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教学案例及反思

2024-09-28

《曹冲称象》教学案例及反思(共12篇)

1.《曹冲称象》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一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

《曹冲称象》一文中,小小年纪的曹冲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块和大象的平衡,简单的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见曹冲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根据课文交代:故事中的曹冲也才七岁,班里的学生也普遍是这个年龄,于是,我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情境,鼓励共同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谈话导入,课题处质疑

常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我采用PPT形式,利用图片直观地引导学生认识“称”,透过对“鸡”、“羊”、“牛”的互换,间接推出牛的重量。然后导入课文:“同学们,在古时候,没有这天的这么先进的科学技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甚至更重的东西却是一件很难的事,这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的故事——《曹冲称象》。”之后我板书课题,这个导入,很快抓住了学生的心,我很快就提出问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学生很踊跃,他们纷纷发言:“我想明白这个故事中讲谁要称象,为什么要称象?用什么方法来称?最后真的称出来了吗?”我的导语也就成了学生的质疑的前提条件。从这个教学环节来看,我是成功的,我到达了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思维的目标。

二、有的放矢,向四十分钟课堂要质量

在教学《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时,我先指导孩子多读,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先……再……然后……”理解曹冲称象的几个步骤。其次,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加强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如:“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他叫人按照曹冲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到底”“果然”,这些词要指导学生透过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意思。透过这几个环节,学生对这一难点基本上突破了,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说话和口头表达潜力,增加了课堂的有效性。

三、读文质疑,合作解疑,课件突破难点

阅读课的教学是语文科教学的重点,《称象》这篇课文就是让学生感悟曹冲是个遇事爱动脑筋,能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聪明孩子。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曹操为什么要称象?官员们用什么办法来称象?曹冲用的是什么办法?”然后,梳理学生的问题,循着学生的问题,逐个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最后解决问题。

四、不足之处,认真总结反思

《曹冲称象》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样一个道理。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理解,但他们在生活中能否养成爱观察,思考的习惯呢?由于这节课安排了比较多的重点词语和口头表达训练,所以,在拓展的环节,我做得显然是仓促的,不深入的。如果我能结合实际,问一问学生: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难题?你是怎样做的?这样学生从课文中悟出的会更多。

我想:今后的每节课如果都能从多个方面着手进行备课、教学研究的话,那我的每节语文课都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我期望在不断的练习中,实践中,我的语文课堂也能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完善。

刘静

2017年3月

2.曹冲称象之后 篇二

之后不久,就有各媒体的记者前来采访曹冲,要做专题报道。还有的请曹冲到演播室,与主持人对话,现场直播。此外,国际大导演也匆匆赶来请曹冲拍戏,报酬是极高的,据说一个小时就是100万美元,创下了新的世界纪录。拍出来的片子,收视率可高了。人人都看得目不转睛,毕竟,人人都想成为天才。

炒作是时代之新潮。商家们更不示弱,纷纷找上曹冲,请他为商品当形象代言人和形象大使。国外有一家生产儿童奶粉的商家,出100万美元,让曹冲做了一分钟的广告:吃了聪明奶粉,我就变得如此聪明!国内的一家生产儿童饮料的商家,也出了250万元,让曹冲做广告:只要常喝神童饮料,想不聪明都不行!画面上的曹冲,正喝着一瓶神童饮料,哈哈大笑。

出版商也找上曹冲,要为他写传记,写成长史。比如《天才之路》《我是怎么成为神童的》《神童曹冲》等等。只要曹冲愿意配合,自有枪手写稿,赚了大钱,大家分成。有钱的事谁不愿意干?除非他是傻瓜!曹冲当然爽快地答应了,忙得他不亦乐乎。

至于说那些学校,更是一拥而上,邀请曹冲去做演讲,有的还请曹冲做名誉校长。对了,曹冲的那些演讲稿,当然都是别人替他写好的,他只要照着念一念就行了,那些难认的字,自然有拼音注着,全不用“神童”操心。你想想看,曹冲那么小,他能写出什么演讲稿来。况且他也没有读几天书,有许多字还不认识呢!但不要忘了,曹冲是名人,请他出场演讲肯定是要付费的,一次是一小时18万美元。价钱虽高,可他是曹操的儿子,慕名请他者络绎不绝。

