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发明方案

2025-02-01

创新小发明方案(精选14篇)

1.创新小发明方案 篇一

赣县二中体艺科技节之

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信息技术竞赛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实施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丰富学校课余生活,向中学生传播环保知识、科技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激发中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培养中学生环保意识和创造能力,展示中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特长,促进中学生科技教育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活动主题

体验•创新•成长

三、活动对象七、八年级学生,九年级自愿参加。

四、活动时间

2012年9月30日至2012年11月9日

五、活动内容

1、小发明:运用有关的科学理论知识做出的新颖独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每班至少一件以上!

2、小制作:利用现有的、价值低廉的环保材料制作出外观新颖独特、实用性强的环保作品。每班至少一件以上!

3、小论文:围绕“食品安全,防震减灾、爱惜粮食、节能减排等”主题,每班至少2篇以上!注意:小论文的基本格式严格按照科技论文格式。小论文不能通过下载或者抄袭,团委电教将有专人负责检测,一经发现,将通报批评。

4、信息技术作品: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独立创作的展现个人或集体才华的宣传个人、学校、家庭、家乡的或环保方面内容健康的电子类作品(如:Flash动画、网页、电脑绘画、科学DV、英语微博故事等)每班不限制数量!

5、以上作品各班必须在2012年11月9日前由各班班主任收集,统一交至电教处。

六、奖励办法

由团委、电教处负责组织评比,各类作品分别评比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若干名。获奖作品将在学校体艺科技活动节中展出,并对获奖同学进行表彰。获奖班级将在班级考核中,予以奖励一等奖5分/人次、二等奖3分/人次、三等奖1分/人次,超额完成的班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奖励1分/件(5分封顶),未完成班级,小发明、小制作类扣除3分/件、小论文类扣除3分/篇。特别优秀的作品将选送到市教育局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中小学电脑作品比赛。

其它未尽事宜,由行政会负责解释!

赣县第二中学

2012年9月13日

2.小发明家和他们的大发明 篇二

参加谷歌科学竞赛的发明家们提出的科研项目五花八门、包罗万象,而他们都是18岁及以下的青少年。在第二届谷歌年度科学展览会上,从来自100多个国家的数千名参赛者中选出的15名决赛选手个个才华卓异,不过其中有几人表现尤为突出。

Brittany Wenger 布里塔尼·温格

17-year-old Brittany Wenger—the Science Fair's grand prize winner and the winner in the 17 to 18 age group—has a project: a Global Neural Network Cloud Service for Breast Cancer. This Lakewood Ranch, Florida, girl designed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hat can detect 99.1% of malignant3) breast tumors from Fine Needle Aspirates4) (FNAs), a breast cancer test that in the past has produced notoriously inconclusive findings for patient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can detect patterns that are too complicated for humans to spot. Wenger's neural network, which is hosted on the Google App Engine5), was tested on FNA data (681 samples) collected by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The result—99.1% sensitivity to malignancy—is 5% higher than the best commercial network's result.

Wenger's interest in programming started in the seventh grade. Her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have grown in complexity since then. "My first neural network played soccer," Wenger says. Wenger hopes to work with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to continue her research, which was inspired by the many people in her life affected by breast cancer. "I want to work on image analysis and expand [the neural network idea] to different types of cancer," she says.

17岁的布里塔尼·温格是本届科学展览会的总冠军,也是17~18岁年龄组的冠军,她研发的项目是“全球乳腺癌神经网络云服务”。这个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莱克伍德牧场的女孩设计了一个人工神经网络(编注:一种模仿生物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数学模型或计算模型,是统计学方法的一种应用),可以从细针抽吸活检中检测到99.1%的恶性乳腺肿瘤。在过去,细针抽吸活检这种乳腺癌检测手段为患者得出的检测结果一直都是出了名的无效,但人工神经网络却可以检测出那些太过复杂、让人类无法辨识的样本。温格设计的神经网络基于谷歌应用引擎平台,此前曾利用威斯康星大学采集的细针抽吸活检数据(681份采样)测试过。该神经网络检测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9.1%,其检测结果比目前最先进的商用网络的检测结果还要高五个百分点。

温格读七年级时对计算机编程产生了兴趣。从那时起,她设计的人工神经网络越来越复杂。她说:“我设计的第一个神经网络会踢足球。”温格希望与威斯康星大学合作,继续自己的研究。她的这一想法当初是受她身边许多罹患乳腺癌的人的启发而来的。她说:“我想研究图像分析技术,并[把神经网络的想法]拓展到不同类型的癌症诊断中去。”

Jonah Kohn 乔纳·科恩

14-year-old Jonah Kohn was sitting in a music class one day, struggling to hear the sounds of his guitar over the din6) of his classmates, when he and a friend had an idea: putting teeth on top of a guitar lets the player hear it over loud noise with help from bone conduction7). Jonah took it one step further, wondering if the same principle could be used to help people with hearing loss experience music.

nlc202309011323

Kohn, the winner in the 13 to 14 age group, came up with Good Vibrations—a device that attaches to the user's body at multiple points and filters sound into various frequencies as it hits different body parts. Essentially, says Kohn, "It helps deaf people hear sounds through vibrations." The San Diego, California, boy has already shown that Good Vibrations greatly increases deaf subjects' ability to experience music.

