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

2024-09-28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精选12篇)

1.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 篇一

浅析居住区绿地规划与养护管理

本文介绍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指出了居住区绿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居住区绿地养护管理应当采取的技术措施,对于今后搞好居住区绿化具有帮助和借鉴作用.

作 者:侯冬梅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林业局,山西,阳泉,045000 刊 名:山西林业 英文刊名:FORESTRY OF SHANXI 年,卷(期):2009 “”(3) 分类号:S731.5 关键词:居住区绿地   规划   养护管理  

★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浅析

★ 管理养护年活动总结

★ 花境养护管理报告

★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工作总结

★ 沥青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汇报

★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管理探讨

★ 如何强化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管理论文

★ 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

★ 公路施工与养护技术探讨

★ 绿化养护管理林业发展的论文

2.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 篇二

关键词:居住区,绿地,设计

一、前言

丽日花园位于包头市青山区, 规划用地20万平方米, 绿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小区内建筑为多层、小高层板式住宅楼, 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 可容纳居住人口约3000人。小区规划中, 交通组织为人车分流, 小区外环线行车, 行车道外侧兼有停车场。宅间路除搬家与卫生、消防车行以外, 均为步行路。我们在绿地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将园林艺术和市政工程融为一体, 以艺驶术, 一举两得。建设成的丽日花园将同时具有工程建筑物的功能和与园林环境相协调的外貌。园林绿地是丽日花园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小区的人民生活、城市的建筑、道路系统、地上地下管线布局都有密切关系, 为了更好地发挥丽日花园园林绿地的综合功能, 必须在小区中按照一定的要求规划安排各类型的园林绿地, 只有形成园林绿地系统, 才能收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完善投资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实效。

丽日花园环境的园林艺术景观风格定位为美式休闲社区。美式休闲主要是指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与生态性, 倡导以人为主体、强调人与自然互动的设计思想。在园林艺术景观设计手法上, 巧于利用自然又融于自然之中, 将宜人的休闲气氛引入小区, 放弃装饰味强烈的中心广场个性过于突出、单纯展示建筑美的建筑构筑物, 注重人的感觉与生活化的情趣, 强调空间的设计与视线的组织, 以及细部节点认真周到的考虑。园林艺术景观要素都以人的尺度进行空间布局, 注重营造轻松和谐的生活氛围, 让人们在放松的心情下, 体味休闲文化。

二、布局与景观构成要素的分析

1. 布局与景观构成要素的分析

在小区布局上我们充分依据美式社区的设计思想, 尽可能的保护自然景观及选用乡土树种。锦林花园小区内长达450米的水系自然流畅, 休闲健身步道与水系若即若离, 再加是微地形与植物群落的合理布置, 形成了园林艺术景观层次变化丰富、极富韵味的生态景观走廊。包头地区气候干燥、降水量低, 池水不宜过深, 平均水深控制在30~50厘米, 人们可以在水中嬉戏。开放式的水面, 增加了可参与性, 使人与自然互动。一般3个月更换一次池水, 小区内原有一眼深水井, 可作为补水水源。考虑到包头地区气候特点, 池底铺砌鹅卵石, 并点缀自然山石, 即使在冬季枯水期, 也能达到枯水的视觉效果, 是冬景也不乏趣味。

2. 道路设计

丽日花园内的交通组织采用人车分流的方式。外环车行, 兼有停车位与人行道, 车行道宽7米, 人行道宽2米, 停车带宽5.5米, 一般每3个停车位间设计宽1米的绿地带, 种植遮荫乔木与大叶黄杨绿篱, 以丰富道路景观。宅前道路均为步行路, 仅在搬家时允许车通过, 或在满足消防、卫生功能时, 允许消防车、卫生车通行。步行路两边分别加宽0.8米, 选用新型耐车压PVC嵌草铺地材料, 植草后与草坪融为一体, 铺地材料完全被草覆盖, 增加了小区内的绿地面积。园区内的休闲漫步小路用卵石与自然石板铺砌, 曲折流畅, 富有情趣。

3. 地形设计

小区内现状地势平坦, 设计出高低起伏的微地形, 有利于丰富景观的空间层次, 利用地形组织空间、引导人们的视线, 使得呆板的草地生动且自然。种植设计结合地形起伏, 形成良好的植物群落观赏, 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漫步小径跟随着地形上下起伏, 别具特色。通过自然地形组织地表排水, 有效地避免了绿地内的积水, 同时实现雨水收集。

4. 建筑小品

丽日花园内建筑小品作为小区的点缀, 虽小, 倘能匠心独用, 辄有点睛之妙;作为小区的配件, 虽从属而能巧为烘托, 可谓小而不贱, 从而不卑, 相得益彰。其设计尺度是按照人的尺度而建造的, 它所强调的不是气派, 而是融于环境, 与人共处。建材选用本地材料, 饰面材料与建筑外墙面所用材料相呼应, 并较多地使用原木加强环境的郊野气氛。主要的建筑小品有:园椅、拦杆、园桥、园灯等。其精巧的立意将人工融于自然, 并突出包头的地方特色, 除要求园林艺术造型美观外, 更应符合实用功能及技术的要求。

5. 铺装广场

铺装广场是小区内居民聚集、交流、活动的场所, 根据楼间绿地的尺度进行设计。在总体规划布局上, 铺装广场一般结合雕塑、喷泉水池、花池、游戏器械、园林构筑物, 形成视觉焦点。广场上预留有树池, 栽种冠大荫浓的遮荫落叶乔木。夏天, 人们在绿荫的庇护下, 在广场上健身、跳舞、坐憩、嬉戏。冬天, 树叶飘落, 人们在广场上沐浴阳光, 欣赏着树木枝干独具特色的雕塑美。绿色植物将硬质广场人性化, 有效地提高了休闲广场的使用率。广场上的铺地材料选用乡土天然材料, 如河卵石、砂岩、板岩、粗面花岗岩, 确保小区环境清新质朴、丰富自然。广场中心或为喷泉、或为雕塑、或为花池, 是人们视线的焦点。

6. 种植设计

小区内植物的配置, 注重季相变化, 四季的景观各具特色。春天, 迎春、锦带、碧桃、榆叶梅、紫丁香、金银木等竞相开放。夏季, 树木苍翠欲滴, 花团锦簇, 紫薇、木槿、大花萱草、丰花月季正值花期。秋季, 元宝枫、栾树等秋色叶树种, 渲染出色彩斑斓的秋景。冬季, 落叶乔木苍劲的枝丫, 展现着天然的雕塑美。小叶黄杨、大叶黄杨、偃柏等常绿灌木仍然碧绿, 金银木、紫叶小檗等满树的红色果实, 为冬季的庭园增添了一抹亮丽。小区内乔、灌、花、篱、草相映成景, 栽植形式多采用丛植、群植等手法, 形成复层生态群落。不同宅间绿地栽种重点不同, 特色各异, 植物群落之间的变化, 由背景植物品种来统一, 栽植手法的统一也使得小区内尽管植物品种丰富, 但在视觉上依然和谐统一。植物群落与草地间的界面呈现自由曲线形式, 典雅而生动。

丽日花园园林艺术从满足居住者对环境的基本功能需要入手, 通过主题与风格定位、立意与设计思想的把握、缜密的布局与景观构成要素细部的周详考虑,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已建成的一、二期工程占地约12公顷, 包括会所与11栋住宅楼, 出售率99%, 售价在3600元/平方米~3800元/平方米之间。三期工程已接近尾声, 出售率已高达95%, 售价在3800元/平方米~4000元/平方米之间。业主对小区的景观环境是较满意的, 据销售人员反应, 许多客户是因为小区优美的景观环境买这里的房子的。在已建成的小区里, 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介绍说, 有些邻近地区的居民, 喜欢带着孩子来到这里玩耍, 他们对这里自然、休闲的园林环境很有兴趣。小区的建成, 增加了该地区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为包头市的高档居住社区的建设做出了良好的榜样。

三、结语

包头是内蒙古具有特色的历史名城, 有“草原钢城”的美称;在“建设园林化”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下, 丽日花园的居住区绿化工程是包头市实现园林化城市建设的良好开端。丽日花园绿化工程按照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应用生态园林的理论, 运用景观和生态的有机统一, 结合自然地理、人文特征、文化内涵, 创造并形成独具北方特色, 生态环境优良、景观特征明显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向丽日花园式的若干个生态园林小区是实现包头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要硬件之一。

参考文献

[1]唐学山, 李雄.园林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

[2]高润清.园林树木学.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1.3.

