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方法(共15篇)
1.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方法 篇一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往往是通过看、摸、听、嗅等一些初级认识手段来了解事物,了解世界的。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所以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一、在活动中萌发孩子的想象意识
想是动词,就是动脑筋,头脑用力去想;象,就是图象、形象或画面。想象就是灵视,是主观灵性的东西,想象的空间具有无限性。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识、科学定率、传统观念、道德习惯、规则制度等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决不是现实的机械翻版,因此教师不能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教师这次以像不像为标准,下次孩子们的画就都会向“像”靠拢,丧失了想象力。教师在绘画活动中,可尝试提出疑问让幼儿改变思路肯定幼儿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例如:中班《太阳》绘画活动中,教师可提出疑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让幼儿知道太阳光有七种颜色;用不同的墨镜看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太阳。当幼儿了解、尝试了的时候,教师及时的加以肯定,就会发现幼儿选用了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不同的太阳。随即教师还可以提出疑问:“太阳一直是圆圆的脸吗?”孩子们就会对太阳的外型进行装饰:圆脸、长脸、三角脸、梯形脸、花型脸、长头发、短头发、卷头发------通过教师对幼儿一些提问,幼儿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物象。教师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孩子就一定会更加夸张,想象会随之出现更加扩张。所以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多提问、多肯定幼儿,引导他们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从而萌发每个孩子的想象意识。幼儿的想象潜力是巨大的,他们天真的童趣,独特的想法往往给人新的启迪。
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源泉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例如:大班画《一片森林》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们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木,然后请幼儿自由讲述他们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树,怎样的树干、怎样的树叶、怎样的树枝------通过幼儿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幻灯片、录像------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手段再总结归纳,并与几何图形、夸张变形等相联系,使孩子了解到各式各样的树木之间的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规律。利用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按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幅关于树林的作品。结果教师将会发现,孩子们画出了千奇百怪的树木,可能有人会说“怎么会有这样的树木”那又怎样!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嘛: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在这基础上,教师再可以请幼儿在自己画的这片树林里进行添画,孩子们会更加兴致勃勃。不光树可以是我们不常见到的,动态的情景也可以是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当然动物园里机灵的猴子、威猛的狮子老虎、美丽的孔雀------也都是我们的活教材,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孩子们对它们形象的表现更为主动。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也有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自然界的景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换、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幼儿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
三、调动各种感官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要培养他们的具体感,所谓具体感就是将模糊的稍纵即逝的表象、幻想,变成清晰的、具体的、永久保存的图像,就是要把头脑的想象具体的表现出来。怎么表现?也就是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因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系统。
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视觉,“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让孩子闭上眼睛闻各种各样的气味,边闻边想象,刺激孩子的嗅觉系统,然后通过交流,有各种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放上不同质地的、不同规则的物体,让孩子摸一摸,刺激他们的触觉系统,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大胆的描绘。
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仔细倾听,刺激他们的听觉系统,让孩子们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示听到音乐后的感受------
这些尝试将取得很好的效果,会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性、探索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四、欣赏作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幼儿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做法:及时地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
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也是幼儿绘画的常用形式,凡高、米罗、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应该常出现在幼儿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能力。当然现在是二十一世纪,飞速发展的上海充满了机遇,这座现代化的城市有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最常见的就为美术展览,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机会组织幼儿前往参观,或者请家长带领幼儿前往参观,让幼儿到艺术的海洋里寻找、发现,帮助他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激发想象。
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应将美术活动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在综合教育活动中,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翔。
2.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方法 篇二
一、开扩视野让幼儿获得感性知识
一个幼儿的想象力是否丰富, 取决于他已有的记忆基础, 这种表像的记忆基础就是幼儿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 他们的理解和体验的基础上, 产生想象力。所以想象力是否丰富在一定程度上跟他们的实际生活有很大的关系, 想象力是否新颖, 想象力水平的高低, 想象力发展的程度, 都跟幼儿的生活内容息息相关, 因此, 幼儿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是他们想象力发展的基础。我们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 就要指导幼儿去感知身边实实在在的生活, 现实中最好把他们引入大自然中去, 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自己的耳朵去听, 然后去模仿, 去思考。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生活场景, 一定的环境情境, 让他们通过参观、旅游等活动, 真真切切地感受生活的本来面目, 这样一来可以开阔幼儿的视野, 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 增加丰富的表象内容, 为幼儿的想象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得去年春天, 我带领幼儿们去户外活动, 当幼儿看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的美景时, 有个幼儿突然大声喊:“我想采下一片白云, 戴在头上。”其他幼儿都大声地笑了起来。我不解地问:“为什么要戴白云啊?”“白云和棉花糖一样, 可以戴在头上的!”我就势引导小朋友观察白云, 白云像不像蓬松柔软的棉花糖。大家都说很像。这种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增强幼儿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方法我们都可以采用, 无意当中对幼儿的想象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二、开展艺术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每年每学期我们光彩幼儿园都开展一系列的艺术活动, 所有的幼儿都参加这些活动, 这对于幼儿想象力的培养是必要的途径, 而且是非常好的方式方法, 非常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儿每天做的最多的事可能就是说话, 所以我们利用语言类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是最简单最容易操作的事。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第一要属语言, 当听到别人的声音后, 需要分析需要理解, 然后要去执行大脑发出的指令。有些语言不是很清楚地表明去干什么, 或者是不去干什么, 需要人的想象力去分析判断。如果教师老是用模糊的语言跟他们交流, 那么幼儿的想象力就永远停留在低层次的水平,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语言文字、朗读诗歌、讲解故事等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激发幼儿广泛的联想。
例如, 在学习了《小猴子要回家》时, 小猴子克拉在外面兴高采烈地玩过了头, 忘记了回家的路, 它怎么能找到回家的路啊!教师可以采取诱导启发的方式, 开拓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可以问, 你们如果迷路了怎么办呢?或者是谁来帮助小猴子找到回家的路呢?幼儿肯定会争先恐后发言, 各抒己见, 为小猴子想办法。有的说给妈妈打电话, 有的说给警察叔叔打电话, 还有的说打的回家, 也有人的说找个大人领回家……虽然他们的想法有的不符合生活逻辑, 可是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让人佩服。我们要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 达到这个目的就算是教学任务完成了。
其他课程如美术活动, 更对幼儿的想象力的培养插上了翅膀。幼儿画画时可以海阔天空地发挥想象力, 构思出奇特、新颖的作品, 有的作品大人无法理解, 可他们却画得专心致志, 毫无中途放弃的意念。我们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幼儿的这种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幼儿的灵感, 让他们彻底敞开想象的大门, 畅想在艺术的海洋之中。换一个角度说, 教师要点燃幼儿创造的火花, 为其继续燃放万花筒打下坚实的基础。