曹冲的演讲甚至做到了国外,所到之处,比皇帝出行还热闹。人们一路站着,争先恐后地都想一睹曹冲这个天才儿童的风采。见到曹冲的人都说他的长相与众不同,这样的人将来要干大事。没有见到曹冲的人,都以为终生憾事。有一个女孩子,追了曹冲10天也没见上一面,于是跳楼自杀了。在国外,曹冲的每一场演讲都赢得了人们的极力赞扬,有人疯狂地把双手都拍肿了。有人聽了曹冲的演讲,就说曹冲应该列为世界演讲大师之首,说他的演讲是人间能得几回闻。名人曹冲自然又选入了许多词典,比如《世界名人录》《世界名人大词典》《当代名人》等等。

曹冲成了许多人尤其是孩子们的偶像,受到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的崇拜。曹冲成名之后,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曹冲的名声,盖过了他的父亲曹操。

数年过后,曹冲长大了,就更讨人喜欢了,特别讨女孩子的喜欢。有许多外国女孩漂洋过海,到中国来找曹冲。可惜曹冲四处奔走,根本就见不到他的人影,只能对着他的影照,朝思暮想。

这一年,曹冲到欧洲的一所大学演讲。作了一场激情的演讲后,有一个大学生向曹冲提问:“曹天才,请问,假如现在我们这儿有一头一万斤重的大象,你怎么知道它的重量?”曹冲一笑,说道:“这还不简单吗?拿刀来把它砍成一块一块的,慢慢地称,最后不就知道了!”“啊!”台下的大学生们听了一片哗然。“这就是天才?这就是神童?”“他是不是神经病?”“难道是脑瘫”……

不久,经19国智力测试专家测定,曹冲的智力早已退化,已不再是天才了,同常人没什么两样。曹冲得知后,忍不住痛心地说:“我从前哪是什么天才呀?都是你们这些人害了我呀!称象这么一件小小的事,你们就大肆渲染,胡编乱造,把我吹成神童……”说完,曹冲突然疯了。那些报社电台以及出版商,尤其是某神童研究中心又抓住机遇,大做文章,出了如《天才的结局》《疯子与天才之区别》《神童之湮没》《神童的悲剧与遗传基因及其老子》等一系列报道及书刊。人们又是争先恐后地观看,大发感想,在世界各地再次掀起了一股热浪狂潮。

(图/刘刚 编辑/张金余)

3.曹冲称象教学反思 篇三

从课堂教学思路到学生的学习程度,结合课堂练习,重点突破对曹冲称象过程的理解和人物品质学习。在曹冲称象方法理解中,问题设置应符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在理解的基础适当的进行有层次的拔高。在写句子“……一边……一边……”的时候,除了句子正确外,适当的强调学生做事情要看情况,哪方面适合“……一边……一边……”来做,哪方面不适合“……一边……一边……”来做,对学生进行一些思想教育和引导,以及文章的写作方法和人物品质在生活中的运用和延伸拓展,有待提高和加强。

二年级的小学生上课注意力是一个特别值得探究的问题,每位学生集中注意力差不多在二十分钟,超过二十分钟就需要有吸引力或新颖的问题来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学习的专心程度。今天这节课,我的课堂评价语欠缺,在后半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程度有待提高,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小游戏或新颖的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曹冲称象》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四

首先,为了本次讲课,我深挖教材,参考了众多的设计,最后制定了切合学生实际的、更为学生所接受的引课和难点突破的方法。在引课上,我采用了以前学过的《盲人摸象》,这样就使大象的样子很清晰的出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解决了理解大象的高大的这部分内容,也使学生产生了称象怎么称的兴趣。在突破难点上,我采用的是通过学生默读、勾画描写称象动作的词语、交流汇报和课件展示的方式来理解称象的步骤,体会曹冲称象的巧妙和学习曹冲遇事多动脑筋想办法。

