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2024-09-16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共8篇)

1.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篇一

寻找最近发展区 设计语文校本教材

广州市第七十八中学 语文科胡欣

内容摘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版教材应该是有个性的教材,学生应该是有个性的学生,教师应该是有个性的教师。这意味着用自己擅长的喜欢的方式去施教应该就是最优秀的施教心理。本文探讨的就是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论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尝试选择和教材相关的报刊资料,重新确定课程系列,形成校本教材,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校本教材开发创造

新课标规定:高中课程必须具有层次性和选择性。“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强化阅读,以阅读作为提高语文素养的杠杆。就是把教学的切入点放在“阅读”上,希望通过大量而有成效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甚至通过大量的书面阅读,来提高口语表达的水平。

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可界定为“在学习着‘由独立的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层次’与叫较高的‘透过在成人引导或在具有更多能力的同伴合作下的问题解决,所决定的潜在发展’层次间的距离。”

维果茨基指出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和强化学习者已经形成的内部技能,而在于激发、形成正处于成熟过程中却又不完全成熟的心理机能。因此,既要确定学习者现有的发展水平,还要确定通过教师的指导,学习者发展可能达到的结果及由此而形成的潜在发展水平。本校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都不高,阅读障碍比较明显,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况且学生的语文阅读过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形,他们或缺少相关的背景知识;或缺乏持续的兴趣;或缺少从文本中获得意义的基本策略。事实上,这些变量——知识、兴趣和策略,只是复杂而多维的语文文本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

“最近发展区”之外的教学对学习者来说是困难的,收效甚微,而降低“最近发展区”水平的教学将是枯燥乏味的。只有适合学习者“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才是有效的、良好的。尤其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当中,新教材的使用会给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不断寻找适合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调动自己的心灵,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引导越发显得重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尝试选择和新教材相关的报刊资料,重新确定课程系列,形成校本教材,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以下就是对这种做法的探讨。

一、语文校本教材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本地语文课程资源的情况来调整、更新。这样就赋予静态课程内容以鲜活的时代、地方气息,从而激发学习主体的学习兴趣。对校本教材的设计而言,笔者者不仅考虑学生现有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应该根据学生所拥有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寻找最近发展区,把握“学习最佳期”以引导学生向着潜在的、最高的水平发展。因此,校本教材要能为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提供适当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超前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并创造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学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

现代的中学生,个性鲜明,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而又不盲目崇拜权威,对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受年龄和阅历的局限,又往往不够客观。同时由于绝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平时倍受呵护,缺乏一种责任感,更缺乏一种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因此当他们去学习阅读那些与他们生活背景相距遥远的文学作品时感到乏味吃力也就理所当然了。

在上老舍的《我的母亲》(粤版模块二)的时候,由于本文所写的生活和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吃力,因此,笔者先上网搜集相关的母爱、亲情的报道,结果在

1金羊网上下载了《中国阔少,开着奔驰去打工》的新闻报道热点和“亲情与感恩”的校园话题系列文章。报道提及:中国留学生中的富家子弟,觉得自己节省用钱是件不光彩的事情。孩子的攀比心态很严重,有的孩子买一件衣服,不到三四千元的根本看都不看。随着社会生存压力的加大,人也变得愈来愈功利。文章还针对现在独生子女存在“三无”(无情、无能、无责任感)的现象,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家长的过度溺爱,学校忽略了“孝道”方面的教育;笔者让学生对照着进行反思,平时应该怎样理财,应该怎样和父母相处,有那些方面是要改正的,学生的反映非常热烈,因为文章说的就像他们自己平时的生活。经过讨论,学生知道以后要“学会感恩,学习孝道,学会尊重”,也要“学会节俭,学会理财,学会生活”。

由此可见,具有浓郁的生活和时代的气息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学生在读的时候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避免他们由于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而造成阅读障碍,换句话说换句话说:这些校本课程使学生找到学习的突破口,起到阶梯作用,给学生搭建起教材与生活之间的平台,把对课外材料的理解延伸到课内知识中去,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班级教材如果能赋予静态课程内容以鲜活的时代、地方气息,就能就是帮学生找到了适合学习者“最近发展区”,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语文校本教材课程内容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选定语文课程内容,这样

选定的课程内容既可以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条件,也可以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校本教材的设计要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在维果茨基看来,学习应当被融入对日常不断产生的矛盾冲突的解决中。这启发我们,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来设计习题,就会为教学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对问题解决的深层探讨,从而通过问题解决使使学生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

《短篇小说鉴赏》(粤版选修模块五)中的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提出非常深刻的人生命题:如何在爱情、金钱、尊严中作出选择,这对于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学生来说应该有很好的启迪和教育作用。但如果传统经典篇目不从尊重学生个性出发,不求点新意,很可能会让学生不断的重复一直以来重复的旧论断,从而影响学生潜能的发挥。于是,笔者先选择了新闻特写:《“灰姑娘情结”令女大学生“自废功夫” 内外兼修只为“嫁个有钱人”》,文章指出:“当今时代,‘有钱’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衡量‘事业有成’的指标之一。而‘嫁个有钱人’虽然不能说是时下女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主流,但不可否认地成为越来越多女学生向往的择偶理想。”提出“为何具备相当才能、完全可以独立于社会的女大学生,在恋爱择偶方面却如此热衷于作依附他人的藤萝?”的疑问;另外还选择了《映象广州》专题:《羊城“梁祝”说凄美 百花冢深掩风流》说的是明末广州绝代歌妓张乔卖艺不卖身与番-禺名士彭孟阳真心相爱的一段凄美爱情故事,被后人称作广州版的梁祝。指出:“思想一下,今日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一些女子为了些许的利益而甘愿做外室小妾,其品格又何及歌姬的一个小指呢!”

其实现在很多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情体验,但对何为“真挚的爱情”、“爱情与金钱”、“爱情与尊严”等问题的理解比较模糊,根据文本的情节和以上选取的校本教材笔者提出了“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有评论家说杜十娘的悲剧是必然的,你同意吗?”、“李甲是男子汉吗?你认为真正的男子汉应具备什么品格?”等和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热烈讨论,学生许多观念得到明确: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创造、是力量、是希望;女性要自尊自爱自强不息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真正的 男子汉应该是有责任心,有理想、有爱心的等等。

通过校本教材的补充,学生不仅对文本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通过对这些相关问题的解决的深层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要在今后注意培养自己的高尚人格与情操,学会做好人生的选择。这样的引导激起学生的强烈共鸣,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人性中纯美的一面,激发出学生心灵中潜在的真善美天性,使他们产生了对美好人性的积极向往和自觉追求。

这种以学生生活为平台的重新解读文本不是单纯的说教和劝喻,而是情感的沟通和震撼,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也有利于他们潜能的自由发挥;不仅对文本的解读更加深刻。也使学生通过对生活问题的解决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

三、本教材的编排顺序要有一定的体系,并与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相适应,更重要的是要全

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语文校本教材的编排顺序与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研究如何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顺序和如何兼顾语文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等问题是一个值得借鉴的重要资源。要利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不断形成概念体系。

语文教学中人文内涵的熏陶、浸染应该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但现在要求的是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给定的教学任务,而学生却是在以电子传媒为大众文化消费主要方式的环境和量化的应试训练中长大的,缺乏足够的文化涵养;生活经验、欣赏习惯、思维方法与文本的距离相当遥远,品读具有厚重文化背景、浓郁文化底蕴的文本与欣赏商业娱乐文化的轻松浮躁直观迥然不同,学生对文本精神体验的不适应可想而知。

因此在校本教材的编排上笔者主要选择两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了解文化;“文化教育”传承了文化传统,还可了解本土、本国乃至世界的文化,让学生从文化脉络中汲取人类世世代代的精神给养;同时,文化还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族类记忆和集体经验,积淀着人们在历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知识结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这类教材能使学生增加一定的文化内涵。例如,专门编辑了《记忆中的老广州》文化系列,分老景致、老行当、老字号市井风情、街市旧话等专题系统地介绍广州的本土文化:‚市井风情:纸鸢、斗蟀子、伏哩哩,这些游戏现在的孩子早已不玩了,如今的孩子已经满屋的机器猫、咸蛋超人,只有那‚月光光、照地堂‛的童谣,记忆还留在我们的脑海———月光光,照地堂,儿时的童谣,旋律在现代人的手机铃声里响起,怀旧,在经历若干年的一个轮回以后,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脑海。

怀旧,是越秀山巍峨的镇海楼,是黄埔古朴的菠萝庙,还是三层门扇的西关大屋?也许,广州人的怀旧更是五步一摊、十步一档的小吃店,是早茶的一盅两件,是古朴的趟栊门,私伙局的唱和……历史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传承了下来,这次我们就走进西关,寻找那几乎被人们遗忘的老广州味道。

食田螺

手起难停,长气悠悠嘬、嘬、嘬;

死唔愿出?牙签密密挑、挑、挑。

[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关于中秋食田螺,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且此时最肥美。熟悉习俗的老人家说,中秋当晚一家人聚在一起,拿着田螺,对月一举,再送到嘴边一啜,就是‚对月啜螺肉,越啜眼越明‛。]

趟栊门

不挡门前风水,闲看槛外春秋。

[趟栊:广州的风水门,高级的用坤甸木做,普通的用杉木做]

上茶楼

挜凳霸台,扬起张单忙‚点菜‛,呼朋唤友,栋高只脚叹盅茶。

[挜:占住;栋高只脚:竖起一只脚踩在椅面上的坐姿——广州方言]

这些作为教材的文章不仅充满了浓郁的南粤风情,更重要的是符合学生的心理,他们也很希望理解生于长于斯的城市的文化故事。在学习完这一系列的教材后,学生开始自觉地去了解和文本相关的文化常识,象在讲《离骚》的时候,很多学生就自觉地去了解和端午节相关的知识,对文本的理解起到很好的作用。

其次是培养审美;文章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描绘的美好意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过:“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事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例如,笔者曾选编了一批词锋锐利的杂文和哲理小品让学生从中进行体会文字的“意境深远”和文句“有意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文学的纯美。

‚《中国四大美人》

‘四大美人’真正的生命力不在其美色,而在于其文化内涵。她们各自倾倒了一段中国历史,她们分头证实了一种女性命运。

四大美人无一例外都是与政治挂钩的:西施催化了一个政权(吴)的覆灭与一个政权(越)的复兴;王昭君缓和了两个政权(西汉、匈奴)之间的敌意;貂蝉给一个政权(东汉)的苟延残喘紧了一次链;杨贵妃则傍依一个政权(唐)由盛转向衰。她们的‚政治属性‛,暗示着中国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磁场,政治便是其磁极。

