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精选12篇)
1.实训课程教学方法 篇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实践及课程教学实训探讨
作者:张宇 俞芝瑜 黄剑 王代翔
来源:《职业》2012年第04期
一、苏州高校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有益尝试
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培训工作,苏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本着政府扶持、校地联合、市场运作的原则,引进了国际上通行的“模拟公司创业实训”项目。2010年10月首期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示范班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顺利开班;2011年1月首届苏州市创业实训师资培训班开班;2011年4月开始,苏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相继与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农职院、经贸学院等举行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站合作协议签字揭牌仪式,标志着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课程陆续进入苏州各大学校园,做到了实训免费化、实训师本地化和服务常态化。目前,苏州已参加培训大学生1 119人,预计2012全年创业模拟实训培训大学生2 000人。
二、创业模拟实训及课程概况
创业模拟实训,是创业培训中最贴近市场,最贴近实际的形式,适用于包括大学生和失业人员在内的各类劳动群体,目前已成为一种成熟的培训模式,并在世界上4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更重要的是,其在实践上形成了能够符合市场需求、符合社会需要、真正培养出更多企业家的一种培训形式。
创业模拟实训课程涉及学科领域广泛,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由学员全面参与,其教学理念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能力本位)”,采用“上课、上班、上网”三结合的手段实施。通过创业理论知识传授并提供全球性的模拟经营平台,让学员体验真实的商业环境和商业行为;通过“以学员为中心”“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和培训模式,使学生作为员工接受公司经营所涉及到的各项的锻炼。
三、大学生模拟实训课程教学探讨
1.认识教学实训整体环节的几个“重要性”问题
一是第一堂课的“重要性”。在进行创业模拟实训课程的第一堂课时能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是来探底的,如果这门课对他的胃口,老师上课的质量不错,他们还会继续来听课;如果他们觉得这门课听不懂没兴趣,接下来可能就不来听课了。所以实训师在教学实训时一定要有信心,还有培训语言、语音要有高低起伏,要有敬业精神和独特的性格个性,课程教学方法要多样:讲授法、项目教学法、联系法、(结构性)头脑风暴法、分组讨论法、角色扮演与戏剧法、模
拟实地考察法、图片教学法、游戏法等适时灵活运用。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实训师教学的实训质量(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肚子里一定要有足够的“货”。
二是课堂组织的“重要性”。创业模拟实训课程对于大学生而言与其他一些课程最主要的区别是进行高仿真实战创业模拟,突出“实训”,所以这一课程中课堂的组织就显得十分重要,要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使其乐意担当各个“模拟公司”的“总经理”,乐意扮演“模拟公司”中的各个不同角色,发挥各自特长,在大学生实际教学实训中“竞聘总经理”和“组建团队”重要性就显得十分突出、在各个总经理的带领下有不同特长的“部门经理”或“员工”组成的团队接受任务,正常运作,开展业务交流,经济活动才能如鱼得水。
三是课程实训任务及检查任务的“重要性”。实训任务的及时布置是巩固教学实训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反馈教学实训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实训师在讲授核心价值曲线知识点后,就应及时将这一知识点布置给各“模拟公司”,让其在课堂上通过网络对比其他相应母版公司,做出自己的核心价值曲线。当然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要真正理解掌握创业模拟实训的内容还需要利用课余实践,所以实训师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外任务,留出充足的课余时间让“模拟公司”到市场中去了解、去调研实际情况,改善课堂中的不足,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于在创业模拟实训过程中和课后布置的一些实训任务,实训师应予以严格检查;当然对于大学生而言主要是靠自觉,不能“一刀切”,所以实训师可以选择性地、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检查一些重要实训任务的完成情况切实提高“模拟公司”的成功率。
四是适当激励的“重要性”。作为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课程的指导者,实训师应引导大学生选择适当的学习目标,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教学实训方法,通过引导、激励大学生经历“模拟公司”发展进程,激发大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自己的“模拟公司”活动中去发现和领会创业的乐趣,提升成就感,获得学习及创业的自信心和动力。同时,要在课程教学实训中解读政府支持政策,给大学生们以适当鼓励和激励,充分调动大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和进一步深入学习创业模拟实训的积极性。
五是来回走动辅导的“重要性”。创业模拟实训课程要注重“实训”环节,大学生们组成团队,以不同“模拟公司”的形式在各“总经理”的带领下将实训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加以“实训”。实训师要在各“模拟公司”中进行巡视辅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实训”问题,确保教学实训质量和效果。
六是引入“竞争机制”的重要性。现在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人才竞争激烈,适者生存。同样,课堂竞争是促进教学培训效果的最好催化剂。“实训师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当好导演、指挥,就一定有机会让课堂“活水”不断,教学培训效果也能“清如许”。这样,大学生不仅可以学得轻松、实在,也能提前体验到社会的激烈竞争,为此做好充足准备。
2.重视课程教学实训整体环节的四个“结合”问题
(1)课程教学实训要紧密“结合”《创业实训实岗工作任务册》。《创业实训实岗工作任务册》以任务表单表格的形式,引导大学生完成创业经营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大学生通过完成实岗工作任务册,在实训师精心设计下的职场氛围及指导下演练现实办公职场中真实公司的相关办公业务,从而巩固集中授课知识、提升办公能力及职业能力。因此,实训师在课程教学实训中紧密结合《创业实训实岗工作任务册》就显得十分重要。
(2)课程教学实训要紧密“结合”《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以简明清晰的模式,让大学生完成公司概况、商业模式、市场分析、营销策略、财务分析等创业计划内容,体现大学生完成创业实训的学习成果。实训师要时刻将《创业/商业计划书》紧密结合课程各模块教学实训内容,分步实施。大学生根据对各模块重点知识的学习,完成对应模块的计划书任务,从而在实训师的指导下,与团队(“模拟公司”)成员共同逐步去制定和完善创业计划,是汇集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的成果展示。
(3)课程教学实训要紧密“结合”实际实践工作。“模拟公司”尽管是高度仿真于母版公司而成立的,但毕竟与现实中的公司在取公司名称、申领工商营业执照、申领税务登记证、办理机构代码证、银行转账、业务谈判、采购计划等许多环节上有一定差距,所以实训师在创业模拟实训过程中要将实际实践内容结合到课程教学实训中,创新教学实训模式,如可以在课堂中举办“总经理”竞聘会,再由“总经理”安排进行人才“双选会”,然后组成自己的团队模拟进行经济活动等。也可将课堂移到实践中,在实训师的带领下,各“模拟公司”一起前往当地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实地了解情况。总之,实训师一定要明确课程教学实训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大学生毕业后创办的真实公司,是实际存在的公司。
(4)课程教学实训要紧密“结合”《学员实训反馈》。《学员实训反馈》是通过向大学生系统地搜集实训师在课堂教学实训中的表现情况,对实训师的课程教学实训活动是否满足学员自身需要,是否达到教学实训的计划目标做出判断的过程。如在实际教学实训过程中有大学生在《学员实训反馈》改善建议中提到:“能否使自己在课程中体验到实际创业过程”。实训师就应思考如何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如在创业模拟实训课程模块五:资金规划于销售管理的拟定产品FAB介绍和业务洽谈环节,可以考虑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训,让大学生在课程中体验实际创业过程。如让“模拟公司A”撰写“业务联系函”后,拜访“模拟公司B”,随之“模拟公司A”采用产品“FAB”或“BAF”法向“模拟公司B”介绍产品或者服务,使其接受产品或服务。
所以课程教学实训紧密结合《学员实训反馈》意义重大,既调动了大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体现了实训师对《学员实训反馈》的重视,有利于教学实训质量的提升和课程的“模拟”与“实训”的重要性体现。
(作者单位:张宇、黄剑,苏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培训指导中心;俞芝瑜,苏州市创业指导中心;王代翔,全球模拟公司联合体中国中心苏州分中心)
2.实训课程教学方法 篇二
酒店行业需求量大, 需求层次多样的现状已摆在我们面前, 这就促使专业教师必须以符合岗位要求为目标、以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加强岗位技能为抓手、以锻炼综合能力为主线, 进一步加快酒店类专业课程改革的步伐。而餐饮课程是绝大多数酒店类专业的一门主干核心课程, 也是很多酒店类专业教师比较熟悉的课程, 但餐饮课程改革非常不易、任重道远。
