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鉴赏

2024-10-16

《方山子传》鉴赏(6篇)

1.《方山子传》鉴赏 篇一

方山子传

苏轼

【知人论世】

关于苏轼的介绍参见本书P85《赤壁赋》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方山子传》主要内容是通过对苏轼与方山子的相遇与相交,了解了他的人生经历,通过对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行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赞赏。

【文言知识点】

一、通假字:

1.前十有九年:“有”通“又”。

2.犹见于眉间:“见”通“现”,显现。3.往往阳狂垢污:“阳”通“佯”,假装。4.方山子傥见之与:“与”通“欤”语气词,吧。

二、古今异义:

1.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遗像,古义,流传下来的样子。今义:人死后留下的画像。2.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今义:男人的配偶。3.欲以此驰骋当世:驰骋,古义: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今义:指纵马奔跑 4.方屋而高: 屋,古义:帽顶。今义:指房屋。

5.使从事于其间:从事, 古义:任职。今义:指投身到事业中。

三、词类活用:

1.余既耸然异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认为……奇怪。2.岁得帛千匹:岁,名词作状语,每一年。3.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名词作动词,尊奉。4.见方山子从两骑: 从,使动用法,使„„跟从。5.亦足以富乐: 富乐,使动用法,使„„富足快乐。6.方山子怒马独出:怒,使动用法,使„„愤怒。7.今已显闻:显闻,形容词作动词,显达闻名。8.与公侯等:等,名词作动词,等同,类似。9.而:

①方屋而高/而其家在洛阳:和,并且,表并列连词。

②何为而在此?/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却,然而,表转折连词。③俯而不答,仰而笑:着,地,表修饰连词。

④使骑逐而射之/而岂山中之人哉/此岂无得而然哉/不可得而见:并、接着,表承接连词。10.于:

①晚乃遁于光、黄间/余谪居于黄/犹见于眉间/使从事于其间:介词,在。

②鹊起于前:介词,从。四、一词多义:

1.闻:交往/出名: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使从事于期间,今已显闻。2.异:对„„感到奇怪/与众不同的:余既耸然异之/余闻光、黄间多异人。3.使:假使/让,叫:使从事于期间,今已显闻/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五、特殊句式:

1.徒步往来山中:省略句。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判断句。3.鹊起于前:状语后置。

【文本解读】

(1).原文: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歧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2).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是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亭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的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隐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声名显赫了。他原本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同了。在黄河以北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穷僻的山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异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3).解读:

1、文章所分成的五段中,每段各写了什么内容?用了怎样的叙述方法?

【明确】第一段,直接叙述,简介方山子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第二段,细节描写,写了

他乡遇故知。第三段,倒叙,细节描写,写方山子少年时的豪侠之气。第四段,补叙,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第五段,对方山子的赞颂。

2、第一段:

【原文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讲解】宗:尊奉。折节:改变平日的志向和行为。遁:隐,消失,隐居。——{译文: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人们没有谁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而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3、第一段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与方山子有共同的遭遇?

【明确】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4、第二、三段:

【原文②】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zào)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讲解】矍然jué rán:(1).惊惧貌;惊视貌。(2).急遽貌。环堵萧然:环堵:四面土墙。萧然;萧条的样子。形容家中空无所有,极其贫困。自得之意:(1)指自觉得意、快意。(2)指自己有所体会。——{译文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

【原文③】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讲解】耸然:(1).高耸貌。(2).惊惧貌。耸,通“ 悚 ”。(3).诧异貌。耸,通“ 悚 ”。独: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谁受之?” 怒马:奋马。精悍:精明能干;精锐强悍。——{译文: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山,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5、在第二、三自然段以今昔两次邂逅作对比,指出方山子并非寻常的隐逸之辈,两次邂逅所见有何不同?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明确】俯而不答,仰而笑。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

6、为什么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遇后,表现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态?

【明确】这既表现了方山子对于黑暗腐败的世道的熟悉,因为他是过来的,所以见怪不惊。又极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打击诬蔑苏轼的那些奸邪小人的蔑视。这也是一次很生动传神的人物细节刻画。俯仰之间是一份人生况味,是一种人生姿态!不答是因为不遇的人生悲苦痛楚本不可答,然亦不必答,同是天涯人落沦;继而仰天一笑,那是方山子对待生命态度,笑对人生,放下沧桑,不以物伤性,自得人生!