王昭君出塞含义之一是对无孔不入的‚关系学‛的抗议,就因为少了画师几吊钱便只能独自品尝汉宫秋月,又何如去那‚天苍苍,野茫茫‛之中走一遭呢?出塞的本质是一种名唤‚和亲‛的外交,其作用于汉方而言是防骚扰而非防问鼎,当然,她并非‚和亲‛第一人,但她走向漠北与文成公主走向雪域一样光照千秋。呼韩邪与松赞干布成为汉族的夫婿,这至少是中华民族‚全家福‛一张永恒的底片。

依我看:欣赏‘四大美人’,在一定意义上便是尊重中国古代的女性。她们曾经因男人而立过无数贞节牌坊,她们曾经因男人而裹脚布又臭又长,她们理应在今人的文化关怀中得到补偿…… ’

《看不见的含量》:‘看不见的含量,影响着同一事物的不同结果。比如,无论是草编画,还是组装汽车,甚至包括外国人学习中国的京剧,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人文素质甚至世界观与潜意识起着决定作用。而在事物的表层,这些因素却是无法洞见的。同样的表象,内含却有着天壤之别,其中的差距甚至是致命的。

科学发展到今天,世上许多领域都已经无保密可言。然而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技术,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正像有人提出:东和西,到底有多远一样,其实这是一个心智的问题。心智差多远,东和西就差了多远。

日常生活中,我们能看见的因素永远是有限的。众多看不见的含量,才是决定某类事物或某项艺术的最终因素。’

《最有用的忠告》:‘时代在更替,社会在前进,没有什么忠告能成为千古不变的真理。有的忠告,只适合于一个时代;有的忠告,只适合于一方地域;有的忠告,只适合于一个阶层;有的忠告,只适合于一类人群。所以,有选择地接受别人的忠告,才是对我们人生最有用的忠告。’‛

笔者所任教的理科班学生在学习完这一系列的文章后无论是口头或写作表达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最为显著是说话文雅了,举止也文明了。可见,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并不是对立的,必须把语言的实际运用与文学文化熏陶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内涵,促进包括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的养成和提高,从而实现语文课程教书育人的目标。

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学中,不断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寻找最近发展区,并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出适合学生需要的校本教材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届学生在市进行的必修模块统测中取得较好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

新课标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尤其是语文教材的使用观念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今后,还要不断的努力摸索,争取更大成功。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秦训刚 蒋红森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2、《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11月版

2.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篇二

一、两版本文言文练习概述

1.粤教版文言文练习概述

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以下简称“粤教版”)的主编陈佳民教授将这套教材的特点概括为三点:(1)以活动、文体、语体三线安排单元,体现教材的基础性、传统性和时代性;(2)强化阅读,以阅读作为提高语文素养的杠杆;(3) 安排活动,促进写作、说话、阅读能力的培养。1文言文的课文、练习、活动等也都体现了这些特点。在必修的五册教材中,文言文课文根据文体区别和时代顺序集中编排为三个单元,分别位于第二册、第四册和第五册的第四单元。每单元六课,包括基本阅读课四课和扩展阅读课两课。除第四册第14课的《孔孟两章》包含两篇课文外,其余均为每课一篇课文。该套教材的文言文练习附在每课的课文后,基本阅读课的练习名为“思考、探究、练习”,扩展阅读课的练习名为“思考、探究”,题量为三到五题不等,内容有课文理解、基础知识积累、背诵等,篇幅一般不超过一页。

2.人教版文言文练习概述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以下简称“人教版”)跟粤教版一样,根据文体区别和时代顺序集中编排,但文体划分更细致,一共划分为五个单元,必修五册教材中每册一个单元,但单元序号不统一。每个单元三至四课,其中包括零至两篇略读课,其余为精读课,每课均为一篇课文。该套教材的文言文练习同样附在每课的课文后,练习名称统一为“研讨与练习”,题量一般为三题或四题,篇幅同样一般不超过一页。

二、人教版与粤教版的文言文练习分类比较

1.按题型分类

按照胡中锋先生在《教育测量与评价》一书中所做的分类2,粤教版练习题型所含题目数等统计见表1:

由表1可知,在粤教版中,问答题所占比例最大,涉及的内容也最广;其次是词语解释题,包括词语解义、归纳词义、词义辨析指出特殊字词等题目类型;再次是背诵、体会等指令题和翻译题,其他题目类型较少。

人教版的文言文练习题型具体统计见表2:

表2与表1相比,可用饼状图做直观分析(见图1):

由表1、表2和图1可得,人教版的文言文练习的题型相比粤教版略为丰富;词语解释类题目共8题,占总题目数的10.53%,明显少于粤教版的19题(占总题目数的24.68%);写作类题目共5题,明显多于粤教版的1题,其余题型差异不大。

(1)按内容分类

由表1、表2和图1可得,人教版的文言文练习的题型相比粤教版略为丰富;词语解释类题目明显少于粤教版;写作类题目明显多于粤教版,其余题型差异不大。

2.按内容分类

按照古汉语知识范畴和阅读训练范畴的常规分类,粤教版的文言文练习具体内容分类见表3:

人教版的文言文练习内容分类具体分析见表4:

表4与表2相比,同样可用饼状图做直观分析(见图 2):

注:图2为二级饼图,左侧饼图显示的是全部题目的内容分类和比例,右侧饼图显示的是阅读分析类题目的分类和比例。

由表3、表4和图2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人教版的文言文练习中,重点字词类内容明显低于粤教版。

第二,其他文言文常识类的内容两套教材数量相差不大,但所训练的内容很不相同,人教版的内容包括对文、同字重出、骈句、常用句式,每项内容各一题,而粤教版则是特殊句式 (分别为省略句和宾语前置的专项练习)、成语、对偶,每项内容各两题。

第三,人教版的扩展思考类题目远超过粤教版,且形式丰富多样,有扩展阅读类、写作类、讨论类、对比分析类、论述类、演讲类等。

3.按目标层级分类

粤教版的文言文练习较符合四分法的目标层级分类,但由于应用类题目较少,特将简单应用和综合运用合为一类,统称应用类,以便统计归类。具体分类情况见表5:

由表5可得,位于目标层级中理解层面的题目数最多,占总题目数的55.71%;其次是是识记层面的题目,占31.43%;应用层面的题目很少,占12.86%。也就是说,粤教版的文言文练习,更多地停留在识记和理解层面,更高层面的练习题目较少。

人教版的文言文练习按照目标层级也可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面,具体情况见表6:

表6与表5对比,同样可以用饼状图表示(见图3):

由此可见,人教版文言文练习的识记类题目明显低于粤教版,理解类的题目所占比重略低于粤教版,而应用类题目则明显高于粤教版。

三、粤教版和人教版文言文练习的差异分析

从以上各类数据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人教版和粤教版的文言文练习各有优缺点。人教版的优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扩展性强,十分注重能力的培养。如上文所述,人教版的扩展思考类题目数量远超于粤教版。人教版的文言文练习每堂课至少有一道扩展思考类题目,分别注重学生联想、表达、辩论、写作等方面的能力。这也正是粤教版较为欠缺的一点。同时,人教版还较为注重指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思考古代问题,并用现代的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观点是否过时”等词句在练习中随处可见。另外,在联系实际对作品思想和作者情感的分析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解读能力也可随之培养起来。

第二,人教版文言文练习的目标层级整体高于粤教版。如上文所述,人教版的识记类题目比例明显低于粤教版,应用类题目比例明显高于粤教版,也就是说整体上层级高于粤教版。这说明人教版的练习题综合度高,应用性强,像文献综述中所归纳的那样,更与国外先进的教材理念靠近,注重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而不仅仅停留在识记和理解阶段。粤教版在这方面略显逊色。

第三,人教版文言文练习的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包括题型和表现形式两方面。从题型方面看,人教版词语解释类题目少于粤教版,写作类题多于粤教版,使题型分布变得更均匀,同时增加了填空题和演讲活动题两类题型。在问答类题型中,还包括给语段加标点、给固定格式找例句、给多义词的各种含义找例句等较新颖的题目形式。从表现形式方面看,单单内容分类中的扩展思考类题目的18题中,就有扩展阅读、写作、讨论、对比分析、论述、演讲等多种形式的训练内容。而相比之下,粤教版的题目类型、表现形式就比较传统。

同时,粤教版相较于人教版也有较明显的优点,即粤教版对基础知识的关注更多。如上文所述,从内容分类方面看,人教版的重点字词类内容明显低于粤教版。单从特殊句式一类题目的训练来看,人教版只有一题,且共三个例句,每句涵盖了一种特殊句式的类型,而粤教版则有两题,每题专项训练一种特殊句式,这对于基础知识的积累显然有更加显著的效果。此外,粤教版的文言文常识类题目经常在不同的课中重复训练同样类型的常识,这对于夯实学生基础很有帮助,如必修五第14课《鸿门宴》的第三题和第15课《陈情表》的第三题同为成语的训练,这样的安排在人教版中却难以找到。其次,在文言文常识题目中,粤教版文言文练习的指向性也很强。重点字词部分,粤教版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单纯释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五类常识的训练,其他常识部分,包括特殊句式、成语、对偶三类常识的训练,这些类别的题目中,除词类活用类题目只有一题外,均各有两题以上,同为两题的包括特殊句式、通假、对偶、成语、古今异义五类常识,比例分布较平均。不同于人教版其他常识每类型只有一题的情况。

3.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篇三

一、“城隅”释义为“城上角楼”,或“城边的角落”。

【课文】《诗经两首·静女》

【课本原注】[城隅(yú)]城上的角楼。一说城边的角落。

【探析】课本注释不免带来这样一些疑问:古代“角楼”指什么?静女为什么要到“角楼”上等待心爱的男人?“城边”的“城”指城市,还是城墙?

角楼,古代是指“城角上供瞭望用和防守用的楼”(《现代汉语词典》)。从“角楼”的功能看,是城防的重要工事,一般怎有闲置的时候,供青年男女演绎浪漫的爱情故事?从下文情节看,“爱而不见”,“爱”通“薆”,作“隐蔽”讲,静女跑到供瞭望和防守用的“角楼”上怎么“隐蔽”?从字眼上看,从“隅”(角落)联想到“角楼”,是否有些牵强附会?

