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2024-07-23

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精选15篇)

1.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篇一

在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课堂教学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足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小学教育教学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参与研究型教学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理解和运用,课堂上真的出现了开放的、个性化的师生平等交流的良好局面。新课改和我一起进入桥小已有四岁了,如果现在谈到新课程改革还仅仅是“新课程真好”,那课改在我区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开发研究,由澳发署资助的中国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参与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项目在我校的开展,就像一场及时雨为新课改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创新的模式把“参与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由理论变成了实践,由概念变成了能够操作的方法和技能,把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了,这正是老师们迫切需要的简便易行、操作性强、又融汇着新的教育理念的新模式和方法,可以说是直接从事小学教学一线教师的良师益友。在区教育局、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新课改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参与研究型”模式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学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小学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各科教学中,如何体现小学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教师应根据各学科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创设氛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以及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堂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教学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多元参与“、“交流互动”的课堂,以学生是否乐学、会学、学会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老师们要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是我一贯倡导的。如在教学一篇唐诗后,要引领学生阅读背诵更多的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教师要给学生推荐一些有趣、有益的《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做”把感情表达出来,让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习。

“让课程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课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课程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生活中的数学”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校园、教室、超市、车厢里…… 到处都会成为孩子们识字、学习知识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每一篇文章、每一科教材内容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二、课堂的问题意识--学生没问题,教师有问题。

学生没有问题,教师就有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不积极理睬,教师有问题;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有问题。有效的问题: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位置,用适宜的方式提出。课堂是要放手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课堂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局限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解决,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以前我们经常谈论的是: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 :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 !

三、怎样激活我们的课堂

1.自主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教师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开展课堂讨论。课堂组织形式本身也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学生可以自学、质疑、操作、探索,以及相互讨论、小组协作研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用这种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和学生围坐在一起共同参与讨论是很常见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也是无拘无束的 。教师由“主角”变为引导者、服务者,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发挥组织、引导、帮助、促进作用,互相学习,真正达到教学相长,互相促进。

2.有趣的作业形式

五花八门的教学内容和名目繁多的作业任务也要兼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理想,并常以自主活动的方式进行。为了解决自己热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很多的工作,如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到社会上做调查、写出报告等等。由于这些活动多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所以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带给学生由衷的快乐。对问题的答案教师并不做统一要求,而重在有自己的思考观点。学生可以探索,可以怀疑,可以批判,也可以标新立异。也许正是这种自主的精神,孕育出创新的火花,也使课堂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吸引力。

3.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面向生活的教学内容在面向生活的宗旨下,新课程教材的内容也多向社会生活各方面拓展,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成为新教材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阳光普照下,新的“参与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课堂成为孩子们人生成长的沃土;新的课堂教学应用全人类文化的神韵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引领他们登堂入室,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神奇美丽,充分享受徜徉人类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新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并期待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课堂]

2.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篇二

一、网络对学生的影响

1.积极影响

从上网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来看, 由于互联网这一媒体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形象性等许多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优点, 上网对中学生至少有以下的积极影响:

(1) 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 大大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 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促进学业;网络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 有助于青少年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是一个广阔空间, 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 有助于开发青少年的潜力。

(2) 网络上开辟了另一种人际交往方式, 对青少年用户的人际关系有了良好的影响;另外, 青少年受到网络这一新鲜事物的刺激, 比没有接触过网络的青少年更有创新精神, 往往有助于学习, 且不会出现“书呆子”现象。

(3) 可以对外交流。学生的一个被人经常提及的缺点就是缺乏信心, 不敢与外界对话、交流。现在有了互联网, 他们可以彻底克服这个心理障碍, 并且在对外交流的过程当中, 又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网络为教育资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不仅老师, 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各类教育网站获取学习资讯。

2.消极影响

上网这个数字化时代的新事物, 像一把双刃剑, 具有两面性。如果正确利用网络, 会对中学生的成长, 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网络并不是一个纯洁、健康的环境, 因特网上传输的不健康信息, 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也会对稚嫩的中学生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面对上网文化对中学生的冲击, 我们应对其负面影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 对网络把握方面:

由于电脑技术、网络技术越来越迎合人性化需求, 电脑文本已从最初的纯文字向集字符、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发展。如此, 中学生将对书本上的知识不知不觉中产生厌恶, 对学校正规教育失去兴趣, 容易迷恋上网。另外, 中学生虽然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很难做到学习和上网两头兼顾。有多少学生就是因为这样而坠落的。他们不是把上网当成是一种学习的方法, 而是把上网当做是一种时尚, 并且盲目地追求着他们认为时尚的东西。

(2) 在思想情感方面:

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 人际情感淡漠, 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青少年系列感情纠葛, 导致各种情感问题;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 会诱发青少年的双重人格障碍;网络操纵时间失控, 还会导致网络成瘾症, 使青少年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 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

(3) 行为方面:

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 但是由于信息传播的任意性, 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 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导致丧失道德规范。同时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 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 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 忘却了社会责任。

二、正确引导学生对待网络

1.指导学生加强社会实践

多让学生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力, 使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要加强对学生的写字、运算等基本功的操练。特别是对正在打基础的小学生和初中生, 更不能以电脑和网络来代替写字和运算。这样不利于他们协调性的培养和大脑的全面发育,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则弥补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缺陷。

2.提高学生对新事物的分辨力

要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 增强政治敏感力和鉴别力, 树立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感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 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使其在西方的价值观和腐朽生活方式、黄色信息面前, 能够自觉地抵制诱惑。

3.加强心理教育

首先, 应在学生上网前就向他们传播有关上网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信息, 以及防止心理障碍产生的方法使学生尽量避免上网。其次, 还有许多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会因为得不到别人的承认而沉迷于网络。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体会不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而上网打游戏, 可以获得虚拟奖励, 自我得到肯定, 给学习不成功者带来的压抑。

4.培养学生自控能力

网络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而不是生活的全部。上网必须带有一定的目的性, 并且还有时间上的限定。不论是为了查阅资料还是为了消遣时间, 都应有节有度。不要因为上网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破坏了自己的生物钟。因为引起了浓厚的兴趣而不分昼夜, 放弃原定的安排, 沉溺于网络, 显然是是不正常心理。因此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对于保持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

3.“教育本”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 篇三

“我们在采用教育上网本进行一对一学习实践当中,的确提前走了一点点。”北京小学走读部校长桑海燕在近日举办的“戴尔教育本新技术座谈会”上说:“到现在,我们已经实践了三个学期,应用状况比较好,效果也比较鲜明。”

2007年11月份,北京小学走读部一年级的一个班的孩子们每人都拿到了一个小巧可爱的学习用上网本(也称教育本)。教育本的使用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变化,比如,这个班拥有了自己的班级博客,老师、学生、家长都可以在上面做直接的交流;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成为电子日记;另外由于学生在网上获取的内容面扩大,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读写能力。

在上海嘉定区实验小学校长花洁看来,利用教育本进行一对一交互式教学实践,最大的作用是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现在我们不管用哪种方式上课,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非常少。课堂上的讨论时间往往只有一两分钟,其实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但是上网本可以支持每个孩子独立思考一些问题,想出解决方案。”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可以有针对性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同时,他有看法和想法的时候,可以及时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创作自己的作品。而且,在创作过程当中,还能够跟别人进行交流,及时给予评价。”广州市体育东路小学校长曾丽红对于教育本带给学生的改变也体会深刻,“这是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够实现的。”

上海市洛川学校校长刘爱武认为,教育本提供了 “一对一交互式教学”的条件,让老师能够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差异。比如说,课堂上老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就是根据教学需要可以随意把学生进行分组。“这样的确起到了交互促进和交互交流的作用。” 刘爱武说。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蒋鸣和总结说:“IT技术对于学习带来的改变,大概是三个关键词:一个是交互,我们的交互白板,许多的软件和设备都是为了增强交互,交互是课堂的本质;第二是社区学习。像班级博客就是这样的性质,加强互动、互助和沟通;第三个是移动学习。就是实现24小时,7天随时随地的学习。”

乡下的孩子可以连通世界

在城里,电脑变成了孩子的认知工具,就像他们日常使用的纸和笔一样。但是,我们看到,在中国的贫困地区,尚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有足够的作业本和铅笔,电脑似乎更是奢望。那些远在贵州山区、西北高原、东北密林里的孩子们,学电脑会有障碍吗?上网本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学习机会吗?