音乐舞蹈活动也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重要舞台。音乐是听的艺术, 是用心灵去感悟的高雅的艺术。只有心与音乐的旋律节奏、内容情境相契合了才能真正感受音乐的内在美。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 让幼儿去听、去想、去思考。为什么有的音乐情绪激昂, 旋律紧凑, 有的则舒缓悠扬, 旋律舒展。有的像高山流水有的像大海惊涛, 有的是春天里婉转的鸟鸣, 有的是秋天里呜咽的季风, 有的像草原奔驰的骏马气势磅礴, 有的像山间流淌的清泉如丝如线等等。音乐的内涵是十分广阔的, 十分迷人的, 只要用心去倾听去思索就能体会出它的与众不同的地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真正体会音乐的魅力所在, 一个会听音乐的幼儿, 他的想象力是超常的丰富, 可以说他的想象力是健全的。
三、给幼儿创造一个想象力的空间
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教师不能大包大揽, 由着教师指挥来指挥去, 这样只能扼杀幼儿的想象力, 不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所以, 教师要给幼儿自由想象的空间, 把他们的心灵放到广阔的时空当中去自由发挥, 让幼儿神游世界。有的教师喜欢传统的教育方式, 直接告诉幼儿天是蓝的, 大海是蓝的, 云是白的, 花儿是五颜六色的, 没有想到幼儿的内心世界就是现实生活的翻版。如果以这样的方法教育幼儿, 在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方面, 没有留给幼儿想象的空间, 扼杀了幼儿想象的天性。时代发展了, 教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及时开发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工作中, 教师的要创造各种条件, 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 到艺术的世界尽情地翱翔。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 不仅要熟悉幼儿想象发展的生理机制, 而且要在工作中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这是今天素质教育的呼唤, 也是幼儿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一线教师肩负着这个历史使命, 愿祖国的花朵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摘要:幼儿的思维十分活跃, 他们的思维没有一定的规律, 犹如天马行空, 飘忽不定。他们喜欢想象, 想象世界的五颜六色, 想象长大后的感觉, 可以说他们想象的内容无所不包, 无奇不有。因此, 幼儿时期是想象力培养的关键时期。
3.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篇三
关键词:想象力 艺术活动 培养
想象力是一个人发育过程中必备的因素,想象力丰富的人其思维也灵活,创造力也旺盛,对社会的贡献就大。所以,从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是幼儿教师的责任,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责任。幼儿的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好,想象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如果教师加以训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的缺陷,优化幼儿智力的全面开发。社会进入21世纪,迈入高科技时代,信息化迅猛普及,这样的生活需要创造性思维,只有具备了创造性思维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幼儿想象力的培养,要针对他们的生理心理特性,采取最佳的方式方法。
一、开扩视野让幼儿获得感性知识
一个幼儿的想象力是否丰富,取决于他已有的记忆基础,这种表像的记忆基础就是幼儿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他们的理解和体验的基础上,产生想象力。所以想象力是否丰富在一定程度上跟他们的实际生活有很大的关系,想象力是否新颖,想象力水平的高低,想象力发展的程度,都跟幼儿的生活内容息息相关,因此,幼儿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是他们想象力发展的基础。我们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就要指导幼儿去感知身边实实在在的生活,现实中最好把他们引入大自然中去,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的耳朵去听,然后去模仿,去思考。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生活场景,一定的环境情境,让他们通过参观、旅游等活动,真真切切地感受生活的本来面目,这样一来可以开阔幼儿的视野,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增加丰富的表象内容,为幼儿的想象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得去年春天,我带领幼儿们去户外活动,当幼儿看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的美景时,有个幼儿突然大声喊:“我想采下一片白云,戴在头上。”其他幼儿都大声地笑了起来。我不解地问:“为什么要戴白云啊?”“白云和棉花糖一样,可以戴在头上的!”我就势引导小朋友观察白云,白云像不像蓬松柔软的棉花糖。大家都说很像。这种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增强幼儿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方法我们都可以采用,无意当中对幼儿的想象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二、开展艺术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每年每学期我们光彩幼儿园都开展一系列的艺术活动,所有的幼儿都参加这些活动,这对于幼儿想象力的培养是必要的途径,而且是非常好的方式方法,非常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儿每天做的最多的事可能就是说话,所以我们利用语言类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是最简单最容易操作的事。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第一要属语言,当听到别人的声音后,需要分析需要理解,然后要去执行大脑发出的指令。有些语言不是很清楚地表明去干什么,或者是不去干什么,需要人的想象力去分析判断。如果教师老是用模糊的语言跟他们交流,那么幼儿的想象力就永远停留在低层次的水平,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语言文字、朗读诗歌、讲解故事等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广泛的联想。
例如,在学习了《小猴子要回家》时,小猴子克拉在外面兴高采烈地玩过了头,忘记了回家的路,它怎么能找到回家的路啊!教师可以采取诱导启发的方式,开拓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可以问,你们如果迷路了怎么办呢?或者是谁来帮助小猴子找到回家的路呢?幼儿肯定会争先恐后发言,各抒己见,为小猴子想办法。有的说给妈妈打电话,有的说给警察叔叔打电话,还有的说打的回家,也有人的说找个大人领回家……虽然他们的想法有的不符合生活逻辑,可是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让人佩服。我们要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达到这个目的就算是教学任务完成了。
其他课程如美术活动,更对幼儿的想象力的培养插上了翅膀。幼儿画画时可以海阔天空地发挥想象力,构思出奇特、新颖的作品,有的作品大人无法理解,可他们却画得专心致志,毫无中途放弃的意念。我们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幼儿的这种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幼儿的灵感,让他们彻底敞开想象的大门,畅想在艺术的海洋之中。换一个角度说,教师要点燃幼儿创造的火花,为其继续燃放万花筒打下坚实的基础。
音乐舞蹈活动也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重要舞台。音乐是听的艺术,是用心灵去感悟的高雅的艺术。只有心与音乐的旋律节奏、内容情境相契合了才能真正感受音乐的内在美。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幼儿去听、去想、去思考。为什么有的音乐情绪激昂,旋律紧凑,有的则舒缓悠扬,旋律舒展。有的像高山流水有的像大海惊涛,有的是春天里婉转的鸟鸣,有的是秋天里呜咽的季风,有的像草原奔驰的骏马气势磅礴,有的像山间流淌的清泉如丝如线等等。音乐的内涵是十分广阔的,十分迷人的,只要用心去倾听去思索就能体会出它的与众不同的地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真正体会音乐的魅力所在,一个会听音乐的幼儿,他的想象力是超常的丰富,可以说他的想象力是健全的。
三、给幼儿创造一个想象力的空间
幼儿想象力的培养,教师不能大包大揽,由着教师指挥来指挥去,这样只能扼杀幼儿的想象力,不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所以,教师要给幼儿自由想象的空间,把他们的心灵放到广阔的时空当中去自由发挥,让幼儿神游世界。有的教师喜欢传统的教育方式,直接告诉幼儿天是蓝的,大海是蓝的,云是白的,花儿是五颜六色的,没有想到幼儿的内心世界就是现实生活的翻版。如果以这样的方法教育幼儿,在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方面,没有留给幼儿想象的空间,扼杀了幼儿想象的天性。时代发展了,教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及时开发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到艺术的世界尽情地翱翔。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熟悉幼儿想象发展的生理机制,而且要在工作中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这是今天素质教育的呼唤,也是幼儿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肩负着这个历史使命,愿祖国的花朵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4.抓住契机 培养幼儿想象力 篇四
东坡区崇仁小学 李艳萍低年级儿童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就象脱缰的野马,冲破狭小的领域,飞向广阔的认识世界,去追逐富有魅力的新知识的火花。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对未来的向往,又能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那么怎样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呢?
首先,抓住好奇心,培养想象力。
刚入学的儿童,自我约束力较差,活泼好动。所学知识有限,对知识充满了好奇。一年级的语文教材图文并茂,五彩缤纷的画面为儿童的想象创设了空间。如“看图读拼音识字”《东、南、西、北、左、右》一文,学生弄懂图意,读通句子,理解生字后,部份学生斜视着天空的太阳,手偷偷地比示着方向,嘴里窃窃私语。我望着学生好奇的目光,便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索性将学生带到操场,实地感受了一番。回到教室再在简笔画板书上画了一个和早晨上学方向相反的箭头问:“下午放学后,面向太阳前、后、左、右各是什么向?”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情绪激昂,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这样,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利用活动课,培养想象力。
低段学生的活动丰富多彩,在活动中学生没有学习的压力,心情愉快,此时有利于激发学生想象的`欲望,培养想象力。如添画活动,老师画一个人头像,让学生想象画出这人在干什么。结果学生画出了在读书、踢毽子、绘画、做体操、做模型……等画面。学生在活动中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又如讲《白雪公主》当讲到心肠狠毒的新皇后因嫉妒白雪公主的美貌命令猎人将公主带到森林杀害后,让学生想象美丽可爱的公主命运会怎样,阴险狠毒的皇后会得到什么后果等。学生有很多奇思妙想,畅所欲言。
另外,融入大自然,培养想象力。
学生想象中美丽的图景,多数来源于学生对大自然的仔细观察。如果学生平时就对大自然仔细观察,并将精细、完整的观察结果贮存在大脑中,大脑中丰富的表象就将作为学生想象的素材。因此融入大自然认真观察,对培养想象力很重要。
5.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方法 篇五
带小孩坐车外出时,装着互相打电话,发出电话铃声,当他应答时,问他窗外看到了什么、目的地是哪里,如“你在商店里干什么?你喜欢去商店吗?”
