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课例跟进式教研的实践与探索(共2篇)
1.24课例跟进式教研的实践与探索 篇一
教研活动形式化——不关注问题解决
主要表现为:一是教研与教学问题分离。主要原因是一线教师缺乏问题意识, 不善于在日常教学实际中捕捉研究的问题。二是缺乏对某个教学问题深入、持续的研究意识。有些教师, 每学期甚至每月都在更换自己的小课题, 他们觉得能找出一两种策略去解决这个问题就算完事了, 就可以研究下一个问题了。所以很多研究都非常肤浅, 流于形式。三是教研组内的公开课不指向教学实践中具体的问题, 目的不明确, 始终是“就课论课”的形式, 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样的教研就犹如缺乏灵魂的躯壳, 显得苍白无力。
教研活动经验化——不注重科研方法
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只关注运用个人经验解决问题, 而忽略他人的经验, 不会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二是个人反思不深刻, 缺乏同伴互助, 缺少专业引领。有的教师肤浅地认为:个人反思, 就是上完课后写一则教学后记;同伴互助, 就是教研组的几位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专业引领, 就是请几个专家来点评课堂, 作指导。诚然, 这种形式的教研对教师或多或少有些帮助, 但却存在较多的问题, 如重复的东西太多, 各说各的, 缺乏真正的交流, 构不成群体合作学习等。
教研活动随意化——不明确教研职责
主要表现为:组长的作用不够明确, 很多教研组长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活动的安排者、召集人, 对教研活动不能做到有效调控;组员的主人翁意识淡薄, 总觉得上教研课的人才是主角, 自己只是去听课、评课, 当当配角而已, 教研的实效不是很高。
教研活动行政化——不关心教师心理
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对教研的价值认识不够, 将教研当作额外的负担。常听有些教师这样说:“搞教研, 我哪里有时间, 新课都教不完呢!”二是为了教研而教研, 把教研当作作秀的手段, 依靠行政手段“强迫”教师参加教研活动, 不管教师愿意不愿意。
剖析以上现象, 我们开展了“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教研活动策划与改进”的实践研究。我们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活动的模式
在具体的实践研究中, 我们探索并建构了“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新模式, 其基本框架为“五环节十五流程”。具体为: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记录困惑→自主分析→呈现问题)
第二环节:筛选问题 (小组交流→集思广益→确定问题)
第三环节:设计方案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第四环节:实践研究 (多元研究→反思归因→提炼策略)
第五环节:展示成果 (梳理汇总→优化策略→分享成果)
这个模式注重教师的独立思考, 注重个体的主动参与, 注重团队的合作互助, 集教、学、研于一体, 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基本流程:记录困惑→自主分析→呈现问题
校本教研的核心是“问题解决”。那必须得先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我们在组织教研活动的过程中, 强调解决“小问题、真问题”, 要求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随时在备课本上记录一些有价值的现象, 并提出“困惑”和“质疑”。每个月, 教师梳理出这个月记录的最需要解决的一个“真问题”, 填写好“问题记载表” (此表为专门设计, 有三块内容, 分别为:现象描述、我的分析、所需解决的问题) , 要求先翔实描述所经历的教学现象, 再具体阐述自己对这个现象的分析思考, 然后提出自己想解决的问题。把此表上交教研组长。
第二环节:筛选问题
基本流程:小组交流→集思广益→确定问题
教导处和教研组长对每位教师的“问题记载表”进行梳理分类, 把提出相同或相近问题的教师组成若干个研究小组, 由组长负责开展活动。先由每位组员介绍“问题记载表”, 引发组内教师的头脑风暴, 然后对组内所有问题从其真实性、重要性、可解决的程度等角度作“思考和论证”, 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选出最真实、最重要、操作性最强的小问题确定为“研究对象”。
第三环节:设计方案
基本流程: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确定“研究问题”后, 小组内每位教师首先围绕问题独立思考, 寻找解决的对策, 初步形成“解决方案”;接着组内交流讨论, 在名师的指导下去粗取精、筛选提炼并形成“研究方案”。
第四环节:实践研究
基本流程:多元研究→反思归因→提炼策略
方案确定后, 就深入课堂进行“着地”实践研究。以“一课多磨”“同课异构”“跟进研究”等方式, 不断验证并调整“问题”研究的方案, 反思问题出现的症结, 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等。同时借力校内外名师, 共同探析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 取他人之精华, 集众人之智慧, 提炼出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新对策。
第五环节:展示成果
基本流程:梳理汇总→优化策略→分享展示
