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协会工作计划(共10篇)
1.民办教育协会工作计划 篇一
文章标题:民办教育协会2007年半年工作总结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在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民办教育协会的指导下,在各常务理事单位、理事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协会以“服务、维权、管理”为宗旨,以行政方面的工作为主线,紧紧围绕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开展工作,按照“年初计划、逐项落实、逐月小结”方法抓落实,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上半年全市新增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48所,达525所,增加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预计新增学校新增学位2000个以上。
1、科学制订工作计划,推动事业持续发展
协会的工作与行政的工作密不可分。基于这样的认识,四次召开相关会议,总结去年工作体会和不足、认真分析民办教育发展形势,商讨06年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确定了以“推动事业持续发展、规范办学行为、树立民办教育品牌”为工作重点的工作计划,确立了“民办幼儿教育在园生比例达到90左右,民办高中阶段在校生比例达15以上,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民办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的总体工作目标。分别召开了全市民办教育工作会和协会三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全面总结05年工作,周密布置06年工作。会上进一步分析了民办教育当前发展形势,明确了民办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强调了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性,指明了民办教育发展从简单的数量扩张向内涵发展的必然性。强调要依法保障民办学校合法权益,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通过学习省协会二届二次会议精神,借鉴台湾、宁波、常德等外地市民办教育发展经验,进一步确立了今后一段时期促进发展的主要方向。召开了学前教育行业协会一届一次常务理事会,部署学前教育行业协会工作计划,讨论通过了学前教育行业自律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学前教育行业办学行为。
在协会的全力推动下,在市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投资者信心不断增强,在去年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增加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北师大附中上半年各项投资足额到位,工程进展顺利,办学条件按一流标准配备,教师招聘坚持高标准,招生工作开局良好。长鸿实验学校一期计划投资5000万元,8月份建成招生。在长鸿学校建设过程中,攸县县委、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两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门研究,所有规费50万元包干。炎陵县开办了第一所民办职业学校。各县市区民办教育和各学校都有新的发展。
2、加强服务与指导,确保正确办学方向
组织综合调研组,对北师大附中招生、建设、教师招聘等进行了具体指导。针对荷塘区幼儿教育办学问题从法律规定的角度与荷塘区教育局深入交换了意见。积极配合“名校办民校”的剥离工作,为剥离工作提供法律服务,依法办理“名校办民校”剥离法律变更手续,工作进展顺利。针对学前教育收费管理,召开“学前教育收费大家谈”座谈会,并邀请新闻媒体参加讨论,形成了较好的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就收费管理展开调研,形成了《幼儿教育机构收费情况调查及管理的思考》的调研报告,得到省价格学会好评,并拟推荐刊登。按计划开办了民办中小学及培训机构校长和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班,聘请湖南师大、南京师大专家教授,教育行政管理和法律专业人士,以及民办学校校长针对性讲学,组织学员赴济南、青岛参观学习先进民办学校办学经验,组织学员进行在职研修,并要求结合实际撰写研修论文,学员受益匪浅。任职资格培训班的开办,进一步提升民办学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为充分发挥民办学校校长在办学中的主导作用,坚持正确的法学方向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为民办学校校长职业化资格制度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民办教育发展鼓与呼
协会将05年的工作,结合行政的工作内容,以及民办学校所反映的实际问题,形成了工作汇报建议稿,由会长本人亲自送呈市委、市政府各主要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协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批示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已将行政和协会的政策建议列入市政府常务会议计划。目前我们已将全省各地市有关发展民办教育的政策原件收集整理,以利更好出台发展我市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行政和协会都对此提出了明确态度,扶持政策一定要有所突破,一定要有可操作性,不写华而不实的条款。
召开民办学校办学经验交流会,将不同类型的民办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民办学校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从而不断提高民办学校办学水平,增强民办教育整体实力。在协会的联络与推动下,在行政的争取下,市财政今年开始单列民办教育发展奖励专项,力争在扶持政策中固定下来。
4、不断加强协会建设,积极配合省协会工作
以学习其他市州民办协会工作经验为主要目的,参加市州民办协会会长联谊会。会上,全面总结了我市协会工作情况和工作体会及工作之不足,认真听取了其他市州民办教育协会的工作经验,并就如何更好开展协会工作,促进民办教育
发展进行深入交流,深受启发。进一步加强协会联系制度建设,有重点的扶持办学成绩突出,办学行为规范的民办学校。积极配合省协会开展的“双十佳”、“好新闻”和“民办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认真把握活动的主要精神,进行了具体的布置。
4、进一步加快了审批工作法制化进程
经过近一年的调研,重新修订了民办中小学设置标准,促使设置民办
中小学更加规范化。结合《民办教育促进法》和《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在法制科的配合下,制订了从材料报批、受理申请、材料初审、材料复审到审批终结程序制度,各个环节限时完成,责任到人。按法律要求设计了整套报批材料表格,提供网上表格下载,办事更加方便明了,审批工作更加程序化,行政许可法律文书制作更加规范,最大限度减少审批工作人为因素的作用。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民办教育的发展已经从单纯的数量扩张转变为以内涵发展为主,无论是行政的工作还是协会的工作,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都将紧紧围绕“规范与发展并重、加强监督与管理、突出服务与指导、促进内涵发展”的指导思想开展,要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强调行政审批机关监督职能,加大监督工作力度;要进一步突出服务与指导的重要作用,加强引导民办学校正确办学方向,促进内涵发展。
1、加强制度建设
民办学校要严格执行岗位资格证制度。校长必须持任职资格证和教师资格证上岗,确保民办学校正确办学方向;教师必须持教师资格证上岗,确保教育教学质量。要严格执行民办学校财务制度,留足学校发展基金,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避免财务混乱带来办学风险。要严格执行民办学校广告备案制度,确保教师和学生合法权益。
2、加强监督力度
制度的落实需要强有力的监督。计划组织县、市、区民办教育管理人员的执法培训,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增强执法意识。有计划开展专项检查,一是民办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检查,二是办学资格检查。修订民办学校年检标准,重点对办学资格和行为规范进行检查。
3、加强联络沟通
协会是联络与沟通的纽带。要把进一步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联络与沟通,促使扶持政策出台作为协会下半年的工作重点。
4、加强行业自律
行业自律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试点成果,要进一步将成果推广,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业制度,年底形成讨论稿交由常务理事会讨论。在年底三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上对部分常务理事进行增补调整,使协会建制更加完善。
5、加强活动开展
活动是增强凝聚力的原动力。下半年计划开展《放飞梦想》歌咏比赛(或文艺汇演)活动,具体办法由会长会确定。计划组织一次与外地市的交流活动。
6、加强调查研究
民办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教师。要从制度上保证教师的稳定和发展。行政、协会将联合开展建立民办学校教师管理制度调研工作,为制订民办学校教师管理制度作准备。
《民办教育协会2007年半年工作总结》来源于,欢迎阅读民办教育协会2007年半年工作总结。
2.民办教育协会工作计划 篇二
范强强:我认为, 选择“参与社区消防, 建设平安家园”为2015年全国“119”消防宣传日的主题, 有3方面意义。一是以往“119”消防宣传日的主题较为抽象, 而“参与社区消防, 建设平安家园”这一主题更为实际、具体, 在进一步提高公众消防意识的同时, 使消防安全宣传更贴近公众, 真正落地。二是社区火灾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火灾死亡总人数的60%, 除因电气、燃气等原因引起的传统火灾外, 还出现了诸如电动车、电表箱起火等新型火灾, 在这种情况下设定这一主题, 能让社区消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三是社区消防安全教育是我国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 选择这一主题, 有利于加强薄弱环节。就我国现阶段消防安全教育整体情况来看, 企业消防安全教育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持续改进, 校尽管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 但这种差距正在缩小;相比之下, 社区消防安全教育水平的提高较慢。社区居民的消防意识薄弱, 消防知识和消防技能的进步显然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部分社区居民认为在单位里学过消防知识, 可用到家庭生活中去, 实际这是认识上的误区。以消防逃生避险为例, 单位火灾与社区火灾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消防逃生避险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单位火灾多在白天发生, 一般发现得较早, 正常情况下员工应疏散逃生;而社区住宅楼火灾大部分在夜间发生, 居民应根据情况不同, 选择不同的逃生方式, 或疏散逃生, 或在家里固守避险, 选错方式可能会丧命。例如, 停在门庭的电动车通宵充电, 半夜发生火灾时, 烟气会封锁楼道、楼梯, 居民此时如果强行冲过烟气逃生, 就很危险, 由此造成的火灾死亡事件, 近年来已有多起。因此, “参与社区消防, 建设平安家园”这一主题符合我国当前消防工作的实际需要。
记者:火灾发生的原因是多样的, 社区火灾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范强强:社区火灾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5种。一是电器火灾, 主要因用电不慎引发, 占社区火灾总起数的23%~30%;二是厨房火灾, 主要由天然气、液化气引发, 并可能伴有爆炸发生。三是日用危险品火灾, 例如花露水、摩丝、打火机等, 因使用不慎或不当引发火灾;四是用火不当明火引发, 如祭祀、取暖、吸烟引发火灾;五是儿童玩火造成火灾。近年来, 电动车停放、充电不当和电表箱、电缆井起火已成为社区火灾的新原因, 其共同特点是通常发生在住宅楼的公共空间, 烟气弥漫速度快, 危险程度高。
记者:上述问题中您提到了电动车火灾, 这是近年来社区火灾的新情况。例如, 2015年10月14日, 河南省郑州市一小区发生电动车火灾事故, 造成15人死亡。针对这一新情况请您谈谈应如何避免该类火灾事故的发生?
