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概论课程学习感想

2024-08-23

工程管理概论课程学习感想(共16篇)

1.工程管理概论课程学习感想 篇一

佛教文化概论课程感想

艺术与设计学院 服装与服饰设计141班 陈嘉怡 5202512013 很有幸本学期选到了梁红老师的《佛教文化概论》。开始选这个课程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纯粹的不了解。每每去一个地方的旅游,都会去当地的寺庙看一看。开封的大相国寺,宜春的化成禅寺,广州肇庆的庆云寺,从化的隆华寺等等。因为不了解,所以好奇,也就有了和老师,和这门课程结一个善缘的机会。最开始我认为的佛教是神圣的,所以去过那么的寺庙都会虔诚的拜一拜。其实也并不是求什么。再后来,我开始慢慢地抄经,一篇《心经》,用个下午,感觉整个人都轻松的许多。第一节课,从老师手中接过了一本《了凡四训》,虽然不能尽解其意但对人生还是有了些新的认识。

佛陀并不是千变万化、有求必应的神,也不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佛陀是一位智慧和德行圆满的觉悟者,是一位教导断除烦恼方法的导师。

佛法是佛陀所教导的法,是断除烦恼、灭尽诸苦的方法。后世将这些教导记录成文,即成了佛经。犹如一个病人拿到了药方,唯有去抓药、吃药才能治病;只知道捧着药方诵读却不吃药,疾病一辈子不会痊愈。同样的,将经典奉为能免祸享福的灵丹妙药、了脱生死的箴言神咒,却不肯依教奉行,依经实践,烦恼永远也不可能被断除。

世上一切色相皆由因果所致,一切皆空因果不空。人之初,性本善。但后人的善良本性被执着,贪念所嗜使人坠入六道,受因果摆布。老师说过,修炼佛法是为了脱离六道轮回,达到常乐我净得寂灭状态。

这个学期,有幸听到了顿雄法师做到的《禅的智慧与身心和谐》的报告,有幸听到了一位在亚青禅林闭关十年的老师的讲课。同样感恩。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许还没有到顿悟的时候,也许我们无法想象佛祖拈花而笑的样子,也无法详察一部部经书中蕴含的深奥寓意,也许连追求广袤无边的慈悲的慈悲或者隐忍也是一种奢侈,我们也不得不放弃。但只要佛在心中,即使达不到“明心见性”后的大彻大悟,也至少能宁静淡泊,笑对人生,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极其深刻。虽然我并没有宗教信仰信仰,但通过这个课程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解。也知道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

很感谢这门课程,对我的人生观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引导我正确面对人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生活不如意,压力太大,空虚无聊时接受佛教文化洗礼,佛禅能够帮助我们,启迪我们,在宁静、慈悲善良之中体味人生的另一种境界。同时更感谢梁红老师的悉心教导。

2.工程管理概论课程学习感想 篇二

一、划分教学层次, 采用多元化的课程目标

《汽车工程概论》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工业设计三个工科专业, 同时是针对全校学生开设的公选课。由于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的不同, 对汽车知识要求的深度广度不同。因此可以将该课程的教学对象分成A、B、C三个层次, 根据不同的层次制定相应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

A层次是针对车辆工程专业低年级学生。对车辆专业, 《汽车工程概论》课程是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为了让学生及早地了解专业、认识专业, 将该课程从原来的第3学期提前到第1学期, 这样车辆专业的教师在第1学期就与学生有了直接接触, 便于解答学生有关专业方面的问题, 有利于进行专业介绍和教育。《汽车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知识, 明确车辆工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了解车辆工程课程体系的大体框架, 激发学生对汽车专业的兴趣, 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B层次是针对机械和工设专业的学生。对这些专业来说, 《汽车工程概论》是唯一的汽车类课程, 按照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要求组织教学。其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汽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知识, 了解汽车的性能及相关新技术, 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及未来可能从事与汽车有关的工作提供汽车背景知识。

C层次是针对全校学生的公选课。这部分学生工科知识比较弱, 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因此在教学要求方面更强调基本概念。其目的和任务就是普及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了解汽车的发展趋向,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和爱好, 提高他们鉴赏汽车的能力, 有利于拓宽知识面, 改善知识结构, 提高科学素养。

依据《汽车工程概论》课程三个教学层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 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 体现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特点。

二、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汽车工程概论》课程体系包括汽车文化、汽车构造、汽车性能与法规和汽车新技术等知识, 以及汽车行业现状、汽车运动、名人名厂名商标等内容。教学体系上应该既体现汽车的相关基本知识, 又要反映汽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和趋势。教学大纲要充分体现精练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应以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标准为目标, 以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 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其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见表1。应合理安排各章节的教学内容, 突出重点和难点, 比如机械专业的学生应重点了解发动机构造、底盘构造和汽车电器及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工设专业的学生应重点了解汽车车身结构及造型方面的知识。

三、加强教学条件的建设

1. 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设好《汽车工程概论》课程, 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这是课程整体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组织保证。为了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由老教师亲自授课, 向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和授课技巧; (2) 安排经验丰富的教授给青年教师担任教学指导老师, 帮助新教师找出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课件制作及教学语言表述等方面的问题; (3) 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讲课比赛,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 组织教研活动, 研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统一教学内容、进度和要求, 增强了教学的计划性和严肃性; (5) 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在开展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及时反馈到教学中来, 以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6) 组织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承担教改项目和教材编写, 以提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7) 加强新技术培训, 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 也要注意不断充实自己, 如果仅满足于已有知识, 将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 通过以上措施, 不仅提高了《汽车工程概论》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 而且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具有创新能力、能够良性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 为本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 教材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课程组教师十分重视教材建设, 经过充分调研和准备, 2011年编写了由国防工业出版社组织的普通高等院校机械工程学科“十二五”规划教材《汽车工程概论》。教材编写力求体现教学目标的要求, 教材内容注重基础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有机结合, 不仅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及应用技术成果, 而且还包含汽车发展的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本教材由“汽车工业发展史、汽车的分类与特性参数、汽车结构、汽车设计与制造、汽车维护及运行材料、汽车排放与噪声、新能源汽车”七个基础平台组成, 形成了《汽车工程概论》教材体系。教材结构体系经过精心设计, 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和循序渐进的叙述顺序, 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同时, 为了与本课程教材配合使用, 编制了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并投入使用, 效果较好。为了体现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教材内容较为广泛, 但由于课时的限制, 在课堂讲授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侧重点不同。

另外为了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和爱好, 授课时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补充了汽车厂商文化、品牌文化、汽车名人文化、美学文化、著名车展及赛车运动等汽车文化知识方面的内容, 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实现了工程技术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汽车文化素养。

3.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汽车工程概论》课程中的汽车结构这一章节实践性很强, 如果没有实验, 学生对汽车内部的结构很难搞清楚, 对汽车的认识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为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增加了实验数量, 注重实验教学的质量, 激发学生探索汽车发展的内在规律。本课程的实验是以基础验证型实验为主, 实验目的是使学生验证、理解、巩固课堂所讲授的基本内容。结合本课程的理论知识, 我们将实验课时由2学时改为4学时。最初开设的实验有汽车发动机构造认知、汽车底盘构造认知两个实验, 随着实验和实训设备的增加, 如新购置了桑塔纳轿车和帕萨特轿车电器实训台、汽车模拟驾驶仪, 实验教学在继续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 又开设了汽车电器认知试验及汽车模拟驾驶实验。通过汽车模拟驾驶使学生切实感受对汽车相关系统的操纵, 理解各系统的相互配合, 如起步过程、变速器换挡过程时离合器操纵等。为了保证实验效果, 我们注重实验环节的组织, 参加实验的学生较多, 我们安排学生分组分批到实验室, 保证学生的动手实验机会。同时为了确保课程实验的教学效果, 我们编写了相应的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

通过实验课程的基本训练, 使学生加深了对课程内容和理论知识的理解, 使更加深入地理解汽车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原理, 从而提高学生对汽车的感性认识, 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兴趣的学生可参加太原理工大学晋翔车队组织的节能车大赛和大学生方程式赛车,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和设计创新能力。

四、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教学是《汽车工程概论》教学的主要形式, 为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 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增强互动教学环节,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转变。

在教学手段上, 将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 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存储量大和交互性强等特点。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根据教学内容, 我们初步开发完成了《汽车工程概论》课程及汽车文化知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这样可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图表、图片以及大量的专题背景资料。多媒体课件的引入, 使原来许多用传统方法讲授起来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内容, 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 增强了趣味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课程内容,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汽车工程概论》课程中的汽车构造部分比较抽象、难懂, 如果采用多媒体, 通过动画、实验录像等手段, 可以让学生很快就建立起清晰的概念,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多媒体课件还可将最新的汽车技术带到课堂,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使广大学生得到最新的教学资源。实践证明将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结束语

《汽车工程概论》是针对车辆专业、工业设计专业、机械专业设置的专业基础课, 同时该课程还是全校公共选修课。通过对《汽车工程概论》课程的建设和实践, 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汽车知识学习兴趣和动力,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且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使师资队伍的师德教风、教学水平、教学的规范性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也激发了教师参与各种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召文, 高伟.高校非汽车专业《汽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 2011, (27) .

[2]肖生发, 罗永革, 等.“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A]//车辆工程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论坛论文集[C].2010.

[3]计云萍, 任慧平.“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 2009, (6) .

