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15篇)
1.创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一
做好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几点认识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更需要强化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的这种监督职能。但在当前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遇到了诸多问题,比如组织定位及功能认识不清、纪检监察职能弱化等问题,直接妨碍着其职能作用的发挥,成为当前国有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国企纪检监察职能弱化原因的基础上,就如何做好纪检监察工作,解决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遇到的难点问题,强化纪检监察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国企纪检监察 问题 认识
市场经济的重利性容易使一些党员干部受到利益驱动,进而诱发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纪检监察作为企业管理监督的有效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现代企业制度离不开纪检监察。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今天,纪检监察组织对保证企业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纯洁企业党员干部队伍起着重要作用。
一、正确认识国企纪检监察部门的定位及功能 党章规定: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要经常对党员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做出关于维护党纪的决定;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决定或取消对这些案件中的党员的处分;保障党员的权利;受理党员的控告和申诉。因此,纪委作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其主要任务是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
监察部门不同于监事会,是行政部门,在总经理的授权和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能为参与制订公司内部审计监察制度并贯彻执行;定期和不定期地向上级报告审计监察工作状况,提出完善控制和管理措施的建议;根据确定的审计或监察对象,编制审计或监察计划与方案,按时完成审计监察任务;配合国家审计机关对企业所进行的审计。
从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设置情况来看,有的企业设立纪检监察审计部,行使纪检监察和审计职能;有的企业设立纪检监察部,行使纪检监察职能;有的企业由纪委书记分管纪委、监察、审计及对二级公司派出的监事会工作,实行“三位一体”的监督格局。之所以要在执行层面设立监察部门,是为了有一个强有力的综合监督部门去督察经营行为的合法合规合理,而这项职能是财务、规划、人力等专业职能部门不能承担的。
二、客观分析国企纪检监察职能弱化的原因 一是组织权限不明。现行的法规没有对国企纪检监察组织的职能及其权限作出界定,实际工作中它只能是参照国家机关纪检监察机构的相关权限执行,并不明确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种权限。他们执法执纪的手段不多,措施不够有力,不足以具备独立依法行使职责并在职责范围内量纪定性、追究责任的能力。
二是工作机制待改进。在企业中,纪委、监察室一般都是合署办公的一套机构,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所处地位的偏低。企业纪委侧重于对党纪的维护,既受本单位党委领导,同时又接受上级纪委的领导;而行政监察室更侧重于对国家法律、企业政纪的维护,它只接受本单位主要行政负责人的领导。与其他职能部门一样,都是处于同一层次的企业内设机构,不足以形成权威和威慑。
三是“兼职”影响工作力度。一些二级单位纪检监察部门的人员兼职问题普遍存在,这对纪监工作全面推进、深入开展有着一定影响。由于工作有主次之分,一些兼职人员因有其它工作,对兼管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甚至把纪监工作看成了额外的任务,附带工作,工作的责任心有可能存在打折的现象。
四是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由于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质,对纪检监察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素质、政治素质要求较高。但现有的纪检监察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少数从业者的政治素养、理论功底、专业知识等不适应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三、发挥监督保障职能,强化纪检监察作用
结合企业实际,如何做好纪检监察工作 , 笔者认为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授予必要权限,增强威慑效果。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除具备起码应有的监督权限外,还必须明确具备如下权限:一是直接的党纪政纪处分权。即有权直接对违规违纪的中层干部及以下人员,最高以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过的处分权。可以独立地管理控告和举报,独立进行调查和审理。二是一定的调查权、检查权、建议权。有权对企业“三重一大”等重大决策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违规违纪问题有权进行调查和有权提出建议,并及时向企业党政领导班子或上级纪检监察组织报告,防止决策失误或保证正确决策的有效实施。三是经济处罚权,即对造成经济损失或者取得非法所得的人员,有权给予一定限度内的罚款、没收处罚,罚没的财物移交企业财务部门。具备一定的经济处罚权,可以加强其权力和监督检查的手段,形成更为直接有效的威慑,使检查监督更加有效地进行。
(二)提升组织地位,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双重领导体制,即从党内和行政法规上明确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受企业党委和上一级主管机关纪检监察部门共同领导、且以上一级主管机关纪检监察部门领导为主。纪委主要负责人进入企业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明确国有企业纪委书记为企业党委副书记,主要职责是抓纪检监察工作。并规定企业纪委书记依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担任副董事长和监事会主席,必须出(列)席企业党委会、董事会和经理行政会议,参与研究企业的重要问题。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内设机构负责人的职级应不低于、甚至略高于企业其它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职级。
(三)培育工作激情,转变工作作风。纪检监察组织肩负着反腐倡廉的重大使命,一定要克服悲观消极观望倾向,改变推着干、混日子状况,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用对事业的坚定信念,对工作的执着追求,开创新的局面。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搞哗众取宠、沽名钓誉的面子工程,大力倡导求真务实,对待问题不推诿、对待工作不拖拉、对待困难不回避,不做欺上瞒下、虚报浮夸的表面文章,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推进每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一是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学习经济、金融、法律、科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真正成为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加强纪律观念的教育,引导干部自觉遵守办案纪律,严守办案秘密,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终维护国企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三是规范言行举止,严格国企纪检监察干部的“行为制约”,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从个人延伸到配偶、子女、家属,使其言行举止置于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四是培养优良作风。国企纪检监察干部处于反腐败斗争的前沿,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和秉公执纪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强化职责意识、宗旨意识和防治意识,真正把维护和发展国企和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塑造国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五)狠抓制度落实,做到违纪必究。廉洁制度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抓落实。当前,我们许多企业的廉洁制度都比较健全,但开展廉洁工作的效果都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就是在制度落实上走了过场。对一些头戴“光环”的党员干部发生腐败,不能因为担心影响生产而加以袒护,要做到违纪必究;要从职工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入手落实廉洁制度,“给职工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对一些关键的重点岗位,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扩大监督面,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六)围绕中心工作,搞好效能监察。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最终取决于经济因素,也就是说取决于发展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的好坏。因此我们企业中任何部门,任何工作都要以生产经营管理为中心,强化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效益最大化,企业才能兴旺发达,因此,国企纪检监察工作必须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为中心,做到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实现优势转换,达到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创收增效的目的,使企业健康稳定向前发展。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要从狠抓管理薄弱环节入手,主动发现、揭露和解决问题,从源头上根治腐败。一是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构筑“不想腐败”自律机制;二是通过健全制度,构筑“不能腐败”的制约机制;三是通过全面的监督,构筑“不敢腐败”的约束机制。
(七)规范企务公开,发挥监督职能。企务公开把民主监督、企业廉洁建设进一步具体化、制度化,突出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实行企务公开是加强企业廉洁建设和实行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重大决定都让职工议事参与;各项要务、干部的施政行为,都要接受群众监督;公开企务要事,都让职工明白了解。企务公开工作必须抓住职工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问题,容易引发矛盾和滋发腐败现象的问题,作为公开的重要内容。一要明确公开标准,要对每项公开的内容所要达到的工作标准进行量化分解,要详细规定每项内容应采取何种公开形式,何时公开。二要把职工最关注的财、权、物等重点问题,如财务状况,干部提拔,奖金分配,工程招标等问题予以公开。三要进一步强化公开责任,明确由谁提供资料、谁负责结果反馈、谁负责检查考核,以形成上下贯通,运作有效的工作格局,做到把权力置于阳光下运作,置于职工面前,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参考文献:
[1]俞凌枫,浅谈对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常见问题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 2010(04).[2]范德刚,浅谈纪检监察工作创新[J],管理观察, 2009(07).[3]陈珂,聂会敏,国企纪检监察机构的作用[J],企业管理, 2010(05).[4]窦明初,国有煤炭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现代交际, 2010(04).
