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短文

2024-09-12

冬天的短文(19篇)

1.冬天的短文 篇一

描写冬天铁火炉短文

我们那里生烧煤的铁火炉的人家很少。一般取暖,只是铜炉子,脚炉和手炉。脚炉是黄铜的,有多眼的.盖。里面烧的是粗糠。粗糠装满,铲上几铲没有烧透的芦柴火(我们那里烧芦苇,叫做“芦柴”)的红灰盖在上面。粗糠引着了,冒一阵烟,不一会,烟尽了,就可以盖上炉盖。粗糠慢慢延烧,可以经很久。老太太们离不开它。闲来无事,抹抹纸牌,每个老太太脚下都有一个脚炉。脚炉里粗糠太实了,空气不够,火力渐微,就要用“拨火板”沿炉边挖两下,把粗糠拨松,火就旺了。脚炉暖人。脚不冷则周身不冷。焦糠的气味也很好闻。仿日本俳句,可以作一首诗:“冬天,脚炉焦糠的香。”手炉较脚炉小,大都是白铜的,讲究的是银制的。炉盖不是一个一个圆窟窿,大都是镂空的松竹梅花图案。手炉有极小的,中置炭墼(煤炭研为细末,略加蜜,筑成饼状),以纸煤头引着。一个炭墼能经一天。

2.冬天的短文 篇二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的广泛使用,互联网中产生的信息显著增加。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已经成为网络数据的主力军,可以占到总数据量的90%[1],短文本更是在社交网站中随处可见。主题模型作为特征选择的一种方法,常用于文本分类中。使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对比LDA和BTM模型对于短文本特征选择的效果。

2 主题模型

2.1 主题模型思想

主题模型是一种层次结构的模型,用概率来表示各层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PLSA[2]、LDA[3]和BTM[4]等,PLSA即潜在语义分析,是最早的主题模型,它使用条件概率描述单词和潜在类别间的关系,并使用最大期望的方法训练潜在类别。

2.2 LDA模型

由于PLSA模型的不完备和容易出现过拟合等缺陷[4],Blei等人提出了LDA模型,用概率来表示文档集合层、文档层和词语层之间的关系。

在LDA模型中:

(1)每篇文档主题词的个数N~Possion(ξ);

(2)文档中先验概率θ~Dir(α);

(3)每篇文档的第n个主题词wn:

主题Zn~Multinomial(θ);

主题词wn~Multinomial(wn|Zn,β)。

所以,LDA模型可以表示为:

其中P(φ|β),代表主题概率,P(w|φ)P(z|θ)代表主题词概率,P(w|φ)P(z|θ)P(θ|φ)代表文档概率。

2.3 BTM模型

BTM是另一种三层贝叶斯结构模型,与LDA不同的是它用“词对”来代替词,从而克服了短文本中词少所带来的困难。BTM和LDA均使用Gibbs抽样方法进行参数估计。LDA的Gibbs updating rules为:

BTM的Gibbs updating rules为:

3 实验数据及评价

3.1 实验数据及预处理

实验数据集来源于SODA上海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公开数据,数据集名称为网格化管理数据,该数据集用来统计城市居民对于市容市貌现象的反映,其中描述这个属性是对反映内容的简单叙述,平均字数少于100,类别是指反映现象所属类别。经过对数据的筛选,最终有988条数据,类别为暴露垃圾、跨门营业和占道无证经营。

3.2 实验环境

分词处理:中科院中文分词系统ICTCLAS;

主题模型:Windows下的JGibbs和Ubuntu下的BTM-master;

文本分类:Weka中的libsvm、Bagging和Ada Boost方法。

3.3 实验及结果评价

选取LDA和BTM为主题模型,使用libsvm、Bagging和Ada Boost分类方法,将它们两两组合,同样的分类方法设置相同的参数,最终进行6次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以精确度(Precision rate)、召回率(Recall)和F值(F-measure)为评价指标,BTM+libsvm最高,均为0.967,LDA+Ada Boost最低,分别为0.804、0.811和0.795。因此,对于短文本,BTM比LDA有更强的适用性,而对于分类,SVM更适合处理高维数据。

4 总结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对于短文本的分类,使用BTM作为主题模型,SVM作为分类方法,得到的效果最佳。当然,由于数据集的局限性,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未来的工作可以进一步选取多个实验数据集,以得到更普遍的结论。

参考文献

[1]Limeng Cui,Fan Meng,Yong Shi,et al.A Hierarchy Method Based on LDA and SVM for News Classific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2014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Workshop,2014:60-64.

[2]T Hofmann.Probabilistic Latent Semantic Indexing[C]//Annual International SIGIR Conference,1999.

[3]Blei D,Ng A,Jordan M.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J].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2003(3):993-1022.

3.“浅短文”的深度教学 篇三

在此词的教学上,老师们在设定教学目标时,都是集中在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要求读出文字背后的乐观和豁达。而我把教学目标设定为如何去理解作者的乐观,他的性格是如何养成的?这个目标的设计就将此词带到了苏轼的整个人生中,将此作品放入苏轼的整个作品中去审视。在课堂上,我运用下列手段,将此短词教得更有深度和广度。

一、交流个人体验,比较感受

在导入阶段,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评价苏轼,意欲让学生将自己了解的苏轼说出来,由此来探知学生对作者的了解程度,也为中心目标做铺垫。

学生1:苏轼是一个伟大的天才。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其诗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学生2:苏轼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在《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中可知其对亡妻的深情;在《水调歌头》中可知对其弟的感情;他还有好多像佛印一样的好朋友吟诗作对,互相唱和,可见其对朋友也有情有义。

……

在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对苏轼的理解都阐述完之后,我展示了自己最欣赏的评价。林语堂曾说,“苏轼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无可救药,贬词褒用,可见其乐观豁达已经达到了人们难以企及的高度。这也不禁让人们产生疑问,难道苏轼天生就是一个乐天派吗?他与鲁迅笔下的阿Q的乐观又是否一样呢?

通过不同学生、老师、林语堂等不同的人的评价,学生在交流中不断丰富知识,也不断产生疑问,这也就自然而然的转入到文本的学习。我们获得经验感受的方式还是来自于阅读,来自于作者的文字。

二、深入文字背后,挖掘内涵

这首词是典型的借事抒怀的诗歌,有许多叙事的成分,因此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可郑文焯评此词:“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手批东坡乐府》)由此评价,可见此词必有可读之处,必须要深读,读出“曲笔”中的“深意”。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将苏轼的豁达情怀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表达得淋漓尽致。在不多的抒情性文字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去挖掘内涵,读出其深意。

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了“莫听”、“穿”、“何妨”、“轻”等文字之后,自然而然地将目光集中于上阕的核心,充满抒情色彩的“一蓑烟雨任平生”。

师:苏轼的诗歌可谓字字珠玑,“一蓑烟雨任平生”很明显并非只是指向于今天所遇之事,由“任平生”可知,那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1:我的理解是,苏轼愿意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个“任”字,写出了自己的洒脱,风雨则预示着前路的艰辛,可见苏轼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困难的准备。

生2:我认为苏轼有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回归自然,回归山林之意。自然界的环境无论怎样恶劣,也比官场干净,更加舒适。

学生的理解互为补充,能够有不同的理解,又能自圆其说。下阕同样有一句具有抒情色彩的点睛之笔值得同学们深深玩味——“也无风雨也无晴”。学生畅所欲言,谈了自己的看法。

生1:我认为这是一种在困难之后的释放。天已放晴了,回顾途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司空见惯;宦途中风雨的袭来,虽难以预料,却也总有晴朗的一天吧。

生2:我不同意。我觉得苏轼的感受应该更上一层,应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困难来也罢,走也好,作者都坦然面对。

师:这种境界确实是很难企及的,在困难面前的坚守更多的是见到风雨之后的彩虹,但是如果你不以此为目标的时候,那又是什么支撑着你度过黑暗呢?苏轼为何会有如此淡然的心态?他的这种豁达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豁达了。

三、引入背景材料,拓宽视野

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这个阶段,学生对这篇诗歌的理解已经很充分了,也在语言文字的背后读出了苏轼不一般的豁达和乐观。但是与我设置的教学目标相比,这仅仅还是个开始。苏轼的这种乐观豁达与阿Q有何不同?他的性格是怎样炼成的?我打算引入有针对性的背景资料,让学生知道他们的不同。

教师展示了苏轼被贬谪路径图。苏轼从出生、生活、为官,一共经历了十七州,远至儋州,偏如定州,其中有很多个州府处于蛮荒之地,这对苏轼的身心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纵观苏轼的一生,起伏不定,经历了诸多磨难。而其中黄州是苏轼一生中具有符号意义的地方。那是一个荒僻之地,也是一个苏轼经历了无数次情感战斗的地方。可以说,贬谪黄州是苏轼仕途生涯的重大转折点,在他的文学创作历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前后共在黄州生活了四年零四个月。在此他的政治态度、生活态度,以及艺术创作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以说,苏轼的乐观豁达真正的历练之地正是黄州,就像是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淬炼一般,让他脱胎换骨,在精神层次上有了质的飞跃。

在此处我引入一首诗作为比较:

狱中寄弟子由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雨夜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这首诗是苏轼很少见的充满悲情的诗作。因“乌台诗案”被捕后,苏轼曾多次想到自杀。在坐船去汴京途中,曾想跳湖自杀;在狱中也曾想了此一生。此诗便是佐证。在以后的贬谪生涯,起伏人生中,苏轼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他为何能乐观面对呢?这就不得不重新审视黄州之于苏轼的意义。

师:黄州成就了苏轼,苏轼成就了黄州。对苏轼而言,黄州意味着什么?有何象征意义?