7、第三自然段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

【明确】倒叙方山子少年时豪侠之气。

8、第四自然段:

【原文④】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讲解】勋阀:勋,特殊功劳;阀,古代指有权势的家庭。使:假若。——{译文: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厕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

9、第四自然段为什么要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

【明确】为了突出其“异”于常人之处,甘心放弃显赫的家世而庵居蔬食必有其自得之处。作者在此极度赞颂方山子超脱世俗的高尚美德,直接赞语仅最后“此岂无得而然哉”!

10、第五段:

【原文⑤】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讲解】 阳狂;假装疯颠。也作“佯狂”。垢污:肮脏;污浊。傥:tǎng,偶然,意外地。——{译文: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11、文章最后写光、黄间“异人”意在何用?

【明确】最后作者以光、黄其他“阳狂垢污“的异人来反衬方山子,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及其同类人生活的向往。所谓异人的“阳狂”之行乃是一种掩饰,是为了压抑心中的激情,平息心中的矛盾。方山子不也正是如此吗?作者以疑似的口吻问他是否见过“阳狂垢污”的异人,其实,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异人。提升文本的广度,表达自己对方山子及其志同道合的所谓的“异人”们的欣赏之情。

12、鉴赏提示要我们注意——方山子的“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倾向?

【明确】(1)他与常人的生活道路不同: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成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晚年——无所遇合,遁于光、黄间。

(2)生活态度独特: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所著帽,方屋而高。(3)待人接物的方式与常人不同: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

(4)家庭情况及其大气、大方的行为作风:世有勋阀,岁得帛千匹。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表彰陈慥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藉此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换句话说:对老友的知音之情,寄托自己身世之感。这也是本文主旨。)

13、概括主旨

表彰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借此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

14、“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最忌平淡,请问此文是如何打破平淡,塑造丰满形象的? 【明确】本文没有像一般传记那样,平铺直叙地介绍人物的姓氏、乡里、家世、生平等。开始,只是粗略地介绍了方山子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但其人真实姓名、家世、籍贯等均未介绍,让读者产生一种悬念,急于知道此人究竟是谁。接着,记叙自己在黄州跟他的一次巧遇,点明人物姓氏。随后追溯此隐士曾有过的年少气盛,最后说明其拥有的显赫家世。这样,由隐而显,由略而详,层层设疑,层层呼应,愈深愈见方山子的不同寻常和卓立无匹。

15、赏析

【明确】重点写隐居时的生活和思想态度(随物赋形)。主旨:说明方山子为弃显闻富乐,独来穷山中的异人。文体:形式为应用文(传记:他传);内容为记叙文。用字准确而含蓄,字里行间饱受感情.写出作者想见已久而又不期而遇的喜悦之情.渲染了隐士的特征.。

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薄贫贱,借他人之酒解自己胸中之不快.方山子实乃自悲不遇(暗示手法)。有志于用世,却不得赏识任用,仕进无门,退隐以明志。藉此流露出同为“怀才不遇”的感慨。

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2.《方山子传》鉴赏 篇二

如何让文言文教学实现趣味性和有效性呢?余文森先生曾提出文本解读的三层次对我们处理文本极有参考价值。余先生认为文本的解读需要把握三个层面:一篇文章按照从单词到句子, 再到段落、篇章的顺序, 将阅读重心聚焦在文字形式和表达的内容上, 称作文字信息解读;在实现了文字信息解读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文本塑造的人物, 承载的写作意图、观点和技巧进行分析, 是对文本的文学性解读;在完成前两者解读的基础上, 读者以自身的知识经验, 将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和文本所创造的语义世界相联结, 对内隐在文本里的、作者秉持的观点和价值取向进行批判性意义建构, 实现个体经验世界的重组, 加深对世界与自身的认识与理解, 被看作是对文本的文化性意义建构。

换言之, 以注重文言文的语言文字、文学内涵、文化深蕴是使文言文教学充满活力的一剂对症的良药。笔者在这个学期初, 教授了 《方山子传》, 而在整堂课上几乎一以贯之余先生的三层次理念, 但在和学生一起品完这篇有趣的课文后, 才发现对教授过程知足也知不足。

