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板材发展情况的调查

2024-07-23

关于板材发展情况的调查(精选8篇)

1.关于板材发展情况的调查 篇一

关于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是市场经济体系中最具创新活力的“经济细胞”。近年来,中小微企业发展迅速,企业数量逐年增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劳动就业和社会创新,为**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但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自去年以来,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中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主要涉及机械加工、纺织、建筑、电子、化工、商贸流通、食品加工、畜牧养殖、农产品种植、服务业等行业。以传统工业企业为主,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初具规模,现代物流业正在积极发展。

据工信部门统计,截止2013年3月底,**区中小微企业个数(包括个体户)达36879户。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为1700户,注册资本25.5亿元;个体工商户10635户,注册资金5.2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257户。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受宏观环境影响,生存压力加大。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全区工业发展上行压力加大。特别是纺织、机械加工、机械铸造、建材、汽车零部件、电子等行业的企业订单明显减少,用工不足。如调研的两户纺织企业, 开机不足,资金紧张,“吃老本”亏损生产,正在等待市场明朗化,目前处于最困难的坚守状态。另外,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中小微企业三角债问题突出,也对企业生存造成威胁。据调查,今年以来,**区税收收入、企业用电量、企业银行存款额均连续同比大幅下降。5月份,**区38户重点纳税企业中有一半以上较上年同期效益有所下滑,部分企业纳税呈负增长。

二是集约化程度不够,科技含量偏低。90%以上中小微企业依托于区内外大、中型企业,从事配套加工,全区中小微企业发展总体呈现“两少一小”(即数量偏少、骨干企业少、经济总量小)和“两低一少”(即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知名品牌少)的特点。全区非公企业注册资本1

在100万元以下的有1396户,占总数的78.9%,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98户,仅占7%;全区民营科技型企业仅15户,市知名商标15个,省著名商标34个,无全国驰名商标;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极度缺乏,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另外,区科技工业园内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项目建设进度缓慢,标准厂房至今尚未建成,且租金高于园区外,企业进驻成本太高,目前还未进驻一家企业,没有发挥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的作用。

三是融资十分困难,成长受到制约。多数中小微企业都深感资金短缺。由于企业资产规模小,抗危机能力小,管理不规范,财务不健全,加上地方金融机构贷款权限不够,且要控制风险等因素,出现了企业到处找资金、银行贷款却放不出去的现象。即使企业能够受贷,也须多种抵押,且贷款时限过短,还要重新登记和审批,费时费力,企业疲于应付。近年来,全区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额仅占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总额的25%左右,比例明显偏少,不利于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四是成本不断上升,企业负担加重。目前,国税、地税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税种,有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营业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资源税等共12种。此外,还有养老保险、教育费附加、水利、工会、文化事业建设、污水处理等10余种基金。再加上省级、地方部门审批、办证、换证收费,以及一些隐形收费,企业综合税费负担较重。近几年来,随着工人工资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如某大棚蔬菜生产企业,雇工100人,每天负担工人工资近5000元和贷款利息3000元,资金十分紧张,已出现工资拖欠现象。一些中小微企业效益欠佳,负责人信心严重不足。

五是服务管理滞后,部门引导不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在金融、财政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也需要教育培训、管理咨询、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和法律支援等支持。但往往政府在引进企业后,缺少一套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来为企业提供服务,帮助和引导企业做强做大。另外,**区部分镇、街的企业办改制后,企业无专人管理,辖区内企业情况底子不清问题较为突出。加之**区原来承诺的中小企业发展

专项资金尚未落实到位,企业得不到扶持,政企关系生疏,有时有关部门连报表也难以落实,且数据真实性欠缺。

三、意见和建议

1.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近年来,虽然**区提出建设工业强区要“招大引强”,但受各方面因素制约,大型企业在**区落户数量很少。因此,建议政府从**区实际出发,转变思路,将扶持、发展中小微企业摆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在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切实发挥主导作用。首先,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做该做之事,尽应尽之责,积极为中小微企业优化发展环境,拓宽融资渠道,搭建服务平台,落实扶持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克服后金融危机影响和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次,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中小微企业发展,想方设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合作领域,让“细胞”在活跃中繁殖起来,在繁殖中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有机体,不断形成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实现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区政府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区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通报表彰会。

2.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创业环境和服务环境。减少政府审批环节, 加大对企管部门监督力度,坚决破除阻碍企业发展、损害企业利益的“潜规则”。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特别要进一步清除中小微企业发展障碍,促进公平竞争,激发发展活力。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收费和罚款项目,加强社会监督,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同时,加快科技工业园区建设力度,由政府承担相关责任,落实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园区内的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加快建设进度,降低成本,吸引企业入驻,推进中小微企业向园区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3.拓宽融资渠道。一是驻区金融单位要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基层意见,放宽领域,降低门槛,多开发一些适合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品种,拓宽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切实提高各专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比例。二是允许、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建立中小融资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进行对口融资;也可利用参股资金、民间借款、企业债权、典当、租赁等融资手段融资。三是多形式、多层

次建立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可建立民间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公司,也可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互相抱团进行融资或担保,以提高融资成功率,减少融资风险。四是政府引导成立政策性产业投资公司和产业发展基金,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建设创新型企业,通过争取产业基金等方式融资。五是中小微企业自身要加强管理,改善经营质量,增强企业稳定性;同时,要完善财务制度,树立企业诚信,方便银行对其放贷。