3.工程管理概论课程学习感想 篇三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环境学概论    教学方法

1.课程设置与安排

环境学概论是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通过该课程学习除了可以了解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等基礎知识外,还可以了解目前我国及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危害,传统环境污染控制方法,以及目前环境工程领域的发展最新动向。通过长期本科教学工作发现,学生进入高校的第一年主要是进行公共基础课程学习,随后是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直到大学三年级才重点涉及专业核心课程,使大部分学生进入高校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激发不起来,经常有新生问及我们专业主要学什么的,出去以后能够干什么,是否容易找到工作。甚至到二年级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我们到底是生物专业还是化学专业的疑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结合新生特点,在入学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在第一个学期开设环境学概论课程,使学生明确环境工程专业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将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采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法,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工作。使学生具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和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2.明确学习目的

为使学生在大学四年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我们在环境学概论的第一次课就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引入学生最为熟悉的我国当前严重的雾霾现象和水污染问题展开讨论,从环境定义到什么是雾霾,什么是水污染的系列基本概念,为什么会引起这样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评价污染的程度,治理这些污染有什么样的方法,是否可以从预防控制角度避免重污染的产生。结合这些简单问题的讨论,给学生阐述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同阶段各公共基础课程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地位,以及课程之间的联系,分别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基本可以让学生有个初始了解。针对学生最为关注的就业方向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喜欢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同学,以后可以考取环境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并就我国具有环境类硕士和博士学位点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给学生进行简单介绍,重点介绍当前学科排名前二十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优势特点和主要专家学者。同时介绍与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关的需要重点学习的课程。其次,有环境工程设计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进入设计院或者环境工程公司,工作后可以考取与环境工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化工工程师等,通过长期积累可以成为环境工程设计类专家。有从事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兴趣的同学可以考取国家二级建造师和一级建造师成为项目经理,可从事具体的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与实施。再次,对环境科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和环境应急预案编制与咨询等相关工作,同时可以考取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和清洁生产审核工程师等职业资格,经过长期积累将来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此外可以考取国家机关公务员从事环境管理工作及环境监测与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等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就业方向介绍,学生对从事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的工作有个大概了解,学习目的将更明确。

3.教材选择与教学内容优化

为搞好环境学概论的教与学,首先教材的选择是关键。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通过综合比较多个出版社的教材,我们选择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吴彩斌教授主编的《环境学概论》教材,该教材共包括十三章内容[1]。由于都是概述性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讲重点章节,总教学课时32个学时可以满足教学要求。该教材具有深入浅出的特点,知识面覆盖广泛,信息量特别大,主要包括环境问题,生态学基础,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水污染及其控制,大气污染及其控制,土壤污染及其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及其综合利用,物理污染及其防治和环境与法等内容。本课程遵循环境问题的提出到分析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再到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这一主线。重点介绍了前十章内容,突出环境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涉及具体污染控制原理和工艺不做详细介绍,留给后续专业核心课程详细讨论。此外,紧密联系环境学科发展的最近动向,引入与学科前沿技术发展最近进展的专题,不断充实与更新教学内容。如我国与全球环境问题引入目前广泛关注的雾霾专题和太湖富营养化专题进行讨论,水污染控制技术引入最新的正渗透膜分离技术与光催化技术专题,大气污染控制引入有机废气光催化处理专题。通过这些前沿专题的介绍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习兴趣。

4.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

环境学概论课程涉及信息量大,但是从教学内容来看难度不大,内容学生都能够看懂,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则必定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激发。所以必须结合课程特点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首先搜集当前热点案例采用案例教学,如吉化公司爆炸造成的松花江水环境污染,京津冀和长三角及长沙等长江中下游高频出现的雾霾现象引入全球环境问题;湖南的“镉”米现象引入大气污染和防治与土壤污染及其防治;广东某地电子废弃物拆解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引入固体废弃物污染与防治分别与学生展开讨论与分析。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空间,从特定案例的环境问题分析出现的原因,污染物质的来源,可能的迁移方式和可采取的治理与预防的措施。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其次开展专题讨论教学模式,专题讨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使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通常在理论教学内容前三到四周,由教师提出某一题目如:“抗生素的使用现状与环境关系”,“农村养殖行业是否需要进行控制”,然后引导学生如何查找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制成PPT汇报材料在课堂中和同学相互探讨。其中有学生从抗生素的概念、抗生素的历史、我国使用现状、造成的环境危害,以及从政策层面和末端治理等方面消除其负面影响的可行措施进行深入讨论。

5.可以改进的方向

环境学概论是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泛,包括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法律法规和经济学知识,从课程内容讲难度不大,但是从课程特点看要讲好该课程对教师有更高要求。首先要求教师有非常扎实的环境工程专业理论功底,其次要求教师有较广的知识面。同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鼓励学生参与搜集环境方面相关的最新素材,包括图片和案例,建立该课程的教学素材库。课程考试可以采取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的组合方式,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把平时考勤、课堂参与、专题讨论及课程论文以适当比例计入平时成绩。总之,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师需要不断增加自身知识储备,增强自身教学技能,不断尝试和总结不同教学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彩斌,雷恒毅,宁平,等.环境学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感想 篇四

上了大学之后,才渐渐接触了马克思原理,马克思主义一类的课程。虽然高中时期上的政治课多少有一些涉及,但毕竟不完善,不系统。所以总体来说,知道,认识到马克思主义都是从上大学开始的。

上一个学期学习的内容还没有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这一学期的内容则是大部分深刻有力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

常言道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即使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理论知识,每个人因为个人经历,家庭背景,心里状态和人生观等不同而对同一种客观事物的认知出现偏差。

通过前半个学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论前半本书的学习,我从对马克思主义一点都不了解到终于有了初步认识。

所以在老师要我们写一写学习了前半本书后的感想,我马上想起了一个题目: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

所以这篇文章,我想谈一谈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点感想。到底什么是马克思?

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书中如是说。

而在其他人眼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机器生产提高了社会化的程度,使得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不断的激化,是创立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继在西欧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社会历史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这为科学地提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奠定了社会历史前提。进入19世纪后,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以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三大科学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的性质,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前提和条件。而其理论来源主要是西方哲学史上积极成果的继承和发扬和18世纪-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推动。

而在我眼中,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系统的理论,这理论能够纠正人的错误言行,起到规范纠正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的前进的体系,需要人为修正并运用到实际中去;再有,它还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是社会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这门课程,我感想颇多。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列宁在新的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 理论成果。

这一步步的发展不无揭示着马克思主义鲜活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这都在说着马克思主义是为广大人们谋福利的理论体系,是值得人们推崇学习的。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誓言,是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通过学习,我愈发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它存在于过去,也将影响未来,现在我们要做的便是深刻研究,好好学习,为日后社会进步作贡献。

5.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概论感想 篇五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概论学习心得

作者:xxxxx

学号:xxxxxxxxxxxxxx 班级:生物医学工程xxx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概论学习心得

经过六节课的学习,我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对生物医学工程中的一些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对于本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更为明确了,对于通过学好本专业的信心也大为增强,学习的动力也是大为提升。

在几节专业概论当中,我了解到了我们大学期间究竟要学习那些课程,例如大三时上的生理学、模式识别、EDA等课程,大四时上的医学成像原理等,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医用仪器的设计,以便于在毕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也了解到了学好计算机语言的重要性,C#,java等计算机语言等是我们以后发展中的重要工具。

同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数比较多,我们有众多的学长学姐考入我国各知名院校,例如现在大四就有学长学姐考入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在课上我们也了解到了我们有哪些高校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发展的比较好,各知名高校在生医专业的发展方向等,同时也认清了当前考研的严峻形势,让我对考研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

当然,及时我们很多同学都有计划考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大学期间每天埋头于自习室,终日准备考研的知识。陆翔老师就向我们介绍了许多适合我们的科技创新赛事,让大家明白了锻炼动手能力的重要性,这也直接造就了我身边大批同学踊跃报名各项科技创新竞赛,例如: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物理创新大赛,数学建模等。我认为我们参加这些比赛不论是否得奖,都是一种提高,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比赛自己实实在在动手从开始设计到成品完整的做出一些东西。在专业概论课中,老师也像我们举了一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所做出的一些成果,例如我们学校就有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可以控制各自行走,其他的诸如仿生牙齿等都是我们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前辈们设计制造的,同时,我们也简单了解的医学影像的发展历史,明白了透视,CT,彩超等常见医学检测手段的适用范围,我也认识到了医疗检测手段对于治疗疾病的重要意义,可以说,当前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离不开我们生医人的辛勤努力!

而对于就业而言,在国内也有诸如东软,外企诸如西门子等都是我们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比较不错的企业,同时,我们山东境内也有不少生医专业对口的企业,例如威高集团等,我们不少学长学姐也在那些企业中发展的非常优秀。我们的就业范围相对也比较广泛,例如研发,售后,一员的设备科都需要我们专业的毕业生。而就毕业后的薪资而言,我们专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毕业五年平均月薪在我校各专业中排名第一,这让我对未来有着足够的信心,同时也促使我更加的努力,毕竟更高的薪资意味着需要更高的能力,意味着我们将来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因而我们一定要在大学期间努力提升自己!

6.文化概论感想(精选) 篇六

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把个人、家庭、国家、天下四者统一起来,在社会整体中确立个人的价值,强调培养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使命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就是所谓的自身、家庭、治国、平定天下,彼此间的关系都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如果失去某一个,国家就会像一个人失去身体的一部分一样,残缺不完美。

“修身”也即修身养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这句话把“修身”放在首位,说明其在这四者中的重要性。所有个人对社会、国家的使命感,是要在个人具有良好道德的前提上才得以体现的。

俗话说“有德无才是君子,有才无德是小人,德才兼备是圣人”,对人才的培养不能只注重在知识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道德水平低下的所谓人才起到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只有具有优秀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道德素质的人才才能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近年来,有关高科技犯罪、高级知识分子心理扭曲、高校学生忧郁自闭甚至跳楼这样发人深省的报道屡见于报端。例如,科研成果应该是思想的结晶劳动的成果,是汗水辛勤浇灌的真理之花。它们的出现或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果,或者能够谋福利于人类,只要能够做到这些,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参数优化也是有价值的。然而,有些不道德的科研人员为谋取私利,或者在学术上弄虚作假,或者剽窃他人成果据为己有,在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都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汉芯”丑闻便是一例。真正的科研要耐得住寂寞,不畏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去发现。

《礼记·大学》有云,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若想成就一番事业,正心修身是首要的条件。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代上的贤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修身养性的思想。《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厚,君子以厚德载物”,《论语》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有“仁、义、礼、智、孝、悌”。好的道德修养来自于内心转化为外在行动,即使在举手投足中亦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使人有如沐春风之感。古语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除了在大是大非面前有判断能力外,对于细节的注意也是不容忽视的。良好的教养,礼貌的举止赢得别人的敬重和欢迎,点滴小事也能反映人的道德水准。试想,如果一个年轻人口吐脏话,买东西不排队,不主动给老人让座,那这种人会受人摒弃的。爱心、责任心…道德的试金石多种多样,少了哪一种都不可以。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能够体现道德品质,遵守纪律,忠于职守也是道德之美。

