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运会活动安排

2024-09-18

校运会活动安排(共11篇)

1.校运会活动安排 篇一

校运会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

深化我校艺术教育特色,展现全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充满斗志的活力。增强全体师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凝聚力,融洽师生感情,提高我校学生的田径运动技术水平,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活动时间

~年11月14日—11月15日

三、活动地点

xx学院足球场

四、活动主要内容:

(一)开幕式进场仪式

(二)运动会

各项比赛项目

体操比赛、运动比赛

男子:100m、200m、400m、800m、1500m、3000m、110m跨栏、4*100m接力、4*400m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标枪

女子:100m、200m、400m、800m、1500m、3000m、110m跨栏、4*100m接力、4*400m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标枪

(三)闭幕式

五、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负责人:

组长:

六、工作分配

后勤组

组长:

成员:

任务:

1、购买物品、药品_附清单(生活部)

2、大本营布置(组织部)

3、供给饮用水(生活部)

4、保管系旗(生活部)

5、学生三会干部签到(秘书部)

6、校运会期间各班的考勤与维持大本营秩序(自律委员会)

7、负责钉鞋、帽子的登记发放(学习部)

8、负责大本营卫生监督、保洁(生活部)

9、物资补给(生活部)

10、成立救护队(勤贷部+青协)

(1)药品保管

(2)提供运动员热身药品

(3)照顾受伤运动员

注:任务1~2应在校运会前完成;工作完成后的部门归于机动组,协助其他组完成任务。

宣传组

组长:

成员:

任务:

1、海报、横幅(宣传部)

2、卡纸制作(用于为运动员打气)(宣传部)

3、组织拉拉队(文娱部)

4、成立通讯小组(秘书部)

5、在小黑板抄写当天比赛项目与参赛选手(宣传部)

6、写通讯稿(秘书部)

7、为运动员打气(文娱部)

8、收集获奖名单、统计成绩(学习部)

9、当天比赛结果公布(宣传部)

10、运动会结束后公布获奖名单(宣传部)

注:任务1~4应在校运会前完成;工作完成后的部门归于机动组,协助其他组完成任务。

体育组

组长:

成员:

任务:

1、体操队排练

2、联系运动员、运动员签到

3、通知比赛项目

4、引导运动员检录

外联组

组长:

成员:外联部全体成员

任务:

1、负责与商家洽谈经费、赞助物资

2、负责完成商家的要求

开幕式:文娱部

体操比赛:体育部(女生3人)

运动比赛:体育部(男生2人)

注意事项

1、各部门将需要用的物品清单叫给生活部;

2、生活部要在校运会前把所有物品买回来,并要在物品欠缺时及时补给;

3、宣传部要在校运会前出海报、准备宣传横幅,为运动员打气的卡纸要在校运会前制作好;

4、通讯小组需提前准备部分通讯稿;

5、大本营布置:桌子15张与椅子30张(通讯员)、08级各班同学座位区、运动员座位区、挂横幅;

6、饮用水、杯子要准备充足;

7、拉拉队要提前组织,比赛开始后要求做到不能落下任何一个项目没人打气

8、比赛分上午、下午,08级各班同学要在比赛开始前和比赛结束后在大本营坐好,考勤完按宣布的要求(观看比赛或比赛结束可以离开)行动;

9、大本营关乎我们系的形象,所以校运会期间一定要做好大本营的卫生保洁;

10、钉鞋和帽子一定要登记好哪个班、哪位同学拿了,比赛结束后收回;

11、为了便于大家知道我系运动员比赛项目和时间,比赛当天要在小黑板公布所有项目和时间;

12、救护队要保管校运会所用药品,提供药品给运动员用于热身或处理伤患,照顾受伤运动员,要了解常用的救护方法,对于受伤严

重的运动员要找学院医疗队处理

13、获奖名单和比赛成绩要及时登记、统计,便于大家知道我系成绩;

14、当天比赛结束要在宣传橱窗公布我系运动员的获奖信息

15、校运会结束后要汇总获奖名单,公布我系校运会成绩。

注:校运会期间所有学生三会干部都要到场,秘书部负责考勤签到;无故缺勤者要在全体会议上公开点名。

2.校运会活动安排 篇二

电子车证RFID系统广泛运用于深圳大运会的开闭幕中心场馆、主要竞赛场馆、大运村及周边场区、深圳大运会主干道的智能交通管理, 既保证了大运会相关活动有序开展所需的路网通行环境, 也使大运会期间城市道路系统的压力减至最低。据悉, 大运会结束后, 该系统继续服务于深圳的平安城市和智能交通建设。

电子车证的工作原理是依托车牌识别系统, 在通过大运会场馆周边道路布设固定式基站采集点, 而且构建以RFID (射频识别) 技术, 实现远端查验系统, 全面提升对大运服务车辆的管控能力和查验效率。安装电子车证的主要目的是对所有大运车辆进行精确的管理, 通过电子车证快速、精确地识别大运车辆, 提高查验效率和定位功能, 防止非法车辆闯入大运禁区, 同时及时掌握车辆的运行状况。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研发的电子车证系统中, 每张RFID标签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不可修改的UID号码, 具有无可比拟的仿伪性能, 还可以把车辆号牌和车证信息等加密写入RFID标签中, 提高防伪水平并防止车证借用现象。在车辆出入场馆时, 通过RFID读写设备对车辆身份进行识别检验, 保证持有有效证件的合法车辆顺利、快速通过, 从而提高大运会竞赛场馆的车辆管理效率和安全性能。

中国航天科工电子车证系统适应深圳大运会场馆及其周边区域的汽车道路交通秩序管理需求, 满足保障车辆畅行和交通安全的需要。该系统主要完成对大运会竞赛场馆周边一定区域内主干道的车辆进行监控, 对进入所有竞赛场馆、大运村、大运会国际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安保周界的车辆进行停车证件查验的功能。通过这套系统实现了大运会筹办和举办期间的车辆监管, 形成综合性、组织型交通监管模式, 保证大运会安全顺利举行。

当前, 智能交通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 信息化在国际大型赛事中的应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从3G上网、视频直播一直到如今的智能交通, 大型赛事正是信息服务业展现实力的最好舞台。

RFID与智能交通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英文缩写, 即射频识别, 俗称电子标签。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操作快捷方便。而将RFID射频识别技术运用在汽车上, 可以实现高速运行的车辆及时“被感知”, 相关数据能够实时采集、整理和分析, 有效解决车辆自动识别、动态监测及流量精确预测等问题。

3.校运会活动安排 篇三

关键词:女子标枪;张莉;赛前训练;亚运会;赛前减量

中图分类号:G8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1-0075-06

Abstract:Most athletes, coaches and sport scientists are aware of the key role of the taper in the preparation for competition, but few are certain about the most suitable tapering strategies for their individual needs.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tracing and interview, an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tapering training arrangement of female elite javelin thrower Zhang Li.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ports training, the arrangement of strength, work load, technique and training lessons are detailed, and the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female elite javelin throwers are summariz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duration of the taper for Zhang is about 15 days, tapering model belongs to exponential taper (slow decay); during taper training stage, training content is consistent with pre-competition, only with specific training method is reduced; the training load during tapering stage shows that training volume i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raining intensity is going up steadily; training content mainly includ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throwing lessons and specific strength training, comprehensive lesson keep stable, specific strength lessons decreased by 13%, throwing lessons increase by 18%, meanwhile, training quality is a key parameter to achieve good performance for Zhang.