4.落实优惠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好《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意见》、《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中有关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服务承诺,落实《**区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办法》中关于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200万元承诺,支持、引导中小微企业向专业化发展。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园区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用好每年不少于500万元的省、市、区级园区发展专项资金,促进中小微企业项目建设,吸纳更多的企业进园区,带动园区向产业集群化发展。政府要组织土地、环保、工商等部门清理行政性收费和各种基金,出台更多的减、免、缓优惠政策,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税务部门要切实落实涉农、土地使用等税收减免优惠政策,逐步落实营业税改增值税的11%和6%两档低税率及技术转让减免税等政策,积极支持交通运输、科技开发、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物流辅助和签证咨询等现代服务型中小微企业发展。

5.搭建服务平台。建议由政府组织,工信局牵头,工商、税务、银行、土地、环保、科技、招商等相关部门分别确定一名专业人员,搭建一个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为企业在培训、融资、扶持资金申请、资源整合、宣传策划、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共享、法律咨询、投资风险评估、税收等方面提供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国税、地税、工商、工信等部门应及时沟通,加强企业信息数据的对比、共享或交换工作,确保企业报送资料的真实、准确、有效,为企业诚信培养提供支撑,为企业融资打好基础。企业主管部门要乐于牵线搭桥,强化与全国各地政府及企业的联系,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博览会、项目推介会等经贸活动;每年举办一次

中小微企业大讲堂系列培训讲座活动,聘请专家教授对**区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积极发展区域性的中小微企业商会和行业商会,组织会员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同时,以工信局、工商联为平台,加强与东部沿海及发达地区有关部门和组织的联系,为企业外出学习、考察和培训创造条件,帮助中小微企业管理人员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并为其提供商机,促进企业之间开展合作,实现双赢。

6.培育“科技细胞”。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持久生命力来源于科技创新。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改变**区中小微企业“两少一小”和“两低一少”局面,主要出路在于大量培育企业“科技细胞”,培养创新型企业。一是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广泛引进科技人才,积极争取专项资金。二是要以项目建设为带动,大力开发有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不断增加**区科技型企业数量。三是积极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政策,尽快出台《**区专利资助办法》,鼓励中小微企业积极申报、争取各级科技创新项目和资金,申请专利,注册商标,争创全国驰名商标,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引导中小微企业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抗风险能力,让中小微企业“细胞”更具活力,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加快建设、推动率先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7.加强企业统计管理。各镇、街要加强企业管理,严格按照《统计法》有关要求,确定专人,定期对辖区内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摸底,及时汇总上报,并搞好日常服务工作。企业主管部门要做好分类指导,收集、掌握重要经济指标,确保数据准确无误,从而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2.关于板材发展情况的调查 篇二

1 基本情况

目前, 已在农业部认定家庭农场80个, 总面积达4 786亩, 其中家庭承包经营3 100亩, 土地流转面积427亩, 其它1 259亩。家庭农场劳动力数量217个, 家庭成员劳动力数量200个, 常年雇用劳动力数量17个。其中粮食产业16个, 经营土地面积50~200亩;畜牧业5个, (生猪产业5个) , 种养结合1个, 苹果产业58个。年销售农产品总值682.5万元, 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家庭农场有58个, 10~50万元的有21个, 50~100万元的有1个。

2 主要特点

近年来, 一小部分现代观念较强的农户, 率先在土地上做文章, 通过承包土地、开垦荒地发展规模化经营, 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2.1 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从调查情况来看, 全县果树家庭农场的亩产值大多数在5 000元以上, 扣除土地租赁费和生产管理成本后亩均效益一般能达到2 000元左右, 玉米家庭农场亩产值大多数在1 500元以上, 扣除其它费用后一般能达到1 000元左右, 与传统的家庭经营模式相比, 无论是亩产值和亩均效益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土地利用率和农民收入都明显提高。

2.2 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家庭农场经营面积远大于传统的家庭经营, 在品种选择、技术应用、经营效益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能够示范带动周边农户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种养, 实现定单农业。吉县苹果产业在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发展家庭农场带动了全县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 形成了各地的特色产业。

2.3 提高了农业科技运用水平

各种培训项目都向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倾斜, 这些农户通过培训和指导后具有较强的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 善于尝试新品种种植养殖, 运用农业科技、农业机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3 存在的问题

吉县是典型的农业县, 总人口11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8.6万人, 耕地总面积为39万亩, 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和养殖业, 种植业以苹果为主, 常年面积保持在28万亩左右, 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粮食作物主要为玉米、小麦、杂粮等。养殖业主要为猪和鸡。

目前发展家庭农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 家庭农场整体上规模较少, 全县目前仅有80个, 不足全县总户数的0.5%, 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仅一个, 且产业分布不均衡, 苹果产业较多, 粮食产业和养殖业较少。2) 农民融资困难, 在农业生产中投资不足, 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益。3) 机械化程度较低, 机播只有玉米达到80%, 其余还是人工播种, 机收只能达到35%左右, 严重影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主要原因一是农民经济困难, 用不起。二是道路狭窄且不平整、种植不连片, 不能使机械有效发挥效益。三是间作模式较多, 给机械化实施造成困难。4) 土地流转难, 部分农民的思想意识存在偏差, 对农业生产不太重视, 常年外出打工, 但还不肯使土地流转, 重种轻管, 收入很低, 使土地不能有效发挥效益。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全县家庭农场的发展。5) 小农思想较严重, 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较多, 规模较小, 自给自足, 商品率低, 难以形成家庭农场。

4 建议

4.1 积极宣传动员, 加快土地流转, 为发展家庭农场创造条件

出台有关土地流转包括非农就业、流转收益方面的扶持政策, 鼓励不愿种地的农民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长期稳定地转出土地经营权, 使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4.2 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 为发展家庭农场提供资金保证