范强强:作为绿色朝阳产业, 电动车近十几年来在中国迅速发展, 近几年, 每年以2 000多万辆的速度递增, 社会存量超过1亿5 000万辆, 成为公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在电动车迅速发展的同时, 电动车防火工作没有相应地跟进, 从而使近年来电动车火灾以每年50%的速率增长, 这是无法接受的。电动车的火灾隐患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电动车本身可能成为引火源, 80%的火灾发生在充电时;二是电动车的塑料部件甚多, 一旦发生火灾, 就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严重威胁公众的生命安全;三是电动车火灾一般发生在夜间通宵充电过程中, 此时社区居民已无警觉性, 等到酿成灾害的时候通常火势已大;四是电动车多停放在门庭、楼道等公共空间, 不仅堵塞疏散通道, 而且电动车火灾产生的烟气以每秒一层楼的速度向上扩散, 很快封锁楼道和楼梯。
电动车火灾的频发已经达到了井喷的程度, 因此, 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必须尽快落实。一是在住宅楼的公共空间停放电动车及充电的行为必须禁止。二是社区内要建设电动车库, 电动车集中停放、集中充电, 充电的费用不宜过高, 让居民能够接受。三是电动车制造商应不断提升电动车的性能, 加大研发投入, 使电动车本身更安全。例如, 电动车充电达到一定时间自动停止充电, 某些零部件使用阻燃材料等。四是向居民传播电动车防火安全知识, 告诉电动车使用者不得将电动车随意改装, 一旦电池超过其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并购买正品电池。电动车充电器不宜放在后备箱里, 因为在电动车使用过程中易产生震动, 可能造成充电器零部件损伤, 充电时容易引发事故等。
电动车火灾涉及面广, 只有通过政府、消防部门、社区基层单位、使用者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减少、杜绝此类火灾的发生。电动车火灾的快速递增是不可容忍的, 一旦发生火灾, 就把住宅居民逼到生死边缘的情况必须改变。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下现今我国社区消防工作的整体情况, 存在哪些问题?您有哪些建议?
范强强:社区消防工作虽已在逐步改善, 但改善的速度较缓慢, 其整体工作仍需加强。我认为主要存在2点问题:一是没有专业队伍指导社区居民如何做, 只简单悬挂、张贴消防安全宣传画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二是宣传知识老化, 消防知识是变化发展的, 须及时更新, 并采取有效的宣传手段和措施。例如, 在本人对社区居民消防知识调研过程中发现, 绝大多数高层住宅的常闭防火门基本是敞开的, 一旦发生火灾, 就由疏散通道演变为烟气蔓延的通道, 而社区居民普遍表示对这些消防安全常识并不了解, 因为这方面的宣传不够。
基层政府应鼓励更多的社区建立社区消防志愿队, 由消防部门对其进行消防培训。消防志愿队要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 把居民真正需要的消防知识送到家庭、送到社区, 提高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防患于未然。
记者:宣传是建设好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除传统的宣传方式外, 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之一, 我国的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存在哪些问题, 如何解决?
范强强:消防安全宣传工作主要存在3方面的问题:
一是宣传内容老化。很多讲解灭火器的挂图中还在宣传化学泡沫灭火器、酸碱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事实上这3种灭火器基本已经淘汰。二氧化碳灭火器因其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冻伤、爆炸等直接威胁人身安全的伤害, 不适宜在居民家中使用, 家庭灭火器最好使用水剂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另外, 在宣传建筑物外逃生装置时, 许多地方还在宣传被单结绳逃生、利用下水管道逃生等过时、不安全的方式。例如利用下水管道逃生, 以往的下水管道铸铁做成, 强度高, 易攀爬, 现在下水管道材质是塑料, 强度低, 老化速度快, 攀爬时不安全;又如被单式逃生法, 撕被单的过程本身就要花费大量时间, 绑结过程中一旦绑错, 更容易造成生命危险。因此, 目前正确的宣传应该是倡导住宅耐火等级低、远离消防站的居民在家里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逃生器材, 如逃生绳、逃生缓降器等。
二是表现形式问题。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之一, 其传播速度快、实效性强, 受到公众广泛欢迎, 单一使用展板、视频已无法满足公众接受新鲜资讯的需求;另外利用一些新的消防科技能激发社区居民的兴趣, 起到实效。例如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引进了一批智能化的消防安全培训装置, 该装置利用先进的互动技术传授消防知识和技能, 如利用蓝牙技术模拟初起火灾的扑救, 利用体感装置, 根据烟气层的不同高度, 采用不同的逃生方法。在社区内部放置一台消防培训装置, 既能进行知识问答讲解工作, 又能体验火灾逃生及家庭初起火灾扑救。若使用真实的灭火器, 培训人员多, 培训成本高, 若与时俱进地使用这些虚拟的、仿真性强的配套装置, 可使社区居民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体验火灾逃生, 并取得最佳效果。
三是传播者自身的有关知识水平问题。社区居民消防安全教育应经过专业培训, 因此知识的传播者尤其重要。消防知识覆盖面广, 消防工作的大形势、国家的新标准、企业的新技术等都是系统化培训的重要内容。专业授课人员的知识必须不断更新, 要建设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从消防部队自身做起, 层层培训, 将与时俱进的消防安全知识传播出去。我建议消防院校能将公众消防安全教育作为一门专业课, 系统地传授此方面的知识, 保证知识及时更新, 适应当前形势需要。
记者:请您谈谈国外社区消防安全领域有哪些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范强强:国外社区消防安全领域主要有2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是我国在家庭消防安全方面与国外相比, 最大的欠缺就是感烟式火灾探测报警器还未普及。上世纪60年代, 美国火灾发生率较高, 每年都会导致上千乃至上万人死亡, 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 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推广感烟式火灾探测报警器是其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感烟式火灾探测报警器可提前数分钟探测到火灾并发出报警, 从而使居民火灾逃生概率及安全系数大大提高。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 普及了感烟式火灾报警器后能够把火灾死亡率在20多年的时间里减少60%~70%, 这一点我们落后美国40余年。
二是与发达国家广泛开展的公众消防安全教育相比, 我国的公众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还没有系统、深入、全面地开展, 尤其在社区。许多社区中的外来务工者、老人、企业职工都没有接受过作为居民应该掌握的消防知识培训。公众消防安全教育不够的后果是居民家中和住宅的公共空间存在许多火灾隐患。例如, 公共空间中高层建筑常闭防火门开启, 楼道等公共空间放置电动车、废弃的生活用品, 电配箱中塞满杂物都是常见现象, 一旦发生火灾, 大部分居民不会正确使用灭火器, 不懂正确的火场逃生方式。这样, 火灾就容易发生, 而且一旦发生, 造成伤亡的可能性就很大。
做好社区消防教育工作不是短时期能够一蹴而就的, 需要消防官兵、企业专职消防员、社区消防志愿队和各有关方面长时期不断努力。
记者:老人、儿童作为弱势群体, 在发生火灾事故时最易受到威胁, 针对特殊群体, 您有哪些建议?
