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精选19篇)
1.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一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襄阳区古驿镇中心小学-----张海霞
积极参与二五五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已有半年有余了,因为没有名师名家的指导,推行过程中有很多困惑,但也有一些有益的尝试和体验,在这里我把它弹出来,与同行们共勉。
一、科学编制导学案,是课堂高效的前提
编制导学案是教师导学的前提。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必须精心设计导学案。导学案应分为两部分:一是学案,形象的说就是剧本,只有剧本编的好,演员才能演的好。由教师设计学生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学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时间分配及反馈练习等。课堂上分发给学生使用;二是导案,在学案的基础上,教师增加自己如何导的内容。如:导入语、过渡语、追问语、评价语、疑难援助、任务分配、教学反思等内容。导案和学案相辅相成,以学案为主。只有教师导的好,学生才能学得好。
二 师生平等,是课堂高效的基石
我根据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划分了学习小组,以六人为一组,并根据小组调整了学生的座位。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捆绑式的评价。根据每一节课的表现,做好周总结、月评比。在课堂上积极营造平等、互助、合作、竞争的生生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学习和小老师的形式引导学生合作、讨论交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求得生生间的和谐。在我所任教的班级里,没有优生的孤傲和差生的自卑,更多的是优生的谦和有礼、热心助人和差生的乐观向上、不耻下问。整个班级内形成了兴趣浓厚、友爱互助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了整个班级的学习能力。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不是一言堂,而是参与其中去讨论、去探究,给学生以启示,以援助。这样师生双方以诚相待,平等协商,大大增强了学习信心和主人翁意识。
三探究高效导学方法,是高效课堂保证 导学方法包括导与学两个方面的方法,从导学过程说主要有三类方法:一是进行认知活动的方法。二是进行技能活动的方法。三是进行情感活动的方法。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导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师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学生的这个基础与教材的编排顺序有关,但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与生活环境关系更大。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例如,怎样引出新知识、新句型,怎样用同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去解释一个概念,怎样创造情景,怎样归纳学过的知识点等,都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起到高 的作用。
四、强化反馈测评,“练”出学生的真水平。
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组织课堂小组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全体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充分地进行“谈、说、评、议”等言语表达活动,从而达到学生 体能力的全面发展。
总之,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控制论的原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2.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二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树立服务意识
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时刻树立服务意识,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进行安排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并根据制定的学习目标对教学课程进行课前预习、课后总结、课下探索,从而使得学生在自我暗示的学习状态中去学习,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养成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考,都有好思的习惯。因此,学生在课堂上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教师都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及时帮助学生进行指导和解答,并以此鼓励更多的学生对学习上产生的疑惑,及时反馈给老师。其次,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启发式学习,开创学生学习思维,发挥学生自身优势,从而使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教师也可以通过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使学生在互补促进的学习环境中共同提高。
三、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首先,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其次,对于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一课程时,首先,我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一副漂亮的动态桃花展现在学生们面前。
师:同学们,快看这里,你们看到了什么啊?生:漂亮的桃花。(通过引入多媒体课件引入桃花,不仅能使学生眼前一亮,而且还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师:嗯,那学生们你们喜欢桃花吗?大家闭上眼睛,现在在脑海里想象一下桃花的样子,并且桃花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啊?(通过这样的情境,可以使学生联想到桃花扑鼻的香气,从而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情。并为引入下面的课题做铺垫。)学:桃花很漂亮,还很香,老师,刚刚我好像还闻到了桃花的香气,让我心里很快乐。师:学生们,你们快乐,老师当然也很快乐啊 ! 那么老师也希望,老师每次的讲课都能像桃花一样给你们带来快乐啊!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内容吗?当然也是和快乐有关了,但是这个“快乐”会让我们终身受益的哦!(教师在教学中要一步步有计划有目标的导入课程主题,从而让学生们时刻保持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知识的欲望。)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这节课要认识两个人物喔!他们是: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师板书,学生齐读。)师:那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爸爸和儿子之间的感情,你们会用哪个字来形容呢?(学生开始思索,并根据教师的口型回答。)学生:爱。
师:那爸爸爱儿子,儿子爱爸爸吗?学生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仔细品读课文语言,感受父子之爱,并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在学生阅读之时,让学生品味文本语言,并展开想象,学生之间相互练说,理解人物情感思想,并以此感染受到启发;通过感受父子情深,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懂得“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现一个美好的画面:关爱别人。
师:学生们,在生活中你们给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吗?(教师通过引导,例如帮助别人、鼓励或者安慰等等,让学生们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并以此启迪学生。)师:学生们你们做的真棒!在生活中我们只要真心的帮助别人,并且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是不是觉得别人很需要我们啊。就如高尔基对他儿子说的话:“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学生齐读。)师: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请大家要永远记住高尔基这个作家哦!并时刻告诉自己:“给”永远比“拿”愉快。这样你的人生将会无比的快乐和精彩!”
通过这样有层次、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一一施教,不仅给学生使学生整节课堂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好奇心,而且还能使学生有所启迪和感悟人生,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
四、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环境
通过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科学和艺术充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活泼、生动、活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必须把教学目标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
五、结语
3.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实践反思 篇三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 导学案的设计
高效课堂教学的精髓就是“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自主合作展示”,而所有学习环节的导引者即是导学案,所以,打造精品导学案尤为重要,它是教学高效的前提和保证。导学案该怎样设计?我认为应该紧扣三維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对一篇文章,首先,要在思考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确定这篇文章的三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然后依据三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合理设计导学案。比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笔者的导学案设计过程和思路如下:
思考文本内容后,笔者将本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确定为:知识能力目标:1.把握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2.了解众多人物聚集时场面描写的方法。过程方法目标:1.课前让学生搜集文中涉及作家的资料。2.自主阅读法、合作展示学习法、自主写作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四位作家的情操情趣及他们间的真挚情谊。笔者将本文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教学重点:把握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众多人物聚集时场面描写的方法。针对以上目标,笔者在导学案的“基础过关”、“整体感悟”环节设计了字词、文学常识、介绍文章中几位主人公、了解主人公的出场顺序等问题,完成了贯穿于这篇课文的最基本的知识能力目标——字词及文学常识的识记,并通过了解主人公及其出场顺序这一问题督促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思考文本,同时也完成了过程方法目标1;导读案的“深入探究”环节的问题是紧扣本文重点和难点设计的,比如:“根据文中的语句来明确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是通过哪些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本文的描写有怎样的特点?”这两个问题是针对教学重点设计的,“怎样介绍人物群像,学习本文对你有何启示?”这一问题是针对教学难点设计的。“深入探究”环节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要求运用‘这是一个______的场景的句式给课本中的插图配一句话,使其内容更丰满。”设计这一问题既是对文章内容的一个总结回顾和提升,同时也是为了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学生对这一问题异彩纷呈的回答也证明他们已顺利完成我所预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我在“当堂训练”环节设计的问题是让同学们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写一写班上的一位同学或者是某位老师,让大家猜猜他(她)是谁。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并能迁移运用本文的学习重点,同时进一步达到过程方法目标。笔者认为,本课的导学案设计是成功的。
总之,设计导学案应该紧扣三维目标和重点、难点来设计。关于单子容量,我认为应该少而精,因为多而杂会让学生抓不住重点,也会加重学生的负担,长期预习作业多,会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这是得不偿失的。
二、感悟
FFS教学模式在理论上的优点是不容置疑的,但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们还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具体问题。有时,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甚至会让整个实验从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这话并不是危言耸听。比如,据观察了解,部分学生常借助教辅书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他们预习时不熟读、领悟文本、完成导学案时不动脑思考,只是简单地东罗西抄,让教辅书代替了自己的结构化预习,使得结构化预习从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抄来的答案常常准确无误,合作学习对学生来说只是形式而已!展讲时照着抄读,也是形式而已!尽管老师多次强调要在认真读文本的基础上经独立思考得出答案,但抄袭仍屡禁不止。据了解,这也是几乎所有语文科实验老师遇到的普遍问题。为此,一段时间,我很担忧实验在实践操作中会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沼。后来我想,实验肯定离不开创新和突破,何不放手去尝试?于是笔者果断将学生参考书全部收上来束之高阁。这样,学生不得不认真阅读文本、不得不自己动脑思考分析问题、合作交流时为避免展示出错尴尬而不得不认真和小组同学交流。脱离了参考书的答案常是不成熟、不完整的,但它是学生自己思考分析的结果,它远比抄参考书上的准确答案有价值有意义!展讲时其他组举手质疑补充的同学也大大增加,学生真正从内而外地动了起来、活了起来。离开了参考书的束缚,学生常常会给我一个个惊喜:原来A的知识面蛮开阔的!原来B的语言表达如此流畅准确!原来C的思想远比我想象得成熟!……看着他们为一个个问题争辩、看着他们认真地阅读文本、看着他们皱眉思考,看着他们单上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答案,我感到欣慰,因为我明白了我的尝试是成功的!
