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的实验收获与心得

2024-06-11

课题组的实验收获与心得(精选15篇)

1.课题组的实验收获与心得 篇一

“大量读写 双轨运行”教学实验心得体会

“大量读写 双轨运行“教学实验是针对传统的“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单轨”教学的种种弊端提出来的,它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限时、大量、低耗、高效”为原则,以大量听、说、读、写为前提,构建“双轨”教学的运行机制,从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建立起了一般学校的一般教师在一般条件下对一般学生可实行的有效的教学规范和“双轨”教学体系,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

我班于2007年9月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实验,现在,原定的实验周期已到,现就本次课题实验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总体构思

把语文教学时间一分为二:以不多于4/5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强化“双基”,抓根固本,完成教材规定的基本教学任务,此为第一条轨。用不少于1/5的时间设自由读写课,学生自选教材进行自由读写,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的智力背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此为第二条轨。第一条轨以本为本,实行“我教你学”,从教到学再到做;第二条轨自由读写,实行“你学我教”,从做到学再到教。两轨同时运转,有机结合,形成缺陷相克,优势相生,依次推进,循环往复,形成“双轨”并行的运行机制。

二、加强了以下五方面的训练:

一是听记训练,每日2—5分钟; 二是说话训练,每日2—5分钟; 三是听、说、写训练,让学生讲故事、听故事,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听懂了什么,之后再引导学生把听懂的东西写下来,想怎样写就怎样写,目的是开发学生形象思维,启迪创新意识;

四是看、说、写训练,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事物和生活,观察图片等,将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然后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五是音像阅读训练,让学生每两周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然后写下来,能写多少就写多少。

三、主要做法是:

1、是每天利用晨会时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只要是学生看到的都可以说。可以是好人好事,班级的不良行为,国家大事,奇闻异事等。

2、坚持每天写日记并择优全班交流。

3、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包括画画、小实验、小制作等,学生先做再说,再写下来;

4、是读、说、写,让学生自己阅读,把自己的收获、体会再写下来。

四、不足之处

1、由于班级人数多,学生的日记没有逐一的点评,少部分同学的只能靠同学自评自批。

2、班级同学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实验的进展步履维艰。

3、学校图书室藏书有限,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难以保证。

4、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试验中很多困惑还在不断摸索中。通过两年的试验,我班同学的语文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大部分同学能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作文中也有了真情实感。以上是我在本次课题实验的点滴心得,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2.课题组的实验收获与心得 篇二

关键词:小课题,素质,研究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教育界近年来所极力倡导的, 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笔者学校的学生在以小课题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得到了锻炼, 展现了很多精彩。下面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所收获的心得体会。

一、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

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我们老师经常感叹学生没有问题意识, 其实是我们给了学生太多的死知识, 我们老师掌控了一切, 学生就失去了探究的欲望。如何获得优质的硫酸铜单晶体的课题研究, 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无所不知的权威, 大家一起摸索, 在这样的情景下, 学生的思路打开了, 产生了发现问题的兴趣, 主动地提出问题。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就在于启迪学生运用自己的心智能力去发现和探索问题, 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二、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现在的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仍然习惯于接受式的教学, 这样对他们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如何才能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呢?下面一段学生的话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

刚开始实验时, 我们通常在热水中不断加硫酸铜晶体, 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实验一次次失败。在对硫酸铜溶解度的讨论中, 我们达成共识, 必须要找到化学纯硫酸铜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多组实验我们发现, 要培养出优质的硫酸铜晶种, 溶液浓度并非越高越好。在摸索中我们找到温度为60℃的100毫升的热蒸馏水中放入50克的硫酸铜, 恰好溶解, 且处于介稳区, 有利于优质晶体的析出。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亲历问题探究的实践过程, 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体验, 加深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感悟。笔者觉得在此过程中, 无论从形式到内容, 学生们做的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工作, 他们获得了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三、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

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要求, 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题的“研究性”使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积极体验, 如做学问的艰辛和所要具备的精益求精, 如获得进展或一些成果时油然而生的成就感等等。这种体验会逐步形成为一种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这就是创新的基础, 创新的精神。下面摘录了《寻找植物体内的淀粉》课题组的一段总结:

在一次野外寻找植物的过程中, 有同学发现木槿叶片上有大量的蚜虫, 蚜虫喜欢甜食, 木槿叶片在光合作用下会不会产生大量的淀粉呢?带回木槿叶片, 我们把叶子用酒精褪色, 用水冲洗后把碘-碘化钾溶液滴到木槿叶上, 半分钟后, 木槿叶变成了蓝紫色。令人兴奋的是, 我们又找出一种菊科植物白酒草, 实验发现白酒草叶片的显色速度极快, 一滴上碘-碘化钾溶液, 马上变成了蓝紫色。结合文献和实验, 我们知道了碘液能使淀粉变蓝, 也能使之变成紫色。

