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调查思考

2024-11-12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调查思考(精选8篇)

1.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调查思考 篇一

加强保密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人才是保密事业兴替的决定因素。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保密干部队伍是形势所迫也是现实所需。为全面了解县级保密干部队伍现状,推进保密工作深入开展,近日,我们对全县专兼职保密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走访调研。

一、基本现状

此次调研共调查40个乡镇和107个县直单位,调查在岗保密干部153人,其中专职保密干部4人。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身份级别情况。在被调查的人员中,男性66人,占43.1%,女性87人,占56.9%;公务员身份的75人,占49.0%,事业编制的66人,占43.1%,其他性质12人(主要为金融、电力等企业单位),占7.9%。专兼职保密干部队伍中,有正科级干部3人,副科级干部30人,占总数的21.6%。保密干部均由单位在岗在编人员担任,无临时借用人员。

二是政治面貌情况。在被调查对象中有共产党员126人,团员7人,党团员共占86.9%,除部分企业和政协机关以外,其他单位保密干部全部为党团员担任,政治素质较高。

三是年龄结构情况。在被调查的人员中,35岁以下的85人,占55.6%,35-50岁的58人,占37.9%,50岁以上的10人,占6.5%,年龄结构较为合理。

四是知识结构情况。在被调查的人员中,高中或中专学历的47人,占30.7%,专科学历的97人,占63.4%,本科学历的9人,占5.9%,其中有2/3以上是通过自考或函授获得专科或本科学历的,第一学历为本科者屈指可数。

二、存在的问题

1.人员流动不顺。专职保密干部流动不畅和兼职保密干部流动随意的问题并存。2005年以来,我县保密局调出1人(平调),调入2人,现在岗时间最长的达14年,在保密部门工作年限平均达6年,县级保密部门工作人员流动缓慢,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工作定位在“看门守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兼职保密干部的无序流动和随意流动。我县有乡镇和县直单位近150个,仅2005年年底就有30家单位对保密干部进行了调整,调整面达五分之一,有的保密干部刚熟悉工作进入角色又被调走从事其他工作,造成工作上的断层。近几年,我县每年保密干部队伍调整都在20人以上,有的单位甚至年年都是新面孔,给保密部门的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2.岗位责任不明。一人多岗的现象十分突出,没有做到专岗专责。各乡镇和县直单位保密干部全部为兼职人员,除了从事保密工作以外还兼有办公室值班、档案文件、后勤财务、政工人事等方面的工作,基层保密员至少兼职两项以上,多的达到四、五项,根本无暇顾及保密工作,保密工作无形之中成了“搭头”和“摆设”。如县政府办保密干部兰伟超,一人负责机要、保密、文件、档案、印信、办文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各项工作要面面俱到,确实分身无术。

3.业务能力不强。保密干部绝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或者中途改行,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有的对保密法规、规定一问三不知,使得单位保密工作漏洞百出,保密责任无法落实;有的缺乏必要的科技知识,连电脑、传真等日常办公设施都不会运用,更谈不上对这些现代办公用品进行保密技术检查和提高其防范能力。2005年以来,我县组织参加市级以上保密学习培训15人次,县内每年都举办了保密干部培训班,三年来培训对象达500余人次,但是由于兼职保密干部流动随意,每年调整的面很大,有的刚熟悉工作进入角色又被调整到其他岗位,整体业务能力还是没有得到较大提高。

4.激励手段不够。一是领导认识有偏差。不少单位领导对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无密可保、保密无用”的论调大行其道,致使保密人员和保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极大地制约了保密事业的发展。二是激励机制有问题。由于没有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尽管保密干部在工作中为保守国家秘密沤心沥血,任劳任怨,但在评价工作绩效时,绝大部分单位往往忽视保密工作,保密干部的劳动成果得不到承认和认可,保密干部辛辛苦苦干一年,不谈物质奖励就连精神鼓励也没有,其得到的回报与他们付出的劳动代价存在很大的落差。三是社会地位有影响。县级保密部门机构不健全、社会知名度不高,保密干部成了干部队伍中的弱势群体,保密工作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部分保密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思迁不思变、思调不思干。

三、对策及建议

当前保密干部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上级保密工作部门的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促进保密事业和谐健康发展。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人员和经费。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保密工作,解决保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县国家保密局作为县级保密工作管理机构应单独设置,编制不得少于3人,提高保密部门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县委保密委,应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认真履行职责,发挥具体领导保密工作的作用。各县直单位和各乡镇要建立健全保密组织,成立保密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保密干部,保密工作要做到有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选调一批懂技术、懂法律、善管理的人才充实到保密干部队伍,从而优化保密队伍结构。各级各部门要安排足够的保密工作专项经费,保证保密工作正常开展。

2.加强管理,大胆创新,完善制度和办法。针对兼职保密干部随意流动、难以管理的的问题,探索建立在新形势下兼职保密干部队伍管理的一系列新办法。一是建立保密干部备案审查制度。保密岗位人员异动,属单位内部人员调整的,必须征得保密部门同意;属组织调动的,征求保密部门的意见。二是建立保密岗位从业资格证制度。探索建立与会计、档案、卫生等专业技术行业相类似的从业资格证制度。新任保密员,必须经过学习培训并取得从业资格证以后方可上岗,否则按规定进行处理。三是建立保密干部双重管理制度。保密干部由所在单位和保密部门双重管理,对保密干部的年度考核,由所在单位和保密部门双重考核,对保密干部的提拔任用组织人事部门要征求保密部门的意见。

3.加强培训,学习强能,提高素质和能力。学习培训是提高保密人员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为此,要把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作为保密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来抓,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活动。一是创新培训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定期地组织保密干部到党校、外地参观学习,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类专业和理论培训班,不断拓宽视野,拓展知识面。结合工作实际,邀请省市县有关专家举办专题辅导讲座和业务研讨讲座,提高保密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二是拓宽学习领域。不但要学习保密传统业务知识,还要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协调处事、科技、经济、管理、现代化办公等与保密工作有关的知识,努力使保密人员成为“多面手”。三是扩大培训覆盖面。每年办好一次全县保密干部培训班,并开展专题课题座谈,力争全县涉密人员受训比例达到90%以上,切实做到张口能讲、提笔能写、动手能干、上机能查,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4.加强激励,营造环境,凝聚人心和士气。各地各单位要关心爱护保密干部,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待遇留人,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保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可参照机要、纪检、档案等部门和外省市的做法,设立保密干部岗位津贴,解决专兼职保密干部待遇低的问题。为了鼓励工作人员扎根保密行业,可建立一整套保密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制度,从事保密工作同样可以获得专业技术职称,享受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保密工作大会,对保密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工作实绩特别突出的优秀保密干部要破格提拔重用。

2.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调查思考 篇二

1 维护干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参与竞争、成就事业、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包括智力、情绪、性格等精神方面的健康。健康的心理是指个人在思想、感受与行为上都能适当地协调, 在工作和生活中既能与人相处、又能适应社会。具体表现为:有效发挥自己的潜能, 对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挑战以及所经受的挫折能作出恰当、正确的反应;心理调节能力强, 能积极、乐观投入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因此, 维护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1.1 维护干部心理健康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必须建立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执政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优良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的精神, 更要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了健康的心理, 才会有宽广的胸襟、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 才能具有应变、应急能力, 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顶得住各种压力;在面对突发事件和各种不测事件时, 做到清晰判断、从容应对、趋利避害, 承担起工作职责, 妥善处理好各项事务。