一天,14岁的乔纳·科恩在上音乐课,就在他竭力想从同学们的喧闹声中听到自己的吉他声时,他和一位朋友想到了一个法子:利用骨传导原理,弹奏者用牙轻咬着吉他的顶部就可以在震耳的喧闹声中听到自己弹奏的曲调。乔纳想知道同样的原理能否用来帮助听力受损的人感受到音乐,于是又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这位本届谷歌科学展览会13~14岁年龄组的获奖者最终发明了“共鸣佳”。该装置要与使用者的身体进行多点联接,当声音传导到身体的不同部位时,该装置会将声音过滤,分成不同的频率。科恩说,实际上,“它能帮助听力障碍人士通过振动听到声音”。这个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市的男孩已经证明,“共鸣佳”能大大提高参与实验的听力障碍者的音乐感知能力。

Yamini Naidu 雅米妮·奈度

17-year-old Yamini Naidu of Tigard, Oregon, is using computer modeling8) to develop new treatment pathways for methamphetamine9) addiction. Naidu has discovered two new binding sites on a receptor protein10) in the brain that are activated by meth. Her prediction: certain compounds that bind to these sites can change the shape of the receptor protein, preventing meth from sticking. 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 now has a patent on the binding sites and compounds that she discovered.

"I've always wanted to do a project in the field of neurology," says Naidu. This was her first foray11) into computer modeling ("I spent a summer reading user manuals," she says), but probably not her last. Naidu hopes to get a dual MD and Ph.D. and become a neurosurgeon12).

17岁的雅米妮·奈度来自美国俄勒冈州泰格德市,她正在运用计算机建模技术开发治疗冰毒成瘾患者的新疗法。奈度在人体大脑中的某个受体蛋白质上发现了两个被冰毒激活的新的结合位点,并且做出预测:绑定在这些结合位点的某些化合物可以改变该受体蛋白质的形状,从而阻止冰毒附着其上。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现有一项关于这些结合位点及化合物的专利,而这两者就都是她发现的。

“我一直想进行一个神经学方面的课题。”奈度说道。这是她首次尝试使用计算机建模技术(她说:“我花了一个夏天阅读使用手册。”),不过很可能不是最后一次。奈度希望获得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双学位,成为一名神经外科医师。

Catherine Wong 凯瑟琳·王

Even in rural areas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with a shortage of doctors, there are plenty of cell phones. 16-year-old Catherine Wong's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 Cell-Phone Compatible Telemedicine System" is a project that consists of a Bluetooth-enabled wireless transmitter and microprocessor, and circuitry13) to amplify cardiac14) activity. The whole thing can transmit real-time EKG15) images over any Java-enabled cell phone (though static16) images will show up on more basic phones). "The goal is to get the essence of an EKG," she says.

So if a doctor isn't around, an aid worker can simply attach the leads to a patient and the device, and send images to a doctor remotely. This Morristown, New Jersey-based girl plans to continue working on the project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Wong's original inspiration is a museum exhibition titled "Design for the Other 90%".

nlc202309011323

即使在发展中国家医生短缺的农村地区,手机的使用也非常普遍。16岁的凯瑟琳·王研究的项目是“手机兼容的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及评估”,整套装置由一个支持蓝牙功能的无线发射器和微处理器以及一个可将心脏活动放大的电路组成。使用这套装置就可以通过支持Java编程语言的手机发送实时的心电图图像(而在那些只有基本功能的手机上将显示静态图片)。“其目的是获取心电图最重要的特征。” 她说。

这样的话,如果身边没有医生,急救人员只要用导线将该装置和病人相连,就可以将病人的心电图远程发送给医生。这位来自新泽西州莫里斯敦镇的女孩打算继续研究该项目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她最初的灵感来自于一个名为“为另外90%的人设计”的博物馆展览。

Rohit Fenn 罗希特·芬恩

16-year-old Rohit Fenn from Bangalore, India, designed the Vacu-Flush, a redesigned toilet that takes on17) two problem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the high cost of toilets and the lack of clean water to flush them with. "More people have access to mobile phones than toilets in India," he says.

