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大学生的责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2024-06-28

当今大学生的责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共14篇)

1.当今大学生的责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篇一

形势与政策之大学生的责任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潮流。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具备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保持清醒的头脑,培养大无畏的胆略和气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做一个有理想、有远见的人,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

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业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代位同学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同学们要珍惜历史机遇,自觉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不懈奋斗中,创造无愧于人生的业绩。

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挑战,也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挑战。一是面临着世界技术文化发展的挑战。

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发展本国文化作为重要任务,努力增强科技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面对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缺失,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斗争,我们必须奋起直追,这样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理应法非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成才,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发展我国科技文化的历史重任。

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将在你们这一代手中实现。你们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能否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直接面对的带有根本性的挑战。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任何时候都面临着挑战,挑战与机遇相伴而生。只有敢于迎接挑战、战胜挑战,才能把握和创造机遇,才能把握和创造未来。同学们应该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珍惜年华、刻苦学习,磨练意志、砥砺品格,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使命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在今天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德在青年人的成长成才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同学们从进入大学校园起,就应当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

为重点,以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增强遵纪守法观念,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智是大学生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是能否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的重要基础。在智育方面,同学们需要刻苦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专业比较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能,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培养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身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在体育方面,同学们要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身体健康,才能胜任今天的学习任务和明天的工作职责。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美育方面,同学们需要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加强审美修养,提高审美能力,认清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当代大学生承担历史的重任,是社会上富有朝气、充满生命力的群体。良好的形象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同学们要适应时代要求,自觉地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崭新形象。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勇于奉献的形象,把自己的崇高理想具体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同学们生逢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极好历史机遇,理应树立起“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把为振兴中华作贡献作为自己不懈奋斗的目标!

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当代大学生应当发挥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多创造活力的诸多优势,坚持追求真理的精神,不断夯实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掌握善于创新的技能,努力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要善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营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把握正确的方法论,努力做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先锋。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人民。没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就不能发展经济,更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就是说,只有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只有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目前社会上出现的社会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正确把握德才关系的警钟。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德”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德

才兼备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会以开阔的视野观察不断发展的中国,观察日新月异的世界;用宽广的胸襟向历史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和集体的“大我”之中,在维护和实现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过程创造个人的辉煌人生。

知行统一、脚踏实地。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将书本知识和实际行动密切联系起来,塑造“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良好形象。“知行统一”式和道德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人能否做到言行一致,是他能否在立身处世等方面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任何人的相处中,既要重视言,更要重视行。要看他能否做到言行一致。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时时提醒自己,比如应该做的事情,认识到了,但是是否做到了;应该改正错误,认识到了,但是否改正了。一个大学生如果能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做到言行一致,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的道德人格必然会不断完善现在大家都活得很现实。都在为自己以后的生活或者说是人生着想。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好,怎样才能过上自己梦想的那种生活。我觉得这个话题的讨论范围远远大于祖国和社会,我个人是这样想的。也许有些狭隘但是很真实的想法。我个人争做三高吧: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地位。至于爱情„„这个东西不好说。每个人追求的都不一样。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我觉得对于大学生来说,已经具有了各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同时同学们也应该培养自己的负责意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明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责任感,比如,我在这个世界上到底要以什么方式度过人生,什么事情对我是最有价值的,最应该珍惜的,什么才是我人生的目标。作为商学院的学生,更应该有一种大的社会责任感,不只关注房子、车子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思考我们对于当代社会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我能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能为他人做些什么。”

‘责任’问题是一个大题目,涵盖很广;‘责任’又是有层次的,有作为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有作为一个从业者的职业责任,有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家庭责任。‘责任’在某些方面具有道德的意义,在某些方面又是一个法律的概念。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但在某些具体的情境下又存在矛盾。很难一下说得清楚。至于说到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当今是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关于‘责任’的观念和对于‘责任’的态度。所谓‘价值’多元,其实从范畴上来讲,不外乎是如何看待‘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问题。如果只强调‘个人价值’,那就会削弱社会责任。如果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引导大学生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不要忘记社会责任,个人的发展是离不开社会所提供的条件的。社会呼唤有

责任感的大学生。”

时代在召唤年轻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是“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我们中国人已经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良机。在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化革命浪潮中,我们同样吃了大亏,比如在不少行业只能做些信息业下游的产品,没有自己的平台,没有自己的品牌,被外国人占尽了便宜。

中国在经历了14年的艰难谈判后,终于在2001年成功地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和WTO,是以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强国地位作为支撑条件。一个国家对高科技的拥有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它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和在WTO的游戏规则中的强势和弱势。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经济全球化和WTO中无疑处于强势。它们除了资本的优势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掌握了世界的大部分高科技资源,其中包括人才资源。有了人才,就有了高科技;有了高科技,就能赢得在全球化中的有利地位。人才不是凭空得来,人才的获得主要是靠教育培养。现在,“科教兴国”已成为我国全民族的意志和共同目标,而高校又是“科教兴国”的主力军,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全面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大责任。当代大学生,只有努力使自己成才,将来才能服务于社会,贡献于社会,这是我们成才的根本方向和既定要求。

当代生产力对科学技术的依赖越来越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家间的较量日益转向科技创新能力的制衡,一个国家的技术单凭模仿、引进已不能保证经济的真正优势,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理应担负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的历史重任,努力使我国尽早地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

2.当今大学生的责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篇二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对本校学生的问卷调查, 研究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水平不容乐观, 问题主要在大学生责任感的淡化和缺失, 那么,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着什么样的特点, 现状如何呢?在当今社会和经济背景下, 应该着重从哪些方面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呢?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一、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为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程度, 2011年10月对合肥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1, 000份问卷, 收上389份。问卷从“对爱心活动的看法、学习和工作目的、形成社会责任的原因、对舍己救人的态度、对社会责任感降低的观点、对感动中国人物看法、对国家大事的态度”几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反映当代大学生中以支持爱心活动的占主体, 但同时也反映出对于爱心活动不理想的支持率, 达11%持反对态度, 由此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严重缺失。对于当代大学生自己学习及以后工作的目的, 选择自己的占48%, 此项数据反映大学生回报意识亟待提高。回报社会的意识是我们真正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要素之一, 通过此项调研内容体现我们在教授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 更要提高其回报意识。

首先, 调查内容还包括当代大学生对舍己救人的看法, 这不但可以反映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 而且可以体现大学生群体对于社会现实事件的思维角度。80%的调研对象表示高度赞扬, 由此可以得出同学们对当今舍己救人的事件持认可观点较多。另外, 调查还把“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评价”列入调研内容, 有72%的认为很伟大, 其余的包括感觉还好, 一般和不关心的, 等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评选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大事件, 而那些当选的人物也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通过调研, 我们发现广大大学生对于该社会事件积极关注, 并得出当代大学生对这一社会事件有良好的反映, 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还缺乏这种价值取向。

其次, 样本还对社会责任意识的来源进行了调查, 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社会责任意识的来源30%归于家庭教育因素, 27%归于学校教育, 21%归于自主实践, 14%来自社会影响。这四组数据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来源方向, 因此, 我们认为, 必须主体上从以上四个方面紧抓教育, 通过多渠道的形式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以达到整体上提高未来接班人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另外, 样本还调研了当代大学生对当今时事及社会动态的关注情况。从积极的角度看, 有78%的调研对象选择关心, 因此, 我们认为, 当代多数大学生对当今时事还是很关注的。

通过对问卷及学校现存现象的分析情况, 通过查询资料总结得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有以下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

(一) 社会的多元化。

多元社会是一个社会生活领域独立化、经济成分多元化、社会组织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分配形式多样化、人的个性独立化的社会。这种状况使各个组织和每个人都关注于自己的利益, 社会整体的背景变得越来越不清晰, 社会整体利益变得越来越难以确定, 人们因此也难以对自身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产生认同。

(二) 惯性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学习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上大学, 而不是通过上大学来确定自己所要承担的专门职责, 虽然他们表面上是根据社会需要来自愿地选择其所学专业, 但实际上是根据哪种专业有更丰厚的经济收入来予以选择的;二是他们在上大学之前已经习惯于从父母那里索取财富, 从老师那里索取知识, 只享受权利而没有履行义务, 进入大学以后, 他们认为自己是出钱读书的, 因而有权决定自己是否上课、是否遵守各种纪律, 有权选择自己所喜爱的教师 (有大学生轰走非专业课教师的现象) , 有权要求修改教学计划, 而从未考虑自己还应该履行遵守纪律、聆听教师传授知识等义务。