2.创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二
一、强化思路观念创新, 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新形势、新变化
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都在发生变化, 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要想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要更新观念, 开拓思路, 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要适应新观念, 开阔新视野。其核心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千方百计地及时掌握职工思想的新动向, 有的放矢地采取职工喜爱的方法,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目的在于增强职工的政治意识、改革意识和发展意识, 落脚点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
二要适应新形势, 开拓新思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随着时代
的发展, 尤其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重大活动、企业各阶段的主攻方向等, 及时研究职工思想活动的新情况和新特点, 有针对性地创新工作思路, 采取多种措施、多种手段开展职工易于接受的思想政治工作, 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
三是适应新发展, 采用新手段。只有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在创新中努力提高,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永远保持活力。我们要认真分析新形势下企业职工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 紧紧围绕创造和谐社会这个主题, 努力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方法要不断关注科技革命浪潮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借助各种现代科技手段, 为思想政治工作给力助威。提高威力, 才能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效力。要强化阵地意识。关键是要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管好用好企业思想文化阵地, 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牢固占领这些阵地。例如网络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尽快学习掌握网络技术, 可以在网络上开辟、扩展党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 把企业职工的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集团公司党委的部署上来, 形成上下一心、思想解放、干事创业、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
二、强化形式内容创新, 增强和赋予思想政治工作新任务、新内涵
近年来, 开滦集团面临着企业改革不断深入, 内部改制重组、调整转型、产权制度、组织结构、分配格局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 为保证企业职工队伍稳定, 促进改革顺利进行, 必须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内容。经过艰苦地探索和努力实践, 我们组织构建了具有开滦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即“四网一会”, 就是用舆情监测网、基础政工网、重点人群网、文化阵地网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组织体系, 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和载体进行整合序化, 形成了一个全面覆盖、协调联动、快速反应、闭合运行的有机体系。利用这个体系, 除了对职工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想信念、法制道德、廉洁自律等传统的教育外, 更重要的是根据企业每个阶段生产经营任务的变化, 不断注入企业发展的新内容、新要求, 使职工能够围绕企业的发展大局去思考、去工作。
一要向职工讲政策、议形势、谈改革、论发展, 激励和调动职工支持和参与企业改革, 积极投身于企业的发展。
二要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培训、技术革新、网络知识教育等活动, 满足不同层次职工的需要, 逐步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要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 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更重要的是帮助职工在经济上解困、生活上解忧、思想上解扣、情绪上解闷, 既以理服人, 又以情感人, 使职工有安全感、亲切感、归属感。
三、强化方式方法创新, 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手段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主要有:
一是教育疏导法。善于捕捉职工思想动态, 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 要使职工认清企业发展方向, 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 参与企业的建设活动, 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企业的未来发展联系在一起, 以高度的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二是感情投入法。要带着感情去做思想政治工作, 要以情感人, 帮助职工解决生产、生活、工作、家庭等实际问题;引导职工处理好家庭与企业的关系, 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
三是领导带头法。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就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干部必须具有较高水平的思想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双重本领, 以实际行动为职工作出表率, 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要求职工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四是谈心交心法。要采取谦虚、诚恳、耐心的态度, 开展谈心交心活动, 沟通干部与职工的思想, 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 交流思想, 消除隔阂, 增强团结和友爱。
五是典型激励法。树立先进层, 转化后进层, 带动中间层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措施。要紧紧抓住企业涌现出来的实实在在的先进典型, 运用典型引导, 带动干部职工做好各项工作, 增强学先进、争先进的意识, 形成比学赶帮和激励向上的气氛。
六是活动推进法。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职工, 贴近工作, 贴近生活, 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开展各项争创活动、党员责任区活动、演讲比赛活动、文体活动等, 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干部职工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 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
3.创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三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思考
纪检监察工作作为党中央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开展,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纪检监察工作被时代不断赋予新的意义。在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不断冲击着国有企业的党性阵地,反腐倡廉工作也因此关系着企业的稳定发展、改革转型等重大活动,可以说,经济越发展,纪检监察工作的内容就会越发复杂,工作的意义就愈发重大。
目前国有企业中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可否认,经过国有企业几年来的发展,一些行为作风,已经深入企业的各个层面,各方面在趋于成熟的同时,各种阻碍纪检监察工作开展的弊端也相对成形,总结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当中,领导和群众的不同层面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认识不统一。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企业,虽然有着和事业单位相似的机构设置,但是在纪检监察工作的敏锐性和重视程度上同事业单位不可同日而语。随着党中央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日渐重视,国家省部级高官相继落马的震动,已经带给企事业单位的高管人员足够的警醒,认识到贪腐之欲已经成为终结其政治生命和限制人身自由的第一大害。但相对于高管层面的战战兢兢,某些科员级业务口负责人的意识停留在腐败只存在于领导干部,在自己的阶层并没有什么影响,在从事监察工作主体的科员而言,直接导致了领导重视,安排细致,但是在具体工作的落实上,基层科员并不能放正心态,对纪检监察工作不能很好的贯彻落实。在其他被监察业务口上,科员的违规操作,贪腐行为也容易形成自我放纵,不重视自我监督的不良习气,纪检工作往往流于形式。
在国有企业当中,纪检监察制度的设立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对于有着动辄五六十年发展历史的国有企业而言,纪检监察工作的制度可以说相伴着企业的诞生而诞生。但是近几十年中国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经营模式也随之快速改变,从完全的国有制更多地加入了集团化、公司制的内容,企业由之前的党委统一部署变更成为集团董事的集体决策,这就带来了纪检监察工作难以同步更新的问题。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企业在改革,旧有的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已经不匹配于当前的企业经营模式,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中有着大量的工作,需要取舍,需要经历改革的阵痛。
国有企业中,纪检监察工作较难融入企业日常工作。纪检监察工作涵盖的内容繁杂,在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作为党群部门的一个大项工作,要对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销售的各个阶段进行监理管控。现如今,企业的逐步做大做强,生产核心产品的同时加入了其他的产品生产线,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素质也被动地需要进一步提升来熟悉其他行业,以便对新的工作内容做到有效监察,但往往在人员数量、素质上并不能满足这个要求。
针对问题,在国有企业做好纪检监察工作上的几点思考建议:
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地位。做好纪检监察工作,不是一个领导重视,一个部门认真贯彻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各个单位的协同配合,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加强认识。一是要经常性地开展国有企业内部大型的廉政勤政学习,同目前广泛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四风”危害的警示教育学习,进一步端正党员干部履职防贪腐的行为意识。二是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三重一大”的决策基本原则,切实发挥“一岗双责”和“三位一体”考核的重要作用,以集思广益,集体决策来限制党政一把手独断专行,大权独揽的不良决策程序,分险共担,择优决策。三是以“一把手”牵头,充分授权中层干部,中层干部合理分权基层干事,形成闭合的层级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基层谋事干事的主观能动性,避免空有谋划,难以落实的形式主义的出现,从上至下地对纪检监察工作重视起来,贯彻更加得力。
与时俱进,完善制度,将纪检监察工作开展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当中去。制度的设立,就是要对现实的工作具备现实的指导意义,首先,要对企业目前国整体的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主体行业的发展变革进行重新审视,对新兴产业的行业特点深入了解,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发现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新的问题爆发点,制度的修改完善才能正中靶心、富有成效。其次,要敢于在制度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完善,制度的制定必须有根本性、长期性,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将就,不能差不多就算了。根据对企业的新了解,要敢于改革,善于改革,用于承受改革带来的阵痛,建立自上而下的,统一的、规范的、有操作性的制度来指导具体工作。最后,要加强制度的贯彻落实力度,离开制度,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依据也无理可循,但是制度制定之后入关布恩那个很好地执行,那么制度也只是一纸空文,失去了他的现实意义,只有在制度前面铁面无私,照章办事,在企业的各个环节里,各个部门里都执行统一标准,纪检监察工作才能经过不认同、不理解到被人信服,叫人肃然对待的转变,对工作的长期开展意义非凡。
注重学习,提升素质,打造坚强有力的纪检监察队伍。纪检监察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党务工作,不是具备文采和口才就可以胜任的工作,作为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在坚持锻炼一个党务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同时,继续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道德修养,更要注意在其他业务方面的学习。一是要加强涉及经济业务的学习,在工作的同时,学会财务报表的阅读审查,企业资产评估的各项知识,对工作中日常行为的监督,案件的查处有着很大的帮助;二是加强企业相关业务的学习,企业的精髓在于创造利润,作为国有企业的纪检干部,要对企业的赢利点,经济问题高发点了如指掌,也可以在工作中提供捷径,提高工作效率,促使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4.加强纪检监察派驻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四
强化执纪监督,加大惩处力度,有力推动了“一岗双责”的落实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展。实行纪委监察派驻是加强单位监督的有力举措,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大反腐倡廉建设力度的现实需要。然而,在当前的派驻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加以重视和解决。
一、派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当前派驻机构在管理上存在不适应现象,观念上惯性思维没有及时转变。一是派驻机构干部角色定位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派驻机构虽在派出机关领导下实行统一管理,对上级纪委负责,由于派驻机构干部人事关系已转入驻在单位,接受驻在单位的领导,遇到情况向驻在部门领导请示汇报偏多,向上级纪委请示报告不够。二是驻在单位在认识上没有从以往双重领导的思维模式中转变过来,仍然把派驻机构视为“内设机构”,与其他内设机构一样提要求,进行职能分工、分派任务,凡是涉及廉政建设、作风纪律等方面的工作,都交派驻机构负责完成。
2.如何落实“两个责任”有待破解。从派驻机构监督责任落实来看,由于现行领导体制是派驻机构负责人担任党委成员,对下属单位执纪监督力度强,但实施的仍然是“同体监督”,客观上造成派驻机构的独立性、权威性被冲淡,监
督的手段、底气和效果大打折扣。从党委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看,一些实施责任部门落实还不到位,其往往按照工作相近性、业务熟悉情况和习惯,把组织落实责任交由派驻机构承接,导致出现派驻机构“协调变牵头,牵头变主抓,主抓变负责”的现象,“裁判员”和“运动员”角色合一。
3.统一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队伍建设明显滞后。现行的统一管理,更多体现的是对派驻机构主要领导的管理和纪检业务的指导,对派驻机构领导什么、怎么领导、如何保障,要求还不够明确;在对驻在部门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监督方面缺乏制度支持等。
4.后勤保障机制不健全,依附于驻在单位。从现实情况看,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的是依附关系,利益共同体的特点突出。除了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免、考核之外,其他人事调整、考核以及整个派驻机构人员办公设施、经费和车辆保障等,均由驻在部门负责,紧密的依附关系,可能造成派驻机构出现“嘴软、手短”的尴尬情况,监督执纪问责的底气和勇气有所欠缺。
二、加强派驻工作的建议
1.厘清派驻纪检机构与驻在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确保监督有地位。明确派驻纪检机构与驻在部门之间“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确立派驻纪检机构党风廉政建设的监
督地位,派驻纪检机构只对派出机构负责。明确派驻机构的职责,监督对象和内容、监督渠道和程序。在保持其负责人担任驻在部门党组成员的同时,确保派驻纪检机构在驻在部门的独立性,以及对驻在部门各项工作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并且以法规或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彻底解决一把手监督难和派驻纪检机构被动监督的问题。
2.清除派驻纪检机构与驻在部门的依附关系,确保监督有底气。纪委必须担负起“统一管理”的责任,对派驻纪检机构全面负责,既要管机构管人,又要管保障管事。机构编制、干部使用、工作考核、奖励表彰等等要实行统一管理,割断派驻纪检机构与驻在部门存在的各种利益和依附关系,让派驻纪检机构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地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做到监督有底气、工作有生气。
3.建立派驻纪检机构与驻在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确保监督有实效。认真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派驻纪检机构监督驻在部门班子及其成员、廉政作风问题沟通干预、对党员干部执纪问责和对驻在部门重大问题建议否决等一系列监督机制。引导和监督驻在部门改变惯性思维,自觉摆正“被监督者”角色。在处理好驻在部门“实干”和派驻纪检机构“督导”关系的同时,使两者之间相互密切联动,同心协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4.加强派驻纪检机构的统一管理,确保监督有后劲。建
5.创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五
一、坚持立足实际创新工作内容
首先,要牢固树立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的思想。要围绕企业不同时期的工作难点、热点与重点问题开展工作,要选准切入点,抓好着力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要做到业务宣传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业务宣传主要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宣传,它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目的性,而思想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工作,它的成效需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最后,要做到宣传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建设好一个企业的必要条件,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者必须认清自己在当今市场经济中,在企业建设中的责任与义务,要为企业文化的形成发挥起应有的作用,要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宣传,培育企业全员共同的价值取向、文化定势和心理趋向,最终创造并形成能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快速进步的具有自我特色 的企业文化。