The toilet dramatically cuts down on water use with help from a partial vacuum (like those found in airplane toilets). Users push the toilet's piston18) all the way down, where it is drawn up19) into a second chamber. A dip20) in the piston allows the waste to settle, and it then gets flushed out with water.

Right now, the device costs about the same as a conventional toilet, but Fenn is thinking of making a cheaper plastic toilet to hand ou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来自印度班加罗尔市的16岁少年罗希特·芬恩设计了“真空抽水马桶”,这个经过改造的抽水马桶可以应对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两个问题:抽水马桶造价高和冲洗用水缺乏。芬恩说:“在印度,有手机的人比能用上抽水马桶的人要多得多。”

这种马桶因借助了局部真空装置(类似飞机上马桶中的那些装置),耗水量大幅下降。使用者将马桶的活塞一按到底,使活塞下沉到第二个密闭室。随着活塞的下沉,排泄物也随之下沉,继而被水冲走。

目前,这种新型抽水马桶和传统抽水马桶的价格相当,但芬恩正在考虑制造出更为廉价的塑料抽水马桶,以便在发展中国家免费发放。

Not all of the thousands of entries to the competition were world-changing, but they did generally show that students around the world are learning the scientific method and coming up with good hypotheses21), according to Maggie Johnson, a judge in the competition and Google's director of education and university relations.

本次竞赛的评审之一、谷歌教育和大学关系总监玛吉·约翰逊表示,虽然参赛的数千项发明并非全都可以改变世界,但它们确实从总体上表明:世界各地的学生在学习科学的方法,并且能够提出不错的设想。

1.cull [k?l] vt. 挑出,选出

2.entrant [?entr?nt] n. 参赛者

3.malignant [m??l?ɡn?nt] adj. 【医】恶性的;癌的

4.Fine Needle Aspirate: 细针抽吸活检或细针穿刺活检,即医生在超声的引导下,用一根中空的细针刺入疑似病变部位,抽取部分细胞,获取细胞学或组织学标本的一种活检方法。fine [fa?n] adj. 尖细的。aspirate [??sp?r?t] n. 【医】抽出物,吸出物

5.Google App Engine: 谷歌应用引擎,是一个开发、托管网络应用程序的平台。

6.din [d?n] n. 喧嚣声;喧闹声

7.bone conduction: 【医】骨传导,声音的一种传导方式,即指声波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conduction [k?n?d?k?n] n. 【生理】神经感应的传导

8.computer modeling: 【计】计算机建模

9.methamphetamine

[?meθ?m?fet?mi?n] n. 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Meth是其缩写形式。

10.receptor protein: 【生化】受体蛋白质

11.foray [?f?re?] n. (尤指对非本职工作的)初步尝试

12.neurosurgeon

[?nj??r???s??(r)d?(?)n] n. 神经外科医师

13.circuitry [?s??(r)k?tri] n. 电路(元件)

14.cardiac [?kɑ?(r)di?k] n. 心脏的;心脏病的

15.EKG: electrocardiogram的缩写,即心电图

16.static [?st?t?k] adj. 静止的

17.take on: 开始处理

18.piston [?p?st?n] n. 活塞

19.draw up: 使接近

20.dip [d?p] n. 下沉,下落

21.hypotheses [ha??p?θ?si?z] n. 假设,假说(hypothesis的复数形式)

3.创新小发明方案 篇三

从小喜欢科学发明的我经常会有一些突发奇想的灵感闪现在脑海。一天我看见妈妈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在擦皮鞋,弄得满手都是黑黑的皮鞋油,还累得直叹气。我灵机一动:何不尝试制作一个小小擦皮鞋机,既干净又方便还省力。

我找来一些电池、一些废旧电线和一个海绵擦鞋头。怎样才能让海绵擦头自己转动呢?我想起自己以前曾有一个玩具小风扇,因为电线断了不好用了,用会转动的电机带动海绵头不就可以了吗?我一阵狂喜,急忙翻箱倒柜找来那个废旧小风扇。爸爸看我忙得不亦乐乎,也来加入到我的发明创造行列,有了爸爸的“加盟”,我是更加如虎添翼了。我把三节电池用透明胶布固定在铁板上,然后把海绵头用胶水粘在小电机上面,再用导线把电池同电机接好,小小擦鞋机终于做成了!

