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母亲的散文

2024-10-23

汪曾祺母亲的散文(10篇)

1.汪曾祺母亲的散文 篇一

过去我们那里野鸭子很多。水乡,野鸭子自然多。秋冬之际,天上有时“过”野鸭子,黑乎乎的一大片,在地上可以听到它们鼓翅的声音,呼呼的,好像刮大风。野鸭子是枪打的(野鸭肉里常常有很细的铁砂子,吃时要小心),但打野鸭子的人自己不进城来卖。卖野鸭子有专门的摊子。有时卖鱼的也卖野鸭子,把一个养活鱼的木盆翻过来,野鸭一对一对地摆在盆底,卖野鸭子是不用秤约的,都是一对一对地卖。野鸭子是有一定分量的。依分量大小,有一定的名称,如“对鸭”、“八鸭”。哪一种有多大分量,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卖野鸭子都是带毛的。卖野鸭子的可以代客当场去毛,拔野鸭毛是不能用开水烫的。野鸭子皮薄,一烫,皮就破了。干拔。卖野鸭子的把一只鸭子放入一个麻袋里,一手提鸭,一手拔毛,一会儿就拔净了。——放在麻袋里拔,是防止鸭毛飞散。代客拔毛,不另收费,卖野鸭子的只要那一点鸭毛。——野鸭毛是值钱的。

野鸭的吃法通常是切块红烧。清炖大概也可以吧,我没有吃过。野鸭子肉的特点是:细、“酥”,不像家鸭每每肉老。野鸭烧咸菜是我们那里的家常菜。里面的咸菜尤其是佐粥的妙品。

现在我们那里的野鸭子很少了。前几年我回乡一次,偶有,卖得很贵。原因据说是因为县里对各乡水利作了全面综合治理,过去的水荡子、荒滩少了,野鸭子无处栖息。而且,野鸭子过去是吃收割后遗撒在田里的谷粒的,现在收割得很干净,颗粒归仓,野鸭子没有什么可吃的,不来了。

鹌鹑是网捕的。我们那里吃鹌鹑的人家少,因为这东西只有由乡下的亲戚送来,市面上没有卖的。鹌鹑大都是用五香卤了吃。也有用油炸了的。鹌鹑能斗,但我们那里无斗鹌鹑的风气。

我看见过猎人打斑鸠。我在读初中的时候。午饭后,我到学校后面的野地里去玩。野地里有小河,有野蔷薇,有金黄色的茼蒿花,有苍耳(苍耳子有小钩刺,能挂在衣裤上,我们管它叫“万把钩”),有才抽穗的芦荻。在一片树林里,我发现一个猎人。我们那里猎人很少,我从来没有见过猎人,但是我一看见他,就知道:他是一个猎人。这个猎人给我一个非常猛厉的印象。他穿了一身黑,下面却缠了鲜红的绑腿。他很瘦。他的眼睛黑,而冷。他握着枪。他在干什么?树林上面飞过一只斑鸠。他在追逐这只斑鸠。斑鸠分明已经发现猎人了。它想逃脱。斑鸠飞到北面,在树上落一落,猎人一步一步往北走。斑鸠连忙往南面飞,猎人扬头看了一眼,斑鸠落定了,猎人又一步一步往南走,非常冷静。这是一场无声的,然而非常紧张的,坚持的较量。斑鸠来回飞,猎人来回走。我很奇怪,为什么斑鸠不往树林外面飞。这样几个来回,斑鸠慌了神了,它飞得不稳了,歪歪倒倒的,失去了原来均匀的节奏。忽然,砰,——枪声一响,斑鸠应声而落。猎人走过去,拾起斑鸠,看了看,装在猎袋里。他的眼睛很黑,很冷。

我在小说《异秉》里提到王二的熏烧摊子上,春天,卖一种叫做“鵽”的野味。鵽这种东西我在别处没看见过。“鵽”这个字很多人也不认得。多数字典里不收。《辞海》里倒有这个字,标音为(duo又读zhua)。zhua与我乡读音较近,但我们那里是读入声的,这只有用国际音标才标得出来。即使用国际音标标出,在不知道“短促急收藏”的北方人也是读不出来的。《辞海》“鵽”字条下注云“见鵽鸠”,似以为“鵽”即“鵽鸠”。而在“鵽鸠”条下注云:“鸟名。雉属。即‘沙鸡’。”这就不对了。沙鸡我是见过的,吃过的。内蒙、张家口多出沙鸡。《尔雅释鸟》郭璞注:“出北方沙漠地”,不错。北京冬季偶尔也有卖的。沙鸡嘴短而红,腿也短。我们那里的鵽却是水鸟,嘴长,腿也长。鵽的滋味和沙鸡有天渊之别。沙鸡肉较粗,略有酸味;鵽肉极细,非常香。我一辈子没有吃过比鵽更香的野味。

2.汪曾祺母亲的散文 篇二

关键词:闲适散文,苦涩,优雅

“闲适散文”一说始于中国现代文学, 周作人、林语堂、梁遇春等作家都是写作小品文的“圣手”, 文艺复兴后西方文坛上蒙田、兰姆等人是他们极力引介推崇的。在历史上, 闲适散文一度被认为是消极软弱的文学, 惨遭围攻。在现当代文坛上周作人和汪曾祺无疑是闲适散文两个代表人物。本文拟就他们的闲适体散文创作做一比较分析。

一、闲适冲淡中的苦涩

周作人散文创作长达半个多世纪, 不仅量大, 而且质高, 包容更是包罗万象, 这在现代文学史上也不多见。周作人的散文多有英国散文之风, 侃侃而谈, 从容不迫, 内容丰富驳杂, 学贯中西, 融知识、趣味、说理于一体, 旁征博引, 娓娓道来, 给人以知识与美的享受, 显示了作者宽广的阅读视野和深厚的文学造诣。周作人的散文则更平和, 感情趋淡, 呤风弄月, 大多属于闲适的文字。但是这种恐惧痛苦、回避黑暗、厌倦抗争、放弃责任、拒绝承担的人生哲学, 对于一个曾经的新文化运动的战士和闯将来说, 无疑是一种不能解脱的精神沉疴, 反映到他的作品中就是作品充满了周文中独有的“苦茶派”味道。周作人为了强化为国为民的殉道者形象, 一再强调他的散文中“闲适”里的“苦味”——撇开周作人是否真的忧国忧民不说, 这“苦味”却是真的。他既想做“现代的隐士”, 又以“不平”和“反抗”来装点自己, 装饰自己所推许的现代隐士文明, 把他的软弱、逍遥和逃避涂上了一层雅致的、好看的油彩,

周作人散文取材广泛, 从北京的茶食说到南北的点心, 由吃茶写到饮酒, 从北平的春天写到故乡的野菜, 还有金鱼、野草和狐仙鬼怪……行文中没有感情与笔墨的夸张, 信马由缰, 舒徐自在, 让笔意自然地流泻, 从而形成“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在他的作品中, 他不故作高深地议论,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 就是一些精辟的警句也很少见得到。他的散文, 无论谈事、谈人、谈政治、谈文艺……都像是同友人拉家常, 叙旧情。叙事状物, 写景, 他都能做到朴素、自然。发表感想或看法, 没有长篇大论, 而是舒徐不迫地絮絮而谈。比如他的《人的文学》这篇文章在他所有的散文中, 篇幅算比较长的了。但是, 他并未摆出一副宏论的架势, 而是采取随笔那样的写法, 把意思一层一层地、有条不紊地说清楚、说明白。关于“三一八”惨案, 周作人写了好几篇散文, 大多是如实的记事, 虽也有内心的感情, 却少激烈的议论。甚至有些记叙, 让你感到惊人地客观和冷静。在周作人的笔下, 他有意识让文字淡下去, 当然并不是平淡无味, 而是将感情冲淡, 把感情有意识地隐藏起来, 用质朴的文字平平道道出, 没有做作, 没有雕饰。这恰好表现了其对文学的态度:“我近来作文极慕平淡自然的境地。”如在《乌篷船》中, 你会体会到作者那种闲适自在、轻松自如的风格, 吸引读者步入作者所描绘的那种平淡冲和的意境, 领会作者那种难以言传的闲适, 欣赏那种带有野趣的返朴归真的美。正是周作人这种谈话式的闲适的笔调接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 能够让读者投入到文章所创造的那种平淡冲和的意境中。“平和冲淡”是周作人散文闲适艺术风格的主要表现。但如果仅仅把周作人散文的闲适归结为“平和冲淡”是不全面的。我们在读其散文时常常有一种迂回曲折、山回路转的感觉, 这正反映了周作人散文闲适风格的另一特点:行文回旋往复、迂回曲折的笔墨情趣。在笔意的流泻中表现出行文的摇曳多姿, 在看似漫不经心中让读者领略行文的婉曲纡余、摇曳多姿, 体会其难以言传平淡而山高水深的老成境界。正是这种行文风格, 形成了周作人散文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的笔墨趣味。