把前四个环节研究的所有资料, 进行分工梳理汇总, 形成书面材料, 并请专家指导把关, 使问题解决策略更合理、更优化。然后把小组集体智慧之成果和心得以课堂展示、经验介绍、编印成果集等方式和全体同行共享。
二、“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活动的策略
影响“问题解决式”教研活动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如对参加者需求的了解与尊重、组织者的创意及其基本理念、教研活动的可参与性、组织者的经验与临场能力等。我们探索并实施了以下改进教研活动的策略。
策略一:改“要我教研”为“我要教研”, 关注研究需求。
策划教研活动首要的是关注教师真正的教学需求。不了解教师的需求而让其教研, 是一种“要我教研”的行为, 也不可能组织起真正有效的活动。为此, 在每次教研活动前, 我们尽量进行调研, 找准“主问题”, 规划教研主题, 摸清教师的认识和行为现状, 掌握教师的基本需求, 激发教研动力, 实现“我要教研”的观念转变。
策略二:改“独立备课”为“集体备课”, 提高备课质量。
备课不仅仅是执教老师的事, 而是整个教研团队的事。我们要求在备课过程中全员参与, 每人都要构想一个教学设计方案, 在组内作交流。当然不同的设计方案需要思维的碰撞与整合, 整合的任务主要由教研组长来完成。
策略三:改“只记不思”为“边记边思”, 培养反思习惯。
在听课活动中“只记不思”是无效低效的听课行为, 只有“边记边思”才是最有效的听课行为。因为“思”, 能使我们更好地看清问题, 思考问题, 发现亮点, 找出不足, 解决问题。为此, 我们要求每位参与听课的教师必须“边记边思”。在听课笔记的设计上, 我们既在过程的旁边设有“旁注”栏, 又在过程的后面设有“反思”栏。在对听课笔记的检查中, 把听课者的“旁注”与“反思”纳入考核。
策略四:改“评课”为“议课”, 提升教研效果。
“评课”侧重于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议课”则侧重于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课”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 与上课教师进行平等的地交流, 自由的对话, 更多的是这样的语言:“我观察到某某现象, 请问你是怎么考虑的……”
三、“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活动的保障
为确保“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模式正常运行, 夯实活动基础, 我们抓实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 成立“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的组织机构
为切实保障校本教研的实效, 我们成立了“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组织机构, 呈层级网络状。第一层级为校长室, 由校长、分管副校长直接领导;第二层级为教导处、教科室两个职能科室, 具体负责管理;第三层级为各教研组, 由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实施;第四层级为每位教师, 直接参与教研。
(二) 开展“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的全员培训
我们从课程改革要求和学校教师的素质现状出发, 开展了各种主题沙龙式的校本培训, 增强教师的教研能力。
一是教研全员培训:突出校本教研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 提高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识和把握。
二是青年教师“微格”能力培训:突出课程教材改革对青年教师知识能力的新要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规定3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每学期一般要参加三项“微格”能力的培训和考核, 考核分优秀、良好、合格、须努力四个等级。考核的结果列入该青年教师业务进修和年度考核的档案中。
三是骨干名优教师培训:通过对小学高级以上职称骨干教师的重点培养, 带动全校的校本教研。如推出“名师讲坛”等活动, 由名优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或作观点报告, 充分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三) 建立“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的管理制度
为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增强自觉教研的内驱力, 我们制定并完善了《“问题解决”校本教研制度总则》《“问题解决”教研组长工作职责》《教师绩效考核奖励细则》等多项制度, 有效地激发了教师开展“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的热情和激情。
2.24课例跟进式教研的实践与探索 篇二
教研活动形式化——不关注问题解决
主要表现为:一是教研与教学问题分离。主要原因是一线教师缺乏问题意识,不善于在日常教学实际中捕捉研究的问题。二是缺乏对某个教学问题深入、持续的研究意识。有些教师,每学期甚至每月都在更换自己的小课题,他们觉得能找出一两种策略去解决这个问题就算完事了,就可以研究下一个问题了。所以很多研究都非常肤浅,流于形式。三是教研组内的公开课不指向教学实践中具体的问题,目的不明确,始终是“就课论课”的形式,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样的教研就犹如缺乏灵魂的躯壳,显得苍白无力。