近几年,社会上爆发了好多舆论事件。有如“佛山小悦悦事件”,“大学生刺杀大学教授”,“我爸是李刚”高校开车撞死人、高官贪污受贿等事件,这些事件都反映出来社会人的冷漠,大学生思想的麻木和道德素质低下。当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引发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们在现在的生活中,在学好知识之前,更应该学会做人,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尤其是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后,要着眼于大局,不为一些非主流的阴暗所吓倒,不为腐化堕落的恶习所诱惑,以自己的高风亮节坦然面对不公正的潜规则,如果有更多的人有勇气加入进来,则社会风气之净化、和谐社会之实现不远矣。

7.工程管理概论课程学习感想 篇七

关键词:生物工程概论,教学方法,改进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与生命科学、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也是这些高新科技迅速产业化的时期。生物工程是优先发展的高科技领域之一,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关键技术,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把生物工程纳入科学发展重点,加大生物技术的投入。随着近几十年来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医药、卫生、化工、环保、能源、海洋开发等领域的应用逐步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现代生物技术在各领域的重要性。(1)国内许多的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专业纷纷将生物工程概论作为该专业的专业课或选修课。因此,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笔者近年来一直承担该课程的教学任务,现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谈些体会。

1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笔者所在院校的生命科学专业的生物工程概论课程是近几年才开始设置的,其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没有什么经验可循,仅照搬其他高校的生命科学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显然是不合理的。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课程教学情况,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1 教学内容信息量大,课堂教学时数少

生物工程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生物工程的内容包含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使得如今的生物技术已与过去不同,有着更广泛的内容。生物技术的日益更新以及社会应用的逐步深入,必将加大教学的信息量,从而也就给任课教师的备课、授课带来难度,对教师更新自身知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为了坚持符合“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有特色”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各高校纷纷增大基础课的比重,大幅度减少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的学时数,这样就给本课程的成功教学增加了难度。(2)

1.2 授课内容泛而不精,教材内容更新滞后

《生物工程概论》教材中所包含的每一工程都是独立的一门重要课程,为了在短短的30多个学时里把几大工程理论讲授给同学们,老师多是蜻蜓点水式地讲授每一工程的内容。这样的授课内容对学生来说意义甚微,达不到开此门课程的直接目的,同时,也给教师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很显然,沿用过去“面面俱到”的传统授课方式,在有限的课时时间内完成所有内容的讲授是不现实的,也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现今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而书本知识内容的更新往往滞后于新技术新方法的产生。

1.3 传统授课方式面临挑战

传统授课方式就是由一位教师通讲一门课程的全程,尽管老师们都兢兢业业地去准备和讲解每一节课程,但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总会在中途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审美疲劳,学习积极性降低;另一方面,学生脑海里往往也会产生厌倦情绪,质疑老师真的都是全才?怎么都是样样通?待到学期末时,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往往与老师的期望值相差甚远,这一点已越来越被教师们所重视。

2 生物工程概论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针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尝试,摸索出了一套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

2.1 针对课堂教学时数少问题,避免交叉学科的重复授课

由于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诸多方面的理论,(3)而每一工程理论又均可成为独立的一门课,因此,生物工程概论这门课的内容必将与其它课程的内容存在或多或少的重复。如基因工程的相关理论可能在分子生物学中有所体现,细胞工程理论也与细胞生物学课程有所重复。为了避免相同内容的重复授课,避免学生对相同内容的授课疲倦性,同时还要考虑该课课时的有限性,故针对相关内容进行有侧重的讲解。如基因工程避免掉与分子生物学重复的内容,细胞工程避免掉与细胞生物学所讲授的植物细胞工程的相关内容,重点讲授动物细胞工程的相关内容。另外,发酵工程也是几大工程中较为重要的工程之一,是生物技术获得最终产品的手段,而同学们对微生物发酵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了解甚少,同时,大多数学生还有报考微生物发酵专业研究生的倾向,故将发酵工程部分作为本课程所要讲授的重要内容之一进行详解。

2.2 讲授内容与科学上的最新成就相结合

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应该传授学生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同时也应给学生展示最新的发展前沿和社会应用,使学生的知识紧跟时代的发展,为他们毕业后尽快适应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针对书本知识内容的更新往往滞后于新技术新方法的现状,笔者在讲授经典理论的同时尝试将一些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给学生加以补充。如在讲授基因工程这一章节时,将经典的基因重组技术、PCR技术、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等基本理论作为重要的内容进行讲解的同时,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最新成就也进行补充,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第二代测序(大规模基因组测序)及第三代测序技术等的应用,使同学们一方面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对新的技术方法及其新进展也有所了解,扩大同学们的视野,激发同学们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2.3 采用多位老师共同参与授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针对一位教师通讲一门课程全程导致学生中途学习积极性降低这一现象,再加上本课程内容的特殊性,生物工程教研组对本课程的授课方式尝试了一些变革,改为由三位教师参与对该课程的讲解。笔者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故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这两章内容由本人进行讲解;汪伦记老师主要从事微生物发酵和酶工程方面的研究,故发酵工程和酶工程这两章内容由其负责讲解;邱智军老师是从事蛋白质组研究的,故蛋白质工程这一章内容由其负责讲解。这样,每位老师都能发挥其自身的特长,将本人娴熟的理论讲解给同学们,教师讲授起来得心应手。另一方面,这样的授课过程,在同学们对一位教师还未产生审美疲劳时,又有一位新面孔的出现,学生的新鲜感也带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学们对老师的评价也较以往有大幅度的改观。

3 结语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上课时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一改以往上课打瞌睡、玩手机等现象。经过两学期的改革尝试,本教研组的老师均发现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也较以往大幅度增高。

参考文献

①欧少云.任务驱动法在《生物工程概论》的应用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2:149-151.

②邓胜松,姚日生,朱慧霞,张洪斌.生物工程概论的教学方法改进[J].药学教育,2004.20(4):44-45.

8.《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篇八

【关键词】遥感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课程教学改革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学改革能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观念的改变,使学生和教师在一个平等融合的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教学改革能够促进课程的发展。

面对新的人才需求形势,以 “一实二高三强四会”的人才培养为目标,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环境、改进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手段势在必行。笔者在分析我院《遥感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

一、 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遥感概论课程的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实践课时不足

我国师范类高校遥感课程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均为不超过30%,有限的实验课时难以保证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而我院遥感课程实践教学课时仅为8课时,占总课时的17%,远远低于师范类高校遥感实验课时比例,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要求。

(二)教学手段不够丰富,学生参与不够

在之前的遥感教学中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发挥,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不够,学生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虽然教学过程较为完整,也有面向学生的设问,但问题的设计和实施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都制约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导致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不足。

(三)实验条件落后

遥感课程基本实验条件包括数据、软件、硬件、师资等必要条件。我院由于发展历程较短、师资短缺、资金条件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遥感课程实验条件落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资料

新购买了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但还缺乏必要的教学仪器(地物光谱辐射计等)和数据(TM遥感数据),对于完成教材中全部实习内容存在一定困难。

遥感教学必用的遥感数据类型单一,部分内容陈旧,滞后于遥感的快速发展和遥感教学的需要。目前实验教学中所用遥感数据只有少量的Land sat TM数据,而spot影像、IKONOS影像、快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及雷达影像等均是缺乏的。

2.硬件条件

在硬件條件上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遥感的实验中心仍和其他课程共用一个实验室,导致每台计算机上安装的软件数量较多,影响了遥感软件的顺利和快速运行,给遥感课程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带来了不利影响。

3.师资、科研条件

师资匮乏也是制约遥感课程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科研对遥感课程的支持力度不够,我院现有的课题同遥感的相关性较低,因此由课题组用于科研而购买的影像数据非常有限,而无法应用于遥感教学,这也是造成实验课程所需遥感资料缺乏的原因之一。

二、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与途径

(一)课程教学环境建设

1.师资队伍建设

我院与其他高校遥感课程的师资团队相比,无论是在数量上、学历层次、职称层次还是专业素养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就成为我院改革和建设的重点,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方面。只要学院重视起,教师重视起,一定能够取得较大进步。

2.教学软硬件建设

经过近几年学院对实验教学投入的增加,在教学软、硬件条件上有了较大改善,基本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但要想使教学活动能够较为完美地完成还需加大力度对教学软硬件条件的建设,具体有:改善遥感课程实验中心的硬件条件,及时淘汰已满足不了教学条件的计算机;创造浓郁的科学研究氛围,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中来,为科学研究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教学和科研的有效结合,使教学和科研能够相互促进;加大投入力度购进遥感实验所需的各类遥感影像数据。

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软硬件建设和科研环境的建设,通过有效实施可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教师授课与启发式讨论相结合。教师在课堂授课,主要是进行知识传授,结合具体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进一步完善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体现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如内容提要、重点、难点,便于学习者了解整个课程结构特点,构筑知识框架,掌握重点,抓住难点。利用多媒体手段可灵活展现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特点,充分运用多种媒体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

各高校也在努力加强实践教学工作,作为地方院校我院在“一实二高三强四会”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下,注重实践教学,全面加强学生技能培养及人文素质教育。尽管如此,笔者认为,实践教学环节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延长实践教学时间,对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加强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加大高校实践教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对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深对实践教学规律的认识,加强进行实践教学的自觉性,保障实践教学的效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四)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9.汽车概论感想(写写帮推荐) 篇九

学习汽车概论课程的感想与心得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从对汽车领域的懵懂无知到逐渐了解,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老师让我们自己做PPT来展示自己对汽车的了解,这是我们自己独立完成信息的搜索与独立的学习,而不是单纯的老师授课,学生接受知识。在这几次课程中我学习到了很多国家元首的汽车使用品牌,丰富了我的知识,下面跟大家分享以下我的感想与心得:

总所周知,国家元首聚会,更像是一场豪车盛宴。元首的专用座驾是一种国家的独特标识,更是实力的大比拼。随着国际舞台上国家元首的交际转动眼球,我们大开眼界乐赏豪车奢华风采与魅力。让我们一起领略各国的不同风情吧!

