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案例分析及答案(精选8篇)
1.新课程案例分析及答案 篇一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2、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3、校本教研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个体)、(教师群体)、(专业研究人员);(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
4、新课程改革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7、探究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8、未来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需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
9、所谓个性发展,就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以适应各个领域发展的需要。
10、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制度
二:简答题
1、课堂教学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面向全体的原则。
4)知情并重原则。
5)开放性原则。
2、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以增进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以解决问题为主题,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认知过程,不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严谨性、流畅性,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探究性学习围绕问题展开教与学的活动,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申,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如何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总体思路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教师先分块备课,然后是教研组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修改,课后要有反思。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有条件的学校,教案要采用电脑输入,实现网上备课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备课实效。
4、“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这一理念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第一,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教育的最大效
益,面对每一个学生,这是教育的最高追求。面对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通过保证每个人的利益,来保证民族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这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如果我们只抓少数尖子生,忽视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违背了教育的原则和国家的利益。
第二,教师要正确把握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没有全面发展就没有教育方向,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创新能力。所谓个性发展,就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以适应各个领域发展的需要。
5、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观念?
第一、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二、新课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适应学生的需要,不是让学生去被动适应预先规定的课程。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和谐民主、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充分运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作用,运用热爱和尊重的行为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不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尊,促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实现自我调控,培养学生“学”的能力。
6、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 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7、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极大的反差。
第二,传统的应该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9、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10、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整体性。第二,实践性。第三,开放性。第四,生成性。第五,自主性。11、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任务是: 第一,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
第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第三,加信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12、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
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2)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能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13、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一、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二、突破学科中心
三、改善学学习方式
四、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弗的操作性
五、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三:论述题、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要求我们建立怎样的学习方式? 第一、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第二、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人类文化知识,积极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学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发现为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课题。
第三、人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潜能,绝不是课堂上讲出来的,新课程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写作能力搭建舞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创设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让学生通过参与式的交流,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新课程案例分析及答案 篇二
一、音乐高考现状
音乐专业报名人数越来越多, 近年来有成倍增长的趋势。而考试难度也越来越大, 考前复习时间长、强度大。每年12月份开始, 报名考试工作陆续在全国各地展开。各个音乐专业院校、师范类高校的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都忙着招生考试。考生这段时间异常忙碌, 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 参加各种音乐艺术考试辅导班, 奔波于全国各地参加当地高校组织的艺术考试。由于每所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同, 对于考生的具体要求也不同, 很多家长为了考生报考志愿时的选择性更大一些, 带着孩子连续赶场, 参加数个学校的考试。
1. 考试监管严、内容多、专业细。
专业类音乐院校对考生专业技术水平要求很高, 选考专业不同, 考生需分别参加声乐、器乐、键盘、舞蹈、表演、乐理、视唱练耳等科目的考试, 有的还需考生掌握多门专业技能学科, 加试不同的科目 (如钢琴加试声乐、器乐加试舞蹈等) 。师范类音乐院校不仅对学生专业知识考察细致, 对于考生的文化成绩也有严格的要求。因此, 音乐类高考越来越难考。
2. 扩招导致生源质量越来越差。
国家教委降低艺术类的高考分数线, 目的是让专业水平高的考生有机会进入艺术高校学习。可如今的情况是, 扩大了招生规模, 考生的进校几率大大增加了, 一些文化成绩较差, 通过普通考试不能走进大学校园的考生, 就搞突击, 经过几个月的培训, 死记硬背一些浅显的艺术考试知识, 就能轻而易举地考上一所艺术类高校或者师范类音乐院校。由此, 艺术院校成了“低分考生的收容所”。
有些高中生本身学习成绩比较差, 如果他们硬靠复习文化课参加高考, 就很难考上一所理想的本科大学。因此, 部分学生在高二年级甚至三年级时就突击学习音乐, 而后跟着艺术考生参加音乐考试, 想通过这种捷径考上大学。某些学校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通过考试排名, 让排在总名次后30%的学生, 学习音乐或美术参加文化考试, 提高升学率。这样做虽然得到部分考生及家长的理解, 使一部分学生考入高校, 却保证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专业水平, 以及艺术高校的生源质量。
3. 现行考试模式导致音乐课教学秩序越来越混乱。
部分学校不重视音乐课, 高二、高三时为了保证语、数、外等主科的教学, 音乐课基本停课。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 有些人认为音乐课是可有可无的, 学生学与不学都无所谓。即使音乐考生要学习音乐专业知识应考, 也与课堂学习内容不符。音乐教师由于没有升学压力的牵制, 课堂教学简单且随性, 基本上听听音乐, 少数音乐考生在课堂上根本学不到任何与考试有关的知识, 只能课下找音乐家教进行辅导。因此, 在艺术高考开考半年甚至一年以前, 很多考生只得利用课余甚至课堂学习文化课的时间, 找老师学习音乐,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学习更多的音乐专业知识。
由此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现象:一方面学校为了每位学生都能够顺利通过高考加课复习, 另一方面很多艺术考生无奈地走出校园, 参加各种艺术班, 无暇顾及重要的文化课复习。学生严重缺课, 必然导致学习成绩退步, 而不同的音乐艺术辅导班教出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也很难应对各音乐院校的专业考试。在双重的学习压力下, 学生身心俱疲, 很难考出理想的成绩。
4. 考生后期学习情况不容乐观。
师范类音乐院校本身院系的很多专业课程设置就不齐备, 每年拼命扩招, 导致师生比严重失衡, 一个专业老师要教几十甚至上百名学生。音乐教育适合小班上课, 需要教师言传身教地传授技能, 并不只是讲讲理论知识就行的, 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通常情况下, 一位教师面对三、四十名学生上一节音乐理论大课, 一位专业教师面对一至三名学生上一节专业小课, 是最佳的学习状况。现在大课教师要面对一百多名学生, 小课要面对一组学生, 这“一组”的数目甚至有十八、九人之多, 试想, 一节课45分钟, 教师面对十八、九名学生讲授技能课程, 学生能学到多少?一间小小的琴房里挤满了学生, 教师能照顾到几个?这样的课堂教学质量如何保证?