1.2 维护干部心理健康是反腐倡廉的需要

反腐倡廉与干部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搞好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建立3道防线, 即心理防线、制度防线和法律防线。而心理防线是反腐倡廉的第一道防线。只有干部保持健康的心理, 在非法利益面前有足够的心理警示, 才能增强抵制腐败的信心, 才能坚守住反腐倡廉的第一道防线, 并保持良好心态, 提高自身反腐倡廉免疫力;当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和利益发生矛盾时, 才能迅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在非法利益面前不动心、不动摇。

1.3 维护干部心理健康是促进干部自身发展的需要

没有健康的心理, 就难以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变化。心理健康者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工作能力, 具有对不断发展和变化形势的适应能力, 从而使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1]。因此, 心理健康者一般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 在学习和工作中更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更容易赢得社会对自身价值的认同, 从而获得极大的激励, 使自己具有更大的创造力, 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1.4 维护干部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心理健康的本质是和谐, 是内在的知、情、意、行的和谐和身心的和谐, 是外在的、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2]。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人促进身心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教育。广大干部队伍是社会的管理者和建设者,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特别是作为特殊群体的领导干部, 更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心理健康问题, 已成为能否促进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现实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 干部的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 既要重视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 又要关注其心理健康教育。这样, 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干部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部的执政能力, 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 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我国干部队伍心理素质从总体上看是良好的, 绝大多数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坚定执著、乐观自信、沉着稳重、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干部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很多突出问题, 概括起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自我膨胀, 特权感强

主要表现为:一是私欲强烈, 不能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 只盯着手中掌握的权力和能够获得的利益, 把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当作满足私欲的筹码;二是在群众面前摆谱耍大, 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对人民的情感, 工作态度粗暴蛮横, 独断专行,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固执己见, 自以为是, 知错不改。

2.2 工作倦怠, 情绪低落

主要表现为:一是感觉工作压力大, 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 时常有挫折感;二是精神紧张, 心情抑郁或忧虑, 不安稳、不踏实, 遇事心慌, 情绪低落, 态度消极;三是争先意识较差, 自足自满情绪较盛, 在工作上无激情, 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总是被动应付工作, 缺乏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3 心理失衡, 眼红心态

主要表现为:一是挫折感、失落感较强。长期存有怀才不遇心理, 自认为比别人强, 但当同事得到提拔重用而自己原地踏步时, 倍感失意。当与亲朋好友、战友、同学或其他群体比职务、比收入、比住房时, 感到自己差距较大, 加之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自卑感或失衡心理油然而生。二是耐不住清贫。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看到一些人富裕便心理失衡, 于是以权谋私, 做出违法、违纪的事情。三是投机心态。明知贪污受贿是违法犯罪行为, 却还要去做。这除了金钱的诱惑外, 主要是心存侥幸, 这将导致其信念蜕变而铤而走险, 沦为罪犯受到法律的惩处。

2.4 自我封闭, 人际关系紧张

主要表现为:一是自以为是, 故步自封。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矛盾看不惯、想不通, 不注意化解和释放不良情绪, 因此形成自我封闭的心理, 在工作中不能正常与领导和同事交流思想, 沟通感情[3]。二是过分小心谨慎。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心理压力得不到及时释放, 心理失衡, 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 怕得罪领导影响仕途;在同事面前不坦诚, 怕得罪同事影响关系, 以致人际关系紧张。三是疑神疑鬼, 不信任感强烈。由于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对周围的人缺乏信任感, 常怀疑别人的所作所为隐藏不良动机;处处设防, 因而总感到孤独和落寞, 导致心情郁闷。

3 加强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3.1 坚持抓好对干部的管理和教育

对干部的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关心爱护的原则, 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和严格监督, 高度重视干部心理健康问题, 并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特别当干部岗位调整、工作遇到困难、矛盾比较集中时, 应及时找干部谈心, 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 听取其意见和建议, 进行必要的心理预防和心理干预, 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要教育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 管得住小节、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不懈追求和高尚情操。

3.2 加强学习, 提高自我修养

一要善于学习。既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理论知识, 也要学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综合知识, 同时还要学习做人、处事、做官的道理, 从而以开放的心态投入工作中。二要勤于实践。在工作和生活中、在与人交往中, 提高心理素质, 丰富知识, 增强心理适应性。三要善于思考。要养成激动时克制、得意时谦逊、徘徊时执著的心理素质。

3.3 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认为, 人类的病态心理, 主要是人际关系失调带来的[2]。因此,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取得事业成功和保持健康心态的重要因素。在工作和生活中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于维护自我心理健康、促进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要选择适当的心理调节方式。在工作单位, 领导应主动关心下属, 了解其情绪变化;根据工作和同事的心理变化情况, 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根据社会的要求, 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 学会与周围的人合作, 形成团队精神, 以健康的心态生活和工作。

3.4 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第一,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正确的目标。如果每一位干部都能正确认识自己, 在工作和生活中对社会的积极面和消极面都能正确认识, 不仅有益于工作、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也有益于社会的发展。第二, 养成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当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要以乐观的心态去应对, 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对社会、对未来充满希望, 修身养性, 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第三, 进行充分的社会行为训练, 提高心理免疫力。培养遭遇挫折的承受能力, 培养非凡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第四, 善于疏导不良情绪。疏导不良情绪能够缓解心理压力, 获得心理平衡, 以免形成心理障碍, 引发心理疾病。第五, 学会宽容。在工作和生活中, 难免会遇到一些误会或受到一些委屈, 在这种情况下, 不能采取以非对非的办法, 而要学会宽容。宽容对事、待人不仅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 也有利于身心健康。第六, 加强体育锻练。身体与精神是互相依存的, 当身体或精神某一方面发生问题时, 另外一方面也会有所反应, 因此要加强体育锻炼。

3.5 把心理健康教育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

提高对加强干部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 使二者有机结合, 落到实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是相互联系的, 二者在对干部教育的目标、内容、过程中不仅是紧密相联的, 也是相融贯通的[4]。建立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良性互动的应对机制, 不仅可实现二者的同构共建, 而且能达到以心育德、以德养心的目标。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念, 学会和掌握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提高正确应对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 是维护心理健康的根本策略。总之,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需要社会和组织上的关心与帮助, 也离不开干部自身的重视和努力。广大干部要加强学习, 自觉锤炼意志品质, 不断提高在各种压力、困难和考验面前自我调适的能力, 时刻保持健康心理, 坚定信念, 立足本职, 扎实工作, 克服困难, 从而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张剑萍.论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构建[J].求实, 2007, (12) :35~37.

[2]李铮.心理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杜爱华.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研究[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 2007, (8) :42~45.

