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岳飞传》比较阅读答案(7篇)
1.《曹刿论战》《岳飞传》比较阅读答案 篇一
曹刿论战与唐宋八大家散文?心术比较阅读答案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起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辄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凡主将之道,知理①而后可以举兵,知势②而后可以加兵,知节③而后可以用兵。知礼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④。见小利不动⑤,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⑥大利大患。夫惟养⑦技而自爱⑧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支百动。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心术》)
【注释】①理:规律、道理。②势:形势、趋势。③节:节制。④穷:困厄,处于困境。⑤动:轻举妄动。⑥支:支持,这里指应付。⑦养:蓄养。⑧自爱:这里指爱惜自己的军队。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⑴公将鼓之 ⑵故逐之 ⑶凡主将之道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知势而后可以加兵 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B.无敌于天下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故一忍可以支百勇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D.一静可以制百动 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⑴既克,公问其故。
⑵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知 礼 则 不 屈 知 势 则 不 沮 知 节 则 不 穷
13.【甲】【乙】两文在作战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答案】9.⑴击鼓 ⑵追击或追赶 ⑶方法(手段、道理、规律) 10.C 11.⑴已经战胜,鲁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 ⑵小的好处和祸患,不足以辱没我们的才能。或:小的利益(好处)和小的祸患,是不值得辱没我们的技艺(才能)的。 12. 知礼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13.都主张作战时要详察敌情(知己知彼),把握战机啊,后发制人(不轻举妄动,要抓住有利时机,一举成功)
【参考译文】大凡担任主将的原则是,通晓事理然后可以出兵,了解敌我双方的形势然后可以增兵,懂得节制然后可以用兵。通晓事理就不会屈服,了解敌我双方的形势就不会灰心丧气,懂得节制就不会陷入困境。见了小利益不动心,遇上小祸难不躲避。小利益、小祸难不值得辱没我的本领,这样之后才能够应付大利益、大祸难。只有善于培养本领又能保存自己的力量的人,才无敌于天下。所以忍耐一下,可以应对百次勇敢的行动,冷静一下,可以控制百次的轻举妄动。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2.《曹刿论战》阅读答案 篇二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赵奢)言兵事,奢不能难(驳倒),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危险的场合),而括易言之。使赵(赵国)不将括即已,若比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赵国大将),悉更约束(规定),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带领)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节选自《史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4分)
(1)公将鼓之。 (2)既克,公问其故。
(3)以天下莫能当。 (4)秦悉坑之。
小题2:根据语句意思,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B.赵括自/少时学兵法
C.尝与/其父言兵事D.数十万之众遂/降秦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小题4:读懂文意,完成(1)—(2)小题。((5分)
(1)根据乙文内容,用一个成语做乙文的标题,并说说成语的意思。
(2)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你认为曹刿的“论战”与赵括的“谈兵”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小题1:(1)击鼓(进军)(2)已经(3)认为 (4)埋
小题1:A
小题1:(1)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消耗尽了。(2)赵括曾经和他的父亲谈兵事,他的父亲不能驳倒他,却不说(赵括)善于打仗。
小题1:(1)纸上谈兵(1分)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1分)(没有比喻义,不能给分)
(2)示例:曹刿的“论战”源自于他对战场情况、形势的仔细观察与准确分析,源自于他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赵括的“谈兵” 只抱书本知识,没有实践经验,只会夸夸其谈,没有实践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各1分,表达1分)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的节奏。B.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C.尝/与其父言兵事 D. 数十万之众/遂降秦。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写标题以及谈成语的意思即可。
3.曹刿论战《左传》阅读答案 篇三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4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_________
(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_________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加_________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_________
【小题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小题3】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回答)
他的远谋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文中的战役,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还有:______________(举一例)(4分)
【小题4】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3分)
答案
【小题1】(1)间:参与。(2)徧:通“遍”,遍及,普遍。(3)加:虚报(4)狱:案件。
【小题1】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2)身居高位、享受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小题1】(4个空各一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有军事才能示例: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等