一、从文本的体例特征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每堂课都必须先面临教师教什么, 学生学什么的问题。没有合宜的内容, 所有的教学设计将失去意义, 不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 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将是语文教学致命的失误。教学内容如何确定?张承志在他的《心灵史》中说过一段极富启发性的话:“最好的方法其实存在于研究对象自身的规定中。”阅读教学当以文本为中心, 这是许多语文教师的共识。传记类阅读, 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中之重, 传记的体例特征, 是以记人为中心, 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进而传达自己的志趣。所以它的最高境界是不仅让人感觉到鲜活的人物形象, 还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与所写人物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中的《方山子传》一文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我认为, 苏轼通过对方山子生平事迹的简单记叙, 传达的是“人生失意时, 该如何抉择”的生命终极指向, 这背后有苏轼对文学形象方山子和隐士文化的独特理解, 这是课堂的教眼。所以教学内容以人物形象为切入点, 不仅水到渠成, 也能吸引学生阅读兴趣, 增强趣味性。例如, 在课堂上学生对“怒骂独出”中“怒”字不理解, 我就反问将“怒”改成“策”, 可不可以?“策”仅仅写出用马鞭驱马、使马快跑, 较之于“怒”字不够形象, 因为“怒”似乎能让我们透过文字看到方山子奋起直追、意气风发的爆发力, 这样学生明白“怒”字对表现下文所说的方山子眉间的“精悍之色”是有所铺垫的, 对行文布局, 文意衔接和方山子的人物形象有了更准确的认识。所以文言文教学必须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 即首先将语言文字弄清楚, 进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 获得思想上的教益, 知识上的启迪, 情感上的陶冶。关注文本, 能使教学落实到实处, 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从而使语文课充满语文味道, 更具语文特色。防止架空分析, 空发议论的最好途径就是从文本出发, 引导学生学语言、品语言。

二、让学生自读质疑, 读出文学及文化内涵

1.读、思、问的主体是学生

“以人为本”在今天的课堂上早已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1981 年, 叶圣陶先生写给一位语文教师的信中就曾写:“语文教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 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 可是深奥些的地方, 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 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 只要三言两语, 不要啰哩啰嗦, 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 学生看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这段朴实的话, 可以作为叶老名言“从教到不需要教”的注脚, 说得实实在在, 却又蕴涵着先进的教学理念;既有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又具体指出了教师如何发挥指导作用, 实现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

2000 年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所倡导的阅读取向, 回归到对“鉴赏者”的守护, 其标志就是偏重“学习欣赏文学作品, 感受作品中的形象, 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强调“整体感知”。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 总的精神是 “ 让学生自己去‘读’”, 体现为对“诵读”和“积累”的注重, 实质是维护读者 (学生) 在阅读中的“倾听”权。2001 年,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承继了2000 年过渡性的教学大纲所倡导的阅读取向, 并有新的拓展。在继续强化“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的同时, 还在阅读教学总目标上突出地标志了“注重情感体验”。注重情感体验、强化独立阅读, 关键处是凸显读者 (学生) 的主体地位。有人将这种新倡导的阅读取向, 命名为“感受性阅读”, 它张扬的是读者 (学生) 在阅读中的“言说权”, 在阅读教学中则主张“让学生自己来‘解’”。

2.沉浸浓郁, 含英咀华之“素读”

对于文言文教学, 我比较赞成邓彤先生的“素读”理论。所谓“素读”, 就是朴素地通过文字符号领会其内在蕴意。“素读”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最传统的对话回答方式, 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 进入到文词句的深层含义中去, 吟咏玩味文本词句本身的韵味。读书主要是一种内隐的心智活动, 内心的激荡与外表的沉浸是和谐的, 学生唯有真读, 才有慎思。笔者与学生一起学习 《方山子传》一文, 在探讨方山子“异”于常人的行为的时候, 有位男生举手质疑说“面对苏轼遭遇的不平经历, 作为好友的方山子为何‘俯而不答, 仰而笑’?不仅不安慰还笑他?”这位学生的发现证明了他在思考, 可是他的理解显然是错的。面对这样的“独特体验”, 教师要不要引导?答案是, 要。于是我将问题抛给所有的同学。学生面对难题, 自然有征服的欲望, 一时间众说纷纭。讨论的最后, 大家认为两个答案较为合理:一是方山子为朋友的贬谪而伤感, 但又不知道用什么话来安慰他;二是也可能方山子想到了自己有同样的遭遇而伤感, 他深知世道浑浊, 所以俯而不答。而笑的背后是方山子的豁达乐观, 并非嘲笑, 否则就没有下文邀请苏轼去家中的情节。这两点, 在原文中都能找到依据, 故成立。