Key words: female javelin; Zhang Li; pre-competition; Asian Games; taper

赛前训练是运动员在参加重大比赛前,为创造优异成绩所做的专门性训练过程[1],而作为重大比赛前的一个重要阶段,赛前减量训练无疑会对比赛起到决定性作用,成为教练员训练计划中对运动员表现具有决定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内外许多教练员、运动医学研究人员都致力于推动运动员适应性以及训练负荷以求在重大比赛中表现出最佳水平,一个良好的赛前减量训练计划可以使运动员在前面训练中所产生的生理及心理适应得到最佳释放,甚至促进运动员产生进一步的适应[2]。近年来国家女子标枪队员在外教带领下不断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仁川亚运会张莉以65.47米夺得冠军,吕会会以66.13米成绩获得北京世锦赛银牌。本文通过对优秀标枪运动员张莉赛前减量训练进行跟踪,对教练员的训练理念进行访谈,对其赛前训练内容、负荷、训练方法等进行详细描述,以求为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的赛前减量阶段安排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有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张莉在亚运会赛前训练安排作为研究对象,对赛前减量阶段力量、技术、方法手段以及训练负荷进行总结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http://www.iaaf.org/home、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等以“赛前训练”“赛前减量”“标枪训练”“javelin”“pre-competition”“taper”等作为关键词搜集已有文献资料,另对外教霍恩执教下的运动员赛前训练计划、训练数据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1.2.2 跟踪法

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以及深入了解赛前训练,在国家队训练期间跟随外教及其运动员进行训练,在此期间积累的大量的赛前训练信息、外教训练理念、运动员状态等都对本文的撰写提供直接的资源。

1.2.3 访谈法

据本文的研究需要,主要对外教霍恩、有关专家、领队及运动员进行访谈,访谈的内容主要为赛前减量训练理念及赛前减量训练安排等方面。

2 研究结果

2.1 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张莉基本情况

张莉1989年出生于青岛,2001年开始在青岛体校进行标枪训练,2003年进入职业队进行训练,2004年入选国家队(表1),2006年至今开始进入八一队进行训练。2008年和2012年张莉分别参加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从训练至今张莉共经历了5名教练,2011年底张莉由外教克劳斯执教,其中2012年张莉在外教克劳斯带领下进行训练,并取得了64.74米的好成绩,2013年底年国家聘请外教霍恩作为国家队教练,次年张莉在第十七届亚洲田径运动会创造个人最好成绩(65.47米)。

2.2 张莉备战仁川亚运会赛前减量时间与减量模式研究

赛前为了保证将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出现在比赛时期,训练的任务、训练负荷随着比赛日期的接近而发生着变化,赛前训练的目的都是为使运动员能够直接地、专门性地参加一个重大比赛,并使运动员能在比赛中创造最佳竞技状态而做的专门准备过程。而赛前减量则是赛前训练甚至整个赛季中重大比赛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一个设计良好的赛前减量计划使运动员在比赛期间产生最佳的身体及心理适应[3]。目前对于赛前减量时间没有一个明确的表述,不同项目、同一项目不同运动员赛前减量时间亦不相同,但大赛前的赛前减量常伴随着运动员在一定时间内训练负荷的持续减少。

图1是张莉亚运会赛前10周的训练负荷变化,从每周负荷变化来看最后3周的训练负荷出现明显下降,结合训练实践,张莉在10.1进行比赛,从9.16洲际杯比赛回国至9.30进行为期15天左右的竞技状态调整。因此本文根据其训练负荷以及训练内容将张莉备战亚运会赛前减量天数定为15天。

赛前减量一词被所有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所熟知,并被世界各国教练员安排赛前训练计划所运用。对于赛前减量的具体概念众说纷纭,Houmard(1991)指出赛前减量并非指训练负荷、训练强度以及训练频率或三者之间相互组合的一个持续减量过程,而是赛前各因素程系统性渐进性减少的过程[4]。

负荷变化根据Mujika(2003)等研究赛前减量共存在4种模式(图2) :阶梯模式、线性模式以及快慢指数模式[5]。阶梯模式减量迅速且每天负荷减少百分比基本一致,指数减量模式又分为慢指数型和快指数型。图3显示张莉赛前15天的减量训练,从负荷变化走势看张莉赛前减量属于指数减量模式 ,赛前减量第1~6天的负荷百分比分别为87%、70%、58%、52%、43%、40%,这一负荷走势更接近指数减量模式中的慢指数模式。

2.3 张莉赛前训练负荷研究

训练负荷或训练刺激是训练强度、训练量以及训练频率的组合,赛前为消除疲劳积累训练负荷明显降低,但减少的训练负荷不应阻碍训练-诱导适应的进行。(Mujika、Padilla 2000)不充分训练刺激会带来训练诱导生理、解剖以及运动表现的部分或全部丢失[6]。因此运动员与教练员必须良好掌控训练减量的程度,既能保证运动员产生最佳适应又能避免不适训练状态的出现。

表2是张莉赛前最后5次专项力量训练课负荷变化,其中1~3次为非赛前减量阶段,第4~5次属于赛前减量阶段,结合图4专项力量负荷变化可以看出减量阶段的负荷量程大幅度下降,减量阶段所安排的两次专项力量负荷平均值为2 050千克,非减量阶段1~3训练负荷均值达到5 000千克,减量阶段的负荷量占非减量阶段的41%。从周训练内容看,减量阶段每周安排一次专项力量训练课,而非减量阶段每周安排两次,这造成了图4变化较大的训练量走势,同时负荷量减少也为亚运会赛前张莉形成最佳生理适应做好准备。

负荷强度在高水平运动员赛前减量阶段保持训练-诱导适应的必要因素(Hickson,1985)[7]。对于减量阶段训练强度不同项目不同教练员意见不一。图5为张莉赛前力量训练强度与投掷强度变化,从整体看赛前张莉训练强度稳中有升,减量阶段力量训练强度维持在96%~100%,投掷强度在91%~95%。在训练强度增加的同时保证运动员投掷能力维持在高水平状态。标枪属于快速力量型项目,要求运动员在较短时间内使标枪从相对静止状态加速到30~35米/秒的速度,运动员需具备较强的爆发力,对机体快肌纤维要求高,其主要依赖ATP以及糖酵解供能,供能快且恢复时间短,这为我们解释了赛前力量训练强度为何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2.4 训练内容安排研究

亚运会赛前15天的减量期间张莉共进行13次训练课,按照赛前训练课的内容(表3、表4),可以分为调整性训练课、室外投枪、专项力量综合性训练课以及速度力量训练。

2.4.1 速度力量与恢复性训练课

优秀标枪运动员从左脚着地到出手所用时间为100~120毫秒时间[8],要求运动员具备快速爆发能力,在极短时间内将动量传递至标枪纵轴,赛前减量训练期间为发展这一能力主要是后抛铅球(3千克)以及快速仰拉练习。

此外助跑在标枪运动中为运动员最后用力提供动量,优秀运动员的助跑节奏是在运动员可控范围内随着助跑的进行逐渐加快[9].训练中采用了与之相适应的加速节奏跑,例如100米加速跑,要求整个过程按由慢到快、逐渐加速节奏在终点达到最大速度。

恢复性训练主要目的是积极休息,通过短时间强度相对较低灵活性较强大的练习来促进运动员机体恢复。在洲际杯比赛回国后,由于时差、行程以及比赛消耗等原因,霍恩在次日安排张莉进行简单的慢跑拉伸练习,一方面有利消除前面比赛中积累的疲劳,另一方面为接下来竞技状态的调整训练做好准备。同样亚运会比赛前一天也安排了恢复性训练,其目的主要是通过主动性活动来帮助张莉进行最后竞技状态的调整,同时使其身心都做好充足准备。

2.4.2 综合性训练课

综合性训练课是赛前训练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身体协调性练习以及室内技术模仿。身体协调性练习主要借助栏架进行包括交叉过栏、过边栏、正向与反向过栏、侧身过栏以及栏架跳。

综合性训练一般安排在室外投掷训练前一次课,运动员在室内进行模仿训练后,在下一节课的室外练习中将室内技术模仿技术要求标枪出手,使技术得到强化。室内技术训练更多采用分解训练法,训练内容主要包括持枪全程跑(无出手)、持枪交叉步走、交叉步分解练习。每次技术训练课中教练员会根据每一枪的具体表现做出评价,要求运动员在下一枪的练习中予以改正。霍恩在技术训练中会给予张莉更多的技术讲解和理论灌输以及动作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理论理解和练习实践的改进,使张莉对于技术理念了解更深,从而有利于自身技术动作的提高,此外每次技术练习课都要以一枪技术良好的练习结束。