二、结果与讨论

通过总结各方面的研究结果, 本文认为遵循以下研究决定的可行性方法是体现、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一) 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

学校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问题上占主要成分, 主要作用在营造良好校园气氛上。“首先, 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将之作为主导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 抓出实效。其次, 学校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把如何做人、如何树立社会责任感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再次, 学校要让大学生在各项校园活动中学会承担责任、管理自己”。

(二)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教师要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来引导、启发和帮助学生塑造完善的人格, 让大学生明白自己的社会角色以及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 以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最终帮助学生把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人直接的道德需要和行为, 把社会准则转化为个人行为准则, 通过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行为有效地履行社会责任”。

(三) 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个人的责任感是其认识过程、行为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 三者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可以说, “社会实践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最好学校, 大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切实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学校应组织一些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活动。

学校通过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讲座, 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者义务活动等, 都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中社会责任感得以体现, 并在此过程中提升。

综上所述, 加强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因此, 呼唤大学生的责任心, 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 是作为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把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全员动员起来, 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 潜心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责任感, 使大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发展。使大学生逐渐做到对自己负责, 对家庭负责, 对社会负责, 最终培养出对国家、对民族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成为建设祖国的合格人才。

摘要:社会责任感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基本结构, 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石。而作为社会栋梁的大学生正是社会责任感的主要承担者。本次调查研讨通过问卷的形式, 客观地反映了建工学院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认识状况。本次问卷调查显示社会责任感现状总体较好, 但在很多方面仍需加强。同时, 我们也针对调查体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探讨, 通过分析问卷提出加强部分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可行途径, 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生工作部门制定工作思路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政司组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249-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人们享受成果的同时,社会转型也带来的一定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使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金钱至上与个人中心的拜金主义思想为许多人所推崇。大学生作为能够迅速接触新思想、新事物的群体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也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在思想上则突出表现为责任意识的淡化。当然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还是很强的,这种情况只是出现在一部分人当中。但是同样值得我们重视,是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责任意识的重要意义

“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只有人才能对他们所做的事负起道德上的责任”。然而在现今学生的整个教育生涯中,责任意识的培养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值得我们深思。所谓责任意识,就是行为主体对自己的行为、疏漏、情绪承担后果的意识,是一个人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去承担道德责任的意识,也就是一个人在承担责任、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产生的并指导以后行为的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能够完善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精神品质,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还对促进大学生与他人之间、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能够不断提升个人整体素养

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而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行为,为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提供了思想保证。一方面,责任意识为大学生努力学习提供强大动力。学习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这时责任意识的激励作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责任意识还能完善大学生道德品质。大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更是不断提高个人道德素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过程。想成为一个拥有良好品格的人,首先要成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才能真正“成人”。

(二)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责任意识的培育可以使大学生明白责任并不是仅仅意味着对自己负责,还要对他人负责。人的社会性决定着人在生活中避免不了要与他人进行交往,而人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会因为个人利益等原因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个人的责任意识发挥其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关爱他人、信任他人。不论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是“除了自己谁都不相信”的心理都是对他人缺乏责任感的表现,所以责任意识的培育在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缺失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此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现代社会的认同危机

处于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人们对于责任意识的認同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负责任、守信用在人们眼中似乎不再是十分高尚的事情,反而象征着一个人很“傻”。不仅如此,社会上甚至还出现了利用人的责任心为自己谋利的现象。例如前一阵沸沸扬扬的好心人扶起老人却反而被讹诈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令人寒心的同时也在不断淡化着人们的责任感,让人们不敢去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

另外,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对责任意思的重视程度不够。例如很多媒体违背了传媒的工作宗旨,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更多地关注那些更容易吸引人们注意的东西,然而在主流的责任观、价值观的推广中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这也容易造成很多辨别能力差的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过程中出现迷茫,更严重的则可能造成责任意识的完全缺失。

(二)成长模式的直接造就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模式对其责任意识的淡化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对于这一现象的原因在此从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家庭环境影响

“90后”一代的大学生,家庭基本上是以“421”的结构存在的,即子女1人,父母2人,祖父母、外祖父母4人,这种现代家庭结构是学生们“自我中心”责任倾向形成的天然土壤。在这样的家庭结构中,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从小就是家庭的希望,享受着成倍的关心和照顾。家长们对孩子一味地宠爱纵容,生活条件稍好一点的,几乎是有求必应。这种在物质上的“无私奉献”、透支性付出,与精神上的忽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使大学生从小就淡化了责任意识。同时,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容易形成感情上的“自我中心”,养成任性、执拗的坏脾气,他们只是被别人关照的对象,却不知道,甚至没有机会去关心别人,加上家长的过度保护,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上从“我很特殊”演变成“我要特殊”,从而凌驾于家庭之上。

2.学校教育的缺失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缺乏具体培养学生责任感的体系。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学校历来习惯于用一些外在的社会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德育活动的成果以及学生的精神面貌,对于学生真正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则不够重视。

学校教育的应试化、片面化也应该为当代大学生“自我中心”的责任倾向承担责任。多年来,高考的指挥棒使得我们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沦为升学的工具,教学成绩成了学校唯一的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真正的育人变得微不足道。学生到了大学以后,就业又成了高等教育的指挥棒,学校将重心放在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上,关心最多就是就业问题。一些高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纵深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个人本位和金钱至上的思想开始充斥于整个社会,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再加上大学生这个群体社会经验不足,认知水平有限,很容易受到一些腐朽思想的影响,动摇自己的价值观,这是社会转型期的正常现象。

市场经济是以竞争为主导的,自我的彰显和竞争事实的影响,是当代大学生“自我中心”责任倾向形成的关键因素。市场经济是以能力和个体为本位的经济,它使自我能力和自我劳作的态度得到了彰显,把自我推向了至高的顶峰。这种现实,一方面促进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使人们关注自我的能力、自我的劳作态度和自我的品行在现实中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导致自我的膨胀,使一部分人不能正视自我,陷入自我中心的境地。大学生的“自我中心”责任倾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他们不仅目睹了市场经济竞争的事实,而且在自己求学发展的过程中也体验了竞争对“自我”的宠爱。尽管大学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但现实教育资源的相对紧缺使大学生还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位。他们认识到了自我在现实中的意义和价值,这是社会所希望和期待的。其实,靠自我并不意味着自我是中心,自我只是自己的中心而不是他人的中心,人人都是中心,中心和中心之间就有了相互理解和协调的问题。

三、高校教育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

1.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保证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强化,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鉴于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在享受丰富物质成果的同时价值观也在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大学生作为对新鲜事物接触最快的年轻群体尤其容易产生价值观的异化,这也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所以,高等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导向,并以此指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确保大学生价值观始终不会产生太大的偏差,从而进一步指导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是,正确价值取向的保持并不是靠喊口号或者枯燥的说教来保证的,它是需要高等教育把它融入整个教育活动中,把责任意识的培养和道德价值观的强化当成一项重中之重对待。

2.增强责任意识的自觉,把强化责任意识同实现个人利益相结合

很多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在于他们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同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相对立,得出了如果实现社会的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就会受到影响的结论。所以,要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首先就要改变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的错误观点,从而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自觉性。

人是社会的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不可分割,个人利益是不可能脱离集体利益而得到实现的,集体利益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个人利益的实现程度。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源”,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的“流”。个人利益实现的唯一途径是通过集体利益实现的,这也就要求着人们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推动集体利益的发展实现自身利益的获得。只有使大学生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自觉性。大学生在集体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社会整体利益发展个人利益得到了实现,大学生责任意识自觉性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3.造就一支高素质教育队伍,为大学生培育责任意识树立榜样

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有无以及强弱与高校教师有着正向的关系。如果教师在承担责任方面能够以身作则,就会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高校必须着力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保证教师本身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进而影响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教师的责任意识也应该得到不断强化。高校需要努力增强教师队伍的责任意识,以高度的責任感和责任心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不仅在知识上做到为人师表,在德行上同样要做到,“厚德”与“博学”缺一不可。

作为教育者,要明白权利和义务从来都是统一的,脱离权利的责任是不存在的。因此,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必须从赋予一定的权利入手。具体来说,教育方式要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努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鼓励他们积极思考,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对不正确的观点进行改正时也要注意方法,绝对不能盲目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高校首先应当着力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争取使他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只有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速责任意识的学生来。

