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815真题(精选16篇)
1.中国传媒大学815真题 篇一
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试题
一 专业词语解释(从下列6个任选5个,如若全答按前5个算分,总分5*6=30分)1 唐宋传奇——租庸调——太阳社——闭关政策——歌德——变法——
二 填空题(共30个空,每空0,5分,总分30*0,5=15分)在我国二十四史中,首推司马迁的(《 》),东汉班固的(《 》),范晔的(《 》),还有唐魏征写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著作繁荣发展期,其中有()写的《典论 论文》,陆机的(《 》),()的《文心雕龙》,还有挚虞的(〈 〉)。初唐时期有四位诗人作品才气旗鼓相当,不相上下,被后人誉为“初唐四杰”,他们是(),(),()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涌现了大量文学和艺术作品,其中有意大利但丁的(〈 〉),()的〈十日谈〉以及达芬奇的作品(〈 〉)和米开朗琪罗的(〈 〉),还有法国拉伯雷的(〈 〉)和()的〈堂吉柯德〉。唐朝的主要行政机构是三省,分别是(),尚书省和(),其中尚书省又下辖六部是(),(),兵部,工部,()和()。北宋时期对北宋构成威胁的少数民族政权主要有(),金和()。清朝文学流派纷繁众多,前期有方苞所开创的“桐城派”,其代表人物还有()和(),中期有江浙一带文人所提倡的(“ ”),后期则由曾国藩继承了“桐城派”的一些主张而自己开创的(“”)。
三 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对的,每一项1分,总分10*1=10分)我国目前最早的古猿人是(1a云南元谋人 2b陕西蓝田人 3c北京山顶洞人),属于母系社会文化的是(1a河姆渡文化 2b仰韶文化 3c大汶口文化)。金圣叹是清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点评过下列(1a〈西厢记〉 2b〈水浒〉 3c〈金瓶梅〉),而点评过〈三国演义〉的则是(1袁枚 2b毛宗纲 3c李絷)。美国独立革命胜利后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其中“三权”是(1a立法,行政和司法 2b新闻,出版和言论 3c总统,国会和议会),其中最早提出上述主张的是法国(1a〈民主法案〉 2b〈人权宣言〉 3c〈自由主义〉)的发表。古希腊历史巨著〈伊利亚特〉的作者是(1a伊索 2b莎士比亚 3c荷马),他还有另一部作品(1a〈特洛伊 〉 2b〈奥德赛〉 3c 〈李尔王〉)。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品是(1a〈被缚的普罗米修斯〉2b〈俄狄浦斯〉3c〈美狄亚〉)而古希腊悲剧诗人欧里庇德斯的作品是(1a〈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2b〈俄狄浦斯〉 3c〈美狄亚〉)。
四 问答题(下列1,2,3中选做两个,如若3个全做按前两个计分,前面每题13分,第4题为必答题19分,本部分总分45分)何谓小说?略述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明朝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何等成效并由此产生的弊端?3 欧洲启蒙运动的评价和它的意义?文言文运用(该古文太长不可能记下来,还请大家见谅)《书不可尽信>
a有几段未标标点符号,让标标点符号(5分)
b古汉语解释(有7个,7分)
c根据该古文写一篇读后感,要求200—300字(7分)
五 政论写作(50分)
要求:
1、针对前不久北京高校博士们联合签名抵制过圣诞所谓“洋节”,呼吁关注我国本土传统节日这一现象,以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写一篇政论作文,题目自拟,也可以拿“抵制外国洋节”为副题。
2、论点,论据,论证要合情合理;
3、字数要求1200—1400,少于1200或多于1400要酌情扣分(不超过5分)
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贝特森
英国人类学家,具有多种学科的兴趣,他在控制论的基础上,对关系传播进行了理论阐述。作为帕洛阿尔托小组的领导人,贝特森论述了诸如反论,双重约束,传播语义学,以及与传播行为的内容范围相对的关系等等概念。
2.参考群体
3.证词法
4.定量分析法
5.媒介即讯息
二、简答
1、拉斯韦尔的宣传观
2、举例说明大众传播对于社会的真实建构
三、论述
1、试论我国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伦理道德
2、对于网络文化的了解和评价
3、根据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中都有哪些制度改革?现阶段还存在哪些问题?
2.中国传媒大学815真题 篇二
“白杨情•中国梦”校庆晩会1954—2014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致辞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致辞荷兰格罗〒根大学校长波佩玛致辞风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致辞中国传媒大学60周年"白杨情•中国梦”校庆晚会于2014年9月20曰晚在中国传媒大学操场上隆重举行。各级校友、在校师生、离退休校领导和老教授齐聚一堂为母校共贺生辰。相关国家部委、媒体机构、行业组织及兄弟院校领导出席盛会。这是一场回顾中国传媒大学光辉历史、激励当下师生奋进向前、展望中国传媒大学未来的晚会。陈文申书记在晚会开场时说, “从国内传媒名校到国际传媒名校, 这巨大的变化, 凝聚着几代中传人的汗水”, 而这些变化的创造者, 不仅有夺得“主干学科排名第一”等荣誉的师生, 更有在"立德、敬业、博学、竞先”校训激励下, 在传媒一线奋斗着的无数校友。苏志武校长在致辞中表示, 中国传媒大学从一所行业院校发展为国际知名的传媒院校, 面向未来, 将会进一步加快国际传媒院校建设的脚步, “为提升国家传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建立现代传播体系贡献力量, 为建设文化强国和网络强国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思想引擎’’。王恩哥院士代表广大兄弟院校“衷心祝愿中国传媒大学再谱新篇";波佩玛教授称赞中国传媒大学“培养出如此多的人才, 恐怕没有一所学校能与之相比”;刘长乐先生代表校友祝福母校再创辉煌;黃宏先生作为家长代表表示了对学校培养更多优秀传媒人才的希冀。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宣传部
3.中国传媒大学815真题 篇三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联合实习项目——2009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人物造型方向毕业秀于5月17日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绿地“核桃林”隆重上演,16位学生的48件服装设计作品被精心编排,倾情演绎,一场融合创意与时尚、别开生面的视觉饕餮盛宴精彩呈现。
本次毕业秀以“谜”为主题,依据学生的作品风格及创作理念被分为四大板块加以诠释,分别为“谜·溯”、“谜·梦”、“谜·真”和“谜·戏”。设计作品主题丰富、创作手段不拘一格,舞美特效绚丽悦目,带给观众极大的视觉震撼。
本次毕业服装秀作为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联合实习的品牌项目,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此活动充分发挥了中国传媒大学各学科的资源优势,除走秀服装外,活动策划与执行、舞台美术、现场播录等工作亦在教师指导下由文编、灯光、录音等专业学生通力完成,联合实习项目增进了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学科间的优势互补与横向交流,同时也为学生搭建起从校园起跑社会的实践平台。本次毕业服装秀再次诚邀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倾情加盟演绎,她们高水平的展演技巧将本次活动的气氛推向高潮。两大高校强强联合,更加有效地推动联合实习项目的顺利开展,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张玲)
4.2014年815真题回忆 篇四
第一题:给了六个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九个传函,匹配。主要根据一阶系统、二阶系统以及有无超调(及阻尼比的范围)来选择。
第二题:个人觉得很难,这个考的是电动机方面的模型,教材上是有的,就是关于扭矩啊、转速什么的,这个知识点被我完全花忽略了,第一问是根据模型,写出方框图中未知部分的式子,第二小问就是花信号流图,求传函,是基本题。
第三题:题目有四问,第一个是根据稳态误差求Kp,第二个问是画出满足调整时间和阻尼比范围的区域,第三问是在满足第二问要求的情况下应选用何种较校正装置使系统的闭环极点在上述区域,并求之。第四问是如何保证所求校正装置满足第二问要求。
第四题:跟13年的几乎一样,给了一个单位负反馈的方框图,花出K从负无穷到正无穷的柰氏图,并判断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和不稳定情况下的右根个数。
第五题:实在想不起来了。。
第六题:是个校正的题目,给的条件是Wb和相位裕量,并且题目明确说明Wb与Wc接近,所以这道题应该用试探的方法解,Wc取Wb的下限就能做出来,求出之后需要验证Wb是否在要求的范围内。
第七题:根据波徳图写传函,并。。
5.中国传媒大学 篇五
关于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的意见
(2006年 1月 13日)
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健全发展党员工作制度,扩大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民主,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和《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及市委组织部《关于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的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严格党员标准和入党程序,不断健全和完善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加大对发展对象的考察、监督力度,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二、公示的对象和内容
公示对象为拟提交支部大会讨论的发展对象。
公示内容主要包括:党支部拟讨论接收公示对象为预备党员的决定;公示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主要经历、所在岗位及职务(学生为所在院、系及班级)、奖惩情况;被确定为积极分子和列为发展对象的时间、政审及参加集中培训情况;培养人、入党介绍人姓名;公示的起止日期;基层党总支和党支部两级组织负责接待反映公示对象问题的联系人、联系电话、来信来访地址。
三、公示的时间、范围和形式
公示时间为7—10天。公示范围一般为公示对象工作、学习、生活所在的单位。公示形式一般为通过公开栏(墙)、板(墙)报、宣传橱窗张贴公告等形式向党员、群众宣布。