一、美国:林肯

美国总统在世界上开创了在官方仪式中首先使用专车的先河。林肯几乎已经成为美国总统的象征,它的名字就来自于美国第12任总统。美国总统专车“林肯”车是通过招标选中的。“林肯”轿车是第一辆以总统名字命名、为总统生产的汽车。由于该车性能杰出、造型高雅、舒适无与伦比,自1939年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以来,就一直被白宫选为总统专车。美国底特律的福特博物馆收集了5辆总统座驾,全部都是林肯车。从1939年富兰克林的第一辆林肯,到里根遇刺时乘坐的座驾,都收藏于此博物馆。而此后的总统车都因被用来做各种试验而被毁掉。

二、英国:劳斯莱斯和宾利

英国皇家车库中包括两辆宾利(Bentley),4辆劳斯莱斯(Rolls-Royces)和3辆戴姆勒(Daimler)。所有的这9辆车都漆上代表皇室最高贵的栗色。宾利和劳斯莱斯都不使用注册车牌。现在,在众多英女皇出席的场合主要使用两辆宾利。其中一辆宾利是在2002年被赠送给女皇作为她50周年庆典的礼物。在4辆劳斯莱斯中,有一辆幻影(Phantom)VI是1978年汽车制造销售协会送给女皇25周年纪念的礼物。在这4辆劳斯莱斯中,最古老的车是1950年产的幻影IV,5.76升直列8缸引擎。其余两辆分别是1987产的幻影VI和70年代早期的幻影V款。

三、法国:标致607 毫不夸张地说,标致直接推动了法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标致汽车因为其百因此标致汽车因为其百年的历史,和它在法国乃至世界汽车市场中的地位,多次被法国元首选择为总统座驾,颇有些“国车”的意味。标致汽车具有近120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汽车生产厂家之一。607车型是法国标致的旗舰车型,在众多豪车当中绝对算得上是最艺术的豪华车。在欧洲市场,607占据四门豪华轿车领域的第4位,并因其不断地进行科技与设计上的创新,至今仍保持在这个位置。

四、德国:奥迪A8L 虽然奔驰宝马名声在外,但德国总理施罗德在任7年都将A8L作为自己的专车,而继任的德国第一位女总理默克尔配备的专车也是奥迪A8L。作为奥迪的旗舰,A8L并非世界上最贵的车型,但绝对是最好的车型之一。奥迪A8L是奥迪车系中最高档的豪华车。奥迪的运动轿车风格在A8L上也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可以说是唯一一款具有运动气质的元首车。

五、意大利:菲亚特蓝旗亚

蓝旗亚一直是意大利政府的官车,意大利总统、总理的座驾用的也是蓝旗亚。蓝旗亚是个赫赫有名的响亮招牌,蓝旗亚品牌已有超过60年的历史。在欧洲,它也是非常少见的高档汽车品牌,是菲亚特高档轿车的烫金标志,也是菲亚特品牌系列中的旗舰车型。进入21世纪,蓝旗亚第一部新车Thesis更是在发布时就被作为礼物送给了罗马教皇,它已然成为教廷的元首车,超乎世俗之上。意大利现任总统的座驾便是一款1963年版的蓝旗亚Flaminia。

这款1963年版的蓝旗亚Flaminia更是保留着意大利最纯正风情的特色,将艺术气息完美的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六、日本:丰田世纪

丰田世纪替代了在日本使用超过30年的NissanPrinceROYAL成为今日本皇室的御用车。丰田特别为日本皇室打造了极品御用车——CenturyROYAL。本世纪生产数量有限,是在一个“接近手工”的方式下生产的。经常由皇室、日本政府高级领导人和高层主管的商人使用。世纪媲美英国的劳斯莱斯和德国的迈巴赫豪华轿车。丰田世纪配备在挡泥板上的镜子是日本汽车的特点。世纪是日本第一个也是唯一配备了V12发动机的前置引擎,后轮驱动量产的汽车。

七、中国:红旗

即使现在中国的公务用车市场被奥迪垄断,但讲到中国的元首车,人们最先反应过来的仍然是红旗。红旗,中国人的骄傲。红旗的发展演变实是中国历史的发展与转变的特殊见证者。1966年,红旗取代了前苏联的吉斯115,成为中国领导人的座车,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陪同他一起坐“大红旗”进入中南海,“红旗”轿车因此名扬世界。这辆红旗是量产前为建国十周年献礼而手工打造的,仅有十部。从1959年第一代红旗车参加国庆阅兵,到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红旗检阅车亮相,先后有四代红旗轿车作为检阅车参加了国庆阅兵式。

顶级豪华车拥有特殊的身份,拥有特殊的主人,它们是使命也就不仅仅是“代步”工具这么简单,而是彰显身份、表明地位的途径。顶级豪华车汇集全球高新科技和奢华设计于一体,变身为各国领导人最强有力的安全卫士。国家元首是国家最高权利的象征。每个国家元首在选择座驾时,不仅要考虑到汽车的品质,而且还有弘扬民族文化及民族自豪感的成份在里面。同时这些顶级轿车也带给人们极大的兴趣,因为它们代表着人类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最新科技水平。

在本课程中,老师还授予我们很多有关汽车基本结构,汽车的制造过程,汽车的特殊象征,也引导我们有时间可以去看看车展,丰富我们的见识。让我深深理解到汽车是我们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文化也走进大众生活的圈子。同时,课堂上有趣的视频或动画演示教学,让原本略带枯燥的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了,也让我们了解了更多关于汽车发展的历史和过程。也更加深刻的让我们懂得了汽车工业发展到现在的高级阶段,是由一代又一代的汽车人用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的。学生PPT的演示与讲解,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拓展了我们深入了解汽车的知识面。

10.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后感想 篇十

15130421张弛

这学期选课,当看到有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门课,因为我很热爱星空,原因一是喜欢那句名言:“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二是喜欢梵高的举世名画《星月夜》。说来奇妙,因为对于文学的热爱,而选择对于科学做更深入的了解。

之前,我对航空航天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只知道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前苏联的米高扬是飞机设计之父,设计了著名的米格系列战机等零碎的航空航天知识。经过郑老师的认真细致的讲解,我逐渐对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产生了兴趣,在课后上网查询了一些航空航天知识,并对航天事业做了一份简单的了解。

近代以前,世界各国都没有重视空军乃至天空的发展,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妄加指责前人。20世纪后,由于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飞机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航空器受到了世人的广泛推崇。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航天飞机,火箭,卫星,空间站等新科技成果不断出现,大大促进了地球航空航天事业额发展。

其实,在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上感触最深的是那些与航空航天事业相关的人员对于航空航天事业的热爱,以及他们把一腔热血付诸航空航天事业的无私,勇于探索新事物的无畏,还有对于年少理想的执着追求。不可否认,很多人对于年轻时候的理想不够坚持。所以他们只能永远平庸。布伦克特说过,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风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确实,如果初心不改,历经岁月的磨练,成功必定指日可待。可惜的是,大多数人耐不住寂寞,不能平心静气地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他们注定是人生的失败者。与之成对比的是中国老一代的航空航天事业工作者们,他们的坚持初心让人不得不心生敬意。他们用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为新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他们理应获得鲜花和掌声。

11.工程管理概论课程学习感想 篇十一

关键词: 《大气科学概论》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

《大气科学概论》是大气科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启蒙课程,通过介绍大气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对专业课程中详细讨论的大气现象及其本质进行初步的描述和解释,将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大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大气观,形成人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质,最终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知识框架搭建打下基础。大气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是靠多学科渗透和交叉发展起来的,不仅涉及物理、化学、流体力学、数学等学科,还与地球科学、社会科学、生态科学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因此,这门课既可以作为大气科学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又可以作为环境科学、海洋科学、遥感科学及雷电科学等其他专业的选修课。教师教好该课程,注重课程教学的改革,对培养优秀大气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近两年在本科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分析课程现状,探讨教学中待解决的问题,以期强化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

在教材的选取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已结合自身的学科发展优势,联和中国气象局共同撰写了精品教材《大气科学概论》。同时根据不同大气类专业的教学计划结合其他课程如大气物理学、大气环境学、大气探测学和大气化学等相关知识,给予一定的内容拓展,使得上课内容和后续专业课程有机联系。课程组按照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制作专业的PPT、Flash课件,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课件要直接,形象生动,条理性强,并多插入图片以丰富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搭建专门课程网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思考题、指导书、试题等实现上网并免费开放,同时争取将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学生们还可以利用网络与教师进行交流、答疑。

该门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基础篇、探测篇、预报篇和应用篇。基础篇包括大气成分与结构、大气现象、大气系统的能力收支与平衡、大气运动的规律与特征;探测篇包括常规气象观测、天气雷达、气象卫星原理及应用、大气探测新技术;预报篇包括气旋和反气旋、气团和锋、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季风和中国雨带、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气候变化;应用篇包括农业气象、气象能源、交通气象、健康气象、防灾减灾等内容。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专业不同,进行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取舍。大气科学专业为32课时,其他相关专业为16课时。在讲授过程中重视课本知识与科学研究工作的有机结合,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鼓励教师参加和关注科研动态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效果,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大气科学概论》课程内容相对枯燥繁杂,高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在每个章节开讲之前,先以提要的形式对本章内容兴趣性引入,并将章节中的重点、难点告知学生。各章结束之后,布置思考题和练习题,加强课堂知识的巩固。面对大气科学大量的知识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如果各个知识点都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反而就会学得吃力,学习兴趣下降。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先对授课内容进行分析,筛选出哪些内容必须在课堂上详细讲解,哪些内容学生课下可以自学完成。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本门课的重要性,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可以摒弃过去所有章节都在课堂上详细讲解“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学时内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分出层次,并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针对一些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的情况,采取设疑、课堂讨论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阅读,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由教师提供研究专题,每组同学根据自己的所选课程专题去图书馆或上网搜集材料,制作PPT,在课堂上将专题小组的研究成果讲演给其他同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锻炼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