四、结语

责任意识的培育和完善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人们在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上,在主观、客观各种因素是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民族的未来,他们肩上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约翰·马丁·费舍,马克·拉维扎.责任与控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朱桂英.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4.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责任 篇四

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责任

说到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责任,这个名词并不陌生,最近几年提的很多。自从大学生这一群体产生以来,便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早期的留学生们对中国学习西方,中国的近现代化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他们中的不少人成为了民族的脊梁,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例如詹天佑,鲁迅,周恩来,邓小平,华罗庚,郭沫若,钱学森,李四光,侯德榜等人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对社会的影响将会更加广泛,更加深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全面竞争空前激烈。而对人才的争夺则成为竞争制胜的法宝之一。作为现代教育的主体的大学生们受到了来自各界的越来越多的关注。他们肩负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就是未来和希望。他们素质如何,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容小觑。

我始终认为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跟西方国家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不仅仅是国家教育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所造成的,也与大学生自身性格和学习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针对大学生的时代责任而言,老话说的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首先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才能够真正负担起个人需求,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那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什么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全面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把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首要任务。如何才能提高生产力呢?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我们国家及时地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以此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也只有这样,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才不是空谈。

21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国际环境的挑战,知识经济的挑战,经济发展前景及社会就业的挑战,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挑战,增强科技能力的挑战、人口的压力与挑战,人才的压力与挑战,能源的压力与挑战,资源的压力与挑战,财富与分配的挑战,基础设施建设的挑战,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挑战等。具体包括综合国力竞争的挑战,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加入世贸的挑战。

因而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历史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认识自己的不足和落后,才能奋起直追,实事求是地行使我们的历史使命。

重点是我们需要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基本要求。只有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符合高速发展变化的时代要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因而我们当代大学生要着眼于自身的全面发展,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用“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政策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对、抵制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较强的法纪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克服价值观念混乱、理想信仰迷惘、政治意识淡化、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在今后人生的奋斗的征途中,一定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学习好本领,练好基本功,掌握新的知识,使自己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拓、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奋斗不息,塑造无悔的青春!

5.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篇五

摘要: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需要自己去担当,去完成,只有当我们担当起了自己的责任时,才能够把事情做好。

关键词:责任 担当

责任,就是一个人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担当,就是敢于承担责任。

最近一段时间“山东招远血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所关注的不仅是邪教人员泯灭人性的杀害,还有旁观者的冷漠、麻木。对于旁观者的麻木、冷漠的表现,说法不一,有人表示理解,有人表示不满,也有专家针对这种想象做出解释:这种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也叫旁观者效应)。

所谓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做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当别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我国有个古老的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就是社会责任分散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自己应该对国家、社会、集体以及他人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社会责任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如何使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使他们关心社会的发展,并把它与自身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信念和情感,升华为主人翁责任感,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的先锋角色、祖国的未来,如何避免责任分散在社会中的弥漫,勇于承担责任,成为当代大学生培养责任意识的重点。

中国人长期受“好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即谁也不招、谁也不惹的处世哲学,虽说听起来仿佛是与世无争的好人主义生活、本本分分的做人,但实质却是对错误思想和行为的容忍,它麻痹人的真假、善恶、美丑之心,导致国人责任意识淡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变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好人主义看起来是对人“好”,但其实是对他人的不负责,最终对自己也没有好处。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公园的纪念碑铭文发人深省: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社会民主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社会民主主义者;后来他们追杀工团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团主义者;此后,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这是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的忏悔词。作牧师前,尼莫拉曾在一战中指挥过潜艇,也曾支持过希特勒(掌权之前),纳粹媒体还因为他在一战时的表现而树其为先进典型。不久,尼莫拉与纳粹决裂,1937年被捕入狱,囚禁在集中营里,战争即将结束时险些被处死。战后,备受折磨的尼莫拉走出牢房,讲出了这段话……

这就是说,别人的自由同样也是你的自由,如果你不保护他人的自由,那么终将你的自由也会受到伤害。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需要自己去担当,去完成,只有当我们担当起了自己的责任时,才能够把事情做好。

当代作家殷谦在《棒喝时代》一文中写道:“有人开始变得势力和圆滑,路见不平而表现出麻木不仁的心理状态是由一个人的道德连根拔起造成的。势力圆滑的人不再有任何标准,他们不负有正义感,同情心及对群体的责任感。他们嘲笑别人的价值,这种人过的是一种完全丧失价值系统的生活。他势利、圆滑,除了因利乘便,别无所谓良心。在这样的风气下生活的人,叫他们怎么去为别人着想?人人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又怎么会去见义勇为?”

反观扮演着中国社会先锋角色、祖国的未来的当代大学生,缺乏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社会责任感。这样的大学生大都难以把心思集中在学习上,影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最后必然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难以担当重任。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主要表现在自我责任感弱化、家庭责任感弱化、社会公德责任感弱化、对他人责任感弱化、自我意识高于一切、功利主义不断加强、道德责任认知与行为不统一等多个方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突出表现为“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三无”现象。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不是偶然的,它既与转型期社会的环境相关,也与家庭教育氛围有关,还与青年大学生的自身因素有关,更与高校教育管理的软弱无力有关。

社会责任是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在本质上是自律的,是道德主体性的高度体现,是随着主体性的发展而日生日成。一般的说,主体意识越强,则责任感也会随之而强;反之,主体意识越弱,则责任感也会随之而弱。

6.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及使命 篇六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胡锦涛总书记也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在过去 20 世纪的百年中,中华民族和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历史,也是与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不断探索、英勇奋斗紧密相连的,他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所作出的奋斗与努力,不仅无愧于历史赋予的使命,而且,也为自己的青春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诗篇,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革命战争时期,青年学生们的历史使命是“救国、救民”;那么,处于和平年代,特别是在经济与社会日益发展的当今时代,当代大学生应肩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呢? 当代大学生是大有希望的一代,是大有可为的一代。当代大学生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锐意进取,奋发成才,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要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承历史,开创未来。当代大学生要担当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实现百多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爱国理想。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历史清晰地记载着: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的几十位青年学生作为广大民众中觉醒的第一批人,是他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使历史的车轮骤然驶进 20 世纪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时期。在此之后,中共“一大”的 13 名代表,其平均年龄只有 28 岁,最年轻的仅 19 岁,他们中许多人都成了尔后中国革命的中坚。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大批年轻人在党的召唤下到苏联学习,用所学知识投入百废待兴的祖国建设。由此看出,年轻人往往都站在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

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息息相关,不可分离。当代大学生应当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将个人梦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未来的支柱,中国大学生是与此密不可分的。中国梦就是我们的梦,我们的梦就是中国梦,我们的梦和中国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又该建立怎样的梦想,又该为了我们的梦想做些什们呢?

1、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

每年的8月底9月初,都有数百万的大学生进入了大学校园。在短暂的兴奋、激动、憧憬之后,大学新生的心里逐渐被“迷茫”、“空虚”、“无聊”等关键词所充斥。这直接揭露了高中时老师们所说的“等到大学你们就幸福了”不过是一个谎言。而有的学生能够迅速找到方向并为之努力,有些学生在逐渐失去自主规划生活的自觉性,逐渐沦落为“游戏”、“活动”、“比赛”的奴隶。有些同学在高考之前被父母、学校、老师强制着为高考成绩而努力,但在高考后迅速的失去了学习的热情,漫无目的地玩转于朋友圈、QQ群、新闻网站、灌水贴吧、英雄联盟等网络游戏之中。根源在于他们大学前的生活都是由父母、老师所规划主导,而进入大学后老师、家长的主导并没有跟上,他们在失去了依赖后又未形成自觉自主意识,于是就随波逐流地“混”,把大学“university”混成了“由你玩四年”。真正能把握住机会的人只有二种,一种是天生先知先觉的人,一种是吃够了苦头的人。如果你还在玩QQ,那你只有一种可能:你还没吃够苦。

2、人脉是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之外的又一门必修课。

在大学期间所建立起来的良好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也会成为我们今后的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资源。除了亲情关系外,在人的一生中有两种关系最为纯洁:战友关系和同学关系。在这两种关系中,掺杂的世俗利益的东西最少。大学聚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正常的社交活动,与他人建立健康、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网。而这种人际关系网的建立,对于我们今后的成长与发展都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脉”或“社会资本”。