四、公示的程序及实施
公示的程序为:拟定公示内容后,在适当范围内进行公示;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组织调查核实;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研究处理意见;公开调查处理结果;对经公示发展的党员,在支部大会决议中注明公示情况。
公示工作由基层党总支会同党支部组织实施,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对公示期内无异议或所反映问题不存在的公示对象,可召开支部大会吸收入党;经调查核实属于一般性缺点、不足,不影响发展为党员的,按预定方案召开支部大会吸收入党,并在上级党组织指派专人谈话时向发展对象指出存在的问题,督促改正;反映的问题性质比较严重,一时难以查实但又不能轻易否定的,或有一定问题,尚不具备党员条件的,暂缓发展;问题严重的,不予发展。对群众反映基层党组织不按程序和标准发展党员的,经调查核实后迅速予以纠正,对直接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处分。
对调查核实结果的处理,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全面客观地评价公示对象,实事求是地做出决定。对公示中反映的问题,要允许公示对象作出说明或进行申辩。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党总支、党支部要提高对发展党员公示制度的认识,把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度作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切实加强领导。对未经公示发展党员的,一律不予审批。
(二)积极贯彻,及时总结。各党总支、党支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公示制的推行工作。要积极部署,广泛动员,做好发展党员公示制的宣传和组织领导工作,发动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推行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公示制,保证发展党员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三)实事求是,民主公开。各党总支、党支部要对发展对象基本情况等内容如实公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开展调查,对所有公示对象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要充分发扬民主,真正让群众参与,请群众监督,确保公示实效。
本意见自2006年3月 1日起实行。
附:关于拟接收XXX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的公示书(参考格式)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组织部
二〇〇六年一月十三日
附件:
关于拟接收XXX同志
为中共预备党员的公示书
(参考格式)
根据XX支部委员会XX年X月X日决定,拟于近期讨论接收XXX同志为预备党员,现将有关情况公示如下:
XXX同志,男(女),XX年X月出生,XX学历,(个人简历),现任XXXXXX,X年X月X日经党支部研究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XX年X月X日被列为发展对象,政审合格,XX年X月参加XXXX党校培训,考核成绩合格。培养人:XXX,入党介绍人:XXX。
公示起止时间:XX年X月X日X时至X月X日X时。
公示期间党支部和党总支接受党员和群众来电、来信、采访。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来信来访地址:
XXX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6.2014中国传媒大学考博简章 篇六
四、报名时间
网报时间:2014年2月25日10:00—2014年3月10日16:00。
五、报名程序
3.网上缴纳报名费200元。
4.网上缴费成功后,考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5.打印《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并签字。
6.查看审核结果:3月12日。
六、现场报到时间:2014年3月20日8:30-11:30,13:30-17:00。
七、现场报到程序如下:
1.查验考生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
2.资格审查:硕士学位证书原件
3.提交相关材料复印件(装订顺序如下)
①《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通过报名系统打印),本人签字;
②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正反两面复印在一页纸上);③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4.图像采集并打印准考证。
八、考试方式
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1.初试为笔试。
外国语科目考试时,正式开考前15分钟禁止入场。
九、考试时间:
1.初试:2014年3月22日、3月23日、3月24日;
科目具体考试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2.复试:2014年4月下旬,复试具体时间、安排及复试录取办法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上另行公布。
考生可于4月上旬,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上查询初试成绩及复试分数线。凡达到我校规定的复试分数线且资格复审合格的考生均可参加复试。
十、进入复试的考生需要提交的材料:
相关表格必须到我校研招网常用下载专栏下载统一的模板,并按照要求填写。
●以下是所有类型考生都需提交的材料:
①《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复试阶段)》(通过研究生招生网打印)
②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
②专家推荐书两份(两份不得雷同)
③科研情况表
④入学后的科研设想
⑤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以下是已获硕士学位考生还需提交的材料:
⑥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档案人事部门或研究生培养部门盖章)
⑦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档案人事部门盖章或研究生培养部门盖章)⑧硕士学位论文全文
5.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①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北院44号楼五层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收邮编:100024
7.中国传媒大学815真题 篇七
2014年12月26日, 2013-2014年度BIRTV奖学奖教金在中国传媒大学理工学部表彰大会上颁发。BIRTV组委会秘书长、中广国际总公司总经理助理金英为获奖的老师和同学颁奖并致词。
BIRTV奖学奖教金在传媒大学设立5年来, 已经有超过百名老师和同学获奖, 为传媒大学提供优质教学实践平台, 为老师和同学搭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平台的愿景已经初步实现。多年来, 很多同学参与了展览会的各项活动和工作, 在开阔眼界和获取信息的同时, 也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BIRTV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同学认识到社会实践在大学期间的重要性, 通过社会实践检验自己的学习, 了解社会的需求, 调整自己的目标, 做到学以致用。
8.中国传媒大学815真题 篇八
1.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
出版活动都要接受出版行政管理。这里讲的出版活动,不 包括( )。
A.出版物的出版
B.出版物的印制或者复制
C.出版物的进口
D.出版物的交换赠阅
2.我国对出版单位的设立实行( )。
A.登记制
B.审批制
C.保证金制
D.登记备案制
3.对出版物的管理不包括以下内容:( )。
A.出版物只能由出版单位出版
B.出版单位实行编辑责任制
C.出版单位实行财务审计制
D.出版物不得载有禁止内容
4.对出版单位的管理制度不包括( )。
A.出版单位法人制
B.年度出版计划与重大选题备案制
C.出版单位年检报告制
D.出版单位利润上缴制
5.图书版本记录不包括以下项目:( )。
A.书名(或者图片名)
B.著作者(或绘制者)、编辑者、翻译者的姓名(或笔名、 单位名称)
C.著作者通讯地址及电子邮箱
D.出版者、印刷者和发行者的名称
E.出版年月、版次、印次、印数
6.与图书相比,期刊最基本的特点是:( )。
A.系统性较强
B.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强
C.有固定名称,按顺序编号连续出版
D.开本较大
7.书刊版心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包括( )。
A.文字
B.图表
C.天头和地脚
D.间空和线条
8.下列关于出版物总发行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总发行的销售形式主要是批发和零售
B.一种出版物的总发行权只能由一个单位拥有
C.总发行是指总发行单位统一包销出版物
D.大型出版物零售单位也是总发行的销售对象
9.出版物从出版单位到达消费者手中通常需要经过的环节 不包括( )。
A.回款
B.批发
C.零售
D.总发行
10.下列表述中,没有错误的是( )。
A.编辑在处理上级领导机关提供的法律法规和文件汇编
书稿时,由于不需要也不能对法律条文做任何改动,所 以不需要通读全稿。
B.书稿复审应当审读全部稿件。
C.因时间仓促,书稿三审无法达到规定要求,可以在审读 校样时再进一步修改。
D.在出版社终校时,作者同时审阅另打印的一份校样并进 行了修改,编辑或校对人员应将作者修改的内容全部 誊抄到终校样上,并仔细核对,防止遗漏。
11.编辑工作者不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 )。
A.文化产品的设计师
B.文化成果的发掘者
C.知识产权的所有者
D.文化传播的把关人
12.开展现代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A.形成出版产品的物质资源
B.出版人力资源
C.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
D.形成出版产品的精神资源
13.下列关于出版物属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出版物兼有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双重属性
B.出版物的使用价值,主要由出版物的精神内容构成
C.出版物的物质产品属性是其本质属性
