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转正答辩个人陈述

2025-01-10

工作转正答辩个人陈述(共10篇)(共10篇)

1.工作转正答辩个人陈述 篇一

员工转正答辩工作心得

转正答辩是公司试用期员工转正管理中设定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试用期员工转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试用期员工进行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新员工入职后满足转正条件的均可申请转正,经部门领导同意其申请后,便进入试用期员工转正答辩环节,答辩环节结束后由人事部开始走转正审批流程,审批流程结束则代表转正手续结束。

对这项工作的认识

正式接触人事工作将近一年,在这段时间里试用期员工转正成了我人事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每个月及时安排试用期员工的转正答辩事宜,截止目前共完成办理40余名新同事的转正,在办理这些转正事宜的过程中,我对这项工作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对公司各部门有了更多的了解。

一、这是一份有生命的工作

转正答辩和其他工作一样,就像每月的例行事务,有固定的工作流程,每个月都会有试用期员工需转正。将近一年的接触,我对这项工作的感觉是可以交流沟通,有生命的工作,相比其他工作而言,它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活力。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开始喜欢上了这项工作。首先,这份工作让我对公司业务,及各部门各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工作职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虽然不能说的很全面,但从试用期员工的述职中,我能大致了解到该员工(或该岗位)大致的工作内容,譬如,设计师,成本管理,以及项目公司的工程师岗位,招商以及文化公司的文化研究等岗位的工作内容,都是通过新员工的答辩述职中学习了解到的;其次,从员工的述职过程,我能看到他们身上的很多优点,同时也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身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他们工作的思维模式及对工作的专注度和执着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例如本月刚进行转正答辩的几位同事,投资副总李磊,招商经理洪强,信息专员张三,虽然部门岗位职责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不论什么工作什么岗位都需要自身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才能进步,同时他们对工作的热情积极主动,以及演讲口才都是值得我学习进步的地方。当然,能和公司新同事一起见证他们正式转正的时刻,本身就是一件很开心很幸运的事情。虽然是同样的例行事务,固定的流程手续,但每一次转正,无论是对试用期员工,部门,还是在场的每位同事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审视,一次坦诚的沟通,每次的转正都各具特色,他可以让每一个人从中收获各自所需的东西,所以我把它理解成一份有生命力的工作。

二、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了员工试用期的管理的重要性,一方面他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识别优秀的员工,作为招聘甄选环节的补充,另一个方面也可以帮助新员工尽快渡过磨合期,真正融入企业,产生期望中的高绩效。

刚开始我以为这只是一种形式,走过场,但经过几次转正答辩我很快地纠正了自己的想法,因为我切实体会到了转正答辩存在的意义,也懂得当时顾总对我说的公司传承的东西我们不能轻易去改变,除非你有更好地想法,否则他肯定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首先,这是一个比较正式的沟通机会,而且是作为转正的必经程序,所以员工都比较重视这次答辩会。通过回顾试用期期间几个月的工作,总结自己的得失,也会是一种显著的进步。部门领导也可借此机会,总结;其次,在这个场合,大家都比较坦诚,对做得好的地方予以肯定,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期望,新员工谈谈对公司对工作的感受,让人深受感染,这是一个团队氛围的体现,或许潜移默化中也是公司文化氛围的体现。例如,有同事在转正时说刚进公司,感觉公司的氛围特别友好,部门同事间关系也很融洽,也有一些同事提出公司的oa报销流程需要改进,需要加强公司文化建设等等建议,这些对公司的进步发展也是弥足珍贵的。

转正答辩情况小结

虽然试用期转正答辩会也许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决定一个员工是否会转正,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在试用期过程中以及答辩会前,我们都已经得出他是否该转正的结论,但即使是作为一个形式,也有它存在的必要性,那就是管理沟通的机会。这种沟通的机会也可以理解为它是公司的一个窗口,员工以及公司双方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出自己的要求,以求更好地完成工作。在进行转正答辩工作安排跟进的过程中,我做了一个大致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试用期员工平时的工作动向

在答辩中每个试用期员工都会对自己6个月的工作进行总体的回顾及总结,在他们述职的过程中能看出很多新员工到职后基本能适应各自岗位的工作,从答辩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公司的带教人及部门领导对新员工平时的工作都做了一定的要求,而且新员工入职后工作主要是和带教人接触,带教人和新员工平时的沟通也比较多。譬如,利坤项目部土建工程师的答辩中,能看出袁总平时与下级员工的沟通很多,而且要求很明确,从中也能看出领导对新员工的一个发展及培养方向。

二、对公司提出建议

在答辩的过程中,收集到了很多新员工提出的建议,总结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公司员工关系的管理,增强新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几乎有过半数的试用期员工提出了这项建议,因为新员工进来感受不到企业的核心价值,也没有感觉被浓厚的企业文化渲染,甚至有部分新员工在试用期答辩时还没弄清楚公司的组织架构及组成部分,这些很难加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部分同事也提出可以多组织公司的员工活动,这样不但可以增进不同部门间同事的了解,也可以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

2、适当丰富各部门各条线的专业培训资源。这也是每位新员工提出的建议,也许13年的学习年让公司形成了很好的学习氛围,各新员工都很热衷于学习,力求扩宽自己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在更好地做好工作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

3、公司oa流程的完善提升,这项意见也是很多员工在答辩时提到的,oa系统和每位部门员工的工作息息相关,在提建议的时候主要是认为oa系统的报销流程过于繁琐或复杂,不过这些在提出时,公司也尽可能地进行了调整,如公司之前实行的出差报销流程。当然其他还有涉及考勤,薪酬,激励等方面的意见。

我很认可这项工作,认为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当然,这也需要部门负责人(带教人)对此加以重视,因为这的确给员工及部门负责人(或带教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也给新员工提供了一个很好信息窗口,他们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论对错,都会有人做解答,如果部门负责人也带着走形式的心态,或许这项环节就不可能最大限度,个人认为如果转正答辩能和员工培训,以及员工晋升考核等方面结合,例如在现有的答辩审批表上增加一些答辩过程的打分项,以及记录答辩的一些重要内容,那转正答辩环节的重要性或许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更能引起公司同事的重视。当然,公司领导层对答辩环节总体还是较为重视,至少在答辩的过程中他们能给员工提出中肯的意见和要求。

以上是我近一年对转正答辩的愚见,也是对这项工作的一个小结,如有因个人能力局限导致见解不够全面或偏见,还请领导指点!谢谢!