当我把导线同电池接通一霎那,小电机带动海绵头迅速旋转起来,我开心地欢呼起来,比吃了冰激凌还舒畅!试验了几次我发现:电线和电池接触不是很稳固。这时妈妈提醒我:“可以让修电器的李叔叔用工具把线和电池焊接到一起啊!”妈妈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忙不迭地拿着自己的发明去找李叔叔。

4.小班组创新活动方案 篇四

绘本作为一种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内容和形式的读物,构图巧妙、造型生动、色彩优美,对于幼儿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其中富含节奏韵律感,幽默诙谐,拟人夸张的语言也符合幼儿语言的年龄特点。因此绘本受到了大多数儿童欢迎和喜爱,如果能将绘本广泛运用到早期阅读教育中,培育幼儿阅读的兴趣,帮助其认识图与文的相互关系,为将来的继续阅读活动打下基础。因此,我们小班围绕“我和绘本做朋友”这个主题,开展了各项亲子活动。有关事项具体如下:

一、活动目标

家园合作,为幼儿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二、活动时间:2016年9月15日至11月30日

三、活动内容

(一)亲子共读(2016年9月15日至2016年10月30日)

1.利用家园联系栏、接送谈话等方式向家长宣传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并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幼儿阅读。

2.要求家长每晚抽半小时与幼儿共同阅读,体验亲子阅读的乐趣。并让幼儿来园时与大家分享昨晚与父母阅读的内容。

(二)好书推荐

各班利用班级群等公共平台,为各位家长推荐一些好绘本。

(三)爸爸妈妈讲故事(2016年10月10日至2016年11月30日)1.每周请一位家长,利用ppt来与孩子们分享一本绘本故事。

(四)参观图书馆

5.小发明救妈妈 篇五

1、通过阅读小爱迪生用小发明救妈妈的故事,学习爱迪生从小善于观察,遇事爱动脑筋思考的好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伟、肚、痛”等9个生字。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题质疑,图片激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它的名字叫《小发明救妈妈》。

2、看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3、出示爱迪生的画像,简介爱迪生的事迹。

二、自主学文,整体感知。

读读课文前的阅读导语,为什么说7岁的爱迪生了不起呢?让我们再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质疑问难。

(1)妈妈发生了什么危险?医生和爸爸有何反应?

(2)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他为什么会想出这样的办法?(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中的小爱迪生为什么了不起。

四、创设情境,实验说理。

五、回归文本,检查识字。

1、出示本课要认识的字,到文中把它们圈出来,读一读。

2、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多种形式反复认读、识记。

6.小发明 大快乐 篇六

“黄金比”造就新一代环保袋

虽然市场上的购物袋品种繁多。但是因为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参照,所以看到电脑设计大赛的题目后,选手们一时都没有头绪。“我小时候经常看见花花绿绿的塑料袋到处乱飞,有次在爷爷奶奶家的阳台上也看见一些塑料袋,那些袋子被太阳一晒,发出很难闻的味道。当时我就想要设计一种环保型的购物袋。”张鸿超回忆起他的灵感来源。

他先从设计的材料上人手。很多选手选择竹子、木头之类作材料,张鸿超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这类材料本身就是一次性消耗的植物,不符合环保的主题。一番思索之后。张鸿超的目光落在了一直陪伴自己的工具箱上。工具箱的里面有一层无纺布,这种布耐磨、光滑、轻便,既可以循环使用又可以分解。在细节的设计上,张鸿超也很用心,一层布太薄就改成三层,拎手怕不结实便用麻绳,而且用大的金属扣加以固定,美观又时尚。折叠方法也很考究,张鸿超多次用白纸代替袋子进行实验:“一般的袋子都是从下往上卷起,这样袋子在折叠后体积会很大,而我的设计是从四周往中间折,还配上了个摁扣,这样环保袋折叠后只有钱包大小,特别便于携带。”

不过整个袋子最值得一说的并不是这些,而是用上了黄金比。张鸿超从学校图书馆查阅到,当袋子的实用体积和实际体积之比是0.618,也就是符合黄金分割比例时,是最经济实用的。张鸿超又用一个个小盒子反复试验,最后才确定下袋子的形状。

塑料吸管成就造船“新材料”

张鸿超从小就喜欢摆弄家里没用的物品。小学一年级暑假,有道作业题是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制作一件物品,当时张鸿超还小,不知道从何下手。有一天电视里正好在播一则电池的广告,而他从书中了解到随意抛弃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很大,于是便萌生了一个主意:做一个小盒子专门装电池。他制作的小盒子与其他盒子最大的不同在于盒子的进口处,上大下小的设计让电池进去容易出来难。