3.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调查思考 篇三

关键词:培训 管理者 能力

一、北京市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的基本情况

“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是指担负档案系统教育培训责任或项目的计划、实施、指导和控制责任的个人或群体。北京市“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主要包括:北京市档案局科教处负责人和项目执行者;北京市干部培训中心负责人和项目执行者;区县档案局负责教育培训工作的负责人和项目执行者。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行政管理者”,即主要承担教育培训机构或项目的领导、监督和指导责任的人员;另一类是“项目管理者”,主要承担项目需求评估、方案设计、计划执行和绩效评估工作任务的人员。“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担负加强档案干部队伍专业素质,培训全市2万6千余专兼职档案员的重任,提高这支队伍的能力非常必要。

截止到2010年底,北京市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共有38人。从学历结构看,研究生学历10人,大学本科学历27人,大学专科学历1人,本科以上学历占97%。从职称结构看,具有專业技术职称的25人,占总人数的74%,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6人,初级职称5人。从年龄结构看,35岁(含)以下5人,36岁至45岁16人,46岁(含)以上17人,分别占总数的13%、43%、45%。从事档案工作时间5年(含)以下的8人,6年至15年的9人,16年(含)以上的 21人,从事档案工作6年以上的占79%。从专业分布情况来看,经济专业9人,法律专业8人,行政管理专业7人,档案专业7人,计算机专业3人,其他专业2人。

二、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需要具备的能力

“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能力”指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具有的执行计划和完成任务的力量、知识与智慧。在深入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应该具备八种能力,才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即需要八种胜任力。为对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的能力特征作出本质的或直观的描述,需要建立胜任力模型,从“维度”、“梯度”和“频度”三个角度考量。

1.维度模型

首先需要具备了解和掌握国家政治路线的能力,熟悉和贯彻政府政策的能力;其次需要具备领导组织和执行项目的能力;第三,需要具备沟通信息与思想,协调关系与活动的能力;第四,需要具备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信息的能力,以及通过学习促进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组织绩效管理水平进步的能力;第五,在业务维度,需要具备培训需求评估能力,尽管有些任务由上级下达,但同样需要进行需求评估,即需要在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既定的情况下,对个体成员的知识基础、入学期望、学习动力和目标差距等内容进行评估,以便因材施教,较好地保证培训的效率与效果;第六,需要具备培训项目设计能力;第七,需要具备培训项目执行能力;第八,需要具备培训绩效评估能力。如图1所示,在八个维度的能力特征中,左边四种属于通用性、基础性能力,右边四种属于专项性、技术性的业务胜任能力。

图1 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胜任力维度模型

2.梯度模型

所谓“梯度”,是指反映教育培训管理者知识、技能和能力结构以及专业能力发展难度层级的概念。

在图2中,“政治政策把握能力”位于最基层。这意味着对于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而言,无论是承担领导责任的“行政管理者”,还是负责项目执行的“项目管理者”,都是最基础的能力特征,即在工作中必须站在正确的政治立场上,在思想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

图2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胜任力梯度模型

“领导执行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学习成长能力”是处于第二个梯度的能力。这三个维度的能力,共同特点是通用性、基础性和普适性,均属于管理技术层面的能力;虽然对教育培训项目的绩效没有直接贡献,但的确具有重要作用。这三个维度的能力,对于培训项目设计和执行质量提高,对于组织整体绩效水平的提升,以至整个管理者群体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第三个梯度的能力属于专业维度或业务范畴,包括“培训计划执行能力”、“培训需求评估能力”、“培训绩效评估能力”和“培训项目设计能力”。这四个维度的能力,属于完成业务项目需要具备的能力,对项目的实施具有直接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四个维度的能力,从“项目执行”、“需求评估”、“绩效评估”到“项目设计”,难度梯度依次增加。按照规划好的方案和程序执行培训项目,要比“真实的”培训需求评估容易。培训结束后的“事后”绩效评估,工作的结构性一般较差,难度要大于需求评估。难度梯度最高的是“项目设计”。“设计”需要“设想”和“计划”,而“设想”和“计划”往往需要建立在新理念、新思维、新模式和新技术的基础之上,需要具备高质量、高层次、跨学科的人力资本。

3.频度模型

“频度”是指教育培训管理者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对能力特征的使用频率或需求程度。换句话说,在教育培训工作中,能力特征使用的次数越多,频度越高。反之,频度越低。

如前所述,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可以分为“行政管理者”和“项目管理者”两类。如图3所示,这两类“管理者”都需要具备八个维度的能力。但是,对于“行政管理者”而言,工作中使用频度最高的能力依次是“政治政策把握能力”、“领导执行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对于“项目管理者”而言,使用频度最高的能力依次是“培训计划执行能力”、“培训需求评估能力”、“培训绩效评估能力”、“培训项目设计能力”……

图3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胜任力频度模型

“行政管理者”需要专业维度的能力,但首要的是把好政治政策关,做好领导和执行工作;“项目管理者”同样需要具备理解和掌握正确的“政治政策”方向的能力,需要具备领导和执行能力,但最主要的是做好实际的项目执行、评估和设计工作。

管理者的分工不同,岗位职责不同,能力的需要频度有差异。“行政管理者”为了对培训项目实行有效的监督、指导或管理,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尽管实际使用的频度低,但需要了解基本模式与运作机制。“项目管理者”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演变为“行政管理者”,即从项目执行者、管理者晋升为组织管理者、领导者。显然,学习和提升“行政管理者”必备的能力,是实现这种角色转换的重要条件。

“项目设计能力”是重要的、关键的能力维度。但是,在“使用频度”意义上,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最常用的还是“项目执行能力”——执行上级任务,按照领导的要求和既定的模式开展工作,真正需要自主创新“设计项目”的情况不是很多。

三、北京市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比较薄弱的能力

北京市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大多是从事档案工作时间较长,学历较高,档案专业知识较丰富的业务骨干,总体上讲,他们的能力与其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但对照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可以看出我市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的能力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教育培訓岗位需要的专项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首先,培训需求评估能力和培训项目设计能力不足。2010年,市级档案教育培训机构举办了3期岗位培训班,围绕世界城市建设、档案馆防灾工作、企业档案工作、工程档案工作等专题举办了继续教育培训班,基本能够紧跟档案工作前沿问题,满足档案工作人员的需求。区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中,14个区县档案局举办了岗位培训,只有两个区县档案局举办了继续教育培训,不能满足档案工作的发展需求。经过调查研究,培训需求评估能力和培训项目设计能力不足是主要原因。其次,培训绩效评估能力不足,许多教育培训管理者对评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实施培训绩效评估。还有,教育培训的目的,是开发人力资源,但是档案教育培训者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知识几乎是空白。

(二)教育培训岗位需要的通用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首先,政治政策把握能力不够。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在人才强国战略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政策不断变化,教育培训管理者只有在持续的关注与学习中不断领会精神实质,才能够胜任工作。第二,提升学习成长能力不够,特别是档案教育培训管理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够。

四、加强北京市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能力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对教育培训管理者的培训

树立“教育者应该首先受教育,开发者必须首先被开发”的理念。每年对全市档案系统的培训管理者进行一次业务培训,培训的重要内容是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培训理念,使培训管理者逐步由管理型向研究型、服务型转变。通过培训,使培训管理者全面了解培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开展培训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开拓落实大规模教育培训的工作视野,调动管理者工作积极性和管理水平。教育培训的最终任务是开发人力资源,向培训管理者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发展趋势、最新理论等。