范强强:对于基层组织、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消防安全宣传工作要做到上门传授知识和集中培训相结合。培训的形式也要多样化, 不能只靠传统的发资料、看视频等方式, 还要应用新媒体、智能化的消防安全培训装置等手段, 以得到更好的教育培训效果。每个家庭都应制订疏散逃生计划, 发生火灾后能帮助老人和儿童在第一时间撤离火灾现场。老人、儿童的火灾死亡率远远高于青壮年, 因此事先做好计划尤为重要。
3.民办教育协会工作计划 篇三
会议总结了协会2013年工作,表彰了先进,安排部署了2014年的工作。郑树山同志在总结协会2013年工作时指出,协会2013年工作的成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成功召开中国成协第五届理事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机构;二是成功组织全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有效推动了全民终身学习;三是开展成人教育三项国家标准贯彻实施工作,提升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服务能力;四是积极推动社区教育工作,培训社区教育工作者,推进各地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五是加强理论研究,开展国际合作。协会2014年的重点工作: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协会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二是积极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学习型城市建设联盟、成人教育三项国家标准贯彻实施、社区教育、农村成人继续教育等重要活动,推动成人继续教育改革发展;三是积极推动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四是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增强为社会事业、公益事业发展服务能力。
刘建同同志对协会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协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搞好相关工作,发挥好参谋和助手作用。
4.平湖市健康教育协会筹备工作报告 篇四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平湖市健康教育协会从2011年3月开始,经过半年多紧张有序的工作,在筹备小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各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今天终于成立了!我受筹备小组委托,向大会汇报协会筹备情况,请予审议。
一、筹建健康教育协会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疾病谱发生了改变,过去以传染性疾病为主,现在主要的防控工作重点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即我们通常说的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客观分析我国死亡人口的原因,以上述慢性病为死因占80%左右。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用于慢性病的医疗费将超过5000亿美元。针对这些慢性疾病,既没有预防的特效药物又无免疫制剂,如何有效减少此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2011年3月,平湖市健康教育中心对当湖街道24个社区、钟埭街道3个社区15-69岁城市社区居民共1665人,进行基线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0%左右,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技能掌握率则更低,这与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健康相关三项指标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与此同时,人们的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不断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
因此,只有采取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手段,来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从而来预防或延缓慢性病的发生,这是国际公认的。世界卫生组织给中国的建议就是:中国应该高度关注慢性病,采取健康教育与高危行为干预的方式使公民提高意识,否则将来慢性病的治疗费用,会是一个非常沉重的经济负担。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呼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21世纪的我国卫生事业关键在于预防保健,在于防患于未然。这也是祖国传统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上医治未病‛对健康管理最精辟最朴素的阐释。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是预防疾病、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一项治本性措施,也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来,平湖市市委市政府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高度重视,于2010年6月成立了平湖市健康教育中心。中心在平湖市卫生局大力支持下,作为全市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业务指导单位发挥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心将健康理念深入到各基层部门,如学校、社区、卫生医疗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事业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为全面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提高人们身体和心理素质,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积极配合平湖市‚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这一全市工作主题,成立平湖市健康教育协会,以社会团体组织的形式,来推动我市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工作。
成立健康教育协会的目的,就是要团结我市从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卫生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企事业团体及热衷于此项事业的各界人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开展健康相关知识的普及、高危行为的干预;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学术活动;交流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经验;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政策研究、开展咨询服务;组织健康促进与教育科研协作和成果鉴定;编辑健康促进与教育资料;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交流协作;承办上级及有关部门委托的项目,以推动我市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事业的发展。
二、筹备健康教育协会的过程
这次健康教育协会的筹备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得益于市有关领导和市科协、市民政局、市卫生局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对筹备工作给予精心指导和帮助。今年3月,由市健康教育中心费修才、宋亚群,市疾病控制中心李赟,市卫生监督所胡承康同志等发起筹备成立市健康教育协会;向市科协递交请示很快得到批复;4月份,市健康教育中心筹措10万元资金,单独办理协会开户银行帐号,还在市健教中心设立办公地点,着手进行有关协会筹建手续的具体事项;5月份,我们以书面报告向市民政局申请成立市健康教育协会,很快得到了批准。
三、协会成立的有关申请及批复
2011年4月6日,平湖市科学技术协会以平科协(2011)12号文件批复‚关于同意成立‘平湖市健康教育协会’的批复‛;
5月19日,平湖市民政局以平民(2011)53号文件批复‚关于准予筹备成立平湖市健康教育协会批复‛。协会筹建工作正式启动,在召开三次筹备小组全体会议后,就起草和修改协会章程(草案)、理事会选举办法(草案)、拟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候选人名单、发展团体和个人会员等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协商和讨论,据统计,现入会团体会员单位20余家,个人会员180余名。这些工作,为顺利建立协会和今后开展经常性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我代表筹备小组成员,向积极参与协会筹备、和大力支持协会成立的各有关单位和个人,表示由衷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5.民办教育协会工作计划 篇五