D.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物的物质产品属性表现为商品 属性
14.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用来查找汉字古义及古文字形体的 是( )。
A.《辞海》
B.《辞源》
C.《说文解字》
D.《康熙字典》
15.某种图书定价40元,共印10000册,若以65%的发 行折扣率全部售完,则该书的造货码洋和销售实洋分 别为( )。
A.40万元、26万元
B.40万元、14万元
C.26万元、40万元
D.14万元、26万元
16.下列关于编辑和读者之间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读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
B.编辑要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
C.读者是编辑工作的检验者和促进者
D.编辑负有引导读者的责任
17.某书第1版第1次印5000册,后又重印了两次,各4000册。 现在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全面修订后再印4000册,则此次印 刷的版本记录应为( )。
A.第2版第4次印刷,印数为13001~17000册
B.第2版第1次印刷,印数为13001~17000册
C.第2版第4次印刷,印数为1~4000册
D.第2版第1次印刷,印数为1~4000册
18.“三校一读”制度中的“三校”是指( )。
A.作者、编辑、校对人员共同参与校对
B.由不同校对人员进行三次校对
C.编辑人员校对,校对人员校对,计算机校对
D.由一名责任校对校读三次
19.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保护期一般 为( )。
nlc202309022017
A.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B.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40年
C.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30年
D.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20年
20.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 )。
A.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B.未公开发表的作品
C.作者死亡已超过50年的作品
D.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二、简述题(第1、2题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
1.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整理,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2.侵犯著作权必须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3.结合所读过的书刊,简要陈述整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总体 要求。
三、综合题:阅读下列材料后,请以此为启发,写一篇文章(60分)
写作要求:
1.自拟标题,参考词:书香,特色,责任,格调,文化;
2.主题明确,中心突出;
3.字数控制在1200字左右;
4.如有错别字和病句要酌情扣分;
材料:
不官不商,有书香
杨 绛
解放前钱钟书和我寓居上海。我们必读的刊物是《生活周刊》。寓所附近有一家生活书店。我们下午四点后经常去看书看报;在那儿会碰见许多熟人,和店里工作人员也熟。有一次,我把围巾落在店里了。回家不多久就接到书店的电话:“你落了一条围巾。恰好傅雷先生来,他给带走了,让我通知你一声。”傅雷带走我的围巾是招我们到他家去夜谈;嘱店员打电话是免我寻找失物。这件小事唤起了我当年的感受:生活书店是我们这类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生活书店后来变成了三联书店。四五十年后,我们决定把《钱钟书集》交三联出版,我也有几本书是三联出版的。因为三联是我们熟悉的老书店,品牌好,有它的特色。特色是:不官不商,有书香。我们喜爱这点特色。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D 5.C
6.C 7.C 8.A 9.A 10.B
11.C 12.C 13.C 14.C 15.A
16.B 17.A 18.B 19.A 20.D
二、简述题答案略
三、综合题答案略
9.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专业 篇九
1.广告理论与广告史方向
本研究方向力争使我国广告理论的发展能够紧跟广告业界实践的飞速发展。该研究方向内容包括:市场消费形态的调查与研究,广告效果研究,广告受众研究,大众媒体消费形态研究,消费形态数据库数据研究,世界及中国广告20、30年史研究,广告学发展源流考、广告史史实与资料搜集,整理和汇集,广告与品牌研究,消费者与品牌关系研究,广告学前沿理论的总结与更新等。在研究方法上,涵盖了从市场调查,定量数据采集分析,定性的文献归纳整理,直到以以往积累的数据库数据为基础进行的数据挖掘等方式。
这个专业研究方向的毕业生既可以在各高校广告学专业任教,也可以进入社会科学研究所继续深入学术研究
2.广告实务方向
本研究方向的研究可以使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与广告实践相结合,从而丰富广告学理论,推进广告学术研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并且为广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方向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广告活动的普遍规律与一般规律进行系统研究,重点研究广告活动的传播策略及其效果,研究范围涉及到广告活动的三个主体(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广告媒介)和广告受众。研究内容包括整合营销传播、广告表现研究、广告心理研究等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该方向的学习,学生将适应并可以在广告业三大主体(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介)就业,发挥所学。此外还可以在一些科研单位或实际应用机构任职,继续研究有关理论。
3.广告媒介方向
本研究方向重点培养传播学和广告学相结合的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使媒介产业经营的理论的发展能够紧跟媒介和广告业界实践的需要。
本研究方向以学术研究和实证研究为主,对媒介和广告相结合的学术理论和应用性资料进行系统地搜集、整理和汇集。
10.中国传媒大学传播考研全纪录 篇十
》我是09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电视文化传播的考生,从初试到复试一路过来经历了很多,也有很多考研的经验,以前便想过考完便写下来给之后报考的人看,当作对论坛的回报。
在讲我的考研前,我想劝报考中传的同学们一定要三思,这个学校考起来真的很痛苦,我也知道大家都对CUC的名字顶礼膜拜,甚至是非君不嫁。我也是,所以我才会连续两年报考同一个学校。但是在考研前,你要知道,北京改卷子是极为严格的,不像其他的省市可能在公共课上会放水,也许你会卡在英语上一分两分,也许你认为自己的专业课答的很好,但成绩出来,你会大跌眼镜。你要在别人都出来成绩好多天才能等到中传的成绩出来,等别人都复试了甚至是完成了复试,你才等到中传的复试分数线。等你踏上复试的路途的时候,别人的拟录取都已经好出来了。而且复试极为漫长,甚至要拖7天。等到知道复试成绩的时候,已经快五月中旬了。也许你的初试成绩很高,但是二十几分的面试成绩直接将你打入地狱,甚至中传的复试成绩和录取通知是分开的。而这一切的结果是你根本没有时间没有机会调剂,选着中传就是选着了唯一。也许你不会一次就考上,甚至是两次,如果你只是想上研究生,其他高校,名牌大学的新闻传播一样很优秀,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你和我一样铁定要当中传的研究生,在所不惜的青春给了广院的白杨,好吧,那么继续向下看,我相信努力和勇气一定可以在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换来好的结果。
初试
我本科是学广告的,学校更不是北京的高校,算是个二点五跨考生吧。
今年是我第二年考中传,第一次考的时候我还在上大四,英语和总分都卡线了,没有进入复试,的分数线要高出国家线15分,我一直以为分数够进复试的了,不用调剂,结果国家线英语便离A区线少了一分,而且我第一次考研对于调剂的事情根本不清楚,加之当时我已经在工作了,没有时间顾调剂的事情,结果错过了调剂的时间,没办法只好放弃了,打算好了来年再考,5月份回到学校,和同学们度过最后一段大学时光,完成毕业答辩便回家了。
我进入大学时很顺利的,高三的时候我的成绩从班级第39名升到第3名,高考完顺利的考入了大学。因此我根本无法体会复读的感觉,这次考研,我复读了。
虽然可能没有高考的压力那么大,但也过的很艰辛。(我先来觉得我是能自己给自己找罪受的人~~)
第二次考研前,我仔细的想了想自己的优势和弱势,自己为什么会在08年考研失败。
第一,我的英语不好,无论是单词还是分析长难句的能力,还有作文写作都是我的弱项。总之这是我高中落下的缺点,当时整个高一高二没有听过英语课,到第一次考研前我连从句是什么都不知道。以前过四级都是靠单词和语感过的。到大四考研期间我才过了六级,还是在我真正背了好多单词和明白如何分析长难句以后……曾志伟在无间道中说过一句话:“出来混早晚要还的。”高中欠下的债考研时候来还。
英语是考研的第一大关,如果你英语很好,考研又足够用功,应该没什么问题。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英语啊。
第二,政治考的太过侥幸。08年考试我的政治考了76分,我觉得对我来讲已经相当高了,因为我当时只看了一遍书,过了一遍真题。当然我是学文的,以前这些东西都学过,而且当年我还报了的政治辅导班,因此也就跟老师过了一遍。
第三,专业课答题没有方法,专业课掌握不扎实。都知道中传的传播考研有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我的名词解释整整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写完,还有两个简答和三个论述,结果只剩不到两个小时。这就是答题没有方法。主要是第一次考研我太匆忙,连真题都没看过。
第四,杂事太多,时间太紧。
我上大四刚好赶上学校评估,我们整个九月份便装模作样的过去了,七月八月也是松松散散过的,根本没看完一遍书。直到十月份我才正式学习,而且中间还得和老师打游击战,总是要上课,或是做其他的杂事。甚至到11月考研现场确认我连一遍书都没看完!!
当然这也和我的个性有关,我有点做事拖拉,看书第一遍很细,拖得战线太长,无法进行两轮三轮的复习。
仔细想想,第一次考试的确很不成熟,唯一的优势就是我有兴趣,我对考研,对传播,对学习的兴趣一直支撑我学习。那时学习从早上8点到12点,下午2点6点,然后7点一直学到12点半。当然这样的日子是在11月份以后,因为我实在是看不完书了。
到二次考试的时候,我调整了自己的作息时间,早起早睡。11点半就睡了,早上6点15起,冬天很冷啊~~。不过我还是改不掉做事拖拉,拉长战线的毛病,到最后也加了一下班。但越学到最后便越讨厌,没了初次考试的积极性。很恶心。我清晨在路上走,路过孔子像就想孔老师保佑我,我每天礼让两次,保佑我考上。背水一战了~~绝不再战!!
