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展的反义词(共13篇)
1.舒展的反义词 篇一
我想, 语文教师作为孩子童年精神世界的构建者和守护者,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每一个孩子说真话, 抒真情, 努力让儿童习作“童趣盎然、童心灿烂、童言无忌、童笔生花”。
一、走进生活, 在观察中丰富感知
五彩斑斓的生活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 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的外延。我们可以经常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例如, 一位学生偶然捡到一只受伤的鹩哥, 放进鸟笼, 带到教室。我们和它一起交谈, 听到鹩哥热情的招呼声, 孩子们兴奋极了;鹩哥展示绝活:时而飞檐走壁, 时而倒挂金钩, 时而金鸡独立, 孩子们都惊呆了;我们喂它吃香瓜, 它那贪吃的形象让大家开怀大笑。孩子们后来写的日记中把这位新嘉宾刻画得逼真传神、栩栩如生。
二、组织游戏, 在活动中展现活力
游戏是儿童的“即时性”生活, 它饱含儿童的快乐情感, 寄予着儿童鲜活的体验, 是习作教学不可或缺的“源头活水”。
作文课可以拉开“序幕”, 搭好“舞台”, 让孩子的言语自由“舞蹈”。我们和孩子在课堂上开展了许多有趣、精彩的游戏, 如官打捉贼、吹鸡毛大赛、换位置、贴鼻子、报数、小小侦察兵……
游戏使孩子们放开手脚, 放飞思绪, 忘记了自己在学习, 忘记了习作的负担。他们习作时往往文思如泉涌, 精彩的语言时时闪现。
三、创造契机, 在体验中获得真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热心参加校园、社会活动, 结合语文学习, 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实践收获。”
我们可以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活动, 如缝沙包、剥柚子、学做凉拌黄瓜、煎鸡蛋、做鞋套……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提升了综合素质, 同时积累了鲜活的习作素材。
苏教版第八册习作七要求学生开展一次体验活动, 以此写一篇作文。为了使学生感受盲人生活的艰难, 培养尊重、帮助残疾人的情感, 我让学生蒙上眼睛, 在家长的看护下, 吃了一顿特殊的午餐。学生蒙上眼睛后的无助, 摸索到餐桌前的曲折, 找筷子的小插曲, 夹菜的滑稽, 喝汤的那份尴尬, 亲身体验, 感受深刻, 写起来极富真情实感。
童心是率性而为、纯真自然的, 教师应抓住契机, 积极引导, 有了体验后的积淀, 何愁学生写不出充满童趣、洋溢个性的习作?
四、激发想象, 在创新中飞扬个性
作文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因此, 放飞孩子们自由的心灵, 呵护他们幻想的天性, 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想象潜力, 挖掘灵性, 是作文教学的目的和责任所在。
本学期, 我们就由一个咬了一口的苹果设计了一节想象作文课。课始, 出示不完整的苹果引导学生观察, 这个苹果特别在哪里?紧接着, 又追问同学们, 它怎么会不完整的呢?少的那一块去哪里了……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思维瞬间得到了激活。有的说可能被虫子咬掉了, 有的说可能是苹果想逃走, 不小心摔坏了;甚至还有学生想象这是沙漠旅行者手中的一个苹果, 他咬了一口就舍不得吃了……教师启发学生围绕苹果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 用简洁的语言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完整。接着, 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情节, 确定重点, 把经过叙述具体。学生尽情地释放“本真”和个性, 尽管面对的是同一个苹果, 但故事情节却是五花八门, 妙趣横生。习作指导时, 进一步发散, 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人称来编故事, 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五、赏识评价, 在激励中培植自信
学生每次写完作文, 特别希望得到教师肯定的评价。此时, 教师不应该仅仅用一个简单的分值来评定作文, 而应怀着一颗童心去聆听一个孩子的心声, 给孩子的作文一个公正的评价。作文评价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 不断提高学生作文动机的过程。教师要俯下身子, 善于从儿童的视角来评价作文。
评价儿童作文要基于激励的原则, 形式可以多样化, 如请孩子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大家听, 在学习园地里展示出来, 圈圈文中的每个闪光点……儿童作文的语言虽幼稚却富有情趣, 教师要常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心灵, 用眼去观察学生的生活世界, 以儿童的认知水平接纳、赏识我们的学生, 让他们不断树立自信, 拥抱成功。
2.谷雪儿:我要舒展的折腾 篇二
“人要活在当下,每天早晨起床我都为自己还活着而感到高兴。”这是访谈还未正式开始时,谷雪儿突然对我说的一句话,接着她便打开了DVD跟着里面的歌唱了起来。
用命换来的纪录片之路
“世界对于我,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到过的地方,一个是未曾到过的地方。”
采访就在谷雪儿家的玻璃屋里进行,玻璃屋所在的院子很大,大到能装载一个菜园:青菜、萝卜、番茄、薄荷,全是亲自培植。
“我从小就开始写诗,从我爸那儿捡他不看的书看,《红楼梦》、李清照,那些古书里的古诗我背得滚瓜烂熟。写诗,对我来说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谷雪儿说。我们的交谈从她的多重身份说起。1997年谷雪儿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诗集《谷雪儿诗集》;2003年,长篇小说《生命在于折腾》面世;2007年,她的长篇纪实文学《纳西人的最后殉情》出版,并获得广泛关注。
雪儿说她关注纳西人殉情这个题材,是因为对东巴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到东巴文化的大东巴们(东巴教祭祀)渐已年迈,甚至相继离世时,我觉得一定要抢着记录下这个文化,我甚至觉得它对人类文明有重大意义。”于是,她告别城市,彻底扎根在云南的偏远山莽间做田野调查,这一扎就是三年。“我这个人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底。”书出来后,她觉得用文字的形式呈现仍然不够,便拿了家庭DV去拍,但效果和功能完全达不到要求,于是她又回到城市,为自己想做的这件事找资源拉赞助,终于有了专业的摄制组和马帮跟着她上路。
队伍有了,器材有了,压力却也随之而来。整个团队一天的消费是三千五百元,如果碰上下雨或者特殊原因不能拍摄,这个钱就等于白花。当所有人都以为苦尽甘来的时候,其实游戏才刚刚开始。“这几年里,我走掉四个脚趾甲,在一次摔倒后没有及时就医,右腿得了滑膜炎,险些要截肢。你要问我,这部纪录片对我的意义有多大?它是我用命换来的。”谷雪儿斩钉截铁地说,“我想大概也很少人能体会这种‘每天早晨看到自己还活着都感到高兴’的感觉吧。”
沙漠之花
“我的内心没有荒原 | 只有生生不息的信念 | 一直孤愤在路上 | 当我一次次回头 | 每一步都是春天。”
“母亲从小就教我靠山山倒靠水水流的道理,所以我打小就明白,只能靠自己活下来。”谷雪儿出生在辽宁葫芦岛的一个小村子,九岁那年,母亲带着她们四个孩子去黑龙江投奔她的父亲,父亲读遍通史,吹拉弹唱,还讲评书,但一出门就几个月甚至一年不着家。母亲带着他们,在一片陌生土地上白手起家。“难,太难了。我的弟妹们可以说是我和我妈一起养大的。”回忆起过去的生活,谷雪儿语气里丝毫没有忧伤,或许她早已跨过命运的鸿沟,走上自己的山峰。妈妈不在家的时候,谷雪儿就是三个弟妹的妈,照顾他们生活,安排他们上学。“我一直很自卑,自卑了许多年。”坐在面前自信满满的谷雪儿说。六岁的时候,醉酒的父亲将母亲的左眼打瞎,从此,家中再没装过镜子,有人夸谷雪儿长得好看,她不自知。后来谷雪儿依母亲的心愿,考上北京广播学院,大学里的同学都谈恋爱,她没有,她要打工赚学费。
1993年大学毕业,如同与往事干杯般,谷雪儿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北方,取了深圳。当时,深南大道还没有修好,谷雪儿那首诗《深南大道》就是这么来的,“十六年前,我触摸过你的脸,那时你满脸灰尘。”然而,生活并没为此减少奔波,就像谷雪儿说的,“我的人生里从来没有运气之说,也没有捷径或是别人的帮助,我所有得到的都是比别人多十二分的付出。”因个性不合从电视台辞职后,为了生活她卖过花、睡过公园、逃过房租。那时很多和她一起来的女孩都嫁了香港人,以求安稳,但她不,她从小照料着自己长大,太知道自己要什么了。1995年起,谷雪儿的诗集和小说陆续出版,她走上了自己从小就设定的道路。
爱的代价
“在黑夜我便习惯地走进独居的殿堂 |和爱情相撞 |感性地凭借一本诗集 |我就会唱出爱情的歌 |回避年少时的锐利和锋芒 |准备幸福 |长驻爱情 ”
现在的谷雪儿最愿意谈的是她的女儿——月亮。“月亮是我求来的,那年,我去尼泊尔请愿,希望能有个女儿陪伴我,老天就给了我一个女儿,她是我的命。”言语间,充满慈爱,“我想给她更好的生活,让她衣食无忧健康快乐,不要再受我以前的苦。她来了,我觉得好像我的新生,我叫她月亮。”
也许24岁的那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最终带给她的是来自月亮的恩赐,而关于爱情,谷雪儿说:“你要问我,现在我要什么样的爱情?我要被阳光照耀的爱情,是闪着光的,每个角落都没有阴影。”也就像她的人生,曾经的悲欢离合没有成为她,她把过往放下,崭新地迎接太阳。”
舒展的折腾
“生活本来就是在创造中实现平坦,或许我更需要的是颠覆生活,颠覆平坦。”
谷雪儿性格率真,心直口快:“折腾,原来是个贬义词,现在我觉得是个挺好的词儿。你说谁不折腾?折腾就是生命的常态。”“安逸?”“我不相信安逸,就算看到,那也只是看到的表象,谁的生活没有波澜啊?”“为什么折腾?因为堵得慌啊!你说现代人的生活谁不堵得慌?”“那怎么办?那就折腾呗。”谷雪儿滚珠子般说出这段话,就如她这些年不停歇的人生,游走、写书、冥想、拍摄、教学。
但有了女儿后,她的生活慢慢定下来,而所谓的“折腾”也有了更深层的含义,用她的话说,就是要“舒展的折腾”。舒展就是一种自由的状态——把身体打开,把眼界打开,把思想也打开。“我希望十年后,我可以不这么忙了,和月亮一起,去周游列国。”
不过谷雪儿还有好几部纪录片准备拍摄,关于东北、云南的题材;今年要出三本书;另外编了四年的电影剧本今年也要开机,是关于纳西族古老村落的爱情。她从不允许自己懈怠,一如她这些年的一步一个脚印。也许,谷雪儿会一直这么折腾下去,只不过之前的折腾是为了生存,而现在的折腾就是为了舒展了,正如她在诗中所写的,也是她一直强调的人生意义——“做一件可传世之事消磨岁月,交两个有胆识之人谈古论今。”
Q & A
《BLOOM》:你认为花样盛年的女性是什么样的?