其次,在字词教学上,我采用了通过字义识字(比如教学“称”时,让学生想自己看到过称什么的。教学“秤”时,通过秤字 右边的“平”说明秤的含义)、换偏旁识字(比如教学砍,学生们想到了次、歌、吹、欢)、结合具体情景识字(比如议论,是在出示官员们的话时让学生想象当时的场景来理解的,还扩充了词语议论纷纷)多种识字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和热情,同时积累识字的方法,为以后读书识字打好基础。

第三,在学习了曹冲称象的方法后,我扩展了如果是你,怎样称象的问题。没想到学生们提出了用人代替大象走上船、制作大的跷跷板、用地秤来称等方案,发散了学生思维,不把曹冲当做神仙而不敢去突破,树立了学生的信心。

我认为本节课中处理不当的环节有:在学生勾画称象的动词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交流,一来是自己着急了,二来怕学生们说不好,所以想降低学生的难度直接播放了课件。另外在教学“称”和“秤”时应该再次比较一下两个字的区别,这样在以后的读课文过程中就不会有学生误解了。还有在学习曹操和曹冲时,做一下简介会更好。

5.《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篇五

1、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边读边电教,并练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问题的,可在古时候,这却是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称象,让我们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重量的。

二、范读课文

思考:围绕着称象,课文却写了什么? 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试着提出来。

三、出示目标

通过学生的质疑导入目标。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 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A: 称象这件事的时间: 古时候。B: 大象的来历: 人家送给曹操的。C: 人物: 曹操,曹冲,官员们。

2、当时曹操什么心情?谁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 过渡:曹操看到的那头象是什么样子呢? 五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这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来)默读画–––––句,这句话是个什么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什么? 2 课文写的是称象的事,可为什么介绍这头大象的样子呢? 3 谁能试着读出大象的高大? 4 官员们看着这头象,发出了议论,议论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5 官员们议论什么问题? 6 谁能把议论的语气读出来? 过渡: 大家都在认真地看,都在不停地议论,曹操却提出了问题,官员们是怎样回答的呢? 六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 默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称象方法?用(–––––)画出来。2 曹操听了他们的话怎么样子,为什么会这样? 3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4 谁能试着读读这段,看谁体会得最好? 指名读–––评议––––分角色读

过渡: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话都不满意,这时七岁的曹冲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曹冲的称象的办法是怎样的呢? 七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说一说: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么? 2 做实验突破难点

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老师一边演示。然后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耻面一条线。(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人的办法中得到启发)。

3 指名朗读课文,其他民学看插图。过渡:曹冲这样做对吗?他到底称出大象的重量没有? 八 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 齐读第五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谁能读出来? 2 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九 总结全文

1 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2 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称

象 ↙

官员们

曹冲

造大秤

象上船,画线,象上岸 宰大象

装石头。齐线,称石头 ↓

↓ 直摇头 ← 曹操

→点头微笑

一、看拼音写词语。

Guan

yuan

yi

lun

chuan

xian()

()

()cheng

gan

zai

ge

yi du qiang()

()(二、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画∨。1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枰。)(1)de()

(2)

de()(3)dei()2 曹操听了直摇头。

(1)不弯由()

(2)把弯由的伸开()(3)爽快()

(4)一个劲儿地()3 曹操听了儿子曹冲才七岁。

(1)能力。()

(2)一个劲儿地。()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一()象

一()秤

一(四()柱子

两()树

一(四、组词语

官()

沿()

柱(宫()

船()

住([《曹冲称象》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下册)