二、关于音乐高考改革的思考
不可否认, 现行高考方案有其可行性的一面, 但面对新课标的审视,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要求, 我们不难发现它在很多方面有狭隘的一面, 比如某些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 强迫学生改学专业的功利性做法, 没有公平合理地对待每个学生的意愿。音乐学科被纳入高考范围, 是我国近年来高考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 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体现, 是音乐教育发展的一件大事。这体现了国家对音乐学科的重视、对全面素质的重视。
从学生及家长方面而言, 改革是双面的, 其一, 会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其二, 会给家长造成心理压力, 又要多出一笔开销满足考生考前的复习需求, 参加各种艺术考试辅导班。好的一面,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避免偏科现象, 学生的美育学习得到重视;不好的一面, 对于目前课业负担已经很重的高考学生来说, 又要拿出一部分时间学习新的音乐学科知识, 无疑加重了学习负担。增加音乐学科为高考科目, 对于普通高考学生来说带来了更大的负担。因为按照常理, 学生较为重视考试科目, 把提高审美、修养的音乐学科摆在了重要位置, 学习音乐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当崇尚心灵自由的艺术教育被套上考试的“枷锁”后, 音乐、美术是否一定能起到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作用, 恐怕很难说。事实早已证明, 在高考这一根指挥棒下, 学生要想胜出, 唯一的途径就是在学习中摸索出模式化、程序化的应试捷径, 从而在考试中高人一筹。音乐、美术纳入高考项目, 初衷是推进素质教育, 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 去素质而重高考分数的要求, 是任何科目包括音乐、美术都不可避免的命运。因此, 避免应试教育给艺术教育造成伤害, 防止艺术教育的目标受到异化, 是高考改革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音乐学科自纳入高考以后, 就再也不是学校里不被重视的“副科”, 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 音乐老师的教学积极性相应提升。能全面提升音乐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提高学校对于音乐学科的重视程度, 为教学增添设备、资金、师资, 提高音乐老师的待遇。能有效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教师要注意学科基础, 避免过于专业化的教学;课堂上应多传授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判断等学习方法, 多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所用教材, 但又不要局限于教材, 大胆涉猎相关的其他学科, 有机结合实际教学;充分发挥印象记忆的主题旋律, 让学生哼唱并熟记经典旋律;注意中外音乐家和其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避免知识的偏、怪、难、窄等。教师在教学设置上应紧扣新课标要求, 设计更合理规范的课堂学习进程,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结语
高考改革是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我们必须在不断发展的教育环境下, 认清形势, 及时调整, 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
新的高考方案的出台, 表明教育部有意改变目前的局面。音乐学科纳入高考, 师生将更重视对其的学习, 中学音乐教师可以更充分地体现和发挥自己的价值, 更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艺术造诣, 有目的地进行音乐学习, 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完善人格。如果学校足够重视, 多配备艺术辅导老师, 或者多开设一些与艺术高考有关的学习课程, 减少学生外出的时间, 那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再加上教育部门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新考试方案, 那么音乐高考就能为广大考生打开通往音乐殿堂的大门。
参考文献
[1]王妍研.关于我国高校专业音乐教育发展的思考[J].音乐天地, 2007.1.
[2]孙红.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思考[J].音乐天地, 2007.1.
3.新课程案例分析及答案 篇三
“风波”发生在一节试卷讲评公开课中,当时教师正在讲解下列例题:
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L不亮,电压表有示数.已知电路中各处均接触良好.
(1) 请写出发生上述现象的三个可能原因: ; ; .
(2) 为进一步确定原因,小华同学将一个电流表正确串联在该电路中,闭合开关S,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情况. 若电流表有示数,说明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写出一个可能原因);若电流表无示数,说明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3) 小明同学准备用一根导线并联接在电阻R两端,根据灯泡能否发光进一步确定原因.此操作方案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
本题是2011年无锡市的中考题,原题附设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如下:
(1) 电阻R断路、灯L短路或灯泡两端电压远小于其额定电压(其他答案合理同样给分);(2) 灯L短路(其他答案合理同样给分)电阻R断路;(3) 不可行,可能会造成电源短路.
在讲解第三问时,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答案,实录如下.
学生:可行,可用导线试触R的两端,如果灯不亮,说明灯本来就是短路的;如果灯亮了,说明原来电路中的电流太小了!
教师:题目中交代,导线是并联接在电阻R两端的,无法试触.
学生:可以用开关来试触!
教师:试触?!试触虽然对电表没有什么损害,但对电池会有损害.
学生:对电池没有影响!上次实验时我试过.
教师:损害肯定是有的,只是表面上没有显现而已,所以这个答案不能算对!
学生显然并不认同教师的说法,但又无可奈何,此后该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消沉.
评课时,有的教师认同执教教师的处理,也有教师认为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双方争论激烈,最终也没有取得一致.联想到近年来试卷批阅中多次出现的类似场面,笔者认为有必要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如何恰当地设置习题的标准答案这一问题,详述如下.
二、 应重视提升标准答案的适切性
新课程实施后,习题的内容与形式都有了较大的改观,答案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叙述量都有所增加,这些都对习题标准答案的设置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要求在设置标准答案时,要特别重视答案设置的适切性.
1. 什么是标准答案的适切性
适切性本质上反映的是教师规定的标准(表现为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在多大程度上能准确评价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隐藏于学生的实际答案之中),是二者间契合程度的表征,又具体表现为“评分标准”的合理性和“标准答案”的完备性.如果“理应正确”的答案没有被包括,或“白玉微瑕”的答案遭全盘否定,如前述风波中的“试触”答案,则表明我们预定的标准答案的适切性是有问题的.
2. 提升标准答案适切性的意义
适切性反映答案与学习主体——人的契合程度. 不具良好适切性的答案是一种“目中无人”的答案,只会导致“目中无人”的学习评价!而适切性差,正是当前教学评价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不但直接影响评价的效度和信度,还通过考试这一“指挥棒”影响、干扰新课程的落实,必须着力扭转.
三、 如何提高标准答案设置的适切性
1. 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评价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自然流露.作为教学评价的基本环节之一,答案标准的设置自然也要顺应这一逻辑;另一方面,答案设置中的种种不足,在很多场合、很大程度上都归因于教师“没有想到学生会如此”或“根本没有考虑学生”,这种“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教师认定的应然”与“新课程认为的应然”间的脱节,来源于设置者“生本”理念的旁落. 由此,提升设置的适切性首先要求教师树立“生本”理念,具体而言,就是要改变以往一味地站在学科专业的立场上,以成人的角度去设置答案标准的偏差,尝试并逐渐习惯站在生活的立场上,以儿童——“一个成长中的人”的视角去看问题、想问题和表达问题.