指导思想
2009年协会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素质纲要》提出的“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提高辅导员素质和能力”、“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等重要任务,以中国科协提出的“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和“搭建平台、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努力健全协会组织网络、服务工作体系,积极动员关心、支持科技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力量,努力为广大会员与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事业、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服务,为培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与劳动者,做出了协会应有的贡献。
2009年是我们协会的“服务年”。
(一)以强化制度建设为基础,提高为会员服务能力。
完善协会、分支机构、团体会员理事单位工作制度,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协会系统为会员、科技辅导员服务的能力。今年我会成立了科技活动五个专业项目组,对我市中小学的科技教育组织情况重新进行了登记注册,细化了科技活动项目,强化了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组织建设与网络建设。目前,我们有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团体会员单位一个、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团体会员单位十三个、太仓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团体会员单位五十五个。
每年年初我们都要召开“太仓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会议”,制定本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工作计划与目标,表彰前一年在科技教育与活动中的先进集体与个人。
(二)以加强政策调研、营造社会环境为核心,把“建家、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调研了解会员、科技辅导员的呼声,反映会员、科技辅导员的诉求;通过开展《创建科技特色学校座谈会》课题研究,营造有利于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把服务工作落在实处。我们转发了省教育厅、科技厅、科协“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36号文件)”,并组织了相关教师进行了座谈。并为我市中小学积极创造条件,协助我市有条件的学校申报太仓、苏州、江苏省科技特色学校。目前,我们江苏省科技特色学校一个(一个待批),苏州科技特色学校五个,太仓科技特色学校七个。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与活动四星级学校二个,三星级学校五个。
(三)以搭建活动平台为抓手,把“提高辅导员素质和能力”落在实处。
1、搭建交流平台
今年二月,我们组织全市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参加了“江苏省第二十一届科学与教育青少年综合素质提高”学术论文、方案的评审与交流活动。
五月份,组织市中小学参加了由太仓科协组织的“江苏省第二十一届科普宣传周”的竞赛、宣传、交流等系列活动。
六月份,协会组织我市中小学生参观了在太仓吴晓邦艺术馆举办的“上海2009国际科学艺术展”。
七月份,参加了在太仓中心广场,由太仓社科联组织的“太仓社会科学宣传交流”活动。
2、搭建青少年科普活动平台
在太仓市科协与教育局的领导下,我们搭建起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平台。在我市各中小学广大师生的信赖与积极参与下,目前两年一次的太仓市中小学生科技节我们已成功地办了五届、一年一次的青少年科技模型赛已成功地办了十六届。今年五月份,协会开展了以“节约纸张,保护环境—2009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检活动”我们收到了来自我市39个中小学近三万名学生参与的反馈信息,使我市中小学生的节能与环保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六月份,成功举办了由太仓市教育局与科协承办,我会与朱棣文小学协办的“江苏省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模型赛朱棣文杯舰船模型赛活动”,我们以优秀的组织能力与良好成绩,扩大了我市科技特色学校对外的社会影响。
六月份,协会还组织我市中小学生参加了“江苏省青少年金钥匙科技创新赛”活动。并取得优良的成绩。
七月份,在全国科普周中,我市中小学生与太仓市科技之星俱乐部开展了“80米波无线电测向赛”、“机器人比赛”、“建筑模型赛”、“电动四驱车赛”、“无线电制作赛”等各项活动。青少年活动中心还举办了以宣传“抗震救灾”为目的的图片展。参加活动的学生达五万人次。
九至十二月份,协会组织我市中小学参加了“苏州市第二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各项活动,并组织专家与评审组进行初评与申报工作。
3、开展科技辅导员业务培训
健全“科技教育辅导团”,配合团体会员理事单位建立骨干教师队伍。帮助科技教育基础差的学校因地制宜的开展科技活动,筹建科技活动室,培训骨干科技辅导员,提高我市科技辅导员的科技辅导水平,提升我市科技教育的品牌。今年四月,在我市浏家港中学,成功举办了“江苏省中小学基层科技辅导员培训班”此活动促进了我省中小学科技辅导员模型制作与比赛水平的提高。十二月份,协会组织了我市科技特色学校的科技骨干教师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全国骨干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培训班”。
十二月,我们在太仓市科协直接关心与领导下,组织了太仓市中小学科技教师,驱车前往吴江市聆听了由中科院院士王渝生博士主讲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讲座。
(四)以资源整合为契机,搭建资源共建共享的平台,扩大科普宣传范围。今年四至五月,协会与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了苏州市科普发展交流中心的科普放映队、科普流动馆、科普展览馆,下到我市民工子第学校、城厢镇、浏家港一带各个学校进行科普宣传。
六月份在科协领导下,组织了江苏省科普发展交流中心的科普流动馆与科普展览馆下到浏河、沙溪城厢镇一带的学校进行科普宣传。
七至十二月份,太仓青少年活动中心购置了壁挂式科普流动馆再次巡回展览在我市各个中小学,为学校的科技节与科技活动提供资源与物质上的支持。此项活动得益学生达七万人次之多,受到我市中小学师生的欢迎。太仓电视台与太仓日报先后六次报道了宣传活动的盛况,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五)因地制宜开展科技活动,多出成绩,争创特色。
今年太仓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已连续十七年被评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与活动先进集体”。协会被授予了“太仓市社科先进团体”。
(六)存在问题与今后打算。
从我市各校科技辅导员队伍来看,还参差不齐。通常的情况是,一个科技辅导员带动一个学校的科技活动。当这个科技辅导员退休或积极性受到挫伤,这个学校的特色也逐渐消失。
我市是在全国地、县市最早恢复与成立“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的地区。曾经“以基地为依托、以协会为平台、以科技特色学校为辐射”的科技教育理念作为经验在全国推广。但近年来,全国各省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突飞猛进,就拿我们周边的县市来说都相继成立了地区“协会”,硬件、软件迅速发展,科技教师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报喜高潮迭起,使我们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
6.民办教育协会年会发言稿 篇六
各位代表:
大家好!很高兴出席民办教育工作会议暨2011年民办教育协会年会。在这里,我谨代表教育局对各位代表一直以来在我市民办教育领域所作的努力表示感谢,并通过你们向广大民办教育工作者表示慰问!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去年,国务院公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纲要》第十四章“办学体制改革”中明确指出,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其中,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还详细阐述了国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和依法管理民办教育的措施和办法。结合2002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可以说,民办教育无论是法律层面,还是政策层面都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群众的广泛关注。我们坚信民办教育一定会道路越走越宽广,事业越干越兴旺!