说到最得意的作品,张鸿超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在小学四年级时用吸管做的小船。“当时我看到家里每个月都有许多没用完的牛奶吸管,也没什么用处。我就想把它们利用起来。”于是他便设想用吸管做一件艺术品——一艘小帆船。对于喜好动手的张鸿超来说,用吸管造个船体并不是难事,不过既然是帆船,当然要有帆,挂帆的桅杆用什么材料好呢?继续用吸管不容易固定,用牙签太麻烦,试验来试验去,张鸿超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材料:细铁丝。“当整个帆船造好下水的时候,发现它特别容易翻倒。”怎样才能不让帆船变成“翻船”呢?又费了一番周折,张鸿超想到了解决的办法:“继续用吸管在船体的两边各添加一个附体,这样船就稳多了。”从此,这艘精致的小船成了张鸿超课余生活的又一个亲密玩伴。

可以拖地的“拖鞋”

“所有的发明都应该围绕我们的生活,所以造船之后我的小发明不再是为了自己玩,而希望它能改善生活。”张鸿超看到妈妈每次拖地都弯着腰,很辛苦,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就想:怎样才能让妈妈拖地变得省力起来呢?如果能让拖把和拖鞋结合起来的话,那妈妈不是就不用老弯着腰了吗?

说干就干,他首先把家里拖把上的海绵条卸下,然后用502胶水将这些海绵条一根一根粘在拖鞋的鞋底,这样一双能拖地的“拖鞋”就做成了。“妈妈在家里走来走去做家务的时候,顺带着地也被拖干净了。”但不多久张鸿超便发现,“拖鞋”由于底部被改装了变得很滑,妈妈很容易摔倒,于是他又动起了脑子。“我在参考了多种拖把头的材料之后,发现有种宽拖把头的材质很适合做鞋底,拖鞋的四周仍然用以前的海绵条粘上,这样既能拖地又不影响走路,不过制作的成本变高了。”张鸿超既兴奋又遗憾地说。

发明源于兴趣

张鸿超上学前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爷爷是东南大学电学教授,家中藏书很多,张鸿超对其中的百科全书情有独钟,但那时他还不认识几个字,一见爷爷有空就求爷爷读给他听。有时候家里电器坏了,爷爷修的时候他便蹲在旁边给爷爷打下手。进入初中之后,张鸿超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变得愈发强烈。

“会玩,会学习。”这是张鸿超的班主任对他的评价。刚上初二的他初学物理,除了学习课本上的内容,他还主动去看许多与物理有关的课外读物。对物理浓厚的兴趣使他的物理成绩遥遥领先,他也因此被选为物理科代表。

7.科技小发明作文 篇七

现在去旅游的人很多,但很麻烦,要搬许多的东西,还要坐飞机、动车……如果赶不上,还要等下一班。所以,我一只在幻想着有一个万能房子,在房子里有一间驾驶房,房间里有三个方向盘,第一个方向盘可以让它飞起来,第二个方向盘可以让它跑起来;第三个方向盘可以让他潜水。如果你想飞到另一个地方,你可以曹东第一个方向盘,房子就会长出翅膀,带你飞翔你想去的地方,如果你想开到哪去,你可以操动第三个方向盘,房子就会长出轮子来,带你环游世界;如果你很好奇水里的生物,你可以操动第三个方向盘,房子就会长出跟鱼一样游下海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发现很多奇妙的生物。

现在的人家几乎家里都有一辆车,所以路上的车很多,很容易发生堵车,如果出了意外,消防车、救护车……就很难到需要帮助的地方,所以我在幻想着未来的消防车,它的形状像个红色巨大的长方形,但它有两个椅子,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如果发生堵车,它的两个轮子可以拉长,变细,轮子变小。能很快到需要帮助的地方,也可以很快的把人从火海里就出来。

8.小年纪,大发明 篇八

(1)首先,他拜访了450名英国青少年,倾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把自己的创意画在纸上。

(2)他将这些青少年的发明图纸收集起来,总数约600件,并从中挑选了60件出来。

(3)将图纸交给对应的生产商制造出实物。作品被选中的青少年可以亲自向厂商解说自己的发明,确保最后出来的东西和初衷一模一样。

(4)最苦恼的是厂商,面对这些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他们能用的时间总共就只有4周。

但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想象,这些青少年的发明,真是让大人都羞愧了。一起来看看其中的9件发明产品:

1.电话好朋友

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老人很多时候够不着公用电话,这个公用电话加了一个可以延长的支架,所以现在坐轮椅的残疾人、老人也可以方便地使用公用电话了。

2.不用挤牙膏的牙刷

这支牙刷的手柄内部就是牙膏,刷牙的时候轻轻推一下牙刷底部,牙膏就从牙刷头里面挤出来了,挺方便的!