“隅与陬为转注。广雅曰:陬,角也。小雅笺曰:丘隅,丘角也。”“考工记曰:宫隅,城隅,谓角浮思也。大雅:惟德之隅。传曰:隅,廉也。今人谓之边为廉,角为隅”(《说文解字》)。《考工记》把“宫隅”与“城隅”两个短语,称作“角”之“浮思”,即把“隅”释为“角落”,下断十分明确。因此,把“隅”释为“角楼”,既不合抒情故事发生发展的情理,联想跨度也委实太大了些。

不论“城上”,还是“城边”,“城”,依今天的学生经验看,一般很容易理解为“城市”。古代也有这样的用法:“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这里的城指“城池”,“城市”。但学生不会想到还有不同的用法。“约会的地点是‘城隅:城上的角楼(一说是城墙边的角落)。请注意:《诗经》时代的‘城,不是城市,而是城墙”(高中《语文(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粤教版)。教学用书与课本注释关于“城”的阐释,虽说是一字之差,一是“城墙边”,一是“城边”,所指却大相径庭。

“城隅”,释为“城墙边的角落”较为妥帖。就“角落”而言,使本章下文“爱而不见”情节发展成为可能;就“城墙边”而言,与末章“自牧归荑”形成呼应之态势。在城墙边的角落,女子逗情示爱;在野外放牧的地方,赠送爱情信物(荑草),表情示爱,合乎常理。

二、“擢”,释义为“举起,摆动”,这两个动词,准确译读织布的动作了吗?“举起”与“摆动”二词相互能转注吗?

【课文】《汉魏晋诗三首·迢迢牵牛星》

【课本原注】[擢(zhuó)]举起,摆动。

【探析】《教师教学用书》参考译文:“织女摆动纤纤素手,织布机‘札札作响。”朱东润先生释:“擢,摆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课本注释为什么增加“举起”义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其本义为“拔,抽”。“举起”义,或滥觞于此。然而,仔细揣摩,“举起”与“摆动”到底不是一个动作,所以两者不能转注。从另一个角度看,编者是否在两者选择之间犹豫,不能定夺?中学生理解起来,往往陷入似是而非的境地。更何况,《教师教学用书》中提供的译文:“摆动”的是“素手”,“作响”的是织布机。前言不搭后语,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不妨,我们来考察一下古人织造的过程。高汉玉《我国古代丝绸技术的发展情况怎样?》一文有这样的记述:

“原始的丝绸制造是将缫好的丝分布在竹(木)辊上,先是‘手经指挂;后又将两脚抵住绕经辊,经丝片幅按单数和双数片纱穿入分绞棒,用夹布辊将织成的布缠于操作者腰间、张紧经纱,一手提综开口,另一手将挑经刀竖直形成织口,然后运送纬管,再用打纬木刀扣紧纬纱,依此循环织布绸。”

织造过程中,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挂、提、扣、挑、送、打等一系列的动作,怎一个“举起”或“摆动”了得!“擢”的本意是拔、抽,联系下句看,手动作“弄”的对象是“机杼”,可见,“擢”一字下得十分贴切,与“弄”互文见义。诗人截取织女在织布过程中这一典型片段“穿梭”描绘,以营造一个背景氛围。故“擢”释为“穿来抽去”。整个句子,可这样翻译:织女纤长而白皙的手穿来抽去地织布,织机“札札”作响。

这样译读,明白、到位而又不失简约,非“举起”或“摆动”含糊其辞。

三、“掇”,释义为“停止”、“拾取”,哪一种解释更合乎诗的前后逻辑?

【课文】《汉魏晋诗三首·短歌行》

【课文原注】[掇(chuò)]通“辍”,停止。一说音duō,拾取。

【探析】《教师教学用书》译文:“皎洁在天的月亮,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运行?我的忧愁来自心中,至今不能断绝。”教参“基本解读”:“作者以‘明明如月,何事可掇”来比方,从广阔的背景上衬托了求贤若渴而贤士不遇的苦闷。两相对照,问题昭然:如果说“打比方”(甚至有人认为是比兴)“月亮停止运行”比喻“忧愁断绝”能成立,那么诗人加上“明明”一词,如何解?既然希望如月之忧愁停止,为什么还要突出“明明”这一特征来描绘呢?“明明”是明亮、明朗之意,是正面写意,含有褒义。诗人怎么会希望正面的、褒义的东西停止或断绝呢?

蔡厚示认为:“这一忧一喜,忽忧忽喜的矛盾心理,正完满地表现了诗人求贤若渴的主题。”这里指出寄托诗人求贤若渴心理之矛盾与《教师教学用书》中求贤若渴而贤才不至的苦闷——是一致的,说明这是毋庸置疑的共识。然而在字眼和句子的具体解读上,蔡倾向于另一种说法,并加以发挥:“我赞成作‘掇是。虽然诗人这时奇想天外:明亮的月亮,什么时候把它摘到手呢?后来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诗句就此脱胎。这两句写得委实精彩!它除了显示诗人不失赤子之想‘上青天揽月外,还作为一种比兴手法,因小见大,暗喻贤才何时求得和理想何时实现等丰富含义。”他认为诗人笔下月亮暗喻“贤才”和“理想”。“掇”引申为“实现”。他关注到了“明明”的意义,但又忽略了“如”这一关键字眼及其主语(即比喻的主体)。

再看另一种解读:“‘明明四句:大意是说如同那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停止它的运行呢?我的忧虑出自内心,也同样是不可断绝的。这里接‘青青子衿四句,进一步说明了自己求贤不得的忧虑”(《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整句忽视“我的忧虑”为比喻的主体。如何理解,才能使上下文意贯通,符合前后文的思想逻辑呢?试看前后文。“明明如月”中的“如”一字提示我们,诗人显然在打比方,那主体是什么呢?据上文意脉走向,可推断,主体当是前文的“我心”。“何时可掇”的“掇”又如何解释呢?据前后文假托宾客往来说事,此句显然在发问何时人才来归。如果说前后文是假托、烘托、曲折取势。这里是突兀之笔,旗帜鲜明。故“掇”一字作本字解,“捡拾”,可引申为“获得”、“网罗”等义。整一句可这样译读:我求贤如渴之心坦荡、明亮如月,我什么时候才能网罗到天下更多的贤才?这样译读,才能使上下文意,一气贯通。

四、“三十年”是“十三年”的“夸大说法”,讲得通吗?“依依”释义为“依稀可辨的样子”,岂不与“暧暧”字义相矛盾?

【课文】《汉魏晋诗三首·归园田居》

【课文原注】[三十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393)初做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405)辞去彭泽令归田,是十三个年头。这里的三十年是夸大的说法。一说当作“十三年”。

[依依]依稀可辨的样子。一说是轻柔的样子。

【探析】陶渊明任官前后共十三年,宋吴仁杰《年谱》早有考订,是可靠的,且为大家普遍认可。课本仍把“三十年是夸大的说法”放在注解首要位置,匪夷所思。“三十”与任职事实不符,当是诗歌流传过程中的讹文。古人没有类似的夸大用法,言其夸大,乃属牵凿附会。古人夸大数字表达思想是有规律的。一是夸大数字虚指落差较大。“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庄子·逍遥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二是以“三”或“三”的倍数极言其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论语》)。大家都自觉不自觉地循着数字运用的游戏规则行进。

对“依依”的理解,向来存在不外乎上文提及的两种说法。王瑶很早就解释为“依稀可辨貌”。廖仲安的意见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方的村落炊烟,朦胧疏淡,着墨不多,却给人无限亲切之感。”这里都是从色调上解读“依依”。后者对“依依”的理解,与课文关于“暧暧”作“模糊不清”解,在意境上或许求得和谐一致,在意义定位上不免犯同;课本注解一方面说“模糊不清”,更有甚者,《教师教学用书》直译为“幽暗”,另一方面又说“依稀可辨”岂不自相矛盾?《教师教学用书》译为“炊烟袅袅升起”,显然主张是对炊烟姿态的描绘。在我国古代诗歌中,“依依”所处意群和搭配对象不同,其意义则不一样。注释一方面讲远方村庄“模糊不清”,另一方面又讲炊烟“依稀可辨”,自相矛盾。根据陶诗意群和搭配对象乃至意境,把“依依”理解为“轻轻地、缓缓升起”,似乎更有道理。

以上探析,乃一管之见。课本注解不仅面对教者,更主要是面对学生。个性化注解,会增强课本特色;科学注解,有助于学生自学,还有助于树立教材的权威性。

4.高中语文目录(粤教版) 篇四

广东教育出版社

必修1

第一单元 认识自我

单元导语 活动指引 参考阅读

1.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朱光潜 2.我很重要···毕淑敏 3.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王海桐 点击链接

演讲的艺术

讲述自己的故事

第二单元 传记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4.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陈廷一 5.华罗庚···顾迈南 6.罗曼·罗兰(节选)···茨威格 扩展阅读

7.留取丹心照汗青···卞毓方 8.我的回顾···爱国斯坦 表达交流活动

展现七彩人生 点击链接

读书三到始知书

放言述说平生事

第三单元 散文(1)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9.荷塘月色···朱自清 10.散文两篇···冰心

我的家在哪里? 11.拣麦穗···张洁 扩展阅读

12.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13.沙田山居···余光中 表达交流活动

打开心灵之门 点击链接

熟语的类型与构成形式

叙述纵横求变化 推荐阅读

抒情绘景的现代美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14.诗经两首

静女

15.离骚(节选)···屈原 16.孔雀东南飞并序 17.汉魏晋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陶渊明 扩展阅读

18.汉乐府两首

上邪

饮马长城窟行 19.南朝诗两首

登池上楼···谢灵运

晚登三山望京邑···谢朓 表达交流活动

寻觅节日诗情 点击链接

诗无达诂

文言实词(1)推荐阅读

包罗万事的历史画卷——《三国演义》 必修2

第一单元 体验情感

单元导语 活动指引 参考阅读

1.我的母亲···老舍

2.冰心:巴金这个人„„···吴泰昌 3.故乡的榕树···黄河浪 点击链接

朗读的要领

字字句句总关情

第二单元 诗歌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4.毛泽东词两首

沁园春·长沙

忆秦娥·娄山关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死水···闻一多

再别康桥···徐志摩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

热爱生命···食指

双桅船···舒婷 6.外国诗歌四首

致大海···普希金

我一无所求···泰戈尔

底片···希姆博尔斯卡

黑八月···沃尔柯特 扩展阅读

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欢乐···何其芳

雨巷···戴望舒

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焦桐

山民···韩东 8.歌词四首

长江之歌···胡宏伟

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黄霑

那就是我···晓光

弯弯的月亮···李海鹰 表达交流活动

少年情怀都是诗 点击链接

含英咀华赏佳作

亦直亦曲抒情怀 推荐阅读

爱就是充实了生命——《飞鸟集》《园丁集》

第三单元 散文(2)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9.议论散文两篇

窗···钱锺书

门···莫利 10.菱角的喜剧···秦牧 11.渐···丰子恺 扩展阅读 12.鱼书···柯灵 13.说不尽的狗···孙绍振 表达交流活动

“平凡之中见新意”小论坛 点击链接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 推荐阅读

对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控诉——《家》

第四单元 文言文(1)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14.阿房宫赋···杜牧 15.赤壁赋···苏轼 16.项脊轩志···归有光 17.与妻书···林觉民 扩展阅读

