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室规章制度

2024-09-03

处置室规章制度(精选12篇)

1.处置室规章制度 篇一

处置室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处置室务必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口罩,出入时随手带门,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室。

2.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用后及时清理、补齐,严格交接手续。

3.各种药品存放及保管按照《药品管理制度》执行。

4.无菌物品灭菌日期清晰,在有效期内使用。无菌物品开封后注明开封时间,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干缸无菌持物钳每4小时更换,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两次,容器每周灭菌两次。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室内每日湿法清洁两次,物体表面用400~700mgM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有血迹的物体表面用mgM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6.处置室每一天通风,紫外线消毒两次,每次一小时,每周彻底扫除1次。

7.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放置,由专门人员回收并登记。

2.处置室规章制度 篇二

一、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变革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是行政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具体要求, 是提供行政单位会计信息一致性和可比性的可靠保证。自2014年1月1日起, 行政单位均须严格按照新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相比旧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 新制度增加了和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内容相配套的内容, 实现了会计政策、会计核算方法与相关财政改革的有机衔接, 确保财政相关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其次, 新制度计量中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相关概念。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引入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创新型处理方法, 不仅能同时满足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两个方面的需要, 而且有助于体现行政单位在资产使用和处置的过程中相关资产的真实价值和损耗情况, 为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依据;最后, 新制度突出强调了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新制度明确了行政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资产不入账、资产计量不统一等问题的会计处理, 确保行政单位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除此之外, 新会计制度改进了财务报表体系、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相关使用说明、加强了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等, 相比旧制度更加合理、更为完善。

二、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资产处置的影响

资产是指行政单位占有、使用的, 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 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资产处置是指行政单位对其占用、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及注销产权的行为。其主要方式有资产调拨、变卖、报损、报废等。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 就是加强和规范了行政单位资产处置的核算和管理, 有利于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新制度就资产处置设置了“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用于核算行政单位待处理财产的价值及财产处理损益。该科目核算的范围包括: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盘盈、盘亏, 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行政单位财产处置分两步处理程序, 第一步, 将处置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待处置财产损溢”科目;第二步, 按规定报经批准后, 核销处置资产所对应的资产基金。

(一)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行政单位的库存现金短缺或溢余产生了影响

库存现金是行政单位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对于行政单位的日常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且行政单位的现金管理是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行政单位一般通过库存现金盘点的方式来确认库存现金的实际余额与账面余额的差异情况以确保库存现金的安全和完整, 若账实不符, 就会出现库存现金的短缺或溢余, 库存现金的短缺或溢余通常是由于相关人员在资金运动时点上入账不及时导致的。核对库存现金时发现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 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属于现金短缺, 应当按照实际短缺的金额, 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贷记“库存现金”科目;若此部分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 报经批准后, 借记“经费支出”,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属于现金溢余, 应按实际溢余的金额, 借记“库存现金”科目,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若此部分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 报经批准后, 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贷记“其他收入”。相比于旧制度而言, 新制度对于库存现金短缺或溢余的相关会计处理更加清晰、更为科学。

(二)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行政单位的应收款项和预付账款的处理产生了影响

为了适应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发展的要求, 我国产生了新的会计准则, 而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制定和提出对于行政单位的应收款项和预付账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应收款项和预付账款是行政单位资金流动的重要体现形式, 是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资金往来。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行政单位的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有确凿证据证明收不回时, 第一, 将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第二, 按规定报经批准后转作经费支出列支。行政单位的预付账款有确凿证据证明确实收不回时, 第一, 将预付账款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第二, 按规定报经批准后核销预付账款所对应的资产基金。

(三)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处理产生了影响

旧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也没有规定无形资产的核算和摊销。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增加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规定, 并明确规定, 在计提折旧和摊销时, 应冲减相关净资产, 而不是计入当期支出。这种处理方法兼顾了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重信息需求, 在不影响准确反映预算支出的同时, 真实的反映了资产价值, 有利于编制权责发生制下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为核算反映行政成本信息奠定基础。为此, 增设了“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科目分别核算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和无形资产计提的摊销。这样进行处理一方面真实地反映了资金的消耗水平, 有助于资产的科学化管理, 且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另一方面计提的折旧和摊销不计入当期费用, 使当期费用支出的范围和预算保持一致, 提高了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水平。

