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公平研究

2024-06-19

推进教育公平研究(精选8篇)

1.推进教育公平研究 篇一

推进教育均衡不能牺牲公平

示范高中亦即优质高中的招生名额有限,把招生名额的很大一部分拿出来用于‚分招‛,按指标给各个学校分下去,统一招生名额就相应减少,分数线就必然提高,原先能上优质高中的学生自然被挤出门外,上不了。这也难怪引起一些考生和家长不满,聚集到教育部门门口讨说法。

不用说,教育部门之所以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副局长柏俊对此说,‚统招分招政策的实施,就是促使义务教育均衡,使广大老百姓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主要是坚决遏制初中‘掐尖’教育。‘掐尖’实际上是制造教育的不公平,制造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不均衡。‛但很多人并不认同他的说法。一名家长对记者讲,‚我理解政府要推进教育均衡、消灭择校现象的苦心,可是不能太激进了,重点高中统招一下子砍掉这么多名额,而我们的孩子的成绩比大部分分招的孩子成绩都好,却上不了示范高中,这是不是另外一种不公平呢?‛

‚掐尖‛教育是否不公尚需商榷,而低分能上重点高中、高分反倒不能上的做法,无论如何都是不公平的。在不是所有人都可上重点高中必须通过考试进行竞争的情况下,就应当以考试成绩论英雄。录取公平就是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谁,在最低分数线以上就应当上,后面的不能上。相反,像呼和浩特市分招政策造成的这种低分能上重点高中而高分不能上的现象,根本不是公平,而是人为制造特权和不公。而且,不是在人们公认的公平基础上制定政府目标,而是为了某种目标任意改造公平,必然因为站在一种立场、角度而从另外立场、角度不认同的缘故,造成公平的混乱和对统一标准的背离,难有真正公平。

且不说,这样的目标追求也往往是无益的,不过是在剥夺了那些原本有机会进重点高中并由此使人生出彩学生的发展权利之余,徒然浪费优质教育资源。比如,山东济南多年前就实行呼和浩特市这样的‚分招‛(指标生)政策,而且比呼和浩特更激进和极端,推荐生和指标生加起来占到重点高中招生总数的80%甚至90%,只有极少数名额留给统招。作为济南市重点中学之首的山东省实验中学,在总分共570分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指标生393分(高中最低提档线)而统招分数线高达530多分的极端差异。这不但使农村学生和其他因各种原因享受不着指标的学生难以上重点高中,同时使很多以极低分数进去的学生根本跟不上课,反而不如到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学校更好。

人为进行拔苗助长根本不利于正常成长。为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消除择校现象而牺牲录取公平,原本就是一种错误。在长期重点建设、重点支持、重点发展等做法造成的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教育资源严重失衡情况下,要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关键是纠正以往厚此薄彼的不当政策,对所有学校一视同仁地发展。在重点中学已经得到优先发展的情况下,应当再反过来加大对普通中学的发展投入,使之早日赶上重点中学。教育资源均衡化的表现应是各个学校的学生素质大体相当,用统一标准实行竞争不相上下。如果教育资源均衡化推进不力,优质学校与较差学校的教育资源拥有悬殊局面不能改变,不同学校的学生素质差别巨大,仅仅拿录取方式做文章,根本就是害人害己,自欺欺人。

很多人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并指出,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绝不是将重点高中一半名额进行分招、生源稀释化这么简单,要在承认差异和层次存在的现实面前,加强优秀师资的轮岗交流,建立更科学的办学、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合理进行资源分配,努力办出适应不同学生群体、富有教育追求、彰显教育公平的好学校来。

当然,在这追求这种愿景的同时,可以同时采取适当的纠偏政策,给予那些较差学校的优秀学生特殊照顾,而不是不管优质学校还是较差学校,都统一分配招生名额。不仅如此,纠偏和对绝对平等进行纠正,也不能矫枉过正而破坏公平基础,以至于没了平等可言。所以,采取‚分招‛、‚指标生‛这样的政策,在总体不危及公平基础上拿出5%或10%等少数名额给较差学校是可以的,而背离公平的一般要求,把一半甚至大部分招生名额都用来统一分配,不过是显示权力的任性,并颠覆公平。

2.推进教育公平研究 篇二

补短板,确保教育硬件达标

推进教育现代化,落实教育均衡,是三水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三水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区教育事业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促进了全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2007年,出台了《中共佛山市三水区委、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和《三水区推进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工作方案》,并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分管教育的副区长为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工作的领导,及时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建设。区相关部门、镇(街道)、社区根据自身职能,对照创建方案和评估标准进行认真整改。至2010年5月,经过省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组深入三水各镇(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进行视察,督导组对三水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创建工作给予肯定。教育均衡,硬件先行。通过项目工程建设、合格学校建设等途径使每所薄弱学校尽快达到教育教学主体设施达标、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化美化的要求,使得全区每一间学校、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相对公平的教育资源,为实现教育均衡提供物质条件。可以说,全区初步形成了以“均衡、协调、优质”为特征的现代化教育模式,为广东省农村城市化地区探索教育现代化之路,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抓交流,促进城乡师资流动

教师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素质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重要标志。针对我区教师队伍现状,政府一是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了输血换血,予以补充,解决了现有教师队伍结构性缺失的燃眉之急;二是根据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的实际,出台了相关政策,建立全区教师队伍正常更替的长效机制。三是教育部门进一步抓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加大培训力度,促进现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四是创新机制,促进城乡教师适度流动。一方面,通过职称评聘设置条件,凡是晋升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近三年内必须有在农村学校交流一年以上的经历,以此鼓励中青年教师送教下乡,为农村学校带去新鲜的教育信息和优质的教育;另一方面,将逐步实现全区教师的工资统筹发放,城乡一体,甚至因为乡村教师工作环境艰苦,工作量大,还拟设置农村教师教学专项津贴,通过直接的经济补贴,鼓励教师到乡村任教。五是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从创业的角度到农村去,那里有广阔的实验天地,提高教师敬业奉献精神和立业创新精神,政府通过加大农村教师的奖励力度,从荣誉方面给农村教师更多的倾斜,以达到鼓励引导的目的。总之,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城乡教师的交流,使得城乡孩子享受到相对公平优质的教育。

职级制,推动校长专业发展

学校人才资源的不平衡还体现在校长身上。人们常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一所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围绕管理出质量,教育部门首先做好全区中小学校长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引导校长队伍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形成正确先进的办学理念,使所有的校长自觉地运用教育管理规律科学地管理学校,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提升发展学校。学校的一切管理工作要服务于教育教学,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要服务于教育教学,要让育人和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学校每位教职工的共识和责任。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使每一名学生在文化知识全面进步的同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其次,全区建立有利于促进校长成长的机制,借鉴了一些地区实施诸如校长职级制等校长培养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建立三水区校长专业化成长机制,如,根据各学校的校园硬件环境、师资力量、生源质量、学校声誉等,确定学校发展的起始级别,再根据各位校长的管理理论水平、实际管理能力、群众威望、现学校的管理业绩等,确立校长职级;区则仿照教师职称的形式,建立校长职级。校长级别不同,享受到的校长津贴不同。校长职级作为区教育局聘任校长时的主要依据,原则上高职级的校长可以到低级别的学校任职,低职级的校长不可以到高级别的学校任职。在此基础上,区教育局根据全区教育的需要,合理调配校长。如,区教育局为了教育均衡的需要,可以请能力强的高级别的校长去一所偏僻的农村学校任职,待遇不变,聘期结束后考核,可以根据业绩优良提高学校的级别和校长的职级。有一些学校如果不能达到一定的标准,则降低学校的级别和校长的职级。如此,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发展学校,提高管理水平,更有力地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学校分级别不是为了给学校不同的待遇特权,而是鉴于校情实际,客观区分校长的工作基础,目的指向校长的职业成长和工作绩效。通过校长职级制聘任,促进校长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和对学校管理事业的研究探索。

