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优质护理计划(18篇)
1.急诊科优质护理计划 篇一
急诊科优质护理亮点 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为了全面推进“三好一满意”工作,结合“二甲”医院复审要求,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目前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达到100%。急诊科创优质护理服务之路虽然起步较晚,却也不甘落后,不但建立了自己的优质护理服务规划与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充实与完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建立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承诺:1.具有退热、止痛等特殊药物的处方,优先处理。2.有晕针史的患者提前说明,护士将做特殊安排。3.危重病人行检查及收住院,实行护士全程陪同。
二、落实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举措:1.提高急诊接诊、分 1
诊护士对病人的分诊准确率,做好病人分流工作。2.保证院前急救护士24小时在岗,努力做到3分钟内出车。3.护士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4.护理操作中,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隐私。5.危重病人行检查及收住院,实行护士全程陪同。6.为所有急诊病、陪人免费提供饮水杯。7.实行护士首问负责制,提高患者满意度。8.积极参与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护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三、实施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保障措施:1.制定急诊护士分层级管理办法。各层级之间,根据工作资历及工作经验的增长由低向高晋升,让护士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每个护士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向更高的层级迈进,提高护士对本职业的工作热情。2.结合急诊工作特点,制定明确的岗位分类标准和薪酬系数,建立基于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并结合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要素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评优、晋升、薪酬分 配相结合,实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调动护士积极性。3.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遵守《护士管理条例》规定。加强护患沟通,全方位渗透依法从事的理念。这种法律意识不但保护护士,而且保护了患者,体现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4.完善护士继续教育工作。加强科内培训,选派护士去院内相关科室和院外脱产学习,努力提高急诊专科护士理论知识与
操作技能。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改善护理面貌、树立护理职业新形象的良好的举措。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护理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几近丢失贻尽的基础护理又全面启动全方位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模式也逐渐深入护理人员心中。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病区环境干净了,病人排队时间缩短了,病陪人满意度提高了,护士们的奖金也提升了。我们相信:在医院领导、护理部的指导下,我们的优质护理服务之路一定会更走更远、更走更稳!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2.急诊科优质护理计划 篇二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急诊,护理新模式
急诊科是临床上较为重要的科室, 其收治的患者大多起病急、病种复杂以及进展快的特点, 因此做好患者接诊后到住院治疗前的护理十分关键。无缝隙护理是针对护理中部门分割和专业分工所造成的质量缝隙进行全面管理的新型护理模式, 是体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护理, 在临床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2]。为进一步探讨这一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中的应用, 特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急诊科就诊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急诊科患者150例, 其中男81例, 女69例;年龄17~84岁, 平均年龄 (46.9±13.2) 岁。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75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给予无缝隙护理, 护理方法如下: (1) 护理排班无缝隙:急诊科护理人员按照患者病情的需求, 适当对护理排班模式进行调整, 建立弹性排班模式;若就诊患者较多期间, 增加护理人数以及护理工作时间, 可实行连班;若患者人数较少, 护理人员进行补休;同时按照新老搭配原则, 对患者实行连续监测; (2) 成立无缝隙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护士长统一指挥调动, 协助医生有序进行急诊抢救。小组成立之后, 进行组织学习, 加强护士监护, 增强其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沟通以及交流提高其护理水平;对各种护理制度进行量化处理, 从而建立一个全方位以及个性化的无缝隙护理方法; (3) 护理过程无缝隙:在接到急诊患者需要入院治疗信息之后, 由责任护士到急诊室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观测患者生命体征, 检查各种管路是否通畅, 患者是否进行气管插管以及人工呼吸等操作;然后告知小组其他成员准备相应的器械、药物以及设备等;当患者离开病房进行检查以及治疗时, 需有专人陪同; (4) 心理护理:由于急诊科患者的病情大多比较严重, 患者容易产生抑郁以及焦虑情绪, 因此,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病情、治疗以及检查方法, 时刻关注患者, 以人性化的护理方法让患者感受到关怀以及尊重。
1.3 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对患者焦虑情况进行评价, 共20个条目, 1~4分四级评分法, <50分无焦虑, 50~59分为轻度焦虑, 60~69分为中度焦虑, ≥70分为重度焦虑;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对患者抑郁情况进行评价, 20个条目, 1~4分四级评分法, <53分无抑郁, 53~62分为轻度抑郁, 63~72分中度抑郁, >72分为重度抑郁;采用科内自制调查问卷, 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 满分100分, ≥90分为非常满意, 70~89分为满意, <70分为不满意, 以满意、非常满意计算总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 以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满意度达到97.33%, 对照组总满意度84.0%, 两组结果进行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护理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患者从就诊、入院以及出院过程中, 需要多个护理环节, 尤其对于急诊科患者, 其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治疗转归。近年来, 社会经济以及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 对护理理念以及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 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成为现代护理发展的必然要求。无缝隙护理的核心思想在于整个护理过程中始终以患者健康为中心, 一切护理工作围绕为患者服务的理念, 充分体现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同时在护理过程中不断寻找护理漏洞, 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弥补, 从而为患者的安全提供重要保证[3,4]。到目前为止, 临床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无缝隙护理, 并且护理效果较为显著。有临床研究报道[5], 对急诊患者给予无缝隙护理, 护理效果颇佳。从我院本次结果来看, 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的观察组75例患者SAS以及SDS评分上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 , 同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在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抑郁以及焦虑情绪, 同时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南, 李溪晶.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在CCU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1) :72-73.
[2]孙芹, 黄春艳, 孟凡美, 等.手术室开展计划巡回无缝隙护理的临床应用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 (4) :228-229.
[3]王辉, 吴爵.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 (10) :1919-1921.
[4]陈佳.开展无缝隙护理对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4) :134-136.