人力资源部

闪闪

2.答辩陈述词 篇二

大家上午好!

我叫xxx,是06级美术学专业学生,师从xxx副教授,从事美术史论方向的学习研究。我的论文题目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形式特征研究》,本篇论文是在xxx的指导完成的。在此,我非常感谢他一直以来对我的精心指导,同时也对各位评审委员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对我这篇论文的审阅和答辩表示不胜感激。下面请允许我就本篇论文的选题缘由、目的,资料收集准备工作以及文章结构向各位评委做以简要地介绍说明。

一、选题缘由、目的本文的选题源自于一年级时偶尔一次的和张老师闲聊我的老家河南的民间美术生存状况德谈话时涉及到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由那时起使我对朱仙镇木版年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朱仙镇木版年画曾在冯骥才的文章中被诩之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甚至和桃花坞、杨柳青、潍坊一起被人称之为中国四大主要年画种类。

但是在我随后的实地调查和文字资料收集中发现,由于自身自闭性传承方式的原因以及人们对民间美术的漠视,它的影响很难和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三地的年画相比肩。目前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专题研究不多见,即使有介绍也多散见于民间艺术史、版画史和文化志书中的短小篇幅中。即使有诸如王树村、沈泓个别学者对其进行整理,亦不过是以游记散文的文体从文化学的角度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以及艺术风格进行简单的介绍和泛泛的触及。在我以为家乡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就像一颗被风尘蒙蔽的珠宝被“闲抛闲置野藤中”乏人问及。

基于此,全面地考量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生时期、发展、以及各个时期的演变,着重论述其在题材内容,体裁形式和表现色彩等风格特征上独具的艺术特色,成了我的主张和责任,本文并以此为纲,展开论述。

二、资料收集准备工作

2008年上半年选定题目后,为了完成论文,本人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拟定提纲,调研,写开题报告初稿、定稿,毕业论文初稿、修改等一系列程序,于4月正式定稿.三、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本选题将集中在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起源到当代这一时间跨度,以时期的发展为线索重点讨论了朱仙镇年画在历史上的发展状况以及的独特价值。在研究中将重点通过比较论证朱仙镇木版年画在题材内容,体裁形式和表现色彩等风格特征上独具的艺术特色。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约有35000字。

第一部分是引言。本部分着重记述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研究主旨方向思路和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缘起与发展。着重记述了朱仙镇年画的几种不同的起源说,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就它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进行了逐一说明。尤其是就建国头十七年的新年画运动中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状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和说明。

第三部分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题材分类和文化意蕴。本部分我试图将该年画的题材内容和中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和敬仰神灵的民族精神和情感结合起来进行分类表述。找寻影响、导致尚神,忠勇精神的原因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形式特征。这是全文的重要部分也是我着力进行研究论证的一个主要的部分,在本部分中我就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构图、造型、装饰效果、象征意味、色彩运用进行了逐一论证和说明。主要包括:

1、构图包满以满为美:

2、造型夸张以壮为美

3、装饰性强效果浓郁:

4、不重透视平铺构图。

5、象征、雨衣、谐音表现手法表达美好愿望,6、书画一体点明主体:

7、独特的色彩运用。在行文中,我还试图就朱仙镇木版年

画的上述形式上呈现的特征和四川的棉竹年画进行比较,以加强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并在文后的附图中将收集的两地的年画图片进行并置作为辅助证明的论据。在独特的色彩运用一章节中,还试图将朱仙镇木版年画色彩使用和传统的五色观念结合起来进行探究,找寻画面中每种色彩后面隐含、历史的文化印记。

第五部分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简要地就它的制作工艺、流程做以说明。第六部分是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的思考。本部分主要是考量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简要地提出了应当如何保护、传承、发展我国的民间美术的自己的粗浅的观点。

通过本次论文写作,我自以为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才识疏浅,因此尽管我已经尽到最大努力,论文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在许多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当之处,对一些概念的认知还是比较模糊,这与老师的期望还相去甚远,许多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辩机会,万分肯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本人将虚心接受,从而不断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3.答辩陈述词 篇三

当前见义不为公德失范现象的研究是当今公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要求。针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典型的、影响恶劣的见危不帮,见义不为的现象,对此类现象的研究,目的是在于探讨解决当今见义不为公德失范现象的有效途径,提高我们公民的公德意识,做到公德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土壤,让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优秀品质得以继承和发扬。

在结构框架上,本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社会公德的简单概述,以小悦悦等类似事件为切入点看“见义不为,见危不救的公德失范现象。分析出公民在见义勇为这一部分的公德失范问题主要表现在爱心淡化,正义感流失、责任意识浅薄、知与行的脱节现象严重。第二部分从教育、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多元化、媒体及舆论导向的不准确性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等因素对见义不为的公德失范现象的原因进行剖析。第三部分介绍了解决见义不为的社会公德失范现象的对策,主要从培养公民公德意识,倡导社会公平理念,抓好特殊人群,完善保障制度等方面来维护我们的社会公德。

4.论文答辩陈述(原创) 篇四

你们好!我叫***,来自经管学院07财务管理班。我所撰写的论文题目是:《应付职工薪酬有关业务会计处理探讨——以应付职工薪酬的发放为例》。我的指导老师是**老师,从最初的拟定题纲、完成初稿,进行修改,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陈老师精心细致的指导,在这里,请允许我向他说一声:谢谢您不厌其烦地回答我这爱问问题的人,谢谢!同时也对各位评委老师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对我这篇论文的审阅和答辩表示不胜感激。下面请允许我就本篇论文的选题缘由、目的,资料收集准备工作以及文章结构向各位评委做以简要地介绍说明。

首先是选题的缘由、目的。

我一直觉得现代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成本是公司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利益、关系到职工的工作态度还关系到公司是否可持续良好的发展。因此,职工薪酬在公司生产经营中起着重要作用,职工薪酬的核算和会计制度的完善与否对企业和职工也产生重要影响。