另外, 我们在品味周作人散文“闲适”艺术风格时, 还不应忽视其闲适中所透露出的那种淡淡的苦涩味。苦味的散文往往能让读者在平淡之余品尝出生活的真实滋味。后者或许更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原始味道。这正如喝水, 同样是解渴, 白开水给人感觉是淡而无味, 而茶却在解渴之余, 让人感觉到一丝淡淡的苦味, 而这才是生活的原味。周作人的散文是有思想的, 它并不让人觉得苍白贫乏。周作人虽然说不上是卓越的思想家, 但对于许多事情他都有自己的看法。无论是与非、曲与直、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 他都能判断分明, 做到不含糊其辞, 模棱两可。对于有些问题的看法, 其深刻性往往为一般人所不及。这也正是他的散文不显疲弱, 比较耐读的主要原因。周作人的这类文章正是有意在平淡中注入一丝苦味, 使文章更加耐人咀嚼, 回味无穷。他才自署“苦雨翁”“苦住斋”, 才以“苦竹杂记”“苦茶随笔”“药堂语录”“苦口甘口”为书名写了大量的苦味文章。如周作人散文《苦雨》, 文章以“苦”为题, 处处围绕“苦”处着笔。周作人笔下的雨可谓“苦不堪言”。但“苦”并不是作者的目的所在, 他追求的是一种苦的韵味即苦中的乐趣。这种苦与乐的融合更增添了周作人散文的韵味我们在品味其散文的闲适特色时, 不能忽略其文中的“苦涩味”。冲和平淡的蕴致、迂回曲折的笔墨情趣以及蕴含文中的苦涩味构成了其闲适散文的主要特色, 也是其小品散文的魅力所在。

二、闲适冲淡中的优雅

汪曾祺散文的出现是在较为成熟的层面上恢复了与明清散文、五四新文化闲适散文的联系, 有文化续缘的意义:远溯是延续了古人之风, 继承《世说新语》和宋人笔记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人笔记文学传统, 接受了中国古典文论与画论的精神, 典雅闲逸、诙谐幽默, 似明人小品极有风致, 有着传统文化熏陶下的精致生活品位和名士心态, 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联结点;近则是继承了京派作家如废名、沈从文和闲适派作家林语堂、周作人等人的创作流脉, 把一种清新的审美风格重新呈现在读者面前。汪曾祺的散文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格, 他所关注的是民间的日常生活, 是以对生活、生命的终极关怀为追求的独特境界, 在闲适平和冲淡中有一种士大夫的优雅。

汪曾祺有一种浓郁的士大夫情结。在他一系列的写人记事散文中, 我们可以看见“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的沈从文;学识渊博, 不修边幅的经常戴着帽子的金岳霖先生, 还有文坛泰斗却平易近人的老舍先生等等。在他缓慢和平淡的笔端中, 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的人格理想, 看见了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意识和忧患意识。这种中国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精神正是中国文人几千年来从未间断的一个精神追求。这类人叫做“士大夫”, 进则忧国忧民兼济苍生, 退则寄情于山水, 淡泊名利。汪曾祺就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 他处于一个令文人尴尬的商品经济时代, 他的个人气质与性格决定了淡泊的生活取向。

在这样一个时代, 汪曾祺的散文都似乎尽量在冲淡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 在淡化人们对于物欲横流的世界的诱惑, 在回避着人们对于钱、权欲的追逐。他继承了传统文化, 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道家的超然, 儒家的和谐。可见他是很有意识地去继承传统文化的, 或许那些东西亦平静了他的心, 这种平静体现在他的小说和散文中。他的散文中所写到的人物, 如沈从文, 金岳霖, 老舍, 赵树理都是具有高贵人格, 正如他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所写的那样“对生活充满热情, 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 无机心, 少俗虑。”他对这些人物有一种“闻多素心人, 乐与数晨夕”的深厚感情, 他是怀着一种感动抒写这些人物的。

他写老舍先生, 写他爱喝茶, “喝得很勤, 而且很酽”汪曾祺不爱喝花茶, 除了老舍先生家里的花茶, 因为老舍先生也爱养花, 富有生活情趣。他藏画甚富, 大都是精品, 写到老舍先生及其爱重齐白石, 写到老舍先生的好客, 在汪曾祺的写吃食散文中也提到老舍先生一年固定请两次客, 一是生日请客, 一是菊花开时。他写的是大人物, 选的是日常生活的小事, 但是他却能够写出大人物的审美趣味和性格特征。

汪曾祺的思想, 以道家为主, 同时还兼有儒家、佛家思想。一个人的思想不可能简单到只受一种思想的影响, 因为世界本身就是复杂的。汪曾祺的思想既有出世的, 也有入世的。他不屑于俗世的纷争而以一种超然物外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 同时也能清醒地看到自己正处在这世界之中, 但是却能不为尘世的私利、私欲、私人恩怨所牵绊。这份超然体现在他的创作上就表现为空旷浩瀚和缥缈, 是一份无须狂傲、不必矜夸的温和、淡泊与飘逸。他的这种思想倾向在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 无论是写物写景还是写人, 所体现出的“闲”是中国传统文化审美很重要的一种, 指通过虚静而达到的一种自适、淡然的境界。汪曾祺的散文之所以动人, 独到之处就是在于这一境界的追求, 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和有机继承。他从生活中、文学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从他的笔端流出来的都是传统美感的动人篇章, 对四方食物, 写来细致温馨, 对文化名人, 怀着一种感动抒写他们的崇高而不造势。他用自己的笔连接了中国散文自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追求传统中“闲人”之境后的这一审美精神在散文中的断层, 再次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美闪烁在当代散文中。

有人曾经戏称汪曾祺为本世纪最后一个“士大夫”, 这戏言实际上揭示了汪曾祺依傍着文化传统的心灵与入格特征。汪曾祺出身书香门第, 精通诗书琴画的父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 并最初将东方艺术的精神传递给他, 其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中有趣地描述了父子之间的关系。汪曾祺分析自己“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 是在“温柔敦厚”的诗教里长大的。有一阵子对庄子很迷, 虽然他感兴趣的是其文章而非思想, 但“文章”和“思想”是难以分清楚的。因此他后来在分析自己随遇而安心态形成的原因时, 突出了老庄思想的影响。归结到最后, 是在创作中形成了内儒外道的士大夫传统倾向。

总之, 周作人和汪曾祺的散文风格轻淡闲适, 在总体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吸收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中国文人所追求的一种境界——闲。周作人对四方食物的描写以及研究体现出他的人生品味和苦味。汪曾祺似乎和士大夫人格、性灵派文学传统一脉相承。也许, 正是在相对疏离政治功利适度靠近传统中, 使在对日常生活的冲淡平和的抒写中透着一种士大夫的优雅。

参考文献

[1]林非.中国现代散文史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2]范培松.中国散文批评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3.汪曾祺小说《徙》的诗化与散文化 篇三

关键词:汪曾祺 《徙》 小说 诗化 散文化

汪曾祺的小说写得美,美得令人心醉。汪曾祺的小说写得特别,看着不太像小说。他的小说的美,恰恰源于其特别:突破小说与其它文体的界限,兼容各文体之长,达到和谐的境界。《徙》就是这样一篇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

一、小说的诗化

《徙》中处处可见从古诗文中化出的语言。如写高家的居所,“天井里花木扶疏,苔痕上阶,草色入帘,很是幽静”,与《陋室铭》仿佛;写谈家的败落,“几乎变成一片瓦砾,旧池乔木,荡然无存……过路人走过,都有不胜今昔之感,觉得沧海桑田,人生如梦”,让人想起姜夔的《扬州慢》;写高雪的美丽,“丰姿楚楚,行步婀娜,态度安静,顾盼有光”,恍然若洛神;写高鹏及对高鹏的追念,“先生名鹏,字北溟,三十后,以字行”、“墓草萋萋,落照昏黄,歌声犹在,斯人邈矣”,俨然一则《挽歌辞》……这些语言整齐、凝练、典雅、丰茂,似乎漫不经心的它们点缀在小说里,为文章平添无限张力。