上级部门将各项农业补贴如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补贴等政策向家庭农场倾斜, 可采用直接补贴、以奖代补、贴息贷款等方式。扩大平田整地、生产路整修范围, 提高农业机械化运用水平。

4.3 放宽家庭农场的保险标准, 建立健全农业风险共担机制, 为发展家庭农场提供最低保证

吉县属干旱、霜冻和冰雹多发区,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经常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为此应建立农业灾害风险机制。

4.4 大力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当前全县农业社会化市场服务体系仍较为脆弱, 农业社会化市场服务公司极少,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围绕农资统供、技术指导、产品销售、品牌营销等方面加大农业社会化市场服务体系建设, 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化服务, 让家庭农场进一步做大规模, 更加专心地从事生产。

摘要:针对山西省吉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加快土地流转、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健全风险共担机制、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等建议。

3.关于家用健身器材使用情况的调查 篇三

调查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记者发现,人们对于购买健身器材的理解不尽相同,大多数男人倾向于去健身房锻炼身体,而女人更愿意在家健身。18到29岁的年轻人在购买健身设备时更看重价位和功能,而30至40岁的中产阶层则更关注品牌、质量和服务。近50%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了不定期锻炼,只有19%的人有定期健身的习惯。在备选器材方面,跑步机依然稳居家用健身器材榜首,其次是健腹器和划船器。

事实上,在健身市场较为成熟的欧美国家,家用健身器材市场非常巨大,是商用市场的三四倍。以美国为例,由于健身锻炼的具体方式方法的教育在大学之前就已完成,全民对健身知识的掌握和主动健身观念非常高。居民在家庭中购置健身器材后,不需要到健身房就能完成锻炼;年龄低于16周岁的青少年不允许进入商业健身房进行锻炼,而他们却可以在校园和家庭内进行身体训练。另一方面,作为终端用户,家庭成员中会有老年人、成年人、孕妇、儿童、残疾人等特定人群,为他们设计的专属健身器材,成为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美国老年人购买的康复理疗器材的费用仅次于医疗器械。

4.关于板材发展情况的调查 篇四

一、现状

××县“一村一品”虽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年的发展,业已形成了洪湖(刘垦)、中童生猪,马荃山地土鸡,刘垦花生,锦江灌田杨梅,洪湖苗木花卉,杨溪大塘葡萄等一批专业乡(镇)和特色村,探索出了形式多样的“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今年,××县洪湖路底姜家村、锦江灌田村、马荃金庄村等12个村被列为省“一村一品”示范点;灌田杨梅基地、倪夏甘蔗基地、金庄山地土鸡基地被确定为鹰潭市十大“一村一品”重点示范基地。

(二)启示

近年来,××县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五化”要求,促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从调查情况看,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1.挖掘本地传统优势农产品潜力是发展“一村一品”的重要基础。几年来,××县因地制宜,大力开发传统特色产品,涌现出洪湖(刘垦)花生基地1.2万亩,潢溪倪夏、金墩等村700余户种植甘蔗面积1500余亩,锦江民主等村商品蔬菜种植面积7000余亩,洪湖、杨溪的西瓜种植等专业村组。

2.实施农业招商引资是促进“一村一品”发展的有效途径。2001年××县引进杭州蓝天园林公司在洪湖开发万亩苗木花卉基地核心区。几年来,在其示范带动下,洪湖周边地区先后涌现出新湖苗木花卉等专业村,基地总面积达8000余亩。去冬今春,引进浙江永康客商在杨溪乡大塘村开发优质葡萄基地400亩,极大地调动了当地群众葡萄种植的积极性,预计明年基地面积可达1000余亩,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可望在三年内发展到万亩以上规模。

3.积极创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发展“一村一品”产业的有效方法。2001年12月,在徐等福等38家生猪养殖大户的推动下,成立了××县生猪产业合作社这一全省首家生猪养殖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其带动下,××县生猪养殖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目前,合作社有社员128户,年出栏生猪40余万头,带动周边规模养殖农户1600余户,形成了中童十都村,洪湖路底姜家、汪家等一批生猪养殖专业村。

4.注重科技兴农,搞好示范带动是发展“一村一品”的重要手段。多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有力的技术支撑,是发展“一村一品”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锦江灌田杨梅基地就是在致富能手洪克海示范带动下发展起来的。万亩苗木花卉产业的开发成功,得益于杭州蓝天园林公司雄厚的技术实力支撑。杨溪乡葡萄基地的迅猛发展势头,源于浙江永康葡萄协会多年种植葡萄成功经验的技术铺垫。

5.领导重视,强化服务,是发展“一村一品”的有力保障。近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哪里的领导重视,决心大,服务到位,哪里的“一村一品”发展取得的成效就会愈明显。××县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和杨溪葡萄基地的创办,都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与涉及的洪湖、杨溪等乡镇在征租土地等方面服务到位所取得的成效。锦江镇为把灌田杨梅基地做大做强,2003年出台扶助政策,镇政府为新增杨梅果园的农户提供贷款贴息,3年来共帮助支付贷款贴息20余万元,带动全村杨梅产业的发展。目前,该村有100多家农户参与杨梅种植业,连片杨梅基地面积发展到3000余亩。

××县的 “一村一品”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标准化程度低,质量品牌意识不强;发展氛围不浓,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一村一品”的发展。