“一年以后,如果各位记者有兴趣,可以跟我们到农村最贫穷的地方去看一看,那里的变化太大了。” 蒋鸣和教授曾经在几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去做调研,当地的孩子从来没有见过电脑和鼠标,蒋教授只教了他们3分钟,孩子们就学会了使用键盘和鼠标,而且他们还用电脑写了了一小段文字。——无论多么贫困,使用电脑并不是一个障碍。

真正的障碍是,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不能获得这样一个对城里的孩子来说唾手可得的学习工具,他们中的很多人连纸张、笔等基本的文具都很短缺。但是,已经有一些好的迹象出现,乡下的孩子拥有电脑不再是梦想。一方面是因为政府的投入,另一方面是电脑价格的降低(3000元以下)将使得更多的乡下孩子可能拥有电脑。

4.父母该给孩子什么 篇四

天下为人父母,都注重孩子的教育。下面,转载一篇我敬重的老师关于孩子培养教育的方法,供参考。

如今的条件好了,做父母的都希望能给孩子多一些的东西,这样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方法是否得当,就值得研究了。

俗话说得好:“遗子一坛金,不如教子有本领”。说的是给孩子金钱财物,不如教孩子实际本领。细细想来,这话是不无道理的:现在的竞争这样的激烈,你给孩子再多的财富,到头来也有坐吃山空的时候;还不如好好培养孩子,教他真正实用的本领,好为他在将来自立于世、自求发展打好基础。

孩子的儿童时期,是培养智力、毅力、能力的重要阶段。除了今后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外,家长要使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就应该好好地利用这段时间,着手于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好智力的开发、毅力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

培养孩子的方法是很多的,根据我的经验,给孩子选择学习一件乐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音乐是人精神的维生素,音乐能激发孩子的热情,吸引孩子的兴趣,凝聚孩子的注意力;音乐有益于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的开发,使你的孩子更加的聪明。

儿童时期的孩子,大脑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而人的大脑两个半球的发育是不平衡的,这与我们习惯于用右手、较少用左手有关。通过学习乐器,比如说学习二胡,就可以使孩子的左右手以及与之相连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开发,从而提高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动作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和智力的提高。

孩子在练习二胡的时候,眼睛要看乐谱,耳朵要听琴声,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弓推拉,看似简单,实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听力、协调能力、意志力与耐力都得到了训练;孩子每一天的练琴,手指都要有成千上万次有目的、有控制的按抬,左手在弦上快速、协调地运动,右手也要恰当与之配合,这就有效地刺激了大脑的神经系统,对促进大脑发育有着非常好的效果,这比吃什么营养液、补脑液都要好。

二胡的乐音接近于人声,可以直达人的心灵,优美的二胡曲凝聚了民族音乐的精华,这对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趣,陶冶孩子的情操都有着特别的益处。

孩子在学习二胡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就是能不能“坐得住”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大都有“多动症”,静不下来、坐不住,这就给今后的上学留下了很大的障碍;如果在学前阶段就先让孩子学二胡,让孩子首先能够静下心来坐得住,就为今后孩子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学习二胡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挫折,克服了这些困难,战胜了这些挫折,就会使孩子的意志品质得到提升。学习二胡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孩子坚强的的毅力、持久的耐力和良好的注意力的过程。

孩子们在学习二胡的过程中,还要参加一些表演,比赛和考级活动,这也能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临场经验和竞争意识。二胡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孩子外出学习、交流、表演,都很方便。孩子长期浸润在良好的艺术的氛围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必然会与众不同,这会给他带来兴趣、喜悦和自信,使他的性情更加地开朗、大方。

上面所说的,只是以学习二胡作为例子,不是说非学二胡不可;家长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孩子的爱好,选学一样乐器,比如琵琶、古筝;钢琴、小提琴等,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5.吃什么给孩子补脑呢 篇五

鸡蛋中含有较多的卵磷脂,可使脑中乙酰胆碱释放增加,提高儿童的记忆力和接受力。如果儿童每天早餐能吃1-2个鸡蛋,不仅可以强身健脑,还能使上午的学习精力旺盛。

2、鱼类

鱼肉含球蛋白、白蛋白及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及维生素等。

适当摄取可增加和改善儿童的记忆力。但要注意鱼刺。

3、牛奶

每100克牛奶含蛋白质3.5克,钙125毫克。钙可以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儿童每天早饭后喝一杯牛奶,有利于改善认知能力,保证大脑高效地工作。

4、肝肾

动物肝脏和肾脏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糖脂质,并含有多量的胆碱和铁。胆碱能改善大脑的记忆。铁质供应充足,红血球运输氧的能力就强,大脑得到充足的氧气,使思路更敏捷。

5、大枣

大枣每100克含维生素C高达380-600毫克,被称为活维生素C丸。维生素C可使大脑功能敏锐,加强脑细胞蛋白质功能,促进脑细胞兴奋。

吃什么给孩子补脑呢?孩子补脑的关键主要是在于能促进大脑的发育。所以与年轻人选择的补脑产品是不同的,当然为了避免影响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育,应该慎重的选择补脑产品,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影响了孩子身体的发育状况。

6.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篇六

为什么给孩子报兴趣班孩子还是学不好?有些家长焦急的问道。父母总是希望为孩子一手操办所有的事情,上到报各类补习班、兴趣班,下到孩子每日的饮食、着装。但不少孩子表示,父母的一片苦心有时候不但会帮倒忙,还会激化家庭矛盾。

“我本来很喜欢弹钢琴,但是因为其他很多孩子都去考级,我妈妈就跟着了魔一样动不动带我去训练,还说‘过了十级就再也不管我练不练了’。”采访中,一位被认为是“钢琴神童”的小男生无比愤恨地告诉记者,他发现妈妈让他学琴的目的是自我炫耀,根本不在乎他的喜好。“她认为我这个有天赋就拼命去搞特长,令人厌烦。”

力学小学五年级的小奚告诉记者,她最烦老爸在她做数学题的时候唠叨。“每次我做数学题时,他就喜欢站在我身后边看题目边说,‘这题按什么思路解最好,那题的解题方法多绕了弯路。’其实不用他说,我自己也能思考出来啊。”奚同学说,虽然自己也能理解父亲是关心自己,但这样的疼爱方式还是让她觉得“吃不消”。

五年级的李同学说,现在到了高年级,自己也知道要抓紧每分每秒时间,但有时候做完作业刚准备看会课外书调节一下,老妈就开始唠叨了“还有一年就小升初了,要多把时间放在学习上面啊。”李同学说,这样的唠叨既打乱了自己的复习节奏,也无形中增加了自己心理上的压力。

7.给孩子一点挫折教育 篇七

———题记

现在城市中, “四二一”式家庭居多, 所以家长们对保护孩子的安全成了第一要务。家长们过度的保护, 过度的迁就, 因噎废食、过分规避风险, 目的在于能让孩子健健康康地长大。试想在“温室”里长大的这些“独苗苗”们能有多少自我保护能力呢?“跳楼一族”的出现使我们不得不对他们的成长有些担忧。所以我们不妨在幼年时期就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 早一些磨炼他们的意志。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就业和创业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是我做为一名幼儿教师, 更是一名普通的家长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一点不成熟的观点和一些尝试。

一、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在非洲的奥兰治河的两岸, 有野生的羚羊群。动物学家们对它们进行了长期的观察, 发现生活在东岸的羚羊不仅奔跑速度比西岸的羚羊快, 而且繁殖能力也比西岸的羚羊强。为了研究两岸羚羊的不同之处, 动物学家们在两岸各捕捉了10只羚羊, 分别送到对岸。一年后, 由东岸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6只, 而由西岸送到东岸的羚羊则只剩下4只。究其原因是东岸不仅生活着羚羊, 还有一群狼, 羚羊们为了不被狼吃掉, 不得不每天练习奔跑, 从而使自己强健起来;而西岸的羚羊因为没有狼的威胁, 过着安逸的生活, 奔跑能力不断降低, 体质也不断下降了。

这个研究发现告诉我们, 人类和动物在生存能力方面是一样的, 只有不断经受困难和挫折锻炼的人, 才能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生存能力。挫折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不可能一辈子替孩子遮风挡雨, 让孩子生活在温室里。

二、挫折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

1. 利用乡土教材进行挫折教育。

我的老家在农村, 7岁的小侄子就一直生活在那里, 他和我女儿同岁, 于是我把他们带到一个小山坡上, 我为他们安排了这样一项活动:摘一把酸枣, 捉三只蚂蚱。结果我侄子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而我女儿却遇到了很多困难:在地瓜地里让长长的蔓子缠住了脚, 拌了好几个跟头, 在酸枣丛中, 她的裤子被枣树上的钩刺钩住, 急得大哭。这时, 我并没有急于出手帮助, 而是热情鼓励。经过努力女儿终于把一把酸枣和三只小蚂蚱交到我手中, 女儿脸上也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2. 选用合适的周边环境利用孩子所掌握的技能进行挫折教育。

孩子到了六七岁, 就有了一定的生活知识, 比如他们能说出父母的名字, 自己的家庭住址及父母的电话号码。一旦在街上走失, 知道找警察帮忙。那我们就可以试着锻炼一下孩子:那天天色已晚, 街上亮起了路灯, 我趁她不注意悄悄躲了起来。她先是一愣, 四面张望, 接下来是一阵大哭, 大约5分钟后, 突然停止了哭声, 她大步向前走去, 我在夜色中跟踪着。她在一个电话亭前停住了脚步, 怯怯地往里望望, 慢慢地走了进去, 不一会儿, 我的手机响了, 我打开手机, 里面传来电话亭老板的声音……