18.逍遥游(节选)···庄子 19.论毅力(节选)···梁启超 表达交流活动

文言虚词的整理积累 点击链接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文言虚词(1)必修3

第一单元 感悟自然

单元导语 活动指引 参考阅读 1.黄山记···徐迟 2.巩乃斯的马···周涛 3.瓦尔登湖(节选)···亨利·梭罗 点击链接

万水千山总是情

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二单元 科学小品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4.说数···沈致远 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叶永烈 6.寂静的春天···雷切尔·卡森 扩展阅读

7.这个世界的音乐···刘易斯·托马斯 8.足不出户知天下···比尔·盖茨 表达交流活动

做一个科普使者 点击链接

说不尽道得明

句式的选择和调整

第三单元 小说(1)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9.药···鲁迅 10.项链···莫泊桑 11.微型小说两篇

等待散场···刘心武

差别···布鲁德·克里斯蒂安森 扩展阅读 12.荷花淀···孙犁 13.春之声···王蒙 表达交流活动 一起来编故事 点击链接

方寸微雕展现大千世界

熟读精思才能融会贯通 推荐阅读

直面病态人生

拷问国民灵魂——《呐喊》与《彷徨》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2)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14.唐诗五首

山居秋暝···王维

从军行(之四)···王昌龄

登高···杜甫

石头城···刘禹锡

锦瑟···李商隐 15.蜀道难···李白 16.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17.宋词四首

雨霖铃···柳永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声声慢···李清照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扩展阅读

18.诗词三首

虞美人···李煜

书愤···陆游

扬州慢···姜夔 19.元曲三首

【双调】蟾宫曲·叹世···马致远

【南吕】四块玉·别情···关汉卿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 表达交流活动

珠联璧合觅佳趣 点击链接

中国古典诗歌

诗词格律 推荐阅读

诗海拾珠——《唐诗三百首》 必修4

第一单元 关注社会

单元导语 活动指引 参考阅读

1.时评两篇

车队与红灯···徐勤

月饼消费要讲文明···江南客 2.论“雅而不高”···李景阳 3.呼唤生命教育···张云飞 点击链接

乘上阅读的快车

评事论理表见解

第二单元 议论文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4.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胡锦涛 5.拿来主义···鲁迅 6.善良···王蒙 扩展阅读

7.《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吴功正 8.米洛斯的维纳斯···清冈卓行 表达交流活动

社会自由谈 点击链接

复杂长句的理解与运用

能言善辩有玄机

第三单元 小说(2)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9.宝玉挨打···曹雪芹 10.阿Q正传(节选)···鲁迅 11.变形记(节选)···卡夫卡 扩展阅读 12.失街亭···罗贯中 13.棋王(节选)···阿城 表达交流活动 “赞·弹·改”读书活动 点击链接

采尽百花细酿蜜

奇文共赏写书评 推荐阅读

见微知著

意高辞美——《红楼梦》

第四单元 文言文(2)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14.孔孟两章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15.劝学(节选)···荀子 16.过秦论···贾谊 17.师说···韩愈 扩展阅读

18.晏子治东阿···刘向 19.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表达交流活动

常见文言句式整理积累 点击链接

文言实词(2)

文言宾语前置句式 推荐阅读

千古名言

智慧渊薮——《论语》和《孟子》 必修5

第一单元 走近经济

单元导语 活动指引 参考阅读 1.钱···王则柯

2.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林其屏 3.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沈杰 点击链接

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的开展和报告的写作

第二单元 新闻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4.东方风来满眼春(节选)···陈锡添 5.“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心随飞翔···王光荣

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冯春梅 刘程 6.喜看稻菽千重浪···沈英甲 扩展阅读

7.访李政道博士···闵捷 8.甘地被刺 表达交流活动

到新闻视窗“亮相” 点击链接

访谈的技巧

真实快速地报道生活 推荐阅读

感悟语言的奥妙——《语文常谈》

第三单元 戏剧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9.雷雨(节选)···曹禺 10.哈姆莱特(节选)···莎士比亚 11.城南旧事(节选)···原著 林海音 改编 伊明 扩展阅读

12.长亭送别···王实甫 13.等待戈多(节选)···萨缪尔·贝克特 表达交流活动

粉墨登场乐一回 点击链接

操千曲而后晓声

语体的选择运用 推荐阅读

生存还是毁灭——《莎士比亚悲剧四种》

第四单元 文言文(3)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14.鸿门宴···司马迁 15.陈情表···李密 16.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 17.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扩展阅读

18.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19.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表达交流活动

妙语奇思尽挥洒 点击链接

古文今读

文言虚词(2)

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导 语 基本阅读 王维诗四首

积雨辋川庄作 *辛夷坞

送沈子福归江东 *观猎 2 李白诗四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

哭晁卿衡

丁都护歌

越女词五首(其三)3 杜甫诗五首 *月夜

哀江南 *蜀相

又呈吴郎 *登岳阳楼 拓展阅读 即景抒情诗四首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望月怀远······张九龄

题李凝幽居······贾岛 5 山水田园诗四首

*宿建德江······孟浩然

终南望余雪······祖咏

田家杂兴八首(其二)······储光羲

游终南山······孟郊 6 边塞战争诗四首 *从军行(其一)······王昌龄

蓟中作······高适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岑参

塞下曲······李益

第二单元 唐诗之旅(下)

基本阅读 白居易诗四首 *轻肥

花非花

杜陵叟

问刘十九 8 杜牧诗三首

早雁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题乌江亭 9 李商隐诗三首

*无题二首(其一)

贾生

柳 拓展阅读 酬赠诗四首

节妇吟······张籍

酬乐天频梦微之······元稹

近试上张籍水部······朱庆馀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 11 咏物诗四首

子规······顾况

葡萄······韩愈 *赏牡丹······刘禹锡

小松······杜荀鹤 12 咏史诗三首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

过陈琳墓······温庭筠

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

导 语 基本阅读 柳永词二首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海潮(东南形胜)14 苏轼词二首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定**(莫听穿林打叶声)15 李清照词二首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永遇乐(落日熔金)16 辛弃疾词三首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拓展阅读 爱国词四首

鹧鸪天(客路那知岁序移)······赵鼎

贺新郎(梦绕神州路)······张元幹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

柳梢青(铁马蒙毡)······刘辰翁 18 登临词二首

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

念奴娇(危楼还望)······陈亮 19 言情词三首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

第四单元 聆听元散曲

导 语 基本阅读 关汉卿散曲二首

【双调·沉醉东风】

【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 21 马致远散曲二首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

【双调·拨不断】 22 张可久散曲二首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正宫·醉太平】无题 拓展阅读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乔吉

【越调·天净沙】春······白朴 24 讥时咏史散曲二首

【中吕·满庭芳】看岳王传······周德清

【中吕·朝天子】志感······无名氏

表达交流

(一)名句交流,温故知新

(二)找寻色彩名句

(三)专题朗诵表演

(四)表现方法梳理

(五)古为今用,学写歌词 阅读向导

(一)精练、和谐与佳句——诗词散曲的语言

(二)赋、比、兴及其新拓展——诗词散曲的表现方法

(三)情景交融,生动含蓄,引发联想——诗词散曲的意境

(注:标有“*”号的是要求背诵的作品。)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

第一单元

导 语 基本阅读 小石城山记······柳宗元 2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扩展阅读 道山亭记······曾巩 4 百丈山记······朱熹 点击链接

表达交流活动

山水游记

第二单元

导 语 基本阅读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 6 六一居士传······欧阳修 扩展阅读 陆文学自传······陆羽 8 方山子传······苏轼 点击阅读

表达交流活动

刚健朴茂,风骨端翔——《唐代散文选注》

第三单元

导 语 基本阅读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 10 与尹师鲁第一书······欧阳修 扩展阅读 与微之书······白居易 12 寄欧阳舍人书······曾巩 点击链接

表达交流活动

书信传情

第四单元

导 语 基本阅读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王勃 14 后赤壁赋······苏轼 扩展阅读 荔枝赋并序······张九龄 16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李白 点击阅读