3、多读书。

俞敏洪:读书给你带来三样东西:情怀、胸怀和气质俞敏洪:我们外表的青春总有失去的时候,但是内心的青春其实是你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三开始我就拼命地读书,几乎以每天一本书的速度在往前走。读书给你带来三样东西:情怀、胸怀和气质。而一个人的情怀、胸怀和气质绝对是长远能把事情做下去的最好的三个动力。三毛说: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俞敏洪曾说:3个月读了60本书,我为什么还要每天读书? 我从今年1月1日到现在,总共不到3个月的时间,我一共读了接近60多本书,都是真正给人带来思考的书籍。我读的都是历史书、哲学书、还有现代商业潮流和未来世界发展方向的书。我已经做了三万多字的读书笔记。所以说,人生是要学习的。

有人问,俞老师,你为什么还要读书呢?因为确实只有书中的思想才能够引导你走向未来。大家都知道人是一个受思想指引的动物,你的思想走到哪里就会走到哪里。我的另外一个朋友,北京大学的教授张维迎出了一本书叫《理念的力量》,大家也去看一看,讲的是社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思想的发展,创新的发展,以及一个人的发展,都是人的理念改变的结果。

当你的理念指向哪里的时候你就会走向哪里。如果你的理念觉得你是一个自卑的人,你就是一个自卑的人。理念要从内心中深深地相信才行,你要是表面相信,实际不相信,就会形成性格分裂。

同学们需要大量地读书,海内外的书都要读。什么书都拿来读,这样多种思想冲击碰撞以后,你才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你就能成为世界上优秀思想的集大成者。

7.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教育 篇七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开展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总体情况比较乐观。他们情感主流积极向上, 对自身和家庭、他人和集体、民族和国家、人类和自然都有一定的责任感。但也不可忽视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情况, 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显示, 被调查的近七成的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没有深刻的认识, 当问及“自身对于社会责任感体会如何”, 33.1%有明确的意识并付诸实践, 62.0%有部分责任意识, 但不知道如何入手, 4.9%对社会责任的概念模糊, 认知淡漠。通过梳理, 认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 缺乏社会理想, 个人奋斗目标不明确。有些大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拼搏精神, 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但是, 他们关注的是个人利益的获得, 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和物质需求, 并没有把个人发展放到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来考虑, 缺乏将个人奋斗目标同社会理想的有机融合, 忽略了对社会理想的理解和追求。在这样的自身动力驱使下, 这些大学生就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导致了他们对社会责任感的淡薄。

(二) 个人利益至上, 缺乏奉献精神。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 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对大学生产生了冲击, 一些大学生时刻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 将此作为个人发展的动力, 不断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思想深处对社会责任态度冷淡的前提下, 一旦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 他们就会牺牲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 缺乏奉献和牺牲精神。这种思想不仅存在于普通大学生中, 在大学生党员里也较为普遍, 一项在问及入党动机的调查中, 只有19%的大学生选择“为了共产主义而奋斗”, 而有62%的大学生选择“为以后自身发展提供政治条件”。这种明显的功利倾向, 体现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用性和利己性。

(三) 家庭、感恩、生命责任感缺失。目前, 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占有很大比例, 这些在“众星捧月”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 习惯了家庭优势资源向其自身集中的氛围。这种处于家庭核心地位的成长环境, 使得他们贪图个人的享受而不知对他人的感恩和回报, 也导致对他人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这种“负能量”的蔓延, 也会对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为我独尊”的成长环境, 过度强化了部分大学生的个人意识, 让他们对生命的责任感淡薄, 使得他们对自己甚至他人的生命不尊重, 具体表现在近年有关大学生自杀、伤害同学甚至伤害动物的事件屡见报端。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因此, 社会责任的养成教育应当作为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关键。

(一) 养成对个人及家庭的责任观。对自己负责, 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根本。要通过教育和引导, 提高学生自身的责任意识, 让其从内心产生对责任感的认同, 从而才能付诸实践, 明确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能够担当起自己应当负起的责任。并且, 需要让学生珍爱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理解自己生命的意义, 了解父母和亲人对自己的付出, 知道自己所承载的家庭希望, 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 树立起对家庭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

(二) 养成对他人和集体的责任观。人不是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于世间, 而是无时无处于他人产生着联系。要让学生认识到, 自己作为交际网络的一环, 有责任去关爱、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利益, 进而对不相识之人, 也建立起一种责任感。对他人负责进一步引申, 即是对集体的负责。每个人的生活空间, 是多个集体的交集, 要让学生知道, 要让自身能够获得更佳的发展, 就需要带着责任心来面对集体, 努力促进集体的健康发展, 与他人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

(三) 养成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观。每个人都是组成社会和国家的一分子, 要让学生深知, 个人的发展要以促进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为前提, 要树立一种对社会和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 来主动承担起社会和国家赋予的责任。作为当代年轻人的先进代表, 大学生更应当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提高自身修养, 遵纪守法, 关注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发挥自身能力和潜能, 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进而让自身的合理利益在社会的发展中得到实现。

(四) 养成对全人类的责任观。当学生树立起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观后, 应当引导学生从更高的位置来看待整个人类的发展, 树立起一种对全人类的责任观。大学生应当关注全球性的问题, 如环境、人口、资源、战争、恐怖主义等等, 学会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 进而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 能够建立起为全人类可持续发展而努力的责任和意识。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责任感教育的实施过程中, 应当把握其内涵, 围绕核心内容, 对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引导。

(一) 强化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 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 要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 学会积极生存、健康生活与独立发展, 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 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 事业成功, 生活幸福, 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 通过开展该项教育, 能够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 在内心树立起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的责任感, 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思, 促进对社会责任感的正确认识。

(二) 发挥高校在责任教育的主导作用。高校应当作为社会责任教育的主阵地, 要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创造优良的学习条件,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向学生渗透责任意识。此外, 在制度建设方面, 又要严格管理, 完善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 结合学生工作者队伍的多方面工作, 对于个别学生不负责任的言行, 本着教育引导原则, 及时对其作出正确处理, 建立起学生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行为准则, 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责任至上的意识。以课堂教学作为责任感教育的前沿阵地, 发挥授课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键在教师”。由此可见, 教师在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授课教师首先应当有高度的责任意识, 时刻关注自身言行, 无论在课上还是课外都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三) 通过社会实践来强化责任感。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16号文件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论联系实践, 是对学生开展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三下乡”、进社区、环保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校园外的社会, 增加与社会交流的机会, 了解社会发展状况,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 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 不单单是高校能够一方完成的, 更需要全社会这个大环境的良好支持。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无疑为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社会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环境下, 人们社会责任意识必将进一步提高, 也会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强化带来正能量。此外, 还要注意家庭教育以及大学前教育对学生的责任意识养成所产生的影响, 不仅如此, 在社会力量的引导下, 需要将社会责任养成教育贯穿学生成长一生, 使其能够自发地带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并真正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易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机制[N].光明日报, 2014-10-22

[2]王易.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8

[3]刘飞.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6

8.当今大学生的责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篇八

社会责任感理论意义实践价值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社会责任感往往通过人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解、对社会责任的态度以及人们的行为表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具体体现为社会公德责任意识;在职业中表现为人们的职业道德以及履行岗位职责的积极程度等;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表现为个体的公民意识和履行公民责任的状况;在法律领域则表现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以及守法状况等;在家庭生活中则表现为尊老爱幼维护家庭的团结稳定等。大学生处于身心成长的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波动走向稳定的复杂过程,是社会责任感逐步确立和巩固发展提升的关键时期,因而也是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探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很有必要的。

一、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理论意义

大学生的这种社会责任感以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为导向,是科学世界观的表现。从而使其能够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于树立他们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石,在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决定着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华民族能够长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正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全人类、各个国家、每个民族奋斗的历史,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国家和民族就好象失去了灵魂,没有了生命力和战斗力。在当前社会生活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更加需要寻求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认同,更加需要用共同理想引导和激励全体社会成员向一个目标前进。十八大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民族振兴就是我们的共同理想,肩负着这一光荣使命当代大学生有必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践价值

1.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大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现代劳动者。一般来说,责任感、专业技能、纪律观念是现代劳动者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其中,社会责任感的实际工作中可以影响到专业技能的发挥与创新,以及是否能够服从大局安排,遵守制度等影响。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于他们今后融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责任感强的大学生和一个社会责任感淡薄的大学生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的发挥是大不一样的。社会责任感强的大学生能够具有大局观念,可以自觉遵守工作中的各项制度和规定,充分调动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专业技能,并在责任感的作用下,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提升自我。反之,一个责任感淡薄的大学生,往往只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是否实现,无视制度和规定的存在,对本职工作可能出现懈怠、消极怠工等现象,严重损害了劳动生产率。因此,高校培养和增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于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是必不可少的一课。