[3]北京林业大学.花卉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

3.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 篇三

关键词 居住小区;绿地;人性化;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03-058-2

居住小区绿地景观作为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是在符合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建设的,满足人们生活行为的场所环境。而且对居住景观的设计应当具有整体的、人性化的景观体系,能够带给居民享受的一个空间,具有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从而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居住环境设计中要结合小区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旧,而是需要发展小区的特点和优势,为居民创造一个舒适、安心的居住条件。人性化景观的设计是在社会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追求生活质量的条件下产生的,满足了人们日益丰富的行为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1 居住小区的绿化设计原则

(1)一般新建城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绿地率不应低于25%。(2)居住小区绿化设计要符合小区结构,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设计不同的景观。(3)居住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必须统筹兼顾与城市绿化协调统一,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绿化资源,使设计与居住环境和谐。(4)因地制宜的设计小区绿地环境,结合小区地形地貌,在原有的绿化基础上加以调整和改变,保证整个小区设计带有小区特点,发挥小区环境优势,这样既能减少大面积的种植和改造,同时又符合自然的发展规律,节约资源的同时使小区环境真实自然、和谐统一。(5)科学、合理的分配和搭配植物种植,改善种植结构,保持小区环境一年四季都有好景色。(6)注重人性化的设计。归根到底小区绿化建设时为居民提供服务的,为居民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环境,所以,在设计上要做到景为人用,要做到因人而异,尽可能的满足居民精神世界享受和行为活动的需求,给居民带去健康。

2 居住小区的绿化植物选择原则

(1)居住小区的绿化植物选择,要采纳居民的意见,选择一些居民所喜爱的植物,这样才能使居民对环境产生认同感,提高绿化地的亲和力,居民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也更能够放松心情,愉悦心情。(2)植物的选择在考虑居民的喜好一方面后,同时也要注重对植物存活率、保健的选择,首先植物必须是无害的,是有利于居民健康的;其次,生长速度快,管理要求低,存活率高的;最后,还要注重植物绿化和开花时期的配合,使整个环境能够相得益彰。(3)选择乔木为绿化骨干。乔木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如乔木树冠面积大能够制造更多的氧气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而落叶乔木具有迷人气质,最能体现整个四季变化特色。在小区绿化设计上采用适当的乔木作为区域景点,能够给景点带来更多的生机。

3 居住小区中的植物的配置

居住小区中的植物配置要讲究色、形的分配,同时也要主意季节的调配。首先,植物的配置层次要分明,在颜色的搭配上要符合要求,不能太杂,有层次、有范围的划分,在混搭上要注重高、中、低、地被层4个层次的协调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植被生存环境和分布空间。其次在颜色的组合,避免景致过于单调或者是太复杂。设计者在色块的布局上要结合整体的景点,简洁明快,满足绿化美化的要求。其次,要注意各个季节植被的发展特点,结合季节的变化,合理的搭配观花观叶植物。季节的变化是小区设计中重要考虑的一个部分,保障小区在一年四季都能为居民提供一个温馨、舒适、赏心悦目的环境。再次,在小区绿地景观设计中要考虑树木不足的情况,多用一些草本花卉代替树木不足带来的环境空白区,在整体方面要相互协调,草本花卉生长速度快,但是成长时间短,所以要及时加强管理和替换,加强花草树木的组合设计,结合地形地貌,使整个小区景观设计自然、流畅。最后,要把握好小区绿地建设的主题和主景。根据主题进行小区景点的分布和建设,合理分配空间和搭配层次感,使小区的绿化景点的建设在同一个色调上,这样才能保持小区建设的和谐、统一。同时,加强主景建设,突出小区特点和特色。从而提高城市绿化建设质量,促进居民身心健康的

发展。

4 总结

居住小区绿地景观人性化设计是城市绿化建设的一个发展趋势,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加强小区绿地景观设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绿化地的建设保证了区域环境质量,从广义方面而言,协调了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狭义方面讲,绿化景点的建设,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衡. 人居环境与园林设计[J]. 广大建筑,2009,(1):91-92.

4.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 篇四

一个好的居住区室外景观绿地设计必须能为人们提供悠闲舒适的居家生活。居住区景观绿地中的私密空间以及半私密空间的设计与中国传统“家”的观念吻合,以其独有的私密性为居民提供一块舒适的景观空间,增强景观的院落感和归属感,是家的延伸。私密性及半私密性空间从精神层面继承了传统的院落布局的精髓,并结合、穿插其它空间布局形式,形成合理,舒适的室外环境空间.1 居住区景观绿地中的私密性空间的概念

空间是一种存在,它没有确定的大小、形状、色彩和质感,完全是人类根据自身的发展和审美的需要而规划限定出来的。人类根据功能使用的要求、精神和审美的要求、物质技术手段的要求这3个因素划分空间,通过围合、分隔,以及多个空间组合的方法,使空间具有了体量、尺度、形状、比例、封闭程度、分隔性、色彩及质感等特性。

私密性环境空间是室外景观绿地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相于开放性环境空间而言的一种空间设计手法,它是一种过渡空间,介于室内空间和开放性环境空间之间,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私密性环境空间的功能等同于中国传统民居的庭院,是人们在室外空间中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私密性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不存在绝对的标准。覆盖空间、封闭空间和垂直空间都带有一定的私密性,给人感觉较为安静,休闲感强。居住区除了大尺度的公共活动空间外,营造亲切、自然、尺度适宜的私密性景观空间是十分必要的。居住区景观绿地中的私密性空间成为“家”的延伸

居住心理是一种社会发展状况在人们意识中的长期积累,人们在世世代代的生活中完成居住心理的传承和发展。它是居住区景观绿地设计中一种较为稳定的影响因素。居住心理受区域文化的影响,具有当地文化特色。中国传统居住心理主要表现为人们对私域界定的重视程度和敏感程度较高,因此我们国家的居民对于家的概念十分重视,家作为私人的领域是不容侵犯的,而居住区景观绿地中的私密性空间就像是家的空间的延伸,虽不能为每一个家庭圈出一块专属的绿地,却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设计一些具有私密性质的景观绿地,给住户带来家和庭院的感觉。例如,在住宅楼的入口区域前面设计的私密性质的景观绿地可以使得整个楼的居民拥有一块共同的“庭院”,这类似于我国传统民居中的四合院,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大家庭,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居住者对私域界定的要求。居住区景观绿地中的私密性空间的营造

随着人体工程学、行为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的诞生和发展,对居住区外部景观绿地设计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居住区外部景观绿地的环境空间结构设计并不成熟,还普遍存在照搬和抄袭的现象,那些并不适合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也被当作范例一般在我国居住区中比比皆是。如何依据我国居民特点,设计出符合我国居住心理特点的居住区景观绿地,如何加强私密性空间在居住区景观绿地中的设计和运用以建立完善的居住区室外环境空间结构正是要探讨的内容。

3.1 利用有形的物体围合成居住区景观绿地中的私密性空间

这里的有形物体主要指的是墙、植物等。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民居都是用墙来界定空间的,墙围合而成的空间专属于固定的、彼此熟悉的一些人。这种院落的形式直到现在还保留着,成为我国民居的一大特色。在现代居住区景观绿地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墙这种边界实体,来界定出私密性质的景观空间,墙的形式也有多种,在居住区中大多以景墙的形式出现,对景墙的位置、高度仔细的分析设计,便能围合出一块舒适的私密性景观空间。

植物在景观中除观赏外,它还有更重要的建造功能,即它能充当和建筑物的地面、天花板、围墙、门窗一样的构成、限制、组织室外景观空间的因素。比如在地平面上,以不同高度和各类的地被植物、矮灌木来暗示空间边界,一块草坪和一片地被植物之间的交界虽不具视线屏障,但也暗示空间范围的不同。垂直面上可通过树干、叶丛的疏密和分枝的高度来影响空间的闭合感。利用植物的树形、疏密程度等,可以设计形成覆盖空间、封闭空间和垂直空间这些带有私密性质的景观空间。而绿篱更是兼具景墙和植物功能,在营造居住区私密性景观空间方面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3.2 利用心理提示物界定出居住区景观绿地中的私密性空间

心理提示物主要指大树、空廊、柱列、雕塑、牌楼、灯柱、彩旗、指示牌、地坪高差、铺装变化等。这些提示物布置在适当位置就变成了对居住者心理的一种暗示,暗示景观空间的变化。如2 栋住宅楼之间的宅间绿地,可以设计成简单的一片草坪,只要在入口处立一块指示牌,写上某某花园。其效果就和用景墙围合一样,这块绿地就会被赋予一定的私密感,这2 栋楼的居民就会将这块绿地列为自己的专属绿地。而大树、空廊等等也是一样,同样具有指示牌的效果。

将有形物体围合与心理提示物很好地结合起来,就可以营造出舒适的、具有归属感的私密性空间。在结合其它空间形式,合理规划布置,建设符合中国传统居住心理的居住区室外景观绿地。居住区所追求的不是硬质景观堆砌的磅薄气势,或者是由抽象构图形成的视觉冲击,而应该是以人为本,处处为使用者着想,注意人的尺度,营造亲切的人性空间。应该及时总结历史经验,继承优秀传统,把握园林空间组合理论,并以此来提高园林艺术水平,打造一处处生活的园林。