在室内技术模仿训练中霍恩在室内技术训练中一般不要求运动员出手,训练中主要以不同重量(600克、1千克、3千克、4千克)的球为主,其中600克和1千克采用单手投,3、4千克采用双手投,无论单手投球或双手投都分为原地投和上步投。原地投球次数较多(20~30次),但无距离要求,发力顺序要求自下而上,躯干与投掷臂预先后摆拉长躯干和肩关节肌肉,下肢随之发力通过核心区域传递至运动员肩、肘带动手臂将球顺势投出,运动员应将身体作为一个整体的运动链,技术重点在于让运动员体会自下而上的发力顺序,找到借助身体发力的感觉,而不是要求运动员单纯使用手臂发力[10]。原地投之后,紧接着进行上步投球,上步投难度增加上步投球动作姿势与要求同掷标枪一样,上步投球的距离分为三个阶段5、10、20~25米,上步投球难度增加,数量减少(6~8次),对动作质量和距离都有要求。

2.4.3 室外投枪训练课

室外投枪训练课基本安排在综合性练习课之后。赛前霍恩在每次训练课之前都要求队员在草地上面进行上步插枪来作为激活运动员技术动作的主要手段,此外借助草地可以减轻运动员落地支撑对膝关节造成的压力,有助于减轻腿部负担。赛前张莉最后一次室外技术训练课安排在距离比赛前6天进行(表5),由于亚运会女子标枪比赛时间是在下午进行,因此训练的时间也同样安排在下午。技术训练课一般准备活动主要以慢跑、拉伸为主,专门准备活动以持枪拉伸和草地插枪为主。

准备活动时间为30分钟,专门准备活动时霍恩要求身体的预留动作以及正确的身体姿态,腿部以及右髋关节的积极性,动作质量高,负荷小,草地插枪次数为15次。基本部分主要以全程投枪为主,全程投掷前先进行1~2次全程跑节奏练习,要求由慢到快的助跑节奏以及后程助跑腿部动作的积极性。全程投次数为6次,技术要求围绕着助跑节奏、交叉步大小以及上体“预留”三个主要方面进行,最后一次以一枪较高的动作质量结束,投掷强度为55~57米。全程投枪结束后投掷高尔夫球(46克),一方面在增加投掷量的情况下减轻投掷的重量减轻赛前的压力;另一方面投掷轻器械有助于帮助运动员寻找正确的投掷感觉。

赛前对于张莉技术动作主要任务如表6,可以看出霍恩根据张莉在不同时期的技术表现有着不同的要求。亚运会赛前霍恩对于张莉在交叉步步、躯干“预留”动作以及助跑节奏三个方面进行了改进。

2.4.4 专项力量训练课

相较于非减量阶段训练内容(表7),在赛前减量阶段专项力量训练课取消了100次小力量训练内容,大力量训练由原来的7个训练手段缩减为5个。全身力量训练主要采用抓举,上肢肩带部位训练主要采用卧推、颈后推以及仰拉,下肢力量为负重台阶提腿。

根据训练目的的不同训练负荷增加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发展最大力量训练时,每个练习手段训练负荷由轻到重依次增加到最大,练习次数较稳定(7~9次)。在发展强度训练时,负荷重量也是从轻到重一次进行,但练习的次数较少,为2~3次,负重量到最大后再安排负重量较小的重复力量训练。一般力量结束后会安排专门投掷力量训练,仰卧头后拉是专门力量的必要手段,运动员仰卧于鞍马或高凳上,头部和肩部空出,这种练习手段用于专门发展运动员的肩部肌肉力量,练习重量根据运动员的能力安排,练习方式分为直臂仰拉和屈臂仰拉两种,张莉采用的是直臂仰拉,练习次数随着负重量增加而减少。仰卧头后拉之后会进行投球练习,投球方式为对网投球,投球(1千克)负荷强度小,次数为20~30次,强调自下而上的发力顺序。原地投之后会进行上步投球,上步投不仅要求动作也要求强度。

在力量训练的具体要求方面,霍恩教练强调力量练习的爆发能力和运动员对于自身力量的利用效率。例如在卧推时(表8),按照渐进性原则,卧推力量逐渐增加,开始时由于卧推重量较低,运动员完成动作较轻松,卧推时的速度更加平缓,霍恩对此提出每一次力量练习的速度都要具有爆发力,即无论负荷的大小运动员都要以最大速度为动作的开始。

抓举时对于手臂的用力方向同样提出要求,张莉在做抓举过程中手臂距离躯干距离偏远,力臂较短,为此霍恩要求张莉抓举时手臂贴近躯干,延长作用力的距离。此外在大力量训练冲击最大强度时,对于冲击最大强度的次数,例如若抓举一次不成功,根据其状态霍恩会要求运动员尝试2~5次。在赛前最后两次力量训练中,都对张莉进行了最大强度的冲击,对机体进行了赛前最大化的刺激。

2.5 张莉赛前训练课研究

训练课是运动训练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是课训练效益积累的结果,训练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训练过程进行及运动水平的提高[11]。

赛前随着比赛日期的接近,不同训练课安排的比例也进行一定的调整,图6与图7为赛前不同阶段各训练课比例。从两个图中可以看出在赛前非减量阶段与减量阶段专项力量与综合性练习课都占据较大的比例,非减量阶段的专项力量训练课与综合性练习课占整个训练课的63%,在赛前减量阶段这一比例为38%。相对于非赛前减量阶段,赛前减量阶段训练课比重变化最大的是专项力量与室外投枪训练课,在赛前减量阶段室外投枪比例相较于减量前阶段增加了18%,专项力量训练课则减少了13%。从训练学角度考虑,随着比赛的接近室外投枪比重的增加是为了更好地遵循从实战出发的原则,所有训练最终目的是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将标枪掷得更远,而专项力量训练课比例减少是为大赛前身心状态的调整,将每周两次专项力量训练课降为每周一次,在保持强度的情况下减少负荷量。

综合训练课在赛前减量前后所占比例较稳定且占据较大的训练课比重(25%、23%)。综合训练课主要包括技术模仿以及灵活性练习,标枪运动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将各个环节的动作以最佳时机协同在一起才能较好完成掷标枪技术,取得理想效果[12]。因此,即使在减量阶段,仍将综合训练课作为训练的主要内容,培养良好技术动作,提高动作利用效率。

3 结语

3.1 张莉备战亚运会赛前减量时间为15天,减量模式属于慢指数型减量,赛前减量阶段训练负荷表现为负荷量明显降低而负荷强度稳中有升。减量阶段训练内容与非减量阶段相一致,训练质量贯穿整个训练过程,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相较于非减量阶段有所缩减,采用主要手段主要为抓举、卧推、仰拉、颈后推以及负重台阶提腿。技术训练更加注重整体性练习,强调助跑节奏、大交叉步以及最后用力顺序等。赛前减量阶段主要训练内容是室外投掷、专项力量以及综合性训练。室外投掷训练课比例明显增加,专项力量训练课比例明显下降,综合性训练课保持稳定。

3.2 我国教练员应深入研究项目的特征及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掌握和抓住影响其运动成绩的核心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并执行科学合理的赛前减量训练计划,使训练对运动员机体产生的刺激恰当有效,从而达到提高训练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过家兴,延峰,李少丹,等.体能类项群优秀运动员重大比赛前训练安排的规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18(2):66-73.

[2]Jacob Wilson.A Scientific Application of Tapering to Maximize Performance for the Elite Athlete PartI[C]. Journal of Hyper-plasia Research,2010.

[3]Kuipers H. Training and overtraining: an introduction[J]. Med Sci Sports Exerc,1998,30:1137-1139.

[4]Houmard JA. Impact of reduced training on performance in endurance athletes[J]. Sports Med,1991,12:380-393.

[5]Mujika I, Padilla S. Physiological and performance consequences of training cessation in athletes: detraining[J]. WR Frontera, Ed. Malden, MA:Blackwell Science, 2003b: 117-143.

[6]Mujika I, Padilla S. Detraining: loss of training-induced physiological and performance adaptations. Part I. Short-term insufficient training Stimulus[J]. Sports Medcine, 2000,30: 79-87.

[7]Hickson RC, Foster C, Pollock ML,et al.Reduced training intensities and loss of aerobic power, endurance, and cardiac growth[J]. Application Physiology 1985,58:492-499.

[8]刘大庆,吴瑛.中国田径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448-453.

[9]Gunter Tidow. The Javelin Throw[J].Journal of Athlete and Coach,1999,9:30-32.

[10]Jesse,John P.Weight training for javelin throwers[J].Modern Athlete & Coach ,2007, 45:19-25.

[1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37.

