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职教中心高一地理6月份考试答题卡范文

2024-07-01

东港职教中心高一地理6月份考试答题卡范文

1.东港职教中心高一地理6月份考试答题卡范文 篇一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陆良县一中2018年下学期6月份考试

高一 历史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此体系的形成标志着()A.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达到一个新阶段

D.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历史学家徐中约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这里所说的“更为可取的方面”主要是指()A. 涉外机构 B. 军队建设 C. 政治制度 D. 文化教育

3.下图为洋务派创办京师同文馆1879年列出的课程计划。该课程()

①注重近代思想启蒙 ②重在培养翻译人才 ③体现中体西用思想 ④要求学生文理兼修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1522年9月6日,某国国王举行褒奖仪式,特地制作了一个地球仪,赠送给生还的18位勇士,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该国王褒奖18位勇士的主要原因是他们()A. 最早绕过非洲最南端,开辟了通往东方的航路 B. 横跨三大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C. 第一次到达印度,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 D. 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

5.某一国际组织的资格要求是:必须是一个能够管理其本身的对外事务,并且愿意而且能够履行该组织协定条款——它的宪章——所规定的成员义务的国家。按照这些义务,成员国在实施其汇率政策和有关经济与金融政策时必须以协定条款为依据,并提供所要求的经济和金融信息。成员国还必须支付认缴款。该国际组织()A. 对生产领域投资使成员国经济复兴与发展 B. 有权对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和法规进行监督 C. 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协助 D. 需对发生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紧急资金融通

6.读下图漫画《赫鲁晓夫在窥探欧洲共同市场》,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图片反映了苏联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探索 B. 其背景是欧盟的成立刺激了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 C. 推动了苏联经济体制向良性发展

D. 其学习的效果是纠正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

7.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关贸总协定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它们的相同作用不包括()

A. 消除了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B. 一定时期内维护了美国霸主地位 C. 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 D. 促进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8.2014年11月10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北京水立方设国宴,招待出席APEC会议贵宾,所用餐具是来自江苏定制的帝王黄珐琅瓷,流光溢彩,令人惊叹。珐琅瓷是我国某一时期瓷器的代表,该时期是()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9.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主要反映了()A. 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发生动摇 B. 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C. 封建守旧势力对新文化的抵触 D. 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10.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化 B. 殖民战争

C. 资产阶级革命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11.孙中山的秘书戴季陶说“报纸为舆论之机关,言论为天赋之自由,千百志士,洒如许热血,所欲得者,此其一也。”上述材料说明()A. 戴季陶肯定了报纸的新闻功能 B. 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 C. 清政府积极推动近代报刊业发展 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的严格控制

12.仔细观察下图,你认为此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有可能是()

A. 商业革命 B. 价格革命 C. 三角贸易 D. 工业革命

13.苏(俄)联某领导人指出:“一条是资本主义道路,就是用在农业中培植资本主义的方法使农业成为大农业……另一条是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农业中培植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任何第三条道路都是没有而且不可能有的。”这一论断()A. 是对苏联国情的准确概括 B. 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要求 C.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D. 不利于苏联农业经济长期发展

14.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 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 推行农业集体化 C. 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 实行余粮征集制

15.亚、非、拉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则输出工业品。这些现象主要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A.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B. 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C. 促使国际分工明显

D. 使亚、非、拉地区更加贫穷落后

16.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处于“萌芽”状态,主要是指()

①始终未能出现劳动力和货币商品化 ②其力量远不足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 ③总体上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④只产生在少数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某组织的主要活动是举行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的谈判。这种谈判有一个专门术语称为“回合”。下列关于该组织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 非正式的国际组织 B. 不是联合国的下支机构 C. 是一个地区性的贸易组织 D. 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 18.对下图所示数据解读最准确的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B. 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完成 C. 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 D. 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

19.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首先应先看它是否有利于()A. 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 把革命理想变成现实 C. 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D. 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

20.在征集为下幅漫画命名的活动中,哪一命题是不妥当的()

A. 《新设全球货币体系势在必行》 B.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式的新体系》 C. 《用人造货币取代美元有助于稳定》 D. 《美元应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相比较,不同之处是战后()A. 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 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 实现了无壁垒的自由贸易 D. 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22.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里的“革命因素”是指()A. “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 D. 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货币地租的兴起

23.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 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C. 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24.图一反映的历史信息与图二反映的历史信息相比,主要区别在于()。

A. 是否采用机器生产 B. 其产品是否直接投入市场 C. 是否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D. 资金是否充足

25.下图从中国轮船吨位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单位:吨)。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 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 中华民国政府加强经济建设 D. 美国货大量涌入导致远洋运输发展

26.在下列各项中,具有向相关国家提供贷款以稳定汇率的职能的国际组织是()A. 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27.“政府不应当去做或试图去做任何事,这是普遍的原则;在这些场合,政府的座右铭或格言应当是——无为而治……”在1932年还相信这种观点的是()A. 法国工人 B. 德国法西斯分子 C. 美国胡佛总统 D.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