三、建议

针对××县“一村一品”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县乡都要成立“一村一品”发展组织领导机构,进一步明确相关责任。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搞好服务,为“一村一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县、乡财政要挤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县、乡发展“一村一品”产业的扶助启动资金。建立“一村一品”工作评优考核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2.突出农业招商,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增强“一村一品”活力。千方百计引进与本地主导产业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贸易企业,并且把引智、引资与引企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主导产品的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提高竞争力,加快培植“一村一品”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3.着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适应“一村一品”产业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组织体系,为“一村一品”和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组织载体。鼓励多主体创办,引导多形式发展,有计划培育一批产品特色明显、带动面广、竞争力强、运行机制健全的示范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每个示范村建成一个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

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参与“一村一品”农户的利益最大化,有效地规避和降低市场经营风险。

4.强化科技推广,树立品牌意识。一是引进优良品种,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二是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挖掘培育特色产品,开发出新农产品,突出“一村一品”的特色;三是通过请进来的办法,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改造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价值。同时要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创建一批叫得响、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通过品牌开拓市场,促进产业提升,帮助农民增收。

5.努力抓好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首先抓好省、市已列上号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和重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其次实施好本县的“一村一品”十村示范、百村推进工程,即选择十个发展“一村一品”基础较好的自然村,着重在发展现代农业、提升产业化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改进加工工艺和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面进行示范;“百村推进”的任务就是选择100个自然村来推广“十村示范”的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广。

5.关于板材发展情况的调查 篇五

一、当前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一)资源环境及其影响

我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拥有丰富的煤、铁、硫铁、铝土、石灰岩等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储量大、品质优,是全国重要的无烟煤基地。全市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49%,无烟煤探明储量占全国的四分之

一、全省的二分之一。无烟煤年产量8000万吨左右,占全国无烟煤产量的近50%。全市70%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和65%以上的财政收入来自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我市煤炭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取得了地方经济的迅猛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新型的工业城市,长期以来过度依赖资源发展生产,形成了以资源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由于对资源生产的过分依赖,经济结构单一,采取的是一种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高强度、大面积开采的发展手段,导致了全市资源环境的急剧恶化,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压力,对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

一是煤炭资源浪费严重,影响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水资源短缺和污染严重,水资源承载能力不断下降。三是土地资源浪费,后备土地资源日趋紧张。

四是“三废”排放总量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五是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制约,我市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二)循环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节能降耗和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初步形成了我市以煤炭资源为原料的化工、焦化、冶铸、发电、煤层气、建材等产业链,农村沼气、秸秆气“户户通”工程,促进了农村新能源建设。全市循环经济迅速发展,呈现出许多新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循环经济链条渐具雏形。

2、成长起一批基本成型的循环型企业。

3、原煤转化取得了长足发展。

4、煤层气开发利用和农村新型清洁能源工程发展势头强劲。

5、资源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

6、节能降耗和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我市循环经济发展开端良好,成效明显,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目前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按照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发展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

1、认识不到位,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视不够

在发展中无视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对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摆不到领导者的案头。从企业来讲,习惯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淡薄,建立在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基础上的发展观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因此多数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

2、总体规划和布局滞后,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和其他地市相比较,我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步伐相对缓慢。目前,全市只有高平市一家启动了循环经济规划的编制工作。他们专门聘请山西省循环经济课题组的专家学者,经多次深入实际考察调研,多方收集资料,目前已初步完成了《高平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市里制定的《晋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里,设专章对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要求,相关行业也制定出台了一些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关《办法》,最近市政府还出台了《晋城市2007—2010年煤矸石砖建设项目实施意见》。这些文件的出台和实施,必然对全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但至今还没有一部纲领性文件,对全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作出总体规划布局,提出发展目标任务,制定政策措施和机制保障,以及循环经济的资源效率标准、能源效率标准、废弃物排放标准等约束性指标体系。

3、发展中存在诸多政策性障碍因素,企业自身难以解决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由于鼓励和推进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不到位,一些企业在自主扩展和延伸内部产业链,进行循环生产过程中,往往遇到一些政策性障碍因素,给循环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和困难,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在兴高焦化、东方实业界、健牛工贸等企业,循环利用高炉和焦炉余热、尾气进行发电,有效利用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节约了大量资源。但是生产出来的电力,必须上网才能使用,而且上网价只有2角多钱,而返购使用价却要6角钱,这样的电力价格政策,非

常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用地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大困难。特别是城区,地域狭小、发展空间有限,这一问题便显得尤为突出。区政府曾计划将市区内近5000个废品收购站点集中到吕匠坪,统一规划、集中管理,由于土地管理方面的原因,该项目自去年开始运作,至今没有进展。该区还有部分镇(办)想对闲置土地进行整理之后,加以有效利用,土地管理部门以改变用途为由,长期不予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区经济发展。

4、责任主体不明确,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政府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处在一种主导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从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政府的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煤炭产业仍然是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影响着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目前,全市70%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和65%以上的财政收入仍来自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沁水县甚至高达近80%的工业产值来自于原煤生产。二是对宣传发动和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工矿企业和广大群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理解还很浮浅,远谈不上自觉主动地用循环经济理念去发展生产、壮大企业。就是现有发展较成熟的循环型企业,其当初的本意也多是出于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三是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部门之间各念各的经,各唱各的调,很难形成全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合力。我市至今没有一处能够真正起到典型示范作用的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和工程。四是基础工作薄弱,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土地、价格、金融、奖励、处罚等政策还不完善、不配套,影响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5、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产业链的构建,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循环经济,也可以说是一种技术经济。没有强大的技术作为支撑,发展循环经济只能是纸上的空谈和美好的愿望。从总体上来讲,我市科技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作用力不从心。建市20多年来,科学教育发展滞后,至今没有自己的本科大学和较为前沿的科研机构,新技术的开发主要依赖引进、吸收和推广。由于受科技水平落后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市存在的新技术引进难、吸收难、推广难和利用难的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利用,也是这样。比如兰花集团制度规范、管理科学、实力雄厚,已形成了自己庞大的产业集群。虽然非常想、也有条件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创新发展之路,但因为寻求不到延长产业链以及相关产业链接技术,而只好无奈地徘徊。再加上信息渠道不畅,供求双方难以很好地对接,企业急需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无法引进。就是在我市目前发展较好的循环型企业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由于缺乏重要的技术支撑,已经发展起来的循环模式,存在着循环链条不长、链条上科技含量不高,企业内部循环多,企业之间循环少,纵向循环多、横向循环少等问题。