多结盟,强弱结对共谋进步

加强培训是当前各地各校教师教育的主要形式,但是,高耗低效的现象也很明显,原因是教师的成长更多来源于教育的实践和常态的生动的教育生活。对此,三水区加强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结盟,进行结对交流就特别有深远的意义。针对城乡学校的不同现状,我区采取强弱结对和定点互动的形式,两所学校的校历可以互相参考借鉴,两校的教师可以互相听课互相教研,两校教师可以师徒结对互相促进,两校甚至协同合作举行一些大型的活动等。学期结束以两所学校的共同业绩考核校长。有的镇区为了深层促进,两所学校只设立一个正校长,带领副校长开展工作,以此加强校级间的融合交流。还有的镇区采取利用名校的优质资源办分校,形成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使得优质的教育资源扩大化,以此逐步消除薄弱学校,实现教育公平。当然,强弱结盟能否有效,受制于很多的因素,如,当前的区镇两级办学体制的障碍,校际之间的合作还缺乏必要的基础,对于学校的评价制度还不够健全,缺乏科学有效的促进机制等。这些都有待今后进一步加强。但是从长远看,加强区域范围内的校际交流是促进教师成长,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抓规划,强化督导推进发展

抓教育均衡一方面要抓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补足欠缺,另一方面更要在发展上下工夫,要从促进薄弱学校的发展上找出路。对此,要切实做好薄弱学校的发展规划,制定出合理的三年、五年发展目标,以目标为导向,促进学校制定可行的措施推进。规划是一所学校的发展蓝图,科学的规划可以使得学校迅速占据高位,达到后发制人的效用。因此,越是薄弱学校就越需要科学的规划,根据学校的实际设计好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步骤。对此,区教育局可以组织教育专家、资深教师对规划把关,审核推敲。一旦确定便按照规划推进。实施过程中区教育局要在督导上下工夫,制定出稳定的督导检查和评估制度,以督导评估推动学校的建设,通过务实的评价切实促进学校的发展。

3.对话:如何推进教育公平 篇三

张志勇(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对话嘉宾:

周洪宇(湖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

王嘉毅(甘肃省教育厅厅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李镇西(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张志勇:我们对话的主题是基础教育方面,如何推进教育公平。大家都知道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30多年,取得的一个最大的成就就是解决了孩子们有学上的问题,或者是解决了基础教育长期存在的教育的平衡问题。但是国人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评价,质疑的声音并没有随着这样巨大成就的到来而减弱,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包括择校热的问题,包括学区房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就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我们说它比阳光更可贵。

中国的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应该说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之后,我们的教育发展也必然有新的阶段性的特征,新的阶段性的到来。首先请王嘉毅厅长,来谈谈在新的发展阶段到来之际,对教育公平发展的战略会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新的挑战?

王嘉毅:我来自西部地区,更确切地说是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公平在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问题更多,也是当前最迫切的话题。刚才主持人也说了现在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未来的教育围绕着公平应该怎么样做?第一是人才培养日标的问题,第二是优质资源的渴望问题,特别是现在教育面临很多的特殊问题,留守儿童全国有六七千万,其中还有独生子女。

我更关心教育公平5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如何确定。方向错了,很多问题可能都没有办法谈论,我想未来整个的教育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发展,首先需要重新构建改革的方向和日标,我们现在过于注重知识、升学、考试,未来的方向我想更多应该是关注好奇心、学习的兴趣、儿童全面发展的素质问题。

第二是公平的内涵和公平的方向。现在讲公平的一个重要日标是标准化,建标准化学校,推进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但就我看来,恐怕核心是在多样化,更主要的是我们应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甚至是适应学生不同的禀赋,这样才能讲公平。如果是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我认为是和公平背道而驰的。

第三,我认为核心是在未来。公平应该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生动活泼、主体地位在哪里,现在更多的是被动适应。

第四,目前我们最核心的公平是师资队伍。这是导致城乡之间办学差距及择校很重要的问题。

最后是安全问题。这是社会关注的,事故频发,现在教育系统呼吁太多,现在的校长老师甚至是局长核心是保安全,出了安全问题是要进监狱的。学校的质量差了,公平没有做到不一定有责任,但是安全出了问题就会有重大的责任。另外,经费的投入、治理能力、管理方式、教育信息化也是条件保障,还有国家间的借鉴也有一些问题。

张志勇:王厅长道出了他关于教育公平关注的5个话题,其中有一个观点,教师队伍建设在整个公平的战略当中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的周洪宇副主任在这块应该说有长期的研究和关注,我想请您就教师队伍建设,包括质量的提高,在整个教育公平战略中,教师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谈些建议。

周洪宇:大家知道,教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教育公平推动的重要实现者。教师队伍的建设,国家最近这么多年出台了不少的政策和措施,总体来看,这些政策和措施产生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是积极的。

但是有一个问题不能忽略,就是这些政策和措施更宽泛地说,在教育改革实践中的含金量不够,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有一些应该出台的改革措施没有出台,有一些已经出台的措施在执行当中又打折扣,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了,教师的绩效工资制度,2009年1月份正式实施的,这个制度出台的初衷非常好,但是实施的过程当中不少地方在执行的时候走了样,打了折扣。甚至有一些地方连教师的基本工资都没有保证,前不久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黑龙江、河南等地出现了教师罢教的问题,说明了我们有一些措施,有一些政策出台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执行的时候一定要能够确保完全的落实,不能打折扣,不能降低含金量。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有一个教师制度的设计需要考虑,是一个顶层设计,我在2007年通过全国人大向人社部提出来,要把教师作为教育公务员来确定。

在国际上教师身份认定有三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公务员,或者说特殊公务员,准公务员,这是一种情况。这种情况有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第二种情况是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中小学的教师界定为公务雇员,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还有一种是雇员,就是校长聘用,但是工资由国家出钱。从中国的国情及实践比较,我个人觉得可能我们比较接近于日本和韩国,我们可以考虑参照日本和韩国的情况,把我们义务教育阶段公立中小学教师界定为教育公务员,或者是准公务员,或者说特殊公务员,特殊在哪里呢?就是既有专业性,又有公务性,是两性兼有的一种身份。如果这样明确了法律身份的话,就为教师队伍建设在制度设计上,有了一个通盘的考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涉及其他的经济待遇、社会身份,还有其他的就比较容易解决。

我记得这个建议在2007年提出来之后,2009年在国家中长期规划纲要制定过程当中,在前六稿是写进去了,记忆中当时嘉毅具体负责这个事情的时候说写进去了,2009年却被有关部门否决了,原凶是现在的公务员已经不少,有将近八百万,冉来九百万的教师,恐怕老百姓不答应。从经费上来说没有什么特殊的区别,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增加,主要是认定的问题。我想今后从我们基础教育的改革,从师资队伍的建设,从长远看需要进一步的呼吁,这就是我提出来的我们的教育改革政策应提高含金量。

张志勇:我们请了一位非常有代表性的论坛的成员来参与教育公平的对话,李镇西校长在全国的知名度很高,是一位教育家,他是实实在在地在第一线从事教育工作,他对如何推动教育公平,我想有他独到的体验和认识。

nlc202309012042

李镇西:我坐在这里的确感觉很特别,刚才主持人说我具有代表性,这个我承认,可能是我的身份应该是这30人成员里面唯一来自教师队伍当中的一位,我原来想过中学校长就我和李希贵,但是他做行政管理,做局长,虽然我是校长,但是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做老师。这个论坛可能也需要这样的角色,坦率地、非常真诚地说,我这次是来学习的,我不具备其他专家高屋建瓴的制高点和恢宏的视野。但我对教育有切肤之感,切肤之痛。

我有一个提纲,提到教育公平很容易想到是政府的行为,毫无疑问,政府起着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作用,如经费保证、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说到政府层面我只想强调一点,把划片招生,杜绝择校生的工作做好,就非常不错了。

择校生是否允许是另外的话题,既然政府说的是要杜绝择校生.就要做到这点。为什么现在很多地方说是这样说,但其实是默认,睁只眼闭只眼。我说这个话是有依据的,我只想说政府要控制是很容易的,学生该到什么地方读书,学籍是政府管理的,可以追究有关方面的责任,怕就怕政府是阳奉阴违,怕就怕说公平又不搞公平。

我想说教育公平和学校有关,和每位教师有关,教育不只是政府的事,学校主要是从制度的层面保证收进来的孩子能够受到公平的对待。比如我们从学校的层面讲,就不能撵学生,有一些学校暗中操作,到了初三、高三,强迫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自愿转学,为什么呢?这些差的学生转走以后,叫去分母,升学比例就高了,但这是拿不到台面上说的,通过很多合法的手段把学生弄走了。这叫什么公平呢?