参考文献

5.对城市园林绿地中的道路规划 篇五

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人体的脉络一样,贯穿于园林中各景区的景点之间。因此,园路的规划,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的合理与否,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合理,对园林绿地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园路的功能作用

园路不仅是园林中分割各个景区、联系不同景点的纽带,更是贯穿整个园林的交通网络,就像人体中的血管,是园林的脉络。其功能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空间,构成园景 园林道路的作用是把园林绿地中的景观进行分割和整合,根据地形、建筑和景观的形状,恰当地把园林中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同时,园路本身又是一种狭长空间,利用它的穿插划分,又把园林空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一系列空间,通过大小、形状的对比,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空间的形象,增强了空间的艺术表现力。另外,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得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合一。

2.组织交通 园路承担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任务,以及安全、防火、职工生活、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对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3.引导浏览 园林不仅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景观”,而是创造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所谓“人随路走”、“步移景移”,就是要做到随着游人位置的移动,园景应该能够引导人们在观景的过程中上升到“意境”“境界”的升华。园路就是要承担起这个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向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它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园路其实就是园林中游客的导游。

二、园路的分类

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照园路性质功能的不同,大致可分为:

1.主园路 主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主要通道,它联系全园,是园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从园林景区入口通向园林中各个景区、广场、公共建筑、观景点、后勤管理区,形成全园的骨架和环路,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7米。

2.次园路 次园路是主园路的辅助道路,呈支架状连接各景区内景点和景观建筑,车辆可单向通行,为园内生产管理和园务运输服务。路宽可为主园路的一半。自然曲度一般大于主园路,以优美舒展和富有弹性的曲线线条构成有层次的风景画面。

3.游息小径 游息小径是园路系统的最末梢,是供游人休憩、散步、游览的通幽曲径,设计中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它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是通达广场、园景的捷径,允许有手推童车通行,宽度0.8~1.5米不等。多曲折布置,并结合园林植物小品建设和起伏的地形,形成亲切自然、静谧幽深的自然游览步道。

三、园路的设计方法

园路具有引导游赏的作用,因此,天然风景中人走出来的园路,凡有可赏之处,必有停留之处,让人们徘徊品赏,或驻足小憩,细细玩味,不会一掠而过。据此,在城市园林绿地中规划布置园路时,也一定要注意园路与园景的配合与协调。

1.在有景的地段,园路的走向应服从赏景的需要,也就是要把最好的画面分别展示在园路的对景上。

可以采用摄影机拍下来,多次反复推敲后,选定园路的位置;

2.在少景的地段,一般先定路后设景,故完全可以将设计的景观用立面图或透视图表达出来;

3.在多景的地段,一定要考虑赏景路线的减速与增留,也即园路的降速设计和增加停留的时间。园路的设计应时刻注意“以人为本”,将安全、方便放在首位。

四、园路铺装类型

园林中的路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不但要求基础稳定、基层结实、经久耐用,同时还要考虑景观效果,因此对铺装的要求是:不仅要考虑路面的承载能力,更要注重路面的艺术效果。现代园林中常见的路面铺装类型有:

1.整体路面 整体路面主要是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铺筑的路面,平整度好,耐压、耐磨,施工和养护管理简单,多用于公园主次园路或一些附属专用道路;

2.块料路面 块料路面一般使用规则或不规则的石材、砖、预制混凝土做路面面层材料,结合层要用水泥砂浆,起路面找平和结合作用。这类铺地适用于园林中的游步道、次园路等,也是现代园林中应用比较普遍的形式之一;

3.卵石路面 卵石是园林中最常用的一种路面面层材料,一般用于公园游步道或小庭园中的道路。中国古典园林中很早就开始用卵石铺路,并且还创造了许多带有传统文化的图案,江南古典园林中目前仍保留了不少这方面的佳作;

4.嵌草、步石、汀步、蹬道 嵌草路面是把天然石块和各种形式的预制水泥混凝土块铺成冰裂纹或其它花纹,铺筑时在块料间留有关3~5厘米的空隙,填入培养土,然后种草;

5.木栈道 木栈道是使用木材作为面层材料的园路,因天然木材具有独特的质感、我色调、纹理,可令步行更为舒适,但造价和维护费用相对较高。所选的木材一般要经防腐处理,因此从保护环境和方便养护出发,应尽量选择耐久性强的木材,或加压注入防腐剂对环境污染小的木材,现在多选用杉木。

五、园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园路规划中,要始终注意的两个原则是“结合园景地形布置”和“以人为本”,不能主观地凭想象随意设置。现代城市园林绿地道路规划中,常出现的不适当的现象有:

1.现代园林中,由于设计师或某些个人的主管意见,将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铲成一马平川,使园路失去了在立面上的变化,或将平地堆成“坟堆”,强行使园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出现不符合人们游览习惯的别扭感;

2.园路布局形式有自然式、规则式和混合式三种,但不管采用哪种园路形式,最忌讳的就是断头路,回头路。除非终点有一个明显的景观和建筑;

3.在园林绿地规划中园路所占面积,比例不适当,造成交通不便,人们行路过程中挤占绿地的现象;相反,某些规划设计中,又过多规划园路,形如蜘蛛网,不仅影响景观效果,同时给建筑投资也加大了负担,还于生态不利;如:佳木斯杏林湖公园是一个休闲公园,要求生态良好,但其设计中园路占有的面积太大,园路穿插其中形如蜘蛛网,游人在里面不知所向,影响休闲效果;

4.某些园路交叉口不合理,夹角太小,示考虑半径。人们为了方便,往往踩着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量太多(有的有四、五条),造成人们在路口交叉处无所适从的现象;

5.某些园路在与环境的处理上,不是很适宜。如与圆形花坛相切,建筑物入口集散广场处,相交路口偏重某一侧,道路与水体驳岸紧贴布置等。

六、结束语

6.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 篇六

1现代居住区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代居住区景观缺乏对现有的环境资源地充分利用;在现代居住区景观构建中,往往忽视了居住区的地形地貌以及水体和生物等自然景观,取而代之的是用“推山填沟”的强制手段,来打造所谓的畅销商品房。现代居住区景观片面追求绿化率;在现代居住区景观构建中,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忽视了当地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气候,在打造“生态小区”的号召下,片面追求绿化率,使得绿地面积大范围覆盖居住区,不仅大大减少了人们的活动空间,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甚至是不适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中看不中用的”尴尬局面。现代居住区景观建设过分营造人工环境;房地产开发商在构建现代居住区景观时,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打造所谓的高档小区,人造喷泉、雕塑、百米轴线等应有尽有,却忽视了居住区的自然环境,甚至造成了环境的破坏。现代居住区景观缺乏多样性和地域特色;在现代居住区景观构建中,部分开发商为了追求小区的卖点,放弃了当地自然生长的植物,不惜花大量成本从外地移植一些珍贵的花草树木,不仅增加了维护费用的负担,更是使得现代居住区景观大体雷同,缺乏地域特色。

2岭南园林设计风格在现代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

2.1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布置现代居住区景观

岭南园林在设计风格上讲究“意境结合,景外有景”,即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造,科学合理的布局。因此,现代居住区在景观构造中,必须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综合分析构建小区景观的各种因素,进而统筹规划,实现小区景观的自然和谐美。比如,对于依山而建的自然居住区,可创造一种曲径通幽的意境,将居住区景观与山区自然景观相结合,通过适当地构建人工通道等,把山区景观引入小区,达到一种移步换景的审美效果,扩大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视野,达到一种意境结合的效果,大大提高现代居住区的舒适度。

2.2合理组合造景元素,体现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地域特色

岭南园林在设计风格上讲究“主次协调、疏朗有序、四季分明、突显特色”。也就是在组合造景元素时,注重各个元素的协调搭配,疏密结合,体现季节色彩,彰显地域特色。现代居住区景观的构建特别要重视结合当地地域特色合理的组合造景元素,比如对于植物景观的构建,在遵守生态绿地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要重视考察现代居住区自然环境以及相关有关的人文背景,设置相关的花架长廊和石景假山等进行适当的点缀,同时在选配植物时,要尽量选择当地的特色植物,注重植物的季节性搭配,同时植物的搭配和数量要考虑相关的生态功能,比如选择适当的具有抗燥、清洁空气等功能的植物,达到美观与环保相结合的效果。本地的花木更能体现地域特色,同时合理搭配季节性植物,主次分明,更能体现现代居住区的审美情趣。

2.3科学的配置环境设施,体现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多样化色彩

岭南园林在设计风格上讲究“人与自然、建筑与景观、生活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同时又具有多样化色彩。因此,在现代居住区景观中我们完全可以引入这种设计风格,针对不同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特色,运用不同的设计风格和构造材料配置不同的环境设施,进而体现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多样化色彩,比如在岭南地区,选择景观材料可与建筑的风格类似,例如现代感强烈的灰色基调,园路采用经济环保的透水砖或透水艺术地坪,而在主要广场则穿插石材、木材以及金属等,从而在现代简约的大原则下统一材料,突出重点部位。在左以个性的灯具以及小品,起到点景的作用。