2006 年2 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其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了修改,使其内容更贴合实际需要,它界定了完整的企业人工成本的概念和范围,将非货币性福利作为职工薪酬,强调辞退福利按照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进行处理,但是从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到《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更多的都是关注辞退福利以及非货币性福利的确认与计量,并未对应付职工薪酬的发放做出较详尽规范的会计处理说明,导致许多财务会计的书籍也未作讲解一带而过,或者出现不同的做法,或者出现错误。这这对完善企业发放给职工薪酬的制度, 对于企业以及企业的职工都有着重要影响。

所以我希望能根据新企业会计制度的变化,以应付职工薪酬的发放为例对应付职工薪酬有关业务会计处理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建议。

接着是资料收集准备工作。

由于初次写稿,什么都不懂,找了一大堆关于如何写论文的资料,按着题目,初列了简单的提纲,就向陈老师询问意见。后来发现,按自己所写的提纲来写论文实在是太抽象了,完全就像出书一样,向陈老师询问了意见,知道写论文一般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格式撰写之后,又回到图书馆重新找

资料。初稿写的是一塌糊涂,因为我以企业以自产产品为非货币性福利为例,写得特别的初浅,就像我上面所说的,从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到《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它们更多的是关注辞退福利以及非货币性福利的确认与计量,就是书本上所写的,现在来说已经相对完美了,我再写就没意思了,于是我换了探讨的对象。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书都并未对应付职工薪酬的发放做出较详尽规范的会计处理说明,导致许多财务会计的书籍也未作讲解一带而过,或者出现不同的做法,或者出现错误。问题的存在让我感觉思路非常清晰,再次写稿速度更加快。

最后是文章的结构。

通过本次论文写作,我自以为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才识疏浅,因此尽管我已经尽到最大努力,论文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在许多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当之处,对一些概念的认知还是比较模糊,这与老师的期望还相去甚远,许多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辩机会,万分肯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本人将虚心接受,从而不断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5.答辩陈述材料1 篇五

陈述材料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会

二〇一〇年五月

各位评委、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能够代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会来参加本次优秀学生会答辩。在这里,我们将把我院学生会近一年的工作成果展示给大家,希望借此机会能增强与各兄弟院系的交流学习。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是同学灵魂的镜子,是同学在人生征途跋涉的目标

我院学生会始终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目标,团结进取、求实创新、与时俱进,带领广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抓住素质教育主线,加大思想教育力度,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巩固中求提高,于创新中求发展,为学院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组织建设以及学院制度管理

我院学生会本着“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加强管理,服务学生”的原则,内部实行部门分管制,由主席团分管相应部门,分工明确又紧密合作,形成了一个既有张力又有活力的团体。

我们都一直秉承着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汇报,事后有总结的原则。小到每次活动,大到一年工作,我们都认真做好从计划到总结的每步工作,并力求在每次计划中发挥新意,每次总结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不断进步。

二、院系特色工作

为加强我院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我院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工作

我院软件开发部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原则一直在平凡中缔造者卓越,自2008年12月成立至今他从一个兴趣小组发展成为一支专业性开发团队并先后承接并独立完成了大学组织部“专家管理系统”,大学学工部网站,以及我院“毕业生选题系统”、“机房预约管理系统”等,得到了校院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其次软件开发部还定期开展网页设计等各项技能培训班,该培训班已累计培训千余人次,为后备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009年院团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承接了 “石大沙漠驼铃BBS”的建设,现如今它已发展成为“爱石大(I Star)新媒体文化发展中心”,并先后开设了沙漠驼铃论坛、爱石大咨询网、爱视宽屏、爱购商城等,为石大学子提供了集交流、娱乐为一体的网络新平台。一路上道路虽然也颠簸,但是我们一直充满期许努力的前行者。

为了适应时代在发展,结合自身特色我院学生会引进学生工作办公系统。他很好解决了我们学生宿舍在南区,学生会例会办公室在中区的路途遥远问题,为我们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在军训期间我院学生会还给生日在九月份的同学集体过一个生日。送去我们的祝福和关心,让同学们在军训最苦、最累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为了通过竞赛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技能,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和热爱,我院举办了无人监考四级模拟考试。以及“网页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等,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最后在特色工作中还要提到我院计算机应用服务队,从2009年5月成立至今,已经义务的为在校师生提供电脑维护、系统安装等计算机应用服务1000余次。我院勤工部志愿者服务队与孤儿院,敬老

院建立了长期的帮扶工作,不定期的进行志愿服务,这充分展示了我院学生的青春风采和优秀品质。

四、院系精品活动

2010年10月24日,由我院与生命科学学院共同打造的“8090,我有我young”迎新晚会在北区大会堂拉开了序幕,这是继08年与生命学院合作迎新晚会后的又一大迎新巨作,本台晚会投入了两个学院老师和学生的心血和汗水,开辟了不同学院合作举办迎新晚会的先河,整台晚会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欢声和笑语,更有震撼和温馨。

而且我院学生会于青年计算机爱好者协会共同举办了“石河子大学第四届电脑组装大赛”,这很好的发挥我院特色,加强我院学生会与社团的合作,此次活动中涌现了一大批爱好计算机的同学,同时也促进了本院同学与外院同学的交流、学习。

我院院学生会体育部还举办了“迎新生篮球赛”、“信息杯足球赛”、“师生情”拔河比赛、“迎校运”运动员选拔赛等体育赛事,在三月我院女生部举办了“绚烂季节,花样年华”女生节系列活动,虽然我愿女生不及其他学院多,但是活动不乏精彩,而且很多男同学还准备了意外惊喜。这让整个活动充斥着喜悦。

为了给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的生活环境,近一步加强信息学院宿舍精神文明建设,宿教中心和女生部联合举办“SHOW我家园“宿舍创新设计大赛,此次大赛立足宿舍文化,挖掘文化内涵,通过美化宿舍营造了和谐的宿舍文化氛围,增强了团队合作和寝室成员之间的凝聚力,改善了我院的宿舍文化。

五、结语 :

《楚辞》有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奉承的正是这种探索的精神,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力争在活动中求

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

6.毕业论文答辩陈述 篇六

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叫徐帅强,是07级汉本班学生,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浅析语言符号和网络表情符号二者之间的关系》。本论文是在王晨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感谢,同时还要由衷的感谢语文教研室的老师,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针对论文的问题向老师们请教,并得到细心的指导。最后,向今天不辞辛苦参加我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对四年来向教育、培养过我的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