2. 处理好与科学性、严谨性之间的关系
重视答案的适切性,并不意味着放弃科学性、严谨性. 三者应统筹兼顾.仍以上述“试触”答案为例,其实瞬时电源短路对电池是有一定损害的!从科学性标准来看,该答案并非无懈可击. 但我们必须考虑到,“瞬时短路有害”既超出了学生的操作经验——在实验、生活中没有直接观察到,也超出了学生的知识经验——教师并没有传授过相关的知识,所以学生对此的无知是必然的、正常的,因而也是允许的!如果因此而否定这一答案,实质上就是否定了学生“总会存在暂时性无知”的合理性,还连带否定了学生在“无知”基础上展开的所有其他正确的推理和判断,更否定了他比其他学生更多的“创造性心智投入”,这显然有失公允!所以即使存在科学性的瑕疵,我们仍应肯定. 所以适切性会反过来规制答案应该具备何种程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3. 掌握“差别设置”的策略
提升答案的适切性,教师就必须掌握“差别设置”的策略,就是针对不同的评价境况(如不同的学生人群、不同的学习时段、不同的检测目的与方式等)时,我们设置的答案标准,要具备必要的弹性,有所变化,以适应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的学生答题实际,具体来说,当面对不同的学习人群时,学习基础、态度和个体优势智能元分布上的差异,会造成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水平的学生群体,针对不同人群,应设计和执行不同的答案标准,这在平时的巩固性练习、非甄别性检测中也是可行的. 最常见的,一是对学优生与学困生执行不同的评价标准. 对学困生,主要评价其在思路、方法上有无重大的、本质性的科学错误,在表达上是否抓住问题的重点或关键,突出相关概念或规律,有无会引发实质性理解歧义的“表达失误”;对学优生则另外在思路的严密性、深刻性和创新性,操作的规范性,表达的条理性、严谨性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是在评价实践性作业时,除了综合评价外,我们还可以设置各类单项评价,如:最具趣味研究奖、新颖选题奖、最佳实验创意奖、优秀操作奖、最佳组织奖、最美实验(调查)报告奖、最具人气作品奖,最佳答辩表现奖、最和谐研究小组奖等,来为那些拥有不同优势智能元、在“某一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提供展现自身亮点的平台和机会,为不同学生人群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撑. 针对不同的学习时段,即使是同一习题的答案标准,其设置也可能有所差别.例如,考查“反射定律中的两角关系”时,初二与初三学段采用的评价标准就应有所区别,初三总复习时可将标准提高为“须体现两角之间的因果区别”,而初二学段则不宜如此.因为初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习,本来对因果关系的了解就很寥寥,加之无法直接感知“入射角呈现在前、反射角在后”的现象,学生自然就对“两角之间的因果区别”缺乏内在的皈依;而到了初三,随着学生对各类“因果联系”研究的深入,此时教师稍加指导,学生就能自行概括出描述两个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正确句式,如:“…果与…因有关”“…果与…因成正比(成反比)”“…果与…因相等”等. 相反,如果在初二学段就“超前”设置如初三那样的标准(实际上很多教师也是这样做的),出现的情况就是:尽管教师千叮咛、万强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才是正确的,但“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类错误回答依然会层出不穷、经久不息!而学生在遭受这类“不可预知和察觉错误”的不断打击下,就会产生“物理玄虚、难学”的心理阴影,在起始阶段就丧失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实在是得不偿失. 面临不同的检测目的时,其所对应的评分标准也应有所侧重. 如:
例1: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 .
设置分析:这类习题直接检测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识别与记忆,识记的准确性是检测的主要目的!所以评分标准必须在关键词句上“咬文嚼字”.
标准答案:不超过36V;不高于36V;小于等于36V.
评分标准:“36V”“低于36V”“小于36V”“0到36 V”等答案都应严格地判定为错误!
例2:小明想用“等效替代法”测量一个电阻Rx(阻值约为数百欧),可用的器材有:干电池(2节)、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定值电阻R0(200Ω,1A)、滑动变阻器(100Ω ,1A)、电阻箱(0~9999Ω,2A)、开关若干、导线若干;
(1) 自选器材,画出实验电路图;
(2) 写出实验操作步骤: ;
(3) 待测电阻Rx= ;
设置分析:本题评价的重点是学生对 “等效替代”的理解与运用,具体应考察:①是否采用了等效替代法(据此判断学生是否知道等效替代的内涵);②能否辨别应该依据何种效果(是电流还是电压?)来进行替代;③能否筹划正确合理的替代步骤,是先接入Rx还是R0?(根据②和③,可判明学生对方法理解和运用的层次). 只要(且只有)依据学生上述三方面的表现,教师就(才)能较清晰地评估出学生掌握的层次,以上三点就构成了本题的“主要评分点”,而其他诸如“电路图是否规范”“书面表达是否严谨”等,只要没有造成“实质性的误解”. 就不应进入评价视野!如果对例2这类重在考查程序性知识的习题,不坚持“抓大放小”的评分标准,依然喋喋不休地重复强调“规范”与“严谨”,势必会打压有“实践、创新”优势的学生群体的发挥空间,使得由此筛选出的学生“听话细心”有余,而“突破创造”不足,这无论是对学生的继续深造、还是将来的人生发展,都是不利的.
标准答案:(1)实验电路图(2分);
(2) 实验操作步骤:
①将Rx和定值电阻R0如图接入电路,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2分)
②用电阻箱代替Rx,调节电阻箱阻值直到电压表示数仍为U,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 ; (1分)
③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3) 表达式:待测电阻Rx= R .(1分)
评分标准:(1)可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替代定值电阻R0;若学生没有正确判断出本题只能依据电压来实施替代,而错误地使用了电流表,则扣2分,但不连累后续得分;(2)中若缺少步骤③“断开开关、整理器材”,因不是主要方面,不扣分;若R0和电阻箱的接入顺序颠倒,则扣2分;综合考察(1)和(2),若学生没有应用等效替代法,则扣去全部6分.
4. 学会了解学生解答思路的方法
提升答案设置的适切性,还要全面、真实、细致地了解学生答题时的所思所为,主要方法有:
作品分析法,即通过分析研究学生的各种作品,如试卷、作业、报告等,来研判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的水平和兴趣、习惯、态度的养成状况,主要关注点有:正误答案的类型、对应的答题思路、共性问题与典型错误、学生的相异构想与非主流答案、教师相应的归因分析等. 长期而持续的作业分析与记录,能转化为教师宝贵的教学经验,为其合理制定同类习题的评分标准,积累必要的素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中考等重大的甄别类测试中,运用作品分析法,可以先对试卷进行抽样批改,了解各种答题情况,分析其中映射的学识水平,研究恰当的赋分细则,进一步完善命题教师提供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提升标准答案的适切性,在此基础上再以统一的尺度,进行大规模批阅.