3. 机遇性的挫折教育。

和孩子一起观看一些耐挫折教育影片, 进行适时教育。比如电影《小鬼当家》, 这就是典型的耐挫折教育, 孩子们或多或少地会从中受益。还可以组织孩子们爬山、搞种植、养殖小动物、小制作、游戏比赛等等, 这些活动中孩子会受益多多, 无论从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变得坚强一些。那是在我女儿12岁的时候, 我突然生病住进了医院。我想借此机会锻炼一下孩子。于是洗衣、做饭……所有家务活都由她承担下来。特别是晚上, 她害怕一个人呆在家里, 就请了邻居的小姑娘为伴。一个月过去了, 我女儿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学会了做饭, 在星期天还把她包的饺子送到了医院, 我吃着略有咸味的饺子, 我连连称赞:我女儿真棒。

当然, 挫折教育并不仅仅是让孩子吃点苦, 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面对困难并战胜挫折, 建立自信、乐观的品质, 培养起一种耐挫折能力和品质。

三、挫折教育应注意的事项

1. 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各不相同, 尤其是孩子, 超度的挫折会给孩子造成身心上不必要的伤害, 使孩子产生消极心理。因此, 作为家长首先应全面了解孩子, 知道孩子的优点和缺点, 长处和短处, 从而掌握好挫折教育的“度”。既要有一定的困难和压力, 又要让孩子经过努力后能感受胜利的喜悦。

2. 安全第一, 排除危险, 这是实施挫折教育最关键的一条。

3. 挫折教育与赏识教育相结合。让幼儿从小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意识。如让幼儿自己跌倒自己要爬起来, 让幼儿自己进餐、盥洗、入厕、穿脱衣服、整理收拾文具等。这些对幼儿来说并非容易的事, 要经过反复训练, 当孩子遭遇失败时, 我们就要给予鼓励, 告诉他“你行, 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来我们一起想办法……”有了父母和老师的鼓励, 孩子会对自己充满信心, 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当孩子经过努力克服困难获得成功时, 我们就要给予由衷的表扬, 抱一下, 亲一下或者摸摸他的小脸, 哪怕是很小的成功, 都要让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胜利的幸福。

只有认识到挫折教育的价值, 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孩子才会在遇到挫折时表现出坚强、勇敢、自信的精神, 长大了才能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克服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挫折, 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摘要:只有不断经受困难和挫折锻炼的人, 才能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生存能力。挫折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不可能一辈子替孩子遮风挡雨, 让孩子生活在温室里。

8.该给孩子看什么样的电影? 篇八

正文:欧洲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这是一片你说你喜欢看电影,别人不会认为你不务正业,反而觉得你有艺术素养的神奇土地。在这里,“文艺青年”居然是个褒义词。这里的青少年很早就学会了精神上的独立,尽管他们并不像美国青少年那样早地学会经济上的独立。这让欧洲人拍摄的儿童片有着一种超越幼稚的充满思辨的气质,内容上又不会有少年观众不能接受的尺度。至于那些数不胜数的用儿童的故事讽刺成人社会、让成年人汗颜的欧洲电影就更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美国的青少年之所以很早学会经济独立,是因为美国是一个钱味很重的社会,干什么事都要钱,为了交得起这些钱就要想办法赚钱。好莱坞的同仁们想明白了,我把你哄高兴了,你不就乐意掏钱了吗,我把小孩哄高兴了,大人不就乐意掏钱了吗。2014年动画片《乐高大电影》票房高居年度美国第四,全球4.6亿美元票房,尽管动画片制作费连年上涨,基本上论亿计算,但是《乐高》把大伙儿哄开心了,华纳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好莱坞流水线的高效把全球的电影市场冲击得七零八落,但拥有匠人精神的欧洲人,依然不紧不慢地产出着充满童心的作品。比如《超级无敌掌门狗》,最早是暗黑的英国人在1990年代拍的一个系列短片,酷狗呆主人的组合,借助奇特的想象力走悬疑路线,结果拍到第2集《引鹅入室》的时候就火到美国去了,拿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英国制作方顺应潮流,在2005年联合美国梦工厂推出了85分钟的电影版《人兔的诅咒》,又一次反攻奥斯卡成功,拿下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名利双收。暗黑的英国人拍了一部很接近好莱坞流水线喜剧风格的动画片,但是人家敢在给小孩看的动画片里玩粘土定格,敢玩暗黑悬疑,美国人就不敢。

2006年波兰人拍了一个定格动画《彼得与狼》,虽然没对白,确实一个相当好懂的小孩逮狼的故事,感动了一大批孩子甚至成年人,而且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从这个案例也可以看出,低幼什么的不过是无能的创作者为自己找的借口而已。

动画片这种东西比较容易在视觉上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但是儿童观众并不都是奥斯卡评委的那种“低幼”水平,孩子们长大了成为怎样的人,完全取决于早期教育。如果一部动画片能在画面上能吸引小孩,内容上又比爆米花故事有所提升,又能照顾到儿童的接受程度,就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的素养,妈妈再也不担心孩子看多了会变“脑残”。关于政治不一定要粗暴地对孩子说“你长大就知道了”,《我在伊朗长大》提供给我们一个独特的视角

2007年法国和伊朗合拍的《我在伊朗长大》就很温柔地对伊朗政治人文社会进行了戏谑的描述。政治电影并不只是惊悚血腥夹枪带棒,像本片一样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平和地看待这世上的风云巨变,不正是我们应该给孩子进行的教育吗?

爱尔兰、法国和比利时在2009年合拍的《凯尔经的秘密》主推明亮的画风和爱尔兰历史人文风情,看得文艺青年们如痴如醉。2011年法国人还拍了两部很有特色的动画片:《夜晚的故事》使用规整的平面棱角图案绘制人物形象和背景设计,给观众讲述了6个醒世恒言一样的故事;《画之国》的色块运用得奔放自如,动画与真人结合,对意大利威尼斯的风土人情很优雅地进行赞美。

给孩子们看过这几部电影之后,他们对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的基础了解就差不多齐活了,剩下的就是在对粉丝电影趋之若鹜的同时,自己去探索这个神秘的世界了——没办法,粉丝电影的能量是很难抗衡的。孩子们从上面这些电影里了解世界,也应该从拍给他们和爸妈看的电影里了解他们自己。无论是否每个欧洲人都那么有素养,他们拍的家庭片中总少不了高贵的气质。

英国老导演约翰·保曼在1987年拍摄了家庭喜剧电影《希望与荣耀》。这是一部正大剧场播放过的电影,连领导都爱看,受众面之广阔可见一斑。故事从头到尾都处在二战时期,男主角是伦敦一个普通家庭的小男孩,片子本身说的都是家长里短,打板球、吃果酱、去爷爷家串门、姐姐谈恋爱妹妹调皮等等,到处都是冷幽默,但是天上时不时飞过的战斗机、扔下来的炸弹都在提醒观众,电影在为你讲述二战期间的民间历史。只不过,导演站得高看得远,战争是被弱化的故事背景,战争乌云没有打扰孩子们心中的宁静和希望,情绪上特别励志向上。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批判了皮鞭和体罚,用歌声感化失足少年,不仅感化了片子里的失足青年,也感化了银幕前的文艺青年,后来这首童声合唱的歌曲也唱遍了全世界。最难能可贵的是,很多欧洲导演也和宫崎骏一样,年过花甲也能保有童心,当代超现实主义电影代表人物之一让-皮埃尔·热内,在60岁拍了一部《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表面上是一个古灵精怪的男孩离开不负责任的父母离家出走的故事,但全家人凭借对彼此深沉的爱与包容最终达成和解的结局,让胸口满满都是正能量。

经典的欧洲家庭片,没有人把“我爱你”喊得口干舌燥,也没有人哭得梨花带雨,家庭成员之间的幸福感都被内化了。親情可以被拓展到任何由独立个体构成的群体中,大人和小孩的关系在这些影片中非常单纯,就算你不是我亲爹亲妈,只要你爱我,我就跟你好。2010年,法国鬼才动画导演西维亚·乔迈的《魔术师》再现了法国老一辈喜剧大师雅克·塔蒂的剧本,过气魔术师和小女孩相依为命,为旧时代逝去的辉煌唱挽歌,尽管画面安静人物渺小,但是动荡年代里支撑他们度过一切苦难的父女亲情大气磅礴。具有同样效果的是比利时资深电影人达内兄弟2011年的作品《单车少年》,这部获得戛纳影展评审团大奖的作品是《魔术师》的镜像,叛逆小男孩到处惹事,女理发师不问回报对他付出关爱,熊孩子逐渐醒悟,对她产生胜似母女情的依恋,成长为一个善良的男孩子。