【小题1】示例:鄙:政治上无知,军事上无能不鄙:善用人才,善于纳谏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注意(2)为通假字,(4)的古今义。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曹刿与乡人之间的对话来分析“请见”的原因,根据曹刿与鲁庄公之间的`对话来概括曹刿的远谋即可。
4.岳飞传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篇四
岳飞传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①,俄而课②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④者,立斩以徇⑤。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飞遣妻问劳⑥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⑦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⑧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注释
①舍:驻扎休息。
②课:督促。
③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处向上跳。此处指练兵。
④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
⑤徇:示众。
⑥劳:慰劳。
⑦统制:武官名。
⑧蹙额:皱眉,表示忧虑。
阅读题目
1、⑴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①皆重铠以习之( ) ②死国者,则育其孤( )
③尽召诸统制与谋( ) ④恂恂如儒生( )
⑵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或王命急宣 /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B、为天下唱 / 躬为调药
C、以咨诹善道 / 善以少击众
D、弗之怠 / 何功之有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俄 而 课 将 士 注 坡 跳 壕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⑵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4、结合语段相关内容,谈谈你对岳飞其人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⑴①穿上重重的铠甲 ②为……而死 ③全,都 ④小心谨慎的样子 ⑵B
2、俄 而 / 课 / 将 士 注 坡 跳 壕
3、⑴凡是有犒赏,都分给下属官吏,一点不占为己有。⑵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4、(1)治军有方:严明军纪(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爱护士卒:(遣妻问劳其家,凡有颁犒,均给军吏。卒有疾,躬为调药)。军事谋略:善以少击众。 谋而后战。礼贤下士,谦虚,不居功自傲: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译文
5.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篇五
1、大家对他的批评虽然十分尖刻,但完全是出于对他的爱护。
2、这家伙相当顽强,死也不肯坦白。
3、每个教师日常从事的事业,是平凡而伟大的。
4、我们反对上课打闹逗笑等违法乱纪的行为。
5、少年宫的俱乐部这时真正娱乐起来了。
6、从大量统计资料看,吸烟能导致癌症是无可疑问的。
7、这是一篇充沛着革命激情的好文章。
8、我们非常热爱家乡无比漂亮的山河。
9、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否则不这样,就辜负了祖国人民的期望。
10、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新气象。
11、我决心具有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的信任。
12、这是舞台上传来“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14、他是一个中等身材。
15、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见解很丰富。
16、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17、王老师的个性是十分豪爽坦率的。
18、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19、大家都以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并倾听着张市长的报告。
20、在班主任的教育下、李强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21、校园里,读书声,歌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片动人的乐曲。
22、李岚总是积极地听取同学们对他的批评。
23、我们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
24、只有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25、是否注意工作方法,是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关键。
26、李晓勤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步。
27、红星化工厂大量生产出了优质产品。
28、48个初三(6)班的同学都到电脑教室去上课了。
29、那里有名贵的各种花草。
30、把这幅画用绳子挂在钉子上。
31、这篇好文章对他很感兴趣的。
32、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33、管理员因为外出开会,图书馆暂停借书业务。
34、张雄不但取得了好成绩,而且李杰 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35、反动派宣扬唯心论,是出于他们的反动本性所决定的。
36、他把别人的作业本被撕坏了。
37、菜场向居民供应青菜、包菜、山芋、苹果等蔬菜。
38、在假期里,我读了小说、文学作品和诗歌。
39、赵永很聪明,学习成绩好,这次评三好生,他肯定能评上。
40、今天的作业全都做完了,只剩下一道化学题还未算出答案。
41、全班没有一个人不认为我班成为先进集体不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曹刿论战》练习题
1.请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小惠未徧()牺牲玉帛()辙()乱
旗靡()肉食者鄙()
2.填空
(1)《曹刿论战》选自《》,传说是 _______时期 _____
_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____体史书。
(2)《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_____具体来说指的是___
_。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_______开始追击的时机是_______。
3.下列加点的“以”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何以战B.必以情C.必以分人D.可以一战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又何间焉古义:今义:
(2)肉食者鄙古义:今义:
(3)牺牲玉帛古义:今义:
(4)小大之狱古义:今义:
5.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
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