4.新课程案例分析及答案 篇四
一、填空。(14分)
1、新课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
2、新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3、新课程从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4、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6、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7、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8、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9、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特征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10、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11、知道(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1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型)和(拓展性),各地区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两类模块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
13、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
14、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15、课程教学内容:小学阶段分为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模块七(LOGO绘图)。
16、信息技术课中设计的任务主要以(典型作品设计)和(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为主。
17、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8、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19、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20、新课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
21、新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22、新课程从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23、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24、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25、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26、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7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8、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特征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29、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30、知道(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3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型)和(拓展性),各地区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两类模块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
32、小学信息技术初步模块内容安排有: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和(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
33、小学用计算机作文模块内容安排有: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和(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
34、小学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内容安排有: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和(学会使用电子邮件)。
35、PowerPoint有五个视图,它们分别是:
(幻灯片 视图)(大纲 视图)(幻灯片浏览 视图)(备注页
视图)(幻灯片放映
视图)。
36、在制作电脑小报时,利用
(文本框)
更便于文字内容的定位。
37、人们通常把(CPU)叫做电脑的心脏。
38、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39、Excel中,若要计算某列数值的总和,可使用的统计函数为(SUM)。
二、判断下列说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加以改正。(5分)
1、新的课程体系涵盖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对
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计划,规划地方课程。对
3、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试。错
4、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70-140学时。错
5、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对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课程有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体育和(B)。A 信息技术 B 综合实践活动 C 美术 D 音乐 E 艺术
2、小学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有:信息技术初步、操作系统简单介绍、用计算机画画、用计算机作文、网络的简单应用和(A)。
A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B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C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3、小学信息技术初步模块内容安排有: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和(B)。
A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B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 C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4、小学用计算机作文模块内容安排有: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和(C)。A版式的设计 B特殊效果的处理 C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
5、小学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内容安排有: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和(A)。A学会使用电子邮件 B网页制作 C网络通信基础
二、简答题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熟悉学生学习和教学等相关软件的使用;教师学习能力强,能够接受新生事物,并对新生事物快速的做出响应;教师表达能力强,能够在课堂中能够言简意赅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教师写作能力强,能够通过文字,记录、提炼教学经验;与学生、同事沟通能力强,能够借助信息化手段,高效地同他人进行实质的沟通;协作能力强,在信息化社会中,能够与他人协作完成大型任务。
3、如何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
答: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消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少数冒尖的学生,给予专门辅导,使其吃饱吃好,早日成才。
4、简述信息技术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答:讲授,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各种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特点选择使用。
5、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是什么?
答:(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2)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3)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6、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特别注意贯彻的教学原则主要有哪几个?
答: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原则,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原则,知识积累和智能发展相结合原则,高难度与量力性相统一原则,统一要求和个别发展相结合原则,教学内容的顺序编排要有灵活性。
7、信息技术教师的学习要求有哪几个方面?
答:(1)要充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课程(2)要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中(3)要跟踪一个学科的发展(4)要虚心接纳别人的知识,特别是自己学生的知识。
8、简述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与原来小学计算机课程目标的区别? 答:①由原来的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转变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②新课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课程目标体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的三维目标
9、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来组织教学,请列举几种常用分组方法?答:同质分组、异质分组,按位置分组、按兴趣分组、随机分组等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
课时安排: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 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
四、课程教学内容
小学
模块一 信息技术简介
(1)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采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如录音机电话机传 真机电视机磁盘光盘照相机雷达计算机等
(2)从外观上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作用(3)比较熟练地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4)初步了解承载信息的几种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5)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模块二 操作系统简单介绍
(1)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方法(2)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3)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模块三 用计算机画画
(1)学会使用基本的绘图工具;(2)学会绘制图形(3)学会给图形着色(4)学会编辑修饰图形 模块四 用计算机作文
(1)掌握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学会文章编辑排版和保存的基本方法(3)学会插入图片艺术字(美术字)和表格 模块五 网络的简单应用
(1)了解有关网络的基本常识
(2)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信息下载并保存有用信息 模块六 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了解多媒体素材类型
(2)学会一种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编辑简单的多媒体作品(3)学会展示多媒体作品 *模块七 LOGO绘图
5.新课程案例分析及答案 篇五
1、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
4、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5、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有什么特点?
6、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什么?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8、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什么是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10、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1、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什么特点?
12、这次课程改革设置了哪些综合课程?
13、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
14、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15、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是什么?
16、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17、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什么关系?
18、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9、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
20、怎样理解“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
21、我国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22、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23、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4、为了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25、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6、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27、怎样理解学生是发展的人?
28、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29、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0、新型师生伦理关系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去努力?
31、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3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内涵是什么?
33、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34、教师尤其应该尊重哪六种学生?
35、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努力?
36、尊重学生,怎样才能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37、怎样赞尝每一位学生?
38、怎样帮助学生?
39、自主学习具有哪些特征?
40、什么是合作学习?
41、什么是探究学习?
42、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运行机制包括哪些内容?
43、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4、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弊端?
45、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如何重建?
46、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47、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8、新课程提出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49、新课程提出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50、新课程提出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51、新课程提出考试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52、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情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53、实施发展性评价有哪些建议?
54、在课程评价改革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55、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56、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的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
57、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58、新课程倡导质性的评价方法,有哪些意义?
59、对成长记录袋进行评分,应注意哪些问题? 60、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61、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哪四个工作环节?
62、反映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哪些内容? 63、如何开展教师自评?
64、推行学生与家长参与教师评价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65、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带来了哪些变化?
66、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原则是什么? 67、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是什么?
68、怎样理解国家课程?
69、怎样理解地方课程?
70、怎样理解校本课程?
71、怎样理解课程资源的含义? 72、校外课程资源主要有哪些?
73、课程改革为什么要强调课程资源的作用?
74、开发和利用教学活动资源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7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76、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77、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及设计流程是什么?
78、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是什么?
79、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具体方式有哪些? 80、校本课程实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81、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的制订包括哪些方面?
82、怎样理解课程资源?