我认为学校要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还有监督权和建议权。每个孩子对学校都有建议权和监督权,上个星期去学习的时候,中午和希贵校长吃饭,他跟我说旁边包间里有几个学生,今天星期一,安排是他和学生对话,他说这个时候最能听到学生对学校的建议,那天学生提的建议,说学校很多空调利用率不高,该用的没有空调,不该用的地方却有空调,学生搞了调查,我当时很感动。

课程开发,让每个学生学到符合个性特点、兴趣爱好、释放潜能的课程,做到这些也是教育公平。

最后是教师层面,也是很少有人想到的,一说教育公平就是政府的事,我跟老师们讲,你的每个行为都在决定是否推进教育公平。比如说,是否遵守国家有关的规范、职业行为,这就涉及教育公平。是否真正的博爱而不是偏爱,现在少数老师也很爱学生,但只爱家长有表示的学生,这叫什么教育公平呢?冉举个微观的例子,同样迟到,学习不好的同学就需要站一会儿,如果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就可以直接进去了,这从老师这里就体现不公平了。对学生的辅导,你的表情、语言态度都凶学习成绩的好坏而表现出亲疏,这也是不公平的。还有对教师来说,差别化地对待每个学生,恰恰是公平的,公平不是平均用力,差别化的对待,包括个别辅导、家访等。

我想说,教师也好,学生也好,不仅仅靠师德,还需要制度的保证,我这些想法很肤浅,只是从学校的角度谈我的切身感受。

张志勇:谢谢3位嘉宾把他们关注的教育公平的主要观点,一些视角,主要的想法进行了陈述。这里我想到个问题,近年来各级政府应该说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做了极大的努力,特别是2005年以来,我们建立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推进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成为推进教育公平的重大战略。我想在这个战略上,大家对它的认识是有不同的,有的认为均衡是相对的,不均衡是永恒的;有的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抬高底部,最差的学校条件要提高;有的认为是削峰填谷,大家对此有什么认识和体会?

周洪宇:均衡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可能有绝对的均衡,我个人认为,均衡要倡导一种高位的优质的动态的均衡。在不同的时期,我们对均衡的理解不一样,但是不管怎么样,要做到均衡发展,不管是做到高位的优质的,都要坚持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那就是要面对全体的学生,面对学生发展的各方面,关注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

当然现在为了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高位均衡,有的地方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比如说办联合体、集团化,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做法,但我觉得这里面要防止一种倾向,就是不是简单地把某个好的学校,所谓好的学校,或者是质量比较高的学校,和有一些学校办成联盟,办成一个共同体,这些学校就都是均衡的。我认为这个问题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李镇西:我接着周教授的观点,我非常有共鸣,对集团化名校发表我的看法。先说这个均衡肯定是相对的,但问题是同样说这个话的时候侧重点不一样,我们说教育均衡永远是动态相对的概念,随时都在发生变化,不同时期均衡的内涵不一样。有人说这个话是在反对教育公平,认为名校永远存在,均衡总是相对的,侧重点不一样,这是核心所在。话大家都在用,但是含义是不一样的。

据我们的观察和感受,相当一部分地方集团化是忽悠老百姓的,我说得比较直白,换一个牌子,最后的结果,优质资源不是在扩大是在稀释,挂个牌子,总校每年收点品牌费,没有实际的意义。老百姓也知道这一点了,在成都有朋友孩子要读书,托我找本部,不认那个联盟学校的。我觉得要把学校办好,我特别主张我的导师朱永新老师的观点,把学校办小一些,办精致一些,这是政府可以做到的。我们的学校人数比较多,4500人,朱老师说有的校长连老师都认不完,我刚去的几年还可以认得完,现在真的有叫不出名字的,学生更认不完。我认为与其把学校越办越大,不如越办越小,自然就为均衡创造了条件。

王嘉毅:最近两年推进教育均衡方面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气,投入的资金非常大,核心是尽可能使学校之间硬件均衡,包括师资基本达标。这种推动发挥了一些作用,特别是使得办学条件比较差的学校,和好的学校能够接近,主要是把底部托起,是否最终达到公平,还没有。这种情况下择校依然存在,可能到每个学校,条件差不多,师资大体差不多,但是学校有需求。比如离家近一些,有的学生喜欢音乐,希望那个学校有点音乐特色,学校的文化也是不一样的。面对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我们本身的均衡并没有很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均衡也会导致有的时候可能是一个模子,工厂化的,是大一统的流水作业线,如何适应学校的多元化需求,适应学生的禀赋特征是重要的。

nlc202309012042

张志勇:首先我个人对集团化办学,是有一点担忧的,集团化办学现在是采取了工业化管理的模式,来实现所谓的教育资源的均衡,但是如果有两条做不到的话,这个战略可能要是落空的,第一是专业标准。集团化办学,母体学校的专业标准及管理和理念,能不能尽快地辐射到托管学校,参与到集团学校里面去,如果这一点没有转移的话,集团化学校有什么意义?

第二,集团化学校里面的优质资源。母体学校的优质资源,教师资源能不能交流,如果不能实现交流,我们这个集团化办学对于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教育公平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我想集团化办学这两点能不能引起高度重视,这是我的一个想法。

刚才王厅长谈到了择校可能有合理存在的一些空间,比如就学半径的问题,适合孩子的风格问题,个性问题,特长问题,这是学校的多样化配置的问题,择校里面可能因为教育资源配置极大的不公平带来的。还有因正常的需求而存在的择校因素,这样一个择校的问题怎么满足,我认为这也是政府应该考虑的一方面。这是我对三位嘉宾发言的补充。

我这里想一个问题,对于教育的均衡发展,战略基点在哪里,2010年的纲要有明确所指的,均衡发展是指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在校舍、师资配置、场地器材配置上要有四个标准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义务教育均衡化,包括公共经费、生均拨款的标准化。就是说政府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是什么,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才是政府在教育公平方面首先应该真正担负的责任。义务教育所有的学校,公共服务,配置标准是统一的。我认为我们应该从这样的基点上来看,来监督,来支持我们的均衡发展。

在这里,不是说把所有的学校都办成一个模式,但是要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上采取重大的战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刚才永新主席讲的,我们有一些学校,直属的学校,特殊的学校,拨款标准,师资配置,包括教师高素质,高职称结构的比例远高于农村,这些都不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各级政府要调整均等化,必须进行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教师资源的配置,包括教育经费,不能有亲儿子、野儿子之分。

现在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是在变化的,我们解决了一个有学上的问题,老百姓又提出了上好学,而且我们各级政府都把这个口号接过来了,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要进入一个新阶段,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我想请教三位嘉宾,因为这涉及重大的教育公平的另外一个含义,什么是好学校?

周洪宇:可能每个人的看法不完全一样,什么是好学校,我想好学校首先要有一个好校长,这个校长要有正确的办学理念,有人格魅力。要有创造力,创造性。其次,这个好学校应该有一支专业知识、职业道德都非常好的师资队伍。当然好学校还有硬件条件,有好生源,核心还是好校长和好教师。

李镇西:这个话题我很愿意说,凶为我正在想这个问题,昨天我的博客上有一个匿名的留言、评论,我当时特别的开心,估计是原来毕业了几年的一个学生写的,说在我的实验中学的时间是他最快乐的日子。

朴素的思考我们的教育,如果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觉,我的学校就是好学校了。我的心里很清楚,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结论,但这是我的目标,我想从孩子的角度提两个标准,什么是好学校,第一快乐,第二有收获。每天到学校去感觉很开心,盼着去上学。有一个故事,一个儿童对他的妈妈说,我们转到没有学校的地方去住吧,说明了这个孩子在学校不快乐。快乐不是看小品、看相声,学生要感觉有快乐、有收获,这就是好学校。

王嘉毅:我认为一个好的学校,好的老师,好的教育,应该使得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包括兴趣爱好、动机、求知欲、想象力。从目前来看,很多的所谓好的学校,更多的还是强迫,灌输,甚至是选好的生源,学业成绩作为很重要的标准。最近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兴起,看到很多同学坐一起都用手机沟通,不面对面沟通了,好学校至少要关注人的最基本的表达、沟通、兴趣、潜能,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教育应该是不错的教育。

最终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不一定人人都要上北大清华,现在的教育,包括在甘肃这样的西部很贫困的省份,现在上学应该从义务教育到高中,高中到大学没有任何的问题,前提不是人人上北大清华。现在的问题是从小学开始,家长的期望都是上北大清华,这样恶性的竞争扼杀了很多儿童的创造性和天性。

张志勇:3位嘉宾给出了答案,一个是要有好的校长,让孩子享受到快乐,有收获。王厅长说要让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释放,我想,在这里我们想传递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对教育公平的理解,我们现在一般来讲有机会的公平,有过程的公平,有教育结果的公平。

现在一个重大的话题是,在政府解决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之后,我们的孩子来到了每一个均等化的学校里面后,如何来享受到最好的教育,我觉得我们对教育公平关注的重心应该向这个方面适当地转移,这里有一个观点和想法,现在对于好学校的理解,学者的理解、校长的理解、官员的理解、老百姓的理解之间的偏差和距离,怎么样来进行社会真正的教育、理性的唤醒?