说这些只是想说,教改实验成功的道路并不会那么平坦,要真正在实践中贯彻这一教改理论,确保它真正落到实处,对我们每位参与教改的教育工作者和实验老师来说,都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它需要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锐意创新,任何大跃进式的浮夸都是对教育不负责任的表现,甚至会将教育引入歧途。让我们抱着一颗平常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与教改共成长。以上是我个人在实验操作方面的一点做法和在观察、听课、实践中的些许感悟,如有不妥,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4.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四
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具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我在教学古诗《乞巧》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首先让学生背诵第二课古诗两首,学生背诵的很熟练,学习由旧知入手,很有成就感,因此,我适时激发学生的兴趣,你们喜欢古诗吗?是呀,古诗就像祖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熠熠生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乞巧》。此时,学生迫不及待地要转入新的古诗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很高。在比如,在古诗理解完后,为了激发学生背会古诗的积极性,我又播放了《乞巧》歌曲的视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会唱了歌曲,会背了古诗。
二、重视课堂评价与课堂生成
课堂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教学氛围,要让学生敢问,敢说,敢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氛。当然,要到这样的理想状态,教师首先要巧妙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比如,当学生回答不够到位时,老师要巧妙地肯定学生的优点,并委婉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更重要的是,老师要用引领、启发性的语言,点拨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也不要一竿子打死,要巧妙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我们可以这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你的思考很有见地,相信会给其他同学带来更深刻的思考”。老师这样的评价,不但保护了起来回答问题的同学的自尊心,也更增强了其他同学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才能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氛围,学生才能任由思维的火花迸射,课堂教学才更容易有新的生成。
三、重视学以致用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例子。语文的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与应用,因此,语文的学习不能只是停留在课本这一个例子的内容的理解于背诵中,要以此为例,举一反三,比如,我在教学《最大的“书”》一课时,首先我引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感叹号的加强语气的用处,体会叔叔对于启发孩子的和爱,接着,我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运用文中的句式,展开想象进行口语交际,学生既掌握了文中的对话,更进行了口语交际的训练。因此,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这样的语文实践中不断巩固,不断提高。
5.二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五
小石桥小学
杨廷艳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这一重大转变,对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学生的学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重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实践创新能力;注重情感领域,提倡愉快教学,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们镇的高效课堂的改革下,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才能真正理解高效课堂并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呢?通过学习与实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1.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
每个环节都要设置好,环节之间衔接好,环环相扣。教师的“导”与学生的“练”相互渗透,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特点。
我要遵循这样的课堂流程来进行教学设计,即:①预习交流;(课前布置学生在家里预习,在上新课之前,对学生进行预习检查,要清楚学生是怎样预习的,预习的情况如何,教师要心中有底,这样有助于展开教学。)②分配任务;(在课堂中要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1 照顾到每一位学生。)③完成任务,合作探究;(合作学习是高校课堂的一大亮点,让学生互相学习,学做小老师,在学中会用。)④师生互动;(师生之间互相学习,拉近之间的距离。)⑤穿插巩固,全面掌握。(一节课所教学的知识,学生掌握多少,哪些还要在加强,教师都要清楚,)⑥达标测评,检查验收。(力求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收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适时调控,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
学生的能力是在自我活动和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师也无法代替。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收、放适时。为此,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启发学生思维,给以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集体讨论、自我展示、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控,使师生、生生合作和谐、默契,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3、处理好“学会”与“会学”的关系.。
课堂教学的每个行为都应以学生学会什么为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感知、理解、运用、深化,指导学生围绕学习重
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相互交换信息,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教师安排一系列教学事项,提供学习目标,引起注意和兴趣,呈现各种刺激、各种音频、视频,激 2 励回忆,讨论总结、练习作业、反馈信息、迁移应用、实验操作等,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协调,在长期的自我实践和锻炼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应用,如此长期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逐步提高,会逐步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最终由“学会”变成“会学”。
4、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
人才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仓库,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让他们自动地去开发知识的宝库,自我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过程,构建一个优良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来,创造一个愉快的、欢悦的气氛,提供一切可能诱发兴趣的条件,使学生提高兴奋度,增强求知欲,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实验研究、竞赛、提问、讨论、交流谈话、音乐动画、等,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审美的快感,从而有兴趣的学,吸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其次,要不时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尝到学习“甜头”,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逐步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一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设置一个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实验探讨,生生相互讨论交流,分析形成结论,学生学习兴趣浓,自主空间大,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广开思路,大胆创新,把学习的压力变为动力,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使学生的学习完全成了自我锻炼,3 互助研究的过程。
6.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六
东街小学 赵尔高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可以归纳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实行高效课堂是给学生一个自己的舞台,给老师一种新的希望,给学校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对自己的数学教学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高效课堂来自多姿多彩的情境创设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
二、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
以学生的自习课时间和其他时间内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前预习,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导学案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我们的数学课堂正是通过:基础知识填空的完善、典型例题的学习、课堂同步练习的训练、帮助学生预习新课、解决新课中的大部分简单问题,把以往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放在课下课前提前解决,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的推行,觉得效率还是不错得。
三、高效课堂来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设置
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四、课堂展示,展出自信和魅力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教师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带动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高效。
1.课前展示:应该在上课之前安排某一个同学根据本节课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安排学生进行激情展示。若需要激趣,可安排学生介绍历史人物、故事等;若学生有能力可说突破难点,可安排学生有梯度的复习需要的知识等。
2.学生课堂激情研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教学”的重要环节,而问题设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完成的状况。上课学生对问题的激烈讨论,更能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同学间互相帮助,增进学生间的感情,与此同时,在讲题中,学生更能找到自信。
3.课堂展示,让学生在有限的黑板空间,使学生能很好的表现出书写功底和概括能力。
4.激情点评,最好是脱稿,此环节让学生有了对题相应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在讲的过程中做到条理清晰,环节明确,达到对题的方法的总结和对知识点的归纳。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增强学生得自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五、高效课堂来自不断地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
7.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七
生活实现了高节奏, 课堂同样追求高效率。我觉得每上一堂语文课都是在跳一首动人的舞曲, 如何跳好呢?很简单, 把握节奏, 舞出风格。我觉得语文高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重探究式课堂——主旋律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式的设计上, 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与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关的理论主要涉及两对概念, 即“过程”与“结果”、“情境”与“形式”。从探究性事实的角度来说, “过程”是指学生为探索和发展知识所经历的过程, 这一过程通常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支持下进行的。“结果”则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可以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 如语言描述、行为表现、情感体验等。“情境”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多种具体问题, “形式”则是指学生对获得学习结果的形式化描述。
因此, 我觉得, 探究性学习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特定学习情景中, 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 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这也是新形势下对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二、注重课堂细节设计——伴奏
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链接而成的, 精彩的细节越多, 教学的效果就越好。一个精彩的教学细节犹如围棋中的一个妙手, 一穴得气, 满盘皆活;反之, 则是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了。对教学细节的打造是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技术和构建高效课堂的必由途径。
1. 诗意语言巧运用