四、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了

本学期有几个学生跟笔者说, 想研究一下食堂的噪声问题, 从课题研究角度来看, 这个问题太好解决了, 只要拿个声噪计测一下数据就可以了, 算不上一个好课题。但仔细一想, 学生能够看到食堂存在噪声污染, 愿意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证据, 说明学生具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这种研究态度难能可贵。

开展课题研究了, 三个人拿着声噪计一边测量, 一边记录数据, 她们成了食堂里的焦点人物, 同学们都投以羡慕的眼神。最后研究结果表明, 食堂的噪声超标15%到20%, 主要原因是校园的广播音乐太响了, 乐音成了噪音。当她们把研究报告交到校长室时, 笔者觉得她们的研究课题是有意义的, 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学会了关心身边的科学, 她们积极参与了学校的事务, 为学校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像科学家一样的贡献。

五、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融洽了

小课题研究帮助师生建立起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课题研究过程中, 师生关系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我“教”你“学”的模式。教师的职责更多的是指导与参与, 与学生只是一种合作学习的关系。如果说在《寻找植物体内的淀粉》和《硫酸铜晶体的种养》课题中教师以指导为主, 那在《低碳生活从再生纸做起》课题中教师完全成了观众, 能够做的就是不断地给同学们以鼓励。课题组在摸索中找到了再生纸的制作方法:

(1) 将废纸撕成大小不同的碎纸屑, 将碎纸屑放入塑料盆内, 加水浸泡, 泡一天两夜

(2) 用铁丝折弯成长方形框, 用针将废尼龙丝袜缝牢, 做成捞纸浆的“纸帘”。

(3) 把碎纸浸泡软后, 然后再将碎纸放入果汁机内, 加入少许水充分搅拌。

(4) 将搅拌好的糊状纸浆倒入方盒子内, 将少许淀粉和水加入纸浆中搅匀。

(5) 双手握住抄纸网两边, 再斜放入水中, 左右摇晃, 当纸浆均匀铺满抄纸网内时, 再取出水面, 用毛巾轻吸掉水分。

(6) 将摆放好的抄纸网反倒入实验方盒内放在太阳光下晾晒, 直到纸浆水分被蒸发。

(7) 慢慢将制作好的再生纸张边缘的粗糙部分剪掉, 用剪刀将再生纸边缘粗糙部分剪掉后, 一张完整的再生纸就诞生了。

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自己研究解决了许多问题, 不断改进工艺, 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这些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 不是教师刻意营造了, 在这样的小组内, 在这样的任务下, 师生之间很自然地形成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学生可以当自己的老师, 教师不过是从各个方面帮助学生运用“发现学习”的方法—包括鼓励学生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

总之, 在小课题研究中, 学生自主探究, 在实践中体验, 在实践中学习, 在实践中获得信息时代所需要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实践中体味到了课题研究的艰辛, 酸甜苦辣, 这是他们一笔无形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吕会清.小课题研究的认识与实践[J].吉林教育.2009 (Z2)

3.国培的心得与收获 篇三

姜 萍

通过国培计划地理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新课标的理解,对新世纪培养人才的要求,要改变以前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兴趣,教学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我认为在完成教育教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密切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地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融入地理。下面我详细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方面,谈谈我学习后的心得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方面第一,用地理知识本身去吸引学生,寻找兴趣点,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选择、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地理教材中各国和各民族的风俗人情感兴趣。我在教学中,就选择这样一些兴趣点,用地理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兴趣,努力提高教学效果。第二,从学生较熟悉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入手,引进要讲述的教材,以培养兴趣。例如,地球知识在小学自然、地理课中或多或少地讲过一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述昼夜交替、昼夜长短、五带的形成等重要的地理现象就比较容易,如果再教学生用小地球仪来演示这些现象,则会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第三,从问题入手,善于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从而培养了兴趣。因为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开始于问题。这些奥妙往往是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本质,教学中抓住本质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就能激发兴趣。我在讲大陆漂移学说时,我先让学生叙述所知道的魏格纳的故事,然后问学生:“如果你是当时的科学家,会向魏格纳提出哪些问题来反驳他的大陆漂移学说?”然后再让学生想“魏格纳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出证据来证明自己学说的正确”?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洋溢着对探求地理知识的浓厚兴趣。第四,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针对学校的实际,我开展了自制小地球仪、绘制上学路线图、设计旅行活动方案等多种课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要学习地理知识,要搜集地理知识,要用地理知识。这样,经常接触地理知识,学生才有可能对地理课逐渐产生兴趣,如果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培养情感,调动学习积极性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们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是积极学习的动力因素,因为要在学习上取得成功,一种投身于其中的热烈的情感是不可缺少的。

4.课题组的实验收获与心得 篇四

11月27日,全国敏特英语课题研讨会在广州华泰宾馆召开。我和杨校长荣幸地参加了此次的全国敏特英语课题研讨会。与来自各地教育系统的与会代表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课题研讨和经验交流。