值得一提的是,《魔术师》和《单车少年》都非常适合父母带孩子们一起观看,可以让孩子们对世界的认知,并不需要去触碰专属成年人的题材,就能从单纯对亲情的理解,潜移默化过度到以更成熟的方式处理任何一种人际关系。与此同时,对于年龄更大一些的孩子,欧洲的家长也会早早开始指导他们接触成年人的世界。成年人嘛,想的无非就是那些事,大家都懂的。假如看惯了合家欢电影的孩子们走到人生岔路口,不能让他们迷失在成长的道路上。

英国电影《成长教育》选择了轻喜剧的风格,易于孩子们接受,谈论的却是成人社会最沉重的两个话题:钱和感情。这个话题太沉重,20多岁的女孩遇见渣男都够喝一壶的,更别提片中这个涉世未深的小女孩。所以,这部电影就特别适合家长坐在旁边,指着银幕上花枝招展的凯瑞·穆丽根对孩子(尤其是女孩子)说“绝对不能学她”,无论如何都不该贪图坐享其成而失去自我,即使陷入迷茫时更加努力读书,为自己奋斗。

另一方面,欧洲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是敬畏而坦然的,死亡不是极度痛苦呼天抢地,而是一种使人成长的情感救赎,生死离别是人生中最好的成长教育。1996年的法国催泪大片《小孤星》讲述了4岁小女孩因为无法相信母亲去世的事实,一直相信母亲会回来,但故事的最后她并没有被伤痛击垮,而是更加正能量地活下去。与之成为镜像的是2001年为意大利导演南尼·莫莱蒂赢得戛纳金棕榈奖的《儿子的房间》,丧生的是孩子,悲伤的是父母,即便是悲痛到不能自已,电影仍然让父母保有积极的情绪,让他们的感情有所寄托,斯人已逝的痛苦可能一辈子都不能解除,唯有积极地继续活下去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选择。

即便有《无敌掌门狗》的高票房,《魔术师》的好口碑,《儿子的房间》的获奖,儿童少年题材的电影却不可能成为市场主流。就像本文开场所提及的,欧洲人认为电影是艺术素养的符号,文化产业一直是他们重点扶持的部分。不过,和韓国电影振兴委员会扶持类型片、规范制作工业、培养电影市场不同,欧洲人扶持儿童片的目的不是钱,而是纯粹为了拍出好的儿童片。为此他们发起欧洲儿童少年电影协会(European Children’s Film Association),致力于支持和推广世界范围内的儿童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宣传、展出和教育,建基金搞创投,办网站印杂志,评奖项开讲座,触角已经伸到全世界,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协会也是该协会的会员组织。

9.科学课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 篇九

小学科学课是干什么的?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教学都是以文字、符号、数字、图形、图像等形式与学生的心智发生联系的,惟独小学科学是以事实(即活生生的实体、实时产生的现象等)与学生的心智发生联系。”也就说,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如果让学生观察一只猫,若是观察的是一只活生生的猫(不管在课内还是课外)那是科学课,若是观察的是图片上的猫,那绝不是科学课,也许是美术课,也许是语文课或者是其他学科了。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孩子们学习科学的广阔天地在哪?教室之外的大自然啊!可见科学课为孩子创造了走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机会,为孩子们提供了“看见晚霞与星空”的条件。可能有的人会这样说:“看见了‘晚霞与星空’又有什么用呢?考试又不会考晚霞和星空。”这也许不仅仅是少数人的想法,你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但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没有见过晚霞和星空的孩子能对课本上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理解吗?能想象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吗?能描绘出“彩霞满天”“落日熔金”的景色吗?“这种没有与大自然沟通的生活,对于语文教学意味着什么?对素质教育意味着什么?对人的一生,又意味着什么?”

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经济领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已形成了共识。其实“科学发展观”在我们教育领域同样适用,我们教育也要讲科学发展观,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但学生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孩子的童年为代价,环境污染可以治理,人的童年可不能再来,杀鸡取卵的方法实在不可取。笔者归纳了一下,科学课至少给孩子们带来三点好处。

一、为孩子创造幸福的童年

这是从孩子的精神生活层面来说的。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对儿童来说,他们不懂得生命的意义,但是他们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与幸福、痛苦与难熬。

近日,我看到一篇文章,说现在孩子的童年期在缩短,起初感到纳闷,一个人的童年期应该是等长的,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的一生总是经过童年、少年、青年等时期,童年期怎么会有长有短呢?但仔细一想道理不是没有,现在儿童真正的童年期是在缩短。回想起自己的童年,“野”的时间比较长,已经上初中了心思还不在读书,身在课堂心在课外。而现在的孩子没有多少时间“野”了,整天在管教声中生活着。

我时常有这样一种想法:游山玩水为什么人人都喜欢?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不管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无一例外,这我们可以从旅游景点就可得到验证。“游山玩水”无非是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嘛!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现在虽然脱离了大自然,但在我们的血液中肯定(从科学的角度应该用“也许”)流淌着进化前的动物因子(我暂且不用“基因”两字),从而一亲近大自然就感到快乐、愉悦。如果这个命题成立的话,那么对儿童来说,亲近大自然是幸福快乐的更在情理之中了。科学课中饲养小动物、栽培花草、观察当地的植物、认识常见的动物、研究植物的根茎叶、做蚯蚓找栖息环境的实验、研究士壤的成分等等活动,为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创造了条件。当然让孩子们亲近自然的途径有多种,但我们的科学课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途径。

童年的快乐在哪里?应该是在春天的田野里,在夏天的池塘里,在秋天的果园里,在冬天的雪堆里。

二、为孩子丰富人生的经历

这是从孩子的生活经验与方法层面来说的。民间有句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道理何在?老人的经历丰富也。还有一句话:“见多识广”。这个“见多”就是经历多。经历是什么?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经历”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因为你经历了你就会牢牢地记住了,有的甚至会使你刻骨铭心永记心间。有了经历就有了经验,有了经历就有了体会,有了经历就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经历就能预测事情的发展和结果,能帮助你正确决断。正如常人所说:“不让其品尝不知何为苦,不让其跌倒不知何为痛。”“尝过了甜酸苦辣,不食之也知其味也”,亲身见过或做过与从书本上看到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人一生中经历过的事情有千千万万,但孩童时期做过的事往往会终身难忘。我们的科学课就能为孩子们增加经历。举个例子:让孩子们养几条蚕,他们会小心喂养、精心呵护,他们会把蚕宝宝当成自己的心肝宝贝,眼见蚕宝宝一天一天长大的兴奋与愉悦,亲睹蚕宝宝不幸后的悲伤,眼见蚕宝宝成长、蜕皮、结茧的历程,孩子们定会一生难忘。这样的经历能使孩子们对“春蚕到死丝方尽”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经历能使孩子们懂得生命的宝贵,懂得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有这样的经验,孩子们往往推测到其他生命的成长历程。有这样的方法,孩子们往往也能推及到饲养其他动物的方法。这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吗?

三、为孩子提供知识的源泉

这是从孩子的知识层面来说的。人获得知识的途径无非是两条:一是从自己的亲身实践中获取知识,也可叫做直接知识;另一个是从书本上或通过他人口授获得的知识,常叫做间接知识。直接知识习得慢数量少但记得牢,间接知识习得快数量多但易忘记。我们教育界常说的“听过的会忘记、看过的会记住、做过的才会明白”就是这个道理。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个人的知识是按一定的图式建构的,好似滚雪球先有一个核心再越滚越大,也好比一棵树先有一个根再从根上长出繁茂的枝叶来。那么这个“核心”、“根”是什么?用现在教育心理学上说法,就是知识的“锚桩”,就是亲身实践中所获得的直观的形象的知识。有了这个“核心”、“根”之后就可通过同化、顺应把后来获得的知识(主要是间接知识)建构到这个知识体系中形成较为稳固的知识结构。现在儿童由于实践经验的严重不足,直接知识的贫乏,其认知结构的“核心”越来越小了,导致知识掌握不深刻、理解不透彻。我们科学课就能为孩子们获得直接知识创造条件。举个例子:鸡是不是鸟?在孩子们的知识结构中普遍认为鸡不是鸟而是家禽。在科学课上让孩子逐一比较鸟与鸡的外形特征,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推翻了原有的“鸟”的概念逐步建立起了新的“鸟”的概念,然后这个概念便成为以后学习鸟类的“锚桩”,再也不会把鸭子排除出“鸟”的行列了。所以不能小看我们的科学课,它能为孩子学习其他学科提供知识的“锚桩”。上面所说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春蚕到死丝方尽”等就是极好的例证。

10.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篇十

是否有必要给幼儿报暑假兴趣班,主要是根据每个家庭及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定。

一是家庭经济情况不同,比如编程兴趣班的培训费用相对要高,那么可能经济条件稍差的家庭就不愿意给孩子报编程兴趣班;

二是孩子个体的差异,有的孩子喜欢绘画,有的喜欢舞蹈,有的喜欢运动,所以暑假兴趣班的选择要尊重孩子兴趣及个体差异;

三是根据上兴趣班的目的来选择,比如有的孩子英语较差,所以家长可能会选择给他报英语班来培养他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再比如有的家长觉得孩子不善言辞,所以希望给孩子报口才班来提高孩子的语言技能;

四是孩子兴趣班的选择受生理年龄的限制,比如你让三岁孩子去学编程显然不太合适,学舞蹈也要等到孩子四岁以后才可以,而三四岁的孩子却可以学绘画以培养他们的专注力。

所以,是否要给孩子报兴趣班,是要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才能决定的。

那么,幼儿适合上哪些暑假培训班呢?