3.急诊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篇三
急诊优质护理服务,是当患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需要积极救治时,做为急诊护理人员能以最快的时间,最准确的急救措施,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救治;当患者及家属需要做检查而不知方向时,有专业护理人员为他们提供指引和护送陪检;当患者及家属遭遇突发应急、心灵受到创伤时,护理人员为他耐心解释,细心疏导;当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时,护理人员为他做好一切生活所需。
在医疗卫生系统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并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今天,如何做好急诊护理服务工作,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也成为我们每一个急诊护理人员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是我们做为急诊护理人员在我院开展优质护理近一年,我科开展优质护理近半年来,我们在临床急诊护理工作中所采取的方法及体会。现报告如下。
实施方法
规范护士的服务用语及服务态度:护理服务语言应做到“请”字开头,“您好”为先,“谢”字结尾,对患者及家属应根据年龄、性别、职业选择合适的尊称;做好“六声”服务,即患者来有迎声、问有回声、走有送声、合作有谢声、工作失误有道歉声、接听电话有问候声,语言亲切温馨,语气轻柔和气。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救患者时,护理人员应主动接诊抢救,急诊患者及家属在急诊就诊时,等待1秒钟胜似等待1年,应关注急诊患者的心理等候,以关心、重视和耐心询问力求尽量缩短患者及家属心理等候时间;本着生命重于一切的原则,先救治、先处理、先陪检、先护送、后交费的流程抢救患者,力求缩短患者的就医流程,争取更佳的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急诊患者留观时,严格按留观患者处置流程处置患者,认真细致观察病情,及时汇报医生,迅速处理患者病情变化,做好留观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
急诊住院患者应认真落实每天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治疗护理及生活所需由责任护士从住院到出院全程护理,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认真做好出院患者随访记录。
急诊重症监护患者本着院前急救→院内抢救→急诊重症监护的急救绿色通道,由急诊护士全程转运、护送、监护、治疗和护理患者,加强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认真落实每天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使急诊危重患者得到更及时有效的救治。
提高急诊护士的综合能力
提高护理人员急救技能:对新分配到急诊工作的年轻护士加强急救技能培训,心肺复苏术、电击除颤、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洗胃机的操作、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心电图机的操作,微量泵的使用,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等必须人人通过操作考试,做到会操作、懂维护。对资历较长的护士应加强急诊护理工作内涵建设,掌握生命体征的监测和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学会各种仪器参数值设置及报警所代表的临床意义,熟练掌握各项专科急救技能操作,如吸痰、呼吸机管道的连接、深静脉置管和气管插管的配合及护理等。
加强急诊护士的沟通能力培训:作为急诊护士在急诊抢救的医疗护理活动中,涉及到与各科室医生、医技科室相关人员、后勤人员、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沟通协调和配合,所以为了抢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护士的沟通能力培训相当重要。做为急诊护士当面对患者及患者家属时,一定要站在对方角度和所需去进行沟通与交流;面对医生及其他相关人员一定要对利于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主动配合与协调。
加强急诊护士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树立法律意识:积极组织护士参加医院每年1次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科室再每月组织1次法律知识学习,分析相关医疗护理案例存在问题,以此警示避免重犯。组织护士认真学习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学习各项护理质量检查标准,细心观察患者病情,客观真实记录护理文书。
讨 论
因本市120急救中心与本院急诊科挂靠在一起,导致急诊护士护理工作范畴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抢救、急诊重症监护。护理工作环境有室内室外,有救护车上和救护车下,有在高山,有在平地进行着每一项护理活动。
急诊护理工作无规律、繁忙、杂乱、随时处于应急状态,面对的是突发灾害事故、急性药物食物中毒、打架斗殴的患者,此时,无论患者或是家属情绪大多比较激动,心理都非常焦急。
做好急診优质护理服务,能缩短患者的急诊心理等候时间,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使急诊患者和家属以较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急救治疗及护理,融洽急诊医患及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维护医院的良好形象。
通过开展急诊优质护理服务后,使急诊就诊患者得到了高效、快捷、方便的急诊急救护理服务,缩短了急诊患者及家属心理等候时间,提高急诊抢救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在对急诊患者进行优质急诊护理服务的同时,有效的达到了急诊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使患者及家属了解了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灾难性事故的预防及简要处理;通过开展了急诊优质护理服务,融洽了急诊医患和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通过开展急诊优质护理服务后,急诊护士不断学习专科专业理论及操作知识,提高了急诊急救技能,掌握了生命体征的监测和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学会各种仪器参数值设置及报警所代表的临床意义,熟练掌握各项专科急救技能操作。
通过开展急诊优质护理服务后,急诊护士不断学习相关学科知识,丰富了人文社会知识,加强了急诊护士的有效沟通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急诊护士的综合素质。
通过开展急诊优质护理服务后,加强了医护的团结协作精神,在急诊急救中更能密切配合、有效沟通,从而,打造了一支优良的急诊急救团队。
4.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要求 篇四
围绕“三好一满意”、“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急诊科积极制定措施,全面提升急诊科护理。
一、是改进了门急诊输液患者护理工作流程。病人取药后来到治疗室,首诊护士核对药物,按床位号为病人安排床位,将床位号作为门急诊病人输液标识,并提醒病人不要随便换号,以免发生身份错位的问题,改变了以往输液患者没有固定的床位号,护士为病人输液时到处找病人的繁乱现象。
二、是规范急诊收住院病人与病房的交接班工作流程,建立了病人转接签名制度。设计了住院病人转接登记本,需要住院的病人,详细登记患者信息及生命体征,护士与家属一起将其送往相应的科室,并协助科室护士安置好病人,接诊护士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及生命体征,登记并签名后方可离开。这样既明确了责任,又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使患者及家属放心、满意。
三、是将患者满意度作为护理工作质量主要指标纳入绩效考核。改进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从护士仪容仪表、服务态度、操作技能等方面综合考察,由门急诊输液患者以实名制的形式,分别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评价护士护理工作是否满意、非常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以此为主要依据评选出本月优秀护士,科室给予绩效工资奖励,并作为年终考核评优的首要条件。
四、是实行弹性排班制度,根据患者多少安排值班人数。在门急诊输液患者高峰期,增加值班人员,确保有足够的力量接诊病人,大大减少了病人因得不到及时治疗导致不满情绪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力资源利用率。
五、改善硬件设施,创造舒适环境:努力为患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轻松、舒适的的就诊环境。①提供饮水设施方便患者饮水,在各输液室和观察室配置开水桶、温水瓶和一次性纸杯,定时更换,指定专人管理,加锁,防止患者烫伤和人为破坏。②加强宣教告知和温馨提示:各诊室、厕所、走道均设置醒目防滑标志牌,预防患者跌倒。③更换输液椅、床头柜、床旁椅、床上用品,改善病人就医环境。④为留观病人订餐、送水、帮助交费、取药,讲解疾病防治知识,做好生活护理协助和指导,并适当采取安全措施。⑤为手术病人提供术前、术中、术后的健康知识讲解、心理辅导,建立门诊病人健康宣传手册,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⑥为无名氏病人提供食物、开水、路费、治疗费,联系家属或所在派出所。一切根据患者的心理,努力满足他们在就诊、治疗时的需求,让病人在治疗时得到满足和安全感,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创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
5.优质护理在急诊室的延伸 篇五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室里的延伸
随着一阵急促的救护车声到来,两名因清理下水道而沼气中毒的病人被送到急诊室,护士们配合医生开始了紧张有序的抢救工作,吸氧、静脉输液、监测生命体征......,两位病人因是从下水道救治上来,所以整个急诊室的充满了恶臭味,护士们顾不得这难闻的气味,认真的为病人进行了清洗,并找来清洁的衣服为病人更换。安全的护送到高压氧继续治疗。