将学生的观点筛选并总结为:

“黄州”=苦难+坚毅+乐观+成熟……

每个人在一生中总会遇到艰难、困苦,也有特别低潮,在这些时候怎么办?我们看看东坡是怎么办的?后人往往说东坡性格中有一个特点是“乐观”、“豁达”,看得破,想得开。而我认为,东坡的乐观的实际上是他行为的表面现象,他最核心的精神是坚毅,是一次又一次与困难的战斗。

四、引入其他作品,印证观点

在学习和欣赏苏轼作品时,学生往往有这样的疑惑:苏轼似乎一次次陷入迷惘、悲伤,又一次次从中跳脱出来,他不是个乐观豁达的人吗?为何会如此?

这个疑问也恰恰印证了我们的观点。苏轼的乐观背后是一次又一次的坚忍,是一次又一次与自己情感的斗争。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作品作为印证。我做了部分展示: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甚么时,也不妨熟歇。

五、综合所学知识,实践运用

在以上认知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道题,综合考察学生的运用能力。

下列诗句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写,根据其情感变化经历,猜测以下诗句写作的先后顺序。

①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③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解答:正确的顺序为③②①。苏轼在黄州正是经历了前期的失意自伤,忧愁苦闷;中期的纠结;后期的乐观向上,洒脱旷达。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曾引起了诸多名家的争议:其中情感,是一种消极情怀还是一种释怀。不过正是这种争鸣,也恰好反映了苏轼当时的内心的复杂,作为过渡期的心理写照,再合适不过了。

当短文、“浅文”入选教材时,其实它给了教师更大的发挥空间。如果教师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运用材料,分析材料,引入材料,能够让课堂变得充实而有趣,全面而深刻,让学生能够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从而发现更大的未知空间,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无题的随笔短文 篇四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从那以后的一段时间,总认为自己看破红尘,永远不再背感情债,永不被感情困,永不受感情累。人终究是感情复杂的动物,没人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就连我也不知道现在的我在想什么,however 始终,始终,始终……为什么多看一眼,或是微微一笑,总能让我遐想万千,是在怀念以前,还是在憧憬未来呢。我,不知道。

复杂的感情是导致我们烦恼的原因,这么多的感情,这么多的思绪,这么多的抉择,我不想选哪一个,让他随遇而安吧。就跟那一生中只有一次却也该覆灭的动情一样,理解不了。不想辜负谁,不想让谁体会和我一样的痛,那种暗无天日,换做谁都会失掉希望吧。我想,我希望你跟我一样,也知道不忘初心。我还想再动情一次,即使她终将覆灭,即使我会再失掉希望。

允许我再犯一次错,允许我再东一次情,允许我再受一次伤。只为前世的相约,只为今生的相守,只为来生的相聚。该放弃的已经放弃了,不该放弃的也失去了;该相遇的也遇见了,不该相遇的也重逢了;经历了太多太多,再年少轻狂也想安稳了。

5.描写动物的短文 篇五

我喜欢的小动物是外婆家的小狗。它全身长满白色的毛,像一团甜甜的棉花糖。眼睛圆溜溜的,像两颗宝石。半圆形的耳朵,黑色的鼻子,尾巴短短的,看起来很可爱。我给它喂骨头,它会一块一块地啃。它还会汪汪地叫几声,好像在说:“小主人,谢谢你”。我真喜欢这只小狗。我喜欢的小动物是大熊猫。因为它的样子十分的可爱。它还是国宝呢!大熊猫的样子“怪怪的”,它的头是白色的,眼睛是黑色的,身上也是黑白相间,走起路来可爱极了。

小兔子有灰的、白的,我最喜欢的是白色的小兔子,因为白色的兔子看起来非常的干净,还有那红宝石一样的眼睛,一双长长的耳朵高高的竖起来,还有一张与众不同的三瓣嘴,可爱极了。它的尾巴很短,却总是高高的翘着。后腿要比前腿长很多,所以小兔子跳得很高,跑的也很快。燕子是一种候鸟,羽毛是黑色的,肚皮是白色的,翅膀又弯又尖,尾巴像剪刀。看起来真可爱!

6.生活的优美短文 篇六

有人说生很容易活也很容易,

但是生活却是非常不容易的,

人生的意义也许就是没有意义,

一生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日出日落花开花谢的感动被眼泪记下了,

随着争吵声拉开了夜晚降临的序幕,

在穿梭不息的人群中故意迷失方向,

坐在街角等待时间穿梭者来爱我,

心中的.风景只有在梦中才会看到,

发呆浪费时间只为聆听世界的寂寞之声,

一望无际的大海是我梦想的开端,

每日的纠结一觉醒来还会记得吗,

怀念儿时单纯而无邪的歌谣,

把自己掩埋在雪地里想回到世界最初的纯洁,

远赴爱情的发源地巴黎许愿遇见梦中的他,

也许孤独寂寞是世上最苦口最难咽的良药,

抚摸博物馆里的文物感受它的悲壮,

不知所以然的生活没有标准答案,

用相机记下美好瞬间以便伤心时自我安慰,

人生的舞台没有彩排我们每天演的好累,

心中的固执要受多少伤害才愿意改掉,

随和的笑容隐藏不了心中的疯狂急躁,

看岁月浮沉,看过往云烟,

心有千千结不知如何解开,

千万事在心间不知如何诉说尽,

雨水的洗礼让我看清了这个世界,

早已过了不计后果冲动做事的年纪,

生活的脚步太快让我跑的很累,

每个人的悲喜故事都那么与众不同,

摘掉有色眼镜体谅周遭发生的一切,

照照镜子提醒自己回到最初的真实,

时刻准备接受生活的挑战,

生活,我来了,

7.冬天的短文 篇七

一、“依体而教”,彰显效度

短文教学之所以不出彩,有时是因为教师对短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往往因其短而掉以轻心,教学设计落入俗套,按部就班,课堂程序流于形式,千篇一律。实际上,文体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关键抓手,对于短文教学,教师应在掌握阅读教学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树立更强的文体意识。首先,要把握文体基本特点,发现其在结构、语言、技法上的独特之处;其次,面对短文,不能拘泥于文字表面,而要紧扣教材,以独特的视角去审视文本,挖掘教学资源,使教学更富内蕴;最后,能结合具体的文章,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总之,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依体而教”,以确保学生既能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又能领悟作品的独特魅力。教师要拓宽教学思路,通过方法的创新,彰显教学效度。如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王自文老师在教学《古诗两首》(《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审美嗅觉,洞悉了两首古诗的内在联系和同构本质。开篇就让学生进行两首古诗的对照阅读,交流它们的相同之处:(1)作者都是南宋的诗人。先让学生说说对南宋的了解,教师随机补充南宋王朝贪图安逸、屈膝求和、不思收复失地的史实。(2)都有景物描写。教师随机设疑:写景只为写景吗?对此我们需要认真体会。(3)都写到了人。教师随机追问:此处的“游人”指哪些人?(南宋权贵)此处的“遗民”又指哪些人?(北宋遗民)本案设计,巧在开课伊始,即将两首古诗和盘托出,知人论诗、整体观照。借助注释,粗知大意是整合的基础;聚焦同质、求同存异则是整合的关键。此处整合,意在铺垫史实背景、把握情绪基调、营造解读期待。从整合入手解读古诗,实为古诗学习之重要门径。在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王老师又适时参读陆游的《示儿》,深化感悟遗民苦盼王师之悲凉,诗人忧国忧民之情怀。这种时间上的纵向对照和空间上的横向比较,大大拓展了古诗的文化背景,丰厚了古诗解读的文化底蕴。

二、深化文本,彰显广度

短文篇幅短小,内容精练,有的教师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课文讲个通透明白,耗时也短。但由于教学波澜不兴,学生兴味索然,收效甚微。篇幅短小的文章,要巧借旁征博引的材料,对所要训练的重点凿深挖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了然于胸。常言道:“浓缩的是精华。”短文虽短,但往往是作者精心锤炼、用心锻造的结果,教师只有带领学生潜入字里行间,用心揣摩和体悟,才能让学生品尝语文的滋味,获得语文的滋养。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时,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之上,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人物心理,从而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获得学习、生活的启示。在学习《纪昌学射》时,笔者分三步走:一读,质疑:提供连接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让学生把疑问写下来;二读,批注:抓住重点词,咬文嚼句,把自己对纪昌的评价写在相应的句子旁边;三读,体悟: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体会。当学生说到“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射箭”时,教师顺势把教学聚焦在纪昌练眼力的句子上,这些句子既是把握人物形象的重点,也是学习语言表达的重点,即人文精神与语言发展的结合点。先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获得自己的体会,再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和感受,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最后教师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一项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游泳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歌唱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在这样有层次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既教给学生用勾画、标注、迁移等方法抓住学习重点,注重在教与学中渗透学习方法,又能联系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深化文本,使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从而体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使学生的语言发展和精神感悟得到同步提升。