谷雪儿:在我以前年纪小的时候是不懂得原谅人的,而现在,如果相同的那个人犯了一样的错,我想我是可以原谅的。岁月让我懂得了许多,我想这个时刻的女人应该明白活在当下的道理,并有着自己的兴趣和奋斗目标,还有自己的事业。
《BLOOM》:你觉得什么是幸福?
谷雪儿:幸福其实就是一种自由度。就是见自己喜欢的人,说自己喜欢的话,干自己喜欢的事,吃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就是幸福。
《BLOOM》:怎么形容自己当下的状态吗?
谷雪儿:现在挺好,没那么折腾了(笑)。因为生活有了另外的路径,种种菜、养养花、写写书、养养鸟,还有孩子,当你有了另外的生活方式,你自然就不那么折腾了。所以我说,我之前一直在耕耘,现在终于是收获了,当我一次次回头,每一步都是春天。
Profile
谷雪儿
诗人、作家、纪录片导演,现任职于深圳大学。1970年出生于辽宁,1992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1993到深圳后,陆续出版了小说《翻脸》、《生命在于折腾》,诗集《谷雪儿诗集》、《谷雪儿诗选》、长篇纪实文学《纳西人最后的殉情》。2011年拍摄的聚焦云南纳西文化的纪录片《最后的大东巴》获得阳光卫视世界华语纪录片大赛长篇组奖。
谷雪儿一天的Timetable
07:30 在女儿醒前起床,穿戴整齐,让女儿看到一个干净漂亮的妈妈。
09:00~12:00 工作。为自己的纪录片后期制作。
12:00 与女儿共进午餐,陪女儿玩。
14:00~17:00 备课、写作。
18:00 晚餐,不定期会友。
19:00~21:00 到深圳大学讲授世界文学。
22:00 回到家,书房看看书,写诗,安静休息一会儿。
3.春光渐远舒展明媚的优美散文 篇三
四月,芳草茵茵;四月,桃红柳绿。一花嫣然,一溪清吟。喜欢在四月赋予的一切,喜欢用简洁的文字记载静美清馨的一刻一秒,定格典藏那些渐行渐远的往事和经历。人生中,岁月里,总有些掩卷难忘的温暖,生活里,也总有些触动心弦的片段,也总爱在和风拂面的季节,随意抒写,把沿途间那些或浓或淡,或深或浅的景物,那些曾聚曾散的缘分,分娩成一阕清婉耐读的篇章。
喜欢四月,皆因春光明媚,是心灵放飞的季节,心累时,找一个晴好的天气,放下所有的牵绊,只把心交给四月的花草,让阳光普照心中的每一个角落,让清风轻拂脸庞,心底有泉水在浅唱,荡涤这一路的尘埃,眼里是姹紫嫣红的美丽,寻一缕芬芳,唤醒所有对美好的渴望,生活,最难得的是拥有一份好心情,心中若有桃花源,处处皆是水云间。
得知汪国真离开人世,心中很是震惊。是啊,人生苦短,我们何必栽培苦涩。很多时候,总以为时光尚早,来日方长,总以为可以一直拥有,拥有那些自己想要的快乐,拥有那些自以为需要的一切,又有谁会想到,当心正开始从无到有而慢慢接纳的时候,可曾想到离失去已经不远了。比如四季更迭,比如春花烂漫,比如心绪不定……
故而,在所幸的有生日子里,栽培希望,舒展明媚,给自己一份了然的心境,清淡的日子,恬淡的情趣,也会过的有滋有味。
喜欢在这个春意融融的四月,静坐于窗前,执一杯清茶,心绪淡然而又悠远。窗外的阳光灿烂而又明媚,洁白的柳絮不知疲倦的漫天飞舞着,哪些如雪花般曼妙的小精灵四处寻找着自己的宿地。放眼望去,那让人心尖都微感轻凉的新绿下,千朵万朵姹紫嫣红的花儿正在争奇斗艳。
喜欢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逐走体内浊气,褪去一身俗骨,远离尘世的牵绊,用心聆听花开的声音,那声音由远而近,若隐若现,如天籁传来的梵音,空灵、神秘、绵软……感动的泪水无来由的开始在脸上纵横交织。于是,心明澄澈,只觉世间万物皆不存在,只静静的沉醉于落英缤纷中,静听花雨潇潇,闲观云卷云舒,任细腻清婉的心灵如清泉一般纯净而又甘洌。此时此刻的我,脸上该荡漾起怎样一个浅浅的微笑,心中又是怀着怎样一种幸福的情感呀!
时光,漂白了记忆,时光也浓了心。寂静处,不惊不扰,或思或忆,往来或憧憬都沉淀在了一颗简约的心里。唱清远的歌,吟古老的诗,观雪花的轻盈与美,赏岁月的馨香与醉,所有美好的情怀宛如隽永的诗翩跹在心里。
一纸墨香,揉进了眼波里深深的凝望,羽化了心绪,滋生出万缕花香,浸润心底。那一刻,沿墨香轻嗅,雀跃的心绪,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停留在书香案桌中,醉意绵绵。生于四月,对四月感情独钟,每年此时,更想把心更贴近鸟语花香,摇落疲惫,吟一曲花间意境深幽,书一笺人间深情缅邈,为自己放松,为自己书写,如此,便好!
光阴似箭,取一片时光便暖,剪一缕春光明媚。人生,繁花似锦,只要心中充满阳光,足够。人生中,有时,握在手心的、或已散落于天涯的,均是时光里的渐行渐远,又有何理由不珍惜眼前的一朝一夕?尘世间,每个人所途径的任一风景,时过境迁后,都会曼妙成一裘温暖,漾荡在心怀。若,万千风景经历后,待,猝不提防时,定会感到时光所赐予的竟是那么美好,那么多让人难舍,若到那时,都已太晚太晚。因而,我们何不把时光过得随意些,恬然些?只要尽心尽力,问心无悔,足矣!
临窗而立,天蓝似海,花似朝霞。轻巧柔媚的风轻轻吹过脸颊;暖暖的阳光倾泻了一地金色的碎片;初春的树叶摇晃着嫩绿的小脑袋;柳枝挥动着细细的双臂;小鸟衔着春姑娘的花衣服咯咯咯咯的笑;桃花又灿然了这一季的芬芳;启开一壶用清晨最洁净的露珠酿制的,混合着阳光、鲜花、清风的美酒吧,让我们深深的、深深的,醉在人间四月天!
沉寂了整整一个冬天的大树懒懒的伸着腰肢,淡淡的,不轻易被人发现的绿意马上要喷薄而出了。最惹人爱的要属柳树了,她第一个带来春的信息,满树嫩绿的柳叶,在风中跳起欢快的舞蹈,幸福的小脸在阳光中浅笑嫣然。纤柔的柳叶好像少女瘦长而秀美的`眉毛,它轻轻上扬着,一脸的笑意便在春风中荡漾起来。而那柔嫩的柳条随风摇摆,像极了妙龄的少女一头瀑布般的柔发,春风轻拂过,荡起一波又一波细小的浪花。
迎春花真是像极了它的名字,热烈而奔放的迎接着春天的到来。鹅黄色的花一朵朵、一簇簇绚烂又热闹的怒放着,放眼望去,满眼都是夺人的金黄。迎春花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满院子都是它们叽叽喳喳的争吵声,让人不得不好奇的走过去看个究竟。走进一听,原来它们正在争论是谁第一个把春天唤醒,一个个争得小脸都变成了金黄。那些小蝶儿、小蜜蜂也急匆匆的赶来凑热闹,它们抢着当裁判。不料想,这些招花惹草的小蝶,小蜂看到了花粉,却忍不住嘴馋起来,早忘了当裁判,一头扎到花蕊里,贪婪的吸吮起花蜜。这下可惹恼了迎春花,迎春花仗着花多势众,把蜜蜂赶的嗡嗡叫,爱美的蝴蝶不小心沾染上金黄色的花粉,怎样也抖不掉,忍不住飞到一边嘤嘤地伤心哭起来。
时光总是那么快,感觉前几天玉兰树还光秃秃的,一不留神儿,却芬芳满枝头。即便没有绿叶的陪伴,玉兰花也不会有丝毫的懈怠,反而更加如玉一般的高雅的绽放着。千枝万蕊的玉兰花朵朵晶莹剔透,清丽脱俗。那些温润的洁白花瓣,那些飘逸出尘的紫色花瓣,每一朵都优雅、恬静,她仰起美丽的脸庞,痴痴的望着蔚蓝的天空中那一缕白云,细看那神情仿佛又多了点点的幽怨和薄怒轻嗔,我知道,在她的心里,肯定藏着一个温暖而又哀伤的故事。不然,她怎会花开如玉般圣洁?不然,她怎么会甘于寂寞?