3.百叶窗台灯

这款百叶窗台灯不需要电子调光器,只需扯动灯罩上的拉绳就能调整光亮度了。

4.吃薯片神器

吃薯片不再烦恼了,用把钩子往上提,底部的薯片就升上来了。

5.吹凉食物的叉子

叉子里面有风扇,按下开关就开始吹叉子上的食物,这样谁还害怕烫嘴的食物呢?

6.亲子滑板车

这是一家人可以一起玩的滑板车!是的,小孩子就那么点追求,希望大人能陪着一起玩就很满足了。

7.落叶收集器

清洁工们也许会喜欢这个设计。把它装起来像是给大树穿上特别的罩子,叶子掉下来大部分都能接住,清洁工们扫地可以轻松很多了。

8.声控击掌的神物

只要说“give me five”,这个神物就能回应你,与你来一个响亮的击掌。

9.不会叫的拖鞋

有些地板人踩在上面会嘎吱嘎吱响,但这拖鞋穿上后不会产生那种声音——按动鞋上的按钮,拖鞋就能弹出气垫,增强缓冲,避免噪音。

9.关于发明小故事 篇九

妈妈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在她的记忆中,无论春夏秋冬,妈妈都是很晚才睡,天不亮就起床了。她以为大人都是这样,不需要太多的睡眠。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才得知,原来妈妈是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为了这个家,妈妈起早贪黑,却无法睡上一个囫囵觉,看着妈妈日益憔悴的脸,她想,要是能让妈妈每天晚上都能美美地睡上一觉该多好啊!她从一本书上看到说,下雨天时,听着雨滴的声音,人会睡得特别踏实,因为这种单一的节奏很容易使大脑疲倦。她想,能不能发明一种东西,让它发出雨滴的声音,为母亲催眠呢?说干就干,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她终于发明了一种“模拟雨滴发声器”。将它放在妈妈的床头,伴随着“滴答滴答”的雨滴声,那晚,妈妈很快就安然入睡了。她叫付岑,那一年,才16岁。

爸爸在城里打工,妈妈一个人操持着全家的生活,家里还承包了10亩多棉田。每到棉花结蕾的时候,棉铃虫也会大量繁殖,这时候就需要集中喷洒农药,妈妈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一个星期天,她回家帮妈妈喷药治虫。像妈妈一样,她背上了沉重的喷雾器,跟在妈妈的身后,开始学习着给棉花打药。一天下来,累得筋疲力尽。她想,自己只是偶尔干一天就累成这样,妈妈却要长年累月,多辛苦啊!能不能发明一种高效率的喷雾器呢?这样,能给妈妈减轻多少劳动强度啊!经过反复摸索,她发明了双喷杆的喷雾器,比普通喷雾器多了一个喷杆,功效也是原来的两倍。她调皮地说,那只多出来的喷杆,就像女儿一样,时刻陪伴在妈妈身边。她叫张桂杰,刚满18岁。

妈妈的年纪大了,洗澡成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冬天,年迈的老妈妈因为害怕感冒,宁愿整个冬天不洗澡,这可愁坏了儿子。儿子想,普通的浴缸保温性很差,容易受凉,而且人躺在里面,容易浮起来,老年人用,既不方便也不安全。让年迈的妈妈,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泡一个热乎乎的热水澡,这成了儿子最大的心愿。一辈子从没搞过发明创造的儿子,这一次和浴缸较上了劲,翻来覆去,设计图一改再改,他终于发明了一款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新型坐式浴缸。这位两鬓斑白的儿子姓郭,这一年,他自己也已58岁。

翻开人类的发明史,你会发现,很多发明,它的原始动力,都是因为爱。为了妈妈,无论是乳臭未干的少年,还是两鬓斑白的长者,都会萌生无限的潜力。

10.实小科技发明冲击 篇十

5月24日,从宣城市第一届“皖新教育杯”安徽青少年科技发明作品展上传来好消息,我校601班章丹睿同学发明的《雨水自动收集器》(已获国家专利)获得一等奖,将代表宣城市参加安徽省“以色列创新之旅”决赛。如果入围省前20名,将在7月5至16日参加“以色列创新之旅”。在以期间,中国孩子将受到政府接见,参观该国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观、科技景观和创新项目,走进世界超一流的威茨曼科学研究院。并和以色列同龄人开展充分的互动和竞赛。

本次活动由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少年博览杂志社、以色列威茨曼科学研究院主办,安徽皖新教育服务总公司、以色列施拉特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旨在选拔和培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创新种子,同时在全社会营造“梦想与科学交融,青春与创新同行”的浓厚氛围。科技发明大赛特等奖、一等奖得主共20人将免费参加由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赞助的“以色列创新之旅”。