三、顺势而导,彰显深度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中安排了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2011年版课标在第四学段明确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本册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第四学段的学习搭一个梯子,使学生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风格,为顺利过渡到中学的文言文学习作一个铺垫。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初步的接触中,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文言文语句作出直接的辨识,在不断地诵读尝试中读准文章的声调、节奏,能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提示在头脑中迅速地再现与文章相对应的情景,触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感受文言文的文字美和音韵美,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先过好语言阅读关。如在学习《杨氏之子》时,学生感受到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师趁热打铁,做了适时的拓展练习,出示了《世说新语》中相关的小故事《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教师让学生用刚刚习得的方法进行巩固学习:先让学生划分停顿,使学生初步掌握小古文的节奏。再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合作和主体性作用,通过对关键词“内集”“儿女”等的释义,体会古今词语的异同之处。然后以品析“未若柳絮因风起”来感受人物的智慧,继而借助诗人咏雪的句子,诸如“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树飞花”“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等引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参与到当时的讨论中,以相似的文言句式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学生中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佳句,如“撒糖空中差可拟”“棉絮纷飞差可拟”“未若梨花漫天飞”“未若白蝶翩跹舞”……这一设计,看似简单,却在整个课堂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没有了教师略显乏味的小结,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使整个课堂凸显了“学生为主体”这一特点。

四、立足运用,彰显梯度

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师应该通过阅读,既要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又要让学生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还要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把语文引向生活,以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因此,无论是长文还是短文,教师应该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上。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3篇课文。其意图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在《人物描写一组》一文中,教材选取了三个不同形象的人物描写经典片段,虽然篇幅有限,但可以让学生在感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同时,揣摩、学习作家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刻画人物的多种方法,教师不妨把其当作读写结合的范例进行教学。基于本篇课文在形式上不同于一般的课文,是由三

阅读教学的三大“聚焦点”

张燕

阅读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流程的安排以及练习作业、评价反馈的设计等方面。它的依据来自于课程标准、教学文本、学生基础及教育心理和儿童心理。虽然我国的阅读教学承载着多种功能,加上文本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不相同,阅读目的和方法也多种多样,所以阅读教学设计的多向度是可取的,但在这多向度的教学设计中,应该有所聚焦、有所侧重,这样的设计才会高效。

一、聚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确定

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做的就是开发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这是课堂成败的关键。“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说的就是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确定的重要性。我们来看一次磨课中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学目标的三次修定。

目标一:

1. 认识“猛、缓”等十个生字,会写“创造”这两个字。

2. 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3. 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想象,并能根据文本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个片段组成的,因此笔者在教学时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采用“说人、读人、品人、写人”四部曲进行如下教学:(1)回顾阅读过的比较精彩的或自己写过的感到比较满意的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同学相互交流,或畅谈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或交流有关读写经验,或提出有关写人的种种困惑。(2)阅读片段,即分别阅读各个片段,引导学生牢牢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的句子,进行充分阅读,细细品味,将个人的独立思考、生活经验与全班合作交流有机结合,从中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及表现方法。(3)整合拓展,将三个片段结合起来进行

目标二:

1.能正确认读“混沌、猛劈、缓缓、逐渐、倒下、创造”六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3.品味语言,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并仿说句子。

4. 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目标三:

1.能正确认读“混沌、猛劈、缓缓、四肢、肌肤、滋润、血液、逐渐、祖宗、创造”十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3.初步感知对偶和排比的句式特点,能展开想象,用“他的,变成了的”进行仿说、仿写。

比较这三个教学目标,它们有共同点,都有生字新词的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人文精神的熏陶以及根据文本特点的相关目标。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制定教学目标的共性,努力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但是,仔细比较这三个教学目标,我们也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细小的差别。目标一中的第三个小目标: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想象。它所指的是课文内比较阅读,看看三个片段写人的方法有哪些异同,自己有何感悟。(4)相机开展课外读写实践,可以修改之前的写人作文,也可自主创作新的作品。这样的设计,既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关注学情,又注重整合和提升,将学生已有的关于“写人”的读写经验与学习有机结合,从而提升了学生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能力。

8.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题型的“去留” 篇八

一、 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题型的历史回顾和命题特点

短文改错是1991年以来全国高考英语试卷第二卷所采用的一种题型。1991年至1995年是短文改错题型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短文改错题设15个小题,赋分15分。1996年至今为短文改错题型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短文改错题改设10个小题,赋分10分。

值得关注的是,最早开始高考自主命题试点的上海市,高考英语试卷多年来一直没有选用全国高考英语试卷中的短文改错题型。北京市2001年开始高考自主命题,2003年就放弃了短文改错题型。2005年高考,自主命题省份的湖南英语试卷也没有出现短文改错题型。

2006年全国高考,共有18套英语试题,其中包含全国一卷、全国二卷和16个高考自主命题省份(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和陕西)的试题。18套英语试题中,除北京、上海和湖南外,江苏卷的写作题型分为对话填空和书面表达两节,赋分35分,用对话填空题型替代了短文改错题题型。

2007年全国高考,广东、天津、山东、湖北、海南和江西等省市也相继放弃了英语短文改错题型。其中广东、山东和海南为全国首批高中新课程改革4个试点省区中的3个,只有宁夏还保持了短文改错的题型。

《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说明)》中对短文改错题型的特点作了如下描述:“本题给出一篇约100个单词的短文,其中10行每行右边标有题号,要求考生判断是否有错,如有错将其改正。错误类型包括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

1996年至今,短文改错题平均每篇短文约8~10个句子,每行约9~12个单词,其中大部分为简单句或并列句,总词汇量约100~120个单词。高考短文改错题一般设一个小题为正确项,2~3个小题句子成分残缺或者多余,需要添加或者删除,6~7个小题存在错误,需要改正。

2006年全国高考,天津卷却与其他卷的短文改错题一样,10个小题都有错误,没有1个是正确的。

二、 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题型“去留”问题的争议

最具影响力的全国高考英语一卷从1991年到2007年一直沿用短文改错的题型。然而,方方面面对它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

1.“正方”的观点

“正方”的观点认为,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题型从问世到现在,好评如潮。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题型优点突出,应该在高考英语命题的改革与发展中保留下去,并不断强化和巩固。

一是该题型是一项集多个语法规则和多种语言技能于一身的综合性试题,主要检测考生对语篇的语言的评价能力。试题命置的考点角度灵活、测试层次多、涵盖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强调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相统一,考查考生储备、再现和准确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能力,考查考生发现、判断、修正文章中错误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短文改错是区分度较明显的一种题型,是测试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较客观的方式。尽管短文改错题是一道书面表达主观题测试题,但评分标准却是客观的。

这种题型避免了主观题评分中经常出现的误差,成功地做到了主观题评分客观化。

2.“反方”的观点

目前,有不少命题专家和中学英语教师对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题型设置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

首先,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题型的测试目的不明确,试卷结构不够严谨,没有体现语言学科考试的测量价值,缺乏发展性和创新性。

测试理论表明,要达到预定的考试要求和效果,每种题型的检测目标一般为1个,不得超过2个。而短文改错题既考查考生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还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短文改错实际上是语法阅读理解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书面表达题。完型填空题和阅读理解题已经考查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分析以及判断推理能力,没有必要再选用这似是而非的短文改错的题型。高考英语短文改错考查知识点的任务,可以通过单项填空、短文写作等题型来完成。

其次,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题型没有对中学英语教学发挥好“指挥棒”的导向作用。

高考英语测试改革的总体方向是:“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多年来,虽然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题型在如何考查考生语法能力运用的问题上作出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但没有体现语言知识的交际功能,没有很好地引领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

我国很多中学的现状是:从初一到高三各个学年段的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各种会考、联考都仿用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题型,跟着高考走。由于短文改错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语法知识,不少学校和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对学生的语法知识和改错答题能力进行大量的超强化的训练,在语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种倾向和做法,不利于中学低年级学生形成深刻、清晰的英语认知;不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语感,培养语用能力;也不利于他们形成和巩固科学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三、 关于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题型“去留”问题争议的思考

高考被称为“中国第一考”,是全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之一,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此,高考英语应根据现代外语教学与测试发展的要求以及高考英语学科自主命题的原则,保持高考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稳妥地进行题型改革,努力探索并选择更符合中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的题型,使高考英语题型更加丰富多样,精彩纷呈。

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题型“去留”问题是一种学术层面上的争议,这样的争议富有启发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去留”问题会自见分晓。

2004年,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作为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实验区进入实验。2005年新增江苏,2006年又增加了天津、浙江、福建、安徽和辽宁5个省市。2007年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又开始了。

高考英语命题一定要渗透《新课标》的理念,发挥好“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努力把握“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命题思路,正确处理高考与高中英语课改的关系,正确处理高考命题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进一步体现考试的测量价值、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考试中心.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2] 舒运祥.外语测试的理论与方法.世界图书公司,1999.

