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市在建工程质量安全总结

2024-12-21

文昌市在建工程质量安全总结(共10篇)

1.文昌市在建工程质量安全总结 篇一

金川区50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工程

工程竣工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河南卓越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金川区50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工程项目监理部

2014年6月 30日

目 录

一、工程概述

二、工程质量评估的依据

三、施工企业工艺标准执行情况,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施工合同履行情况

四、勘察、设计单位配合情况,设计功能指标实现情况

五、监理合同履约情况,工程质量监理情况

六、工程质量问题及处理情况

七、工程质量验收情况

八、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情况

九、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

十、安全管理

十一、工程质量评估

一、工程概述:

1、工程名称:金川区50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工程

2、工程概况:

金昌市金川区50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工程。本电站厂址区位于金昌市金川区金武公路南侧的戈壁荒滩上。电站本期工程总装机容量为50MWp,安装169600块295Wp电池板,50台箱式变电站、100台逆变器。采用就地升压、集中汇流的方式将50个1MW子阵所发的电量就地升压至36Kv后,以五回集电线路汇集至新建的110Kv升压站35Kv配电室,升压至110Kv架空线路接入华能新能源110Kv汇集站,打捆后经一回110Kv线路接入公网330Kv双湾变电站。本期新建1回110Kv线路接入110Kv华能特许权升压站,新建线路长度4Km。两站打捆以1回110Kv、LGJ-2X300线路接入330Kv双湾变电站。双湾扩建110Kv间隔一个。

升压站新建的电气设备主要包括:110Kv配电装置、主变压器、35Kv无功补偿装置、35Kv消弧线圈成套装置、站用变压器、400站配电系统、35Kv高压配电柜等。升压站土建安装工程:中控楼、35Kv配电室、SVG室、综合水泵房、厂内路、给排水系统、围墙。

光伏区内新建 的电气设备主要包括:50MW光伏组件、100台逆变器、50台箱式变电站等。土建:74288个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50台箱变、逆变基础、防洪堤、围栏安装、排水沟、光伏区场内道路。

3、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金昌协和新能源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聚合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山西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质量监督单位:甘肃省电力质量监督中心站 施工单位: 吉林协和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河南卓越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二、工程质量评估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工程建设监理规范》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50794-201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施工图纸、设计说明和设计指定的标准图集 设计交底会议纪要、设计变更文件 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文件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三、施工企业工艺标准执行情况,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施工合同履行情况:

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正常有效运转,施工单位能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组织施工,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基本做到事前有方案,事中“三检”到位,工程施工质量均符合设计和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能按照施工企业标准《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认真执行,目前已完施工合同履约条款。

四、勘察、设计单位配合情况,设计功能指标实现情况:

设计单位能够积极配合、跟踪服务,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及时参加工程验收和签署有关验收文件,工程验收结果表明满足设计功能指标。目前施工单位已完成设计图纸所有工程量。

五、监理合同履约情况,工程质量监理情况:

根据监理委托合同,本工程监理内容为施工阶段监理。监理单位依据监理委托合同中确定的监理单位的权利、义务和职责,按照合同要求,全面负责地对工程监督、管理和检查、协调现场各承包单位及有关单位之间的关系,负责对合同文件的解释和说明,处理有关问题。

监理人员能熟悉设计文件、规程规范及有关技术资料,参与图纸会审,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督促、协助承包单位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并根据本工程特点制定《监理实施细则》与《旁站监理方案》。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凡进场的材料、设备、构配件,承包单位都能向监理单位及时报验,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才使用。对进场的钢筋、水泥的品种、规格、级别及合格证,按规定进行抽样送检,凡进场材料没有合格证和抽验不合格的严 禁在本工程中使用,并立即要求该材料退场。对商品砼,审查厂家资质、生产能力及质保体系,对到场的商品砼,进行坍落度抽查控制,现场见证取样留置试块,同时做好旁站记录。

在施工过程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进行巡视、旁站及平行检查,对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监理人员严格按旁站方案进行旁站监理并形成记录。对所发现的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经监理工程师复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在开工前要求施工单位按合同工期编制切实可行总进度计划图,施工过程中编制月进度计划,并严格要求予以执行,如有滞后及时分析原因,通过召开周例会,协调解决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计划,确保总工期的实现,目前基本按计划进度完成所有工程量。

六、工程质量问题及处理情况:

该工程在2014年6月30日进行竣工预验,在验收过程中,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如:墙面、地面有空鼓、裂纹现象,局部地坪起砂现象,室内阴阳角不方正;塑钢门窗存在开启不灵活现象、配件安装不全、密封胶脱落,卫生清理不及时;顶层阳台处台阶高度不符合强标要求;监理人员及时下发监理通知单,施工单位能及时进行检查整改,经各专业工程师复查符合设计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七、工程质量验收情况:

本工程观感情况如下所述:

1、外墙水性氟碳漆刷色基本均匀、无漏涂、透底、起皮现象,分隔装饰线基本顺直,但存在宽窄不一现象。窗、阳台及檐口等突出部位设有滴水线槽,宽窄基本一致,能够满足其排水要求,但有局部滴水槽不太顺直;

2、内墙、天棚大面垂直、平整,基本做到阴阳角方正;

3、水泥砂浆面层楼地面结合牢固,局部存在起砂、空鼓现象,表面平整、洁净,无倒泛水现象;

4、塑钢门窗安装牢固,门存在开启不灵活,表面洁净、平整、光滑、色泽一致;但有局部封胶不到位,不光滑、顺直、饱满,连墙点存在外露现象。

5、护栏、扶手安装牢固,其高度及栏杆间距等均符合要求,护栏转角弧度符合要求,色泽一致,无裂缝现象;

6、卫生间已经过蓄水试验,无渗漏现象;

7、屋面防水层无积水,无渗漏现象,泛水坡度符合规范要求,卷材的铺贴方向正确,防水层的搭接焊结牢固,密封严密;块材保护层铺贴基本平整。

8、给排水安装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各类测试试验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原材料质控及复试资料齐全,但楼面水平管安装存在外露现象;

9、电气安装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绝缘、接地电阻、防雷等测试数据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质控资料齐全;

10、消防已经过相关部门验收合格;

11、规划已验收合格。

八、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情况

本工程提供质量控制资料,资料基本齐全。

本工程所用原材料合格证、试验资料等,经检查上述资料完整。各种资料的内容、数据及验收人员的签字满足企业标准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资料已整理完毕。并经城建档案部门预验合格。

九、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 屋面淋水试验:无渗漏、积水、排水畅通。厨卫间蓄水试验:砼底板无渗漏现象。

压力试验:加压至1.0MPa,10min后观测,压力降不大于0.01MPa,压至工作压力后检查,未发现有渗漏现象。

消防水压试验:加压至1.6MPa,压至工作压力后检查,未发现有渗漏现象。冲水试验:用常规自来水静泡24小时后开启所有水嘴进行冲洗,直至水清澈不混浊、无色、无味为至止。

灌水试验:将雨水管下口堵住,灌满水1小时后检查管道接口、管道与雨水斗相连处未发现有渗漏现象。

给水管道清洗消毒:冲洗干净,出水口流水清澈。绝缘电阻检测:实测值大于规范和设计的要求值。接地电阻检测:实测值小于规范和设计的要求值。

十、安全管理:

在施工的过程中,监理部通过巡视检查及周例会要求,督促施工单位认真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交底,坚持特殊工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杜绝违章作业,在整个工程施工中未发生工伤事故。

十一、工程质量评估:

本工程已按照市监管局文件要求进行逐套检查验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工程验收资料基本完整,工程质量符合安全使用功能及耐久、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各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合格,观感验收,综合评定为一般。

根据上述验收结果,监理公司对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质量为合格,达到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符合竣工验收交工条件。现呈报给业主,请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2.文昌市在建工程质量安全总结 篇二

提交人:何文静 部门:信息中心 文档状态:正常

近期,集团三公司承建的柳州市文昌会务中心工程“双喜临门”:7月,广西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柳州市建筑业联合会联合表彰了柳州市2012年第一期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柳州市文昌会务中心工程以总分排名第一位的成绩位居获表彰的41个工程之首; 8月,共青团柳州市委员会、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柳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下文,该工程还获新认定为2011年度柳州市“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全柳州市共有57个集体获此荣誉)。

文昌会务中心工程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总建筑面积26485.9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8796.1平方米,地上17689.8平方米)。该工程于2011年3月开工,目前主体已经完工,进入装修阶段。自开工伊始,集团三公司和该公司直管工程分公司就将此项目定为创鲁班奖项目,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施工, 严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关,实行安全文明标准化施工管理,并把这种管理理念始终贯穿于施工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特别在文明施工管理方面, 项目部认真学习贯彻《建筑法》及质量、安全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自治区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考核标准和要求,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现场科学合理布置,现场做到工完场清,各种材料堆放井然有序,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并摆放整齐,努力提高工程项目的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同时,重视发挥项目团队的凝聚力和积极性,通过“导师带徒”、严格绩效管理、“项目流动红旗”评比等活动,不断增强青年职工安全生产素质和诚信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在环保施工方面,该项目实现生产生活用水的循环利用,体现了节能环保施工管理理念和争创鲁班奖工程高标准施工风范。

据悉,“柳州市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是柳州市住建委为促进建筑行业文明施工整体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推进建筑行业“创卫生城”工作而首次开展的,共有49个项目满足评选要求,其中,有41个参赛项目获得“柳州市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称号。除了文昌会务中心工程外,由集团三公司装饰公司承建的仁和馨园14#楼也获评2012年第一期柳州市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

今年以来,集团三公司不断加强建设施工现场管理,紧密配合自治区建设厅和柳州市建委关于进一步推进“防艾”、治理“施工乱象”、推进“创卫”等项工作,进一步增强安全文明施工意识,开展“创优质、精品工程”活动,积极参与到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等创建活动中,收到了明显效果。今年上半年共创建市级安全文明工地10项。

(集团三公司 陈俊霖)

文昌会务中心外观图

文昌会务中心项目部办公区

项目部大门

项目部施工现场

3.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总结 篇三

开展情况总结

为大力弘扬文昌文化,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树立梓潼旅游品牌,推动梓潼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8月28日—9月12日,为期半个月的 “2011’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文昌庙会”在梓潼七曲山风景区隆重举行,并圆满落下帷幕;其中,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于8月28日至9月1日举行;1077届文昌庙会从8月29日开始,9月12日结束。

本次活动以“弘扬文昌文化,促进两岸交流”为主题,是国台办批复的2011年海峡两岸重要文化交流项目。活动从筹办到举行的整个过程中,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在省、市台办、旅游局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整个活动情谊浓厚,气氛热烈,成效显著,取得了较大成功,受到与会各级领导及海峡两岸来宾的充分肯定和好评。现将此次活动开展的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

本次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异彩纷呈。主要由文昌文化研讨、景区参观、文昌民俗文化展演观摩、三国文化旅游线路及绵阳灾后重建成果考察、1077届文昌庙会等内容构成。活动的举办,对于深入挖掘文昌文化、广泛联系两岸同胞、增进两岸文化认同、推 3 动文昌文化在台湾地区的交流和传播以及促进川北旅游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次重要盛会。

(一)开幕式盛况空前,民俗展演精彩纷呈

8月29日上午10点,“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文昌庙会”开幕式如期举行。省台办副主任赵宇、省旅游局巡视员谢海银、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建民、秘书长毛一兵、梓潼县四套班子全部领导和梓潼县各部门负责人、乡(镇)主要领导,绵阳、广元、遂宁等市县主要景区负责人及两岸嘉宾共5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仪式由梓潼县人民政府县长罗蒙主持,中共梓潼县委书记刘文榜致欢迎辞,省台办、省旅游局、台湾嘉宾致贺辞。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建民宣布“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文昌庙会开幕!”