再次,在教学过程中紧跟相关学科的发展前沿,随时更新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时刻关注国内外最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将这些内容及时介绍给学生。在不影响大纲要求的课程结构的前提下保持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如播放一些有关气象的电视录像片《龙卷风》、《北极光》等,给学生提供了感性材料,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

三、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教学主体之一,师资梯队的建立是保证教学过程稳定和连续的基本条件。教学和教研活动以《大气科学概论》课程小组为单位统一安排、集中处理。课程由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作为课程组长,指导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青年教师,逐步形成一支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结构分布合理、教学水平高、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梯队。同时要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科学研究及气象业务需求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断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武装自己,这就需要教师开展一定的科学研究。教师通过严谨的科研工作可以提高对课本知识点的认识,加深理解,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作业和考试是巩固教学内容和检验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对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通过课堂练习与课外作业的形式加强巩固,考试的内容是平时作业所涉及内容中的重点。针对前沿科学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文献阅读与小组讨论,完成读书报告一篇。改变过去一次性考试定成绩的考试模式,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将理论课成绩分为两部分:平时成绩占30%,其中作业占10%,讨论占10%,课程论文占10%;期末闭卷笔试占70%。依据《大气科学概论》课程的特点,期末考题共分为七类:填空、单项选择、判断正误、名词解释、简述、论述、计算题,各类之间可重新组合。题库包含各类考题约400道,可以满足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查的要求。通过考试,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五、结语

《大气科学概论》是大气科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启蒙课,该课程以传播大气科学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是大气科学教学体系中的先导性课程,起着构筑专业知识基本框架的作用。一名合格的授课教师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科研实践经验的同时,还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何金海,郭品文,银燕,申双和编著.大气科学概论.气象出版社,2012,(5).

12.工程管理概论课程学习感想 篇十二

1《纺织概论》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不同学者对自主学习理论理解有所不同, Holec认为自主学习是个人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体现[1];Dickinson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所有学习上的决定和对这些决定的完成负完全责任的情形[2];束定芳认为自主学习要求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积极投身于学习, 在完成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能力[3];温延鸿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 学习者有自己的追求目标, 自己的学习方式, 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意识[4];潘月明认为自主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 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5]。总之, 自主学习旨在通过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 以实现既定目标, 培养学习者独立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众多学者对自主学习课程实践方法进行了探讨。赵雪梅等认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应包含网络自主学习, 调查指出网络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提高网络自主学习的效率[6]。邱会东等探讨了学分制管理模式下自主学习课程教学方法, 强调课题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师与学习互动、课内与课外贯通、理论与实践一体等形式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7]。赵彦利从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创设学习自主学习的空间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等三个方面探索了服装专业课学生自主学习方法[8]。专业课自主学习是大学生掌握本学科专业课程的重要途径, 对以后在本领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中要求把握好学科间及学科之内知识间的多向联系[9,10]。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开设《纺织概论》这门自主学习课程的目的就是扩充该专业学生的纺织工程领域的背景知识, 熟悉服装面料构成要素、各要素结构性能及加工成形过程, 以帮助该专业学生把握服装设计所涉及面料的发展动向、理解设计方案所涉面料加工成形可行性等问题, 以提升服装设计品质, 达到服装设计蕴含工程逻辑, 服装面料选择蕴含艺术的效果, 做到多学科领域的融合与提升, 如通过《纺织概论》的学习, 了解色纺纱线及其面料风格特征, 认识到色纺面料具有立体、朦胧、高雅的特点, 这就要求服装设计能充分展现色纺面料风格, 同时反过来因采用了色纺面料而提升设计作品的品味。随着纺织业品牌策略意识的增强, 纺织企业希望通过最终服装来展现自身产品风格, 以树立自身产品品牌, 以此推销产品;同时服装企业也希望能获得纺织面料领域的新元素, 做到自身品牌的推陈出新。因此市场对具备纺织背景的服装设计师尤为青睐, 这也是服装设计与工程开展《纺织概论》这门自主学习课程的重要现实意义体现。此外《纺织概论》自主学习课程开设前已开设了《服装材料学》专业学位课, 这为该门课程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前期的知识积累。任何一门专业自主学习课程的开始都应考虑好该门课程开始的理论基础, 以确保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 能够实现自主学习目标。

2 专业课自主学习过程实施策略与实践

自主学习的最高境界正如潘月明指出的应是“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 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然而现阶段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未养成, 高校也正处于积极探索自主学习课程建设阶段, 如何确保大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课程的学习、有效评价跟踪大学生的学习成效仍是现阶段自主学习课程开展面临的问题。因此探索专业课自主学习过程实施的有效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1 任课教师针对性介入专业课自主学习

现阶段大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尚未养成、高校自主学习课程建设尚未完善的情况下, 任课教师针对性介入专业课自主学习非常必要, 但应注意角色的转变, 做到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对自主学习课程而言, 任课教师在开课初期必须召集学生, 向学生明确该门自主学习课程的学习目标, 章节逻辑关系及大致内容, 其余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自由支配, 让学生根据规定的学习目标自由选择学习策略。

任课教师针对性介入专业课自主学习主要体现如下方面:

向学生阐述本门课程的重要性, 与服装设计的关系, 对提升设计理念及质量的帮助,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使自主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

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检索工具查询与收集专业知识 (如学会查询中英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国内外专利等) 、如何选择性阅读专业文献, 并要求学生尝试培养发现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自主学习课程网站, 或申请一个班级公共邮箱, 将自主学习课程课件或自主学习教案发到该邮箱, 拓展学生自主学习渠道, 辅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利用邮箱或网站答疑平台或其它途径 (如采用手机、QQ群聊天工具) , 确保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能与任课教师沟通顺畅, 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并能与学生进行相关问题探讨。

2.2 开放式任务驱动确保专业课自主学习成效

自学主动性是完成自主学习课程学习的关键, 部分大学生认为自主学习课程不重要, 缺乏自我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价学习结果的意愿, 放纵自己, 并花较多时间在享受生活方面, 导致自主学习课程形同虚设。为此在大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及高校自主学习氛围形成阶段, 必要的任务驱动是确保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课程的有力保障。因此“马蝇效应”对我国大学生专业课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9]。传统的任务驱动存在对系统知识掌握不足, 任务与内容分析、任务与学生分离, 教学目标两极分化, 评价的简单化等缺陷[11]。开放式任务驱动在保证学生人人参与自主学习的同时, 能更多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现学生思维差异化, 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式思维。因此, 开放式任务的科学设计对任课教师而言非常重要。

对自主学习课程《纺织概论》而言, 要求学生分阶段 (自主学习教案中明确各阶段参考的学习范围) 根据选用教材提交纤维材料、纱线及织物面料相关内容的读书心得 (形式可多样化, 如收获介绍、知识点总结、提出、探讨与分析问题等) 各1篇, 然后由任课教师批阅, 给出成绩, 每篇读书心得成绩占总成绩的20%, 这有利于对学生学习自主学习过程进行了有效监控。比如, 学习完纤维材料部分, 学生应运用教材的相关知识点分析教材之外的一种新型纺织材料, 完成相应的读书心得, 这就要求学生除学习教材相关章节外, 还需查询网络、期刊数据库及图书等资料, 去思考市场或处于研究前沿的新纤维材料有哪些, 属于什么类别、有哪些性能特点、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巧妙、合理地运用在服装设计中等问题, 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最后自主学习课程学习结束后, 要求通过课程设计形式加以评价自主学习效果, 如《纺织概论》自主学习课程本着来自源头的服装设计理念, 借鉴“华孚杯”色纺时尚大赛部分设计要求, 要求学生课程设计完成商务休闲装、运动休闲装、家居休闲装设计, 各系列至少1套原创作品, 并搭配完整服饰, 贴近市场, 引领来年休闲时装流行风潮, 课程设计成绩占总成绩的40%。课程设计要求纺织新材料为设计主材, 学生应深入挖掘纺织新材料 (包括新纤维、新纱线、新面料) 时尚生活方式;塑造所采用的纺织新材料的服饰文化内涵;阐述包括灵感来源、设计构思、流行要素运用要点, 明确设计作品定位;重点注明所采用纺织新材料 (从纤维到纱线到面料) 的成分、规格以及加工实现的简单工艺流程。不同休闲装系列设计在于让学生明确不同类型休闲装所需选择的纺织材料存在差异, 从设计的源头思考设计创意, 拓展了创新设计所需的素材来源, 提升学生对跨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

2.3 交流平台构建展示专业课自主学习成果

大学的舞台是大学生培养自身综合能力的最佳场所,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大学生必须加强锻炼演讲交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活跃严谨思维能力等诸多能力, 并学会适时展示自身能力, 善于推销自己。因此专业自主学习课程应尝试构建这样一个交流平台, 为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提供的锻炼舞台。

《纺织概论》自主学习课程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构建学生交流平台:

通过QQ群构建即时交流平台, 让学生随时分享各自收获的新知识、讨论碰到的疑难问题、提出质疑与探讨, 形成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

通过专业学术社团建设构建集中式展示平台, 让学生将每阶段的学习成果通过PPT课件形式进行展示, 其余学生以评委方式进行点评与质疑, 从而锻炼学生演讲与应变能力, 增强自信心, 并学会与人分享的乐趣;

通过专业竞赛构建竞争创新平台, 利用自主学习课程设计作品根据各竞赛要求修改完善作品, 参与竞争, 展示设计成果, 这个平台的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动力与热情的提高, 因为竞争可以为学生带来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 赢得相应的精神荣誉与物质奖励, 如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与色纺巨头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每年举办的“华孚杯”色纺时尚大赛金奖可以获得三万元的奖励, 并可获得了解整个面料与服装制作过程的实践与培训机会。

3 结语

高校专业自主学习课程开展是充实大学生学习生活、拓展专业覆盖范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的有效形式。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 那么学生个体差异将为自主学习课程的实施效果带来不确定性,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 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仍是高校自主学习改革所需考虑的问题。多元的自主学习模式、完善的自主学习监管制度及浓厚的高校自主学习氛围的培养将是自主学习课程取得良好实施效果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 on Press, 1981.[1]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 on Press, 1981.