语文充满了浓郁的书卷气, 诗意的语言更是情与智的融合。人应该诗意地栖居于地球, 同样, 教师也应以诗化的语言带领学生游走在美的殿堂。如果老师的语言太过平淡, 这份诗意无疑会顿时消于无形, 因为, 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有润物无声的作用。为此, 教学中我们应精心设计一些具有诗意的煽情的语言, 这样的语言, 将屡屡真情化为丝丝雨露, 犹如一杯美酒, 甜美浓烈, 散发着智慧的馨香, 浸润着学生的心田, 启迪着学生的心智, 浓化语文味。
2. 小小疑问妙设计
实现人性化的课堂教学, 创造和谐、开放的课堂, 教师还要掌握科学艺术的提问方式, 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以问题完成主体性高效课堂教学的任务。
“一切景语皆情语”。《汤姆.索亚历险记》中, 汤姆三个人刚逃出做海盗与后来自然景观发生了许多变化, 可以提出问题, “前后景观有何不同?为什么发生了变化?”了解文本。然后更深一步提出问题“环境的写作往往有哪些作用?”“你觉得他们的想法对吗?”探究文本。在思索、比较中学习写作技巧, 明白人生哲理。
教师针对性地设计一个或若干个有争议或深层次的问题交给学生思索、讨论、争议,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
三、注重发挥角色功用——引舞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 创设让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境 (例如引发学生交流、讨论、表现……) , 激发学生的思维需求, 放开学生思路, 使他们建立起思维的意识。教师要欣赏学生的智慧火花, 多激励学生, 这种做法应细化在课堂行为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 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教师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 要考虑升学的可接受性力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 使学生能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 享受成功。师生互动, 师生共舞, 方能展现舞曲的精妙。
四、注意三“不”——岔步
新课改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改革第一步带来的是思想的变革, 思维的转变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些见解偏差, 下面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1. 语文课程不能一味的追求活跃而忽视了基础
新课程以来“课堂气氛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质量的标准, 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 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既要从表面上看课堂是否活跃, 而且还要从基础知识入手, 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石, 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 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 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 我们应把静态的语言语言文字训练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活动, 这样就会使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
2. 语文课堂上不应过分强调个性而忽视了有价值的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语文课堂教学, 提倡教师发扬学生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教学中, 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 对学生的回答加大表扬, 没有否定之词, 这样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认为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 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
3. 语文课堂上不要过分重视讨论探索而忽视背诵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努力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过去有一阶段将背诵阅读, 视为死读书, 读死书, 被课堂所抛出。学生根本就没有读背之实, 没有积累就没有运用, 没用大胆的读背, 就没有语文素质的提高, 我认为只有多读?, 多背才能培养语感。
8.如何在反思中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篇八
一、在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这里讲的实际上就是指备课,即教学设计。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备课时应注意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备好一节课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教学活动设计是否合理,教學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是否科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是否符合学生实际,知识渗透是否考虑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的教学流程的安排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前这样的导入是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渲染课堂气氛,板书设计是否简洁明了,多媒体课件设计能否做到服务于教学,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这些知识的传授学生能理解和接受吗?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水平是否考虑到了,哪些学生学习基础差,哪些学生学习基础好,学生对上一节课的知识掌握如何?对于这些问题,作为教师必须考虑,这样上课才能胸有成竹,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共同发展。
二、在课中反思
上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对备课的实战检验。一般来说,在课中反思主要有:第一,教学活动是否围绕教学三维目标进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否参与率高,教学活动是否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教学理念,是否把课堂交给了学生;第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是否被激活,对课中的突发事件能否及时处理,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第三,教学进行中有没有及时地问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教学效果不好,问题出现在哪里,如何改正;第四,能力方面,要对学生所掌握知识的运用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是否有假听、假合作、不懂装懂,如果学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解决问题,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能力;第五,上课不仅要注意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自己怎样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师生的情感得到共鸣等。第六,在教学过程中你产生了哪些教学灵感,显示了哪些教学智慧,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阅读能力。
三、在课后反思
教师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应该静下心来对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细细想想、好好品味和慢慢咀嚼,一堂课结束了,对于今天的教学任务来讲已经完成,但是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来讲,又是新任务的开始。因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个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完善个人的教学艺术,张扬自己的个性,并非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而是要经过“千锤百炼”,日积月累,聚沙成塔,形成“秘籍”。教师课后反思能帮助教师及时认识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与不足,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一个教师如果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课后反思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
四、需要强调的是,教学反思要注意反思的方法
教学反思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反思方法,但是要提高教学反思的效率,必须讲究科学的反思方法,才能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教学反思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日记反思法、写教学随笔、录像反思法、教师成长档案袋、开展教研活动进行小课题研究、案例分析法、写反思论文等各种方法,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反思方法,只要是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不要求千篇一律,只求实用有效。
总之,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任何一节课,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瑕的。教学反思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让教学反思成为我们日常教学的习惯,成为我们教师由经验型向学者型成长的必经之路,成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从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无限的魅力,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9.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高效课堂为教学改革突破口的学校数不胜数,小学英语高效课堂也在不断的实践和发展,但在听课调研中,通过反思发现课堂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课堂真正高效起来,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下面,笔者将问题反思总结如下:
一、学习目标要具体、明确
“我会四会单词,我会读课文”,这样的学习目标通用于每一节英语课,不具体、不明确,“方向不明确、何时能到达?”所以,学习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二、充分放手,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在一节课文学习课上,教师领读完课文之后,将总结的文中重点词组和短语抄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在课文中标注并记忆,学生被动的接受,传统课堂的回归,效果显然不好。
如果教师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通过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们总结词组或短语,并且展示交流给大家,随后,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显然好于前者。富兰克林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所以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亲自去参与、去实践、去发现、去总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发挥对子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帮扶作用。
一次听课调研中,教师用高效课堂的方式上课,学生以小组围坐的形式学习,但在展示的环节,教师以“请某某同学回答问题”让学生展示,结果发现,各小组内仍旧有一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特别是那些学困生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怎样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尽量让每一孩子都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来呢? 除了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之外,我想从让学生如何展示入手,寻求高效的方法。如果我们再请某某同学展示时,变换成请某某对子或某某小组展示,这样,对子之间准备时,就不只是独自的准备,他还需要与同伴的交流与互助,一方面可以互相启发,另一方面还可以互相提醒和帮助,但教师要注意结对的科学性,让优生带差生,也就是异质结对。通过这样的传、帮、带的结对展示,不仅便于展示,而且效率高于单独学生的展示,参与面大大提高,对于学困生的转化也有很大的帮助。再加上教师适当的评价,对于展示都精彩的对子或小组给予加倍的激励,这样更能提高其合作的积极性。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消逝;一粒沙,只有投入大地,才能凝聚力量;一个人,只有依托集体,才能实现价值。”所以,课堂应该是每一位学生展示的舞台,它不是某个人的“独角戏”,我们应该加强对子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课堂真正高效起来。
四、学生展示结束后,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评价。
评价是武器,是导向,有了评价,课堂将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的评价可分为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两种,显性评价包括教师语言评价、加分、加星、物质奖励等;隐性评价包括,教师的眼神、动作的鼓励。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会增加学生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树立榜样,便于大家效仿、学习。
五、夯实双基的同时,要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
《英语新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英语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如果学生进行习题练习时,单单是紧扣教材的英汉互译、情景对话、阅读理解等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设计一些能够体现语言知识点灵活运用的试题训练,如:听力训练、涉及重点单词、句型的阅读材料等方面的训练,加上平时教学中对学生口语的训练与检测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要求。