在开幕式上,中央电化教育馆王晓芜副馆长、广东省电化教育馆邵子铀馆长分别作了重要发言。敏特英语总课题组专家蒋鸣和教授、孟雁君特级教师就课题研究成果作了总结汇报。

敏特英语课题在英语教学中,为学校与老师提供了先进的信息化英语教学方式,突破解决了英语词汇记忆难的问题,在短时间内,迅速使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与会代表就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敏特英语网络平台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把各自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模式、措施、应用效果,以及推广应用经验作了精简的汇报交流。

除经验交流外,大会还对运用敏特英语课题,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学校和优秀教师进行了表彰。我校被评为先进学校,我荣幸地被评为优秀教师。

在紧锣密鼓的研讨交流中,我们都认真地倾听各校的经验报告,收获不少,让我了解到各间学校开展敏特英语网络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对我将来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很好的帮助。

1.珠海市香洲区前山小学的做法:正确使用敏特,记住三要三不要,做同步练习,运用后台管理,每天检视记录,及时跟踪总结分析;及时与孩子、家长沟通;鼓励学生把疑问、收获和想法告诉老师;制定评价机制;发喜报,校长为每周之星、进步星发奖。

2.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小的做法:学习10分钟,2分钟同步练习,3分钟综合测试,学会节省时间、运用好时间;在学校校园网上设U和I栏目,实验班学生进行网络交流;开展网络单词竞赛,攀登目标;调动家长参与学习管理,如《给家长的一封信》。

3.深圳南山试验学校的做法:借助敏特记忆促进听说读写,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具体课堂教学模式:课前热身,多媒体教学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明确任务,自主学习5-10分钟;单词协作学习(2人-4人互相学习);协作性阅读:巩固单词学习,感受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和学习的乐趣;挑战性阅读: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趣味性阅读:小组阅读;自由写作:创作小短文(小组开展、以游戏为载体)。

4.孟雁君特级教师就课题研究成果在总结汇报中指出:如何把敏特纳入教学?——要恰当运用现代化手段,要注意不要忽略英语教学的其它能力。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采用竞争机制,营造宽松氛围娱乐性质,以活动促学习。

以上学校的经验和孟老师的总结发言让我茅塞顿开,在痛感自己工作不周之余也迸发强烈的思想火花。在今后的工作我将好好借鉴同行们的经验,转变自己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如:与课题组老师探讨如何把敏特英语纳入课堂教学?如何借助敏特英语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调动家长参与管理;每天记录跟踪学生的学习,及时提取数据分析,跟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制定竞争机制,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天河部落学校博客增设敏特英语交流栏目,交流学习和解答困惑。

5.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收获与心得 篇五

联合关小学

臧志平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已被当今教育界广泛关注。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意义重大。在实践教学中我有一下收获与心得。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是培养问题意识教学程序的准备阶段。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架起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抽象数学与具体问题的桥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求知欲望,促进全体学生的参与。通过自己提出的问题,动手操作、实践,感知、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出积极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自制动画教学课件、童话故事、精彩的谈话引入、激疑设疑等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巧妙运用,教和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是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教学程序的探究阶段。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在一种和谐的教学情境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大多数是从模仿开始的,提问也不例外。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言传身教”,结合学生生活和教学内容,有意识地为学生做示范,启发学生体会教师是如何提问的,并把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看,为今后学生能正确地、独立地质疑奠定基础。其次,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逐步教给学生在学习中寻找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学会提问到善于提问,使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知道“问什么”、“怎么问”,对于不同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积极鼓励和正确评价。开始学生提的问题有时不得要领,有时只言片语,有时浅显幼稚。这时教师在关键处要扶一把,送一程。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上台阶的策略,使学生一步一步的上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当学生所学知识较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先进行讨论,再提出问题,也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逐步保证提问的质量。具体做法:

①从课题切入,培养提问能力,课题一般都是学生学习的中心,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的重点。学生抓住课题提问的过程,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也是训练思维能力的过程。虽然有些问题本节课无法解决,但这些问题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明白。学生积极质疑课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问的勇气和能力,养成爱提问、善提问的良好习惯,而且学生提的一个个问题还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有利于激活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培养了他们提问的能力。

②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新教材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适当改变例题的呈现形式,选择学生身边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对于本课重点,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出解题方法;对于用已有知识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口头解答,对于本节课不能解决的,让学生课下研究,使学生感到“问题”就存在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会产生,而解决问题又是必须的,拉进了数学问题与学生情感的距离。课堂上呈现情绪高昂,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完全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在活动中,学生亲自参与了收集信息,观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作为解决问题的主体投入到学习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

③深入读本,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进行质疑,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引导学生透过简洁文字表述,诱发新邃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白教材中处处都闪烁着问题的火花,从而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精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和探究兴趣。

④同中求异,提出数学问题,教学中,教师更新观念,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又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对解法或算法进行反思和质疑,促使学生优化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⑤挑战教材,提出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不满足课本中的方法,而根据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的现象,这正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也是训练数学思维的大好时机。因此,教师对学生课堂上的质疑应当加以鼓励、引导,促使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构想,找到新方法。