83、学校课程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84、学校课程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85、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同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和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2、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4、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极大的反差。第二,传统的应该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5、各国的课程改革表现出以下一些共同趋势。第一,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第二,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三,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6、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速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7、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8、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9、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10、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第二,设置综合课程。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11、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位的转向。第二,在课程内容上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12、1)《品德与生活》(1——2年级);2)《品德与社会》(3——6年级);3)《科学》(3——6年级);4)《历史与社会》(7——9年级);5)《科学》(7——9年级);6)《艺术》(1——9年级);7)《体育与健康》(7——9年级)
13、第一,知识的锁碎化问题。第二,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第三,管理的问题。
14、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须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15、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16、第一,整体性。第二,实践性。第三,开放性。第四,生成性。第五,自主性。
17、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 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不家务事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再者,即使各门学科有效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
18、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任务是:第一,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第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第三,加信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19、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2)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能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20、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21、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2、一、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二、突破学科中心。
三、改善学学习方式
四、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弗的操作性
五、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23、一是根据本学科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划分具体的划分具体的学习领域。二是根据本学科的内容特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划分学习水平,这种学习水平不一定与学年水平相重合,在不同的水平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三是在各学科课程目标的陈述方面,使用明确的行为动词,以精确表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表现出来的学习结果。四是确立了恰当的评价系统。
24、第一,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之间的关系。第二,要恰当处理学校结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之间的关系;第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第四,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第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第六,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25、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再次,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26、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7、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8、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9、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作。
30、第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第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第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31、第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不家务事学习的促进者。第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第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第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会型的开放的教师。
32、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第二,教师是不家务事人生的引路人。
33、第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第二,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第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第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4、1)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2)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3)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 35、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2)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36、1)不体罚学生;2)不辱骂学生;3)不大声训斥学生;4)不冷落学生;5)不羞辱、嘲笑学生;6)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37、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2)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3)赞赏每一位学生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 4)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38、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7)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39、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订学习制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
3)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40、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
41、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实际社会生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 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42、1)提前进入情境的“预演”机制。2)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4)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
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
43、一、主动性;
二、独立性;
三、独特性;
四、体验性;
五、问题性。
44、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第二,以“章”为本,形式广义泛滥。第四,以“权”为本,权立至上。
45、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46、一、重视发展,淡化化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人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元化。
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47、(一)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二)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三)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四)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五)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48、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 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49、1)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50、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51、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推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4)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五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52、(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趋势。
(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
(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
(六)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
(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53、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思想,可遵循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展工作。第一,学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了解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与新理念。第二,组织有关人员,开展讨论。第三,反思已有的教育平价工作,寻找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思想相一致的地方,进行经验总结。第四,采取行动,具体实施在讨论和反思基础上形成的新评价工作计划。第五,进行阶段性评价,采用多方面信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丰富、补充和改进评价工作方案。54、1)要善于从以住的工作中总结经验与教训。2)要善于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3)有效选择工作的突破口,分层推进评价改革工作。55、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2)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56、(1)道德品质。(2)学习能力。(3)交流与合作。(4)个性与情感。