4.学校运会活动总结 篇四

作为行政管理(电子政务)1班的体育委员,我在这次学校运会中没有做好体育委员的工作,以致于对行政管理(电子政务)1班的大部分同学造成了很不良的影响,经过我几天几夜的彻底反思,我觉得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必须独立承担后果。为了给同学们一个交待,同时也是为了检讨自我,吸取教训,纠正错误,现对本次学校运会做以下的详细总结。

一、学校运会所做工作。

1、前期工作。

(1)9月28日,参加了xx大学南海校区第六届学校运会的发布会。在会上听取竞赛委员会关于本届学校运会的报名、竞赛规则、组队方式、注意事项等的解释。

(2)9月29日,法政工作组学生分会文体部副部长与政行队各班体委开了个简短会议,布置报名工作。

(3)9月30日,根据学校运会相关文件精神跟同学们反映学校运会报名、组队方式、竞赛项目等事宜,动员同学们报名。

(4)10月7日,收集同学们的学校运会报名信息,整合并检查后上交给法政工作组学生分会文体部副部长。

(5)10月10日,收到学校运会大本营示意图、学校运会开幕式流程、学校运会开闭幕式进场图。

(6)10月11日,跟08行政管理(电子政务)专业同学说学校运会开幕式和政行队伍方阵的相关事宜。

(7)10月12日,收到法政工作组学生分会整理出来的政行队伍的参赛队伍名单收到学校运会的秩序册、学校运会比赛场地图、学校运会竞赛日程及分组名单并将这些资料上传到班的群共享上、统计学校运会参赛队员需要的钉鞋情况、确定学校运会开幕式当天方阵队员名单、按秩序册整理出一份新的政行队伍名单并将资料上传到班的群共享上。讨论并确定于13日进行学校运会10人集体跳绳等集体项目的重新考核。

(8)10月13日,组织参加参加开幕式当天的方阵人员进行开幕式彩排,10人集体跳绳等集体项目的重新考核。安排班上的同学写学校运会的通讯稿。安排学校运会的服务流动人员。

2、中期工作。

(1)组织参加开幕式的方阵同学准时参加方阵

(2)通知并组织参赛的同学准时参加学校运会的报名项目

(3)及时向同学们汇报我班同学的获奖情况

(4)鼓励同学们支持我们的运动员,为他们加油打气

(5)及时通知参赛运动员比赛项目的调动情况

(6)组织部分同学参加闭幕式

3、后期工作。

(1)汇总在学校运会获得名次的同学名单,一份上交法政工作组学生分会文体部,一份用信息告诉班里的同学们。

(2)及时领回学校运会获奖同学的证书和奖牌。

(3)通知获得名次的同学报名参加校运会,并鼓励其他同学也积极参加校运会。

(4)理清学校运会政行队经费并向生活委员报销。

(5)举办小型颁奖仪式,对在学校运会中积极参与并获得名次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颁奖。

(6)总结学校运会的工作,并写成工作总结报告。

二、工作成效和经验总结。

(一)工作成效

1、注重时效,及时通知

去年的学校运会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所以各项目工作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但是这届学校运会只有三周的时间去准备,而且当中还有一个国庆长假,但其实只有两周时间去准备,所以很多通知都很晚才收到,自己也不敢怠慢,一收到各类通知和文件就马上通知班上的同学们,因为一旦耽误了时间,这责任谁都负担不起。

2、主动分担领队的部分工作

由于准备的时间比较紧,又只有一个领队,加上领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作为政行队的其中一个体委,我主动承担起了领队的部分工作(包括通知各班体委开会讨论并确定方阵人数,整理政行队的参赛名单,提醒各班体委安排好工作人员等),以求学校运会的工作进行得更顺利。

3、鼓励运动条件好的同学参加比赛

虽然在国庆长假前已经跟同学们说了学校运会报名的事,10月6日晚也还提醒了同学们报名。可是报名的同学只有两个,为了动员大家积极参加学校运会,我只好一个个打电话或者上宿舍动员同学们报名参加学校运会项目。经过一番动员后终于赶在学校运会截止报名前再增加了几名同学参加学校运会,并向法政工作组学生分会文体部报上名字。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及改进设想。

问题一:思想作风没有端正,职位责任意识不强

在学校运会中我没有注重一些细节,没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不够主动为班集体获取更多的信息,在同样的问题上多次犯错。我自己都觉得太不应该了,这证明了我的思想作风没有端正,职位责任意识不强。班级体育委员是一个班集体活动的主要负责人,是联系班集体各位同学和文体部关键人物。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是无法胜任的。我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职位责任,明显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态度决定一切,这是做好工作的起码要求,没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就会在同样的问题上多次犯错,以至累教不改,无可救药,之后自然便是上级寒心、自己灰心、同学伤心。

解决方法及改进设想:在报名和考核过程中,由于自己的工作不到位,造成了部分同学的不公正待遇,首先对这部分同学表示了歉意。然后跟法政工作组学生分会文体部沟通,尽一切办法把同学们的名字报上去,与其他班的体委谈判,要求就某些集体项目重新考核。概括地来说,就是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补救,尽量还同学们一个公道。这就是我对这次学校运会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这点问题,我的改进设想是:

1、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以引起自己对工作作风和责任意识的重视;

2、主动向其他班委学习,以他们的严谨作风和强烈的责任意识为借鉴,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

3、要求各班委、各同学对我的工作进行严厉的监督和指导,认真听取各位班委和同学的意见,端正思想。

问题二:出现问题后没有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够主动承担责任

当在学校运会中出现问题之后,我第一时间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把责任归咎于法政工作组学生分会文体部或其他原因,没有主动承担自己相应的责任。作为一位体委,身为学生干部,就要有主动承担责任的勇气,无论最终真正的问题是否出现在自己身上,当问题出现时,要首先站出来承担责任,让同学们相信你是勇敢的,负责的。只有这样,你才能让同学们相信你能为他们解决问题,维护他们的权利。

解决方法及改进设想:经过同学们的严厉指责和深刻的反思后,我主动地承认了自己工作上的失误,并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当然问题出现了,同学们的正当权利受到了损害,这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而我的责任应该是向同学们承认自己工作上的失误,并对同学们致以最由衷的歉意,另一方面,主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降低同学们的损失,甚至是弥补同学们的损失。对这种问题的改进设想是:

1、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认真负责好每一项体委的工作,把问题杜绝在发生之前;

2、当问题出现时,第一时间站出来承担自己的责任,并尽一切的办法解决问题;

3、问题告一段落后,总结整个过程中,自己的不足,对于别人的不足,则作为借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问题三:与上、下级的沟通不够

由于与上、下级的沟通不够,以致于没有及时了解各位同学(尤其是学校运会参赛同学)的意愿和需要的帮助和信息。同时,对上级所作的工作和掌握的信息也不清楚,以致于上、下级形成了信息不对等的局面,最终导致下级对上级的不信任和不支持。

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改进设想:及时疏通上、下级沟通的渠道,主动了解同学们的需要,并向上级反映同学们的意见,为同学争取更多的条件。及时、主动了解上级掌握的信息,并准确地传达给同学们,争取同学们对上级的信任和工作的支持。我的改进设想是:

1、完善上下级沟通的渠道,在得知上级的信息或者通知后应及时弄清楚具体是怎么回事,具体要怎么操作,然后再利用飞信、QQ群、电子邮件等方式通知各位同学,对于特别重要的信息或者通知,还必须确保同学们收到信息;

2、及时收集同学们的意见,并向上级反馈。

问题四:工作程序不够清晰

由于第一次接触体委的工作,跟以前在足球协会当干部的工作有点不一样,在工作程序上有很多不同之处,加上与法政工作组学生分会文体部的联系不够密切,所以没有形成清晰的工作程序。因此,在学校运会过程中,上下级的工作交接不够明确,以致于部分通知不到位,部分细节的事情被我忽略了。

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改进设想:加强与法政工作组学生分会文体部和其他班委的联系,在建立了密切联系的基础上,完善沟通和工作程序,明确分工及职责。我的改进设想:

1、工作程序的建立及完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我会首先请教前一届的体委和其他班的体委,听取并吸收他们的意见,然后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继续完善工作程序;

2、群众的意见是宝贵的,我会虚心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工作程序进行补充和完善。