在国内没有完美案例可借鉴的情况下, 我们借鉴了全球知名的酒店管理学院——澳大利亚蓝山国际酒店管理学院 (Blue Mountains International Hotel Management School, 简称BMIHME) , 它成立于20 世纪50 代, 以酒店类专业的大专本科段教育为主, 通过几十年的努力, 已位居全球酒店管理学院前三位。它的成功, 并非一蹴而就, 而是有赖于它精心培育的产品——课程。该校的整体格局就是一个中小型酒店, 有客务、房务、餐饮三大部门, 教师上课时为中高层管理员, 下课时为散客;学生上课时为基层管理员或服务员, 下课时则是常住客。学校所有的实训课程都在真实的情景下开展, 顺畅自然, 得心应手, 尤其是它的餐饮课程, 更是有独到之处。
它的餐饮课程开设在低年级, 授课跨度为去除假期和考试的十个完整教学周, 共计360 学时, 包含了厨房与餐厅两大板块, 各为160 个实践学时和20 个理论学时。它以行业岗位需求为主线, 以等分的方式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两组, 分别在厨房和餐厅各上课5 周, 为教师和其他年级、其他专业学生提供午餐与晚餐服务, 理论课程则利用午餐与晚餐的间隙时间开展, 5 周后再交换。在这5 周内, 学生以轮转换位的方式被分配到零点餐制作、员工餐制作、简餐制作、甜品制作、餐用具洗涤五个厨房岗位群和餐厅服务、酒水服务、咖啡服务三个餐厅岗位群中, 同时每个岗位群中的具体岗位也会轮转, 且每个岗位群都有一位教师带领该岗位群所需数量的学生完成今天的既定工作任务, 有时学生也独立完成或共同完成。任务主要都是岗位能力类或职业素养类的, 比如, 完成某道菜的烹制工作、完成某件设备的清洁保养工作、共同完成某个工作区域的彻底清洁工作;完成某几个餐桌的用餐服务工作、完成某种鸡尾酒的调制工作、共同完成餐厅的布置工作, 等等。另外在高年级开设的管理类课程中, 包含了再去餐饮部实训的内容, 学生以轮班的方式被安排到餐饮部各岗位群中担任见习主管, 协助教师在开餐前后全过程中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现场管理。此外, 除了上述在课程内的实战训练之外, 还有一些在课程外的综合锻炼, 比如, 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 由该专业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为全体师生提供早餐服务, 在学校和教师的支持帮助下学生自发地举办一些主题餐会、BBQ等。
如上例所述, 该餐饮课程开展就是行业餐饮运作模式, 完全能符合行业要求, 从中我们也得到启示。
一、整合课程, 整体构建
传统的餐饮课程实训内容主要包括餐厅操作技能、模拟对客服务、餐厅服务规范, 以及少量浅显、几乎是纯理论的采购库存管理、厨房生产管理、餐饮销售管理、菜肴酒水知识等。它侧重训练学生服务性劳动技能, 小视酒文化与酒水调配, 忽略茶品冲泡与咖啡制作, 不含团队营销演练, 没有菜肴制作厨房运作和成本核算, 有的学校也有独立的厨房、酒吧、咖啡、茶艺、市场营销等课程作为配套补充。餐饮的运作是几个岗位群的同时协调配合, 如果仅仅局限于餐厅的餐饮课程, 只是餐厅课程,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餐饮课程, 这种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具备餐厅娴熟操作技能、略知餐厅服务规范、基本不懂管理的一线员工, 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差距甚远, 对学生将来的个人职业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餐饮是菜肴加工制作、产品服务销售和服务性劳动于一体的行业, 要进行高职餐饮课程改革, 需从大餐饮角度, 站在餐饮部各岗位群之上, 整体思考与把握, 分析餐饮部岗位群的组织机构情况, 解析各岗位群的主要工作内容, 剖析岗位群之间的工作流程、工作衔接、合作处理等问题, 合理构建餐饮课程项目;并根据餐饮部各岗位群的岗位设置、岗位要求及各岗位的工作任务, 合理安排实训轮岗, 设定各岗位实训任务, 注重岗位群之间、岗位之间的协同运作, 有效开展餐饮课程整体实训。
二、自产自销, 实体运作
众所周知, 实训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书本与现实联系的纽带, 是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 是学生了解熟悉岗位的途径, 因此, 职业学校都非常重视实训工作, 希望通过有效的实训能够让学生实现由学习者到从业者的转变, 完成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 从而实现毕业就能就业甚至创业的愿望。但从餐饮课程实训的现状来看, 效果不是很理想, 究其原因, 主要是我们把制造类专业的实训模式套用在属于服务类专业的餐饮课程上。
制造类专业的实训是在实训室里按照企业车间布局, 放置企业现用的机器设备, 运用企业现行的软件, 让学生完成某类或某些满足企业要求的产品生产任务, 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制作工艺, 达到企业相应的岗位要求。如果餐饮实训也以这种模式, 在实训室里按照餐厅布局, 放置餐厅现用的设施设备, 运用餐厅现行的软件, 在没有真正顾客、没有真实菜肴、没有实际就餐的前提下, 让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训练或让一部分学生扮演客人按照既定模式进行模拟对客服务演练, 这是因为制造类实训的对象是机器, 有统一的机器型号, 有既定的机器运行程序, 有可遵循的机器运作规律, 是以技术训练为主;而餐饮类实训服务的对象是人, 没有统一的型号和既定程序, 是需要针对不同需求进行沟通、协调的, 同时还要应对突发情况, 处理偶发事件, 根本无规律可循, 所以应以能力培养为主, 因此餐饮类实训不能照搬制造类实训, 而应有自己的实训模式。
当然, 工学交替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实训有所帮助, 但效果也并非太理想。首先, 酒店是市场化的用人机制, 员工流动量非常大, 决定了它的用人很少能够实现定向培养;其次, 酒店的运作方式也决定了它在工学交替上不愿意花费精力培养学生, 配备的企业指导教师也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再次, 酒店对学生持有疑问, 不可能把学生安排在核心部门或关键岗位上进行实践;最后, 出于学生的安全考虑, 学校对酒店也有这样或那样的要求, 使得酒店对学生的要求也远远不及对员工的要求。工学交替中的学生毕竟还是学生, 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员工, 学校与酒店之间也不是“血脉相连”的利益共同体。
鉴于以上分析, 餐饮课程理想的实训应是将学校现有的餐饮实训基地打造成对内经营的实体, 参照酒店餐饮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 在校内开展自产自销。专业教师是管理者, 负责管理与指导, 上课学生是实践者, 负责服务与销售并参与管理, 其他教师和学生都是顾客, 午餐或晚餐均可来就餐。在这样的实训中, 不仅教师越来越接近从业者, 更重要的是学生得到的就不只是枯燥、重复、轮流的操作技能训练, 还有餐饮服务、营销、管理能力的全方位、立体化锻炼, 和与人沟通、应对突发经验的积累, 它将前所未有地把餐饮课程实训推向里程碑式的新阶段。
三、分层历练, 内外兼修
高职餐饮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具备娴熟服务技能和职业发展潜力的高技能基层管理专才。为了这个目标, 通常会在低年级开设的餐饮课程进行到中后段时, 在学生技能训练到达熟练的同时或之后开展一些相关管理能力的锻炼, 或在高年级开设一些几乎是纯理论的包括餐饮管理在内的综合性管理类课程, 用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但其实这些作用有限。因为低年级学生年龄不大, 也刚开始了解行业接触专业, 对餐饮操作技能尚处熟悉巩固阶段, 在这时开展管理能力的培养为时过早;而在高年级时学习的管理理论又不运用于实践, 这无异于纸上谈兵。学生服务能力与管理能力的培养应分层历练, 所谓分层历练, 是指遵循事物认识的一般规律, 从感性到理性, 从低年级以熟悉餐饮、训练操作技能为主到高年级以管理能力历练为主, 让高年级的学生以轮转换位的方式, 在低年级学生开展餐饮实训时, 担任某岗位群或某岗位的管理员, 协助教师进行餐饮实训管理。
在如今这个酒店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 任何一个酒店都希望拥有强大的营销团队, 因此, 学会销售, 具备一定的营销能力, 对学生将来的个人职业发展大有益处。然而目前, 就餐饮课程而言, 对销售能力的培养要么是避而不谈或是只停留在纸上的空对空, 要么就是连销售都没实践过就直接学习销售管理, 似乎找不到一条很好的学习锻炼途径。其实不然,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销售能力的提高, 靠的是销售经历的增加、销售经验的积累、人生阅历的丰富, 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次, 要在餐饮课程中尽量多地创造、发现让学生尝试、接触、锻炼销售能力的机会, 不要因为学生是低年级就畏首畏尾, 束手束脚, 要知道多实践是第一位的;最后, 千万不要轻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放手让他们去挖掘自身潜力, 调动其积极性, 鼓励他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策划、组织、宣传、实施餐饮活动, 课内课外综合锻炼, 内外兼修。
综上所述, 高职餐饮课程改革要根据行业的实际需求、餐饮运行要素来通盘考虑, 应以技能训练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个人职业发展为宗旨, 加大实训数、加宽实训面、加深实训度, 走一条符合餐饮业实情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殷红卫.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模式优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12) .
[2]郁琦, 陈晓莉.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餐饮管理》项目化课程开发探索[J].今日中国论坛, 2013 (10) .
[3]白利芳.浅议如何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训课教学效果——以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实训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5) .
[4]杨国丽.高职《餐饮实务》教学改革探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32 (05) .
3.实训课程教学方法 篇三
【摘要】目前,电工实训课程中普遍采用“任务驱动”课程开发方法对原有课程进行重新设计,但实际实施过程中,教学效果还达不到预期要求,笔者根据学校近几年电工实训课程改革过程研究成果,总结出我校电工实训课程的组织环节和实施过程中具体教学方法。
【关键词】电工实训课程;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任务驱动