[3] .2007年高考广东卷英语学科考试大纲说明.

[4] 2007年山东省高考新课程标准英语科考试大纲.

[5] 江西省200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部分科目的实施方案.

9.观雨的短文 篇九

早上,我去上学,妈妈叮嘱我记得带雨具。

我一边走着,一边昂首东望着天空: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阳光;大地像一个蒸笼一样,我的心情也不自禁的烦躁起来;再看看行人:他们有的加快了脚步,有的已经穿上了雨衣,有的却不紧不慢地走着,还有的在阳台上收衣服。远处不断地传来几阵隆隆的雷声。

我刚走到校门口,一阵凉丝丝的风吹过,紧接着,雨便“沙沙沙”、“沙沙沙”地下了起来,我看见天空比刚才更黑暗了,风也更大了一些,树木被淋得不断地从树梢滴下雨滴来,虽然它们已全身“湿透”了,但它们还是像一位位坚强、忠实的士兵一样保护着我们全校的学生、老师。一道亮晶晶的白色闪电划过黑乎乎的天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我连忙捂紧耳朵,生怕被震聋。霎时间,一阵响亮的`雷声从远处传来,惊心动魄,暴雨倾盆而下,有的学生还没来得及将雨具拿出来,已被淋成了“落汤鸡”,操场上立刻积起了水,排水沟哗哗地响着,远处的教学楼若隐若现,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我加快脚步走进教室。渐渐地,渐渐地,雨停了,小草和雨珠在跳舞,花儿点头了,乌云飘走了。打开窗户,一阵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让人感到很舒服,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轻松了。

10.延续的短文散文 篇十

孩提稚幼时,我尚不懂父亲对于我真正意味着什么,我以为,他只是那个让我依偎在他怀里任性撒娇的人。然而当年岁渐长,岁月赋予我深刻思考这世界一切的能力时,我想,父亲是一棵榕树。

这榕树,虽扎根乡间小路,却苍翠葱茏。

曾听母亲说起过,父亲当年可是村里活跃的知识分子,十八般武艺那可是样样精通。题诗,写字,作文章,唱戏,拉二胡,弹古琴,敲锣打鼓,他都是信手拈来。因着他这满腹才华,父亲自然成了村里少有的受人尊崇的文化青年。

凭着对知识文化的热枕,父亲对我们三兄妹的文化教育也是重视非常。日常生活中。他的言谈举止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饭桌前,他经常会对我们侃侃而谈四大名著里的精彩故事;我备战高考期间,他会以诗一句“不经以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来鼓励我;当情到浓时,他也会有感而发,题诗一首:“春去冬来气融融,又见冬花映日红。日日思亲亲不见,只能夜夜梦中逢。”透过父亲捧书倚窗忘我而读的安静背影,我仿佛看到一棵独自生长的榕树,在竭力吸收日月之精华,雨露之清甜,一点一点地滋润充盈空虚的生命。我便自然而然也懂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道理,并践行着,从多少文人雅士的深刻文字里获取精神上的富足。

这榕树,还不忘为路人庇荫乘凉。

父亲虽是个热爱知识的人,但他却生性豪爽。总爱像古人般谈江湖,谈兄弟义气。他年轻气盛时,还是个带一班小兄弟闯“江湖”的大哥呢。他毫不保留地教他们唱戏的技艺,吃香喝辣的也都一起。如今父亲虽不能再混得风生水起,但念父亲恩情的混得不错的小弟,总不忘经常打电话向父亲嘘寒问暖的。父亲的兄弟总会对我们这些小辈的说:“是你爸当年无条件的帮助,我才有的今天,我还记得他当年坐在面摊前问我吃得饱不饱,要不要再来一碗的殷切神情。”据我了解,父亲那时生活也并不多宽裕,而我那未曾谋面的祖父,便是饿死的。父亲的付出从不图回报,不计较得失。母亲说他早些年还将她省吃俭用辛苦织的草席,毫不犹豫地送出去,只因他看到戏班里的一个人没有。我能从母亲无奈又骄傲的复杂表情里看到父亲当年的潇洒与豪迈,那棵枝繁叶茂,尽力摇曳生风的榕树。

如今榕树已老,反倒褪去壮年时的雷厉风行,返老还童。

父亲的爱从不是沉默的`,从小时候把我拥在怀里一起看电视的宠溺到如今为我周末能回家而高兴得拍手鼓掌的溢于言表,我都能深刻感到自己被父爱紧紧包围着。你能想象吗,一个在我眼里高大得可以为我遮风挡雨的男人,竟然像个小孩子般欢呼:“耶!我闺女回来了。”而反倒因为成长而变得沉默的我,有些困窘地不知该如何回应他的热情。然而我十分庆幸父亲的不吝啬,爱是最能以柔克刚的,能融化我少年时叛逆的心,爱也是树人的前提,因为父亲的爱,我才愿意在他身上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他为荣,以他为榜样。

11.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短文改错能力 篇十一

短文改错是间接考查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检测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监察、校验能力。学生一方面要判断是否有错,另一方面要能发现并改正错误,展现自己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的准确性。因此它与完形填空题一样是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题。对于英语基础知识扎实,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讲,解答此题得心应手,而对于英语成绩一般的学生,此题可能会使他们望而生畏。因此如果短文改错是从语篇开始的话,势必会使大部分学生放弃对这一题型的学习。原因有三:

1、短文改错中,涉及的语法范畴及相关词语和句型都在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及课本的范围之内,因此学生如果熟读对话和课文,凭着良好的语感,就能发现并改正错误。但是现实中,由于我们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又缺乏英语学习的环境,读和背的课文很少,因此学生靠语感来辨别错误的能力普遍不高。

2、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语法知识不熟练,自己写的句子更是错误百出,有些更是中式英语。因此学生靠语法逻辑来辨别错误的能力也不高。

3、语篇改错有语篇改错的统筹安排,它要有一定比例的难易组合以及短文的前后呼应,上下文的一致等,因而难度比单句改错大很多。学生阅读完一篇文章,却发现不了几个错处,势必会极大地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鉴于学生现状和题型原因,短文改错教学必须要有所调整,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在短文改错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单句操练、分类击破

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英语改错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后,我们可以发现错误类型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英语单词各种词性是否运用得当,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冠词和连词等。第二、句子结构是否正确,如结构是否完整,主谓是否一致,复合句中的关联词是否运用得当等。根据以上改错方式和内容,我对近几年的高考英语改错题进行重新整理组合,逐项分类,编成单句改错练习供学生改正并归纳规律。

2、口诀记忆、促进理解

口诀教学是一种集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归纳系统于一身的一种简便方法。它不仅使学生能快速接受,且印象深刻、记忆牢固,符合现代教学所提倡的精讲原则;同时它又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再者,口诀对部分知识进行更系统更有条理的归纳,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掌握知识和提高基本技能。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了第一轮的单句分类操练后,让学生通过理解背诵以下口诀,以加深对改错模式的记忆。

口诀如下:动词形,名词数

还要注意形和副

代词格,细领悟

介词短语须关注

习惯用法要记住

冠词连词常关顾

从句多考关联词

首先,要熟悉词语、词汇、词性方面的基础知识,比如动词,则要明白动词的各种形式,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等;比如词汇,则要熟记一些常用词汇的用法,熟记一些固定短语的搭配等。 其次,要熟悉句子、句法功能,比如句子成分、主句与从句的关系等。 再次,要掌握語态、语气、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最后,要从短文的全文意思的理解着手,把握上下文的语境。 下面我就谈谈一些具体的做题方法与技巧:(一)检查主谓是否一致。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上是否与主语保持一致,这是改错的主要考点之一。主谓一致的情况较为复杂,有些特殊句式的主谓一致问题很容易被忽视,在答题时要高度重视。(二)检查时态是否一致。时态错误几乎是每年高考短文改错中必考的改错题目。考生要有目的地去检查文中的每一个谓语动词的时态与上下文、语境以及该句的时间状语是否相一致。(三)检查指代是否一致。指代错误也是高考改错中的考点之一。注意短文中出现的每一个代词(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反身代词、关系代词以及疑问代词等),检查它所指代的内容以及在句中的作用,注意其数、格、词性是否正确或前后指代是否一致。(四)检查平行结构是否保持一致。由 and,or,but,either … or … ,neither … nor … ,not only … but also … ,as well as 等并列连词连接的平行结构,在词性、时态、非谓语动词的形式上往往要求前后一致。(五)检查行文逻辑是否一致。检查这方面的错误应从文章整体内容出发,通篇考虑。逻辑不一直主要是由肯定与否定、关联词语以及动词(如 come 与 go, take 与 bring )的误用所造成的,应多从这方面去查找。(六)检查名词的单复数与修饰词语或上下文是否一致。名词数的错误也是主要考点之一。要检查名词是否可数,与其修饰语是否一致。当然,要真正提高改错能力,在掌握了上述的能力与技巧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的专项练习,通过强化训练来提高做短问改错题的能力。