(二)教育培训管理者要主动学习,成为熟悉档案工作和教育工作的行家里手

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要加强学习,深入了解档案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跟踪档案专业的前沿问题,熟悉每一位专兼职教师的授课内容和讲课风格,知晓档案专业每一部教材。要不断学习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在人才强国战略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成为既懂档案工作又懂教育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一名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最理想的知识结构是本科阶段学习档案类专业,硕士阶段学习教育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要努力学习,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最优化。

(三)通过挂职锻炼、岗位轮换,促进通用能力的发展

档案教育培训管理者的领导执行和沟通协调能力,可以通过挂职锻炼和岗位轮换等途径得到加强。比如北京档案干部培训中心人员可以到国家档案局档案干部培训中心进行岗位交换、交流学习;档案知识不足的中心管理者,可以到档案业务岗位挂职锻炼;行政机关负责干部教育培训联系或管理工作的人员,可以到培训中心挂职学习。通过挂职锻炼、岗位轮换,可以让担任这一岗位工作的管理者,体会另一岗位工作的内容、程序、技术和难度。变换岗位,转变角色,有利于密切关系,增进理解,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合作上的便利。

4.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调查思考 篇四

近年来,专武干部队伍建设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最近,我们对全市54个乡(镇)、企事业单位的56名专武干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表现在:

一、目前基层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年龄偏大。从调查中发现,在全市56名专武干部中,40岁以上的有25人,占总数的44.6%,其中50岁以上的有6人,40岁以下的只有25人,占总数的44.6%。

2、文化偏低。从56名专武干部文化结构上看,大专18人(其中14人属函授),中专10人(其中5人属函授),高中以下24人。透过这些数字不难看出,一是跃进文凭多,实际水平低;二是函授文凭多,正规院校毕业少(正规院。

第一,落实编制,提高职级待遇。一是落实编制、定人定位,严格按照中办发[1999]24号文件落实人员编制,把专武干部队伍配齐配强,根据乡镇人口的多少增配一名副部长或干事,以利于工作的开展。二是提高现有编制的职级待遇。由现在副乡镇级武装部职级待遇编制调升为正乡镇级,是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部门,政府的兵役机关,做到有职有权。三是专武部长必须进入同级党委。

第二,把好选配关,选准配强专武干部。要切实把政治思想好、文化程度高的人员选进专武干部队伍。一是按照专武干部队伍的人才选拔条件,从每年的军队转业干部中挑选。二是从每年的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毕业生中挑选。三是从党政机关公务员队伍中挑选。四是把专武部长的人才选拔引入竞争机制。五是公推公选。采取组织推荐、群众公选,与乡镇党政干部同步进行,连选连任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乡镇三次换届。六是检查考核。在检查考核中,把乡镇武装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之中,由县人武部和地方组织人事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对专职武装干部每年进行1—2次全面目标考核。广泛听取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民主测评,在考核中,突出德、才、绩,结论得出好、中、差,并存入个人档案,为提升使用提供依据。只有这样,专武干部队伍的人员素质才能自觉提高,做到变压力为动力,自觉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第三,抓好培训,努力提高专武干部素质。一是学习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知识。可由地方党校、职业教育中心等单位组织实施。二是学习军事知识。可由军分区和县人武部承担,军分区主要负责对乡(镇)及企事业单位武装部长的培训,县人武部主要负责对专武干部的培训。三是学习国防动员业务知识,使之掌握组织实施国防动员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四是通过系统学习《国防法》、《兵役法》、《民兵工作条例》等国防法规,不断提高专武干部依法开展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加强教育管理,充分调动专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是要加强对专武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激发他们做好专武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交任务、压担子,充分发挥专武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三是要定期对专武干部进行考核检查,奖优罚劣。四是要严格按政策规定办事,确保他们的职级、待遇落到实处,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在人武战线上建功立业。五是要会同地方党委及职能部门理顺专武干部管理体系,坚持统一培养,统一使用。六是要拓宽专武干部交流渠道,及时对达到任职最高年限的专武干部进行调整交流。

5.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调查思考 篇五

——唐海县八农场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建立一套科学评价、激励约束的绩效考评机制,是激发干部发挥最大工作潜能的有效途径。2004年以来,唐海县八农场党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过去基层管理中存在问题,从强化干部管理入手,建立起激励与约束并重、管理与活力互动、政绩与实效结合的目标管理体系,形成了分工互助、职责并重、绩效相符的干部考评新机制。运行以来,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基本做法

一是程序完备,考核工作规范化。2004年3月份,八农场党委结合本场实际,研究制定了《八农场机关管理人员岗位责任目标管理办法》和《八农场村队干部责任目标管理的暂行办法》。两个《办法》对各项考核目标的原则、方式、内容、工资及核定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实施过程中,为确保考核严格规范运行,不流于形式,农场专门成立了由农场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党办主任任副组长、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考评组,并成立了相应的办公机构,做到有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用制度规范干部。同时,每月对村队和机关的考核资料,如打分登记、上报信息、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出勤登记等装订成册,由党委办公室整理好备存,作为年底综合考核的重要部分,也为今后干部考评提供可靠依据,促进干部的档案更趋完善,管理更加严密。

二是细化量化,考核内容明晰化。为确保各项任务指标有的放矢,落到实处,八农场针对机关和村队两个不同的考核体系,分别制定了详细的机关和村队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场直机关工作根据岗位特点,将考核内容分为干部学习、机关卫生、干部出勤、工作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和突出工作业绩等方面,对一个月的工作责任目标以百分制形式细化到项、划分到人、量化到分;村队考核内容重点包括土地发包、承包费收缴、集体经济收入管理、农业生产组织情况、水电费收缴、财务收支管理、清欠挖潜、养老保险金收缴、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和突出业绩等22项责任目标,以百分制的形式进行分解细化,制定出具体的评分标准和分值,并明确了负责督导考评的责任部门。从而把涉及全场的党政工群各项工作层层分解到各场部机关和基层村队,囊括到考核工作之中。

三是公正公平,考核方法民主化。在考核工作中,对管理干部工作实绩认定的民主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考核对象自认分值。坚持先由被考核人对完成工作自认分值,然后由考评组做出考核意见,此项在百分制考核中分值占70%;二是征求主管领导的意见。依据主管领导对分管科室交办事项完成情况满意程度,领导核定分值占30%;三是考核结果公开透明。考核结束后,被考核人听取考评组和主管领导的评价意见,根据评价意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工作。四是征询群众意见。对一些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如信访工作、民政工作、计划生育工作等,还要看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并占相当的比例分值。这种多层面、多角度的考核评价机制,使考核工作保证了较高的民主性和公信度。