⑥发挥教材优势,提出数学问题,教材中有许多例题或练习题都有“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或“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的提示,图文并茂练习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场景,在场景中又蕴含着一个个的数学信息,教师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鼓励孩子们尽可能的在信息中发现数学问题。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解决已经提出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自己或小组合作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说说选择了哪些信息,为什么选择这些信息,再次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内化信息,加深理解,从而提高收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利用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作业中出现错误,往往爱用粗心、马虎这类词语搪塞过去。其实,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改正错误,形成正确认识的过程。每个孩子的错误是不同的,出错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面对错题,引导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及时改正,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并在自我反思中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这道题还能用其他方法解决吗?等等,使学生发现自身问题所在,避免重犯同样的错误,牢固掌握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首先需要学生具有数学的眼光,理解问题中的潜在数学特征,能识别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与其他学科中蕴涵的数学关系,并把它们提炼出来,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然后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加以解决。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但是,关键在于观察身边的物和事,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敏捷性。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后,联系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养成质疑提问的习惯。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有限,知识积累少,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与所学知识产生认知冲突,这也是学生提出问题的一个良机,要适时引导。

(3)拓展应用,引进札记

这一环节是培养问题延伸阶段,是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把课堂时空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带着更多问题,走出校园,走入社会。

6.课题组的实验收获与心得 篇六

【本刊讯】《基于Pad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课题阶段总结与研讨会于2013年7月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召开。课题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博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以及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国家资源中心及北京市9个区 (县) 的教委、信息中心、课题实验校的领导、教师共计8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对自2012年底课题启动以来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 听取了与会领导、专家及课题学校对课题开展的建议, 并对下一阶段研究工作重点及研究计划进行了交流。

研讨会认为, 智能终端教育教学应用在北京的开展已走过了接触阶段, 在渗透到主课堂、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显现出积极的变化, 个别学校已经进展到常态化教学应用的程度。课题下个阶段的研究重点关注两个基本问题, 即如何理性、科学地推进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的“常态化”应用, 如何有效评价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融入教育教学后的效果。为此, 课题推进模式上将有所改变, 一方面仍然推动个体学校在融合平板电脑教育教学实践方面的应用实践工作, 在课程规划、学科教学整体推动等方面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将以区域整体联动促进平板类智能终端有效教学应用。依据北京地区实际情况, 课题拟以北京市朝阳区为整体推动试点区域。

下学期, 总课题组将积极推动课题研究工作深入开展, 一方面更有效地实施“以学科教学信息化专家”引领的培训模式, 将课题现阶段积累的成果以培训方式有效辐射到更多的学校、教师群体;另一方面, 在区域、学校层面上, 以教学效果的有效性评估为导向, 在有条件的学校、学科开展实验研究。

7.大学收获与心得 篇七

时间就像是指尖沙,顺着指尖的缝隙悄然的流逝,我们能感觉到手指间流失的重量,还有,流逝过后,留在皮肤纹理里的尘埃。可是,当我们想握紧它的时候,它反而流逝得更快了,最后,洒落一地。想说,时间过得真快,我的大学,四年的时光,就这样快结束了。

今年是我进入大学的第四年。两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下,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一定的进步。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学习方面

政治上要求进步,积极向组织靠拢。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增强自身的党性原则,按照新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虚心向身边的党员学习。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政治观、科学的世界观和健康的人生观,是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刚入学我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请求党组织对我进行考核、教育并接纳。我深知,一个人要想成才,不仅要有崇高的个人追求,而且还要爱党爱国;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

所以,我始终把党组织作为自己的思想依靠,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坚定、执着地向党组织靠拢。

二、工作方面

在工作中,我始终以广大同学的共同利益为最基本的出发点,这一点正是符合了“三个代表”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处处从同学们的需要出发,为同学们

服好务。两年来,自己也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学请教工作上的问题,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知识。敢于吃苦、善于钻研。

自从大一入校以来,我便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希望能够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有人说:“一个人不在工作中去体现自身的价值,那这个人的生命就不会有太多的色彩,他也将失去人本身的社会属性与意义。”因此,我继承了以往的塌实肯干,决定果断,勇于创新的作风。

三、知识学习方面

学习刻苦,态度认真,只是在学习方法和能力上有些欠缺,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改进。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新世纪在悄悄降临之际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要求,经济日新月异,科技翻天覆地,所以更多、更快、更广的吸收新知识即成了放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我通过两年的大学学习,对于专业方向、节奏、程度、难易度等等,也有所了解,投入了不少时间再学习上,每次考试也发挥的可以。在大学的后两年中,对学习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会加倍努力学习,把更好的成绩带进大四。所以,如果说这是对我的压力,到不如说是对我的考验,我一定会全力以赴。

作为一名大学生,只有全面发展,才更有说服力,才能够进一步体现出优秀大学生的先进性。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也是塑造科院大学生良好形象的要点。

为此,我一直以学业为重,时刻给自己施压,也始终能够做到坚持不懈、不骄不躁,以优秀大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衡量自己的尺度,为成为创业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断