又如, 学生看到方山子的“异人”之处, 但看不到奇特的行为背后的深层意蕴。这时, 教师也不必着急于满堂灌, 等待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例如学生在读到第四段的时候, 问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方山子家境殷实, 世代为官, 因而他为官治国是必然, 古人都说‘学而优则仕’, 他早年‘折节读书’不就为了做官显达吗?既然仕途如此之顺为何还要隐居?文章怎么自己前后矛盾的呢?”在学生质疑声中, 我带领学生在此阅读第一段, 学生渐渐发现方山子确实“折节读书, 欲以此驰骋于当世”, 关键问题就变成了“驰骋于当世”该怎么理解?苏轼善于为文, 不可能行文出现纰漏。思考之后, 学生自然就发现, 方山子是有更高的理想抱负, 时代不给他机会, 终不得统治者赏识重用, 不仅仅是为一方之官, 拿丰厚之俸禄, 所以选择离开。如此, 学生对方山子的人格魅力有了更近距离的接触。

反复阅读, 读出深意。语文课的本质就是要让学生看到他单独阅读不能看到的东西, 所以“深度”对语文课来说就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试想, 一堂不能把学生的认识带到一个更深境界的语文课, 还有多少存在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跟随着我朗读、感受、思考、表达, 在与我平等自由的对话中, 对方山子人生抉择以及人生境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方山子异于常人的行为背后是他在世道浑浊、人生不遇的现实中选择弃荣利功名, 回归自然的生命取向, 更有在如此清贫生活中特立独行、乐观旷达、敢于贫穷、怡然自乐的生命境界。学生在一步一步的阅读中, 感受到一个渺小平凡的生命不平凡的人生抉择。这在文本内容的挖掘上, 实现了从表像看内在, 实现了课堂教育的目的——向深层次意蕴的解读。

3.生命的终极关照———人生文化深蕴

古代诗文把汉民族的文学语言、文章技巧发展到了空前辉煌的高度, 在思想道德和诗意情怀上也不乏永远值得炎黄子孙乃至整个人类继承和发扬的宝贵遗产。比如“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的人生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与社会理想, 正是当代青年学子建设自己新的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良药。

在课堂上, 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苏轼一生写过十一篇传记, 但大多是为古人作传, 为同时代的人写传只有两篇, 其一便是《方山子传》。苏轼一生好友众多, 为何偏偏给方山子立传呢?问题一抛出, 学生也很疑惑。各自再读课文, 他们抓住文中的“耸然异之”“精悍之色, 犹见于眉间”“不可得而见”等句子, 明白苏轼对方山子是赞扬而向往的;再结合苏轼的遭遇和方山子的遭遇, 就会发现, 苏轼借他人之酒杯, 浇自己胸中之块垒, 可谓自悲不遇;当然, 还有方山子的人生抉择和生命境界给了苏轼引导, 在人生失意彷徨的十字路口, 该何去何从, 可以说方山子的选择就是苏轼的选择。第三点的阐释, 是我本堂课的最终指向:人活于世, 总会遇到挫折和困境, 当我们失意之时, 该如何抉择?历史长河, 众多“异人”用他们的行为和诗文为阐述了人生也是种文化。这样的抉择在今天有没有现实意义呢?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 我从字、词、句等语言层面出发, 既落实了字词释义、句意理解等教学要求, 又引导学生“披文入境”“据言得意”, 较好地再现了文本的言语情境, 实现了文字、文学、文化的融会贯通。同时又通过引导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到的生活世界和文本所创造的语义世界相联结, 使他们对内隐在文本里的、作者秉持的观点和价值取向进行批判性意义建构, 加深了对世界与自身的认识与理解, 从而得到了更多、更有价值的启发。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文言文必修课教学的评价是:“文言文阅读的评价, 除了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 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 感受中国文化精神, 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对一线教师而言, 要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趣味性和有效性兼得, 必须实现文字、文学和文化的有机统一。在充分把握文言文问题特征的基础上, 在尊重学生阅读的前提下, 深入研习文本, 出乎其内而入户其外, 获得人生体验, 才能使课堂教学能够生动有味并行之有效。

三、反思不足之处

整堂课中, 学生喜欢方山子, 喜欢苏轼, 也喜欢这样自由思考讨论发言的课堂, 但教后反思, 觉得多少还是留下了遗憾。比如我的提问不够迂回睿智, 一些小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又犯有重复赘余之嫌;对学生回答的评价没做到恰到好处 (停留在只对学生回答的重复上, 不重要的话较多) ;上课遇到学生突发奇想的难疑, 应变不够灵活机智等等, 如果在这几个方面有所改进, 课堂会更完善些。

参考文献

[1]雷玲主编《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3月版.