57、第一,促进“全面发展”不等同于追求“全优发展”。第二,评价技术的有限性和教育追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58、(1)质性的评价方法通常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一个分数,不仅具体直观地描述出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且较好全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这种评价方法对于新课程倡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2)因为质性的评价方法多以描述和记录为主,即可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那么,质性的评价方法无疑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评价手段。因此,质性的评价方法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59、(1)评分者的选择。由教师评分,还是由学生评分。(2)评分方式的选择。把成长记录袋作为整体来评分,还是将各项目单独评分,然后计算平均分。(3)评分结果报告与交流。
60、首先,它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其次,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再次,多元智力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61、一、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二、设计评价工具。
三、收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发展的资料和证据。
四、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制定改进计划。
62、(1)职业道德;(2)了解学生,尊重学生;(3)教学设计与实施;(4)交流与反思。
63、(一)帮助教师对自评及其价值建立正确的认识,创设具有支持性的教师自评氛围。
(二)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自评方法。
(三)慎用自评结果,不宜与奖惩挂钩。
(四)与他评结合,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
64、重要原则之一,学习信任学生和家长。重要原则之二,学习分析看待评价结果,珍惜相互了解的机会。重要原则之三,校方应综合分析多方信息,不要草率地下结论。重要原则之四,学生、家长参与教师评价时需要引导。
65、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变化对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及其相关的教学管理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示。首先,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其次,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再次,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
66、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67、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把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第三,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第四,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和尚未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及素质并据此确定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第五,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第六,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68、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的开发主要是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与培养目标,制定各个领域或科目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教科书。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的主体部分,涵盖的课程门类和所占课时比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比是最多的,因而在决定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69、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在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基础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70、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课程计划、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求评估以及学校课程资源,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71、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例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
72、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士资源等。
73、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不仅设置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而且强调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形成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丰富教学模式。这些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状况。对于学校教师而言,不仅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课程资源的支持,而且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离不开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特别是像综合实践活动,它虽然是国家规定课程名称和课时、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但具体实施的内容和形式则完全要由学校来决定,是在实践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这就需要对课程资源有充分的认识和便捷的获取途径。否则,课程改革的许多目标就会落空。74、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2)确定学生的现在发展基础和差异;3)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6)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75、1)验证、修订并正式颁各学科课程标准。2)形成教材编写,审定和选用的有效机制。3)形成三级 课程管理的具体工作机制。4)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5)初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6)促进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专业水平。76、1)具有明确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2)具有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机构。3)具有钻研精神和专业技能的教师队伍。4)具有科学的课程评价体制。5)具有基本的办学经费和必备的教育设施与设备。
77、第一项,成立校本课程发展委员员。第二项,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依据。第一,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指导性文件;第二,学校教育哲学或办学宗旨;第三,学生需求的评估;第四,社会学校课程资源的评估。第三项,校本课程总体目标。第四项,校本课程总体结构。第五项,《课程纲要的撰写》。78、第一,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弥被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第二,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第三,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第四,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79、1)课程选择;2)课程改编;3)课程整合;4)课程补充;5)课程拓展;6)课程新编。80、1)校本课程的原型评价;2)校本课程的试验;3)选择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4)校本课程的时间安排。
81、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条例。
82、课程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主要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83、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2)坚持权利与责任相统一。3)正确处理好三类课程的关系。4)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84、1)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2)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3)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6.新课程案例分析及答案 篇六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
B.国家和地方两级管理制度
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2.现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我国第()次课程改革。
A.七
B.八
C.九
D.三
3.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4.在对待师生关系方面,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强调()。
A.尊重、赞赏
B.帮助、引导
C.反思
D.合作
二、填空题
1.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________的评价体系。
3.________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编制、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基础。
4.新课程结构调整.从小学到高中设置________并作为必修课程。
三、简答题
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
谈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有哪些?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三级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地方、学校。
2.【答案】B。解析:此次课程改革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
3.【答案】C。解析:新课改下的学生评价的核心和目标是促进发展。
4.【答案】A。解析:在师生关系方面,强调教师尊重、欣赏学生。
二、填空题
1.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
2.学生全面发展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4.综合实践课程
三、简答题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答案要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f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的重心转移。
四、论述题
【答案要点】
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基本途径:
(1)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 所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 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