三、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加强资产处置管理的重要举措

随着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从总体上来看, 各行政单位的资产处置管理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 仍然存在缺乏统一的资产处置标准、处置不规范、资产处置过程监管不力等种种问题, 亟待解决。

(一) 统筹全局, 建立统一的行政单位资产处置管理标准

一直以来, 各行政单位在资产处置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 部分行政单位在进行资产处置时并不是根据客观实际情况而是根据所能争取到的经费的数额来确定具体的相关金额。由于没有统一的行政单位资产处置标准, 使得长久以来各行政单位在处置资产时无法可依、无标准可循, 造成各行政单位资产处置不当、浪费严重等现象的出现, 从而造成国家资产的严重流失。因此, 应针对各行政单位的实际情况, 统筹全局, 建立统一的行政单位资产处置管理标准, 使各行政单位依据具体标准进行资产处置, 同时建立相关的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 对资产处置过程中产生的不法或不符合标准的行为给予严格的处罚。

(二) 提高资产处置管理意识, 加强行政单位资产处置的收益管理环节

行政单位的资产处置是行政单位的一个重要经济活动, 也是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因此, 行政单位的决策者和相关责任人应加强对资产处置管理的认识, 并培养相关财务人员资产处置的意识, 使得行政单位在处置资产时能够最大可能地实现资产增值。同时, 应增强资产处置后收益的管理, 正确、合理地利用资产处置的收益。资产处置的收益管理是资产处置管理的重要内容, 行政单位的相关人员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首先, 可以通过权威性的评估机构对行政单位的资产价值进行专业性评估, 得出所要处置资产的真实价值, 以免将资产以低于其实际价值的价格进行处理;其次, 在资产处置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招标或竞价的方式, 从而使得要处置的资产收益最大化;最后, 应对资产处置后的收益所得进行合理化管理和利用, 充分实现资产处置后收益的有效利用。

(三) 加大监管力度, 严格控制行政单位的资产处置过程

行政单位资产处置的整个过程涉及到资产的流向和利用, 因此必须加大监管力度, 严格控制行政单位资产处置管理的整个过程, 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 规范行政单位资产处置过程中的各项行为。针对资产处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不合法、不规范等现象, 必须给予及时处理, 对于随意处置行政单位资产的行为, 严格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同时, 可以采取全员参与、全员监督的方法, 调动行政单位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使得资产处置的过程透明化、合理化、规范化, 避免行政单位资产的流失。

四、结束语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对行政单位的库存现金短缺或溢余、应收款项与预付账款及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从而影响了行政单位的资产处置管理过程, 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资产处置管理标准、加强资产管理的收益管理环节及加大监管力度等措施来加强行政单位资产处置的管理过程以避免行政单位资产的流失。

摘要: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资产处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浅析了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变革, 分析了新制度对资产处置产生的影响, 并提出了加强行政单位资产处置的重要措施, 以期能对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资产处置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资产处置,影响

参考文献

[1]杜娟.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差异分析及衔接处理.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3 (14) .

[2]冯九辉.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问题.中国城市经济, 2011 (18) .

3.处置室规章制度 篇三

创新机制,制度先行

任何一项创新举措的推行,都需要有完备的制度来保障。为此,少先队大队部认真思考,借鉴成功经验,制定定位准确、规范、可行的“队室轮值”试行制度。

1.制度定位准确。少先队室轮值制度重视倡导各中队在队室中灵活开展少先队活动,以发挥和调动少先队大队委及全校各中队参与少先队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挖掘学校“红领巾小事业”活动基地—“节日大观园”节日文化特色展示馆,提高场馆开放率和使用率,争取在一个学年度中,全校每位队员都有机会走进队室,接受最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少先队组织教育,感受学校少先队品牌项目节日特色文化。通过创新队室管理使用制度,实现特色文化育人的效果,用少年儿童自己的活动激发队员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少先队员的集体荣誉感,培养辅导员组织开展活动的能力和少先队员综合实践活动能力。