6.曹冲称象与哲学有什么关系 篇六

一、试题贴近生活,题材丰富,强调“学以致用”。

情境化的命题方式成为新课程政治高考试题的主流,2012年生活情境化的试题占到总数的90%以上,而且经过几年命题实践的摸索和经验的积累,试题在“生活化”方面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试题能够在教育本质的层面上理解“生活化”、“情境化”的涵义。在进入新课程的初期阶段,一些试题对生活化素材的使用存在形式化的理解,将引入生活情境的目标定位于使试卷更加生动活泼,激发考生回答的兴趣和热情,于是常常看到一些试题在用冗长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生活现象或者事件之后简洁地发问,而问题的回答无需阅读事例,直接作答即可。在这种用生活“包装”的试题中,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仍然是割裂的、疏离的。纵观2012年的各套试卷,这样试题的数量已经大为减少,相当一部分题目能够在教育与生活本体契合的意义上实现贴近生活的命题理念。教育内容与生活具有本体契合性。教育是基于人的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化活动,生活世界是教育内容生成的源泉和建构的基础。相对于生活而言,教育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服务于生活,是人们通向美好生活的途径和手段。相应地,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手段,其主旨在于促进学生体验生活,理解生活问题和生活意义,创造完满的、有价值的生活。生活情境化的命题方式能够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理性认识与感性经验真正融合在一起,克服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疏离对人的内在异化,引导学生在教育与生活的双向建构中,实现对生活的反思、生活的创造,形成生活的智慧,做出正确的生活选择,从而复归教育的本质,实现考试的真正价值。

【试题】全国卷大纲卷第27题:小明在某专卖店购买了一台计算机,正常使用一个月后计算机出现黑屏等故障。在与专卖店多次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小明决定采用其他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可以选择的维权手段有(答案A)

A.消费者协会调解、行政部门处理、仲裁机关仲裁、法律诉讼

B.行政部门处理、仲裁机关仲裁、媒体曝光、法律诉讼

C.消费者协会调解、行政部门处理、仲裁机关仲裁、媒体曝光

D.行政部门处理、媒体曝光、仲裁机关仲裁、法律诉讼

【分析】本题创设了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引导考生将所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鼓励他们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从而在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互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学以致用,活化知识、提高能力。

2.相比于以往,2012年试题在生活素材选择上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多维性更加突出。

首先,从地域范围看,世情、国情、市情等不同层面的生活材料得到了全面的展现。试题涉及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世界粮食问题、美国的次贷危机及其影响等全球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有利于培养考生的世界意识与开阔的国际视野。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看,试题涉及我国改革中的“顶层设计”问题、三农问题、收入分配问题、流动人口问题、农民工问题、产能过剩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税制改革问题、以稀土行业为代表的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小微企业的发展、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扶贫工作的新举措、对外贸易的发展、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等。

其次,2012年的很多试题讨论了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对新兴网络传播方式“微博”的正确使用、动画片《大闹天宫》传播媒介的发展、对电视剧“穿越”手法的客观认识,“微时代”休闲益智游戏的开发、苹果公司电子产品的创新、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背后的文化分析、年轻人着装的CPW概念等,这些话题切近了高中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生活样式和思维特点。

再次,从学科上看,注重选择综合性的生活题材。试题体现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比如从海底生物化合作用的不同情况深化对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方法论的理解,从认识深化发展的角度分析中微子研究的深入,从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在防治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贡献强调改造世界和追求真理的重要性,在科学防灾中透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通过诗人杜甫珍视公正、对天下苍生的关怀之情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例题】福建卷第36题:图11、图12蕴涵的哲理有(答案C)

①图11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②图12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③图11、图12 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④图11、图12 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分析】本题作为一道哲学试题,以表现经济学中的价值规律、环境污染程度与人均收入变化关系的图示为素材,主要考查考生读图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哲学知识理解题意的迁移能力。题目设计巧妙,呈现方式新颖,体现了哲学与生活、哲学与经济学的联系,突出体现了哲学思想的深刻性和哲学思维方法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二、能力立意,鼓励创新,突出综合探究

总体而言,2012年的政治高考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突出了对新课程强调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根据新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究的能力的测量。

首先,试题增强了开放性,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比如,全国课标卷第39(3)题“结合材料,就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海南卷第25(3)题“从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角度,就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出两条建议”,福建卷第39(4)题“根据材料三,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等。很多试题在参考答案中都注明“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酌情给分”(如北京卷第38题),还有一些试题采用分析评分法,给出几个参考示例,从不同侧面、等级设定评分标准(如上海卷第35、37 题)。

【例题】北京卷第39(2)题: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试举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实例,并用《文化生活》中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相关知识加以简要说明。