东湖广场,草地上走过一个呀呀学语的小女孩,她仰头看花,低头瞅草,侧耳听鸟鸣。她明亮、清澈的眸子里,一树树花开,一丛丛草绿,春暖花开,芬芳的四月在她的眼中绚烂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她追逐着蝴蝶,她呼唤着小鸟,她咯咯的笑声点燃了四月天空,连空气中也弥漫起爱的汁露。女孩的母亲小心的呵护着她,满眼的怜惜和幸福,一个母亲的爱瞬间让阳光也变得温暖和惬意。眼前母女俩相伴的瞬间,让这幽美娟秀的四月,更平添了爱的倾洒。这一刻,认定了孩子是母亲心中最美的四月天!美好,源于生活。生活的美好,在于珍惜,怀着一颗淡然心去欣赏,便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美。
其实,日子,是光阴叠加的片段;生活,是平淡积累的点滴,以简单面对复杂,以纯净面对喧嚣,享受蓝天白云的惬意,欣赏一花一草的灵动。最好的路,在脚下,最美的风景,在心上。只要心存美好,再平淡的日子,也会诗意嫣然。
夜静时,读心、读自己,读懂了自己的时候,心中便会滋生出美好,也便会有更多事物令你去追求,比如山水,云月,比如那人和旧时光,甚至于那些令你头疼伤感的事情。因一份懂得,心更会善良、宁静、而释怀。即使淡如水的岁月,也会在眉宇间透漏出欢喜,内心也会有旷达胸臆的感觉,嫣如一帘低眉生动着流年!
时光静好,无需太多,剪一缕春光,揽一片光阴,足以让灵魂在那一刻安暖自在。一笺心语,一袖风露,会令心千回百转。当繁华落尽,弦音响起,思绪如那一轮圆月,盈盈满满。人间梦,红尘嚣,此心如莲风月中。忆千重,杯中盏,眸光深处心生暖。问世间何为珍贵,何为快乐?凝眸回首,方知,世间最珍贵的是正拥有,最快乐的心境是活在当下的时光里,且歌且行且惜,且行且惜!
此时,忍不住想起了林徽因的那句诗词“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的,就让那一树一树的花开,春风轻拂面,灿若嫣红。春雨细如丝,丝丝入怀。双宿双飞的燕儿在春日里尽情呢喃,那声声欢快的鸣叫,回荡蓝天白云之上。这么美好的季节,我们不挡四月春风,不遮四月春雨,剪一缕春光,明媚心境。只因,那是爱,那是暖,那是希望,那是人间的四月天。
4.眉头舒展了 篇四
那天,你告诉我,初三不会再在那里上了,你说明天就要走了,以后可能很少再会见面,你说期望我每一天都能开心,你简单地说了句再见,就把十多年的友谊抛开了,电话里的我一句话也没说,挂下电话,顿时泪不觉。
第二天,你走了,我窝在家里,半天都没有说一句话,失落中更多的带着些嗔怪,就这样急急忙忙地走了,不知这一别要多久才能再次相见,我明白,你更舍不得得离开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去一个陌生,没有半个朋友的地方生活学习。平日里我们经常会开开玩笑,说些不好听的话,对方也不会在乎,反而会更加铁,或许这就是真真的朋友,我们也深深地明白,如果有一天彼此变得客客气气了,那才是真的走远了,在一齐的时候很开心,而这一别不仅仅只是初三的暂别,高中,大学,我们又有多少机会能够再见第一次为你伤感,回忆着过去点点滴滴,或许这将永远仅是回忆,紧蹙着眉头,心里说不尽的难受。
第三天,一个陌生的电话打来。“喂,亲爱的,想我了没啊。”好熟悉的语气,这不真是她吗,仅有她才会这样与我嬉言,听到,我又异常想哭。“怎样不说话那,看我不远万里——给你打电话,很感动是不是”呵呵,也仅有她,会这样开玩笑,听到她的声音,我的心境顿时好了很多。“开心点嘛,干嘛啦,我不还没死呢吗。”“死了才好呢。”我笑了,大家一点都没有变,“你在那边好吗”“没有你,怎样能好呢”“切。”……就这样,聊了很久“就这样吧,初三要努力哦,要过得开心,记住我的话,挂了哦。”
5.作文 眉头舒展了 篇五
“你带着春天的气息来到我身边,用快乐的画笔给我的眉头染上了快乐的颜色。”
――题记
二月的风凉凄凄的,她倚着一棵树坐了下来,任随风去拍击她的长发,眼前姹紫嫣红的花儿在他眼里也是黯然失色。父母的斥责、同学的鄙夷、自卑的情绪都化成眼角潮湿的液体。在她的脸颊上划出一道痕迹,跌落……
她,是个不大讨人喜欢的`女孩,从小就很自卑,觉得处处没有别人好,总喜欢紧皱着眉头。同学老师都不喜欢她。
“你在哭吗?”她一怔,抬头是一个和她一般大的女孩子,温柔的眼睛,微笑的酒窝似乎要将她冰冷的心融化了。
“哦,忘做自我介绍了,我叫夏璃茉,以后你叫我璃茉就ok啦。哈哈,你叫虾米啊?”
“我…我…叫我依依就好了。”她显得有些不自然。
“哈哈,那咱们今后就是哥们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刚刚为什么哭啊!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我给你报仇!”璃茉双手叉腰,显出霸气的样子,让她不禁笑了起来。“呵呵,不是啦!璃茉。”“嘻嘻。你笑的样子很好看哦。走,我们去玩吧。”璃茉一把揪起了依依。
依依感到一股暖流在心里荡漾,或许她不该自卑吧,或许她也可以阳光。她握紧了璃茉的手。眉头舒展了。
“朋友啊,你用你的光芒照亮我心中的阴霾。你用你的热情点燃我对爱的希冀。你用你的快乐抹平我紧皱着的眉头。”
―――――――――――偶是分割线――――――――――――――――――――
哎,我觉得我设置的情节 波澜太少了。字数也挺少的。以后会好好努力的
我决定开始写小说了
6.教育的那一扇门后,舒展着万千路 篇六
我时常会在教学的间隙,跟身边的孩子一起聊聊过往、憧憬未来,就像是在落叶纷飞的秋日憧憬春至,在万木成枯的冬日渴望夏至。我总会忍不住想借助时间的隧道看看孩子们推开大学的门后身后多彩斑斓的道路和世界。可惜,世间并没有如此神奇的现实,唯有畅想依旧。
有孩子问我:“您后悔从大学毕业直接来到中学教书吗?”“有没有觉得教书是很辛苦的?”“我可以做老师吗?”听到这些年轻的声音的时候,我的心里是多么忐忑而又开怀啊!教育的门,从我深情地触摸她的那一刻起,至今已有许多年。我总会在寂然之时不由地回想,回想很多年前她在我的跟前,怎样忽闪忽闪地召唤过我;像雁儿衔着报喜的信,在我路过的头顶上方,带着我一路追随。庆幸年少的我尚知道在融融晴日或是滂沱雨季,在清冷月夜或是微寒清晨,始终飞身跋涉。执着是我唯一可选的旅伴,我无法在高考的独木舟上放声,但至少可以在书香的花径里踏歌而行、闻香而觅。
至今,我站在三尺讲台回望过去奋斗的自己,感激曾经决绝磨炼的自己。我很努力地像校友钱钟书一样,在学术的门里穷尽青春,觅着书山,去让胸中文墨似海;我也时刻警醒自己像白岩松那些媒体人一般,在课堂的门里,给养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去让肩上重如山,以身作则,影响更多的孩子成长;我更加不敢忘却的是:作为师者,我需要像写就《英伦独语》的桑塔耶纳一样在人生的路上不忘初心,得始终。我需要去告诫那些孩子,教育的梦不是虚幻,不是美化的泡沫,需要一生去践行。
我知道,多少人倒在了门的跟前,抑或是留在门内虚掷,留下的是忏悔或是无关痛痒的自我安慰。我看到过太多人这般悠然怆然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岁月,而那些人世间的影子也就这样幽幽地随风而散了。
所幸,我不这么想。推开教育的门,我还在眺望。眺望着让更多的孩子看到未来光明的路:诗意的梦想,温暖的人生。
想起了查尔斯·狄更斯的那首诗:一切纯洁的、辉煌的、美丽的,强烈地震撼着我们年轻的心灵的,推动着我们做无言的祷告的,让我们梦想着爱与真理的;使灵魂深切地呼喊着的,为了更美好的梦想而奋斗着的——这些美好不会消逝。
7.“篇性”视角下的审美舒展 篇七
(视频播放宿州市候选市歌《大美宿州》,学生兴奋而专注)
师:这是咱们宿州市的候选市歌《大美宿州》,于2014年12月26日对外发布。今天,我们得以欣赏咏唱自己家乡——皖北宿城的歌曲,感觉怎样?
生:很带劲儿,很给力!