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十年春,齐师伐我”除了交待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___和__
_____,其中的“我”是指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③ 曹刿请见④ 战则请从
(3)用原文回答
①“忠之属也”所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② 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用“‖”把第一段文字分为两层,并写出层意。
一层。
二层。
(5)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习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③十岁,僧募金重修,求
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④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
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⑥乎?”众服为确
论。
一老河兵⑦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
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
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注:① 干:岸边。② 圮(pí):倒塌。③ 阅:经历。④ 棹
(zhào):船桨,这里作动词用。⑤ 杮(fèi):木片。⑥ 颠:颠倒、荒唐。⑦ 河兵:
治河的士兵。(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面对)B.二石兽并沉焉(合并)
C.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毕竟)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二石兽于水中乃取一葫芦置于地B.以为顺流下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则移其民于河东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 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②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 一老河兵闻之④ 果得之于数里外
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案:
1、大家对他的批评虽然十分(尖刻→尖锐),但完全是出于对他的爱护。
2、这家伙相当(顽强→顽固),死也不肯坦白。
3、每个教师日常从事的事业,是平凡(而→却)伟大的。
4、我们反对上课打闹逗笑等违法(违法去掉)乱纪的行为。
5、少年宫的俱乐部这时真正(娱乐→热闹)起来了。
6、从大量统计(的)资料看,吸烟能导致癌症是(无可疑问→毋庸置疑)的。
7、这是一篇(充沛→充满)着革命激情的好文章。
8、我们非常(非常删掉)热爱家乡无比漂亮的山河。
9、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否则不这样(不这样删掉),就辜负了祖国人民的期望。
10、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以后),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新气象。
11、我决心具有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的信任。(改为 我决心拥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12、这是舞台上传来“台湾同胞,我的(骨肉→手足)兄弟„„”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的行为)是可耻的。
14、他(是→拥有)一个中等身材。
15、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见解很丰富→内容很丰富,见解很独特)。
16、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经常被我想起)。
17、王老师的个性是(是删掉)十分豪爽坦率的(的删掉)。
18、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亮点)。
19、大家都以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张市长)并倾听着张市长的报告。
20、在班主任的教育下、李强很快(克服→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21、校园里,读书声,歌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片→篇)动人的乐曲。
22、李岚总是积极地(听取→接受)同学们对他的批评。
23、我们把教室(布置→打扫)得干干净净。
24、(只有→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25、是否(是否删去)注意工作方法,是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关键。
26、李晓勤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步→成功)。
27、红星化工厂大量生产出了(把前面的“大量”放这)优质产品。
28、48个初三(6)班的(把前面的“48个”放这)同学都到电脑教室去上课了。
29、那里有名贵的各种(把前面的“名贵的”放这)花草。
30、把这幅画用绳子(把前面的“把这幅画”放这)挂在钉子上。
31、这篇好文章对(对删掉)他很感兴趣的。
32、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听取并讨论)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33、管理员因为(把“管理员”放这)外出开会,图书馆暂停借书业务。
34、张雄不但(把“张雄”放这)取得了好成绩,而且李杰 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35、反动派宣扬唯心论,是出于(出于删掉)他们的反动本性所决定的。
36、他把别人的作业本被(被删掉)撕坏了。
37、菜场向居民供应青菜、包菜、山芋、苹果(苹果删掉)等蔬菜。
38、在假期里,我读了小说、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删掉)和诗歌。
39、赵永很聪明,学习成绩好,这次评三好生,他肯定能(加“被”)评上。
40、今天的作业(全都→基本)做完了,只剩下一道化学题还未算出答案。
41、全班没有一个人不认为我班成为先进集体(不是→是)大家努力的结果。答案:
1.jiàn;biàn;bó;zhé;mǐ;bǐ
2.(1)左传春秋左丘明编年(2)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齐人三鼓后齐人辙乱旗靡时
3.C4.(1)参与中间(2)鄙陋,目光短浅卑鄙(3)指猪、牛、羊等祭品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4)案件监狱
5.语段阅读:
(1)战争的双方性质鲁国
(2)① 徧 同“遍”,遍及② 动词 赐福③ 请求④ 请让我(3)①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乃入见。‖问:“何以战?” „„一层:写曹刿请见鲁庄公的背景和原因。二层:写曹刿见鲁庄公后两人的对话,表现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认识。
(5)热爱自己的祖国,深谋远虑。
【试题答案】
1.BC2.AC3.C
4.① 你们不懂得分析事物的特征,这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流水带走呢?