【分析】题目要求考生结合自身不同的生活体验,对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考生的答题情况看,学生的人生经历、实践经验以及感悟角度不同,会形成丰富多彩的答案。本题在阅卷中也不像传统试题那样根据标准答案呆板地踩点给分,而是根据考生的整体回答采意给分。

其次,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相应地对探究能力的考查成为新课程高考的考查重点。2012年的试题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1.试题能够选择适当的探究问题。选取一个恰当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以江苏卷的探究题为例,其以如何正确对待和过好传统节日为话题。题目针对现在很多人把传统节日当作普通休闲假日引导考生分析当前过传统节日缺乏文化内涵的原因,尝试提出解决对策,并围绕端午节设计一个班级主题活动。关于传统节日的话题既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引导和推动考生积极主动地研究。

2.试题注重还原科学探究的过程,体现生成性。探究性试题试图让学生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对问题的发现、形成、分析、解决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运用知识的创新实践的能力。

【例题】上海卷第34题:以“曹冲称象”为例,介绍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问题→变换路径→寻找替代物→组合方案→择优方案。

(1)该解决问题的程序体现了什么逻辑思维方法?

(2)从“联系”的角度看,该解决问题的程序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分析】本题以“曹冲称象”为例,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相对完整地呈现出来:发现问题→变换路径→寻找替代物→组合方案→择优方案。本题对“称象”问题解决程序的完整表达让学生“全程”体验了探究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注重过程的思想。

再次,试题注重挖掘学科内部和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较好地实现了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江苏卷第31题、32题在一道选择题中出现了不同模块的知识综合,将哲学与文化两部分内容结合在一起分析实际问题。北京卷第38题围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在知识上,分别从经济生活、经济学常识、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不同模块设问,全面考查了解读图表、比较、归纳、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

三、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全面实现考试目标。

2012年的一些政治试题抓住了教育改革的这一基本理念,力求通过试题与考生真诚地对话、交流情感,引导考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唤起他们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爱国、正义、诚信、敬业、奉献社会、助人为乐的主流价值观。例如,通过《感动中国》十年来100多位先进人物和群体的榜样作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江苏卷第22题)、发挥“信义姐夫”的诚信精神对社会风尚的引领作用(江苏卷第24题),弘扬雷锋精神(天津卷第14题、山东卷第31题、江苏卷第33题、广东卷第30题),通过牺牲高考复习时间为白血病患者捐献干细胞的最美中学生的事迹呼唤青年学生用青春诠释崇高的精神,用美好的情怀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海南卷第29题),在《黄河大合唱》对民族抗战热情的表达中使学生体味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山东第25题),在历史纵深和各国横向比较的视角下,引导学生形成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态度和历史责任感(重庆卷第39题)。

【例题】安徽卷第39题

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某网站上开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关注。论坛中呈现的以下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热议,请您参与探究。

网友声音: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

近年来,食品药品等一些领域安全事故频发,扰乱了市场秩序,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对此,政府重拳出击。网友呼唤:扬善必须抑恶,扶正自应祛邪!

网友议题:直面道德困惑,引领价值选择。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好人”能不能做?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雷锋传人”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等道德典范给出了回答。

网友心声 践行道德不止步 追求完美无止境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近年来,安徽好人和道德模范已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指向标,成为道德建设中引起广告关注的“安徽现象”。超越感动,弘扬美德,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是网友们的共同心声。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进行评议。

(2)请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网友议题”对你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启示。

(3)请你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回应“网友心声”。

7.《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篇七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

2、巩固“认-想-写-用”的识字方法。

3、学习复述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

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谈话法

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杆秤、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老师在干什么?(称东西)

这是一杆?(称)你能用称来称东西吗?谁想来试一试?

2、导入课题——《称象》。

3、教写“称”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2、认读生词

3、齐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尝试复述

1、学习第1、2自然段

(1)师:你知道大象到底有多大吗?你能不能把描写大象大的句子用“------”画出来。

(2)指导朗读。

(3)师:这头象真的是又高又大。(板书)

(4)师:这么大的象曹操喜欢吗?你怎么知道他喜欢的?从哪儿看出来的?(第一自然段)

(5)引入难题——如何称象?