六、关注学困生,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教学中,我们要多关注学困生,从学习过程、对子帮扶、课外辅导等方面入手。比如在独学中,教师要有意去巡视、指导他们的学习情况;在展示过程中,利用评价机制,将更多的机会让给学困生;利用对子帮扶、对子评价,让优生带学困生,“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在课外活动时间,教师要主动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学习状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等等。
总之,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真正高效起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要善于发现、反思、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效率。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广大小学英语教师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以《英语课程标准》为目标和方向,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中去,上了一大批经典课、优质课,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这些都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努力的方向,但细细品味这些优质课,总感觉这些课只是教师精心准备、上了又改,改了又上的示范课。笔者感觉,这样的课,是教师设计好了一个个教学环节等着学生往里钻,这样的课,没有了自然生成,没有了生命涌动,有的只是热闹的课堂、流畅的教学设计。以这样的课为目标、为示范,使我们对课改的真正执行有了一些担心。
一、多了师生互动,少了自然生成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是一段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这里应没有装腔作势,没有矫情的表演;这里可以没有语惊四座的回答,但不可以没有情感的真实流露。一位教师为了操练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some„”设计了一个“追圈”游戏。活动开始,教师先提问“What would you like?”学生回答:“I’d like some milk.”教师就给他一个milk的头饰,然后请回答过问题的几个学生走到讲台前围成一圈蹲下,一学生在圈外,蹲着的学生问:“What would you like?”圈外的学生一边沿着圈跑,一边回答“I’d like some bread.”那么戴有bread头饰的学生就必须迅速起立并追赶圈外的学生,一圈以后没有追到,他就代替圈外的学生继续转圈。这样的活动几轮进行下来,学生一个个笑逐颜开,但这样的参与,只是表面的、形式上的参与,没有唤起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而且,这样的活动,只是为活动而活动,是机械性的操练,是为操练而操练,没有考虑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交际性,试想:“What would you like?”和跑圈回答之间有什么联系?在大班额教学形式下,这样的课实际操作效率又有多高?这样的课,气氛是热闹的,学生是兴奋的,但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呢?
二、多了鼓励评价,少了客观公正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主张教师多鼓励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意识到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有思考的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于是乎,我们的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嗨,嗨,你真棒!”“你真聪明!”“棒极了!”的表扬声。如有一位教师在讲解句型“It tastes good.”时,首先自己拿起一只橘子,边剥边尝了尝,然后意犹未尽地说:“Oh,it tastes good.”然后,让学生也来尝一尝,说一说。自然,有些学生说得很好,表演得也很好,也赢来了教师的表扬和小奖品,赢来了听课教师的一片赞叹,于是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热闹非凡,不知是教师没有留意,还是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并没有及时纠正某些学生的发音错误。我也发现还有很多学生因为没有尝到水果,没有争取到发言的机会和小奖品而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太没意思了!为什么老师没有点到我?”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坚持正面引导,这本没有错,但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是:一节课如果总是“你真棒”之类的表扬语,把表扬当作一种公式,那这种表扬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吗?教师随意的、主观的评价能否让学生感到评价的公正?是否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多了小组“合坐”,少了合作讨论
新课标倡导要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而如今课堂上经常出现形式上的小组“合坐”,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而且无论什么课都用,好像用得越多,新课标的精神就贯彻得越好。如,一位教师在上My home这一课时,通过大量的巩固操练,学生显然已基本掌握了教学内容,接下来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design your home”的教学环节,教师旨在通过活动,让学生灵活地将所学内容贯彻、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可是,由于教师没有做很好的铺垫和示范,为了所谓的“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英语的氛围”而没有一句汉语的解释,结果学生在活动时,由于目的不明确、操作不到位而使得活动很凌乱。讨论时,各说各的,到最后,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只好请个别学生做小组汇报,在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操练的情况下将这个活动匆匆收场,一个独特的设计就在匆忙、凌乱之中结束了。这种合作学习只是为优等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而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所以我们不能认为,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讨论,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合作的动机和责任是合作学习,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而是一种实际意义的学习方式。
10.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十
学反思
如何撰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校本教研个人经验材料 黄羊川中心小学
蒲岳山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它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多方面的,既可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又可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思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又可思学生学习方法……总之,教学反思的内容有很多,我们可以从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三个层面去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和前提。每当我完成一个课例的设计后,总会不停的去想象实施教学过程的情景,反思包括导语在内的教学各环节的预设是否科学、合理;自己的教学观念是否正确、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是否理解教材、活用教材;对学生需求估计是否合理;是否为学生创设了实际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是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实现知识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相统一等等问题。
1、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
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风格,往往都在沿袭着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当然,这些方法有它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它却有着某些不足,需要我们改进。所以我们在课前进行反思,首先应该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是否以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这样才能做到扬长避短。
2、是否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资源;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特别是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所以我们应该通过课前反思使自己成为教材的创造者,才能全面盘活教育资源,全方位优化教学资讯,在开放的、多样化的教育情境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前反思能让我们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新的理念,只要给学生创造探究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创造机会,学生手指尖上出智慧的精彩是可以预期的。
二、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时时处于高度紧张活跃的状态,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思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师生或生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教学行为是否得当等等问题,并积极思考如何利用课上资源改变
原有的教学设计进程,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与策略,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高质。
三、课后反思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进行课后反思要做到“当堂思效”。即在上完课后思考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存在那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有哪些方面做的比较成功或对今后的教学有帮助、有启发,学生哪些内容掌握得好,哪些部分有困难,哪些学生学得成功,还有多少学生需要指导等;同时,也应该坚持“阶段思效”,即对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1、实话实说——记成败
课堂就像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也有可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开了小叉,走了弯路,变成乏味的旅行。不管结局如何,得失成败,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考虑更周全、操作更自如,不走或少走弯路。(1)记载成功之举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抓住教学中哪怕是稍纵即逝的成功点,比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及时记录下来,坚持不懈,就能串起教学的闪光 珠链。
(2)牢记失败之处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善教者难避其失。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如实记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就能使教学:“长善而教其失”。
2、及时反馈——写师生(1)捕捉瞬间灵感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的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诸如课堂教学中某一应变得当的措施;双边活动开展的成功之处;某些数学思想渗透与应用的巧妙之举;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爆发出的灵感和火花——如导入新知的妙语、课堂氛围的改观、学生思维的激活、因材施教的准确等等,而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一闪即逝,教师必须利用反思去捕捉,否则就会遗憾不已,而这些东西及时俯拾而起,就是熠熠生辉的“金子”。这种种实践日积月累,所蓄渐丰,既利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如果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高潮,最好能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问答,作为第一手素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2)点燃创新火花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 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3)珍视沟通合作
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3、把握遗憾——再设计
11.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提问案例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高效课堂;案例;提问
小学数学新课改已经进行了数十年了,现如今已经渡过了盲目追风只求气氛不求效率的阶段,转而追求和谐高效的小数课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课堂提问已逐渐成为每位教师都力求去掌握的一项教学技能,越来越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提问不仅是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方式,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引领自己课堂走向和谐高效。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上提问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够,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追求高效课堂的步伐。因此,怎样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结合自己的上课与课后反思以及我校组织的校内交流课活动,谈几点关于小数课堂有效提问的看法。
一、提问的问题有数量缺乏质量
案例:《小数的大小比较》一节课时,进行了这样的提问设计:
师: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
生:整数部分
师:若整数部分不相同?