努力。

对待学习,我一直认为贵在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从主观上把“我要学”转变成“我想学”。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汗水的付出,我在深刻的感受到学习艰辛的同时,也体会到学习的喜悦。

四、生活方面

我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在这里,我孕育、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同时也凝练、提升着自身的价值。大学校园为我提供了自身发展更为广阔的空间,学生工作为我搭建了一个顺风飞扬的平台,这其中我锻炼着自己,也更服务着他人,肩上更多了一份奉献与责任。就像我的志愿者工作一样,无私奉献!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我始终以一名优秀大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在各方面争当先锋。

在寝室,我与室友关系相处十分融洽,在学习和生活上相互帮助,犹如兄弟一般,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寝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文明寝室”荣誉称号。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黑龙江科技学院这片美丽而又蕴涵着激情的土地上,我年轻的生命在她的怀抱中发生着看似微不足道的变化,而这种微不足道的变化对于我的人生来说又何尝不是一次巨大的飞跃呢?正所谓“苦途而明志,无欲而定性。逝者逝兮,搏者远兮。”

时光总要流逝,足迹还需延伸。大学生活即将走完,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珍惜每一次学习与工作的机会,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锐意进取、厚积薄发,以一种更高的标

准来自醒、自强、自励!

总之,过去的两年,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的两年,是积极探索、逐步成熟的两年。

大学生活就这样悄悄地过完了。在我们忙着写论文的时候,在我们忙着找工作的时候,在我们忙着设计自己未来的时候,偶尔也有一丝的留恋与不舍。大学生活,有开心,也有悲伤,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笑,也有泪水,有忧伤,也有快乐。太多太多的事情与情感的积累,值得我们一辈子去珍藏。一路走过来,我们收获了很多,得到了很多的财富,已经不再是刚入大学时那个懵懵懂懂的大学生。但一条路走下去,总会有尽头,我们也即将到达大学生活的尽头,在走到尽头的时候,也许我们应该停下脚步,回头看看……,然后满载着我们所收获的财富,自信满满的跨过终点奔向下一条路的起点。我相信,在以后的路上,我们会走得更好,更远……

8.公益活动的心得体会与收获 篇八

公益活动的心得体会与收获1

学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得到了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小组为单位的社区志愿服务,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在敬老院中,我们小组的同学毫不嫌脏。耐心、仔细地帮助老人们洗脚、剪指甲。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我们的幸福和自私。我们在那里尽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谈心,竭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我们还帮助敬老院的职工一起打扫敬老院。虽然我们满头大汗,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

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峰。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次的集体公益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而现在,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讲钱,干活不讲报酬认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劳动”也变相要钱。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意识地组织了我们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对于抵制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腐蚀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公益劳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学校这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懂得了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公益劳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组织的劳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公益活动的心得体会与收获2

11月18日_阳光进长山下乡献爱心大型公益活动启幕,我早早的就来到了长山店门口,今天我的主要任务是协助长山分会场的秩序,恰好也是长山镇大集,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就犹如我们今天的活动一般,也是意义重大。

在场所有的店员和工作人员都在紧锣密鼓的忙碌着,舞台搭建、彩虹门、条幅的准备与布置,不一会长山镇妇女队长领带了一群为今日活动义务演出的表演团队的大姐,大姐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穿戴整齐统一,仿佛也在想尽办法为我们今天的募捐活动锋线上自己的一份力量与爱心帮助我们可以筹得更多善款来帮助长山镇需要帮助的特困家庭。

活动开始了,主持人一上场就引来了众多百姓的围观,大家好奇的围聚过来,当发现我们是在做爱心公益活动后,纷纷慷慨解囊上台捐献出了他们的一份爱心,陆陆续续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捐出了他们的爱心,真的是让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原来爱心真的是可以传递,可以感染到更多拥有一颗大爱之心的爱心人群。

走访开始了,虽然我是一个农村土生土长的孩子,可是看到同样生活在农村,贫富差距如此之大的家庭现状之后,让我顿感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值得珍惜,不幸的家庭是该有多么的不幸。破败的房屋,纸糊的房顶,重病缠身的家人,为了生计和医疗费用而发愁的家人,我细细打量了一下他们的居住环境,厨房的灶台上有的只有大萝卜和大白菜梆子,见不到一丁点荤腥。家中的家具全是早二十年能见到的老旧的木头材质的柜子、箱子,上面已经布满了灰尘。简陋的居住环境,更显的这家人的生活困苦。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家人的生活已经够艰难的了,可是偏偏又身患重病,连最后一点可以自力更生的能力都丧失了。看到这里,我已经看不下去了。我离开了屋子走到了院子里,呼吸了一下外面的新鲜空气,心里的压抑才得以释放。

贫困的家庭有很多户,我们本次活动只走访了19户,但是我相信在东港各大乡镇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我希望能够通过我们本次活动的传播效应,可以让更多社会上的人能够关注到这一块,将目光多关注关注需要帮助的这部分群体,可能我们少抽一盒烟,少叫一次外卖就能帮助一个家庭解决两三天的生活费。真心可以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的队伍中来,群众联手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众,一起脱贫致富,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公益活动的心得体会与收获3

当今社会,不知道孝敬老人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忘记了他们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他们拉扯,在自己有能力挣钱吃饭后,就将年老的父母给抛弃!任由他们艰苦度日。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来到这里,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锻炼,老人需要社会的关心,社会也应该给予这些老人一定的关注。敬老爱老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们当代大学生有必要和老人们多交流沟通,明白老人的苦处、难处,这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老人,他们是社会的弱者,可曾经他们也是社会的创造者,祖国之栋梁!