目前,电工实训课程中普遍采用“任务驱动”课程开发方法对原有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其特点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在相对真实的工作情景中进行学习,将相关知识分为多项学习性工作任务,将学员应知应会的知识融入到这些任务中。同时,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任务中牵涉什么知识就重点讲解这些知识,和任务无关或关系较小的内容放在知识拓展中,让学员自学。通过任务的完成可以使学员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然而内容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往往因教员或多或少的存在旧的理论教学的理念,教学环节与实施过程中不能很好的体现任务驱动教学的特点,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笔者根据学校近几年电工实训课程改革过程研究成果,总结出我校电工实训课程的组织环节和实施过程中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环节设计是电工实训课程的实施大纲,是课程实施过程的总体指导,所有任务都要按照这一整体要求来设计,我校电工实训课程的组织主要有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任务提出。任务提出主要是提出需要完成的任务,明确需要制作的电路所具备的功能。对任务制作的基本步骤、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提出要求。
第二环节:任务分析。任务分析环节首先将任务进行分解,即将课程具体任务细分为不同的单元模块,也就是将一个复杂的大任务分解为几个不同的简单的小任务,具体地说就是将一个复杂的整体电路分解为几个不同功能的模块。然后根据各个模块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理论学习,最后对整个任务进行整体分析,分析任务最终现象,实现的相关要素以及对可能存在的电路故障进行理论分析及调试方法的学习。
第三环节:任务制作。任务制作环节主要在实验室进行任务制作与调试,这一部分主要以学员自己动手操作为主。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伴随过程性实训考核。任务完成后,根据每个任务的具体特点,要求学员利用开放式实验室完成任务电路的改进或者进行创新性研究,学员以小组为单位,从制订计划到功能实现,全部由学员完成,教员只在学员有需要时进行启发或答疑。
二、教学方法设计
主体环节设计完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根据每一个任务科目的具体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设计如下:
任务一:简单直流电路的连接与测量。这一任务含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及物理量的测量、简单电路的组装及调试两个实训科目。这两个科目重点培养学员仪器仪表的熟练使用以及直流电路基本参数测量方法的掌握。由于学员大多对仪器仪表的使用不熟练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较慢,可主要采用趣味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趣味教学法,就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员的引导,能够调动学员的内在学习动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即小组一起进行学习讨论。
任务二:复杂电路的组装与调试,这一任务主要由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叠加原理的验证及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的验证三个验证性实验组成。这一部分主要在进一步培养学员仪器仪表的使用、直流电路参数测量的基础上,培养学员分析复杂电路能力。这一部分,学员有上一任务做铺垫,有一定的基础。可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形式展开。自主学习式教学。主要是用于实训课,包括“教员引导、分组实践、适时集中、共享交流、实训提高”几个环节。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员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员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员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任务三、四:照明电路的安装与调试、三相交流电路的组装与调试,这两个任务包括照明电路安装与调试、三相交流电路的组装与调试两个实训科目。这两个任务尤其是第一个任务在日常生活中被经常性的应用到,大多数学员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动手能力。这一部分可主要采用讨论教学法和引导文教学法相结合形式展开。引导文教学法在单个任务中期,学员具备了一定自学能力,掌握了分析任务电路的方法时采用。主要以任务完成过程为线索,由教员根据任务所需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编写一系列具有逻辑关系且难度阶段递进的引导问题。学员以引导文作为线索,通过寻找问题的答案进行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最终完成任务。
任务五、六:变压器的拆装与检测、电动机控制电路的组装与调试这两个任务包括单相变压器的拆装与检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启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的搭建三个实训科目。这些科目主要利用变压器、电动机等设备具体应用展开,培养学员知识的应用能力。可主要采用问题导向法、实物法。问题导向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4.实训课程教学方法 篇四
关键词:实训教学;行动导向;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8-0165-02
一、基本概念及理论
(一)公安院校实训教学
公安院校实训教学是以熟练公安业务实践、提升学员实战能力为出发点,在教学中模拟一线公安工作情境,按照公安实践要求,通过反复模拟训练,实现人才培养针对性、实用性的目标。因此,公安院校实训课程教学设计应以实战为主导,实用为主体,实训为主线,实效为主旨。
(二)行动导向理论
(三)行动导向理论与公安院校实训教学
当前,公安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改革与完善,但究竟公安教育采用何种模式,走何种改革路径最符合公安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至今还没有定论,对公安教育的改革方向还在讨论,但是公安教育无论走向何方,最根本的还是要结合实践需求,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突出应用型的本质属性。从根本上讲,公安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教育类型,公安教育教学要彰显公安的实战特色,满足公安一线实战的需要,迎合公安一线对实战人才的需求,因此,公安院校的教学活动尤其是实训课程设计要充分考虑实战的需要,面向实战,服务实战,并把这一原则贯穿始终。
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为公安院校实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它所倡导的学习通过行动来完成,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行动以及注重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与情景化必将对公安院校实训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影响。用行动导向理论指导公安院校实训教学,也将丰富公安院校实训教学理论。应用行动导向理论来指导公安院校实训课程的教学设计,能够更加明确公安院校实训教学的目的、内容以及组织形式,阐明公安院校实训教学的条件和程序,更好地指导公安院校实训教学实践。
二、行动导向的公安院校实训课程教学原则
实训教学的目标在于使学员熟练公安业务实践、提升其实战能力。为达成公安院校实训教学目标,培养合格公安专业人员,行动导向的实训课程教学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开放式教学。目前很多公安院校实训教学还是封闭式教学,或者说是传统课堂讲授式教学的改进与升级版,并没有真正体现实训教学特色,发挥实训教学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在实训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思路和行为完全受教师操控。而行动导向则要求开放式教学,学习环境开放,学习过程开放,教学主体开放,学员在完成工作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公安业务实践知识。另外,开放式教学也体现在学员的学习资源是开放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引下或者自己寻找与教学有关的资料、资源,教师或者学员也可联系公安一线民警深入课堂参与、指导实训教学,这样就能更真实地了解公安一线的情况或者正在发生的变革,与公安一线保持密切的联系。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如情景式教学等。实训课程可以直接在公安一线真实的实战环境中开展,如到公安派出所、警察巡逻一线等,也可以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中开展实训教学,最终使学员在实训中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运用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训过程,通过反复演练,使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实战能力。
间接教学。行动导向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清晰的角色定位,在实训教学中教师并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而是要通过引导学员让其从直接经验中获取知识,通过这种间接教学的形式锻炼其实践或实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学员能说的教师就不要说,学员能干的教师就不要干,教师一定不要越俎代庖。在具体的公安院校实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法开展教学。