表达交流活动

欧澜苏海话宋文——《宋代散文选注》

第五单元

导 语 基本阅读 17 原毁······韩愈 18 心术······苏洵 扩展阅读 19 鞭贾······柳宗元 20 兴贤······王安石 点击阅读

表达交流活动

与唐宋八大家对话

附录:谈谈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周振甫 选修3:中国现代诗歌选读

第一单元 新世纪的星辰

丝丝诗语 基本阅读

1.毛泽东词二首

贺新郎·别友

菩萨蛮·黄鹤楼 2.郭沫若诗二首

凤凰涅槃

太阳礼赞 3.刘半农诗一首

教我如何不想她

4.冯至诗一首

蛇 扩展阅读

5.沈尹默等诗人诗六首

月夜···沈尹默

光明···朱自清

春水(之五)···冰心

红烛···闻一多

伊底眼···汪静之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 知识园地

新诗

怎样鉴赏诗歌

“意象”和“意境” 专题探究

自由诗是不是怎样写都行 读写广场

诗歌朗诵

写作活动

1.写一首咏物诗 2.改诗歌为诗剧

第二单元 耀眼的星群

丝丝诗语 基本阅读

6.艾青诗二首

手推车

黎明的通知 7.戴望舒诗二首

寻梦者

我的记忆 8.何其芳诗一首

预言

9.穆旦诗一首

赞美 扩展阅读

10.卞之琳等诗人诗六首

断章···卞之琳

雨景···朱湘

一朵野花···陈梦家

无题···阿垅

金黄的稻束···郑敏

在地球上散步···纪弦 知识园地

群星灿烂的诗派

怎样鉴赏诗歌

“情感”和“思想” 专题探究

诗歌要不要“戴着脚镣跳舞” 读写广场

读诗心得交流

写作活动

1.写一首抒情诗 2.改诗歌为散文

第三单元 崛起的星座

丝丝诗语 基本阅读

11.闻捷诗二首

苹果树下

疏勒河 12.海子诗二首

北方的树林

黎明(之三)13.杨炼诗一首

蓝色狂想曲

14.洛夫诗一首

边界望乡 扩展阅读

15.蔡其矫等诗人诗六首

祈求···蔡其矫 城市···昌耀

无题···舒婷

阳光中的向日葵···芒克

雪白的墙···梁小斌

纪念碑···江河 知识园地

朦胧诗

怎样鉴赏诗歌

“方法”和“技巧” 专题探究

朦胧诗:雾里的花别样美 读写广场

诗人大家谈

写作活动

1.写一首叙事诗 2.改诗歌为小小说

第四单元 开放的星空

丝丝诗语 基本阅读

16.李瑛诗二首

逆风飞行的鸟

端阳

17.西川诗二首

虚构的家谱

午夜的钢琴曲 18.于坚诗一首

对一只乌鸦的命名

19.翟永明诗一首

十八岁之歌 扩展阅读

20.吕德安等诗人诗六首

十一月的向导···吕德安

岁月的遗照···张曙光

有日出的早晨···李伟

开都河畔与一只蚂蚁共度一个下午···沈苇

道理···柏桦

小镇的萨克斯···朱朱 知识园地

个人化倾向

怎样鉴赏诗歌

“语言”和“风格” 专题探究

诗可以写成“与一只蚂蚁共度一个下午”的记录吗 读写广场

原创诗歌朗诵

写作活动

撰写诗评 选修4(第一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第一单元 珍藏记忆

单元导语 1.五猖会···鲁迅 2.想北平···老舍 3.碗花糕···王充闾 4.追悼志摩···胡适 交流平台 练笔园地 推荐阅读篇目

忆青岛···梁实秋

说北平···林语堂

怀念萧珊···巴金

故乡的食物···汪曾祺

故乡·黄河·中原···朱琦

母亲的书···琦君

心的形式···斯妤

第二单元 品读生命

单元导语 5.囚绿记···陆蠡 6.愿化泥土···巴金 7.捕蝶者···筱敏 8.寒风吹彻···刘亮程 9.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冯至 交流平台 练笔园地 推荐阅读篇目

生命···沈从文

光阴···陆蠡

独语···何其芳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徐志摩

不需注释的生命···祝勇

鼎湖山听泉···谢大光

第三单元 陶冶格调

单元导语 10.论快乐···钱锺书 11.科学与人生···钱穆 12.时间···季羡林 13.论趣···林语堂 14.说品味···董桥 交流平台 练笔园地 推荐阅读篇目

雅舍···梁实秋

劝菜···王力

“只有敬亭,依然此柳”···董桥

牛蛙记···余光中

负暄琐话···张中行

面具优越论···孙绍振

“闲”、“书”二话···金克木

第四单元 守望精神

单元导语 15.汉家寨···张承志 16.面对苦难···周国平 17.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18.夜行者梦语(节选)···韩少功 交流平台 练笔园地 推荐阅读篇目

秋夜···鲁迅

说真话···巴金

山峦···筱敏

椰子树与平等···王小波

猛禽···周涛

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卞毓方

第五单元 吟咏文化

单元导语

19.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20.道士塔···余秋雨 21.秦腔···贾平凹 22.把栏杆拍遍···梁衡 交流平台 练笔园地 推荐阅读篇目

中国古代的绘画美学思想···宗白华

胡同文化···汪曾祺

茶馆···黄裳

青山魂···王充闾

询问司马迁···林非

选修4(第二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第一单元 珍藏记忆 心系家国

单元导语 1.五猖会···鲁迅 2.想北平···老舍 3.这思考的窑洞···梁衡 4.碗花糕···王充闾 交流平台 练笔园地 推荐阅读篇目

忆青岛···梁实秋

说北平···林语堂

怀念萧珊···巴金

故乡的食物···汪曾祺

故乡·黄河·中原···朱琦

母亲的书···琦君

第二单元 融入自然 品读生命

单元导语 5.囚绿记···陆蠡 6.捕蝶者···筱敏 7.寒风吹彻···刘亮程 交流平台 练笔园地 推荐阅读篇目

生命···沈从文

光阴···陆蠡

独语···何其芳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徐志摩

不需注释的生命···祝勇

鼎湖山听泉···谢大光

第三单元 陶冶情操 幽默人生

单元导语 8.论快乐···钱锺书 9.论趣···林语堂 10.命名记···王鼎钧 交流平台 练笔园地 推荐阅读篇目

雅舍···梁实秋

劝菜···王力

“只有敬亭,依然此柳”···董桥

牛蛙记···余光中

面具优越论···孙绍振

第四单元 直面挑战 超越自我

单元导语 11.汉家寨···张承志 12.面对苦难···周国平 13.只因为年轻啊(节选)···张晓风 交流平台 练笔园地 推荐阅读篇目

秋夜···鲁迅

说真话···巴金

猛禽···周涛

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卞毓方

第五单元 吟咏文化 传承精神

单元导语

14.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15.道士塔···余秋雨 16.秦腔···贾平凹 交流平台 练笔园地 推荐阅读篇目

箱子岩···沈从文

把栏杆拍遍···梁衡

茶馆···黄裳

青山魂···王充闾

询问司马迁···林非

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短篇小说

单元导语 《柳毅传》:传奇的爱情 2 《促织》:变形的故事 3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理想幻灭的女性

第二单元 中国现当代短篇小说

单元导语 《狂人日记》:现代白话短篇小说开山作 5 《封锁》:陌生的视角 6 《游园惊梦》: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艺术技巧 7 《哦,香雪》:穿越复杂的单纯 综合学习活动

第三单元 欧美短篇小说

单元导语 《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

《热爱生命》:生命之歌 10 《家庭女教师》:向内心世界掘进

第四单元 亚非拉短篇小说

单元导语

《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节选):天方有夜谭 《喀布尔人》:一样的父爱 10 《小径分岔的花园》:行走在时间的迷宫 综合学习活动 选修6:戏剧欣赏

第一单元 戏剧

单元导语

1.窦娥冤(节选)···关汉卿 2.牡丹亭(节选)···汤显祖 欣赏储备

中国的戏曲 知识链接

行当 曲牌 单元实习

第二单元 西方演剧

单元导语

3.奥瑟罗(节选)···莎士比亚 4.钦差大臣(节选)···果戈理 5.玩偶之家(节选)···易卜生 欣赏储备

西方的演剧 知识链接

悲剧 喜剧 正剧 单元实习

第三单元 话剧

单元导语 6.压迫···丁西林 7.日出(节选)···曹禺 8.茶馆(节选)···老舍 欣赏储备

中国的话剧 知识链接

戏剧冲突 戏剧体系 单元实习 选修7:电影文学欣赏

1.开国大典

开场白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剧本节选 欣赏提示 银海泛舟

电影剧本 电影镜头 画外音 思考与探究

2.一江春水向东流

开场白

苦难时代的家庭悲剧 剧本节选 欣赏提示 银海泛舟

电影剧本的结构 电影的时间和空间 思考与探究

3.早春二月

开场白

苦闷、理想和追求 剧本节选 欣赏提示 银海泛舟

电影文学·小说·戏剧 故事梗概的编写 思考与探究

4.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开场白

生死抉择与生命的意义 剧本节选 欣赏提示 银海泛舟

电影剧本的语言 电影剧本中的对话 思考与探究

5.音乐之声

开场白

爱与美的交响曲 剧本节选 欣赏提示 银海泛舟

电影剧本的视觉造型性 蒙太奇 电影歌曲 思考与探究

6.阿甘正传

开场白

人要想摆脱过去,就要不停地往前跑 剧本节选 欣赏提示 银海泛舟

电影剧本的主题 空镜头 思考与探究

7.美丽人生

开场白

美丽的人生才是永远的 剧本节选 欣赏提示 银海泛舟

电影剧本中的人物 运动镜头 思考与探究

8.天堂的孩子

开场白

没有天堂的儿童世界 剧本节选 欣赏提示 银海泛舟

电影评论 思考与探究

选修8:新闻阅读与写作

第一单元 消息

单元导语 精读课文

第一课

动态消息

第二课

第三课

泛读课文

写作训练 知识园地

单元导语 精读课文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课

泛读课文

写作训练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新华社 2.别了,“不列颠尼亚”······新华社 综合消息

1.申奥成功 北京“今夜无人入睡”······中新社 2.全球安然度过千年变更日(节选)······法新社 述评消息

1.“天体大十字”预言宣告破产······新华社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中国日报

1.东北又闻虎啸声······新华社 2.日本签署投降书······法新社 3.我也是一片树叶······中国青年报 4.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新华社 5.惊心钱塘潮······广州日报 6.华北大雾持续 各地积极应对······央视国际网络 真实是生命 准确是灵魂 “倒金字塔”结构 五秒钟效应 第二单元 通讯

洞庭湖大规模退田还湖······吴湘韩 当代毕昇

——记两院院士王选······王光荣

“赵光腚”的后代,富了

——访周立波《暴风骤雨》中写过的元宝村······董伟

1.九江城哭了······于文国 2.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美]A.M.罗森塔尔 3.温暖在父爱的光芒中······央视国际网络

知识园地

提问

形象展示客观事实

细节、细节、细节!

第三单元 新闻评论

单元导语 精读课文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泛读课文

写作训练 知识园地

单元导语 活动目标 活动任务 活动建议 活动总结 相关阅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日报》社论·····洪彤彤 ·····徐锦庚

1.共同唱响奉献之歌······金海 2.“咬文嚼字”不是小题大做······赵学勤 3.节约,超越自身的利益······李振伏 4.“小平您好!”······微音 新闻媒体的旗帜——新闻评论 解释疑惑 疏导舆论 第四单元 新闻采编活动

1.获得线索有赖于新闻敏感 2.策划与新闻报道 3.培养数字化记者

弘扬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 小举措需要大勇气·

选修9:传记选读

第一单元 今朝风流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在哈金森工厂······毛毛 2 铁肩担道义······朱志敏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 扩展阅读 在寻找“野败”的日子里······祁淑英

魏晓雯 5 遨游建筑天地间······费慰梅 6 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谢坤山 表达交流活动

寻找理想人生 学习链接

自传 推荐阅读

回归自然

智读大书——《从文自传》

第二单元 异域人生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为世界工作······弗·梅林 8 幸福从细小处开始······富兰克林

一个学派的诞生······劳拉·费米 扩展阅读 扼住命运的咽喉······罗曼·罗兰 11 远行希腊······邓肯 12 电脑神童盖茨······何斐 表达交流活动

千面千人 学习链接

评传 推荐阅读

走近巨人

体味忧患——《巨人三传》

第三单元 古风余韵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项羽本纪(节选)······司马迁 14 苏武传(节选)······富兰克林

马钧传······傅玄 扩展阅读 子刘子自传······刘禹锡 17 徐霞客传······钱谦益 18 谭嗣同传······梁启超 表达交流活动

追忆峥嵘岁月 学习链接

古代传记 推荐阅读

史家绝唱

无韵《离骚》——《史记》

附录

《传记选读》综合评价表

选修10:说话的艺术

第一单元 演讲与述说

单元导语 活动指引 观摩体验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揣摩演练 十七岁男子汉的宣言······赵耀 3 谈亲情······黄晖阳 4 列车长自述······张辛欣