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将自己活力释放的同时,我们感到一种充实。这些活动很好的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在我们镇上也赢得的一致好评。一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关心他人,敬老爱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他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一个弱群体,我们应该不懈努力的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以报答他们曾经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将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继续更好的传承下来!

老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了一辈子,现在尽管子女都不在身边,但是依然保持了一份坚强、乐观的心态,在生活中老有所为。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作为后辈的我们,应该力所能及的去帮助他们,关心他们的晚年生活,或许这些老人的处境还算好。让我们携起手来,献出自己的应有力量吧。奉献我们的爱心,培养关爱生命、服务他人的美好情操,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和力量。

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组织的劳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公益活动的心得体会与收获4

自从接受真维斯公司捐助,加入真维斯希望工程爱心社以来,通过参加历次公益活动,使我明白了回报与奉献的真正涵义,也收获了人世间对真情最美的馈赠。因为付出,所以快乐。因为参与,所以幸福。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真维斯公司“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公益宗旨,都源于真维斯公司的无私与真情。

_年9月14日,是我们青岛大学新生入学报到的开始,忙碌的校园因新生的大量涌入而略显拥挤,操着各种口音的家长与新生因对校园的不熟悉而面有难色。此时,我们真维斯希望工程爱心社组织包括我在内的部分成员在图书馆前方设立服务点,为全校的迎新工作顺利开展一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当我们在耐心细致地解答家长学生们的询问之后,在一次次帮助新生完成报到、领取到军训用品之后,我们收获的是一种奉献的快乐,一种帮助别人之后由衷的欣喜。因为,我们也曾是新生,也曾在陌生而偌大的校园面前手足无措,也曾渴望一双热情援助之手向我们伸出。在经历一上午的迎新服务工作之后,下午有课的我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此时,目睹口干舌燥犹然热情不减的同伴有条不紊地服务工作着,我不禁心潮澎湃,因为我从他们眼中读出一种奉献的精神。而我,则被我们本身参与的活动所教育,所感动。生命,因为有了爱与奉献才如此多彩,生活,因为有了真情与帮助才如此美丽。

而11月份一个周六的儿童福利院之行则给我了另外一种体验。当我们携带着自己准备的小礼物踏进福利院大门的瞬间,说实话,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如何和这群不幸而天真的儿童完成交流。因为,我怕自己的鲁莽与不慎在无意间会对这些孤儿造成伤害。但很快发现我错了,因为在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面前,我丝毫嗅不到一丝不幸的气息。很快,我与那群孩子们打成一片,玩得开心而不乏意义。我们将自己的一些心得教给孩子们,鼓励他们坚强乐观地对待人生、社会、成长,好好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同他们开心地玩耍嬉戏,在天真的笑脸面前忘掉了所有烦恼忧愁。当我们离开之时,面对孩子们恋恋不舍的目光,我开始明白这次活动的价值与意义。只有让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都真切地感受到关爱,让爱的阳光洒满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这个世界才会充溢着美好,我们每个人才会收获到真正的幸福。爱与奉献,不图回报的奉献,才能换回如同金子般珍贵的真情,才会换来这世界最美好的未来。

当然,我们组织本学期组织的活动还有很多,但限于种种原因我仅参加了这两次的活动,尽管活动的时间短暂,但我的收获却颇多,回味却绵长。每次活动对我来说都有着不同的体验。我们付出的是汗水与真情,而我们的获得,却远远比我们的付出要多得多。因为,活动的意义与学会的东西无价,因为我们懂得的道理无价。这些活动必将构成我最美好的回忆,其中的精神财富,足够让我享用一生,也受益一生。

公益活动的心得体会与收获5

11月28日我们开展了我们的公益劳动,我们劳动的内容是打扫图书馆及附近的校道。虽然这看似一个很普通很简单的劳动,却使我从中产生以下心得。

首先,此次活动增强了我的服务意识。劳动中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的重要性。这不是从口上说说就行,还要从实际劳动中体现出来。作为党课培训的对象,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虽然我们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劳动,这也是为同学服务的表现。我们每一位同志都十分认真地对待着。我们在认真学习增强党性修养的同时还要时刻谨记用实际行动来树立党的形象,保持党的先进性。

