点。

3、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既是我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所在。

我校是一所县市级普通高中学校,现有学生近5000人,生源情况复杂,既有家庭经济比较拮据的农村学生,又有很多父母都是在县城工作的职工的学生,他们整天为了工作,顾不上自己的孩子的学习与发展,还有为数不少的来自全国

各地的借读学生,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学生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和受到的特殊待遇,以及学生间经济状况的不平衡,给我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清醒地看到,要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必须抓好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这一重要工作。在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指导下,关注学生自主教育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扬弃传统的灌输式、强制性管理模式,突出人性化管理,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强调理性主义的科学管理和人本主义的人文管理的有机融合,即突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要把全校学生动员起来,建立健全各种类型级别的学生组织和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学生群体核心的积极分子队伍,开展各种各样的自我教育和民主管理活动,真正把学生当作管理的主体,并使学生在自治自理中受到锻炼。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极重要的因素”,“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理当成为学校一项长期的根本性的工作。

二、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一)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引导和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

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其基础是学生必须具备健康的自主意识。心理研究表明,自主意识的发展是一个从没有自主感觉到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从认识到自己的外部行为到认识到自己的内在动机的过程,是一切感觉、知觉和理性思维的主体,是自觉活动的激发者。事实证明,高中生已经能注意自己的外部行为,有独立性的欲望,喜欢主动地去做一些事情,但这时他们的行为由于受到内心矛盾冲突的影响,还不能形成完全的自我控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律”性,还不能达到完全“自律”的程度。因此,引导和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对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十分重要。为此,学校可以为学生搭建舞台、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让学生增强“自主意识”。例如,在学生管理方面,我们提出“三自主”“三参与”培养模式,实行学生全员值周,常规管理工作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管理;学校文化艺术节、体育节、升旗仪式、社会实践活动等由学生自主承办;足球、篮球俱乐部,校刊编辑部,学生社团让学生自主组建。放手让学生参与学校决策,参与评议学校工作、评议课堂教学,参与监督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青春礼赞”诗会、读书报告会、课本剧表演、“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会成为学生展

示自我的舞台,《征帆》杂志,星河文学社,天文物理协会,足球、篮球俱乐部成为学生挥洒青春的阵地,体育节、文化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校园舞林大会”成了同学们亮出精彩的自由天空。

(二)构建学生主体性教育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1、在管理体系和育人体系方面,学校创新学生主体性教育管理模式,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分个人、班级、学校三个层面,创造学生自主管理的舆论氛围,为学生张扬个性、锻造自我搭建平台。

①学生个人自主管理模式

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袋内可装入学生一次自己满意的作业,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一次学习中的反思,一次整理得非常好的学习笔记本,一次课外练笔,一份研究性作业,一次获奖,一次成功的经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成长的历程。阶段性地开展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在校园里、在社会生活中,找到学习的快乐,找到成功的感觉。如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培养学生学会自控、自制。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达到自主管理。

②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班级情况,共同制定班级目标,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评价自己,班主任从前台走向幕后,成为学生的参谋和帮手,充分相信学生,使他们成为“自主管理”的志愿者和自觉者。

在构建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中,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构建。一是共同制定目标,创建班级文化。例如,让学生了解班级目前的现状,引导学生做纵向和横向的分析,确定班级的发展目标;引导学生群策群力,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建和谐奋进的班级文化氛围,可以从软件上制定班规班约,提出班级的口号,在大型集会或上课间操时迸发出全班同学的心声,以此来增强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二是丰富班级管理角色,强化班干部队伍的培养。例如可以设置众多的班干部,采用A、B角,让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进而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让所有的学生都有管理岗位并采用轮岗制,让每一个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集体。三是自查互查相结合,实行自我临监控。

③学校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1)设立“校长信箱”,让学生为学校管理、学生管理献计献策,设立“金点子奖”。

(2)建设校团委——学生会——班委会为主线的学生自主管理架构。

(3)创设舞台,让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自己的机会。在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学生第二课堂,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编制《学生指南》、《学法指导》,刊发校报校刊和学生自办期刊,积极联系社区、企业,利用假期组织学生深入工厂企业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完成“小课题”研究作业。这样,学生的课内与课外、学习与活动交互作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释放出无尽的灵动。