自急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士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优质护理的内涵,让病人真正体会到亲人般的温暖。
6.急诊科护理工作计划 篇六
一、要不断加强急诊护理站的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
1、加深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和群体意识,定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业务目标训练,培养急诊专业合格的护理人员。
2、不断建立、健全急诊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卫生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人员的法律意识。
3、推进各项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重点抓好“三基”训练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
1、纯熟把握常见病情的判断及抢救流程及护理要点,施行定期考核。
2、纯熟把握心肺复苏术的抢救技能。
3、纯熟伤口的处理和包扎止血技术及伤员的心理护理。
4、纯熟急救时的催吐、灌肠、注射、给氧及体位一系列操作技术及病情监测等专业技能,要求准确及时到位。
范文网
三、严格抢救室、处置室的管理,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机遇
1、纯熟把握各种仪器的运用并保证其性能良好,随时备用。
2、各类抢救药品、器械由专人负责,定时检查、定点放置、定期消毒、维护药品基数与卡相符,严格急救药箱管理,保证院外急救的正常运用。
3、各类急救药品运用后及时清理、补充、记录,保持整齐清洁。
四、严格执行各项工作标准,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有效及整体护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护理程序,以增进或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标开展整体护理,从生理上、心理上、生活上关怀体贴病人,推行人性化服务。
3、严格执行“十二项核心制度”
7.急诊科优质护理计划 篇七
关键词:急诊科手术室,优质护理,满意度,伤口感染率
2010年起, 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我院为响应卫生部号召进行优质服务全员动员大会, 要求夯实基础护理, 做实专科护理, 提升护理品质服务, 全面提高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水平, 努力实现让“患者满意, 社会满意, 政府满意”的护理服务新目标, 临床各科室均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 我院急诊科手术室2011年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 现将具体做法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手术室包括手术室两间 (无菌手术室和感染性手术室) 和换药室, 手术床位两张。护理人员:白班由专人管理, 晚班由急诊科护士承担。急诊护理人员13人, 年龄:20~40岁, 平均年龄 (27.5±6.7) 岁;工作年限1~22年, 平均 (8.5±5.3) 年;学历:本科7人、专科6人;职称:主管4人、护师3人、护士6人。
2 方法
2.1 组织学习, 提高认识
科室对优质护理工作高度重视, 积极响应, 先后组织学习了卫生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工作标准”和“护理条例”, 以及我院制定的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相关文件, 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认识, 充分理解落实基础护理是护士的基本职责, 是回归护理工作的本质, 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是护理专业发展的双翼, 坚持以人为本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夯实服务内涵, 提高护理质量, 推进护理工作, 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满意的护理服务, 增进医患和谐[1]。
2.2 更新服务理念, 改善服务态度[2]
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 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
2.2.1 转变服务观念, 强化仁爱理念
彻底转变过去“重专业, 轻基础, 重技术, 轻服务”的观念, 让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技术与服务之间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的关系。把我院“品质、创新”的护理理念, 吧“诚心, 爱心, 耐心, 细心”贯穿到实际的护理临床工作中。对家属做到“四不” (不冷漠家属, 不和家属发生争执, 不拒绝家属合理要求, 不对家属说“不知道、不清楚”) 。一切以患者为中心, 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努力做到让患者满意。
2.2.2 进行角色扮演, 鼓励换位思考[3]
为了让护理人员体会到患者的真实感受,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我可采取了角色扮演的方式, 模拟患者就医的情景, 用心去感受, 去发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思考解决的方法。正所谓“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通过这种方式鼓励护士换位思考, 从患者角度去想问题。避免工作中出现我们所不想看到或遇到的问题。
2.2.3 规范服务要求, 促进有效沟通
根据急诊手术患者的要求, 进行服务方面的规范培训, 促进护患间的有效沟通, 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1) 使用礼貌语言。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 运用得当方能体现护士对患者的关心。在工作中常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热情接待患者。做到接待患者有问候声, 操作配合有感谢声, 不足之处有道歉声, 巡视病房有咨询声。 (2) 主动服务。要求护理工作要有预见性, 将患者的各种需求提前考虑到。例如主动将需要急诊清创手术的患者带到手术室, 主动为患者进行局部的术前准备。主动为术后留观的患者做好卫生清洁和灭蚊措施等。从细节之处彰显优质护理的品质, 加强自我的主动服务意识, 让患者满意, 社会满意, 政府满意, 最终让自己满意。
2.3 优化流程, 弹性排班
2.3.1 改进工作流程。
结合急诊科手术室工作特点, 改进工作流程: (1) 白天由专人负责, 充分利用呼叫器联络, 减少来回走动, 节约时间, 节约人力, 提高工作效率。 (2) 晚夜班由转班负责, 在排班表上注明。利于急诊手术室内手术器械的管理和院感的要求, 减少人员的流动, 降低患者术后交叉感染的概率。
2.3.2 合理弹性排班。
弹性安排每天的任务, 充分结合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和患者的需求, 推行APN排班模式, 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1) 加强2线班, 根据患者的需求, 随传随到。 (2) 各班人员做到高、低年资合理搭配, 职责分工明确, 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进行指导, 确保护理安全。
2.4 强化业务培训, 提高技术水平[4]
分层次对我科护士进行基础护理操作和急救技能培训。急诊手术患者病情复杂, 病情变化快, 而我科低年资护士 (<5年) 比例较大, 临床抢救经验应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弱。针对这一情况制定了低年资护士培训计划设专人考核。内容包括:六项基础护理, 急诊分诊, 如何保证绿色通道的畅通, 急诊手术患者的安全护理等一系列急救知识理论学习和抢救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 心肺复苏, 吸痰法, 电击除颤等急救操作培训。采取“一帮一”的形式, 有一个高年资护士和一个低年资护士组成小组, 发挥各自在操作上和理论上的特长, 互相督促训练, 相互提高。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人员少, 便于随时训练, 搭配合理, 有利于取长补短, 相互帮助, 增进感情交流使同事之间关系融洽, 增强归属感。通过不断强化自身业务本质, 规范更新护理操作, 为优质护理在我科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2.5 改善硬件设施, 创造舒适环境
努力为患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轻松、舒适的就诊环境。 (1) 提供饮水设施, 方便患者饮水。在输液室和观察室配饮水机和一次性纸杯定时更换, 专人管理, 防止患者烫伤和人为破坏。 (2) 加强健康宣教告知和温馨提示, 各诊室、厕所、走道设防滑标志, 防止患者跌倒。 (3) 为急诊手术患者提供生活帮助, 帮助交费、取药。讲解疾病防治知识, 做好生活护理的协助和指导并采取安全措施。 (4) 为手术患者提供术前、术中、术后的健康知识讲解, 心理辅导, 建立急诊患者健康宣传手册, 发放健康宣传单。 (5) 为无名氏患者提供食物, 联系家属或所在地派出所, 一切根据患者的心理, 努力满足患者在就诊治疗时的需求, 让患者在治疗时得到满足和安全感。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 创造舒适的就诊环境。
2.6 多部门的协作
提供无缝护理, 要为患者提供安全、科学、优质的全程化护理服务。仅仅靠护士吧工作做好还不够, 需要多部门的团结协作, 让优质护理贯穿整个就诊过程。分诊护士分诊准确迅速, 辨别病情按轻重缓急及时安排优先就诊。对医院护工担架运送方法进行培训, 保证患者的运送安全。保安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各种安全和纠纷隐患并制止事态的发生。保洁员及时保证地面的干燥, 防止摔伤。
3 结果
3.1 患者满意度对比