即使是非常平常的白话,汪曾祺写来也氤氲着诗的意境。 “进门是一条狭长的过道,砖缝里长着扫帚苗,苦艾,和一种名叫‘七里香其实闻不出什么气味,开着蓝色的碎花的野草,有两个黄蝴蝶寂寞地飞着。高先生就从这些野草丛中踏着沉重的步子走进去,走进里面一个小门,好像走进了一个深深的洞穴,高大的背影消失了。”这简直就是一首白话了的古诗,野草、蝴蝶的意象依次出现,荒凉的景物徐徐呈现,写景后紧跟着写人,一切景语皆情语,将高鹏芳洁的品质、深深的寂寞和被埋没的命运都不着痕迹地表现出来,意境凄美,令人感到透入骨髓的忧伤和悲凉。“毕业生中有一些是乘风破浪,做了一番事业的;有的离校后就成为泯然众人,为衣食奔走了一生;有的,死掉了。”则是一首现代诗,是对各种人生高度的浓缩,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意境深远,令人感慨万千。这样的语言,在小说中还有很多。

汪曾祺的小说不仅处处可见诗一般的语言和意境,还处处散发着诗一般浓郁的抒情味道。就文学体裁而论,“抒情诗是抒情性作品的最典型形态。”[1]至于小说则以叙事为主,抒情成分相对来说要少得多,然而汪曾祺的小说却独树一帜,充满着化不开的深情。他认为,“作家就是要不断地拿出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拿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特别是感情的那么一种人。作家是感情的生产者。”他说他的小说,有的感情是忧伤。[2]《徙》是他忧伤感情的具体表现之一。 如“高雪考了苏州师范”,“高雪病了”,“高雪一直没有说话”,一句一段,勾勒出高雪的命运和心情,也传达出作家对高雪的深深惋惜和不忍之情。又如“高先生已经死了好几年了”,五小的学生还在唱高先生写的校歌,高先生住过的老屋倒塌了,“板门上高先生写的春联还在。大红朱笺被风雨漂得几乎是白色了,墨写的字迹却还是很浓,很黑。辛夸高岭桂,未徙北溟鹏”,高鹏那怀才不遇、风吹雨打的一生,便在这沉重哀伤的气氛里,一次次被人怀想唏嘘。作家对高鹏的敬重、哀悼之,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可以说,小说中看似客观的叙述,实际上都浸透了作家浓郁的情思。有时作者似乎嫌这样的客观叙述还不够,便在小说中直抒胸臆了。“这帮学混子简直是在误人子弟。”“呜呼,先生之泽远矣。”

可以说,小说《徙》就是一首起承转合、韵味无穷的抒情诗。小说以校歌始,为小说定下了哀惋的基调。校歌歌词是一首半文半白的诗,诗尾“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勿忘化雨功”是校歌立意所在,也是小说立意所在。高鹏的故事就承“乘风破浪”与“他日勿忘化雨功”而展开。然而,作为歌词的作者,作为谈老先生的高足,高鹏未能如愿乘风破浪,生活上极其困窘,精神上倍受打击;但他从未忘记“化雨功”,毕其一生报答老师,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当小说以五小学生唱校歌和高鹏生前自拟的春联终时,苍凉沉郁的意境和悲哀酸苦的感情汹涌而出,弥漫全书,令人久久不能释怀。

汪曾祺以小说著称,其实他的诗也写得非常好,古诗、现代诗都写得好。他说:“小说之离不开诗,更是昭然若揭的……人所要的,是诗。一个真正的小说家的气质也是一个诗人。”[3]小说的诗化,是汪曾祺刻意的追求。

二、小说的散文化

散文是写实的,是最接近生活真实的文学样式。[4]汪曾祺的小说,读来感觉非常真实,有的真实得几乎分不出这是在写小说还是在写散文。这份真实,源于他取材的真实,对他来说,“小说是回忆”[5],他往往是以心为地,就地取材,提炼自己最熟悉的事物、人物, “完全从理念出发,虚构出一个或几个人物来,我还没有干过”[2]。《徙》的取材即是一例。

《徙》中的主人公高鹏身上有沈从文的影子。将散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与小说《徙》对照起来读,就会发现高鹏与沈从文在教书育人的理念和具体做法上惊人的相似。他们教学生,都非常认真负责,重视学生作业;都能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都尽力关心学生,时时为学生减轻负担;都不拘一格教书,大胆改革创新……汪曾祺深情地说沈从文先生:“仁者愿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所以,他关心学生的生活,不厌其烦地批阅学生习作,推荐发表优秀篇什。他那谦益诚恳的授课更让学生受益匪浅,终生受用。”[6]这段话几乎可以完全套在高鹏身上。虽然不能武断地结论汪曾祺是有意识地以沈从文先生为蓝本创作,但沈先生影响他太深,以致他在创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将先生的行为方式打并到创作中去,则是勿庸置疑的。

高鹏身上还有汪曾祺本人的影子。高鹏“好像特别喜欢归有光的文章。一个学期内把《先妣事略》、《项脊轩志》、《寒花葬志》都讲了”。而归有光恰恰是古人中对汪曾祺影响最深的作家。高鹏“选的文章看起来有一个标准:有感慨,有性情,平易自然。这些文章有一个贯穿性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人道主义”。许多学生过了三十年还记得那些选文,“他们接受了高先生通过那些选文所传播的思想——人道主义,影响到他们一生的立身为人”。而“有感慨,有性情,平易自然”不仅是汪曾祺喜爱的创作风格,还可以说是他自己的创作风格的写照。人道主义则是汪曾祺一以贯之的思想,他称自己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7],觉得儒家是爱人的,“因此我自诩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8]。两者共同的趣味和共同的思想,当不是偶然的巧合。汪曾祺曾说:“对于我所写的人,会有我的看法,我的角度”[2],显然,他将自己的主体意识融入到了对高鹏的塑造中。

高鹏身上当然还有其他人的影子。至于谈甓渔、高雪、高冰这些人物的塑造,当也有生活中真实人物的影子,只不过没有主人公高鹏的明显突出罢了。

刻画高鹏这些人物时,汪曾祺也是散文化的笔法,没有小说应有的那种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为人物刻画服务的完整复杂的情节和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他的人物刻画都是如散文般片段式的、横截面的。谈老先生的名士风流、高鹏的孤傲高洁、高雪的理想追求、高冰的务实勤劳,都是通过一两件事情反映出来。至于人物立体丰满的性格特征,则并不是小说的追求。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命运,也并不追求完整。如高鹏在五小的遭遇后来如何、高冰的婚姻和命运如何,汪厚基的疯病最终好了没有,都是读者所关心的,可是都没了下文。作家零零散散,信笔所至,完全是以写散文笔法来写小说。也正因为如此,小说为读者设置了巨大的空白,让读者猜测、填空,使读者欲罢不能。

《徙》还具有散文般散漫的结构。散文的散,突出体现在其结构上。“小说就像一座建筑,无论大小,它必须结构严密,配合紧凑,……至于散文,我以为它很像一条河流,它顺了壑谷,避了丘陵,凡可以流处它都流到,而流来流去却还是归入大海,就像一个人随意散步一样,散步完了,于是回到家里去。”[9]而《徙》恰恰是一条河流。小说起笔就写歌,由歌写到县立五小的校歌,校歌写得太好了,在校歌上流连了很久后,写到校歌的作者高鹏,由高鹏引出谈老先生,由谈老先生的死引出高鹏的谋生当教员,由当教员时的“绝户脾气”引出他的女儿:高冰、高雪,由高雪引出爱慕高雪的汪厚基……真如闲庭信步,走到哪看到哪,写到哪算哪。这样的结构,给人一种自然、舒缓、闲适、优雅之感,能使人静心细细品味小说中的意境和气氛。尽管小说的情节被汪曾祺刻意淡化了,却更引人入胜,美不胜收。这正是汪曾祺理想中的“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5]的小说。

可见,小说《徙》的诗化与散文化,是形成该文美质的元素,也是汪曾祺刻意追求的结果。他说“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5],又说“我们宁可一个短篇小说像诗,像散文,像戏,甚至什么也不像也行,可是不愿意它太像个小说,那只有注定它的死灭”[3]。汪曾祺的尝试成功了,他的小说是诗美、文美的荟萃,但又是真正纯粹的小说。

注释:

[1][4][9]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第203页,第202页。

[2][5][6]汪曾祺:《汪曾祺作品自选集》,桂林:漓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汪曾祺:《短篇小说的本质》,天津:益世报,1947年5月31日。

[7]汪曾祺:《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1页。

[8]汪曾祺:《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1页。

4.汪曾祺散文的写作选材 篇四

汪曾祺散文的写作选材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聚”,也就是说在组织材料的方面看似非常随便,但是这些材料却又能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一个鲜明的中心。在实际的写作中,我们怎样才能让那些看似散的材料紧密地围绕着自己想要表达的中心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散文的选材及材料使用的一些规律。

一、选材

1.确定中心。要说选材,首先得确定文章的中心。因为“材料”是文章的外衣,是载体,而“中心”才是文章的灵魂,是本质。只有先确定了文章要表什么情,达什么意,我们才能选择相关的材料。这就如同做衣服,只有先知道要做一件什么样的衣服,才能选布料,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裁剪制作。