11.小发明照亮大梦想 篇十一

■“我要用我的发明为大家服务”■

采访刚开始的时候,樊采薇只是安安静静地坐着,显得十分拘束。可是一聊起她的小发明创造,她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

樊采薇的第一件发明创造是在她小学三年级时完成的。在学校的科技节上,她看到了同学发明的安全卫生鞭炮燃放装置,并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可是她很快就发现,这个装置体积太大,太占地方了。能不能把它改装得小一点呢?细心的樊采薇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不锈钢纱网材质柔软,方便折叠,可以用来替代之前用的铁丝,于是一个由不锈钢纱网和酒瓶盒子组成的“新型安全卫生鞭炮燃放装置”在樊采薇的手中诞生了。在学校的推荐下,这项既安全又环保的小发明参加了第24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且一举捧回了英特尔公司颁发的国际“英才奖”,之后又获得第19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看到大家喜欢自己的小发明,樊采薇十分高兴,第一次得奖的经历也让她印象最深刻。

樊采薇的第二项发明更充分体现了她是生活的有心人。樊采薇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正值云南大旱,她在书画班学习时发现,课后大家直接对着水龙头冲洗毛笔,十分浪费水,这又启发了樊采薇开动脑筋: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洗毛笔的水循环利用、减少浪费呢?平时就爱好科学的她想起了曾经在书上看到过净水器的原理,于是她开始在老师的帮助下展开了实验,终于发现附近铜山上一种沙土的净化效果最好,就这样,就地取材,材质的问题顺利地解决了。接下来,她开始着手洗毛笔器的制作了。刚开始做的一个,因为粘合不紧,所以总是漏水,樊采薇便又开始动手改进设备,不再用胶粘合,而改用螺旋管拧紧,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才有了后来的循环处理节水洗毛笔器。这个洗毛笔器斩获了南京市青少年科创大赛一等奖、江苏省青少年科创大赛一等奖和全国发明金奖等诸多奖项。目前这项小发明正在申请专利,也许不久的将来,同学们就都能用到樊采薇发明的洗毛笔器了。

后来,樊采薇还发明了方便实用的防烫碗架、多用途拖把等构思巧妙的小“玩意儿”。升入小学六年级以后,因为学习任务的加重,樊采薇没有再进行新的发明创造,但她一直在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科技活动。学校的科技节持续一个月,每周都有活动,作为学校少年科学院的小院长,樊采薇每次都认真组织同学们参加各项活动,如“向晴天取水”的研究就是在科技节的时候,她和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展开的。

“我要用我的小发明为大家服务。”这是樊采薇在学校少先队大队委竞选演讲时说的一句话,她也正是这样做的。她告诉记者,发明创造其实并没有什么诀窍,只要细心观察,遇到问题多动动脑筋、多想想办法,总是会有收获的。

■少年进行时■

樊采薇可不是只对发明感兴趣,正如她的科技辅导老师所说:樊采薇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她喜欢看书,喜欢书法和画画,喜欢音乐,学过两年跆拳道,而且还曾在跆拳道比赛中得过银奖。

樊采薇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学习素描和书法,还曾在江苏省的一个书画大赛中得过金奖。暑假里,她也坚持上书法课、在家里练字。对此小姑娘有着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其实书法和小发明小创造很像的,都需要静下心来,细心观察。”

不要以为面前这个文静的小姑娘只喜欢安安静静地写字画画,樊采薇也有“动若脱兔”的时候,她告诉记者,自己现在戴着的牙套上的一根皮筋,就常常因为自己不“淑女”地哈哈大笑而崩断呢!不过樊采薇是“静的时候静,动的时候动”。当被问到曾经做过什么疯狂的事情时,樊采薇兴奋地说:“我曾经和同学一起,背着爸爸妈妈偷偷地去爬山、溜冰、吃东西!”得意的神情溢于言表。樊采薇的妈妈则告诉记者,就在这个暑假,她才发现女儿也有非常男孩子的一面。原来今年暑假,妈妈带樊采薇去香港迪斯尼乐园玩,她告诉女儿:“你自己去排队,自己去玩。”樊采薇果真一个人兴高采烈地去排队,玩了个不亦乐乎。升入初中就要住校了,樊采薇并没有因为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而感到担忧和害怕,相反她很期待即将到来的住校生活,“感觉会很有意思。”

生活中,樊采薇是个乖巧的女孩,她评价自己“有点爱哭”,原来她遇到什么感人的事情就会情不自禁地掉下眼泪,真是个可爱而感性的小姑娘!而笼罩在她头顶上的各种荣誉的光环也并没有影响她和同学们的相处和往来,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她和班里同学也没有隔阂,而且在同学们面前,樊采薇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活跃分子”,她组织同学成立了班级板报小队,每一个双周一都会给大家带来新奇有趣的东西。