大家知道,民办教育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无论是孔子的私学、宋代的书院、还是近代的教会学校都曾在历史的长河中灿若星辰、熠熠生辉。新中国成立后,民办私立学校在社会主义公有化改造中逐渐消失,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得以重新恢复和快速发展。30多年来,经历了萌芽复兴、蓬勃发展、相对规范、法制化转型四个阶段,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市民办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我市民办教育机构600所,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五大类,提供包括幼儿早教、学生文化艺术教育、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进修等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教育服务,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下面我就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市民办教育新跨越提出以下两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民办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市是本省最早一批的教育强市,公办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质量有口皆碑。民办教育对我市教育发展一样具有重要意义和做大做强的价值。
(一)民办教育可弥补财政对教育投入不足,增加教育供给。
教育经费问题是长期困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难题。要缓解教育供需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把社会上蕴藏的巨大投资潜力和投资热情调动起来,吸纳社会资金兴办教育,可增加教育供给,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二)发展民办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性需求。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对教育的自主选择需求越来越强烈。公办教育的重点是为社会提供公平均衡的公共教育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民办教育可为社会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服务,为社会提供自由选择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性选择的需求。
(三)民办教育可以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效率
民办教育受市场机制调节,在管理机制、成本核算、运行方式等方面更加灵活,可为公办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其次,民办教育在学前教育、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方面更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能发挥比公办教育更大的作用。
二、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发展战略,实现我市民办教育新跨越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不放松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2年12月28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紧接着2004年3月国家颁布《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9年11月26日通过了《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于2010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我们要紧紧依托国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有力政策,促进我区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去年我们举办了“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论坛”。这种形式非常好,通过专家学者参与的学术研讨,有助于大家理清思路、找出自身的差距,从而更好地提升办学水平。今后,我们要致力于建立着眼长远、着眼大局、保障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建立这个体系,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政府从谋求民办学校发展出发建立支持发展的长效机制,营造优质、支持、宽松的外部环境;二是学校从自律、苦练内功出发建立健康发展的自我约束长效机制,切实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
(二)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所有事业的发展都是为了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因此我市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
1、坚持把育人放在首位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落实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直接体现在学生能否被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学生为本的核心在于对学生个性的充分肯定,对学生潜能智慧的信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切教育都必须以学生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对民办学校来说,学生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为绝大部分学校的经费全部来源于学生的收费,学生是学校的生存保障。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和家长对民办学校的要求更高,民办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服务必须更细、更精、更优。“以学生为本”是民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也是发展的基本价值理念。这样,就不仅要求学校树立品牌意识,深化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开展人性化、个性化的教育,营造学生能充分发挥、全面发展的环境,同时,还要特别关注民办学校学生权利维护。
2、树立学校发展,教师为本的理念
目前,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存在年龄两极化、学历职称层次低、人员流动性大三个特征,加之有的民办学校忽视教师培训,“只用不养”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严重影响民办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由于体制原因,公办学校属于事业单位,民办学校属于民非企业,现阶段还无法对公办、民办教师真正做到一视同仁。民办学校教师保障措施还落实得不够,存在后顾之忧。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民办教育要持续发展,我市民办教育要做强、做大,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关键——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民办学校,首先要稳定一批,就是稳定现有的教学队伍;二要引进一批,积极引进优秀的年富力强的师资;三要培养一批,就是努力加强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为学校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今后,教育局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将积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切实维护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民办学校教师的困难,让他们安心于民办学校为教育贡献力量。
(三)坚持规范管理不松懈
我市民办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目前,民办教育不再是公办教育的补充,已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依法加强对民办教育和民办学校的规范管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统筹协调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转变对民办教育的管理方式,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科学定位,突出重点
我们要科学确立我市各层次民办教育的发展目标。我市民办教育涵盖了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五个层次,各层次学校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占总体的比例有较大差别,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教育特点确立发展方向。
2、协调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关系,构建公办、民办和谐发展、共同促进的局面。
民办教育虽然是由社会力量投资或捐资兴办的,办学主体与公办教育不同,但办学的性质一样,都属于公益性事业,应与公办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协调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关系就是要更加尊重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依法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同等法律地位,在教师资格认定、晋级评优、科研立项等方面同等对待民办学校教师;在学籍管理上、表彰奖励、升学就业、资助政策等方面同等对待民办学校学生;在建设规划、教育管理与指导、招生等方面同等对待民办学校。要打破民办与公办的界限,把民办教育发展纳入我区教育督导评估体系之中,促使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共同发展。
7.民办教育协会工作计划 篇七
关键词:协会组织,高等教育,治理,美国
美国是一个高等教育十分发达的国家,其高等教育治理有着许多独特之处,协会组织参与治理就是其中之一。这里的协会组织是指高等教育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高校、高校中的专业学院、教师或行政人员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民间协会(associations or councils)组织。在美国,协会组织作为非政府力量,是高等教育治理中独立的治理主体,其对高等教育治理的参与是广泛和深入的。
一、协会组织对治理的参与
在美国,民间的协会组织,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全国性协会在高等教育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对高等教育治理的参与可以分为政策制定和具体实践两个层面。
在政策制定层面,协会组织,尤其是大型协会组织在政府的政策制定中十分活跃。它们参与政策制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针对立法和行政机构的游说形式,二是向司法机构的递交“法院之友”书状(amicus curiae brief)。所谓游说活动,按照现行美国法律(U.S.Code as of:01/06/03)第1602部分的定义是指“游说交往以及为支持游说交往所进行的相关活动,这包括准备和规划性的活动,用于游说交往以及与他人游说活动协调的研究以及其他背景工作”。对于游说交往,该法律的定义是“任何与所涉及的行政官员、立法官员所进行的口头或书面的交流(包括电子交流)”,交流的目的在于“(1)联邦立法(或立法建议)的形成;(2)联邦规则、条例、行政命令或其他项目、政策,或美国政府立场的形成、修订以及采纳;(3)联邦项目或政策的执行或实施(包括协议、奖励、贷款、许可或执照);(4)提名或批准国会批准的某一职位的人选”。[1]这个定义主要是针对联邦层次的游说,而各州法律对于游说活动也有着大同小异的规定。协会组织游说的焦点一般集中在学生资助、科研经费、学术自由和高校自治等方面。协会组织的游说实质就是与立法和行政机构协商,共同制定高等教育政策的过程。
“法院之友”制度是指在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向法院提供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或者适用法律方面的意见,以影响法院判决的制度。[2]由于美国是实行判例法的国家,法院对有关高等教育案件的最终判决实质上也是高等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协会组织利用“法院之友”制度,在有关高等教育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向法院递交有关案情事实和适应法律的书状,从而对法院的判决施加一定的影响。协会组织的书状在许多有关高等教育的案件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的法院在做出的判决中甚至还援引协会组织书状(amicus curiae brief)的意见。