3、回归语篇,整体推进

近年来的短文改错在试题的设计上更讲究语篇意识、注重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因此,只有站在语篇的高度,通篇领会与理解短文,注意短文中的前后呼应,上下文的一致和合理的逻辑推理,才能成功地找出错误并加以纠正。语篇的整体意识,光靠单句改错是难以培养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单句改错操练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短文改错练习,尤其在高考前强化短文改错效果更佳。

4、要多读多背,增强语感

在平常的学习中一定要注重语感的培养,英语学习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的根本在于学习和习得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就为英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语言是学出来的,所以我认为要学好语言,一定要多读多背,尤其是背,它是语言习得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背诵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用在外语教学中,同样适用。另外,读与背是一种语言输入,输入越多,输出也就越容易。所以,读与背对于语言习得是非常重要的,要学好英语,就必须抓好背这一关。许国璋老师就曾说过:“听得懂、写得好、背得熟就是学到英语了。”读得多,背得多了,语感自然就会增强,语感好了,做起短文改错来就会得心应手,因为文章中有错误的地方,读起来往往是不通的。

总之,学习外语是要下功夫的,要提高短文改错能力也一样在平常的学习中首先要多读多背,增强语感,然后多加训练,在多练的前提下,要勤思考,多总结,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正如孔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勤学多思,道理就在于此。

12.短文2则 篇十二

(1) 注意补水。秸秆还田后的麦田, 要创造适合微生物活动的环境, 早浇返青水, 及时锄划增强土壤通透性, 提高土壤温度, 以利于秸秆的腐解。

(2) 注意补肥。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 需要的碳氮比为25~30∶1。如不增施氮肥, 因微生物分解秸秆, 必然会与小麦幼苗争夺土壤中的氮素和水分, 影响小麦正常生长。所以, 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同时要补施肥料, 应在早春趁土壤返浆时, 每亩 (1亩=1/15hm2) 追施10~15 kg碳铵, 并可配施磷、钾肥。

(3) 注意防病虫。由于秸秆上带的病菌很容易通过土壤传播, 所以秸秆还田后除做好播前种子处理外, 在小麦生长期间特别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内燃机润滑油有“三怕”

(1) 怕水。内燃机润滑油里渗入水以后, 添加剂里的金属离子就会溶解到水里, 使润滑油变色、起泡, 失去润滑性。

(2) 怕光。内燃机润滑油中的添加剂在阳光的照射下, 会产生分解, 使润滑油变色、变稀, 甚至产生分层。

13.爱情的伤感短文 篇十三

为什么、强颜欢笑只为那一年的一个夙愿。也许你不知道,在决心守护你一生一世时,心里也多了一个愿望:“你能快乐,我就算有一天死去,也可以微笑。”

那条小巷,依旧如此

去了很多次还是如此

依稀

那覆盖了沉积了的灰尘

印迹,却早已堙灭

那一刻,低着头,徘徊着

幻为《低徊》

这本书,写给自己。

那一次,以为自己已经忘记,鼓起勇气做朋友。那一刻,看见你是多么开心,却又想哭泣。我说:“做朋友吧!我现在已经不喜欢你了。”心里却藏着半句话:“爱早已超越了喜欢。”好想告诉你,我是多么爱你,但却又怕告诉你,连朋友也做不成。强忍的泪水在眼眶盘旋,多少次,想回到从前,却又有多少次忍不住怀念。只为了那个夙愿。

你不知道,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我孤独时有个人能够陪我看日升日落,烟花漫天。而那个人,我多么希望是你,永远不变。每天,总是疯了一样的想你,心很痛,内心深处如同刀剑划了千次,有着万条伤痕。也许,等到你走到我的内心深处,你会发现,心中满满的伤痕。我愚蠢的欺骗自己,说自己会忘记,没有一刻不想起;说自己不伤心,没有一刻不流泪;说自己不难过,没有一刻不绝望。朋友说,时间长啦,会忘记的。他们哪里知道,现在的我,活的好累,心早已慢慢衰老,死掉。

我很怕,怕自己想你。心中淌着血,嘴角却在微笑,那真的很虚伪。每次的转身,只是怕你看到我流泪。心中的一切好想告诉你,而我很怕,怕幻想和现实相反。我怕,所以我冷漠,我怕,所以我沉默。我想让你恨我,永远恨我,让你卑微的心中不存在我这样一个人。心中有很多话想让你知道,每次却被心中的那份痛所制止。它告诉我,你要一个人承担,你不能伤害别人。

泪、流了下来。只是因为每一刻,都爱你。

我爱你、在四五点的朝霞下爱你

我爱你、在暗淡的街景下爱你

我爱你、在枯黄的落叶下爱你

我爱你、在夕阳的沉浮下爱你

我爱你、在残雪的花开下爱你

我爱你、在断桥的月光下爱你

我爱你、在玫瑰的凋零下爱你

我爱你、在繁星满天的无垠下爱你

我爱你、在记忆回忆的深处下爱你

即使有一天,我死了,你忘了我,我依然爱你。

★ 关于爱情伤感文章

★ 关于爱情伤感的文章

★ 伤感的小短文

★ 伤感文章赏析

★ 关于中短篇爱情文章

★ 伤感爱情诗词

★ 爱情伤感句子精选

★ 爱情句子 伤感

★ 伤感爱情语录

14.适合练习朗读的短文 篇十四

离元旦还有好些天,孩子们就开始想着给老师准备新年礼物了。苇苇她们的小队悄悄商量过了,送给老师的新年礼物,要有意义,还不兴跟爸爸妈妈要钱买,要自己动脑筋做。

苇苇这孩子,挺聪明的。可她就是贪玩,学习不专心,作业马马虎虎,写字多笔少画,算术常常会忘记“进位、退位”,忘记小数点,作业本也不整洁,总是涂涂改改,皱巴巴的。翻开她的本子,尽是老师提醒她写好字和要求她认真做作业的批语,可她就是改不了。她不爱画画,手工制作也差,看她能拿出什么像样的礼物来送给老师呢?

新年快要到了,小队进行了检查督促,看大家把送给老师的新年礼物做好了没有,苇苇一直闷声不响保守着的秘密也终于揭开了——她的礼物就是她的作业本。瞧,多平整,多干净啊!每一道题都做得很认真,字写得又工整、又清秀,有一处落了墨点,也小心地用吸水纸吸过了。看,全做对了,一连好多次,都是一百分!噢,大家明白了,这阵苇苇做作业的时候,总是把桌子抹了又抹,收拾得干干净净,做算术也总是在草稿纸上演算好了,才誊到作业本上„„啊,她是在用美好的心灵和纯真的感情,做着送给老师的礼物!

新年越来越临近了,苇苇要送给老师的礼物,其实算不上什么礼物,却又是最好的礼物,是孩子的真诚的心哪!

新年到了,苇苇分明也长高了!

朗读展示《放风筝》

三月的一天,几朵白云在空中悠悠地飘着。我无意地向天空望了一眼,忽然我的视野中多了一样东西,飘来飘去,忽上忽下。我瞪大了眼睛,看清了——原来是一只粉红色的风筝,拖着长长的尾巴„„

啊!这风筝给静静的天空带来了几丝生气,使天空变得更加迷人,更有诗情画意了。

放风筝的孩子出现了,看样子有七八岁。一张可爱的面孔,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两颗水灵灵的葡萄。身上雪白的衬衫,就像天空中那悠悠的白云。他一边奔跑一边高喊着:“风筝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风筝翱翔于蓝蓝的天空中,牵动着我的心。

我正看得入神,那风筝却忽然向下坠去。远处,那孩子正慢慢地拉回风筝线,风筝终于落地了,孩子呆呆地站在花坛旁,看着面前的一畦花苗。

天空又静了,连云儿也好像不高兴地徘徊着。真可惜,这醉人的景色,瞬间便消逝了。孩子跑了。风筝,在花坛旁平躺着。我呆望着天空,站了很久„„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那孩子又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就像一朵白云悄悄地飘过来。他一手抱着一个花盆,来到风筝坠落的地方,蹲下来,一双小手扒开松土,小心翼翼地把花盆里的花苗拔出来栽进土里。噢,他刚才不小心踩倒了几棵花苗,从自己家里移来几棵补上了。

云儿多么纯洁,就如同孩子的心。

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朵朵云儿也似乎高兴地笑了。

《一路花香》

印度有个挑水工,每天都要到远远的小溪边去挑水。他有两只水罐,一只水罐有条裂缝,另一只水罐完好无损。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而那只破损的水罐到达目的地时,里面只剩下半罐水了。这样日复一日过去了两年。