教研活动经验化——不注重科研方法
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只关注运用个人经验解决问题,而忽略他人的经验,不会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二是个人反思不深刻,缺乏同伴互助,缺少专业引领。有的教师肤浅地认为:个人反思,就是上完课后写一则教学后记;同伴互助,就是教研组的几位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专业引领,就是请几个专家来点评课堂,作指导。诚然,这种形式的教研对教师或多或少有些帮助,但却存在较多的问题,如重复的东西太多,各说各的,缺乏真正的交流,构不成群体合作学习等。
教研活动随意化——不明确教研职责
主要表现为:组长的作用不够明确,很多教研组长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活动的安排者、召集人,对教研活动不能做到有效调控;组员的主人翁意识淡薄,总觉得上教研课的人才是主角,自己只是去听课、评课,当当配角而已,教研的实效不是很高。
教研活动行政化——不关心教师心理
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对教研的价值认识不够,将教研当作额外的负担。常听有些教师这样说:“搞教研,我哪里有时间,新课都教不完呢!”二是为了教研而教研,把教研当作作秀的手段,依靠行政手段“强迫”教师参加教研活动,不管教师愿意不愿意。
剖析以上现象,我们开展了“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教研活动策划与改进”的实践研究。我们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活动的模式
在具体的实践研究中,我们探索并建构了“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新模式,其基本框架为“五环节十五流程”。具体为: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记录困惑→自主分析→呈现问题)
第二环节:筛选问题(小组交流→集思广益→确定问题)
第三环节:设计方案(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第四环节:实践研究(多元研究→反思归因→提炼策略)
第五环节:展示成果(梳理汇总→优化策略→分享成果)
这个模式注重教师的独立思考,注重个体的主动参与,注重团队的合作互助,集教、学、研于一体,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基本流程:记录困惑→自主分析→呈现问题
校本教研的核心是“问题解决”。那必须得先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我们在组织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强调解决“小问题、真问题”,要求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随时在备课本上记录一些有价值的现象,并提出“困惑”和“质疑”。每个月,教师梳理出这个月记录的最需要解决的一个“真问题”,填写好“问题记载表”(此表为专门设计,有三块内容,分别为:现象描述、我的分析、所需解决的问题),要求先翔实描述所经历的教学现象,再具体阐述自己对这个现象的分析思考,然后提出自己想解决的问题。把此表上交教研组长。
第二环节:筛选问题
基本流程:小组交流→集思广益→确定问题
教导处和教研组长对每位教师的“问题记载表”进行梳理分类,把提出相同或相近问题的教师组成若干个研究小组,由组长负责开展活动。先由每位组员介绍“问题记载表”,引发组内教师的头脑风暴,然后对组内所有问题从其真实性、重要性、可解决的程度等角度作“思考和论证”,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选出最真实、最重要、操作性最强的小问题确定为“研究对象”。
第三环节:设计方案
基本流程: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确定“研究问题”后,小组内每位教师首先围绕问题独立思考,寻找解决的对策,初步形成“解决方案”;接着组内交流讨论,在名师的指导下去粗取精、筛选提炼并形成“研究方案”。
第四环节:实践研究
基本流程:多元研究→反思归因→提炼策略
方案确定后,就深入课堂进行“着地”实践研究。以“一课多磨”“同课异构”“跟进研究”等方式,不断验证并调整“问题”研究的方案,反思问题出现的症结,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等。同时借力校内外名师,共同探析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取他人之精华,集众人之智慧,提炼出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新对策。
第五环节:展示成果
基本流程:梳理汇总→优化策略→分享展示
把前四个环节研究的所有资料,进行分工梳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并请专家指导把关,使问题解决策略更合理、更优化。然后把小组集体智慧之成果和心得以课堂展示、经验介绍、编印成果集等方式和全体同行共享。
二、“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活动的策略
影响“问题解决式”教研活动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如对参加者需求的了解与尊重、组织者的创意及其基本理念、教研活动的可参与性、组织者的经验与临场能力等。我们探索并实施了以下改进教研活动的策略。
策略一:改“要我教研”为“我要教研”,关注研究需求。