2、编故事
当孩子自编一个与玩具一起旅行的故事时,写下他讲的故事,或用录音机录下来。在睡觉时将故事读给他听,问他是否想作些改动,并写一个新的故事。
3、制作玩具
游戏离不开玩具,给孩子的玩具并不在于它价格是否昂贵,重要的是看它能否满足孩子想象力发展的需要。所以有时利用废旧物品和孩子一块制作玩具,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制作过程就是激发孩子想象的绝佳时机。
4、捏橡皮泥
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橡皮泥,教孩子揉、压、卷、捏等动作,接着塑造各种人和物的形象。家长可适当给予指导。孩子刚开始学时,可先做些简单的造型,如面条、筷子、皮球、饼干等,等孩子再大些,可教他们学塑胡萝h、麻花、饺子、茶碗、糖葫芦、小兔、小鸭、苹果、柿子、飞机、坦克等复杂的造型。
5、堆雪人
在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区,雪天可玩雪塑,让孩子用雪堆塑成各种形象,如雪人、雪山、雪屋、雪船等。雪塑的形象既可以是模拟的现实事物,也可以是想象的未来事物或童话世界中的人和物。
6、折纸
折纸是一种很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可以锻炼手的技能。折纸需要的材料极其简单:废旧纸张和剪刀。教会孩子对边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连续几次向中心折、双正方形折、双三角形折等,并在此基础上折成各种玩意儿。小一些的孩子可折钱包、房子、船、飞机,再大一些可学折青蛙、鸭子、金鱼、手枪、裤子、书包等。
7、拼贴画
让孩子把一些零散的东西,如细绳、毛线、小塑料片、彩纸片、烟盒纸、包装纸、羽毛、树叶、贝壳等粘在纸上,不能用浆糊粘的也可用胶带粘。任孩子按自己的想象去创造,怎么摆都行,最后构成一幅图画。
8、想象字母
在纸上写下一些字母并运用字母的外型创造其他事物。将大写的“M”当作骆驼,将大写的“B”当作蝴蝶的半边翅膀。让孩子自由地想象和创造。这个游戏锻炼字母辨认与记忆技能,激发想象。
9、木偶
根据孩子最喜欢的书中角色做一个彩色木偶。先在木棍上画出脸蛋,加些纤维当作头发和衣服。下一次你们一起阅读时,让孩子利用木偶扮演其中一个角色。游戏完后,将木偶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10、苹果里的星星
6.关于幼儿想象力开放教学方法探析 篇六
关键词:幼儿教育,想象力,开放教学,教学方法,活动
开放教学方法并不是一个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早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 开放教学概念就已经被提出。但是, 受到多种原因的限制, 开放教学方法并没有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实施。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 社会大众对于当代教育事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对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开放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幼儿想象力的培养需要得到开放教学方法运用的重视,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笔者选择幼儿想象力培养的开放教学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一、加强教学资源的开放性,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活动中, 大多数教师会选择教学大纲作为自己的教学依据。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 就是教师可以利用的全部教学资源。这就使得幼儿教育被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 单纯地从教学大纲出发进行幼儿教学, 根本无法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不能对幼儿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扩展。开放度不足的资源, 使得幼儿的见识不足, 想象力得不到开发, 不利于幼儿的主动发展。加强幼儿教学资源的开放性, 是对幼儿想象力进行有效培养的第一步。
在幼儿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对幼儿的看法进行思考。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教学活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幼儿的成长受到不同家庭环境的影响;文化氛围等因素也会对幼儿的思维方式造成影响。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 会造成不同的思考成果, 使幼儿的想象力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教师要对幼儿的学习进行考虑, 加强幼儿积极性的开发与注意力的集中。在幼儿教学中, 教师要将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绪进行综合整理, 使幼儿的学习表现与思考成果成为新的教学资源。比如, 在美术教学中, 幼儿所画的画的规范度可能不足, 但这毕竟是幼儿想象力与情感的一种表达。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画好的作品, 引导幼儿进行欣赏, 使幼儿教育的教学资源得到扩展。教师需要引用更多的课外资源, 加大幼儿教学资源的开放性, 使幼儿的思维开放度得以提高。
二、加强教学形式的开放性,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形式的不同, 是因为每一项教学活动都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从不同的教学目标出发, 选择可以高效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形式。教师与幼儿在教学活动中, 都按照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展自己的教学与学习行为。欲要对幼儿的想象力进行开发, 教师需要不断丰富教学组织形式, 使幼儿的想象能力在变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中得到培养。幼儿教学的内容较为简单, 教师应引导幼儿识数学习、欣赏音乐与美术作品并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 教师促进教学组织形式的多元化, 可以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培养。
在幼儿教育中, 教师需要组织孩子开展体育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对孩子的想象力进行培养,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用具的开发。在幼儿体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将一些固定的体育用具进行展示, 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幼儿的思维与成人的思维是不尽相同的, 面对同样一个体育用具, 幼儿可能会打破传统用法的限制, 利用传统的体育教学用具找到新的玩法。教师可以将绳子、报纸、平衡木, 皮球等拿给幼儿, 给幼儿玩耍的空间。一些幼儿会利用跳绳在地面上进行图案的拼接, 也有幼儿会利用皮球进行小小的健身活动。这些都是幼儿在体育学习中的创新。幼儿开发属于自己的体育运动, 有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开发与培养。在幼儿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多给幼儿空间, 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得到更多的自由。教师要肯定幼儿的个性化体育活动, 不得利用传统的观点对幼儿的体育学习观点进行强制性规范。只有这样, 幼儿的想象力才有提高的可能。
三、加强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的时候, 教师可以有意加大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以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开放, 促进幼儿想象力的提升。在幼儿教育中, 教师很可能成为教学活动的唯一评价者, 这样的评价方式具有明显的固定性, 不利于幼儿想象力的提高。在对幼儿的想象力进行开发时, 教师要对教学评价方法进行开放式处理。教师首先要呈现评价主体的开放性。评价主体的开放性, 可以让幼儿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受到年龄的影响, 一些幼儿很有可能无法用语言自如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可以利用贴小红花的方法让幼儿对自己的评价看法进行表达。另外, 教师要重视评价技术的开放, 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新的教学评价手段。
比如, 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 教师要以引导幼儿为自己的演奏进行伴舞, 让幼儿结成小组进行伴舞表演。在表演中, 幼儿随意对自己想象出的动作进行实践, 对音乐作品进行个性化理解, 本身就是想象力培养与发挥的一个过程。在幼儿表演后, 教师要引导其他的小观众为自己的同伴贴小红花, 表达自己对小同伴的肯定。在这个评价活动中, 教师可让幼儿对小红花进行设计, 幼儿可以用自己喜爱的小星星或者小月亮来代替小红花。总之, 就是利用开放式的教学评价环节为学生提供开发想象的机会。面对全新的课堂, 幼儿的眼界也会有新的变化。教师为学生呈现新鲜感较高的课堂, 可以对幼儿的想象思维进行启迪, 促进幼儿想象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综上所述, 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需要得到教师的有效引导。只有教学活动对幼儿想象力具有促进作用, 幼儿的想象能力才能得到开放与发展。针对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个性化学习需求, 笔者对培养幼儿想象力的开放性教学方法进行了几点分析。希望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开放, 可以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开放性提高。
参考文献
7.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方法 篇七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学;想象力
想象力就是想象的能力,其与传统的思维形式有所不同,是基于人们脑海中的已成记忆或是所看到的事物进行改建而成的全新内容,是一个超越时间、空间限制的预见性的,与思维紧密相联的心理过程。幼儿阶段的孩童年龄小,阅历浅,想象能力较薄弱,通常表现在对记忆中内容的简单模仿上,如幼儿的咿呀学语、伸展双臂模仿飞的动作等都属于想象。幼儿阶段的想象虽不深刻,然而对幼儿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却可对其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一、幼儿想象力的重要性
作为人类特有的财富,想象力是人类不断进化演变的动力之一。尤其是刚接触到绘画的幼儿,更需要具备想象力这种最基本的能力。在幼儿教学时期,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进幼儿绘画能力的提高,是每一位幼儿美术教师的责任。