下面我将对我的学位论文的基本内容做: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篇论文进行简要的陈述:基本思路、结构、主要观点、主要内容、所做的研究,最后谈谈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一、首先,论文的基本思路结构

20世纪末互联网的诞生,促使人类生活产生了又一次深刻的革命。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网络生活成为继现实生活之外的一种新生活。在这种生存方式中,一种由符号拼凑杂糅使用的网络表情应运而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沟通,“网络表情”开始具有深层意义。结合符号的特点,联系语言符号和网络表情符号的特点、关系进行收集材料、研究,在梳理语言符号与网络表情符号相互影响的关系,探讨二者结合的可能性,进而构建语言符号学的合理框架,创建语言符号学,是语言学和符号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探讨最佳的人际交流方式的需求。

二、本文共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符号的特征和分类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语言符号的特征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网络变轻符号的特征

第四部分在前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三、主要观点:

符号的分类:符号必须是物质的,必须传递一种本质上不同于载体本身的信息,必须传递一种社会信息;分为1、征兆符号,2、象征符号,3、信号符号,4、语言符号,5、替代符号语言符号的特征:任意性、稳固性、渐变性、线条型、系统性、生成性

网络表情符号的特征:创新性、随意性、局限性、娱乐性、形象性

对比结果:二者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四、主要内容:

符号作为一种本质上不同于载体本身的信息,传递着一定量的信息。在生活中,语言作为人类日常交际常用的符号之一已经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成为现在专家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为语言的传播和发展打下了理论基础。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语言符号在交流的同时,替代符号也日益增多。替代符号正在一步步的辅助语言符号在增进人们的交流和沟通。网络表情符号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对符号、语言符号和网络表情符号的概念介绍、实例佐证、特点对比,经探讨,来寻找二者之间的异同,探讨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和符号学的发展趋向。

1、网络表情符号作为新兴的事物发展较快,“稳固性”不及语言符号,它还在万千的网民中不断地创造和发展着,发展速度快,方兴未艾。二者虽有渐变性,但是在社会交流特别是网络交流中,语言符号较为稳定。

2、依托媒介不同。

3、在网络聊天网络表情符号更加方便快捷。

4、网络表情符号更加幽默有趣。

5、网络表情符号花样时尚。

2、不足表现在:

1、表意不全。

2、解读困难。

3、限制受众。

综合上述,语言符号和网络表情符号在人际交流过程中相互依托、相互配合,共同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弥补不足,以达到更好的交流目的。网络表情符号的快速发展对语言符号是个促进作用,它使人们的交流更加生动化、娱乐化、简洁化。网络表情符号的流行是网络聊天发展的必然。为此我们不能忽略非文字语言的辅助作用,重视网络时代人们在追求快速交流的同时对直观视觉的重视、幽默诙谐的心理和时尚文化的追捧。但是其不足之处仍需注意不能不分时间、场合、对象胡乱使用,否则,其高效的信息传播作用适得其反。

五、最后一点,想说说论文存在的一些不足。

第一,搜集材料的问题;虽然学习的是汉语言文学,网路标枪符号再在发展,但由于近年来研究热点的转移,国内学者对其研究较少,资料收集比较困难,再加上本人理论层次不够。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大段引用原文的现象,独创性评论较少,今后我将继续努力。

第二,论文的价值不是很高。论文对有些问题没有深入展开探讨,与导师期望达到的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

虽然自己翻阅了许多资料、进行了不懈努力,但由于水平有限、时间性仓促,其中观点尚不成熟、不系统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导师批评指正。

7.论文答辩自我陈述报告 篇七

首先,向各位评委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我衷心的感谢。接下来,我将对本论文的设计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做一汇报。

一、选题缘由。我的论文题目是《论人生>对我国社会转型期文学创作的现实意义》。

选择本课题作为我论文的写作题材的原因如下:

选择路遥,选择路遥的《人生》,来源于笔者对路遥的兴趣和对《人生》的反复阅读,更是出于对当前现实文坛混乱局面的一种反思。当下的文学和文坛某些以“新”和“后”为标榜的新锐文人那里,盲目狂热迷恋的是所谓的“精英”“新贵”的倩影和“帝王将相”的亡灵,各种“私人写作”、“美女写作”和“下半身写作”充斥文坛,下层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似乎已经被有意地排除出了文学关注的视野。很少见到路遥那样对农民等弱势群体的深切同情、深刻理解和扶持提升。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面对并解决实际问题主观上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和困难。在各种社会问题令人堪忧的今天,路遥的创作对于我国当前文学和社会都彰显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路遥为什么会是以及怎么成为了我国文学上民间立场与弱势群体的真正代言人,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二、论文的结构和内容。本文共分成五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路遥的生平与创作;

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路遥作品的主题关键词:苦难与抗争;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人生》的主题思想;

第四部分是对主要人物高加林和刘巧珍进行了分析;

第五部分是重点和创新点,根据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特点,探讨路遥的《人生》对我国文学创作的现实意义。

三、论文的创新点和意义。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把对《人生》的研究放在社会转型期中,探讨《人生》对我国社会转型期中的文学创作的现实意义。路遥小说中苍凉厚重的悲剧氛围,以及作家再现生活的史诗品格,为我们提供了探究路遥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悲剧的艺术价值、审美取向新的可能性。《人生》着力剖析新旧交错时期城乡交叉地带农村的诸多现实关系以及正在积聚着的某种变革的不可避免的必然趋势,和我国正处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样的。在路遥小说中体现出来的既热爱土地又强烈深厚的城市情结,是作家内心矛盾和惶惑的真实体现。用各种方法奔向城市投向城市文明生活的小说主人公的内心无疑是很矛盾的:热爱土地,又竭力从土地上挣扎出去,奔向城市文明,但又忘却不了生养自己的故土。于是就产生了思想与行为不一致的现象,这种不一致更反映了作者矛盾复杂的心态。通过对这一角度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唤醒社会对弱势群体关注关爱的人道意识,渴盼文学作家能够永葆普通劳动者的感觉,客观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情和困难的同时并认真加以解决,关注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和谐。同时期盼文学创作贴近社会生活,取材于生活并再现生活面貌,促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但由于个人能力不足,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在许多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老师的期望还有差距,许多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辩机会,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使我能进一步深入学习。