桑晔 点击链接

关于述说

关于即兴演讲 课外空间

走遍天下学说话

第二单元 问答与应对

单元导语 活动指引 观摩体验 诸葛亮舌战群儒······罗贯中 揣摩演练 应对集锦 点击链接

“问”与“答”

“说”和“看” 课外空间

班委自荐和答辩

第三单元 劝说与论辩

单元导语 活动指引 观摩体验 父亲的心声——傅雷家书四则······傅雷 揣摩演练 论辩的魂灵······鲁迅 9 古代劝辩举隅 问题讨论和辩论——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 点击链接

话语中的逻辑 课外空间

该出口时就出口 选修11: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

第一单元 语音的规范应用

单元导语

1.要说普通话

2.“小牛”还是“小刘”

第二单元 词语的规范应用

单元导语

3.你上过堂吗

4.踢进了“一粒金球” 5.“两会”和“三农” 6.恭贺新禧“贺岁片” 7.“爹哋”、“妈咪”、“拜拜”

第三单元 语句的规范应用

单元导语

8.“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 9.“吃饭”、“吃茶”、“吃烟” 10.“二十几分左右”

11.“他又一次悲惨地死去”

第四单元 文字的规范应用

单元导语

12.“食指”还是“十指” 13.“小朴”和“小樸” 14.“搜集”和“蒐集”

15.“积极分子”还是“积极份子” 16.“灌水”和“潜水”

附 录

一、翘舌音与平舌音的对比

二、n、l词语区别表

三、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判别

四、韵母结构列表

选修12:常用文体写作

第一单元 原则与策略

单元导语 写作活动 ①

审视自己写作的脚印 知识园地

一、表达真实看法和真实情感

二、重视发现、搜集和积累材料

三、多写是学习写作最有效的途径

第二单元 单元导语 写作活动 ②

天下时事我评说

*1 写作要领

一、学会就事评事

二、为自己的评判写出分析和理由

三、写好由头 文章示例

日本应拜德国为师······微音

谁该为网瘾悲剧负责······钟凯 同窗之作

惊闻头发太长德育要扣分

*2 写作要领

一、选好角度

二、明确中心论点

三、掌握论证技巧 文章示例

怀疑与学问······顾颉刚

说“勤”······林家箴 同窗之作

重铸长城······李立炜 写作要领

一、着重于“评”不是“感”

二、勇敢地写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论述类文体

时评

短论

书评

三、有理有据作评析 文章示例

曹雪芹写“笑”······郭豫适

灵肉冲突的乡愁悲剧史······李旦初

第三单元 实用类文体

单元导语 写作活动 ③

尝试当一回记者

*4 访谈

写作要领

一、充分做好访谈的准备

二、讲究提问技巧

三、再现访谈内容和话语特点 文章示例

永恒的骄傲——凤凰台记者鲁豫采访邓稼先夫人许鹿希

操纵基因种瓜得豆——《北京青年报》记者箫扬采访伯格 同窗之作

采访学生会主席 消息

写作要领

一、深入细致地采访

二、准确真实地反映新闻事实

三、符合消息文体的要求 文章示例

日全食彗星今日同现漠河上空

《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烈士”李玉安还活着 调查报告

写作要领

一、认真做好调查

二、分析和概括调查的结论

三、掌握调查报告的写法 文章示例

知识与财富决定生活满意度与乐观度······袁岳

范文

手机消费调查:时尚的手机最受宠······北京鹰之健企业形象策划中心

*7 介绍文

写作要领

一、介绍要客观、科学

二、灵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三、语言要准确、通俗 文章示例

统筹方法······华罗庚

岭南建筑艺术宝库······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同窗之作

丰富的力学······黄莹

第四单元 文学类文体

单元导语 写作活动 ④

圆你一个文学梦

写作要领

一、写出独特的经历

二、重视心理描写

三、表露真情实感 文章示例

书桌······冯骥才

另一种“赞美”······尤今同窗之作

爱上军装

写作要领

一、安排好顺序

二、描写好景物

三、写出自己的观感 文章示例

雨中登泰山······李健吾

壶口瀑布记······梁衡

写作要领

一、精雕细刻出精品

二、新奇制胜吸引人

三、虚构故事是关键 文章示例

机会······星期一

河豚子······王任叔 同窗之作

怒气冲冲······阿肆

写作要领

*8 自述散文 游记

*10 微型小说 故事新编

一、吃透原著

二、贵在新编

三、幽默风趣 文章示例

弃月(节选)······鲁迅

同学······邓洪卫

第五单元 写作评价

单元导语 写作活动 ⑤

给自己的写作作一个评价 知识园地

一、写作方式

二、评价标准

三、评改练习

说明:加*号的是基本文体。

选修13:《论语》选读

第一单元 人生篇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弟子问仁

【阅读橱窗】圣人风采——孔子的长相是怎样的 2 立身处世

【阅读橱窗】文化知识——古代的年龄称谓 扩展阅读 发愤进取

【阅读橱窗】文化知识——古代的姓氏名字 4 知其不可而为之

【阅读橱窗】《论语》赏析——隐士的面影歌声 单元活动

相伴圣人行 学海泛舟

仁的人生哲学思想

第二单元 情操篇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君子三戒

【阅读橱窗】儒学知识——内省 6 乐在其中

【阅读橱窗】圣贤情怀——孔颜乐处 扩展阅读 行己有耻

【阅读橱窗】儒学知识——中庸 8 君子坦荡荡

【阅读橱窗】文化知识——君子与小人 单元活动

做个诚实的人 学海泛舟

儒学小史

第三单元 伦理篇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言而有信

【阅读橱窗】儒学知识——仁政 10 交友之道

【阅读橱窗】儒家故事——孟母三迁 扩展阅读 行而有礼

【阅读橱窗】古代礼仪——言辞谈吐之礼 君臣父子

【阅读橱窗】传统道德——孝慈为先 家教有道 单元活动

彬彬有礼是君子 学海泛舟

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

第四单元 治学篇

单元导语 基本阅读 敏而好学

【阅读橱窗】孔子故事——参见老子 14 切问而近思

【阅读橱窗】儒家故事——朱熹谈“格物致知” 扩展阅读 君子博学

【阅读橱窗】儒家经典——五经四书和十三经 君臣父子

【阅读橱窗】儒学影响——儒学和外国文化 单元活动

走进《论语》学表达 学海泛舟

儒学的现代价值

选修14:先秦诸子名著选读

第一单元 儒家

儒家概说

孔子

导读

礼制与仁学 2 孟子

导读

人性本善

仁义与仁政

民贵君轻 3 荀子

导读

礼乐与人性

隆礼重法 练习与思考 文化橱窗

文化与文化结构 学海泛舟

以仁、爱、忠、信为主体的儒家文化

第二单元 道家概说

老子

导读

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5 庄子

导读

逍遥游

齐物论 练习与思考 文化橱窗 “十三经” 学海泛舟

老子与庄子

道家

第三单元 墨家

墨家概说

墨子

导读

兼爱

非攻 练习与思考 文化橱窗

墨家与《考工记》 学海泛舟

墨子与墨家

第四单元 法家

法家概说

韩非子

导读

要在中央

君不仁,臣不忠 练习与思考 文化橱窗

与时俱进的法家文化观 学海泛舟

专制主义中的民本思想

第五单元 纵横家

纵横家概说 合纵连横之家

导读

广国富民

进取之道 练习与思考 文化橱窗

轴心时代与哲学突破 学海泛舟

纵横开拓

气势磅礴

第六单元 兵家

兵家概说

孙武

导读

谋攻与虚实 10 孙膑

导读

知道与奇正 练习与思考 文化橱窗

慎战和义战 学海泛舟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杂家概说 吕不韦

导读

贵公

察传 练习与思考 文化橱窗

五行相生相克的自然观学海泛舟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5.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全集 篇五

第一单元 走进经济

单元要求:

1.了解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报告的写法。

2.培养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

3.关注经济发展,关注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观,消费观,道德观的变化。单元内容:

1.《钱》——王其柯;

2.《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林其屏;

3.《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沈杰 单元重点:学写调查报告

一、单元设计:

第一课时:阅读《钱》和《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讨论相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问题,谈谈自己最感兴趣的经济问题。

第二课时:阅读《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以及本单元点击链接的内容,学习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报告撰写的方法。

第三课时:总结交流本次活动,评价各组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语:读文

1.认真阅读《钱》和《规》两篇课文,完成课后思考题;(1).课文为什么说“‘钱’变为‘纸’,表面上轻了,实际上重了”?(2).钱是如何推动历史的发展的?

(3).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带来了哪些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异?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报告的写作指导 指导学习“点击链接”短文:《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的开展和报告的写作》。结合学生设计的问卷和写作的调查报告进行分析。

写一篇调查报告 调查项目:

家庭经济收入来源及开支

第二课时

一.阅读《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以及本单元点击链接《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的开展和报告的写作》,推断此调查报告的调查问卷是如何设计问题的。

二.熟悉调查报告的格式:(1)标题(2)前言(3)主体(4)结尾

三.归纳设计调查问卷的要点:

第三课时

一,设计问卷调查

(一).问卷形式:开放式、封闭式、半开放式

(二)调查问卷设计具体步骤:

1.定问卷名称,形式。一般由“调查课题+问卷调查”组成。2.定调查对象。3. 精心提出问题。

(三)具体设计选项要讲究技巧,设计选项要注意: 1.问题的表述要具体明确 2.问题的表述要通俗易懂 3.问题提出要单一

二、以第三课为例子,请每个四人小组讨论写出此调查问卷的设计轮廓,并展示出来。

第二单元 新闻

4、东方风来满眼春

一、教学要求:

1、了解邓小平同志这次深圳谈话的核心观点和相关的重要信息,理解小平同志这次南方谈话的重要意义。

2、体会这篇通讯报道的标题特点以及文章开头的特色。

3、探究课文作者是怎样选择与安排材料的。

二、教学重难点:(要求中的2、3点)

三、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理清线索,把握重要信息,认识邓小平的性格特点。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二)学生速读文章,理清本文的线索,概括各节内容。

(三)理解课文。

1、从全文中理出小平同志这次深圳谈话的核心观点和相关的重要信息。

2、联系《春天的故事》歌词畅谈这次谈话的重要意义。

3、本通讯用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形式,报道了考察时的重要谈话,说说这些谈话体现了哪些性格。

(四)课文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了解本文选材及安排材料的特点,体会标题及开头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了解本文选材及安排材料的特点。

(三)体会标题及开头的特色。

(四)课外拓展。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6、喜看稻菽千重浪

目标预设

①把握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体会并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②以分析探究引导写作。

③了解本文的通讯人物——袁隆平的性格特点和高尚的品格,了解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 2 的贡献,并学习他在科学上的执着精神。

表达交流:新闻播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走近人物——袁隆平

三、走入文本

1、这篇人物通讯“写了什么”?