我科于2010年、2011年度均对患者发放了200张“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2010年度满意率仅为75.0%, 而2011年度达95.0%, 护理工作满意度有明显提升, 经χ2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1.373, P<0.05) 。
3.2 患者治愈率、伤口感染率对比
开展护理优质服务后治愈率达97.5%, 明显高于2010年度的90.0%, 经χ2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9.600, P<0.05) ;而2011年度患者伤口感染率为1.5%, 明显低于2010年度的15.0%, 经χ2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4.077, P<0.05) 。
4 讨论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导致患者对护理的需求已不单纯是身体疾病的护理, 心理护理和服务理念日益增高[5], 我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 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更强、态度更亲切, 改革的排班模式则更符合急诊患者的需要, 并提高了工作的安全度。另外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次培训, 重点加强了低年资护士急救基本技能的培训, 定期考核, 人人达标, 使低年资护士独立工作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整体提升了护理队伍综合素质。同时对患者主动提供了急诊科手术室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健康知识讲解、心理辅导, 使患者能了解术后的自我护理、注意事项和术后禁忌, 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 患者对我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的治愈率均明显得到了提升, 患者伤口的感染率亦明显下降。
总之, 急诊科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服务意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工作质量, 也是优化医院服务、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患和谐的切入点, 值得在急诊科手术室推广。
参考文献
[1]官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医学, 2012, 41 (7) :722-723.
[2]盖桂永.有关住院患者优质护理的初步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 (32) :102-103.
[3]葛英.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成效探讨[J].全科护理, 2012, 10 (3) :838-839.
[4]李福宣, 白晓霞, 敬洁, 等.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 (7) :135-137.
8.急诊科优质护理计划 篇八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306-01
2010年起,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积极响应卫生部的号召,进行了优质护理服务全院动员大会,努力实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护理服务新目标。现将我院急诊抢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做法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抢救室包括抢救室、注射室、清创间、石膏间,实际开放床位13张,护理人员14人;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岁;工作年限1-20年;学历:本科4人,大专10人;职称;主管护师2人,护师8人,护士4人。
2方法
2.1组织科室学习,提高认识
科内组织学习了卫生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省卫生厅标准以及我院制定的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相关文件,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对活动的目的、意义、工作目标的思想认识,充分理解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夯实服务基础,丰富护理服务内涵,提高护理没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满意的护理服务,增进医患和谐,创建具有急诊特色的护理服务品牌。
2.2转变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
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努力做到让病人满意。具体包括:主动服务,想在患者与家属所想之前;沟通交流过程中使用礼貌语言,体现护理人员对病患者及家属的尊重与爱护;迎接患者要有热情问候声,操作治疗前要有耐心解释声,护理配合后要有由衷感谢声,不足之处要有娓娓道歉声。
2.3优质护理措施
2.3.1加強基础护理服务
针对在抢救室留察的患者,强化基础护理。进行晨晚间护理,更换床罩、被套,更换干净衣裤。加强口腔护理,包括使用面罩接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加强会阴护理,分泌物较多时指导家属清洗会阴部。注重皮肤护理,全面评估褥疮危险因素,q2h翻身拍背。每周两次更换留置针敷贴、肝素帽、尿袋、密闭式吸痰管。吸痰患者床边备专门吸痰治疗盘,每日更换各类吸痰用水。
2.3.2加强病情观察
尽管患者离护士站很近,但仍每隔5—10分钟床旁巡视患者。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危重患者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床旁观察病情:了解抢救治疗进度包括病情评估、药物治疗、检查报告,监测生命体征,检查氧气管、胃肠减压、气管插管、浅静脉置管、保留导尿等各种导管的标识、深度、通畅度,检查伤口敷料清洁度、引流液性质,翻身检查褥疮情况。
2.3.3加强抢救室管理
注重环境卫生管理,出院患者及时进行抢救单元的终末处理,包括床头柜、抢救平车、地面、墙壁等擦洗清洁消毒。注重陪客管理,抢救时开启抢救指示灯,请患者家属协助抢救治疗离开抢救室等候,病情稳定时留一位家属陪护,其余家属不得入抢救室。提供便民服务:检查患者指甲、胡须、头发情况,提供指甲剪、剃须刀、床头理发服务;根据医生的饮食治疗医嘱,与营养室联系,提供患者的饮食,并为陪护家属提供快餐盒饭;夜间陪护家属提供躺椅;为老弱病残患者提供轮椅使用。
3讨论
3.1急诊抢救室是医院的窗口单位,是急、危、重症病人聚集的科室,病人流动性大、周转快、病情重、变化快,加之病人与家属情绪急躁等特点的存在。如何在急诊这个特殊的医疗环境开展优质护理,力争在技术上做到精益求精,服务上尽善尽美,信誉上真诚可靠。
3.2优质护理作为临床有效的护理措施,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开展护理服务。通过加强基础护理,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疾病的影响。通过加强病情观察,获取直接资料,评价治疗和护理效果,为抢救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通过加强抢救室管理,注重患者需求,体现人文关怀,改善与急诊患者家属的关系,也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和投诉的发生。
9.2013年急诊科护理质控计划 篇九
一、建立与完善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1建立由护士长为组长的一级质控小组,落实组织分工,分成两个小组,检查项目包括区域管理(护士管理、环境管理、药品物品管理、专科管理、导管管理),病情掌握及处理,技术操作,安全管理,消毒隔离,急救物品药品管理等六个项目。每组负责检查3个项目,每半个月进行本科护理质量检查一次。护士长负责全面工作,每周随机抽查一次,将存在问题落实到个人,注重及时反馈,教育为主的原则。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护士长追踪检查措施落实情况,每月进行小结一次,并将检查情况及存在问题、整改措施追踪检查落实情况书面汇报护理部。
二、每月召开一级质控人员护理质量分析讨论会及全体护士例会一次,对本科一级质控、二级质控检查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三、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监控与管理加强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制定与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制定跌倒、坠床、管道脱离等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及各种突发事件或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处理程序。制定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与处理程序及病人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及措施,制定并严格执行护理工作11项核心制度。
3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每周进行护理安全检查一次,重点检查环境设施、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情况,护理人员执行制度与落实岗位职责情况,抢救工作程序,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压疮预防与管理,护理文件记录真实客观性,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等。主要查找护理安全隐患,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建议,并认真追踪检查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四:2013年护理工作质量指标如下:
护理工作满意度≥90%
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100%(合格标准80分)