这里有一个观点,有学上是教育机会问题,很多人理解上好学等同于重点学校,等同于优质资源。如果在有学上和上好学之间画等号的话,有一个不乐观的看法,中国的教育永远无解,中国教育人永远无法解套,所谓过去的重点学校,升学率高的学校永远是少数学校。

我们要有新的对教育公平的理解,到底追求什么?上好学,三位专家给了解读,就是要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享受到适合的教育,提供适合的课程,让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的释放,我们能不能去建立这样的对教育公平的新共识,这才是下一步整个社会期待的,对教育公平的理性的唤醒,如果大家认同这个观点,包括程先生讲的孩子潜能释放,教育改革的重大使命,我们永新主席讲的,对卓越教育怎么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的一次大会上讲过,卓越教育就是把每个孩子的潜能引发出来,释放出来,我们能否建立这样的教育共识是我们的话题想传达的信息。

还有一个话题给大家展开讨论,如果把教育公平的基点定位于政府公共资源的均等化配置,每个孩子能否在学校享受适合的教育,关键的因素是实施的主体即教师队伍的问题,是教师的素质问题。对于教师,我们周主任谈了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教师的公务员身份,制度设计有一定的待遇保障,体制管理的问题。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我昨天下午到北师大参加了一个研讨会,王厅长也去了,讨论教师的待遇问题,教师的地位问题,整体来讲,社会对教师队伍的整体满意度在下降,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推进教育公平最大的力量,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各方面,大家还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nlc202309012042

王嘉毅:最近教师待遇问题是很敏感的话题,从现实的情况看,随着物价上涨、住房等方面,教师的待遇还比较低,教师队伍不稳定也是现实的问题。教师问题是教育发展瓶颈中的核心凶素,现在教师的数量问题基本解决,主要是质量问题,核心应该是师德师风的问题。

现在在岗的教师很多,到底这些教师中热爱教育的比例有多大,是不是自愿工作在教育岗位,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就是不错的。现在有一部分是为了谋生,为了养家糊口。如何冉进一步要热爱孩子,热爱教育,这是我们最核心的问题。

李镇西:我第一天做校长就跟老师们讲,我没有带印钞机来,不要指望换校长就提高待遇,这是我做不到的,这是政府的事。我尽量帮你们体会到职业的幸福,这是我可以做到的。这方面我做了很多的工作,老师如果对职业不满意,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执业心态,我们的确有个别老师走了的。我也想办法给他联系其他的职业,走不了怎么办,还得改变自己的心态。

我本身是老师,我引领我们的老师,星期五,我有意识地发了一组照片在微信上,那天成都的天气特别好,我在校园里面拍银杏树,孩子们跑过来让我给他们拍照,后来孩子们说,老师跟我们一起拍照,我特别的开心,照片贴上去以后很多老师非常的受感染。我经常讲谁爱孩子的叽叽喳喳声,谁就可以从事教育工作;谁爱孩子的叽叽喳喳声爱得入迷,就可以获得执业的幸福。

周洪宇:补充一点,前面讲的是要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问题,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就是要尽快地建立教师的专业能力规范,现在对教师也有不同的要求,但更多的主要还是政治思想,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像一些比较发达国家所做的那样,普遍建立教师的专业能力规范,制定教师专业人员守则。

张志勇:各位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李校长认为教师这个职业,不是追求高收入的职业,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教师要享受到教育执业的生活幸福感,教师的精神需求非常重要。周主任谈到教师的职业论的问题,王厅长的观点我都赞同。

现在有一个问题,中国的基础教育,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的吸引力到底如何?我们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育队伍,要吸引优秀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我在这里有一个数据,世界经合组织当中,做得最好的,在同龄人当中,学业成就最好的人当中,韩国前5%的人做教师,芬兰是10%,这是麦肯锡的咨询报告,世界优秀教育体系何以卓越,谈到香港是前30%的人做教师,我们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在做教师,这是我想提醒的一个问题。如果要解决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使优秀青年愿意做老师,也有一个数据就是起薪,最初的薪水的标准,经合组织现在是国民生产总值的95%~99%,就是这一个薪水是保障优秀的青年,优秀的学者可以进入教师队伍。我想说我们国家的教师工资待遇要让老师有体面的工作,要有尊严。

我们知道,我们承认教师这个行业是一个以精神享受为主的行业,因为和成长中的生命打交道,职业幸福感来源于孩子生命成长的拔节的声音,聆听这些声音。我们要承认给老师的生活尊严,以此来建设一个教育强国,我认为这是我们必须要向社会发出呼吁的。

我们各级政府越来越关心我们的教师,来解决他们的待遇问题、保障问题,我想我们的国家就更有希望,我们的教育公平就会更有保障。我在这里做一个呼吁,我们抛出这个话题,想传递的一个重要的声音。

刚才谈到教育公平的问题,在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当中,教育信息化战略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要通过教育信息化来推动教育资源的配置的均等,实现城乡落后的地方及农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通过教育信息化,对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观点?

对教育公平保障的力度,现在的义务教育是一线为主的管理体制,现在有一种声音,财政的保证供养下推进教育公平问题,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能否上收?

周洪宇:首先,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偏远地区、薄弱学校,特别是教学点教育质量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我们现在有硬件不足的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好教师不足的问题,怎么解决?我个人建议中心学校和教学点建立对口联动的机制,由他们负责。

第二,关于教育的财政保障问题,财政保障我认为是一个大问题,但是现在是2014年了,我们的教育投入虽然超过了10%,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我们最近几年的增长的情况不理想,我记得2011年的时候,我们在人教社开了长江教育研究院的政策发布会,在会上讨论这个问题,我们最担心的是什么呢?担心的是改变统计口径,来达到4%的落实。这个担心现在看来还没有完全地消除。不少地方还存在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刚才讲到了要提升,把财权和事权更好地统一起来。我个人建议中央政府来统筹,凶为现在主要的财力在中央政府,全国的教师工资由中央政府统筹考虑,确保基本工资收入。

李镇西:对于财政保证无话可说,不能提出什么建议,我希望政府能够给老师的工资越多越好。关于信息化我只说一句,信息化我很赞同,但不要凶此忽略了教育是人们心灵之间的沟通。

张志勇:最后两个观点,一个是义务教育的保障体制,主要是财政供养体制,能否做适当的调整?义务教育有三个主要的公共服务,一个是教师的工资待遇,一个是学校的基本建设,一个是公用经费,希望某些方面能不能适当地,从县级为主保障适当地提升保障水平。

教育信息化最大的问题,现在要改变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战略,希望以校为本的教育信息化,学校为单位建设平台进行软件开发,调整到以区域为单位,以市、县为单位来进行教育平台的建设和软件开发建设。因为现在有了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之后,如果再让每个学校去建设平台、管理平台、开发软件,将会造成教育信息化资源极大的浪费。

4.推进个税改革促进社会公平 篇四

背景材料

2011年4月,国务院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初次审议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拟将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即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至3000元。会议结束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公布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广泛征求意见。

6月28日、29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两次召开会议逐条研究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一见。法律委员会认为,为了进一步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加大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力度,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修改是必要的、适时的,同时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至3 500元。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于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这次修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降为3%;调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纳税期限由7日内改为15日内。

经济生活角度

1.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本次个税调整考虑到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的实际情况。提高个税起征点,有利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在保障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全面拉动内需。

2.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利于调节过高收入,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纳税负担,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3.税收具有固定性的特征。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体现了税收具有固定性,说明国家在征税之前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

4.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提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将会减少国家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这说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5.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与意义。对个税的起征点和税率结构的调整,体现了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纳税人所得越多,税率越高;所得越少,税率越低。这说明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6.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个税改革,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政治生活角度

1.民主决策的意义。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公布《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广泛征求意见。这是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参与民主决策,这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说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进步。