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绘画是通过图像来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和思维的。幼儿喜欢涂鸦作画是一种天性使然,但是如果幼儿通过这种天性使然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那么这种简单的视觉构造就成为了一种表达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通过自身的思维能力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自身仅有的认知能力表达自身情感。而这其中最重要是锻炼幼儿利用自身认知能力进行想象绘画的过程的培养。如果在幼儿认知范畴中没有具象的素材,就很难对他们的绘画能力进行引导和培养。比如在“我喜欢的动物”这个主题下,幼儿必须要对各种动物的特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而教师则必须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想象,比如以故事的形式展开:周日妈妈带我去公园,公园里有很多可爱的动物,大象在玩喷水,大熊猫在吃竹子,小猴子在和小伙伴们玩秋千。这样就会把幼儿带入一个生动的想象情景当中,让其把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画到画册上。由此可以看出,一定的引导可以在绘画中把幼儿的想象和兴趣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幼儿在绘画学习中走得更远。
二、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方法
1.教师应引导幼儿的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也应该突破传统现实的限制。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年龄较小、是非观还不明确的幼儿,更应该对其合理引导。美术属于一种创作,幼儿美术更像是抽象的画风,多了一份天马行空的色彩,教师不该将幼儿的作品加上条条框框的束缚,对作品的评价应取决于其想象成分,而非“像”或“不像”的定有思维之上。例如教师在教幼儿画太阳的时候,可以对幼儿进行询问式的引导:“太阳只是红的吗?”告诉幼儿太阳可以是其他颜色的,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不局限于“红色”或“圆形”的太阳。
2.借助自然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大自然是我们的教师。大自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厚重的底蕴养育着并教育着我们,使我们在自然中身心共同成长。幼儿都较天真,且保留了大部分自然的天性,多与自然接触更有益于其想象力的培养。所以,对于幼儿美术教学而言,其课堂可不完全局限于教室之内,教师应合理地进行室外授课,让幼儿对自然中的花花草草、小动物等多加观察,使这些形象更为深刻地留在其记忆中。例如在教幼儿画森林的时候,可带幼儿到室外对树木进行观察,并引导幼儿描述其看到的树的样子。
3.借助感官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美术是将想象落于纸上的创作,不仅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需要将这些转瞬即逝的想象通过具体的画作保留在纸上。从想象到纸上这个过程并不那么容易,然而借助眼、鼻、口、手等感官不失为可行教育方法之一。美术创造来源于生活,而不局限于生活,其创作离不开观察,这也正符合视觉是大脑信息最重要的来源途径的说法。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幼儿“闻”各种各样的气味,将感受“讲”出来,使幼儿对事物有较立体形象的记忆。另外,也可使幼儿通过触摸某种无法看到的事物,将触感的内容通过画作描绘;或给幼儿放一段音乐,使其用画作表达听后的感觉。
4.相互学习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专注于自己的作品,更要使幼儿学习其他作品的优势。对此,教师可找些相关优秀作品给幼儿欣赏,并将班上所有幼儿的画作一起展览,使幼儿在被鼓励的同时,能学习其他人或作品的优点,以此激发想象力。
当今社会主张以现有思维基础下创造出全新思维模式的创新能力,想象力就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幼儿阶段属于人一生中最初的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在此阶段可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使其想象力在发展的同时带动创造力的发展。在此阶段,教师和家长有重要的责任使命,要通过合理的引导为幼儿插上智慧的翅膀,使之翱翔在广阔的想象力天空中。
参考文献:
[1]温秋梅.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J].学园,2014(4).
[2]赵菲菲,李东.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J].科技信息,2008(16).
8.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方法 篇八
2、给自己创造故事,可以从周围的环境或者人和物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他将自己变成故事里的超级英雄,自己当主角。
3、给孩子准备一些音乐玩具,让他跟着音乐偏偏起舞,一起唱歌,即兴表演,都是一种想象力和创造的过程。
4、电子屏时代,孩子接触手机或者IPAD比较频繁,这些东西也是很好的哄娃神器,减少父母的负担,但最好限定孩子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在30分钟左右。
5、跟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不但可以消磨时间,还提升了孩子的管理和语言能力,快速将孩子带入角色之中。
9.培养幼儿记忆力的方法 篇九
把你的腿放在椅子或桌子上几分钟,腿一定要高过心脏以上。
当一个人的双腿抬得略高于心脏时,脚和腿部的血液会流回肺部和心脏,这不仅可以减轻脚部和腿不的静脉压力,还可以大大增加头部的血液供应,让你感到神清气爽。
摇头晃脑
颈动脉是大脑供血的管道,摇头可以使这些组织移动,不仅可以增加大脑的供血,还可以减少脂肪沉积在颈动脉血管中的可能性,还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和颈椎病。
拉伸
当身体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时,上肢肌肉组织的外周血管会沉积大量的血液,伸展的过程就是肌肉收紧和放松的过程。沉积的血液将被推回心脏,心脏将得到更多的血液,更多的血液将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大脑也能分得一杯羹。
梳头发
随身携带梳子或用手指梳理头发,以促进血液流向头皮。
具体方法是双手十指微张,由前向后,由上而下,梳理头发,每天做3-4次,做3-5分钟,可起到提高智力、心理健康的脑功能,对神经衰弱患者更有益。
咬牙切齿
咬牙时,唾液分泌也会增加,唾液中含有腮腺素,有延缓衰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唾液中含有抗癌成分,能有效预防消化道恶性肿瘤。
动动手指
手指是第二个大脑,通过锻炼手指,可以刺激大脑,延缓脑细胞死亡。
10.如何培养幼儿想象力 篇十
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有自身显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幼儿初期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开始发展。二是幼儿前期以再造想象为主,幼儿末期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如,幼儿对游戏中的玩具往往具有直接影响性,在绘画时常常表现为一会儿画这个物体,一会儿又画那个物体。但到了幼儿末期时,幼儿想象的目的性开始逐渐增强,可以长时间玩一个角色的游戏,也可以画一幅比较完整的主题画或意愿画了。
根据幼儿想象力发展特点,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以幼儿发展为核心,以幼儿为主体,精心设计和实践幼儿教学方案,自觉遵循幼儿的规律,深入了解幼儿的想象力发展特点,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采用适合幼儿发展的诱导方式,才可能对充分调动幼儿想象力发展的积极性,促进幼儿想象力的有效发展。
二、幼儿想象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一,模仿想象,通過游戏活动培养想象力。幼儿游戏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玩各种各样的游戏,通过引导幼儿玩游戏,不仅可以让幼儿在快乐活动中学到很多知识,还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有效途径。我在引导幼儿做《开火车》游戏活动中,让幼儿把小凳子当小火车,一个个骑在小凳子上,指导幼儿模仿开火车,幼儿们兴趣都很高,嘴里一边喊着“笛笛、嘟嘟哐咚咚哐咚咚”,一边快活地移动小凳子,模仿着火车钻山洞、过大桥,到站停车。这个游戏,不仅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还指导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效培养其想象力。
第二,留有空间,通过讲故事培养想象力。幼儿很喜欢听阿姨讲故事,尤其是富有浓厚幻想色彩的童话故事,因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夸张性和多变性,更加适应幼儿的心理特点。我在幼儿想象力发展方面,多采用这种方法来吸引幼儿,唤起幼儿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并引导幼儿展开丰富的联想,达到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效果。如,我在给幼儿讲述《狼和小羊》的故事时,常常讲到狼向小羊扑去就停止,激励幼儿展开联想,让他们动动脑筋详细想一想,接下来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幼儿们便会兴奋活跃起来,想象出各种各样的结果来,甚至还有的幼儿会把平常在家里看到的动画片或者漫画书中的内容都加到故事中来,这样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去填充,不仅有效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还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活动兴趣,激发了幼儿想象发展的积极性。
第三,接触自然,创设有利情境培养想象力。大自然世界的多样性,为幼儿想象力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幼儿教师如果善于利用,可以成为扩大儿童的视野,丰富幼儿感性经验,引发幼儿想象力广阔天地。我在培养幼儿想象力的过程中,主要是多引导幼儿走出封闭的教室,让儿童们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让大自然中的一切新鲜事物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我在给大班的幼儿上活动课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参与“小发现”活动,鼓励幼儿们在院子里发现新事物,调动了幼儿们的好奇心。时间不长,幼儿们就一个个地向我报告:“柳条绿了!”“小草从彩砖的缝隙里钻出了!”“树枝上有多了小嫩芽!”“花上又开出了小骨朵儿!”还有的幼儿指着天空大声喊:“老师,天空上有白云,像是小白兔。”幼儿在小小的院子里就发现了许多新事物,他们会用眼睛观察,用头脑想象,有的还提出了稀奇古怪的问题,我引导幼儿将观察到的内容画出来,有的幼儿还真的画得生动形象。
三、多元评价,注重幼儿艺术,培养想象力