协会组织在实践层面参与的治理几乎涵盖高等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美国高等教育的实践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协会组织这种对治理的参与。协会组织参与的治理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为高等教育制定各种非政府性的规则,如质量规则、学术自由规则、职业操守规则等。这些规则弥补了政府制定的规则的不足,是高等教育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二是监督非政府性规则的实施。非政府性规则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它的实施也不是依靠强制手段而是依靠自愿的认同来执行,主要是通过自愿协商和自主认同的手段,利用集体舆论的力量来保证其成员遵守非政府性规则。对于违背规则者,协会组织一般以警告、公开通报、取消会员资格等形式进行惩罚;三是协会组织同时还在高等教育内部以及高等教育与外界之间构建各种沟通合作渠道。协会组织不但在高等教育内部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还在高等教育与政府、企业界之间建立了连接的桥梁,从而使高等教育能够协调内、外部的各种关系,对外界的需求及时做出反应,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美国的协会组织在高等教育治理中与各级政府、各个高校等不同性质的治理主体形成了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同时也相互抗衡、相互制约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治理网络。这种治理网络的形成对高等教育整体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协会组织参与治理的优越性分析
协会组织参与治理是美国高等教育以及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民间性质的协会组织作为主体参与治理有着众多的优越性:
1. 优化政府政策制定过程
协会组织参与政府政策制定,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协会组织的参与可以大大提高政策制定所需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美国高等教育存在着大量的协会组织,每一类院校都有自己的协会,另外还有各种专业学院的协会、各种教授、教师以及各种职员的协会。这些协会参与政策制定,改变了政府作为单一的政策制定主体独自进行信息收集的局面,使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信息传输系统由政府分层级的单一信息通道转变为多个信息通道,扩大了传送的信息量。同时由于协会组织传递的信息可以直接到达决策者,这就降低了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真实性的损失。由于协会组织不仅代表高等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而且代表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因而它们能够为政策制定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另外,协会组织是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形成,而且广泛参与高等教育的治理实践,其成员、职员的绝大多数也都来自高等教育的实践,因而协会组织所提供的是直接来自实践的信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协会组织有能力提供专业性的信息。协会组织是专业化很强的组织,协会组织提供信息的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大型协会组织都设有专门负责政府关系的部门,聘有专业的人员为政策制定进行大量的资料信息的准备收集和专门的主题研究。在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这些协会还会进行全程追踪,进行细节性的研究。因此协会组织是作为专业者来提供信息的,其所提供的信息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协会组织的参与不但增加了信息的数量而且还提高了信息的质量,这就为决策者进行判断和决定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料和现实依据,增加了做出正确选择的几率,从而增加政策的针对性和可行性,避免制定出脱离实践的政策。
第二,协会组织的参与会促进各利益攸关者的互动和多样化政策选择的博弈。政策制定实际上是一个“多方互动的择优过程”。[3]多方参与是多方互动的重要前提。协会组织参与政策制定为多方互动提供了一个制度安排,从而改变了由政府一个利益攸关者独自进行政策制定的局面。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各利益攸关者的参与和互动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各个利益攸关者由于利益的不同,在制定政策中持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这样就会产生多样化的政策选择。在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中,政府代表国家整体的利益,这个整体利益与学校、教师和学生等众多复杂的利益群体的利益并不都是完全一致的,有时甚至是矛盾和冲突的。因此仅有政府参与政策制定势必导致单一的利益表达,从而也导致政策选择的单一化。协会组织作为高等教育各群体的利益代表者参与政策制定,使高等教育各群体的利益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从而也会形成与政府不同的政策选择。政策选择的多样化自然会引发各种选择之间的博弈。经历了这样一个博弈的过程后,才能调和平衡各方利益,在不损害任何一方利益的条件下,使各方利益都达到最优化。这样各种政策选择的综合利弊、整体优劣也就清晰地显露出来。多样化政策选择之间的博弈虽然看似过程冗长,效率低下,但实际上增加了政策制定中的科学性。因为只有通过博弈过程才能做出低成本、高效益、漏洞相对少的政策选择,从而减少错误或者不当政策付诸实施后所带来的各种巨大损失。
2. 完善实践层面的治理
在实践层面,协会组织所发挥的作用就更大。它们为高等教育的实践活动制定各种各样的规则并监督这些规则的实施,同时肩负着高等教育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各种沟通和联系的重任。协会组织的存在大大弥补了政府单独治理的不足,使整个实践层面的治理趋于完善。协会组织参与治理的优势在于:
第一,治理的细微性和全面性。由于协会组织种类繁多,分工极为细化,因此其治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学校层面:这主要由院校协会组织按照学校的不同类型来进行,比如研究型大学类、赠地学院类、州立大学类、社区学院类等。这一层面包括制定与实施学校质量标准,发表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声明和报告,进行有关本类型院校的项目研究或实践活动等;(2)专业层面:一般由专业教育的协会组织按照不同专业来进行,主要包括专业教育基本标准的制定以及专业方面的信息交流、各种合作等;(3)个人层面:主要由个人类的协会组织按照职业(如教师、行政人员)的不同来进行。这些协会组织为从业人员设立了基本的职业规范,促进他们的经验交流等。协会组织这种多层次的治理可以延伸到高等教育许多细微的层面,使治理趋于精细化和全面化。这对于受市场影响较大的美国高等教育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市场是极端复杂多样,而且是千变万化的,单一的一刀切式的治理是没有可能应对的。协会组织这种细微的、全面的多层次的治理补充了政府治理的不足,对于规范协调高等教育市场的秩序十分有利。
第二,实现内部性治理。协会组织是高等教育内部的自我组织,它们的治理属于高等教育内部治理。内部治理的优势就是治理的专业性和专门性。由专业人士来制定规则,对规则实施进行监督,促进各方的沟通与交流,可以避免政府由于对高等教育运行不甚了解而产生的治理失败。内部性治理的实现增加了治理的适切性,同时也节约了政府治理的成本。就治理方式而言,协会组织自愿协商性的治理既实现了必要的约束规范,同时又给高等教育留下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各部分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提供的可能,进行个性化发展,从而避免了由于规范而走向趋同的现象。美国高等教育之所以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敏锐的应变能力和巨大的活力与这种治理方式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内部性治理能够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各部分的自律作用。协会组织治理的实质是一种有组织的自律,这种自律因为发挥了组织舆论和个体认同的作用,因而较个体自律具有更强约束作用。有组织自律的实现避免了大小事宜均要由政府出面管理的尴尬局面,使政府免于涉入繁琐的具体事务。这对于政府来说,可以大大降低其治理高等教育的成本。
3. 统一协调高等教育系统,制约政府权力
众所周知,美国高等教育管理实施的是分权体制,联邦政府并不对全国的高等教育进行具体的管理,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缺乏政府性质的统一协调力量。各种协会组织于是就以非政府的身份扮演起统一协调者的角色。他们以其丰富多彩的活动协调着高等教育各个层面的关系,使貌似松散的美国高等教育拥有了内在的凝聚力。可以说协会组织是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化聚合的内在链条。协会组织这种非政府的统一协调与政府性质的统一协调有着本质的不同。政府的统一协调要依赖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去实现,中央集权管理体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垂直的管理体制,它的优势是达成统一性比较迅速,而且同一性的程度也比较高。但这种优势也很容易使其演化为僵化的体制,表现出遏制多样性,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度降低、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等缺陷。而协会组织的协调是一种多维的网络式的动态协调机制,它在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之间、学校之间、专业学院之间、教师(或职员)之间都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促进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各个构件彼此契合、良好运转的润滑剂,使这些构件不断地参照环境变化,自发地调试自身的运作,因此这种机制具有灵活性高、反应灵敏、适应性强、促生多样性等优势。这不但弥补了美国高等教育地方分权管理体制和市场竞争机制所特有的缺陷,而且为高等教育保持永久的活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政府是一个拥有巨大权力的外部强势集团。协会组织,作为高等教育内部有组织的自主力量参与治理实质上是分割了政府的部分权力。这种独立治理主体的地位使协会组织对政府的权力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在政策制定层面,协会组织通过参与政策制定,表达和维护自己利益,特别是在政策选择博弈中,可以与政府据理力争、讨价还价,避免伤害学术自由、相对自治等高等教育传统价值理念的政策出台。在实践层面,协会组织通过自己全面、细微、多层面的内部治理维护着高等教育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态势,使政府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进一步延伸自己的权力,过多地干涉高等教育内部事务。这就在现实中维护了高等教育学术自由、相对自治等固有的价值理念。当然协会组织作为民间力量对政府权力的限制也常常会出现力不从心的尴尬局面,但多数时候还是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协会组织参与治理的弊端分析
协会组织参与治理的优越性是令人羡慕的,但是应该看到,其弊端也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很难避免和克服的。协会组织参与治理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各种协调的艰难
协会组织参与治理形成了多个主体的治理结构,多个治理主体的存在有利于权力的相互制衡和治理的精细化,但同时由于各个主体间利益、观点和立场的不同,导致了协调过程艰难和漫长。
首先,协会组织与政府之间协调的艰难。协会组织与政府属于性质不同的治理主体,它们在根本利益、出发点、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二者的协调十分艰难。这种艰难在立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协会组织与政府机构在学生资助、高等教育自治、州的立法中有时还会涉及教师的待遇等方面常常是意见不合、争执不休。政府一般总是把钱袋子抓得紧紧的,同时特别强调对高等教育的外部问责。协会组织则总是要求增加学生资助,提高教师待遇,强烈反对政府干预高校的内部事务。争执一般表现为双方在媒体上公开的文字论战,但有些时候也会出现涉及广泛的游行示威等极端形式。协会组织与政府之间协调的艰难大大增加了立法过程的复杂和繁琐。
第二,协会组织内部协调的艰难。协会组织是代表高等教育各个组成部分、各个方面的自主性组织,其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多样性的群体,这样一个群体内部难免会产生对立和冲突。在全国最具影响的各大协会之间就常常意见不和、各行其是。其中“美国教育协会”虽然是协会组织中的总的协调机构,但由于它无权强制其他组织认同其观点,只能依靠自愿、协商的方式进行协调,而且对于拒绝协调者也没有相应的强制措施,因而其他组织对其协调也时常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如“全国州立大学与赠地学院协会”和“美国大学联合会”在许多事情上采取与“美国教育协会”不一致的观点和立场。这两个协会的主席解释说,承认美国教育协会是协调者,但“不会按它的暗示行事”。[4]此外,协会组织之间也会产生正面冲突、互相拆台。如作为传统正规教育代表的各协会曾极其排斥职业学院,力图将职业学院的学生排除在高等教育法第四条款的学生资助之外,而且要将其管辖权从教育部转到劳动部。而职业学院的代表“职业学院协会”(the Career College Association,CCA)为此十分恼火。因而在传统教育的各个协会都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建立干涉高校自治的“州中学后教育评估机构”的关键时刻,“职业学院协会”半是出于自身利益,半是出于报复地采取了与其他组织全然不同的态度,积极支持该机构的建立。虽然该机构最后并未得以实际建立,但由此可以看出协会组织之间在许多事情上很难达成一致,协调起来更是艰难,有时甚至根本无法协调。