其次,我们要起到带头作用。要有“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要有“领头、严己、开拓、实干”的工作精神,虽然此次劳动只有我们在进行着,但是我相信,在我们的带领下会有很多同学向我们学习的。此次虽然是一次平凡的劳动,但在我们每一位同志的心中却是一件不平凡的事情,我们的每一位同志都是党的形象的体现和代表,我们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地要求自己。党的形象是好是坏,人民心中有一杆秤:形象好,就会得到人民广泛的认可和支持;形象不好,人民就会感到不满和失望。所以,形象问题不是个小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虽然我还没有成为一名党员,但是我的思想和行动告诉我:我要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树立好良好的形象,努力做到让自己满意,让同学满意。

最后,我认为此项活动不仅仅给我带来感触,我相信,我的每一位同志也能从中有所收获。我们牢记党课上学习的:1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在思想和行动下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积极起到带头作用,要肯干、爱干,并且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上就是我从此次劳动中得到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9.课题组的实验收获与心得 篇九

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蚕学实验室公共平台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的同时又获得提升水平的机遇。现时期,蚕业专业出现许多困难:一是蚕学本科招生出现困境;二是教师编制锐减;三是学校对科研用房以职称与科研经费限额和收费管理。新政策迫使各教授与课题组重视建设自已的科研实验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华南农业大学蚕学公共实验室建设的投入。近5年来,蚕学专业取得600多万的各项研究经费,其中有近100万投入了课题组实验室的建设,2010年蚕学专业又取得了150万元的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支持。经费的获得为实验室的进一步建设提供了有力条件。课题组或教授 (或PI) 的实验室建设固然重要,但专业公共实验平台的建设也不能忽视。

1 公共实验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1社会所发展与时代的要求以及为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有必要加强专业公共实验平台的建设。

进入21世纪, 生物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一日千里, 同时对科技工作者的要求也赿来赿高。在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外, 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相对理想的硬件环境, 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专业公共实验平台的建设, 如, 集中经费购置一些大型仪器以提高实验室水平。一个拥有高端仪器的实验平台, 对进行更高前沿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 提升了研究的水平并能更好地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1.2公共实验平台建设利于学科的总体发展, 公共实验室建设是对弱势群体和研究方向健康发展的保证。

由于人员编制的关系, 弱势专业的人员梯队不能象以前的老中青配备, 学科大多数研究方向都只能是单枪匹马的一两个人, 甚至一人身兼几个方向。由于各方面原因, 各人的研究经费参差不齐, 差别巨大, 经费充足的教授 (或PI) 可以建设自己独立的实验室。而经费少的或没有经费的, 则没有自己的实验室。如果没有一个公共实验室, 那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同时阻碍了整个学科的健康发展。弱势专业可以发挥自己专业特色, 走特色专业建设道路, 建设一个高水平的公共实验平台为整个学科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1.3公共实验平台建设利于实验室的有效利用和降低成本, 是课题组实验室的有力补充。

高校仪器设备的投入增加, 大大提高了研究的硬件水平, 但, 如果仪器设备分散管理、必将造成使用不方便, 进而降低使用率, 造成了资源浪费, 并影响科研的进展。公共实验室的建设有利于大型仪器的购置, 提高实验室的硬件水平, 并促使资源的充分利用, 利于仪器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1.4公共实验平台建设利于研究实验交流与进步。

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在一个实验室实验, 凝集人气, 有利于他们的技术交流与借鉴, 促进研究的进展和学术的提高。

1.5公共实验平台建设利于团队建设与对外宣传。

清华大学原校长高景德院士说:实验室是一所大学精神、文化、学术水平凝聚最有特色的地方, 也是一个学校学术水平最主要的标志之一[1]。把有限的资源整合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研究型实验室并组建成研究团队, 团队内和团队之间分工合作, 职责权明确,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促进了学科的总体提高, 也利于对外宣传。

2 公共实验平台建设措施

科研型院校的各个专业实验平台建设有其特殊的情况,如专业人员结构,实验室的基础,其建设和管理的措施不尽相同,但会有许多共性。华南农业大学蚕学公共实验平台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建设与管理。

2.1 房舍:

一是争取学校学院对弱势专业的支持,在额定教学与科研使用面积时给予照顾。并预留出一定的房舍给公共实验室建设。二是以各团队的科研经费能享用的实验室面积的一定比例留给公共实验室。

2.2 仪器:

包括211工程、本科教学和专业建设以及其它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

2.3 日常管理:

硬件的提高并不等于实验室总体水平的提高,必须有相配备的管理措施,管理跟不上就等于浪费。蚕学公共实验室管理可采用蚕学生物技术实验室多年的管理经验:师生共管,责任到人[2]。主管老师与全体研究生共同负责管理,各室,各仪器落实专人管理,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入室申请制度(包括入室培训制度、入室登记制度、实验室日志、仪器使用制度、维持费收取制度、卫生制度、安全制度)[2]。对于实验室主管老师的额外付出,在提取的维持费中给予适当补贴。

2.4 经费支持:

对使用者收取费用。一是对使用具体仪器收取维持费用,二是对使用本实验室完成实验收取维持费。三是积极以全体老师参与的团队申请各种研究或建设经费,并以其对实验室提供部分支持。