幼儿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注重艺术活动,对于幼儿想象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在从事幼儿教育时,注重对幼儿的艺术培养,让幼儿在绘画中增长知识,享受快乐。由于儿童在绘画时具有想象力强而写实性差的特点,老师千万不能把“像与不像”作为对儿童画的评价标准。一般情况下,儿童拿起画笔开始画画,他的创造性思维就开始启动了,为了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老师最好不要给幼儿代拟绘画的主体和内容,也不要有示范画,让幼儿自己去构思,鼓励幼儿绘画时想到什么就画什么,只要把自己想象的内容画出来就行了。老师对幼儿的绘画作品应该不从不同角度进行多元评价,激发幼儿能够有浓厚的兴趣发展想象,这样我们往往会从幼儿的画中找到灵气和独特的想象,运用这种拼接方式,可以逐渐养成幼儿丰富的想象力。
11.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方法 篇十一
一、绘画活动中导入的重要性
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景、美物、美的心灵无时不在, 无处不有, 关键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设计好“导入”部分。
1.故事导入
利用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 采用故事形式导入新课, 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幼儿粘贴《小鸡》时, 可以讲一个小故事:有一天, 鸡妈妈带一群小鸡到草地上去捉虫, 可是有一只小鸡走着走着不见了, 鸡妈妈到处找都找不到, 我们帮鸡妈妈把小鸡找回来, 好不好?”这样, 调动了幼儿的兴趣, 粘贴小鸡时就特别用心和仔细。
2.儿歌导入
儿歌生动形象, 顺口好记。用儿歌导入引起幼儿学画的兴趣。例如:在教幼儿绘画《吹泡泡》时, 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学习儿歌《吹泡泡》:吹泡泡, 吹泡泡, 吹出一大串, 五颜六色真好看, 小朋友们拍手笑。从而引发幼儿想画泡泡的兴趣。
3.歌曲导入
大多幼儿都爱唱歌, 它对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有很大的作用。例如:教幼儿手指点画:《草地上的花儿》, 可先让幼儿演唱《春天》, 感受一下春天的美, 激发幼儿想把春天画下来的愿望。
二、绘画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的重要性
“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绘画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运用不同方法对两组幼儿进行绘画引导, 请一组幼儿直接画画, 要他们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我观察着幼儿的反应, 有的目光散乱无焦点, 有的“埋头苦画”偏不看……10分钟过去, 一组幼儿的作品大多成形。然后来到二组, 场面可热闹啦。孩子们三三两两, 有在桃树下观察抚摸, 叽叽喳喳的, 有弯着腰嗅花香的, 教师蹲在孩子们中间也兴奋得涨红了脸。又是10分钟过去, 当一组已结束了绘画活动时, 二组幼儿才开始作画, 不是在教师的要求下, 而是迫不急待地想用画画来表现自己此时的心情。结果可想而知, 二组幼儿的作品充满了灵气, 想象力丰富。当然, 我们不能说一组教师的“看到什么画什么”的方式就是错的, 为什么收效甚微呢?是她并不了解幼儿作画是画其所知而不是画其所见, 强调观察, 而忽视了引导幼儿观察的重要性。
三、绘画活动过程中指导的重要性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幼儿才会主动思考, 并自学采取行动。当幼儿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 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引导他们, 其结果也很不理想, 孩子们也未必能真正学懂。相反, 如果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幼儿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 幼儿会陶醉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象中, 他们的表现会很投入。
2.幼儿绘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如画《蝴蝶》, 目标是用点、线、面、对称的方式来装饰自己心中的蝴蝶, 我画出基本线条如:曲线、直线等, 基本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 让幼儿用形状组合成不同的蝴蝶, 再用点、线、面来装饰蝴蝶, 背景幼儿自由添画, 这样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3.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多提问、多肯定幼儿
如中班绘画活动《太阳》, 教师可提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 让幼儿知道太阳光有七种颜色;用不同的墨镜看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太阳。当幼儿了解、尝试了的时候, 教师及时的加以肯定, 就会发现幼儿选用了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不同的太阳。通过提问, 幼儿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物象。教师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 孩子就一定会更加夸张, 想象会随之出现更加扩张。
四、绘画活动中结尾的重要性
如果说, 充满情趣的引入是成功的一半, 那么耐人寻味的结尾必将使一堂美术课得到美的升华, 所以恰当地运用结尾, 能使幼儿百学不厌, 寓学于乐。
1.鼓励式结尾
在辅导幼儿学画过程中及时表扬和鼓励幼儿, 使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
2.游戏式结尾
教师采用做游戏的形式作为结束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例如:画《小熊过桥》, 教师引导幼儿画出小熊过桥的动态形象后, 最后进行“独木桥”的游戏, 从而教育幼儿勇敢坚强。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幼儿受到了教育。
3.故事式结尾
这是采用故事的形式结尾的一种快乐教学方法。例如:幼儿创作画《秋天的水果》, 在启发幼儿画出各种秋天的水果后, 还可以让他们讲讲自己画的是什么水果, 讲一段关于水果的小故事。这样既培养了幼儿对水果的了解, 也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4.展览式结尾
教师在完成美术活动教学任务的基础上, 让幼儿互相欣赏美术作品, 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例如:手指点画《梅花》, 在活动最后, 可组织幼儿开一个梅花展, 让幼儿既能欣赏到别人的作品, 又激起了幼儿对绘画的热爱之情。
五、绘画活动中评价的重要性
经常看到教师们以布局是否合理、线条是否流畅、画得象不象、美不美等来评价幼儿的作品, 而对于看似一塌糊涂, 实则思维独特的画置之不理或予以否定, 这简直是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
1.充分认识和利用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赞赏幼儿的点滴创造, 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使他有更多沟通。如展览幼儿作品, 让幼儿互相欣赏, 互相评价, 还可以及时反馈幼儿的进步, 请家长采用适当的方法奖励幼儿, 使幼儿得到满足。
2.尊重幼儿
评价儿童画并不是一个死的标准, 每个幼儿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他的画也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的清, 因此, 教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幼儿、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精华所在, 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幼儿沟通。
六、绘画活动中注重幼儿绘画水平的差异性
个体差异在任何教育活动中都存在, 在绘画中也不例外, 有的聪明灵活, 有的思维较呆板, 绘画作品也就千姿百态。
1.将集体与小组活动相结合
如果经常采用集体教育的形式, 那么基础差的一部分幼儿就达不到有效的教育效果。为此,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 采用集体与小组活动相结合原则进行指导。
2.关爱能力较弱的幼儿
在幼儿群体中, 个体之间差异有时是惊人的, 我们对能力较弱的幼儿不应歧视, 而且应给予特殊的关照。
12.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方法 篇十二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根本。人的创造力开发不但与人的智力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与人的非智力因素有更强的相关性。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之一,对学习开发同样有着重要作用。法国爱儿维修说过“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更好的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孩子在兴趣的氛围中不断成长。
关键词:兴趣鼓励游戏 尊重
现今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给与的期望也都特别高。很小就开始培养幼儿的学习,大多家长往往都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盲目地幼儿施加学习的压力会给幼儿造成心理压力,使之慢慢地厌恶学习,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也影响了幼儿将来的学习。家长应当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走出来,以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入手,让幼儿能在轻松自如的学习中获得益处,热爱学习、自觉学习。
一、以趣味性的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一)使用趣味性教具
在教学中使用新颖又有趣的教具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加强课堂的趣味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如多媒体教学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就是凭着它的这些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还能使他们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利用趣味性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利用一定的演示手段向幼儿出示挂图、教具或实物来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如在讲故事时,出示有关故事内容的挂图,小朋友也会非常的有兴趣,在讲小白兔的故事时,出示小白兔采蘑菇的挂图,小朋友会在下面激烈的讨论。我在上中班的科学课时,往往会使用实物,在上有关于磁铁的课时,我会让每个幼儿手中都有磁铁,幼儿在看到磁铁后都非常的兴奋,当幼儿提出“两块磁铁为什么会相吸”的问题时新的学习兴趣变被激发出来了,幼儿们都表现的很活跃。
二、以游戏来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游戏的活动中是最快乐的,学习的生动性、自觉性、创造性会表达得更强烈。可以通过使幼儿在玩游戏中学到知识的方法来逐渐培养