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合格标准90分)
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合格标准80分)
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一人一针一管一用执行率100%
10.急诊科优质护理计划 篇十
根据护理部质量管理计划,确认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患者安全计划,对科室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实施全面控制与管理,质量控制以‘‘零缺陷”为最高目标
一、组织保障
成立由科护士长、护士长、责任组长/带教老师、高年资护师组成的科室护理质控网络,对本科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病人安全等实行常态监控,保障病人安全.提高患者满意率.二、工作目标
1、整体护理质量检查:包括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安全等,自查4次/月,通过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改进的关键点,并确保整改措施的落实,不断提升护理质量.目标值:保证各项内容>90分。
(1)专科护理:预检分诊分清轻重急缓,分清隶属专科,通过对患者诊疗过程的追踪,检验分诊正确性,目标值:预检分诊正确率≥95%;根据急诊专科护质控评价标准,科室自查1次/周,危重抢救病人护理质量每人次必查,有效落实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标准,预防护理并发症,对存在问题作持续质量改进,目标值: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二级医院);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90%;培训考核五大急救技能,目标值:考核合格率100%。
(2)护理安全:a、重点保障危重患者护送途中安全,有对护理意外事件的风险评估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危重病人交接清楚,记录完整:规范执行输血操作流程,防范护理安全风险;根据科室质控要求,自查1次/周,目标值:年护理事故发生数位0.b、护理缺陷监控:动态监控科室护理缺陷发生情况,统计分析发生原因,提出并落实整改措施,提高患者安全,目标值:缺陷发生数<0·5次/人/年。c、保证“CHA患者安全十大目标”,通过有效的监控措施,在实际护理工作中规范执行,以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确保患者安全。d、监控科内压疮患病率,患者Braden acale评估是否符合标准,压疮的评估处理与记录是否完整,有效落实压疮风险管理制度,提高患者的照护质量.目标值:低于医院平均值.c、规范住院病人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有效落实高危病人防范措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目标值:低于医院平均值。
(3)基础护理检查:患者床单位、三短六洁以及各类管道护理等基础护理。每月自查10位住院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以加强基础护理的落实,满足病人最基本 的需求。目标值:基础护理合格率≥90%。
(4)危重患者护理检查:病情治疗护理、急救护理、应急能力、风险管理等,每月自查5位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有效落实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标准,预防护理并发症。目标值:基础护理合格率≥90%。
(5)患者满意度:每月科室发放16份满意度调查表,通过评估病人的满意度,找出改进的关键点,及时与患者沟通,从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目标值:患者满意度≥90%。
2、护士长全面控制和管理科室重危、抢救工作,对疑难病例及时对组织科室讨
论,总结经验,并落实各项护理工作,确保重危疑难患者的安全。
3、科室每月召开护理安全会议,每季召开护理质控分析会议,充分发挥科室护士长、质控小组二级管理网络,对本科室护理质量实施动态管理,进行不断的护理质量改进。
4、根据护理部各项质量评价反馈,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结合实际情况,运用管理工具进行持续质量改造。
11.急诊科优质护理计划 篇十一
关键词:急诊胆结石;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36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80-01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增加,患者的饮食习惯也在发生着变化,再加上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导致胆结石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为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胆结石患者心理及疼痛的影响,并分析其应用价值,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诊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报告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急诊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差异。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胆结石疾病的诊断标准。
对照组患者45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34岁至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74±1.23)岁。
实验组患者45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33岁至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67±1.34)岁。
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进行其他的影像检查以及血液检查可得,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均健康正常,并且两组患者的其他器脏无其他严重疾病。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组间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具有良好可比性。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并且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具体做法如下:(1)病情护理,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其他不良症状,并向主治医生进行汇报。观察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按照医生的药方对患者进行监督服用。(2)心理护理,患者发生胆结石疾病后容易疼痛,因此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一套适应的心理护理方案,尽量帮助患者去除忧虑的心态,让患者保持乐观与自信。(3)饮食护理,给患者制定一套科学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每日的营养外还须让患者多摄入水果以及蔬菜,让患者加强户外运动,增强体质[1]。
1.3 观察指标 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分为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方向;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研究结束后,将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数据情况均准确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研究结果中95%作为可信区间,并且结果中P<0.05 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中护理满意的患者数为43例,占患者总数的95.56%,对照组患者中护理满意的患者数为35例,占患者总数的77.78%,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一所示。
2.2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差异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得,护理后实验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二所示。
3 讨论
胆结石患者发作后会伴有剧烈的疼痛感,因此会影响患者的思想情绪,讓患者过度压抑,对治疗效果有不好的影响。患者内心发生过度的恐慌会引起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失调,严重的焦虑情绪可能会导致患者食欲不振、心慌或者失眠,严重伤害的患者的健康。
优质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疏散内心的不良情绪,让患者带着平和的心态对待自身疾病。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帮助患者增加信心,让患者积极乐观地对待自身疾病[2]。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可得,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采用优质护理法法对急诊胆结石患者进行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并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宋可嘉.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胆结石患者心理及疼痛影响的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1):432-432.