开幕式结束后,大型民俗展演《文昌出巡》隆重登场。到场的省市领导、两岸嘉宾与万余名观众一起观看了展演。文昌出巡于2007年被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是文昌庙会期间祭祀文昌帝君的重大祭典,是按朝廷颁布的礼神制度举行,其规格与孔子祭祀相同,早在清朝时期就已经被列入国家祭祀活动。整个展演活动参演人数达到千人以上,庄严肃穆、气势磅礴、场面宏大。表演时间长达1个多小时,表演内容涵盖梓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昌洞经古乐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昌祭祀、大新花灯、马鸣阳戏等。展演活动充分展示了文昌文化的内涵和文昌民俗文化的魅力,给参加开幕式的嘉宾和观众以心灵的震憾,让到场台湾嘉宾赞叹不已。

(二)研讨活动热烈有序,学术交流成果丰硕

8月29日下午14:00, 海峡两岸文昌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梓潼七曲山大酒店举行。海峡两岸知名人士、文昌文化专家学者、文昌宫祠代表、宗教界人士、知名媒体记者等共计122人(台湾代表达66人)参加了研讨会。梓潼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红钊主持了研讨会开幕式,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四川省学术带头人沈伯俊、台湾辅仁大学教授郑志明分别担任学术研讨会上下半场主持人。在随后的研讨会上,两岸参会专家学者及各方面人士积极发言、讨论热烈,分别就文昌文化的源流、文昌文化的价值、文昌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文昌文化在海内外的传播与影响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与会人士纷纷表示,今后要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两岸合作与交流,并将这种合作与交流具体化、制度化、经常化,以此推动文昌文化在台湾地区的广泛传播,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把七曲山打造成为世人体验文昌文化的著名旅游圣地。

(三)参观考察内容丰富,充分展示人文魅力和重建成果 8月27、28日,应邀出席活动的200余名两岸嘉宾先后抵达梓潼。我县根据嘉宾报到的情况,分两批组织他们参观了七曲山风景区,考察了景区灾后重建成果,观摩了文昌洞经古乐、文昌祭祀科仪、文昌祖庭年画等民俗文化展演。景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各位嘉宾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8月30日和8月31日,又组织参加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 5 的专家学者、旅行社代表、媒体记者100余人参观考察了三国文化旅游线(剑阁县翠云廊景区、剑门关景区、广元昭化景区)和绵阳灾后重建成果(绵阳市城区、江油李白纪念馆、李白故里——碑林、北川新老县城)。因为精心的组织,市级各相关部门的大力协调,考察团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政府及景区的热烈欢迎。通过内容丰富的考察活动,我省三国文化旅游线路厚重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光给各位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绵阳三年重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所有嘉宾为之动容和震撼。各位参加考察的人员对文昌文化在三国文化旅游线上的独特地位及梓潼的旅游资源优势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对绵阳在灾后重建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绵阳所取得的灾后重建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由衷的赞叹。来自台湾的中国世界弘道复兴协会副秘书长、两岸新闻文经交流协会秘书长唐忠义先生深有感触的说:“看了绵阳的灾后重建,看了新老北川,我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北川了不起,绵阳了不起,四川了不起!”

(四)接待服务热情周到,与会嘉宾满意而归

8月27日至9月1日,与会嘉宾从“落地”到参加完活动“上机” 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做到接站、报到、食宿及参加活动等各个环节、各个岗位都有专人负责,对所有台湾嘉宾都做到了“一对一”或“一对几”服务,整个过程让两岸嘉宾充分感受到了热情周到、宾至如归、安全有序,也让嘉宾充分感受到了绵阳人民的热情好客。整个活动期间,无一例交通、治安、消防、食品、卫生等安全事故发 6 生,做到了让所有嘉宾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五)庙会活动组织有序,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077届文昌庙会以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为契机,在文昌文化广场内外组织开展了民俗文化展演和文艺节目演出、帝乡美食及旅游商品展销等多项活动;在七曲山大庙内组织开展了文昌洞经古乐谈演、文昌年画展览、文昌祭祀等活动。通过多方面活动的开展,1077届文昌庙会期间,吸引了省内外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祈福朝圣。截止9月12日庙会结束,1077届文昌庙会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全县接待游客 万人次,同比增长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万元,同比增长 %;七曲山风景区接待 万余人次,同比增长 %,实现旅游直接收入 万元,同比增长 %。梓潼旅游形象有了大幅提升。

二、活动取得的成效

(一)活动的成功举办,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此次活动共邀请到来自台北、台南、台中等地区的台湾嘉宾66人。参会台湾嘉宾代表性强、涉及面广,包括了台湾学术界、宗教界、新闻界、旅行社等各方面的人员。此次文化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一是促进了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特别是通过以文昌文化为纽带,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对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向台湾各方面充分展示了绵阳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海峡两岸嘉宾不仅看到了文化绵阳、生态绵阳和科技绵阳,更看到了绵阳三年重建的巨大变化,增进了台湾嘉宾 7 对绵阳的认识,加深了台湾同胞对大陆的认识和了解;三是交流活动使海峡两岸人士亲身感受了绵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使他们体会到祖国山河壮丽秀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四是通过活动的开展,结识了一大批台湾知名人士、文昌文化专家、媒体记者、旅行社及台湾宫祠代表(大部分为有实力的企业家)。对于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加强经济互动,特别是对于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的持续开展和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术的多层次交流,取得丰硕的研讨成果

举办“海峡两岸文昌文化学术研讨会”是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次研讨会是我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有实效的名符其实的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

此次活动,除邀请台湾嘉宾66人外,还邀请了大陆知名人士、文昌文化专家、媒体记者、旅行社代表等63人。所邀请的嘉宾基本包括了海峡两岸在文昌文化研究方面最顶尖级的专家学者,梓潼县人民政府从中聘请了县旅游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10名;梓潼县文昌文化学会还聘请了名誉顾问、会长、理事和会员27名,大大提高了文昌文化研究层次,扩大了研究面,壮大了文昌文化学会的研究实力。

本次文昌文化研讨会共收到论文85篇,计60余万字,并从中精选出67篇,计50余万字,分8部分编辑成《中华文昌文化——海峡两岸学术研讨论文集》。所收集论文中大量全新的和深广的理论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保护和传承文昌文化、开发旅游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 8 意义。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也必将对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活动的成功举办,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

本届文昌文化交流活动,由于持续时间长,受众面广,活动内容丰富,看点亮点较多,受到多方面关注。

活动举办期间,来自台湾的福建海峡电视台、海峡杂志社、台湾太阳报社和来自香港的香港卫视、香港商报及来自大陆的中央电视台成都记者站、旅游卫视、福建东南卫视、四川电视台、新华社四川分社、四川日报、新华网四川频道、大成网等两岸“三地”知名媒体32家(52人)参加了交流活动,并有部分媒体记者驻会报道;同时有来自两岸的知名旅行社18家(34人)参会。通过各大媒体对活动盛况全方位宣传报道,对绵阳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三国遗迹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不同层面的宣传报道,通过多家旅游社对绵阳旅游的全方位推介,从而扩大了绵阳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提升了梓潼旅游品牌,为绵阳乃至四川的旅游业都将带来极大的后续效应,将极大地促进梓潼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活动的成功举办,队伍建设再上台阶

通过筹办本次活动,锻炼和考验了一大批干部职工,在组织协调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提高了组织大型活动的水平,同时,展示了绵阳人民开拓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活动开展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是开展好此次活动的前提 此次活动是绵阳市台办与梓潼县人民政府联合向国台办申报的海峡两岸文化交流项目,是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复的2011年海峡两岸重要文化交流项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省台办、省旅游局主要负责人和绵阳市委、市人大、市人民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任名誉主任,亚莲副市长任主任,市台办、市旅游局和梓潼四套班子主要负责人任副主任的活动组委会,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组委会下设办公室、接待组、文秘资料组、活动组、环境整治及氛围营造组、宣传报道组、安全保卫组等7个工作组,分别由我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相关分管领导任组长、副组长,其成员由我县相关部门担任,负责活动举办的各项具体工作。组委会先后多次召开成员单位会议,明确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任务和分工,并确定各成员单位的责任领导和联络人员,督促检查各成员单位的任务落实情况,积极协调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各工作小组也多次召开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切实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合作,高效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在工作开展进程中,李亚莲副市长亲自到七曲山风景区现场检查指导活动筹备有关工作;市台办、市旅游局分管领导多次就活动的开展进行指导协调,并全程参与活动筹备的有关工作;梓潼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也多次召开专项会议,就活动筹备有关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二)部门联动,齐心协力,是开展好此次活动的条件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得到了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各部门通力协作,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组委会办公室制定活动总体方案,各成员单位分别根据任务和分工制定各部门工作方案,并严格按方案组织实施。

市县台办把此项活动作为近期的中心工作,进行了多方面协调,并通过多个渠道与台湾宗教界、新闻界及部分专家学者取得联系,邀请他们来梓参会;市旅游局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做好了多方面的协调工作;县文化旅游局做好了活动的各方面组织和筹备工作;县接待办全程参与和指导接待工作,并对“一对一”及“一对几”服务人员进行了全方位培训,根据台湾客人的口味、特点、喜好,精心设计菜单;县公安局也对来宾们的安全保卫工作及开幕式、民俗活动展演等的安保工作作了周密布署,并派出了大量警力进行人员和交通疏导,确保了整个活动的安全;县交通局加大了交通管理力度,确保来宾车辆的通畅;县卫生局对景区食品卫生进行了全面督察,并在活动期间派出4名医务人员专程到宾馆为大会服务;县工商管理部门加大了景区内经营管理,确保景区内经营秩序井然;县教育体育局组织了学生600余人,参与了文昌出巡民俗文化展演;文昌镇督促村民搞好了周边环境卫生,并组织60余名农民参与文昌出巡民俗文化展演;安监部门对景区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了活动期间的安全;其它各相关部门也按照各自的职责切实做好的各方面工作。