2.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实现大学生个人价值的思想基础。承担社会责任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必由之路。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离不开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的。没有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没有生产力的提高,没有生产关系的完善,没有精神文明的进步,就不可能有个人价值的实现。可以这样说,社会整体利益的内容如何,个人利益的内容也就如何;社会整体利益发展到何种程度,个人价值也就实现到何种程度。这就意味着,社会整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源”,个人利益是社会整体利益的“流”。个人价值要实现,唯一的途径在于推动社会整体利益发展,在于每个人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因此“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的人生价值是否得以实现,要看我们是否做到为人民服务,是否尊重人民群众,也就是说我们用自己的劳动为这个社会创造了多少物质和精神财富,在多大程度上满意了人民群众的需要,又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多少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付出越多的劳动,我们的人生价值就越大,对社会来说贡献就越大,就越自由。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为其实现人生最大的理想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也能够让我们自觉付出自己的青春年华,为国家、社会、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当今的和谐背景下,我们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责任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责任感的培养增强既需要我们大学生本身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外界条件的帮助来共同完成,而大学正是社会的灵魂,是一个社会能够做出明智选择的主要力量源头,能够以社会良知反省、批判和引领着社会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吴允侠,吴健.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責任感及其培养[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02):120-123.

[2]彭文英.论和谐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理论月刊,2008,(01):184-186.

9.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篇九

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要养成大爱,时刻与国家站在一起,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而国家的前途也离不开青年的前途。因此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使国家富强,使国家整体素质提高。

专业是大学学习的重中之重,也可以说是首要任务,但修学应是一个“先博而后精”的过程,大学阶段除学习专业课程以外,还需广泛涉猎,不可过早的把自己的修学范围框死。因此,大学生要在逐步熟悉并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兴趣及所长,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角色职责的自我意识及自觉程度,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人们的行为必须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另一方面,人们对自己发生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客观地说,当今大学生对责任意识的理解有着一定的认识,责任意识也比一般同龄人强:志愿服务、奉献社会一马当先、热身社会、投身改革、表现出青年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烈的责任意识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青年大学生将自己成才、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但是由于青年学生自身意识发展水平,社会变革及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大学生责任意识呈现出低于其角色职责要求的弱化倾向。

许多大学生出现自我意识浓重、个人责任淡化的现象,一些学生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过高,对自己要求低;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个人发展,集体和协作观念、服务和奉献精神不足。在社会活动中,愿当主角,而不愿当配角,不愿做重复性、输出性工作,总担心自己被埋没、被大材小用、把个人得失看得过重。有些大学生的公德、纪律意识低下,角色责任弱化,作为新世纪大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和职责。还有的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错位。责任感是人们所体验自己对社会或他人所负的道德责任感情,青年学生因长期沉浸在家庭的关怀中,形成对自己以及家庭比较明确、强烈的责任意识,并随着进人大学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加以强化,但因其认识水平的局限及社会交往的贫乏,使之在大学里并未使这种责任意识的内涵、外延得到扩大和深化,不能把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统一起来,这种缺乏社会责任的责任意识,过分强调自我的人格缺陷,导致青年学生责任意识的狭隘和近视,摆不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为好心不得好报,于是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人对事都比较冷淡,有些学生以物质享受的多寡为自身的价值取向,自私自利。当二者发生利益冲突时,更多的强调自我需要,忽略甚至抛弃社会责任,表现出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严重错位。

10.中国梦之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篇十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作为未来的支柱,中国大学生是与此密不可分的。随着十八大的召开,各大高校举行“中国梦”主题活动,旨在让同学们在讨论中,逐渐认识“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呼吁大学生要有敢于担当大任的勇气,敢于实现梦想的决心。现在,中国梦是一个热点话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句梦想宣言出自总书记之口。这是总书记的中国梦。

“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在这个阶段对大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用先进的十八大思想精神武装大学生们的思想,让“中国梦”成为他们的共同梦想和追求,作为全社会教育和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大学毫无疑问地要担当起以十八大精神在具体可行的方面指引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重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在卖火柴小女孩眼里,梦想是飘香的烤鹅,是奶奶温暖的双臂。在儿童时代,梦想是一个喜欢的电动玩具,是一次游乐场的玩耍;在小学时代,梦想就是是一个漂亮的书包,期末考试的双百;在中学时代,梦想是一次次满意的月考成绩,是考入理想高中、大学。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

到了大学,你的梦想是什么?优异的成绩?过硬的专业技能?刻骨铭心的恋爱?未来理想的工作?这些梦想是远大的,美好的。同学们,你是否有过不学习也想取得好成绩的梦想?是否有过把某个网络游戏打到最高级的梦想?是否有过从父母那里多要些钱买款iphone的梦想?这些梦想是肤浅的,更是让人颓废的。

作为青年人中知识较丰富、思想敏锐的新时代大学生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中国强,所以大学生更有责任、有义务去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并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学以致用,积极投身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脊柱,发展的核心在于科技力量,科技在于创新,所以对大学生改革创新意识的培养极为重要,要通过在校园搭建出改革创新的平台,综合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能力。

在生活上,多观察、多思考,通过对生活环境设施的改进,让生活更便利、高效、舒适,比如同学们经常用电脑,坐姿不好容易造成近视、腰椎病等,可以指导学生成立科研创新小组,对一般电脑椅子桌子进行尺寸结构设计分析,再查找学习人体医学方面的知识,向专业医师咨询近视、腰椎病形成的机理,由小组各成员对所掌握知识分析研究,通过头脑风暴创新的方法,设计出一款符合人体健康的电脑座椅,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观察周围的事物,有意识地去开展创新活动。

在学习上,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级、行业、协会、社团科研创新技能竞赛,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充分利用好这些竞赛提供的平台,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尤其是在数学建模这种专业理论非常强的项目上,要鼓励

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瓶颈,在参赛之前就要广泛阅读国内外数学建模名家的专著,吐故纳新,吸收众家之长,演绎推理出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法和角度,这样的引导才能培养学生不被既有的广泛认可的强大的理论吓到而敢于打破敢于疑问的创新精神,并通过实实在在地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思想上,要求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指导大学生不断地自我丰富和创新精神文明活动开展的形式,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精神文明生活需要,倡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出课堂,到社会大课堂里真正地锤炼自己的思想,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建设和谐社会出点力,关爱唔老唔幼弱势群体,深入社区心理关怀问题青少年,温暖关怀孤寡老人,可以指导学生精心筹划以“一家人手拉手”为主题的孤儿院关爱活动,通过捐书、捐衣、捐文具,通过与孤儿小朋友一起手拉手唱歌跳舞,通过教小朋友绘画、写字等活动,给社会献爱心送关怀,来升华和洗礼学生的思想,也是一种很好的思想教育创新实践,一种中华儿女共圆“中国梦的”实践。

同时,在校园环境规划建设上重视“生态文明”,营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校园熏陶学生,在课堂教育、道路标语中指引学生践行“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重点谈到了生态文明建设,这充分体现了党对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视。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教育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引当代大学生落实这一具体精神最好的实践方式就是要求学生们自觉投入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中来。最简单的一举一动,例如“随手关水、关电”,积少成多,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实践过程中,要时刻认识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你我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认识,从而让自己成为引领学生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我们教育好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继续奋斗。鼓励大学生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学生自觉地将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不搞铺张浪费、不过奢华生活,多使用环保产品,努力成为一个具有先进思想武装的与时俱进的大学生!