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而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却感到十分惭愧。两年后的一天,它在小溪边对挑水工说:“我想向你道歉。”挑水工问:“为什么呢?”“过去两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从我的裂缝中渗出,我只能运半罐水。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破水罐答道。挑水工说:“在我们回主人家的路上,我希望你注意小路旁那些美丽的花儿。”

15.短文园地 篇十五

拖拉机发动机润滑油耗量过大时,必须查找原因并立即维修,及时防范严重的机械事故。发动机润滑油耗油过多的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如下。

(1)发动机油底壳油面过高时润滑油耗上升。

排除方法:油底壳内润滑油减注到标准为止。

(2)活塞环磨损过大时或者活塞环卡死时,润滑油耗油上升。

排除方法:更换活塞环。

(3)活塞环与活塞环槽之间的间隙或活塞环口间隙过大时,润滑油耗量上升。

排除方法:更换活塞环;若必要,更换活塞。

(4)活塞环和活塞密封不良时,润滑油耗上升。

排除方法:更换活塞环,有可能修复或更换汽缸套。

(5)气门与气门导杆之间的间隙过大时,润滑油耗油上升。

排除方法:进行调整或更换。

(6)活塞环组间隙相互对口时或者第二、三气环内槽朝下时,润滑油耗油上升。

排除方法:活塞口间隙调到相隔120°,第二、三气环内槽朝上。(林楚)

农机加油过满危害大

当农机需要加油时,一些人图省事,常常加得过满。其实,给农机加油也有要求,并非“多多益善”。

1 柴油箱

发动机工作后,柴油会受热膨胀,加上机械振动,若油箱加得过满,柴油会从油箱盖溢出,既浪费油料,也容易引起火灾。因此,只能加到油箱容积的90%。

2 油底壳

当油底壳内的机油加得过多时,机油会窜入燃烧室参与燃烧,既增加了机油消耗,也容易引起飞车事故。此外,机油过多还会增加连杆、曲轴的运动阻力,增加功率损耗。因此,油底壳中机油应加在机油尺的上下刻线之间。

3 空气滤清器

油浴式空气滤清器油盘内的机油应加至刻线位置,若加得过多,机油会吸入汽缸参与燃烧,容易造成积炭并引起机油飞车事故。

4 变速箱和后桥壳

农用拖拉机变速箱和后桥壳内齿轮油加得过满,一方面增大了齿轮传动阻力,另一方面因齿轮油被搅动易于泡沫化和变质,同时甩起的油液易堵塞加液盖通气孔,导致箱体内压升高,油液冲破油封流出,造成浪费和污染环境。

5 车轮毂

车轮毂内腔较大,主要是为了散热。若安装滚动轴承时在轮毂内塞满润滑脂,既增加了运转阻力,也会因润滑脂受热变稀流出影响制动效能。因此,只要在滚动轴承上涂些润滑脂即可,以保持“空毂润滑”。

6 三轮汽车前叉

三轮汽车液压减振器前叉叉管内的油液不可加得过多,否则前叉的内部没有可压缩的空气,容积不能变化,上管与下管呈刚性连成一体,致使前叉不能起到减振作用。

7 冷却水泵

水泵轴承内加油不可过多,否则会增加轴承摩擦阻力,同时还会导致水泵、油封、水封过早损坏。(贾友江)

脱粒机保管有技巧

在长时间的保管中应保持脱粒机的完整性,不丢失零件,预防机件变形、损坏、锈蚀和腐烂,防止因保管不当发生任何降低机器使用性能的现象。

将机器内外尘土、污物等清理干净;金属零件表面涂上防锈油;对机架、罩盖等磨去漆皮的地方补刷油漆。机器所有需要润滑的地方,应全部按要求润滑一遍,然后将机器空转一些时间。卸下电机、传动V带等附件,将全部V带擦净,抹上滑石粉,成束系上标签,妥善保管。将机器放在干燥的地方,最好放在有遮盖的地方,用枕木垫起,并用防雨的帆布等把机器全部盖起来,以免机器受潮、曝晒和雨淋。(谭庆来)

柴油机空气滤清器的保养6招

拖拉机工作时,周围空气中总是含有较多的灰尘,空气中的灰尘有的比金属还硬,这样的空气进入汽缸,就会使进气门、排气门、气门座、活塞、汽缸套和活塞环等加速磨损,发动机就会很快因严重磨损而漏气,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发动机必须安装空气滤清器,对空气进行滤清。滤清器还要按时保养,以保证正常的滤清作用。空气滤清器的保养有以下内容。

(1)安装时,各连接部位必须紧固,保证严密不漏气。

(2)根据作业条件及对清洗滤网(金属网式)。安装时,应将清洗油控干,再浸透机油,待多余机油流尽后,再行装配。

(3)干式的纸质滤清器不可用柴油清洗,保养时,可用手在滤芯两端轻轻拍动,抖掉灰尘,再用软毛刷清除灰尘或用压缩空气吹掉灰尘。

(4)油浴式滤清器,保养时应检查油盘、油位。油位不能过高,不足时应添加。油很脏时必须更换。

(5)积尘杯中积的灰尘超过1/3时必须清除。

16.提高中学生英语短文改错的能力 篇十六

关键词:英语;改错能力;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93-01

短文改错出现在高考考卷第二部分“写作”中,说明短文改错题本质上和写作能力有关。要真正从根本上提高短文改错水平,必须提高翻译、写作和独立校验、识别错误的能力。而要想解决短文改错解题难的问题,认识短文改错的命题特点并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考英语改错题的命题特点

1、高考英语改错题的题型特点

高考英语改错题为100词左右的一篇短文,短文取材通常是类似学生的作品,以夹叙夹议为主,内容相对完整。每行平均10个词左右,每行设一个小题,共十道小题。考查内容主要包括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并兼顾语篇。错误类型的分布情况比较稳定。在十道小题当中,一般需改动5-6处,添加和删除共3-4处,不需改动即正确的为1处。

2、短文改错的错误类型

我们对历年的高考英语改错题作了细致的分析并加以归类后,发现错误类型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时态和语态

时态和语态的使用错误主要表现为:a、时态的不一致性。b、语态的使用混乱。

(2)非谓语动词

非谓语动词的改错主要考查非谓语动词的基本功能,形式变化以及动词后非谓语动词的搭配等。

(3)主谓一致

主要遵循三个原则:语法一致、意义一致和邻近原则。

(4)形容词和副词

形容词和副词的改错主要体现在形容词和副词辨析不明,混用错用。

(5)名词

主要有以下考点:a、可数名词数的使用错误;b、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混用;c、名词作定语;d、抽象名词具体化的变化。

(6)代词

代词有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相互代词等九种基本语法及指代是否一致。

(7)介词

介词其错误主要是介词多余以及使用或搭配方面的错误。

(8)冠词

短文改错对冠词的考查集中在以下两方面:a、该不该使冠词。b、如何使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

(9)情态动词

主要考查情态动词的基本用法。

(10)连词

连词主要考查并列连词、从属连词。

二、加强题型训练,提高改错能力

1、单句入手,提高辨错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留意学生出现的普遍性错误,并把它们集中起来,编成单句改错练习。

2、定期定量练题,提高逻辑推理判断力

让学生由简到繁,开始阶段,可以根据课文的语篇设计,其中设计一两小题是属于逻辑方面的错误。帮助学生上下文推理判断。如那些转折词,并列词,人称代词的数,引导词等。

3、限时训练,重视反馈

近几年高考阅读量不断在增加,限时训练就显得必要,而且及时批阅可以了解学生情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掌握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1)先易后难,各个击破

在考试中,学生应本着“语法错误第一,逻辑错误第二”的原则进行考虑。学生看第一遍时,对那些显而易见的错误先改正过来,这样能逐渐缩小范围。其次在分析判断时,对其进行检查分析。最后才考虑那些逻辑性的错误。

(2)“代入法”验证是否正确

就是说,把你所改正的代入原句中,检验句子是否从语法,逻辑两个方面都成立 。

5、把握细节,减少失误

主要失误有:

(1)只在右边的横线上答题,而忘了在左边的短文上标记。

(2)左右边的符号不规范,甚至用文字来说明。

(3)左边短文中改动的标记过多,难以辨认正误。

17.生活短文:可贵的缺陷 篇十七

要与人为善--记住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身处战场,每一个人都孤立无援。

每日自励

我在静默中面对自我。

每日短文:可贵的缺陷

曾有一个少年,天生一副猥琐的面孔,最恼人的是还长一口暴露在外参差不齐的龅牙,这样的尊容使他一举一动都让人觉得滑稽可笑。在课堂上轮到他背书时,更似热锅上的蚂蚁,两腿站在那里上下直打哆嗦,嘴唇牙齿不停地颤动着,背诵的句子断断续续含混不清,根本就没有人听得懂。背诵完毕完,他总是颓然坐下,俨如斗败的公鸡,狼狈不堪。

按我们的思维想下去,就凭这孩子的“脓包样”,别说立业成才,恐怕想活得像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都十分困难,何谈它事?错!这个看似生来就注定没有成功希望的小孩子——就是后来成为备受美国人民爱戴的老罗斯福总统,他,最终没有成为我们想象中的那种人。