合作教学。行动导向的教学是以学员合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因为任何目标、任务的达成都要求发挥团队的力量,同时每一个团队的成员都要完成自己的分解任务,并且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寻求合作,通过这种合作教学能够有效地改善学员之间的关系,避免学员之间的恶性竞争,改变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养成的一种扭曲的竞争意识,通过合作教学也能够让学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沟通交流、学会分享,并且通过团队的分工协作最终彼此促进,共同提高,所以,合作教学也是完善学员人格,培养学员情感态度的过程,而这些优秀的品质、正确的态度也是警察素质的基本要求。
三、行动导向的公安院校实训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一)教学内容的特征
1.典型性。实训课程内容应体现出本门课的重点,实训课的开展应以锻炼核心能力和关键实战战术为基础和前提,学生通过实训要熟练掌握本门课程中典型的实战技能。因此,在课程内容设计上也要突出典型性的特征。
2.动态性。行动导向的实训教学内容并不仅仅是公安业务知识的传授,它还关系到学生进入警察队伍以后在公安一线能否较快熟悉岗位,适应公安一线的新情况,较好应对公安一线出现的新问题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安一线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应对这些情况和问题的思路、方式方法以及策略也要不断调整和改进,而这些都要在实训教学内容中体现出来,因此,行动导向的实训课程内容必然是动态的。
3.整体性。任何职业工作都是一个整体性的行为过程,警察业务也不例外,如乘警工作就是出乘、值乘以及返乘的一个连贯过程,实训教学内容的开发要基于过程的完整性,体现在学生个体的能力也应该是整体性的。这就要求教学内容既要涵盖核心的“点状”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学生掌握“网状”和“线状”知识,提高学员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核心
行动导向的实训课程在内容设计上要充分考量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搭配,理论知识 “必须够用”,在此基础上涵盖大量的实践知识、实战训练和自主学习内容、学生讨论的课题以及实训的情景设置等。因此行动导向的实训课程内容比较复杂,要精心设计。另外,行动导向的实训内容要涵盖一项工作或具体任务的整个流程,并以此为引领,在具体的实训课程中可将整个流程分解成若工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和岗位流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易于学生理解,贴近实践和实战的需要,并体现出实训内容的实用性,在内容设计上可以多用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较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案例进行实训模拟,以提高实训内容的生动性。
四、行动导向的公安院校实训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行动导向的实训教学要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在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其教学过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5.实训课程教学方法 篇五
专业论文
课程训练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研究
课程训练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课程训练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研究(识图、建材、力学、测量)子课题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与实践教学研究”这一总课题下的子课题。自2011年1月总课题启动以后,于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形成了课程训练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研究(识图、建材、力学、测量)子课题的调研报告,经过概括总结形成本文。
关键词:课程训练;实训基地;实践教学
Abstract: training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search, knowledge chart, building materials, mechanics, measurement)corpus is a key project of teaching reform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pla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search” the total under the topic of corpus.Since January 2011 the total task start later, in June 2011 to May 2012 to form the course training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knowledge chart, building materials, mechanics, measurement)corpus study, forms through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 training course;Practice base;The 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E25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04-0000-00
一、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1.专业基本情况
据2010年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开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校已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达540所(包括本科和高职院校),在校生22万余人。这些数据表明该专业是在市场需求下发展势头良好的专业。根据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国22个省53所高职院校的调研结果表明,近年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个学校的建设情况差异很大,校内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落实的比较好的主要是国家“示范校”、“骨干校”和以建筑类为主的高职院校,而对于其他高职院校开办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30%的左右的院校校内实训基地不能满足专业的需要,不能完成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规定的实训项目和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个别院校根本不具备实训基地,也不开设实训项目。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与实践教学研究就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2.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根据对国家高职示范校及骨干校的重点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其结果基本符合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建施工类专业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课程设置如下。
普通教育内容:
思想与道德教育;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等。
专业教育内容:
(1)专业基础理论:数学、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材料;测量、建筑施工、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2)专业实践训练:工种实训、建筑材料检测、测量实训;施工图会审、招投标与合同、施工技术管理、技术资料管理。
拓展教育内容:
主要是为了适应学生就业专门化需求而设置,主要涉及部分土建工种操作实训、建筑结构设计实训、建筑节能施工和特殊构造实训等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内容。
在非建筑类高职院校开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专业实践训练内容开设的较少,而拓展教育内容基本不开设。
3.课程训练(识图、建材、力学、测量)实训基地现状
课程训练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研究(识图、建材、力学、测量)子课题,主要研究对象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理论教育中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材料及测量四门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在建筑类高职院校中建材、力学这两门课程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比较好,基本能够满足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规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而测量课程的实训基地建设稍显薄弱,识图课程实训基地的建设由于课程的特点各个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差异较大。
二、调研分析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正处于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渡阶段,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很快,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大。建筑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数最多,分布地域广,主要从事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活动。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建设任务量仍然逐年递增,建筑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仍将持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建筑业仍有400万技术人员的缺口,尤其是基层技术应用与管理岗位的缺口占很大比重。鉴于以上形势,各高职院校争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方面解决了部分高职院校招生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各学校课程实训及实训基地基地建设差异的原因