8.教育硕士论文答辩陈述 篇八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是13学科教学专业的,我的指导老师是???老师。我的论文题目是《?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下面我主要从课题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理论研究、实践研究、研究结论四个方面向各位老师做一汇报。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问题提出:问题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的要素,从简单的价格计算到复杂的活动,每一方面都需要进行问题解决。斯滕伯格的一项研究发现,无论是普通人或专家,都认为问题解决能力是反映一个人智力高低或聪明与否的重要方面。再次问题解决是衡量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强调,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说有关问题解决的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对于怎样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但仍然存在问题解决难教难学的阴影。因此本论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设计与实践。具体目如下:

1、对问题进行分类,依据乔森纳的分类,将问题分为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所谓良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一个问题已知条件明确清楚,答案也标准唯一。劣构问题恰恰相反,已知条件不明确,答案也不唯一。探讨这两类问题的解决过程,并设计问题解决教学设计。

2、对问题解决教学策略进行整理归纳,给教师提供参考。

3、研制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设计案例,通过教学实践,探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的方法有效性。

主要采用这三种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教育实验法。问题解决教学理论基础体现在论文中的第二章节,这一章主要是理清了问题、问题解决的概念,探析了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过程,用了三个理论来支撑问题解决教学设计,为后面的章节做了理论上的铺垫。

二、理论研究

主要是体现在论文中的第三章,集中笔墨分析了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环节:明确教学目标、分析学习任务、教学过程设计、选择教学策略、评价学习结果。其中教学过程设计环节具体分析了这两类问题的求解过程,可以看出这两类问题的心理机制有所不同。

又根据问题分类分为良构问题教学设计和劣构问题教学设计。

选择教学策略环节整理了教师“教”的策略和学生“学”的策略,以供教师参考。教师“教”的策略这里列举了概念图策略、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策略和启发式探索策略,可用于教学。学生“学”的策略有目的-手段分析,猜测验证、画图、列表等等。

三、实践研究

根据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教学设计研制了两个教学设计实例,良构问题选取的是人教版上册四年级《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劣构问题选取的是《沏茶问题》,并且进行了教学实践,采用对照班和实验班,最后进行了效果分析,但由于实践的时间较短,学生在数学测验的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提高,但是学生在学习信心、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以及自我评价有一定的提高。

四、研究结论

9.毕业论文答辩陈述报告 篇九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以及上学期和本学期,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终于可以在今天进行答辩,接受各位老师对我的指导和考核,感谢物理系给了我这样一个求学进取的机会。

我们小组由我和尚勒定同学组成,我们的毕业设计是《高一物理上册课件制作》,指导老师是张宏伟老师。

为完成这个设计,我们在大四上学期就开始自学使用flash软件,在毕业设计的选题确定后,我们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合作,在这其中,我们的设计得到了张宏伟老师的精心辅导,他不厌其烦的到我们宿舍,帮助我们制定总体的设计思路,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指导我们注意具体的细节问题,然后修改和定稿。我想我们专业知识浅薄,软件制作方面的能力也还处于初级阶段,可能不会令老师们完全满意。但不管结果如何,我都真诚地感谢张老师,感谢在座的各位评委老师。

选择这个题目作为我的毕业论文,一方面是因为我喜欢看池莉的小说。她小说中的许多普通市民形象,似乎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像《太阳出世》中的赵胜天,《烦恼人生》中的印家厚,我感觉自己所经历的很多生活情节与他们一样----生活着、烦恼着、又在拼命的努力着。她的多数小说描述的就是这种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哲理。另一方面,评论池莉小说的很多著述中,虽然屡屡提到她的市民意识,但我没看到过专门论述这个问题的文章。而且还有不少专家高屋建瓴地提出反面意见,不赞同她的市民情结。因而我想通过这篇论文谈谈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即便文辞浅陋,也算是我读了池莉作品的一种感受吧。

我在这篇论文中,主要采用了内容分析的写作手法,分四个方面论其展现出的市民情结。每个方面先简要概述观点,再举其作品印证,然后再综合论述,阐明自己的看法。内容概括如下:

池莉的小说大多取材于百姓的日常生活,呈现生活的本真状态。纵观池莉小说,可以感觉到她总是站在市民的立场上看待一切和评价一切,有着浓厚的市民情结。其市民情结从小说的选材上表现出来;从小说的人物形象中反映出来;从知识分子与市民的对比描写过程中突现出来;从叙写人生的烦恼中展示出来。池莉的市民情结与她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细腻的情感是分不开的,她面对生活、面对平凡的民众,讲述自己心中的市井琐事,感动着许许多多普通市民。池莉不愧为一个伟大的市民作家!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池莉的许多优点,也将是其局限性所在。作为普通大众的一员,我爱戴池莉,也衷心期盼她能超越自我、推陈出新,创作出更有力更大气的作品。我觉得自己专项论述池莉的市民情结,应该是一种创新。只是因为绠短汲深、谋大而智小,故不能尽意,还有许多的地方需要努力的改进,希望各位老师能给我以殷切地指导。

10.论文答辩陈述 篇十

提升练习价值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开放性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本报告从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课题研究的理论目标和实践目标,实施计划,实施过程和方法,主要研究成果、结论和反思等八个方面对本次教学改革实验的情况进行详细得总结。重点是如何进行练习题的开放性设计

关键词: 练习开放性 能力

一、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丰收离不开播种和耕耘,尤其是后来辛勤的耕耘。同样学好数学,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大量的重复的练习,枯燥无味的习题,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造成了学生对数学产生厌烦情绪,阻碍了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而且传统的数学练习设计讲究答案的唯一性,虽说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和批改,但是这样的练习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思维创造的发展没有帮助。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程式化,解决问题单一化,没有半点创新意识。所以练习一定要注重开放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比较理解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知识。而数学练习中的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所以练习刻意减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练习的开放性,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开阔,更灵活。本课题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的:从整体出发,把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设计练习,让学生在开放练习中获得成功与喜悦,自主发展。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通过练习获得反馈信息,检验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使学生体验做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通过练习促进学生思维、品格、身心等智力和非智力的发展;通过练习,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题有关的概念