2、学习第3自然段

师:现在请同桌互相读一读(第3自然段),看看官员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1)第一个办法行吗?为什么不行呀?

(2)还有其他的办法吗?第二个办法可以吗?为什么呀?所以曹操怎么样?

(3)师:又有人说,把大象宰掉,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你说没办法一起称,咱们就一块一块称。可是曹操却反对了,他可能会说什么?

(4)师:两个办法都被否定了,要想称象真是——太难了!(板书)

3、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互相检查,看看对方读得是否既正确又流利。

(3)指名读,齐读

(4)再读课文,寻找步骤

(5)质疑

(6)步骤解答

(7)图片解析,帮助理解

(8)利用关联词,练习复述

4、总结学习

师:曹冲的办法真的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结果如何。曹操的态度和之前一样吗?

(四)总结升华

1、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称象这篇课文,你觉得曹冲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聪明,爱动脑筋。)

2、师:爱动脑筋的你们能想出更好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吗?

8.《曹冲称象》教学设计之一 篇八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

2、朗读课文。

3、总结全文,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教学过程:

一、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的说一说。

3、官员们都说了些什么方法?

4、可是这些方法都不好,这时候,曹冲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读文实验,了解称象的过程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指名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3、引导讨论:

(1)曹冲的办法好吗?

(2)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法?

三、总结全文,启发学生

1、读文后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2、应该学他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指名读一读。

2、用生字组词。

9.《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九

石门县楚江一完小教师

贺淑媛

一、游戏导入,复习生字。

(一)做游戏。

1.开火车;

2.摘果子;

3.送信(一生把词卡送给小组成员,拿词卡的同学认读);

4.找朋友(为生字找词朋友,为词找字朋友)。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

师: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生:一头大象。)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头象的?(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练读,体会象的高大。

指名读,读出象的高与大。

问: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象,想提些什么问题?

(二)学生质疑。

(它有多重?„„)

[通过学生质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学习。]

二、学习课文,解决疑问。

(一)对比学习。

问: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须得称一称它。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生回答。

[对比学习,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问: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曹冲的办法好?生读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出示课件: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要求:读出满意、欣慰的语气。

(二)学习第4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

默读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画出来。

想一想:称象分为哪几步?

说一说:称象的过程。]

个人自学。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以四人小组形式汇报,师打相应课件:第4自然段曹冲说话的内容。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回答称象步骤。

3.指名一生再读,同时放[“曹冲称象”动画课件]。

4.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称象的过程。

5.这部分内容有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你们找一找,画出来。

6.用上这几个词,和同桌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7.试着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生练习后,指名发言。

[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与合作,有条理地表达,突破课文重难点。]

8.师生接读:

师:先把大象赶到(生读)

师:看船身(生读)

师:就沿着水面(生读)

师:再把大象(生读)

师:装到船下沉到(生读)

师:然后(生读)

[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重点内容,训练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出示课件:第4段按原文填空。生准备,指名二生填。试背,指明一生背,会背的背。

[活跃课堂,巩固所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降低课后背书难度。]

9.这部分内容,学生质疑。

其他生帮同学解决问题。

[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时时激励自己,肯定自己。]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总结升华。

问: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那时,他才几岁?

出示课件:

读一读,比一比。

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生读这两句话,比较哪句更能表现曹冲爱动脑筋。

师: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生快速读文。

(如他们找不出来,师:找出不可行的称象方法。)一生读。

师:曹操听了(生:直摇头。)

出示课件:

结合句子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曹操听了直摇头。

1、从上到下。

2、公正的。

3、不断地。

问:为什么曹操听了直摇头?

[降低理解难度,体会“直”在句子中表示的意思。培养正确谴词造句的能力。]

师生配合读:男生读第一种方法,女生读第二种方法,老师读第三段开头、结尾。

师:虽然这两种办法不可行,但是曹冲仍认真听了那两人的发言。你们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拓展延伸。

问:在当时,曹冲的办法是最好的吗?你还能想出什么称象办法?