关于散文的中心,郁达夫曾说:“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的强。”郁达夫这里说的“个性”即散文的情和意,也就是散文要突出的中心。因为散文的种类很多,所以这个中心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确定不同的中心。例如,叙事性散文的中心一般是揭示人物的品质,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议论性散文以阐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为主,如鲁迅的《拿来主义》;写景散文以描绘景色的特点和自己的内心感受为主,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哲理性散文以谈自己从生活中获得的人生启迪为主,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2.放开思维。在这里,笔者想先问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所确定的那个中心是从哪里得来的?可能答案有多种,但是所有的答案都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生活中受到了触动,想把要说的话表达出来。因此,让我们受触动的那则材料就是写作时的最好选择。但是有很多时候,我们用一则材料还不能够说明问题,这时我们就要打开思维,从多个角度来寻找合适的材料。比如下面的这两个角度。

(1)发散。这就好比画圆,我们确定了圆心(文章的中心),然后以表达中心为半径作图,那些能够顺着半径连成线的点就是我们需要的素材。例如丰子恺的《怀李叔同先生》一文中,作者就以李叔同先生的“认真”为圆心,以“表现认真”为半径,选择了“第一次上李先生的音乐课”“李叔同先生怎样教育不礼貌的学生”“立意要做一个翩翩公子”“立意要做一个留学生”“彻底的中国传统教师”“教我们写生”“他的学道、断食”“他学习佛教,遁入空门”“他问我怎样处理多余的纸张”等,这一系列的事件,就构成了一个个的点,紧紧地围绕在“认真”二字的周围,使李叔同先生“凡事不做则已,做就要做到最好”的品性得到充分展现。因此,围绕我们确定的中心,多想一些和中心有关的人和事,哪怕是有一点点联系的,也要拿到手边,以使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2)逆向。当我们按照正常的思维去思考而寻找不到材料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换一个角度,从中心的侧面或者反面来思考,通过对这些侧面的或者反面的材料的叙述和阐释,也可以达到表情达意的目的。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作者的中心论点是让人们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文化遗产,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论说我们该怎样去“批判和继承”,而是以旧宅子为喻体,具有讽刺性地刻画了面对旧宅子不敢进去的“孱头”,放一把火烧光的.“昏蛋”,还有蹩进去xxxx的“废物”,这三种人都是“拿来主义者”的对立面。虽然作者没有解释拿来主义,但是通过反面的描述,我们已经十分清晰地知道什么是拿来主义了。

二、材料使用原则

1.裁剪得当。当我们把所有的材料都聚集在手边时,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怎样来选择合适的材料表达中心。这就像我们画画,当我们确定了要画一幅秋景图时,我们该选择哪些景物来入画呢?笔者觉得这里有几个原则必须注意:第一所有的景色必须是秋景,否则它们就不符合季节的特点;第二是这些景色来自哪个地点,是外国的,还是本国的,你必须清楚;第三它们是什么颜色,符合不符合你画的那幅秋景图的主题。同样,一篇散文的材料也不能想到多少材料,就不顾一切地把所有的材料都用在文中,而必须有所筛选,这个筛选的标准就是“符合主题”。比如巴金写《小狗包弟》一文时,他的手边一定有好多关于小狗包弟的故事,但是作者最后写入文中的却只有三件。其他材料为什么都没有放进去呢?因为把最突出的写出来了,其他的就可以舍弃,否则就会画蛇添足。

2.详略得当。当我们确定了那些和中心密切相关的材料后,我们还要根据材料间的“主次”关系,安排好材料的详略,否则文章的中心就不会鲜明、突出。

(1)“点”要详写,“面”要略写。“点”是指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内容;“面”是指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作用的内容。例如,叙事性散文中,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整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体现中心思想,需要详写;而事情的开始阶段,往往只交代时间、地点、人物这些基本内容,它们是“面”就应该略写。

5.汪曾祺散文的读后感 篇五

【篇一: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夏天》

如此平淡质朴,如话家常的文笔有几人写得如此惬意?惟恐只有汪曾祺能做到了。品读汪曾祺的散文,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如《葡萄月令》

“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大的,得四五个人一起来。“起!——起!”哎,它起来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的伸开,扇面似的伸开。然后,用马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笑了,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似乎看到了葡萄藤老爷般呆在架子上。

这便是汪曾祺的散文所带来的感觉享受。读汪曾祺的散文处处可见这样的文笔,行文中透着淡泊宁静,即使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能被他写出不同的韵味。

如自1938年9月,日军飞机濒临昆明进行空袭,狂轰乱炸,西南联大教职员宿舍亦有被炸毁的,造成人员伤亡。汪曾祺正在西南联大学习,当时师从沈从文,后来写得小说受其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西南联大当时集中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的著名教授和专家学者,如对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颇有研究的陈寅恪,对中国哲学史研究卓有贡献的冯友兰,新文学运动的重要人物朱子清,以及各有专长的闻一多、钱钟书、沈从文、柳无忌、叶公超、吴晗、钱穆、钱端升、张奚若、费孝通、罗隆基、潘光旦、贺麟、陈岱孙、王力、吴宓、闻家驷等。在很多名人的回忆录中,这段时间是惨淡动荡的。然而在汪曾祺关于这段时间回忆的散文中,却透着生活的情趣。如《跑警报》:

跑警报大都没有准地点,漫山遍野。

说是漫山遍野,但也有几个比较集中的“点”。古驿道的一侧,靠近语言研究所资料馆不远,有一片马尾松林,就是一个点。这地方除了离学校近,有一片碧绿的马尾松,树下一层厚厚的干了的松毛,很软和,空气好,——马尾松挥发出很重的松脂气味,晒着从松枝间漏下的阳光,或仰面看松树上面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都极舒适外,是因为这里还可以买到各种零吃。昆明做小买卖的,有了警报,就把担子挑到郊外来了。五味俱全,什么都有。最常见的是“丁丁糖”既麦芽糖,也就是北京人祭灶用的关东糖,不过做成一个直径一尺多,厚可一寸许的大糖饼,放在四方的木盘上,有人掏钱要买,糖贩即用一个刨刃形的铁片揳入糖边,然后用一个小小的铁锤,一击铁片,丁的一声,一块糖就震裂下来了………。

在极度动荡恐慌中,居然能感受到松脂气味、阳光、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这让我感叹汪的心境何其淡定。

汪曾祺经历过人生的大波大浪。文革中,汪曾祺在被打为右派下放劳动的日子里,他认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画图谱是“神仙过的日子”,画完一个整薯,还要切开来画一个剖面,画完了,“薯块就再无用处,我于是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二人。

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正因为有这份超然,他的所作所为便不难理解了。他是唯一敢于在江青面前翘着二郎腿、抽烟的人。其中脍炙人口的“人一走,茶便凉。”便出自汪曾祺之手。汪曾祺渊博多识,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我对于汪曾祺的了解,始于读他的一篇文章《多年父子成兄弟》,其中:“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这话让我深受触动,父子之间能做到这样少见。这让我对汪曾祺的文章有了兴趣,于是到书店去搜寻,遗憾而归。只好在网上断断续续的看。学校读书协会买了一批书,其中便有《汪曾祺散文集》,书拿到手中,如获珍宝,细读之后,忍不住想写感想。没有想到,动手写时,却顿顿卡卡总是词不达意,意犹未尽。看到极美的风景时,我们总是会感叹词汇的缺乏,似乎任何词语也表达不出此时的美。读到一本好书,也是这样的感受:任何评价都是多余的,任何词语都不能精确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

微尘见世界,我只能这样说。

【篇二: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也许很多人不知汪曾祺,也许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现代难见散文大家。这是一种误读,更是一种谬论。

《汪曾祺散文》是我01年时偶在市集中买到的,记得还是盗版书。当时对汪先生所知甚少(应式教育的后果),只知汪先生应该算得上是一个著名作家。

闲暇之余,开始是以一种慵懒的心情看《汪曾祺散文》的。哪知,一读之下竟不能放下。

读《汪曾祺散文》,如同是听一位经历抗战、解放战争的历史老人在向我们娓娓动听地述说生活小事,而在倾听之中,这种生活小事似乎更是一种无形中的人文和历史教育。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们看到了曾经的西南联大教授们的风采。我们读到了当时人们对于政治、文化的评判,我们如同读一位历史老人的故事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们读到了中国文人不屈的傲骨。看到了中国学者在艰苦的环境中对思想与学术的孜孜追求……。

汪老以一种充满人文色彩的笔调,向我们讲述着曾经的往事,向我们传来种种可供学习的精神与思想。

读《汪曾祺散文》,如同在读历史,更如同在向众多先贤和在世的思想老人学习为人处世!