(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和使用。
(4)研究一般学生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此确定编制 课程教学计划的依据。
(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人才资源,不但可以而且 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利用这些资源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聘请各领域的专家或有一技之长的 人担任校外辅导员,组织参观、游览、社区服务、公益劳动;建立各种实践基地、教育基地等。
(6)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比如校际之间对各 自的资源进行登记整理,然后以一定的形式建立资源数据库,并建立方便管理、查阅、使用的共享机制,以达到校际之间 课程资源互补效应和增量效应。类似的共享方式可以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之间进行,还可以在学校与各种社会 公益机构,如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科技馆之间进行。
(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运用网络技术贡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使之成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与广大同行交流和分享;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
7.新课程案例分析及答案 篇七
一、新课程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试题的特点
1.分值稳中略有上升的趋势
从分值来看,2007年—2013年全国卷(非新课程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分值很稳定,固守8分。新课程卷中不同省市的考卷分值不同而且相差比较大。新课程卷中诗歌鉴赏题分值最低的是6分,分别为天津卷、浙江卷、福建卷,分值最高的达到了17分,那就是北京卷。显然,最高分与最低分悬殊,整整11分,最高分将近是最低分的3倍。同一省市的考卷的分值多数是比较稳定的,也有个别省市呈上升趋势。如从2007年—2013年分值不变的,有福建卷保持6分、安徽卷8分、辽宁卷11分和新课程全国卷Ⅰ11分。分值呈现上升趋势的有:广东卷、浙江卷、山东卷、天津卷、江苏卷和湖南卷。这些变化的幅度不大,都在1分至2分。但也有分值变化幅度较大的,就是北京卷,2010年只有7分,2011年、2012年上升到了17分,可是到2013年却又回落到三年前的7分,足足有10分的差距。
总之,诗歌鉴赏试题就分值来说是稳中略有些变化,其中以北京卷变化最大,而且北京卷的变化并没有规律可循,并不是朝一个方向变化,分值时而增多,时而减少。其他省市中有变化的就是略有上升的趋势。这正显露出新课程卷稳中求变的特征。分值的相对稳定,对于考生来说比较安心,便于把握;分值的上升则表明新课程高考语文卷对诗歌鉴赏考查的力度正在加大,也表明诗歌鉴赏试题在高考语文中的身份与地位日趋加强,这将有助于引导考生们重视诗歌阅读,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促进考生学习、欣赏诗歌这一文学中的文学。这一导向显然是良好的,因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2.诗歌所属朝代主要聚集在唐宋,但其他朝代也略有涉及
从诗歌所属的朝代来看,唐朝和宋朝命题率很高,宋朝尤其突出。新课程高考以来的67套试卷的71首诗歌中,宋朝就出现了40次,占总数的56.34%,唐朝出现了19次,占总数的26.76%。元朝3次,清朝3次,明朝1次,三国魏1次,南朝陈1次,金代2次。可见,唐宋诗歌在新课程高考语文卷的诗歌鉴赏题中备受青睐,出题者多从这两个朝代中选材。诗歌出处为什么侧重唐宋时代呢?因为唐宋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顶峰,诗词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手法都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对读者文化底蕴的积淀和文学素养、欣赏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唐宋两个朝代来看,新课程高考命题者把目光锁定在宋代,尤其是宋诗,那是因为“宋代的诗歌创作也有他们的独特之处,宋人能在唐人的高峰之上另辟蹊径,他们在诗歌方面有很多的新发明与尝试”。[1]但值得注意的是,从2009年开始,不常见的元代作品也悄然登场,打破唐宋垄断的局面;随后2010年三国魏、南朝陈也出现在试题中,并且在2011年、2013年考查了清代诗词,还有就是从未出现过的“名不见经传”的金代诗词也在2012年出现在浙江卷中,2013年出现在安徽卷中。
显而易见,诗歌鉴赏题在作者所属朝代来看,命题的视野、选材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在向唐宋以外扩展与延伸。由宋朝独占考卷到唐宋并肩,最后到多个朝代都涉及的局面。这无疑给考生的备考增加了难度,但也有助于引导考生扩大阅读面,使他们不再只是关注经典。其实,中国每个朝代(即使是少数民族)都有其优秀的文化、精彩的诗词。这些诗词可以并且应该成为高考诗歌题选择的范围,更应该成为中学生平时学习和鉴赏的对象。因此,这样出题有助于引导考生认识到文化的多元性,尊重多元文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诗歌的发展是源于先秦直到现当代。因此,要达到对整个中国诗歌的了解与认识就必须对每个时期的诗歌都做些了解才行,而不只是学习诗歌巅峰时期的作品———唐宋时期的诗词。
3.诗歌的作者作品陌生化,回避名家名篇
诗歌鉴赏题一般是一套试卷中只出现一首诗歌,但也有在同套试 卷中出现两首诗歌的,分别是2008年广东卷、2010年天津卷、2012年浙江卷、2013年安徽卷,出现两首诗歌的都是以对比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从诗歌的作者与作品情况来看,试卷命题者在作者选择上多采用陌生化,大家熟知的诗人如李白、杜甫、黄庭坚、欧阳修出现的次数并不多,在67套试卷的71首诗歌中分别是3次、4次、3次、2次,即使出现了大家熟悉的作家,但考查的作品也多是大家比较陌生的。如2013年湖北卷中就考了欧阳修的《临江仙》,所以我们不能只关注名家或名篇,否则会陷入常规思维的窠臼。其次是贾岛、温庭筠、秦观、杨万里、晏几道、晁补之、张耒这几位相对熟悉的作者,这些作者考生可能略知一二,考试时能够结合作者的生平来作答。其他的如李益、厉鹗、华岳、郭祥正、江总、舒頔、唐庚、江湜、白珽,等等,几乎是考生陌生的作者。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学习中扩大阅读视野,注重日积月累,做好充分准备。近几年的诗歌鉴赏题大量选择陌生作者以及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应该是高考命题人的有意为之。“陌生化”可能会成为命题人今后选择作者作品的一个选择标准。因为“选材的陌生化,能关注到不同的考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高考的公平公正,也能更全面、客观地考查考生的综合理解和鉴赏能力。”[2]众所周知,对于熟悉的作者,考生可以凭借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从作者的生平、生活背景及作品风格特征来入手,对作品进行分析。当然,对于不熟悉的作者则无疑增加了一些难度,事实上,对于这种陌生化的选材,高考试题往往不会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设题,而是考查考生们对诗歌的实际鉴赏能力。
4.诗歌题材是写景抒情为主,辅之以叙事与咏物
就诗歌的选材来看,新课程高考诗歌鉴赏题题材范围比较广,几乎涵盖了古代诗歌的所有类别。但其中以写景的篇目最多,共有24篇,占总篇目67篇的35.82%,而且是每年都有出现。抒情诗21篇,占总数的31.34%,2013年对抒情诗尤为关注,2013年15套试卷中就有12套中选择了抒情诗。可见,写景抒情诗是重点学习的内容,其实这类诗歌在中学教材中也是出现最多,学生比较容易把握的,这也给考生的考试降低了一定的难度。咏物诗7篇,占总数的10.45%。感怀诗5篇,占总数的7.46%。送别诗与闲适诗各3篇,各占总数的4.48%。边塞诗2篇,占总数的2.99%。思友、闺怨、叙事各1篇,占1.49%。从同一省市来看,诗歌鉴赏题的题材每年都很少完全一样,考查的对象在不断地变化。这将避免猜题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视野,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5.诗歌体裁多为律诗、绝句与词
从诗歌的体裁来看,诗歌体裁是以律诗为主(包括五言、七言),67套试卷71首诗歌中共有32次考的律诗,占诗歌总数的45.07%;绝句次之(包括五言、七言)、67套试卷71首诗歌中共有19次考了绝句,占诗歌总数的26.76%;词总的来说考得较少,67套试卷中总共才出现17次,占总数的23.94%,分别出现在2008年的山东卷,2010年、2011年的广东卷与湖南卷,2012年的全国新课程卷Ⅰ、江苏卷和江西卷,出现得比较多的是2009年9套试卷中有4套试卷考到了词,2013年15套考卷中有6套试卷考到了词。由此可以看出,律诗、绝句、词这三类体裁被选择的频率较高,很受高考诗歌鉴赏命题者的关注。这样的选择囊括了主要类型的诗歌体裁,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类型做系统而全面的了解,而且有助于他们对不同类型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学习。另外,乐府诗只在2010年的新课程全国卷考查过,可见,这些非主流体裁的出现也许只是偶然为之,或者说只是一种点缀。这个导向促使今后的考生要广泛阅读,把握不同体裁的诗词。
6.诗歌鉴赏题题型多样,但以主观性表述题为主流
新课程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的题型多样,但仍以主观性的表述题为主,兼顾了填空题与选择题。
(1)表述题。表述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简答题”,在诗歌鉴赏中是最常见的题型,它重在考查分析、评价和表达能力,考试中要求考生对诗歌做出简要分析与评价,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例如,
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2013年全国新课程卷Ⅱ)
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2011年天津卷)
在诗歌鉴赏题中,表述题在试卷中占多数,纵观新课程高考卷,每一套试卷中都有出现。可见,主观性试题已成为一种成熟稳定的题型。其实,诗歌鉴赏题中的主观性试题正契合了诗歌的特点,因为“诗言志”,诗歌本身有着强烈的主观性;面对同一首诗歌,由于经历、年龄、处境等不同,对诗歌的理解往往也是不同的、多向的。为此,在评卷的参考答案中常会出现类似于“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的字眼。其实这就为考生充分、有效地发挥提供了机会,能较好地考查出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与水平,也正体现了新课程高考卷效度较高的特点。
(2)填空题。填空题从2007年—2011年都没有出现,只有2012年、2013年的浙江卷和湖南卷中出现了,可见这种题型并不是主流题型。例如,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状态的植物,均以___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012年浙江卷)
这首诗揭露了中唐 尖锐的社 会矛盾,表现出强 烈的忧国 忧民之情,与杜甫诗 名句“___”一脉相承。(2013年浙江卷)
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___诗。(2012年湖南卷)
“鳜鱼肥”三个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___”句。(2013年湖南卷)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类题比较容易作答,如浙江卷的答案在试卷中的诗歌中就可以寻找到,湖南卷的答案却在试卷中诗歌之外,属于一般的文学常识,所考查的是陈述性知识,日常注重积累就能较好作答。
(3)选择题。选择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判读能力,我们知道对诗歌的解读是需要一定的理解与判断力的,但仅仅停留在理解和判断上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采用选择题来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禁锢考生的思维,考试难以区分考生鉴赏能力的高下,毕竟区分与选拔也是高考的重要任务所在。所以,选择题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出现较少,整个新课程卷,67套中只有如下几套试卷中出现过:2009年广东卷与浙江卷,2010年浙江卷、福建卷、辽宁卷与北京卷,2011年辽宁卷、湖南卷与北京卷,2012年北京卷,2013年北京卷。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卷连续5年都考了选择题。
7.诗歌考点分布全面,但以考查内容与情感为主
首先,从考点情况来看,2007年—2013年诗歌鉴赏题的考点涉及面很广,常见的有内容、情感、意象和手法。情感这一考点几乎出现在每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只有2008年广东卷,2009年天津卷,2010年广东卷,2011年浙江卷,2012年广东卷、浙江卷、湖南卷、湖北卷和北京卷,2013年浙江卷没有考情感这个考点。从统计中可以看出,通常有关情感的考查与设问都是比较直接的,问题多是“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提问指向明确,便于考生作答。
其次,意象的考查,多出现在写景的诗歌中。其实,命题者喜欢在意象处设题也在情理之中,因为意象是表达感情思想的主要载体,鉴赏诗歌肯定离不开对意象的分析与理解。另外,炼字也是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考点,通常设问处的字都是这首诗歌的诗眼或关键字词。如2010年湖南卷:赏析“映一蓑新绿”中的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还有就是表现手法的考查在诗歌鉴赏题中也经常出现,因此,考生学习时要熟悉、掌握诗歌中的各种表现手法,要熟知常见的修辞手法。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湖南卷第一次也是七年新课程高考唯一一次对文学常识的考查,这些特例我们都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的。