二次考试的优势也有:
我复习过一遍了,第二次复试更有重点,而且我有了第一次考研的经验,应该不会像第一次那样如此手忙脚乱,不知道怎么分配时间。什么地方是考试的重点。也知道那些知识参考书上没有的却应该掌握。总之第一次考研给后来铺了一条路。
我是在曲阜师范大学备考的,这里同学学习很认真,是出了名的考研基地。10月的时候去了趟北京,找了一些考研资料,不过用处不是很大。只是我到了中传,第一次来,给我留下了一个具体的形象,每次我累了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中传的校园。我在中华传媒网上买的,还有那本《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传播学》还不错,至少可以扩展视野,延伸了参考书的内容。考研期间我也经常关注中华传媒网上的消息,它在考研期间会给你很多建议,包括时间,复习技巧。而且到最后的时候会出一些预测题目,这个是很值得关注的网站,。尤其是考中传的考生,成为他的会员也是很明智的。
初试是个隐忍的过程,静静坐下来学习,而不被别的`事情干扰。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觉得初试不光积累的是初试考研那张卷子的知识,对你以后复试有很大的影响。这个时候最好多扩展一点东西。
我考研时候主要时间都花在英语上了,因为上次英语考的太让人郁闷,知道11月份,我都每天几乎学7个小时或8个小时的英语,当然这个很变态了。有点分配时间不均衡。而且我只做两件事,背单词,分析真题。
至于专业课,由于今年没了书目的限制,我也就是按去年的书看的。这里说一下我看的专业书籍:
《传播学总论》,这本书到11月份我才拿到手,不过很多东西和段鹏那本《传播学理论,框架与外延》挺香,和第一版也有重合的地方,因此看起来也不是很费劲。这本书事重中之重,看传播学专一的卷子就可以看出来。
《传播学起源方法与应用》这一本也是很重要的书,不过因为是外国人的书,这本书也并不像教材一样,要自己归纳一下。
《传播学史》这本要挑出精华来读,有的东西还是很重要的。比如三大学派,四大奠基人的贡献等,对传播学的影响。
《传播学理论,框架与外延》这本和第二版的《传播学总论》很多东西是重合的,但他也有自己的东西,两本书相互补充来看。我但一定要先看《传播学总论》。这本我买的那一半有很多错别字甚至错误的图片,所以理解的话肯定要费尽,所以最好先拿总论看,不要被这本书的错别字给打扰了~~
《21世纪初我国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这本书应该是第一章和最后两张比较重要。第一章总论讲了很多大方向的东西,结合了政治经济讲的,初次读有点点费劲,不过还可以啦。老是觉得这本书很重要,关于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战略应该是重点,不过近来两年没怎么考。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传播学》这是从中华传媒网上买的,淘宝好像也有,里面赠个关于中华传媒网的VIP号码,还挺有用的。这本书是本真正的考研书,知识做了详细的总结,同时还增加了很多的扩展但又可能考的知识,我最后再做知识点笔记的时候参考翻了一遍这本书。
也是从中华传媒网上买的,算是只是扩展,对付论述比较有用,而且今年给的传播学知识重点新增知识点这里有很多题型给了详细论述,省了找资料的时间,对复试也有很大帮助,很值得买的,推荐。但看的时候可以挑着看。
还有就是从中传研招办买的真题集,买了个-的十年真题,从传播学初试到个方向复试都有,不贵,才10元,我没买带08年的,那份要 20元,反正我考过一次了,08年的题我死也不会忘的。
除了这些书外,我还看了郭庆光的那本《传播学教程》,这本书真的很值得看,绝对要当成参考书看,讲的很好。
还有看过张国良的那本《传播学原理》,这本只供参考,我也只翻了一遍。
中传学校里面还买了一份传播学考研合订本的考研资料,大概50元左右吧。记不清了。涵盖了传播学笔记,综合考试笔记,传播学真题加答案(答案也只是参考的,看一看看,给你的思路一个方向)还有一些重点热点的知识总结,挺多的,我最后翻了翻,挑了自己需要的东西看,实在是没时间了。
综合考试我都是在11月份才看,其实时间已经很紧了,看了两遍,而且都没看古文,只是将知识点看了两遍,开始看起来我也头昏脑胀,历史还好,我比较在行,但文学尤其是诗词歌赋,还有后来的文学社团等等,很多知识点我记得不清不楚,我从论坛上下了综合考试的重点对照书记的,自己也在记不清的知识点上做了笔记,这样才好点。不过一般综合考试拉不开成绩,一般都会考到120左右。
11.中国传媒大学815真题 篇十一
“我们这代人的特点就是服从分配”
1936年, 赵玉明生于山西汾阳的一个农村, 父亲早年在天津经商, 40年代初, 全家人迁往了天津。“到天津大概是1942年, 在我六七岁的时候, 我是在天津上的中小学。我的小学过去叫天津私立第一小学, 现在这学校已经没了。初中也是一所私立中学, 叫通澜中学, 然后考上了公立的天津三中。三中是一所百年老校, 当时在红桥区铃铛阁。我在天津住过的几个地方, 基本上都是围绕着鼓楼, 先在南门里, 再在东门里, 最后在北门里。现在我们家的旧址找不着了, 初中也找不着了, 高中还有, 但不在铃铛阁, 已经迁新址了。”时至今日, 赵玉明对天津的许多地界都记忆犹新、如数家珍, “我的中小学都在那儿念的, 我可以算半个天津人了。”
因为父亲生病的缘故, 没过几年, 家人又从天津搬回了老家, 只留下赵玉明一人在天津上学, 直至1955年高中毕业。“高中毕业的时候准备报考大学, 我当时学习还可以, 文科理科都凑合, 我们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 希望大家学文科, 所以我就报了中文系。”因为老师的影响, 赵玉明一口气填报了北大中文系、南开中文系和北师大中文系三个志愿, 并最终被北大中文系顺利录取。谁知报到以后, 赵玉明很快又面临一个抉择:“北大中文系有三个专业, 文学、语言、新闻, 我们必须再报专业。当时我第一不知道新闻专业学什么, 第二觉得自己一嘴天津话, 语言专业肯定不行, 所以我报的是文学专业, 但最后我还是被分给了新闻专业。”说到这里, 赵玉明非常感慨, “我们这代人的特点就是这样, 让干啥干啥, 让到哪儿到哪儿, 大家都服从分配。就这样, 我成了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55级2班的学生。”
赵玉明对在北大求学的那段经历记忆犹新, “当年北大中文系大概招了200多人, 新闻专业一共3个班, 一个班30多人, 占了将近一半。那时候我们的老师有甘惜分、方汉奇、张隆栋、郑兴东、何梓华, 还有去年去世的罗列。1958年6月, 北大新闻专业和人民大学新闻系合并, 罗列老师带着我们全体师生从北大燕园搬到了铁狮子胡同1号, 也就是早先人大在城内的校址, 现在叫张自忠路。”赵玉明说, “因为人大新闻系1955年招收了第一届学生, 我们在北大也是1955年入学, 所以1959年, 我们又成为人民大学新闻系的第一届毕业生。”特殊的年代造就特殊的轨迹, 从55级的北大新生到59届的人大校友, 赵玉明的新闻求学之路折射的是新中国新闻学学科建设的坎坷缩影。他回忆说, 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的时候, 他们这批同学也收到了来自北大校友会的邀请, 成为“北大加人大”校友, 而能够得到两所著名学府的共同承认, 他感到由衷的荣幸和自豪。
如果说北大的求学经历给赵玉明打下了新闻学史论基础的话, 那么在人大所经历的则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反思。“在人大印象比较深的是安岗老师, 他当时是《人民日报》副总编兼新闻系主任, 给我们讲新闻业务课。我们到人大时正赶上“大跃进”, 课上得零零星星, 主要就是实习。1958年夏天, 我到当时还在天津的河北日报社实习, 10月份又到了山西日报社, 实习半年多后我们就面临毕业分配了。”
赵玉明继续说道:“那时候毕业分配也可以填志愿, 但我印象当中大家的第一志愿都是服从分配, 没有人在第一志愿中说我要上哪儿, 只是在第二、第三志愿才填自己的想法。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最后会去哪儿, 等待分配的时间是最难熬的。”
1959年夏天, 一辆大轿车把包括赵玉明在内的人民大学新闻系的十几个大学毕业生拉到了他们未来的工作地点———一座五层的灰楼、两个篮球场大的院子, 这就是中央广播事业局刚刚兴办的北京广播学院, 旧址在复兴门外, 现已改建为中国广播电视音像资料部。也正是从这里开始, 赵玉明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教学人生悄悄地拉开了大幕。
“我这辈子没离开广院”
1959年4月, 经国务院批准, 以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广播技术人员训练班为基础开办的北京广播专科学校正式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 开了本科办学层次的先河。刚刚大学毕业的赵玉明成为这个新兴院校正在组建当中的师资队伍里的一员。
“广播学院本身条件并不算好:就师资来讲, 不论是广播局来的老师还是我们这些应届毕业生, 几乎都没有授课经验;就设备条件看, 也非常简陋, 跟现在没法比。”赵玉明回忆道, “当时广播学院要办新闻系、无线系、外语系, 其中新闻系的业务课准备靠我们这十几个人大新闻系的应届毕业生来承担。报到后不久, 新闻系领导就问我们, 有编辑、采访、理论、历史, 这几门课你们愿意上哪门, 可以表个态。我当时想,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历史, 三国水浒这些历史小说很喜欢看, 在人大也学过方汉奇老师讲的报刊史。至于理论, 我觉得比较深奥, 编采业务又没做过, 所以我就说我愿意讲广播史, 这样我就到了广播史教研组。当时广播学院新闻系的老师一半是我们这些应届毕业生, 一半是中央广播局的老干部、老同志, 我们就跟着这些老编辑和老记者, 一边学习一边备课, 一切都是从头开始。”
为了给59级的学生讲好广播史课程, 赵玉明再次回到母校去旁听报刊史的课程, “听了报刊史, 照猫画虎, 再准备广播史, 因为那时候广播和报纸虽然工具不同, 但宣传内容是一样的, 讲课的大框架也都是一样的”。不仅如此, 赵玉明还饶有兴致地回忆道:“我们最早的广播史课是‘三老带一小’, 就是把广播史分成四段, 三位‘老广播’分别讲三段, 我再讲一段。到第二年给60级上课的时候, 四段变成两段, 我讲其中的两段, 另外一位老同志讲两段。再到后来, 就我一个人讲了。”
显而易见, 赵玉明起步艰难的教学经历也是新中国第一批广播电视学教师集体故事的缩影。值得回味的是, 在其后的几十年时间里, 伴随着中国广播电视学科和广播电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 赵玉明也逐渐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广播电视学的教授, 慢慢从一个蹒跚学步的青涩教师走上了本系以及学校广电教学科研的领航之路。而这一步一叩首的半个多世纪所凝聚起来的, 既是无数个体命运的酸甜苦辣, 更是整个新中国广播电视教学科研事业的起转腾挪。
60年代末, “文化大革命”风暴中的北京广播学院被“四人帮”一伙污蔑为“黑基地”, 全校师生被迫迁往河北保定的望都县农村进行“斗、批、改”, 赵玉明也在这段时期跟随着大家一边拿镰刀, 一边喊语录。“70年代初, 广播学院在‘试行停办’声中下马, 停止招生将近10年。学校解散后, 我们到干校劳动改造, 一般人基本在干校待了三四年, 直到广播学院恢复才回来, 而我只待了两三个月就回来了。”回忆起那段经历, 赵玉明一直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1970年11月初, 中央广播局因为要筹备延安广播历史展览, 紧急把我从五七干校调回北京。一年以后, 展览告一段落, 我打点行李准备返回干校, 但没想到组织又分配我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上班, 我参与了报摘、联播节目的编辑工作, 干了将近一年半。”