幼儿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学习能够帮助幼儿调节对枯燥学习的逆反情绪。游戏对幼儿情绪、情感、身体协调动作都有一定的影响。会游戏的幼儿,从所扮演的角色中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把幼儿的游戏引向有目的学习。父母与幼儿在游戏中共同创造的生活、共享欢乐,让幼儿体会到游戏所带来的乐趣。例如:有的孩子喜欢画画,可能是他乐意用五彩的蜡笔在纸上涂抹,看着五彩的线条在纸上延伸、扩展,他的思维、想象也跟着任意遨游、旋转;也可能是老师经常表扬他,虽然他画得并不怎么样。运用引出悬念的方法去挑动幼儿的好奇心而激发幼儿的兴趣。我们知道幼儿对新鲜的、未知的或者略知的事物有极大的探究兴趣,教师在幼儿玩游戏时,设计一些语言引诱幼儿把游戏玩到底。
三、运用表扬和鼓励,稳定幼儿的学习兴趣
(一)尊重幼儿
孩子身上的潜力是巨大的,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孩子,时刻表现出对他们的希望和期待,积极鼓励他们,使其获得自信,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比如,有一些幼儿在平常,总是做得不如其他孩子好,特别是手工制作时,他的手工经常受到其他孩子的嘲笑,因此,他逐渐有了一种自卑感,不愿意参加活动,也不喜欢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针对这种情况,每次手工课时,老师都适时而巧妙地对该孩子的作品进行表扬,增强他的自尊心,帮他找回自我。逐渐地,他对手工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手工制作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二)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
我们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幼儿,让每个幼儿都有受到表扬和鼓励的机会,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对他们及时表扬,适当引导,以稳定孩子的学习兴趣。即使对那些能力稍欠或者行为方面存在某些问题的幼儿,我们也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他们身上每一点值得赞赏的地方,使他们本来很细小的优点变得越来越突出,进而不断地进步。
四、用有趣的故事贯穿活动,培养幼儿兴趣
幼儿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有意义的故事来讲给幼儿童听让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教师和家长可以去搜集一些精美的幼儿感兴趣的,关于名人、伟人爱学习的事故讲给、展现给幼儿听、看,也可收集一些关于努力学习的动画片,因为幼儿很喜欢看动画片,我们要抓住幼儿这一心理特点去教育幼儿。例如:有一本世界著名的幼儿童话故事书《小兰和小黄》,始于这位作家和自己孩子玩撕纸游戏,他撕了一块黄颜色的纸,叫他小黄。又撕了块一点的纸叫小黄妈妈,再撕了更大的叫爸爸。他把这三块黄纸片放在一块儿:这是小黄一家,小黄和他的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接着,作家有按次序撕了三块大小不一的蓝颜色的纸,让他们组成小蓝的一家。作家一边撕纸一边给孩子将这两家交往的故事,最后,小黄小蓝两家合一起,变成了一大块绿色。作家不但在撕纸游戏中将色彩的关系变化、原理,以及大与小、上与下、分与剧、动与静,生动浅显地告诉了孩子,更多的是,在这个撕纸讲故事中,开拓了孩子的思维空间。
(三)树立榜样
幼儿的学习是在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树立榜样,对幼儿的学习兴趣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家长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幼儿的学习兴趣,孩子生长在一种充满学习气氛的环境中,能很好的发展学习兴趣。因此,家长和教师应率先热爱学习,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幼儿。双休日,我们应该挤出时间带孩子去参加课外学习、陪孩子参观博物馆和海洋馆等。让孩子亲身感受外面的学习氛围,开拓孩子的眼界,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学习兴趣。所以家长和教师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使幼儿自觉模仿,共同发展幼儿的学习兴趣。
五、在语言、科学、艺术等方面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一)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方法
1)家长与幼儿之间应平等对话,多于幼儿进行语言交流,加强亲子间的互动。在幼儿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要进行爱的教育而不是一味的训斥使幼儿。让幼儿听儿童广播、看幼儿电视,形成亲子共读的图书环境,可是他们在学习、欣赏文学语言的同时,即发表达自己的愿望,发展其语言能力。
2)创设发展语言的良好环境。家长要多带幼儿走出家门去商店、公园、动物园等公共场所,从多种场合观察、体验、丰富和从事其经验,增加学习和表达的愿望。
3)教师要与幼儿建立好师生关系,开展幼儿感兴趣的课题。比如,让幼儿在课上进行水果拼盘,将自己拼出的水果,用故事或其他形式表达出来。还有拜访幼儿感兴趣的玩具、物品和材料,让幼儿便探索边学习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功能。
4)鼓励幼儿与人交往,让幼儿敢说。
因为,语言是人交往的重要工具,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人类具有语言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七种智力。语言是最广泛最公平地在人类中得到分享的一种智力,语言的发生和发展是人脑的高级功能。除了正常的语言环境,还须有正常发育的脑来发挥其语言智力的功能,使大脑细胞得到科学的营养,对语言智力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育幼儿语言时要注意:第一,开拓幼儿视野,以加深其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语言发展。第二,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语言的学习不是一日之功夫,需要有耐心。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纠正幼儿语言上所犯的语法错误,多多与幼儿沟通及时发现并纠正其错误,为了使幼儿爱学习语言,我们要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配合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平时也要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父母要多与幼儿谈心,建立起和
谐的互动关系,给幼儿讲些童话故事丰富他们的词汇,同幼儿一起看书,并对其中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总之,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可采用多种游戏的方法,达到锻炼的目的,如:绕口令、儿歌等。
(二)培养幼儿学习科学的方法
1)让幼儿通过好奇心来学习科学。教师对幼儿的科学教育,并不在于教导科学原理,而是通过实际生活经验来帮助幼儿发展其好奇心。教师可精心设计,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在“做”中学到知识。“科学来自于实践”。如让幼儿知道水的浮力,什么东西会沉没,什么东西会浮起。
2)引导幼儿建立观察自然、爱护自然、探讨自然的正确态度,进而起发起思考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身活动学科学。可以在幼儿园内种植花草树木,让幼儿一同参与。如让幼儿参与种植牵牛花,亲眼看到牵牛花在他们的照料下发芽、长大、开出紫色喇叭样子的花,结出可以再种的种子。在种植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他们不仅获得了花卉生长的具体知识经验,学习了种花的简单技能,更萌发了对花的兴趣及爱护自然的情感,开始有了生态环境知识的萌芽。
3)家长可以利用亲子关系,引导幼儿对熟悉事物和大自然产生关怀与兴趣,了解简单的科学知识,接触到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更培养了好奇心、耐心、细心、合作的科学态度。
4)让幼儿多与伙伴们一同观察,在观察中同时更能学会互相体贴照顾加强了幼儿的爱心。
有两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曾说过他们从事科学研究是因为有兴趣。科学是关于人类认识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幼儿所要学的科学是不停的从生活中挖掘问题、探讨原因、寻求解释的态度与方法,目标在探讨与验证科学知识建立的过程与方法。
幼儿学科学需要掌握的是幼儿科学与应学的重点。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他所积累的知识,而在于它解决生活难题的方法。就在观察中不知不觉就培养了幼儿热爱探索和动手解决问题的基本科学素质,更重要的是幼儿在生活中获得乐趣,有益于他们科学意识和情感的萌生以及科学兴趣的持续发展。
(三)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
艺术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幼儿艺术的潜能,让幼儿自己选择学习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让他们体会到学习艺术所带来的快乐,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音乐是一种既富有生命力的艺术,有净化心灵的功能。舞蹈,足尖的踮起、手臂的伸展会让人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绘画和雕塑,一张纸、一支笔、一块板、一团泥、简约的工具、质朴的伙伴,全凭眼、手、心的默契,创造令人惊讶的奇迹。培养幼儿艺术的才能,重要的是要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
(四)对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
1)家长与幼儿一起读,创造良好的亲子阅读环境,带动幼儿阅读习惯。为幼儿提供容易读懂、理解,有表意性质、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让幼儿能读懂喜欢读,逐渐对阅读产生兴趣。
2)教师也应开展各种各样的阅读渠道,为幼儿将来打好坚实基础。
曾有学者提到:因为不读书、读少书,青少年长此以往将流于浅薄,成为只有宽度、长度却没有深度的“平面人”。人从小就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的知识是需要积累的,不然到时候就会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呀。人,语言的贫乏,而且是素材的贫乏,思想的贫乏,更重要的是他不是一个有深度有广度有思想的“立体人”,只是一个单薄的“平面人”。书读多了,眼界开阔了,素材丰富了,思维活跃了,文章也就写的通畅多了。读书能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树立远大志向的能力、丰富的情感、做人的道德观念、坚持的心理素质、人的幽默感、快乐的情绪等等。有了丰富的想象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丰富的情感,文章肯定会写好,而且会反过来促使自己更爱读书,从而使自己逐步成为有深邃思想和丰富内涵的“立体人”。阅读不仅是一种学习手段,还是人们一项最为基本和重要的生存能力,8岁之前是学习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所以从小开始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六、家园密切合作,共同发展幼儿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让幼儿广泛接触生活,开阔幼儿视野来丰富知识经验,让幼儿在大量感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行探索,以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有些幼儿在学书法,我们可以指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书法环境,如在墙上挂一些书法作品和孩子自己创作的作品。并鼓励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参观书画展览,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别人的作品中受到教育,激发孩子学书的兴趣。