2.政府的职能和原则。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国务院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初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这说明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进行经济调节,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全国人大的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依法行使最高立法权。广泛征求民意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4.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是由国务院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审议过程广泛征求民意,这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

生活与哲学角度

1.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哲学依据

(1)物质决定意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物价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费用发生了较大变化,有必要再度调整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所以个人所得税的调整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2)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具有无限性。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的结果,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无限性特征。

(3)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物价水平的提高,有必要调整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坚持了联系的多样性。

(4)将个人所得税之前施行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这是运用系统优化方法的体现,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有利于使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更好地维护社会总体的公平。

(5)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充分体现了“高收入者多缴税,中等收入者少缴税,低收入者不缴税”的原则,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个税体制改革,属于改革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7)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利于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能够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个人所得税改革征求民意的原因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这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个税改革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广泛征求民意,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推进个税改革的顺利进行。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个税改革广泛征求民意,是党和国家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具体表现。

2011年6月30日下午,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据此回答1~2题。

模拟训练

一、选择题

1.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2011年9月1日起,个税工薪所得费用减除标准(即起征点)由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这一调整的目的在于()

①扩大个税征税范围 ②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③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④促进社会公平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的是()

A.立法权

B.表决权

C.审议权

D.决定权 3.2011年9月1日起实施新个税法,只要是9月1日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都会按照3500元的费用减除标准计征。新个税法的实施带来的影响是()

A.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 B.居民整体可支配收入增加

C.月收入超过3500元的所有居民没有得到实惠 D.初次分配更加合理

2011年4月,国务院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初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布了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并最终于6月30日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据此回答4~5题。

4.上述材料体现了()①国务院坚持依法执政 ②人大坚持民主立法 ③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 ④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为保障民生,缩小收入差距,我国于2011年9月1日起实施新的个人所得税征税标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原来的2000元上升为3500元。从政治生活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②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④我国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国务院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初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这说明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关系是()

A.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B.相互监督的关系

C.权力相互制衡的关系

D.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7.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最终就是要实现“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充分发挥个税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以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健康发展。个税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①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②改革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③经济基础要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状况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根据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从今年9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了3500元。但部分地区8月份的工资在9月份发放时却按照2000元的起征点来征收。上述地区的做法()

A.有利于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B.采取灵活多变的征收方式,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C.违背了税收的强制性特征,损害了纳税人的利益 D.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兼顾各方利益,构建和谐社会

9.2011年10月20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1-9月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71292.18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中,1-9月,个人所得税收入完成4995.12亿元,同比增长34.4%。个人所得税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B.国民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 C.公民自觉依法纳税意识增强 D.我国税收体制不断完善

10.全国人大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征集意见,征求意见数超过23万条,创人大单项立法征求意见数之最。意见中85%都对3000元的起征点不满,个税免征扣除标准在提请人大常委会表决的最后关头提高到3 500元,舆论几乎众口一词地将其解读为“民意的胜利”。这说明()

①我国公民可以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③国家立法的最终决策权在人民群众手中 ④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11.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教授安体富表示,应探索建立物价变动与个税免征额挂钩的机制。其他一些国家实行个税扣除额指数化,即物价上涨10%,扣除额也相应上涨10%。安教授认为,如果物价上涨,扣除额不提高的话,实际上是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A.坚持了实践的观点,认为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B.坚持了联系的观点,看到了物价与个税间的客观联系

C.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发挥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促进作用 D.遵循了客观规律,通过创造物价与个税间的规律为人类造福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根据决定,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

从9月1日起,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全面实施。新个税法实施后,月收入低于350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工薪族不再缴纳个税。工薪所得纳税人占全部工薪收入人群的比重,由之前的28%下降到8%以下,从而使个税纳税人数由之前的约8400万锐减至约2400万。专家指出,从我国目前的个税减税来看,受益者主要是中低收入者。中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所以,减税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特别是拉动内需,尤其重要和必要,会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材料三:个税调整是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决定了个税调整的众口难调。“一刀切”的起征点,不考虑家庭负担的单一征税模式,使得个税调整一直饱受争议。从这个意义来说,此次上调个税起征点只能说是个税乃至税收改革的一小部分,在这之后,税改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如何改变个税的“工资税”质疑、让税收结构变得更为合理;如何减轻工薪阶层的税负、改变国人“挣得比美国人少物价比美国高”的不合理税收现状;如何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征管、完善税收信息,这些都需要在不断调整中逐步完善。因此,个税调整后的分配改革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我国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积极意义。(3)根据材料三,从辩证法角度,为“个税调整后的分配改革”提出方法论建议。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4月2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会议没有按原定计划对草案进行表决。4月25日,全国人大公布草案全文,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专家、媒体、公众纷纷发表看法,近半月收到意见已接近20万条,公众参与热情超过以往,创人大立法网上征求意见数纪录。

材料二:某网友提出:调整收入分配是应该的,但一定要务实。只有先解决税收问题,才能实现社会公平。

(1)根据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公民是如何与决策机关“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的。

5.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五

摘要:本文通过综述近几年来相关学者对义务教育的研究实况,进一步了解义务教育发展现状,为更好地进行义务教育公平研究打下基础。关键词:义务教育;公平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日益深入,社会大众对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发展尤为关注。如何实现教育公平,进而通过教育公平改善和促进社会公平是当前重要的政策目标。

一、相关实证研究综述

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是决定义务教育是否公平的主要因素,更是今年许多学者研究的核心问题。王善迈等学者认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等,主要体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居民之间的不均等上。[1]区域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研究在早期比较受关注,杜育红以省为分析单位,系统地分析了各级教育经费的地区性差异如何随时间而变化。这一研究指出,在1988年至1996年期间,小学和初中的生均经费省区间的差距都在不断加大。[2]曾满超和丁延庆利用1997年和1999年县级数据研究了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状况,结果发现小学和初中的生均总支出的地区不均衡有所扩大,其间城乡差距有所扩大,且省内差距大于省际差距。[3]近年来,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研究逐渐增多,沈百福的研究显示,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城乡差异远远大于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分析中心研究人员的研究显示,城乡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这些差距正在逐步缩小。[5]翟博的研究也指出, 1993年-2003年我国小学和初中生均经费城乡差异在拉大,而生均预算内经费城乡和教师合格率差异均正在逐步减小。[6]义务教育阶段校际间资源配置公平研究比较薄弱,袁连生指出,即使在同一城市或同一财政负担区内,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7]王蓉用多水平的回归分析方法,以学校组群为分析单位,也发现一县之内的各种类型学校之间存在严重的资源分配差异。[8]

与义务教育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公平问题研究相比,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对义务教育结果公平问题的实证研究比较薄弱,探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对结果公平影响的实证研究非常缺乏。蒋鸣和发现教师学历、校舍及设备条件均与教育质量显著相关,但生均经费和公用经费与教育质量之间相关关系较弱。[9]薛海平和闵维方采用三层线性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在个体、班级和学校三个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教师资源配置对教育质量差异有重要影响,班级规模对教育质量有显著负影响,但生均公用经费与教育质量相关关系较弱。

[10]胡咏梅和杜育红利用两层线性模型对西部五省农村初中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质量关系的分析表明,校际间的教育质量存在显著差异,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配置对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财力资源配置对教育质量影响不显著。[11]

基于以上研究,薛海平、王蓉在对义务教育质量公平分析时得出结论:由于学生个体和家庭社会背景、教师背景以及学校背景差异的存在,我国中、东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学教学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分析中结果表明:我国中、东部义务教育阶段校际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程度在“

新机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有较明显的减轻。[12]

程红艳在2006年-2007年武汉市某城区(W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非均衡发展状况的调研中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存在差距,首要原因是教育投入的问题。[13]

胡映兰以湖南省益阳市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全面落实后的几个年份(2005-2008)作为考察点,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一方面,“两免一补”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教育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但仍然是一个家庭的重要列支;另一方面,农村义务教育管理运行成本有继续提高的趋势,亟需加大保障力度。[14]

冯文全,夏茂林研究提出,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存在许多问题:农村学校生师比呈两极分化;农村师资整体素质较低且专业结构失衡。而诸多问题的根源则在于农村师资配置方式单一,教师经济地位低,生活工作条件差且缺乏激励机制。[15]

二、结论与对策

通过研究薛海平、王蓉提出如下对策:1.从重视义务教育数量公平转向重视义务教育质量公平;2.推进中、东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保障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基础;