1973年春, 历尽低谷的广播学院恢复招生, 赵玉明从中央台又回到了当时满目疮痍、破败不堪的广院, 一边修整校园, 一边迎新备课。打倒“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学校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赵玉明也渐渐迎来了他事业的发展:1979年, 他成为广播学院第一批硕士生导师;1983年晋升为副教授;1984年调升为新闻系副主任, 后历任代主任、系主任;1988年晋升为教授;1989年3月, 经民主评议, 出任广播学院副院长, 至1998年2月离职;1999年, 赵玉明成为广播学院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 招收新闻学专业中国广播电视史研究方向的博士生;2004年, 他又随着学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立担任了流动站的合作导师。“1988年我晋升为教授时已经52岁了, 这在当时还算比较年轻的, 和现在30多岁的优秀青年教师即可晋升教授比, 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赵玉明事业推进的每一个足迹, 几乎都折射了北京广播学院事业发展的步履从容以及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个体与环境的特殊。
“笼统地说, 我教了30年本科生, 20年硕士生, 十几年博士生, 前后已经50多年了。艾红红是我的第一个博士生, 是方汉奇老师的第一个博士后。郭镇之是我的第一个硕士生, 是方老师的第一个女博士, 我都在给方老师送人才。”赵玉明不无骄傲地笑道。
正如他所说的, 从1959年走上北京广播学院本科教学的讲台, 到1979年招收第一个广播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再到1999年招收第一个广播电视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年逾古稀的赵玉明如今已然桃李满天下, 然而他最念念不忘的却是自己不改初衷、坚守如一的三个“没离开”:“我这辈子没离开广院, 没离开广电史, 没离开学生。”他说得淡然, 却令人动容。
“我为学校办了几件实事”
赵玉明说:“‘十七年一代’的知识分子最怕的就是名利思想、个人主义, ‘文化大革命’前, 凡是涉及这些问题, 严重的就会被批判。所以那时候评职称, 一般来讲你给我什么就是什么, 不给我也就算了。很多老同志按说应该当教授了, 可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里, 有人会觉得教授都是资产阶级, 所以给都不要。‘文化大革命’前新闻系没有教授、副教授, 只有两个讲师, 到‘文化大革命’后他们才开始评。”赵玉明接着介绍:“还有一个就是那时候总在不停地搞运动, 大家写完了东西不敢印出来, 怕被批判。所以, 实际上我们这代人还是我刚才说的, 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让干就不干。直到80年代初, 我组织征集的许多广播回忆录, 编印的教学参考资料, 无论内部出版, 还是公开出版, 署名都是‘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 起码在名利思想上可以避嫌。在这样一个政治环境下, 我们这代人都比较谨言慎行, 写东西也比较慎重, 同时也对学术研究形成了一个无形的束缚。”
作者与赵玉明教授 (右) 合影
特殊的年代造就了这一代知识分子特殊的价值观和荣辱取舍, 随着时间的推移, 政治环境的变迁虽然给他们带来了思想的解放, 但集体主义的工作作风和务实低调的行事风格却依旧延续。“有人评价说我们这代人的思想解放是在77级学生的带动下开始的, 我觉得这样说有他的道理。”
1980年, 赵玉明参与了中国广播史上的一项重要考察———对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史和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进行了重新考证。“为了实地考察延安台的早期旧址, 广播学院组织了以齐越教授为首的调查组, 我是成员之一。在温济泽、杨兆麟等几位‘老广播’的指导、帮助下, 我们历时20多天, 对延安 (陕北) 台的编辑室、播音室和发射台等14处旧址分别做了实地考察并撰写了调查报告。”1980年底, 中央广播局听取讨论了“老广播”的建议并报中宣部批准后, 发出了关于更改人民广播创建纪念日的《通知》, 将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建日从1945年9月5日追溯到1940年12月30日, 这个更改可谓意义重大。
基于此, 在盛世修史的大背景下, 广播事业的历史研究得到了广泛重视。随后, 赵玉明组织并参与了解放区广播回忆录的征集梳理, 民国时期广播历史档案的搜集考证以及多份广播历史书刊的编印工作, 为继承并弘扬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光荣传统提供了丰富的教材。
1989年, 赵玉明离开了工作近30年的新闻系走上了北京广播学院的领导岗位担任副院长, 直至1998年, 62岁的他才“超期退役”。恰恰是在这9年中, 北京广播学院的整体面貌和办学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转70年代的颓势, 渐渐发展成为一所培养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重镇学府。赵玉明回忆道:“9年的时光, 3000多个日夜, 忙于日常的教学科研行政事务, 个人经历的酸甜苦辣, 实在是一言难尽, 但值得认真回忆的也就是几件或是自己首创或是参与较多的实事。”
1989年, 经赵玉明负责筹划, “中央三台”在广院设立奖学金, 用于奖励优秀师生, 这是广院第一个社会性的奖学金。除此之外, 浙江改革月报社、山东滨州九环集团公司、北京星光集团等先后在赵玉明的联系和促成下在广播学院设立奖学金, 在校企之间实现了双赢。
1989年, 赵玉明开始分管《中国广播电视年鉴》日常工作并兼任副主编, 在较短的时间里, 赵玉明与编辑部同志合力解决了《年鉴》出版经费困难的问题, 不仅实现了扭亏为盈, 更提高了《年鉴》质量, 为按期保质出版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993年, 赵玉明负责筹建北京广播学院董事会并出任副董事长 (常务) 兼秘书长, 负责董事会日常工作。短短几年时间, 董事会完成了近千万元的基金筹措, 为学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和深化做出了切实的贡献。
1996年, 赵玉明基于广电部未在所属高校设立部级科研立项和部级科研奖励的情况, 在学院的支持下起草了《关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工作暨项目评审会议情况汇报———兼谈对我部设立高校科研立项和奖励的建议》, 为学院缓解了科研水平总体较低、成果较少, 以及难以获得部级科研立项和奖励的难题。
更为重要的是, 作为学院分管科研工作的校领导, 赵玉明在任期内非常重视广院图书馆的建设问题, 多方筹措图书资料经费, 初步改变了图书馆经费紧缺的局面, 为北京广播学院的长远发展造福铺路。
赵玉明说:“这些事情的促成不是谁想弄就弄, 不是一个人的力量。一个人可以号召, 但是事情要办成, 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他所说的, 确是肺腑之言。但无论如何, 在北京广播学院事业发展如火如荼、办学水平蒸蒸日上的时代, 赵玉明既是这个艰难过程的见证者, 更是这项系统工程的参与人。而在他们卸下重任、安享晚年的今天, 中国传媒大学实至名归的闻名国内和载誉世界便是对这些老一辈创业者最好的回报。
“有所为, 有所不为”
与国内很多知名教授所不同的是, 赵玉明在5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亲自招收并培养的硕士、博士以及合作的博士后从数量上看并不多, 前后算起来, 总共带了10位硕士、12位博士, 以及3位博士后。
“我是从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生的, 那时候还在新闻系。担任校领导后, 虽然还在招硕士生, 但基本就是毕业一个招一个, 因为多了也带不过来。”1999年开始招博士生后, 赵玉明就不再招硕士生了, 三年带一个学生的工作量让他在30余年的导师生涯中实现了“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精力分配, 兑现了“少招生、勤交流、严要求”的工作方针, 而这样的原则也为他日后为中国传媒大学实现“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零的突破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薛文婷是我的博士研究生, 2010年, 她的博士论文《中国近代体育新闻传播历史研究 (1840-1949) 》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这是199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以来, 中国传媒大学第一次获得这项殊荣。我也因此获得了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荣誉证书。其实这个全国优博的产生, 绝非我个人之功, 但要说几十年来指导学生的做法和体会, 我也乐于分享。”
赵玉明认真地说道:“教书这项工作需要严肃认真地对待, 同时治学应当严谨, 对待学生必须要求严格。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人才, 就必须从选才开始, 但我觉得给学生提供宽松的环境、给他们提供优厚的条件更加重要。现在有不少学校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要求本科非得‘211’不可, 我觉得这其实是缺乏从实际出发考核真正人才水准的表现, 也是不足取的。自古英雄不怕出身低, 我们对学生应当尽量做到宽进严出。”
“论文的选题需要根据学生的处境和时代的机遇综合考虑。比如说薛文婷, 她之所以写体育新闻史, 是因为她硕士毕业后到了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播系任教, 博士入学前后又正好赶上北京奥运会前夕, 全国都有一个体育热, 在这样的背景下最终定下了这个选题。”赵玉明意味深长地说, “确定研究选题既要适合自己, 又需要有创新的价值, 既要扬长, 也要避短。对于我们老师而言, 更要看到学生各种各样的局限性, 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
在薛文婷撰写博士论文的过程中, 赵玉明帮助她积累史料、拓展视野、打开思路。“我专程拜访了她的系主任, 我当时是中国新闻史学会的会长, 提议以中国新闻史学会名义与体育大学共同召开了一次学术研讨会, 这就是2007年12月在北体大举办的‘奥运传播暨体育新闻传播史研讨会’的由来。薛文婷也尽心竭力地筹备了这次研讨会, 会后参与主编出版了50万字的研讨会论文集。而所有这些都为她撰写论文、多方收集史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创造了‘为一篇论文, 开一次研讨会’的特例。”