通过对全国高职建筑类院校和非建筑类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尤其是近5年内新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的调查,结果表明各院校间在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上差异很大。分析原因主要可归结为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以下三个方面:
(1)经费和场地短缺
高职建筑类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本上都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开设时间长,有历史积累也比较受重视,尤其是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在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上投入较大。而非建筑类的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般不是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从资金上和场地上都得不到满足,因此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相对薄弱。
(2)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认识不清
近几年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校,由于是根据市场需求仓促上马的专业,在师资配备上不尽合理,一方面是原有其他专业转过来的老师和引进的应届毕业生,另一方面有很多学校采用临时外聘的方法解决教师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客观上造成了专业内涵建设上的缺陷,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中课程设置以及专业培养目标上都存在偏差。
(3)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缺乏经验
由于一部分非建筑类高职院校和近几年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院校在专业建设上欠账较多,实训基地建设经验较少,这也是制约这些院校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因之一。
三、思考建议
面对当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现状,我们认为,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某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如师资结构、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投入等),将会严重影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学生的整体水平,也会制约我国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和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因此我们建议一方面加强相关课题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 另一方面对全国高职院校中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校进行校内实训和校内实训基地的评估,凡不符合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要求的专业进行限期整改,通过整改不合格的实行停办,以此提高我国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办学质量。
注:本文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建筑工程技术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与实践教学研究”总课题下的子课题—课程训练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研究(识图、建材、力学、测量)的成果。
6.实训课程教学方法 篇六
一、摄像操作技能分层训练
电视摄像技术是一切创作的基石,只有在娴熟地掌握摄像技术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完成作品的艺术创作。如何使学生熟练掌握摄像机的操作呢?通过教学实践对比,总结出摄像操作技能分层掌握教学效果良好。
(一)全自动模式拍摄实践练习
从我校生源来看,對于绝大多数影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而言,摄像机是一个全新的陌生事物。因此在刚入手的练习环节中,围绕画面造型元素的拍摄要求和拍摄技巧,提出明确的练习目标,利用摄像机的全自动模式练习完成画面不同构图方式拍摄、不同景别角度人物景物拍摄、常用运动镜头的拍摄方法和技巧。在掌握拍摄技巧的同时,结合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中所讲的不同画面造型元素的画面表现力和呈现出的艺术特点。
(二)手动调整模式拍摄实践练习
在以往教学中,一般在课程一开始先集中讲授练习摄像机各功能键的使用要领和操作方法,学生会用了却不知为何要用和何时要用,教学效果欠佳。而在摄像操作技能分层训练中,学生在全自动模式拍摄实践练习中逐渐熟练掌握了常规拍摄技巧,但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画面过亮过暗、虚焦等问题,带着疑问、困惑再讲授练习摄像机的手动调整设置,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困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模块化训练方式
摄像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技术是手段,艺术是灵魂。在电视摄像课程教学中不能单纯地停留在技术性操作上,还需要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实际拍摄中的应用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即用何种拍摄方法来表现画面,如何运用镜头语言来表达主题和创意。通过电视摄像实训课程的教学,探索采用不同模块化训练的方式,这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摄像技术和艺术能力的提高。
(一)初期模拟仿拍训练模块
在学习电视摄像课程初期,绝大多数学生在拍摄中存在不知需要拍什么、应该拍什么、怎样去拍、用什么方式去拍的困惑,不知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合理应用于实际拍摄。针对学生此阶段的学习现状,采用经典影视作品片段的模仿拍摄训练,改变学生只停留在熟练掌握摄像的基本操作和拍摄技巧的思想意识,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电视摄像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练习任务的视频片段,在仿拍练习中引导学生体会如何根据作品表现需要完成机位的架设、角度景别光线的.选择、不同镜头的构图方式等,帮助学生理解在表现某情节或表达某意义时为什么要这样拍摄以及拍摄意义,初步了解场面调度和镜头间的组接规律,从而提高学生摄像的技术技巧和镜头语言的艺术表达能力。
(二)仿照案例完成校园活动场景拍摄训练模块
在电视摄像实训课程中充分利用校园各种活动,让学生拍摄演讲比赛、社团活动、学生文艺节目演出等活动。教师提前收集各电视台拍摄的相应活动节目视频,共同观摩、分析、讨论、交流,探讨领会不同拍摄要求、不同活动场景的镜头需求和拍摄技巧,同时考虑后期镜头剪辑组接的需求。这种形式的拍摄练习虽然有现成的案例模仿拍摄完成,但场景布局环境又有所差别,学生在拍摄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对现场出现的状况需要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不同的活动场景拍摄任务,不同拍摄方式,要求也不同,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拍摄经验,可以真正地提高拍摄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教学结合专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合省内每年举办的专业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参赛作品的制作中,从策划、文本撰写、分镜、拍摄、剪辑制作及协调组织中,让学生按各自优势分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学生兴趣特点不同,关注点和视角不同,彼此交流探讨,可以相互启发,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挥特长共同协商完成作品制作,同时,学生能主动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在指导中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弥补纠正,讨论交流寻找解决方案,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意能力,培养了团队交流合作能力,获得了更全面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多部作品获得省级一二等奖。
通过电视摄像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学生电视摄像技术的专业技能、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大胆探索、更新观念,寻求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当今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鲁莉卓,肖习.高职《电视摄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
[2]赵晓清,邹霞.电视摄像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2).