12.急诊科优质护理计划 篇十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急诊科诊治的急诊手术患者3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其中观察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5~79岁,平均53.36±4.11岁;疾病类型:创伤5例,大出血2例,急腹症9例,急性感染4例。对照组男10例,女6例,年龄23~76岁,平均53.48±3.97岁;疾病类型:创伤4例,大出血2例,急腹症7例,急性感染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护理:①环境建设。对急诊室的内外环境进行创设,为患者营造一个干净的治疗环境。②生命体征监测。患者进入急诊室后,要及时检测患者的心率、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③配合治疗。及时对患者进行抢救,安排好手术事项,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失去意识者要及时做好供氧,协助医生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认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①急救引导。患者进入急救室后,及时进行伤口处理,然后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从而全面了解其各项生命体征,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②疼痛干预。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止痛药物,降低患者的疼痛度。③心理护理。急诊室医生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发病情况等,及时针对患者情况给予心理疏导,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效果标准[2]
显效: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依从性较高;有效:患者可以配合治疗,但依从性一般;无效:患者不能积极配合治疗,情绪激动。护理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心理状况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3]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均为得分越高表示程度越严重。
1.3.3 护理满意度
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各自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包括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护理方法、态度、疼痛度等,总分为100分,≥85分为非常满意,66~84分为满意,≤65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15.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心理状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率为95.0%,对照组满意率为68.8%;两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讨论
随着医学发展,目前护理模式很多,但优质护理服务相比基础护理效果更好,其是以患者为基础,通过更全面和优质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有效性[4]。优质护理不仅能满足基础护理的要求,同时给予急救引导护理,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另外,还给予疼痛干预和心理护理,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临床意义重大。本研究搜集我院急诊科诊治的36例急诊手术患[5]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比优质护理与基础护理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5.0%)和满意度(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5.0%、68.8%),SAS评分、SD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优质护理在急诊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急诊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6例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均给予基础护理(环境建设、生命体征监测、配合治疗),观察组则在基础护理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急救引导、疼痛干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S评分、SD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急诊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手术,优质护理,急诊护理,焦虑,抑郁,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菲菲.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31):124-125.
[2]郭晓英.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244—245.
[3]游秀梅.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36):244—245.
[4]周秀春,黄妹,招婷.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4,(14):1325-1326.
13.急诊科优质护理计划 篇十三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为了落实好本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确保护理工作质量与护理安全,保障患者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本科室以医院中心工作为核心,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为重点,落实PDCA的质量管理方法,采取目标式、数据化管理促进本科室护理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现制定本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不断完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培养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队伍
1、完善由护士长领导下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全员参与质量工作,各组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内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分为病房管理质控组、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质控组、护理文件质控组、优质护理服务质控组、急救药械质控组、消毒隔离质控组、静脉治疗质控组、中医护理质控组、VTE管理质控组进行质控管理工作。
2、各组明确职责并落实到位,并要求有质控记录可查。
二、规范护理质量控制,做到有计划、有分析、有总结
1、制订质量控制计划,重点解决本科室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整改,年中、年终有总结。
2、制订合理的质量控制目标,定期质量检查,质量改进效果力求数据化。
三、重视护理不良事件的主动上报及持续改进,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的各项措施。
1、落实住院患者评估工作,对有压疮、跌倒、管道滑脱危险患者要及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高危患者入院风险评估率达100%,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杜绝科内压疮(可避免)的发生,降低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对难免高危压疮患者要及时上报护理部备案,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护士长督查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尽力避免发生压疮。
2、认真落实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标本采集查对制度。在采血、给药、输液、输血及实施各种治疗前,必须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识别患者的方法。采集血
标本,严格执行采集标本查对制度,如血标本作查血型、配血时,必须执行“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
3、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提高正确给药率。
4、加强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对高风险患者及时评估、及时报告,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及时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及时上报护理部,并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定性,提出整改措施。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上交护理部,定期对本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安全警示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四、采取PDCA的质量管理方法,实施质量控制。
1、每周进行护理一级质控两次,根据质量检查标准内容及上月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检查,检查存在问题及时反馈,2、护士长不定时夜查房及节假日查房,及时解决科室护理疑难问题。
3、每月对存在问题及时按PDCA质量持续改进模式进行质量改进。
4、每月对出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情况,让患者选出他们最满意的护士,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对患者最满意的护士进行奖励。
6、每月召开一次护理质量会议。讨论质控存在问题及护理质量与安全方面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7、落实及完善科室质量自控。成立质控小组,设质控组长,明确职责,充分发挥质控人员的作用。
五、科室质控员及分组
14.优质护理计划 篇十四
2018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是在去年“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以护士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需要为方向”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提高护理人员专业修养与人文修养,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我科室制定优质护理计划如下:
(一):创新确立护理核心价值观,引领工作方向。
确立“存仁礼,知敬畏,向和善”的护理核心价值观,以及“育仁爱之花,结和善之果”的优质护理服务口号,引导全科理人员真正将“以病人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最终实现护理科技性与人文性的完美融合。