3、中、东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重心在于学校公用经费和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程红艳认为,要切实推行义务教育免费公平,应该分阶段进行。现阶段,还是较低水平的保障,重点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保障,保障教师的工资水平、学校的正常运转。中央层面的转移支付还是应该更向农村倾斜,同时强化了省级政府统筹责任,使整个义务教育保障重心不断地上移。但是,随着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立法制度进一步完善,随着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进一步转换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教育投入进一步增加,义务教育达到中等水平的保障程度。这时,义务教育阶段家长经济负担能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业负担有所降低,非均衡发展状况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校长从“找钱”的压力中解脱出来,学校的中心又回归到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上。在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较高阶段。在区县范围内教师、校长定期的流动和轮岗,多数公立学校得到人们的认可, 5%-10%家长选择到私立学校就读,公立学校的择校现象成为个别。义务教育阶段班级规模大幅度降低,发达地区班额限制在25人,中西部地区为30人,农村地区不超过35人。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扩大免费的范围,如坐校车、吃午餐、看电影和游泳课都可以逐渐免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之间工资收入差距变小,与公务员收入差距变小并逐渐接近。在义务教育分阶段推行的同时,必须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评价和监督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

胡映兰基于对现实的研判认为,为加速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这是短时期内最直接和最易见成效的办法;其次,必须加快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从长远看这才是治本之策。只有农村经济真正发展壮大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才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

冯文全,夏茂林认为,四川省义务教育要均衡城乡师资首先应提高农村教师职业竞争力,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其次应加强教师交流和培训,促进存量师资的均衡配置与素质提高。最后应利用计划市场双重手段,调节增量师资的城乡配置。

三、几点思考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的公平问题不仅涉及到教育资源的配置,义务教育起点、过程乃至结果的公平,更多的与我国政府所制定的相关教育制度政策紧密相关。

教育制度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具体形式,其核心就在于调节各种教育利益的分配关系,凸显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品格。因此,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是由教育政策所致,教育政策是引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最终根源。政府应在高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之上,制定合理、有效地教育制度及相关政策,确保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得到普及,使国民尤其是农村子女这一弱势群体得到公平享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当然,义务教育公平制度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完善,而完善的义务教育制度必将会对基础教育的管理方式、评价方式、教师教学等产生深远影响,对义务教育突破应试教育会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产生实质性的改进。因此,我们既要有深刻觉悟、科学规划,又要能脚踏实地、知难而进。

参考文献:

[1]王善迈,袁连生,刘泽云.我国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2]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曾满超,丁延庆.中国义务教育财政面临的挑战与教育转移支付[J].北京大学

教育评论,2003,(1).[4]沈百福.义务教育投入的城乡差异分析[J].教育科学,2004,(3).[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分析中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7,(2).[6]翟博.教育均衡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7]袁连生.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不公平探讨[J].教育与经济,2001,(4).[8]王蓉.义务教育投入之公平性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3,(2).[9]蒋鸣和.教育成本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薛海平,闵维方.中国西部教育生产函数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8,(2).[11]胡咏梅,杜育红.中国西部农村初级中学教育生产函数的实证研究[J].教育

与经济,2008,(2).[12]薛海平,王蓉.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研究—教育生产函数的视角[J].教育与经

济,2009,(3).[13]程红艳.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教育与经济,2009,(2).[14]胡映兰.从“两免一补”看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J].教育与经

济,2009,(3).[15]冯文全,夏茂林.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问题与对策探讨[J].教育与

6.推进教育公平研究 篇六

云南省保山市保山市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现象及思考

王雅媛

摘 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让所有的孩子有学上则是教育公平的基础,保山市的农村义务教育,由于学校教育目标偏差、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农村留守学生增多等因素,导致了近年来保山市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逐年递增。本文围绕着目前保山市出现的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现象和控辍保学工作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思考。

关键词: 云南保山 农村 中小学 辍学现象 问题

对策思考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在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的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子孙后代,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

“教育不平等是最大的不平等”,尽管当前社会对教育部公平现象关注日趋强烈,但更多的主流民众社会注意力大概都放到高等教育入学录取招生上面,而个人认为,具体到我假期回家了解到的家乡实际情况而言,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现象又开始出现,并且辍学率有逐年攀升的趋势,有的县区还存在较为严重的中小学生辍学现象,教育公平的聚焦着力点应该前移,如果连实行了20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尚未能有效保证,又从何侈谈教育公平?因此,我对家乡当地的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进行了一定的调查,了解了目前教育部门控辍保学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进行了自己不尽成熟的思考。

农村中小学“控辍”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首要义务,也是关系到“普九”工作能否向高质量、高水平迈进的重要一步。现在国内各级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小学的辍学问题非常重视,保山市更是将巩固率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纳入到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的考评内容,采取了一系列可行的措施,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效果。保山市政府在政府工作中把“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三年巩固率达94%以上”纳入对县(区)人民政府、市教育局年度目标考核指标内容,做到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实行“一票否决”。但在区域内不少地方,辍学问题依然存在,在解决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影响着彻底解决辍学问题。

一、面临的问题

(一)部分学校管理仍有疏漏 保山市部分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控辍保学”的制度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校环境存在脏、乱、差现象,校园文化建设档次、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对基础差、学习跟不上、纪律差的学生做不到有针对性地补差和细致地思想教育,教育方法简单,致使少数学生因此原因而辍学。部分初中生在小学阶段时学习水平就与同年级同学有差距,进入初中后,由于知识基础差,又没有真正得到因材施教,加之学校、教师关心不够,关注较少,因失去学习兴趣而辍学。

(二)部分学校学校培养目标偏离

在具体的教育部门调查中,保山市农村中小学73%的教师认为农村学校仍以升学为主,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升学率。学校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惟一指标是升学率,上级主管部门也把中考升学率放在首位。追求升学率的后果之一就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调查的辍学生中,多数认为自己学习负担很重或比较重。学习压力经常压得学生没有自由的喘息时间,除了晚作业外,很多学校都增加了午作业。对辍学生调查显示,由于压力而辍学的占85%,对在校生调查“学生辍学原因”时,认为考试压力大和学习太累失去了信心的,分别为86%和81%。

(三)不少家长的教育观念依然陈旧

城乡差异使得农村地区的人们向往城市生活,而让子女通过接受教育,跳过“农门”,是改变子女命运的最现实手段。正 是在这一信念支撑下,不少农民宁愿节衣缩食,也要地送孩子去上学。但是,当他们发现孩子升学无望时,就会觉得送子女上学是白花钱、浪费时间,有的甚至认为,既然升学无望,与其让孩子在学校混,还不如早点出来务农、做家务或打工挣钱,即使挣不到钱,起码也不用再付出。因而不支持子女上学,有的甚至逼迫他们辍学。虽然,这类辍学生的比例并不算高,但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觉。

(四)新“读书无用论”抬头

农村部分家长看到身边一些人没有读过多少书也能挣大钱,而自己的孩子学习差,升入理想的学校又无望,加之受当前大学生找工作难的影响,便产生了“在学校读书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的错误思想,放任子女放弃学业而过早的走向社会。在不少农村学生看来,其父辈及周围邻居虽然学业不佳却能够维持温饱乃至致富有方者,也不乏其人。不少农村家长认为,“既然上学已经不能改变子女的命运,何必再去读书”,还不如早点干活挣钱贴补家用。对在校生问卷调查中显示,赞同“读书无用论”观点的占70%;对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62%的辍学生认为“读书无用”;对教师问卷中超过50%的人认为现在“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很盛行。

(五)留守学生教育缺失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和全国一样,保山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态而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 妻一同外出,因多种原因而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而引发了“留守少年儿童”的教育问题。农村中“留守少年儿童”的监护人多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作为老人,他们对孙子孙女过分溺爱,致使这些孩子缺乏监管,导致他们自律能力差,生活散漫,讲究吃喝,有的甚至逃学上网吧,有的早恋,有的被社会上的坏人利诱。学校和家庭缺乏有效的沟通,“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从而导致他们厌学、逃学,直至辍学。

二、对策思考

(一)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责任

学生辍学问题,其实质是个社会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承担起义务教育的责任是法律对政府的要求。义务教育的三个本质属性,即普及性、强制性、公共性,这些属性的最终体现必须有赖于政府的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2.加大教育法规的宣传力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广播、墙报、标语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使义务教育这个“法”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家长都意识到送子女人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学生、家 长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受教育意识,营造“读书有用论”的舆论氛围。