2.制度规范可行。队室轮值实施制度可以从学校全体辅导员中的骨干带头轮起,大队部要求每个轮值中队在每周四轮值一天:各轮值中队提前一周以活动方案的形式上报轮值活动内容,由大队部予以审核通过方可开展相应活动;轮值当天中午,中队全体队员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到少先队室开展重温少先队知识的活动,或讲授队史知识,或讲述优秀队员的榜样故事,或进行少先队礼仪指导和训练,或开设一次道德小讲堂等,并参观“节日大观园”特色文化展示室,了解、领略学校节日文化研究活动进程和主要成果,同时根据时间节点研读节日文化书籍中相关节日文化内容,做相关节日文化小课题的学习和研究;轮值当天下午第二节少先队活动课时间,引导中队全体队员主动参与,在队室规范开展主题少先队活动。活动主题所涉及的内容可以根据时间节点、学校少先队活动安排、各班实际需要而定,内容可以是极为丰富的。活动结束后,各中队要在“队室轮值档案”中留下活动精彩瞬间,详细填写“‘少先队室轮值’队活动课记录表”,以便为后续轮值中队做出示范和借鉴;轮值活动前后,每个中队要负责少先队室的物品整理、门窗关锁和卫生打扫工作,还队室一片整洁。

通过“队室轮值”制度的规范实施,我们感觉到只有制度上的保障才能让后期的活动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轮值示范,骨干先行

1.骨干示范。为了使少先队室轮值活动能够开展得规范有序,保障队员参与活动获得真实的主题实践体验并受到道德、品格的教育,获得能力、素养的提高,学校鼓励骨干班主任(辅导员)、优秀中队带头先行。目前,学校有“无锡市级班主任能手”1名,“无锡市优秀班主任”称号获得者2名,“无锡市级优秀班集体”辅导员1名,“区级优秀辅导员”2名,校级优秀辅导员(班主任)若干。在全员德育的工作理念下,学校倡导区市级德育骨干力量打头阵,做好队室轮值工作示范引领。这也成为有效架起班主任工作力量杠杆的一个切入口,成为助推班主任(辅导员)队伍梯队建设的一个有效措施,同时发挥了校培骨干力量应有的光和热。

2.分享共赢。学校少先队室轮值新举措的成功推行让少先队专项阵地开放起来,也为学校最基层的少先队组织提供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活动场所,这在学校进一步推进中少会“十二五”节日文化队本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做好少先队室轮值经验的共享对继续推进制度实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深深感觉到,每一个走进少先队室、特色场馆“节日大观园”开展主题活动的中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中队特色活动,参与轮值的辅导员们也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这都将对后续开展相关活动具有指导意义。因此,通过班主任QQ群、班队工作例会、骨干辅导员论坛等平台就身边鲜活的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和经验的分享,可以进一步激发全体班主任(辅导员)组织德育活动的创造力,并使参与其中的少先队员在阵地建设活动中得到更加全面地锻炼。

精彩呈现,成效显著

少先队队室轮值制度的实施在对学校全体队员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队室轮值开展中队特色少先队实践体验活动,高年级队员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感受“五四”精神,立志报效祖国。中年级队员积极拥护绿色低碳,投入环境行动;认识劳动重要性,投身公益;低年级队员学习自护自救方法,体验生命的可贵,感受生命教育……活动进行着,队室里人气旺了,队的氛围浓了,这里的活动精彩纷呈,队员们更是收获颇丰。

1.激发了队员的主人翁意识。队室是队员们共同的“家”。少先队室庄严、朴实,不仅富有教育性,还具有童趣性,又不乏温馨感。辅导员们可以将“权力”下放,让少先队干部及有特长的队员参与活动的设计,全体队员共同实践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好胜心和好奇心驱使孩子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出谋划策,当队员们感觉到是在履行自己的活动权时,就很好地发挥了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队员们就会意识到少先队组织是我们自己的,主人翁意识被大大激发。