6、工业园区过度追求专业化,循环链条难以对接和延伸

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我市现有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铸造工业园、巴公化工工业园区、阳城县建筑陶瓷工业园区、高平西部化工工业园区、高平特色铸造工业园区、南村工业园区、陵川县礼义工业园区等。从目前这些园区企业的布局来看,多数为产业集群。产业集中度高,具有很强的专业化色彩。虽然相同或相似产业集聚发展,可以形成规模效益。但是,由于产品单一,上下游产业脱节,难以形成彼此之间的链接,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形成,很难建立起园区系统内资源———能量———产品———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网络。而且企业之间还容易出现恶性价格竞争。高平特色冶铸工业园区和陵川县礼义工业园区为综合性工业园区,上下游产品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易于链接,已初步形成循环式生产。但是,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对策与建议

循环经济是一种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大力推进我市循环经济发展,就是要努力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我市要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全面实现小康,希望在于循环经济,出路在于循环经济,走出一条晋城特色的发展循环经济之路,不仅是我市经济转型的需要,更是加快晋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组织领导

各级领导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用全局的视野去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在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政府的主导地位和推动作用,尽快成立我市循环经济工作领导组,真正把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经常抓在手上,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在我市的发展。要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共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合力,在实施过程中分解目标任务,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实行工作问责制。领导组要定期会商和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编制总体规划和科学布局,将全市循环经济发展引入快车道

市政府要建立循环经济规划制度,加强对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我市煤炭资源型产业结构特征,围绕新型能源和重化工基地建设的目标,对全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和科学布局。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迅速提升环境承载能力。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等环节落实循环经济理念。在企业、行业(产业)、园区、社区、区域等多个层次着力推进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区域循环式开发,建立适合我市产业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适用范围、主要内容、重点任务、目标体系和保障

体系,提出循环经济的资源效率标准、能源效率标准、废弃物排放标准。要建立循环经济统计制度,加强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量和综合利用情况的统计工作,并将主要统计指标定期向社会公布,促进我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步入快车道,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社会大循环、园区中循环、企业小循环的发展目标。同时,加快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目标及分阶段推进计划。

(三)要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建设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

园区建设要体现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企业集中布局、土地集约使用、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循环使用的功能。我市今后在园区的发展建设上,一定要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做好前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一是搭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招商引资平台,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加强基础、政务、土地、政策、市场、法制、安全等软环境建设。二是要以科技为支撑,以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为手段,着力促进园区内各类产业、企业进行废弃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资源逐级利用和循环利用,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三是在引进入驻园区的项目上,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考察项目的关联度,把好入口关。不仅要控制污染,保护园区生态环境,还要看项目的科技含量,看项目在园区产业发展中的“链接性”,特别要注重引入具有“补链”和“延伸链条”作用的项目,实现园区层面上的“链式发展”,使园区内企业之间形成一批相互对接、相互支撑、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互为供求、综合利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链群。只有按照高起点、高科技、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环保的标准建立起来的产业集聚发展、“三废”循环利用的新型园区,才能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四)构建政策支持体系,完善配套激励约束机制

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着力完善保障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市县两级政府要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对于重点项目和示范项目,要给予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收费政策。同时,建立奖励制度,对于能够自己构建循环链条的企业,政府应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重奖,促进企业观念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经济主体行为,并通过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引导企业和广大消费者逐步形成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方向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

(五)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增强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

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迫切需要高新技术的强力支撑。加快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对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产业化示范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重要保证。一是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功能,采用各种鼓励和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提高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安排财政资金,吸引社会

资金,组织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力争在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源梯级综合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旧产品和物资的回收及再生利用技术、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处理技术、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加快我市循环经济发展。三是在招商引资中要转变观念和方式,由招商引资变为招商引“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市在项目的建设上稀缺的不是资金,而是技术和高科技含量的项目。因此在招商引资中要把好入口关,通过招商,引来高科技含量、新技术装备、新工艺水平的项目。四是以项目为依托,推进循环经济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和改进。通过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改进和管理进步,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四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作用。要建立和发展专业化的技术咨询服务、信息服务和管理服务机构,广泛开展循环经济宣传培训、引进推广先进技术,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6.关于板材发展情况的调查 篇六

一、目前发展概况:

(一)服装行业保持持续稳定发展。近三年来,服装企业每年都在30%速度递增,不断扩充总量,提高质量,成为我区支柱产业。2000年,我区服装企业还不到20家,如今已注册登记78家,家庭小作访也有30多家,从业人员达9000余人。注册资金也由6000多万元增至1.5亿元(注:民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由50多万元增至170多万元)。其中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有30多家,500万元以上有10家,1000万元以上的有3家,除“鸭鸭”为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外,回圆、大嘴鸭、康和、深傲均获得省著名商标。经济效益上有明显增长,据测算,2003年服装企业总产值2.1亿元,营业收入1.58亿元,工人人均收入8000余元,纳税861.7万元。