11.当今大学生的责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篇十一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网络责任感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其中之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约束,而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自由,是相对的自由,并不是不受约束、放纵的自由,因此,网络的责任感决定着网络主体在使用网络中必须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有着清醒的认识,在规定范围中所进行的一切网络活动。

1 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1.1 网络的虚拟多样性会减弱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网上复杂多样的内容会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这一特点,使得各类的学术、娱乐、经济、新闻、暴力、黄色信息以融合复杂的特点存在于一起。因此,网络不仅有着丰富的正能量(即宝贵的资料库),同时也有着相当多的负能量(即信息的垃圾场),而当代大学生由于本身的社会辨别力和自身控制力不够,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会经历着巨大的考验,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同时更减弱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第二,大学生过于沉迷网络会迷糊甚至忘记自己的社会定位。人的社会责任感是伴随着自身社会化而不断增强的,人们只有真正进入社会角色,才会明白自己相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可是,在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中,即没有社会责任约束,也没有社会责任归属,若大学生长期处于网络状态,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网络中反复转换自身的角色定位,会使得大学生社会地位、自我角色的混淆,非常不利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更不利于社会人际交流,淡漠对现实中人与人之前的关怀。

第三,网络的开放性和个人性会淡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网络社会里,任何人都是网络的主人,自己的主宰,任何人都有不受现实社会和现实道德的种种管理,长期或反复处于这种虚拟世界,会让大学生放纵自我,淡漠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1.2 网络的不稳定导向性会加大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难度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里,大学生接受的都是正能量的信息内容,能促进大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可是,互联网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场所,它的传播内容、形式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再加上其传播的高速度与高效率,这已经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

2 大学生网络责任感教育的当前状况

由于网络普及已具相当规模,社会对青年学生网络规范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据调查表明:25岁以下的青年以近一半的比例成为了当前社会使用网络最为活跃的主流人群。而我国的网络责任感教育比较迟,加上网络的虚拟性也决定了现实中的传统教育与制约手段很难在网络中得到有效实施。所以,单单只凭口头教育已经很难对网络主体实施有效的道德教育目的。但,我国高校为达到网络责任感教育这一目的,部分高校在研究新形势下改进并加强了网络责任感教育,比如利用主流网站、贴吧、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各类网络责任感的教育,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校园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3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该怎样加强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影响是全面而又深刻的,它不仅开拓了新视野、提供了新机遇,同时又用自身的开放虚拟性等因素在不断削弱大学生的责任感。所以,想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高校教育者工作者就必须充分利用网络的环境与优势,积极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1 要全面认识网络责任感的发展规律

①以一分为二的眼光对待互联网。

对于互联网,我们不能因为它的多样性、虚拟性、复杂性而简单的排斥它、回避它,更不能因为它包含大量丰富信息而被动接受。而应该抱着积极的心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对于网络所包含的信息与知识,我们应该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过滤性地接受,真正做到既积极利用又并非全盘接受。

②要用创新的眼光来看待互联网的发展。

首先要结合网络内容,保证教育能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其次是以网络教育为中心,探索最适合的教育手段。最后是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网络发展的特点,使网络环境成为既可靠、又迅速的新式交流手段。

3.2 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网络修养

要想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根本的就是真正提高大学生自身网络素养。大学生自身网络素养,就是对网络信息有着分析和评估能力,包括对信息价值的判断、筛选,对信息的认知能力等。因此,我们必须从硬件、软件两方面一起抓。在硬件方面,学校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包括微机室、电子图书馆等网络设备,还可以在生活区域开通网络WIFE信号,保证学生网络正常使用。在软件方面,学校可开设相关的电脑课程,根据学生的教学安排聘请相关的企业技术人才指导课程,开设网络兴趣小组、计算机网络协会等,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互相学习、提高专业,还可以通过各种网络运营商合作,加强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知识、安全素养等,尽最大程度的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

3.3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

①建立精通互联网技术的教育工作者队伍。

要想借助网络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首先必须要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知识,提高他们互联网水平和知识涵养,同时还要加强多学科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开拓教师的知识面。

②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考核、监督机制,把网络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使互联网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变为一个不拖后腿,积极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优秀载体。

3.4 把网络责任感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特征决定了课堂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网络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将网络责任感教育真正引入课堂,才能把网络责任感教育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展开,才能真正让每个学生都具有去伪存真、辨别信息、筛选信息、获取信息并加工的能力。

3.5 运用学生活动使网络教育向自律转化

高校可以围绕“网络责任感”这一核心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加亲自感受,从而真正获得较好的教育成果。如可以通过“我的网络责任观”、“我与网络的故事”等主题来组织演讲、征文、手抄报大赛,也可以组织开展网络责任感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真正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专题网络责任感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网络观念,提升网络责任感。

4 结论

由于我国对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教育起步较晚,内容体系还不够完整,有许多需要提高和完善的地方,因此,我们只有充分认识网络责任感的这一发展规律,积极提升大学生自身网络素养,适应虚拟世界发展,加强网络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重视课堂教育,积极开展各类网络责任感活动等各种形式的有效实施,才能使大学生真正培养出较强的网络责任感,增强他们对网络正能量的吸收,减弱网络负能量对他们的影响,从而地真正培养出符合当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1]丁凯,刘志成.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2]陈平平,陈昭喜,曾艳.网络环境下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02).

[3]陈小花.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02).

作者简介:

12.当今大学生的责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篇十二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弱化的现状

新世纪的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 作为有知识的一代新人, 应当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为此, 我们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情况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以江苏省几所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主要从思想政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职业责任意识、集体责任意识等几个方面展开。发放问卷1500份, 其中回收1386份, 回收率达92%。调查结果如下。

1. 思想政治意识淡薄。

拥有正确的思想是大学生的责任之一, 也是他们能全面认识责任的基础。但是据调查, 大学生对国内外发生的时事政治的关心程度只有48%。大一进入学校, 自愿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大学生不到35%, 其中有不少人目的性不纯。

2. 法律意识加强但行动意识变弱。

当代大学生已对法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有86.3%的同学知道要学习法律知识, 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 在对“公交车上看到小偷行窃, 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的回答中, 有32%的大学生选择会偷偷打110报警, 10%的大学生选择会当场揭穿, 居然有58%的大学生选择了“不出声, 不管闲事”。可见当代大学生虽然法律意识已有所加强, 但在与违法行为做斗争的行动意识上变弱了很多。

3. 道德责任意识弱化。

34%的大学生学习上一直有着“不劳而获”、“临时抱抱佛脚”的想法, 所以考试作弊、在网上买答案、代考等现象屡见不鲜, 且愈演愈烈, 甚至有的大学生还有花钱买学分的想法;有6%的学生申请贷款却贷而不还;11%的学生故意欠学费不交, 弄虚作假, 骗取国家贫困资助;38%的学生不爱护公物已成习惯, 用水不关龙头, 人走不关灯, 厕所用后不冲水, 在墙壁上课桌上乱涂乱画, 在宿舍使用违章电器, 等等。还有部分大学生, 受人资助, 却认为这是社会应给予的帮助, 心中毫无感恩之情, 不知回报。

4. 社会责任意识缺乏。

22.8%的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只关心以自己为圆心, 学校为半径的八卦事, 国事、天下事事事不关心。对于国际形势、恐怖主义、天灾人祸、国家兴衰皆漠然视之。

5. 家庭责任意识不强。

当下,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使他们独享了家庭全部的爱与照顾, 虽然同时也赋予了他们义不容辞的较重的家庭责任, 但有些大学生只愿享受, 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而不愿为家庭有所付出。所以在很多父母为了供养正在读大学的儿女, 早出晚归、节衣缩食的时候, 还有23%的大学生却为了“要面子”, 不考虑家庭实际情况, 不想想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减轻父母的负担, 只一味地向家庭索取, 缺乏最起码的对父母尽孝的责任意识。当问及:“你能记住父母的生日吗?”有81.4%的学生表示能记住, 但只有24.6%的学生表示在父母过生日时能主动送上祝福;“你会主动帮助父母干家务吗?”有45.1%的学生表示经常帮父母做家务;“出门在外, 临时决定不回家吃饭, 你会怎么做?”有46%的学生立即打电话告诉家人, 还有54%的学生选择不告诉家人, 怕家人烦他们。

大学生的爱情、婚姻观念也是不容乐观。现在的大学生谈恋爱很快进入状态, 但消失得也快。在问及谈恋爱的目的时, 有31.1%的学生选择“为填补大学的寂寞”;有56.2%的学生是因为看到别的同学谈恋爱, 所以自己也要谈, 或者把谈恋爱当成可以炫耀的事。他们对于爱情没有谨慎的态度, 思想浮躁, 只是一味地随波逐流, 盲目随从。更有38%的女生认为找一个有钱人就等于有了好人生, 把爱情纯粹当成生存的载体, 不考虑后果。

6. 职业责任意识模糊。

在问及是否愿意长期在某家单位就职时, 有高达75.9%的学生选择不愿意。所以目前应届高校毕业生频频毁约跳槽的现象正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于职业选择缺乏理性认识, 过于追求经济和现实利益, 盲从与冲动心理偏多;或者职业期望不切合自身实际, 还未建立正确的职业责任观念。