2.增强了少先队员的集体荣誉感。首先,在校园里,少先队室是一个高度庄重的地方,当队员们走进队室,闪亮的星星火炬、鲜红的队旗、精彩的活动瞬间的照片、队员的活动作品,还有少先队响亮的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无不让队员为之心生敬畏,激发队员的组织荣誉感。其次,轮值中队都是在骨干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展活动的,每个中队必须提前一周向大队部提交具体可行的活动方案,经大队部审核后方能开展。每次活动,大队部会有负责教师和大队委观摩活动,并拍下活动的视频和照片,这些活动资料将被队室永久保存,并向后来的中队和走进队室的队员们进行展示。当队员们驻足欣赏,不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不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队员们都倍感光荣,同时会暗下决心来努力维护荣誉、争取更多的荣誉,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激励。

3.培养了少先队员的多种能力。队室轮值制度的建立,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培养队员的综合素质,辅导员们都以此作为良好的契机,让队员们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和提高多种能力。在活动中,队员们需要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主题活动的设计、各项活动资料的搜集以及活动的组织等实践活动,队员们从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不仅提高了认知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

不容置疑,少先队教育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正凸显着它的重要地位,作为少先队教育主阵地的队室在其间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学校将在现有基础上,不仅继续推行队室轮值制度,而且要发挥其更加强大的少先队组织教育和思想教育功能,将其打造成为队本育人的精品阵地。

4.医院处置室工作制度 篇四

2、各种药品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治疗室需穿工作服,处置时需带工作帽及口罩。

4、所有换药物品须保持无菌,换药时先处理清洁伤口,后处理感染伤口。

5、外用消毒药水,每三天更换一次(周一、周四)。

6、无菌物品沙布块、消毒缸、棉球、棉棒、缝合包等每周消毒一次(周三),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需重新灭菌。

7、器械浸泡液每周更换二次(周一、周四)。

8、注射时作到每人一针一管,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置。

9、准备抢救的药品、器械,应放于固定位置,并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5.应急处置室工作分析 篇五

天津体检中心成立三年来,按照路局社保处的统一要求,对天津辖区的健康体检工作实行“精细化,主动化,智能化”的管理,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竭诚为辖区职工提供“专业、高效、舒适、周到”的服务。总结三年的工作经验,本着服务更加人性化的原则,在疾控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2016年5月份成立应急处置室,制定了《天津铁路体检中心应急预案和管理制度》和《体检中心应急处置及受检者的规范管理制度》,更好的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现把此项工作分析如下:

本辖区5万人的健康体检中,经筛查约有三类人群6000余人,体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疾病风险,每天处理慢病高危人群7-8人,据统计自从应急处置室成立以来,共处置重症高血压356人,严重心律失常45人,冠心病急性发作29人,其他疾病72人,把各种疾病的危险因素控制在萌芽状态,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现将三类人员高发的原因及建议总结如下: 原因分类:

1、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因素

电务段的高铁调度指挥中心工作高度紧张,每天工作处于紧张状态;信号车间工作较杂乱,工作上48小时,休息96小时,或者是上一休二,休息时间足够,但是职工在家不按时修整,生活没有规律,体重超重人员较多。

动车客车段的维修车间是按时间计算完成任务,工作三班排班制 度,工作时间有时上24小时,有时上12小时,加班加点较多,自己的工作生活根本没有规律。

车务段、工务段等维修工作紧张,工作时间不确定,长期在野外工作,生活无规律。

2、缺乏医学常识。

经过三年的体检,多数职工经过健康维护,健康管理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个别职工虽然手中拿到体检报告,根本不看,甚至有的看了不懂,缺乏自我管理意识。

3、心理社会因素

职工长期处于压力状态引起的烦躁、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因素对健康有着负面影响。因此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密不可分,社会因素是通过心理而起作用的,如:同样的生活环境,心理适应能力强的人往往能够正视自己、正视现实,从而适应环境,而心理脆弱的人则将自己带入亚健康状态,应急事件的发生是心理亚健康产生的重要诱因。30-50岁是亚健康的高发年龄,高学历,脑力劳动者为高发人群,主要由于此时是事业和家庭发展的重要阶段,肩负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而生理功能却开始下降,加上睡眠不足,生活没有规律,缺少运动,极易出现各种症状。

4、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

现今社会,由于收入增多,交通发达,生活现代化等原因人们尽情的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但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却无情的蚕食着人们的健康。比如: 不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抽烟、酗酒、暴饮暴食;