其实,罗斯福对于自己的种种缺陷,比谁都清楚,但他的字典没有“放弃”这个词,他针对自己的缺陷,一一改正。如果实在没有法改变,他就极力加以利用。在演说中,他学会巧妙地利用他的沙声,利用他那暴露在外的牙齿,利用他那打桩工人的姿势……这些本来足以使他演说一败涂地的缺陷,后来竟成为了使他获得莫大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正是自身的缺陷激励了老罗斯福奋斗的意志,成就了他一生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无疑是他一生伟绩中最为可贵的资本。

其实,缺陷是作为一个人无法避免的东西出现在生命之中的,缺陷只能代表不完美,并非就是注定失去了全部。美国著名博士马克斯韦尔?莫尔兹曾说:“许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悲剧之一,是渴望自己完美无缺。”渴望自己或别人完美无缺,有时为了所谓的“人生憾事”就完全放弃了心中瑰丽的梦想,这是可怕和可悲的。

我们大可不必为缺陷的存在而一味自卑、自暴自弃,惟有看清楚自己的弱处,再用合理的办法、适当的行动,把“绊脚石”转变成“铺路石”,这才是最聪明的人生之道。

每日书摘:热忱的态度是做任何事的必需条件

1907年,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人寿保险推销员的法兰克·派特刚转入职业棒球界不久,就遭到有生以来最大的打击,因为他被开除了。他的动作无力,因此球队的经理有意要他走人。球队的经理对他说:“你这样慢吞吞的,哪像是在球场混了20年?法兰克,离开这里之后,无论你到哪里做任何事,若不提起精神来,你将永远不会有出路。”

本来法兰克的月薪是175美元,离开原来的球队之后,他参加了亚特兰斯克球队,月薪减为25美元。薪水这么少,法兰克做事当然没有热情,但他决心努力试一试。待了大约10天之后,一位名叫丁尼·密亨的老队员把法兰克介绍到新凡去。

在新凡的第一天,法兰克的一生有了一个重要的转变。因为在那个地方没有人知道他过去的情形,法兰克就决心变成新英格兰最具热忱的球员。为了实现这点,当然必须采取行动才行。

法兰克一上场,就好像全身带电。他强力地投出高速球,使接球的人双手都麻木了。有一次,法兰克以强烈的气势冲入三垒。那位三垒手吓呆了,球漏接,法兰克就盗垒成功了。当时气温高达39℃,法兰克在球场奔来跑去,极可能中暑而倒下去,他在过人的热忱支持下,他挺住了。

这种热忱所带来的结果,真令人吃惊。

第二天早晨,法兰克读报的时候,兴奋得无以复加。报上说:那位新加进来的派特,无异是一个霹雳球,全队的人受到他的影响,都充满了活力。他们不但赢了,而且是本季最精彩的一场比赛。

由于热忱的态度,法兰克的月薪由25美元提高为185美元,多了7倍。

法兰克自己说:“这是因为一股热忱,没有别的原因。”

后来,法兰克的手臂受了伤,不得不放弃打棒球。接着,他到菲特列人寿保险公司当保险员,整整一年多都没有什么成绩,因此很苦闷。但后来他又变得热忱起来,就像当年打棒球那样。

再后来,他是人寿保险界的大红人。不但有人请他撰稿,还有人请他演讲自己的经验。他说:“我从事推销已经15年了。我见到许多人,由于对工作抱着热忱的态度,使他们的收入成倍数地增加起来。我也见到另一些人,由于缺乏热忱而走投无路。我深信唯有热忱的态度,才是成功推销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热忱对任何人都能产生这么惊人的效果,对你我也应该有同样的功效。热忱的态度,是做任何事必需的条件。我们都应该深信此点。任何人,只要具备这个条件,都能获得成功,他的事业,必会飞黄腾达。

18.描写春天的短文 篇十八

白云飘过,慰问春天的感受。春天沮丧着说:“高兴什么,现在的我已经病的站不起来了,我多么憧憬着我那50万年前的美好时光啊!”白云一脸疑问地问春天为什么这么说,春天说:“现在的我已经严重污染,我的大树儿子也不断的被人类砍伐,都为那些工具、耕地所占用。工厂里的废气、废渣不断地流向河流、海洋,我都快忍不住了。”白云同情的说:“春天姑娘,你说的对啊!现在的我已经没有从前那样雷厉风行了。恐怕再过不了几百年,我就永远变成乌云了。”“白云小弟啊!你不知道。前几天,我路过地球大哥那里,他都在给我倾诉他的苦衷啊!他拿着那么长的宇宙医院诊断书让我看呢,我看他病的挺严重的啊!”白云惊恐的说道:“那我们去看看他吧!”“好”他们异口同声的说道。

宇宙医院里,地球公公正坐在椅子上打着吊针,病怏怏的样子谁看了都心疼。看看他那一身不平整的身体,白云说道:“地球公公,你怎么病的这么严重啊!”地球公公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说道:“我本来是一身强健体魄,谁知我的身体里得那些人类大量的排放废气,又把绿色植物给大量砍伐,我一时半会儿的呼吸不过来,就成这个样子了。”地球指着自己的身体对白云说。春天感叹道:“就是啊我都不想活下来了,本来我50年前刚强有力,却被这些贪恋的人类大量的虐待,我我的身体恐怕也快成你那样了。前两天,我的‘儿子’一下子就死了好几百颗,我心疼啊,他们还小,却被人类的贪婪夺走了‘生命’啊!”白云说道你们也够可怜的,但我不也是吗,两天前因为人类的无情的乱放垃圾、塑料袋。让雨公公一气之下不下雨,回老家了。我还得一个月不喝水、天天站岗。”

几个生物在这个个诉苦着,也不知怎么被医生“北斗星”诊断出结果:地球患有胃癌、皮肤病和心脏病。春天患有污染毒物以及肺癌。白云患有干咳症和干燥病。

地球、白云和春天拿着诊断书苦苦哀求宇宙医生能治好他们的病。“人类是你们肚子里的蛔虫,你们的病由他们主宰着,所以你们的病要由他们医治。”宇宙医生无奈的说。

19.冬天的短文 篇十九

在1753 年, 他再一次看到了第戎学院的征文题目:“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自然法则是否认可这种不平等?”, 这个论题同样引起了卢梭的关注, 对此卢梭特地到圣日耳曼的森林里冥想了七八天, 最后写成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一文。遗憾的是这次他没有获得奖项, 但是他却对这篇论文很满意, 认为比对参赛的第一篇短文更满意。以此, 笔者将通过卢梭这两篇论题鲜明激进的文章来探析卢梭早期思想, 对相关内容进行思考。 (以下为了行文方便, 称《论科学与艺术》为第一篇论文, 称《论不平等的起源》为第二篇论文。)

一、卢梭的文化价值观

让 · 雅克 · 卢梭生于1712 年, 1778 年逝世。他的思想深受他所处时代的影响, 他所生活的18 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十分有影响的一个世纪, 在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运动之后, 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冲突日益严峻, 现代化后果开始显现,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卢梭对这一个时代有他的思考, 这些思考在他的著作中深有体现。

卢梭在其第一篇论文中歌颂了斯巴达公民, 在第二篇论文中赞美了人类历史的“黄金时代”即“原始时代”的野蛮人或原始人。在第一篇论文中, 他列举了关于斯巴达公民的史实与文明人进行比较, 他在文中毫不掩饰他对斯巴达人的赞扬:“这个以它幸福的无知和贤明的法律而闻名天下的共和国, 不是由半神人而是由人组成的。这样一个共和国, 我能忘记不去表述它吗?他们的道德是人们无法企及的。啊, 斯巴达!那些夸夸其谈的理论家, 在你们面前简直羞惭得无地自容![1]”在与雅典、埃及以及古罗马等曾盛极一时的国家相比当中, 他认为, 就是因为这些国家崇尚华而不实的艺术文化, 奢侈无度的生活。无用的艺术文化使得人们矫揉造作, 让人们的天性受到了污染。人们穿着愈加考究, 说话愈加文雅, 使人们戴上了邪恶和虚伪的面具, 谁都不会表露自己的天性, 可能只有在更为强大的动机下才能使他们有所改变, 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在和什么样的人在打交道, 必须要在紧要关头才能知道这是不是真正的朋友, 而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学习了文化接触了艺术。而奢侈无度的生活, 使得整个国家无可避免的败坏起来。人们耽于享乐, 不知道人间的疾苦, 败坏自己的身体, 让自己在无度的酒肉中失去健康, 而最后走向破灭, 败亡。这一切让盛极一时的雅典、埃及等国家都败亡了, 走向了衰败。