5.校运会工作安排总结 篇五

【1】校运会工作安排总结

11月9日湖南农业大学第十四届体育运动节田径运动会圆满结束,伴随着最后的那首校歌,校运会期间,资环院学生会各部门工作也结束了,几十天准备的工作,两天的校运会,让我觉得对待工作要热情,仔细,认真,每一步策划,每一项活动都有他的意义,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可能我们工作的一点失误,就会让我们的运动员出现不必要的损失,经过,部长副部长的细心指导,以及体育部全体人员的配合,我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最后我们也收获了可喜的成绩。对于入校不就的我们,为能参与运动会组织工作,为资环院做出一份力而感到骄傲。

准备阶段

运动会之前,我们就开始开会准备。还记得当时的我并没有对他给予高度的重视,因为我没有意识到幕后服务人员的作用有多重要,但是一次次的会议,听着部长的叮嘱,副部长的吩咐,突然就意识到了,校运会是我们的责任和任务,也是我们的机会,展示资环院学生会能力的机会。于是,我就将我们的工作,以及在其中的作用通过交流的方式传达给了我们部门的干事,希望他们也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积极加入到校会备战中。将近一个多月的准备阶段,体育部的同事们,每天早起晚睡,每一个人都在积极为校运会所准备着,我们从不曾抱怨,因为我们打算成为学生会干部的那一刻起,我们身上就多了一份责任“为同学服务”,我们不曾忘记,我们曾一起说过,讨论过,一定要做好学生干部。

迎战阶段

运动会将要开始的那天晚上,我们集合分配了工作,并且策划了紧急情况,突发状况的应对措施。运动会的第一天早上,我们六点赶到操场,听从安排。并做一些必要性的工作。开始正式工作,幸好没有发生突发状况,我们就去观看了一会开幕式的盛况,看到我们的壮观的开幕式,我激动极了。

运动会的两天里,我们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不怕苦,不怕累,给运动员分发学生证和号码布。由于我们要在运动员检录之前将东西准备好,而运动员检录本来就在比赛开始之前,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前很长时间开始工作。

两天的忙碌紧张,仔细认真的对待,在主席台后面,不能时时刻刻关注运动会的盛况,但是,看到每一个准备检录的运动员,对我们表示感谢的那一刹那,在每一位运动员上场前,我告诉他们放轻松,不要紧张,他们总会微笑着说加油,心理有一种别样的感动。

赛后阶段

几天的运动会,我也参与进去,虽然没有获得名次,心中不免有不甘心,突然觉得是不是几十天的准备白费了,但是,我仔细想了一想,可能这是一种激励,我开始反省是不是因为我们努力不足,是不是因为还有很大的空间提供我们进步,我才渐渐明白,每个人都在努力,努力的人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要努力。

第二天下午三点左右,当主持人宣布,“湖南农业大学第十四届体育运动节田径运动会圆满结束”那一刻,我们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拿着一张又一张资环院荣誉证书,几十天的汗水和疲倦全部都消失了。

校运会结束了,我们的本职工作还的进行,我会一如既往的积极工作,不让同学老师们失望,努力工作,为自己负责,绝对不让自己后悔!

【2】校运会工作安排总结

校级运动会终于落下帷幕,时而紧张时而轻松的工作也宣告结束。在此次工作中,大家都或多或少的付出了努力,运动会顺利办完,但也有许多地方差强人意,值得总结,并进行一定的反思和积累。

下面,我从筹备,实际工作和结果三个角度对这次运动会的工作进行一些提议和想法。

首先,就筹备而言,准备不足。

印象中通知运动会事宜是在一次主席团会议上,时间是三月底,大概有一个月多的时间进行运动会的各项工作的安排。时间是完全充裕的,但到了运动会开始的前夕,依然出现方阵人员不齐,运动员不到位,质量不高的现象。这反射出两个问题:1.学生会内部工作效率不高。2.学生会成员间工作的沟通欠佳。在重大活动之前并未召开集体会,进行工作的分配,这样,其实每个成员都在忙,只是工作量会分配不均,工作少的同学并不知道哪里需要帮忙,所以无从提供帮助。我认为学生会内部是很团结的,大家关系都很融洽,主席团成员的同学应该确立全局观念,而不是单枪匹马的找单个人工作。需要让各部都明确近期工作和目标,这样沟通多了,人员配合到位,工作效率自然就高了。

其次,就实际工作而言,有些散乱。

可以看到体育部不管是部长还是干事都付出了很多,但效果未必尽如人意。当然,有客观因素存在,比如筛选队员会有难度,没有跳高跳远等测试设施,没有适合练习的场地。但这不是主因,因为其他三个学部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所以不能一味强调客观因素,的要从自身的组织上找问题。而问题,我认为就是刚刚提到的,欠缺沟通。以至于体育部的同学很忙很累,老师在旁边指导焦急,而其他有余力的部门不知道怎样配合,所以效果比预期要差。

再次,就结果而言,并不令人满意。

去年信息学部名列季军,而今年一落千丈。我认为问题绝不仅仅是运动员,也不是本学部的真实实力体现。由筹备到实际工作,可以说并不完美,而比赛结果和前面的环节密不可分。在现场,有的干部并不知道自己的具体工作是什么,这与筹备也是有关的,由此映出的根本问题还是沟通,还是缺少全局观念,以及作为学生干部的高度责任感。

综上所述,缺少沟通,全局观念,缺少责任感是目前学生会内部的问题。当然,也有大家都只是大一的同学没有经验的因素存在。我建议以后定期召开例会,使各部同学及时了解学生会重大活动。另外,有突发或临时的活动,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也召开干部会议,这样既给需要帮助的部门提供寻求帮助的平台,也能给其他部门信息,及时准确的提供帮助。

6.第七届校运会活动总结 篇六

在这四天的校运会期间,各年级各班凝心聚力,团结一心,展现出空前的集体主义精神。正是这种拼搏精神、团结精神鼓舞着运动员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好成绩。

下面,获得各组团体总分前三名的班级名单:

广播操我系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拔河比赛我系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下面是我系个班级获奖前三名的名单:

短短四天的校运会结束了,同学们应赶快从运动会上的热闹,兴奋当中走出来,但是不要忘记带上运动场上那种拼搏进取、永不言败、团结一心的精神重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来,让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多、更大、更理想、更优异的成绩!经管系学生会

体育部

7.校运会活动安排 篇七

一、转变传统观念

以往一年一度的校田径运动会, 更多地体现的是竞技体育色彩, 这对传承竞技体育文化, 选拔竞技体育人才, 形成校园竞技体育氛围, 无疑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本无可非议。但面对少数人在场上一决高下, 多数人在场外充当看客的现状, 总觉得与学校全民健身、阳光体育不相协调。面对这种现状, 我们思考着应该首先转变观念, 要走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结合之路, 走竞技性运动与娱乐性运动结合之路, 走竞技体育人才与大众健身人群同场运动之路。

二、修改竞赛规程

要体现全新的观念, 首先从改革竞赛规程入手。过去的竞赛规程总是规定“一人可以参加两个项目, 一个项目只能两人参赛”。应该说这一规定中, “一人两项”考虑的是尽可能让更多的人参赛, 但同时规定“一项两人”, 又限制了参赛人数。按照这种传统的规定, 我校在校的四千多名学生中只有两三百名学生能够参赛, 即不到10%的学生参赛。对此, 我们首先对参赛人数的规定进行修改, 规定一人可以参加四个项目比赛, 但其中两项必须是集体项目, 取消“一项两人”的规定, 这样, 首先从制度上保证让更多的人能有机会参与比赛。其次, 修改竞赛项目设置。以往的运动会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田径项目, 现在要让更多的人参与比赛, 就要考虑项目设置的合理性。我们在原有项目设置基础上, 将相近项目删减, 如短距离跑只设100米, 长距离跑只设女800米、男1000米, 将省出来的时间用于增设集体项目, 如多人跳远、往返接力、多人多足跑等。如此改变, 既保留竞技体育色彩, 又不影响体育竞技人才的选拔, 同时, 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走进赛场, 亲身体验体育文化, 享受运动乐趣。再有, 就是修改积分规定, 单项比赛按照惯例记分, 而所有集体项目则翻倍记分, 以此引导大家更加关注参加集体项目比赛, 同时规定集体项目不得弃权。