[2]Dickinson L.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2]Dickinson L.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3]霍畅.《大学英语》课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J].青年文学家, 2011, (15) :22.[3]霍畅.《大学英语》课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J].青年文学家, 2011, (15) :22.

[4]温延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1, (8) :59-60.[4]温延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1, (8) :59-60.

[5]潘月明, 郭秀芝.美国大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与借鉴——以在美国大学撰写学术日记个案为例[J].科技信息, 2009, (4) :320-321.[5]潘月明, 郭秀芝.美国大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与借鉴——以在美国大学撰写学术日记个案为例[J].科技信息, 2009, (4) :320-321.

[6]赵雪梅, 吕海涛, 于佳颖.网络自主学习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8 (5) :108-109.[6]赵雪梅, 吕海涛, 于佳颖.网络自主学习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8 (5) :108-109.

[7]邱会东等.学分制管理模式下自主学习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1) :215, 220.[7]邱会东等.学分制管理模式下自主学习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1) :215, 220.

[8]赵彦利.服装专业课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初探[J].学园:教育科研, 2010, (20) :159.[8]赵彦利.服装专业课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初探[J].学园:教育科研, 2010, (20) :159.

[9]王晓晶.大学生专业课自主学习的现状分析及实践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25) :60-63.[9]王晓晶.大学生专业课自主学习的现状分析及实践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25) :60-63.

[10]张文娟, 胡文彬, 康家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专业课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 2010, (2) :29-30.[10]张文娟, 胡文彬, 康家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专业课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 2010, (2) :29-30.

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感想 篇十三

1009071045 余煌

关于本门课,我原本是抱着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态度上课的,因为原来上思修课是一种十分枯燥无味的煎熬。但是这学期上过本课才发现其实这门课还是挺有趣的。

首先我想说的是上课方式有所不同,跟以前的思修课有所不同的是对时事政治关注度大幅提高了。比如说经常在课余或者说授课之余播放时事视频,这让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提升。这可以说是本课的最大一个亮点。

其次在教师方面老师可以说是学识渊博见识广阔。每次上课前的时政要闻讲评一针见血的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社会的真实性。当然,我们不可能完全跟着老师的思维走,我们也有自己的见解,这就加深了我们思维的深度,同时我们对讲课的投入度也增加了。

关于这门课的感想,我想说的是其实这个马克思主义这么蜻蜓点水的认知一部分是很不完整的学习。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有哪个又真正的读过马克思主义著作?就连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著作都没读过。这就造成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可能是认同的,但大多数是无所谓甚至是很反感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断走下坡路。就拿中国为例,我国常常讲国外的资本主义世界是虚假繁荣,社会主义社会才是真正的繁荣。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占统治地位的工人阶级自身利益还不如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兄弟”能得到保障。我国的经济发展从人均总量上来讲根本不能算是发达国家甚至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但是我国税收负担是世界上第二的程度,仅次于法国这个发达国家。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国富民穷的国家。人民的坚忍不能证明我国的发达。这不是指责马克思主义的弊端,而是国家在这短暂几十年中发展到这种程度不断积累的毒瘤,再不加以整治,社会讲到达危险的边缘。

这样看来,青年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感态度也就能理解了。但是存在必有存在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毕竟是在发展中创新,我们不能否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起着罗盘的地位,指引我们发展的方向。在部分国家中受挫的社会主义并不是证明社会主义不好,而是表明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中极端发达的地步,暂时虽然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到更好的程度,但是毕竟这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的资本主义有差距是必然的。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发展社会主义,这样才能在不久的将来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现阶段的我们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根本不够资格,因为我们的社会确实在福利保障上面不及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当哪天我们生活的比资本主义世界的人们幸福,我们就能真正谈谈社会主义优越性!

14.工程管理概论课程论文 篇十四

班级:工程C113

姓名:

学号: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管理概论课程论文

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认识

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工程管理专业是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后,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设立的。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入世以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成为热点。该专业对学生经济工程师和经济师的双重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计算机管理和外语的综合知识,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的高级管理人才。由于工程管理责任重大,除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一、工程管理专业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土木工程技术知识,接受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掌握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 熟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

◆ 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 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发展动态;

◆ 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 具有从事工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

◆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管理概论课程论文

修业年限为五年的,还应掌握进行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所必需的相关商务知识(如国际工程合同与合同条件、外贸、金融、法律及保险等),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

(3)主干学科

管理学、土木工程(或水利工程等)。

(4)主要课程

管理学、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运筹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市场学、计算机应用、经济法、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合同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项目融资、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力学、工程结构。

(5)实践教学

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30周。

(6)修业时间

4年或5年。

(7)学位情况

管理学学士。

(8)原专业名

管理工程(部分)、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部分)。

二、工程管理专业开设院校:

四川轻化工学院 云南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天津商学院 天津城市建筑学院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工学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化工大学 扬州大学 福州大学 南方冶金学院 山东大学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青岛大学 郑州工程学院 武汉化工学院 湖北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西安交通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管理概论课程论文

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三峡大学 河海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重庆大学 长安大学 石家庄经济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 长春邮电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邮电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 石家庄铁道学院 中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重庆交通学院 抚顺石油学院 石油大学 天津大学(四年或五年)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深圳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湖南大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天津财经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 辽宁大学 东北电力学院 长春工程学 黑龙江工程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 南通工学院 盐城工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 杭州商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财政学院 郑州大学 焦作工学院 中原工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 贵州财经学院 宁夏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大连水产学院 大连民族学院 北华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上海杉达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 江南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南昌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长江大学 湖南城市学院 岳阳师范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筹)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宜宾学院 西安科技学院 西安石油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等。

三、专业就业状况及趋势

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领域涉及建筑工程、工程施工和控制管理、房地产经营以及金融、宾馆、贸易等行业部门的管理工作。这一专业涉及就业领域对人才的大量需求比较普遍。从银行证券到酒店宾馆,从建筑企业到房地产开发公司都急需补充大量的工程营造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因此人才市场上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该专业就业领域所涉及到的工作是:综合系统地运用管理、建筑、经济、法律等基本知识,侧重于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以及房地产经营开发,并熟悉我国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进行企业工程开发建设项目的经营和管理。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修改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就业政策,为专业人才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完善了专业人才尤其是高校毕业生脱颖而出的市场机制。北京市先后出台了《北京招聘外地人才细则》等政策,使外地专业人才留京之路进一步拓宽。享受政策优惠的人才包括从事科技、文教、河北工业大学工程管理概论课程论文

经贸等工作,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人事关系和常住户口不在北京市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该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需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就业时要分清主次。在择业时应把事业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工作地点的选取。经济发达省市的建筑业市场已趋于饱和,而中西部地区则刚刚起步,选择落后地区将有助于自己今后长远的发展;第二、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能力合理地选择职业。应做好自我能力水平的分析,知道自己知识能力适用于哪些具体职位和工作;第三、就业时不应以金钱作为衡量事业成功的尺度,应着眼长远,选择对自己长远发展有利的职业。从北京市国际展览中心人才交流会的状况来看,近几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出现明显好转,但比起有经验的人员还比较逊色。

与专业就业领域相关的主要行业之一是房地产业。这一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国民经济整体形势不断好转逐渐走向高潮,住宅投资和市场需求全面看好。2000年一季度北京市完成投资34.6亿元,增长16.9%。从长期看,竣工面积升幅将下降,而需求面积将上升,供求形势乐观。个性鲜明、外观典雅的经济型住房将大受欢迎。同时政府将继续加大城建投资力度。今年以北京市为例,政府投资460元亿进行房地产建设项目的开发。由此可见,房地产行业向着好的形势不断发展。但机遇与竞争并存,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房地产业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越来越注重专业化的竞争:房盘设计的专业化、周围社区服务的专业化以及相关物业管理的专业化。顺应行业专业化发展的趋势,相关的职业也将呈现出专业化发展的态势,使原来的职业逐渐细分,达到功能运作的合理与完善,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势,也将逐步适应市场行业的快节奏发展步伐,在全行业回暖的经济背景下,在与国际化逐渐接轨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四、工程管理专业的优势

现代社会有个奇怪的发展趋势,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社会生产越来越精细,专业隔离越来越明显,隔行如隔山的情形越来越普遍;而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生产却越来越要求复合型的人才,即常说的T型人才。单纯的具有管理技能,或者是单纯的具有工程技术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出来的同学,正是T型人才的典范,他们懂技术,又懂得管理,恰好适合社会所需。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管理概论课程论文

15.工程管理概论课程学习感想 篇十五

关键词: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探索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是土建类各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职业基础课程, 在整个课程的设置体系中起着先导和启蒙作用, 肩负着把完全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学生引入到土木工程行业的大门, 使学生从综合教育跨入到土木建筑专业教育的重任。通过《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学习, 可以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行业的基本情况, 了解土木工程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树立专业思想, 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程理清思路, 指明方向。因此,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在整个土建类专业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主要特点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主要讲授土木工程的各个层面的知识和内容, 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土木工程各个分支学科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知识, 其课程的主要特点如下。

1. 课程内容范围广泛。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内容非常广泛, 其涉及的教学内容囊括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所有领域, 甚至包括了土木工程专业的许多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1]。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引导课程, 编写《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材者往往在教材编写时涵盖的内容非常宽广, 但知识点的内容却非常浅显, 很多内容如基础工程、港口工程、交通工程、建筑材料等在内容的安排上基本上都是点到为止。因此, 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取舍教材内容, 是每位任课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 教学内容以理论实践相结合为主。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虽然浅显, 但与工程实际联系又非常密切, 教材内容应该以工程案例为切入点, 全面展示土木工程的经济技术、建筑风貌和所采用的新型建筑材料, 以及土木工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从而适度地拓展学生的视野, 为学生了解专业、学习专业知识以及确定学习目标和方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 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补充。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所涉及到的课程内容往往与现有的工程实际紧密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筑行业的不断壮大, 我国的建筑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不能如建筑工程的发展一样快速进行更新, 导致很多内容滞后于工程实际。如出现在许多教材中的世界排名第一高楼:台北101大楼, 现早已被迪拜的迪拜塔所超越。教材内容的滞后使得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到建筑界新的发展, 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与工程实际的有效接轨, 不利于学生的有效成长。因此, 如何在教材内容滞后的情况下, 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建筑界的发展动向, 灵活地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和工程案例, 是每位承担《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任课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二、《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1. 实践教学环节缺乏。