二、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
我们党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也应该看到,与面临的新形势相比,思想政治工作确实存在着方法手段陈旧、滞后的问题。我们必须以新的思想、新的视觉和新的举措,不断研究新形势下企业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真正做到用时代的要求审视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工作、用改革的精神推动工作,具体要在“五性”上下功夫:一是提高针对性。宣传思想工作的对象在年龄、文化程度、性格、职位、环境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别,因此。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要针对每个人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二是注重层次性。要根据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分层次开展工作,对企业中的高管人员要重点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宣传引导,提高其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办好企业的信心与能力;对企业中的中层管理者要重点进行责任意识教育,增强他们忠诚企业、履行职责的意识,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对企业中的普通员工要重点进行生产经营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的宣传,以及爱岗敬业、拼搏进取精神教育,使其更好地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三是倡导互动性。要变过去的“我说你听,我打你通”为“双向互动”,每项政策的出台都要认真充分听取职工意见,让职工乐于接受,进而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四是提倡时代性。当今时代,知识、信息、互联网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因此在宣传手段上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要充分应用人类现代文明的成果,更多地采用现代化宣传工具。五是增强时效性。正确及时的宣传引导,对统一全员思想十分见效,因此,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者应加强对形势与职工思想动态的了解,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火候,追求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时效性。
三、坚持科学发展培育宣传队伍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队伍是实现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基础和根本。企业应根据科学发展的要求,努力形成有利于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人才成长的新机制,切实加强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者的培养和优化配置。要根据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迫切要求,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要了解和掌握企业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加强培养力度,努力为他们增长才干创造良好的环境。
6.做好纪检信访举报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六
近年来,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有所增加,群众来信来访数量有所增加。仅2011年1月—11月,我街共接访下访412人次,受理问题162件次,办结161件次;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5件次78人次,办结15件次。从信访举报性质来看,越级访、集体访、群体访、联名信访、匿名信访情况较为普遍,异常信访、突击信访时有发生,信访形势仍然严峻。在新形势下,就如何做好基层纪检监察举报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信访举报信息形势认识不清。为了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在基层成立了监察室,配备了纪检监察干部。新进监察室干部对新形势的跟进能力差,对信访举报问题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准确的判断,问题一旦出现,就措手不及,应对不了。
2、处理信访举报问题的载体相对滞后。基层组织和群众之间还没有搭建起有效解决问题的平台,群众对基层组织不信任,对所反映问题的调查处理结果不满意。—1—
3、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综合素质不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地化解基层的信访矛盾,把群众挤到了领导和上级组织这里来。这些都是造成群众直接找纪委、找领导、找上级的主要原因。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对新形势下纪检监察举报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研究不够;二是随着城市的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涉及的征地拆迁、城中村改造、惠民政策落实等敏感问题引起的信访举报问题日益突出,加之群众法制观念、维权意识明显增强。三是基层工作经验不足,对发生的问题分析不透、解决不力。
三、建议和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干部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是抓好信访举报工作的关键。人民群众通过来信、来访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问题,实质是对纪检监察机关的信任。信访举报问题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层领导重视不够,易造成群众的不满,给社会稳定带来危害。因此,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通过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尽职尽责完成好信访举报工作。
(二)加强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加强对信访举报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理解、支持、信任纪检监察机关,为信访举报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大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引导群众归口上访、依法上访、合理上访。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要明察秋毫,洞悉情况,对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把信访举报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越级访、群体访。在做好接待疏导、答复解决的同时,对违法上访,破坏正常办公秩序的,要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
(三)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内部制约,强化外部监督,形成严格的信访监管体系。在内部,要进一步强化管理,合理分工,形成受理、办理、督办、审核、结案、归档等环节的相互制约机制;在外部,通过聘请义务监督员、发放监督卡、征求意见信和巡回走访等形式,接受社会各界对信访举报工作的有效监督。
(四)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信访干部的素质决定着信访举报工作的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信访干部队伍,是完成新形势下信访举报工作各项任务的组织保证。基层信访干部要联系信访举报工作的实际,加强对案件检查、案件审理及金融、科技、法律等知识的学习,提
高政策水平和整体素质,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疏导群众、综合分析的能力,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水平。建议区纪委加强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尤其是新进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中共新华路街道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
7.关于环境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七
就我国而言,环境监察工作主要是以环境监察执法机构为依托,以环境保护法为依据,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在环境监察工作中,环境监察执法人员是监察主体,其执法能力、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环境监察工作的质量。因此在环境监察工作中,执法人员必须严格执法,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全面落实环境监察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发挥工作效能。但是在实际的环境监察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部分环境监察执法团队,工作落实不到位,并且岗位责任感严重缺失,在工作中没有对当地的环境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管理,对其污染问题采取不作为的态度,致使环境监察机构的职能没有实现,环境保护工作更是无从谈起。并且对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没有及时的调查和研究,造成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二是环境监察机构的一些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有待提高。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没有清晰和全面的认知,对自己的工作范围和工作权限不清晰,监察人员的专业素质已经严重制约了环境监察工作的开展。上述原因都严重影响了我国环境监察的真实性、全面性以及可靠性,环境监察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2 环境监察工作改进建议
2.1 明确环境监察单位职责
目前,我国已经将环境监察工作纳入到法律体系中,对环境监察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的划分。我国环境监察机构主要是对环境治理方案的执行情况、污染源的环境治理情况以及排污许可证的频发情况等进行监察。同时,还要对污染事故以及污染纠纷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还要依据法律法规征收一定的排污费,对其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处罚。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部分环境监察机构无法全面落实各项职责,并且环境保护的全局观念较差,环境监察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因此,环境监察工作人员要不断地增强自身的执法意识和执法能力,以法律为依据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并且做到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环境监察单位通过环境管理,还有利于加快企业转型步伐,提高产品的科技水平以及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工作,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环境监察执行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法,及时发现违法行为,预防和控制污染,充分发挥环境监察作用。
2.2 强化环境监察水平
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目前,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为了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积极探索执法新机制,规范执法,务实创新。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步伐。首先,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合理配置执法力量,优化分工,健全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监督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围绕重点环境问题,实现检查一批,处理一批,教育一批的执法政策。不断提高环境监察工作的法制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同时,环境监察人员要结合当地经济建设情况以及企业发展状况,积极主动的提供信息和建议给排污单位参考,使排污者采用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防治防预,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从而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
2.3 大力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
目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都有了极大的进步,其社会管理的参与度也在不断加强,因此在环境监察工作中必须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度,提高全民的参与热情,从而增强环境监察工作的有效性。在环境监察工作中,利用群众的视角,扩大环境监察的范围,从而有效增强环境监察工作的宽度。环境监察单位还可以组建环保志愿者以及环境监督人员,对当地的企业进行环保宣传,同时也起到监督作用。并且还可以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当地的市民关注周边的环境,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举报的民众还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提高环境监察单位对周边环境的掌控力度。环保部门要与其他部门实现联动机制,加强沟通,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协调,避免工作中出现的漏管,漏批现象。增强与公安、工商、安监、城管部门的合作,一同努力,提高环境监察工作的执法能力水平。
3 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的实施
3.1 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的现状
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是环保部门对环境行政处罚和行政命令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政管理措施,对于纠正环境违法行为来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策略。由于基层环境行政执法缺少后督察工作,导致环境违法行为整改不及时,不到位。案件执行率偏低,对环保部门的执法形象产生影响,企业环境建设问题久拖不决,矛盾信访不断。
①人员素质有亟待提高,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跟一般的环境监察工作有所不同,承担此任务的环境监察人员对环境法律知识应该了解渗透,拥有更高的环保业务素质,更强的工作责任心。但目前来看,环境监察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对新形势下的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要求难以适应。
②内部合力明显不足。在针对行政命令和行政处罚的执行情况时,环境行政后督察跟环境管理的各方面都相互关联,迫切需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各相关职能机构之间加强信息互通,动作一致积极配合联动。但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发生相关职能机构对于行政相对人执行政处罚(命令)的情况不能第一时间告知环境监察机构,或者监察机构对企业环境行政处罚(命令)的情况掌握不及时。从而形成环境监察机构无案可督,相关职能机构积案在手的现象。
③采取后续处罚措施不坚决。在实际工作中,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往往出于担心企业无法接受,难以落实,或者被某些行政相对人编造的各种理由所误导。或干脆为了保护行政相对人不愿或很少采取后续处罚措施,致使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的权威大打折扣。同时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的时效性和强制性也很难体现。
3.2 如何完善行政执法后督察
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中“后”是时间节点“督察”是工作重点,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要督出权威、督出时效、督出成果,就必须紧紧围绕“后”和“督察”在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①对于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内部联动机制加强完善,努力形成完整的环境监察链,争取实现无缝环境监察,还应该将具体工作状况纳入环境工作年度考核的体系中。对于环保行政执法后督察的工作成绩一定要客观评价,有效促进后督察工作不仅要职责到位,同时能力和要求也要到位。
②加强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的学习,使工作人员充分了解掌握开展工作的主体、对象、时效、事项和措施。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并通过向行政相对人讲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污染典型案例,环境后督察的措施及采取这些措施后对企事业单位的信誉,贷款,产品销售,单位发展和建设项目审批等造成严重影响,让这些单位意识到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是需要付出的沉重的代价,以此提高企业对环境的守法意识和法制观念。
③开展环境信誉等级评定相结合政策,对企业进行环境信誉等级评定的时候,把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对于拒绝执行环境行政处罚(命令)的企事业单位,实施“一票否决”并将评定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综合运用价格、税收、财政、借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对于环境违法企业的资金链条直接或者间接斩断。最终有效推动环境违法监管、处罚、执行、督察等落实到位。
4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察工作是我国环境保护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环境监察水平,明确其职责,加大其执法力度,通过各种措施,充分发挥环境监察职能,推进环境保护进程。同时,环境监察单位还要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理念,提高公众的参与度,让社会公众参与到环境监察工作中,从而有效提高环境监察的宽度,提升环境监察工作效率。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且现在的生态环境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断地加强,尤其是环境监察方面。环境监察工作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提高其工作质量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环境监察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加强环境监察工作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察,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金鑫.环境监察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东方企业文化,2013(13):299-299.