2. 治理责任的模糊
治理的特点之一就是政府、非政府各种力量的广泛参与,乃至公、私机构之间公私机构内部的界限趋于模糊。虽然界限模糊有利于各种力量的合作和权力的相互依赖和平衡,但同时也会出现治理责任模糊的问题。在美国这样一个分权制的国家,各级政府以及政府内部的各个部门,再加上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协会组织,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所带来的复杂性在现实中是难以想象的。在实际治理过程中,政府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协会组织作为非政府力量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再具体一些,协会组织中的个体应该承担什么责任都是比较模糊的,要划清这些治理主体的责任也是十分困难的。治理责任的模糊常常会引发治理的重叠、责任的逃避和推诿、权力的扩张和超越等问题。比如在质量治理方面,进行认证的协会组织数量众多,虽然分院校认证、专业认证,但这些认证时常交错、重复,有时甚至相反,给院校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是治理责任不清的一个重要表现。此外,政府出于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也欲将认证纳入自己的责任范围,从而出现政府权力扩张引发的政府与协会组织权力争执、职责难以分割的问题。
3. 协会组织约束力的薄弱
协会组织本身是一种松散的联合,它对于其成员,无论是高校还是个人的约束都是建立在成员对这些规则规范的认同和自愿遵守的基础上的,它并不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效力。协会组织需要借助舆论以及环境的压力来形成对成员的约束。这种君子协定式的约束在一般情况下是有效的,但也不排除有些情况下,高校或个人不顾及舆论的压力,也不介意自己的名声而践踏协会组织的规则规范,这时协会组织也惟有苦口婆心的劝说、协商,如果遇到对方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协会组织就有些力不从心,最多也只是让其上黑名单,公开其不良行为。如果对方仍不思悔改,协会组织也无计可施。如“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作为学术自由和教授权利的维护者,对个别大学无视其规则,一意孤行的做法就毫无办法,只能长期谴责批评。有的学校上了其“谴责名单”好多年也没有对其违反公认规则的行为进行纠正。这种治理效率不能不说是低下。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协会组织参与高等教育治理有着众多的优越性,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但综合来讲是优越性大于弊端的。美国高等教育的勃勃生机及其在世界高等教育中傲人的成就和顶尖的地位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无论如何,协会组织早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它与政府、高校之间已经形成了难以割裂的关系,它对治理的参与也已经成为铸就美国高等教育独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U.S.Code as of:01/06/03 Section 1602.Definitions[EB/ OL].http:/Icaselaw.lp.findlaw.com/casecode/uscedes/2/chap- ters/26/sections/section_1602.html 2005-11-25.
[2]The Supreme Court,page 89.Tech Law Journal[EB/OL]. http://www.techlawjoumal.com/glossary/legal/amicus,htm 2005-12-6.
[3]王满船.公共政策制定:择优过程与机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30.
8.中国化工教育协会 篇八
入选理由 坚持以保障化工行业人才需求、提高化工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工作主线,率先搭建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合作对话平台,开启政府部门与行业携手推进教育改革机制创新的新模式,为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石油化工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亮 点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十余年来为促进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推进教产对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调查研究。协会密切关注全行业产业结构变化,对全行业及其子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和结构变化进行跟踪统计,发布《石油和化工行业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和《石油和化工行业(2010—2020年)人才需求报告》等。二是组织技能大赛。自2005至2013年已成功举办9年。大赛在引导着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受到行业企业的关注和积极参与,促进了企业职工学技术比技能热度的升温。三是搭建教产对接平台。2010年,在常州成功举办了“中国职业教育与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对接高峰论坛”,开启了行业产业与职业教育合作的大幕。四是制订标准。全面开展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研讨,制定专业教学规范,课程标准等一系列教学规范文件,指导和组织出版包括国家规划教材、行业规划教材等在内的各类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教材4000多种。五是注重双师培训。每年组织职业院校骨干教师教学改革实操训练等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每年有近三百名职业院校教师通过培训考核获得技师职业资格。
相关链接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于1995年经原化工部申请、原国家教委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成立,属国家一级社团组织。该组织挂靠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是石化行业从事教育服务的社会团体。
9.民办教育协会工作计划 篇九
一、民办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我国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研究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问题研究
4、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研究
5、建立人力资源强省(市、县)战略研究
6、河南省民办教育发展体制研究
7、河南民办教育发展制度环境研究
8、河南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9、河南民办中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10、河南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11、河南民办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12、河南民办非学历培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13、河南民办涉农学校发展战略研究
14、国际教育发展大趋势研究
15、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教育元素研究
16、国际教育合作中的国家主权与安全研究
17、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研究
18、中国(河南省)民办教育发展道路研究
19、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教育方式转变研究
20、提高民办学校教育质量研究
21、省(市、县)际教育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22、建设高水平民办学校研究
23、河南民办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研究
24、河南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25、民办学校科研发展战略研究
26、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研究
二、民办教育基本理论及比较教育研究
27、民办学校校友会建设研究
28、河南民办教育发展史研究
29、河南书院教育研究
30、中外教育比较研究
31、外国政府对私立教育政策支持研究
32、国外私立学校慈善捐赠研究
33、国外私立学校国际合作办学研究
34、中外民办(私立)学校办学比较研究
35、中外教育理念比较研究
36、中外教育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37、中外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38、中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比较研究
39、教育历史人物研究
40、教育家教育思想研究
41、院校发展史研究
42、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研究
43、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教育思想研究
44、现代教育思想和流派研究
45、建设中原经济区中的民办教育发展研究
46、河南(或地区性)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性问题研究
47、河南民办学校纳入事业单位管理的政策性问题研究
48、民办教师享有事业单位保障的操作程序研究
49、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研究
50、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51、民办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52、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资源共享研究
53、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对民办学校的带动问题研究
54、民办学校组建教育联盟研究
55、民办学校的重组退出机制研究
56、民办学校的合理回报研究
57、民办学校的融资渠道研究
58、民办学校的办学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59、民办学校的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60、民办教育的政府监控督导研究
61、民办教育的政府管理机构研究
62、民办教育的社会监控督导研究
63、民办教育的中介组织监控督导问题研究
64、民办学校内部科学管理研究
65、民办学校内涵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66、民办学校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研究
67、民办实践教育合作伙伴关系研究
68、河南民办教育走出去发展问题研究
69、影响农村民办教育发展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70、河南民办教育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研究
71、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民办教育的地位作用研究
72、河南民办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问题研究
73、民办教育的国际合作办学研究
74、民办学校的绩效管理研究
75、以人为本管理研究
76、以人为本教育研究
77、未来十年河南民办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78、民办教育在教育强省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79、民办教育的依法管理问题研究
80、河南民办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地区模式研究
81、民办教育发达地区对河南民办教育启示研究
82、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研究
83、民办学校的招生问题研究
84、民办教育发展中的网络教育研究
85、科学发展观与民办教育理念研究
86、科学发展观与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87、科学发展观与个性化教育研究
89、民办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90、民办教育育人理念创新研究
91、民办教育运行机制研究
92、民办学校后勤管理科学化研究
93、民办学校会计制度科学化研究
94、民办学校税收问题研究
95、民办学校数据库建设研究
96、民办学校网络建设研究
97、民办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98、民办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研究
99、民办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队伍问题研究 100、民办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方式方法研究 101、《民办教育促进法》中的“促进”研究 102、对民办学校的奖励与扶持问题研究