读了汪老的书,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其实中国不缺乏文化大家和散文大家,我们只是缺乏学习和认知的机会。读了此书再说中国无散文大家,也许会是一种笑话!

汪曾祺之书,不读后悔,读了不遗憾!

【篇三:《汪曾祺经典作品》读后感】

本周,我读的书是《汪曾祺经典作品》。这本书分为小说和散文两大类。小说有《异秉》、《受戒》、《岁寒三友》、《寂寞和温暖》、《大淖记事》、《七里茶坊》、《职业》、《陈小手》、《安乐居》、《陆判》等。散文有《花园》、《冬天》、《夏天》、《我的家乡》、《北京的秋花》、《草木春秋》、《淡淡秋光》、《翠湖心影》、《泡茶馆》、《昆明的雨》、《观音寺》、《天山行色》、《湘行二记》、《皖南一到》、《泰山片石》……全书共283页。

这个小说集的第一篇就是《异秉》。由于我忘了看书,全书我也就只看了这一篇。

《异秉》的主人翁叫王二,很可能是王二小的爷爷,这个“王二小的爷爷”原先是摆一个熏烧摊子的。这个熏烧摊子什么都卖:卤豆腐干,牛肉,蒲包肉,猪头肉,黑瓜子,白瓜子,盐炒豌豆,油炸豌豆,兰花豆,五香花生米,后来还添了时令的“羊糕”,“五香兔肉”……

可是,经济不景气,周围的摊子都渐渐败落下来,不过,王二的摊子却办的越来越红。接着,王二把他的摊子搬到了一家店铺那里。金银财宝哗哗哗的往王二家里流。

王二富裕了。他便去听书,但我猜他啥也听不懂。王二还爱赌博,书上说,王二输的时候不多,这表示王二肯定是个大老千,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太会算计了……

文章的最后一段写出了王二的“异秉”,先解小手,后解大手……真的是因为“异秉”使他发达的吗?恐怕是因为他的勤劳和精明使他的生意红火起来的吧。而且,价钱公道,有诚信也是他留住“老主顾”的主要原因吧。

这堆鸡毛蒜皮的小事,作者也给说了出来,可见作者特别啰嗦。可也正是他的写作手法与众不同之处。

【篇四:读《汪曾祺散文集》有感】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暗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是陆放翁的诗,与他广为人知的表达报国雪耻之志的诗歌不同,这首诗给我们看到了一个士大夫的日常生活情趣,闲适的心情有一种不被尘世所染的脱俗,就如汪曾祺先生的散文。

汪老是喜爱这首诗的,不如说是他喜爱这种心情,这种心情是具有生活气息的,他想展现给我们的就是他的带着心情的生活。

他对生活的感觉,似乎略有逃学孩子的清闲。世界也就这么大:嘴里叼着的微甜的草根、为了捉“都溜”沾惹了一身的臭芝麻、苗族女孩子娇嗔柔和的“卖杨梅——”声、在窗台上悄悄“吸着水”的绣球花,这就是生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他真实地、切身地享受这种艺术。

他是个别样的作家,他与当今坐在家里或办公室里眼珠牢牢盯住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神经几近被络绎不绝的电话摧毁的作家不一样。他的文章、他的书像是被他本人抚摩过千万遍的。字里行间散发出的是木头铅笔的味道,而不是机器的硬冷,我能看到一个健朗的老人用他骨骼突出的手握住铅笔,面带淡定从容的微笑,他细腻动情的笔触时不时地给自己和我们一个小小的惊喜、小小的感动,为了一小盘带着雨珠的洁白的缅桂花,抑或是为了一条从湖心突然一跃而起的大鱼,还是堂倌颇具京腔的一声“收茶钱——”。它们以滋润人心的方式诠释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东方古训。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境界、一种认识,大多数人为了摆脱平庸而奋斗,但是那些成功的人在经历了暴风雨也见过了彩虹后,往往不再好高骛远,而是理解平淡、用这种平淡的心境热爱着平淡甚至“平庸”的日常生活。

其实从他的文章里得以体现的闲适之美正是他经历了人事浮沉后所潜心追求的,大美之美固然可畏,但是他给我们看到的是那种能令人会心一笑的小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可惜现在人们大多没有精力和心情去关注这些看似琐碎的美,他们大多脚步匆匆,厚重的镜片竟把人们的心与社会、与自然隔离,太多的金属制品竟把人们的心层层包裹,作者在极力让我们感受美的同时,我分明听到一个慈祥的声音在对忙着赶路的世人们说:“孩子们,慢点走,你们看这朵海棠的颜色,像是哪个大家闺秀的胭脂水不小心从指尖滑落,浸进了花瓣里。真美。真美。”

【篇五:《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也许很多人不知汪曾祺,也许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现代难见散文大家,这是一种误读,更是一种谬论。

《汪曾祺散文》是我01年时偶在市集中买到的,记得还是盗版书,当时对汪先生所知甚少(应式教育的后果),只知汪先生应该算得上是一个著名作家。

闲暇之余,开始是以一种慵懒的心情看《汪曾祺散文》的。哪知,一读之下竟不能放下。

读《汪曾祺散文》,如同是听一位经历抗战、解放战争的历史老人在向我们娓娓动听地倾述生活小事,而在倾听之中,这种生活小事似乎更是一种无形中的人文和历史教育。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们看到了曾经的西南联大教授们的风采,我们读到了当时人们对于政治、文化的评判,我们如同读一位历史老人的故事。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们读到了中国文人不屈的傲骨,看到了中国学者在艰苦的环境中对思想与学术的孜孜追求……。

汪老以一种充满人文色彩的笔调,向我们讲述着曾经的往事,向我们传来种种可供学习的精神与思想。

读《汪曾祺散文》,如同在读历史,更如同在向众多先贤和在世的思想老人学习为人处世!

读了汪老的书,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其实中国不缺乏文化大家和散文大家,我们只是缺乏学习和认知的机会。读了此书再说中国无散文大家,也许会是一种笑话!

汪曾祺之书,不读后悔,读了不遗憾!

【篇六: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今天读完汪曾祺散文,感触较深。

一是学到一些理论知识。比如如何在文章中用字。其中他提到中国汉字的独特性和意义,他说中国汉字是用来看的,不是说的。许多诗歌一朗诵就没有以前的东西了,所以他反对朗诵诗歌和散文。他主张一字一字的认真扣字眼,沈从文的《边城》不到七万字,但写了半年。汪曾祺的散文同样从一个一个的字来看没有什么独特。但当放到一起那种行云流水的洒脱真的很奇妙。他主张刻画人物不应该描写太多,而应该从环境、声音、颜色等各个方面进行描写和烘托。如何组织文章?他说他是先在头脑里面对整个文章有了轮廓以后才写的。要先有个整体的构思。这些都是他端一杯清茶静坐时想出来的。

二是他的散文风格朴素、简练。人人看了都会明白,都能看懂,正是师承了沈从文的特点。虽然朴素,但那是一种文学修辞,文学语言,不是方言,没有在语言上的研究和大师的本领,是写不出那样的文字的。汪曾祺也说到老师沈从文、老舍他们是怎样练字的。汪曾祺本人家学渊源深厚,爱好广泛,上小学时,他的祖父就给他教《论语》,写小论文“义”,这就相当不错了,我上小学时,除了会放羊、掏鸟窝之外,文化的东西是绝缘的。汪曾祺散文我觉得最值得称道的是那种“真”,一点没有矫揉造作的嫌疑。是真情、真语言。尤其是那种语言真是难得,是应该让我们这些后辈好好揣摩的。一看就令人舒服,可信,不像现在好多人写的文章喜欢辞采华丽,但内容空空。不舒服,很令人别扭,不真实。由于爱好广泛,他的散文自然就非常博雅。草木性灵、历史文化、人物掌故、民俗风土、艺术文物……。都有涉及。但最真的是写人物的部分,尤其是对师友、家世、父亲、母亲等的回忆文章写的最美。令人陶醉,表现出他的善良、和蔼、真实。如《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对父亲的回忆,父子之间是那样自由、平等、融洽。《我的母亲》中对三位母亲的回忆。虽然两位是继母,但却充满了感情和幸福。

三是他的用情。他对任何人都是友好的。如对西南联大的诸多师友的回忆中。我们就能感觉到他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情。很纯真,很自然,我觉得做人就应该像他一样。对任何人都很友好,对任何事都很认真。且那种追求自然、朴素的养生之道也值得我学习。文中提到的他的老师的一些为人处世,待客之道。修身养性我觉得对我影响还是很大的。那都是真人真事,人在生活中应该保持一颗童心,不要装腔作势。看书就是学习嘛。学文章,学做人,都很重要。

【篇七: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汪曾祺的书,用文学少女的话说,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女儿节的茶巾寿司,上等多汁的蘑菇,香喷喷的白芝麻,栗子。加入这么多配料的醋饭,用稍带甜味的薄薄蛋饼仔细的包裹着。虽然不是最近的作品,却非常亲切、可爱、紧紧揪住胸口,可是读著读著,醋的味道也不断变浓,直到最后变成深切的无常观充塞胸中。

我觉得汪曾祺的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地方民俗特色很浓。尤其是饮食文化,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散文,倒像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了。不能不让人想起《射雕英雄传》中黄蓉烧菜给洪七公吃的那一段。包括他的语言,都是半掺着文言的,读起来反而让人有一种顺化流畅的感觉。羽毛般又轻又薄的甜甜煎蛋慢慢四散在口中,心脏扑通扑通地跳著期待包在里头的松软康吉鳗、碎栗子的出现。就像是这样的感觉!