四是周考月评,考核工作经常化。为使干部考核工作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八农场对场部机关工作的考核实行周考核、月总结。对干部学习、机关卫生、干部出勤、岗位责任目标完成情况,每周考核一次,总结分析本周工作,并对下周工作作出安排,到月末由考评组将考核情况综合到一起,核算干部的考核工资。对村队工作的考核实行月考核。每月月末,由考评组对全场各村队的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同时由于每周场直机关各科室对基层村队也提出工作要求,下达相关任务,因此也形成了对基层村队周调度的工作模式。通过经常性、短期化的干部考核,加强了对村队工作日常化、全方位的管理,能够及时纠正工作的不合理部分,加强了督促指导,保证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五是绩酬挂钩,考核奖惩工资化。为使考核结果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八农场对村队管理干部实行全部考核工资制,确定村队正职900元、常务副职850元、一般副职800元、一般干部750元的定额工资基数,每月由考评组对村队干部进行实绩考核,视责任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打分,确定干部的工作业绩和工资发放比例。除考核工资外,并视村队干部的工作业绩,实行特别奖励工资,对农业结构调整有特色、集体经济有创收等实绩特别突出的干部进行奖励。场部机关管理人员工资主要由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目标工资、责任工资、特别奖励工资等构成。基础工资和岗位工资根据各自职位特点,分正股、副股、一般干部三个档次,设为定量,固定不变;把目标工资设为变量,考核分值为100分,每月由考评组和主管领导进行打分,视考核结果确定工资发放比例;学习工资、卫生工资、加班工资根据每月发生次数计算;出勤工资根据干部每天的到岗情况,制定奖罚措施,每月达到全勤则全额发放工资,出勤达不到要求视情况扣罚工资;特别奖励工资规定,干部在本职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在半年和年终上级评比中排位达前三名的进行奖励,排位低于前六名或受到批评的扣罚工资。通过责任目标的实施,工作干得好多拿工资,干得差就少拿工资,工资报酬与考核实绩紧密结合。同时,不管是机关还是村队,在考核中,每个单项工作均考核全体工作人员的实绩,例如,村队的计划生育工作减去1分,那么,班子全体的工资均减掉相应的数额。也就是干部考评考核的不单是一个人,而是科室或村队班子的整体,从而逐步培养团队精神,督促机关科室或基层村队一班人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同舟共济。

二、初步成效

绩效考评工作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干部工资管理模式,遏止了行政管理上的“大锅饭”和等、靠、要的惰性行为,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干部的工作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一是干部求知进取意识明显增强。把干部理论学习、参加业务培训等项内容同个人岗位工资直接挂钩,有效地激发了干部学习理论、钻研技术业务的自觉性,由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原来的逼着学、看着学转变为自觉学、自愿学,而且在学习的深度、广度上不断拓展,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基层干部的理论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有的干部说:一搞绩效考核,干工作仍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不行了。不努力提高能力,不下真功夫不行了。半年多来,全场学习风气日益浓厚,工作闲暇之余,打扑克、下象棋的没了,看报纸、查资料的多了,钻研农业科技知识的多了,全场每名干部的学习笔记都记满了几大本,农场共收到撰写的体会文章和意见建议500多篇,其中有价值的建议80多条,全场上下学理论、学技术、学管理蔚然成风。

二是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基层村队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既有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的硬指标,又有文化发展、环境卫生等方面软任务,基层村队干部普遍存在着“硬骨头难啃不敢啃,软骨头好啃没人啃”的现象。上边喊什么就干什么,什么催得紧就抓什么,推推动动,打打停停,厚此薄彼,顾此失彼。绩效考评中农场的各项工作在目标体系中均占有一定的分值,并明确具体的扣分减分标准,哪一项不抓也不行,哪一项不抓好也不行。对每项工作必须统筹兼顾,齐抓共管,全面开花。各村队一把手也逐步改变了“一手硬一手软”的思维定式,都在研究思索影响本单位“最短的那块木板”在哪里,并积极寻求改进整体工作的对策。八农场尚庄子和新河头生产队,过去虽然其它单项工作比较超前,但因计划生育工作搞得不好,而没能评上先进党支部。自绩效考核实施后,这两个村都把各项工作一齐抓,全面推进、协调发展,在前段的工作考核中,两个村的整体工作在全场都名列前茅。

三是干部的发展意识、忧患意识明显增强。绩效考评的实施,充分调动了机关和村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消除了一些干部作风拖沓、责任心不强等现象。干部由原来的“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由原来的“看摊子、守门户”、“无功不是过”转变为“不干事不行、干不好事也不行”;从当“和尚官”、“太平官”的想法转变为“人讲称职、事争一流”的实际行动,工作的危机感紧迫感明显增强,争先创优意识显著提高。在今年的经济工作中,八农场各基层单位一改过去等命令、听招呼的做法,主动出击,及早行动,超前谋划,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八场九队推广棉花与冬枣套种300亩;李沙坨村发展订单土豆150亩;新河头村实施西瓜与玉米套种356亩,首开全县先河,全场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突破。八场七队在清欠挖潜工作中,将近两年来欠缴的提留款40余万元,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部清收上来。全场上下呈现出干群携手“聚精会神干事业、只争朝夕谋发展”的喜人局面。

四是干部的团结意识明显增强。由于绩效考评考核的是班子整体,每个干部承担的责任目标又是班子集体中的一部分,整个考核宏观上有集中,微观上能分开,使其既有个体压力,又有整体合力。如果一个人的目标任务完成不好,就会影响班子集体,促进了干部的团结协作精神,增强了干部的全局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形成“班子带着个人干、个人围着班子转”的良好局面。班子中的干部团结一心,和舟共济,围绕考核目标出实招,用实劲,干实事,才能创实绩,得高分。自绩效考核实行以来,勾心斗角、人心涣散的班子明显减少了,特别在今年夏季的旱田作物防汛工作中,基层村队的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面前得到突出体现,显示了绩效考核机制的强大力量。

五是为选好用好干部提供了客观依据。通过对干部的实绩进行考评,区分优良劣差,变“相马”为“赛马”,使真正有本领,能干事的人才脱颖而出,克服了凭关系、凭印象选任干部的弊端。自今年绩效考核执行以来,先后对6名干部调整了工作岗位,对5名干部实行了离职待岗,对5名实绩比较突出的干部进行了提拔重用。使被考核者认识到,只有干实事、出实绩,才能得重用、受奖励,使干实事的会更努力,中间状态的会奋力争先,处在后面的能见贤思齐,对干部起到了激励和促进作用,进一步拓宽了选人视野。

三、几点启示

从八农场近一个时期的实践看,新的基层干部管理办法,符合当前基层干部管理要求,有利于加强基层管理,促进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时代特征;有利于团结带领农工群众增收致富,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这一套行之有效地制度实施后,群众拥护,干部响应,领导满意,值得推广。总结八农场基层干部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管理过程,我们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制度制定上要突出“细”。一套制度是否行之有效,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关键是看其能否从工作实际出发,抓住问题的根源,制定出较为详细合理的分解目标、任务和措施。如果只注重于形式,做表面文章,制定的各项规章粗枝大叶,缺乏对全局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就不会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八农场的村队干部管理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从村队管理的实际出发,围绕村队整体工作,将涉及村队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归类细化,把费用收缴支出、宣传思想、组织建设、工青妇武、综合治理等22项常规工作确定为考核内容,并进一步明确每项工作所对应的责任目标、考核标准、考核分数和责任部门。这22项内容及目标、标准,可以说是细之又细,涵盖了村队管理的方方面面,把村队管理的各项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找准了强化村队管理的切入点,贴近农工生活,符合村队实际,为村队干部管理和发展村队经济和各项事业提供了有力抓手。实践证明,制定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必须从工作实际出发,统观全局,量化、细化每一项工作,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为开展工作选准一个最佳切入点,使各项工作有的放矢,收到实效。