不健康的休息方式,不规则的娱乐休闲,熬夜,睡眠不足,看电视太久,玩电脑游戏成瘾;

不健康的运动方式,现在的生活条件下,运动较少,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从而导致体质下降,疾病增多;

不健康的情感生活交友方式,夫妻间情感淡漠,移情别恋,离婚率高,对孩子溺爱,对老人薄爱,家庭矛盾增多;

不健康的心理活动,自我中心化倾向严重、孤独、抑郁、自私等。以上等情况导致了慢性病的增多和健康管理的困境。建议

1、进一步加强健康宣传和健康培训,丰富职工健康知识,不断提高职工健康素养,加强健康指导和健康干预,充分调动职工的健康管理的自主性,提高职工自己的防病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做到早想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早达标。

2、建议基层站段增加血压、快速血糖、血脂等简易检查设备,学会自我检测,自我监测,及时规范就医,降低三类人群发病人数。

3、路局政策上引导,牵头做好三类人群的细致考核,唤起现场 单位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密切配合,落实到位。各站段及及体检中心的协同管理,重点是管理好亚健康人群,降低亚健康人群的发生率,以减轻疾患给单位、个人、家庭带来伤害。

6.关于废弃物处置规章制度优秀 篇六

1、安排专人负责食品废弃物的处置、收运、台账管理工作;

2、将食品废弃物分类放置,存放在有盖的容器中,做到日产日清;

3、废弃食用油脂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4、废弃食用油脂只能销售给经相关部门许可或备案的废弃油脂加工单位和从事废弃物收购的单位,不得销售给其他单位和个人;

5、严禁乱倒乱堆食品废弃物,禁止将食品废弃物直接排入公共水域或倒入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6、食品废弃物应当实行密闭化运输,运输设备和容器应当具有食品废弃物标识,整洁完好,运输中不得泄露、散落;

7、设定食品废弃物暂放区域,并做好标示;

8、建立食品废弃物产生、收运、处置台账,详细记录食品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用途、联系人、电话、地址、收货人等情况,并长期保存备查;

7.医疗废物处置制度 篇七

一、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二、运送工具使用后应当在贮存点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洗。

三、暂存间墙面、废物回收车、盛装桶,每日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擦洗消毒;地面每日清洗后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每次使用后的拖把、抹布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

四、消毒后应进行消毒登记。

五、工作人员在做清洗消毒工作时必须穿好防渗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橡胶手套、防护眼罩、穿防渗胶鞋,做好个人防护后进行工作。

六、工作结束后进行手和皮肤消毒,消毒方法:使用0.5%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00mg/L)浸泡或擦拭手部1—3分钟。

七、医疗废物暂存处发生环境污染,应立即进行消毒、清洁处理。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为加强我院的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切断病原性的传播途径,有效地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精神,特制定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有关科室必须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强化医疗废物管理。

2、各类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不得混放。

3、锐器使用后必须按规定置于锐器容器中,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应分离针头后放入黄色包装物内。

4、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前,应当就地消毒处理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5、盛装医疗废物前,认真检查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有无破损、渗漏。盛装医疗垃圾达到包装袋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袋的封口紧密、严密,以防在运送过程中遗撒。

6、感染性和病理性废物装在黄色的防渗漏的专用朔料袋中,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

7、医疗废物运送时,必须由专职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点,避免穿越医疗区,人员活动区,食品加工区等,防止造成医疗废物盛装容器破损或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

8、收集运送医疗垃圾的专职人员要按要求做好自身保护,避免与医疗废物直接接触。

9、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医疗废物暂存点,暂存点应张贴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等标识,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暂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

10、对收集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保存三年以上。

11、医疗废物统一由贵港市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站回收,任何科室、个人不得擅自处理。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

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分别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封闭,病理性废物必须防腐处理后用黄色包装物盛装封闭。

2、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得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在标签上注明。

3、在盛医疗废物装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4、放入包装物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5、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必须进行紧实严密的封口。

6、必须使用有警示标识的包装物或容器,如果其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或增加一层包装。