(二)服装行业在我区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中起到了中坚作用。特别是私营服装企业已从当初的“拾遗补缺”,发展成为我区经济建设和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去年服装行业纳税就达861.7万元,占我区财政收入的33.15%,真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共青城市化建设。一是解决了就业,富裕了群众。前几年,因国有企业效益不景气,许多企业倒闭,致使大量劳动力失业,居民生活非常洁据,工人经常因就业问题到开发区上访。现在个私经济发展起来了,特别是服装行业的兴起,拓宽了就业渠道,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共青现有劳动力已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需要,因就业问题上访的事情也少了。二是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近年来,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生产、流通和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分工,加快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尤其是看到,我区在发展服装行业上,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了出路,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

二、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区服装行业发展迅速,但是许多企业都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我区经济短缺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普遍缺乏竞争意识,加入世贸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对共青这种传统产业产生巨大冲击,导致我区服装企业固有的问题和缺陷越来越暴露出来。

(一)布局分散,档次不高,难以发挥规模效应。

我区服装企业多数为租赁企业,主要是租赁厂房、车间等,企业规模较小,且为分散。企业分布情况为:闵家山至鸭鸭大厦一线18家,新村路至金纺路14家,长青路至加油站6家,仿古楼(原老窑场)6家,发展大道4家,共青路至南湖饭店一带17家,另外,北峰区4家,西湖区2家,甘露镇4家,江益镇3家。虽说便于发挥企业灵活机动的优势,但也存在许多弊端。首先是形不成经济规模,服装款式不新颖;再者加工成本居高不下,利润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难以扩大再生产。其次是企业生产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很难同大企业进行产品竞争,往往在大企业的竞争实力面前败下阵来,不少服装企业面临倒闭困境。再是受实力所限,我区大部分企业是从事加工业的,从事贸易的少,经营管理粗放型偏多,与同类企业争原料、抢订单、拼市场等问题较为严重。

(二)大多实行家庭式管理,经营者素质较低,难以参与市场竞争。共青服装企业80%以上属于家族式管理模式,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后,其家庭式管理模式和有限地管理能力明显滞后于企业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管理上的欠科学,实质是管理人才的匮乏。全区78户服装企业,经营老板多为羽绒厂一线工人和销售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懂一些服装技能但缺乏管理知识。经调查,全区服装企业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员占就业总人数不到5%,中高级职称管理人员廖廖无几。应说“鸭鸭”集团公司是拥有驰名商标的企业,产品为国家名牌产品,其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与应达到国家品牌产品企业的水准还有一定的差距。问卷调查表明:我区民营企业主要的决策也都是由老板或他的家人做的,拿到正规董事会或股东会上讨论的不到10%。这样的治理结构,管理上容易出漏洞,决策上容易出偏差,不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

(三)劳动力资源不足,用工不规范,造成劳动力市场混乱。问卷调查显示,我区现注册登记服装企业78家,车位数11000多台,现有从业人数9000多人,其中熟练工人只有7500多人,欠缺3000多人。工人的欠缺,导致了企业难以正常生产,也形成不了规模。不仅如此,企业与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劳动力,相互抬扛,致使工人进出自由散慢,不顾企业利益。再加上有个别企业失信于工人,所以劳资纠纷也时有发生。调查中,有这么几件事情足以反映出我区劳动力竞争的恶性循环。去年,我区服装企业对于工人在厂上班每人发120元/年的生活补贴,今年年初,生活补贴一下涨到了300元,这意味着企业无形之中要增加一倍以上的经费开支。这还不算,企业在生产当中,如果一个组走了几个工人,那这个企业老板得花费800-1000元/个暗中招补熟练工人。如我区某服装企业刚发完工资,第二天却无故走了4个组,一大批订单等着完工,由此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是惨重的。再如共青祥海服饰有限公司,12位工人在未征得老板的同意下擅自离厂,造成该企业订单不能如期完工,做的订单在质量上也严重存在问题,尔后他们竟向厂家索要工资,并向市劳动监察大队起诉,而厂家却因未与工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败诉。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劳动法》落实得不够,《劳动法》规定的基本劳动标准、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尚未建立,工时标准和工资支付标准、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没有统一措施,因此劳动者与经营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不到有效保障。

(四)相互拆台,恶性竞争在抬头。由于受历史、社会、资历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我区服装企业经营者总体素质不高,在政治觉悟、知识水平、管理能力、人格素质、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在创业初期靠胆大闯打天下,用的是一股子蛮劲,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明显的表现出个人素质上的不适应。一个很明显的事情,也是我区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厂家多了,订单来源自然会是个问题,可是共青的某些老板,不顾别人的利益,也不顾整体大局,为了抢人家的订单,竟相降低价格。在调查中反映这么一件事情,我们有一位老板以14元/件的加工费接下了几万件单子,可不到半天,我们的另一位老板得知此事后,晚上找到发单老板住处,竟以9元/件拿走此单,真是笑死了外人,气死了自己人,白白丢掉几十万元。由于自己人的这种不正当竞争,导致了我区服装企业利润甚微,甚至亏损。而致使这一问题产生的另一原因是一部分家庭小作坊,逃避各种税费,低价接单,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调查表明:1-5月份,我区78家服装企业中有60%在明显亏损或潜在亏损。