(二):创新服务举措,突出抓好专业能力与人文修养
1:加强护士礼仪培训,提升护士专业形象,科室是从护士的仪表着装规范,行为规范,语言规范等方面进行培训,严格执行《曲阜市人民医院优质护理与护士行为标准》,塑造护士和医院的良好形象。2:实行弹性排班,加强夜间护理,实行夜班双人制。
3:改变排班模式,科室设立责任护士4名,两个责任组长,每个责任护士负责10-14名病人,责任护士负责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健康宣教,做到及时应答,及时解决,主动巡视病情病房,主动沟通,主动帮助,强化“我的病人我主管,我的质量我负责,我的专业我缔造”的质量意识,坚持微笑,见面问候,做四心四为好护士。
4:科室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改变健康宣教模式,提倡Teach-back方式进行宣教,强化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科室集体宣教每周一次,对混合痔、乳腺疾病、静脉曲张做好自我预防,自我检查等方面进行宣教。
5:加强科室护士能力学习,选派有经验工作能力强的护士充当教员,对全体护士要求掌握科室常见疾病:胃肠肿瘤、乳腺、甲状腺疾病,大隐静脉曲张,疝等疾病因、诊断、检查阳性检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指导等,要求全体护士对普外科的检验指标够分析掌握,对常见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全面掌握。今年将继续派骨干人员外出学习。
6:夯实基础护理,保持病床的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病人面部、口腔、会阴清洁,指甲短无污渍,病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规范。7:规范级别护理巡视,一级护理巡视单放于患者床尾,责任护士规范巡视病人。
8:加强科室质控,科室人员人人参与质控,设立标准,每周检查一次,每月总结分析整改,不参与科室的绩效考核,护士长根据科室情况质控,质控参与科室绩效考核。
9:加强科室风险管理,针对2017年出现的跌倒/坠床事件,科室总结经验,加强跌倒/坠床的宣教,加强检查力度,为进一步加强病人以及家属的防范意识,告知可能导致跌倒坠床的原因。并在病房、走廊、厕所张贴防跌倒坠床的标识。10:开展疼痛管理,对入院病人进行疼痛评估,对于中度级以上的疼痛患者及时告知医生,及时处理,让患者处于愉悦状态,创建无痛病房。
11:改革护理技术操作,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时患者反映疼痛比较明显,而且有皮下淤血现象发生,导致患者内心比较恐惧,查阅部分文献,大胆尝试垂直进针,获得病人的一致好评,2018年将进行所有科室住院患者的推广应用,并注意效果观察且资料留存,争取能够撰写论文一篇。
12:科室每月进行满意度调查,从护士的掌握技术,仪容仪表,健康宣教等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及时质控科室,对患者最满意的护士的前三名给予绩效奖励,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听取患者及家属意见及建议,及时分析原因,找出应对措施加以落实并注意改善效果,完全按照PDCA 模式进行护理质量改进。
(三)加强病区管理。
(1)加强病区降噪管理,引导护士四轻落实到位,加强陪人教育、减少探视。
(2)加强夜间、中午的光线暗化管理、保障病人的休息睡眠质量。
(3)督促检查卫生员做好病区清洁,消毒隔离工作。
15.急诊科优质护理计划 篇十五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诊抢救室,护理满意度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治疗的重要阵地, 也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优质护理服务则是指以患者为中心, 加强基础护理管理, 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 深化护理专业内涵, 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1,2]。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急诊抢救室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我院急诊抢救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徐州电力医院急诊抢救室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观察组中, 男28例, 女22例, 年龄为25~70岁, 平均年龄为 (43.8±5.9) 岁;对照组中, 男30例, 女20例, 年龄为27~75岁, 平均年龄为 (46.2±6.4) 岁。排除意识障碍、老年痴呆及精神疾病等不能配合调查的患者,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包括积极配合抢救、及时分诊及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等。
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优质护理服务, 具体的护理内容如下。 (1) 强化服务技能:提高护理人员为患者服务的专业能力, 定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知识培训, 对急救小组组长和骨干进行重点培训, 并督促护理规范的学习与落实;加强专科技能培训, 使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能做到全面、准确地评估。 (2) 强化服务意识:对于急诊抢救患者, 情感上的体贴与关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应该认真感受患者的心理, 在工作中不仅要关心抢救的速度和质量, 更要多考虑患者的心理状态, 培养真诚、温暖的服务态度。 (3) 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运用信息化手段, 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我院现采用RFID急诊输液系统, 实现对输液患者药物信息的提取、身份的鉴别及药物配伍准确性的判断, 从而排除输液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安全隐患。患者抢救成功后, 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佩戴腕带, 腕带中存有患者的个人及用药信息, 避免用药差错。 (4)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制定并完善急诊科与重症监护室、急诊手术室以及病房之间的交接流程, 由急诊护士实行接诊、抢救、分诊、护送检查的全程护理, 对于患者的病情变化动态、相关检查结果必须及时掌握, 确保患者的安全, 达到无缝、全程陪护的护理。对于患者的一般情况、病情、用药时间、皮肤、导管、生命体征、饮食必须详细记录并做好交接。 (5) 优化急诊患者的就诊流程:脑卒中等急诊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都较高, 对于此类患者应该建立绿色通道, 减少就诊所花的时间, 争取尽早进行抢救, 为患者进行血管介入和溶栓治疗赢得时间, 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 (6) 对护理绩效管理进行细化:对护理工作实施积分考核。并建立良好的奖惩机制, 从而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以最佳的水平和最好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 提高护理质量, 改善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3]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心理状态、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情况。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国际通用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则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进行调查, 护理质量由护理部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x軃±s表示, 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心理状态、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 两组在护理质量、心理状态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差异显著, 观察组以上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表1)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无护理差错发生, 对照组中有6例出现护理差错, 差错率为12.0%,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3, P=0.035<0.05) 。
3 讨论
急诊抢救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 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都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使命[4]。医护人员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 一定要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 处处为患者着想, 一切活动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 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切忌粗心大意, 避免给抢救工作带来阻碍和损害[5]。
急诊抢救室的患者通常都有发病急、病情重及治疗复杂等特点, 患者大多存在严重的身心压力, 会给治疗和预后产生不良影响[6]。通过对急诊抢救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稳定患者的情绪, 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对护理的要求, 从而尽可能避免患者产生忧郁情绪[7,8]。本次研究结果提示, 对急诊抢救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 在护理质量、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都明显改善, 且护理差错率也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 对急诊抢救室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使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升高, 且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得到明显改善, 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圣春.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上旬版) , 2012, 28 (6) :61-62.
[2]陈英.全程护理在危重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 23 (20) :71-72.
[3]李轶.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 (22) :38-40.
[4]郑秀梅.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 (21) :138-140.
[5]丁玉珍.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 (19) :4545-4546.
[6]张景欣.全程护理干预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 2015, 23 (16) :173-174.
[7]李兰芝.加强急诊抢救中的风险管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J].甘肃医药, 2012, 31 (3) :237-239.