2、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尤其是新闻类文章,它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请分析本文题目的特点。

四、活学活用(写作练习)(10分钟)问:人物通讯的写作选取人物时有什么要求? 问:是不是只有国家主席、航天英雄、科学家才能作为报道对象?

第三单元 戏剧

9、雷雨(节选)

教学重点

1、认识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2、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教学方法

以诵读、点拨为主,辅以讨论和练习。学法指导

掌握戏剧文学的特点:戏剧冲突的尖锐性;人物、事件、活动场所的集中性;戏剧语言的个性化。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曹禺和《雷雨》

二、戏剧常识

三、《雷雨》的标题和情节

四、文本深入研读及网络实时讨论

A、这场戏的戏剧冲突是什么?这场冲突最引人入胜的戏是哪一段。

B、分析人物性格。

五、写作特点

对话个性化是这个剧本的突出特点。

紧凑集中的戏剧结构是又一特色。

10、哈姆雷特(节选)

教学要求

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体会课文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戏剧人物、戏剧语言的分析。

教学难点: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赏析法和练习思考法。

一、作者简介:

二、社会背景

三、悲剧的情节

四、研习课文

1、节选的这场戏在情节结构上可分为哪三部分?各部分主要写的什么内容?

2、课文节选部分是剧本的第三幕第一场。这是展示哈姆莱特性格的重要场次。哈姆莱特被看作是什么样的典型?(哈姆莱特被看作是既勇敢又忧郁的典型。)

3、在这场戏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味到哈姆莱特的什么性格特征?

4、戏中国王和奥菲利娅的父亲设下圈套,让奥菲利娅探问哈姆莱特内心的秘密,为了不泄露自己的心事,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他也只得装疯卖傻,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5、我们根据背景和情节的介绍知道哈姆莱特具有哪些个性?

6、分析整个剧本,归结起来看,全剧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什么的冲突进行的?

7、这些冲突的作用是什么?

【教学后记】以介绍基本常识为主。

11、城南旧事(节选)

教学要求

1、了解本文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

2、领略本文以舒缓的节奏,象征、含蓄、对比、重复等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近乎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

3、品味课文流畅、朴素、简约的个性话的语言。教学设想:

1、阅读时要注意剧本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

2、安排二课时。

一、导入

二、林海音介绍

三、关于小说《城南旧事》

四、研究课文

(一)简析课文。

(二)讲析课文:

五、试分析音乐描写在剧本中的作用。

六、布置作业

第四单元 文言文

14.鸿门宴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2.了解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基本史实 3.尝试评析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 1.文言基础知识 2.历史人物评价 教学安排:四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学生自读课文,不少于五遍。时间不足时,可在课后挤时间。1.读通句子,初识文意 2.标注重要的实词虚词 3.对疑难问题作上记号

第二课时

一、齐背《大风歌》进入本课

二、强调本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强化理解课文的重要实词、虚词和句式。1.通假字

距——拒

内——纳

倍——背

蚤——早

坐——座

不者——否则 郤——隙

2.重要实词 3.重要虚词:

于;之;为;乃;以;因。4.句式

使人言于项羽曰 具告以事 大王来何操? 因击沛公于坐

第三课时

一、引入:

二、根据问题串讲文意。

1.曹无伤为什么会派人向项羽告密?这说明什么?

2.项羽得到密报后,第一反应时什么?这能看出项羽当时是怎样一种心理状态? 3.关键时刻,项伯向张良泄漏了项羽的机密。我们应该怎样评价项伯其人? 4.面对危急,刘邦采取了哪几项应对措施?

第四课时

一、让学生尝试评析刘邦、项羽为人

二、问题:对刘邦、项羽二人,你更欣赏、肯定谁?

三、教师结合史料评价刘邦的善于用人

四、作业 1.课后练习三 2.课外阅读:《高祖还乡》

15、陈情表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时数: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二、释题:

陈:陈述。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正音

2.全体学生高声自由朗读全文。

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

(2)向谁陈情?

(3)陈什么情?

4.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

三、分析课文

(一).齐读第一段。.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教师和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

四、结束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齐诵第一段。

二、导入

三、分析课文

(二).学生齐读第二段。.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

.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

.情以动人,理以喻人。

(1)默读并口头通译第三段;

(2)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3)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区区不能废远)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指代“但以刘日薄

西山„„更相为命”)

四、师生讨论总结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五、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组背诵全文。

二、分析艺术特色: .感情真挚,融情于事;

.文脉畅达,照应联通;

.骈散结合,音韵和谐;(简介骈体文特点)

.陈辞委婉,屈伸适宜。

三、总结本课古汉语语词、文化知识:

四、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五,谈谈对传统孝道的看法。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往正确的立场、观点深入探讨。

17、段太尉逸事状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以提问“唐宋八大家”进入作者介绍,提及本单元有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二、学习目标

了解柳宗元以及本文相关背景。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归纳本文相关的古文知识。

理解作者对太尉品质的赞美,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

三、作者简介

四、题解 学生齐读书本注释,并按照教师在屏幕显示的内容增补。

五、检查预习

六、课文分析

学习1-4自然段

1、学生分小组研读,一个小组负责一个自然段,先齐读,然后该小组的同学逐一翻译每句话,点出重点字词、此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2、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点评,串讲句意。

3、每一个自然段串讲完字词以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本段讲述的事情,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为每段拟一个小标题,并板书在黑板上。

第二课时

一、小测

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

二、学习第5-9自然段

1、学生齐读,教师正音。

2、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

3、学生复述以后,教师点评重点字词此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并在多媒体屏幕显示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的归纳。

板书:

二、爱民如子,卖马偿租,仁愧焦令谌。

第三课时

一、归纳总结第二、三件逸事的内容。并总结每件事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特征。

二、介绍韩愈当时的身份,以详细解释及柳宗元作状的因由,是为了驳斥有些人诬陷太尉激于一时义愤反对朱泚的言论,以太尉逸事来表明太尉的高尚节操。

三、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

1、多种多样的描写方法

2、人物个性化的言行

3、“春秋笔法”

4、巧妙铺排、引人入胜

6.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篇六

粤教版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2、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掌握常用“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2、掌握常用“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具:多媒体

六、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醉翁亭记》导入课文。

二、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试译:

1、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谪:贬官

2、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古:辞退官职

今:职工因年老或残废而离开工作岗位

△ 问:谁为欧阳修命名为“六一居士”?在此之前他有别的名号吗?

明确:其本人。初谪滁山时之时他自号为“醉翁”,后退休于颖水之上时又自更号为六一居士。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结合注释通读第二自然段

试译:

1、是为五尔 尔:通“耳”,罢了。

2、以吾一翁 以:把,介词

3、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诮:责备 讥讽 畏:害怕 走 古:跑

今:指人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4、聊以志吾之乐尔 聊:姑且 以:用,用来

志:记,记述 尔:通“耳”,罢了。

5、吾之乐可胜道哉 乐:乐趣 胜:尽

6、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方:正当 其:指作者自己

7、阅大战于涿鹿之原 阅:观看

8、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足:能够 喻:形容 其:自己的 适:舒适

明确: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一老翁。

3、作者定名为六一居士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主要目的为“聊以志吾之乐尔”。

4、“乐”之何如? 明确:(1)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专心至极,能不受任何外物干扰。

(2)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真可以说其乐无穷。(3)轩裳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形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表明世事令他烦忧,希脱身于世俗杂务,回归自然,寄情五物。

5、沉醉于五物的好处是什么?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说明官场事物不仅劳形,常有不测之祸,十分令人担心。至于悠游陶醉于五物,不仅安逸舒适,还有安全感,不会带来任何祸患。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同学翻译本段,其余同学认真听,并指出不足之处。试译:

1、已而叹曰 已而:不久之后

2、夫士少而仕 士:读书人 仕:做官

3、吾素慕之 素:一向 慕:羡慕

4、宜去一也 宜:应当 去:离职

5、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乃:连词,表假设,如果 以:凭借 彊: 支撑 筋骸:身体 过分 古:过多的

今:指说话做事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 荣:荣耀 禄:俸禄

2、教师点评。

3、问:本段作者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

明确:本段作者在主客对话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自己想隐退的三条理由:(1)而休,是必然规律。

(2)无称,表面上谦虚,骨子里是牢骚,是对“受侮于群小”的不满。

(3)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是儒者功成身退、知足常乐思想的必然结果。

4、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决心? 明确:虽无五物,其去宜矣。

六、小结:文章主旨

本文反映了欧阳修晚年厌倦官场生活,想归隐的思想,有其豁达开朗、淡泊明志的一面,也有明哲保身、远身以避祸的一面。(欧阳修这篇自传文,通过对自己更名“六一居士”的陈述,对理想中“六一”之乐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应该归老后闲适安逸生活的向往。)

七、写作特点

1、传记形式别具一格。

它并没有像一般传记那样,具体叙述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而是由自己晚年更名六一居士的由来说到自己的乐趣,又说到自己渴望退休的心情及对现实生活的厌倦。由于文章采用了汉赋的主客问答方式,所以很便于逐层推进地阐述这种思想和情趣,而且也使行文跌宕起伏、情感真切。

2、语言平易晓畅又形象深刻。

7.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整合运用 篇七

一、苏教版教材内部整合

新课标的价值取向变语文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变语文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变语文课程的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同时,新教材的信息量(仅课文就增加了近一倍)如此之大,而语文课己减少到每周四课时左右。这就对教师的教法在不能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的情况下,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要做一个教材的被动接受者,而要不拘泥于教材,做一个教材的整合者。对于既定的课程内容,教师有责任对已审定使用的教材作适宜的“剪裁”,依据本地、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来调整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不盲目照搬统一的课程计划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的观念转变。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使用教材,可以精读某些单元、篇章,也可以略读某些单元、篇章,甚至可以重新整合教材、重新调整教材课文的篇章,整合成新单元;对选学内容或自读课文大胆科学地取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对苏教版教材的整合使用,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加强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强化专题板块意识,对部分篇目进行“捆绑式”教学。但这里所说的板块意识,并不单纯指苏教版教材的人文板块,还兼顾知识和能力板块。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用“专题”取代了原来的“单元”,如必修一的教材分为“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4个专题,每个专题都确定一个主题,根据主题安排文章。苏教版教材按主题来分,其实就是以选文的思想内容上的共性为标准来筛选、组合,更多地强调了语文肩负的思想教育的使命。