1、开放性练习

开放,即解除禁令、封锁、限制。

说到开放,我们就会想到伟人邓小平。因为他提出的改革开放不仅搞活了我国的经济,而且搞活了中国人的头脑。并且,伟人还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为来”的伟大口号。

所谓开放性练习其实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性的问题而言。其特征是一般没有现成的算法与确定的答案,要求解题者去假设、猜想、验证,并要求解题者善于联想、敢于创新、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能使思维辐射到与问题相关的一些知识点上。因其特点,使开放性练习情节更加生动活泼、富于生活信息、富有挑战意味,更能激起儿童潜在的好奇心与好胜心。另外,其灵活、开放、求异的特色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打破思维定势,寻找非常规解题途径。

2、综合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我们认为:综合能力包括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研究实施的原则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从学生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新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巩固和转化、运用与迁移,都与练习有着密切的联系。

1、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指出:知识既不是人天生的,也不是客观存在于外界的,而是认识主体(即人)在认识过程中,与认识客体(世界万物、真理等)交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同化与顺应的平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新知识、新经验与旧的知识经验不断地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人的认知结构。对学生而言,他们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地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而是在以往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中,已经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可分为两个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潜在的发展水平,而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的空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域。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告诉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让学生的学习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即练习设计与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适应,然后利用教学激发学生的发展动机,使学生超越这个最近发展区,能独立思考与探究,培养创新意识。

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他认为好的教师不是让学生去记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自动、自得的独立学习能力。而练习中的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切合学生思想认识的开放性题目,对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4、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学生观是一种积极地学生观。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特点与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能特点、学习方法与发展的可造就人才。适当的教育与训练将使每一个儿童的智能发挥到更高水平。所以在全面开发每个人大脑里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景,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激发每个人的潜在智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

(二)课题研究实施的原则 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课题论证、课题分解、研讨交流、课题实施、经验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初步阶段的目的。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实施以下几方面原则:

(1)基础性原则。加强数学基础教学,强化基本功练习,为实验研究的进一步推进提供见识的基础。

(2)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起组织、引导、合作的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研究过程。

(3)合作性原则。是学生认识到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探讨式交流”也好,“互补式交流”也好,“反驳式交流”也好,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合作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

(4)循序性原则。尊重实际情况,正确面对学生个体的差异,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在课题方案实施过程中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不急不躁、耐心引导。

(5)开放性原则。从选择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坚持开放性原则,拓展学生思维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发挥的可能性。

(6)实践性原则。尽可能得为学生提供数学时间活动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实践出真知”的内涵,在探讨和交流中,提高学习能力,丰富学生学习的情感。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1、理论目标 深入学习研究学习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练习设计的有关理论等,从中找出一些内容,继承并加以丰富和完善,在理论上研究开放性练习设计教学提供必要的理论借鉴。

2、实践目标

运用知识结构来同化新知识,实现知识迁移,促进知识系统化,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通过不同解题方法的比较,找出最佳解题方法,提高思维的敏捷性;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总之,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练习的开放性。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懂得开放性教学观念的转变是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数学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练习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

3、课题研究的内容

按照系统论的方法,从数学整体出发来设计和安排学生的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的分析,比较,通过不断地同化与顺应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在新知识的重点与难点上。重点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掌握,教学中的难点内容也常常是学生的弱点。针对性地设计能突破难点重点的习题,有利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促进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

其次在综合课练习上的互逆关系上。有许多习题之间有互逆的特点,比较它们的解题思路,明确它们之间的互相联系,可以使各个零碎的知识串成线,串成网,串成网与形,从而构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再就是知识的形似质疑上。新概念形成后,将相似、相近,易混易淆的,形式上相同而实质不同的知识进行练习,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具体包括式题、文字题、应用题和综合性的练习开放。

五、课题研究方法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开放式研究”是在校分管领导支持,由三位数学教师组成实验课题组实施的。课题组每个成员负责两个平行班的实验。在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学习教育学,现代教育理论,数学新课程标准等一些相关知识,供学习和研究借鉴。

2、行动研究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就是创造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针对实际的教学活动或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弊端,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案,用以指导教育活动,同时依据研究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充实和修正、完善计划或方案,不断提出新的目标。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活生生的课堂。

3、实验法:针对问题的直观性和能见性,让学生通过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开阔学生的思维开拓性与延展性,从而主导课堂教学秩序与教学气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4、观察法和调查法: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最普遍的方法,是本课题研究搜集资料的基本途径;调查法是一种间接的观察,通过有目的的调查,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总结经验法:认真撰写阶段性报告,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整研究步伐。最后以总结形式完成课题研究(即结题报告)。

六、课题的研究过程 第一部分:课题实施计划

(一)准备阶段(时间2005年5至2005年10)

1、成立课题研究实验小组,组织成员进行研究实验;

2、制定实验实施方案,并报请上级部门批准。

3、自学和集体理论学习相结合,提升理论素质。

(二)课题研究实施阶段(时间2005年11至2008年12)

1、制定年度阶段性计划

2、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及时收集学生的作业,并分类整理

4、进行校内课交流,选出典型教案和案例

5、不断总结,写出阶段性总结或论文

(三)实验成果的总结和验收阶段(时间2009年1至2009年10)汇总实验过程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论文,典型教案和案例分析,调查问卷及其学生的学习成果等,等待有关部门进行验收。

第二部分:课题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

1、课题揭题

2005年10月举办了由我校罗校长主持召开,市教科委领导亲临指导,课题组主持人参加的课题揭题会议。会议上明确了课题的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并预期了研究成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使学生体验做数学的乐趣,自觉开动脑筋,挖掘题目的开放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教师开拓新的教学领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理论研讨会

2005年11月组织了课题组成员召开理论研讨会。首先,课题负责人翟鸿珍讲解了“练习设计的开放性”有关知识,介绍了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其次,与会人员对理论、方案和计划进行了充分研讨,通过研讨,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明确了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3、其他准备工作

在此间,实验教师按照课题的基本要求对所教内容进行备课,并写出了阶段性计划和教案。

(二)课题实施阶段

2005年11至2008年12是课题实施阶段。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制定各个阶段性计划和总结;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进行校内课交流;积累理论材料与学生开放性作业。