三、新增项目

经过几年实践、筛选, 我们初步确定了几个比赛项目, 作为每次比赛的保留项目, 这些项目既体现比赛的竞技性, 也具有健身的实效性, 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娱乐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主要有:

1. 多人跳远。

规定每班男、女各15人参赛, 竞赛规则基本同常规的急行跳远, 不同的是正式比赛开始后每个人只跳一次, 每次起跳不受跳板限制, 在哪起跳就从哪丈量, 最后分别以男、女总成绩排名次。取消跳板限制 (起跳准确是跳远的重要技术环节) , 既淡化了纯竞技体育色彩, 又降低了比赛难度, 还减轻了学生比赛心理负担, 使其能充分凭借身体素质跳出较好成绩, 起到了引导学生注重身体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 同时又节约了比赛时间。照此方法, 还可以设置多人实心球投远、多人立定跳远项目等。

2. 迎面接力。

规定每班男、女各15人 (班主任必须参加) , 男、女两队间隔50米、成纵队相向而站, 往返接力, 同场竞技。传统的接力比赛往往是牵动人心的, 但毕竟只有4个人参赛, 而如此改变比赛方式, 班级近一半的原拉拉队员变成了参赛队员, 加之有老师参与, 更加牵动人心, 赛场气氛格外火爆。此项比赛的人数、距离也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

3. 多人多足跑。

规定每班男、女队分别为10人, 10人并排而站, 相邻的两腿捆绑在一起, 即10人11足跑, 听信号后同时跑向25米外的终点, 胜负判断同常规竞赛。要注意的是, 赛前一定要组织好训练, 训练有素可以避免出现大的伤害事故。两腿之间捆绑要有适度间距, 绑带的设计以学生跌倒时能自然松开为宜。参赛学生要有相应护具, 终点线后摆放海绵垫, 以防学生冲刺时摔倒受伤。此项比赛, 可根据学生训练水平由初期的10人以下组队, 逐步过渡到10人甚至更多人组队, 逐渐加大难度。

四、改革后的变化

1. 让更多人走进赛场。

受一个人只能参加两个集体项目比赛的限制, 一个班级要想参加三个集体项目比赛, 班级大部分学生就都必须参赛, 几乎人人有用武之地, 全校就有80%以上的学生走进了赛场, 亲身体验运动、比赛的乐趣。

2. 变更多的人关注集体。

由于赛制的改变, 过去的竞赛“看客”变成了比赛“主角”, 使其更加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变少数人赛场拼命为多数人为班争光, 促使人人关注集体荣誉, 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3.“逼”更多的人参与锻炼。

由于参赛人员多, “逼”得更多的人为了参赛而更加注重平时锻炼, 课余时间参加锻炼的人多了, 校内体育锻炼的氛围浓了, 自觉锻炼身体的积极性高了, 全民健身的效果显著增强了。

4. 使更多的人关系融洽。

集体项目的设置, 使更多的人通过锻炼、比赛, 更加懂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教师的参与, 增进了师生的友谊,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融洽, 相处和谐, 形成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良好氛围。

5. 促更多的人关注体育。

8.谈中学校运会的改革 篇八

关键词 中学 校运会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118-02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意见》的第二部分“认真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中提出:学校每年要召开春、秋季运动会,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意见》中这段表述反映了未来学校运动会改革的目标:竞技性和群众性并举、形式多样、有特色,有创新、人人参与。

要实现学校运动会改革的目标需要各方面资源的支持和整合,但目前中学阶段的现状严重制约改革的推进,下面谈谈我对中学校运会的改革的意见。

一、中学校运会为什么需要改革

中学阶段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学校运会占用的资源、时间有限。目前中学学校运会以每年的田径运动会为主,突出竞技性和选拔性,竞赛内容单一,参与面小,教育性与娱乐性弱,持续时间短,宣传教育功能弱。学校运动会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延伸,必须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推进和深化,中学校运会发展的核心也将趋向于淡化竞技,提高参与,所以中学校运会也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改革是大势所趋。

二、中学校运会怎么改革

改革一般指对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做出的改良革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学校运会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多方面进行改良革新,才能使它焕发新的生机,对学校体育工作贡献更大、更广的力量。

1.理念的转变

中学校运会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体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要具备统一的理念,围绕“健康第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发挥各自的功能和特点,才能最大程度的促进学校体育工作。

具体的理念转变:(1)单纯的竞技性向竞技性和群众性并举的转变;(2)竞争性和趣味性、娱乐性并举;(3)高层次竞赛向小型多样的转变;(4)自愿参加向鼓励、动员参与的转变;(5)时间集中向分散的转变。

2.名称的改革

百度百科对“学校运会”的解释是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指每年的田径运动会。在改革背景下,“运动会”这个名称不能涵盖课外体育竞赛的目标、内容和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时代发展,最终“体育节”这个名称将取而代之。

3.形式的改革

“体育节”(Sports Festival,Sports Day)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社会和民众的需要设立的以开展体育活动为主题的社会活动日。学校体育节是一种全校综合性的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其竞赛内容多、形式活、人员广,教育性与娱乐性强。一般包括:赛事运动、休闲娱乐、体育文化讲座、健康知识宣讲或图书展等多项活动,目的是推动全民健身、弘扬体育精神、塑造本地区或学校的体育文化。

竞赛的层次越低,灵活性越大,参与的学生越多,小型多样的竞赛使组织工作简便,易于开展,符合不同学校、年级和性别的实际情况。

4.组织机构的改革

组织机构根据竞赛的层次灵活组成层次高的竞赛,如学校田径运动会由学校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组成相应机构负责领导运动竞赛的全部工作;层次低的竞赛,如年级单项比赛、班内比赛就可由年级组长、体育教师、班主任、学生会、学生体育骨干负责组织实施。

三、建议

1.获得领导支持,组建组织机构,协调各部门工作,分工明确,确保竞赛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

2.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选择竞赛项目,形成学校特色。

3.根据本校全年的工作计划和实际情况,制定年度竞赛计划,充分兼顾教学工作、学习和竞赛活动;竞赛时间均匀的发布在两个学期,重点项目固定时间。

4.协调和其他科目的时间,合理分配场地和器材,保证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

5.认真开展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培养学生骨干,适时聘请校外专业人员,保证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6.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竞赛活动的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渗透德育。

7.体育与健康课程和竞赛活动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体育知识和规则。

总之,我们需要理念的转变,全面协调好各项工作,才能保证学校运动会改革的顺利推进,学校运动会改革的目标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校运会活动安排 篇九

又是一个满园春色、生机盎然的季节,xx三中迎来了第三届田径运动会。4月23日下午,紧张激烈的赛事已经接近尾声,持续两天的校运会也落下了帷幕,但校运会的精神却仍在发酵,正在逐渐内化为师生的具体行动。

那一刻,校运记录正在刷新

校长赵xx举起发令枪,瞄准蔚蓝的天空,突然,“嘭”的一声,参加高二男子100米比赛的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飞了出去,整个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相继有序展开。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两个学部640名运动员,参加了包括3000米长跑和三级跳远在内的田赛和径赛两个大类的12个竞赛项目,共打破校运会记录 120人,其中初中45 人,高中75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贾xx等8人,达国家三级运动员水平。

“毋庸置疑,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坚持不懈地抓学生身体健康锻炼的结果,是重视体育教育的结果。除了按国家规定开好体育课外,还开展了两操活动,设立了专门的艺体活动时间,成立了艺体中心,学校立志通过体育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质体魄,培养他们自强不息、不断超越的意志品质。”,分管副校长乔xx如是说。

那一刻,师生风采尽情展示

当校长赵xx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后,当运动员、裁判员庄严宣誓后,当教科局党总支书记董志斌作了高屋建瓴的讲话后,1000余名师生在开幕式上进行了一场美轮美奂、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

由初中部女生组成的四百人团体操队伍,用五色的花环与鲜艳的手翻花,变幻出令人目不暇接的精美的图景,展示了三中人光艳的盛世图景;高中部的师生,带来了悦耳的歌声、婀娜的舞姿、刚劲有力的武术以及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团体操。水袖、油纸伞等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使表演在艺术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内涵;教师们表演了“快乐舞步行进有氧健身操”,步伐从容,精神抖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无不透露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高雅气质。文艺表演正像副校长李xx总结的那样,“紧扣学校实际,融艺术性与创新性为一炉,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员,赢得了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在田径比赛期间,还用60块版面展出了师生的500余幅书画作品,有漫画、素描和色彩等艺术样式,构思巧妙,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在校园内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尤其是仪xx老师的田径主题漫画,夸张中彰显奥运精神,幽默性中让人会心一笑,吸引着广大师生驻足观看。