7.试析高职教学课程内技能实训 篇七
一、课程内实训的地位
课程内的实践实训对于某些专业, 或者具体到某一门课程来说, 甚至可以说是培养技能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这一点, 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由此, 组织好课内的实验实训对于一名高职教育从教专业人员来说, 是在完成理论授课任务之外的又一更为重要的职责, 该职责贯彻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本门课程的授课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足以引起每位教师的重视, 并以此作为衡量授课质量的标准之一。而其实现的方法和途径, 其结果的检验和巩固, 直接决定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否收到的成效或受到了多大的成效。
二、课程内技能实训计划制定的原则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授课计划的制定应有别于传统应试教育, 这一点在高职教育中, 应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应具备更为灵活、多变、弹性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全面促进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而对大多数课程来说, 达到此目的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课程内的实践实训。我们应该在遵循国家教委提出的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中, 理论和实践1∶1的前提下, 体现以下的特点:
1. 贯彻“教改”精神。
教学改革的重心和首要问题就是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 课程改革又是一个比较综合的课题, 主要应该突出三个方面的内容, 即三个定位:一是课程性质定位, 将高职课程发展成高等技术教育的课程体系;二是课程功能定位, 将高职课程构建成能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课程体系;三是课程个性定位——将高职课程建设成能充分体现本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我们制定授课计划和技能实践计划要以“三个定位”为准绳, 充分贯彻和体现“教改”精神, 不能偏离大方向。
2. 以能力培养为宗旨, 突出课程特色。
技能实践计划的制定要处处体现培养能力的特点, 不要成为阶段测验的变相形式, 否则就失去了课程内实训的意义。以计算机的编程课为例, 不仅要考察学生对于语言格式掌握的熟练程度和应用技巧, 还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让学生体验调查需求、收集数据、设计流程, 继而编码调试的完整过程, 当然这个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分阶段、分难度, 循序渐进, 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既要参考教材, 又不能唯教材是瞻, 局限于教材的限制, 可以尝试打破教材的条框和知识体系, 加入个人创新的元素, 制定出更为现实可行的技能实践计划, 这是保障实施效果的前提。
3. 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 避免盲目性。
技能实训计划的制定还要充分考虑学生——这一在教与学双边活动中既是客体, 也是主体的重要角色——的因素, 有了兴趣的驱使, 会自觉主动的做事情, 而且效果也往往比被动的执行效果要好得多。技能实践计划制定的课题要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让学生找到实际的参照物, 看到实际的效果。不能以教师的意志转移, 想当然的认为学生应该掌握什么, 学会什么, 盲目的制定计划, 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也是对本职工作的不负责任。[1]
4. 注意点、面结合, 体现阶段性特点。
技能实训计划的制定既要顾全大局, 以课程的总体进度为依据, 又要突出重点, 不能要求面面俱到, 以达到学生对某一方面技能的熟练掌握。学期课程一般要安排2~3次技能实践, 在照顾授课内容连贯和完整的前提下, 以时间为序分阶段制定目标, 有具体的考察和衡量途径和方法。但同时要避免死板, 时间段的划分以及先后顺序不一定要完全依照教材, 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三、课程内技能实训实施的方法与步骤
制定一个好的计划固然是首要的, 然而实施的过程却更加重要。为确保实施过程的可行性和实施结果的有效性, 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步骤, 主要如下:
在任务下达方面, 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从时间上来说, 要提前布置任务, 一般至少要提前2周或更多, 让学生有时间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设计实验步骤、找出最佳实现方案;二是从实训题目上来说, 不能过于具体, 过于细化, 否则容易限制学生的思路多元化, 造成实验结果的单一化, 但是也不能不做要求, 而造成结果评判时候的困难, 我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给出大课题, 以及各部分的目标要求, 至于具体的实现步骤则因人而异, 不可雷同, 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以上两种情况的发生。如果能够注意以上两点, 同时跟学生讲明本次实训的意义所在, 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使其自觉独立完成, 这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2]
从组织形式上来说, 一般分为小组形式和个人形式。小组的优势是, 可以集思广益, 互相配合, 做出比较具规模的成果。以计算机程序设计为例, 多人合作可以完成功能比较完善的程序或系统, 但是小组形式也有其缺点, 就是不好衡量小组内单个人的能力, 造成平均主义, 可能造成评判不公。个人形式的优点是锻炼个人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容易评判结果;缺点是实践成果有局限性, 往往会有思路单一, 形式简单的特点, 达不到很好的锻炼效果。所以建议采用二者结合的方法, 自由组合, 也可申请个人独立完成。
课程内实践的实施, 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采取固定的时间段, 集中测试, 检查结果, 这种方式适用于有固定步骤和程序的实验实践, 结果的检查也相对简单;二是采取随机进行的方式, 机动灵活, 时间可长可短, 一般都是比较短的时间完成, 这种方式对老师的要求较高, 要求教师有熟练的操作技巧和对知识的分解综合能力;三是不进行集中测试, 限制完成的时间, 监督学生进行独立操作, 然后对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这种方式适用于较大的、占用时间较长的任务, 教师应注意实施监督和检查。以上三种方式各有所长,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一。[3]
在实践结果的评判方面, 笔者认为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有固定参考标准的实践结果可以参照标准进行评判, 对于没有一定之规的实践课程, 要根据教师的经验和知识结构来综合进行评价, 这就与教师的水平和素质有一定关联了。总之, 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对学生的实践结果进行评价。
四、结果的巩固和保持
结果的巩固和保持实际是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要坚持以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对学生开展课程内的技能实践训练, 理论联系实际, 以达到提高动手能力,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挺, 张碧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再探[J].职业技术教育 (科教版) , 2003, 22:56-58.
[2]田平.论高职高专的“双证贯通”[J].教育与职业, 2004, 4:19-21.
8.会计综合实训教学课程优化分析 篇八
关键词: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优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0-4
为培养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综合实践能力较强的优秀会计人才,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化思想,将以往单单注重理论教学的教学方式转化为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将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作为会计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课程。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不仅仅涵盖了基础会计、成本会计及财务会计等多门课程中的专业知识,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及操作性等特点,使学生在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相对应的实训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力。
1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应用于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对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的重视度是近几年才提升的,对于开展实训课程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上还相对落后。会计综合实训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利用水平都比较低,对于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安排的科学性及课件的美观艺术性还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我国大部分会计综合实训教师至今还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主要采用采用“教师讲解 → 填凭证 → 登记账簿 → 编报表 → 批改得分”的常规教学程序[1],仍旧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忽视了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机会,没能塑造出一种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导致不部分学生在会计综合实训训练中缺乏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实训的积极主动性,导致实训效果较差。
1.2 会计综合实训轻会计岗位技能的训练,重会计核算
在目前的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对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及内容进行明确的划分,普遍存在重视会计核算[2]而忽视会计岗位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尽管会计核算技能对于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但是会计岗位技能对于优秀的会计人才而言同样重要。由于学生在进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不同的学生所选择的工作岗位会有所差异,同时他们面临和要处理的经济业务与会计事项也必然会有所不同,为使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尽快适应与胜任工作岗位所带给他们的职责,他们必须在综合实训的过程中国对不同工作岗位上的相关会计业务进行实践与熟悉。如果学生仅仅注重会计成本的核算而不了解实际工作中的会计岗位及相关职业,则不能从全局的角度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很好的预测、监督与控制,那么他也不会做好这份财务会计工作。
1.3 对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监督力度不够
我国大部分院校在对学生学习成绩考察时依然注重的是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查,而对于综合实训,往往将其定位在考查课程的范围,学生综合实训课程成绩的评定主要依据学生平常的出勤状况及平时表现情况,这样的考核监督力度是明显不足的。会计综合时序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培养学生服会计业务能力的一项实践性系统性教学工程。由于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作业量非常巨大,仅仅依靠课堂上的一点时间是很难完成的,所以教师允许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自己的实训作业,由于没有了教师的监督,学生就有了相互抄袭的机会,导致学生交给老师的作业含有大量的水分,很难反应学生综合实训的真实情况,会计综合实训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只不过是走走过场,并不能取得很好的实训效果。
2 会计综合实训教学课程优化相关建议
2.1 建立模拟企业综合实训实验室,使学生身临其境,熟悉企业相关会计工作流程
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学生对于企业会计相关管理工作是十分不熟悉的,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更是陌生。企业财务会计部门作为企业中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职能部门,企业财会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几乎和企业其他所有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有工作上的交集。在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建立一个模拟企业的综合实训实验室,使学生在模拟企业中担任不同部门的不同岗位角色,使学生身临其中,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企业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了解企业的整个运作过程,最后,对财会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及业务流程进行重点考核,以有效增强学生的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水平。另外,为有效调动学生进行实训的积极性,可以对整个班级进行分组,采用小组竞争的方法,评出工作较为出色的一组作为优胜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而成绩最差的一组则要受到一定的处罚。
2.2 改进传统的综合实训课程考核办法,提高实训效果