师:是啊,昂扬向上的歌曲,总能催人奋进。这是一首现代城市之歌,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讴歌了宿州市的魅力,令每一位宿州人感到骄傲自豪,并产生无限的希望和力量。千年之前,也有一首城市之歌,更是名动天下,被人们竞相传唱。它的名字叫《望海潮》,歌咏的城市是杭州,古时又称“钱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脍炙人口的词作,领略一下这座江南名城的动人魅力,以及作者对她的无限热情。
【点 评】用宿州市候选市歌《大美宿州》引出学习对象《望海潮》,并以当代气息很浓郁的“市歌”一词将二者联通,适时点出杭州的别名,以及词作的大概内容,这是兴趣的唤醒、情感的唤醒,亲切而自然。但是纵观教学全过程,两“市歌”之异的比较并未进行,错过了一次深化理解、再掀审美高潮的契机。
二、诗词印象话杭州
师: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诵读带领大家走进《望海潮》,走进北宋的杭州城?
(一学生毛遂自荐朗读)
师:有个字音需要纠正是不是?“户盈罗绮”的“绮”是第三声(qǐ),是带有花纹的丝织品,“罗绮”指丝绸衣服。不过,瑕不掩瑜,你字正腔圆、饱含感情的诵读为我们再现了千年前的杭州容貌。请同学们再自由诵读一遍《望海潮》,在自己的声音里进一步感受古杭州的神采。
(生自由诵读)
师:能用《望海潮》中的某个词语概括一下古杭州城给你留下的印象吗?
生1:我找到的有“繁华”和“形胜”。
师:(板书)能进一步解释一下吗?
生1:词一开始就说“钱塘自古繁华”,紧接着还具体写出了“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繁华景象,我觉得“繁华”是杭州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形胜”的意思是风景美丽,你看“烟柳画桥”“云树绕堤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都如画般美丽,杭州容貌不能用“形胜”来概括吗?
师:反问得如此有力!当然可以啦。(生笑)
生2:柳永笔下的杭州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好景”。还有比用“好”或者“坏”来评价一个地方能给人留下更深印象的吗?好景,好景,真乃好风景啊!(生2摇头晃脑的深情陶醉惹来一片欢快的笑声)
生3:我从词里还找到了“豪奢”和“清嘉”,这两个词最能概括古杭州留给我的印象。“竞豪奢”的意思是竞相攀比,这种很土豪的行为无疑把古杭州市民很有钱的一面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还喜欢“清嘉”这个词,它看起来就很秀气(生笑),意思是清秀美好,江南风景就是清秀美好的啊,何况我觉得“好景”与“形胜”虽然也是在说杭州美,但这两个词太概括太抽象了点吧!
生4:(有点不自信)和他们感受得不太一样,我找到的词是“嬉嬉”。
师:(鼓励地点点头)说下去,把你的理由讲给大家听一听。
生4:“嬉嬉”让我想到的是“无比开心”的神情。“嬉嬉钓叟莲娃”,多么和美的生活图景啊!我想老少皆乐应该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最大追求吧!所以,古杭州人幸福开心的生活状态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师:你的解读让老师不禁想起了《桃花源记》中的类似美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啊,“少有所养,老有所依”从来都是任何时代的人们的共同追求。“嬉嬉”这个词的捕捉,不仅显现了你的敏感细腻,而且让老师觉得你很有家国情怀。
(生鼓掌)
师:(指着板书)一篇《望海潮》给我们留下了如此缤纷的印象,但如果只允许选择一个词语来概括我们的印象,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生5:我会保留“繁华”。“繁华”本身就含有自然景美与生活富庶的意思。
师:哦,为什么呢?
生6:老师,看到“繁华”,我就在想“繁”有繁多、繁荣、繁盛之意,而“华”呢,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花”,而“花”又是美丽好看的。所以,“繁华”既包含了富庶奢华,也寓有美好美丽之意。这样,“豪奢”“形胜”“清嘉”“好景”就都被囊括其中了。我也觉得“繁华”的概括性最强。可是,“嬉嬉”怎么解释呢,我就不知道了。
生7:(迫不及待)不“繁华”,哪有幸福满足的生活呢?“繁华”是生活快乐、满足的前提与基础。
师:大家分析得真好!如此看来,古杭州印象真的可以单用“繁华”一词来体现了。一个“繁华”便可概括的古杭州城,在《望海潮》里却使用了106个字进行铺叙点染,柳永是如何铺叙点染杭州的“繁华”的呢?
(生沉默)
师:老师的问题里出现了大家不太熟悉的两个词——铺叙、点染(有学生点头)。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个词的意思吧。
(多媒体呈现)铺叙,就是充分展开叙述,使描写的事物穷形尽相,需要多方位多角度展开,要使用多种艺术手法;点染,本是一种绘画手法,借用到诗词鉴赏上,“点”是点明主旨的精练语言,“染”就是塑造形象的铺陈性语言。
【点 评】用寻觅词眼的方式使学生的体验、思考紧贴文本,结晶而出,以达到分享、融合和共同提高的学习目的,颇有戴维·伯姆所憧憬的对话愿景:“我们坐到一起来互相交流,进而创造出一个共同的意义;我们既参与其中,又分享彼此,这就是共享的含义。”从朗读感知大意,到选词概括印象、辨析敲定词眼,再到探讨如何点染,发问诱发活动,活动推动发问,学生的审美体验和认知不断深入,言语生命进步的蛩音清晰可闻。“嬉嬉”一词并不具备概括全篇的力量——概括度太低,只是古杭州繁华的表征之一而非本质。本以为教者会当场指正,可她按下不表,却将之与陶渊明笔下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境界联系起来,并认为发言者“敏感细腻”,具有“家国情怀”,在其后的敲定最贴切词语环节,才让学生自己悟出,这种教学的缓处理似乎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涵泳诗韵品杭州
师:明白意思之后,请大家再细细品读全词,看柳永是怎样具体铺叙古杭州的“繁华”的。注意圈画批注啊!
(学生品读圈画)
师:交流之前,老师再提一点儿霸道的要求,请用“意象+动词+繁华”的形式来交流你的品读成果,比如“珠玑罗绮竞繁华”。(有学生嘀咕)怎么?不公平是吧?提了要求,最简单的一个又被老师拿来当例子了。不过,我相信大家的能力。只要用心品一品,肯定能绽放出属于你自己的智慧之花。
生8:烟柳画桥饰繁华,参差十万显繁华。
师:是“装饰”的“饰”吗?(生点头)这个“饰”字用得真不错,有了“烟柳画桥”的“装饰点缀”,“繁华”似乎显得更有意味了。(面对全体同学)你们记下了吗?“烟柳画桥饰繁华”“参差十万显繁华”,这样的即席概括是否已经激发了你的一点儿灵感呢?
生9:“箫鼓烟霞赏繁华”,“欣赏”的“赏”;还有“桂子荷花嗅繁华”,“嗅觉”的“嗅”;还有一个“云树怒涛护繁华”,“保护”的“护”。
师:好一个“箫鼓烟霞”,浓缩了听觉上的喧腾热闹和视觉上的诗意朦胧!“桂子荷花嗅繁华”的“嗅”字让老师也闻到了繁华古杭州丝丝缕缕的“清香”。只是,“云树怒涛护繁华”是怎样的一种理解呢,能具体说给大家听听吗?
生9:不知道理解得对不对?读上片,看到词人的视角由城内转到郊外而后又折回到城内,就在疑惑:为什么会作这种视觉转换呢?仅仅是意象的叠加吗?所以,想象中,我总觉得郊外钱塘江边的如云般的堤树,滚卷的波涛就像护城河一样守护着繁华的古杭州,而古杭州也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守护才怡然地繁华着。
师:运用想象力呈现的画面美丽而温情。这哪里能用对与不对来评判呢?多有人情味的“云树堤沙护繁华”啊!
生10:我想到的是“莲娃钓叟享繁华”和“千骑凤池夸繁华”。莲娃钓叟衣食无忧,自由快乐,所以能够尽情地享受杭州的繁华;千骑、凤池身份不同,但对杭州的繁华都是夸赞不已的,所以,“千骑凤池夸繁华”。
师:是啊,虽然千骑之夸含有下级对上司的恭维与逢迎,凤池之夸则是主上对下僚的赏识与赞叹,但二者确实都夸赞了孙何治理古杭州的政绩。同学们的思想碰撞竟产生如此炫目多彩的智慧火花,解读出这么多的繁华景象,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叹:钱塘如此“繁华”!而所有繁华的显露又都源于词人不遗余力赞繁华,淋漓尽致地唱繁华!只是,柳永为何要如此颂赞古杭州的繁华富庶呢?
生10:资料说这是柳永拜谒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干谒诗,既然是求官就要夸赞对方博得好感,而对于一方官员来说,最好的赞颂就是对他政绩的颂扬。
师10:是的,干谒就要赢得对方好感,有时不得不说巴结的话。可是,这首词让你觉得巴结奉承的意味了吗?
生10:没有。因为古杭州本来就是这样的。
师:是啊,古杭州本来就是这样的,自古就被人称为人间天堂!正是由于前面有繁华景象的铺垫,后面的政绩赞扬才不会显得突兀,干谒得含而不露,水到渠成,最后一句对友人孙何坦诚率真的祝愿显出柳永的率性真诚。让我们随着柳永的率性真诚的吟唱再来一起颂咏繁华的古杭州吧。
(生齐读)
师:《望海潮》一问世便被人竞相传唱。虽然只是歌咏了杭州的繁华,却也是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反应,怪不得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借用汤因比的话,老师问你:如果是你,你愿意生活在柳永笔下的古杭州城吗?为什么?