3结语

7.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 篇七

关键词: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方法

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居住区环境的建设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对居住区绿地的重视不仅是有多少绿色,还考虑景观的优美性、使用的舒适性、技术的合理性以及居住环境的个性等。居住区绿地无论是在功能、形态、结构、技术上,还是在设计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作为与人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城市绿地形式,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客观地提出了对于居住区绿地建设的新需求。

新乡市位于河南省北部,交通方便,地理条件优越,是豫北地区重要的电子工业城市。近年来新乡市的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居住区建设蒸蒸日上,居住区的绿地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提高了居住区的整体品位。但在居住区绿地设计呈现百花齐放局面的同时,也出现了品质上的良莠不齐,过分注重商业抄作,不分时宜、地点地片面模仿和追求“与众不同”和“另类”的设计风格,背离了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初衷。

阳光新城位于新乡市东部新区核心区的南端,根据规划局设计条件意见书的要求,阳光新城将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具有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居住小区。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的新乡师专、段村新村、公务员小区和市政府广场已开工建设或初具规模。用地现状多为农民住宅用地和部分农用地、水塘,土地较为平整,用地条件良好,加之位于新区核心区轴线南端,是核心区景观轴线的收尾区域,与新区广场隔路相望,交通方便,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北靠金穗大道,南临友谊路,东、西分别以新中大道和新二街为界。地块总占地19.81 hm2,其中,博物馆用地4.2 hm2。

城市轴——将城市景观轴线导入小区,强调与城市整体环境的有机融合。这一理念突破了现有的住宅小区在规划范围内“独善其身”的设计模式,而是以一条城市轴贯穿小区,使之不仅成为了小区特有的标志性景观,同时也是城市景观的有机部分。

增强阳光新城的“可识别性”与整体形象。阳光新城规划从城市的角度考虑,小区住宅布局紧密结合新乡市城市景观发展轴线,同时强调单体的有机布局,通过住宅单体的造型和空间限定,并结合户外绿化环境设计,形成内向围合的邻里空间,创造空间丰富、亲近自然且具有人情味的居住环境。

阳光新城的整体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一轴、二组团”。一心:城市标志性建筑——博物馆,为新区核心区景观轴线的南端。它位于小区空间的几何重心,起到空间组织的核心作用。一轴:核心区景观轴线,建立核心区的视觉及空间联系,使建筑与景观有机统一,形成小区内景观主轴线。二组团:一心、一轴将地块分为东、西两个居住组团。

公共建筑规划: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商业服务配套设施以相对集中为原则,集中设置在两个组团之间,小区南部出入口区域,充分发挥区位地段优势,结合新区核心区景观轴线组织,不仅方便了居民的使用,而且成为了小区、城市共用的设施。

道路系统规划:规划小区道路的规模分为三级:一级道路为居住区主要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为12 m;二级道路为组团路,路面宽7 m,三级道路为宅前路,宅前路均为步行路,路面宽度以1.5 m~3 m不等,小区的步行道路系统分散设置,主要为居民步行使用,仅在搬家时允许车辆通行或者满足消防、卫生功能时,允许消防、卫生车辆通行。道路两侧的便道砖选用耐压的嵌草铺地砖,植草后与路边的绿地草坪融为一体,既增加了景观效果,又增加了小区的绿化面积。小区的步行道路用卵石和自然石板铺砌,不仅增加了休闲锻炼的效果,而且又曲折流畅,富有自然情趣。静态交通采取集中与分散、地上与地下相结合的停车方式。自行车采用住宅建筑半地下室形式停放。为了适应私家车的快速增长,充分考虑机动车辆的停放,采用路边停车、高层住宅地下停车相结合的方式。

为了使小区居民更好地享用小区的绿地空间及设施,根据小区规划的空间布局结构,将小区绿地空间划分为小区出入口空间、组团绿地空间和庭院绿地空间,通过小区步行道路系统的有机联系,结合不同层次绿地的使用功能的不同进行绿地景观设计。

组团绿地和庭院绿地是居民的主要室外活动场所,老年人和儿童是组团绿地和庭院绿地的主要使用者,因此在设计组团绿地和庭院绿地时,着重考虑老年人和儿童的需要,为他们创造休息和娱乐的条件。老人和6岁以下的儿童,活动范围小,对居民的干扰少,他们之间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场地设施简单,主要有一块遮隐的地坪和小砂坑之类,周围设置一些座椅即可,因此将这类场地放在住宅庭院绿地内。而10岁左右的儿童,活动量大,对居民有干扰,所以放在组团绿地中,并配备木马、滑梯等儿童游戏设施。

小区内植物的配置多达50余种,并注重四季的变化,四季的景观各有特色。春季:榆叶梅、碧桃、樱花、垂丝海棠、月季等竞相开放。夏季:树木苍翠欲滴,花团锦簇,合欢、紫薇、凌霄等正值盛期。秋季:桂花、五角枫、栾树、法国梧桐、水杉等树种,渲染出秋日斑斓的景色。冬季:腊梅、松柏类及落叶乔木苍劲的枝干相辉映,展现北方特有的雄浑之美。小叶黄扬、大叶黄扬、万年青等常绿灌木,为冬季的庭院增添了一丝绿意。

在居住区中心花园环境设计中,结合地域文化进行设计,可以吸取当地建筑符号、语言,反映地方生活方式、历史和追求的文化因素等。

1)建筑符号表达法:

将传统的地域建筑符号或直接表现,或抽象化运用在建筑、小品之中,使人们在当代的生活方式中还能找到对传统文化的延续感,增加居住的亲切感和认同感。阳光新城小区内设置的带有编钟的柱,粗犷而富有地方特色。

2)历史文化、生活方式表达法:

新乡地区,夏季气候炎热、持续时间长,冬季较为寒冷,属于四季分明的气候类型。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这种地域、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户外设施。例如因为夏季天气炎热、漫长,老新乡们都有夏夜乘凉的习惯。在暑气渐消的夜晚,晚风习习,大人、小孩,在户外聊天、游戏,男人们下棋,女人们聊天,小孩子捉萤火虫等,不仅疏解了一天的疲乏,更增进了邻里间的了解。可以在居住区中有意识地设置这样的场所,在夏季开展“纳凉”、“棋艺比赛”等活动。

3)乡土植物材料的运用:

植被是构成绿地景观特色、环境氛围的重要元素。大量的乡土植物运用不仅可以突显地方特色,构建良好的绿地生态环境,还能降低绿地建设造价,一举多得。

随着新乡市人们生活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方式的改变,夜间生活的时间增长,对夜间的户外环境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新乡夏季较长,人们也习惯在晚上出游、纳凉,在地方的居住区环境设计中,除了交通照明外,也应该在主要的活动场地上着重考虑夜间照明,提高居住区绿地的使用率。不过居住区环境有着自由的特点,在夜景设计中应该以功能为主、景观效果为辅,突出亲切近人的环境特征,切忌花里胡哨、霓虹闪烁。手法上以“点”、“线”结合,在主要景观节点,结合景观设施,辅以灯光,营造夜晚景观,丰富居住环境的表现力;同时结合道路或者场地的轮廓进行灯光的线性设计。也可以采用把小品设计与灯光结合在一起的手法,例如:灯与柱的结合、灯与座椅的结合、灯光与小品的结合、灯光与水景的结合等。

居住区绿地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物质形态,它的设计要求延续居住生活的亲切、自然、舒适的特点;要求从使用和行为心理的需求出发,细致设计;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有力的政策引导。文中主要以新城小区绿地规划设计为轴心,通过分析新城小区绿地规划设计现状,得出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要思考的问题的启发。

参考文献

[1]方咸孚,李海涛.住区的绿化模式[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2]叶迎君.居住区规划中的城市设计观[J].住宅科技,2006(8):20-23.