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在读学生, 甚至极个别任课教师都片面地认为:《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仅仅是土建工程类专业的入门课程, 是一门新生刚刚入学后的专业思想教育课程, 其作用仅仅是学生了解到本专业的概况和基本风貌, 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和热情。该课程的主要学习目标见下页图1。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 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仅作为专业的职业选修课程, 课时量极少 (大多数院校该课程为32学时, 2个学分, 个别院校该课程仅仅为24学时, 1.5个学分) , 为了将《土木工程概论》中的众多章节 (一般该课程共计15章左右, 涵盖了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 如土木工程发展史、土木工程材料、基础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等) 都讲完, 绝大多数教师以纯理论的授课形式蜻蜓点水般地完成《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枯燥的教学任务, 缺少非常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这和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土木工程法概论课程作为土建工程类各专业的先行引导课程, 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及热爱度的初衷发生了一定的背离, 久而久之学生将会慢慢产生一种对专业的排斥心理, 这对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专业技能课程的兴趣极为不利, 甚至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2. 教材内容更新较慢。

教材对于任何专业任何课程的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 没有了教材,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难实现, 而教学中优秀的教材是促使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并引领学生入门的最佳途径。目前我国《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材很多, 但是大多数教材中不乏许多“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容涉及面极广, 但教材内容仅仅涉及专业知识的表面问题, 对深层次的专业知识接触甚少, 而对于建筑领域中的新工艺、新产品及建筑的前沿学科的介绍普遍偏少, 教材内容比较陈旧, 不能反映当今社会的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这是因为当今我国的土木建设发展速度极快, 无论是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 还是超长的隧道工程和地下工程的结构形式、施工工艺以及建筑材料的发展速度都是日新月异的, 然而教材的更新远远跟不上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速度[2], 任课教师如何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是《土木工程概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3. 教学安排不尽合理。

(1) 课程的重视度不够, 教师安排缺乏考虑。许多高职院校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不够重视, 在该课程教师的安排上, 往往认为任何教师都可以上, 更为严重的是很多高职院校将该课程交给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负责讲授, 由于教材本身的缺陷, 再加上青年教师教学经验和工程实战经验都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 难以用理论联系实际, 这样就会导致教师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讲授内容, 讲授过程找不到章节的相互联系性, 导致授课章节相对独立, 课程的整体性较弱, 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对课程内容体系的掌握不足很容易造成学生“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不良的结果。 (2) 教学学时不够, 考核方式过于简单。通过走访、调研发现, 很多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授课课时普遍偏少, 授课课时最少的院校只有16学时, 大多数都在30学时左右。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程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 并且部分内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再涉及到, 若按专业课程的标准进行讲解, 如此少的教学时数, 怎能达到教学计划设置本课程的预期教学目标。同时, 在走访中了解到, 很多高职院校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基本上都过于简单, 有的院校通过做作业的形式完成, 有的院校因为课程内容过多, 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完成, 有的院校以期末对本课程的总结完成, 有的院校以闭卷记忆性基础知识为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并未突出专业的基本特色。众多的考核形式, 仅仅限于一些基本的常识, 使得考核流于形式, 学生经过这样的考核, 基本上全部过关, 这就给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造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学习不学习都能过关, 学好学不好都是一样[3], 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得很多大学生缺失了学习热情, 得过且过, 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这与我们开设本课程对学生所学专业起到启蒙、引导作用的初衷发生背离。

4. 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

调查表明, 大多数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 很多任课教师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以课堂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 辅以简单的工程案例教学法;课堂上, 任课教师陶醉于自己的讲授内容中, 讲课讲得口干舌燥, 而讲台下的学生却听得耐性全无, 睡觉的睡觉, 说话的说话, 开小差的开小差, 玩手机的玩手机;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互动以及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动手训练的机会, 结果使得教师“一厢情愿”的陶醉于自己卖力的课程讲授中, 而学生始终不知所云[1]。此外, 教学手段也过于单一, 传统板书教学和播放课件的教学手段已难以满足当前《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需要, 使刚进校的学生学习兴趣急剧降低, 始终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中, 不利于今后专业课程的教学。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1. 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高素质的任课教师来保障。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涉及的土木工程领域非常广泛, 涉及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相关知识, 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更应当积累一定的工程管理和工程处理的经验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因此, 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建立起一支稳定的, 老中青相互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并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同时,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 新的施工手段和新型材料不断出现, 而教材往往滞后于现代科技很长一段时间, 因此, 各高职院校应要求任课教师平时注意知识的搜集、积累、整理和总结, 及时将现代土木工程领域中的新的知识、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补充给学生, 使学生能够及时融入到社会中, 跟上时代的发展。

2. 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常常以理论偏多,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对一些极为专业的、抽象的教学内容很难理解甚至不理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充分备课, 在课堂上用简单、易懂、简明的教学方法使初学的学生能够尽快地消化和理解教学内容。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任课教师应不断尝试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如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一系列教学方法相互融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4],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例如, 很多教师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及讨论式, 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综合应用, 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 还原学生原来的科学思维活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5]。其教学方法的应用见下页图2。

3. 提倡多元化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

采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为教学手段的授课方式, 很难生动地讲授《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因此, 各高职院校应提倡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如, 多媒体、网络、投影等。通过图像、声音、文字、板书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 把教学内容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以弥补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授课带来的不足。《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任课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尽行有效地反馈, 可通过作业、答疑、测试, 跟学生网上聊天等各种渠道和形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情况, 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疑惑, 这样任课教师就可以及时引入新的教学手段来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 在考核方式上, 任课教师应不断探索, 寻找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课程考核是检查任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为了有效地提高《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对现行的以期末闭卷考核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必须进行改革。探索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如, 开卷和闭卷相结合、平时小论文和期末综合论文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式, 逐步形成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的新的考核评价机制[1]。

四、结束语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是土木工程各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 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 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采用合理的、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培养出适合当今时代需要的专业技能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佘睿, 巩学梅.土木工程概论类课程教学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8, (06) .

[2]吴萱, 董俊.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09, (03) .

[3]王清标, 等.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研究, 2012, (04) .

[4]郭旭红.浅谈“启发式教学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03) .

16.工程管理概论课程学习感想 篇十六

【关键词】酒店管理 课程实践 翻转课堂 网络资源 平台搭建

【Abstract】Picked “hotel introduction” course is a professional hotel management students learn about the beginning of knowledge into the university, this course has a strong practicality, therefore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s. Adopted in the teaching of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otel to flip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students in the high star hotel banquet service practice over the weekend, using this way will enhance the students?蒺 thinking ability,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mprov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Turn firs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lassroom,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status quo, constructed the practice mode of flow diagram, design principles, contents and practice to evaluate “hotel introduction” course practice patterns; Then, this paper introduces network resources use of practice course platform structures, the specific method; Final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mode to “flip” classroom practice,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hote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Hotel management; Curriculum practice; Flip the classroom; The network resources; Platform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031-03

一、引 言

在教育部的推动下,由爱课程网和网易云合作推出的“中国大学MOOC”项目于2014年5月上线,随后各高校建立自己的MOOC平台,如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推出的“课程中心4.0”完整结合当下MOOC形式,进行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建设。

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翻转课堂模式进行研究,2007 年,美国柯罗拉多州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 Jonathan Bergmann) 和亚伦·萨姆斯( AaronSams)提出了翻转课堂理念,并且在教学中采用了这一模式,发现用这种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远比传统方式的效果好得多。国外其他学者同时也在“翻转课堂”概念的提出及课堂模式效果进行相关研究和探索。近几年,国内学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三大类:一是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及传统课堂面临挑战等相关研究;二是以各学科课程为例,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展开等研究;三是在MOOC背景下,相关课程实践模式的探索等研究。

从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运用MOOC教学平台进行课程实践的研究相对较少,而《酒店概论》课程需借助“翻转课堂”实践平台进行实践教学,《饭店概论》课程按传统的方式授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学生只有通过课程实践的方式了解酒店的基本概况和有效地与《酒店概论》理论课程相结合,真正达到“翻转课堂”的效果。

二、翻转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再设计

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实践课程教学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酒店管理类课程教学,尤以《酒店概论》等理论性很强的课程,需要酒店实践的支撑。我们对《酒店概论》课程按照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了初步设计,组织学生观看实践视频和周末到酒店进行宴会服务实践。其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理论、实践前网上视频学习、课堂中进行讨论、周末在长沙市五星级酒店进行宴会服务实践、课后撰写小论文等核心部分(详见图1)。

(一)实践设计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酒店概论》课程主要授课对象为酒店管理大一新生,课程内容与学生息息相关,其针对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实践部分主要针对酒店管理大一新生和合作的高星级酒店。在实践岗位设置方面,主要将宴会服务员(女生)和宴会传菜员(男生)的岗位作为学生实践的岗位。

2.公平性原则

“翻转课堂”所提供的网络视频观看学习和宴会服务次数针对所有的学生都是公平的,在酒店选择方面,采用国内和外资酒店双重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清楚了解中外酒店的差异性,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等。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酒店概论》理论性很强,在学生实践前,学生自行学习宴会服务准备和服务工作理论知识,完成实践后,学生回到课堂与其他实践同学交换意见和相互讨论,再结合书本上理论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二)实践设计内容

实践设计的内容需以实践设计的三个原则为基础,对传统课程进行再设计。在《酒店概论》实践部分方面,具有一些创新点:第一,实践时对实践学生进行视频拍摄供其他同学进行观看和学习;第二,选择优秀领队和助理,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提升;第三,拥有较完善的“翻转课堂”实践统计表。在创新点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实践内容,与酒店进行良好接洽,实践前由酒店进行岗前培训(主要为宴会前准备工作和宴会中需注意的事项)、实践后由酒店和实践考评小组对学生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等。