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办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会计综合实训课程考核监督力度不足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学生成绩考核办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对学生进行会计综合实训考核的时候,应注重综合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不仅包括学生的会计核算记账能力、财务软件运用能力、财务管理分析能力还要考核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岗位责任意识。会计综合实训成绩的评定用通过考核学生手工做账、财务软件操作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进行企业模拟实训考核,通过听取企业相关领导对企业经营状况的总结,教师进行点评后给出小组成绩,每个小组内成员的成绩应该一致,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学期最终成绩应有以上三部分构成,使对每位学生的考核落到实处,同时推进学生积极参与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学习。
2.3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为使学生真正进入社会岗位后,能后尽快适应岗位工作的需求,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在学生进行会计综合实训前,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这一平台,邀请企业相关专家来校为学生讲述一些企业文化、企业环境、企业用人标准等相关信息,为学生提供一些与企业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认识到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重要性,以增强学生进行综合实训的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王美荣.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20):116-119
9.实训课程教学方法 篇九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其效果与质量对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本人在《网站综合实训》课程中进行的教学实践改革,完成从教师的“教”法到学生的“学”法研究的转变,旨在探讨如何对电子商务专业的《网站综合实训》课程进一步实施项目教学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实践教学 网站综合实训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网站综合实训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特点是实用性强、应用面广,与岗位的联系非常密切,课程的难度适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自主开发一个完整的网站,毕业后能够直接从事企事业单位网站的开发与维护工作或网店运营工作。然而,实际教学效果却很难尽如人意,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传授教学和案例教学两种形式,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也能掌握其中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应变能力比较弱,综合运用能力不强,远远不能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的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往往出现脱轨现象。要想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学生必须在系统学习课程基本理论、熟练掌握网站开发工具的基础上,参与实际网站的设计、开发,完成一个完整的网站。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实践解决问题,这样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可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好地做好就业准备,进入职业角色。为此,我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形式,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一、改革教学方法,引入项目教学法
本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解理论,然后学生在电脑上操作。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学到的知识比较零碎,至于以前学过的诸如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和网页制作技术等等,也不知如何运用,对于所学课程很难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生虽然在校学习了两三年,可总觉得什么也没学到,更别谈承担实际项目的开发。为了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将网站建设的项目引入教学当中。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将项目与教材相结合、同时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项目来评价考核学生学习质量,实现教材职业化、能力岗位化。
“项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选择难度适中的工程项目,因此,“项目”设计、编排非常关键。选取项目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现实对象为材料,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要考虑到“项目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因素,将教学重点、难点分解到每个小项目中。项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比较熟悉,就可以将学习重点放在项目开发上,而不是对项目的理解上。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学到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通过项目的开发,为学生积累项目开发的经验。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学生今后实习、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改革教学手段,调整教学内容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针对传统教学手段进行了改革,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是一个项目团队。把学习总项目细分成一个个的小项目,并把学习内容溶合进每一个小的项目中,通过这些小的“项目”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上围绕项目的内容进行分析,学生则根据项目的要求进行制作,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答疑和指导作用,学生主要?对知识点的运用与突破。因为开发一个项目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经过大量艰苦的劳动,因些我们需要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及答疑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延伸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再有,学习中更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收集及整理项目所需的大量素材,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工、提炼与使用素材。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最终掌握整个项目需要的各种知识,从而提高专业技能。
改革了教学手段,我们还要解决项目教学教什么,拿什么来教的问题,应该针对学习总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围绕实现项目需要的技术以及开发的过程重新安排教学内容,自编教学讲义。我们将总项目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小项目,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小的项目之中,每一个小项目中都包含着新、旧知识点。学生接到项目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们想要知道的知识点,此时再讲授新知识,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生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采用多层次、多角度考核方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也势必带来考核方式的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很难对项目教学法进行有效的考核,因此,我们同时进行了考核方法的改革。对于知识点需要识记的特点,仍然保留常规的上机考试,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还采取阶段考核方法,让学生口述项目开发的思路及开发方法,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阶段任务完成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学生课堂学习、自主学习、知识综合运用及思考创新等能力的高低。最后的综合考核是以项目最后实现的效果及每个人完成工作量的情况、完成工作的质量及效率进行评分,并就评分结果进行小组讨论,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让学生反思他们在实践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是否有效。
通过在网站综合实训课程所进行的尝试性教改,我从重视研究“教法”,转向了重视研究学生的“学法”。通过实施新的教学模式以及转变新的教学方法,更多的学生有了改变,从以前的不愿意问问题,变成追着老师问问题,从不愿意学,到愿意学。这在以前是没有的,通过实践课程教学的改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知识与实践互相转换的喜悦,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0.实训课程教学方法 篇十
2.2 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VBSE 综合版实训课程实践教学设计体系的目的在于模拟实际场景,会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使得实训课程的学习更加具象化,在这种具有真实性的模拟场景训练之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效率,既可以营造一个具有趣味性的轻松学习环境,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有效性,从而改善教学的效果。
2.3 提升教师的业务实践能力高校的教师一般都以理论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大多数教师都缺乏实训教学的能力,所以,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构中,教师起到的引导性作用不大。VBSE 综合版实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参考,使教师在进行实训课程的设计时有更多依据,还能够在进行实训课程设计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实践的能力。
11.实训课程教学方法 篇十一
基于该课程的特色,应在教学中采用边讲边练的一体化模式。以实训项目为教学单元,打破章节束缚,将各部分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为了完成一个项目任务抽取每个部分的不同知识点,加以组合,完成一个实训任务,这样学生就能清楚CorelDraw软件的基本使用,就能模仿性地做出自己的海报或宣传画,使学习过程变为一个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的过程。
一、实训任务设计原则
1.启发性
实训任务首先要满足教学要求,同时,实训课题也应突出启发性。教学案例本身既不是简单的实例演示,也不是纯理论性的内容叙述,而是两者的有机融合。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包含能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探究点。通过引导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的过程中自己去挖掘、体验、思考,总结出规律,提高技术素养。
2.典型性
所选择的实例要能充分地考虑理论知识点和操作技能等学习目标,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所选择和设计的教学实例要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真正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绘图工具用法、灵活变通的作用。
3.针对性
选择和设计的教学实例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兴趣和接受能力,这样学生就会学得兴致盎然,轻松愉快,教师的点拨也易明易懂,事半功倍。
二、实训教学过程
通过不同层次任务的设计和实施,从引导学生动手开始,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至激发学生自动学习,由浅入深,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其过程如图1所示。
1.基础实训
将软件工具的基本使用技巧做为基础实训的内容,设计出有代表性的实训题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要以模仿学习方式为主。例如,对一些比较简单或雷同的内容,实训的内容可以知识点为主,侧重每个独立工具的熟练运用。教师除了课前设计好教学思路外,在课堂组织过程中的引导应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控课堂的进度。
2.阶段实训
在学习一段时间的软件后,学生一般不再满足于完成依样画瓢的模仿任务,这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主题。如讲解交互式工具时,可设计“元旦招贴”“风景画”等主题,教师先提供初始设计稿,分析讲解这类主题一般采用的元素及可能用到的工具,然后学生用所掌握的工具从色彩、内容、构图上去完善这个作品。
3.主题实训
CorelDraw平面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客户,根据客户要求,完成具体的效果图。主题实训阶段就是要模拟真正的客户要求,完成项目创意与制作。比如将某些平面广告的设计交给学生去完成,以小组为单位,让各小组分别设计出不同效果、不同感觉的作品,对制作效果好的进行点评并打印装订。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又增强了竞争意识。最重要的是使学生真真切切地经历了从设计稿到成品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4.考核与评价