[3]姚时章,王江萍.城市居住外环境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8.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 篇八

[关键词] 娄底市居住区;宅旁绿化;空间类型;植物配置

娄底市位于湖南省中部,是我省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发展城市绿化、建设生态良好家园是娄底的不懈追求。经过三十多年来不断努力,娄底市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多项荣誉,现正在努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全国文明城市。通过对园林绿化的不断学习、引进与创新,娄底形成了具有娄底市特点的居住区宅旁绿地的不同形式。本文就此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抛砖引玉,更好地为城市绿化建设服务。

宅旁绿地的含意:居住区内绿地分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其中包括了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

居住区宅旁绿地是居民日常休闲和交往的重要场所,是小区绿化的基础。它作为小区点、线、面绿地系统中面的绿化形式,不但影响小区居民的生活,同时,对整个居住小区住宅建筑起到了美化、装饰、标示的效果,合理地设计宅旁绿地,能使植物与建筑景观相得益彰,而且更利于小区绿地系统整体效益的最大发挥。

一、居住小区宅旁绿地的特点与设计原则

1.居住小区宅旁绿地的特点

(1)贴近居民,适用性强。宅旁绿地是居民家门口的绿地,其与居民各种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通达性和实用观赏性。宅旁绿地属于“半私有”性质,常为相邻的住宅居民所享用。因此,居住小区公共绿地要求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而宅旁绿地则可以由住户自己管理实行自由的绿化模式,多样的绿化管理模式。

(2)绿化为主,形式多样。宅旁绿地通常面积较小,多以绿化为主。宅旁绿地较之小区公共集中绿地相对面积较小但分布广泛,且由于住宅建筑的高度和排列的不同,形成了宅间空间的多变性,因此宅旁绿化要因地制宜,形式要丰富多样。

(3)以老人、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宅旁绿地的最主要使用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和老年人,老人、儿童是宅旁绿地中游憩活动时间最长的人群,满足这些特殊人群的游憩要求是宅旁绿地绿化景观设计首要解决的问题,绿化应结合老人和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配置植物,合理组织各种活动空间、季相构图景观及保证良好的光照和空气流通。

2.宅旁绿地植物设计原则

(1)居住区宅旁绿地种植规划应该和居住区绿化总体规划阶段同时进行,统一规划,种植均匀分布居住小区内部,使绿地指标功能得到平衡,居民使用方便。要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条件,原有树木,并且要特别对古树名木加以保和利用,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地形,适地适树、因地择树。

(2)宅旁绿化应以植物造景为主进行布局。保居住环境的安静,种植绿篱分隔庭园,可降低噪、降尘、挡风等,绿篱的高度与宽度按功能要求决定。利用植物塑造绿色空 间的内在气质,风格宜亲平和、开朗,既要保持格调的统一,又要在立意构局方式、植物选择等方面做到多样化,在统一中追求变化。

(3)植物配置注重景观、生态、社会效益并重,除按常规考虑色相、季相等之外,在人本主义原则下应该更多地将人性化、艺术化、居住区域文化等概念引入到设计思想中。美观、舒适。绿化设计还要注意区域庭园的空间尺度,选择适合的树种,其形态、大小、高度、色彩、季相变化化与附近区域庭园大小、建筑层次相称,使绿化与建筑互相衬,形成完整的绿化空间。在居室外种植乔木时,一般要与地下管线 的铺设结合设计,地下管线尽量免横穿庭园绿地,与绿化树种之间留有最小水平距。乔木与住宅外墙(窗户墙)净距应在 4m 以上。在窗前不宜种植常绿大乔木,以常绿小乔木或落叶树木为好。

(4)充分符合区域场所特点。宅旁绿化应配合区域住宅的类型,居住建筑的平面关系,层数和楼的高低,间距大小,向阳或背阴等不同环境进行设计。居室南面应考虑通风采光的要求,高层建筑的宅旁绿化则要考虑背阴面的特殊要求。

(5)内外绿化结合。装点建筑,整个区域绿地内外互相渗透。宅旁绿化是住宅室内外和区域、庭园内外 自然环境与居民紧密联系的重要部分,室内外与区域、院内外绿化有机的结合时,居民生活在绿色空间,享受大自然的景色。绿化景观与住宅建筑形式协调,使树种的形态、大小、高度、色彩、季相变化与庭院的大小、建筑的层次相协调。注意区域、内外绿化景观的结合过渡,使宅旁绿地与相邻道路绿化,公共绿地的组团绿地、中心游园等小区绿地景观相互渗透,形成良好区域绿化网络整体效果。

二、娄地地区宅旁绿地的空间类型

娄底市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夏长冬短,主要气候特点是炎热潮湿。土质主要是石灰岩红壤,ph值为5~7。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植物种群丰富。

1.宅旁绿地的平面类型

宅旁绿地以绿化为主,绿化率一般要达到95%以上。使用不同的绿化植物材料,采用不同的配置方式构成不同的绿色空间。集中反映了居民的爱好与生活习惯。

(1)树林型:以高大乔木为主形成树林。大多为开放式区域绿地,居民可以在树下活动。管理上简单、粗放。对住宅环境调节小气候的作用比较明显,但缺少花灌木和花草配置。还需配置不同树种,有常绿、落叶,快生长与慢生长,耐阴与喜光,以及不同树型、不同色彩与季相的树种的配置,避免单调。

(2)草坪型。以草坪绿化为主,在草坪边缘适当 种植一些乔木和花灌木、花草之类。这种形式多用于封闭式住宅小区,高级独院式住宅,有时也用于多层或高层住宅。因草坪养护管理要求较高,在居民集中区绿地破坏严重,若管理跟不上,种后两三年就可能荒芜。特点是见效快,后续绿化效果不理想。

(3)花园型。绿化种植与园林小品相协调,在宅间以绿篱或栏杆围成一定范围,布置花草树木和园林设施,色彩层次较为丰富。在相邻住宅楼之间,可以遮挡视线,有一定的隐蔽性,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花园型绿地可布置成规则式或自然式,有时形成封闭式花园,有时形成开放式花园。

(4)棚架型。以棚架绿化为主,采用开花结果的 藤本、蔓生植物,有花、葡萄、瓜豆和可作 中药 的金银花 等,既美观又实用,较受居民喜爱。

(5)庭院园艺型。根据居民的爱好,用马夹子、枳壳或栏杆形成庭院,在绿地中种植果树、蔬菜,一方面绿化,另一方面生产果品蔬菜,供居民享受 田园乐趣。一般种些管理粗放的果树,如桃、李、橘、橙、柚等。一般在城郊乡村区域应用较多。

(6)停车场型。居住区停车位有部分设置在两楼之间,多分布在车行路单侧或两侧。由于停车位的需求数量剧增,两楼间绿地有限,所以停车位铺装和车行道 占用了大量绿地。镶生态草地砖,植物配置设计可以和行道树结合,沿停车场周边种植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花灌木等,用绿篱围合。由于场地周边有绿化带,界限清楚,便于管理。对防尘、减弱噪声有一定作用。封闭式居住区区域停车场绿化除用于计算居住区绿地率指标的停车场按相关规定执行外,停车场在主要满足停车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进行充分绿化。可在车位间隔绿带,宽度均应大于 1.2 m。

2.宅旁绿地的立体空间类型

居住区居民希望在住宅周围的绿地随着住宅建筑的多层化向空间发展,绿化向立体、空中发展,大大增强了宅间绿地的空间范围。

(1)窗台绿化窗台种植池的类型,根据窗台的型式、大小而定,设置的位置取决于开窗的型式。最简单 的窗台种植是将盆栽植物放在窗台上。可用于窗台绿化的材料较为丰富,有常绿的、落叶的,有多年生的与一、二年生的,有木本、草本与藤木的。根据窗台的朝向等 自然条件和住户的爱好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和品种。由于盆栽植物种植更换方便,窗台鲜花络绎不绝,五彩缤纷。楼 门入 口的雨棚顶也是居民乐于展示花卉的场所。

(2)墙面绿化。墙面绿化是一种占地面积少而绿化覆盖面积的绿化型式。墙面绿化要根据居住区的 自然条件、墙面材料、墙面朝 向和建筑高度等选择适宜的植物材料。墙面绿化植物材料绝大多数为攀缘植物。经实践证明,墙面材料越粗糙,越有利于攀缘植物的蔓延与生长,反之,植 物的生长 与攀缘效果较差。为了使植物能附着墙面,可用木架、金属丝网辅助植物攀缘在墙面。墙面朝向不同,适宜于采用的植物材料也不同,一般来说,朝南朝东的墙面光照充足,而朝北朝西的墙面光照较少。要因地制宜,如在朝南墙面,可选择爬山虎等,朝北的墙面可选择常春藤等。攀缘植物的能力不尽相同,根据墙面高度选择应的植物种类。高大的多层建筑墙面可选择爬山虎等生长能力强的种类,对低矮的墙面,可种植常春藤等植物。

堆砌 花盆可种植非藤本 的各种花卉 与观赏植使墙面构成五彩缤纷的植物群体。在市场上可选购到各色各样的构件,砌成有趣的墙体表面,让物茂密生长构成立体花坛,为建筑开拓新的空间。

三、娄底宅旁绿地植物配置普片存在的问题

1.绿化景观单调,植物配置过密

许多小区绿化仅以常绿树种、观形灌木、绿篱、草坪相配置,只有绿叶而没有鲜花与芳香,缺少季相、色彩及层次的变化。同时,为了追求即时的效果,常采用密植手法,一段时间过后,植物就变得很密集,影响了通风和采光,同时空间变小也让人产生压抑感。

2.植物配置主次不分,实用性不强

植物配置过于追求种类,过于杂乱,致使景观特点不突出,从而忽略了主调树种。同时,注重了植物的复层搭配的景观艺术效果,却忽视了为游人,特别是老人、儿童创造游憩活动空间的实用功能。