二、教材与读本及课外课程资源的整合

新课改倡导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把教材从唯一课程资源向重要课程资源转变。苏教版高中语文的课程资源,不只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还包括与之配套的《高中语文读本》及其它课外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由单一性向丰富性的转变可以鼓励师生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以外的多种资源,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积极选择和开发课外、校外各种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利用资源进行各种探究活动,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形成科学的价值观。高中语文教学重视课内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而苏教版的《高中语文读本》是课内知识迁移和延伸的指南。只要我们认真阅读《语文读本》,就不难发现,几乎教材中的每一单元,甚至每一课,都能在《语文读本》中找到延伸点。这样就能较好地把课内知识同《语文读本》阅读科学地结合起来,既扩充教学容量,又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科书和读本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不同的是,教材是例子、是示范。通过教材的精讲和系统训练,可以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从精读教材方面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独立阅读读本,让教材变成读本的向导,即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这个“点”去带动学生课外阅读的“面”,同时教材这个“点”也得以强化,从而带动整个的阅读“面”,通过对接教材与读本及其他课外的某些篇章,达到赏析激趣的目的。比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摘录毛泽东不同时期的诗作;在教学郁达夫《江南的冬景》时,可以让学生课外去阅读《故都的秋》,从而感受郁达夫散文的风格。

三、教材与生活的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社会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最为鲜活的资源。当课程与社会生活资源整合在一起时,学生学习的空间将会得到不可估量的拓展,给学生以无尽的启迪。

建构主义认为,最好的感悟方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利用媒体直观、形象、生动、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的特点,借助媒体呈现教材,从可视、可听、可感等各个角度调动学生的感官,创设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的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比如说,在必修三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的教学中,审视传统、认识和沟通、拿来主义与接纳这三个板块,教师可以结合《视野》和互联网上都曾报道过的在中国有着40多年历史、售价仅20多元人民币的球鞋回力鞋渐为国人冷落,近来却成为欧美人士争相购买的畅销货这样的生活实例。据报道,法国人派特斯巴斯坦3年前在上海街头无意中发现了回力鞋,并把它推广到海外。当初签署协议时,中方代表还对这名老外报以怀疑的目光,因为在地摊上廉价到12元一双、已淡出人们视线多年的“古董”,一名老外竟然想到国外卖上50多欧元。当时也没人会想到,3年后,这双鞋在欧洲会火。为何中国自己生产的地道的中国货,在中国却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一旦到了外国人手中,却变得如此时髦和畅销,甚至能卖个高价钱?此外,还有像百雀羚、海军衫的回归,等等。所有这些生活中的现象,我们都可以拿来探讨,作为这个单元三个板块教学的生活情境,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去感受、体验。

8.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篇八

一、基本结构的专题式,综合立体的教材呈现

“苏教版”采用了以主题为单元的编排,对教科书进行综合立体的设计,以专题方式呈现,在专题内部采用板块式的组合,将学习方式的指导融入专题结构。专题内部的结构安排是:(1)专题名称:对专题内容起标识性作用。(2)导语:用简练概括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专题。(3)学习板块:每个专题由两至三个学习板块组成。(4)积累与应用:侧重对文本记诵、课外语文活动、写作实践等提出要求并给予指导。

以主题为单元的编排也不是第一次尝试,但与以前不同的是,“苏教版”不仅仅是同一个主题组成单元,而是综合立体的组合。它表现在,第一,一个专题下分几个学习板块,几个板块之间有明显的递进关系、拓展关系。第二,设置积累和应用环节,学生在一种主题语境中思考、探讨、活动,为开展综合性学习创设条件。这样的编排是创新,有利于学生在一个创设的主题情境中进行语文学习,能更有效地培养人文精神,也便于教师开展综合性和探究性活动。特别是“积累与应用”部分的综合性学习能结合整个专题,的确可以革除以往孤立单篇教学的弊端。同时,预设板块间的层次关系,体现了教材的系统化,它是教材进步的表现。

但“苏教版”各板块间的关系编排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板块只是涉及文本主题,而主题之间没有逻辑关系,因此所设置的板块无法深入或拓展主题。如“月是故乡明”单元的三个板块分别是“古典的乡愁”、“漂泊的旅人”、“恒久的烙印”。教参中说“漂泊的旅人”和“恒久的烙印”是前一板块的拓展,但是无论从板块名称上看,还是组成板块的课文看,都很难找到拓展的痕迹,毕竟“乡愁”、“旅人”和“烙印”之间根本不存在层次关系。教材在此单元所选的都是关于乡情的好文章,对于每一篇的学习都可以深入,而相对独立的几篇文章间,不可能在主题的学习上区分出深浅的层次性问题。总的说来以专题划分单元,每个专题下几个板块循序渐进的设计,本想改变以单篇文章为中心重复教学的情况,但事实上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

二、以探究为核心的三种呈现方式,改变了旧有的教和学的方式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很重视探究学习这种方式。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教材也花大量篇幅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仅设置“问题探讨”的教学方式,“文本研习”和“活动体验”中也有涉及,“积累与应用”中也有很多。“文本研习”提供经典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问题探讨”着眼于培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问题驱动下进入专题学习,在探讨中发展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围绕专题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结合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

但通过笔者分析和调查显示,问题如下:首先,很多“问题探讨”里没有真正值得探讨的问题,只有针对选文内容的简答和分析。其次,有些问题值得探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进行充分探讨。第一,没有提供探讨所需的资料。如“珍爱生命”单元“积累与应用”第4题:“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查找资料,说说什么是文眼,并结合专题中的散文作品进行分析。”如果探讨安排在课内,教材却没有提供资料,学校也缺少搜集资料的硬件设施,探讨就无法进行。第二,没有探讨的操作性指导。就如刚才上文中“文眼”的探讨性学习,对文眼的研究资料很多,搜集和整理这些资料需要方法。用文眼来分析散文作品的方法,需要老师教。在教师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教材应该给予尽可能多的资料,便于教师指导,否则探讨题只能是摆设。还有,编者为降低探讨难度所采取的策略有问题。编者考虑到学生能力有限,难以完成问题探讨,欲通过降低探讨难度来解决。但是如果为了降低难度就是不需要资料印证自己的假设,随心所欲地想,恐怕会导致探讨的变味。

除了以探讨为中心的编排外,“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另一个闪光的创新点,是用三种教材呈现代替旧有单一的教和学。用不同的方式去学习,可以培养不同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但是在“苏教版”里,三种教材呈现方式并没有发挥很好的功效。上文已经具体讲到“问题探讨”在实施中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原因是提出的问题不值得探讨。不值得探讨的问题硬拿来探讨,结果肯定是探讨成类似“文本研习”的模样,最终将混淆“文本研习”和“问题探讨”。据笔者课例搜集和调查显示,教师完全没有区分“问题探讨”和“文本研习”的意识,全都笼统地对文本进行鉴赏,谈感受、体验。教师混淆两者,很大程度上是教材编者也没有很充分地认识到两者的区别,或者说是没有强调两者区别的结果。如果在编撰过程中明确指出两者在操作过程中有哪些区别,或者再进一步,设计好两种方式不同的操作步骤,就可避免混淆。如果混淆“文本研习”和“问题探讨”的根本原因是概念认识不清,那么“活动体验”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但是从调查中看到,很多教师都没有实施教材中的一些活动。原因很多,比如一直以来就比较轻视活动教学,教师一时难以适应,或者学生也害怕在活动中表现自己,而教材编撰问题也有重要关系。

三、以学生为本,创设弹性机制

教材的很多板块里都有几种可以供教师和学生选择的方案,很多板块还打星号,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教。

但是从调查看,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做选择,依旧像以往一样,各种方案都教,每一个板块都不遗漏。弹性机制无法落实,板块设计问题是原因之一。看“向青春举杯”方案A,通过学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向伟人马克思看齐,思考对于人生的追求。“活动体验”中有三题,第一个是有关文本内容的理解:马克思提出了哪些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原则?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对自己在未来从事什么职业,有明确的选择吗?你能否根据文章有关内容,说出他所向往的职业?方案B是《我的五样》,通过活动体会生命存在的意义。在“活动体验”里有三题,前两题是主要内容的理解,分别为:(1)这是一次虚拟的选择,实际上是作者对自我生命存在意义的追寻。试概括作者决定取舍的理由。(2)结合自己选择的体验,阐述下列两句话的含义(两句话省略)。练习题都是文本内容的理解,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师,容易陷入内容讲解的泥淖里。活动要真正具有可选择性,可选择的是到达目的的路径,但必须保证目标的一致性。说打星号的板块可以让教师自由删选,编者本身就是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一方面大力宣扬每个主题下的各个板块之间有联系,“步步深入、拓展”,在另一个方面又说打星号板块可以有选择的删选。

四、多种阅读鉴赏方法明朗化

“苏教版”重视“文本研习”中方法的指导,通过阅读实践,梳理阅读基本知识和方法,使阅读能力的提高落到实处。如“月是故乡明”中介绍了“评点法”,让学生运用“评点法”与文本展开对话。如果说这种指导还属于渗透式知识学习的话,那么《慢慢走,欣赏啊》(现代作品阅读)《笔落惊风雨》(古典诗文阅读)两个专题,则是集中地进行阅读方法指导。《慢慢走,欣赏啊》通过阅读实践,展示了散文小说鉴赏的一般流程,梳理了阅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而《笔落惊风雨》专题,则运用多样的古典诗文素材,展示了诗文阅读的—般流程,梳理了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但从搜集的大量课例来看,大多数教师没有明显的鉴赏方法教学。笔者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教材没有方法的指导。比如评点法,在教材中只有“漂泊的旅人”习题里有概念的介绍,缺少程序性知识。缺少程序性知识可能不会影响评点法的教学,毕竟学生非常熟悉这种方法。但是到底怎样的评点才是精彩的,估计学生所知不多,而这个知识又很重要。在教学参考书中对此有进一步的阐释,评点要求“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即文本对话;进一步与作者对话,对作品意义把握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点评时会想到别人怎么看,即与文章的其它读者展开对话;评点时提出不同意见”。教参强调的是评点的实质,即对话,却无法指导教师如何使用评点法。不仅是评点法,还有小说的鉴赏流程和诗歌的鉴赏流程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教师缺少明确的程序性知识来教学生。

编写教材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教学,从以上的分析得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已经有很大的突破,但是依旧存在许多不足,需要研究者以科学的态度去分析和检验,加以不断的完善。只要这样,语文教材的编撰才可能得到累进式的发展。

上一篇:知识产权课程论文下一篇:爱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