[2]王荣生著《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版.

3.方山子传教学反思 篇三

学生整体配合比较好,能够随着我的教学节奏走。朗读、翻译环节都做得比较到位,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学生对理解打动作者苏轼的方山子之“异”的内涵这一点比我认为的要好。这可能与他们高一学习《赤壁赋》时,我给他们讲过的苏轼的生平有关。

我所认为的激发学生兴趣这一点在12班落实得比较好,这个班的学生基础虽然差,但比较活跃,在教师的鼓励下很快能够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6班是文科重点班,但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够,大部分需要老师点名才行,虽然站起来后回答问题比12班好,所以怎样激发绝大部分同学主动参与教学还需要努力。

第六周,根据计划,我让学生自己讲文言文,第一课就是《方山子传》,学生上了三节课,效果不佳。

第一个学生上台,仿照我的模式,开始报听写,声音比较小,语速比较快,学生们有点不适应,不过课堂纪律还好。第二个学生开始讲课文,她先介绍了一下作者,又介绍了一下陈V,还讲了写作背景,明显是在模仿初中老师的上课程序,重点不够突出。因为文学常识已经不是高中语文的教学重点,可她还是花了比较多的时间来介绍。看来学生们对教学重点的把握还有待提高。然后,她开始串讲课文,由于比较紧张,她老是用课本或教参挡住自己的脸,教态非常不自然。而且过分拘泥于教参,有些错误的地方也没有校正。看来,学生们自主备课,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今后,在指导学生备课方面,我还要多做一些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书和相关资料。学生在讲时,声音普遍偏小,底下的学生还觉得很新奇,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一些讲课者没有讲清楚的地方,学生们就会自行在下面议论,声音较大,时间较久就会影响讲台上的学生讲课,也会影响自己的听课。这些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总体来说,这节课差强人意,但效率太低。

第二节课,第三位学生继续串讲课文,声音小,拖宕,准备不充分,效果很差。最后五分钟,我实在忍不住了,对他讲得不清楚的地方作了一些补充,讲错的地方作了纠正。看来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确实有待提高。

第三节课,还是第一位学生讲课,因为她是组长。其他组员有的负责教案的撰写和资料的搜集,结果就是能者多劳了。看来任务分配机制上也存在问题。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这节课她先讲完了剩下的`内容,还是存在知识点不清楚,声音小,重点不突出的情况。学生们的反应也是不太好,我几乎都想放弃这次实验了。不过三思过后,我还是决定继续下去。出现问题应该努力去解决而不去消极逃避,否则问题还是问题。

针对这次学生自主讲课出现的问题,我决定以后几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对学生小组集体备课的指导,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

2、鼓励学生们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

3、对学生撰写的教案进行审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课堂上允许学生向老师求助三次,以应对学生们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4.《方山子传》鉴赏 篇四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1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2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注释:

①〔朱家、郭解〕西汉著名游侠,《史记·游侠列传》详载二人事迹。

②〔方山冠〕古代的一种帽子。汉时为祭祀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尊奉

B.折节读书 折:改变

C.方山子亦矍然 矍然:欣喜的样子

D.往往阳狂垢污

阳:通“佯”,假装

5.C/矍然:吃惊注视的样子。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欲以此驰骋当世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B 犹见于眉间 多于周身之帛缕

C 而其家在洛阳 与其骑会为三处

D 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是何楚人之多也

6.C/A.介词,凭借;介词,把。B.介词,在;介词,表比较。C.均为代词,他的。D.助词,的;代词,这,这么。

7.下列用“/”给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B.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C.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D.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7.B 8.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分析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出身微贱,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终不得意;晚年放弃了富贵生活,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记主人公少年时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可见作者对“异人”的仰慕,也隐含有对方山子超脱世俗、淡泊自守的赞扬之意。

D.结合苏轼被贬黄州的处境可知,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己之“不遇”,本文可以视为作者当时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8.A/“出身微贱”与原文不符。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4分)

译文:

⑵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3分)

译文:

⑶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3分)

译文:

9.⑴(他的家里)四壁空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给分点:“环堵”“萧然”“妻子”“自得”)