28.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嫛⒊、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 中原地区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B.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C. 战国时期随葬品以铁器为主 D. 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

29.路德维希·艾哈德提出:“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据此判断,艾哈德()A. 否定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作用 B. 重视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调节作用 C. 赞成建立政府主导型经济

D. 认为政府的干预应该大于市场调节

30.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谈及苏联(俄)历史上的某次饥荒时,这样说道:“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000万只,猪700万只,马400万匹。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造成饥荒的原因是()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农业集体化运动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工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全球招工大厅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劳工买方市场。它使美国的挣工资者与全世界成百万的工人直接竞争生产工作职位。——胡成国《全球化中的美国对外经济战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

(2)在反对全球化的问题上,材料三的视角是什么?其出发点是什么?中国政府为什么要积极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摘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第八讲的目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洋务运动的制度性遗产”表现中任意一条的看法,或提出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看法或修改建议要明确合理,所阐释的理由从多角度展开,符合历史事实,史论结合。)

3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斯大林认为,我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我自己内部来积累,内部来积累呢,那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以上材料均据《大国崛起·解说词》整理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列宁和斯大林是怎样探索的?概要评述斯大林时代所形成的经济体制。

34.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3)依据材料三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对外开放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部分,涉及的主要是对外开放,与改革关系不大,排除A、B、C三项。题干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有关内容。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这场运动学习的是“表面的近代化”的改革,而没有学习“更为可取的方面”,说明这场运动存在实质上的缺陷,由以上分析,应选C项。洋务运动只学习了西方近代工业技术,而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3.【答案】C

【解析】近代思想启蒙指的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材料中没有涉及,而且据所学可知洋务派只学西方技术不学制度,故①错误;“翻译公文”“练习译书”都体现了对翻译的重视,故②正确;首年的教学内容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秉持,后面三行学习内容体现了对西方科学技术的重视,总体上表明了中体西用,故③正确;学习内容既有自然科学也有人文科学,故④正确,选项C项符合题意。4.【答案】B

【解析】解题时注意有效信息“第一个拥抱了地球”。麦哲伦率领的船队横跨三大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故答案为B。5.【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成员国在实施其汇率政策和有关经济与金融政策时必须以协定条款为依据,并提供所要求的经济和金融信息”可知,这一国际组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生产领域投资使成员国经济复兴与发展”是世界银行的职责,故A项错误;“有权对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和法规进行监督”是关贸总协定的规定,故B项错误;“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协助”是世界银行的职责,故C项错误;“需对发生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紧急资金融通”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责,故D项正确。6.【答案】A

【解析】漫画中赫鲁晓夫试图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建设中借鉴有益的地方来服务苏联的经济改革。B、C、D三项均不正确。7.【答案】A

【解析】选A。三大组织并没有消除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这项任务是各国现在及今后将要努力解决的问题。8.【答案】D 【解析】唐朝的瓷器主要是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没有出现珐琅瓷,故A项错误;元朝瓷器主要是比较成熟的青花瓷,此时也没有珐琅瓷,故B项错误;明朝青花瓷成为主流瓷器,也没有出现黄珐琅瓷,流光溢彩,故C项错误;珐琅瓷出现的时间是清朝,故D项正确。9.【答案】B

【解析】解题依据“20世纪初”“新制初更阳历”“三民对五权”分析,再联系影响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即可判定选项B符合题目要求。10.【答案】A

【解析】如材料中图表所示,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逐年下滑,这说明英国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化是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造成的。故本题正确答案应选A。11.【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报纸的舆论作用,没有涉及报纸的新闻功能,故A项错误;“报纸为舆论之机关,言论为天赋之自由,千百志士,洒如许热血,所欲得者,此其一也”体现了报纸通过宣传民主自由推动社会进步,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清政府和对报业的控制问题,故C、D项错误。12.【答案】A

【解析】从图中欧洲与美洲、非洲、亚洲进行贸易往来可知体现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这是商业革命的表现,故A项正确;价格革命是指黄金白银大量输入欧洲,以致物价上涨,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三角贸易主要指奴隶贸易,涉及的是欧洲、非洲和美洲,不包括亚洲,与图片不符,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是指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转变为大机器生产,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13.【答案】D

【解析】题干中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只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可走,但实际上苏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曾采用过利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发展社会主义的先例,因此其不能算是对苏联国情的准确概括,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未涉及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建立,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利用资本主义模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与题干中的观点不符,故C项错误;题干中结合史实可知苏联选择了社会主义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模式,其不符合苏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而不利于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故D项正确。14.【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投机倒把活动与“正当”贸易区分不开,说明该领导人不主张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活动,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选A项。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材料中提到非工业国家、工业化国家的不同商品的流向,其实质是反映国际分工的不同。16.【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定义的理解。①项正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必要条件的否定故应排除。17.【答案】C

【解析】从名称上看,关贸总协定只是一项“协定”,但它实际上等于是一个“组织”。“总协定”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关于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多边国际协定,它是一个国际性的贸易组织,并不是地区性的。18.【答案】C

【解析】图片显示英国占国际贸易的比例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国,体现了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A、B两项不符合史实,该图无法体现D项。19.【答案】A