(三)精心组织,筹备到位,是开展好此次活动的关健 本届活动规模大、层次高、头绪多、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活动顺利举行,活动组委会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和认真细致的筹备。在决定举办活动到活动正式举办的短短50余天时间中,全体工作人员不分上下班时间、不分白天黑夜、不分上班时间和双休时间的努力工作,高质量完成了活动筹备和组织的各方面工作。

人员邀请和论文收集方面。在面临对邀请对象个人信息一无所有、台湾人员信息不畅、高校正值暑期、教授行踪不定、不好联系等诸多困难下,我们通过现有信息、网上搜索、专家提供等多种方式收集到146位专家学者及其它各方面人员的联系方式,然后采用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快递邮件等多种方式,最终联系并落实到台湾专家、学者、文昌宫祠、新闻媒体及旅行社代表约66人,大陆各级领导及专家学者约63人,大陆新闻媒体及旅行社30家。同时,通过努力,收集论文85篇。我们将收集到的论文分为三批,组织人员进行了艰苦的审、编、校等各方面工作,从中精选出论文67篇,分8部分结集成《中华文昌文化——海峡两岸学术研讨论文集》,在活动举办前印刷成书。

扩大活动影响方面。8月18日,我们在成都西藏饭店召开了有40余家新闻媒体、30余家旅行社参加的新闻发布会,省市旅游局、省市台办领导参加了会议,对活动的有关情况作了全面介绍。到场的各电视、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对活动筹备情况进行了全方位采访报 12 道,极大提升了活动在海内外的知晓度。

接待工作准备方面。编制了《活动指南》和《接待手册》。与县接待办一道,在县级各部门以及景区抽调了专门人员30余人,在进行全面培训的基础上,按接待线路和流程进行了实地演练,为做好重要嘉宾和领导提供“一对一”或“一对几”接待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提高景区和酒店服务人员服务意识和业务技能,加强了对各景点、酒店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同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文昌洞经古乐光碟录制和嘉宾礼品的设计制作工作。

开幕式和民俗表演准备方面。为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展示给各位嘉宾,景区在文昌文化广场搭建了能容纳200余人的观礼台和近400平方米“文昌出巡”展演舞台。组织千余人的演员阵容,其中有来自绵阳川音艺术学院的专业演员,也有从事民俗表演的民间艺术家,还有本县的学生。整个文昌出巡民俗节目从20日开始排练,虽只有短短的8天时间,但仍取得了较好的演出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组织了文昌洞经古乐、文昌祭祀科仪、文昌祖庭年画等民俗文化展演,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环境整治和氛围营造方面。通过此次活动,七曲山风景区对景区活动进行了全面整治,特别是在美化、绿化、亮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景区环境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为与会者和广大游客营造了清洁、整齐、优美的环境氛围。一是按照国家5A级标准,结合景区文化特性,对旅游标识牌,分流标识牌进行了全面的更换;二是在景区南山门至大庙景观大道两旁设臵了体现景区文化特色的旅游固定 标识牌,并沿108国道设臵旗幡,增强了活动氛围;三是对南山门至大庙以及活动现场进行了全面的绿化布臵。增加各类盆景和对景区绿化带进行了补植,使景区环境更为优美,景色更为宜人;四是对大庙、水观音景区的古建筑及外墙面进行了漆饰美化。使建筑在不失古香古韵的前提下,更为的洁净美观。红墙内外,无一不让渗透出文昌祖庭的神圣庄严。

(四)加大投入,经费到位,是开展好此次活动的保证 为确保活动顺利举办,我县从人、财、物等方面全力予以保障,有力推进了景区硬件设施改善、景区环境美化、宣传造势等方面工作。县委、县政府先后投入28.5万元完善编排文昌出巡大型民俗展演,投入136万元对旅游标识标牌、分流标识标牌进行全面更换,投入86万余元在南山门至大庙景观大道两旁设臵体现景区文化特色的旅游固定标识牌、沿国道108线安装旗幡,投入20余万元在成都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国家省市各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投入50余万用于景区美化、绿化。

4.南昌市体育局2009年工作总结 篇四

2009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体育局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决定》,紧紧抓住南昌由“大江”开发进入“山江湖”综合开发时代的关键时期,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争先创新,扎实推进“三大工程”建设,为建成“两篇文章”、实现“六个走在全省前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第五届“中博会”和第七届“城运会”在南昌的胜利召开。

我局在筹办好“七城会”的同时,紧密联系市委提出的“三大工程”战略部署,促使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南昌体育,按照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标。

一、积极配合七城会执委会筹办2011年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相关工作

七城会组委会自揭牌以来,我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不断深入“三大工程”实施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做大做强南昌体育为目标,进一步促进南昌社会经济和体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4月份以来,我局先后借调出11人到七城会各部门工作;其中,1人为竞赛工作部部长,3人各

为综合协调部、资源开发部、场馆建设部专职副部长,其他7人均为四个工作部成员,局相关处室密切做好与省体育局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大力做好七城会相关备战工作。

七城会比赛场馆各项目正按施工计划如火如荼地进行,南昌国际体育中心馆区主体部分已提前封顶,南昌(湾里)射击中心建设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水上运动中心的建设规划方案、申报立项工作正在审批办理中,工程有望在今年年底启动。8月14-28日,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等13个项目运动管理中心的领导先后抵赣,就“七城会”比赛场馆进行查看论证,对场馆不符合要求的,及时予以调整。未达标的项目场馆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整改。截止目前,已确定24个项目由我省承办,南昌主赛区承办15个比赛项目。

11月26日下午,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二次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执委会主任余欣荣主持会议并讲话。副省长、执委会副主任谢茹代表执委会分别与省体育局、南昌、九江市等18个有承办赛事任务的设区市、高校签订了《委托承办工作责任书》。会议通报各项筹备工作的进展情况,动员各级、各部门立即行动起来,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扎实推动“七城会”各项筹备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努力将“七城会”打造成“数字城运、绿色城运、和谐城运”,充分利用“七城会”这个舞台,不断推介南昌,宣传南昌;大力推动南昌社会经济和体

育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全民健身深入开展

2009年,我们继续贯彻《体育法》和学习宣传《全民健身条例》,大力唱响“全民健身与城运同行”的主旋律,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掀起了全市新一轮全民健身新高潮。

1、完成了开展国庆六十周年暨南昌市全民健身活动启动仪式等系列活动。

3月26日,在南昌县黄马乡举行江西省国庆六十周年全民健身活动百乡千村农民趣味运动会暨南昌市全民健身活动启动仪式,省农业厅党委书记萧荗普、省体育局局长刘鹰、副巡视员杜雅军、市政府副市长罗慧芬等领导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并举行了太极柔力球、健身气功表演、长跑、登山活动及农民趣味运动会的各项比赛。

5月16日,开展了“重走火炬路,圣火耀神州”南昌市奥运火炬传递周年纪念活动,省政协副主席汤建人、省政府副秘书长晏驹腾、省体育局局长刘鹰、副巡视员杜雅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燕平、副市长罗慧芬、市体育局局长姜波和中国火炬手联盟代表:奥运冠军、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校副校长张国政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启动仪式。

2、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学习贯彻《全民健身条

例》,促进我市群众体育活动深入开展

6月30日,在红谷滩新区南昌之星拓展训练中心举办了南昌市首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动会,市政府有关领导、省体育局群体处领导、市体育局局长和红谷滩新区管委会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全市共12支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近200名学生参加比赛;

8月2日-5日,我市西湖区广南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代表江西省参加了国家体育总局在浙江省舟山市举行的2009年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快乐体验”夏令营活动,在竞赛中,共获得1个第一名,2个一等奖,5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同时,为积极推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以健康的体魄、优异的成绩迎接国庆60周年。10月-11月,市教育局与市体育局联合举办了南昌市中小学生排球、田径、篮球比赛,全市近百所学校共2000多名学生参加了比赛。12月,还举办了全市中小学生科技节的航海模型比赛活动。

3、完成了创建省、市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工作。

我局开展了先进体育社区评比,经过考核筛选,东湖区董家窑街道办事处青山南路社区、西湖区丁公路街道办事处恒茂华城社区、湾里区幸福街道办事处竹山社区、红谷滩新区沙井街道办事处庐南社区被评为第二批南昌市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同时,东湖区董家窑街道办事处青山南路社区、西湖区西湖街道西湖路社

区、西湖区丁公路街道办事处恒茂华城社区,被评为江西省第六批城市体育先进社区。

4、精心组织,创新策划,成功举办江西省龙舟邀请赛暨南昌市第七届龙舟赛。

5月26日,在南昌县塔城乡青岚湖举办江西省龙舟邀请赛暨南昌市第七届龙舟赛,省体育局局长刘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豆罗分别致开幕辞,市领导周关、罗慧芬出席,来自全省17支龙舟队、400多名运动员参加比赛。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东湖区、进贤县、南昌县分别获得市赛县区组1000米前三名;安义县、进贤县、南昌县获得县区组500米比赛的前三名。

5、圆满完成首个“全民健身日”省市宣传启动仪式。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宣传、启动8月8日我国第一个“全民健身日”,充分展示我市在贯彻实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推动我市“全民健身与城运同行”活动开展,不断增强全民体育健身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健身、参与健身,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8月8日,在南昌八一广场隆重举行2009年全国首个“全民健身日”省、市系列活动,出席的省市领导有:省政府副省长谢茹、省政府副秘书长晏驹腾、省体育局局长刘鹰、南昌市市长胡宪、副市长罗慧芬等参加了启动仪式,并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健身秧歌、轮滑、木兰扇、舞龙舞狮、跆拳舞等项目展示表演;充 5

分展示了英雄城人民对“全民健身日”和省、市国庆60周年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视与热爱。

8月15日,“科学健身 全民健康”全国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系列活动(南昌站)活动仪式在南昌人民公园正式启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领导和省市有关领导参加了此次活动,健身专家进行了科学大讲堂及运动健身科普长廊的展示与演解,国家国民体质检测专家进行辅导授课,进一步增强了全市人民体育健身的意识。

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已于2009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总局、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20个部委局联合发出了贯彻《通知》。这是党和政府关注民意、改善民生、提高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高度重视,对于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保障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权益,促进全民健身事业更加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省体育局专门发出贯彻落实的《通知》。我局也召开了学习宣传的通报会、并与市法制办联合发文,拟在2010年元月举办全市宣传贯彻《条例》讲习班。

6、开展了全市城乡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完成了国民体质监测和二级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培训任务。