自课题确立之日起,我们就成立了课题组。针对课题,我们首先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学习。如《走进新课程》、《小学数学的开放性策略运用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师》、《当代教育新理念》等,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明确课题进行研究的理论指导。学习时采用集体学和自学相结合,定时学和随机学相结合的方法。形式上丰富些,注重实效,使理论学习与工作时间紧密相结合,为自己的实践和总结奠定理论基础。

其次,在2005年至2008年年间,我们多次邀请市教研室、市教科所有关的教研员、教学研究专家来我校进行听课、评课,对我们的教学进行指导。专家们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还多次邀请他们来我校就教学实验的有关问题进行座谈,对实验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理论上的进一步指导。

再次,在实验过程中,学校课题领导小组也定期组织课题组的实验教师分析阶段实验的进行情况,在不断总结前一阶段实验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后一阶段实验的程序和方法,把阶段性实验成果不断地上升为理论。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有了较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学习气氛变得浓厚了,综合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从课堂教学中突破,不断探索开放性练习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兴趣,巩固基础知识的掌握。结合“练习的开放性设计”的课题研究,我们在教研组听课时,将听课的重点放在看教师是否挖掘练习中的资源,一堂课练习的内容、形式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在解题过程中是否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研究专题要渗透随堂课教学教和研相结合,把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并以研究的专题性作为衡量随堂课的重要标准。坚持跟踪听课、评课,重点解决一二个问题;坚持相互听课、评课,课后互相交流、探讨,这不仅可以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而且还可增进教师间的友谊和理解。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教师们撰写了与课题有关的研究论文数篇,理论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三)实验总结阶段:

2009年1月起,实验进入了总结阶段。在市教科委有关领导的指导下,各位实验教师对各自的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材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比如大量的学生的开放作业,老师们的理论笔记和有关论文和材料等,由主持人翟鸿珍撰写完成了《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开放性研究》的实验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与分析

通过几年的课堂研究与实验,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体验到了做数学的乐趣,能自觉开动脑筋,挖掘题目的开放性,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教师开拓了新的教学领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探索了如何发挥开放练习的功能,提高练习的效率

开放练习的教学功能:开放练习设计不是出难题,而是在促使学生对数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律、性质的进一步理解、掌握、巩固和应用的基础上,促使学生的学习技巧。

开放练习的教育功能:教师利用具体生动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编写练习题,可以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学科学、爱科学的态度,解题的策略、练习的效率等方面,受到教育和启迪。

开放练习的发展功能:练习设计发展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发展学生对解法不是唯一或答案也不是唯一的,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数学才能等。

开放练习的艺术性功能:教师设计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具有一定趣味的练习,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体验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兴趣,达到为“乐练”的境界。

(二)探索了开放练习题的特征

1、多样性 :主要指开放练习题的条件性开放性、策略性开放性、结论性、综合性开放性等。下面会叙述,不再重复。

2、层次性 :由于开放题答案的不唯一性或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在解答开放题时,有些答案可能容易被得到,有些却难以找到;有些规律可能容易被发现,有些则不是。在寻找开放题答案的过程中,不是盲目地瞎凑,找到一个算一个,而是试图寻找规律,有序地考虑问题,能尽可能地避免答案不重复、不遗漏,如此等等。这些属性都体现了开放题的多层次性。由于它的多层次性,可能会出现两个学生都能做出某个开放题的情况,但做出的答案多少,以及考虑问题是否有序则有所不同。因此开放题更能反映学生的思维水平,体现出不同的层次。

3、探索性:人们在解决开放题时,由于遇到多种答案,因此会比较自觉地产生“能不能把答案都写出来?写出所有的答案有什么规律?”这样一种探索心理。引起这种探索心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开放题具有探索性这一特征。开放题的这种特征,有利于深入研究数学问题,有利于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4、发散性:在求解过程中往往可以引出新的问题,或将问题加以推广,找出更一般、更有概括性的结论。

5、发展性:能激起多数学生的好奇性,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解答过程,而不管他是属于何种程度和水平。

(三)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了教师的教材观的转变 高尔基曾说过:“要想在世界上不虚度一生,那就是要学习一辈子”。面对新课程改革,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需要教师关注个性差异,允许每个学生自由地发展与个性充分地张扬。对待学生不能象“割韭菜似的一刀切”,而是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善于用欣喜的目光去发现去培养有独特个性,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四)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1)增强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练习中,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信息与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对生活中信息地收集与处理,把信息转化成数学问题,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整个过程中,数学问题也将随着提供信息的不同而灵活变化,正是这一循环、滚动的方式使学生信息量大增,处理能力不断增强。(2)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并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实践者。开放式练习设计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鼓励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学生就是在教师的引导辅助下,通过操作实验、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观察、分析、判断等思维品质得到了发展,同时提高了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把书本上抽象的数学练习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与学生的熟悉情境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学的知识,减轻了学生的死记硬背和大量单一的练习,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为学生学习数学打开了一条探索知识奥秘的途径与方法,使他们感到数学是真真切切存在于生活中,而有效地积累生活经验则有益于帮助他们打开知识的大门。

(五)、挖掘开放练习资源,提升开放练习的价值 第一方面:选材开放

现行教材中出现的例题是已经经过处理的数学问题,学生做的习题也是人为编制的可以套用现成公式、模仿例题的各种练习。学生在练习时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的来源和作用,更不需要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生在长期的、反复操作的数据符号前,会产生乏味、厌学的情绪,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形成对数学恐惧的心理。由此,数学习题的选材,应走向开放。它不仅可以来自教材,也可来自学生、来自生活,让学生在亲切、熟悉的情感体验中感受到数学的意义。比如: ①、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创造条件,促使学生能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现象,并能初步解决一些有关的数学问题。此类习题,可以使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题目,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观察问题,用数学方法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坚实的铺垫。②、利用学生的学习成果

善于利用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一方面是指上课的题材尽量来自学生。来自学生的题材,学生感到亲切,更能激起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求的欲望;另一方面,是指教学的题材可利用课堂上学生解题中所发生的错误。通过在错和对的对比下学习,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也避免了其他学生犯同样的错误。如教学“简单的统计”后,可以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题目: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统计某一类事物,并制成简单的统计表。还可以根据自己所统计出的数据发表看法或提出意见。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