二是制度贯彻上要突出“严”。一套好的制度制定出台后,能不能得到严格贯彻执行至关重要。过去我们各场镇、县直机关都制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有些之所以收效不大。归咎其原因,一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制度束之高阁,形同虚设;二是“雷声大、雨点小”,执行中打折扣;三是碍于情面、通融变通,打而不疼,落而不实。八农场在村队干部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严格把握一个“严”字。针对各项考核内容,改变以往领导说了算的考评方法,抽调农场各相关科室同志组成考核小组,并将被考核村队干部的工资与考核结果直接挂钩,根据百分考核结果确定工资核发比例,严格考核,落实奖惩,有效调动激发了村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相互竞争、互相赶超的生动局面,促进了村队各项工作的提高。实践证明,一项好的制度制定出台后,要使其真正发挥指导调节作用,必须严格标准,百分之百落实各项规定,不变通、不通融,决不能因个人感情搞下不为例或是打“人情分”、“印象分”,而造成制度落实的变形走样;必须严格落实奖惩,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彻底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构建起凭业绩论英雄、以发展论成败的导向机制。

三是制度效力上要突出“恒”。制度出台后,能不能发挥出调节人们行为规范的“法规”作用,贵在持之以恒,切忌朝令夕改。半年多来,八农场在村队干部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坚持每月逐项对所规定内容考核,做到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变、奖惩不变、力度不减,维护了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激发了村队干部遵守制度照章办事的积极性、长期性,由“他律”逐步转变为“自律”,由开始“不习惯”变为逐渐“很习惯”,进而转化为自觉行动,推动了各项工作的上档升级。实践证明,一项制度制定出台后,凡是认准了的,必须一竿子插到底,雷打不动,一以贯之,决不能虎头蛇尾甚至有头无尾。要让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在农场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中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机制作用。

6.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调查思考 篇六

思想政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重视和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一项根本任务。如何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是我们在新时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成效 几年来,我们高度重视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在强化理论武装、促进思想解放、健全制度机制、提高执政能力、加强作风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立党为公的权力观得到进一步确立。通过加强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得到进一步坚定,思想政治水平和个人道德修养得到了有效提高,进一步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二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得到进一步增强。全市各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更加注重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更加注重潜心创业、真抓实干,努力推进“十大突破”,倾力打造“牛城五市”,在加快建设和谐富庶新安达,努力开创安达更大更好更快发展的新局面上取得较大成就。2008年,14个乡镇财政收入全部突破1000万元大关,其中先源乡和太平庄镇均突破2000万元。我市位居绥化市实绩突出市县第2位。三是增进团结的大局观得到进一步改善。不断加强乡科级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建立和完善了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范了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为,提高了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水平,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四是选优汰劣的用人观得到进一步强化。坚持按制度选人、按标准选人、按程序选人,树立了 “谁能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就使用谁,谁能真心实意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就重用谁,谁能迎难而上打开工作局面就提拔谁”的用人导向,在实践中大力选用发展型、开拓型、管理型、实干型和专业型干部。五是正确的群众观得到进一步树立。相继开展了“四实”、“五百”和万名干部下基层等活动,拉近了党同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关系。

二、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在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感到,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当前在个别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当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还比较普遍。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学习问题仍然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学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的倾向,对科学发展观的正确理解还不够到位。二是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表现还比较明显。一些领导干部思想僵化,墨守陈规,畏难发愁,无所作为,小成则满,在大发展、快发展、超常规发展上无思路、无举措、无进展。三是作风不实,只喊不抓或抓而不靠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领导干部忙于接待应酬多,深入基层抓落实少,对基层和群众困难了解不多,效能观念不强,工作标准不高,效能较低。四是宗旨不牢,关心群众疾苦不够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些领导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不热心,不主动,对待群众不热情,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五是班子凝聚力不强,民主集中制发挥不好的问题还有所抬头。有的班子一把手表率作用不强,班子成员之间不协调,甚至是暗中掣肘,造成感情上不合谐,气氛上不团结,精神上不振奋,工作上不协作,使班子失去了凝聚力、向心力,整体功能弱化。六是纪律松弛,为政不廉的问题还时有发生。个别领导干部组织纪律和廉政意识不强,自我约束不严,以权谋私、腐败堕 落的问题仍时有发生,损害了领导干部的形象。

产生上述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从主观方面分析:一方面,忽视学习,理论素养不高,认识问题能力偏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导致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出现偏差,贯彻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放松思想改造,党性观念不强,自我约束不严,导致了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等方面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从客观方面分析:第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西方一些腐朽的生活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导致一些领导干部背离了共产主义道德规范,放弃了党性原则,忘记了人民利益,有的甚至滑入腐化堕落的深渊。第二,制度不够配套,执行不够到位,影响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刚性约束力。第三,个别领导干部对思想政治建设重视不够,抓的不够自觉,不够经常,不够扎实。

三、今后一个时期加强乡科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措施初探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乡科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要以提高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为目标,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借助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有利契机,着力解决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具体讲,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树立良好学风,强化科学发展观,努力打造善于学习、素质过硬的班子。一是要树立学习意识,认真落实理论学习制度。健全自学、述学、督学、考学、评学制度,把学习情况作为乡科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学习成效作为衡量乡科级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依据。二是要活化学习方法,力求学懂弄通。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要充分发挥市乡两级党校和市行政院校的主渠道作用,继续开展大 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增强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要通过实践锻炼、外埠考察学习、到发达地区和基层一线挂职锻炼等形式,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领导水平。三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要着眼于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进行理论思考和理性升华,摒弃学用脱节、照抄照搬、断章取义的不良风气,学会用科学的理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树立大局意识,强化整体合力,努力打造团结奋进、合力攻坚的班子。一是要强化组织观念,严肃政治纪律。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自觉顾全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坚决防止各自为政、我行我素现象发生,确保政令畅通。二是要完善班子议事规则,提升领导决策水平。要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凡属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和干部的任免使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科学决策机制。三是要严格党内制度,增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建立并严格执行党员干部定期谈心交流制度、督查指导民主生活会制度和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不断增强乡科级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四是要增强班子团结,不断增进和谐统一。不断增强班子成员团结协作意识,使班子成员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事业上同干,共同营造心齐、气顺、劲足的局面,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3、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强化求真务实,努力打造“科学发展型”的班子。一是要强化发展意识,坚持用推进“两个一切”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乡科级领导班子活力。要深入开展 “科学发展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理清发展思路,选准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坚持“一切为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切为了群众得到更多更大实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要突出发展能力,坚持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标准配齐配强乡科级领导班子。坚持选人用人的标准、程序和制度,把政 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配到乡科级领导班子中。努力形成能上能下、优胜劣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三是要注重发展质效,坚持用科学完善的实绩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乡科级领导班子。用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体系考核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实绩考核结果作为使用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7.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调查思考 篇七

关键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思考

0 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 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 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什么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向往、追求和奋斗的根本目标, 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 更是一个人进行各种行为的支撑和动力。对一个人来说, 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 就会失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就如何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作粗浅探讨。

1 当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

时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 牢记党的宗旨, 带头加强党性修养, 在平时工作中兢兢业业, 忘我工作, 在本职工作中沤心历血, 取得了卓著的业绩, 赢得了群众的爱戴和认可。但是部分党员没有与时俱进的意识, 学习不够积极, 党性意识不够强, 工作不够主动, 生活上不够检点等消极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1) 是思想上缺乏坚定性。对实现目标心存疑虑, 对企业的改革、发展大局漠不关心, 经不起新形势的考验, 少数党员把享受、攀位、拉关系、捞实惠当作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尤其是三十到四十岁左右的党员干部, 理想和信念较淡薄, 有的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追逐个人利益、追逐金钱的经济, 加之理想和现实的反差, 使他们感到迷惘, 于是认为理想再崇高, 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崇高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与己无关。