10月20日,对2006-2008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路径(省、市)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从检查情况看,达标率为100%。

2009年我局在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中,拨出60万元,拟在

全市城乡新建74条全民健身路径。总投资102万元,建设34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所以,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农民体质,培养农民科学健康的健身生活方式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系统掌握我市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根据《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江西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十一五”实施方案》,我局社体中心对全市12个县区、1900多人开展了09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根据总局《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规定,为群众体育培养骨干力量,更好地指导广大群众科学健身。我市派员参加了省体育局举办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系统》推广使用工作培训班,对本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经过培训考试,评审委员会审定,今年我市有65名同志被授予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7名同志被授予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为迎接今年南昌市创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我局制订了“实施测评体系”工作方案,制作了宣传栏,上报了三年以来市体育局职能目标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分工职责的相关材料,为迎检工作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三、竞训水平再创新高

2009年,我市的竞技体育工作再次勇攀高峰。在10月份结束的第十一届全运会上,我市运动员吴优和何汉斌在赛艇和羽毛球混双项目比赛中,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分别勇夺赛艇女子4人双浆2000米比赛金牌和羽毛球混合双打金牌,跳水键将彭勃

获得了3米跳水跳板和团体跳水2枚银牌,万春伟和万飞虎分别获得男子双人皮艇500米和男子古典式60公斤级铜牌。运动健儿肩负全市人民的重托,以昂扬的斗志、自强不息的精神、敢打敢拼的气概和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范,在赛艇、羽毛球、跳水、摔跤等项目上摘金、夺银、揽铜,取得了我市参加全运会以来的较好成绩,夺取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继08奥运会以来的又一次成绩刷新。向全国人民充分展示了南昌市人民开拓进取、团结友爱、奋勇争先的时代风采和南昌人创新创业的英雄城市精神。

一年来,我们以省体育局下达的“111213”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的目标,围绕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深化竞赛训练改革,并与下属训练单位签订了目标任务责任状,狠抓训练输送不放松,较好地完成了本竞赛训练工作任务。

1、完成十三届省运会赛前的队伍组建工作。

四年一次的江西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将于2010年在鹰潭市举行。我局按照第十三届省运会组委会的通知精神,上下一致抓备战的总要求,经过上半年的调查研究,我局现已完成16个比赛项目和510名参赛运动员的组队工作。各教练员及裁判员领队工作已基本确定。在组队备战方面,我局牢固树立全市备战一盘棋的思想,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全力配合各运动项目的人才选拔和组队工作,各项目网点布局和体校已落实好运动员、教练员的学习训练、生活等问题,解决了运动员的后顾之忧。组队的统筹

经费、管理、引进和竞赛组织工作已基本就序,确保明年十三届省运会我市参赛工作顺利进行。

2、组队参加全省少儿系列比赛。在今年的全省少儿系列比赛中,我市共组织了773余名运动员参加了16个项目的比赛,共获得了游泳等7个项目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跳水等5个项目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共有258名运动员达优秀标准,占全省布局的69.7%。

认真组织两校、县区体校参加了全省运动员的注册确认工作,至注册截止日,全市共有16个项目的1268名运动员进行了注册。并经过近一年紧张准备和艰辛努力,今年3月,我市两所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为“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4月25—26日、6月27日-28日,在市体校游泳馆分别举办了全市游泳系列赛春季站及夏季站的比赛,共有四个训练单位近3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本次比赛,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成绩,为明年省运会游泳项目争金夺银打下坚实的基础。

6月27日-29日,在市少年宫举办了全市少儿棋类比赛,本次比赛共吸引了300余名棋类爱好者参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7月15-28日,我局举办了全市体传校田径比赛和全市体传校乒乓球比赛;同时组织了市体校、市二体校分别参加了游泳、摔跤、乒乓球、田径、羽毛球、网球等六个项目的全省少儿系列比赛,经过全体教练员、运动员的努力,游泳、乒乓球、羽毛球三个项目获全省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摔跤、田径、网球获全省

第二名。

11月5日-11日,组队参加了全省赛艇、皮划艇比赛和华东八城市射击、跆拳道、乒乓球比赛。经过全体运动员的努力拼搏,获得了赛艇、射击、乒乓球3个团体总分第一,2个单项第一,1个单项第二和2个单项第三的好成绩。

3、新周期、新举措,积极谋划新布局。面对全省各设区市竞技体育日益激烈的竞争,创新、改革运行机制与项目布局势在必行。针对我市竞技体育的特点,我局制定出台了新周期业余训练工作方案,并做了详尽的规划,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加大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继续实施“突出重点,强化优势,适度发展,提高效益”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在做强做大现有的市体校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省级体操(跳水)、拳击后备人才基地及全国射击重点学校的基础上,力争再创一个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省级游泳、摔跤单项后备人才基地,把我市少儿体育建成一个重点突出、优势强化、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训练网络,为在全国第七届城市运动会上争金夺银和尖子运动员的培养奠定基础。

4、抓基层、打基础,培养后备人才见成效。重视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与队伍建设,是实现南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我市的竞技体育按照“抓基层、打基础、增后劲、上台阶”的工作思路,推进实施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切实抓好基层业余训

练。一是坚持成绩选材、制度选材、科学选材,抓好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严格遵循项目发展规律和青少年成长成材规律,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提高科学训练水平。二是加强与教育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完善体教结合制度,下派市属体校教练员到体传校中带队指导训练,下拨专项训练器材到重点体传校,使体传校真正成为我市业余训练的主阵地、后备人才的大学校,为市队、省队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三是促使省优秀运动队主动关心业余训练,加强业务指导。通过去年的市运会,我们与省优秀运动队达成共识,与他们建立更为通畅的联系沟通渠道,使专业与业余、一线队伍与二、三线队伍更加协调地发展。四是进一步加强县区体校建设。加大对县区体校的投入力度,组织全市10个县区参加全省田径运动会及全省少儿比赛,全市县区体校在全省少儿比赛中共35人脱颖而出,达到竞技成绩优良的水平。

同时,我们立足“优苗工程”为切入点,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正确把握竞技体育的特点和规律,统筹系统安排,强化科学训练,严格规范管理。坚持以训练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以医疗服务为保障、以管理为手段,整合资源,联合攻关,进一步加强训、科、医、管的组织化程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培养更好更多的体育后备人才。

5、协助抓好“七城会”竞训方面的筹备工作。

为协助做好第七届城运会的竞赛组织管理筹备工作,在第七届城运会执委会的领导下,协力七城会竞赛部做好前期的各比赛项目赛区场馆认证工作,保证各项目比赛能如期顺利进展。严格执行第七届全国城动会竞赛规程总则、各项目竞赛规程、规则及其它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对各单项体育组织针对的有关规程、规则的修改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领会要旨,统一认识,以适应2011年城运会比赛的需要,搞好比赛场地环境的认可元素。

6、八一衡源足球队实现了冲超的目标。我市八一衡源足球队在参加今年的全国甲级联赛中,发扬顽强拼搏、奋勇争先、舍我其谁的精神,不负众望,以总积分47分的成绩,勇夺中国甲级联赛亚军,成为江西体育历史上第一支登陆中国顶级足球联赛的球队。有力地打出了八一品牌,极大地弘扬了南昌的城市精神,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体育产业稳步推进

一年来,我市的体育产业稳步推进,行政审批工作进一步简化了手续,涉及本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共有1项。审批时间由5个工作日缩减为3个工作日提速率为75%。为推动全市健身气功活动健康有序地发展,用科学、文明的健身方式占领群众体育锻炼阵地,举办了管理干部和站点辅导员培训班。为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民健身工作,今年全市新增的健身气功活动站点注重在农村和厂矿企业中发展,新增3个农村和谐站点,我市

现有健身气功活动站点156个。

9月25日,我局派员组队参加江西省国庆60周年全民健身活动暨第四届全省健身气功交流比赛,获得了两个集体项目金奖, 甄优获得个人第一的好成绩,在参加全省首届农村和谐站点比赛中,分别获得五禽戏、易筋经金奖和银奖,并荣获 “全国推广健身气功先进单位”称号,戴国荣、刘淑琴、陈罡获得全国推广健身气功先进个人。

10月20日,我局组织实施了全国百城及全国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大会,此次展示活动,获得了全国“千村百县”优秀组织奖。积极参加全省第六届老年人运动会,我市的老年人在运动会上奋力拼搏,获得了易筋经、五禽戏两个金奖。

组织开展了“庆国庆60周年全国千村健身气功交流江西(南昌)展示系列活动”,2000人参加了此项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的健身气功的发展。12月16日,举办了南昌市健身气功站点辅导员培训班。

今年的电脑体育彩票发行量继续在全省领先。截至今年11月中旬,南昌分中心共发行电脑体育彩票1.5亿元(含即开型体育彩票),列全省第一。

一年来,我市的体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筹办全国七城会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努力工作,不

断开创我市体育工作新局面,为我市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体育应有的作用。

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我局将认真贯彻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新一轮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为基本建成“两篇文章”、实现“六个走在全省前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第五届“中博会”和第七届“城运会”在南昌的胜利召开。不断促使我局群众体育及全民健身如火如荼地开展,竞技体育永攀高峰,体育产业稳步推进。

1、进一步深入做好2011年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前期各项筹备工作,加大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射击中心及其它比赛场馆改造工作的建设力度,努力将七城会打造成“数字城运、绿色城运、和谐城运”。

2、全面、高效地推进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抓好少儿的训练和参赛工作,组队参加第十三届全省运动会。进一步完善体教结合机制,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协调配合、资源整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培养更好更多的体育后备人才。

3、进一步开展全民健身与城运同行系列活动,继续创新开展群众体育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全民健身月、节假日、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乘势借势造势,广泛组织开展各县区的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体育意识和健身意识,不断掀

起全民健身的热潮。

4、加强农村体育工作。进一步推动全国、全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和管理;与市农业局、市农民体协等相关单位继续联合开展全市“龙舟赛”和 “送体育三下乡”活动。

5、利用体彩公益金在全市农村、社区建设50套全民健身路径,加强对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维护、管理。

6、开展全国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继续加大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力度,完成省下达的每年2000人样本量的任务。

7、继续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创建工作,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与管理。扎实搞好“四进社区”活动,争创1-2个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

8、积极配合省体彩中心推出新的销售模式,继续做好体育彩票发行工作,力争销售量位列前省前茅。

9、进一步推广普及四种健身气功,发挥四种健身气功在推动全民健身,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满足广大群众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全年新增健身气功站点12个以上。

10、继续抓好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措施》工作落实,进一步加强我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我市创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作贡献。