2、在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方面,从课程的设置和课堂教学改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选修课程的设置,并全员参与、评价学习过程,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①构建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性课程体系,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体现一中人文历史的校本课程。

借助专家智力支持,进行教师在岗培训,获取诊断校本课程设置的信息,提供教师有关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

分析学生的兴趣、能力与需求,分析社区、家长的需求,分析教师的知识、能力、态度与经验,合理评估、分析学校的现有的课程资源。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灵活采用大课时和标准课时两种形式,使必修、选修、活动、自修四类教学模块与基础、拓展、探究三种课程的实施,在时间上得到保证。

倡导和推广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量使用讨论式、全员参与式、学生主讲式、讲座式、自学式、实践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行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案导学”模式使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的能力。它使“教”围绕着“学”转,实现了教与学的合一,也实现了由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学习资

源,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优化了教学过程,更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利于知识巩固落实,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③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教育评价方式。

5.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五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才是教师传给学生的有用的法宝。在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吸取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自主性较差,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自主学习也贵在得法。

三、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四、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应用知识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同时也可以指导实践生产。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不但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还能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应用知识的能力。

6.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篇六

要想在课堂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老师在课堂上授课时多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生物学科,跟现实生活联系得比较密切。老师在课堂上,尽量将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更好地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者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样,就会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就会不断地去探索生活中的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难题,他们都会不断地问为什么。这时,老师应当给予适当的引导,使他们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例如,2008年政府出台了“限塑令”之后,有些商家就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塑料袋,并称它们是合格的产品,是符合环保要求的。当我们学习了八年级的生物之后,我们也可以作为一个小“法官”,来验证商家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在讲授这个课题时,我会按照以下的思路来进行:首先,我们要了解政府为什么要出台“限塑令”?是因为现行的塑料袋无法被分解,使垃圾成堆,从而影响了环境。那商家称其新型塑料袋符合环保要求,也就是说它是能够被分解的。那么,我们能不能够验证他的塑料袋能够被分解呢?我们知道,在生态系统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成分是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那么,我们就看新型塑料袋能否被细菌和真菌分解。第二,设计实验方案。为了更好地得出结论,做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的变量是新型的塑料袋,对照组的变量是现行的塑料袋。第三,明确了变量后,那么我们就要控制两组实验除变量外其他条件都要完全相同。例如,要在同一地点采等量的肥沃土壤,要浇等量的蒸馏水,并且两组的塑料袋要同样大小,同样重量,做观察记录的时候要同时间等等。最后,对照两组的实验结果。如果新型塑料袋被分解,那么,说明商家的说法是真实的;如果新型塑料袋没有被分解,说明商家的说法是假的。在讲授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地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因为这个实验在课堂上很难做到,那么就要求学生课后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完成后,还要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

7.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七

自主学习, 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创新性的学习。即学习呈现自主、主动、创新三个方面。它是创新学习的基本方法, 要求学生能独立地探索、解决问题。因此, 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我们认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方法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 在合作中学习, 丰富积累, 激活思维, 调动求知的欲望, 展现潜在的智慧,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在教学活动中, 要做到“教、学、做”三合一。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要培养学生寻求知识, 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 教给自学的方法, 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给充分的时间提问, 教给提问的方法, 培养其创新意识;给充分的时间讨论、读书和作业, 教给讨论、阅读的方法、培养其合作精神。学生学懂了的, 不讲;学生似懂非懂的, 教师加以引导、点拨, 让他们试着讲;学生没学懂的, 教师再精要地讲。

2、在教学活动中, 要让学生以合作为主要方法, 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核心、主体作用。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 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共同完成某一个问题或某一道题;经过小组充分讨论得出结论后, 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等。学生在友爱、和谐的氛围中思想会格外敏捷, 学习热情极为高涨, 能将学会的知识尽快地运用到实践中, 这样能起到较好的效果、这种小组学习把学生个体、小组、的学习方法组合为一个整体,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主题意识充分体现。