⑵ 因而(他)就在马上和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给分点:“因”“马上”“自谓”)

5.《方山子传》鉴赏 篇五

一、基础巩固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B.往往阳狂垢污 ..C.宋将军故自负 .D.吾数击杀响马贼 .解析: 故:本来。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往往阳狂垢污 C.砉然向然

B.客不得已,与偕行 D.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显闻:显达闻名 阳狂:假装疯癫 故:原因 数:屡次

解析: A.“阳”通“佯”,假装;C.“向”通“响”;D.“扣”通“叩”,询问。答案: B 3.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高见其所著帽,方耸而.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异之余既耸然.B.他植者则不然.

光、黄间晚乃遁于.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家呼余宿其.D.

其皆出于此乎.

解析: 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C介词,在/介词,比;D.代词,他的/副词,大概,表推测。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 C.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B.但观之,慎弗声 D.余既耸然异之

解析: B项,“声”,名词作动词,出声;C项,“快”,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感到痛快;D项,“异”,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惊奇。

答案: A 5.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C.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

B.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D.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解析: A项为定语后置句,B、C、D三项为状语后置句。答案: A

二、阅读鉴赏

梅花岭记

□ [清]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刀,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墓。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之,大将艳其色,欲强娶之,夫人自裁而死。呜呼,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

(节选自《鲒埼亭文集选注》)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德威慨然任之

.B.谱汝诸孙中 .C.被执至南门 .D.当易姓之间 ..

任:担负,承担 谱:列入家谱 执:捉拿拘捕 易姓:即指改变姓名

解析: D项中的“易姓”是封建时代对改朝换代的说法。答案: D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语之曰集诸将而.A.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有如此之势,而.遂为诸将所拥而行.B.之计深远父母之爱子,则为.

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以.C.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城之.D.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解析: C项,介词,表“凭借”。A项都是连词,前表承接,后表转折;B项都是介词,前译为“被”后译为“替”;D项,前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后代词,代第一人称。

答案: C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选材典型,精心叙写了史可法城陷前后的三件事,环环相扣,在生与死的尖锐矛盾中彰显人物英雄本色。

B.抗清将领孙兆奎与降臣洪承畴的对话,看似与忠烈关系不大,实则以洪的卖国求荣来反衬史的临难不苟慷慨赴死。

C.在叙写史可法殉国的经过及影响后,作者将其与颜太师、文少保并列,高度赞扬其浩然正气及永垂不朽的精神。

D.文章结尾叙写史可程夫人不堪受辱、断然自裁之事,意在阐明史可法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精神对后人的激励。

解析: D项,“自裁者”为八弟的夫人,非可程妻。答案: D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到这时,德威寻找史公的尸骨不能找到,就拿(他的)衣冠(代替尸骨)埋葬他(在梅花岭上)。

(2)经略从北方来,(是否)确凿知道原(在)松山殉难的督师洪公真的死了呢,还是没有死?

(3)这就是忠烈公的音容面目依稀可见,这就不必再去问他是否果真解脱成仙成佛,更何况冒他未死的名号呢?

参考译文: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被(清兵)围困的(形势)很危急。督相史忠烈公知道局势(已)不可挽救,(就)召集众将领告诉他们说:“我发誓与扬州城同作殉国(之物),但(在)匆忙慌乱中不能落在敌人的手里死去,谁(能)替我在城破时完成这个(为国而死)的大节呢?”副将军史德威悲痛激昂地(表示愿意)担负这一任务。忠烈高兴地说:“我还没有儿子,你应当凭同姓的关系作我的后嗣。我(要)写信(禀告)太夫人,把你(的名字)记入(我的)家谱,排在(太夫人的)孙儿辈中。”

二十五日,(江都)城沦陷,忠烈抽出刀来自刎。众将领果然争着上前抱住他(不让他自杀)。忠烈大声呼唤德威,德威(悲痛)流泪,不能举刀,于是被众将领簇拥着走。到小东门,清兵像密林般地到来,副使马鸣、太守任民育和都督刘肇基等众将领都战死了。忠烈就瞪着眼看敌人说:“我就是(大明朝的)史阁部。”被(俘)押到南门,和硕豫亲王用“先生”(的名称)称呼他,劝他投降。忠烈大骂而死。当初,忠烈(留下)遗言:“我死后应葬(在)梅花岭上。”到这时,德威寻找史公的尸骨不能找到,就拿(他的)衣冠(代替尸骨)埋葬他(在梅花岭上)。