7、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或生活垃圾。

8、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袋)、注射器应将针头剪掉,针头按损伤性废物收集,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袋)、注射器按感染性废物收集。

医疗废物运送制度

1、医院安排专人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密闭的锐器内。

2、转运人员收集医疗废物时要与废物产生地点负责人进行废物交接登记并签名,登记的内容有:医疗废物产生地点、日期、废物类别及需要说明的事项。登记材料存档三年。

3、转运人员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4、转运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

5、转运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必须防止造成医疗废物盛装容器破损或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律实施袋装封闭运送。

6、本单位内部一般采取每天运送,运送时避免穿越医疗区,人员活动区,食品加工区等。

7、医疗废物转交出后,应当对暂时贮存地点、容器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8、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及时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制度

1、我院建立的暂时贮存室在1楼左侧的一小平房。

2、袋装的医疗废物必须装入暂时贮存室内的集箱内,不得露天存放。

3、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

4、贮存室有严密的封闭措施,有工人专人管理,不准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5、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6、室内集装箱必须防渗漏和防雨水冲刷。

7、集装箱避免阳光直射。

8、室外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9、病理性废物暂时贮存时要由病理科进行防腐处理。

10、室内要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可用0、2%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喷雾、擦拭。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制度

1、感染性医疗废物、损伤性医疗废物、病理性医疗废物等需要焚烧的医疗废物必须交由贵港市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站集中处理。

2、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相关的废物管理,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3、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交贵港市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站集中处理。

4、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如细胞毒药物,必须由科主任批准,交贵港市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站集中处理。

5、放射性废物必须按有关规定专人负责处理并有记录。

6、隔离的传染病人或疑似转染病人产生的传染性的呕吐物、分泌物等排泄物,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消毒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7、禁止任何科室及其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违者罚款5000元,因科室管理不当造成医疗废物流失罚款2000元。

医疗废物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制度

1、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溢出、散落时,转运人员立即向医院急救事故小组报告,感染管理人员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2、确定流失、渗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程序。

3、感染管理人员尽快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4、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5、运转人员对泄漏、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

6、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7、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更换防护用品,受污染皮肤部位用0.25%过氧乙酸擦拭,3分钟后洗澡,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的救治。

8、清洁人员必须对污染的现场地面用0.1~0.2%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擦地消毒和清洁处理,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9、感染管理科必须向院应急事故小组、卫生局、环保局报告事故发生情况,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写出书面报告交给院应急事故小组、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内容包括: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②泄漏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科室;③医疗废物泄漏、散落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④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10、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万一被医疗废物污染或刺伤时,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救治,进行体格检查,防治传染疾病。

医疗废物卫生安全防护制度

1、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机构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各项工作要求及安全防护知识。

2、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执行。

收集、运送、暂时的贮存医疗废物的人员要有严格的防护措施,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工作帽、口罩。

3、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每次运送或贮存结束后立即进行手消毒和消毒。

4、要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处理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5、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禁止吸烟及饮食,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6、在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医疗废物过程中,要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的紧急处理措施。

7、定期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8、感染管理科经常对卫生安全防护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工作。医疗废物相关消毒制度

1、严格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2、暂时贮存室及区域用0.1—0.2%的含氯消毒剂对墙壁、地面或物体表面喷洒或拖地消毒,每周一次。

3、防护用品在每天工作结束后要用0.25%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4、医疗废物转移出去后对其区域及用品用0.1%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拖地消毒。

5、医疗废物转运推车及容器每日用0.1%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洗消毒。

6、对医疗废物包装物表面被污染时要立即采用0.2%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

7、每次收集或转运医疗废物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并洗澡。手消毒用0.5%碘伏消毒液或75%的酒精擦拭1—3分钟。

8、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前必须就地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用0.2%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9、对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的排泄物用0.2%的含氯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静置一小时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8.12事故处置报告制度 篇八

为加强公司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强化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健康和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制度内容

1、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止事故扩大。

2、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并承担所需费用。

3、事故处置完成有关部门应当形成书面文件,将事故原因、处置过程、事故损失等资料如实上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4、公司或者部门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职业病危害事故。