古往今来,上至九龙天子,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向往着羽化登仙的生活,若是做不到,便梅妻鹤子,隐逸孤山做个隐士。然而,他们却忽略了尘世带给人的快乐生活。舒婷在她的《神女峰》中写道:“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长生不老,淡泊名利固然值得欣喜或钦佩,然而对酒当歌,寻山问水,觥筹交错却有着那些所谓的神仙隐士们体会不到的一番乐趣与风情。

汪曾祺的书,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一个道理。他写那些人都是些市井中最最常见的小人物,他写的食也是路边小摊上的并不怎么高级的地方小吃,他写的事也是一些常见的鸡毛蒜皮。可人们可从他那看似平淡无味的语言中品出人与人之间的美丽情感。命运在最大的不公平中有时会偶尔留下一丝温暖慰藉的余温,让人对这尘世难舍难弃,又好像一些另有深意的安排,一人一事都不是随便出现的,全看你心智够不够来领悟天意。

儿子与父亲间深切的交流等等,每一样都值得品味。

用力咬下椎茸瞬间流出的美妙汤汁!

融化在嘴里的康吉鳗!

成块的醋饭和栗子的甜味成了绝妙的搭配!

就连缠著蛋皮的葫芦乾也是充满弹性非常好吃呐!

这或许就是这本书的美妙之处。想到书中人事那些美丽的误会与牵绊,哪怕再僵硬的嘴角,也终会露出一抹微笑。

【篇八:读《汪曾祺》散文有感】

《跑警报》是我阅读的第一篇汪曾祺写的文章,第一遍读只是囫囵吞枣,不加细嚼。读罢后只有一个印象:日本的飞机空袭昆明,人们为躲避炮弹的袭击躲到郊外的故事。当再次翻开书本细细的读一遍便另有一番体会。

1937年抗战期间飞机在昆明上空盘旋,对着城市狂轰滥炸,房屋倒塌,田地被毁,春城遭受战火的洗劫,大地满目疮痍。这时的汪曾祺在西南联大中文系读书,师从沈从文。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许多西南联大的教授与学生的回忆录中充满的是恐惧焦虑还有不安。在汪曾祺的笔下,显示出的反而是一份闲适与淡然:在马尾松林中,躺在柔软的干松枝上仰望天空,松间漏下天空蓝得像要滴下来一样;在松林中捡拾到的一些松果,掰开鳞斑吃一些生的松子;昆明的小贩在警报迭起之际来到郊外贩卖各种小吃;在山间的横沟里用碎石和瓷片砌出的对联:对机而坐,入土为安;人们在沟上看书、闲聊、打桥牌。这一幅幅的画面充满了闲情逸致。空袭来临,夹几卷书,一袋干粮,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追本溯源,笔端流露的是他淡然镇定的心态,乐观豁然的人生态度,用随遇而安来形容他最适合不过了。随遇而安在字典中的意思是顺应环境变化而安然自得,这一种处世态度并非消极,跑警报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写下的这样一段话: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我们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待之,即“不在乎”,是永远征服不胜的,在他朴素真挚的语言里,透露的是在逆境中仍处之泰然的达观精神。在文革期间被戴上右派的帽子,在果林里替果林工人喷洒波尔多液,他耐心的做着需要人细致认真的活;在马铃薯研究站给各种各样的马铃薯画图普,画完一个整薯。还要切开来画一个剖面,写下了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的诗句敢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二人,都是他心境释然的体现。

在生活中,他也是一个善于观察,充满生活情趣的人,初中时学过《端午的鸭蛋》,一个高邮的咸鸭蛋在他的笔下,流露出的是对故乡的眷恋,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在《踢毽子》中,记录了童年时孩子们制作毽子,踢毽子的童趣让人也心里痒痒的想加入进去踢毽子。

在此后,偶然在书店中看到了一本汪曾祺作品的集子。翻了几页便爱不释手,翻开书发现他不但文笔好,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制作美食的能手,为朋友制作的干烧萝卜,自己发明一些菜肴等都是这方面的体现。在业余的时光中,还会画一些画写一些小诗送给朋友。

在文章中,一些平常的事物在他的笔下,透露出的是生活中的情趣,家乡的见闻,息风民俗,在普通的事物中充满了哲理。

6.汪曾祺的散文《人间草木》读后感 篇六

“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史铁生在他的《我与地坛》里说过。汪曾祺回忆起江阴的那个有着浓厚果香的水果店,我想那个鲜活地立在江南小镇上的水果店,可能站在了一条胡同口,门口或许挂了一块破旧了的旗,就单单写了一个“果”字,或许有一个木制的牌子,上书“百香阁”,做工就精良了不少,文字也比单单一个“果”字文雅细致了许多。但是时令水果的店,没有几十年历史也是撑不起木制匾的,转念一想,有着如此深厚的果香,那应当有着许久历史,果香深深地浸到了做墙的木头板子里,果香和木头香气一起蕴孕。店门口是齐膝的门槛,不小心就要栽个跟头,一排排的果架上摆放着用篮子装着的时令水果,也许有十几种,也许只有几种。门口的台阶趴着一只狗,眼睛是亮的,和水果店里的葡萄一样,亮晶晶、水灵灵。买了一篮水果,店里卖水果的姑娘急忙赠了一小把枇杷叶,这姑娘,可能是戴望舒在雨巷里遇到过的,撑着油纸伞,慢慢悠悠走过,也可能是村上春树在晴朗天气里遇到的百分百女孩。店门外是黄昏的炊烟,胡同里洗洗涮涮的声音,散落一地的人家烟火气。

汪曾祺说:“我后来到过很多地方,走进过很多水果店,都没有这家水果店的浓厚的果香。”大约气味与彼时的心境都是相关的,果香浓郁的那段日子,他说,“那年我正在恋爱,初恋。”

汪曾祺的文字从来都是人间草木清香里慢慢走出来的,平淡如饮白水,越来越只依赖平淡的必需的生命点缀。就像夏天的一场雨,雨后清晨,暖暖的小小的水汽块儿触碰着肌肤,周围荡漾着花香与植物生气。

于是又想起他《昆明的雨》,雨季和缅桂花都是绵长又柔软。云南的雨季饱满清亮,天空永远都是高远又纯净,乌云黑得很有层次感,里面应当是充满了雨水吧,滴完了雨水,还是慢慢悠悠地飘在空气里,白得耀眼,这时候世界上又都是亮的,露珠闪着奇异的光,色彩热烈。常常想起两年前的夏天,坐在有着小院子的二楼,院子里一棵缅桂花,一棵紫薇,都长了三层楼高,从二楼走廊和露台一伸手就摘地到。常常是有雨的下午,坐在二楼自习室为高考奋战,小楼建在水中央,稍一俯身便可看到窗外芦苇在雨中摇晃,雨滴打在睡莲叶子上,在上面滚了两圈,院子里的缅桂花香味一阵阵飘过,雨滴滴答答的声音,在书卷里长出一个缱绻的雨季。