[2]王合昌,韩凯.浅谈环境监察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2(23):139-139.
8.创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八
关键词:企业 纪检监察 监督
近年来,烟草行业在加强企业管理监督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监督难,难监督”仍是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不同程度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实际,就进一步发挥纪检监察监督职能,加强企业管理监督进行了探讨。
一、企业管理监督工作的重点
纪检监察要履行好监督职能,必须做到争取以较小的监督成本获得较大的监督效果。笔者认为,履行好监督职能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要突出重点对象。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工程投资、物资采购和掌握人、财、物权的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人员的监督。二是要突出重点内容。加强党的方针、政策和纪律执行情况,企业“三重一大”决策,生产经营管理重点工作如烟叶生产”严控规模”工作,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的监督检查。三是要突出重点时段。纪检监察部门在加强事后处理力度的同时,要把精力更多地转向探索实践如何搞好事前、事中监督,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更好的发挥监督的预防和控制作用。
二、企业管理监督工作的难点
(一)对监督的认识存在误区。反映在有的党员干部存在老好人思想,下级对上级不敢冒犯,同事之间不愿得罪,自觉不自觉地抵制或逃避监督。有的干部职工认为监督是党组织的事,上级的事,是纪委的事,与己无关,既不积极履行监督他人的职责,又不愿接受监督。有的领导干部民主作风不强,不愿接受监督,什么都是个人说了算,甚至长期凌驾于组织之上,监督也就无从谈起。
(二)监督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一是作为行使党内监督和行政监察职能的纪检监察部门还缺乏同其责任相适应的权力和独立性,同级监督力度不强。二是监督力量分散,监督的合力优势没有得到充分显现。目前,企业纪检监察、审计、整顿办、专卖都具有内部管理监督职能。由于条块对口的关系,往往上下对应单兵作战,在运行机制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和有机的协调。三是权力运行不透明,信息不对称,职工群众民主监督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三)监督运行方式还不完善。一是监督与管理脱节。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实际管理运作及决策、执行情况等监督内容缺乏深入了解,致使监督还停留于表面。二是监督的评价机制不健全,对监督的结果还缺乏综合运用,监督的运行还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闭环。三是监督的途径和手段单一。目前在监督方面主要是通过审查相关资料或参与某一环节的现场来进行监督,存在一定的形式性。
(四)监督者自身的素质亟待提高。一方面,作为纪检监察、审计等监督主体,人员素质、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亟待更新和提高,思想观念、工作方法也有待进一步创新。另一方面,作为普通职工的监督者来说,由于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或单位民主氛围不浓,视监督为形式,视监督为麻烦,监督往往是被动性的而非自觉性的。
(五)监督制度体系建设尚待完善。一方面监督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制度建设的科学规范性和完整统一性有欠缺,从而导致一些无章可循、无据可依,执行偏差、行为失范等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已有的规章制度在实践中执行得不够,存在着有章不依、执纪不严的问题,使监督无法落到实处。
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创新机制体制,积极探索实施有效监督的途径和措施
(一)从增强监督意识入手,加强教育,正确认识加强企业管理监督的意义和作用。一是增强干部职工参与监督的权利意识。教育党员干部职工监督是党章和法律赋予的义务和权利,监督不仅是纪委、党组织的事情,也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监督不是针对某个人的,跟对某个人的信任无关。二是教育干部职工增强服从监督的意识。企业干部职工无论职位高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应置身于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接受党纪、政纪和行业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决不允许出现超越于纪律制度之上、超越于监督之外的特殊人物。三是教育干部职工树立监督地位人人平等的意识。要做到平等监督,关键要使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自觉在党组织和监督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工作,确立自觉接受监督的观念;同时,也要自觉消除患得患失心理,积极参与监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也要积极支持普通党员职工自下而上的监督。
(二)从改革监督体制入手,积极探索实行上级组织的“巡视制”与上级纪委对下级纪检监察机构“派驻制”相结合的机制。一方面,由上级纪委、纪检组组成巡视组,强化对下级单位的巡视监督。巡视监督是实施有效监督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监督工作的有力抓手。只要组织有序,方法得当,一定会对各下属企业的管理监督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各州市、各县级公司纪检监察机构实行“派驻制”。从而更独立地开展监督,解决管理体制上的不顺,克服同级监督难的矛盾,保证权力监督主体的渗透力、控制力、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积极探索纪检监察、审计、整顿办、专卖内管等监督资源整合的管理模式。可以考虑采用成立领导小组的形式,对纪检监察、审计、整顿办进行统一组织和协调,即保证各监督职能部门的自身特性,又将过去分散的监督信息、手段、力量实现有机结合并发挥出最大效能,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况,减少监督工作协调难度和管理成本。使各职能部门不仅仅站在本部门的角度,更重要的是站在全局的高度来整体思考、研究和推进企业内部监督工作。
(四)积极探索管理监督一体化,把效能监察与现代管理学结合,把监督融入管理之中。通过引入现代管理学中的风险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每个权力岗位、每个重点部位、每个工作环节中,查找权力点和风险点,把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环节梳理出来,进行风险识别。然后应用现代管理方法,以过程控制为核心,建立和制订过程控制、风险控制和纠正和预防控制等规范的工作程序,用标准化、程序化、透明化的制度加以约束。把监督融入管理之中,做到在管理中实施监督,在监督中加强管理。从而更好的控制和防范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中的管理风险、经营风险。
(五)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入手,保证监督有制可依,有规可循。一是围绕决策、执行、监督、责任追究四个方面完善相关制度。健全完善科学、民主、公开的决策制度。建立完善以加强考核检查和责任追究为重点的监督保障机制。针对“两烟”经营、干部人事任免、物资采购、基建工程、资金管理等容易发生腐败的薄弱环节,建立相应的权力监督制度,规范权力的正确运行。二是强化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制度执行力。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坚决克服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的现象。三是定期对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分析研究解决制度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对有缺陷的制度及时修订完善。已过时效的或不合理的及时进行清理。
(六)积极扩大民主、推进公开,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只有弘扬民主,才能强化监督,没有民主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监督。一是提高职工群众监督意识和监督能力,使职工群众了解自己的监督权利,以较强的积极性、主动性行使监督权。二是立足发挥职代会的作用,切实保护职工群众实行民主监督的权利,广开言路,不断拓展
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三是建立完善规范的公开制度体系,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公开促监督。不断细化公开的内容,拓宽公开的形式,规范公开的程序,将权力的决策、执行过程和运行结果的相关信息,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向党员和广大干部职工公开,确保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七)加强纪检监察自身建设,转变监督观念,提高监督水平。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除加强党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的学习外,还要兼顾行业烤烟生产、卷烟营销、专卖管理、财务管理、工程招投标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二是找准自身定位。充分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做到统筹不统办,牵头不出头,到位不越位。既要通盘考虑,总揽全局,形成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监督格局。又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该宏观的就不能微观,该具体的就不能甩手,该牵头的就要领头,宽放适宜,把握有度。三是正确行使监督。有效监督的关键是对权力运行的知情,是了解监督对象做了什么,而不是具体去参与什么。要把监督重点放在用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上,通过对权力运行的过程、对制度规范的健全、对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有效履行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监督职能。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纪检组.创新国有企业纪检工作体制机制的几点思考.中国监察,2008,(1).