【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内外局势危急的情况下,苏俄政府采取的非常政策,其直接和首要目的是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如果战争失利,B、C、D三项将无从谈起。20.【答案】D

【解析】漫画中的寓意是呼吁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式的新体系来管理国际汇率,认为用人造货币取代美元,能解决一些与各国可能出现庞大贸易赤字有关的问题,还有助于稳定。A、B、C三项都体现了这层意思。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美元已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尽管70年代初美元失去霸主地位,但迄今为止仍是最主要的货币,D项不妥当。21.【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二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都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并且造成欧美与亚非拉地区贫富差距拉大,故A和 D属于共性;二战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为了自保互相进行贸易壁垒,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二战后初期各国更是进行了贸易保护主义大战,所以才在1947年决定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加以平衡贸易关系,故C项错误;二战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使资本主义经济形成了完整的制度化、体系化,起到了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作用。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22.【答案】B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价格革命”使欧洲金银价格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冲击了封建旧地主阶级,同时金银流入欧洲使资产阶级获得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必需的资金,符合“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故B项正确。2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故选A项。24.【答案】B

【解析】继昌隆缫丝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其产品直接投入市场;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官办军事企业,产品由政府使用,不投入市场。25.【答案】C

【解析】本题反映的是国民政府统治初期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发展的历史现象。全面抗战是在1937年以后,故A项排除;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故B项不符合题意;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采取了币制改革等相关措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美国货大量涌入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故D项排除。26.【答案】B

【解析】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成立,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其宗旨之一,故选B。27.【答案】C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自由放任”政策。经济危机爆发后,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的直接干预。德、日则是将国民经济纳入军事化轨道,加强“政府干预”。28.【答案】D

【解析】中原地区开始进入铁器时代是在春秋时期,故A项错误;题干中只是表述“河南辉县魏墓……出土了一整套铁农具”,不能就此得出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故B项错误;题干中只提到出土的铁器,没有涉及其他随葬品,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一整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故D项正确。29.【答案】B

【解析】“否定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作用”与材料“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信息不一致,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信息可知,艾哈德重视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调节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艾哈德赞成建立政府主导型经济,故C项错误;材料前半句强调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后半句强调的是必须让市场发挥调节作用,没有强调政府的干预应该大于市场调节,故D项错误。30.【答案】D

【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不可能大肆屠杀,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农业方面实行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农业,并没有体现重工业,故C项错误;为了摆脱饥荒引发的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以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为了保护自身利益,所以屠杀牲畜,与材料意思相符,故D项正确。

31.【答案】(1)因素:国际贸易、传教、殖民扩张、黑奴贸易、倾销商品、资本输出。(2)视角:着眼于社会就业(经济角度)。出发点:保护民族经济(保护本国就业岗位)。

原因:加入世贸组织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3)利: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有效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弊:加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掠夺性开采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引发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发达国家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

【解析】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提取,如材料一中“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材料二中的“扩大产品销路”、“资本输出”等这些词语中概括。第(2)问,视角要从材料中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的原因可从中国的需要和全球化的角度论证。第(3)问,经济全球化的利可从资源、日常生活、经济发展等角度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弊可从贫富差距、投机性和风险性、生态危机、自然环境等角度作答。32.【答案】参考示例一:我赞成“洋务运动的制度性遗产”表现中第四条的看法。论证:洋务运动现代化有余。

①洋务运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用工业、创建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推动了中国近代军事现代化。

②洋务运动创办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现代化。

③洋务运动创办京师同文馆等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培养了新式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现代化。

论证:洋务运动现代性不足。

① 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来看,顽固坚持传统的封建制度和伦理纲常。②从洋务运动的目的来看,是为了巩固清朝的专制统治。③从洋务运动的内容来看,没有进行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④从洋务运动的性质来看,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综上所述,我赞成洋务运动现代化有余,现代性不足这一观点。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选择第四条,首先阐述现代化有余,即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现代化的贡献,如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民用工业,是近代工业化的开端;创办新式学堂,筹划海防,推动了近代中国教育、军事的现代化。然后分析现代性不足,即洋务运动的弊端,如坚持中体西用,不肯变革政治制度,无法从根本上挽救民族危机。

33.【答案】探索:列宁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评价:积极:短期内取得了巨大成就,如巩固了政权、经济上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等。

消极: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如权力高度集中、片面发展重工业等。

【解析】第一小问列宁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新经济政策被取消;第二小问评价斯大林模式,既要肯定其短期内使苏联实现工业化,同时也要指出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34.【答案】(1)政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2)政治: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阶级基础。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

(3)内部因素:国内政局不稳,内战的破坏;官僚资本挤压;外部因素: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外国的侵略。

(4)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成分;遭受双重压迫,不能独立、正常发展。

【解析】第(1)问,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即可作答。第(2)问,考查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学生根据考纲整理即可作答。第(3)问,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关键是找准点,防止漏答。第(4)问,考查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注意多角度拓展分析。

上一篇:演讲与口才16下一篇:安全诚信保发展规范创新谱新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