生:整数大的小数大
师:若整数部分相同?
生:从小数部分最高位比起
生:若小数部分数位不够怎么办?
师:用0占位
这样的的一问一答,使学生缺少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这点在课后学生的作业与练习中就暴露的一览无余,关于这部分的题目很多学生出现错误。当问他们小数大小比较的法则是什么时?竟然有一部分学生不会说。这使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课堂提问,其实只需要一个问题就可以了:如何来比较小数的大小?让学生独立完成整个知识的点的梳理过程,在整理过程中消化小数大小比较的实质,这样可以让学生系统的对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掌握与理解。
二、提问的问题目标指向不明确
案例: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课中教师设计了一同学过生日的情景:
师:今天是小丽的生日,她的小伙伴与她一起过生日,教师出示情景图。
师:看,小丽准备了什么好东西?
生:有苹果、饮料、蛋糕……
师:听,门铃响了;看,来了哪些朋友?出示小丽迎接客人的情景图。
生:来了小花和小美。
师:客人来了后,小丽会干什么?
生1:小丽会分苹果给客人吃。
生2:小丽会分饮料给客人吃。
生3:小丽会分蛋糕给客人吃。
生4:她们会一起玩。
……
在案例中,第二个问题“客人来了后,小丽会干什么?”这样的提问虽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但明显偏离了本节课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思考无从入手,加上低年级的孩子本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导致课堂教学偏离了轨道。因此课堂提问需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同样这节课如果改成这样效果可能会好很多:
出示情景图后:
师:看,小丽准备了什么好东西?
生1:有苹果、饮料、蛋糕……
师:谁能用数学语言把你看到的说一遍?
生2:有4个苹果,3瓶饮料,一块蛋糕。
师:比较刚才两位同学说的,哪位同学说得好?
生:生2。
师:以后我们就应像生2那样用数学的语言来说。
师:听,门铃响了;看,来了哪些朋友?出示小丽迎接客人的情景图。
生:来了小花和小美。
师:小丽拿出苹果,把苹果分给两位客人,会怎么分?
这样提问目标指向明确,既有效防止了数学教学活动内容偏离教学目标,又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如何进行数学思考。因此,我们应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指向性明确的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促进高校课堂的创建。
三、提问变成少部分优秀生的舞台
案例:《分数的意义》课结尾阶段
师:这节课,哪些同学发言了?请站起来。发言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我请还没发言的同学来回答。
师:刚才发言的这位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我们全校有1600名学生,他占全校人数的几分之几? 我们全县有2万名学生,他占我们全县学生数的几分之几?(分别指名没发言的学生回答)
师:为什么同样是这位同学,你们说的分数却一直在变?
师:现在发言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没发言的又占多少?(下课)
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中来。而如今的课堂提问却变成了只是为小部分学生准备的舞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一节课下来都没有张口说话的机会。课堂提问要注意面向全体,既要让成绩好的学生发言,又要让成绩一般、差的学生发言,充分调动各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上面案例中这样的问题设计,既给坐了将近一节课冷板凳的学生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又借此了解了学生的新知掌握情况,而且还使全体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更加深刻,真可谓是“一箭三雕”。
四、提问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
大部分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课堂上向学生提出“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问题,学生简单的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看似有问有答,课堂气氛热烈,但实质是一些流于形式的无效问题与回答。学生只是随声附和的回答,并没有去思考分析。虽然课堂气氛看似热烈,但这只是学生投其所好的应答,并非整体性的效果,有时甚至掩盖了真正的无知,这样的提问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无效的甚至是起副作用的。
12.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反思 篇十二
一、充分的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有效的集体备课, 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集体备课不可流于形式, 表面上轰轰烈烈, 无所不谈。集体备课应该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 大家在一起备课堂模式, 备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 备课堂难点突破的过程, 备教学案, 等等。在集体备课时, 教师们积极参与, 各抒己见, 百家争鸣, 既可以是和风细雨式的商讨, 又可以是面红耳赤的争论。这样就能集众人之长, 补自己之短, 只有吸收了别人的经验和智慧, 才能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 解决问题, 我们的教学才能更有深度。例如高三语文专题训练:成语的使用, 同一学校的不同教师课堂效果完全不同。一位教学校验丰富的老师, 有清晰的思路, 由历年高考成语题目导入, 步步深入, 把问题交给学生, 让学生积极活动, 比较有效地解决成语的使用方法。但是这位老师凭着老经验, 点播不够透彻, 不够深入, 缺乏深度, 因此在课堂有效性上打了折扣。另一位年轻老师缺乏经验, 课堂没有亲和力, 满堂灌, 唱了独角戏,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讲解, 没重点, 没针对性, 实际上缺乏课堂模式, 缺乏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 没有把握住如何教会学生学, 如“连篇累牍”、“屡试不爽”等这类浅易成语是什么意思, 学生也没能掌握住。这位老师也找到了重点的成语, 讲解得也很透彻, 但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 课堂效率较差, 学生集体缄口, 气氛沉闷, 老师所谓的努力备课化为乌有, 这样谈何高效?归根结底, 他们没有真正集体备课, 还是各行其是。集体备课正是集合大家的智慧, 提高效率, 弥补不足, 如果能把上述两位老师的教学思路加以结合, 经验加上深度, 应该会很有效。
个人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延续和深化, 能凸显个人特色。个人备课是深加工的过程, 教师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 能够点燃思想的火花, 深入细致地分析具体问题, 得到创新的思想。如《高祖本纪》一文, 教师集体备课, 明确了教学思路, 侧重文言字词和句子, 分析了高祖其人。个人备课继续深加工, 发现高祖还乡部分很有阅读性, 细细品味, 发现高祖还乡是百感交集, 探究高祖还乡的心态, 进而探究中国人还乡的民族心理:衣锦还乡抑或落叶归根。这样的深层探究, 彰显个人特色, 学生亦满怀兴趣, 积极思考与探索。有了课堂模式、重点难点, 加上自己的特色:幽默、智慧、煽情等, 课堂效果会事半功倍。强化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 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
二、师生和谐互动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 师生双方的和谐互动是高效课堂的关键。因此, 要保证课堂的高效,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充分有效地使用导学案。
导学案是新课改的体现, 也是高效课堂的载体, 能引导学生主动的预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在预习过程中, 学生要搜集材料, 查阅大量的工具书, 在此基础上才能解决基本知识点, 课堂上, 学生进行展示, 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 可大大节省课堂时间, 有利于深层次的探究。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 要做到人人参与。只有每位成员都积极参与, 广泛搜集资料, 精心筛选, 细致审核, 才能群策群力, 编写出高质量的导学案。
导学案能指导学生有目的地预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样学生在课前就能清晰地掌握课堂知识结构体系, 对教学的重难点更有准确的把握, 同时认定学生的预习成果, 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有了第一手材料,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 利用前后的黑板、实物投影仪或者口头表达, 给学生更多展示个性才华的空间舞台, 这样学生思维会明显活跃, 参与度会明显提高, 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2. 规范课堂模式, 加强师生互动。
我校一直在大力探究高效课堂模式, 结合杜郎口课堂模式、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 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 我们实行了以导学案为引导, 课堂展示, 学生合作探究, 教师点拨指导, 课后巩固的课堂模式。课前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进行预习, 课堂上先由学生做主, 展示自己的答案, 谈谈自己的看法, 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展示, 这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能为进一步分析学生的思维提供最真实的材料, 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合作探究能够把问题深度化。这一环节可以小组内探究解决, 也可以不同小组之间展示比较, 甚至教师也参与探究, 这样问题就有了深度, 不仅是学生, 甚至老师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2011年江苏语文高考试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 有一尊“小美人鱼”铜像。 (2) 请以“小美人鱼”的口吻, 写一段不超过30字的话, 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有的同学说:“愿上海世博会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马上有学生指出这个例子没有体现出“小美人鱼”的身份, 不符合题目要求, 大家点头赞同。学生们说出了很多美丽的句子, 如:“我来到上海世博会, 仍然生活在童话之中。”“愿中国小朋友像喜爱我一样喜爱世博会。”等等。学生展示后的合作探究, 开阔了思维, 丰富了想象, 更增加了探究的深度。
在此基础上,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展示的情况, 以及课堂出现的症结难点, 进行归纳、总结、拓展, 让学生加深对自主合作学习的认识。最后的几分钟, 回归学习目标, 检查学习目标完成情况, 并布置有效的练习作业, 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训练。
3. 展示语言魅力, 营造学习氛围。