[2]江苏省国资委纪委书记.有效整合监督资源 推进国企反腐倡廉.中国监察,2008,(2).
9.创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九
摘 要:在我国诸多行业中,煤矿企业是重要的重工业行业之一,煤矿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位置。但是,煤矿企业为了对经济发展形势进行更好适应,必须要对煤矿企业管理实施必要的调整。煤矿企业不仅要对内部资源实施正确的整合,还要对煤矿企业的战略目标、煤矿企业的组织、煤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系统整合。因此,本文将国有煤矿企业的文化建设作为主要内容,探讨培育和创新国有煤矿企业文化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创新;措施
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煤炭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样是实现我国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根本保障。自从1949年建国至今,煤炭一直都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之中,煤炭占到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比例。据有关专家预测,这样的格局在以后几十年之内都不会产生根本性变化。为了保证国有煤炭企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将企业文化在煤矿发展中所具有的支撑作用加强,因此,加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就对培育和创新国有煤矿企业文化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国有煤矿企业文化的内涵
国有煤矿企业文化是国有煤矿企业思想关系的综合,更是表现煤矿企业群体意识以及规章制度的外在形态。国有煤矿企业的文化主要包括国有煤矿企业制度、国有煤矿企业目标、国有煤矿企业民主、国有煤矿企业风尚、国有煤矿企业道德、国有煤矿企业精神以及国有煤矿企业哲学等。
二、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基本类型
(一)奉献型国有煤矿企业文化
从思维到行为方式这一角度出发,煤矿企业的文化属于粗狂型企业文化,而从价值到行为方式这一角度看,国有煤矿企业的文化是一种奉献型企业文化。拼搏精神是国有煤矿企业职工群体意识主旋律,在国有煤矿企业职工的思想意识里,拼搏意识的地位十分重要。很多国有煤矿企业工人都认为,身为煤矿企业工人,就要能干、能拼、能博、能吃苦、能受累、不怕脏、不怕险,这种思想愈发鲜明和突出,并且已经逐渐转化成为国有煤矿企业职工共同认可,普遍接受的群体意识,成为煤矿企业职工的主流思想,并且影响着其他思想。
(二)交融型国有煤矿企业文化
现代国有煤矿企业通常采用现代化机械设备来实施商品生产,煤矿企业接受上级部门的领导,大多数国有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领导都来自于城市,他们受到城市文化的熏陶。再加上交通越来越完善,互联网以及电视等现代通讯手段高速发展,城市文化对于国有煤矿企业职工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国有煤矿企业文化中,城市文化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因为大多数煤矿地在农村和山区,再加上国有煤矿企业很多职工都来自于农村,国有煤矿企业文化会受到乡村文化的影响,因此,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属于交融型文化。
(三)粗狂型国有煤矿企业文化
与其他行业相比较,煤矿企业具有粗犷包容、刚过于柔等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条件和生产环境产生了很多影响,进而国有煤矿企业逐渐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行为作风。煤矿企业生产环境十分艰险,就像一个巨大的熔炉。职工在这样的环境中,已经历练出一种压不烂、打不败、拖不垮的钢筋铁骨,同时,凝练出置生死于度外的气概。对于煤矿企业职工来说,敢于挑重担、打硬仗、攀高岭、攻难关,很少对细枝末节的问题进行考虑,形成一种工人特有的勇于拼搏、努力奋斗、刚勇顽强的作风。
三、培育和创新国有煤矿企业文化的对策
(一)突出“以人为本”的本质
首先,国有煤矿企业在自身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主张,人本身就是人的根本,也正是人本身实现人的目标,人并不是为了将某种目的实现的手段,人是占有自己全面本质、自由发展的人。在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将这个核心牢牢把握住,用科学发展观来对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全局进行统领。从发展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角度实施文化建设,对人在国有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进行强调和体现,对“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进行校正。
其次,要将煤矿企业发展和职工发展作为根本,开拓工作思路。将人看成事物的最终目的和前提,将煤矿企业发展目标与人的价值实现进行有效结合,从本质上发挥人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将生产效率提升,将生产成本降低。将国有煤矿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以及发展战略等为职工传输,使其得到大多数职工认可。始终将煤矿企业职工健康生活以及生产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改善企业职工的劳动条件以及作业环境,在煤矿企业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对职工收入进行提升,使煤矿企业职工能够享受到煤矿企业发展成果。对煤矿企业职工呼声和心愿进行多方位了解,坚持走出办公室,融入到职工里,对待每一名职工都要零距离平等,对职工关心的共性难题进行及时解决。使职工能够在领导一言一行之中都能够感受到家庭温暖和人格魅力,凝聚人心,汇集全力,统一思想。
最后,煤矿企业要注重人才培养,大胆聘用人才。在国有煤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是核心要件,对传统思想观念进行突破,对煤矿企业被动式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培养。树立起人人是人才的理念,对职工进行培养,努力将人才工作基础进行扩大,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在使用煤矿企业人才的过程中,将用人和疑人有机结合,不能够凭借领导的主观意识来对职工进行判断。在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要使用得当的方法来对职工进行培养和引导,那么,每一名职工都能成为人才。国有煤矿企业要注重管理和使用人才,对主观思想观念进行克服,发掘每一名职工的长处,通过有效、恰当的管理和安排,使煤矿企业职工的长处得以发展。
(二)重点实施安全文化建设
虽然国有煤矿企业的安全是由人和物这两个因素来产生影响的,煤矿事故发生的根源就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因此,要通过技术工程来对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解决。人在对物不安全进行解决的时候,要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控制,以便使作业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将人的不安全行为降到最低。对近几年煤矿事故进行分析,多数事故都是由人的因素导致的。所以,国有煤矿企业实施安全工作必须要做好人的工作。伴随着矿井的不断开采,开采的深度也不断增加,各种灾害威胁程度越来越高,煤矿企业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和财力,在管理手段以及技术手段上双管齐下地抓安全生产工作,煤矿企业要针对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国有煤矿企业要对安全知识教育进行不断强化,树立起预防为主和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对大量事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生事故的原因大多数都是违章作业、不熟练操作、侥幸心理、安全意识淡薄等造成。因此,煤矿企业必须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安全观,使煤矿企业职工对生命的宝贵进行充分认识,各级领导也要将安全第一思想贯穿在生产整个过程中,多渠道、多种形式地对职工进行教育,使其牢固树立安全就是效益思想和观念,对幸福与安全、家庭与安全、金钱与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在生产过程中,自觉遵循规章制度,按照规定来实施
作业。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在国有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是根本,煤矿第一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国有煤矿企业实施文化建设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对人的信任、理解和尊重进行强调,帮助煤矿企业职工开发自身潜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将这样的理念转变成为现实,要长远实施规划,认真落实,教育和培训职工,使职工实现自身的生涯规划。通过接受企业培训,煤矿企业职工不仅能够丰富自身的知识,提升自身技能,优化自身综合素质,升华道德品质。更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成为煤矿企业爱岗就业优秀的矿工,从本质上将工作热情激发出来,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归属感以及忠诚感。国有煤矿企业生产力以及发展水平的进步,尤其是效益好坏、管理水平高低,职工素质是决定性因素,而决定职工素质的因素便是企业对职工的培养。国有煤矿企业将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必须经过的途径就是教育培训,科学技术物化需要培训,只有对职工实施教育培训,才能够使职工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并且将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中,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力。
四、结语
综上,煤矿企业的文化就是指我国社会主义煤矿企业文化,具体表现在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优秀的国有煤矿企业文化,需要我们更多地进行实践,而非“纸上谈兵”。在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实施调查研究、分析总结、细化条理、设计定格、抓住关键、突破重点、循序渐进、实践提高,在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实践过程中,要将这几个环节交叉、交涉使用。对国有煤矿企业文化连通的几个部分,是统一的整体,不能够使其教条化、程序化和简单化,必须要灵活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0.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十
关于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我市各级机关党组织按照“机关党建走前头、要先行”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基层组织、促进反腐倡廉、转变工作作风,充分发挥了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党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机关党务工作者,“两副担子一肩挑”,在做好业务本职工作的同时,任劳任怨搞好党务工作,为机关党的建设付出了大量心血,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但是,也必须看到,机关党建与其他方面党的建设一样,在取得明显实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机关党建中存在的作风浮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民主集中制不健全等现象还比较严重;二是机关党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存在一些不足;三是如何把机关的业务工作与机关党的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四是机关党建的“虚功实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较好解决;五是作为党的重要组织形式,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还存在一些不足等等,必须加以克服和转变。
党建工作是一项严肃的事业,需要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机关党建工作如何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实现更大的跨越,提升整体水平,我认为,应注重从以下方面创新机关党建工作。
首先,必须在观念上实现突破。要坚定地认识到,创新是党建工作的题中之义,创新是党建工作的活力之源。目前,党建工作创新面临着许多坚固的框框:旧的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式,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游离,党务干部在继承与创新关系上的犹豫与彷徨,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党建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有些同志片面强调原则,习惯于按照既定框子办事,思想上患得患失,工作上畏首畏尾,创新怕担风险;有的同志片面强调继承,缺乏辩证观点,对过去的经验全盘照搬,食而不化。所有这些,在本质上都是思想观念僵化的表现。而思想观念的僵化,必然导致工作实践上出不了新意,生气不足,单位的党建工作跟风走,落伍于形势的变化发展,工作局面打不开。应该看到,十八大召开后,党建工作有了更广阔的创造空间。当前各项建设事业的不断进步,为我们的党建工作拓展了创新的空间,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如何在这块新天地里写就党建工作的华彩 篇章,迎接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迫切需要广大党建工作者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又要在行动上主动探索,更要在实践上进行积极创新,才能使党建工作走在形势发展的前沿,实现其应有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机关党的建设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保证权力的正确运用,即如何保证权力运用的效力、效率和效果,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此必须解决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对权力的认知问题,即权力是什么?源于何处?如何运用?如果认知错误,则必然权力观不正确,必然权力运用不对头。因此,加强机关党的建设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首先必须学习,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实质,真正学精学深,做到学而知、智而慧,才能科学地认识权力就是责任、就是服务、就是奉献、就是高效、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唯此,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效能观。