1.绘画

孩子从一岁开始就拿着笔四处涂鸦,什么墙、床单都逃不过他的“魔掌”。对于绘画的好处大家也是众所周知,比如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提高孩子的手脑协调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对于两三岁的孩子而言,家长可以陪着上一些亲子课,陪着孩子一起作画,保持和激发孩子对绘画的兴趣,不需要让孩子进行系统地学习。

对于四五岁的孩子而言,此时是上绘画班最好的年龄。因为四五岁是孩子从涂鸦期向象征阶段过渡的时期,此时让孩子学绘画可以提高其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另外,在给孩子选择绘画班时要注意,尽量选择开放性思维的培训模式,让孩子自由发挥,比如手指手掌绘画,棉签画,吹画,水彩画或其他涂鸦式绘画,而尽量避免选择简笔画,涂色绘画,描摹绘画等,因为这样会禁锢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舞蹈

现在的女孩子几乎都在学习舞蹈,而每次问及家长为什么让孩子学舞蹈,其回答也大都是为了训练孩子的形体,提高孩子自信心和审美能力。其实,幼儿舞蹈是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综合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明显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但是,鉴于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大部分专家都建议孩子必须在四岁以后才能上舞蹈兴趣班,甚至有的建议是孩子六岁以后才可以。

3.外语

孩子在两三岁时处于发言发育最快的阶段,此时就可以给孩子听一些英语儿歌来“磨耳朵”,此外还可以给他看英文动画以创造一种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外语学习的兴趣。虽然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学习外语,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口语发音也越来越固定,想要改变发音会越来越难,所以还是从小培养的好。

4.书法

现在的人都习惯了用电脑打字,久而久之很多人对写字都生疏了。其实然给孩子学习书法,主要是培养孩子对写字的兴趣,锻炼手脑协调能力,陶冶孩子的性情。至于学习书法的年龄,建议从5-6岁开始接触为好。如果想要通过书法提高孩子书写的规范性和艺术性,则需要在孩子7-10岁时进行学习,并可以搭配国画同步学习,提高审美和对运笔的感触。

5.乐器

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年龄很小的孩子在演奏钢琴,很多家长就开始疑虑,这么小的孩子能学会吗?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一般专业老师建议女孩4~5岁可以学钢琴,男孩5-6岁可以学钢琴。此外,建议4-6岁的幼儿可以学习小提琴演奏。这是因为学乐器非常讲究童子功,如果学琴年龄过大不利于训练手臂和手指的拉琴功能,某些复杂的动作反而在年龄小时容易掌握。

除了上述几种兴趣班外,建议幼儿也可以学习围棋、象棋,因为这样可以让孩子在输赢之间经受挫折教育,并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另外,对于乐器的学习,不建议让太小的孩子去学古筝、琵琶等,因为孩子的手指力量还很薄弱,学这种力量大的乐器不利于孩子的手部发育。 总结

11.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篇十一

哈佛肯尼迪学院公共政策教授克里斯托弗·艾弗里与斯坦福经济学教授卡罗琳·霍克斯比发现,家庭收入水平处于最低25%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仅34%到美国竞争性最强的前238所大学就读,而家庭收入水平处于最高25%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此项比例则为78%——这里评估“优秀”的标准是SAT测验得分与高中成绩。

该研究有着超乎寻常的大样本,其结论得自一年时间内参加SAT考试的美国高中生全体。与此同时,我最好的朋友在主持哈佛招募芝加哥贫民区烂高中的尖子生的宣讲会时了解到,尽管这些学生在中学里出类拔萃,却大多不知如何以一种吸引哈佛眼球的方式去展现自己的入学申请。

这两则消息让我陷入沉思:关于一流大学招收弱势家庭学生的艰难探索,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哈佛、耶鲁等的官方说法。在哈佛少数民族招生办公室工作时,我曾把这件事想得很天真——哈佛公开提倡招收贫困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理念令人眼界大开。哈佛说:我们的学生60%以上接受按需经济资助,10%是非裔美国人!9%是拉美裔!17%是亚裔!

这些数字在我心里打下了如此深刻的烙印,以至后来只要有人愿意听,我就会学舌一番。你认为哈佛是精英教育?再想想看吧!瞧瞧它倒贴了多少助学金!瞧瞧这儿有多少少数民族学生!

名校“多样性”不过是看上去很美?

学生弱势家庭背景和种族的多样性在哈佛录取中属于优先考虑的条件,这无疑是值得学校自豪的。然而,如果我们再深入观察,更复杂的图景便将呈现眼前。种族多元化很对很好,但倘若所有少数民族学生都来自中产阶级或上中产阶级家庭,那你的多元化不就局限在阶级界线里了吗?

组成哈佛亚裔的大部队是华裔美国人,而他们当中,大多为上中产阶级出身,有手持高学历的“好爹好妈”。同时,说起非裔美国学生,人们脑子里浮现的刻板印象通常是:他们往往来自弱势家庭;但在哈佛,很多非裔学生事实上不仅没挣扎在贫困线以下,还来自殷实的中产阶级和上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有研究生学历与白领工作。

真实情况是,这些富裕的非裔美国人中,有一部分乃父母受过良好教育、位列“知识精英”群体的第一代移民。

看到这里,你开始明白我的话锋所指了吧?在哈佛或其他精英高校里,拥有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并不等于实现了学生的家庭背景多样性。

哈佛有20%的学生来自年收入在65000美元及以下的家庭,因而,他们也无须支付学费——这确凿是事实,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哈佛经济资助计划”;它除提供大量助学金外,还聘用哈佛的低收入家庭学生到高中去做招生宣讲。但我不禁会想,如果有更多弱势家庭学生能获得帮助资源来申请哈佛的话,这个20%会不会变成30%呢?

也许吧,尽管哈佛和它的对手——普林斯顿相比已经做得很好了。普林斯顿一直力图与哈佛在“最好的经济资助政策”这点上一争高下,但它仅有12%的学生属于联邦佩尔助学金(联邦佩尔助学金主要颁发给家庭年收入在2万美元以下的学生)的家庭,而哈佛这一比例为19%,哥伦比亚大学则为29%。

中产艾姆赫斯特学院招收贫困生“三板斧”

那么,这些大学要怎么做才能使本校学生家庭背景更具多样性呢?

艾姆赫斯特学院,美国最顶尖的文理学院之一,近年来积极并且成功地招收了贫困生。它所采取的是基于加州大学做法的3种方式:一是加强低收入家庭学生经济资助计划;二是通过转学项目招收社区学院的优秀学生;三是给贫困生以些微的考试分数“照顾”。

第一种方式没什么可发挥的,这种做法正被一流大学践行。

第二种方式相对常见,但可能会引起质疑:如果允许社区学院学生转入全美最好的本科生院之一,也许将稀释这塘卓越人才的蓄水池。目前已有数个研究表明,大量聪明的、来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的学生去了离家近的社区学院或不“挑三拣四”的四年制州立本科学院;不过很讽刺的是,这使得他们从大学毕业的几率变小了。

而与之相反的是,到竞争性强的大学就读的低收入家庭学生,其毕业的可能性却更大。如此,艾姆赫斯特学院的第二种方式事实上就给了那些才华横溢却没有资源、不懂如何申请竞争激烈的大学的穷孩子又一次机会。

第三种方式可能是最富争议性的,因为它赋予了一种被有些人称为“不公平”的优势,是针对贫困者的平权行动。而在我看来,其实可以参考过往研究的结论,从数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

在一流大学里,校友的孩子、少数民族学生(亚裔除外)和体育特长生都在录取上享受特殊照顾;换言之,如果你的父母上过哈佛,如果你是非洲裔,或者如果你是顶级“灌篮高手”,跟其他同条件申请者相比,你被哈佛和耶鲁之流录取的概率就更大。但据前文提及的研究显示,如果你是穷人,跟申请材料大抵相当的学生相比就没什么优势。

如此便公平吗?你住在穷乡僻壤的小镇,所能获取的资源有限,课余需要打工以维持家人生计,为了上一所好点儿的高中路上得花掉一个半小时,而你的考试分数跟一个在曼哈顿长大、就读于离家一刻钟的私立中学的孩子一样多,并且你没有“加分项”来享受特惠。如此便公平吗?