三、今后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现由分散性向集中型转移,一般型向重点型转移,来料加工型向自产品牌型转移。针对我区企业布局的分散,开发区在城市规划中应统一企业发展格局,特别是在征地、出售土地中,政府合理规划,经营者要明确用地目的,建议今后发展布局为:生产型—外贸型—批零型三线格局。在经营规模上,要引导企业上台阶、上档次,向重点型转移,对具备一定规模的服装企业,鼓励通过向社会募股、向企业员工转让部分股权以及企业兼并、联合、互相参股等形式,引导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再是对于一般加工型企业,引导向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大生产方向发展,增强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对于有一定产品优势和科技优势、实力较强的企业,应该以产品、资本为纽带,开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逐步实现由来料加工型向自产品牌型转移,加速我区服装企业的壮大进程。

(二)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着力提高经营者素质,引进人才,打破家长制管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目前,我区企业家族式管理已成为民营经济跃上新台阶的障碍。经调查,全区服装企业中有80%是实行家族式管理,企业管理层中有40%左右的人员属于家族成员或亲属,而企业财务管理权90%左右控制在家族成员手中。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这种管理方式的弊端日趋明显。对于目前正处于由创业型向规范型转变的服装企业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了解和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市场运行规则,打破“一人包打天下”的家庭式管理的樊篱,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决策层、经营层和管理层三权分立的治理结构。其次,要强化人才观念,市场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江苏康博集团公司生产的“波司登”羽绒服品牌形象之所以超之“鸭鸭”,主要一点是他们非常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的培养,他们老总对人才的观点是:“欲创名牌产品必须先塑造名牌员工,名牌产品是企业综合优势的集中体现,而塑造名牌员工,是当今企业放眼未来、超越品牌竞争时空的资源工程。人才是名牌之魂,人才聚,而名牌生。”我区要发展,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只有大量引进人才,重视人才的培养,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科技含量。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要打破家族的狭隘眼界,必须面向社会招聘和选用人才,充实管理和技术岗位;建立有效地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使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报酬和他们的能力水平与实际贡献相适应,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加大劳动用工管理力度,尽快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并大量引进人力资源。当前,解决我区劳动力市场无序竞争状态,关键在于统一规范。一是结合《劳动法》,实施劳动合同制,政府要形成统一的劳动合同文本;要明确统一的工时标准和工资支付标准;要在劳动监管人员监制下由用人单位与工人签订合同,然后由劳动监管部门颁发《劳务证》,记入电脑实施日常监管。在双方履行合同期间,对无故离岗人员且未经用人单位同意擅自离岗的人员,其他用人单位不得接收,否则接受劳动监管部门处罚。用人单位要及时向服装协会报告用工情况,如实做好用工月报表。从而达到劳务人员持证上岗,合同上岗。二是统一生活补贴标准。对此,可参照省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协会会员大会讨论确定标准,统一标准后,用人单位不得自行更改发放标准,否则按规定处罚。三是大量引进外来劳务人员。行业协会要发挥协调作用,主动了解企业用工情况,及时向企业输送急需人员。同时加强经常性与外界的联系,按需招纳和培训外来劳务人员。

7.关于板材发展情况的调查 篇七

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原规划面积7.8平方公里,具体范围为北至晋豫鲁铁路南300米、南至金堤、西至大庆路、东至金堤,总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9.5平方公里,功能服务用地3.5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光电子和医用新材料。根据主导产业定位,集聚区规划建设四大园区,其中:(1)生产服务配套园3.5平方公里,占总规划面积的27%,主要引进公租房、金融、市场、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入驻,形成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格局。(2)光电产业园4.5平方公里,占总规划面积的34.6%,主要引进电光源、 光电子和与光电子相关的企业入驻,在集聚区形成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3)医用新材料产业园2.5平方公里,占总规划面积的19.2%,主要引进医用材料、医用设备、医疗用品制造企业入驻。(4)综合加工产业园2.5平方公里,占总规划面积的19.2%,主要引进机械制造和物流企业入驻。

二、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1.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县产业集聚区现有企业33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28家,包括光电子项目12家、医用新材料项目6家。投产项目23家,在建项目10家。今年一季度县产业集聚区开工新上项目19个,总投资58.83亿元;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6个,总投资52.97亿元。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是路网框架不断拉大。累计建成道路88公里,2012年全年新开工25条道路44.9公里,建成道路17条28公里,其中新规划区开工建成11条道路17.2公里。2013年一季度产业集聚区新开工红旗路东延、富民路东延、大庆路南延、文化路北延4条道路。铁丘路东延至106国道,西延至濮上路,新规划区内的文明路、盘锦路与濮阳市市区相贯通,产业集聚区的交通优势更加凸显,产业集聚区的框架得到进一步拉大。二是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雨污水管网共建成88公里,天然气管网25公里,投用垃圾处理站1座,建成加油站1座,新规划区内标准化厂房在建10栋, 投资1亿元的教育培训中心已经开工建设,产业集聚区科技研发与信息服务中心规划选址已完成,预计今年9月份开工建设。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项目集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3.生态绿色初见成效。今年以来,抓住春季绿化的大好时机,对铁丘路及产业集聚区已建成路网全部完成景观绿化。产业集聚区累计植树29.97万株、栽植草坪28.5万平方米、绿篱10.33万米, 新增绿地面积60余万平方米。全力推进总长37公里的106国道绿化景观带工程,已开挖河道45公里,整理地形36公里,新植树木3万余棵。产业集聚区的绿化得到了整体提升,环境得到了美好,生态绿色屏障初步形成。

4.产城良性互动实现融合发展。产业集聚区与濮阳县中心县城相毗邻,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壮大和区域调整,道路、供排水、污水、水电气等全部与县城贯通,市政服务功能实现“无缝对接”。临近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商住小区已达9处,五星级宾馆1处,投资1亿元建设了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吸引了近千名农村人口向县城转移,产城融合一体发展有力推动了濮阳县的城镇化进程。产业集聚区内的15个村庄、3800户、15000人规划为南北两个社区,实现了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可腾出建设2299亩,为濮阳县中心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有利的空间。