5.文昌市在建工程质量安全总结 篇五

半年来,我所在局党委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所职工围绕年初签订的目标工作任务,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全面进行依法管理,使我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日益完善,现已形成以产地和屠宰检疫为基础,市场检疫监督为保障,相互促进、层层把关的动物卫生监督新格局。上半年,全市共产地检疫生猪29820头,牛、羊1027头(只),禽56.12万羽,屠宰检疫生猪25098头,牛、羊1294头(只),禽41.21万羽,检出病害动物198头(只、羽),全部按照规定进行了无害化处理。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学习教育,提高全所干部职工素质。

动物卫生监督是一项行政执法工作,也是一项业务技术工作,学习是掌握和更新知识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学习不放松,始终坚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加强学习,使我市动物卫生监督人员法律、政治、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二、加强动物防疫,控制动物疫病流行。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根据上级文件要求,进一步的加强了各个检疫环节的监管。一是严把生猪进、出(屠宰、养殖)场关,做好进、1

出场生猪的查证、查标工作,对无规定检疫合格证明及免疫耳标的生猪严格按相关要求进行处理;二是进一步加强对进场(屠宰、养殖)生猪“瘦肉精”的检测工作,对进场的生猪按5%进行尿样检测,发现异常的,及时报告;三是对病死猪, 严格按照“四不一处理”的要求,一律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四是对屠宰检疫及市场检疫时发现的未经检疫和病害的生猪及生猪产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的控制了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

三、狠抓动物卫生监督,保证肉食品质量安全。

1、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专题报道《健美猪真像》,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为依法严厉打击并彻底铲除非法使用瘦肉精等国家明令禁用药物的违法行为,消除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防止类似情况在我市发生,我所迅速启动了“瘦肉精”专项整治,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工作专班,制定了整治方案,落实监管责任。在全市开展“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

我所做工作是:加强投入品检查,共购买“瘦肉精”检测卡2600份,计人民币4.8万元。在专项整治活动中,我们对全市兽药、饲料经营门店、规模养殖场等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检查了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进销

台账、票据、用药记录、管理制度以及门店、库房存放的实物,累计出动执法检查车35台次,检查人员212人次,检查生猪规模养殖场216家,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经营门店13个,通过检查未查出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强化生猪尿样检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活猪尿样检测,全市共抽检186个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猪尿样600余份,均通过现场快速检测,未发现阳性样品。除此之外,我所对各乡镇和市中心定点屠宰场调入生猪进行尿样抽检,按待宰存栏猪5%的比例抽检,进行了现场快速检测,共检测尿样2100余份,未发现阳性尿样。加强对冷鲜肉市场的监管。加大宣传力度。印发了“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综合整治的通告,并发放至养殖户,做到家喻户晓。设立并公布了举报电话。

2、稳步推进动物检疫工作。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的基础,做好产地检疫是防止疫病蔓延的根本措施。我们进一步深化产地检疫工作,要求动物饲养者在出售动物时,必须提前向当地动物检疫机构报检,动物检疫员对出栏畜禽实施临栏检疫,凭动物免疫登记卡及佩带的免疫耳标,经检疫合格的畜禽出具产地检疫证明;严禁无免疫标识及规定检疫证明的畜禽进入流通领域和屠宰场。目前,以乡镇为单位,我市产地检疫开展面已达到100%,农户散养畜禽产地检疫率达95%以上,规模化饲养场产地检疫率达100%。屠宰检疫是保证市民吃上“放心肉”的关键环节,我所严把生猪宰前检疫、宰后监督关,做好生猪宰前检疫和宰后监督工作。今年,我们除继续对进场屠宰的生猪、肉牛进行常规的“三证”查验、疫病临床检查外,把免疫耳标的佩带情况作为宰前检疫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启用智能识读器,对无标的生猪、肉牛一律不准许进场。半年来,我们严格按照量质化目标管理的要求,落实岗位责任制,责任到岗,岗位到人,各负其责,层层把关,确保了进场屠宰的生猪、肉牛检疫率达100%,出证率达100%。今年,我们在继续实行全天候巡回检查的同时,更进一步加大了市场检疫监管力度,继续对肉食品实行市场准入制,要求上市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必须持证、带标销售;实行强制索证,索票制度,同时,要求各生鲜超市、冷冻动物产品经营户、品牌肉食专卖店凭检疫合格证明、检疫验讫标志才能加工、出售动物产品,并建立购进动物产品检疫情况台帐制度。半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大动物卫生监督力度,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4起,结案4起,立案、结案率均达到100%,有力地打击了违反《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行为。

6.文昌市在建工程质量安全总结 篇六

2011年法治创建工作总结

今年是“十二五”普法依法治市的第一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南昌市“十二五”期间依法治市规划》(洪发[2011]19号)和关于批转《南昌市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洪发[2011]20号)的通知精神,我局紧紧围绕“做好三项重点工作”的总体目标,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将普法教育与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制定教育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抓好领导带头,促进教育内容落实,注重学习提高等有效手段,积极贯彻落实普法依法治市内容,在普法依法治市工作中,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体制机制

为了认真落实市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今年普法依法治市工作重点内容,局党组专门召开会议研究了实施意见,成立了法治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法治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对局属各单位、各处室提出了五项具体要求。即:营造学习宣传氛围,促进干部职工认识提高;领导带头学习,促进全员普法到位;抓好监督检查,保证时间、内 1

容效果到位;积极组织培训,深化法律法规学习;重视学用结合,推进依法行政。我局指派人员参加了全市法制宣传员培训,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集中法律自学5次。在普法教育经费上,我局给予充分的保障,按要求购买发放了普法教材、辅导书,保证了普法教育扎实有效地推进。

二、学用紧密结合,推进依法行政

为了增强运用法律法规指导工作的能力,针对每年普法教育内容的不同,局法治建设领导小组认真实施教育中的指导,注重通过普法教育,加强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提高干部职工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市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收集了许多本单位或外单位的工作案例,在案例剖析中阐述法理知识。同时,将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归纳起来,开展讨论,这种学习形式不仅增强了学习兴趣,也为干部职工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法律问题,受到了普法教育对象的欢迎。

通过普法教育,不仅使我局广大干部职工法律素质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得到提高,也进一步推进了我局依法行政工作。在依法行政过程中,我局认真落实《南昌市环境保护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制度》,自觉运用法律规章,遵守局制定的各项制度,使普法教育的效果日益显现。同志们都认为,依法行政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利于执法者规范执法,高效执法,避免执法过错。干部职工都能自觉按照法律规章赋予的职权进行环境监

督管理,没有发生一例违法违纪的人和事。

三、严格督促检查,组织考试考核

根据年初下发的普法教育计划,按时间、内容要求进行督促检查,将学法用法完成情况列入每季度局目标考核的内容。为了推进依法治市深入,我局对全市环保系统学法用法的组织领导、经费保障、学习时间保证,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现场抽考执法人员,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并将考核情况计入目标考核得分。对全市环保系统深化依法治市工作起到了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作用。

6月份组织人员参加了“百万网民学法律”网络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在11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和市司法局组织的全市副科以上干部法律考试中,我局68名副科以上干部全部参加了普法考试。

四、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效能建设

在认真实施普法教育中,着力提高全局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树立公正廉洁的执法形象;结合文明评议行风、优化政务环境的“双评”活动,坚持落实机关效能建设十项制度和政务公开各项制度;根据《行政许可法》要求,对环保法律法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了市环保局对外服务承诺;严格落实了行政处罚依法集体研究、逐级审批,罚缴分离制度;对机关效能建设实行日常督导

检查,使机关形象、办事效益有明显进步;市统一办证中心环保服务窗口落实首席代表制,环保审批办证全部集中统一到窗口;全局各单位全部设立政务公开栏,环保行政执法管理、服务内容、标准、办结时限全部公开,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对环保行政执法监督作用;社会各界对环保行政执法工作意见和服务咨询随时可以通过“绿色南昌”网站、热线举报电话等多渠道查询、投诉;对市民群众反馈的问题建立了查处责任制度,回复反馈查处情况制度;今年受理省厅、省人大环资委、市委“民声通道”、市长热线及信访部门交办和市民信件、电话投诉共计2554件(含12369),全部按规定办结。全局无重大责任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达到了推进实施依法治市、依法行政,机关形象好、办事效率高的建设目标。

五、下步的工作思路

(一)继续加强党组织建设,提高依法执政能力。进一步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进一步健全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水平。

(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法治建设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执法的公示听证、信息公开、评议考核及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完善便民高效、制约有效的行政执法程序,提高新政执法能力

(三)积极开展环境普法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法律意识。结合“6.5”世界环境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大项主题活动,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学习宣传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实施“山江湖”综合开发战略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公民的环保法治理念和素质;抓好以领导干部为龙头的重点对象法制教育,结合“一学三讲”活动,不断增强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7.文昌市在建工程质量安全总结 篇七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科学发展保增长,商贸发展谱新篇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市商贸流通和“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工作,切实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提高科学发展能力。1-5月份,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80亿元,同比增长19.0%,扣除物价指数的影响实际增长19.4%,其中城市实现201.86亿元,增长19.4%;农村实现45.94亿元,增长17.3%。上半年我委实现内资进资8502万元人民币,完成全年内资进资任务的89.2%;外资进资210万美元,其中现汇进资100万美元,完成全年外资进资任务的210%;市三产战线1-6月份内资进资32310万元人民币,也实现了内资进资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城乡居民消费信心进一步增强,消费增长高于预期,商贸流通业步入了科学发展轨道。主要体现在:

一是推进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按照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的工作思路,搜集、梳理和研究2009年重大商贸物流项目,编制全市商贸物流业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表,积极推进项目建设。2009年推进52个商贸物流业项目建设,其中商业项目23个,物流项目29个。重点推进洪城大市场改造、南昌肉联厂万吨冷库等投资规模大、辐射功能强的商贸物流业项目建设,项目新增投资35亿元,项目总投资累计已突破110亿元。同时,我委还积极到国家商务部和省有关部门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目前争取到的政策主要有“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及配送中心建设补助资金、“双百市场”工程建设补助资金、“农超对接”工程建设补助资金、城市及农村集贸市场改造补助资金、早餐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建设补助资金、家政服务中心建设补助资金、同意支持我市承办2009年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这些措施进一步扩大了商贸流通业项目规模,提升了项目档次,增强了项目功能。