赵玉明的心血没有白费, 薛文婷在恩师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下最终完成了一篇公认的佳作, 更帮助母校在“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实现了全国百篇优博的重大突破。令人起敬的是, 赵玉明用学校奖励给他个人的30万元奖金设立了一个“赵玉明教授研究生奖助学金”, 专门奖励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优秀研究生。“这是全校共同努力的结果, 没有博士点, 不可能有百优;没有众多老师的合力指导, 也不可能有最后这个成绩。用奖励所得设立一项奖助学金也是我对社会和学校的感恩回报, 因为我上北大的时候也曾享受过助学金的资助。”
“学术没有争鸣讨论, 就不能发展”
在赵玉明几十年耕耘的学术沃土中, 有一个话题很少有人问及, 而眼前的这位老先生却举重若轻, 并不避讳, 那就是关于学术争鸣的问题。
赵玉明说:“中国广播电视史是一门新兴学科, 特别是对中国早期的广播史, 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是正常现象。就有关问题展开讨论、争鸣也是必要的, 没有学术的争鸣和讨论, 学术研究也不能发展, 但是我们今天对学术讨论一定要吸取过去的教训。”
“‘文化大革命’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学术讨论都变成了政治批判, 同意我就是革命的、爱国的, 不同意我就是反革命的、卖国的, 这很可怕。改革开放后学术讨论奉行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装袋子的‘三不’原则, 这才慢慢回归正常。但现在有些学术讨论还有泛政治化和情绪化的倾向。我认为学术讨论应该是摆事实、讲道理, 以理服人。不能先有主观臆断, 再找客观印证;也不能先有臆想结论, 再寻找论据支持。总之, 作为争鸣的一方, 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 但是我有尊重你表达和坚持自己观点的权利。”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教师刘泱育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论述老一代知识分子处理学术争鸣的做法和态度, 而他所用的“理”与“礼”两个字也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前辈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典范价值。“正常的争鸣讨论我是支持的, 否则学术发展就没有前途。”赵玉明如是说。
正是怀着对中国广播电视史学研究的一片赤诚, 从教从研半个多世纪的赵玉明为中国广播电视学留下了一笔笔财富。1987年, 他撰写的《中国现代广播简史》出版, 被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教授评价为“填补了中国广播史研究的空白”。1989年, 他主持编纂的我国第一部广播电视专业辞典《广播电视简明辞典》问世, 并于1999年由他主持增订后更名为《广播电视辞典》再次问世。1994年, 他又主持编纂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广电专业百科全书———《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2004年, 由赵玉明担任主编及主要撰稿人的《中国广播电视通史》正式出版。2012年, 他主持完成了本校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立项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 对广播电视学的学科地位和架构等提出了比较系统、完整的见解。
时至今日, 著作等身并已功成身退的赵玉明把学校颁发给他的“中国传媒大学突出贡献教授”奖牌摆放在书柜正中最高的位置, 他解释说史学家他不敢当, 校长、院长也都是暂时的, 唯有教师这个身份是一辈子的, “我是学校的第一批博导, 我们这批有8个人, 70岁退休的时候, 学校给了每人一个突出贡献奖, 虽然没有奖金, 但却是我们这些从教一辈子的人的最好纪念”。值得一提的是, 2013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的第30个年头, 学会常务理事决定对从事高教工作逾30年, 对高等教育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的30位学者进行表彰, 赵玉明教授成为新闻传播学委员会中唯一获此表彰的人员, 这也是国家、社会、时代对这位老教师致以的崇高敬意。
对赵玉明先生的访谈和梳理一直弥散着浓浓的年代感, 这当然与我们相隔近半个世纪的人生阅历有关。但透过他身上所有在当下时代很难再涵养出的情怀和坚守, 老人学术人生的年代感让我在细密捕捉之余, 也越发感到敬重。老先生说自己现在还退而未休, 对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新闻人才的培养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注, 对于身后已然留下的车辙和财富, 他淡然地表达:“我们这代人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广播电视的史学研究没有止境, 下一代人的任务就是思考怎样培植采摘创新成果, 这是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你们必将大展宏图。”
【赵玉明简介】
1936年出生, 山西汾阳人, 中共党员。中国传媒大学 (原北京广播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主编, 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顾问。主要从事中国新闻史、中国广播电视史教学研究工作。1992年起, 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2.中国传媒大学815真题 篇十二
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系招收了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名学生,专业方向为网络传播学和广告学。
2005年,招收了涵盖四个专业的329名学生,其中,新闻学专业104人,广告学专业84人,传播学专业73人,编辑出版专业68人。
2006年,在招收四个专业的基础上,新招了新闻专业的专升本班,共为192人,其中新闻专业27人,广告学专业58人,传播学专业53人,编辑出版专业31人,专升本23人。2007年,又增加了媒体创意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其中,广播电视新闻学50人,媒体创意学专业27人,07级总人数为210人。
2008年,新闻传播系在全系六个专业增加144人。
2009年,新闻传播系预计招收210人,其中新闻传播学类(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专业)150人,媒体创意学专业30人,并增设一个企业传播专业学,招收30人。
新闻传播系依照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办学定位,延续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有专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南广学院的定位与目标,提出专业为本、育人优先的教育理念,即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根本,促进人文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
目前,新闻传播系正致力于探索大学生成长规律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成才规律,按照人才成长的过程性与阶段性特征,实施阶段化、个体化教育。通过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如对 04 级学生实施“一带三”的导师制、倡导“终生读书计划”、开办专题讲座、承担院报的编辑工作、鼓励学生办报、支持社团活动等,强化学生自我成长意识。
在课程设置上,结合南广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力求将中国传媒大学校本部的课程特色及学科优势与南广新增的应用型、基础型课程相结合。在课程体系上,注重基本素质课程,并将学科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模块化,以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传媒人才的需求。
培养目标明确: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新闻传媒人才
坚持“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有专长”的教育思路,落实“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形成厚基础、重技能的课程新体系,为社会输送符合市场需求的大众传媒和企业传播人才。
教学特色明显:以实践为依托,以作品促教学
搭建全媒体应用平台,设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广告等全员实训课程,使各专业学生都有充分训练的机会;成立卓越工作室,承办《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报、《江宇之友》、《新恒永》、《景韵枫桦》等企业杂志;建立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现代快报、东南大学出版社、北京中影联广告公司、上海若邻网等几十个优质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实习实训成果丰硕。
核心能力突出:接受人格教育、专业培养和职业教育
对学生进行四年不断线的职业教育,使他们在志存高远的同时,建立务实的初次择业目标;倡导“终生读书计划”、开办专题讲座,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组织社团活动、加强学生自组织建设、进行假期社会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事习惯,使他们逐步具备在组织中工作的各项行为能力。
系训:厚德博闻,卓越传播
13.中国传媒大学校领导新年贺词 篇十三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新年的祝福!向一年来辛勤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节日的慰问!