向贫困生倾斜也许不是完美的“科学”举措,但从很多维度来讲,它是公平的,甚至可以说是“大学爱才,取之有道”。

多样性为何如此重要?

吸纳更多贫困、聪明的孩子不完全是大学的责任,也无法仅凭大学的一己之力。怎么能指望一所高校有“天罗地网”和强大的资源去向那么多的弱势家庭孩子伸出橄榄枝呢?正因为如此,各式各样帮助弱势家庭孩子的非营利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其中,有些是从“娃娃”抓起,通过奖学金将贫困生、少数民族学生安插进一流私立高中,从而使其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升学辅导;另有项目向在校表现突出的贫困生提供集中的导师辅导,并在入学申请上提供帮助;还有少数公益项目“承包到底”,保证参与的学生会被竞争激烈的大学录取,只要他们保持达到一系列的学业标准,并且全程参与大学预科课程项目。

虽然目前这些还不完善,也往往属于人力密集型工作,但看到社会已对高等教育入学通道产生了足够的重视,并通过自身力量的介入来解决这一问题,在我看来是十分可喜的。但光靠非营利组织“一厢情愿”地为贫困高中生做好升学准备还不够,还得要大学愿意投钱招收此类学生。越是资源丰富的大学,就越该投资在学生家庭背景的多样性上,如此才能“不拘一格”收获最卓越最聪明的人才。

12.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篇十二

目前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普遍追求精英教育: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 越发显得被动与依赖, 缺乏主动性, 缺乏对知识的个性化理解。常常有老师抱怨, 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在认真听讲, 可测试成绩一出来, 试卷上的表现却让人目瞪口呆。“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曾有位辍学生留给了我一封信, 信中提到:“走进教室, 感受不到丝毫班集体的温暖, 觉得自己像是走进了空旷的原野很孤单、很无助、很恐惧。”从某种程度上说, 教育漠视人生命的需要, 淡漠人心灵和智慧的开发, 忽略人情感和人格的陶冶。

因此, 教师应该转变思想, 把“人”放在首位, 关注学生的生活, 关心学生的成长, 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太阳一出照四方”

教育是为“人”服务的。“人”是教育的对象, 也是教育的灵魂;“人”是教育的起点, 也是教育的终点。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 提倡感性教育, 这是针对人全面发展、人格完善提出的。在教学实践中, 德育不仅是道德的生硬灌输而且是完美人格的培育;智育不仅是知识的单向接受, 而且是诗意思维的培育;体育不仅是身躯的单调锻炼, 而且是健美人格与健康心理的培育。这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相互促进的教育, 只有这样的教育, 才能“培养出具有人本质的全部丰富的人, 培养出具有深刻感受力的丰富、全面的人”。

三、“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别猜”

陶行知说过, 教育是“以人教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声音, 才能进入内心深处。

《小马过河》教导我们 , 凡事需以身作则 , 亲身实践 , 真情体验, 才能实现目标, 而不是一味地听取他人的言论。教师除日常教学活动外, 还应该深入学生中, 与学生打成一片, 倾听他们的心声。美国哈佛大学工商学院传诵着一句箴言:“明白比智慧更重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是建立和谐融洽师生关系的桥梁。

例如, 语文教师在班级中创建一个“尖尖角”园地, 开展异彩纷呈的、读书周、名著推荐、读书心得交流、读书沙龙等活动, 让学生走进书籍描绘的广阔天地之中, 体验书籍给予心灵的影响和震撼。

学校定期开展一些思想交流活动、社会大调查、现状大发现、诗歌朗诵会、故事大王演讲赛等, 让学生走近生活, 有感而发, 这样的表达会让学生体验到观察带来的心灵洗礼, 体验生活的情趣与学生情感带来的心理共鸣, 使得自己的情感不由自主地移入课堂情境中的相关对象上, 最终由于情感的弥散渗透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 进行“品”字形布局,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他们主动参与, 将教室四周墙面设置成学生大胆展示自我的天地, 教室里设有先进栏、才艺框、图书角、理化园等, 努力让班级成为学生心仪的学习场所, 使教室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四、“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一位哲人做过这样的阐述: 给一块地除草的最好办法不是施药、深翻、勤锄, 而是种满庄稼。关注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 更多时候, 可能还需要一个鼓励的手势, 一句简单的夸奖, 一道充满期待的目光, 一种尊重彼此的行动。

学生不单单是知识接受者, 更是一棵棵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树。教师要学会赏识、学会尊重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赏识自己, 体验成功的乐趣;引导他们学会赏识他人, 用积极的心态赏识人生,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塑造健全的人格。

五、“让我们荡起双桨”

不可避免地,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这是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关怀与尊重, 更是一种超越。而这对于教师来说, 意味着一种挑战, 更需要教师的爱心和支持, 是一种教育的智慧。

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表扬他们, 使他们注意自己的优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保证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心参与。对每一个学生都给予积极肯定, 有效的评价是一门艺术, 让“评价”真正触动学生心灵, 让学生在“评价”中发展。在科学教育课程方面, 做到科学与人文并重, 突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着眼于塑造一颗善良的心, 一个充满爱的心灵, 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 以及健康的人格。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发展,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成长服务。一线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投入不仅需要“相看两不厌, 唯有敬亭山”的沉稳, 而且需要“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灵活变通, 更需要“但开风气不为师”和穷究义理、以破樊篱的自主精神与独特意识。只有在教育教学中投入真情, 才能让激情飞扬在师生之间, 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构建和谐校园。

摘要:教育应将“精神成长”置于“科学获知”之前, 真正从“以人为本”角度诠释教育过程和意义。

关键词:教育现状,行为实践,评价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龚乐进.素质教育下的教师道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丁刚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 (第二辑)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13.什么样的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篇十三

中国式的家庭比较喜欢一手包办,看到小孩做事慢吞吞,而且怎么也做不好,就直接帮他做了,最后导致孩子什么都做不好,依赖别人。有些家长会说她的小孩总是拖拉,不愿起床,她没办法就只能什么事都给他做了,其实家长大可不用管他,他喜欢睡就让他睡,喜欢拖拉就让他拖拉,等他到学校自然就有老师批评,才能慢慢养成他的时间观念,而且一手包办家庭的孩子自理能力总是很弱,又很懒散,就是挂个饼在他胸前也会饿死的那种人。

好像越来越多家长都抱怨小孩懦弱,没有主见,或许大部分还是家庭因素起作用,如果你的父母比较权威,很少有让孩子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也很少让孩子做选择,一味的从自身出发,为孩子安排这安排那的,孩子受欺负了立即就挺身而出,没有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那他们又如何成长呢?只能是唯唯诺诺。有了家庭的保护伞,我又何须坚强、自立?你说往东我就往东,你说往西我就往西,连站在十字路口耗时间、费脑力去思考往哪走都不需要了!

14.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教育随笔 篇十四

昨天下午的区域活动时间,孩子们选择了喜欢的区域开始活动了,我在巡回指导。“实验室”的孩子们已经通过努力探索、操作,小灯泡亮了起来,益智区的孩子正在玩着登山棋,美工区的孩子们折的小花也已经成型,有的孩子还添画了其他景物,孩子们基本都有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姐姐,姐姐”张蕾蕾在编织区编了一个大苹果,只见她兴奋的拿着自己的大苹果朝着张蓓蓓叫起来。张蓓蓓和张蕾蕾是一对双胞胎姐妹,今天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区域。张蓓蓓在“实验室”,张蕾蕾在美工区,张蕾蕾在美工区编了一个大苹果想让姐姐分享一下自己成功的喜悦,这时张蓓蓓也听到妹妹的叫声,看到妹妹举着编好的大苹果,她也把自己做好的实验成果举起来,姐妹俩来了个空中展示。看到这儿,我说:“蕾蕾,你可以过去让姐姐看看,也可以看看姐姐的实验。”蕾蕾高兴的拿着自己编的大苹果,走到张蓓蓓那儿,高兴地和姐姐交流着。

“孩子们,如果你的作品已经完成,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互相交流一下,分享一下。”我适时引导着。孩子们听到我的.话后,开始下位互动起来,虽然看起来很乱,但我认为让孩子之间学会分享,分享别人的喜悦,让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是孩子们区域活动的一部分。

15.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篇十五

我相信, 在每个孩子心里装上这台阅读习惯的发动机是我们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愿望。当然, 为孩子们注入成长的动力源泉, 帮助他们打好精神的底色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 怀揣着“让每一名学生都具有成就美好未来素质”的理想, 遵循着“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的原则, 我们扎实地开展了阅读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

一、实施“爱读、会读”十大举措

爱读, 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会读, 是掌握阅读的方法。这两点恰恰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前提。为此, 我们有针对性地推广和落实了十大阅读实践举措:

1.中低年级课前不预习, 以保证学生阅读学习的新鲜感。

2.创建具有22种基本流程的、灵动的“五环高效”教学总模式及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教学变式, 出台《生本高效教学策略实施指导意见》。

3.注重创设恰当的体验性阅读活动, 通过角色、情境、想象等体验性阅读活动,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

4.注重识字、阅读、习作方法和策略的指导。

5.强化言意兼得, 注重读写结合。

6.运用阅读期待, 适时引领学生从一篇文章走近一位作家、一本好书。

7.高年级增加阅读理解部分的考核比重。

8.一年级取消综合试卷考核, 进行主题学习成果汇报展示, 使学生在宽松的心理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9.教师做学生阅读的同行者, 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 通过“我们讲故事”、“我们读故事”、“我们写故事”等活动, 陪伴、引导学生亲近阅读、喜欢阅读、热爱阅读。

10.家校联动, 助力阅读习惯养成。

二、制定阅读习惯培养和阅读能力提升规划 (简称33555规规划划)

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教育信仰的真谛。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 只要有为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成长而准备的书, 那就是学校。”这是告诉我们:阅读是学校最重要的活动。实践中, 我们把阅读习惯培养和阅读能力提升作为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的突破口。

实践1——常规“三读”。

每天早晨, 我们的师生会一起诵读经典;到六年级, 每个学生都会参加解读校史的活动;每个年级都坚持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赏读, 为此, 在实践中还生成了教师为学生量身定制的班本文学课。

实践2——阅读三级跳。

一级跳:低年级大量识字促阅读。主要通过课堂自主识字、课后生活识字、亲子阅读识字、诵读随文识字, 力争达成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的目标, 扫清阅读障碍。

二级跳:中年级习惯养成促阅读。主要通过自主阅读、师生共读、亲子阅读、教师导读,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力争达成基本养成阅读习惯的目标。

三级跳:高年级拓展运用促阅读。主要通过课内拓展阅读 (教师编写个性化教材) 、课外实践运用 (学生编写的班本教材, 自办报纸、杂志, 个人创作, 儿童文学形象装扮, 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等) , 评价促进应用, 巩固阅读习惯, 力争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

实践3——阅读五个一。

每天坚持课外阅读一小时。

每周一节阅读课, 进入课表。

每月一次阅读汇报 (以班级为单位) 。

每学期一场与作家面对面的互动读书报告。

每学年一本学生文集 (以班级为单位, 包含每一名学生的得意之作) 。

实践4——阅读五强化。

营造阅读环境 (如班级读书角、走廊开放书架和读书名言等) 。

精选各年级课外必读书目和推荐阅读书目。

进行课外阅读星级评价。

开展校园读书节系列活动。

进行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

实践5——校本阅读实践五课型。

阅读汇报交流课。

课外阅读推荐课。

阅读实践体验课。

亲子阅读分享课。

儿童文学导读课。

我们从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角度思考、设计和开展了一些引领性、启发性的阅读实践活动, 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把学生内在的、向上发展的欲望激发出来, 促进了学生学习力的形成和提升。

实践的效果如何呢?从两个方面来看:

1.量的结果。

2.质的结果。

一是达成了读书好的共识, 具备了读好书的能力, 养成了好读书的习惯。

二是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增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真正的学习是自主的学习, 而阅读恰恰就是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最佳途径。

三是长期的坚持让我们看到, 学生更有气质和修养了。这也很好地验证了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

三、结语

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精神力量, 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取决于他的阅读力量。因此, 一个不善于阅读的民族绝对不会成为一个有精神力量的民族, 也绝对不会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民族。”

试想, 如果我们在每个孩子心里都装上了这台阅读习惯的发动机, 那么, 不仅他们一生不会寂寞, 而且之于国家和民族也将具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 走在阅读习惯养成教育实践这条路上, 我们乐此不疲!

接下来, 我校的王萍、宋斌、邢志敏老师和他们的学生, 分别代表低、中、高三个学段, 以“我们讲故事”、“我们读故事”、“我们写故事”为题, 具体展示我校阅读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的过程和成果。

附附:

我们讲故事

王萍

面对刚刚入学的孩子, 如何让他们亲近书籍, 在他们心中种下乐读的种子呢?受到邱凤莲老师写的《大声读给孩子听》的启发, 我找到了一个最易于操作的好办法, 那就是——找到好书, 大声读给孩子听。

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少, 独立阅读的能力欠缺, 阅读的习惯还没有形成, 这时候大声读给他们听, 是引领他们亲近书籍、培养阅读兴趣的最好方式。用耳朵倾听美妙的故事, 给予孩子的是最畅快的阅读享受, 能使他们处于一种纯粹放松的愉悦状态中。

这是我们新一年入学之初对孩子阅读情况所做的统计:

每天中午12:50, 我们班的体委都会提前10分钟吹哨组织大家进教室, 班级干部提示大家, 两分钟之后王老师就讲故事了。这个时候, 教室里肯定会有孩子动作慢, 没有做好准备。没关系, 他们可以趴在桌面上, 可以坐好, 听到精彩的地方, 还可能会站起来, 这些我都不去管, 因为这是他们最自然的状态。我两天一个故事, 学校的午间音乐欣赏一开始, 就赶快讲, 讲到精彩处, 戛然而止, 就像我们小时候听评书一样, 总留个悬念, 让学生猜想故事的发展, 期待明天故事的结局。

就这样, 学生成了我最忠实的听众。每每把课内的知识学完了, 我也会“书接上回”, 再给孩子们讲上一段。我们边读边猜想故事的发展, 边读边讨论人物有趣的言行, 边读边续编故事的结局, 讲着, 说着, 笑着。我讲得入情入境,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为了让乐读的种子得到更多的滋润, 家校合力必不可少。为此, 我下发了6封家长信, 与家长沟通读书的重要, 推荐了4本书, 与家长交流亲子阅读的方法。每学期的特色家庭反馈表中, 我都把读书作为好习惯养成的重要项目。每周总结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情况, 不论他们读的字数多少, 我关注的是孩子是否乐于主动去读, 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家长达成共识。

就这样, 近一年的坚持, 回头望, 我们还真读了不少。

我惊喜地发现, 我读哪一本书, 几天之后, 班里的学生就开始热传这本书。当他们开始喜欢上看这本书时, 我又开始了新的“诱惑之旅”——再换一本书。

我把读过的书作为奖励, 借给在某一方面表现好的孩子。这时, 读的意义就不仅在于书本身了, 而是一种力量和赞美的传递。

班级建起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图书角, 奖励也换了方式——你优秀了, 便可以借书了。

孩子们有事做了——早入校的, 阅读课、自习课完成练习的, 大多数就捧起书来读。他们变得安静了, 懂事了。

做孩子们亲近阅读的引路人, 让爱上读书的种子在每个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我正走在路上。

我们读故事

宋斌

如果说第一学段的教师们通过努力, 在实践中有效地引领学生走上阅读之路, 为孩子们亲近阅读搭设了阅读课程的框架, 那么, 我们第二学段的教师则是在实践中努力让每一名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阅读, 让阅读成为学生们实实在在的一种习惯。

刚刚升入第二学段的学生呈现出这样的阅读特点:面对自己喜欢的题材, 有着强烈的阅读愿望, 但题材的范围十分受限, 阅读视野都集中在故事性强的作品上了, 并且在阅读中尚未形成深入思考的阅读习惯与能力。

帮助学生拓展阅读视野, 养成阅读中进行深入思考的阅读习惯, 形成阅读能力, 是第二学段的教师在课外阅读引领中的着力点。

经过实践摸索, 我开发了课外阅读的校本课程——我的文学课。

“我的文学课”由10个部分构成:

分享100个育心故事。每天一个滋养心灵的小故事, 总共100篇, 让学生对自己、对生活都有新的思考。

品读100篇经典文章。篇篇文质兼美的经典文章, 让学生感受语言大师的文字魅力。

领略100处名胜古迹。借用文字, 学生们可以领略大千世界弥足珍贵的精彩。

结识100个优秀人物。每篇千字左右的人物小传, 让学生了解每一个优秀人物成长的艰辛, 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

阅读50部经典著作。从文学名著到图画绘本, 从科普文学到人物传记, 本本精彩的作品, 在好书推介会、阶段读书分享会、班级读书交流会上, 成了同学们交流的话题。他们的阅读视野更加开阔, 他们的阅读品位得到了更快的提升。

创作100篇文学作品。不知不觉中, 学生们已经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文学创作, 很多同学的作品已发表在各类报刊杂志中。

观看20部经典影片, 走近10种传统文化, 学唱10首经典歌曲……

其实, 这些也是阅读, 只不过阅读的方式特殊。这令学生的阅读内容更加丰富。

下面, 我以“100个育心故事”为例, 介绍具体的操作情况。

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 而“100个育心故事”正是以兴趣作为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的。它能唤起学生阅读的热情, 使学生产生阅读中思考、阅读后表达的需要。