103、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与评估标准研究 104、城市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规范化管理研究 105、民办学校人事和薪酬制度研究
106、民办学校教学管理体制研究
107、民办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研究
108、建设地方名牌学校研究
109、民办高校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推广研究
110、民办学校科研学术带头人问题研究
111、民办学校科研团队建设研究
112、民办学校科研合作问题研究
113、教育现代化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114、区域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115、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研究
116、素质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117、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
118、民办学校的典型案例研究
119、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研究 120、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研究 121、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研究 122、21世纪的人才培养观念研究
123、民办高校人才的全面发展观研究
124、创办一流民办学校研究
125、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研究
126、创新教育形式与方法研究
127、建立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制度研究
128、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研究 129、民办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研究
130、在国际合作中更新教育观念研究
131、在国际合作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研究 132、民办学校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研究
133、营利性学校与非营利性学校分类管理研究 134、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135、积极发挥民办学校党组织的作用研究 136、完善民办学校督导员制度研究
137、民办学校的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研究 138、完善民办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度
139、完善民办学校学生的科学管理研究
140、民办学校的集团化发展研究
141、民办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创新研究 142、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确保办学方向研究 14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文化品味研究 144、安全校园和谐校园研究
三、基础教育
145、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式研究
146、民办幼儿园教育特色化研究
147、民办幼儿园教育的品牌研究
148、民办学前教育的政府职责研究
149、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研究
150、民办义务教育的特色化研究
151、义务教育中公办与民办学校合作办学研究 152、义务教育中民办学校教师的培训与提高研究 153、农村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研究
154、农村义务教育公办与民办教师互动问题研究 155、农村义务教育名校带动问题研究
156、提高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教育质量研究 157、民办幼儿园办学成本研究
158、民办幼儿园科学化管理研究
159、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60、民办幼儿园科研问题研究
161、民办幼儿园智力教育质量研究
162、民办幼儿园教育中的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163、民办幼儿园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164、民办幼儿园教育中的国学教育研究
165、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多样性问题研究
166、民办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167、民办中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教育研究 168、民办中学阶段的政治课教育研究
169、民办学校学生做人教育研究
170、民办中小学生和校园安全问题研究
171、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办学模式创新研究 172、民办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实施研究 173、民办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问题研究 174、民办义务启发式教育方法研究
175、民办幼儿园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176、民办幼儿园教学手段现代化研究
177、民办中小学教育中个性教育研究
四、职业教育
178、民办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研究
179、民办职业教育校企结合研究
180、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181、民办职业教育免费义务教育研究
182、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183、民办职业学校招生问题研究
184、民办职业教育特色化研究
185、民办职业教育品牌化研究
186、民办中等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问题研究 187、民办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188、民办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研究
189、民办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90民办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研究
191、民办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192、民办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93、民办职业学校运行机制研究
194、民办职业学校科学化管理研究
195、民办职业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研究 196、民办职业学校科研管理研究
五、高等教育与教学
197、民办高等教育重点学科和专业建设研究 198、民办高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199、民办高校内涵发展下的教学改革研究 200、民办高校办学层次研究
201、独立学院的独立性研究
202、民办高校的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203、民办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研究
204、民办学校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研究 205、民办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教育研究
206、民办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207、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研究 208、大学生的恋爱婚姻教育研究
209、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研究
210、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
21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212、民办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研究
213、民办大学生抗挫折问题研究
214、民办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
215、民办高校的体育设施建设研究
216、民办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研究
217、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特色研究
218、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219、民办高校负债及其风险规避研究 220、民办高校建成地方名牌大学研究 221、民办高校党的建设问题研究
222、民办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研究
223、民办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224、民办高等教育社会就业良性机制研究 225、民办高校科研导师制研究
10.退教协会协会2014年工作计划 篇十
(2014年度)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本着服务、奉献的工作理念,积极为离退休教师办实事、做好事,切实把政府、教育局对退休教职工的关怀落到实处,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维护退休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努力提高退休教职工的生活质量,根据我校退休教师实际情况,坚持“自愿、量力、安全、稳定”的工作原则开展工作,真正把退休教职工组织起来,活动起来,快乐起来,健康起来,作用发挥出来。
二、重点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养
1.利用多种形式组织退休教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和省市县领导重要讲话精神,2014年全国“两会”工作报告及会议精神,领会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
2.多种方式组织退休教职工学习时事政治、政策法规、健康知识,使老教育工作者更多地了解国内外形势;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了解并掌握增进健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真正实现思想稳定、精神充实,身心健康,生活快乐。
3.大力宣传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取得的成就、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激励老同志安度晚年生活。积极参与“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4.开展“颂歌献给党”,“爱党、颂党、感恩党、跟党走”活动征文,人人参与,题材以诗、词、赋、散文、记实、小说等多种形式创作文章一篇,稿件八月底前交退教协会朱振汉会长,由学校工会组织初评,优秀作品上报县教育局退教协会参评。
(二)积极开展适合退休教职工生理、心理特点和更好地发挥其智能、特长的活动,使广大退休教职工快乐起来、健康起来、作用发挥起来。
(1)、争取领导重视:学校党政领导将本会工作列入学校日常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听取协会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并主动关心过问协会工作;将退教协会必要的活动经费列入学校预算,并得到落实。能扎扎实实为协会做好事、办实事;重大节日走访慰问会员,慰问物质资金与在职教职工同等待遇,探望病、伤、残会员,举办老年节座谈会,为80岁李必义、陈杨义两位寿星做寿。
(2)、健全组织:协会设理事长一人,理事二人,工会主席为名誉理事
长。落实汇报制度、会议制度,节日走访制度、病人住院探视制度。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依法维权: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坚持“有病必访,有难必帮,有事必到,特事特办”制度,要多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对高龄、重病继续做好“一帮一”结对工作,及时联系,定期访问。对“孤、寡、困、病、残、遗”的教师关心、照顾、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及时送上组织的温暧
退教协会工作关系到构建和谐校园、维护社会稳定、责任重大的工作,我们将一如既往,以饱满的激情、热情的服务、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做好退教协会工作。
(三)、主要工作安排:
渭桥中心小学退教协会
【民办教育协会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民办教育收费06-25
民办教育收费管理12-12
民办学前教育审批11-26
教育(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设立)08-12
民办教育行业分析报告09-11
民办教育发展之我见12-31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12-30
民办高等教育行业报告08-01
民办教育急商wto对策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