(二)正确对待幼儿的提问
提问是幼儿学习兴趣的一种表现形式,反映了幼儿的思维过程,正确对待幼儿的提问是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家长和教师要耐心听取幼儿的提问,对提问的幼儿要给予鼓励,并机智正确地解答问题。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景,当大人正忙着自己的事情时,孩子却缠着大人问这问那,于是就随口一句:“别烦了,我现在没空回答你,等你长大了就会知道的。”其实当孩子有问题时,正是传授知识的最佳时机,而这种以敷衍的态度来应对肯定是不对的,这样做只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要放下手中的事情特别地去鼓励、表扬他们肯动脑筋,然后再很有耐心地告诉他们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他们会对提问很感兴趣,发展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七、总结
13.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方法 篇十三
二、从语言开始注重儿童全面发展
语言,是沟通的器物,是思想传递的使者,是心灵的呈现,是爱的表达。因此,从幼儿时期就强化语言训练,促其良好的成长,意义极其重大。因此,我把和幼儿一起生活和学习过的美好岁月录下来,并经过细心的剪辑,在闲暇之余给幼儿播放出来。这样,幼儿就能看到自己的行为,听到自己的声音,惊喜之余,还会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我还把这些视频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播放,不仅使家长们笑逐颜开,也使他们对幼儿园产生了充分的信任。这样,大家一起分享幼儿成长的快乐,充分感觉到这个大家庭的温馨与和谐。
三、读书拓展视野,丰实大脑
(一)读书吸收营养,处理好情感和理智的关系
教师应多读书,不断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素质。如《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是国际著名儿童教育专家丽莲凯滋博士的一本书。凯兹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从事幼儿教育、教师成长研究多年,对儿童发展与教育、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乃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丰富而深刻、独到的认识。她的这本书是与幼儿教师职业对话的一本书。凯兹教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教师在与儿童交往过程中,应处理好情感和理智的关系,和幼儿保持适度的疏离,进行了客观、中性的观察分析。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上,凯兹教授尤其强调作为幼儿教师所应遵循的伦理规范,认为这是幼教人员专业发展的—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体现着幼教事业发展的专业化程度。同时,她还密切结合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情境,深入、具体地探讨了专业幼儿教师的有效、适宜的行为。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始终会有一种畅快和惊喜,因为能时刻感受到凯兹教授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思考,会了解到丰富的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会时刻看到儿童甚至是自己的影子,会不停地反思、审视实践。因此,这本书是每名幼教工作者必须要读的。
(二)丰润自己的心灵,提升智慧
教师爱好读书自然有助于摄取更多的信息和思想养料,有利于创新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智慧。而且,教师的读书人格可以感染、熏陶学生人格的积极成长。这种心灵和精神上的以读书及其人文趣味为纽带的“读书育人”,是教师追寻生命价值的支撑,是智慧和人格力量的共生共荣,即双向度的成长,而非单向度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所谓在读书对话中成长,其真谛是促使教师和学生的精神发育和人格的共同成长。
(三)培养幼儿读书的愿望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在读书时应该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不要浏览,而要细读精度,多次反复读,汲取书中的精髓。二是和实践结合起来。即把理论结合当下出现的问题,处理问题。三是把读书的意识灌输给幼儿,培养他们从小读书的意识和欲望,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指导他们在书中与美和善良对话。这样,教师读书的目的才能达到。并且,你也会发现书籍就是那条你寻找了许久的静静流淌不息的小溪。这是条会说话的智慧的溪流,在与它的一次次对话中你完成成熟的蜕变。
四、运用信息技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年幼,活泼好动,难以久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使用良好的教学手段,让教育有声有色、趣味浓浓,让幼儿在欢声笑语中接受教育。幼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只要教师引领得体,就能使幼儿轻松做到安静快乐的学习,并能做到“好学、会学、想学和学会”。教师应谨记再好玩的游戏,时间一长,幼儿也会感觉枯燥无味。针对这一特征,教师应细致观察,知机识变,及时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新知。教学应灵活多变,让幼儿感觉不是在学习,不是在幼儿园上课,接受教育,而是像在家里看动画片一样其乐无穷。这样,新知识就会像一缕春风在课堂上飘荡,就会使幼儿感受到学习的愉悦,认识到知识的美妙,学习起来欢声笑语,你追我赶,乐此不疲,积极性高涨。因此,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幼儿对知识的印象,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而且还可以让幼儿拥有成就感,在精神文化里畅游,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让幼儿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迈出了矫健、扎实的一步,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我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和幼儿一起生活和学习的美好岁月录下来,然后通过大屏幕播放出来,让幼儿在其中寻找自己的形象。这样,幼儿不仅能看到自己的行为,听到自己的声音,还可以回忆起当时愉快的时光,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加游戏活动。此外,我还将这些视频资料传到了班级空间里,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幼儿园中的情况,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并在家中进行连续性教育,真正实现家园合作。
14.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方法 篇十四
一、重视图片视觉效应,激发幼儿的看图兴趣
在图片的选择上,老师可以选择一些颜色比较鲜亮的,色彩艳丽的图片符合儿童平常对色彩的理解,不至于让学生产生陌生感,而且能在第一眼就吸引幼儿的眼球;在图片的来源上,可以选择统一由出版社出版的纸质的图画,老师也可以提供给孩子自己创作的图片,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图自己讲述。在图片的展现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多种图片,在不同图片、不同色彩的交替中,让孩子在头脑中形成画面,锻炼想象力。如在看《我和你一起玩》讲述的教学中,将孩子置于特定的背景中,按照顺序将图片展示给孩子看,包括小朋友玩皮球、抢皮球以及谁对谁错的画面,然后让孩子按照这个顺序进行讲述,这样的安排必定有利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巧设启发式提问,激发幼儿讲述的有效性
在幼儿看图讲述的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主体的引导作用,指引幼儿讲述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以及培养儿童看图讲述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老师讲述,孩子回答的模式为主,老师与孩子缺乏沟通交流,在其过程中,学生也不爱开动脑筋,长期下去,孩子的想象力就被束缚住了,一问一答的形式,也不利于幼儿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老师需要改变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上课之前,老师要先备课,在对图片大致了解之后,概括出图片的大致内容,在上课时直接拿出图片对学生提出问题。这样的方式既快速又有效,孩子在一开始就熟悉了图片的内容,而且这样的提问能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举例《下雨了》,给孩子们展现了一幅小动物们下雨回家有些有爸妈接、有些淋雨回家的的情景。老师在让孩子们看图的时候,可以对他们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比如小动物们是怎么回家的?小动物们回到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这些提问有利于幼儿在正确理解图片意思的基础上,然后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丰富的想象力,锻炼幼儿语言组织的能力。
三、运用多样的教学机制,调动幼儿讲述的积极性
让孩子看图讲述的教学中,过多的图片容易引起幼儿的审美疲劳,因此教学方式需要呈现多样化的模式。老师可以采用集中讲解和分组讨论的方法,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在图片的大小上做文章,将大图和小图放在一起。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大图能够第一眼就被孩子注意到,便于老师的讲解,另外将小图发给每一位孩子,让孩子自主地去看图理解图的内涵,这样能够让孩子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分组教学的方法,是一种拓展和延伸。将孩子分为一个个的小组,老师可以跟每个组进行指导,或者对孩子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不仅方便了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又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交流讨论的环境,提高了幼儿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而且幼儿之间的交流有益于他们思考的正确性。另外在看图教学中,对于智力水平还不高的幼儿来说,一张张的图片不足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情景,而且在那么多的图片中,不是每一张都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对图片的记忆往往只有一瞬间,这就对幼儿讲述的正确性和想象力都造成了很大的限制;而且图片以外的东西往往容易被幼儿所忽略,所以老师要注重情境的再现。对此,老师可以组织孩子们根据图片提供的内容来进行表演,孩子们在表演的过程中会加深对图片的印象,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连续的画面和场景。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适合对幼儿的教学的,突破了图片的局限性,丰富了想象力,语言的逻辑性也增强了,另外还增加了生活经验。另外,老师在将一幅幅图片展示给幼儿看的过程中,让孩子根据自己看到的内容,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将这些内容画成一幅连续的图画,促增添了幼儿学习的乐趣。比如《聪明的小狗》,老师可以一边讲述一边让孩子画下来,抓住重点:小狗吃骨头的方法,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就可以进行语言组织和情景想象了。