2007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也是我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和谐校园的一年。我们坚持管理、质量、特色 的发展思路,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工作中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中国传媒大学更名后第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明确了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奋斗目标和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和纪委;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赢得了教育部评估专家办学思路明确,定位准确,教学中心地位突出等高度评价;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第二届学校董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圆满落幕,各董事单位大办支持学校建设,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验收;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通过教育部考核评估;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传播学两个北 京市重点学科通过验收;传播学被增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传播学概论》(本科)、《电视原理》(网络教育)、《中国古典文学(下)》(网络教育)、《写作与语言艺术》(网络教育)等四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动画概论》、《影视剧作》等三门课程被评为北 京市精品课程;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验中心被批准为传媒类国家级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首批进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教学计划高校行列;非通用语基地通过教育部验收;组织进行了一批博士、硕士点自主增列申报工作,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已达24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已达48个;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得批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至4个;成功主办了2007亚洲传媒论坛国际学术活动周、第二届中国(北 京)际大学生动画节、2007中国传播学论坛、中国文献纪录片20年论坛暨展映等大型学术交流活动,成立了欧洲传媒研究中心,进一步提高了国际学术地位和国际竞争力。
14.中国传媒大学815真题 篇十四
2012年4月16日, 《音乐传播》创刊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承办。出席会议的嘉宾代表有来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等国家相关部委的领导,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的专家, 专业音乐院校的负责人, 音乐学界著名专家学者, 音乐学术刊物的负责人, 中国传媒大学的校领导和专家学者, 以及来自音乐媒体、音乐公司的业界代表等等。
会上,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丁以绣副司长和中国传媒大学袁军副校长共同为《音乐传播》编辑部成立揭牌。与会嘉宾们对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传播》的正式创刊表示了真诚热烈的祝贺和祝福。大家共同回顾了《音乐传播》从内部资料到获批正式刊物的历程, 揭示了《音乐传播》创刊的意义和价值, 并展望了《音乐传播》未来的道路。会上, 代表们对《音乐传播》的发展建言献策, 为《音乐传播》更好地实现办刊宗旨、发挥好刊物作用而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嘉宾们的发言正体现出了《音乐传播》的办刊思想——“开拓领域、催生创见、服务社会、走向前沿”。
一、开拓领域
《音乐传播》的创办与正在不断开拓着的音乐传播研究、音乐传播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丁以绣副司长指出, 音乐的传播的研究,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这也是《音乐传播》能够获批的关键性因素。
著名音乐学家、中央音乐学院前院长于润洋教授认为, 音乐传播学是音乐学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新的学科, 它也将使音乐学这个学科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深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而《音乐传播》必将会对音乐传播学这个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袁军副校长提出, 在当下“传媒影响世界”的时代, 音乐文化与传媒业互补生辉的“音乐传播”研究, 在弘扬音乐乐教传统、研究音乐传播规律方面越来越凸显其紧迫性和特殊的重要价值。
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徐昌俊教授在发言中谈到, 音乐传播学这个学科已经在中国的音乐学界里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学科力量, 而《音乐传播》虽然之前是内部资料, 但是内容非常充实, 是音乐传播学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沿, 当前已经有了良好的学术基础和积淀。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贾达群教授认为, 民族的气魄、民族的精神和传播是分不开的, 音乐传播学在当前应该受到重视, 音乐和传播两大领域之间要沟通和交流, 而《音乐传播》能够做到这一点。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叶松荣教授在发言中表示, 音乐传播学关注的是较少为传统音乐学界所关注的音乐的社会性问题、大众性及传播的问题, 而《音乐传播》为广大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音乐传播相关问题的专业学术期刊平台, 将积极推进中国音乐传播学学科的发展。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主编伍国栋教授的看法是, “音乐传播”作为一门学科,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已经初步建立。音乐传播学科成立的意义重大, 它架起了高科技和音乐学以及传统音乐之间的桥梁, 使学科之间能够融会贯通, 互相影响、促进、发展。音乐传播学的发展可以促进音乐学的发展, 音乐学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提升音乐传播学的继续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秦序研究员认为, 艺术在国家未来发展里有重要的作用, 而且艺术和传播的关系密切, 艺术的存在就是一个传播的过程和结果。《音乐传播》抓住了这个核心。同时, 在“知识爆炸”、“全球一体化”的当代, 《音乐传播》的诞生也适应了时代的潮流。《音乐传播》的创办, 是对音乐的传播进行理论研究、学术研究与学科的建设。
《音乐传播》主编曾遂今教授在解读“音乐传播”的内涵时谈到, “音乐传播”是“音乐”和“传播”的有机结合, 就是五千年的音乐文化和五千年的传播文化的有机结合。正是这种有机的结合才形成了五千年的音乐文化史, 而正是这五千年的音乐文化史, 才有我们当今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生活。“音乐传播”给音乐学增添了一个新的学术方向, 一个新的平台, 一个新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空间。
《音乐传播》在“艺术学升门类”的背景下对艺术学建设的意义也被高度肯定。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巡视员、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迎宪女士指出, 《音乐传播》获批正式创办是对艺术学建设的一个很大的支持。《音乐传播》的创刊, 实际上是艺术学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教授谈到, “艺术学升门类”功在几代学者, 得益于我们党推动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建设这个历史进程和大背景, 是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一种重要体现。而在艺术领域中, 音乐是一根重要的支柱。《音乐传播》也将为“艺术学升门类”之后的音乐学学科建设添砖加瓦。
二、催生创见
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平台与学术阵地, 《音乐传播》的学术品位和理论建设也被赋予了高度关注与期待。
仲呈祥教授指出, 《音乐传播》所服务的对象是全国高等院校音乐界, 为全国高校的音乐学理论工作者、专家教授和广大师生提供平台和阵地来集中展现全国高等学校音乐界的最高思维成果, 特别是在音乐传播思维上的一流学术成果。
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黄钟》主编刘永平教授在宣读贺信中对《音乐传播》未来的学术道路充满期待——相信《音乐传播》能为我国的音乐传播事业做出非凡的贡献, 并成为我国音乐生产活动与科研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一条联结国内外广大学者、传媒工作者与读者的精神纽带;能在今后更密切地关注国内外音乐传播中的新观点、新动向, 以鲜明的特色、独特的视角、丰富的信息和不断创新的思路来体现大家的研究成果;始终如一地保持自身的鲜明特色和学术品格, 为弘扬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推动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成绩;能够传播多彩的音乐学术思想, 促进学科建设, 培养创新人才, 推动我国的音乐传播学科的发展, 做出独特的重要贡献。
徐昌俊教授则认为, 《音乐传播》这个新兴的学术期刊, 将会源源不断地吸引到来自各个与音乐传播相关的交叉的、边缘学科的领域的文章, 并将迅速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刊物。
叶松荣教授建议, 《音乐传播》应该重视以构建本土化理论体系为主导的音乐传播学理论, 并将其带入与西方音乐传播理论相互交汇、补充、融合的对话中。
秦序研究员指出, 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时代, 理论的重要性理应得到更高度的重视。而《音乐传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让我们可以在理论的探索方面, 进行很好的经验的总结与学科的建设, 并反过来对实践进行一些指导。
《人民音乐》常务副主编、著名音乐评论家金兆钧教授强调了学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希望《音乐传播》能更多地开辟新课题, 为更多的年轻学者提供机会。同时, 他还认为《音乐传播》应该既有坚实的理论研究和探讨, 又能够充分地面对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音乐传播实践现实。通过基础理论意义上的引领, 以及实践人才的培养, 《音乐传播》对我们今后的音乐文化事业和要大力发展的产业, 将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曾遂今教授在阐述“开门办刊”时, 提出《音乐传播》要将学科的门打开, 和其他学科广泛相结合, 才能形成它的特色。比如它必须扎根于传统的音乐学研究基础之上, 充分吸收其他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的丰富学术资源和成果。刊物面向的是整个音乐学界, 一定会高度地关注全国的音乐学师生, 关注中青年教师和硕士生、博士生的论文。
三、服务社会
在社会音乐文化需求量增长, 社会对音乐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当代, 《音乐传播》面向社会音乐生活实践、反映社会音乐传播现实、服务社会音乐建设的任务也被加以关注。
叶松荣教授提出, 《音乐传播》必须与其所处时代的音乐现象紧密相关, 紧贴时代, 反映社会音乐现实,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立足于社会需求, 积极回应我国音乐传播中的重大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证研究, 对当今重大学术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探讨。
金兆钧教授认为, 《音乐传播》的公开发行, 对学术界、整个音乐界都会产生影响。刊物研究的专业是“音乐传播”, 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巨大规模的社会行为。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音乐文化产业和音乐传播事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 “音乐传播”要面对许多新的研究课题。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居其宏教授指出, 《音乐传播》办刊最重要的是要办好, 办出特色;既要有“传播”, 也要有“音乐”;要注意“开门办刊”, 要了解现实音乐生活, 密切关注当代音乐传播实践、理论当中的一系列新动向、新感觉、新理论, 将它们及时地纳入刊物, 作为刊物的研究对象。
《中国音乐》常务副主编赵志扬教授认为, 在当代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日益成熟, 音乐文化传媒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个大环境下, 《音乐传播》应运而生。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刊物, 用在理论界里产生的优秀的理念和深入的研究, 去引导人们健康地开展音乐文化生活——如影响范围可以先是学校里的本科生、研究生, 进而再“辐射”到电视台、广播电台, 以及从事产业化音乐的所有机构。我们的传播理念, 将通过传媒的威力, 慢慢地引导大家有序、健康地享受音乐人生, 享受音乐生活, 产生它巨大的作用。
《音乐研究》常务副主编陈荃有教授从一名办刊人的角度, 期望《音乐传播》要办出特色, 办出水平, 办出影响。他认为, 《音乐传播》是“跨界”的, 应不仅要注意到音乐, 还要注意到音乐背后的传播。且只有办出特色, 才能彰显出价值。当前, 音乐领域尤其是流行音乐领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反映出了高等音乐教育在某些方面的缺失,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与社会脱节。因此《音乐传播》要注意其应用学科的特色, 要注意多与社会交往——即要办出影响。
曾遂今教授在解释“开门办刊”理念时谈到, 《音乐传播》要经常地“走出去”关注社会, 关注社会群体的音乐文化建设, 进行更多的调查研究, 参与国家的文化大发展。
四、走向前沿
专家学者们认为, 《音乐传播》创刊的一个重要意义和其今后的历史使命, 体现在其“走向前沿”的理论引领和社会引领作用之中。
仲呈祥教授有一个基本的观点:高等学校是民族思维的先锋阵地, 高等艺术院校是民族艺术思维的先锋阵地, 高等音乐院校是民族音乐思维的先锋阵地。一个民族的音乐文明水准, 与其高等音乐院校的引领作用密不可分。《音乐传播》应要营造一种“享受孤独、潜心学术、服务大众、引领社会”的好风气, 还要面对社会, 引领中华民族的大众音乐生活以及音乐艺术的创作和鉴赏走向, 多培养一些民族艺术学科建设和民族大众艺术鉴赏的真正脊梁, 在引领民族的精神航程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教授指出, 创刊只是刊物成长的第一步, 并对《音乐传播》今后的发展提出几点“期待”:第一是要把握、紧扣时代的需求, 将音乐文化和音乐传播当中的时代精神和脉搏展现出来, 满足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第二, 要引领学术潮流——紧抓、紧追一流, 同时要创造一流。刊物的内容和制作等各个方面, 都要以音乐学术、音乐文化的一流水准去要求, 同时应该吸纳一流的人物、一流的作者、一流的文稿、一流的制作, 以真正起到引领作用;第三, 《音乐传播》应尽可能地引领社会的需要, 应能够发起一些社会性的话题, 关注现实的问题, 能够在提升社会大众音乐文化素养, 引领健康的音乐传播潮流等方面做出贡献。
“开拓领域”、“催生创见”、“服务社会”、“走向前沿”几者融合统一, 相互依托促进, 也反映出《音乐传播》的办刊发展思路得到了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共识。《音乐传播》的主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承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出版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领导专家代表都表示, 将做好相关工作, 在各级领导和各位专家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下, 为《音乐传播》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为刊物的健康发展创造好的条件。
同时, 来自各大音乐院校的代表都表示, 将把《音乐传播》作为加强院校间学术交流与合作的纽带, 携手共同推进、繁荣国家的音乐传播与音乐教育事业。相信《音乐传播》在不断发展中, 一定能够办出特色, 办出风格, 办出水平, 发挥独特作用!