3.加大教育执法的力度。《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送其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的,以及其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辍学的,在城市由市或者市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使其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基于此,当地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辍学学生详细情况,对不送子女读书的家庭,依法要求限期改正,保证辍学学生及时返校读书。

(二)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思想

控制辍学工作,学校是主体。学校应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大面积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

1.弘扬素质教育理念,坚持素质教育方向。首先要大力宣传素质教育理念,不仅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各学校负责人要知道,教师要知道,而且所有的学生,包括辍学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知道,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人心;其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的决策,必须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和方向,各种教育改革举措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革除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侵袭和干扰。

2.加强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教育部门要从义务教育的基 本属性出发,把握好评价的导向作用,对学校和学生严禁以分数排名,更不能以分数作重点考核学校和教师。要不断探索义务教育阶段的评价体系,结合学校特点开展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评价制度改革,制定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综合素质水平评价方案,鼓励建立和发展教育质量评价和监督的社会中介组织,建立教育内外部对教育质量进行双重评估和监控的机制,以便形成评价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的教育评价制度。

3.切实提高教师素质。教师要讲究职业道德,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对已辍学的学生要热情关心,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重新就学。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精简教材内容,要改进教学方法,彻底根除死灌知识、题海战术的做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学校要建立学生课业负担和教育质量检测报告制度,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考试等教学基本环节进行动态监管,坚决纠正随意增加课时、加深课程难度,延长上课时间的做法,严肃处理下达指标、节假日违规补课等行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重视通用技术教育。农村中学的教育要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的实际,开展通用技术教育,使升不了学的毕业生,离校后能有一技之长,能掌握一项技能。在课程设置上,要本着使学生既能学到文化知识、又能有多种出路和前途的原则,在开设文化知识课程的同时,还要开设面向农村实际的丰富多彩 的校本课程,如农田水利资源开发,农药化肥使用,育种、植保、养殖技术,农作物深加工与营销,以及农村财会、商务等等。

5.积极探索对“学困生”的教育。树立“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绩优生”、“留住一个易辍生”与“毕业一个合格生”同等重要的思想,关注关心学困生、单亲生、偏科生、贫困生、流失迹象学生的教育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树立学习信心,解决厌学情绪。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化教学过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构建留守学生教育网络

留守学生教育与监护问题,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大、解决难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要落实关爱留守学生这一项“民生工程”,我们就必须从法律上、制度上整体地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需要构建留守学生教育网络,防止其辍学。

1.学校的主阵地作用要充分发挥

(1)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农村初中学校学校要对留守学生问题给以足够重视,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学校留守儿童的底数和具体情况,建立每个留守学生的档案和联系卡片并及时反馈给班主任,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补充、变更 档案,时刻关注着留守孩子的成长,防止他们因亲情缺失而辍学。

(2)建立心理咨询室,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农村初中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开设相关心理课程,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让留守学生的各种烦恼有地方倾诉。加强挫折教育和磨砺教育,培养留守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班主任平日要多关心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让留守学生深切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3)加强学校的娱乐、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学校课外文化生活。针对农村初中学生课余生活单调、乏味等情况,要通过“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项目工程的实施,加强娱乐和体育设施建设,培养留守学生的业余兴趣和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消除他们的孤独寂寞感,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解决留守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后顾之忧,确保入学和巩固。

2.家庭教育不能缺位

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并非只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家庭教育也必须全面跟上,还应讲究科学的方法,彼此相辅相成。父 母外出务工时要与学校、教师保持畅通的沟通联系,以便随时了解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对孩子形成教育合力;同时,要多联系孩子,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多地回家与孩子见面,在孩子生日期间或传统节日之时捎寄些衣物、食品,让孩子体会亲情。如果是接受“隔代教育”的“留守学生”,应充分发挥祖辈在教育孙辈方面的积极作用: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照顾孩子的生活、倾听孩子的叙述;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也是促进孩子发展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

3.随迁子女入学的各项政策要落实好

针对农村留守学生,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制度,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壁垒,要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随迁子女入学的有关政策,按照“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的原则,扎实做好随迁子女在流入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相关工作。同时,应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保障机制,在经费安排和资金调拨上对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倾斜,严禁接收学校向随迁子女收取政策规定以外的任何费用;积极实施救困保障机制,使随迁子女不但能享受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和寄宿生生活补贴,还能与当地城镇居民子女同等享受各项“免补”政策,让 随迁子女能够安心上学。

如果公民的受教育机会保持平等,将有利于调节和缩小社会贫富的差距。换句话说,就算父辈贫穷,如果我们的社会能保障所有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那么二十年后,也就能保证穷人的孩子可以和别人一样具有平等竞争的机会。那么再经过自己的努力,他很可能摆脱父辈的贫穷命运。可是如果公民的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不但将促使社会的贫富差距成几何级增长,使富的越富,穷的越穷,而且,将可能使穷人越来越穷,世代受穷。因为他们将永远没有足够的钱来接受必须的教育,将永远没有机会公平的参与社会竞争,也就将永远无法摆脱贫穷。总之,新形势下的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心,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这一问题最终不会再困扰我们,农村中小学百分之百的入学率和百分之百的巩固率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参考资料:

1,《2004年中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蓝皮书》(张玉林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2,《中国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谈松华先生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7.推进教育公平研究 篇七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 社会公平问题日益为大众所关注, 而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 也逐渐成为国家和民生最为关注的话题, 特别是眼下全国上下都在积极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教育公平问题更成为了教育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然而, 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 已经广泛运用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为大众所熟悉和接受, 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资源配置和师资力量分配等方面都具有推进教育公平实现的巨大潜能。

作为教育技术工作人员, 我们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挖掘现代教育技术在推进教育公平实现中的价值, 从而更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 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一、教育不公平现状的三维度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时代的到来, 教育公平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一般而言, “教育公平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 人人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从而促使自然潜能得到最充分自由的发展, 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三个方面。”[1]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 东西部经济发展不是很均衡, 而且在教育方面, 东西部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 但是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毋庸置疑的。只有教育公平了, 社会才会公平, 国家才会安定, 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可能。近几年来党和国家也十分关心和重视教育公平问题, 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计划来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地区差异较大, 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均衡, 所以仍然存在一系列教育不公平现象。

1. 起点不公平

尽管国家政策保证了每个公民都具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 但是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发达地区与边远落后地区、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 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机会存在不均等, 尤其是在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 人们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根本得不到实现, 男女受教育机会更是不均等, 另外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机会和一些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也得不到保障, 各个地区高考录取分数线的不统一及一些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制度等的出现, 都导致教育起点存在严重的不公平。

2. 过程不公平

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教学资源配置、学校规模档次、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国家经费投入上等存在不均衡。很多发达地区拥有的先进教学设备多于落后地区, 学校的规模、物质条件及师资力量配备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 既没有城市学校同等的学校规模档次, 也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 二者之间差距甚远。

3. 结果不公平

由于不同地区间、城乡间教育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 受教育机会不均等、教育质量相差较大等, 注定了教育结果的不公平。随着贫富差距的日益拉大, 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明显, 教育结果的不公平现象日趋严重。

二、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公平的价值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教育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手段, 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 以实现教学优化。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 现代教育技术在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1. 推进教育起点公平

现代教育技术广泛运用各种信息技术, 如:卫星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络通讯技术等, 改善了教育起点不公平的现状。特别是教育部组织实施“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使学习者不再受性别、年龄的限制, 不因地区差异、阶层差异、城乡差异, 只要能连接到网络或接收到卫星电视教育节目, 就都可以享受同等的学习机会。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入学教育机会, 对流动人口子女和弱势群体的学习机会也予以了相同的保障, 缓解了教育起点不公平的问题。

2. 优化教育资源的共享与配置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各种信息技术, 将网络上大量资源汇总, 实现了资源共享, 可以使落后地区拥有与发达地区相同的教学资源, 使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同时拥有最新的教育信息, 缓解了落后地区在教育资源和教育信息方面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同时, 它倡导的开放灵活的学习方式可以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任何学习者, 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自如地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学习。