二是实施多项举措扩大消费规模。调研起草《南昌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实施意见》上报市政府,完善推进扩大消费的政策体系,城市、农村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进一步加速,“农家店”布局不断完善,“农家店”商品配送功能不断提升。今年我市力争建设和改造1000家以上“农家店”,推进6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配送中心建设。上半年,全市建设和改造了556家“农家店”,4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配送中心建设已接近尾声。全面启动“家电下乡”工作,成立了机构,制定了方案,明确了责任,组织了培训,进行了销售网点审核,进一步优化了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发放程序。目前我市家电下乡工作正在全面稳步推进,销售网点已超过550家,全市下乡家电销售额超过4000万元。推进“农超对接”工程。我市大型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与扬子洲、乐化镇、三江镇黄洲等地果蔬基地合作组织对接工作进展顺利,加快了从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到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冷链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和检测系统建设,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和损耗,提高流通效率,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积极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上半年,申报昌南农产品物流中心、南昌市肉食品交易批发市场、南昌水产品综合交易批发市场等3个项目为我市2009年“双百市场工程”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南昌县澄湖东路农贸市场,新建县集贸中心市场、长堎镇长征路市场,进贤县立交桥农贸市场,安义县商城、石鼻镇新世纪购物广场等6个农贸市场为我市2009年“双百市场工程”农贸市场项目。实施社区商业“双进”工程,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加快国家级、省级商业示范社区的评选,提升社区商业的档次,丰富社区商业的便民利民功能。建设和完善我市家政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商品销售、维修服务、休闲娱乐等各类服务。目前,我市重点打造了东湖区12343服务热线和网站,24小时为居民提供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信息咨询和便民利民服务,将公共服务覆盖到居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并积极争取到了商务部的政策支持。积极支持开展促销活动,支持各城区开展相关节庆促销大型活动,扶持商业展会活动的开展。如支持东湖区举办了以“相约东湖,快乐购物”为主题,涉及百货、婚庆、餐饮和文化休闲等众多商家参与的“东湖春天”购物节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结合居民消费特点,围绕社会时尚和消费热点,将“扩大消费、创新生活”作为主题,以零售餐饮企业促销活动为突破口,达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安排、节节有高潮”的效果。

三是强化市场监测保障市场秩序。加快监测企业信息泵的安装进度,提高市场监测的智能化水平。加快建立重要生活必需品储备机制,提高应急状态下重要商品的保障能力,确保市场供应。进一步完善了商品市场运行监测、预测、预警机制。加强对农副产品市场、超市、农村市场的监测力度,做到了日常监测、节日监测和应急监测紧密配合,建立健全监测周报、月报、年报制度,及时上报监测结果。扩大生活必需品监测范围,增强市场调控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同时对物流市场进行整治,以国家标准为依据,开展对我市物流企业的界定工作,将对达到标准要求的物流企业予以公布。积极筹备成立南昌市连锁经营协会,不断促进我市连锁业的规范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各行业协会的指导和管理,促进行业自律和诚信经营。

四是按照一企一策积极推进改革。基本完成南昌煤制品公司双置换改制,目前职工还建房准备开工,实现了企业职工平稳过渡;完成南昌牛羊肉厂土地征用职工安置工作;实施省商机厂土地合作的改制运作,项目建设已完成,实现了企业、职工、开发商的多赢,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效果;实施“拆一还一”合作模式,协调南昌市副食品厂合作改革。着力推进南昌储运总公司与广东新中源的合作。该项目双方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在不改变国有产权情况下,由新中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将现建材市场改造成集陶瓷研发设计、博览展示、信息发布为一体,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的“南昌国际商贸博览中心”。

(二)全心全意保民生,商贸系统创和谐

一切发展的目标都是为了人民。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我委的职能要求,上半年,我委加快了早餐工程、集贸市场升级改造、放心肉放心酒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民生工程的实施力度,各项民生工程进展顺利,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积极实施早餐工程。为了给广大市民提供营养卫生、方便快捷的早餐产品,我委以南昌市列入商务部主食配送中心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积极推进早餐工程建设。通过国家给予每个试点企业400万元资金扶持的政策导向,促进大众满意早餐公司、鲜徕客公司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快早餐网点规划和建设工作,提升和完善早餐网点,争取到2010年底,在提升和完善市区各类现存固定早餐网点的同时,全市建成800-900个“早餐工程”连锁示范网点,98%以上社区完成经营布局。

二是改善居民购物环境。我委调研制定了《南昌市市区集贸市场建设标准》,并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南昌市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实施方案》和《南昌市集贸市场改造配套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快了城区集贸市场改造。2009年市级财政继续安排资金500万元,区级财政配套500万元资金,对全市城区11个集贸市场实施升级改造,将进一步改善居民购物消费环境,提升城市综合功能。

三是加强放心商品消费。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的欺诈行为,净化流通环境。加强对屠宰、酒类、二手车以及拍卖等特种行业的管理。严格市场准入,继续坚持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和发放二手车成交证明单,实现酒类商品自出厂到销售终端全过程的信息追溯。加强肉品稽查的执法力度和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酒类、无证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对定点屠宰厂的日常监管,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不法经营肉品行为,上半年共组织行动80多次,出动执法人员1100多人次,取缔私宰窝点18个,缴获私宰、病害猪肉5300多斤,定点屠宰猪肉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5%以上,肉品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三)尽职尽责保稳定,持续发展有保障

一是继续做好信访稳定、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纪检监察等工作,对不稳定因素实行了每月一排查和领导挂点包案制度,做到明确责任,变上访为下访,积极化解矛盾和各种事故苗头,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系统的稳定;二是搞好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司务公开,做好工会工作,加强民主管理,落实群众监督机制;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通过努力,确保了全系统的安全稳定,为我市商贸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强化管理提效能,各项工作成效好

一是机关效能提升。我委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三提升两争创”活动,强化服务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工作水平。建立健全了机关作风效能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狠抓了《十条规定》、《两个办法》、《五条禁令》等机关效能建设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完善了《机关接待用餐管理制度》和《机关差旅费管理实施办法》,修订了《机关效能建设十项制度》,扎扎实实地推进了机关效能建设。

二是党建工作扎实。坚持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在学习内容、方法、对象、要求等方面作了具体安排,并抓好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落实,使政治理论学习做到了经常化、制度化。在不断加强机关、国有企业党建的同时,重点抓好洪大集团等非公党建工作,加强了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扩大了组织覆盖面,得到了市委组织部的高度肯定。

三是创建工作有效。近年来,我委严格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标准和全市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遵循对号入座,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精心制定了《南昌市商贸口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抓好国有直属单位、商品市场、集贸市场、挂点街办和大型商场创建工作,落实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目标,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了创建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和开展。在2006年南昌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工作及历年的文明城创建工作中我委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省商务厅悉心指导和相关县区、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委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地成绩,但也不能忽视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商业网点有规划,但财力不够,落实较难;内贸管理法规少,执法缺乏相应队伍,规范不够;区域间发展差距大,平衡不够;商贸企业发展环境不宽松,水电气同价等优惠政策少,支持不够;国企改制困难多,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改进。我们将始终树立执政为民,和谐共进的理念,团结和带领商贸系统一班人为实现我市商贸事业新跨越而不懈努力。

二、下半年工作任务

2009年是建国60周年大庆之年,是保增长、调结构、扩消费的特殊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的重要之年,也是推进“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的关键之年,做好商贸流通工作,对于我市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上半年通过努力,商贸流通业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为完成全年任务打下了良好地基础。2009年下半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仍不明朗,形势依然严竣的情况下,我们要坚定信心,化危为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创新举措,奋发有为,加速推进“26137”工程,确保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实现商贸流通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南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

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流通规划布局,推进项目建设。加快落实商贸物流规划,在市政府批准后,对《南昌市2002-2010年商业发展规划》进行修编。科学布局商贸物流业体系,继续推进2个市级商业中心、6个区级商业中心、3个物流基地和7个物流中心建设。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52个重点商贸物流业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项目规模。

二是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扩大农村消费。加快构建农村流通网络,继续推进800家“万村千乡”市场“农家店”和6个配送中心建设。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推进“农超对接”工程,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深入推进家电下乡工作,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新建和改造一批规范化的农村集贸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扩大农村消费。

三是提升城市商业功能,扩大城市消费。加快社区商业建设,继续培育1-2家社区商业连锁企业,推进家政服务中心建设。以我市列入商务部主食配送中心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积极推进早餐工程。继续加快城区集贸市场改造,推进商贸民生工程建设,改善居民购物消费环境。积极培育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在全市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扩大现有二手车市场的经营规模。积极培育流通品牌,推动商业特色街建设,扶持“老字号”创新发展。创建和培育赣菜品牌,打造餐饮文化,推进餐饮业发展。

四是改善流通消费环境,提升消费水平。继续加强消费品市场的运行监测,努力保障市场供应。加快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提高肉品安全保障水平。继续规范零售企业发展,实施我市大型超市分等定级工作。鼓励和支持零售及餐饮企业开展促销活动,简化审批手续。积极推动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商业欺诈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努力推动商业信用保险业务发展,拓展商业信用服务,大力发展信用销售。

五是优化流通发展环境,提升流通功能。通过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加快培育商贸物流企业,尽快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商贸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利用国有企业土地房产资源,加快商贸物流业项目合作建设。积极拓展物流市场,增加物流需求与供给,促进物流资源整合。提升流通技术水平,推进商贸业电子商务的广泛使用,全面提高我市物流信息化综合能力。加快制定服务标准和技术标准,推进标准体系建设。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六是研究落实扶持政策,降低企业成本。认真研究促进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对市委、市政府已出台的优惠政策予以全面落实。积极向市政府提出并争取规划、土地、规费、水电价格方面支持商贸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实现区域性商贸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的发展目标。

七是抓好企业改制工作,推进国企改革。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灵活地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国有商业企业的改制工作。同时,依法依规阳光操作,按照国有资产不流失,职工生活不下降,经营机制要转换,企业要发展的思路推进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确保职工队伍的稳定,实现企业平稳改制。

八是强化系统基础工作,夯实发展基础。继续做好信访稳定、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纪检监察等工作,积极化解矛盾和各种事故苗头,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以维护系统的稳定;搞好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司务公开,做好工会工作,加强民主管理,落实群众监督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抓好党组织建设。继续抓好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力争使广大党员干部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根本方法,着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本单位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工作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使科学发展观真正变成我们克服艰险、战胜困难、促进两个中心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法宝。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系统国有商业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考核,推行廉政承诺制度;加强纠风和信访举报工作,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继续巩固“建设高效责任政府,塑造诚信创业南昌”和“双月整治”活动成果;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严肃查处在商贸执法中不作为、乱作为和包庇袒护等违法违规的行为;全面推行政务、厂务、司务公开,落实群众监督机制。抓好机关效能建设。抓好机关“三个学习”,即学业务、学理论、学法律;提高“三种能力”,即工作驾驭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能力;实现“两个转变”,即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转变工作职能。多在指导和服务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效能、勤政、廉洁、精干的机关干职工队伍,建设风正、气顺、团结、高效机关,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为完成以上目标,必须强化三种意识:

一是强化危机意识。准确把握形势,是制定政策、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当前,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下,我市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形势对做好我市内贸整体有利。但同时还须看到,当前内贸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增加,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主动应对,切实做到未雨绸缪,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内贸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强化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有了强烈的、严格的、认真的责任意识,做好工作就会具有良好的基本保证,反之,就会失去良好的基本保证。市委市政府将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工作交给我们,是对我委的信任和鼓励,也是我委的重要职责。2009年,我委将围绕“两个中心”建设,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行政问责制、行政过错追究制,加强干部职工责任意识,树立“有为才有位”、“在位要有为”的思想和工作理念,树立“工作就是干事业、创成绩、争一流”意识,攻坚克难搞建设,凝心聚力抓发展。

三是强化科学发展意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我市改革开放的实践,科学发展的实践,率先实现中部崛起的实践,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市商贸流通和“两个中心”建设工作,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确保市场食品安全,改善消费环境,保障市场供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实现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推动商贸流通业又好又快发展,以出色的工作业绩,为率先实现中部崛起做出应有贡献。

总之,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把南昌建设成为区域性的“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和促进我市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做出应有的贡献。

8.文昌市在建工程质量安全总结 篇八

三年发展规划(2011-2013)

二0一0年十月二十日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质检技术机构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为加强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工作,许昌市检测中心根据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结合自身职能,在近年工作的基础上,特制定三年发展规划。

三年规划的基本思路是以提升检验能力为基础;以提高人员素质为手段;以规范检验行为为保证;以全面推动质检事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全面推进我市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工作上台阶。

一、树立外在形象

依托发制品国家中心建设为前提,待发制品国家中心主体大楼2011年竣工且装修完成后,许昌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整体搬迁。按照各科室职能、专业进行合理布局;各实验室检验测试仪器设备在原有基础上根据需要再进行合理购置,保证许昌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作为技术机构在仪器设备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以满足飞速发展的许昌市当代社会需要。

在社会上树立一个综合实力强大、技术力量雄厚、办事效率高效、检测数据公正、检测报告权威的技术机构形象。

二、完善质量体系

日常工作严格按照质量手册运行,具体事项完全按照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规定的程序进行,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内容,做到一个动态良性循环;各类证书、报告严格按照审批程序逐级审核,保证原始记录的信息完整性、真实性、溯源性;各类标准证书、法定计量机构考核证书、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考核证书、各类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等的按时上报复查,严格执行内审计划,对于内审中发现的问题应限期整改。最终做到“常态迎检”,即平时工作状态就可应对各类检查、复查、评审,杜绝为应付检查、评审加班加点准备材料现象。

三、提升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的提升分为两方面:现有内部检测人员的素质提升,和引进高素质高学历人才。

现有内部检测人员的素质提升。一是进一步加强学历教育,鼓励干部职工接受在职教育;二是邀请有关专家有针对性地讲授专业业务知识,三是派出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先进的检验技术和管理方式;四是对新进和换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以适应新的工作需要;五是通过有关的培训考试、上挂锻炼、比对试验等途径促进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六是组织开展科技周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到中心授课,内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论文和技术经验交流,加强与先进地市技术机构的交流合作,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七是派出科技骨干到相关高校进修学习,培养学科技术带头人。

引进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根据工作需要,引进一批专业对口的硕士生、博士生,充实到专业技术队伍;由他们引导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创新、科技攻关活动,自主研发或者联合高科技企业设立科技攻关项目,完成1-2项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并争取获奖。

四、完善网络建设

网络建设分为外部网络和内部局域网建设。内部局域网:实现工作流程的网络化、自动化,从样品的接收到报告的生成、授权签字人的电子签章审批形成作业流水线作业;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一系列质量体系文件可供内网随时查阅,并遵照执行;收费标准或协议收费各实验室在内网可随时查阅;送检样品的状态可根据唯一性标识调阅查询;各类通知、启示、简报、上级文件、新规章新制度等网上发布实施;文件流转签阅网上流转,逐级下签;人员请假流程逐级网上审批;人员名单及通讯方式可网上调阅;给类资质证书、标准(器)证书、检验项目网上查阅并到期提醒复查评审;网上可查询企业历史检测记录、编号等一系列操作,实现办公自动化,节能降耗。

外网建设:登录许昌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网站,首先有质检技术机构总体简介;各实验室有单独的简介;对外可开展的检测、检验项目目录及收费标准;对社会的承诺,监督电话等;甚至通过外网可登记送检样品信息,方便用户送检。对外宣传栏目内容定期更新,例如定检抽检计划、质量小报、中心动态等;通过外网对中心加大形象宣传。

五、加强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分为检验能力项目建设和科技攻关项目建设。检验能力项目,根据市场需求和中心发展需要,最近三年要增加或扩充的项目有:

1,计量方面:热力表检定装置,25以下;衡器,扩充到100t;气、液相色谱仪检定装置;电导率检定装置;测速雷达检定装置; 加气机检定装置;安全防护系统检测装置;耐压试验仪检定装置;线纹尺检定装置;浊度仪检定装置;接地电阻和回路电阻测试仪检定装置;交直流电阻测试仪检定装置;氧气吸入器检定装置;可燃气体检测仪检定装置;医疗机构生化分析仪检定装置等。2,质检方面:规范建设省级电线电缆检测站和人造板材检测站,并开展业务;建成蜂产品检测站,正式挂牌运行,开展蜂产品检验业务;对粮食机械、面粉机械产品和包装机械等产品的通用项目进行认证,开展金属材料的材质分析;完善黑色金属检验手段,增加多元素含量检测项目;补充完善食品检验设备,在原有基础上增添1台液相色谱仪以满足工作需求,购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拉力试验机、色牢度仪等检验设备,提高食品、发制品等产品的检验能力。对机电产品的延伸产品进行扩项,比如电缆桥架等;新上电器产品的阻燃性能和盐雾实验等检验项目;开发与煤化工、发制品和黑色、有色金属有关的新检验项目;通过购置进口的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和织物阻燃性能测试仪,开发食品、发制品检验项目。建立符合瓦楞纸箱实验条件的恒温恒湿试验室,购置相应的检验设备;新上改质沥青、工业萘、二甲醚、甲苯检验项目,对发制品的阻燃性能、柔顺性能进行研发和检验;开发食品中营养物质的检测项目,重点检测食品中氨基酸、维生素等含量,对三聚氰胺、食用添加剂开展定性检测等。

六、提高服务质量

9.项目工程质量安全年度总结 篇九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抓安全,保质量”。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安全和质量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工程质量形成于施工项目,是企业形象的窗口,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疏忽不得,它伴随在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中。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安全事故发生与否,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安全作为企业的卫士,以名优工程当作市场竞争的法宝,安全、质量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2012年,项目部在公司的直接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工作目标,质量和安全是每一个企业生存的基础,公司曾多次召开质量与安全会议,强调严把工程质量和安全,创精品工程对公司信誉的重要性,突出安全文明生产薄弱环节、重大危险源隐患的专项整治,确保全年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有明显好转,工程质量总体受控,安全态势平稳,取得较好的成效。对此,根据2012年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工程质量方面

一直以来我们对所施工的工程项目质量相当重视,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下,我们依据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进行精心施工,对于工程使用的设备和主要建筑材料、构件必须具有产品质量出厂检验合格证明和技术标准规定必要的进场试验报告。

在材料、施工上加强管理,公司工程部人员经常到工地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材料部严格把好材料的质量关和价格关,及时组织工程施工所需的物资材料。对每个工程项目,首先进行成本核算,根据预算,承包到施工班组,实行奖赔制度,凡工程中所需的材料,必须由工程部根据预算列出工程材料清单,仓库按单发料,这样一来杜绝了浪费和外流现象,提高了工程的效益,同时把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身上,广大员工责任性普遍得到加强,基本杜绝了由于质量引起返工而浪费材料的现象。

面对市场建筑装饰的激烈竞争,我们认识到提高服务质量和保证施工工程质量同等重要。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重视土壤的处理工作、定点放线的处理、种植穴、槽的挖掘、把好苗木质量关、浇定根水、固定支撑以及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在绿化种植施工前,现场回填的土方必须满足种植要求,不允许种植土中含建筑垃圾,并按设计及现场实况进行种植土方的平整、堆坡造型;所有进场的苗木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才能进场种植,对已选定的苗木因在运输过程中造成枝条折损影响外观的,不允许进场种植,;绿化种植施工有其特殊性,完全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可能最终的景观效果会不尽人意,参照设计施工图,并事前同专业设计师沟

通,在保证最终景观效果的前提下,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现场构筑物的布局及地形,对部分苗木的种植位置进行现场调配;在大乔木、棕榈科植物种植前,根据其树形选择好的观赏面后才确定种植。

2.园林建筑及硬质铺装工程施工部分:所有园建饰面铺装材料进场前严格对照设计确定的样板,符合要求的才能进场使用;按照园林景观工程合同文件中有关铺装效果的控制要求,进行小面积试样,并经专业设计师确认样板后,然后进行大面积展开施工,确保园建饰面铺装的最终景观效果;因园建饰面铺装材料种类繁多,局部施工部位需从材料的质地、色彩、使用功能方面综合考虑,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为确保最终的景观效果和使用功能,这就需要对原设计方案进行更改,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确保在调整材料的情况下不增加工程造价,同时及时和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尽快完善相关手续。严格按设计施工图和相关规范要求对分部分项工程中的每一道施工工序进行监控,对现场巡视过程中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使工程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都得到严格控制;对进场材料中因在现场搬运中造成边角破损的,要求全部挑出,不允许使用,所有饰面铺装留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对缝要求整齐,地面铺装面平整并满足排水坡度要求。

3.以不影响其它相关专业工程施工为前提,督促施工单位“抢”工作面进行施工,对现场需协调处理的有关问题,及时同部门相关专业工程师进行沟通,使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得到保障,同时要求施工单位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积极组织劳动力和施工用材料的进场;在工程施工中对需设计明确的工程施工部分,急需处理的及时同专业设计师沟通,确定后按设计意图通知施工单位先行进行现场施工,同时按正常程序上报文件,确保工程施工有条不紊的进行。

4.积极进行质量责任意识的自查与自纠,以技术交底会议、施工过程中交底的形式对劳务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讲项目质量目标推进到最基层劳务人员的意识中。

二、安全生产方面

安全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企业员工在生产中的自身安全,还涉及到因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广大用户使用后的安全。为此,为了确保工程施工安全,我们建立了规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层层控制,明确安全生产指标和各项安全保证措施,与各个施工班组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安全员不定期下施工场所进行监督检查,对查出的安全事故隐患及时签发事故隐患整改书,要求及时做出整改。