15.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本科光荣榜 篇十五
恭喜张笑颜同学获得伦敦艺术University of Arts London大学时尚珠宝专业的有条件录取!也收到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珠宝设计专业的录取!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珠宝设计专业的有条件录取!
恭喜刘婧如同学获得英国兰卡斯特大学FIlm,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的有件录取,同时获得莱斯特大学Mediaand Communication 的有条件录取!英国诺丁汉特伦特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大学的有条件录取!兰卡斯特大学是全英排名第10的高校!
恭喜聂文卓同学获得东安格利亚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UEA)大学Film andTelevision studies有条件录取!同时获得英国莱斯特LEICESTER大学Film and Media Studies的录取!东安格利亚大学是全英排名第14位的名校!
恭喜赖梦楠同学获得英国莱斯特LEICESTER大学Film and Media Studies的有条件录取!
恭喜张雅熹获得美国旧金山艺术大学 ACADMY of ART UNIVERSITY 的Bacher of Fine Arts的录取!
恭喜安梦怡同学获得威斯敏斯特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大学MarketingCommunications专业有条件录取!
恭喜杨子琰获得诺桑比亚Northumbria University大学Mass Communication with Advertising专业的有条件录取!
恭喜张楠同学获得威斯敏斯特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大学MarketingCommunications专业有条件录取!
恭喜姚舜予同学获得美国俄亥俄OHIO UNIVERSITY大学传媒专业的有条件录取!同时获得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的Communication专业的`录取!华盛顿州立大学在美国公立大学中排名前50位!
恭喜宋安琪同学获得美国旧金山艺术大学 ACADMY of ART UNIVERSITY 的Bacher of Fine Arts的offer,同时也收到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的Communication的录取,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有条件录取!
恭喜王艺曦同学获得英国诺丁汉特伦特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大学饰品设计专业的有条件录取!英国伦敦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Arts London中央圣马丁学院Central Saint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的有条件录取!
恭喜张卓君同学获得英国谢非尔德哈拉姆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大学珠宝设计专业的有条件录取!
恭喜杨子焱同学获得英国诺丁汉特伦特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大学的有条件录取!
恭喜谢迪梵同学获得俄亥俄OHIO UNIVERSITY大学director编导专业录取!
恭喜孙焱同学获得美国俄亥俄OHIO UNIVERSITY大学传媒专业录取!同时获得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的Communication专业的录取!
恭喜杜思远同学获得英国伦敦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Arts London切尔西设计学院Chelsea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的有条件录取!
16.中国传媒大学招生章程 篇十六
第一条 为了规范招生工作,保证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及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和《中国传媒大学章程》,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名称:中国传媒大学。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上级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学性质:公办、全日制、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颁发中国传媒大学毕业证书;符合国家及学校有关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颁发相关的学位证书。
第三条 中国传媒大学招生工作将全面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本着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四条 学校普通本科层次的招生包括普通类招生、非通用语专业招生、国家专项计划招生、艺术类招生、自主招生、高校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第二学士学位班招生等。
第五条 中国传媒大学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考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招生工作组织机构由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招生工作委员会、招生办公室三级机构组成。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是最高决策机构,统一领导学校本科生招生工作;招生工作委员会是咨询监督机构,负责为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提供建议咨询,监督学校招生工作;招生办公室是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学校本科专业招生的日常工作,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代办。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七条 招生办公室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学校规划、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各省(区、市)的生源情况及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等因素,充分考虑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紧密结合学校发展规模、人才需求、学科发展等因素,综合考虑国家政策与导向,深入开展科学论证,合理确定年度招生计划。年度招生计划经学校招生委员会和校长办公会审定后,报教育部批准。
第八条 招生办公室依据教育部下达的年度招生计划和国家有关招生政策,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按照“以发展促公平”的原则,结合学校办学条件、考虑生源情况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做好招生专业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科学、合理地编制分省招生计划及有关专项计划,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校长办公会审定后,报教育部批准。
第九条 招生计划总数的1%作为学校预留计划,预留计划使用时,坚持质量优先、公开透明的原则,主要用于生源质量调控及解决同分数考生的录取。
第十条 招生办公室将教育部批准后下达的招生计划向社会公布。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一条 中国传媒大学招生录取工作在教育部领导下,在各省(区、市)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下进行,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
第十二条 学校在提档时,原则上承认省级招办报教育部备案的全国性加分项目,但录取时以实际高考(精品课)成绩(不含任何加分)(以下简称实考分)为准。实考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
第十三条 外语(课程)类专业只招英语(精品课)语种的考生。报考我校外语类的考生如所在省级招办组织外语口试,考生须参加口试且成绩合格,同时高考英语成绩须达到满分的70%以上。其他专业不限制考生应试的外语语种,但学校的公共外语课只开设英语课程。
第十四条 普通本科专业录取原则
第一款 根据在各省(区、市)的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提档比例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05%以内,实行顺序志愿的批次,提档比例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10%以内。提档最低控制分数线不低于当地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第二款 普通本科录取考生实考分须不低于当地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第三款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将按照考生实考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直至完成来源计划。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将征集志愿。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未完成的计划也将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
第四款 对于符合学校录取标准的考生,按照实考分从高到低进行录退。在实考分相同情况下,优先录取有政策性加分的考生。若均无政策性加分,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成绩排队录取。若单科成绩完全相同,我校将使用预留计划追加录取。
第五款 确定考生录取专业时,根据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设定专业志愿级差,第一、第二、第三专业志愿之间的级差为2分,第三专业志愿以后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所有已投档考生按实考分排队,从高分到低分按照各专业招生计划数顺序录取。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的考生,实考分减掉一个分数级差进入第二个专业志愿排队,依此类推。同一专业录取时,相同条件下,优先录取有政策性加分的考生。若均无政策性加分,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成绩排队录取。
第六款 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若服从调剂,按实考分从高到低(实考分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成绩排队)调剂到尚未录满的专业,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又不服从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第七款 上海生源考生报考理工科专业的选测科目必须为物理。
第八款 浙江省招生计划只录取参加第一类考试科目组考试的考生。
第九款 江苏生源考生普通本科专业录取原则
第一 提档比例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05%以内。
第二 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B+ B,录取考生实考分须不低于江苏省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第三 进档考生按照考生“语、数、外三门原始分+政策性奖励分+附加分”(不含政策性照顾分)的成绩,确定考生录取专业;若该分数相同,优先录取政策性照顾分加分考生;若该分数还相同,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成绩排队录取。
第十款 内蒙古自治区普通类录取原则按照本条例执行。
第十五条 非通用语专业录取原则
非通用语专业在部分省(区、市)本科提前批次投放招生计划,提档比例为招生计划的120%,录取时按照本章程第十四条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原则
国家专项计划录取时按照本章程第十四条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艺术类本科专业的录取原则,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中国传媒大学20艺术类本科招生简章》执行。
第十八条 自主招生专业录取原则
自主招生本科专业的录取原则,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中国传媒大学年自主招生简章》执行。
第十九条 农村学生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原则
农村学生高校专项计划的录取原则,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农村学生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执行。
第二十条 少数民族预科班录取原则
少数民族预科班(含新疆两年预科班)录取分数线不得低于当地本科二批控制分数线,按实考分从高到低录取。
第二十一条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原则
中外合作办学普通类本科专业,录取时按照本章程第十四条规定执行。中外合作办学普通类本科专业仅录取填报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志愿的考生。
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原则,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本科招生简章》执行。
第二十二条 第二学士学位班录取原则
第二学士学位班的录取原则,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第二学士学位班招生简章》执行。
第二十三条 新生入校后,学校统一进行新生复查工作。凡复查不合格的新生,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章 招生监察
第二十四条 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管理和监察工作的暂行规定》要求,成立以纪委书记为组长,主管校领导为副组长,由监察处等主要职能部门参加的招生监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招生监察工作。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招生监察力度,确保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和择优录取原则的贯彻落实。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中国传媒大学招生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学费及住宿费标准按上级主管部门及北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学校设有完善的奖学金制度。对于贫困学生设有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校外机构资助等措施组成的相互补充、较为完善的经济资助体系。新生入学时设有“绿色通道”以保证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第二十八条 学校实施招生工作“阳光工程”,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在学校本科招生网及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及时公开招生工作相关信息。
【中国传媒大学815真题】推荐阅读: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考研真题09-23
中国传媒大学好吗07-11
中国传媒大学军训事件10-24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07-06
中国传媒大学2014研究生入学须知12-20
传媒大学新闻09-24
传媒大学学生求职信10-02
传媒专业大学生报关行实习目的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