第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党性原则与业务技能的关系。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党员本质的改造。是不是具备共产党的党性,是不是按照共产党的党性原则来行事,这是共产党员区别于一般群众的根本方面。共产党员自觉地进行党性修养,是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关键是要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而最为基础性的工作是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提高党员进行党性修养的自觉性,保持党员个体的先进性。机关党员与其他职业党员相比,大部分处于领导者或管理者地位,手中握有或大或小的权力。他们手中的权力神圣、责任重大,他们的党性强弱、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他所处的部门、单位的工作。因此,强化机关党员的党性修养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机关党员的整体素质虽然较高,但也有自己的不足和弱点,如一些党员理论功底不深,理论思维能力不能适应工作岗位要求;一些新参加工作的党员,党龄短,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意识较弱;一些离退休干部党员由于放松了思想教育和改造,其党性修养的观念逐渐淡漠,甚至个别同志党费都不愿意交;还有一些党员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业务能力强、()个人专业水平高就行了,认为党性修养没意义没必要,甚至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事实上,党性修养与业务能力水平的提高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党性修养,能够更加自觉地学习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领导与管理水平;同样,只有专业知识丰富了,业务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学习理论,增强政治意识,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并且通过具体的工作业绩体现出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因此,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成为德才兼备干部的重要途径,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机关党员工作再忙都应该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与教育,自觉地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只有通过党性修养,确立了坚强而睿智的党性,才能做到理论上清醒,信念上坚定,道德上高尚,工作上务实,纪律上严明,业务上精通,才能牢记“两个务必”,增强责任意识,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艺术水平,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做出努力。
11.创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企业基层;党建工作
一、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应做好几个结合
一要坚持与企业科学发展相结合。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搞好企业党建工作,要从过去的围绕中心转变到融入中心、进入管理上来,核心就是要把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作为企业党的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检验标准,使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成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推动力量。要从体制制度上融入,把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任务纳入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工作规范之中。要从工作内容方法上融入,企业基层党组织研究、部署、开展工作要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实现同部署、同推动、同落实。要从评价考核上融入,企业基层党的工作要讲效率、讲效益,注意借鉴和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使党的工作真正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二要坚持与生产经营任务相结合。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作为企业,其中心工作是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和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企业最基本的自然属性,要实现这一自然属性,关键在人。而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进而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对于企业,除了经济指标,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企业党组织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企业各项工作中去,从而推动和保证企业的发展战略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经济工作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保驾护航。行政工作是创造经济效益的,是物质领域的;党建工作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是思想领域的。行政工作的作用是直接的、明显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是间接的、潜在的,两者相互促进,方向相同,目标一致。同时,企业是既有经济属性,又有政治属性的经济组织,在讲经济效益,追求利益最优、最大化的同时,还担负着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责任,这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本质特征决定的。
三要坚持与培育企业骨干相结合。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活力,就必须重视职工队伍的素质建设。因此,企业基层党组织在做好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经常性工作的同时,要在优化基层领导班子结构上下功夫,通过公开竞聘、组织提拔,把有知识、有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选配到领导岗位上来,使基层组织建设适应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需求。而在具体的结合上,就是要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能手,把生产经营骨干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把经营管理者中的优秀党员推荐为党务工作者,把优秀党务工作者推荐进入经营管理层,从而形成党的组织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
二、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应抓住几个重点
一是抓调研,在工作思路上创新。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因此,要在组织系统大兴、调研之风,努力构建完善的调研机制,通过调研出思路、出对策、出成果;通过调研开拓视野,掌握脉搏,形成科学的认识。对于有创新的调研成果,要敢于放在实践中试验,并注意总结、改进和完善;对一些成熟的经验,要提升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办法、意见和规定,指导基层工作,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二是抓突破,在工作重点上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就没有发展。抓住重点,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组织部门要围绕重点工作,寻求工作的突破口,找准工作的主攻方向,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前,要特别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紧抓住干部作风这个关键,通过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好党员干部“四风”问题。因为干部作风是否过硬,牵动全局、左右全局、影响全局,直接关系到整个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时,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围绕党建工作其他重点、难点问题,大力创新,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是抓典型,在整体工作上创新。抓典型,就是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通过树立方方面面的典型,推动党建工作全面展开,促进整体工作上水平。要深入基层全方位选树各条战线、各个层次的典型,采取扶持、帮助、指导的办法,总结典型经验,提高典型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典型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着力构筑党建工作的先进群体,带动整个党建工作不断发展,使党建工作在典型的带动下不断创新,整体推进。
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应把握好几个关键
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重在破解难题。以科学的眼光谋划发展思路,以科学的方法破解发展难题,应该成为党组织在党建创新过程中坚持的主要原则。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的思维看待问题,用发展的办法克服困难,不断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符合企业实际的方法和途径,有效解决新形势、新任务带来的新问题,用新方法去启动和推进工作。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宣传形式,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认清科学建设、和谐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要求,认清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存在的优势与挑战,促使干部职工自觉变压力为动力,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工作,无私奉献。
二是必须坚持固本强基,重在作用发挥。当前,个别党员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作风,或轻或重地影响着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和党建工作的落实,如果不能认真解决这些作风问题,党建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广大党员职工作在生产一线,是落实党建任务的具体实践者,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好坏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企业的决定性因素,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新的途径、创新活动方式,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好和谐稳定局面,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必须坚持凝心聚力,重在以人为本。职工群众是推动创新发展的根本力量。必须认真围绕“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采取有力措施,把广大职工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紧紧依靠广大职工办企业,尊重职工主体地位,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权利,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职工首创精神,促进企业发展。切实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使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组织的关怀,真正感受到企业发展给自己带来的实惠,促使职工群众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倍加珍惜干事创业、奋发向上的浓厚氛围,倍加珍惜和谐安定的大好局面,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12.关于用电监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十二
1我国用电监察管理的现状
1.1用电监察管理的体制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的用电监察管理的制度及体制仍处于摸索阶段,供电企业内部存在一些管理问题,一些监察人员为求方便, 在进行监察工作时偷懒,对工作缺乏责任心,不能及时准确的进行用户用电的监察,以致窃电问题难以有效控制。管理制度在保证用电监察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不断进行相关规范及政策的完善,并从根本上对监察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管约束。一些供电企业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不能有效的将监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工作时漫不经心,以致监察工作没有做到有效的落实。
1.2对窃电者处罚不严
供电企业在对窃电者进行处罚时,没有明文的处罚制度,因此普遍处罚较为轻微,甚至一些窃电者仅是受到口头批评等情况,而窃电者却变本加厉的进行非法操作。没有明文的处罚制度,无法有效的使窃电者得到真正的悔改,也就难以对窃电现象进行有力的打击。目前我国在用电监察方面更多是注重检查而不是处罚,并缺少有效的规范及管理。