生11:我当然愿意啊,因为古杭州如此富庶美丽、不仅处处赏心悦目,而且生活自由惬意。
师:可见,杭州号称“人间天堂”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风景优美,也因为它的物阜民丰,政通人和。不管你的意愿能否成真,我们都可以在柳永的《望海潮》里再作流连,进一步想象它究竟是如何美丽,如何富庶,生活在那里又是怎样的自由与惬意!
【点 评】让学生以“意象+动词+繁华”的形式,诗意地提炼、分享鉴赏心得,与陈寅恪当年在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入学考试试题中以“对对联”(出一句联语,让学生对)的形式,考查学生虚实词、平仄声的运用,读书多少、语藏贫富、思想条理性异曲同工。开口小,活动精粹,可供发挥的空间非常大。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形式可以让学生顺利找到披文入情、优游涵咏的“把手”,既可以领略词人的意象经营之妙,个性化地言说各自的审美体验,使其审美鉴赏与言语表现都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可以极好地捍卫语文的体性,酿出语文的芬芳。讨论词人为何不遗余力地渲染繁华,干谒诗何以写得如此率性真诚,又反映了北宋前期的社会真实,尽管节奏偏快,探讨欠深入,有蜻蜓点水之感,但依然点到了形式秘妙的敏感部位,并涉及了词人对实用写作动机的审美超越,问题设计非常大气,有深度、有高度。
四、画面联想赏杭州
师:自由诵读,想象画面,分享你最喜爱、最渴望置身其中的一幅图画。
生12:“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把我带到了杭州的街市上,珍玉珠宝、绫罗绸缎令人眼花缭乱,啧啧惊叹。我仿佛正在某个旅游景点的商业街市上流连忘返。
师:同样喜爱珠宝首饰和漂亮衣服的女同学,你们动心了么?
生13:我喜欢“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的画面。因为它呈现出钱塘江观潮的美景,境界阔大恢弘,蓊蓊郁郁的树如云般在江堤迤逦环绕,潮落时自是静美怡人,然而涨潮时便不这样了,怒涛的气势让人望而生寒,遥无涯际。尤其是“怒涛卷霜雪”一句,不仅呈现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视觉冲击力,而且给人以凉寒之感,“霜雪”二字既写出滚卷浪涛的雪白颜色,也透出排天而来的波涛给人的清寒触觉。
师:看来你是一个豪爽开朗的姑娘,观海便可意溢于海。热爱自然,愿意从山水中汲取自然精华的同学,应该也会喜爱这种壮美风景的,是吗?
生14:我最喜欢、最渴望生活于其中的一幅画面是“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营造出了湖光山色、四季花香的江南明丽景象。据说此景传唱,竟引得金人欣羡不已,生发投鞭南渡之志。
师:那么你是因为“江南明丽的景象”生发了向往之意,还是因为传说的故事而心生欣羡之情呢?
生14:(想了一下)是因为它本身的美丽。“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能让我一年四季都欣赏到淡雅脱俗的桂花和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仿佛置身于远离俗尘的仙境;“重湖叠巘清嘉”营造的水光山色也澄澈清明,如果生活在那里,会给人一种如在画中游,如在镜中行的感觉。
师:很美丽的想象,很浪漫的追求!同学们想象出的画面不仅美丽而且大气,有一种难得的脱俗之气。所以,《望海潮》虽然只写了杭州的美丽富庶,却普遍反应了百姓对和平安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能被人竞相传唱,不正说明它反映了人们的心声?请同学们再读一遍《望海潮》,读出向往欣羡之情。
(生放声诵读)
师:阜盛的都市场景、壮观的钱塘江潮、幸福的百姓生活,这一幅幅大气壮阔画面的呈现是否有些颠覆了一些同学,尤其是比较了解柳永的同学的认识呢?(不少学生纷纷认可)那么,这首词算不算柳永的代表作呢?你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
生15:当然算啦!《望海潮》是柳永反映都市生活的代表作。它的语言通俗浅近,使用“柳氏”铺叙点染的手法,咏歌出千年前繁华的杭州城。只是词的境界阔大,情感昂扬,不太像印象中的婉约词。
师:是的,贴给柳永的标签是“婉约词人”。但我们要知道“婉约豪放”之说始于明代,婉约乃婉转含蓄,有阴柔之美;豪放则阔大恢弘,有阳刚之气。柳永是婉约派代表,是说他的词作多以婉约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柳永就不会或不能写豪放词,对不对?同样作为婉约派的另一代表李清照也曾经写过《夏日绝句》,写过《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样豪情万丈的作品。那么,豪放派代表苏轼、辛弃疾是否也有过优秀的婉约作品呢?
生16(自由接对):有!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师:这说明我们遇到词作,不能随便贴标签,要根据内容、意境与情感来进行判断,对吗?另外,叶嘉莹先生在《论柳永》一诗中曾说:“总被后人称‘腻柳,岂知词境拓东坡?”大家明白这两句诗的含义吗?
生17:是不是说柳永的词为苏东坡开拓了意境啊?
师:你的理解是到位的。由此可见,柳永不单写了豪放词,而且还为苏轼做了开拓性的尝试。这样看来,《望海潮》的存在是意义非凡的。
最后,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意义非凡的词,读出它的昂扬激情,读出它的阔大意境,读出柳永的欣羡赞颂,读出我们的向往渴慕!
【点 评】分享最喜爱、最渴望置身其中的一幅图画,不是重复对繁华、美丽意境的想象和沉醉,而是指向对柳永词境上豪放之风的体认,这是新一轮形式审美的超越,也是教学中的第四次高潮。依然是在形式的视角下进行的——豪放是豪放词的类性,但对于柳永,则是其词作篇性的绚丽绽放,包括铺叙、点染手法的运用,形式上的从小令转向长调,题材上的从闺阁转向市井,由上层社会转向下层生活。后继豪放词作的枚举,属于教学的“染”,叶嘉莹评柳永“词境拓东坡”的引入,属于“点”,教学中的点染与词作中的点染异形同构,上得轻盈而高妙。
五、板书:
【总 评】
整个课堂实录堪称“篇性”视角下的审美舒展,荡气回肠,耐人寻味。
篇性,主要聚焦在柳词的点染手法(铺叙或铺排属于赋体手法,实际上就是“染”)、题材开拓(市井生活的引入)和豪放词风上。但是,这些篇性不是静止的、断片的呈示,更非机械、强行的灌输,而是由词眼“繁华”切入,一一自然引出。落实到教学中,便是“寻觅、敲定词眼繁华——探讨如何铺叙点染——体味对干谒诗的超越——感悟豪放词风的价值”等活动的一脉贯通、一气呵成。
有理性的引领、激活,但更多的是自由而开放的品悟与生成——寻觅词眼,学生在对“形胜”“豪奢”“清嘉”“好景”“嬉嬉”等词的玩绎中,基本上是独立敲定“繁华”的。引领集中体现在对教学意脉的把控上——不管形式如何散漫,讨论如何任情,对篇性的追踪始终没有放松。如让学生以“意象+动词+繁华”这一形式为津梁分享鉴赏的体验,表面上是通过缤纷的意象,感受北宋前期繁华的市井生活,实际上也是体认词人独特的铺陈或点染手法。至于说让学生谈谈最渴望置身其中的一幅画面,询问学生“这一幅幅大气壮阔画面的呈现是否有些颠覆了一些同学,尤其是比较了解柳永的同学的认识”,更是如此。前者涉及了柳永慢词题材的大胆开辟,后者则直逼豪放词的创制之功,这些活动设计都是在篇性视角下进行的。
可以说,在引导学生对词作篇性的感悟中,李李老师较为出色地做到了点染与启悟的统一、挖掘与拓展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点染发生在学生困惑或乏力时,所以总能不时启悟他们的思考,刷新他们的体验,使教学时时有新意,处处有风景。对铺叙、点染概念的及时阐释,对学生精彩发言的及时肯定或总结,对不要随便贴标签,而要根据内容、意境与情感进行判断的提倡,莫不如此。
好的语文教学能在学生一望而知时,指出其不知,或浅知、错知,这需要深入挖掘的功夫;不能就文本教文本,而应注意不同文本的互文性阐释,文本与生活、历史的打通,这就需要拓展的功夫。挖掘与拓展是不同维度的教学挑战,但又是相辅相成,彼此贯通的。这方面,李李老师做得更为自觉。“词人为何不遗余力、淋漓尽致地唱繁华?”“干谒就要赢得对方好感,有时不得不说巴结的话。可是,这首词让你觉得巴结奉承的意味了吗?”“虽然只是歌咏了杭州的繁华,却也是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反应,怪不得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随着思维的层层推进,词人的创作动机,对干谒诗的审美超越,具象与概括融为一体的巨大表现力对学生来说越来越清晰可感了。
篇性是理性的、抽象的,要想让学生化得、悟得,必须借助具体、感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按“意象+动词+繁华”的形式感受铺陈的特点,让学生说说最想置身的画面,感受柳词境界阔大,情感昂扬的豪放特点,无不是理性被感性化,感性走向理性的出色教学设计。
这便带来了教学的审美舒展。情感融合(从候选市歌《大美宿州》的情感唤醒,到意象品悟的情感融入,再到阐释最美画面时的情感共鸣,一如风行水上)、智性拔节(不是袖手旁观的“非指导性教学”,而是热情主动地参与讨论,适时引领、激疑推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生长状态)、风格领悟(这方面,教者尤其用力。从想象壮阔画面,到豪放词风的确认,再到豪放、婉约在柳永、李清照、苏轼等词人创作中同在的现象枚举,直至对柳永“词境拓东坡”价值的肯定,做得起伏有致,扣人心弦),一切都“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给人带来了颇为浓郁的美感。
当然,在智性的引领方面,也有不够深透之处。比如,学生将“云树”误解为“如云般的堤树”,教者并未及时更正;学生发现了词人写作视角的转移——由城内转到郊外而后又折回到城内,感到疑惑:为什么会作这种视觉转换,是否为“意象的叠加”?教者也未迎“惑”而上:这种抓住人家、钱塘江、集市、西湖,进行“清明上河图”般的全景展示,并非意象的叠加,而是对繁华景象的纵情铺陈,是最能体现“腻柳”特色和豪放之风的;学生提到了豪奢的市井生活,教者在点染方面也未将之与当时北宋“甘其食,美其服”的精致化生活追求,还有汤因比对生活在宋朝的渴望彻底打通;而说到“点染”,词作的上下阕的首句就是“点”的最好呈现,教者亦未明确指出。不过,篇性视角下的审美观照已经在课堂教学中有了极其鲜明的体现,且被做得浓淡相宜,引人入胜,不时给人以新鲜扑面的气息。
语文教学该如何捍卫体性,上出语文味?李李老师《望海潮》一词的教学,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8.舒展的反义词 篇八
班级管理论文:用人性化的班规舒展学生生命
季广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对学生具有规范、约束和指引的作用,但是规矩也不能只是一套硬邦邦的刻版的条文,令人望而生畏、退避三舍。只有切实可行、人性化的“班规”,才能成为一个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才能将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纳入班规的有情有序管理中,才能凝聚每一颗稚嫩的心灵。笔者做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在班规制定、执行方面,逐渐摸索出一点经验,愿与各位同仁分享交流。
一、制订班规。从自主入手
确立班规最好的方法就是本着“师生共同参与,共建民主性约束机制”的原则,师生以协商、对话的方式来进行。开学之初,召开主题班会,由师生共同约定,集体制订班规。
班会中可以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为纲领,结合学校实际与要求,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充分发挥全班学生的能动作用,广开言路,让每个同学献计献策,归纳制订。在确定班规时,班主任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的表现人手:一是结合学生实际存在的种种不良行为习惯,组织学生逐条讨论分析,从而厘清是非,制订班规;二是让表现优秀的学生说说自己的做法及好处,从正面提炼班规,强化好的行为的同时也让更多的同学找到身边的榜样。实际上,“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经过学生的讨论而形成的班规,不仅对他们是自我教育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他们会认为这个班规是他们自己制订出来的,心理上能够产生认同感,没有抵触情绪,在自我管理中增强自我意识,进而促进班规的执行。
二、落实班规,以鼓励为主