7.汪曾祺的散文《下水道和孩子》 篇七

序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七里茶坊 早春(五首) 复仇 鸡毛

旅途(八首) 落魄 故里杂记 国子监 鸡鸭名家 晚饭花

下水道和孩子 羊舍一夕 珠子灯

手稿《羊舍一夕》

果园杂记 看水 钓人的孩子 葡萄月令 王全 职业

翠湖心影 黄油烙饼 八千岁 昆明的雨 异秉 小说三篇 跑警报 受戒 故里三陈 天山行色 岁寒三友 星期天

湘行二记 天鹅之死 昙花·鹤和鬼火

水母、葵·薤 故乡的食物 大淖记事 金冬心 讲 用 拟故事两篇 故人往事 詹大胖子 八月骄阳 安乐居

8.汪曾祺美食散文 篇八

蒌蒿、枸杞、荠菜、马齿苋

小说《大淖记事》:“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我在书页下方加了一条注:“蒌蒿是生于水边的野草,粗如笔管,有节,生狭长的小叶,初生二寸来高,叫做‘蒌蒿薹子’,加肉炒食极清香。……”蒌蒿的蒌字,我小时不知怎么写,后来偶然看了一本什么书,才知道的。这个字音“吕”。我小学有一个同班同学,姓吕,我们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蒌蒿薹子”(蒌蒿薹子家开了一爿糖坊,小学毕业后未升学,我们看见他坐在糖坊里当小老板,觉得很滑稽)。但我查了几本字典,“蒌”都音“楼”,我有点恍惚了。“楼”、“吕”一声之转。许多从“娄”的字都读“吕”,如“屡”、“缕”、“褛”……这本来无所谓,读“楼”读“吕”,关系不大。但字典上都说蒌蒿是蒿之一种,即白蒿,我却有点不以为然了。我小说里写的蒌蒿和蒿其实不相干。读苏东坡《惠崇春江晚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此蒌蒿生于水边,与芦芽为伴,分明是我的家乡人所吃的蒌蒿,非白蒿。或者“即白蒿”的蒌蒿别是一种,未可知矣。深望懂诗、懂植物学,也懂吃的博雅君子有以教我。

我的小说注文中所说的“极清香”,很不具体。嗅觉和味觉是很难比方,无法具体的。昔人以为荔枝味似软枣,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我所谓“清香”,即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这是实话,并非故作玄言。

枸杞到处都有。开花后结长圆形的小浆果,即枸杞子。我们叫它“狗**”,形状颇像。本地产的枸杞子没有入药的,大概不如宁夏产的好。枸杞是多年生植物。春天,冒出嫩叶,即枸杞头。枸杞头是容易采到的。偶尔也有近城的乡村的女孩子采了,放在竹篮里叫卖:“枸杞头来!……”枸杞头可下油盐炒食;或用开水焯了,切碎,加香油,酱油、醋,凉拌了吃。那滋味,也只能说“极清香”。春天吃枸杞头,云可以清火,如北方人吃苣荬菜一样。

“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俗谓是日以荠菜花置灶上,则蚂蚁不上锅台。

北京也偶有荠菜卖。菜市上卖的是园子里种的,茎白叶大,颜色较野生者浅淡,无香气。农贸市场间有南方的老太太挑了野生的来卖,则又过于细瘦,如一团乱发,制熟后强硬扎嘴。总不如南方野生的有味。

江南人惯用荠菜包春卷,包馄饨,甚佳。我们家乡有用来包春卷的,用来包馄饨的没有,——我们家乡没有“菜肉馄饨”。一般是凉拌。荠菜焯熟剁碎,界首茶干切细丁,入虾米,同拌。这道菜是可以上酒席作凉菜的。酒席上的凉拌荠菜都用手抟成一座尖塔,临吃推倒。

马齿苋现在很少有人吃。古代这是相当重要的菜蔬。苋分人苋、马苋。人苋即今苋菜,马苋即马齿苋。我们祖母每于夏天摘肥嫩的马齿苋晾干,过年时作馅包包子。她是吃长斋的,这种包子只有她一个人吃。我有时从她的盘子里拿一个,蘸了香油吃,挺香。马齿苋有点淡淡的酸味。

马齿苋开花,花瓣如一小囊。我们有时捉了一个哑巴知了,——知了是应该会叫的,捉住一个哑巴,多么扫兴!于是就摘了两个马齿苋的花瓣套住它的眼睛,——马齿苋花瓣套知了眼睛正合适,一撒手,这知了就拼命往高处飞,一直飞到看不见!

三年自然灾害,我在张家口沙岭子吃过不少马齿苋。那时候,这是宝物!

炒米和焦屑

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

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焦屑”。糊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攒够一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焦屑也像炒米一样。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

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和焦屑,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在不能正常煮饭时,可以用来充饥。这很有点像古代行军用的“糒”。有一年,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信念,大家都以为红十字会是哪一方的军队都不能打进去的,进了红十字会就安全了。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特别关照,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第二天,没事了,大家就都回家了。

炒米和焦屑和我家乡的贫穷和长期的**是有关系的。

端午的鸭蛋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坎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9.《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 篇九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里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诗写得平淡而真实,没有一句进出呼天抢地的激情,但是惨切沉痛,触目惊心。词句也明白如话,不事雕饰,真不像是两千多年前的人写出的作品,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也完全能读懂。我未从过军,接触这首诗的时候,也还没有经过长久的乱离,但是不止一次为这首诗流了泪。

然而有一句我不明白,“采葵持作羹”。葵如何可以为羹呢?我的家乡人只知道向日葵,我们那里叫做“葵花”。这东西怎么能做羹呢?用它的叶子?向日葵的叶子我是很熟悉的,很大,叶面很粗,有毛,即使是把它切碎了,加了油盐,煮熟之后也还是很难下咽的。另外有一种秋葵,开淡黄色薄瓣的大花,叶如鸡脚,又名鸡爪葵。这东西也似不能做羹。还有一种蜀葵,又名锦葵,内蒙、山西一带叫做“蜀蓟”。我们那里叫做端午花,因为在端午节前后盛开。我从来也没听说过端午花能吃,——包括它的叶、茎和花。后来我在济南的山东博物馆的庭院里看到一种戎葵,样子有点像秋葵,开着耀眼的朱红的大花,红得简直吓人一跳。我想,这种葵大概也不能吃。那么,持以作羹的葵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后来我读到吴其癋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吴其癋是个很值得叫人佩服的读书人。他是嘉庆进士,自翰林院修撰官至湖南等省巡抚。但他并没有只是做官,他留意各地物产丰瘠与民生的关系,依据耳闻目见,辑录古籍中有关植物的文献,写成了《长编》和《图考》这样两部巨著。他的著作是我国十九世纪植物学极重要的专著。直到现在,西方的植物学家还认为他绘的画十分精确。吴其癋在《图考》中把葵列为蔬类的第一品。他用很激动的语气,几乎是大声疾呼,说葵就是冬苋菜。

然而冬苋菜又是什么呢?我到了四川、江西、湖南等省,才见到。我有一回住在武昌的招待所里,几乎餐餐都有一碗绿色的叶菜做的汤。这种菜吃到嘴是滑的,有点像莼菜。但我知道这不是莼菜,因为我知道湖北不出莼菜,而且样子也不像。我问服务员:“这是什么菜?”——“冬苋菜!”第二天我过到一个巷子,看到有一个年轻的妇女在井边洗菜。这种菜我没有见过。叶片圆如猪耳,颜色正绿,叶梗也是绿的。我走过去问她洗的这是什么菜,——“冬苋菜!”我这才明白:这就是冬苋菜,这就是葵!那么,这种菜作羹正合适,——即使是旅生的。从此,我才算把《十五从军征》真正读懂了。

吴其癋为什么那样激动呢?因为在他成书的时候,已经几乎没有人知道葵是什么了。

蔬菜的命运,也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有其兴盛和衰微,提起来也可叫人生一点感慨,葵本来是中国的主要蔬菜。《诗经·豳风·七月》:“七月烹葵及菽”,可见其普遍。后魏《齐民要术》以《种葵》列为蔬菜第一篇。“采葵莫伤根”,“松下清斋折露葵”,时时见于篇咏。元代王祯的《农书》还称葵为“百菜之主”。不知怎么一来,它就变得不行了。明代的《本草纲目》中已经将它列入草类,压根儿不承认它是菜了!葵的遭遇真够惨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是因为后来全国普遍种植了大白菜。大白菜取代了葵。齐白石题画中曾提出“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王,独不论白菜为菜中之王,何也?”其实大白菜实际上已经成“菜之王”了。

幸亏南方几省还有冬苋菜,否则吴其癋就死无对证,好像葵已经绝了种似的。吴其癋是河南固始人,他的家乡大概早已经没有葵了,都种了白菜了。他要是不到湖南当巡抚,大概也弄不清葵是啥。吴其癋那样激动,是为葵鸣不平。其意若曰:葵本是菜中之王,是很好的东西;它并没有绝种!它就是冬苋菜!您到南方来尝尝这种菜,就知道了!