二、由新课程高考诗歌鉴赏题引发对中学诗歌教学的思考
1.立足教材,利用好教材,力图学以致用
新课程卷中的诗歌鉴赏题无论是内容、题材,还是从选取的作家作品来看,都非常广泛。从纵向看,上至《诗经》下至清代作品;从横向看,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都有选入。新课程卷中的诗歌鉴赏题,所选的很多篇目都不是教材中直接出现的,绝大部分是教材之外的诗词。仔细探究你会发现,所选材料都与教材有着解不开的“情结”。这里的联系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类型。比如2012年的北京卷,考的是明代金銮的作品《柳堤》(春江水正平),这是一篇课外诗歌。试卷中考题的其中一题是:
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请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
显然,这一题是直接与教材相衔接的,考查的是考生对教材所学知识的深化运用能力,书本知识的迁移能力。因为《柳堤》与所给的这几首诗歌体裁一样,题材也一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赏析的角度都是景和理相结合。而且试卷中已给考生明确提示,引导考生答题时联系平时课内所学的相关内容。
再如,2010年北京卷考的是李白《古风》(其三十九首)其中一题的题目是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考生遇到这题,相信多数会有些“似曾相识,一见如故”的感觉。因为这句所表达的情感———荣华易逝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遇的激愤,在作者诗作《蜀道难》中也有所体现,而《蜀道难》正是中学教材中的经典篇目。
为此,在诗歌教学中要回归教材,摒弃那种不重视教材,随意处理教材的教学行为,更要杜绝在备考中完全抛开教材潜心于课外题海训练的做法。在以教材为本的同时,还要做到从课内、教材中所学的有关诗歌鉴赏的知识与能力有效地迁移到课外诗歌阅读鉴赏中去,做到学以致用。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学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充分利用好这个例子的前提下,“要把其当做‘桥梁’,通过这座桥梁让学生达到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3],长此以往,就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3]
2.以“大纲”为导向,加强诗歌鉴赏的强化训练
这里所说的“大纲”是指《教学大纲》(《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发挥实际的指导作用,是语文教学活动前教材编写的依据,是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组织的规范,是语文教学活动后教学评估的准则。可见,《教学大纲》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引起重视,认真研讨和钻研。《考试说明》又是对课标精神的落实与体现,同时也是命题的直接依据,为考生指明了备考的方向,因为它明确了考试的性质,规定了考试的内容及其赋分比重、考试形式、试卷结构、考试题型及其比重。
高考毕竟是一次选拔性的考试,师生都想在较短的时间内收效最大。为此,就必须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试题变迁,必须认真研读《考试说明》的内容,明确《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各项能力目标。如《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题部分提出如下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从试卷统计中,我们也能发现考试的内容多是从内容、形象与技巧方面来设考点。因此,充分领会《考试说明》精神可以增强诗歌教学的方向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高考的要求,避免少走弯路,以致在高考这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更加游刃有余。所以,在平时学习中,要以《考试说明》为指引,对诗歌鉴赏的某些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如广泛了解各种题材诗歌的基本写法,诗歌的艺术手法技巧,诗歌的艺术风格,诗歌的意象、意境、情境以及鉴赏诗歌的常用术语等。
3.努力培养学生独立的诗歌鉴赏能力
从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的统计情况来看,它考查的主要是考生独立的诗歌鉴赏能力,它要求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更多的是属于实践性知识,强调的是能真正运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学生的思维实践过程,而不只是培养学生对诗歌死记硬背的能力,要求学生不仅仅要借鉴别人的鉴赏结果,更要研究他人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并通过鉴赏实践掌握这些方法与技巧。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自主地进行一系列诗歌鉴赏活动。例如,在鉴赏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教材及教辅资料独立完成浅表层理解,然后利用多渠道收集到的内容分析讨论,从而完成深层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着给学生提供优秀的鉴赏范例的角色,教师的角色被定位于“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还给了学生一个自主研习的实践过程,其实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学生“学会”鉴赏的过程。这正落实了新课改提出的理念:学生在教学中的重心地位,学生在教学中要贯穿成为教学的起点、终点和中心点。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要形成平等互助、协调发展的良好关系,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当学生在日常的诗歌鉴赏实践中懂得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后,应该让他们在特定的范围内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倪同刚.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综述[J].语文建设,2010(9):52-54.
[2]张斌.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盘点[J].语文建设,2012(7):127-130.
8.新课程案例分析及答案 篇八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体育 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体育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围绕“健康第一”的中心思想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养成经常锻炼的良好习惯。体育教学已成为课程计划安排中的必要环节,但由于高中阶段是学生升学的关键时期,因此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升学率开始重视,导致高中体育学科成为名不符实的课程摆设,而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文化课教师会随意占用体育课程时间进行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家长对于体育课通常报以无视的态度,要求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化科目上。这样,高中体育课程的开展逐渐被弱化,学生逐渐养成懒惰的坏习惯,直到最后被彻底忽视,从这种现象不难看出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存在大量问题。问题出现了就必须想办法解决,因此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之前,必须弄清楚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实施现状,从现状中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力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学的状况
目前,高中体育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得不到重视
高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特殊阶段,高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压力非常大,导致对文化学科的极度重视,因此很容易造成对体育课程的忽视,不管是校方、家长还是学生,对于高中体育课程的开设都存在一定质疑,他们认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应该以学习为重,体育课开不开设都不重要,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我国应试教育模式息息相关。
(二)缺乏明确的目标
由于新课程改革没有对具体学科目标进行规定,因此给学校和教师更多发挥空间,但正因如此,导致体育课教学过程缺乏教育目标,使其彻底沦为户外游戏,失去课程开展的意义,导致校方对该课程的忽略,家长对该课程的不重视,再加上体育课程是不需要参加高考的,因此师生感觉不到升学的压力,认为体育课程的开展不过就是户外活动,没有任何教育意义,对体育课程的设置逐渐沦为形式。
(三)对新课程改革缺乏了解
自新课程改革政策施行以来,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一定影响,但仍然有小部分教师对它不甚了解,甚至对新课程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而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新课程的推行。因此,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必须使教师走出这个误区,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得到加深。
二、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的相应对策
(一)最重要的是明确高中体育课的重要地位,体育课是中学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中担任比较重要的角色,是学校教育的必修课,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一个好学生,不仅是靠好成绩高智商决定,健康的体魄也是关键,通过体育活动的锻炼,更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精力,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中体育课不是户外游戏,而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为目的进行的,因此学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根据外界因素对体育教学活动予以实施,只有这样才能让体育教学回到本质上。
(三)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再出现,学校应该组织体育老师进行培训,在学习过后共同分享学习心得,还应该适当组织教师去外地学习,由于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实施的情况各异,从而导致发展水平的不同,教师应该在先进的地区感受新课程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活动,高中体育老师对于新课改的了解会更深入,开展起来也会更容易。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但高中体育学科的地位始终得不到重视,这种现象是改革的难点,因此对于这种现象教师要发挥能动性,积极创新,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学校教育部门应该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一定帮助,全面发挥体育课程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和家长对高中体育课程的开展有一定的理解。不论是老师或是家长,都希望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同时应该注重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充分投入体育课程中,做爱运动的学生,只有坚持身体锻炼,才会拥有健康体魄,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健康的体魄,只有身体健康了,学习才会取得良好效果。因此,高中体育课程的开展势在必行,千万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参考文献:
[1]吴彩.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成功(教育),2013,24:213.
【新课程案例分析及答案】推荐阅读:
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09-09
英语新课程6~9级教学案例08-27
新课程中学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11-12
教师考试新课程理论试题及答案06-30
国学经典课程案例06-25
新课程改革试题答案07-29
操作系统课程思政案例教学08-16
管理学案例研究课程心得09-19
课程习题及答案10-08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课程案例简述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