语言的魅力是语文课堂高效的内涵, 没有美丽的语言, 语文也就失去了固有的魅力。首先语文教师要练内功, 熟读诗文, 腹有诗书气自华。听过上海杨浦中学朱振国先生的课和报告, 那富有磁性和情感的声调令我们感动, 特别是那如诗的语言令我们如痴如醉。多年以后, 每每回味, 还有一种甜蜜的感觉, 可见语言的魅力是永恒的。用朱先生的语言特色, 我学习着赏析诗歌:“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战争破坏了无数个家庭, 丈夫血染沙场, 命丧胡尘, 白骨累累, 游魂飘荡, 找不到回家的路;可年轻的妻子还在春闺思念, 做着一帘幽梦, 盼望着丈夫归来时的激动时刻。它有着生与死的离别和痛楚, 有着阴阳两隔的迷茫和思念, 可以说这是一首人间最悲凉最伤感的诗。师哽咽, 生动容。语言的魅力, 可以震撼学生, 我们在课堂上的点拨, 都应该是精彩的, 这既能感染学生, 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落实巩固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巩固练习要做到有发必收, 有收必改, 有改必统, 有统必评。真正落实到位, 才是高效课堂的保证。只有对作业认真批阅了, 才能发现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统计分析, 找到重点难点, 找到学生存在的问题, 这样课堂教学内容才能更有针对性。多数同学存在的问题, 就是大问题了, 要分析原因, 结合好的例子和错误例子, 并向外延伸, 让学生更深刻地把握。不落实巩固练习, 课堂教学就会处于一种盲目状态。一位老师在讲解病句专项时, 某位同学的答案质疑, 让同桌来解释, 这位同桌心虚胆怯, 不敢回答, 老师鼓励去说, 该同学大胆回答, 而且还挺“智慧”的:“我的答案和他一样。”不料这位老师还客气地让学生坐下了。看到此处, 我哑然失笑, 课堂效果达到这种地步, 真不可思议。我想作业即使没有检查到位, 老师也应该让学生说出所以然来, 说不出, 学生就露馅了, 这样做最起码对学生是个督促, 在以后的作业中学生才会认真。因此, 对巩固练习的检查, 是课堂效果的保证。
总之, 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是一个过程, 也是对新教学理念的深刻体验。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 立足学生, 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样语文课堂才能更高效。
摘要: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高效课堂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师生双方的和谐互动。充分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师生和谐互动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落实巩固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作者根据本校课堂改革的体会, 总结归纳经验, 并探索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途径。
1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篇十三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以生为本,指的就是以生本理念为基础,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以生为本对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出发,探讨提出若干具体的教学策略,旨在助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打造。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以生为本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发挥,教学效率低下,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就应坚持以生为本,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1以生为本对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
1.1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按照生本教育理论,以生为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拥有探索性,能让小学生在已有知识体系、学习伙伴、学习材料等因素的影响下自我学习、整合新知识,而非在教师的设计中亦步亦趋地学习。在这样的过程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
1.2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对身心发展极快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无法以一时的成败来论英雄,需要教师做到以生为本,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坚持关心每一名学生,使课堂面向每一个个体,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是小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打造高效课堂的基本保障。
1.3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生为本,强调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为本,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所以教师往往不会轻易给出任务,而要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实践等方式自主学习、推理、归纳、总结,让学生通过该过程得到正确的结论,使学生的新旧知识混为一体,巩固知识,学生不仅锻炼和提升了语文学习能力,还发展了语文素养,课堂也因此变得高效。
2坚持以生为本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1)灵活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就应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保持灵活多样,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致力于通过书刊、网络、影视、展览会、参观活动等多种渠道组织一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将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学习语文知识的自觉性唤醒,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未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语文知识的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例如,当教师在讲解课文《落花生》时,就可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方:做一个像花生那样的人;反方:做一个像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在这灵活的课堂教学和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之下,小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自由地表达各自的观点,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他们在问中答、在答中反问,不仅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大胆联想,想到小石?^、火柴、煤,进而想到社会中的边疆守卫战士、人造卫星研制专家、陪练员等,让学生明白做人应像花生那样,对自己的功劳绝不大肆炫耀,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如此一来,不仅课堂气氛越来越愉悦,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烈,自觉参与课堂、自主学习知识,在拓展思维与想象力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帮助教师成功打造高效课堂。
(2)巧用教材,课堂教学凸显以生为本。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务必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做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科学开发者、高效利用者。具体而言,教师要巧用教材,挖掘其中的亮点,为学生合理设置悬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凸显课堂教学的以生为本,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乐于关注学习,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善于跟学生一起学习语文知识,收获丰硕的教学成果,形成高效课堂。
(3)联系生活,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大纲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实践教学,且新课改也提出语文教学要体现综合性,所以教师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就应坚持以生为本、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有机联系语文课堂与实际生活,让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产生亲切感,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语文素养。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将现实生活变成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参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为学生并非带着空空的大脑到学校学习,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阅历,而这些则是小学生有效、高效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是异常宝贵的学习资源。所以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以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生活事物作为参照,激励小学生自主学习,化解课堂教学难度,激发学生参与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当教师在讲解课文《猫》时,由于猫是学生生活中很常见的动物,所以教师没有选择直接为学生分析文本,而是引导他们回忆一下自己头脑里的猫的形象。该话题成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他们踊跃发言,从各个角度阐述猫在自己大脑里留下的印象,从各方面描述猫的秉性、特征等。在发言的同时学生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较全面地了解、把握猫的特点,教师再以此为基础讲解课文,学生则带着自己的描述学习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猫。有了现实生活的良好参照,学生在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时变得更加容易,学习效果良好。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带领学生回归生活,把学生变成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实践能力。如此,学生深刻体会学习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逐渐学会通过生活更轻松、更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学以致用,对教师高效课堂的打造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
3结语
14.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随笔 篇十四
实验二小
张丹丹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校倡导的高效课堂的改革下,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才能真正理解高效课堂并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呢?通过一年的学习与实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课堂导语设计的有效性。
在我校的高效课堂模式里,导入是一个重要步骤,而我也觉得导语的设计是否有效,往往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成功的导误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很丰富,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时空,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
2、突破重点,切忌生硬
导语设计切忌“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中心思想”等内容的简单罗列,过于冗长机械的导语,除了有喧宾夺主之嫌外,还容易使学生疲劳、厌恶甚至注意力不集中。