②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很多了,怎么可拘泥于一般事理主观推断呢?
6.《曹刿论战》课时训练习题及答案 篇六
一、基础知识
1、请给下列句中加粗字注音:
又何间( )焉 小惠未徧( ) 牺牲玉帛( )
辙( )乱 旗靡( ) 肉食者鄙( )
2、填空:
⑴ 《曹刿论战》选自《 》,传说是 时期 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 体史书。
⑵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具体来说指的是 。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 开始追击的时机是 。
3、下列加粗的“以”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何以战
B、必以情
C、必以分人
D、可以一战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⑴ 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
⑵ 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
⑶ 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
⑷ 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
5、翻译下列句子:
⑴ 小信未孚。
⑵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十年春,齐师伐我”除了交待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 和 ,其中的“我”是指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⑴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⑵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⑶ 曹刿请见。
⑷ 战则请从。
3、用原文回答:
⑴ 小“忠之属也”所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⑵ 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用“‖”把第一段文字分为两层,并写出层意。
一层:
二层:
5、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
1、jiànbiànbózhémǐbǐ
2、填空:
⑴ 左传 春秋 左丘明 编年
⑵ 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齐人三鼓后齐人辙乱旗靡时
3、C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⑴ 参与 中间
⑵ 鄙陋,目光短浅 卑鄙
⑶ 指猪、牛、羊等祭品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⑷ 案件 监狱
5、翻译下列句子:
⑴ 小的信用,不能使鬼神信服。
⑵ 这是忠心尽力为人民办事。可以凭借这点一战。作战时请让我跟您同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1、战争的双方性质鲁国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⑴ 徧同“遍”,遍及
⑵ 动词 赐福
⑶ 请求
⑷ 请让我
3、用原文回答:
⑴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⑵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乃入见。‖问:“何以战?”……
一层:写曹刿请见鲁庄公的背景和原因。
二层:写曹刿见鲁庄公后两人的对话,表现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认识。
7.《曹刿论战》《岳飞传》比较阅读答案 篇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5 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 又何间焉 __________________
② 牺牲玉帛__________________
③ 池非不深也 __________________
④ 亲戚畔之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文中孟子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决定长勺之战胜负的.要素是“人和”,请你从甲文中找出体现这一观点的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表现在哪里?根据甲文概括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子在两千年前就发出警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请举一个事例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① 又何间焉 (参与)
② 牺牲玉帛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必须解释完整)
③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④ 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2、 ① 身居高位的人(大官们)目光(见识)短浅,不能长远谋划(打算)
②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
3、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 取信于民
4、从两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 (意思对即可)
【《曹刿论战》《岳飞传》比较阅读答案】推荐阅读:
《曹刿论战》《商鞅变法》阅读题及答案09-05
曹刿论战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06-24
曹刿论战子鱼论战文言文习题07-05
《曹刿论战》说课稿08-05
曹刿论战练习题08-28
中考文言文阅读要点之《曹刿论战》(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1-01
曹刿论战 教学设计 教案07-07
曹刿论战文言文翻译及注释08-12
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教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