7. 集体责任意识淡化。

当问及“乘公车时你是否会主动给老人、孕妇、儿童或残疾人让座”时, 有42%的学生表示经常让, 有36.5%的学生表示偶尔让;对“在公共场所你会随地吐痰吗”这个问题, 有68.3%的学生表示从不, 有21.2%的学生表示偶尔;当问及“有任务时, 会选择独立完成还是找他人合作”, 有23%的学生表示不愿和他人合作。这说明大学生的集体意识不强, 较以个人为中心, 团队精神、服务奉献精神不足, 对人对事都比较冷淡, 参与团队工作协作后又容易造成个人好揽功、出了问题则推诿的局面。一些贫困生对国家、学校及社会捐助者抱有依赖甚至是索要的思想, 极度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集体利益观念。

二、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弱化的根源

1. 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

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社会价值观趋于多样化且变得模糊不清, 受到许多不良思想的侵蚀。其中市场经济的功利化使人们更多地关注个人利益;腐败、毒品、偷盗、抢劫、色情等丑陋现象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2. 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很多家庭都走入了误区。不少家长只一味地注重智力的培养, 忽视了对子女在做人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加上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 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大学生, 从小就娇生惯养, 缺乏责任感初期的培养, 多以自我为中心, 不善团结, 不善理解他人, 缺乏协作、助人为乐的品质和行为;而一部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超生子女”, 则因为家庭, 放任自流, 缺乏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

3. 学校教育的影响。

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 并非完全是大学造成的, 很多是从由幼儿、小学到高中所受的教育积累造成的。我国的素质教育已经提倡多年, 但不可否认仍然有所欠缺, 教学的重心一直放在“智育”上, 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德育”当做一种摆设或应付检查的“标语”、“口号”。因此分数成了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 升学率成为人们判断学校好坏的衡量标准。老师、家长对孩子们的唯一要求就是好好学习, 导致了学生们在责任和良知方面的教育缺乏。

4. 媒介宣传不当。

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传播媒体是大学生接触社会, 了解世界, 开阔视野的主要途径。但这些资源也给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如一些大众媒体为了吸引眼球, 往往使用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 甚至夸大对事实的报道。再如网络是大学生最喜欢接触的,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但同时它也存在陷阱, 充满了各种血腥暴力的网络游戏, 低级趣味的网聊, 甚至色情内容等。如果过多地与网络打交道, 沉溺于虚拟的游戏世界或网聊之中, 没有自制力和约束力, 肯定会产生与他人、与社会的隔阂, 造成人际关系的淡漠, 甚至对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5.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从高中步入大学, 少了学业的负担, 少了家人的束缚, 拥有了更多彩缤纷的生活。但大学生的思想还处在一种不成熟的阶段, 自我认识有局限性, 且自控能力差, 极易受到其他思想的影响。加之全新的一切难免让他们产生彷徨、迷茫, 无法正确认知自我, 对责任意识的追求也就缺乏力度。

三、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途径

大学不仅是培养专门人才, 而且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地, 现代教育理念更认为健全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更应该使一切教育活动适应大学生的内在要求并高度重视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问题, 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 将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作为工作的重点, 引导大学生立志、修身、博学、报国, 造就合格的大学生, 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

1. 激发学生情感, 广泛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激发情感是责任意识培养的基础。在高等教育注重“以人为本”的背景下, 全面开展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活动, 让学生在关心自己的同时, 学会关心自己的亲人, 关心周围的每一个人, 关心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身处逆境的人, 并能在情感上体会和同情他人的痛苦和不幸。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感恩教育活动, 使大学生具有感恩之心, 对社会和家庭都怀有一种感激的心态, 把爱的分享和奉献作为一种“自然”的过程, 学会珍惜爱、创造爱及奉献爱。

2. 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营造良好的责任教育环境。

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能促进大学生自身人格的塑造。因此在学校的各项管理过程中, 教育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正面宣传作用, 注重责任教育标语的使用;充分利用板报等形式宣传责任教育;定期在学校开展诸如“校园责任模范学生”的评选活动, 并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校园广播, 对先进事例进行宣传;定期举办责任专题讲座, 提高学生对责任意识的认识水平, 明确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

3. 为大学生树立榜样, 打好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工作的基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而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崇拜英雄的阶段。因此,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为大学生树立典型, 树立让他们从内心佩服的榜样。如汶川地震发生后, 大学生之所以能普遍深受教育, 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抗震救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感动了他们, 使他们真正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人民是那样的可爱, 我们的军队是那样可爱, 我们的老师是那样可爱, 我们的党是那样的可亲可敬。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样一些类似的时机和典型, 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就一定可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4.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增强承担责任的主动性。

个人责任感是认识过程、意志行为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 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产生和深化对自己应承担责任的认识, 才能形成履行责任的行为和提高履行责任行为的意识水平, 才能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教育管理者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增强承担责任的主动性, 鼓励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公益劳动、志愿者活动等了解社会、认识国情, 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提高责任意识。学生走出去, 不仅可以开阔视野, 而且可以领悟到为大众服务, 为社会尽责的光荣和自豪感, 从而明白: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分子, 我们要对国家、社会、家庭负责。

摘要:在大学校园中存在着责任意识弱化的现象。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弱化的现状, 分析了产生责任意识弱化的根源, 加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迫在眉睫。为此,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 高等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激发大学生情感, 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营造良好的责任教育环境;为大学生树立榜样;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几项措施来强化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赵文静.试论责任和责任教育.山东教育科研, 2000, (10) .

[2]金亮贤.学校责任教育略论.教书育人, 2002, (22) .

[3]陈建华, 高明.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1) .

[4]王金龙.大学生责任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07, (12) .

13.当今大学生的责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篇十三

在中国,“道德”一词自古以来都有着沉甸甸的分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其中优秀的文化传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道德却以核心的部分贯穿其中。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法律体系的完善,曾经的“文化古国,礼仪之邦”各种道德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表现在青少年身上。青山年作为国家的后备力量,作为引导优秀先进文化的先锋,却日益显现出浅薄的道德认知能力以及漠然的道德态度。为此,小组成员做了一次关于大学生的道德现状的问卷调查,也由此得到了一些结论和感想。

道德认知作为道德观念意识的基础,在道德观念得到提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关于题目“你觉得优秀大学生突出在什么地方”,有50%同学选择了能力与道德,但仍有10%的同学认为只需要学习成绩好,从此可以看出,仍有一部分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较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道德认知的过程中解释说,一个人的成熟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方面。人的道德认知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从以自我为中心到遵守外在准则再到自己的道德水平的认知来判断事和人的过程。然而在被问到“参加志愿活动有无意义时”,仍有2%的同学认为志愿活动不起任何作用,社会公正感薄弱。究其原因,作为心理波动较大的一个敏感群体,当代大学生多半有着与年龄不相符合的道德认知能力,各种社会道德缺失现象使其形成一种消极的道德观念,而学校只注重道德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功德实践能力,使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严重脱节,往往会把其与责任义务相分离,家庭教育作为孩子形成正确三观的重要环节,如今也显得不容乐观。作为独生子女,父母难免有些溺爱,再者,孩子易形成个人主义倾向,而在分享,集体,团队合作精神方面大大削弱,在以上种种因素的作用下,大多数学生道德认知能力日益衰弱。

在问题“如何看待作弊行为”的回答中,有10%的同学认为这种行为没多大影响甚至是个人需要。以及在问题“如何看待在生气时用脏话骂人”的回答中,也有高达60%的同学认为可以理解,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不仅仅是道德认知水平较低,道德情感倾向也较为消极。道德情感包括正义感,责任感,自尊心,羞耻心,荣誉感,集体主义及爱国主义等。然而,如今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上大学的主要目的是学知识,长能力,而把学做人,育美德,立德树人放到次要的位置,在学习知识方面,许多大学生越来越趋利主义,多选择一些对专业知识有帮助,适应现代化需要的知识技能,而忽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在锻炼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趋向于提高技能辩论,演讲,口才的活动,但对于提高自身修养和养成基本道德习惯的能力不够重视。再者,如今大学生个性比较张扬,正确的三观容易被偏离方向。学校对此,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正确其道德情感。然而高校多重礼轻情,强制开展一些道德理论宣传的讲座,却忽略了学生真正的道德需求。对此,学校应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多体验道德情感,例如公益劳动,勤工俭学等一些思修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及摆正正确的道德情感,使其产生一种内化作用,从而不断提升道德观念意识,同时,学校也应营造道德情感氛围,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严于律己,爱憎分明,给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榜样。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使正确的道德情感重归主流。