在第二篇论文中, 卢梭以同样的文笔赞美了在“黄金时代”的原始人。他说:“原始人没有强烈的欲望, 又受到同情心的良好约束, 因此, 与其说他们邪恶, 不如说他们仅仅是粗野而已。他们更关注在维系可能降临的时候保护自己, 而丝毫不想伤害他人, 他们之间也因此不会发生激烈的冲突。他们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交往, 因此不知道什么是虚荣、尊敬、重视和轻视,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你的’, 什么是‘我的’, 也不知道正义为何物, 他们认为暴力只不过造成了一些容易复原的伤害, 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应该受到惩罚的罪行。[2]”原始人在大自然中生存, 顺应大自然对他的要求和约束。他认为在原始人发展的过程当中首先要有赖于人先天的无限发展力, 在这种发展力下, 人们的智力不断发展起来, 有了语言, 语言的出现使人们的联系更加紧密, 进而产生了社会, 发展了人类文化。人类也就开始有了不平等的想法, 这也就是卢梭所认为的第一次不平等的起源。而在此后, 人们的健康体魄受到了威胁, 人们的最珍贵的感情“同情心”遭到了破坏。人们走上了一条他们认为更为完美的道路, 但在卢梭看来, 他们则是走向了毁灭。

在这两篇论文中, 不难看出卢梭对当时人类文化的看法。他把科学、艺术看作是奢侈怠惰的产物, 是道德败坏的根源, 他粗暴地动摇了启蒙运动的骄傲和自信, 主张人们回到自然的纯朴天真的状态中去。在第一片论文获奖后, 他就受到了各方的口诛笔伐, 对此他先后发表了很多文章来进行反驳。在第二篇论文发表后, 伏尔泰更是明言“读了你的文章, 我都想四足爬行了”。当然卢梭也是在行动上践行了他的这一论点, 他长期居住在乡下, 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在读到第一篇论文时, 会深深地被他富有逻辑的语言和深刻的认识所吸引, 在起初, 笔者对他关于文化和艺术的看法有些无法认同, 但是在他的文章越加深入时, 他关于道德的重视使我理解了他的开篇对文化和艺术的抨击的原因。无可否认, 一些多样文化和艺术和一些被称呼为的、所谓的文化和艺术确实给了我们这个时代道德以猛烈的冲击。缺乏安全感、焦虑、信仰被推翻等等, 这些不仅仅是现代性带来的问题, 跟我们的文化发展不无关系。

但是卢梭在对文化与艺术以及科学上的批判的真正意图又有哪些呢?他在回复对他进行批驳的那些人时说过, 没有几个人真正理解他, 而对加在他身上的一些观点也深感荒谬。后来, 他一再强调, 他希望人们把已经创造的文化与艺术与人类最本真最自然的感情联系在一起, 从而与人类的道德结合起来, 改善已经败坏了的道德, 他对当时社会状况抱以深切的担忧。文化与艺术究竟如何已不是重点, 重点在于, 这种环境下的社会以及人类道德需要救治, 需要人们关注。同时, 卢梭的民主观也在他的文章中逐渐显现。还有关于第二篇论文中, 对原始人以及原始生活的赞扬, 是不是真的表明卢梭想让人类回到原始时期呢?可见, 这个问题也是否定的。当时的贵族过着奢靡的生活, 而贫穷的人以出卖自己的自由来换取生活需要, 这样的状况使卢梭对它充满了痛楚和希望唤醒人们的心情。他认为, 自由是人类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东西, 丧失自由无异于放弃作为人的权利。他号召人们应该回归自然, 过简朴的生活, 同时希望在工业发展起来的同时不要对大自然进行大肆破坏, 可见卢梭思想的前瞻性是很强的, 预见了工业发展对自然的破坏。

二、卢梭的民主观

通过阅读卢梭的两篇短文, 笔者感受到了卢梭对民主制度的深沉向往, 对封建制度的痛恶。在第二篇论文中, 他在文中开篇写了《献给日内瓦共和国的致辞》, 以表明他应征而写的文章是想要献给他的祖国日内瓦。在文中他描写了一个完美的国度:“一个方便治理的国家须地域面积和人们的智力相称, 环境轻松, 这里的政府行为都致力于为公众谋幸福, 每个公民都遵纪守法, 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2]但事实上这并不是他的故土日内瓦, 他离开故土已久, 日内瓦与他的想象实在是相距甚远, 在此与其说他在赞美日内瓦, 不如说他是在想象一个完美的日内瓦。但是从这篇致辞中不难看出, 他对民主的向往之情。

他认为, 立法权属于所有公民, 因为他们更清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他们才能在一个国家更好的生活。同时他又提出, 应由地方法官提出法律并且是其专有的权力, 而人民则选择要不要认可这项法律, 这些都需要人民珍而重之。他反对封建的父权理论, 他赞同洛克对父权的解释, 认为孩子在未成长之前可以由父权来控制, 但是在成长之后则要归还其自由。他说:“你们唯一的主人就是你们自己制定的法律, 并且这些法律由你们所选出的正直的法官来执掌”。[2]他所写的第一篇论文, 虽然一直在批判文化与艺术, 但是从当时的背景来看, 有更深的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 启蒙运动在他看来就是专制主义的柱石。同时他在《社会契约论》和其余多部著作中都谈到了这些问题, 他说:“什么性质的政府才能培养出最有道德、最贤明、和心胸最豁达的人民?”。[2]对此笔者认为, 之前对奢侈无用的文化艺术之风的批判, 就是对有这种风气国家的一种批判, 文化的发展形势更多的会在社会制度上有所体现, 无疑, 在文化艺术风尚堕落的国家, 社会制度是不会完善的, 人民生活也不会幸福。

他在致辞中还说到“只有依靠你们的团结, 你们对法律的遵守对执政官的爱戴, 才能使国家长存。如果你们中间还存在细微的痛苦或者猜疑, 一定要及时摧毁它, 否则它迟早会成为引起国家灭亡的导火索。”[3]他一再强调一个国家需要公义和法律来指导, 一切合法的政府都是共和制的, 当然他对共和制政府的核心也提出来必须是需要公义和法律指导的。他在各样的文章中告诉我们, 强力并不构成权力, 而人们只有对合法的权利才有服从的义务。在这些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卢梭对民主的向往, 对当时法国现实社会的批判。他寄希望于他的家乡日内瓦是这样一个国家:人们没有流离失所, 不需要付出自己的身体, 放弃自己的自由成为奴隶;民风纯朴, 亲近大自然, 过自然的生活;在法律和公义的指导下, 享受自己国家带来的安逸祥和的生活;这里没有暴发户所带来的奢侈生活, 就不会让人内心不安宁, 也不会使人与人之间出现社会上的不平等。这样美妙的生活, 卢梭对此心仪满满。这也是在近代中国有无数中国学者引进卢梭的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卢梭的思想在中国被国民认识已有百年, 其思想也会被更多国民认识。

三、结语

卢梭参加第戎学院论文征集的这两篇文章都深刻的表露出了卢梭的早期思想, 第一篇论文是卢梭的成名之作, 第二篇论文则初步的显示出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 为其后的《社会契约论》作下铺垫。这两篇论文写作时间间隔三年, 这两篇文章显示出了卢梭出色的思辨能力和其独特的行文风格, 通过这两篇论文我们可以看到卢梭思想的一个雏形。就是他一直推崇的“自然的生活”人在自然的引导下顺应自然的规律生活, 放弃让人堕落的奢侈腐化的生活, 因为在种文化堕落的社会里是不会有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的。他在第二篇论文中论述了出现专制制度的三个阶段:私有财产权的设定是不平等的第一阶段;官职的设置是第二阶段;专制权力的出现则是第三阶段。在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下出现了社会的不平等, 但卢梭从这几个阶段的分析下, 更想发掘出这种不平等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不平等如何改观, 在第二篇短文中卢梭只是进行了初步探析, 更详细的问题在《社会契约论》中进行了分析。从这两篇短文中可以看到, 卢梭对自然简单的生活和自由而民主的社会制度满怀热情。在文章中卢梭通过与自然和世界和谐相处的“自然人”这一理想来对抗当时的社会危机, 提出“重返大自然”的口号。他认为, 人的危机可以通过回到简单的自然生活和具有道德的文化来消除。要达到社会的理想状态就需要建立一种教育体系, 用来引导人类自然发展。卢梭的这两篇短文都极具争议, 影响至今, 不可否认, 他时常陷入难以自圆其说的境地, 但是其思想中的闪光点时至今日都影响着我们, 值得我们思考。

摘要:《论科学与艺术》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18世纪中叶法国著名作家卢梭为参加第戎学院的有奖征文活动而作。这两篇短文是卢梭早期思想的代表作, 在文中表露出了卢梭对他所处时代的相关思考, 在第一篇论文中他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没有好处。第二篇文章中卢梭希望通过论证人类不平等起源来唤起法国第三阶级的奋起, 充满了哲学思考。这两篇文章, 是卢梭思想非常重要的部分, 通过对这两篇文章的解读, 期望达到对卢梭早期思想探析的目的。

关键词:卢梭,文化与艺术,民主,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让·雅克·卢梭.论科学与艺术[M].商务印书馆, 2012年.

[2]让·雅克·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M].上海三联出版社, 2011年.

上一篇:中秋观月高中写景作文下一篇:经典温馨的火把节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