3.树种选择不当,后期养护不到位

对植物的生态习性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不够,使种植地配置的植物生长和景观表现效果不理想。绿地内草坪和绿篱疏于修剪,难以形成良好的景色。病虫害防治滞后,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或死亡。

四、娄底宅旁绿地植物配置应注重的问题

合理的植物配置既要考虑到植物的生态条件,又要考虑到植物的观赏特性,既要考虑到植物自身美,又要考虑到植物之间的组合美和植物与环境的协调美,还要考虑到具体地点 的具体条件。

1.乡土树种和通过引种种植成功的树种为主选树种,乔灌结合,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适当地配植 和点缀花卉草坪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环境,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

2.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变化,创造出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打破建筑群体的单调和呆板感。

3.植物的种类不要繁多,但也要避免单调,更不能配置雷同,要达到多样统一。绿化树种避免选择带刺的或有毒、有味的树木。在儿童活动场地,要通过少量不同树种的变化,便于儿童记忆、辨认场地和道路。

4.在栽植上,除了需要行列栽植,一般都要避免等距离栽植,可采用孤植、对植、丛植等方式形成人工 自然树群,除绿篱外不采用规则式修剪,使植物群保持 自然体态。适当运用对景、框景等造园手法,创造出丰富的绿地景观。

5.在种植配置中,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色彩组合与协调,通过植物叶、花、果实、枝条和干皮等显示的色彩,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为依据来布置植物,创造季相景观。

6.宅旁绿化由于周围建筑物密集而造成遮阳阴部位较多,要多选择种植耐荫植物,保证阴影区域的绿化效果;如珊瑚、罗汉松、竹柏、桂花、含笑、杜鹃、六月雪、海桐等都是喜荫或耐荫植物。结合宅旁绿地空间狭小的特点,合理应用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如五叶地锦、爬山虎、九重葛、紫藤、等。住宅建筑南向窗前,以低矮灌木和枝叶疏朗的落叶中小乔木为宜,满足低层住宅对通风采光的要求。

7.宅旁绿化要多应用多年生花卉地被,可一次植,多年观赏;要装饰性强;观赏价值高;宅旁绿化植物应选择当地生长健壮、抗性较强、土质适宜、适应性强、粗放管理的优良树种,以减少后期养护管理成本。

8.在连接入口的通道,可形成台阶式、平台式和连廊式绿化形式,让居民一路由绿色、花香送到家门口。利用香花植物造景。很多植物特别是花卉开花的时候都会散发出香味,会吸引居民的注意,产生一种回归大自然的强烈感觉。

9.墙基、角隅的绿化,使垂直的建筑墙体与水平地面之间以绿色植物过渡,如麦冬、葱兰、岩石杜鹃等,角隅栽植珊瑚、凤尾竹、棕竹等,使沿墙处、屋角绿树茵茵,打破呆板、枯燥、僵直的感觉。

10.停车场应选择种植干直、冠大、叶茂的乔木,成浓荫,适宜人和车停留。树木间距应满足车位的通行、转弯、回车半径的要求。树木分枝点的高度应满足车辆净高要求,微型和小型汽车为2.5 m,大型和中型车为 3.5 m,自行车停车场也应充分利用树荫遮阳防晒。庇荫乔木枝下净高应大于2.2 m。

11.后期管理养护是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工程效果的维持和巩固。园林绿化工程具有周期长,维护费用大,修剪工作繁琐的特点,俗话说是,三分植、七分管。管理和养护是园林绿化工程长期发挥优质效能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宅旁绿地,分布面广,人员活动频繁,是住宅去绿化地的焦点,要求更高。因此对宅旁绿地的保护和定期浇水、施肥、修剪。实行严格的奖励惩罚制度。比如 统一建档,划分责任区,责任分户、到人。

参考文献

[1]沙篯孙.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内部资料)

[2]尹吉光.图解园林植物造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何 平,彭重华.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4]谭伯禹等.园林绿化树种选择,1980.4

[5]龚玉子.城市立体绿化中植物配置模式与培育技术.湖南林业科技,2003(1)

9.居住空间设计中的虚耗现象论文 篇九

此时中国的居住空间设计更像是美感竞赛的展演场,文化、经济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和驱动,“以虚耗为荣”的观念急速滋长,使室内设计的淘汰时间缩短,更新速度增快,这些,都连锁带来了资源的不正常浪费。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时尚浓度虚高,民间的审美取向被诱导,居住空间设计的虚荣意义大于生活意义

这一点,与众多媒体所反复宣传的“品味”“品质”“情调”等众多生活概念不无关系,在媒体和大众眼中,要描绘出这样的生活图景,消费,是通往美好生活之路的必经途径,而消费的多少以及消费的频率,则也直接影响着个人在时尚阶梯上攀爬的高度以及个人的社会地位。

(二)大部分设计师缺乏深度思考和研究,而一部分设计师

又自我表现欲过强对效益的兼顾,使得设计师的独立创作欲望减弱,为提高效率,往往借助时尚概念对设计作品进行包装和炒作,以短时的视效刺激来投民所好。这些设计作品也常为半成品,即设计伊始设计师并不是研究客户的真正需要,而是研究当下在流行什么,借其形来进行美学的重构,设计成品往往效果炫目时尚感强,但由于是通过审美过程中的瞬时审美来短时刺激使用者,所以使用者在空间所形成的愉悦也将是暂时的,所以时过不久,当新的流行风潮出现后,使用者对于自己的居住空间将产生审美疲劳,产生强烈的更新欲望。另一部分的设计师,他们有深度的研究,有,但设计的完成品却又更像是设计师个人美学立场的炫耀。他们借着客户的财力平台来搭建个人设计创作的乌托邦,为实现预想效果,大量资源被消耗在对与居住的本质关系不大的实体形态的矫饰上。

(三)第三方行业的推手作用

藉民间的虚荣冲动和设计师方的暧昧态度,由此衍生的诸如材料、施工、装饰品等第三方行业便可名正言顺地将商品的价值与价格或多或少地分离开来,由此产生的那部分虚价,则可以称为是人们为虚荣所付出的代价。而由于流行更新的速度增快,材料、施工、装饰品的换代速度也增快,在质量方面难以保证,产品的折旧时间缩短,就设计和时间而言的“经典”产品不复存在。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直接的后果便是将中国的居住空间设计推向浮华的浪尖,徒有其表,而内容中空。然即便是有内容,也仅仅是在无数的“主义”“风格”中信手拈花,虽然可粲然一笑,瞬时可博取众彩,久而却是品不出其味的,细究其中症结,关键应是在于缺乏历史脉络,描述亦过于浅白,根基不稳,深度不够,难免辞不达意,或是笔已尽而意未远。

二、解决之道——给居住盛宴“降温”

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首要的方法是“降温”。重点要给大众降温,给设计师降温,第三方行业的温度自然就会随之而降。其次是明确自身的职责。大众、设计师、第三方行业都应如此。大众也有责任吗?有的!这是共建节约型社会、绿色生活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大众需要清醒的明白自己所需要的是哪种切实可行的节约型的住居形式,设计师需明白自己该为大众营建哪种切实可行的节约型的住居形式,而第三方行业则应明白自己该为住居提供哪些切实可行的节约型住居辅助构件。其三是增强大众、设计师、第三方行业的延时观念。这里所提的延时,对于大众和设计师而言,是指一种审美上的延时观念。对于第三方行业除了指审美的延时观念外,也指其产品在使用寿命上的延时。对于第三方行业而言,产品美学品质的提高有目共睹,这本是无可厚非之事,但其使用上的“短命”却是节约的硬伤。一方面原因在于设计风潮的更替脚步急速加快,决定了附属产业推出新品的间隔缩短,很多住居构件还未进入报废期却在形式上就已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原因则在于大机器生产时代构件本身的质量经不起时间的磨砺,使用寿命较传统的手工工艺年代短了若干年。解决此问题,一方面需要设计行业对于设计风潮的理性思考以及对风潮与风潮之间平稳过渡的合理引导,另一方面,更需要第三方行业提高制作工艺和增强责任感。

三、结语

10.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 篇十

关键词:艺术理论论文发表,发表艺术理论论文,艺术理论论文投稿

绪论

从xx世纪起,随着世界工业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建筑的材料多以钢筋、水泥、玻璃等为主,它们虽然有很多优点,比如功能上、批量化生产上的等,但是它们也存在很多缺点,比如冰冷感、生硬感等,由于当代城市整个大环境都是冰冷、生硬的氛围,很多人开始反感这样的环境,温暖、柔和、舒适的室内装饰便成为了弥补这些遗憾的有效途径,于是人们便开始研究偏柔软、温暖性质的装饰材料,布料就是其中之一,它对营造温暖、柔和、舒适的室内环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当代室内居住空间设计中,设计师运用布料来反冲社会大背景的冰冷,无疑会受到当代人的欢迎。