1.3监察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用电监察工作不能有效的实施,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监察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对于严重的窃电现象,虽然采取了措施进行打击,但由于相关监察管理人员能力有限,难以将相关技能与知识进行合理运用,无法准确的对问题进行处理,进而影响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2致力于用电监察管理工作的加强
2.1健全供电方案
要将用电监察管理的力度及效率进行有效提升,就应致力于供电实施方案的整改,对用户用电情况以及电网结构等进行分析,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供电方案, 有效的管理供用电情况。供电方案的制定应考虑到供电区域以及电网的负荷量等问题,对各方面进行充分考虑,进而对电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使的电力在安全稳定的条件下使用。
2.2致力于用电监察的安全管理
用电的安全在用电监察管理中,是需要着重考察的内容,这能有效的保证用户的电气设备安全的运行。如,应定期的对电气设备进行清理打扫,降低电气设备的磨损及老化等问题。在雨季时,应注意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电气设备是否出现了松动倾斜等迹象,在寒冷季节,应加强防寒措施的实施,保证电气设备在较寒冷的环境中仍然正常的运行。就目前的用电监察管理工作来看,相关管理制度仍有欠缺,但在人们不断累积经验与观念创新中,并将使违法行为得到应用的惩罚。应严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用户用电进行强化管理,恢复安全合理的用电环境。
为了保证用电监察能够取得实际效果,应该对相关政策进行完善,并制定更合理的规定,使监察工作有法可依,为监察工作的进行提供保障。对于窃电行为应与各级部门团结协作,严厉的打击窃电, 并根据法律法规进行严惩。供电企业应联合其他机构,对窃电严重地段进行着重巡视,并大力加强抄表、监控等反窃电工作,使电力系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运行,在处罚窃电者时应给予严厉的打击, 使窃电者心中不再存有侥幸心理,充分的保证国家电力系统得到正常的运转。
2.3重视电力设备的维修与检测
在进行用电监察管理工作时,还应对相关电力设备进行维修与检测,保证设备在正常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我国大部分电力设备都具有较长的使用年限,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情况,为了避免对用电造成影响,应及时的对电力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对其中的问题及时处理,以防止发生不必要的事故。如:在进行用电监察时发现设备长时间未清理,应及时打扫落尘, 避免事故。而对于线路老化等问题,更应给予重视,若发现用电设备出现异常高温情况,则应及时停止工作,对线路设备等进行细致的检查。根据地域的差异,我国各地的电力设备的维修与检测工作也不尽相同,因此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使用电监察管理的力度得到提高。另外,在新的设备及线路投入使用前,都应严格做好相关检测,以保证设备与线路的质量过关,不会在投入使用前便留下了安全隐患。
2.4重视监察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监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是影响监察工作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供电企业应展开培训工作对监察管理人员的能力进行提升。首先监察管理人员应认识到用电监察对于电力系统的重要性,并使自身的管理意识得到提升,在执行自身职责时,应向广大用户宣传窃电的危害以及法律规定,严厉处罚窃电者。其次应重视自身专业能力与知识的提升,能够准确的对电气设备进行分析与试验,及时找出问题所在并处理,从根本上对用户的安全用电提供保证。
3结束语
13.对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十三
社区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基层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紧围绕社区建设这个中心,从抓好班子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入手,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社区党的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创新社区党建
工作是建设小康城市的时代要求和历史重任,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试就创新社区党建工作谈几点意见。
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的关键在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好范文版权所有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近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单纯依靠传统的模式,难以开创社区党建的新局面。只有实现社区党建的创新,才能克服当前一些社区工作停滞不前的窘境,更好地促进小康社区建设。
一要创新工作思路。首先要提高对社区党建工作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认识,在肯定主流的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有个很好的预期,将社区党建工作真正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更有利于社区党建的工作机制,使社区党建工作必需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有足够的保证,为扎实、稳妥地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创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社会氛围,使社区党建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见成效。
二要创新工作机制。成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是做好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保证。党工委要加强对社区内各级党组织的横向联系和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地与这些组织的上一级党组织沟通交流;协调委员会要进一步规范和明晰所在单位党建工作和社区党建工作的职责;同时建立必要的奖惩机制,激励和约束各个单位的党组织,真正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合力,使社区党组织之间的联动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使社区党建这盘棋越走越活,在服务社区建设和发展中有所建树。
三要创新工作内容。社区党建工作内容的有效性,体现在服务和指导的有效性,体现在响应力度的大和小。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必须置于社区建设的大局之中,除正常的组织建设、党员教育和管理外,要注意将党建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与社区的群防群治工作相结合,与社区居民的道德素质培养相结合与社区军警民共建相结合,与社区政务公开相结合,与为社区居民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相结合。只有增强社区党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社区党建工作才有生命力,才能卓有成效。
四要创新工作方法。社区党建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针对不同社区的社情民意,寻求工作方法的新突破,才能调动单位和居民的参与热情,使各项工作在社区内取得认同。目前应该以建设小康社区为主题,牢牢把握住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点,时时关注居民密切关心的问题,充分利用现有的文体设施,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不断发掘和充实社区党建资源。只有将社区内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实现资源共享,社区党建工作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五要创新工作制度。总的来说,社区党建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对规范社区党建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相关职责和责任有待进一步明确,因此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是当前社区党建的一项紧迫任务。除党组织自身制度建设外,还应对社区如何开展工会、共青团、妇女工作进行规范,特别是对社区党组织如何与街道办事处等行政部门有机衔接,社区党组织之间如何产生联动效应,要尽快出台具体的办法和规章,确保党建工作的成效体现在社区的方方面面。
六要创新监督机制。监督机制的建立,既是对社区党建的一种规范,又是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这种监督机制的创新,必须更有利于下级对上级的监督,要在党员与组织,群众与党员,组织与组织,党内与党外,党组织与行政之间,构建起一个严密而有效的监督网络,并通过必要的制度保证其正常运转,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只有这样,才能在社区党建工作推进过程中,以良好的党风带动良好的政风,带动社区整个文明新风的形成。
创新社区党建工作必须做到六个结合开创社区党建新局面,必须顺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等发生的深刻变化,为城市社区管理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领导方法的不断创新提供组织和政治保障。因此,社区党建在创新过程中要做好六个结合:
一是社区党建与群团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当前要特别重视抓住薄弱环节,在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同时,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建设,也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支持,要会同上级相关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群众组织建设。只有将群众组织建设好,才能充分调动社区内一切积极因素,服从服务于区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才能推进社区党建工作。
14.创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十四
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和国家的专门监督机构,在党内监督
和行政监察中发挥着独特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新的时期,党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进一步探索和改革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模式,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权责平衡、监督到位、管理有效的纪检干部管理新机制,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想就如何开展纪检干部培训工作,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以学习培训基础,逐步提升纪检干部整体素质
由于纪检监察工作涉及范围广,工作难度大,所遇问题复杂。因此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根底。能够对纪检领域知识“学懂、悟透”;要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很好的结合,并做到继承、发扬、创新。因此我认为纪检干部学习要突出如下四点:一是培训对象要有重点。培训要以纪检监察领导干部、纪检监察业务骨干和专业人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干部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强、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二是培训方式要有亮点。要坚持集中培训
与日常自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积极加强培训机构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及时更新培训内容,不断更新培训课程,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大力推广网络培训、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提高培训的覆盖面和资源利用率,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增强干部主动学习意识,争取实现终身学习目标。三是培训内容要有特点。培训要着力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牢固树立按需培训、因人施教的理念,努力做到反腐倡廉建设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缺少什么就培训什么。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职位纪检监察干部的成长规律和培训需求,有效开展个性化、专业化、智能化培训,激发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培训目标要分类。要防止培训目标“一刀切”现象的产生,尤其是对派机构的纪检监察干部,结合所派驻单位的业务工作,要着力提高派驻干部的“三种能力”,即:有效监督的能力、依法执纪办案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让他们能够融入单位,能够秉公执纪,能够有效监督。确保派驻纪检干部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
二、以科学客观为目标,逐步规范纪检干部考评工作
纪检监察干部尤其是派驻纪检监察干部的考核评价工
作既类似于是组织部门的干部考核评价工作,它们的大部分程序、方法应该是相同,相似的,但又有别于是组织部门的干部考核评价工作,前者范围相对小,后者范围广。这既是
优势,又有难度。优势在于是前者考察的内容大部分是本职业务工作,后者,内容广泛。难度在于对派驻纪检监察干部的考核必须紧密结合驻在部门工作实际,因此探索出一条即适应当前干部考评模式又体现纪检监察特色的干部考核新模式,是一个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在此我想就如何开展对派驻纪检监察干部的考核评价谈我的三点看法:一是对派驻纪检干部的考核分类上要更具可比性。在坚持便于操作和标准统一的原则下,各级纪委要按照所派驻单位职能范围或工作性质对所派驻的纪检干部进行进一步细化分类,把职能范围、工作性质相近的部门的派出纪检干部划为一类进行考评,进一步增强考评对象之间的可比性,缩小考评结果的误差,提高考评结果的公信力。二是建立健全有关考核评价措施。健全派驻纪检监察干部对上级纪委监察的述职的有关措施,完善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定期向上级纪委监察局报告工作的相关程序,制定并有力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工作责任制度及责任追究制。不断深化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岗位目标考核评分标准体系建设。三是重视民调工作在派驻纪检干部考评中的作用。加强民调工作是党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在对派驻纪检监察干部的考核中引入民调工作更是对其工作的一种最直接测评与检验,但此项工作也要有所注意,如在民意对象的选择上,要注重针对性和层次性。重点在所派