3、在教学活动中, 要教学生学会自学生疑。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可见让学生自学生疑很重要。学会质疑是创新的开端, 学会质疑是启智的关键, 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如果学生不会质疑或不敢质疑怎么办?这就要我们鼓励学生做到“三个不”:不从众, 不唯书, 不唯师。“四个敢于”:敢于否认教材, 敢于否认古人、名人, 敢于否认自我、同伴, 敢于否认教师。如此解除学生怕提问、怕老师、怕同学嘲笑的心理疑虑, 让学生大胆提问。凡是提问, 不管好与坏、不管对错, 老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和称赞。例如:在学习“埃及”一节内容时, 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课文, 提出:古埃及人民为什么要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修建如此众多而又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网上查阅资料等得出结论:古埃及人希望自己死后灵魂能够升天, 继续获得幸福。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 还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处提问, 不要“浅问辄止”, 而应该刨根问底, 从多角度思考, 多方位的发问。再次, 要在质疑上舍得花时间, 绝不搞形式, 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会提问, 从不敢问到敢于提问, 由不会问到会问的过程, 以此启迪学生的思维, 发展学生的个性。

8.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八

关键词:初中政治 自主 提问

一、学生自主提问方式的解读

所谓自主提问,就是学生在阅读学习内容时,根据有关信息的提示,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和政治课知识,对所读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政治课新课程标准下,政治课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提问,是根据现代阅读心理学的理论,将自主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要求而运用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李政道教授也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因此,自主提问,就是一种学问、学问,要会学,更要会问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让学生把学习知识当成一种“自我需要”,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过程。由于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没有问题的课堂教学是没有活力的教学。自主提问,问题让学生自己在生成问题的过程中,去观察、思考、总结,去充分探索、交流、创造性地学习,这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广阔、自由、安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心理获得解放,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自主提问的思考

初中政治课是一门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践行为的训练结合得十分密切。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倡导教学民主,开展自主提问,就能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就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真正使“教学在师生互动与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初中政治课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职业优势,主动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学习共同体”,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敢想、敢说、敢做。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或老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政治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问的能力,应该从注重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发展上,培养他们对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现象的思考分析,培养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高度进行提问在的指导。首先,要明确学生提问的目的。教师的提问不是目的,而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的所采取一种手段,学生的提问,是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主动思考的结果,“参与、思考、提高”是学生自主提问的学习过程,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提问,要善于把握时机,善于掠捕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实质。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政治课课堂教学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因素组成的完整而复杂的过程,立足学生自主提问的“学情”,将教学目标问题化,引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热情,是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操作起点。目前“自主——合作——创新”三维复合的新教学模式,将教师的角色定位在“导”师,不是“教”师上,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学生的自学提问式学习定义为“学、思、疑、问”四个互相联系的学习要素,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正是现代政治课教学提倡的科学学习方式。因此,政治课教学中的学生自主提问,一般有三种提问:一是生生合作互研后提问,即教师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探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互相研讨后提问;二是小组合作互研式提问,合作小组以4人为一组,如前后排邻座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后提问;三是整班集体互研后提问,学生可以针对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各自发表见解,教师集中解决难点问题与重点问题。具体方式可以辩论、“实话实说”法、讨论等等。有经验的教师义为,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自主提问如果做到“趣问”、“巧问”、“曲问”、“活问”,则更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趣问”是学生力求提出新颖别致、喜闻乐见的问题;“巧问”是学生找到适当的提问切入点进行提问;“活问”是学生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网络、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等影响下,广泛搜集,精心挑选学习问题。

三、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实践

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提问的学习能力,关键在于教师要改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教学入手。

(一)教师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创新提问。课堂教学创设合理、生动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开展紧张而有活泼的认知活动,鼓励学生学习过程事进行创新提问,就能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如:在教学“维护祖国统一”这一内容时,让学生观看香港、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历史的瞬间庄严的场面,令每一位学生都亲身体验祖国的日益强大,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联系现实生活组织教学内容,拓展学习领域。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课程资源,密切联系现实生活,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就能让学生增进提问的思路,在基础性学习的过程中拓宽和延伸自主提問的问题。如教师组织学生利用互联网广泛收集资料,开展“新闻发布会”“法制快讯”“辩论会”“环境小报”等专题活动,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政治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能加强学生实际应用政治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

(三)开展问题探究,激活学生思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以问题情景为知识呈现方式,以问题探究为教学互动方式,以问题评价为教师指导方式,就能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领悟知识、学会方法、发展能力。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一内容时,教师可把自己在个体商店里买的商品摆上讲台,向同学们讲诉说法律事实,然后要求仔细认真阅读教材,学生提出相应的法律问题,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四中学)

上一篇:2023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计划下一篇:《暖春》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