布艺及居住空间概述

布艺:在布料上进行艺术创作,可以进行刺绣、染色、绘画、剪切等等多种方式,把色彩、透视、质感等通过技术手段与布料的结合,形成各式各样,百花争鸣的布艺,布艺在室内空间中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增强了空间的实用性及舒适性、艺术性。居住空间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空间,可以完美的演绎人的一生经历,安抚焦躁不安的心灵,它是人一生中最安全的避风港湾和最美好的驻足地。

一、布艺在居住空间中的作用

1、布艺在居住空间中的装饰作用

布艺在室内空间中的不同运用,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赋予空间不同的文化内涵及塑造空间不同的视觉效果,布艺在居住空间中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比如偌大的客厅空间地面上的一块鲜艳的地毯,它可以把人的目光吸引去,使空间中有一个视觉焦点,使人的眼睛有一个落点,在空间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装饰作用。

2、布艺在居住空间中的调整作用

由于当代建筑材料多数都是硬质材料,比如钢筋、水泥、玻璃、金属等,室内空间也就充满生硬、冰冷感,在这样的背景下,急需要有能够起到调整空间冰硬的装饰材料,布料就是其中很好的软化空间的装饰材料之一,由于布料的属性:柔软、温暖、亲切等,它成了软化硬质空间装饰材料中的香饽饽。由于建筑空间的力学结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空间的视觉效果,很多室内空间都有一些缺陷,现在设计师充分运用布艺的调整作用,来改变空间的不完美,因为织布的随意性大,且与现代技术的无瑕疵结合,受到了很多设计师的青睐,运用布艺可以塑造出各种各样的视觉效果,为室内空间的完美视觉效果起到了调整的作用。

3、布艺在居住空间中的分隔性

比如:在当代居住空间卧室的床上,根据床的形状在它的上方设计一个帷幔,当把帷幔放下来时,它就分隔开了床的空间和其他空间,同样的道理,布艺在居住空间的其他地方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来分隔空间。

4、布艺塑造居住空间的系列性

东方与西方,中国与美国,汉族与苗族等各个地区、国家、民族因为自己的传统文化及习俗的不同,各自的喜好也不同,布料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在布料上加入各个地区、国家、民族自己的文化元素,再来进行装饰室内,可以形成不同的系列,营造不同的意境及文化特色。

5、布艺塑造居住空间的整体性

世界人类文明有几千年的历史,遗留下来了很多个设计风格,每一种风格都有自己特定的风格元素,比如地中海风格就是蓝色的与白色的格子相间,我们可以在布料上把各种风格的元素运用技术的手段表现出来,再运用到室内空间中,可以很好的强化室内设计的整体性。

二、布艺在居住空间中的应用

从古至今布艺在居住空间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当代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布艺在居住空间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所营造的氛围对人的身心起到了巨大的益处,设计师要更加注重在新世纪用它新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居住空间的情感、思想及文化。

1、布艺在客厅中的应用

客厅中的沙发套、地毯、窗帘等都是布艺在客厅中的应用,有了这样一些大面积的布艺在空间中,给人带来亲切感、舒适感,在这些布艺上用现代技术施加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平面视觉元素,来塑造不同的空间视觉效果,为一个家庭的重要空间添砖加瓦,体现居住着的爱好及品味。

2、布艺在卧室中的应用

卧室是提供人休息的空间,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普遍较快,卧室是给人减压放松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空间,卧室中的床上用品、地毯、窗帘等都是布艺在卧室中的应用,布艺大量在卧室中运用,可以很有效的给人身心放松及带给人温暖感。

三、布艺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11.园林绿地中道路规划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园林,绿地,规划,道路

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人体的脉胳一样,贯穿于主园各景区的景点之间,它不仅导引人流,疏导交通,并且将园林绿地空间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因此,园路的规划,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的合理与否,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合理,对园林绿地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园路的类型

园路的基本类型有:路堑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其性质功能将园路分为:

①主要园路:联系全园,是罗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6m。

②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宽度2-4m。

③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双人行走1.2-1.5m,单人0.6-1m,如山上、水边、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④变态路: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还有很多变态的路,步石、订步、休息岛、礓、礤、踏级、磴道等。

2、功能与特点

2.1 组织空间,引导游览

在公园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其中浏览程序的安排,对中国园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将设计者的造景序列传达给游客。中国园林不仅是“形”的创作,而且由“形”到“神”的一个转化过程。园林不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境界”,而是创作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游人所获得的是连续印象所带来的综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积累,而在思想情感上所带来的感染力。这正是中国园林的魅力所在。园路正是能担负起这个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自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它能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

2.2 组织交通

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过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2.3 构成园景

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除以之外,园路还可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和改善园林小气候。

3、园路规划原则

3.1 园路在园林中的尺度与密度

园路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路是走出来的”,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相反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

3.2 园路的布局

3.2.1 平面成形布局

风景园林的道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系统,它具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点。自然式园林绿地常见的园路系统布局形成多为套环式、带带式和树枝式三种。

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园路多表现为迂回曲折,流畅自然的曲线性,中国古典园林所讲的峰回路转,曲折迂回,步移景异,即是如此。园路的自然曲折,可以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观,在私家园林中,由于所占面积有限,园路的曲折更使其小中见大,延长景深,扩大空间。

3.2.2 立面成形布局

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收放宽度尺寸,采用变断面的形式进行立面上的布局。例如:北京香山、沿蹬道攀登可以发现,不同转折处有不同的宽狭,而且在中途还没有过路亭。另外在许多园中,设置坐登、椅子园路外延边界,除此之外,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这样宽狭木,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3.3 园路路口规划

园路路口的规划是园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规划式园路系统和自然式园路系统的相互比较情况看来,自然式园路系统中则以三岔路口为主,而在规划式园路系统中则以十安路口比较多,但从加强寻游性来考虑,路口设置也应少一些十字路口,多一点三岔路口。

道路相交时,除山地陟坡地形之外,一般场尽量保用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时斜交角度如呈锐角,其角度也尽量不小于60°。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绿地。锐角部份还应采用足够的转弯半径,设为园形的转角。路口处形成的道路转角,如属于阴角,可保持直角状态,如属于阳角,应设计为斜边或改成圆角。

要有景点和特点。在三叉路口中央可设计花坛、花舌等,要注意各条道路都要以其中心线与花坛的轴心相对,不要与花坛边线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状,应与中心花坛的形状相似或相适应,具有中央花坛的路口,都应按照规划式的地形进行设计。

3.4.1 园路与水体

中国园林常常以水平为中心,则主干道环绕水面,联系各景区,是较理想的处理手法。当主路临水面布置时,路不应该是始终与水面平行,这样因缺少变化而显得平淡乏味。较好的设计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的景色和功能景色,使主路和水面若即若离。落水面的道路可用桥,堤或汀步相接。

3.4.2 园路与山石

在园林中,经常在园林两侧布置一些山石,组成夹景构成景色,要有一种幽静的氛围。在园路的交叉路口,转弯处也常设置假山,而能疏导交通,又有起到美观的作用。

3.4.3 园路与种植

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与两旁绿化种植相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就是我们所说的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在园路的转弯处,可以利用植物叙强调,比如种植大量五颜六色的花卉,即有引导游人的功能,又极其美观。

4、园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现代园林中,由于设计师或某些个人主线,将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埋成一马平川,使园路失去立面上的变化,或将平在堆成“坟堆”强硬的使园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

4.2 园路布局形成有自然式,规划式和混和式三种,但不管采用什么园路形式,最忌讳的是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

4.3 园林绿地规划中园路所占面积,比例不适应,造成交通不便,造成人们行路挤占绿地现象。如:北京西单广场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中的广场,每天人流都很多,但其中设计中绿地草坪战坪占有很大的面积,园路穿插其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游人难免要踩踏草坪,影响景观效果。相反,某些规划设计中,又过多规划园路,形如蜘蛛网,不仅影响景观效果,同时给建筑投资也加大了负担,还于生态不利。

4.4 某些园路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夹角太小,未考虑转弯半径。人们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量太多(如四、五条),造成人们在路口交叉处无所适从的现象。

4.5 某些园路在与环境的处理上,不是很适宜。如与园形花坛相切,建筑物入口集散广场处,相交路口偏重量一侧,道路与水体驳岸紧贴布置等。

5、结束语

5.1 严格执行规划规范,合理布置园路所占面积,满足园路功能要求。

5.2 遵循道路规划设计原则,协调道路规划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12.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 篇十二

1 人性化设计的概念

设计师在对使用者作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在设计实践中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服务对象的行为、生活和情感,细致入微地分析其生理需要、心理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因地制宜、扎扎实实地让每一个设计与环境、人的活动需求相结合,创造一种能让人们感到舒适和美观的居住环境,使人们的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丰富、人性更加完善。

2 人性化设计的研究内容

2.1 行为活动的物理空间需求

物理层次的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尺度宜人的空间;适度围合或开敞的空间;宜人的物理空间环境,如声环境、光环境和热环境等;安全、方便的活动设施;考虑不同情况的人群需要,设计无障碍设施、儿童游乐场、动静分区等。