“师生的演出服装及道具,一部分是学校的教学用品,一部分是向兄弟学校借的;班旗班徽也是就地取材、废物利用。所以,如此典雅大气的文艺表演,开支却很少,这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是一致的。”副校长孙xx向来宾介绍说。

那一刻,校运精神已经发力

校长赵xx说,“举办本届校运会,不仅仅是倡导一种竞争和竞技的荣誉,更是要弘扬一种敢于拼搏、迎难而上的体育精神。”奥运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说,“体育是友谊,体育是健康,体育是教育,体育是生活,体育把世界带到了一起。”

本届校运会,县局领导、兄弟学校的校长、爱心助学的公司老总,来到了比赛现场观摩、交流、指导,各单位间互通有无、得以借鉴;60余个教学班班班有班旗、有班徽,还有体现年级特色、学校特色的标语口号,师生的文艺表演、书画作品,形成了一处处亮丽的文化景观;运动员奋力拼搏,啦啦队呐喊助威,后勤人员端茶送水,宣传报道组播报激励,班主任全程陪护,校领导亲临指导,赛场内外团结协作、其乐融融;教职工队的趣味运动忆童年“滚铁环”、袋鼠跳接力、超级摩托车等,活跃了现场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

10.校运会活动安排 篇十

[摘 要] 每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是校园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运动会有多方面的意义,可以全面检阅学校体育开展情况,检查体育教学和训练成果,推动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奋发向上、遵守纪律、集体主义和荣誉感等品质精神,并具有振奋师生精神、活跃学校生活等作用。通过学校运动会我们可以认识到日常体育教学中的不足、学生体育方面的短板,再有针对性地加以弥补和修正,完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学校运动会;体育教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人民教育》有这样的论述:“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需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具体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如何体现?结合我国体育教学的目的和学生实际,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着眼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形成情况。笔者以学校运动会为载体,探索初中体育核心素养的渗透。

一、学校运动会的现状

(一)混淆对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认识

学校体育的对象是学生,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相关知识理论和技能,同时还兼具发展个性、完善心理品质、塑造正确的人生观等多种目标,倡导“健康第一”。而竞技体育,则以提高运动员成绩、夺取胜利为主要目标,运动员身体健康排在第二位,许多优秀运动员从小接受高强度训练,在各类比赛中为祖国争得荣誉,但在退役之后伤病缠身的事例比比皆是。

不可否认,竞技体育在彰显国力、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也重视竞技体育的发展,舆论导向也以竞技体育为主,日积月累,以争金夺银为目的的竞技体育深入人心,逐渐取代了“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成为了体育的代名词。学校体育课的日常教学项目、阶段考核项目、运动会比赛项目等设置,皆效仿竞技体育,导致校运会成了少数同学施展才华的舞台,“少数人动,多数人看”的固有模式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全员参与的体育思想有着根本矛盾,忽视和剥夺了广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平等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权利。

(二)重名利轻素养

学校召开运动会,往往是为了通过校运会选拔一些运动员去参加更高一级的比赛,为班级争光,为学校争荣誉、争面子,重胜负、轻参与,重选拔、轻普及,无形中向学生灌输了体育“只能赢不能输”的观念。而事实上,学校运动会只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种形式和手段,主要是号召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接受阳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不论输赢,重在参与,体验运动。

(三)倡导学生选择“最擅长”项

我们的学校运动会,无一例外地倡导学生选择填报自己“最擅长”的项目,每个学生的报名项目也设置了上限,不得多报。“不得多报”“最擅长”主要是为了保持运动员的“战斗力”,以取得好名次。由此可见,我们所要宣扬的更多的是一种竞技、比拼的精神,而不是“众乐乐”的健身体育活动。

(四)集中突击训练

运动会备赛过程,也被视为体育教学,甚至学校教学中一个重要时期,为了运动员能够获取佳绩,学校会在各方面全力支持运动员备赛。例如,挑选专业对口的体育教师当教练,让素质优秀的学生集中训练,为他们设置特殊的功课表、作息表等等。这种集中式的突击训练,很大程度上能在短期内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却忽视了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给学生错误的体育思想指引。

二、通过校运会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措施

(一)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思想

學校运动会、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主要体现欢乐、新颖、趣味,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体育锻炼的权利,并尽最大努力满足全体学生的不同要求;改变过去只给获得名次的学生奖励的做法,增设参与奖、创新奖、特色奖等,摘下学生观念中的“紧箍咒”,让每个学生亲身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在保留基本比赛项目的基础上,可增加“韵律操”“绳操”“袋鼠跳”“两人三足”“夹球接力跑”等趣味项目,从过去注重身体素质、突出个体的竞技项目,向有利于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集体健身趣味性体育项目转变,这样既可增强学校运动会的趣味性,还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二)鼓励学生参与“最不擅长”项目

革新学校运动会的报名方式,摒弃过去的体育尖子生报“最擅长”体育项目的模式,提倡全校学生全员参与,至少报一个运动项目。主张学生报“最不擅长”的体育项目,让学生直面最困难的任务,从报名、备赛到比赛,一步步克服困难,体验逾越障碍的历程,在亲身跨越障碍中,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与毅力,不逃避,不退缩,从而提高自信心。

(三)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运动会项目一般以田径项目为主,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但是这类项目的备赛过程相对单调枯燥且强度较大。我们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就要鼓励学生每日坚持体育锻炼,循序渐进地掌握、提高体育技能,避免集中突击训练,不为比赛而比赛,让孩子发现并坚持练习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让体育融入生活常态,让锻炼成为日常需求,让健康的身体伴随一生。

(四)创新彰显个人素养发展的口号

在我国的学校运动会上,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团结拼搏,勇创佳绩”“爱我中华,报效祖国”等,我们强调的是集体的团结和比赛的结果,而反观国外许多学校运动会,他们的口号强调更多的是对自我的突破、个性的发展,以及在此过程中个人的历练、素养的提高。

(五)教育学生正确看待比赛成败

体育比赛都要决出胜负,对于失败的一方来说,显然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而且体育比赛充满意外,结局不如人意,难以令人接受。在集体比赛中,负面情绪甚至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例如,在乒乓球拍运球比赛中,每班15人接力运球,一班的速度快于二班,可二班却采用小动作窃取了最终胜利,这不仅使一班学生义愤填膺,而且违背了体育公平的原则。为此,教师要及时拨乱反正,组织再赛,保护学生自尊心,批判过分重视比赛结果、为取胜不择手段的行径,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成败的健康心态。同时,也可利用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因意外而失败的事例教育学生,让学生知道意外存在的客观性、不可抗拒性,培养学生接受现实的能力,提高抗挫折能力,情绪自我调节能力。

通过对学校运动会的反思,笔者认为,未来的学校运动会应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学生,甚至面向全校师生、全体家长,进行大胆变革和创新;强化普及意识,淡化选拔意识,强化健身与娱乐,淡化竞技色彩;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从而使校运会变成一场大容量、人人参与、综合性的“趣味运动会”,由单纯的体育竞技变为健体、益智、健心、促德的活动,充分发挥体育所具有的多维功能。这样,学校运动会才能成为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良好载体。

参考文献

[1]龚小梅.从学校田径运动会反思体育教学[J].观察思考,2013,(02).

[2]张继忠.变革学校田径运动会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2,(07).