3、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小学课文绝大部分是情文并茂的美文,因此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有效
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问方式的有效性
好的提问方式应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提出一些能够与学生基础相适应并能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而且有一些思考含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而不是迫不及待地直奔结果。
3、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15.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究 篇十五
一、导入, 投石冲开井底天
导入新课不仅是为了铺垫, 更是为了打开思维的心门, 投石冲开井底天, 直击学生心灵, 直叩学生心扉, 使教学更高效进入的是兴奋的求知天地。
小学生好奇心很重, 无意注意强于有意注意,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 会将学生快速引入问题的中心, 一下子吊起学生的胃口, 让学生进入欲罢不能的境地。
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用童话、寓言、传说等导入新课, 可以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 但要特别注意不能引入那些与新课毫无关联只为活跃气氛的故事;高年级导入新课常常是单刀直入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快节奏, 但这种方法不可常用, 常用会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 要不时换换花样, 让学生有新奇感, 老吃一种东西会倒胃口;情境导入, 可以让学生先入为主, 入情境、说情境。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 小学常用画图或实物表演, 或语言渲染等。“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要针对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情景, 精心设计导入方法。
如《九寨沟》导入:同学们, 祖国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名胜九寨沟令人神往, 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领略九寨沟神奇美妙的自然风光。
1.点 击九寨沟相关影像资料的链接 , 请学生静静地听 、静静地看。
2.同学们都陶醉了 , 快说说自己的感受。是呀 , 九寨沟的水清澈见底, 湖泊众多, 树木茂密, 难怪人们都说:“黄山归来不看山, 九寨归来不看水。”著名作家巴金到过这里后, 也深深陶醉其中, 写下了美文《九寨沟》。
3.赶 快打开课本读读课文 , 用心感受作者精美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九寨沟的美。
用课件创设情境, 让学生通过优美的画面与九寨沟亲密接触, 感知九寨沟之美, 激发兴趣, 形成强有力的阅读期待。当然, 这不是唯一的导入方法, 有的教师歌本唱得很好, 教师就可以一边唱《神奇的九寨》一边放课文中描绘的图片, 在悠扬的旋律中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氛围中, 让学生带着特定的情感学习这类文章, 为教学打下感情的基调, 有利于学生了解文中所表现的情怀。
二、冲突, 课如看山不喜平
碰撞出智慧, 好课不喜平。矛盾是构建大千世界的物质世界本身就是矛盾统一的高度圆融, 把各种冲突的处理过程作为一种教育资源, 化险为夷, 常使课堂锦上添花。每每听到那些“一帆风顺”的公开课, 我总认为有作秀的嫌疑, 尤其是听到学生的解答完美到和教参一字不差的时候, 心中更生厌恶感, 如是优课评选, 我常将这类课判为下等。我们是教书 , 但 , 更是育人 , 作秀往往 就预示着 让学生作 假 , 做不好人, 更谈不上好课。“先器而后识”, 先要做个好人、真人, 而后才谈学问。“千学万学学做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诲应常记心中。教育不是灌输, 不是蒙蔽, 要砸碎“知识中心”的枷锁, 建构“能力中心”“价值观中心”, 强化思维冲突。
打破砂锅问到底, 一路追问, 推进问题深化, 让学生在螺旋式推进中前行, 这种方法对理性十足的课文是很实用的;在实际教学中, 往往我们会为情所左右, 这时我们要全面而深入地思考, 通过思考说出真实的想法, 引导学生全面、负责、理性地思索, 最终实现“视野的融合”。建构冲突, 解决冲突, 因人而异, 因文而异, 应朝多种路径去探寻、多种方向去思考、多种维度去开发, 让思维运转, 智慧融合。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以“布道者”的身份 , 一味对学生进行灌输 , 要通过探究 , 巧妙地预设思维冲突, 成为课堂这个发动机的动力, 突发性的思维冲突, 更能给予人期待, 不指望所有问题一下子都解决, 关键是有冲突意识, 摒弃杂秽, 达成共识。
如《林冲棒打洪教头》冲突设计片断:
1.通过上一节课学习 , 你觉得林冲是怎样一个人 ? (谦虚 、礼貌、机智、勇敢、武艺高强等)
2.既然是这样一个大好人 , 为什么会成为罪犯 ?
3.洪教头跳起来说 :“我偏不信他 , 他敢和我较量一下 , 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洪教头很鲁莽, 因为, 柴大官人是他的老板, 他看不起林冲, 也就是看不起柴大官人, 打狗还看主人面呢?你看前文里, 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 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 冒称武师, 找你骗吃骗喝, 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这不像一个下属讲的话。再看后文“洪教头使出个‘把火烧天’, 一棒落空, 他一个踉跄, 还没有站稳脚跟, 就又提起了棒, 林冲抡起棒一扫, 洪教头措手不及, ‘扑’的一声倒在地上……”你说, 他不是鲁莽, 又是什么呢? ”
生2:我觉得洪教头敢于挑战权威, 洪教头明知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他还敢挑战, 做人就要有这种勇气。
生3:洪教头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柴进称洪教头师傅, 说明他还是有可敬之处的;被林冲打败, 洪教头满面羞惭, 灰溜溜地走开了, 说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像洪教头这样的人回去以后, 心中定是心潮澎湃, 感慨万分。
……
在这个冲突中, 学生说得是否有理不是最主要的, 重要的是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 能“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一个人, 知道洪教头也有可取之处。在课堂教学中, 应针对教材、教法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 为学生提供解答问题的支架, 老师巧妙地提问, 问到疑点、文章的节骨眼,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三、结课, 更上层楼望天涯
结课的设计, 必须在统观全文、照顾整体的前提下进行, 做到首尾呼应, 浑然一体, 对重点地方起到定向作用;用深情、真挚、富有感染力的话语, 点燃学生心中潜伏的感情之火, 使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受到感染和启迪, 从而获得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并从中受到熏陶;要实施务实性的课堂结果, 尽显“生气、灵气”。使得课已结而思未止, 自然引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进入更上层楼望天涯的境界。
16.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初探 篇十六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我们积极探索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不论是我们临沂市推行的“三五X”教学策略,还是我们县推行的教学策略,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说高效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挑战,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体现,是对教育规律的正确诠释。打造高效课堂需要一些途径和方法来实施,以下就是笔者初步探寻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效率。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单一的教学方式。
(1)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进而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改变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思考少的现象。切实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会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通过声、光、色、形,将教学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生动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更容易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除了教学方式的转变,我们还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课堂管理的顺利进行。在课堂上,老师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良好的乐学氛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肯定学生的勇气和胆量,给予学生正能量。
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在很大程度上说,课堂是否高效取决于学生是否主动地学习,是否会学习,是否能持久地学习。
(1)重视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前预习中,学生要将文中出现的不能读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划出,通过查字典解决基本的字词问题,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的社会时代背景及文体特点,整理成小卡片。这一阶段的学习,要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这一阶段的学习中,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设计出简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2)导语精妙,能抓住人心。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方式是在问题情境之中的学习,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就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再现课文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4)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
三、重视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效率
(1)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有效。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问方式的有效性。好的提问方式应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提出一些能够与学生基础相适应并能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而且有一些思考含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而不是迫不及待地直奔结果。如果仅仅只要求回答是与否,浪费时间也没有效果,因此,课堂提问不在数量,而在提问的思维含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活跃课堂气氛、启发思维、发展智力。
(3)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师生合作教学,使课堂教学变为开放、双向、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朱小娣.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28).