班规的表述将限制性语言转变成引导性语言。很多以禁令式的、否定性的语言表述的班规,不经意间把学生推向了教师的对立面。如“不迟到、不早退、不骂人、不打架”等,言外之意,貌似学生很容易迟到、早退、打架、骂人。这样的表达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压抑、反感。所以班主任在引导学生制订班规时,不妨把“你不准”改为“我能做到”。
如“为了对得起父母为我们掏空的口袋,我们努力学习,用知识装满我们的脑袋!”“为了我们的生活品质,必须得注意我们的‘进出口’质量――脏东西不进口,脏话不出口!”“随手捡起每一张废纸,我将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别乱丢每一样垃圾,因为同时我也丢下了自己的道德!”“时间就是生命――那么如果我在课堂上破坏纪律,我就是在谋害其他同学的的生命!”“拿起书来,做好课前准备,静静的;拿起书来,上好自习课,静静的――当老师不在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在老师心里筑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电脑只是个工具,并不是玩具……我们应该去掌握它,而不是让它来掌控我们!”(范文网 )等等,同样的.意思,换一种表述,班规立即就有了亲和力。
与班规同时出台的就是相应的奖惩规定,在这一系列措施中应本着精神为主、鼓励为主的原则,如奖励的方式多样化:电话奖励,短信告知家长,为其祝贺;刊登板报,全班表扬;自颁奖状,收入成长记录袋;加分到该科成绩中等等。违反班规的毕竟是少数孩子,给班集体创造一个鼓励的氛围,促使他们积极向上,让孩子生活在快乐的精神世界里。
三、执行班规,教育引导为主
即使有了班规的约束,班主任也不能完全放手,更不能处理问题简单粗暴。当学生违规时应尽可能多地帮助他们分析其违规的原因、违规的影响及找出今后整改的措施,而不能简单地训斥。即使照章处罚也应首先让其认识到自己的违规性质而心甘情愿地受罚。学生犯错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犯错不知错”,则班主任在执行惩罚班规时应引导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二是“犯错不自觉”,班主任在执行制度时重点应放在学生自制力的培养上,要耐心教育;三是“知错也犯错”,这种情况后进生出现的状况要多一些,班主任应分析原因,看是不是师生关系不和谐,或者教师对他的关注不够,或者其对自我发展丧失信心而“破罐破摔”,亦或是犯错已成习惯。然后班主任可以根据具体原因,改善师生关系,真心帮助每一位学生,促进他们健康发展。
班主任同时要把自己看作班级的一员,以身作则遵守班规,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与学生一起平等地遵守规则,否则不能使学生信服。例如有位学生就曾质疑:老师不允许我们使用手机,为什么他上课还接电话?学校不允许我们留长发、怪发,为什么不少老师染发?可见班主任只有“其身正”才可“令其行”,才能保证班规的执行效力。
班规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因此“我们不能将规则视为钉入儿童身上的一颗钉子,而需要将它看成是播种在儿童心里的一颗种子”。人性化的班规给学生机会,给学生自信,从而给学生以生命的舒展。
9.读中促写,舒展语言的翼翅 篇九
【关键词】读写结合;读写互促;课后勤读
阅读和习作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好教材教语文,找到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巧妙设计随文练笔,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促,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我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以读促写,重在模仿
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文本中进行仿写练笔,激发学生习作乐趣,从而增强习作的信心,而模仿是习作的起点。先读后写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原文的表象,学习文本中优美的表达方式,并结合生活经验加以仿写,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1.句式仿写
文中有大量典型的句式非常适合中年级学生仿写,课堂上抓住句式的训练点引导学生仿写,提高遣词造句能力。如《秋天的雨》一课中有许多典型的比喻句,第二自然段中我让学生观察银杏树叶子的图片,然后练习用:你看,它把____给了____,___像____,____呀_____,_____进行仿写训练.有的学生这样写:你看,它把红色给了苹果,红红的苹果就像一盏盏小灯笼,摇呀摇呀,摇来了丰收的喜悦。有的这样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香蕉,黄黄的香蕉就像一弯弯月芽儿,笑呀笑呀,笑来了秋天的歌谣。这样,让孩子在模仿迁移中对课文经典语句的有效吸收,逐渐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此外,像拟人句、排比句、夸张句等,我们都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有意识的仿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以读促写,提高中年级学生遣词造句能力,作为进行作文起步的训练点。
2.段落仿写
文本中一些典型的片断,是进行段落仿写的好例子,是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细细体味后,感悟表达方式,明白句与句之间怎样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真正进行自主、多元和富有情感的问读。引导学生有针对性进行小练笔。
如在教学《燕子》第一自然段时,让学生自由读这个片段,了解燕子外形特点,学习作者描写的方法进行段落仿写,学生的答案丰富而生动。有的学生写: 一身雪白的羽毛,扁扁的嘴巴,加上两把小扇子似的脚掌,凑成了活泼可爱的鸭子。有的学生写:一身淡黄的绒毛,尖尖的嘴巴,加上“小梅花” 似的爪子,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鸡。有的学生写:一对长长的大耳朵,三瓣小嘴,加上两只红宝石似的眼睛,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就这样,一段段兴趣盎然的文字跃然纸上。读写结合,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的乐趣。
3.篇章仿写
篇章的仿写可从文章结构、作者思路、表达方法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这种仿写重在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表达时的思路,然后引导按文造文。
如学完《美丽的小兴安岭》,引导学生学习文章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特点进行观察。学生模仿课文的思路,写家乡周围的景物,介绍家乡一年四季的美景。有的学生这样写秋天的美景:秋姑娘把魔术棒一挥,果实都成熟了。你瞧,红彤彤的柿子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秋风吹过,轻轻地摇曳起来,跳起优美的舞蹈;橘红色的桔子像一盏盏灯笼笑盈盈地挂满枝头,正等着人们去采摘呢;亮晶晶的葡萄,好似一串串闪闪发光的珍珠,绽开了美丽的笑脸。秋风一吹,枯叶纷纷飘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在林间飞舞。有了范文引路,孩子们写起来言之有物,得心应手。通过篇章的仿写,学会了作者谋篇布局的诀窍,使读写融会贯通。
二、边读边写,重在想象
有些片段写得比较含蓄、简练,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教师应找准“空白”处,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创造性练笔。
《荷花》第四自然段描写作者看到荷花时展开想象,抓住这段结尾的省略号处进行补白,可以提出“如果你也是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什么?”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美妙的荷花世界。有的学生说:“蜜蜂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采蜜的乐趣。”有的说:“蝴蝶停在我身上,告诉我昨晚的化装舞会的秘密。”有的说:“小鸟飞过来,告诉我清早觅食的快乐。”补白培养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激发情感,训练写作、深化主题的效果。
有些文章结尾处语意未尽,可以引导学生推测故事的发展情节,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风筝》一文叙述层次清晰,写了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孩子们的心情也随着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文章的结尾是开放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我让学生想象“我们”向那房子跑去后后面可能发生的事情,最后找到“幸福鸟”了吗?有的学生写最后找到了“幸福鸟”,它落在了水磨坊屋顶上,然后小心翼翼把它取下来,又尽情地放风筝去了。有的学生写找不到“幸福鸟”了,又回去兴致勃勃地做了一个“幸福鸟”。这样通过扩展故事的情节,激发孩子写作的兴趣,发展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三、课后勤读,重在练笔
读是写的基础,以读为本,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学以致用,以自能为目标,必须把课文教学引申到课外。我经常推荐阅读原文或相关的作品,以及每个学段推荐一些好书让他们去阅读,写下自己的心得。如教完《蟋蟀的住宅》,就推荐《昆虫记》让学生阅读,让学生写观察昆虫的日记,让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语文课堂上不应该为阅读而阅读,为习作而习作,在语文教学中处处留心,多读文本,抓住训练点,一步一个脚印地加以训练,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促,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让课堂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李丽.《让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携手》.语文教学通讯,2005
[2]于漪.刘远.《余映潮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
10.舒展的反义词 篇十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三顾茅庐》这篇课文,通过初读课文,刘备三顾茅庐,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我认为刘备非常会用人,他知道诸葛亮非常厉害,就三次去茅庐拜访。
师:对呀,三顾茅庐,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一片诚心。要想细细品味刘备这深深的诚意,咱们还得好好地读读课文。
[点评:这“起”,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刘备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刘备爱才,善于用人,有诚意。其中攫取三顾茅庐对诸葛亮的一片“诚心”,作为深入学习课文的切入点。]
承:揣摩,锁定对话悟诚意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到那些最能体现刘备真心诚意的句子,然后放开声音自由地读一读这些句子。(生读)
师:(学生读课文后)能体现刘备诚意的句子有好多处,你找到的是哪一句,谁先来读?(指名读)
[点评:默读课文即学生自读自悟。这一步看似简单,其实最为重要。自读就是学生自由与文本对话。刘备对诸葛亮的“真心诚意”表现在对其茅庐的“三顾”中。这是师生对话的基础。]
1.师生对读
师:怎样读才能体现出刘备对孔明的尊敬和诚意呢?