我们积极进行职工安全培育教育宣传和职工的业务技术培训工作,对于新职

工进行企业、项目部、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才准进入操作岗位,并且对每一位新职工都指定一名有经验的老师傅传授技艺,对其进行传、帮、带,使每一位新职工都能迅速掌握和熟悉业务技术,对于特种作业人员组织他们到市劳动局进行培训,取得特种操作证方可上岗。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环境较复杂,所以在接受每一项工程前,我们都仔细现场勘查,熟悉施工环境,制订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安全施工措施,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行业安全操作规程,每天进行班前三上岗活动,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公司加强安全管理,严格考核制度,制订考核实施细则,确立安全生产的地位,明确年内安全工作各项指标,组织全体职工参加上级开展的百日安全生产活动,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增加安全防范意识,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建立和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把安全管理各项工作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公司在每个安全例会上,把安全生产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结合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及安全生产事故通报等,进行专题部署,教育全体职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树立起强烈的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

10.宜昌市2009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篇十

编辑:宜昌质监局

发布时间:2010-07-12 10:58:37

自实施“质量兴市”战略以来,全市各方面尤其是各级政府和广大企业的质量意识明显增强,质量状况明显好转,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取得了应有成效。现将我市2009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2009年我市产品质量总体状况

综观2009年全市产品质量状况,总体情况较好,部分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规规定,质监部门对全市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了定期监督抽查。全年共计监督抽查1669批次,合格1453批次,不合格216批次,抽查合格率为87.06%。其中:抽查工业产品类341家生产企业的 803 批次产品,合格 729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0.8%;抽查食品类412 家企业的 866批次产品,合格724批次,抽查合格率为83.6%。

(一)工业类产品

1、水泥产品质量保持良好。全年共监督抽查各类水泥产品92批次,合格89批次,抽查合格率96.7%。不合格3批次,不合格指标主要是强度不够。

2、肥料产品质量基本稳定。全年共抽查各类肥料企业生产的149批次产品,合格135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0.6%。不合格14批次,主要是总养分不足。

3、铝合金窗和塑料窗产品质量较差。全年抽查铝合金窗和塑料窗企业生产的46批次产品,合格31批次,抽查合格率仅为67.4%。不合格15批次,不合格指标主要是主型材质量、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增强型钢等。

4、家具类产品质量不够理想。全年共抽查家具产品27批次,合格17批次,不合格10批次,抽查合格率仅为62.9%。

(二)食品类产品

1、粮食、小麦粉及其制品质量总体稳定。全年共监督抽查大米、小麦粉和挂面等米面制品142批次,合格110批次,抽查合格率77.5%。

2、植物油质量基本令人满意。全年共抽查34批次,合格24批次,抽查合格率70.6 %。

3、饮用水质量保持稳定。全年抽查饮用纯净水80批次,合格65批次, 抽查合格率81.3%。

4、酱油、食醋等调味品质量不容乐观。全年共抽查酱油、食醋等调味料61批次,合格45批次,抽查合格率73.8 %。

5、茶叶质量居于高位。全年共抽检茶叶98批次,合格96批次,抽查合格率98.0 %。

6、糕点类产品质量比较稳定。全年共抽查糕点76批次,合格66批次,抽查合格率86.8%。

(三)在用特种设备

全市在用特种设备定检合格率达95%以上,保持安全运行。

(四)民生计量产品

1、民生计量主要器具“三表一器”合格率保持较高水平。电能表电力公司抽查部分,电力首检表抽查7800台件,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质量状况良好。煤气表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2%以上。水表抽查合格率98%。出租车计价器共检定1654台,合格率90%,经过调修和更换后达到100%合格。

2、眼镜产品抽查批次合格率为84%。

(五)纺织品

纤维纺织产品全年抽查53批次,抽查合格率100%。

二、产品质量状况成因分析

我市产品质量总体上呈现稳定提高的态势,但仍有部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可以看出,形成我市产品质量现状的主要因素在于:

(一)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有力地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

1、工作责任得到了进一步明确。2009年,是我市上下全面深入贯彻“质量兴市”战略的第一年。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和市发改委等13个主要成员单位签订了《质量兴市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了质量兴市工作政府责任。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学习宣传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组织全市1020家规模以上企业积极投入“质量安全年”活动,并对全市100家重点企业实施了绩效评价活动,积极推进企业落实质量兴市的主体责任。

2、争创精品名牌工作又传喜讯。2009年,我市黑旋风工程机械开发有限公司等29家企业的36件产品获评2009年湖北名牌产品,企业数和产品数比上年分别增加7家、13件,增长31.8%和56.52%。在荣获2009年湖北名牌产品称号的240家企业中,我市获评企业数量在全省17个地市州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武汉市。国家、省级名牌产品拥有量在全省市州中宜昌位于前列。2009年,宜昌生产的国家和湖北名牌产品,销售额364.94亿元,增长26.4%;利税额44.28亿元,增长41.94%;出口额5.22亿美元,增长47.8%。

3、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明显成效。我市水泥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政府针对小型水泥企业出台了相关限制政策,各大企业的生产工艺日臻完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整体质量逐步提升。截至2009年,共关停21家小水泥企业,淘汰落后产能341万吨。新增高效节能水泥企业4家,增加新技术产能480万吨/年,年可节约用电1.44亿千瓦时,降低煤热耗24亿大卡(约合50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12.47万吨。

4、标准化项目建设不断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完成了8个示范区项目建设任务,示范区农民年总增收895.84万元;宜都红花套镇农业标准化示范镇试点工作顺利完成;长阳火烧坪高山蔬菜等两项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已进入公示阶段。到2009年底,我市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在推进标准化进程中,经过多年的整顿和规范性管理,我市茶叶产业的产品质量、生产工艺、管理水平都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009年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8%。

工业标准化工作完成企业执行产品标准登记289家578个,采标29项,采标标志15项,我市采标率达到80%。我市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修定工作,宜化集团、兴发集团和安琪酵母等企业主持或参与制修定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3项,省级地方标准3项。工业产品标准化成果的巩固,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和占有率,增强了产业优势,为宜昌经济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5、企业质量意识管理水平日渐提高。大凡抽检合格的产品,都是企业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达标的产品。例如,纺织产品的安全技术要求、内在质量经检验均合格,合格率100%,原因在于生产企业对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控制较为严格,积极引进国内外最新的设计理念,吸引高级服装设计师和技术人员,进行产品研发设计和生产。

6、后处理工作落实到位。经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依照法律规定,责成相关企业进行后处理,做好整改工作。2009年,进行后处理321批次,整改合格率达100 %。仅以肥料为例,2009年抽查不合格的批次,共涉及肥料总量达4000余吨,产值约500万元。经过督促相关企业进行后处理整改,防止了这些不合格肥料流入市场,既让农民群众免受了危害,也帮企业避免了可能遭受的损失。

(二)企业忽视质量管理,生产条件较差,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1、企业忽视细节管理,导致产品监督抽查不合格。

2009年监督抽查不合格的食品中,共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标签不合格。其中,米面及其制品32批次有29批次标签不合格,植物油10批次中9批次标签不合格,糕点10批次标签不合格。实际上,米面及其制品、植物油、糕点等产品的整体内在质量比较稳定,由于企业对相关标准尤其是关于外包装的最新规定学习不认真,导致企业对产品标签等知识的缺乏,一些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对于证后监管工作不太熟悉,普遍忽视了国家关于产品外包装标识标注的要求,导致标签使用不符合标准,从而造成整个产品检验不合格。

2、企业生产条件较差,难以保证产品质量。

一些小型企业,普遍存在质量意识薄弱,生产能力不过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因此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根本保证。突出反映在铝合金窗和塑料窗、家具、饮用水等产品上。

铝合金窗和塑料窗。作为建筑外墙和室内装饰的一部分,铝合金窗和塑料窗的结构形式、材料质感、表面色彩等外观效果,对建筑外立面的美观协调和室内环境的舒适和谐起着十分重要的装饰作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自2007年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后,宜昌市的铝合金窗和塑料窗行业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仍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存在加工工艺不够完善等问题,最终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

家具。家具作为一种轻工产品,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是和人密切相关的,它的质量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不合格指标集中在家具的尺寸不够、力学性能较差以及甲醛释放量超标等方面。尺寸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厂家的加工精度不够,以及设备加工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力学性能不合格主要是厂家所用材料不达标和加工工艺水平低造成的。

饮用水。不合格的主要指标是微生物。造成微生物超标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生产环境较差;灭菌、灌装设备不符合要求;生产人员个人卫生差;包装材料不符合相关规定等。

3、只顾降低生产成本,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使用种种不当手段,比如采取偷工减料的方式,使用质量低劣的原料等等,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家具甲醛释放量超标的主要原因,就是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所用原材料质量不过关造成的。

肥料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少数企业通过提高原材料成本较低的单养分含量,降低成本较高的单养分含量来降低成本,这种做法改变了肥料的养分分配比例,降低了肥效,导致产品不合格。

调味料的不合格指标主要集中在产品的特征指标上,如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可溶性无盐固形物,食醋的总酸等,少数产品的细菌和外包装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主要原因同样是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采取不正当的手法降低成本,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4、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工作发展需求。

一方面,有部分企业不太重视自身检验检测手段的建立和完善,小企业、小作坊尤其欠缺自检能力和专门从事检验的技术人员,产品质量在厂内不能自检。另一方面,具备相关资质的专业检验检测机构,如宜昌市质检所等单位,虽然一直注重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但由于缺乏财政经费保障,检验能力建设提档升级相对滞后,与宜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未能同步,与宜昌在全省全国所处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难以满足质量工作发展的客观需求。

三、关于加强质量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市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各相关部门尤其是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监管,优化服务,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市场准入制度的规定和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产品质量监管工作。

(一)加强宣传,注重教育,进一步增强企业主体质量意识。意识是思想的源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意识增强了、思想统一了,行动才会自觉。因此,首先要继续加强宣传教育,着重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使企业负责人明确自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承担的法定质量责任和义务,不断强化各企业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以自觉行动,从源头抓起,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全面深入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坚持将质量工作纳入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全市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为全面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三)监管到位,把好关口,坚持从源头抓好质量。对本辖区的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环节要严格监管。要严把市场准入关、日常监督关和出厂检验关。对获证生产企业100%进行抽样检验,对首次抽样不合格的,暂扣许可证;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并主动召回不合格产品,整改后复检仍不合格的,依法吊销许可证。

(四)强化基础,完善手段,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企业要切实重视自检能力建设,加大投入力度,解决自检能力不足的问题。政府应从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强化检验技术手段,为质量工作提供坚强有力技术支撑的角度,将提升公正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纳入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在项目建设上予以支持,在经费投入上给以倾斜,把我市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真正建设成为能够体现宜昌综合实力、代表宜昌发展水平的检验检测服务平台。

(五)突出重点,狠抓整改,严肃开展后处理工作。对不合格产品,相关部门负责指导和帮助企业分析查找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提高产品质量,减轻企业损失。对拒不整改的,依法进行查处。

上一篇: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思想思想汇报下一篇:古镇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