[2]李春艳.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教师,2012(18).
[3]马永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初探[J].发展,2012(5).
17.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究[定稿] 篇十七
要想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要对什么是有效的语文课堂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学生学到了,学好了才是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必定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课堂教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那么,我们在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打造高效的过程中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至少做好以下几点:
一、学习目标要设定准确学习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既要考虑班内差生的接受能力,又要考虑中等生及优等生的提高。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两级分离。所以,学习目标的制定必须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学习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日日清的拓展题中做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二、自主学习互动展示环节设计要合理就语文课来说,自主学习互动展示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两个导学、互动策略、展示方案”的模式。第一个导学,让学生自主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然后在老师引导下学生再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二导学,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
三、课堂展示要精当课堂展示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进行自学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的始终,直接体验着学生自学成败。当学生展示时,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引导,不点拨,让学生再答,直到山穷水尽还是解决不了。这时,教师必须细细揣摩,绝不能袖手旁观,要“点”“导”,要点到有用之处,导到学生心里去,拨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中,只有通过“点”“导”的技巧与艺术,才能体现出高效课堂的理念及价值。但展示时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18.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反思 篇十八
第一、做好课前准备。
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除了教师对教材内容是否娴熟及是否自如、适当地运用教学艺术之外,自然还与教师是否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我个人认为,这个课前准备我们不光是指教师的课前准备,还要讲究学生的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在课前进行适当的预习或一些活动的准备完全是有必要的。
第二、激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学生有兴趣学习,才可能提高学习效率。试想一堂让学生索然无味的课堂,怎么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求呢?
我们的数学课和其他学科有着不同的特点,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教会学生一定的能力;应该通过数学课堂,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都离不开数学,要学会随时能用数学的相关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学生不可能完全自觉学习,他们往往只有喜欢数学老师、喜欢数学课才能更好的学好数学。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数学课略显枯燥,显示的更多的是逻辑推理。所以,抓住这一学科特点,让数学课上出“数学”味来,让数学课不再显得枯燥,从调动学生兴趣着手去实现课堂的高效。
第三、对全体学生的关注。
其实每个班都会有相对来说资质差点的学生,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学校,学生各方面能力从少缺乏一定的开发,导致不少学生起跑落速;由于父母整日忙于生计,早出晚归,导致学生在家里得不到应有的关注,有的孩子潜意识里就有一种自卑感和不自信。因此,给学生关注建立起他们的信心是关键,尤其是学困生。
我们可以用目光和微笑与学生交流,让所有的学生能从我们的目光和微笑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受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
第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应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有自信心——营造能给学生自信的氛围。 让学生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营造让学生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围。 让每个学生都能实施自我管理,都能感到要对自己负责——营造让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
19.探析小学语文高效教学 篇十九
一、进行趣味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要想构建高效教学模式, 让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 就需要有能够吸引他的东西。对于枯燥乏味的东西, 任何人都不会提起学习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 运用情感进行教学是一项有效措施,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趣味教学法、惊异引导法等方式, 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让他们形成“十万个为什么”的思维, 积极开发他们的潜能。如今的小学素质教育, 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因而特别重视人的实践性、素质性和能理性。在当下的教学活动中, 学校和教师从事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的, 采用趣味教学, 更是很好地贯彻了这个中心。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通过积极开展趣味教学, 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进而使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体, 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二、多进行语言交流,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想充分开展互动教学,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需要在课堂上与学生多进行语言交流, 与学生良好互动。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 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回答, 与学生交流思路, 从而让学生对问题的答案有更深的印象。另外, 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学习课文的感受, 以及学习课文后能从课文中学习到什么, 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 当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束后, 与学生进行交流:学完这篇课文, 你学到了什么? 有学生说我学到了邱少云英勇无畏的精神;有学生说我在邱少云身上学到了为了祖国英勇献身的精神; 有学生说我从邱少云身上学习到了隐忍与坚持, 即使大火弥漫自己的全身, 为了不暴露目标, 宁可被烧死。学生通过与教师进行课文学习后的交流, 不仅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而且令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了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更有利于记忆和掌握。
三、营造互动氛围,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月光曲》一文时, 笔者引导学生在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读出心中感受, 读出音乐所蕴涵的深情。在导入时, 播放《月光曲》钢琴曲, 使学生对这首曲子形成最初感受, 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使学生迫切地想知道这首美妙的乐曲是怎样谱成的。在课堂教学中, 实现师生角色变换,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老师不再是“教”, 而是“导”;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听”, 而是自主地“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铺设台阶引导学生情感朗读:“弹得多纯熟啊, 感情多深哪! 您, 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教师采用这样的文字激情引导:“盲姑娘怎么也想不到, 在这偏僻的乡村, 竟能如愿以偿地听到如此精湛、如此纯熟的钢琴声, 酷爱音乐的她猜想眼前这位演奏者很可能就是赫赫有名的贝多芬先生。因此, 盲姑娘又惊又喜地说……”学生仿佛已经和盲姑娘融为一体, 很激动地朗读课文, 感受盲姑娘的激动和贝多芬由同情到遇知音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复杂情感变化。这样, 学生在教师的轻松引导、自己的深入朗读中, 明白了《月光曲》的旋律实际就是贝多芬当时的情感变化过程 , 巧妙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要让学生成为主体, 就要真正解放学生, 不要压学生、治学生, 使教学活而不乱、活而有序, 让学生在提问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培养创新与探究意识。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爱因斯坦曾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总之,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进而发现问题, 要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 转变意识和思维。提问和质疑并不是挑战教师的权威, 而恰恰是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教学的表现, 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同时,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的习惯, 也是基础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五、更新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模式。由于现在的小学生从小接触的新鲜事物比较多,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教材上的内容已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 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教学中,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加强训练, 提高语文能力
拓展练习并非题海战术, 要注意拓展练习的有效性。首先, 练习要有创新性, 结合所学课文设计拓展练习, 让学生有话可说。教《月光曲》时, 设计的练习是:请欣赏贝多芬的钢琴曲《田园》, 谈自己听钢琴曲《田园》时的所思所想, 再写成一篇小短文。这样的题型把课文与拓展练习联系起来, 既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文本, 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 学生的作业要精选有针对性的题型。例如:学生经常把“戊、戌、戍”等字混淆, 就可借助句子有意识地组词填空, 以便巩固这几个字。另外, 要根据练习中常犯的错误, 改进备课与教学过程, 真正构建出创新的高效教学模式。
七、构建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占主导地位, 要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向进行规定。教师通过构建高效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不断探索和学习, 进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构建高效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自我, 进而解放身心, 增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逻辑能力。教师综合运用实际生活经验教学和实际问题创设教学的教学方法, 就相应增强了教学的可操作性, 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 能够进一步提高能力和水平。
摘要:教师必须以教学理论为指导, 通过不断实践, 不断总结, 不断完善和创新, 熟练运用课堂教学策略, 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课如何构建高效课堂07-09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07-22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12-09
小学语文《掌声》教学反思12-14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案例反思)09-03
反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06-11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参考06-26
小学语文教学培训反思10-02
小学语文《小珊迪》教学反思11-09
《掌声》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