生:我们应该抓住其中的几个特别有味道的词语,比如:“胡说”“大贤”等。
师:真有味道,知道刘备和张飞是什么关系吗?
生:他们“桃园三结义”,情同手足。
师:现在,为了请诸葛亮,刘备竟然斥责自己的兄弟,足以看出刘备怎么样?
生:他很敬重人才,很珍惜人才,真的很有诚意。
师:来,我读张飞,你们读刘备,咱们来一次对话。
(师生分角色对读)
[点评:朗读体验是感悟的主要途径。教学重在指导朗读,在朗读中把握读的语气,在读中理解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自由对读
师:还从哪些对话中也可以看出刘备的诚意?
生: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
师:怎样读才能展现刘备的诚意呢?(课件集中出示以上三组对话)你们同桌,你读张飞,我读刘备,选择其中一组你们最感兴趣的对话,先自由读读,等会儿,请你们来展示。
(学生自由分角色读)
生: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
生: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
师:是呀,刘备大声斥责张飞的背后,就是对诸葛亮的一片诚心。来,让我们一起来大声斥责张飞,体会刘备的心情。
[点评:朗读的形式多样,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教师适当地点拨,使刘备儒雅、彬彬有礼、待人诚恳的形象浮现在学生眼前。]
3.分组对读
师:让我们一起连起来,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这两组同学读张飞的话,另两组读刘备的话:
一顾茅庐,三人失望而回。没几日,刘备又要去卧龙岗,张飞说———(生读),刘备斥责他———(生读),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道———(生读),刘备说———(生读)。二顾茅庐,三人又怏怏而归。转眼间,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欲三顾茅庐,张飞不耐烦地说———(生读),刘备大声斥责说———(生读),张飞想了想,也就知趣地说———(生读),刘备说———(生读)。
[点评:如果说前面两个环节的朗读是“分进”,那么这个环节由一组对话到几组对话连起来朗读,是“合击”。颇具启发意义的是学生朗读每组对话之间,教师作了适当的串连,过渡极为自然,使对话的意蕴融为一个整体。]
4.创新对读
师:张飞经过刘备的这番那般教导,也就知趣地随刘、关二人第三次来到隆中。久等不见诸葛亮出来迎接,他的牛脾气又发了,气急败坏地对关羽说。
生(齐):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
师:此刻刘备又会说些什么呢?书中无文字, 图中无声音, 你能想象刘备说些什么吗? (课件出示:刘备说:“!”)
生:刘备火急火燎地说:“你怎么又来了,我早就告诉过你,我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
生:刘备雷霆大发地说:“你怎么又这样了呢!我在来的路上,不是跟你讲过要懂得礼节,千万不能失礼吗?”
转:融入,聚焦行动品诚意
师:从对话中,我们读出了刘备的一片诚心。言为心声,这些对话表达了刘备鲜活的个性。人物个性是可以从多方面来表达的,除了语言以外,我们能不能从别的方面感受到刘备的真心诚意呢?
生:“三人第三次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从刘备的动作下马步行就能体会出来。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受这些地方的描写,让我们一起走进“三顾茅庐之隆中相见”这一历史时刻,你可要用心地、细细地去品味呦。(课件播放录像)
师:欣赏了这感人的一幕,相信你对刘备的诚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谁来动情地读读描写刘备动作的语句?
生: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诸葛亮当时的年纪吗?
生:我只知道他很年轻,具体多大不知道。
师:他当时二十七岁。刘备呢?你们猜猜。
生:我觉得应该三十几岁。
师:刘备当时整整四十七岁,差了多少岁?
生:整整二十岁。
师:而且一个是大将军,一个是一介平民,怎么能下拜呢?你能体会到刘备当时的心情吗?带着你的体会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齐):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
师:感动你的地方还有吗?谁还想读?
生: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
师:是呀,诸葛亮在温暖舒适的床上高卧不起,而刘备却在春寒料峭的门外恭恭敬敬等候。面对着此情此景,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把当时的情景展现出来吧!这一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学生齐读本段)
合:拓展,妙笔生花赞诚意
师:刘备以他的诚心和谦恭感动了诸葛亮,从此,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南征北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十一年以后,刘备已经离开了人世,诸葛亮在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感慨万千地写下了这样的话———(课件出示《出师表》节选,古筝曲《高山流水》徐徐奏响,教师深情朗读:“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眼中含着点点泪花,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深情回首,念念不忘。同学们,这段文字比较深奥,你听懂了些什么?
生:最后一句说这是二十一年前的事,二十一年,历历在目。
生:“臣本布衣”,诸葛亮说他原来是穿布衣的,布衣就是平民。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一片真情的刘备说些什么呢?请你用一句话、一个词、一个短语,来抒发此刻你想对刘备所说的话,先写一写。(学生写话)
师:写好了,大声地朗读出来,抒发你此刻的心情。
生:你是一个独具慧眼的人,如果不是你的耐心和诚意,也许诸葛亮的才干会被埋没,也许我们中国的历史也不会如此灿烂。
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刘备你乃伯乐也!