(2) 是学习主动性不强, 学习氛围不够浓厚。部分党员中时下存在着“不想学”“学不进”“没东西可学”等可怕想法, 严重影响着其学习的主动性, 再加上周围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学习内容形式单一, 载体呆板等, 造成了部分党员干部学习偏少, 理论素养缺乏, 专业知识没有更新。

(3) 是行动上缺乏表率性。也有一些党员, 虽有共产党员之名, 理想信念却滑坡, 把自已当作一名普通群众, 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 个别党员甚至计较个人得失, 见利益就抢, 遇事能躲则躲, 工作能放则放, 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的要求背道而驰。

(4) 是工作上缺乏主动性。极少数党员认为企业是国有的, 没有主人翁意识, 重活累活不愿干。

(5) 是生活上缺乏自觉性和约束性, 引发精神颓废, 面貌不佳。有些党员在工作上表现不错, 而在八小时以外就不拘小节, 吃吃喝喝, 甚至迷于玩牌、打麻将等赌博恶习, 往往玩到半夜, 影响第二天上班, 谈不上事业心及工作责任感;也有的党员干部恋上了近年来流行的“网上游戏““偷菜”“QQ聊天”等, 还经常利用上班的宝贵时间耗在这无意义的网络空间, 更说不上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等, 丢掉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 损害了党员的良好形象。

2 当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党员干部的思想形态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 理想信念也面临较大的挑战, 出现了一些新的表现形式。

(1) 部分党员干部价值取向普遍比较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 “一切向钱看”的信仰危机和社会腐败现象, 促使某些党员干部想法越来越现实, 讲得最多的、最关心的是工资、奖金、福利、待遇, 而讲理想、讲奉献却越来越远。例如, 物价上涨过快, 买不起房子, 分配不公, 贫富差距的拉大, 腐败现象蔓延以及各种违法犯罪频频发生等一系列社会现象和真实写照, 显现出根理想信念教育的紧迫性。

(2) 思想活跃。过去, 一直把那些老实听话的党员干部视为好同志, 提级、评先总是从这些人中考虑。现在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党员干部的思想更加活跃, 他们认为, 老实听话是无能的表现, 对领导讲的话也不能盲目信从, 要加以思索和分析, 正确的就执行, 不正确的就要提出意见和建议, 并认为这才是对领导、对集体负责的态度。

(3) 心理浮躁。有的党员干部急功近利思想强烈, 心理浮躁, 他们对所追求的一切都赋予很高的期望值, 认为读了十多年的书, 现在应该是实现自己期望值的时候了, 希望自己的劳动工资, 能达到原来自己设定的收入目标, 否则就怨天尤人、消极应付工作。

3 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雷锋同志曾说过: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而莲花, 出淤泥而不染, 浊清廉而不妖, 受到人们的赞扬和歌颂, 在当今也被引用为廉洁自律的象征, 它时刻提醒着我们, 无论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都要做到“干干净净做事, 清清白白做人!”正有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式的优秀党员, 他们勤奋工作, 无私无畏, 赢得了群众的真心爱戴。

从那几方面入手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学习、培养成高尚情操, 树立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荣辱观和苦乐观, 加强廉洁自律等, 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

(1) 要树立学习的观念。文化素养和技术本领是新时期赋予我们党员的一项重要职责。岗位需要技能, 干事需要本领。

加强学习, 提升自己的修养。理论学习是比较枯躁无味的, 首先要培养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只要真心想学, 就一定有时间, 就一定能知不足, 从学习中领悟, 就能有收获。同时还要注重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 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法律知识淡薄是现在很多年青党员干部的通病。一些人的腐化堕落与其原则性的丧失、无视党纪国法是分不开的, 很多人在触犯了法律之后才后悔莫及“我不知道这也违法”。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 成为坚持和执行法律法规的模范。要提高自己的品味, 要摆脱低级趣味, 不要整天沉醉在网络、电视上, 因为那会消磨人的意志, 甚至让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应当静下心来, 从浮躁中解脱出来, 虚心地、认认真真地学习, 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 只有不断的学习, 才能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才能从心里筑就廉洁从业的道德防线。

(2) 要培养健康向上的品德。一个人有了突出的能力, 还一定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能力再强, 不用于正道, 对于党、对于人民来说意味着一种灾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通过加强修养, 致力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 以此来体现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一名党员思想纯洁跟其家庭教育、人生经历、周围环境等有极大影响, 但最根本是个人理想信念所左右。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在少年时期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为今后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为之奋斗一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员工业余时间有自己能想去、能去的活动场所, 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消除职工群众的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和压力感等不良情绪, 营造一个员工愉快工作的环境和氛围, 让职工群众不仅物质生活上感到富足, 而且在精神上感到愉快。

(3) 要端正对待名利的态度。确实, 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中。笔者认为,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 共产党员如果能在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 立足本职争先进,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为企业和谐、稳步、持续发展, 做出共产党员应有的贡献, 同样也能让党性闪光。党员只有树立了崇高的政治荣誉感和强烈的责任感, 才会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强大精神动力, 才会有强大的奉献精神, 才会有党员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和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度。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是共产党员处理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 也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能不能过好名利关, 是检验一个领导干部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志。我们每个同志无论职位多高, 成绩多大, 都是党组织中的普通一员, 不能游离于组织之外, 更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

(4) 要强化廉洁从业意识。部分党员年轻, 物资基础较薄弱, 也有某些干部法律法规意识较淡薄, 对待金钱和物质诱惑免疫力较低。近几年新颁布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 明确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廉洁从业行为规范, 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侵害公共利益、职务消费和作风建设等五大方面, 向领导人员明确提出了“禁令”。党员干部要把住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底线, 严肃生活态度。切实抓好作风建设, 改进工作作风, 提高工作效率, 党风廉政建设, 领导干部自律是关键, 通过一系列的自律行为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矩“工作圈”, 避免腐败乘虚而入, 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 不要为自己个人利益而随意提供便利条件, 使反腐倡廉成为一种自然、成为一种必然, 使廉洁从业成为一种共识、一种共为。

4 结语

8.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调查思考 篇八

关键词:团干部培训模式;实教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144-02

团干部既是我党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共青团工作中的骨干力量。如何把这支队伍打造成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队伍是摆在每一位共青团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解好这道题,笔者认为先从转变团干部培训模式入手。

团干部教育培训是提升团干部个人综合素质,使之能够尽早适应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历来备受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加强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作为共青团培训教育的工作者,只有不断摸索新的培训内容与方式,才能在培训中不断提升团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才能不断增强团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满足团干部求新、求实、求质、求速的需求,为共青团事业的顺利开展提供思想政治保障和智力支持。为此,我们要想在现有教育培训模式上有所创新,就要努力实现几个转变。