樊采薇的功课也十分优秀,今年她作为特优生,被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提前录取了。当记者问她学习有没有小窍门时,她认真地说:“其实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就可以了。学习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全心全力地学,也全心全力地玩。”暑假期间樊采薇就玩了个痛快,游泳、旅游、书法、音乐、漫画,日子过得充实而有趣。樊采薇还告诉记者,搞小发明对自己的学习很有帮助,不但能锻炼动手操作能力,还能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12.我的小发明作文 篇十二

原先,我都是起床去按闹钟,而且没穿衣服,特别是冬天,很冷,后来我发明了一个东西:远程磁式闹钟控制系统,有了它,就不用起床关闹钟了,只要扳动一下床头的开关,闹钟就不响了。

我发明时是这样的,我先把闹钟拿出来,把电池扣下,把机身卸开,把开关线露开,这时,我又找了一根五米长的电线,我本想把它裁开,可爸爸说这样不够长,但是我已经把线的皮扒开了,我想没事,不会漏电,我就没管,最后把电线的另一头绑在原先的开关电线上,然后用胶带固定,然后我试了一试,不行,我检验了一下电线,原来是刚才皮扒开的地方漏电,后来弄好后,闹钟才听我指挥。它的弊端就是从这边开,这边关不了,从那边开,这边关不了。

这个发明一定在生活实际中用得到,因为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也有闹钟的问题,请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吧。所以,我觉得这个发明很成功!

13.环保小发明 篇十三

它把经过分类后的空气转送到转化器里,污染物质留在箱子里,清新的空气就从小孔里飘出去。吸到的二氧化碳也沉积在箱子里,和污水、垃圾、空气污染物混合,经过化学反应,转变成了伺候植物们的无毒肥料。环保吸收机还能把剩余的清水放到另一个小箱里,等经过草坪的时候,会自动给那些植物浇水呢!虽然环保吸收机十分棒,但它并不可能把世界上所有的废物全清理掉。我们不能只靠它来保护地球,我们因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爱护环境、保护地球,做一个环保天使。这样,我们才能找回以前的美丽。行动起来吧!地球如同我们的生命,大家一定要爱护它

14.习作:写好一个“小发明” 篇十四

[习作要求]

联系实际,大胆想象,写一种你想发明的东西。要写清楚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用途,要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佳作示例]

新型眼镜

视力不好,就得戴眼镜。眼镜虽然让人看清了东西,但也给人带来了不少麻烦。它容易摔碎,当视力下降时又得重配一副,真是既劳神又费钱。我想,如果能发明一种新型眼镜该多好啊!

这种新型眼镜镜片和镜架比较特殊。这种眼镜不用时是平光镜,要用时只需在镜片上贴上和视力度数相适应的镜片纸就行了。这种纸透明无色(如果需要变色就贴变色的),装卸十分简单,安装时只要在镜片上滴一滴专用胶水就可以了,当视力度数上升或下降时,只要再滴上一滴稀释液,旧镜片纸便自动脱落,再贴上新的镜片纸,这就成了一副度数不同的新眼镜了。这种眼镜的鼻托处用一种似泥的填充物制成,能完全吻合你的鼻梁,既柔软又牢固。有了它,你就不用再担心眼镜会滑下来了,当然也不必老用手去托啦。

除此之外,这种新型眼镜还有保健功能。当你的眼睛因为劳累而酸痛时,你可以打开装在眼镜架上的开关,正好压在睛明穴上的两只小脚便开始振动起来。这时你只要闭上眼睛,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会收到醒脑、明目的双重功效。

我相信只要你一戴上这种眼镜,保准不想摘下来。怎么样,去买一副吧!

(白 杨)

[教练秘诀]

写小发明对我们小朋友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只要我们了解发明,熟悉发明,开阔思路,就能够写出符合要求的习作。

一、破除神秘光环,让我们走近发明

我们常常以为发明高不可攀,是绝顶聪明的人做的事,与我们无缘。其实,发明并不神秘,只要我们凡事多留心,多观察,多想象,勤研究,你、我、他都可以成为小小发明家。

二、绘制发明“图纸”,让我们写好发明

把你想象好的发明绘制出来,与同学、老师交流,看看还可以做哪些改进。图纸设计好后,怎样来写自己的发明呢?一是交代一下发明的缘由;二是写清发明的东西是什么样子,“新”在哪儿,有什么作用,是怎样做的,用了哪些材料等。

[挑战自我]

题目:一次有趣的实验

上一篇:爱情观班会总结下一篇:市国家税务局机关经费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