四、树立正面的语言评价,创设良好的语言运用环境
幼儿的看图讲述过程中,肯定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想法,有些是没任何现实依据和逻辑性可言的,甚至是错误的。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的教育方式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肯定孩子做得对的地方,让孩子在每次的看图讲述中都能积极勇敢地发言。如在《送小鸟回家》的教学上,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想出各种把小鸟送回家的方法,让他们积极地发挥想象力,有的说可以让长脖子的长颈鹿衔着小鸟,把小鸟送到树上的家中;有的说可以让警察叔叔爬树把小鸟送回家;有的说可以让动画片里的超人飞到这儿,把小鸟送到窝里;还有的说让鸟妈妈带着小鸟飞回去。各种答案参差不齐,虽然有些是毫无现实依据可言的,但是老师还是要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并且对每个回答问题的孩子加以表扬。如果提出的问题引起孩子们强烈的回答,老师可以将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让孩子们在各自的小组中和小伙伴们进行讨论,这样给每个孩子都提供了发言的机会,而且孩子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有利于促进他们的感情交流。幼儿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就是进步的过程,即使答案是有所欠缺的,但是都会促进幼儿向上发展的动力。
五、鼓励家长密切配合,发展幼儿语言表达力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除了依靠老师之外,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否则老师的努力就会成为无用功。幼儿成长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长的陪伴下度过的,孩子第一次学说话,也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了,因此家长在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长在家里除了要多教孩子清楚地表达外,还要积极寻求各种方式去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提高,比如可以多给孩子看看动画片,或者给孩子多看看故事书,然后帮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或者给孩子提出一些比较有趣的问题,让孩子来回答,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孩子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另外,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也要多跟孩子多交流交流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话题,积极引导孩子去读书,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从书中学习语言是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总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邢辉.学龄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2(04).
15.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方法 篇十五
但是,在以往开展的手工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不能准确地把握“教”与“学”的关系,使手工活动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一,在手工活动中,教师为了完成教会幼儿做出“作品”的愿望,会用较长时间一遍又一遍地讲解、示范,而幼儿则坐着听教师讲,看教师做,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不假思索地模仿,按部就班地进制作。其结果是:幼儿觉得手工活动是一项任务,是一种机械的技能训练,从而失去了乐趣。其二,教师为了突出“主体性”而采取了放任自流的做法,给幼儿提供了活动的材料和范例后就由幼儿自己折腾。其结果是:有些幼儿无从下手,有些幼儿经过几次尝试失败后,最终放弃,从而使幼儿对手工活动失去了兴趣。这些做法逐渐淡化了幼儿对手工活动的热情,压抑了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园成立了手工科研小组,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创新思维的特点为依据,开展了一系列的手工教学研究、探讨和实践活动,力求在手工活动中准确地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总结出一种新的手工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现已初见成效。
一、激发幼儿兴趣,夯实创新的基础
兴趣是幼儿乐于学习,积极创新的动力。在开展的每一个手工活动中,我们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以故事、谜语、游戏和各种令幼儿耳目一新的教具为切入口,力求为幼儿创设有新意的,有吸引力的活动,以引起幼儿的共鸣,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的欲望。例如,在开展撕贴活动《仙人掌》时,教师以故事《小东与大灰狼》为切入点,引发幼儿的兴趣,并以帮助小东制作仙人掌抵御大灰狼为引线,引发幼儿强烈的创作欲望。在纸工活动《小扇子》中,教师以孙悟空的“神奇袋子”为切入口,以“神奇袋子变、变、变”的游戏贯穿于活动中,把幼儿带入了一个充满幻想的神奇世界里,激发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需求。在泥工活动《纽扣》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上百枚大小不等,形状不同,花色各异的纽扣,使幼儿眼界大开,兴致盎然,为幼儿自主创作夯实了基础。
二、启发幼儿想象,激发创新思维
想象是创作的基础,是创新的源泉,幼儿的想象不受常规和客观情理的制约,自由的空间很大。在手工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要努力为幼儿提供开放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大胆地放飞想象,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例如,在自制玩具活动《望远镜》中,教师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卷成一个圆筒,启发幼儿想象。幼儿各抒己见,说出了像粉笔、像话筒、像烟囱、像柱子、像笔筒、像香烟、像杯子、像水管、像金箍棒、像望远镜等几十种不同的物体。这为幼儿用圆筒模型自制各种玩具拓宽了思路。在泥工活动《不倒娃娃》中,教师所示范的不倒娃娃没有加任何装饰,以此来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喜好给娃娃进行装扮。结果,幼儿做出了卷发娃娃、戴帽子的娃娃、戴项链的娃娃、扎小辫的娃娃、哭娃娃、笑娃娃、大嘴娃娃等十几种形态各异的不倒娃娃。教师为幼儿留下的想象空间,让幼儿迸发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三、引导幼儿探究,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为了达到某一个目标而探索、思考并付出劳动的活动过程。而贯穿于创造过程始终的内在动力,就是不断追求新价值的创新精神。在手工活动中,我们应注重让幼儿借助动作和思维去操作材料,让他们在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和尝试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孕育和引发。在剪纸活动《拉花》中,教师引导幼儿研究:拉花是怎样做出来的?是怎样连在一起的?用什么方法可以又快又好地剪出拉花?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去探索研究用同样的方法剪出其他形状的拉花或相连的其他物体。在自制玩具《纸袋人》的活动中,教师只示范了一个纸袋娃娃的基本做法,然后鼓励幼儿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不同人物的五官特点和装饰中的差异,创作出老爷爷、老奶奶、阿姨、叔叔、男孩、女孩等各种人物。教师再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幼儿的心理得到满足,激活他们新一轮的表现欲望。这样,幼儿会更大胆、更积极地去表现、去创作,从而制作出尖耳朵的小猫、长耳朵的小兔、圆耳朵的熊猫、狗熊,还有机器人、奥特曼等新颖有趣的纸袋玩偶。看到这些作品,我们不由得感叹,幼儿的创造力真是不可限量。
创造力是每个幼儿都具有的能力,虽然每个幼儿的技能发展水平不等,艺术表现能力不同。但只要我们在手工活动中坚持“以幼儿为本”,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大胆启发幼儿的想象,积极引导幼儿探究,以客观的态度接纳幼儿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让幼儿在手工活动中尽情地舒展动作,释放精力,放飞想象,大胆创作,就能使创新思维的萌芽在幼儿心中茁壮成长。
【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方法】推荐阅读:
怎样培养小班幼儿阅读能力的方法11-27
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幼儿的常规习惯09-04
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10-24
大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06-12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07-10
培养幼儿礼仪的教育随笔07-27
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论文08-19
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08-23
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幼儿兴趣的培养08-10
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培养的总结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