[3]曲宗湖,期文轩,等.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邵伟德.体育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11.校运会活动安排 篇十一

关键词:校运会,项目改革,学生参与

每年一次的校运会是学校的体育盛事, 本应为全体学生举办和由全体学生参与, 但多年来的校运会都没达到这良好的初衷和目标, 往往只是“少数人做, 多数人看”。与《学校工作条例》中指出的“学校体育工作应面向全体学生”有较大的距离。如何根据学校的实际把校运会办得更有特色和更有成效, 我们作出了一些思考的尝试, 特别是在改革和调整校运会项目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学校运动会举办的现状分析

1. 把校运会办成“田径运动会”。

多年来笔者所在的学校 (增城市沙埔中学) 举办学校运动会时, 由于受到传统习惯意识的制约, 受到省、市区学校运动会甚至是全运会、城市运动会项目的影响, 往往把学校运动会办成学校田径运动会, 设置的项目往往局限于以田径项目为主。如田类: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标枪等;径类:50 (60) 米跑、200米跑、400米跑、800米跑、1500米跑、跨栏、接力赛等。而通过笔者的调查采访, 把校运会办成“田径运动会”的学校比率超过90%。

2. 把校运会办成重竞技、重评奖 (成绩) 的运动会。

体育项目上的竞技性是无可厚非的, 通过体育竞技,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也是很有必要的。但过分地强调各项目的名次和各教学班的总分比较, 就容易使校运会成为只是体育尖子生的运动会, 把校运会办成了重竞技、重评奖的运动会了。

二、目前校运会存在的问题

1. 运动项目的单一性, 制约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参与。

校运会以田径项目为主, 这些项目往往是相关的, 如100米跑、200米跑, 或400米跑和跳远等, 一个班50多人, 报名参加比赛的男女生合计往往不超过15人, 这就造成了普遍的“体育尖子”兼项, 加剧了“多数人看少数人做”的现象。如2003年第13届沙埔中学校运会, 设置的项目主要是田赛类和径赛类, 其中集体项目仅是4×100接力赛, 那年28个教学班共1420人。大部分学生的参与只能停留在为自己班的同学加油助威, 做些后勤工作等。

2. 校运会过于强调竞技性, 影响了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的兴趣。

校运会除了项目设置影响学生外, 评奖也起很大的作用。由于过度重视竞技 (名次) 、班级总分等, 除了大部分学生不能直接参与外, 就算是报名参加各项目比赛的学生, 有相当部分早就知道自己没有竞争力, 有应付了事的思想。比赛内容与体育的健身性要求脱节, 学生对其中的项目平时不会主动参与, 出现“从小无参与机会, 长大无参与意识, 成长无参与能力”的状况。

3. 教师全程参与校运会组织工作, 不利于调动学生对管理的参与。

校运会中的项目设置和评奖对学生的参与影响很大, 其组织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校运会的组织工作几乎全部由教师完成 (由学校体育老师策划、组织, 班主任担当领队, 科任教师做裁判等。) 把学生排除在校运会的管理以外的组织方式是不利于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 也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改革学校运动会的建议与设想

1. 改革学校运动会的建议。

(1)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改变观念。要办好学校运动会, 克服、改变以往校运动会存在的问题, 首先需要的是加强学习, 提高认识和改变观念。淡化竞技型的比赛模式, 构建融群众性、竞争性、多样性、趣味性、健身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学校运动会新模式, 最大限度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校运会。学校体育科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改革竞赛内容与形式的目标, 并把相关的计划和设想传达给有关的校领导、教师和学生, 争取得到他们的最大支持。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班主任、老师的大力配合下, 运动会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师资、场地器材等方面的优势和群众竞赛的功能, 使学校体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社会, 面向未来, 面向终身。

(2) 改革校运会项目的设置, 争取把校运会办成全体学生参与的盛会。为使校运会人人参与, 踊跃参加, 结合本校的实际, 改革校运会的项目设置是很重要的。在项目设置上, 除了保留、精选了一些传统的集体项目外, 增加娱乐性、趣味性较强的集体项目, 让更多学生能够成为校运会的运动员。如2010年20届校运会, 除了一些传统的田径项目外, 增加了集体项目:班际拔河、班际“袋鼠跳”、二人三足班际接力赛等, 学校32个班, 共1530人, 总参赛人数达到1504人, 占学校人数的98.4%。

(3) 立足多种方式的奖励, 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运动会上除了设立传统的奖项 (各种单项奖、班级奖、精神文明奖等) 外, 还设立出勤奖, 参加集体项目的设立组织奖等, 并特别把运动会期间学生的好人好事及时给予登榜表扬奖励。进一步调动学生参加运动会的兴趣。

2. 改革学校运动会的设想。

(1) 校运会在项目设置上应体现集体性、群众性、多样性、娱乐性、层次性和安全性。

体现集体性:要达到人人参与, 就要从集体项目中去研究, 分级或分组进行。如: (1) 25米往返接力跑。以班为单位, 级为一个组, 全体学生参加接力跑, 根据班额的多少可选择在跑道或是球场上进行。 (2) 拔河比赛, 以班为单位, 级为一个组, 采用淘汰制形式, 准备多条拔河绳, 视拔河绳的长短而决定参赛的人数, 可男女混合或男、女分组。 (3) 仰卧起坐, 以班为单位, 以级为一个组, 在规定时间内每位学生完成的次数合计, 多者为胜, 在组织时每个班可以分成若干组, 每个班按组别顺序进行, 各班一齐进行比赛, 在读数和记录中要做严做细。

体现娱乐性:结合当地的实际, 开展一些学生基础较好、爱好及群众性强的项目, 如篮球三分线10球投篮、罚球线10球投篮, 足球的颠球、乒乓球淘汰赛、跳绳计时赛、踢毽子等。这些项目平时学生开展较好, 学生能踊跃报名参加, 并且场地、裁判要求也不高, 容易开展,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满足学生的参与欲和表现欲。

体现多样性:要吸引和组织全体学生参与校运会, 校运会的项目就必须具备多样性, 由于学生在年龄、性别、兴趣、特长等方面存在明显个性差异, 所以项目就必须针对不同层次, 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设置, 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如各类的跑、跳、投、器械运动、球类运动、民间体育项目等。

体现娱乐性:要使校运会人人参与, 在项目的设置中要安排一些娱乐性强的活动吸引学生, 起到愉悦身心调节作用。各类游戏和趣味性项目, 如“袋鼠跳”班际接力赛、圆圈追赛, 二人三足跑, 自行车慢骑比赛等。

体现层次性:在强调校运会的群众性, 娱乐性的同时, 也要发挥学生的体育潜能, 发扬体育“顽强拼搏, 力争第一”的精神, 也要选拔体育尖子, 为上一级体育部门输送人才。在项目的设置上选择一些田径的传统项目, 如跑、跳、投掷等, 这些项目在校运会前可以以班为单位选拔, 但在选拔时要广泛发动学生参与选拔, 也达到了人人参与目的。

体现安全性:学校所有活动都必须强调安全性, 校运会就更显必要和突出, 在项目安排, 组织方面应要做好如下工作: (1) 师生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 (2) 赛前要做好医务监督和检查。 (3) 指导好学生的报名、比赛, 以及观看的纪律, 各班选好地点建立自己的大本营方便运动员的休息和后勤工作的保障。 (4) 赛前体育科组、裁判员要认真检查器材、场地。 (5) 比赛中要设立纪律督促小组和医务组。

(2) 加强系统研究, 为进一步办好校运会打下基础。首先要加大校运会集体项目的研究和尝试, 如准备考虑设立30秒踢毽、30秒跳绳比赛等, 全班学生合计次数, 平均数多为胜。又如, 乒乓球四——五人打, (每方每人击球一次, 依次反复进行, 规则与双打类似, 球网可升高原来的3、4倍, 还计划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自己提出集体比赛的项目供讨论, 一经尝试得到确认后, 就作为校运会的集体比赛项目。

另外, 要重视把学校的运动会和平时学校体育活动相结合, 这样更有利于学校运动会时设立更多的集体项目, 可把一些项目的“预赛”、“复赛”安排在校运会前的体育活动时间进行, 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同时还进一步研究哪些集体项目更适宜安排在那个年级、哪个学期进行, 做到更有计划性, 争取做到每月都有赛事。达到校运会参加人数是学生人数的100% (除不宜参加运动的学生外) 的目标。

我们还要考虑如何让学生更多地参加校运会的组织和管理, 是否可以考虑像亚运会那样, 让学生组织若干校运会的志愿者, 参加校运会的一些组织服务工作, 除了得到能力上的锻炼和培养外, 更能体现到学生是校运会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梅崇铁.中小学春季运动会的创新尝试[J].中国学校体育, 2010, (4) .

[2]王红, 宋洋彪.组织全员运动会之我见[J].中国学校体育, 2011, (2) .

上一篇:低保申请程序下一篇:高效节水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