(不是,可以把石头换成牛、羊等会走的动物,或换成人)

[拓展延伸,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学生评议方法的可行性。

四、布置作业。

10.《曹冲称象》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十

1、学生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字。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确曹冲称象的办法是什么,能自己说一说。

3、让学生能够喜爱曹冲这个人物,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激励自己也做一名爱动脑筋、善于思考解决困难的孩子。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流利朗读全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学难点:书写好半包围结构“底”字和左右结构“做”字。教学准备:课件PPT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1、师生对话。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出示秤的图片)师:对,这些都是用来称量物品重量的秤。你能读准这个字的读音吗?

抽同学起来读一读。

师:有一头又高又大的大象想让我们称一称它的重量,用这些秤可以吗?

生:不行。师:古时候,有个聪明的孩子叫曹冲,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成功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曹冲称象》。

2、出示课题。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3、师生探究多音字“称”,形近字“象”和“像”。

二、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带着问题自由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课件出示问题:曹冲称象的办法是什么?

2、生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以鼓励为主)

3、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1)师:曹冲称象的办法在第几自然段?(第4自然段)(2)用横线勾出曹冲称象的办法。

(3)给曹冲称象的过程排序。(完成课后练习题)

师:同学们,我们把曹冲称象的这种办法叫做“等量置换”。下面我们就来照着曹冲的办法称象吧!

三、趣味识字

1、读准字音,大象上船。(拼一拼,读一读;看拼音读。)

2、读对生字,记号完成。(去掉拼音读)

3、读对词语,装满石头。

4、挑战组词,称重成功。(形近字组词)

四、写字指导

1、谈话: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我们按照曹冲的办法终于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同学们,学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聪明、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

2、孩子们,希望你们在写字的时候也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请你认真观察“底”和“做”,并书写好这两个字。先观察找到重点笔,在描一描、写一写。

五、小结

11.《曹冲称象》教案 篇十一

1、会认11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3、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曹冲是一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会认11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三、教学难点

1、掌握“秤、称”两个字的读音。

2、学会6个字的形。

3、从曹冲称象中感悟到聪明来自于观察和思考。

四、教学准备

1.演示称象过程的材料。

2.识字、词语卡片,投影仪。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插中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秤吗?秤是干什么用的?板书:称。

2、问:称什么?谁来称?请大家打开课本齐读31课的课题。

3、板书:曹冲称象

(二)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想办法认识它们,记住它们。

2.听课文的朗读录音。

通过听读你认识了那些字?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字卡。

称官柱议论底(得)摇岁牵沿装

3.谁会读?请你带着大家读一读。

4.按自然段的顺序读一遍课文。

5.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这头大象是怎么来的?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部分读句子。

(2)投影显示:大象可真大呀!

(3)你认为老师这样的写法好不好,为什么?

(4)再次投影: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意图:通过读句子体会课文语言的具体、形象)

(5)面对着这样一头又高又大的象,你最想知道什么?

(6)投影出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朗读训练:①读正确。②读出想知道重量的心情。

(7)面对曹操的提问,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

6.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说一说官员们想出的办法。

①砍树造秤。②宰象割肉。

(2)讨论:官员们的办法行不行?为什么?

指导朗读:曹操听了直摇头。

(3)分角色朗读本段。

(4)曹冲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7.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1)自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曹冲说的话。

①齐读曹冲说的话。

②说一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2)实验演示,加深理解。(可以用课件或实物进行)

8.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文。

(2)投影出示:他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你能把“果然”换个词吗?

(3)用提问指导朗读本段:这一年,曹冲多大?(七岁)

七岁的曹冲就想出了这样的好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我们应该怎样读?

(三)教师小结,点悟启发。

1、小结: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曹冲从大臣们的谈话里,得到了那些启发?