1.总体操作。

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整理100篇能够浸润心灵、文质兼美、并足够吸引孩子阅读的故事。学生每天都会充满期待地迎接每一个故事。而这, 便是学生雷打不动的语文个性化作业。学生只需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 写下自己的感受即可。第二天的语文课, 在一名学生的组织下, 同学们有序地朗读故事, 分享感受。

2.具体操作。

在这项阅读实践活动中, 为了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跟上队伍, 参与其中, 有所收获, 教师有意识地将活动的开展呈现出梯度。

第一阶段:低起点, 重示范。

在学生完成这种个性化作业的时候, 教师对学生作业质量的检查, 不设门槛, 只要写了即可。前10篇故事, 每天都是教师发给大家。第二天, 教师以组织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上, 声情并茂地朗读故事, 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并引领学生分享他们的阅读感受。

第二阶段:生引路, 慢辐射。

运行一个阶段后, 课堂上的组织者由教师变成了学生。教师推荐各方面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做引路。慢慢地, 再辐射到每一名学生, 使学生都能成为组织者。

第三阶段:低难度, 稳过渡。

此阶段, 教师对学生批注感受的字数有了明确要求:不少于50字。这样的标准, 学生均能达标, 并能保持完成个性化作业的兴趣与期待。

第四阶段:增难度, 助提升。

大约在50篇故事后, 进入到了第四阶段。教师提出, 在感受中尽可能恰当引用平日积累的名言警句。这不是硬性要求, 而是一种深入引领与鼓励。这样, 就满足了不同阅读水平学生的能力提升需要。

3.达成效果。

一个又一个的育心故事, 为学生们搭建了平等、尊重的对话平台。学生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 甚至是语文综合素养都有所提升。同时, 没想到的是, 这一过程还吸引了一部分家长的参与, 他们每天都会在睡前与孩子共同分享阅读感受。

现在, 每天阅读一篇文章, 写下感受, 交流心得, 已经成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常态。我期待, 长久坚持, 学生语文学习的土壤上定会盛开美丽的鲜花。

我们写故事

邢志敏

学生1:我是六年一班的梁明阳。从五年级开始, 我们班就又出书, 又办报纸。书是邢老师编的《天使阅读与写作》, 在课堂上补充使用, 如今已经4册了。《天使语文周报》是我们办的——快乐的事、惆怅的事、搞笑的事, 都被同学们“发表”在班报中。当老师给我们发回的日记上标有“25+”的字样, 并附有一张“用稿通知单”的时候, 那个人就算是捡到元宝了。

邢老师特别了解我们的心思。她设计的晋级制吸引了所有同学的眼球——三张用稿通知单换一张新苗卡, 三张新苗卡换一张新星卡、能手卡、小作家卡……以此类推。每三张可以进一级, 级别越高, 我们当然就越自豪。说实话, 刚上五年级的我们特别爱读书, 但不太爱写作。《天使语文周报》一出现, 同学们就都发奋地读书、写作。邢老师的创意也成就了我们这些小书虫、小作家, 同学们的读写水平提高了一大截。

每当班报发下来, 同学们都兴致勃勃的去欣赏他人的文章, 找自己的作品, 当然我们还会有稿费赚哦!渐渐地, 写日记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我们班的这项活动还上了报纸, 报纸用一个版面来介绍我们自己办报的故事。为这事, 我们高兴了好几天。

学生2:刚才梁明阳说到稿费, 其实刚开始我没在意。可看到同学们一篇篇文章都上了周报, 都得到了稿费, 钱虽少, 但是自己赚的, 有得意的资本呀!我便开始奋战了, 稿费通知单对我来说太有吸引力了。渐渐地, 我上周报的作品越来越多, 稿费也多了, 生活中的小事我可以自己买单了, 感觉不错!慢慢地, 我开始享受写作带给我的快乐感觉了。再后来, 我有了信心, 也喜欢上了写作。我突然明白了邢老师的用意, 开始把心思真正放在了写作上, 而不是为了赚稿费了。我把稿费通知单夹在本子里, 珍惜它, 感谢它。现在, 早到校的时候, 你就能发现另一个新花样, 这就是我们班正在进行的“话题·百字”活动。虽然只需几分钟, 但“话题·百字”中细腻的描写让我们初步学会了怎样把文章写得引人入胜了。

学生3:我和笑语的想法不一样。我关注的是晋级。自从我得到第一张新苗卡, 我就发誓, 一定要争取得到新星卡的前三名。每次日记发下来, 我都会迫不及待地打开, 期待着用稿通知单。但当我拿到三张用稿通知单的时候, 已经有4个人在我前面拿到了新星卡。但我还是继续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段时间后, 我第二个拿到了能手卡。我希望早日得到小作家卡, 这也是我最近的梦想。

学生4:和他们两个不一样, 值得我骄傲的是我的新职务。记得邢老师刚开办《天使语文周报》时, 我对自己的文章能否上班报没信心, 但我依然渴望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在老师的鼓励下, 我用心、用情、用发现的眼光记录着生活中的感动瞬间。渐渐地, 我的许多文章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并顺利出版了全班第一张个人专刊。当我看到本期人物里面的照片和整个一个版面都是我的作品的时候, 真是激动万分。后来, 我荣幸地和我班刘天琪同学分别成为《天使语文周报》的主编和副刊主编, 可以为大家做很多事情了。再后来, 我的小说《雨城》也完成了。

学生5:我写小说的灵感源自于杂志中的连载小说。当我完成了第一集1000多字的小说, 受到邢老师的好评和鼓励时, 我脑子里只有完成小说这个想法。每天我都在积极的构思、想象。待我的第一部小说出版后, 我成了我们班的名人。我班记者采访了我, 还被邀请参加我们班“天使新闻会客厅”的采访。更要感谢葛瑞德的爸爸, 张笑语、李宣泽、朱志盈的妈妈给我写的序和贺词。同学的家长也是我的粉丝, 他们和我的同学一起读我的小说。所有的这些都成为我继续写下去的力量。从此, 写小说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只要有时间, 我就可以“奋笔疾书”。半学期后, 我的第二部小说出版, 又一次在全班掀起了读我小说的热潮。

学生6:一说起小说, 我的话就多了。五年级刚刚转学到我们学校, 同学们总是写日记, 而我却手足无措, 常常是硬着头皮写。每天语文课有课前三分钟的佳作欣赏, 听同学们写新鲜事, 慢慢地, 我就摸着些门道, 后来就爱上了写作。胡尔海的小说一出现, 我的小说《时光穿梭》的构思也有了。现在, 我终于把它完成了。如今我的新目标是, 争取写出更好看的小说。

学生7:我写小说的起因要从胡尔海说起。当胡尔海出版了第一本小说的时候, 一股无名的念头涌上我的脑海。在《天使语文周报》上发表已经不能满足我, 我也要像他那样出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从此, 我就开始创作属于我的那一本。妈妈、爸爸没时间, 我就自己写在本上, 再一个字一个字输到电脑里, 写着我的小说《冰与火的交融》。现在, 我每天仍然不倦地写着, 仍然抱着之前对小说的热情和梦想。

学生8:我的小说要从我们班假期作业超市说起。假期, 老师让我们自选作业, 我选的是“我笔写我心”的作业, 我也要写小说。对我来说, 这是一个很高的目标, 我要尝试着去完成。

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 我每天都冥思苦想、绞尽脑汁, 写的速度也很慢。但渐渐地, 我发现写小说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困难, 我还对它有了兴趣。每天我都把写完的手稿交给妈妈, 让妈妈把我辛勤劳动的成果敲在电脑上, 妈妈成了我的第一个读者。就这样, 我和妈妈坐在电脑前, 把我的小说梦一点一滴地变成现实。嘿嘿, 写小说真是一件快乐的事。

学生9:我是他们的粉丝, 但我和他们“走”的可不是一条路。我小说的题材是完全来自于每天真实的生活, 就像杨红樱笔下那顽皮又不失可爱的马小跳们一样。我也将班级中我身边的人——老师、朋友和对头——一一描写了一遍。我的小说叫《四大魔女与四大天王》。如今拿起自己的小说, 看看自己曾经做过的丢人事, 瞧瞧和对头以前吵过的架, 想想和朋友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 突然觉得这不只是自己文采的一种表现形式, 也是一份最宝贵的回忆。

这是孩子们的写作故事。我从激励、指导学生“习作—发表”中验证了需要、兴趣、习惯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学生确实把写作当成了快乐的事。阅读的收获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课内我们精讲、精练, 在各个学段实现有效的扩展——这是重视输入;课外我们尊重规律, 研究学生的动机、需要、兴趣、能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个性作业和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重视输出。力图构建我们自己的“第一学段—讲故事、第二学段—读故事、第三学段—写故事”的阅读体系, 让学生亲近阅读、喜欢阅读, 直至热爱阅读。

上一篇:有关陈果语录下一篇:初三学年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