1.酒店实践微视频

微视频的定义、录制形式对翻转课堂的影响较大,尤其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新生来说,对酒店只是停留在课本上的认识,而没有一个完整的感性认识。视频将借助长沙市五星级酒店资源对已实践过的学生进行拍摄,视频包含的主要内容为实践前的准备工作、酒店实践详细流程介绍、实践后的体会与感悟。其中酒店实践详细流程介绍为视频的主要部分,此部分将介绍到宴会服务的整个流程,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工作的性质和内容,从而使即将到酒店进行实践的学生提供参考学习。微视频的时间相对较短,录制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录制人员与后期视频剪辑需要一定时间,但最终将剪辑好的视频放于学校网络平台,供学生实践前进行观看和学习。

微视频的作用绝对不只是实践前让学生观看这么简单。学生观看视频后没有重构知识,但是也没有内化知识,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翻转课堂不仅仅机械地理解为“实践前观看视频+酒店实践”。实际上,微视频的作用概括起来有四点:一是在实践前进行观看,这种观看其实是一种自主学习。二是在课堂中进行讨论时使用,将观看视频后的想法和问题可以进行课堂探讨。三是对学生在酒店实践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四是为方面实践过的学生进行二次视频观看和对比学习。

2.高星级酒店实践体验

在《酒店概论》课程中,实践部分是凸显翻转课堂的特色之处,课堂上将挑选出负责领队,在实践过程中由领队带领学生到指定的酒店进行实践,实践内容主要为酒店宴会服务。对五星级酒店的挑选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在前期准备中,需要分别选择本城市一家本土品牌知名五星级酒店和一家外资酒店,以便学生进行对比和课堂探讨中外酒店的差异等。

3.学校网络平台环境

学校网络平台的建设非常必要,尤其体现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利用学校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在实践前观看微视频和搜索专业知识进行课前预习,实践后在网上填写《酒店概论实践课程中学生对实践酒店的评价表》和《实践学生对“翻转课堂”课程实践项目团队运作评价表》,表中相应有考评指标和评价指标,学生根据所列指标进行打分和给出总体评价和建议。学校网络平台后台将收集学生所填的基本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并在期末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解答。

(三)实践设计方案

按照实践设计内容,可以总结出《酒店概论》课程之“翻转课堂”实践部分流程图(如图2所示),主要流程为前期准备工作、课堂初步介绍和讲解、选择领队和助理及摄影者等、召开中期检查会议、领队填写“翻转课堂”实践统计表,学生填写《翻转课堂酒店实践体验表》和《翻转课堂管理团队评价表》、领队带领学生分批次去酒店实践、与酒店方进行接洽和视频拍摄、学生填写问卷与提交课程意见、课堂总结和课后资料整理等共9个必经环节。

三、翻转课堂实践模式评价

(一)实践模式的优点

实践模式有着其自身的优点,如颠覆了传统的上课模式、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以学生为中心等。在传统的课程上,老师授课为主,理论性很强,学生难以理解,但翻转课堂实践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践模式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主要为在学生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利用量表的形式对学生实践工作进行考评。实践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主要体现为所有的实践工作均围绕学生进行展开,包括实践领队、助理的选拔均由学生担当,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体验和锻炼的机会。

(二)实践模式的缺点

实践模式同时存在一些缺点,如实践过程很难监控、实践学生对工作不熟悉、实践酒店培训资源的缺乏等。其一,在实践过程中,实践考评小组很难对学生实践的过程进行监督和考评,学生实践中,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分配到不同的岗位,因此大大增加了对实践学生的监督难度。其二,实践的学生为大一新生,对专业知识不了解,对酒店的整体架构不了解,实践工作对于他们很陌生,因此首先要带领实践学生进行酒店实地参观和宴会服务的学习,然后再进行实践操作。其三,实践酒店培训资源的缺乏,在《酒店概论》课程实践部分合作的酒店中,一般酒店不给能给予详细的培训,酒店给予实践学生的培训会增加酒店的培训成本,因此在后期的实践中,我们可将课程的合作上升到实习等的合作,增加酒店愿意给予学生培训的机会。

四、将网络资源引入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具体方法

(一)精炼教学内容,充分利用MOOC等网络资源

为更好地结合MOOC教学模式,部分学校统一建立课程中心4.0,其中分为教师端口和学生端口。教师可以通过课程中心4.0平台创建翻转课堂,建立习题库、试卷库和资料库等,进行学生管理和教学团队管理,进行师生互动和教学质量管理等。学生可以通过课程中心4.0平台下载学习资料、观看实践视频和对课程意见进行反馈等。比如,我校《饭店概论》实践课程通过视频录制为学生提供实践视频学习平台,为真正到酒店进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中心4.0平台同时也可以在学生实践后进行问卷调查、作业考试、答疑论坛等。

(二)实践前问题设计,有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利用课程中心4.0平台,在学生去酒店实践前进行问题设计,学生可以结合《饭店概论》理论学习知识和线上实践视频观看,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断发现酒店存在的问题和问题解决方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实践学习。比如,学生在酒店发现服务流程有需要更改而达到高效快捷的效果,学生就可以通过课程中心4.0平台提出意见,以重新对课程实践视频进行拍摄和修改。

(三)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促进师生和生生互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留言板、QQ、微信等现代化的网络交流平台层出不穷。有效利用这些现代化的交流平台,可方便师生和生生之间进行互动。我们在开课之初,就建立了《饭店概论》实践课程的QQ群,我们可以通过QQ群上传《饭店概论》实践课程要求,在学生实践前进行任务通知,实践过程中老师和老师助理进行线上指导和监督,实践后对学生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及时解决。

五、课程实施可行性分析

《酒店概论》课程利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已经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收集了湖南师范大学2015级酒店管理专业108名已实践学生的实践体验感受,利用问卷调查法对108名学生的体验感受进行数据分析。调查的108名学生中,男生占9.26%,女生占90.74%;在酒店实践中,学生认为学到最多的知识为人际交往和专业知识;对于学生实践的体验感受,认为非常好的学生占0.93%,认为好的学生占32.41%,认为一般的学生占65.74%,认为不好的学生占0.93%,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课程实践比较满意,只有极少数同学不太满意;在实践后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方面的看法,认为酒店管理专业非常好的学生占3.7%,认为酒店管理专业好的学生占35.19%,认为酒店管理专业一般的学生占3.7%,认为酒店管理专业不好的同学占5.56%,认为酒店管理专业非常不好的学生没有,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在实践后对自己的专业比较满意;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分别为酒店内部员工对实践学生缺少关心和工作量大,这两个问题的比例均超过60%,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应进行相应改进;在大学期间,学生会继续参加酒店实践的比例分别为:不会参加的人数占4.63%,也许会参加的人数占56.48%,一直会参加的人数占38.89%,大部分学生会继续参加酒店实践,以丰富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增加酒店实践经历。由此可得,学生在通过网络平台的学习和酒店工作实践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有效学习,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论证了酒店实践操作的可行性。

六、结论与建议

《酒店概论》结合“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实行了课程实践的有效翻转,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进行酒店实践是《酒店概论》课程在运用“翻转课堂”的模式所进行的必经环节,是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环节,也是学生了解酒店管理专业并结合酒店管理理论知识的基本途径。在实践过程中,本文对《酒店概论》课程模式进行再设计,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实践模式、实践部分流程图以及运用此实践模式的优缺点,利用网络资源(包括课程中心4.0平台、QQ群、微信等)通过对实践平台的搭建更有效地方便师生与生生互动,进行信息传递。在未来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还需不断完善《酒店概论》课程实践的模式,希望能为其他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Mendi Benigni.reverse classroom-changing your course delivery in exchange for mastery[EB /OL].http: / /blogs.cofc.edu /tlt /2010 /10 /20 /reverse-classroom-% E2% 80% 93-chang-ing-your-course delivery-in-exchange-for-mastery /,2010-10-20.

[2]The Flipped Classroom Defined[EB /OL]http: / /blogs.kqed.org /mind shift /2011 /09 /the-flipped-classroom-defined/.

[3]Jonathan Bergmann,Aaron Sams.Flip your classroom: 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M].ISTE and ASCD,2012: 13-19.

[4]路丽娜.“翻转课堂”:传统课堂面临的挑战及变革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14,148(6):66-70.

[5]杜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5):113-114.

[6]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7]刘艳丽.翻转课堂:应如何实现有效翻转[J].中国高等教育,2015(19):57-59.

[8]郝兴伟,张强.翻转课堂教学:经验与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2015(10):65-48.

[9]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128(2):55-61.

[10]董黎明,焦宝聪.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7):108-114.

[11]顾容,沈洋洋,陈丹.面向翻转课堂的学习支持服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4(5):72-77.

[12]陈明选,陈舒.围绕理解的翻转课堂设计及其实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12):63-67.

[13]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58-64.

[14]冯玲娟,王海燕.从生态学视角解读翻转课堂教学[J].中国远程教育,2015(12):27-31.

[15]王祖源,倪忠强,王瑜,顾牡,王治国.从OC到MOOC大学物理课程建设再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4(6):53-56.

[16]张维娜.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15(11):11-12.

[17]高抒.地貌学网络资源与开放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5(1):57-59.

[18]田爱丽,吴志宏.翻转课堂的特征及其有效实施——以理科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4(8):29-33.

[19]吴硕,刘志广,宿艳,王秀云,刘哲,张明旭.分析化学“翻转课堂”的尝试与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5(1):53-56.

[20]吴珊,刘文斌.基于“翻转课堂”的民办高校数学教学设计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14(8):15-17.

[21]刘红霞,黄倩.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教学过程设计研究——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5(8):58-61.

[22]张航,迟妍,徐珂.情境学习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3):81-84.

[23]胡建平.Canvas平台支持下的翻转课堂实践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4(9):72-77.

作者简介:

伍蕾(1973—),女,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刘炼鑫(1994—),男,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研究生。

上一篇:八年级英语单词图文下一篇:食品保鲜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