16.门急诊2014年护理工作计划 篇十六
2013年即将过去,在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里,我们门急诊全体护理人员将全力配合创建“二已”工作,服从医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安排,持续改进各项工作,争取在六月份评审中顺利过关。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认真落实各项护理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十六项核心制度及十大安全目标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护理得以保证。
1、明确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2、贯彻坚持查对制度。护理操作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3、认真书写留观病历,填写输液单,避免差错发生。
二、加强业务学习及护理操作训练
1、加强三基三严理论培训:坚持每月对全组护理人员进行三基三严理论考核
2、门诊护理人员是我院平均年龄最大的队伍,虽然责任心强、经验较丰富,但普遍精力不比年轻,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相对较慢,我们将努力克服,迎难而上,牺牲更多的休息时间认真、扎实做好部分工作,规范操作保障二已评审顺利过关。
三、加强护士长自身的培训
护士长相比其他科室,管理经验欠缺,要多与其他科室护士长学习,在业务培训方面,取得护士的支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
里训练出合格的护理队伍。
四、继续推动《威远县同心医院三好一满意活动》
1、服务好、质量好、医疗好、群众满意。
2、创先争优,从我做起。
3、以病人为中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及落脚点。
五、加强院内感染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消毒技术规范》。
17.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计划 篇十七
2.开展好中医特色项目并熟练掌握急诊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及急救流程。
3.强化培训心肺复苏,洗胃、吸痰、心电监护仪等急救用物的使用。
4.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技术。
5.严把消毒灭菌关,做到一人一针一管,无菌容器定期消毒更换。
6.发挥好护理质控小组职能定期不定期检查各班职责,检查中医、西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是否规范,检查急诊急救物品性能是否完好,药品是否齐全、是否在有效期内。
18.急诊科优质护理计划 篇十八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98例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68例, 女30例, 年龄34~65岁, 平均年龄 (48±5.9) 岁。病程1~12h, 平均病程 (3±1.21) h。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9例, 两组患者均符合疾病纳入标准, 排除大脑深部出血、脑干出血、淀粉样血管病致使的脑叶出血等其他疾病。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性 (P>0.05) , 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都使用一般的治疗方法, 护理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基于优质的护理服务。
(1) 成立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 并在急诊室实行三层管理制度, 即主管组长、主管护士以及分管护士, 每一级护理人员负责一定的护理任务。主管护士要每周抽查各项护理人物, 主管组长每月一次大检查。检查方法有定期检查、随机检查以及全面检查, 保证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 (2) 快速而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在送到抢救室之后, 首先要观察患者的瞳孔、神智、呼吸、复合伤、肢体活动等情况, 测量血压、脉搏, 做好记录, 进行格拉斯哥评分分析, 以此来判断患者的病情。患者意识越模糊, 得分越低, 就表示患者的情况越严重, 需要立刻治疗。格拉斯哥最高的评分值是15分。患者评分若在12~14分之间, 即轻度的意识障碍;在9~11分之间, 患者中度的意识障碍;8分以下看, 则患者处于昏迷状态, 情况危急[2]。在进行格拉斯哥评分的同时, 也要观察患者的反应以及左/右侧运动情况, 并用心电图监视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 及时报告医师。 (3) 吸痰, 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顺畅。由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发展快, 脑出血现状会迅速加重, 致使患者脑干遭到损伤, 出现脑疝, 这时患者的呼吸功能就会出现混乱。而对于昏迷的患者来说, 保持呼吸道顺畅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护士一旦发现患者排痰不顺畅或者喉头有痰鸣音, 要及时帮患者把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吸出来。在吸痰的时候,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 插管时, 动作要快而且轻, 吸痰前后, 要用面罩给予患者高流量的吸氧, 提高患的动脉血氧分压。不能误吸。吸痰时间一般低于15s。如果患者的痰比较多, 那每隔5min再吸一次, 保证患者呼吸道顺畅。 (4) 降低颅内压。降低患者颅内压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 是非常重要的。降低颅内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建立静脉通道, 临床上通常是建立2~3条, 视患者病情而决定, 以此来使药物及液体可以快速地进入患者体内。大面积脑出血患者留置一条锁骨上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穿刺针, 以此来监视中心的静脉压, 观察患者的血容量以及新功能情况。另外, 留置一条动脉穿刺针, 方便监测患者动脉血压, 依据血压调节输液量和速度, 以争取手术治疗的时间, 把病死率降低, 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3]。 (5) 摆正体位。正确的体位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大面积脑出血患者的正确体位是头偏向一侧, 床头抬高15°~30°, 这样可以增加患者的回心血量, 避免脑水肿, 防止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到患者肺中。 (6) 心理安慰。大面积脑出血的患者病情急, 变化快, 病死率高, 预后差。所以护士要及时与家属沟通, 并安慰患者, 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4]。同时, 进行高血压脑出血科普医学知识宣传, 让家属和患者正确了解疾病, 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 ,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护理组患者中47例合格, 46例满意, 满意度高达93.88%。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仅为79.59%, 明显低于护理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1所示。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诊大面积脑出血虽然在临床中占的比例比较少, 仅占脑出血比例中的10%~15%, 但是近年来脑出血患者中有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中年人在社会中比老年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5]。因此必须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大面积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一般是外科治疗法, 在治疗期间, 护理的质量对患者的手术结果以及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在优质护理中, 要先评估患者的病情, 一般是采用格拉斯哥评分法, 根据分数高低判断患者的情况。然后再依据病情, 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次, 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顺畅, 一般是采用吸痰法, 帮助患者把分泌物吸出来, 但要注意避免误吸。第三要降低患者颅内压, 这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是最重要的。临床上通常采用的是建立静脉通道的方法。接下来就是帮助患者摆正体位, 进行心理辅导, 宣传疾病知识等后续工作。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行优质护理的护理组患者合格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满意度高达93.88%。而且实行优质护理后, 患者的病死率降低了, 预后情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可见优质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优质护理在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98例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 而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合格率以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 护理组的合格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降低病死率,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诊大面积脑出血,优质护理服务,应用
参考文献
[1]秀君, 林巧, 田沈, 等.辽宁省三城市居民脑卒中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l, 14 (9B) :3003-3006.
[2]樊雯萍.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 (14) :31-32.
[3]岳冬兰.72例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 2012, 33 (21) :4682.
[4]尤素杰, 李英杰.辽宁鞍山长甸地区3608例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 14 (2) :263.
【急诊科优质护理计划】推荐阅读:
急诊优质护理服务措施06-20
急诊科年度护理工作计划08-03
急诊科护理08-19
急诊科护理查房07-15
急诊护理工作特点及急诊科护士角色探讨06-25
急诊科护理质控总结11-02
急诊科护理管理资料目录09-25
急诊科常见病护理常规06-13
急诊科护理个人工作总结10-17
急诊护理查房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