9.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 篇九

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本经营单位食品质量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活动,确保本经营单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食品经营活动,销售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维护本经营单位声誉,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对不合格食品实施处置制度,是指对销售质量不符合国家、地方或者行业标准或有关要求,或存在其他安全卫生隐患的食品,采取停止销售,退出本经营单位的管理制度。

第三条下列食品为不合格食品,应停止销售,退出本经营单位:

(一)腐烂变质、污秽不洁的;

(二)包装破损和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

(三)超过安全使用期或者保质日期的;

(四)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的;

(五)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

(六)使用非食用色素或其它非食用物质加工的;

(七)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国际标准采用标志、防伪标志等质量标志等,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或使用绝对宣传用语的;

(八)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或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

(九)行政监管机关公布属于不合格食品的;

(十)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或者存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第四条本经营单位工作人员发现所销售的食品属本制度所列的不合格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该食品,并采取下列措施:

(一)立即清点不合格食品,登记造册;

(二)将不合格食品撤出市场,并通知生产企业或供货方,配合召回已售出食品,并向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三)对有毒有害、腐烂变质的食品应交由有关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四)可能造成安全卫生危害的,立即向当地行政管理部门或相关行政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五条对已经出售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人身安全的不合格食品,本经营单位选择能够覆盖销售范围的新闻媒体予以公告,或者在营业场所内公示,通知购货人退货,将不合格食品追回和销毁。

第六条本经营单位工作人员应对本经营单位内的食品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不合格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撤下柜台,退出超市。

第七条本经营单位应对消费者作出食品质量承诺,并在出售食品时向消费者提供购货凭证或商品质量信誉卡。

10.大型仪器室规章制度 篇十

仪器中心仪器室规章制度

1.大型仪器实行专人管理,经考核批准后方可上岗。上岗人员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2.岗位要求:

1)操作规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对待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分析三个环节。

2)维持并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发现异常及时与工程师联系并排除故障。做好相关零配件或耗材的订购使用计划。

3)认真做好三个记录:实验记录、运行记录、维修记录。

4)精通业务,不断开发设备功能、提高应用水平。不断积累操作经验,明确上游实验关键步骤对结果的影响要点,了解实验结果在下游工作中的意义,能向使用者提出专业性建议。

5)服务态度好,积极解决困难,满足检测方提出的合理要求。

6)关心本领域国内外进展,了解其它单位同类实验的软硬件情况,取长补短,及时提高本领域工作水平。

7)对客户委托的实验内容有保密义务。

3.严肃实验室纪律和考勤制度。实验室内严禁喧哗、待客、餐饮、吸烟、存放个人用品等。保证责任内的实验室清洁。

4.保证责任内实验室的水电安全、防火防盗。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仪器中心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每台仪器有专人负责,并设有统管全部仪器的兼职保管员。

2.个人职责:

1)主管仪器的安全正常使用,一般维护与保养。

2)发现异常应及时请维修人员检修。建立仪器使用档案,用后登记。

3)主管仪器房间的卫生和防火防盗等安全负责。

4)严格遵守仪器及附属品的借贷规则。(见本制度第6条)

5)仪器设备如有丢失要及时上报,因违章造成的仪器设备损坏、丢失按制度由有关人员赔偿。

3.兼职保管员职责:

1)建立仪器设备帐册和卡片。每学期末整理帐册。

2)参与归还仪器设备的验收,明确记录在案。

4.工程师职责:

1)熟悉所有仪器的安全正常使用,一般维护与保养。

2)参与新购入仪器设备的安装。

3)参与公司专职人员的维修,记录验收结果。

4)定期检查各仪器设备的维护。

5.主任职责:

1)熟悉所有仪器的安全正常使用、一般维护与保养。

2)参与制订购买和更新设备部件的计划。

3)与专管人员共同负责该仪器的安全使用。

6.仪器的外借与归还制度。

1)必须经主任同意方可借出,办理借用手续。

2)仪器主管人员负责设备借出时的性能检验和归还时的验收,明确记录。

7.仪器设备的损坏、丢失、报废制度:

1)损坏与丢失。

分析原因,各级负责相应赔偿,完善相应规章制度以杜绝再发生类似事故,上报国资处。

2)报废。

i.固定资产负责人向国资处提交报废报告、销帐。

ii.不得擅自变卖或处理。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仪器中心工作人员守则

为维护客户利益,维护基础所和本实验室的荣誉及利益,为作出准确、科学、公正的检测,本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保证遵守以下原则:

1.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检测活动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条文。

2.坚决贯彻本实验室的质量方针。

3.自觉遵守本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本室的检测程序。

4.正直诚实,严守检测机密。

5.发扬团队精神,作好本职工作。

6.维护客户利益,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

7.不得介入客户的市场竞争和利益冲突。

11.院团委办公室规章制度 篇十一

第二条 干事在校园内,要注意仪容仪表,总体要求为:得体、大方、整洁。

第三条 所有干事在校园内必须穿着校服,不得穿皮鞋,特殊情况除外,男女干事不得穿着奇装异服,不许穿高跟鞋、凉鞋

第四条 团委干事在校必须佩带胸卡

第五条 干事在校期间应注意将头发梳理整齐,男干事发不过耳,女干事不可待耳钉,男女干事不可染发烫发。

第六条 钥匙称有人负责所配置钥匙的使用和管理,并对所配置钥匙的安全负责

第七条 办公室钥匙由学工处全面管理、统一配置并根据实际情况配发给各部门及相关人员。任何个人不得私自复制办公室钥匙,如有发现将作严肃处理。

第八条 办公室钥匙,原则上各部门部长各配一把,不可私自借与他人,如有发现,严肃处理,如有转借他人使用,引发意外,转接人也将附有连带责任

第八条 各干事不应泄露正在计划中的工作,勿以在团委的工作为借口炫耀

第九条 不得私自携带公物出办公室

第十条 干事应每日注意保持办公室的环境与清洁。

第十一条 办公室内不可抽烟,如有发现,上报学工处

第十二条 按规定内时间值班,不可无辜迟到、早退

第十三条 值班人员需认真填写值班签到表

12.录播室规章制度 篇十二

小安山镇第一中心小学

录播教室是学校进行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课程资源建设的视频录制场所,该录制系统为全自动高清录播系统,为充分发挥我校录播教室的作用,加强录播教室内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保障录播系统和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一、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注意防火、防盗和安全用电,爱护录播教室设备和设施,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搬动和拿走; 对违反规定及造成损失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赔偿损失。

二、教师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录播教室内的设备,不得随意按动各种开关。未经现教中心管理人员许可,学生不得上控制台操作、试用各类设备、更改系统设置、播放与教学无关的内容等。

三、教师的研究成果或其它重要信息请自行妥善处理,教学课件或教学资料请妥善保存,避免造成损失。录播结束需填写录播教室使用登记表。

四、请不要使用手指和其它物体在显示屏上书写,白板配有专用书写笔和板擦,请不要使用其它书写工具。下课时请关闭领夹话筒和计算机等设备,并将设备放回原处,清洁讲桌、白板。

五、录播过程中,学生不得随意讲话,以免被吸顶话筒拾取,影响录制质量。录播教室内的任何设备不得拿到教室外使用,录播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或设备发生故障及异常情况,请立即与现教中心管理人员联系,由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六、严禁将饮料、零食等食物带入录播室内,严禁吸烟、乱扔垃圾杂物、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要爱护录播教室内的设备设施,不得在墙面、桌面等处乱写乱画,应保持录播教室内环境整洁卫生。

七、录播教室使用期间要全面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录播室,注意防火、防盗和安全用电。对违规操作及不文明行为者,现教中心管理人员有权予以劝导制止。人为因素造成设备损坏、丢失的,当事人应按学校相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八、录播前现教中心管理人员应提前15分钟以上到达现场,打开教室,启动并测试系统,检查教室内书写笔、领夹话筒等实施,确保按时录播;录播过程中须精力集中,不得做与本工作无关的其他事情,确保录制质量;录播完毕应关闭系统,设备整理归位,关闭房间电源,锁好门窗后方可离开。

九、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认识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树立消防安全意识,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十、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录播教室配备的灭火消防器材要齐全,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并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上一篇:语文好词好句下一篇:基于课堂观察的校本教研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