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远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对于CorelDraw课来说,一次上机测试也无法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水平。因此,应通过完整的项目,来测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避免抄袭,可以多设定一些项目题目,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搜集资料、构思、设计,统一在机房中用CorelDraw软件设计完成。这样可以考察学生软件掌握的熟练程度。最后的作品評定由师生共同完成,大家一起评选优秀作品,由设计者来讲解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与大家共同分享。
总之,CorelDraw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根据其课程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实践性,采用师生互动式等形式,可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趣味横生。而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在实训课题的设置中,处理好难点与重点、概念与应用、二维与三维、经典与现代的关系,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并采用趣味性,有特色的教学实例。这样一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12.实训课程教学方法 篇十二
一、高职院校实训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内高职院校的发展可谓良莠不齐, 不同学校实训课程教学水平存在很大差异。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评价主要依据是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及内涵》, 这两个评价标准可以较好地评价课堂教学, 但对实践教学环节及过程的评价明显不足。在实际教学中, 大部分学校存在实训课不集中、不规范、不到位, 教学环节显得零碎、零乱、不系统, 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低下, 整体效果不容乐观等问题, 从而造成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企业、社会的实际生产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技术方法的不断革新, 对学生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述现象越来越严重。综合归纳, 关于高职院校实训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 实训前———实训课程内容与实际脱节现象严重。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方向更注重就业岗位技能的培养, 所以实训课程应以传授实际操作技能为主要目的, 模拟实际工作岗位的真实情况与需求。而很多学校在实训项目内容的设定上, 与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存在严重脱节现象, 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很多学生不明白这项实训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所起到的作用, 有些实训环节学了之后根本派不上用场, 从而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还有一些学校资金短缺, 实训设备严重不足, 很难满足整个班级同时进行试训, 这样开展实训教学就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 使本来资金紧张的问题雪上加霜, 学校和教师不愿开展实训课程的教学。还有个别学校虽说教学仪器设备充足, 但因管理不善, 这些仪器设备不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从而影响到实训课程教学的开展。如何将实训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使各种实训设备物尽其用, 将是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养环节重要的课题。
2. 实训中———师资队伍跟不上。
大部分高职院校师资较为紧张, 有的学校生师比甚至高达 (70~80) :1, 个别专业甚至更高, 根本满足不了教育部有关生师比的规定。由于教师的课时任务重, 课堂教学压力比较大, 造成其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没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工作和熟悉实训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甚至一些教师实践操作技能不过关, 设备操作不熟练或不会操作某些设备, 造成实践教学无法开展, 学生对实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扎实。个别管理人员操作及维护技能不规范, 设备维护不能保障, 无法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 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不能及时解决, 严重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进行。因此, 如何提升教师的实训教学能力, 增强设备管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加强对每一位学生的培养和指导, 也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3. 实训后———考核目标不明确。
判断技能实训是否成功的依据是将学生在实训操作技能前和后掌握了什么进行比较, 这就需要考核。通过学习与考核, 学生不仅对某一专业技能包含的步骤有清楚、明确的认识, 而且还能对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做出及时的纠正。而现在的大多实训后, 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有什么用, 哪些是重点, 完成实训仅仅是为满足规定的要求, 为成绩而实训, 教师为了给出学生的评价成绩而评价。所以, 制定标准的实训考核标准和制度, 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严格、科学、客观的评价, 有助于推动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解决途径和方法
1. 从岗位需求出发, 选择多样性、实用性的实训项目,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岗位需求是检验实训项目价值的唯一标准, 那么真正有实际意义的实训项目则来自社会的实际岗位需求。而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有了兴趣, 教师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和就业单位对实训内容的认定最具客观性, 因此在实训项目设定过程中需要对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充分的社会调研, 并及时对毕业生进行回访, 使实训内容的设置具有高效性和针对性, 那么用人单位和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将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而且这种模式要逐渐形成一种长效反馈机制。此外, 针对部分学生自觉性不足、主动性差的情况, 需要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 设置灵活多样的实训项目, 增加趣味性来吸引学生,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推动实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例如, 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片段或短片, 组织学生参观水利工程现场, 通过老师和现场工作人员的讲解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 可以每年邀请往届的优秀毕业生来学院做报告。通过“现场说法”, 讲解水利工程专业知识的应用实例, 讲解动手操作的重要性, 来激励在校学生, 让他们切身体会到水利工程行业的美好前景和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兴趣提起来了, 自然就会对专业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就会认真学习专业课程, 在实训课程中努力提高动手能力。这就为接下来的实训课程的实施做好了铺垫。
2. 教师精讲、巡回指导。
要想真正上好实训课, 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精讲, 使学生牢固把握教学内容, 达到融会贯通。教师要在熟练掌握和运用教材的基础上, 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学习, 学习相关课程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要走出校门, 走向企业和工地, 走进其他高校, 学习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技术。在企业和工地要虚心向一线工作人员学习请教,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动手能力。有机会和条件的话, 可以选派教学骨干到其他发达国家去学习, 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当然,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良好的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布置实训任务时目标越明确、要求越具体越好。通过逐渐的讲解, 引导学生先怎么练后怎么练, 怎样练习才能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练习好这个技能有什么用途。指导老师的操作示范在实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先进行整体步骤的示范, 在示范过程中, 要对具体的操作步骤进行充分细致的精讲。在讲解过程中还需要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特别强调, 告诉学生如何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在教师进行精讲示范时, 也可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段, 提高实训教学的时效性, 激发学生动手的兴趣, 开阔其视野。教师巡回指导是协助学生完成实训任务, 促进学生技能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在实训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出现问题的具体情况, 采用集体指导和个别单独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按照单位实际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 优化实训考核体系。
判断技能实训效果的依据是学生在实训前后掌握了什么进行比较。通过考核, 可以使学生对某一专业技能的具体步骤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 而且对操作步骤出现的差错做出及时纠正, 可以使老师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实训结束后, 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实训日志》, 包括:实训题目、要求、实训过程等, 特别是实训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和遇到的实际问题, 能够及时进行良好的解决。填写《实训日志》时, 应改变以往单纯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方式,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 指导教师点评, 用人单位考评等方法,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这样, 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自己实训中的不足, 也为指导教师改进实训教学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不能只停留在对其专业技能的考核, 还应加强对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
三、结语
实训课的教学质量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项根本性任务, 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也是高职教育永恒的主题, 需要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在实训前要充分结合学生和用人单位实际情况来设置实训内容;实训过程中把握好每一个细节, 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实训的考核进行客观、科学的综合考量, 不断提升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 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摘要: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程, 要求学生把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 是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胜任工作要求的技术保障。全面提升实训课程教学质量是所有高职院校所面临的主要课题, 事关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笔者结合自身从事实训课程教学的亲身体会, 结合分析国内高职院校实训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实训前、实训中和实训后三个阶段出发,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以促进高职院校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现状,提升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红丁.高职教育实践课教学质量评价途径探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3, 15 (1) :13-16.
[2]黄文华, 王雷.高职实践教学与考核设计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5) :16-17.
[3]杜文丽, 赵静, 杨旺等.高职实训考核评价体系初探[J].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12, (9) :103-104.
[4]郗宏伟, 石反修, 郭敬会.如何提高高职技能实训课教学质量[J].文教资料, 2008, (5) :173-174.
【实训课程教学方法】推荐阅读:
《机加工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07-19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实践教学与实训探索08-22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标准08-19
课程实训总结06-16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07-15
新课程教学理论07-20
课程教学重点难点08-22
课程教学评价体系09-04
机械课程教学总结09-05
微课程在教学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