2.2 人的思维活动的心理层次需求

收理需求是对景观的心理感知,是一种思维的过程,心理感知是人性化景观感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无论夕阳、清泉、急雨、蝉鸣、竹影、花香都会引起人的思维变化,引发心理感知[2]。主要的心理层次包括视觉形象带来的愉悦感;对场所的认同感;获取更多的信息;社会历史的延续等。

3 以邯郸市鸿基花园居住小区绿化设计为例

3.1 小区概况

邯郸市鸿基花园项目位于邯郸市区中部,人民路以南,朝阳路以北,郝庄巷和曙光街之间,总用地面积约5.9 hm2。项目所在地块东西长约270 m,南北最长部分约280 m,地势平坦。

3.2 小区绿地总体规划原则

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促进亲情及邻里交流,传递人文气息,塑造环境幽雅、文化内涵丰富、个性鲜明的人性化住区。

3.3 小区绿地景观设计目标

一是居住区景观中可以容纳不同居民同时发生的不同活动(如散步、休息、聊天、等待等);二是提供使用者流畅、舒适、便利、无障碍且安全的步行空间;三是提供使用者舒适、安静、无障碍且安全的休憩空间;四是提供实用有趣、视觉焦点的景观环境:五是提供宜人的植物景观。

3.4 小区内各类型绿地的人性化设计

3.4.1 小区中心广场的设计。

中心广场是居住小区的重要标志,把广场设计成为交往中心、娱乐中心、健身中心、游憩中心,以满足居民大型群体活动。在鸿基花园项目中,从功能出发,将健身广场(包括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儿童活动场地(包括沙坑、攀爬墙、戏水池等)、林荫树阵广场、国际象棋图案铺装及景观小品、螺旋形铺装广场、弧形花架、宿根草花花镜等景观要素,遵循动静分离、分区明确、适度围合、边界开敞的原则合理布局。运动空间开阔平坦、无障碍物;儿童活动区铺装图案柔和流畅、铺装形式新颖、色彩丰富、设备及材质安全舒适;树阵广场以极富动感的一组倾斜平行线为构图背景,树阵下灵活分布仿树桩桌凳,为居民提供了充足的休闲空间。汀步石与卵石小路巧妙穿插,把各分区空间连接为一体,空间的区分与限定自然具有现代感。动静分区相隔却相见,创造轻松、休闲的感觉。动区设置在中央,静区在边缘,这符合人的心理习惯,中心意味着众所瞩目,是演员的位置,边缘意味着不受注意,是观众的位置,在中心的活动者为在边缘的活动者提供了可供观赏的活动景观。开敞的边界不仅满足了人们“看与被看”的心理,而且会吸引人们参与其中,使自发性的活动变成社会性的活动,从而促进了人们的交往。

3.4.2 小区组团绿地的设计。

组团绿地属于一种居住区内贴近居民生活的开放空间,是居民最接近的休息和活动场所,主要供住宅组团内的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使用。为建立居民的社区认同感、促进邻里交往、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给居民以归属感和领域感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3]。组团绿地离居民居住环境较近,居民步行几分钟即可到达,便于使用。因此,组团绿地就成为居民主要的活动场所,在视觉和使用上成为居民环境意向中的“邻里”中心。在使用上,组团绿地应有较多的活动面积,以便于居民活动;从视觉层次上看,组团绿地应具备作为组团中心所应有的标志与象征。

在鸿基花园项目组团绿地的空间分隔上,注重以虚隔为主,达到空间彼此联系与渗透,造成空间深远的错觉。在空间的界定上,多采用稀植树木、空廊花架、漏窗矮墙等划分空间,使居民透过树木、柱廊、窗洞等的间隙透视远景,造成景观上的相互联系和渗透,从而丰富了景观层次,曾加了景深。组团内的小广场以休闲为主,多采用不规则、小巧灵活的构图方式。小广场外延的折线构图使植物景观与小区硬质景观之间相互穿插,更富生气,更显休闲。组团绿地不宜建许多园林建筑小品,应以绿化为主,在适当位置设置桌、椅、简易儿童游戏等设施。园内休息亭用以遮阳和休息,亭的尺度大小适宜。装饰性小品造型设计力求新颖、有特色、具有识别性,这样既加强了小区组团的识别性,又对组团绿地的整体风格起到了烘托作用。设立了多处赏景点,有意识地安排不同透景形式、不同视距及不同视角的赏景效果。绿地内所设的一亭、一石或一张座椅都讲求对位景色的观赏性。对面积大一些的绿地空间,注意节奏的变化,达到步移景换的观景效果。在园路的设计中,作到迂回曲折,延长游览路线,增加空间深度感。

3.4.3 小区宅旁绿地的设计。

宅旁绿地也称宅间绿地,是最基本的绿地类型,多指在行列式建筑前后两排住宅之间的绿地,其大小和宽度决定于楼间距,一般包括宅前、宅后以及建筑物本身的绿化,只供本栋居民使用。宅旁绿地对居民的居住环境影响最为直接,是居住区绿地内总面积最大、居民最经常使用的一种绿地形式,尤其是对学龄前儿童和老人。宅旁绿地的布置应以绿化为主,在充分利用绿地面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植物的造景功能。

在鸿基花园项目中的植物配置上,讲究成群成片栽植,追求自然群落达到郁郁葱葱的效果。为使植物各展其姿又密而不乱,宜讲求植物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草皮、地被、灌木、小乔木、大乔木等,配合地形,围合出丰富的绿色空间。同时注重植物空间的营造,应用与视线高度相齐的高灌木或矮乔木,配合地形的塑造形成理想的绿色屏障。目之所及,皆为层层绿色,使人倍感亲切、舒适,对坐于其中聊天、交往的人们可避免了来自低层住宅的视线,消除“被看”的忧虑,有一定的私密性,而且低层的住户也可屏障外面的视线。植物与建筑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不影响低层住宅的通风和采光。

3.4.4 小区道路绿地的设计。在鸿基花园项目设计中,充分

考虑小区整体空间布局和道路路线的协调性,把设计重点放在小区入口处。因为入口是小区的门户和标志,既是一个点景观,又是一个景观序列。通过入口及站在入口处视域范围内景观的组织,应形成一种优质的景观形象,给居住者以归属感和认同感。基于此,在不影响人流和车辆通行的前提下,重点布置一些装饰性绿化,并搭配一些建筑小品,不仅可以突出小区的入口氛围,还能体现小区的文化品味。在小区的主干道绿化上,行道树的栽植应考虑到行人的遮荫与交通的安全,在交叉口及转弯处,依照安全三角视距要求,保证行车安全。此三角区内不种体型高大的树木,只适当采用不超过0.7 m的灌木、花卉与草坪等。

3.5 小区内雕塑小品的设计

设计时考虑与整体环境有机结合,根据空间容量确定体量与尺度,而不追求重大体积与高大形体,以便与环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4]。为在居住区创造独特的风格,加强视景的连续性,雕塑小品应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统一的题材。另外,雕塑作为庭院景观的点缀,无需华丽、气派,而是更多地关注生活气息的渲染。运用传统造园手法,在庭院中引入比例协调、体量适宜、小巧别致的亭、廊等建筑小品,能给人带来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享受。

3.6 小区内水景的设计

水是大自然中最壮观、最活泼的因素,其风韵、气势及流动的声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遐想。自然的水渠、小溪、池塘、跌水和喷泉,总能给儿童带来新鲜与刺激,并让他们能学习到自然环境和生命的知识,并开展多样的水上活动。但由于水体养护和安全隐患的问题,游戏场地普遍缺少玩水的地方。基于此,在气候和养护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设置戏水池,保证水质清洁,水深不宜超过35~40 cm。为防止摔跤,湿滑区域的边界处采用了防滑材料并加以固定。同沙台区域一样,该区域也设有座位,以便成人监督儿童玩水。在不便设置水体的场地,通过桥、石墩、汀布、沙、蓝色的马赛克铺装、水生生物的图案等让儿童产生水的联想。在庭院中布置小桥流水,设置喷泉、水池,通过动静皆宜的景观设计,形成视线或观赏的焦点,在展示庭院空间层次与序列的同时达到情与景的交融。

4 结束语

人性化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的追求的目标,是设计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人们对设计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无论居住小区景观以何种形式和面貌出现,人性化都要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不同的景观设计方法类型都将在人性化设计的理念下进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居民居住环境的关注和研究,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将渗入到小区景观设计每一个环节,创造主谐的人文景观,居住环境将充满了生理、心理、社会层面的关怀。

摘要:在探讨居民的心理规律与行为特点的基础上,以邯郸市鸿基花园居住小区绿化设计为例,提出了各类型绿地空间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及方法,从而使人与景观有机融合,创造出适合人们居住的人性化空间环境。

关键词:居住区绿地,人性化设计,鸿基花园,河北邯郸

参考文献

[1]王绍增.城市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上一篇: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第一封信下一篇:青岛版数学听课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