驻单位与单位所服务群体中开展评估测评,以避免调查对象因为情况的不了解或是理解上的差异,随意打分,从而影响民调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民调环境的上,要营造一个安全的民意调查环境。在对派驻纪检干部的民调中大部分调查对象都来自派驻单位或是服务对象,难免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影响到民意的真实表达。在考核中,可以设立单独的投票室,以避免不正常因素的干扰,以确保民意得到真实表达。在民调结果的甄别上。要建立核实制度,对考核中反映的问题进行逐一核实,确保考核结果的准确性。
三、以考评结果为依据,逐步构建纪检干部激励选拔长效机制
考评结果的运用是考核评价的必然延伸,也是考评的根本目的。但考评结果不能简单化、随意化地来运用,因此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要在“两点”上做文章:一是把好落脚点。即要把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落实到发现问题、寻找原因、提出对策、推动工作上来;二是要突出重点。即要把考核结果运用到干部管理的全过程中去,包括干部的职务调整、教育培训、监督管理等各方面,而不是简单地对接提拔使用。
奖惩机制是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干部考核制度能真正得到落实的重要保证,为保证考核结果落实到位,在奖励方面:一是要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进一步调动广大纪检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工
15.对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的几点思考 篇十五
一、当前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的营销创新观念没有与时俱进, 营销意识被动
当前我国企业中大量存在营销创新意识过于淡薄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营销的理念过于落后, 缺乏企业营销的指导思想, 因而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之下面向市场所进行的企业营销运作形式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 以至于生搬硬套国外企业的营销形式, 而没有结合我国企业市场的实际需求, 在营销的观念、模式与策划等深层次问题上未能取得突破。同时, 我国大量企业营销管理思路没有与时俱进, 依然将国内营销与国际营销进行严格的区别, 仍然按照传统的营销观念来指导生产。这种观念将严重影响到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之路。面对着国外竞争企业纷纷进入抢占国内市场, 而我国的一些同类企业不仅未能充分发挥本土优势, 更缺乏参与国际竞争走向国际市场的意识。
(二) 企业的营销创新缺乏动力
目前, 大量行业市场竞争过度、竞争无序, 导致了不少企业的经营状况比较困难。一些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 生产技术和手段已趋于同质化, 它们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 纷纷挑起价格战。如不久之前的“京东国美苏宁价格战”, 这场事先经过周密安排的公关战, 主要是以微博营销的方式展开, 但最后酿成苦果, 发改委向三巨头开罚单。事实上, 通过简单的价格战, 压制竞争对手而夺取有限的市场份额, 这无异于杀鸡取卵。
(三) 企业营销创新手段有待改进
我国有大量企业不注重开展营销创新研究, 市场开拓力不够, 信息渠道不宽。实施营销创新手段的策略仅仅是被动地跟风, 缺乏针对企业自身情况以及对市场所进行的认真研究。事实上, 每一种营销创新策略均具备了自身的应用条件, 都应当与企业自身的实际营销环境、营销对象甚至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相关系, 盲目的模仿跟进是不利于企业真正持续发展的。
(四) 企业对网络营销创新重视不足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速度迅猛, 网络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市场, 目前仍有少数企业缺乏网络营销的意识, 对网络营销重视不足, 所以出现了忽视网站建设, 对吸纳和培养专业化网络营销人才重视不足的现象。市场, 需要销售网络和品牌的共同支撑。网络如同大叔的树干, 有力的销售带动着营养的循环输送, 支持着企业的成长, 其中任何部分的病变, 都可能损伤企业的肌体, 营销资源的浪费直接危及到企业的生命。
二、提升企业市场营销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路
(一) 培养创新的营销理念
作为现代企业, 必须转变其营销理念, 树立起以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为主体, 以价格竞争为辅助的现代创新型营销观念, 从单一的销售目标转变为多目标的市场营销。现代营销观念应摒弃传统的唯订单至上, 将销量作为衡量企业利益的唯一标准, 现代营销观念应呈现目标多元化的趋势, 不仅追求销售的商品数量还追求更多的高质量目标, 如企业的持续发展目标、社会责任、公共关系等。同时, 中国市场环境已逐步走向成熟, 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向于非价格领域的竞争, 包括对产品的品种、质量、性能、品牌及款式、包装等诸多促销活动, 创造客户的购买欲, 刺激客户的潜在需求。其中的最重要方面就是服务, 真正认清客户的需要, 向终端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从产品的设计、制造到购买, 到上门送货、安装, 从产品使用到回访服务, 不断满足用户新的要求, 并通过具体措施使开发、制造、售前、售中、售后、回访这些环节的服务制度化、规范化。
(二) 使用创新的营销手段
首先实施数字化营销。传统营销模式不管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或途径, 最终是要通过一个固定化的形象来表现内容, 数字化营销主要是以电脑信息网络技术作为基础, 运用现代电子手段以及通信网络技术, 充分发挥现代通讯、计算机技术的巨大作用, 用网站、手机、游戏、博客、微博、社区、户外媒体等不拘一格地呈现创意, 目标受众不受时间、空间甚至平台的限制, 不断接受信息并乐在其中。这样, 把营销的全过程都置于科技力的掌控之下, 让企业的神经遍布产品营销的每个角落, 让企业营销的每一个终端都布满产品营销的传感器, 从而改变企业和营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 实现每件商品销售的可统计、市场变化的可预知, 着眼于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相互协调与统一, 从而达到用营销数字指导企业生产的规模和方向、用营销数字指导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这一优化状态。
其次是实施柔性营销, 柔性营销看重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是建立在良好服务和消费者口碑之上的一种营销方式。柔性营销要求企业在营销时更多关注消费者的需求, 将消费者当作朋友, 适时而灵活地调整自身的营销活动, 从而适应与满足个性化需求, 让消费者因为喜欢、认可企业的品牌与服务产生购买行为。而不是像刚性营销那样把消费者当成“陌生人”、建立纯粹以商业为目的的关系, 使消费者仅仅是因为“需要”而购买。运用这一营销方式就要求企业彻底改变以往单一地依赖于中间商中介进行流通的模式, 真正建立起以信息网络为桥梁中介,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密切联系的产销一体化模式。
(三) 采用创新的营销方式
1. 实施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虽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了, 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对关系营销这种营销手段的还是重视不够, 企业在开展关系营销时, 应当将自身的市场营销活动视为本企业和消费者、供应商、销售商、竞争对手、政府机关和其他公众形成互动作用的一个过程, 正确处理企业与这些组织及个人的关系, 以市场为导向, 保持和发展长期互惠关系, 创造忠诚的顾客和合作伙伴, 取得稳定的竞争优势。用美国学者理查德·古德曼的话说, 关系营销“不是创造购买”, 而是“建立各种关系”。比如联想集团, 作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 为了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推行五心服务的承诺:“买得放心, 用得开心, 咨询后舒心, 服务到家省心, 联想与用户心连心”, 大大拉近了顾客与公司的关系。同时, 联想通过信誉保障, 对代理伙伴承诺了许多优惠的条件, 保障代理商的利益, 与代理商共同发展, 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加入了联想的代理队伍。
2. 实施网络营销。
营销网络可以促进商品流通,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企业营销意识的增强, 网络也被赋予了营销推广的重要职能。企业应当认识到当今开展网络营销已经成为当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常规性手段。企业应当充分地利用网络平台来建立起自己的品牌, 还应当构建网络为企业建立起良好的销售渠道, 网络能够让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直接地互联, 这就使得制造商通过网络这一渠道将产品直接销售给最终客户具有现实可能性。
3. 实施事件营销。
事件营销是一种公关传播与市场推广手段, 集新闻效应、广告效应、公共关系、形象传播、客户关系于一体, 并为新产品推介、品牌展示创造机会, 建立品牌识别和品牌定位, 形成一种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的营销手段。从之前的蒙牛借势超级女生, 所有关注“超女”的人在亢奋中记住了“超女”的同时也记住了“酸酸乳”, 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 凉茶品牌王老吉从“先声夺金”、“举罐齐欢呼、开罐赢亚运”到“点燃吉情, 传递精彩”, 王老吉亚运营销的精彩的收官之战, 再到2012年开年, 微博上“度娘”一词再度火热, “众里寻她签百度”或许是百度公司2012年招聘的最大活广告, 百度公司也借助了“度娘”成为2012开年便出现在各大媒体焦点的网络公司, 更是2012开年网友最热议的网络公司。当今,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事件营销带来了巨大契机。通过网络, 一个事件或者一个话题可以更轻松地进行传播和引起关注。
(四) 掌握先进的营销技术
首先是企业一定要具备技术创新的优势。随着科技的发展, 经济一体化、市场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研究表明,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核心竞争力将是企业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与发展的主要支撑。企业技术创新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企业具备了先进的技术优势之后, 必将领先于产品的潮流。企业一旦缺乏了技术创新之能力, 也就将丧失技术上的优势, 其产品必然将会失去角逐市场的难得机遇。所以, 要想推进技术创新这一进程, 就一定要顺应当前的国际化大趋势, 向着产品多能化、多样化、微型化、简便化、舒适化以及环保化等方向加以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发展企业营销创新是我国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程度后的必然趋势, 也是为适应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的必要手段。创新是硬道理, 在新环境与形势下, 企业一定要不断深入学习新的营销理念, 掌握新的营销方式和手段,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逐渐成熟和壮大起来。
摘要: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企业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市场浪潮, 市场营销创新是当前所有企业刻不容缓需要重视解决的事情, 传统的营销观念不仅无法促进企业的发展, 更加束缚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市场营销创新就是从营销观念、营销方式、营销手段、营销技术等方面革新, 以变化的思维、先进的理念来指导企业的生产、销售、服务, 以创新的策略来面对瞬息万变的国内国外市场。文章从目前企业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提高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企业,市场营销,营销网络,营销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平.中小企业经营之道[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
[2].秦言.中国中小企业:分析、策划、动作、创新[M].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8.
[3].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4].于坤章.新市场营销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
[5].丁红玲.创新与经营[M].山西经济出版社, 2010.
[6].丙明杰, 罗殿军.创新制胜[M].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9.
[7]. (美) 曼塞·G·布莱克福德著;锁箭译.美国小企业成长与创新[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
[8].杜惠珠.企业市场营销创新[J].学术交流, 2008 (7) .
[9].邢国伟, 由亚男.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9 (13) .
[10].朱秀菊.提高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能力[J].上海企业, 2010 (6) .
【创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推荐阅读:
创新工会机关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11-10
改进和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12-08
当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06-21
对基层派出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12-22
推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对策思考07-11
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doc07-18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思考10-08
坚持四个结合,创新推进国有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途径10-19
工作中善于思考创新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