生:刘备三顾茅庐,真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师:同学们,是“诚”唤醒了沉睡着的诸葛亮!是“诚”让诸葛亮拥有了无穷的力量!还是这“诚”让诸葛亮驰骋沙场,报效国家!千言万语汇成一个字———诚。正如刚才这位同学所写的,这真是……
生(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点评:拓展阅读是文本阅读的自然延伸和加深。诸葛亮的《出师表》尽管学生难以理解,但可以引起阅读的兴趣,这对加深理解文本意义和开阔视野不无裨益。较理想的拓展性阅读是选择那些与文本内容有机联系的文字材料,如果难易程度相当自然更好。]
[总评:这是一个值得学习、借鉴的优秀教例,它给我们阅读教学最大的启示是:怎样将阅读教学的过程舒展开来。
阅读教学的精读阶段需要寻找突破口,或者说需要找到切入点,这是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要面临的问题。切入点找得准不准,有何讲究?找准了关系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关系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关系到抓住一个点而带动全篇,四两拨千斤,关系到单刀直入进课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你看,本课的教学抓了一个“诚”字,刘备的形象凸现了,当然还有张飞,一幕幕有声有色的场面呈现在学生的脑际。切入口是教学设计的关键之举,是本课的亮点,但却是许多平庸语文课的症结所在。
阅读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朗读。读与悟的关系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阅读教学,是读中悟呢?还是悟中读。大家都认为读与悟互为因果,既要结合又要统一。但要有主次,有逻辑起点。本课例教师安排了学生大量的朗读、师生对读、自由对读、集体引读、创新对读等。读是主体、是本,在读的基础上说一点感悟“为什么这样读”“读出了怎样的感情”。读加强了,就减少了师生脱离文本的冗长谈话。对于朗读,鲁迅先生曾说:“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又说,“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赞赏之情,溢于言表。读,有个内容选择问题,本课让学生发现并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和行动的句子来读,读得精当。读还有个学生关注什么的问题,是仅仅关注内容呢,还是内容和语言表达一并关注?本课的重点是读出主要人物刘备的“诚心”,至于对语言表达方法的关注,词语品味、推敲还有待加强。
阅读要让学生有心灵自由,有想象空间。学生在朗读人物的每一组对话的时候,个性化的感受得到自由的表达。当读到张飞随刘、关第三次来到隆中,久等不见诸葛亮出来迎接,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时,教师的引导具有启发性:“此刻,刘备会说些什么呢?书上没有写。书中无文字,图中无声音,你能想象刘备会说些什么吗?”所设计的想象练习是有创造性的。它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对刘备个性的感悟展开想象,学生的言说展示了刘备丰富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学生借鉴课文的人物对话形式,在新的语境中得到初步的实践和尝试。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学习人物对话理应是本课的学习任务。高一点的要求是,当学生随文练笔并交流以后,可以返回去让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没有把你们替刘备说的话写出来呢?究竟为什么?”这样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就会让学生在表达中长智慧。
11.长卷舒展《英雄颂》 篇十一
画家擅长于雄鹰系列、奔马系列和鸡系列等不同主题内容的画作。我们观赏画家笔下的这些画作,领略到各自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表现出来的意境。
在《远瞩》画面上,表现出雄鹰傲视苍穹的犀利目光;在《鹏程万里》画面上,又表现出鹰击长空的情感志趣;在《朋友》画面上,则表现出雄鹰亦动亦静的活力情怀;而在《海阔天空》画作上,则展现出鲲鹏展翅九万里、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迈气势。
画作《千里雄风》,抒发出一日千里的雄心壯志;在《天地英雄》上,表达了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拼搏精神;而在《三友图》上,却以拟人化的寓意方式,表现出在现实生活激烈奋斗中大家相互竞争、相互鼓励、共同前进的美好愿望。
《万事大吉》画作,画家运用墨分五色的精练笔法,画出右下方雄鸡抬头仰视上方的健硕神态;其后用清淡的墨色画出张望的母鸡,左边一只展翅欢叫的雏鸡;上方用娴熟的墨色画出硕果累累的柿子。而在《富贵吉祥》画作上,前面用不同的墨色层次,绘制出一只金鸡独立、傲视四方的雄鸡,脚下是翠绿的草地。上方背景,是一丛姹紫嫣红枝繁叶茂的牡丹花。前一幅作品着重描绘和睦相处的生活情趣,以及日常生活的幸福状态;后一幅作品则通过国色天香的牡丹和雄鸡一唱天下白的寓意,表现出发自内心的美好祝愿。
在北京举办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时,画家专门创作了一幅《英雄颂》长卷画作,长42米,宽0.68米。作品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为主题,背景为祖国山河,分为北国晨曲、长城欢歌、黄河母亲、长江万里、江南秀色、有朋自远方来共六部分,共计绘有208只雄鹰,歌颂了中国奥运英雄为祖国拼博奋斗的崇高精神。《英雄颂》首创了花鸟画与山水画相结合的画法,创造了同类画篇幅之长和鹰的数量之最,在北京奥组委和《人民日报》举办的全球华人笔墨丹青迎奥运画展上博得广泛赞誉。
多年来,陈国光的作品陆续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收藏展、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美展、海峡两岸艺术交流展、世博会美展等几十个书画展览。作品在《中国美术》《中国经济论谈》《西部时报》《国际商报》等报纸相继发表;入编《奥运英雄赞》《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经典》《从辉煌走向辉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书画展名家宝典》《中国美术选集》等多部大型画册典籍;部分作品被美、日、新、澳等国际友人收藏。他还出席了第十五届国际友好文化节,荣获国际友好文化使者称号。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山西电视台和电视《收藏天下》名家大家栏目,均陆续介绍过陈国光的艺术成就。
12.眉头舒展了作文1000字 篇十二
那是一本空白的作业簿,正被老师往窗外扔去,它在空中展开白色的翅膀,哗啦啦的落到了走廊上,模样狼狈。
一向乖乖写听讲的她破天荒的不写作业,还在享有盛名“台风海葵”的班主任课上走神,于是严格的老班不乐意了,当机立断开始教育这个还没掉入深渊的孩子。
众目睽睽之下,同桌默默的捡起作业簿,然后慢吞吞的爬了座位,脑袋低了又低。
我偷偷去看,猜想她一定伤心极了,因为她那一双好看的丹凤眼已经哭成了金鱼状,噙漫泪水,红的要渗出血来。秀气的柳叶眉也拧在一起,拼凑成了个“川”字。
“报应啊,叫你不写。”我又和往常一样开玩笑,想要活跃一下气氛,却没料到一向温文尔雅的她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眉毛古怪的弯曲,紧接着一口粗话骂了过来。
我楞了,然后不爽的再骂回去,于是叫骂很快发展为白热化,我们两个面红耳赤的扭打在一块,后来还是被老师揪开的。
放学时,我们原来干净的桌子上也多了一条三八线,两张小脸一张向左一张向右,眉头紧皱,都是被欠了好大一笔钱的模样。
校门外的一排柳树又把头上梳下的柳絮乱扔,我烦得想把它们一并撕碎,却怎么也抓不住。心里顿时就空荡荡了,像有什么在流失一般,我好害怕,却只能眼睁睁的看它干涸。
有什么湿润的东西贴着脸颊,滑下去时痒痒的,但我的心却被揪的生疼生疼。有一种叫悲伤的东西瞬间弥漫了我的整个身心。
我真的.和她吵架了。眉头在额心狠狠的打结,心也乱如麻草。
我打着寒颤,突然期盼着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有些东西只有失去了才会懂得珍惜,从前一起的欢歌笑语历历在目,我后悔在她不开心的时候找碴了,明知道她心情差还要招惹她。
那晚上下起了暴雨,窗外一阵噼里啪啦,我皱着眉头没有睡意,于是几乎一夜未眠。
第二天出门,空气夹杂着苦涩的泥土味儿漫天铺地的冲我扑来,我匆匆到了学校。
我来得很早,班里只有零星几个人,同桌也在内。
我滞住了脚步,踌躇着如何开口。却是她先开了口,“昨天的事……”
“是我不好。”我抢着接了话,然后和她相视一笑,她的眉舒展开来,就像两片细细的柳叶,好生精致。
有些事我后来才知道,她的父母闹离婚,离后也不消停,在家里摔锅砸铁还要“祸害”女儿。同桌心情不好做错事也情有可原,知情后的老班对她的态度也好了,经常开导她。
而我因此心怀愧疚。她却和我说,“我们是朋友嘛!有什么不好原谅?有道说不打不相识啊!”她笑起来整张脸都柔和了,我感到眉头上一轻,有什么也在心里化开。
13.下了班在家舒展筋骨的小游戏 篇十三
《奔跑吧兄弟》,火了。我和女儿都是“跑粉”。最爱的是“撕名牌”环节。
有天,我俩正看得乐呵,闺女提议,要不咱们自己也来玩吧?这主意好,我和他爸双手双脚赞成。
一张A4纸对折两次,沾上胶带纸使其光滑有硬度,背面粘上双面胶,名牌就做好了。三人三张牌,每人自成一队。女儿是参与者兼指挥员,只听她“开始”的号令一发,大家便扑向其他两位队员,一边尽力保护自己的名牌不被撕,一边还要努力去撕别人的名牌。
都说姑娘是贴心小棉袄,关键时刻,就显出来了。这不,丫头很自然地站在我这边,与我一同对抗她身材魁梧的老爹。可老公毕竟身高马大,一只手抓住我的胳膊把我制服,另一只手轻轻松松就把我的名牌撕掉了。可没成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女儿趁机搞定了他爹背上的名牌 。
下一轮,老公想办法弥补策略中的不足,我和姑娘也不是吃素的!缜密思考,绝地反击!这项运动,真是练腿练脑又练心!
——赵艳美(女儿艺彬 13岁)
家庭乒乓大比拼:健身又减肥
女儿从小体弱,我和老公为此想尽了办法。听说打乒乓球能增强体质,便想给孩子报个乒乓球培训班。可找遍我家周围的培训班,都没这个项目。想当初咱也曾是大学里有名的“乒乓一姐”,索性,我来做女儿的“御用教练”,如何?
说干就干,茶几当台面,几个餐巾纸盒子横在中间当球网,简单一组合,还真有模有样。我从怎么拿球拍、怎么发球开始教。起初,女儿连球拍都拿不好,打一个球掉一次,球也老是被“网”拦住,但她对这个新项目很有兴趣,在我的带动和指导下,几天下来,还真能应付几个“回合”。有了成就,就更有了兴致。只要有时间,女儿便跃跃欲试,主动要求跟我进行球技 “切磋”,一个暑假下来,她的体质不仅增强了,我多年来痛心疾首的减肥问题也初见成效!
这不,空闲时一向不喜欢运动的老公也弱弱地向我的小徒弟发起了挑战,不过,他倒也有自知之明,断不敢向我这“祖师爷”挑战 !
——刘淑莲(女儿月月 11岁)
家庭操,开胃菜
婆婆岁数大了,不愿去外面活动,所以整天吃嘛嘛不香,天天没胃口。
6岁的儿子有一天灵机一动站到椅子上,双手插腰大声宣布:“今天我给大家开个会,好好给奶奶治一下这个不爱吃饭的毛病!”
儿子“开会”咱可以不响应,可架不住老太太对她孙子的崇拜,一把抓住我,再顺带招呼她儿子,呼啦啦一下子就有了三名成员。
见发动工作有人大力支持,儿子一下来了劲:运动,你们不是经常说我运动多了就吃得多吗?现在我们也让奶奶用这个办法治一下这个毛病。
可是,怎么运动呢?室内的空间有限,大家的年龄差距又比较大。关键时刻,儿子又提议,以他为队长,带领大家做体操,如此,每天吃完饭半小时后,一家四口在“小队长”的带领下,口中喊着: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的口号,开始了晚饭后的有氧运动。儿子扩扩胸,我们跟着扩扩胸,儿子扭扭屁股扭扭腰,我们跟着扭扭屁股扭扭腰……孩子开心地又蹦又跳,老太太乐得嘴巴合不上。心情好,气血通,老太太的食欲上来了,孩子的身体越来越强壮,我老公在相机后的眼睛也笑成一条缝。
——陈秀娟(儿子子初 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