在2013年10月15日到12月15日,人民网强国论坛调查专栏《态度》联合北京美兰德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中国公民道德调查,对社会公德,社会风气,家庭美德,职业道德,青少年教育,网络教育等一些列问题进行了调查,然而结论却说明了如今公民道德观念处于较低水平。同样,在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到关于家庭美德的问题“在校平均多久和父母打一次电话”时,大部分同学选择了一周一次,但仍有小部分选择了一两个月一次的,由以上的调查中或多或少可知,如今大学生的道德态度令人堪忧。然而,这一现象在整个社会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由南京彭宇案的案例会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行善主体在今后的生活中很难再次选择助人为乐这一善行,间接影响则为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同样也产生了一种道德挫败感,马路上跌倒的老奶奶该不该扶也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而由此大众心理产生的挫败感却成了道德态度的一大障碍,其主要表现为对他人的事不予理睬,十分漠然。然而这种心理并不是难以消除的。首先我们自身需要不断提高道德认知能力,同时多进行一些功德实践活动,真正理解道德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的意义;其次,社会需要多传播道德正能量,逐渐让真善美之风成为主流,不断鼓励公民行善立德。再者,学校也需要普及道德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态度教育。

随着国家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渐提高,然而作为与法律一样重要的道德却慢慢缺失,社会的道德底线一次次被逾越,道德真空地带范围越来越大,此时,在心中树立起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规范是十分必要。道德标准是道德选择的灵魂。然而,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到来,大学生价值观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都趋于多元化,新旧道德并存。所以,大多数青年都没有形成明确且正确的道德标准,然而,一些落后腐朽的道德观念便随之蔓延,这不仅影响到个人的成长,而且还成为了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当代大学生部分崇尚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严重破坏了社会关系。然而在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早已提出“仁爱”的思想,“仁”作为百善之源,能将真善美的人性展现无遗,在当今社会,“仁”的思想仍未被扼杀,“以人为本”便是“仁”在如今社会的体现,多理解和尊重他人,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同样,在问卷调查中被问到“是否会参加社会捐款”时,仍有一小部分人认为这种行为只是杯水车薪,毫无作用。这种思想便是社会公德意识薄弱的表现,从孩童时的善良童真到现在的冷漠狂傲,我想这都是有缘由的。市场经济体系虽然带来了国家经济的繁荣,但或多或少也会将一些腐朽的外国文化引进我国,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许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毫无抵抗力地接受网络文化,使网络上一些暴力游戏,不良影像得以传播,在潜移默化中,部分大学生的人格一杯无形地扭曲和异化。试问,这样的社会环境怎么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呢?为了让学生不再被各种不良文化侵蚀,学校应作出相应的预防和有效减缓措施,对教职工进行道德思想教育以及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使学生们能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地进行道德观念的反省,从未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此外,学生自身应明确社会道德规范,从而引导自己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和行为。

不同的道德观念和标准会做出不同的道德行为,当今社会,能坚持做善事,践行社会功德的人依然存在,然而愚昧令人发指的道德行为也时有发生,在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多表现为社会公德意识薄弱,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同样的在问卷调查中对于“如何看待作弊行为”问题的回答,仍有10%的人认为毫无影响只是个人需要。由此可见,在已有的道德观念中,道德行为却与之大大脱节,如今也时常听闻大学生随地吐痰,乱用脏话,以及在某些公物上乱涂乱画的行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然而,这句话在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中显得那么无力,更有甚者,在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诱惑下,一些大学生为了专业证书不惜作弊,为了被企业人员雇佣不惜虚构简历或者在签订工作协议后单方面取消,完全违背人的基本道德,随意失信于人,既体现其不健全的道德行为,更体现了其低下的道德修养,在学校及家庭的教育中,并不缺对道德修养的培养,然而大多数的道德教育只停留在理论知识上,并没有真正提高其公德实践能力,过多地讲理而忽略了道德情感的教育,同样在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到“你认可大学生不应该在意基本道德而追求更高尚的东西?”时,有80%的同学认为基本道德十分重要,然而仍有20%左右的人认为大学生应追求更高尚的东西,而我认为连最基本的道德却不具备的人是不可能成大事的。同时,在80%的同学中虽道德观念较明确,但仍有一部分未能作出与回答相一致的道德行为。这种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脱节的观念普遍存在。我认为原因在于被灌输的理论过于僵化,而被能内化为一种实在的动力,未能领悟与感受道德的力量,还仅仅停留在表面,而这些与外界各种因素有关,也与自身素质,修养有关。

作为21世纪的中流砥柱,作为优秀文化的传播者,我们身肩重任,在道德底线一步步被逾越时,我们应努力弘扬起中华传统美德,不仅做到他律,同时也要学会自律,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在端正道德行为之前需要有一个较为成熟的道德认知,能辨善恶,明是非,对一些社会现象爱憎分明,从心理上树立是一个坚定的道德信念和明确的道德标准。其次,在道德理论知识不断增多丰富的同时,我们应增强公德实践能力,爱护公物,讲文明,懂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则。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及自己感兴趣的公益活动,从而提升自身素养,与此同时,能够带动他人传播正能量。最后,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组内成员:江丹丹,苗莹,赵伊雯,董秀萍,何晓晴 组内分工:主笔人——江丹丹

打字员——苗莹

调查表制作——何晓晴

调查表分析——董秀萍,赵伊雯

14.当今大学生的责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篇十四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着眼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明确自己成才的方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去奋斗。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使命时代

一,大学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理想和憧憬,步入了大学校园。然而现实中的大学及其大学生活往往与这些“骄子”心目中的大学及其大学生活有着较大的差异甚至有着强烈的反差。通过对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大学为青年学生成才提供的条件等的描述,揭示了大学的内涵及其接受大学教育的本质意义,以期引导大学新生珍惜大学生活,把握机遇,尽快找准成才的立足点,确立新的目标,迅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过度。21世纪世界和21世纪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趋势与21世纪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使命,21世纪的大学生承担着迎接“两个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语重心长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交给了当代中国青年,他还在北大一百周年校庆和清华九十周年校庆的讲话中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四个统一”和“五点希望”的成才目标。主要是引导当代大学生认识21世纪的世界和中国,明确历史使命,提高自身素质,不辜负党和国家、人民的重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还根据各高校普遍出现的大学生恋爱低年级化的趋势,引导大学新生正确处理爱情与友谊、学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认清当代大学生责任与使命,明确了大学生的重要的社会历史地位后,我们必须认清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主要是因为:这是大学生健康成长

所要求的。大学生只有认清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才能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树立高远的人生理想,才能促进他们更快更好的成长。这是祖国和人民群众所

要求的。作为年轻一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过现代化的教育,他们的素质如何,受到祖国和人民群众的热切关心。每一个希望中国的未来更加

美好的人都希望我们的接班人具有相当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都希望

我们大学生有上佳的表现。

这是时代所要求的。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广泛和深入的发展。各国间的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白炽化。

而综合国力,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作为现代人才的主体

收到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各国纷纷推出一系列的培养人才和招揽人才的政策,方案。而我国要想在这轮竞争中胜出,除了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外,还必须加

强他们的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掘他们建设社会主义,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激情。所以说,认清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实为大

局所趋,形势所迫,不能有半点含糊。

三,当代大学生素质整体良好,但仍然非常令人担忧。从全局来看,大多数

大学生都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他们能够胸怀祖国和人民,致力于为祖

国而奋斗,为人民服务,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他们关注时事,勇于鉴言践行,对关系到的国计民生的事情相当关心。他们真正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兴衰荣辱

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致力于自身的完善,用自己的一

言一行来诠释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他们发愤图强,艰苦卓绝,但却心底光

明。他们勤劳简朴,惜时节约但却乐观豁达。他们给人们以光明,以希望。

但是,大学生在责任与使命方面的问题着实令人担忧。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满

口的粗言秽语让人侧目;不顾年迈的父母和深深爱着他们同学、老师而撒手人寰的大学生一再出现,不能不让人疑惑:大学生究竟有没有责任感;马加爵、刘海

洋事件更是让人瞠目。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使命意识不强的现状十分令人

心痛。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现象感到不满,部分人甚至因此对大学生产生一些偏

见。而且,这一不良状况似乎并没有很大逆转的迹象。这一切不得不让人痛定思

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上一篇:劳动纪律学习培训下一篇:巧设课堂提问物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