像这次作业,可以统计学校的体育室里有多少球;可以统计本市一周的气温变化;还可以统计全班同学的体重等等。像这类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多变性的特点,既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创造的空间,又为学生提供了讨论、交流、调查等多种学习方式。这样的开放性练习能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体现了新课标特别强调的“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③、改编课本上的封闭题

相对于数学开放题而言,小学数学的习题中,大量是常规题,这种题条件完备,答案固定,称之为封闭题。有时一道传统的封闭题,稍加改造就成了一道开放题了。例如:一项工程甲队单独施工要用20天,乙队单独施工要用30天。如果两队合作,几天可以完成?只要将问题“如果两队合作,几天可以完成”隐去,让学生自己补问题就成为了开放题。

④、以身边的事例为背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是一些平凡的事物。如果我们能以数学的眼光对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进行审视,就可能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性的东西,以此为背景,编制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数学开放性问题,就能促使学生体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其实只要我们有心,身边的许多事例都可以用来作为编拟开放题的材料,这也验证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

⑤、撰写数学日记、做好数学手抄报

“日记”、“积累笔记”向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内容。但日记并不是语文学科的专利,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中的生活,发现很多数学实例富有情趣,学生乐此不疲,主动把这些内容记入了日记。在数学学科中可以通过数学日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进行课题研究时我们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做数学笔记,让学生记录他们在生活中所发现的数学问题,以及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高,整体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不少学生在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能不断地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把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用在实际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还把自己写的数学日记做成一张张充满生活气息、洋溢数学之美的数学手抄报,我校学生的风采在这里得到展现。⑥、写调查报告或单元知识报告

其实课本上就有很多让学生调查方面的内容,利用它们,充分调动学生去观察去调查讨论及其书写,不仅对此类知识的写法的了解,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问题有所了解,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很大的帮助。而学习了一个单元后,让学生自己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总结,列成表格或写成报告形式,都是不错的。学生既通读复习了本单元知识,又使教师掌握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二方面:类型开放

对数学开放题的分类,从构成数学题系统的四要素(条件、依据、方法、结论)出发,定性地可分成以下几类;如果寻求的答案是数学题的条件,则称为条件开放题;如果寻求的答案是依据或方法,则称为策略开放题;如果寻求的答案是结论,则称为结论开放题;如果数学题的条件、解题策略或结论都要求解题者在给定的情境中自行设定与寻找,则称为综合开放题等等。①条件开放

小学生所做的习题大多条件是不多不少的,这使学生解题时有一个定势,就是题中的所有数据都要用完,缺条件是不能解答问题的。这不利于学生灵活分析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同时还有可能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闹出笑话。为此,在练习设计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条件多余、条件不足、条件隐蔽和条件不唯一等几种练习,让学生在比较复杂的条件下,排除表面干扰,抓住问题的本质,有效地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②问题开放

问题开放,即它所提出的问题常常是不确定的。学生必须通过思考、分析,再搜集必要的信息,才能着手解题。

为此开放问题设计,给学生提供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去探求问题的情境,能增大学生思维空间和创造空间,激活学生主体思维。这样能使学生在一次次设计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喜欢数学。如工程应用题中,设计一项工程,甲单独做6天完成,乙单独做8天完成,?要求学生自由补充问题并列算式。这样的练习给全体学生都提供了创造的时间、空间和机会,让人人都能学习数学,学好数学,人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理。③方式开放:

传统的练习方式是单一的学生书面作业,这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也不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开放练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操作、实验、度量、测量等方式来解决问题,有利于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和实用性,有利于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使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后,让学生回家量量自己家里的家具的长宽高;测测自己的身高等等。

④策略开放

解题策略开放,即题目没有现成的模式,解决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知识,不同的策略,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习题解答,除了让学生学会常规的解题方法之外,还要让学生学会多方位、多角度地解决问题,并从中发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的发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采用多种策略解题,从多角度思考,大胆创新,不要局限于常规和固定模式,开拓思路,有利于散发性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既求同思维,又求异思维,并能寻求最佳结果。

⑤结论开放 实践表明:进行答案固定的或答案唯一的练习不利于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能力,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要设计一些答案不固定的或有多种解法的开放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不同方位去思考解决问题,以发散学生思维,激励学生创新。

题目的结论开放,让学生对条件、问题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不同的角度的思考、分析,获得不同的答案,这种训练可以使学生摆脱一些思维定势,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不怕失败、坚毅顽强、独立思考、机警敏锐的优良品质,更好的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⑥综合性开放

学生是社会的成员,学生以后都是面向综合的复杂的社会,因此,习题设计也应有综合性的。如果一个数学开放题,只给出一定的情境,其条件、解题策略和结论都要求解题者自行设定和寻找,这类问题称为综合性开放题。例如学完平面图形知识以后,设计这样一题让学生研究:把校园内的一块长100米,宽80米的长方形空地设计成一个花园,其中要有圆形、方形、等面积不等的花地、草坪。要求:⑴花地、草坪、道路所占面积比例适中;⑵图案美观。这样的习题打破了人为训练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熟悉的事物中收集材料,设计成各种形式的数学开放性问题,意在开放学生的思路,开放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开放性数学问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了机会,多种解题策略的应用,有力地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取得了一些成绩

王俊菊老师2006年获得市级教学能手;我所写的《浅谈数学练习的开放性设计》2006年获得省级科技论文一等奖,《数学练习设计初探》发表于《莱芜教育》杂志2008年第二期。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虽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与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将教学实践中的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上升到理论层次面还做得不够。

2、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的影响,阻碍课题的某些顺利实施。

3、教师的理论水平与研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缺少专家的理论指导。

4、班级人数过大,在教学实践中,留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得不到充分的保证。

5、拓宽练习的开放设计势必会增加练习的时间,而影响其他内容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巩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尽管我们这一课题按计划结题了,但我们仍要坚持本课题的内容研究,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把研究的成果、好的做法加以巩固与推广。练习设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做,我们的课堂练习一定会像缤纷的奇花异果一样,在新课程理念的春风的吹拂下,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扉,使数学百花园的空气带着丝丝清香滋润学生的心肺,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让学生乐学、爱学数学。

参考文献:

《当代教育新理念 》第2218、2198页 《当代教育新理念 》第146、1476页 《当代教育新理念 》第250、2515页 《当代教育新理念 》第22200页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开放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第一、二部分有关内容

上一篇: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训练的运用探索论文下一篇:修身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