有人说:“扬州城被攻破时,有人亲眼看见忠烈穿青衣戴黑帽,骑着白马,跑出天宁门跳入长江而死,不曾死在城内。”自从有了这种话,长江南北就传说忠烈没有死。不久英山、霍山(抗清)义军大规模起义,都假托忠烈的名义(来号召群众),(就)好像陈涉(起义时)假托项燕(的名义)一样。吴中的孙兆奎因起兵失败,被俘押到南京。经略洪承畴同他有老交情,问(他)说:“先生在军中,(是否)确凿知道原扬州阁部史公真的死了呢,还是没有死?”孙公回答说:“经略从北方来,(是否)确凿知道原(在)松山殉难的督师洪公真的死了呢,还是没有死?”洪承畴(听后)非常恼怒,急忙叫部下(把他)推出去杀了。

唉!(那些)成神成仙的荒唐无稽的说法,说颜太师因被杀而成仙,文少保也因彻悟“大光明”佛法像蝉脱壳一样遗下了躯壳而成佛,实际上(他们都)不曾死去,殊不知忠义是圣贤人传统的道德准则,那种凛然正气浩大磅礴,永远存留(在)天地之间,为什么一定要(问他的)面目形象是出世成仙成佛还是入世为人了呢?(那种关于他们成为)神仙的说法,正是(人们)所说的“画蛇添足”。就像忠烈的遗骨,(现在)已不可能找到了,(但)百年之后,我登上(梅花)岭,同朋友们谈起忠烈的遗言,没有(一个人)不泪如雨下,回想当年围城的情况,就像忠烈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人们眼前一样,这就不必再去问他是否果真解脱成仙成佛,更何况冒 他未死的名号呢?

6.《邻里相送至方山》诗词鉴赏 篇六

谢灵运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三界镇)。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秘书郎谢瑍之子。东晋时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曾出任大司马行军参军、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年四十九。

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为了摆脱政治烦恼,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山水景物。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拓展阅读:

作者生平

谢灵运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 原名谢公义,字灵运。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文学家、诗人。父谢瑍,不慧,其母刘氏为王羲之外孙女。祖籍陈郡阳夏,但其祖父谢玄已移籍会稽始宁,并葬于该地。因此,谢灵运平生实未至此地。谢灵运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幼年便颖悟非常,《宋书》本传称其谢灵运十五岁时,去京都旧居作乌衣之旅,受其叔器重,赞曰:文章之美,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南朝挖制区)莫及。善书,“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他还兼通史学,精通佛教老庄哲学,工于书法、绘画。宋文帝刘义隆曾称赏他的诗和字为“二宝”。东晋时,他8岁袭封康乐公,晋末曾出任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豫州刺史刘毅的记室参军,北府兵将领刘裕的太尉参军等。刘宋建立后,按例被降为康乐侯,故又称“谢康乐”,改食邑为五百户,起为散骑常侍,转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因是名公子孙,才能出众,认为自己应当参与时政机要,但宋文帝对他“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谢灵运已二十岁,出任琅琊大司马行参军,后任太尉参军、中书侍郎等职。好营园林,游山水,制作出一种“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的木屐,后人称之为“谢公屐”。与族弟谢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泰山羊璿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元嘉十年(433)因罪徙广州,密谋使人劫救自己,事发,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终年四十九岁。

谢灵运墓位于今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里泉村。子谢凤,同徙岭南,早卒;孙谢超宗,被宋孝武帝认为是“灵运复出”。

文学成就

谢灵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谢灵运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谢灵运的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如写春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写秋色“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写冬景“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等。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

谢灵运的诗歌虽不乏名句,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但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谢灵运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的佳句,对唐代的诗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唐朝大诗人李白对谢灵运颇为推崇,曾有“吾人咏歌,独惭康乐”之句。

★ 《春怀示邻里》翻译赏析

★ 《蜀相》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

★ 《方山子传》原文和翻译

★ 《蜀相》赏析

★ 牡丹陈与义翻译赏析

★ 王维《送别》古诗赏析与翻译

★ 下方山诗,下方山诗何逊,下方山诗的意思,下方山诗赏析

★ 劝学翻译赏析

★ 《从军行》翻译赏析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暑假上海一日游日记下一篇:审计基础与实务复习资料(2010-2011)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