三、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有利措施

1.加强领导,合力推进。成立了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工作领导小组,分设融资、项目审查和手续办理、项目推进、土地报批、社区拆迁和建设、环境治理、综合服务、专业园区8个专业组,分工负责,合力推进,做到每项工作都要负责跟踪服务,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

2.制定政策,多方扶持。2010年7月20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意见》(濮阳县发 [2010]14号)。2012年5月5日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出台了《关于促进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 (试行)》 (濮阳县发 [2012]4号),明确了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推进措施,制定了财政、土地、项目、产业政策、人力资源等5个方面具体的支持措施。出台了招商引资办法,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围绕主导产业招商选资,实施了异地招商税收二八分享政策,提高了招商引资奖励金额,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引荐人给予重奖,其中对固定资产投资达1亿元以上的安时锂电项目第一引荐人奖励50万元,并落实了相关待遇,极大地激发了全县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3.强化服务,提高效能。对入驻企业实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实行县级领导分包企业首席服务员制度,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入驻企业签约后,由县产业集聚区统一办理各类手续,明确办理时限。 同时,加强治安环境综合治理,严禁乱检查、乱摊派、乱罚款,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

四、影响发展的制约因素

1.周边竞争加剧。目前,濮阳县周边各地产业集聚区竞相发展,相互赶超的竞争趋于强化。由于均处在推进工业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资金、企业、人才等要素的需要趋于激烈,尤其是在招商引资上竞争更为激烈,为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各地出台了形式各样的招商引资政策及优惠措施,这些都给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发展带来了压力。

2.土地、资金紧缺。尽管经过濮阳县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产业集聚区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产业项目的不断入驻、 道路框架的不断拉大,尤其是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后,新的规划区面临大量的建设任务,土地、资金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土地方面:由于省里对各地市工业用地指标实行总量控制,分到县里的工业用地指标更为有限,土地已成为制约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最大瓶颈。资金方面:由于银行贷款门槛高,融资能力有限,造成企业资金困难。

3.入驻企业整体档次不高。目前入驻的33家企业中,省级技术研究中心的只有一家,市级技术研究中心的有两家。入驻的企业中形成产业链条的企业很是有限,目前产业集聚区内形成上下游产品链条的只有林氏一家,一期的原材料和二期的产品可以形成产业链条,而二期的产品档次较低,目前尚处于亏本运营阶段。

4.基础设施不足,人才缺乏。省里对产业集聚区要求“七通一平”(水、电、气、 路、通信、暖、邮、土地平整),而濮阳县产业集聚区目前差距还很大,老产业区实现了“三通一平”(电、路、水、土地平整), 自2014年6月省里批复调整规划以来, 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文明路、盘锦路等新区道路建设,其他方面尚有很多不足。 目前,产业集聚区内现有企业从业人员中高级管理人才、策划人才、销售人才严重缺乏。

五、几点思考

1. 围绕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随着我国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大好历史机遇。濮阳县应紧紧抓住这一大好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招大引强, 上大项目,大上项目,拉长产业链条,挖潜发展空间,提升入驻企业的整体档次和科技含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2.多措并举,破解资金土地瓶颈。资金方面:一是建议上级加大对省级贫困县的扶持力度,对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服务功能配套设施资金方面给予倾斜。二是积极采取BT、BOT等多种模式加大融资力度,进一步解决资金困难问题。三是出台相应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土地方面:一是将加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纳入省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每年明确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并实行实名单列。二是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中允许河南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先行先试”的原则,实施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试行产业集聚区单独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根据实际用地需求,试行与审批级次相配套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滚动修编制度。三是实行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投资强度、容积率、 建筑密度、税收金额挂钩政策,同时在产业集聚区划定一定比例的多层标准化厂房专用区域,提高土地使用效益,节约集约使用土地。

8.关于板材发展情况的调查 篇八

我们班近视的有13人,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戴上了眼镜,苦不堪言,简直太不方便了,为了预防近视,我对本班同学的近视情况展开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近视的。

2.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我班近视人数及他们是怎样近视的。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我班有45人,其中有13个同学近视。

造成近视原因很多,通过调查,造成近视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体因素,营养体质因素和睡眠因素。虽然近视存在某种遗传因素,但更主要的是用眼过度、用眼卫生、眼睛保健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目前除了配戴眼镜外,没有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唯有持久地开展预防措施。

四、结论 :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我发现:抗疲劳眼药水与眼保健操都对眼睛有治疗作用,却没有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近视人数虽然远远高于非近视人数,但不配戴眼镜的人却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这表明同学们对近视的问题还不够重视。

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大家能坚持并做好:

1.每日坚持远眺、坚持做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并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2.学习时要有充足的光线,光线要从左侧方向来。不要在光线不足或耀眼的阳光和强灯光下看书写字。

3.不要在床上或边走路边看书,更不要歪头偏身趴在桌上读书写字。注意坐姿和写姿。

4.每天看电视的次数不要过多,时间不要过长,要控制在1小时以内。距离不要太近。至少隔两米远。

5.不要长时间使用视力,每学习1小时后,应当休息10分钟。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尤其不要用手总揉眼睛);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视力关系着我们的一生,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让我们这一扇扇“心灵的窗户”更明更亮吧!

星眼生辉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已经跃跃欲试了呢?

上一篇:隆阳区XXX中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下一篇:大学习大排查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