一、由传统型向科学型转变

以往的培训方式,在传播和推广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其言传身教的培训方式,使得团干部往往学习不到真正想要掌握的东西。科学型的培训方式是一种有利于团干部自然发展的培训方式,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和永久性。团干部一方面,正处渴求知识的成长阶段,另一方面,团干部在获得提升自身技能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学习更加先进的知识,以促使其先行一步成长起来,便于其对广大团员青年的引导和教育,以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各种矛盾凸显相互交织的关键阶段,这使得青年们的眼界更宽、思维更加活跃、思想情况也变得更加复杂,同时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途径也更加广泛。面对这种复杂形势,传统型的培训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团干部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因此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必须向科学型转变。

培训内容模块化。团干部们在注重掌握团学的同时,还应将政治经济学、社会管理学、领导科学等学科的知识融入到培训工作领域,以完善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内容体系。经过调查,目前我国很多团校在这方面都有不同的课程模块:政治理论与时事政策;共青团理论与实务;素质与技能培养;人文社科专题;热点焦点课程;参与互动训练课程等等。这些模块的设置,不仅丰富了原有的教育培训课程,同时也为团干部提升自身能力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受教育平台。因此,模块化课程一经推出,就受到团干部们的广泛欢迎。

培训手段人性化。以往的培训,教师采取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很少考虑学员的心理接受程度,很多时候造成供需相斥的结果。为此,将以“学员为中心”的模式引入到培训中,采用更加符合团干部生理心理特点的方法进行教育培训,取得了良好地培训效果。这种新的教育培训手段,通过人性化的方式对学员进行教学培训,使学员在体验到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的同时,完善了崭新的人生理念。

传播渠道多元化。在团干部教育培训中,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已经是很普遍的方式,其多样的教育手段和培训效果,使授课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立体,很多团校在培训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授课,更加便于学员理解、记忆和吸收。而利用网络平台则能无限拓展培训时间和空间,目前很多团校利用各自的共青团网站以及各类局域网,积极构建网络学习平台,这种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团干部教育培训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随着微信、微博、QQ群等新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也为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

二、由灌输型向交流型转变

灌输型的培训方法,是利用“教”与“学”的关系,由授课教师向受训学员单向传输培训信息的方法。而交流型培训方法则是授课教师和受训学员之间地位平等、信息双向流动的方法。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团干部主体意识更加鲜明,思维方式早已转变。过去的一味灌输的方式很容易引起学员的逆反心理,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也会受到削弱。因此,作为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我们要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灌输的原理,尊重团干部的主体地位,使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确实做到“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其接受教育的主动性。

学员间的交流沟通。学员之间因为来自不同的单位,彼此不同的职务、经历、年龄等特征易于相互交流沟通。据调研,全国很多团校在举办团干部教育培训班时,都十分注重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并为此专门设立论坛交流、小组研讨、自由交流等项目,这种方式通常充分利用学员间的资源进行教育与自我教育,以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三、由简单说教向多种方式转变

团干部队伍既是相对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群体,同时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群体,随着网络社会化的进一步普及,其获取各类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广泛。随着吸收知识能力的日渐增强,团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和方法更加多样化的趋势迫在眉睫。因此,作为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我们要全方位地对团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强感染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增强培训工作的趣味性,用来吸引团干部的注意力。

教学手段多样化。不同的授课手段,能表达出不同的授课内容。据调查了解目前各团校在授课中采取了多种方式:案例式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等。这些不同的授课方式,既满足了不同类型团干部的不同需求,同时提高了授课的质量。

进行实地考察。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广大团员青年想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迫切心理逐步显现。原有的通过书本、视频等手段了解的情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团干部的需求。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因此,适当的带领团干部进行社会考察,了解世情国情民情,吸收先进经验,感受时代精神,学习革命传统,是共青团工作者需要借鉴和引用的。它不但开拓了学员求知的视野,同时能收到校园之内无法收到的效果。

四、由粗放型向精品化转变

随着团干部队伍日益年轻化、精英化,其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的形象形成当代团干部队伍的时代特点。粗放型的教育培训工作,重理论轻实际,培训内容与工作实际脱节,严重影响团干部受训质量,令其觉得“望梅止渴”达不到效果。而精品化的教育培训则坚持按需施教、因人制宜,着眼于团干部的全面发展,用以提升其各项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团干部们不同的个性需求。

课程设置更灵活。在团干部培训内容设置方面,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发展规划第一时间进课堂、始终坚持共青团工作的中心任务第一时间进课堂、始终坚持基层工作新鲜经验第一时间进课堂、始终坚持青少年工作理论研究最新成果第一时间进课堂,以最快的速度满足团干部求新的需求。据了解,目前全国部分团校培训课程设置采取“菜单”模式,即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团干部,制订不同的教育培训大纲,以供团干部自主选则。这种方法不但拓展了培训宽度,同时大大增强了团干部参与培训的针对性。

授课质量精品化。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学员吸收是否完全,是否收到预期培训效果,这些都决定于授课教师备课前期的准备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授课的内容与方式并日益完善,才能使学员在参训中易于接受、利于操作。只有做到培训课程精品化,才能更为有效地为广大团员青年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

提升能力重实践。由于团干部是同级职称里相对年轻的群体,所以他们缺乏相对的经验和能力。作为共青团教育培训工作者,为团干部尽快弥补能力不足的缺欠,提升其工作能力,是我们实施教育培训的主要目的。因为年轻,他们有很强的可塑性,学习能力非常强,因此通过角色模拟的模式来达到这个目的,则是最简便快捷的方法。

五、由显性教育向隐性教育转变

显性教育是一种群体组织培训的教育方式,如讲座、报告会等。隐性教育则是一种坚持潜移默化的原则,进行学员体验式的教育方法。隐性教育通过采用多种教育的综合形式,为显性教育的发挥起到良好的补充教育作用。在社会化程度不断加强的新时期开展团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因为团干部的独立性、自主性意识日益增强,我们不能把思想强行灌输到其脑中。应该通过团干部在参训的过程中,自我感知与消化来达到传播教育的目的,这样才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作用。

塑造教师自身魅力。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进行教育,是隐性教育方式之一,这样可以令团干部在教育培训中心悦诚服。因此,作为共青团教育培训工作者,我们应该是团干部的榜样和偶像。我们的肢体语言甚至与学员交流的眼神、语气,都应对学员施以良性的积极的影响。因此,广大的共青团教育培训工作者应该塑造良好的内在形象与外在形象,内外兼修、德才兼备,使学员感受到我们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以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形成教育“气场”。作为共青团教育培训工作者,我们应该及时帮助团干部们解决遇到的各类工作问题,热情周到地为他们提供服务,这样就能对团干部自然产生同化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教育“气场”。将教育工作渗透于教育培训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充分调动团干部们的各种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使其自觉地接受教育。团干部们在参训期间,虽然短时间内脱离了原有的行政单位,组成一个临时团体,但难免存在各类问题,影响受训质量。为此,利用这种方式方法行之有效、便于操作,使学员愉悦地接受约束,以尽快形成团结、守纪、高效的学习团队。

拓展“联通”领域。对团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虽然时间很短,但这不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沟通平台,以方便日后帮助团干部解决日常出现的各类实际问题。在培训期间教师和学员之间建立起的真挚友谊,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电子邮件、QQ群等新媒体技术,在培训班结束后,与他们长期保持联系,时刻把握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上一篇:爸爸的呼噜声作文下一篇:售后回购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