3. 优化师资力量的配置

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师资力量的公平分配, 缓解了落后地区不能引进优秀师资力量的压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 落后地区可以引进大量优秀教师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例;通过现代教育技术, 他们可以引进全国各地优秀的教师或专家教授以在线或离线的方式教授学生或给予学生指导。除此之外, 在受公平对待上, 现代教育技术也发挥着一定的优势。传统的学校课堂教学中, 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 大多数教师都没有机会与班上的每个学生进行交流, 要想对所有学习者做到一致的公平对待是不可能。而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 不同学校的教师通过不同的远程教育模式, 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 让每个学习者在计算机前听教师讲解, 在此过程中, 每个学习者可以同步或异步地向教师提出问题, 得到教师的个别化指导, 而且学习者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 实现了个别学习、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导致教学内容、方法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为实现教育过程公平提供了保障。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的策略和建议

现代教育技术固然在解决教育不公平的现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还有很多现实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与保证。但是现实社会中, 由于人们信息技术观念的不同, 加上我国地区差异的现状, 导致发达地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更大、利用更快, 而越是贫穷落后的地区, 信息技术观念越跟不上, 加上没有充裕的资金支持,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导致“教育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 “数字鸿沟”不断加深。另外, 现代教育技术对其使用者有了更高的要求, 拥有了相关基础设备而掌握相关技术和使用技巧的人却很少, 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公平实施中的实际问题成了关键。所以作为教育技术工作人员, 我们应针对现阶段教育不公平现状,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为教育公平的实现而服务。

1. 更新观念, 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落后地区的应用

作为教育技术工作人员, 我们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 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落后地区, 我们要从思想上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和信息技术观念。积极动员政府, 加大对贫穷落后地区的资金投入, 保障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 给予贫穷落后地区技术上和人力上的支持。我们大力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鼓励政府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习者提供各自所需的远程教育模式, 促使更多的学习者不受年龄、性别、地区等的限制,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习, 享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也可以通过在社区建立网络学习网吧及开放的数字图书馆等, 为更多的学习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机会。

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均衡教学资源的分配

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 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是教育公平发展的根本, 教育资源的优化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学习效果, 因此,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是我们最关键、最核心的工作。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网络教育资源的设计和开发, 促进资源共享, 为不同类型、不同需要的学习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学习资源, 并且, 我们还要将这些优秀的教育资源汇总, 建立一个网络教育资源库, 方便大家的使用, 再把这些有限的资源库推广到全国各地, 推广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推广到农村, 均衡由地区差异造成的教学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 从而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3.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做好培训工作, 均衡师资力量的分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对其使用者有了更高的要求。拥有了基础设施的支持, 如何培养掌握相关技术和使用技巧的人来均衡不同地区的师资力量成为关键, 所以我们在大力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同时还要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相关人员和教师进行培训,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培训计划。在实际的操作中, 我们可以请一些专家学者进行帮助与指导, 积极吸取成功地区的经验与教训。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培训时, 不光要注重培养他们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和使用, 还要向其灌输现代教育技术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和思想, 提高教师及相关人员的信息素养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育技术专业人才, 我们应当充分、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培训更多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人才和教师, 均衡师资力量, 促进教育向更好、更公平的方向发展。

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个别化学习、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

教育公平的真正内涵和本质意义是让每一个人接受最合适的教育, 使个体得到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3]个别化学习、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实现能很好地体现教育公平的真正意义。

随着互联网络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 使学习者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所以, 作为教育技术工作人员,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丰富教学资源和内容、优化教学设计, 让更多的学习者不受年龄、性别、地区等限制, 随时随地的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起点来进行学习, 同步或异步地与教师或其他学习伙伴进行交流讨论, 实现个别化学习、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 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结束语

总之, 教育公平问题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 针对目前教育不公平现状, 要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任务,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 在实现教育公平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作为教育技术工作人员, 我们应把握好这个机会,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合理、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康宇.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公平的理论探析[J].兰州学刊, 2006, (8) :182-184.

[2]王建文.试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现代化中的作用[J].科技论坛, 2007, (1) :12-13.

8.推进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抓农村教育 篇八

[关键词]教育公平 农村教育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首先就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作为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化的战略目标,没有教育作为支撑,根本不可想象。目前9亿以上的人口是农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而实现农村小康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教育,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重要影响。同时发展农村教育也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所说,“这几年教育公平是我们的重点工作,最重要的是抓農村教育,抓农村教育本身就是抓公平。”[1]

一、中国教育正加速迈向公平

教育公平,事关民生,事关国运之昌盛,事关民族之未来。我们呼吁教育公平,因为它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历史不会忘记:新千年伊始,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范围的教育普及变成现实——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随着西部地区攻坚战的完成,中国再次创造了“教育史上的伟大奇迹”——西部地区整体实现“两基”,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完成义务教育。

1.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胡总书记对过去5年的教育成就高度概况为两句话:“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将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从2006年3月起,国家率先在西部地区和中部部分试点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7年在全国农村推开,到2010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新增经费累计将达2182亿元,仅今年,各级财政就安排资金619亿元。同时在新实施的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2],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2. 部分地区“两基”攻坚目标如期实现,成就举世瞩目。在410个攻坚县中,368个实现了“两基”目标,其余42个达到了“普六”标准;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比2003年初的77%提高了21个百分点;各省初中毛入学率超过规划提出的90%;西部地区累计扫除文盲600多万人,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两基”攻坚实现了西部广大群众多年的夙愿,圆了西部几代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这些均可谓顺民心、得民意之举,使义务教育真正成为面向人人、面向大众的平民教育,这就从最大程度上和最大范围内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公平。

二、目前农村教育存在的缺陷

从宏观上看我国教育的发展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从微观上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农村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1.教育资金供给短缺。首先,近年来,政府为了减轻农民负担,进行了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税等,这无疑增加了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了,对农村教育资金的支出也相应地减少了。据统计,有的县连公务员的工资都很难按时发放,更别说对农村教育正常投入了,造成教育经费严重短缺。有的县即使有支付能力,但因教育“见效慢”,而县领导的在位时间有限,为了“政绩工程”,不去投资于教育,而选择“见效快”的项目。其次,在中央和省级政府给农村教育拨款过程中,资金可能被层层扣留,最后真正用于农村教育的资金将是很少的一部分。

2.“两基”的普及还只是初步的、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其中还存在“水分”。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显示在位期间的业绩或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任务,不惜在教育普及率的统计上“做手脚”,弄虚作假。即使以官方公布的“2005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初中的毛入学率分别提高到99%和95%”[3]来看,由于人口基数庞大,没有覆盖的1%和5%在数量上也是可观的,这部分人群当然绝大多数在农村。

3.优秀教师人数供给不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无论是工资待遇还是工作生活条件都存在明显差距,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的很少,在农村任教的一些优秀教师也急着“走出去”。乡镇教师向县城转移,县城教师向中心城市转移。即使留在农村的优秀教师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不优秀”。

三、农村教育存在缺陷的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教育政策中逐渐形成了以城市社会和居民为出发点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即优先满足甚至只反映和体现城市人的利益。例如,在教育机会均等方面,城乡差别严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绝大多数人口没有学前教育机会;在升学率和升学的可能性方面,农村学生远远比不上城市学生;在教育资源分配上,政府教育经费也主要投资于城市教育部门;在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的比较上,城市中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师资素质较高,各种教育设施也比较完备。而一些农村中小学,不仅师资素质较低,而且几乎谈不上什么教育设施。这在很大程度上人为造成了城乡学生受教育机会、特别是竞争起点的不平等。

四、推进农村教育的路径

1.坚持教育经费及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公共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不合理。因此,不仅新增教育经费应主要用于农村,存量也应做适当调整,尽可能向农村、向贫困地区倾斜。要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尽快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让每个农民子女都能上得起学。要继续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

2.建立健全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义务教育的重点在农村,而经费保障则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关键。教育部目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专门通知》,要求各地严格规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行为, 农村中小学校除按“一费制”标准收取教科书费(不含按规定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作业本费和寄宿生住宿费外,严禁再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学校按规定向学收取费用时,必须向每个学生开具合法收据:收费项目、标准及收支情况要及时公示。伙食费只能向自愿在校就餐的学生按成本收取, 学校办食堂, 禁以营利为目的,严禁通过举办各类提高班、补习班、特长班、竞赛班等方式变相收费。

3.吸引优秀教师,增加其人数供给

制定农村教师在工资待遇和福利方面的优惠政策,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合理收入,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以便留住农村优秀教师和吸引城市优秀教师来农村任教;建立农村教师进修制度,对农村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总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重视农村经济建设和倾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济.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7年10月1日第1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新华社2006年6月29日

上一篇:《吆喝》教学设计下一篇:食品安全监督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