北方似乎见不到葵了。不过近几年北京忽然卖起一种过去没见过的菜:木耳菜。你可以买一把来,做个汤,尝尝。葵就是那样的味道,滑的,木耳菜本名落葵,是葵之一种,只是葵叶为绿色,而木耳菜则带紫色,且叶较尖而小。

由葵我又想到薤。

我到内蒙去调查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的材料,准备写一个戏。看了好多份资料,都提到部队当时很苦,时常没有粮食吃,吃“荄荄”,(音 “害害”)。我想:“荄荄”是什么东西?再说“荄”读gai,也不读“害”呀! 后来在草原上有人给我找了一棵实物,我一看,明白了:这是薤。薤音xie。内蒙、山西人每把声母为X的字读成H母,又好用叠字,所以把“薤”念成了“害害”。

薤叶极细。我捏着一棵薤,不禁想到汉代的挽歌《薤露》,“薤上露,何易皠,露皠明朝还落复,人死一去何时归?”不说葱上露、韭上露,是很有道理的.。薤叶上挂不住多少露水,太易“皠”掉了。用此来比喻人命的短促,非常贴切。同时我又想到汉代的人一定是常常食薤的,故尔能近取譬。

北方人现在极少食薤了。南方人还是常吃的。湖南、湖北、江西、云南、四川都有。这几省都把这东西的鳞茎叫做“薙头”。“薙”音“叫”。南方的年轻人现在也有很多不认识这个薙字的。我在韶山参观,看到说明材料中提到当时用的一种土造的手榴弹,叫做“洋薙古”,一个讲解员就老实不客气地读成“洋晶古”。湖南等省人吃的薙头大都是腌制的,或入醋,味道酸甜;或加辣椒,则酸甜而极辣,皆极能开胃。

南方人很少知道薙头即是薤的。

北方城里人则连薙头也不认识。北京的食品商场偶尔从南方运了薙头来卖,趋之若鹜的都是南方几省的人。北京人则多用不信任的眼光端详半天,然后望望然后去之。我曾买了一些,请几位北方同志尝尝,他们闭着眼睛嚼了一口,皱着眉头说:“不好吃!——这哪有糖蒜好哇!”我本想长篇大论地宣传一下薙头的妙处,只好咽回去了。

哀哉,人之成见之难于动摇也!

我写这篇随笔,用意是很清楚的。

第一,我希望年轻人多积累一点生活知识。古人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这最后一点似乎和前面几点不能相提并论,其实这是很重要的。草木虫鱼,多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草木虫鱼有兴趣,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

第二,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异地的食物, 比如葵和薤,都吃一点。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许多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的蔬菜,比如菠菜和莴笋,其实原来都是外国菜。西红柿、洋葱,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很多人吃不惯,现在不是也都很爱吃了么?许多东西,乍一吃,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

10.汪曾祺散文论析 篇十

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他的小说《受戒》、《大淖纪事》、《陈小手》都是当代文坛的经典名篇,对于他的小说吸收他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京派小说风范评论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且他的小说那种淡泊恬淡的田园感受,也让很多读者流连忘返。我个人就非常喜欢他的小说,比如看过《受戒》脑子里经常会浮现小和尚和一个小姑娘坐在穿上的画面,也经常会想到两个天真少年在岸边留下的那一对小脚丫。今天我们就来重点探讨一下他的散文。

汪曾祺的散文大多数都写得随意感性又兴致盎然,更接近通常意义上的随笔。汪曾祺的作品多是随随便便、任心闲话、兴之所至的的闲话。他自己曾说,散文是一个大类,也说自己实在无法区分散文和随笔,于是将自己作品中稍长的称为散文,短的称为随笔。——《汪曾祺散文随笔集》自序。他的散文题材非常广泛:个人经历、天文地理、民情风俗、饮食男女、街头巷议、人生世相、文坛曲艺等等无不可以入文。《文集自序》“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他认为散文是一种见性情,见人品,见功底的文体。

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境的淡泊和对人情世故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其实“随缘任运”是汪曾祺所有作品体现出来的一种风格。代表的有《随遇而安》、《猴年说命》、《平心静气》、《觅我游踪五十年》、《我的创作生涯》、《自报家门》、《认识到和没有认识到的自己》、《老年的爱憎》等。他在《随遇而安》中开篇就说:“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的一生就更平淡了。”这是对过去苦难的一种淡泊的心境,接着文章中既无凄楚之词,亦无愤懑之声,倒是写了在下放劳动过程中接触到的民情乐趣。他说“批判是一出荒诞戏剧,每一个上场的人都只是角色。”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清醒。张爱玲曾经说过“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而且也有这样一句名言:“眼因流多泪水而愈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温厚。”

汪曾祺或许就是达到了这种淡泊的温厚,当然这也是一种智慧的象征。他在《老年的爱憎》中讲到“通达”,认为这是对世事看得很清楚,很透彻,不太容易着急生气发牢骚的状态。而且他也区分了通达和冷漠、悠闲,他说“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动感情的人,我不喜欢那种口不臧否人物,决不议论朝政,无爱无憎,无事无非,胆小怕事,除了猪肉白菜的价钱什么也不关心的离退休老干部。”我们阅读感受的确是“淡”的,但同时汪曾祺的血脉又是“不淡”的,汪曾祺的淡泊和通达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个蔼然仁者的风范。正如他形容自己的恩师沈从文的话:“淡泊不是人的品德,而是一种境界”。汪曾祺的随缘任运还表现在他热衷于回忆童年的生活:童年是一个长长的节日,金色童年是所有不幸的成年人的天堂。而且他说:“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作家,童年生活是起决定作用的。”他在回忆自己童年的天真无邪的生活时永远清澈纯美,反映了整个人的生活态度,无论经历什么,都不虚无、不绝望。在《夏天的昆虫》中,他向读者介绍了蝈蝈、蝉、蜻蜓、螳螂的品种、习性和孩童捕捉昆虫的情形。如他说:“叫蛐子(蝈蝈的俗称)是可以吃的`。得是三尾的,腹大多子。扔在枯树枝火中,一会儿就熟了。味极似虾”。说北京的孩子在竹竿上涂上黏胶捉蝉。作者小时候用蜘蛛网捉蝉“选一根结实的长芦苇,一头撅成三角形,用线缚住,看见有大蜘蛛网就一绞,三角里络满了蜘蛛网,很黏。瞅准了一只蝉,轻轻一捂,蝉的翅膀就被粘住了。”读到此处,不觉会心一笑,好像说的就是我自己童年的情形。我想汪曾祺吸引我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时刻在追求着一种快乐、幸福的生存状态,返朴归真、情趣盎然

汪曾祺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我希望溶奇崛于平淡,纳外来于传统。”散文方面表现在《泰山片石》、《翠湖心影》等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崇高、伟大的近似偏激的情绪。“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汪曾祺坦言“我的感情无非三种:忧伤、欢乐和嘲讽”这与他追求的和谐也是十分合拍的。三种感情都很温和。他在《我是一个中国人》中谈到,“我是一个中国人,那么就必须会接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影响”“我不是从道理上,而是从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的,我认为儒家是讲人情的,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思想。”用一句话概括我的思想:“我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这首先表现在对人的尊重上,汪曾祺这样解释自己的人道主义,即“用充满温情的眼睛看人,发掘普通人身上的美和诗意,努力去感觉周围生活的生意盎然,怀着碧绿透明的幽默感”比如他的《多年父子成兄弟》和《我的祖父祖母》祖父给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讲自己年轻时的一段风流韵事,讲的老泪纵横。“因此我觉得我的祖父是个人”以及他在作品中写到的平民百姓,甚至包括他写的家常小吃。就这样于平淡朴实的生活中写出人生的哲理。

汪曾祺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有许多民俗文化背景,比如《受戒》里的庙,《大淖记事》里的大淖等,这些环境和人文民俗都构成了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至于他的散文中就更多了,他写了故乡的历史文化名人,故乡的乡亲,故乡的庙宇,故乡的河湖,故乡的元宵节等节日风俗,故乡的特产,故乡的野菜等等,而且他也写了好多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俗,比如昆明,比如张家口,甚至美国,他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是怎样写出来的》他称自己是“通俗抒情诗人”,他写的清风白水、竹篱茅舍无不带有特定的文化内涵。高中语文有一篇汪曾祺的散文《胡同文化》。作者在开头部分总说胡同和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然后分说,先说胡同,说到胡同的取名来源,胡同的大小和数量,胡同功能和环境;再说文化,总说胡同文化的性质,“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接着说明“封闭”的种种具体表现。最后,说明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发展趋势,“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比如说北京城方正的特点,你看他怎样说,“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作者就这样用日常生活的小事,娓娓道来,生动有趣,语言也是极其的朴素,使你对北京城的特点有了深刻的印象。更为出奇的是,作者在叙事时,带有浓厚的抒情笔调。比如,“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这是直接抒情。“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描写胡同的衰败景象,透露出极其伤感的情绪。文末一句“再见吧,胡同。”,留恋、伤感和无奈之情交织在一起,难以言说。

他不去追求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而是以含蓄、空灵、淡远的风格,去努力建构作品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美学价值。汪曾祺的散文在于他对个体生存的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的昭示和呼唤,在于他帮助人们发现了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他散文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之所以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就在于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给人们的视觉建立起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或“绿色艺术”的欣赏,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引领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

上一篇:广州市番禺区国家税务局2005年度工作要点下一篇:高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