策划教研活动首要的是关注教师真正的教学需求。不了解教师的需求而让其教研,是一种“要我教研”的行为,也不可能组织起真正有效的活动。为此,在每次教研活动前,我们尽量进行调研,找准“主问题”,规划教研主题,摸清教师的认识和行为现状,掌握教师的基本需求,激发教研动力,实现“我要教研”的观念转变。
策略二:改“独立备课”为“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
备课不仅仅是执教老师的事,而是整个教研团队的事。我们要求在备课过程中全员参与,每人都要构想一个教学设计方案,在组内作交流。当然不同的设计方案需要思维的碰撞与整合,整合的任务主要由教研组长来完成。
策略三:改“只记不思”为“边记边思”,培养反思习惯。
在听课活动中“只记不思”是无效低效的听课行为,只有“边记边思”才是最有效的听课行为。因为“思”,能使我们更好地看清问题,思考问题,发现亮点,找出不足,解决问题。为此,我们要求每位参与听课的教师必须“边记边思”。在听课笔记的设计上,我们既在过程的旁边设有“旁注”栏,又在过程的后面设有“反思”栏。在对听课笔记的检查中,把听课者的“旁注”与“反思”纳入考核。
策略四:改“评课”为“议课”,提升教研效果。
“评课”侧重于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议课”则侧重于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课”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与上课教师进行平等的地交流,自由的对话,更多的是这样的语言:“我观察到某某现象,请问你是怎么考虑的……”
三、“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活动的保障
为确保“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模式正常运行,夯实活动基础,我们抓实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成立“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的组织机构
为切实保障校本教研的实效,我们成立了“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组织机构,呈层级网络状。第一层级为校长室,由校长、分管副校长直接领导;第二层级为教导处、教科室两个职能科室,具体负责管理;第三层级为各教研组,由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实施;第四层级为每位教师,直接参与教研。
(二)开展“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的全员培训
我们从课程改革要求和学校教师的素质现状出发,开展了各种主题沙龙式的校本培训,增强教师的教研能力。
一是教研全员培训:突出校本教研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提高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识和把握。
二是青年教师“微格”能力培训:突出课程教材改革对青年教师知识能力的新要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规定3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每学期一般要参加三项“微格”能力的培训和考核,考核分优秀、良好、合格、须努力四个等级。考核的结果列入该青年教师业务进修和年度考核的档案中。
三是骨干名优教师培训:通过对小学高级以上职称骨干教师的重点培养,带动全校的校本教研。如推出“名师讲坛”等活动,由名优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或作观点报告,充分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三)建立“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的管理制度
为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增强自觉教研的内驱力,我们制定并完善了《“问题解决”校本教研制度总则》《“问题解决”教研组长工作职责》《教师绩效考核奖励细则》等多项制度,有效地激发了教师开展“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的热情和激情。
“问题解决式”教研活动对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欣喜地看到:良好的学术氛围正在形成,教师们善于钻研、富有思想,撰写的论文、案例和随笔屡屡发表、获奖,并被评为各级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等;学生们在课堂上乐于探究、敢于提问、善于解决问题,参加市级及以上比赛屡屡获奖;学校的校本课程也被评为省精品课程。目前,“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活动正在全市各学校逐步推进。
【24课例跟进式教研的实践与探索】推荐阅读:
新员工入职培训后,如何进行跟进培训?09-21
小学主题式校本教研07-10
教育科研与教研的区别06-25
园本教研组织与实施07-31
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工作总结10-11
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与反思08-08
导游与旅行社经营管理教研室工作计划09-15
屈原镇中心学校《校本教研与学校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0-21
校本教研的兴起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