(1)从宰象中想到:怎样才能使整体变化为一部分一部分呢?(石头)

(2)从造大秤中想到:用什么来代替大秤呢?(船)

(3)从“提不起”中想到:用什么来托起大象呢?(水)

2、你们喜欢曹冲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读出会认字的读音。自己借助拼音认读这些字,再把拼音盖上看看自己还会读吗?全班反馈,出示词语认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复习会写字字音。

2、出示汉字:和柱谁块岁站

(1)把生字按难易程度分成二类,分别贴在黑板的两侧,学生进行认字比赛。

谁块站和柱岁

(2)学习曹冲我最棒!记字形比赛现在开始!

(3)第一轮:看谁记得准又快。

教师每次出示一个生字,学生看清后,教师将字卡放下,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这个字后,同桌两个人互换。教师再次出示字卡,学生进行核对。写对的同学站起来说:嘿!嘿!我最棒。

(4)第二轮:谁能一次记住三个字。

余下的三个字,学生自己进行字形记忆。然后教师快速出示字卡,闪现字形后,进行听写。三个字都写对的同学获得“优秀”。

(三)巩固练习。

1、在写字本上练习。

2、读一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3.本课中你还喜欢哪些词语?摘录在“我的词语库”中。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雪孩子》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新课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答课后练习题: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小结:一个多么可爱的雪孩子啊,他纯洁善良,助人为乐,舍己救人。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兔子,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探究新知

(一)分小组自学生字

1.认字

注意读准“柴、奔、烧、知”4个字的字音。 “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变化来记忆。可以进行同音字比较“化—画,到—到,只—知,还—孩”。

2.写字

写好“唱、轻、谁”等。

三、当堂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雪孩子变成了…

2.布置作业:

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归纳总结

12.《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篇十二

1、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曹冲称象》这一课,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现在生字宝宝想要考考我们,你们有信心顺利过关吗?(有)------出示生字卡片

1.开火车;2。摘果子;3。送信(一生把词卡送给小组成员,拿词卡的同学认读);4.找朋友(为生字找词朋友,为词找字朋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 同学们真聪明,认识了这些生字。曹冲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为什么说他聪明呢?(因为他巧妙地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对,这节课就继续学习《曹冲称象》这个故事。-------板书课题(竖版)

2、自学、汇报

师:上节课我们认真阅读了《曹冲称象》这篇课文,知道了这篇课文一共有6(生齐答)个自然段。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给大家讲这个故事的呢?谁记得?

生:先写大家不知道大象有多重,接下写大家一起想办法,最后写曹冲用巧妙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生:先是遇到了难题,然后想办法,最后解决了难题。

3、学习第1、2自然段

师:真棒。好,下面我们看看大家遇到了什么难题?请大家自由读1、2自然段,然后同桌内交流讨论,准备汇报。[通过学生质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学习。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同学们讨论得都很认真,组长能够各尽其职,现在我们就来展示一下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哪个小组能汇报?

小组:时间古时候,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事件是看象、问象有多重,称象的原因是象又高又大。

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用铅笔标出这几句话,再请一名同学说一说曹冲的称象办法,分为几步,每一步都要做什么。

(师、、曹冲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是真的吗?我们一起来帮曹冲验证一下,现在老师就跟同学们一起来做这个实验,大家来做解说员(师做生说)为什么这样就会称出大象的重量呢?(石头和大象重量相等,但石头却可以分成小块称,所以很巧妙)通过实践检验,曹冲的办法真的是很棒,这回曹操有没有摇头呢?(没有)而是(高兴地点点头)[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与合作,有条理地表达,突破课文重难点。] 这个办法也“果然”(板书)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请将“果然”圈上。“果然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事实与想的一样,不出意料),请用这个词说句话(两名-三名)[活跃课堂,巩固所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降低课后背书难度。] 曹冲的办法太巧妙了,让我们一起来赞扬一下可爱聪明的小曹冲,齐读第4、5自然段。[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重点内容,训练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6、学习第6自然段

曹冲的办法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曹冲果然聪明过人,而且“那一年,曹冲七岁”,曹冲想到了这么好的办法来称象。我们向曹冲学习什么?[认真倾听,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学习,知识丰富(课外阅读)]

7、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总结升华

问: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上一篇:房地产销售年终总结及经验分享下一篇: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