3 展望

在未来的实验室建设中,课题组实验室与专业公共实验室将相互依存与补充,向更利于管理与使用的方向发展,使科研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课题组实验室为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专业公共实验平台为学生熟悉高端仪器和参与科学研究前沿工作提供了阵地。现阶段,正值我国大力推崇科技创新,国家加大了对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与科学研究的投入, 华南农业大学蚕学专业在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蚕学专业的老师在思考专业出路的同时, 要合力起来, 把蚕学公共实验室建设成能适合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 适应新时期研究生培养要求的生命科学实验室。把蚕学专业的学生培养成国内同行认可的, 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人才。同时, 使实验室成为蚕学专业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 使蚕学专业在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与国际培训都取得进一步的提升。

摘要:由于国家对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与科技研究的投入加大, 研究型大学逐渐形成课题组或教授 (或PI) 的实验室, 这种实验室对以课题和研究方向为导向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研的发展, 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在课题组或教授 (或PI) 的实验室逐渐形成的同时, 各专业也在着手于专业的公共平台实验室的建设。以华南农业大学蚕学实验室为例, 对基于课题组实验室的公共平台建设必要性和措施提出自己的意见, 对基于课题组 (PI) 实验室的公共实验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题组 (PI) 实验室,公共实验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1]彭新一, 童燕青.构建实验室科学管理体系的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 (1) :61-63, 69.

10.课题组的实验收获与心得 篇十

策略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前提。

我校申报区《小学语文学习生活化》的子课题《贴近生活学课文》,一年多来,学校领导及课题组成员都比较迷茫,一直处于摸索阶段,如何有序地开展活动并且显现成效是摆在所有课题组成员面前的难题,以至于课题研究流于形式,滞后不前,成效甚微。所以,我认为,应当学习高美崇文学校语文课题组“研究有策略,训练扎实”的做法,他们在学期初就制定课题研究计划,这样使得整个研究过程有条不紊,而且研究成效显著。所以我认为,学校应该在每个研究阶段之初就制定研究计划,实验班老师负责落实(做好能安排两个实验班老师在同一年级,方便彼此合作交流)、开展研究活动,课题负责人及时跟踪指导,课题组成员及时交流活动进展情况……我想,如果能这样有步骤地开展活动的话,我们的课题研究必定会有成效。

课题研究重在坚持,贵在积累。

高美崇文学校语文课题组代表对该校课题实验开展情况所做的汇报以及其他实验学校代表的发言,还有区教研室王佩玉主任的讲话中,都提到课题研究是件苦差是件累活!是啊,本人在2005年至2008年参加了乔林初级中学申报的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创新智能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论语文课的多元智能开发》,当时就深感课题研究的苦与累,深刻体会到参与课题研究一定要持之以恒才能做出成效。从2012年9月参加学校课题研究以来,虽然感到很累,但看到自己带领的实验班学生的语文素养明显高于普通班学生的水平,心里甚感欣慰!在参加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本人的科研及教学水平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所以,前进的道路虽然充满了荆棘,我依然会披荆斩棘,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另外,课题研究还必须注重材料的积累与整理。此次交流观摩活动上,高美崇文学校语文课题组展示了他们的成果作品,让与会人员大发感慨:他们材料之齐全,整理之完善,实在是值得学习!其实,他们提到的很多做法,比如让学生一人准备一本采集本摘录优美词句段,每周一节阅读课,制作读书卡片,串词成文等活动,本人在教学中也有开展,只不过是因为教学任务的繁重以及个人理论的薄弱,没能坚持开展活动并且及时把相关资料积累整理起来,所以,效果不是很显著。所以,以后要坚持开展这些课外活动,而且要把相关材料进行整理和积累。

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本人以及其他课题组成员一直都很迷惘很困惑!应该怎样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呢?我们都渴望能够有专家给予我们指导点拨,让我们研究更有策略及成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本人总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总觉得自身缺乏理论知识,这成为课题研究的瓶颈--这主要体现在论文的撰写上。从教十二年来,应该是积累了足够多的素材,但写起来总还有点力不从心!我想,这是缺乏理论知识的缘故。所以,以后要不断学习,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科研、教育教研学习活动,使自身理论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另外,我还认为开展课题研究,需要学校这个强大后盾的支持。希望学校能适当地减轻课题组老师的工作量,以便老师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希望学校能适当地给予课题研究一定的经费,比如开展手抄报活动,如果学校能统一纸张,这样学生制作起来的作品才比较统一和谐;课题组应当加强与学校语文组的沟通及协商,在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寻求语文组其他老师的帮助,我想,有了学校及语文组这个强大后盾,我们的活动必定开展得有声有色,成绩斐然!

总之,参加了此次交流观摩活动,开阔了眼界,提升了境界。见贤思齐,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虽然前路漫漫,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一定也能取得重大的成效!加油,学校课题组的姐妹们!(2013.11.27)

11.课题组的实验收获与心得 篇十一

上传: 曾木荣

更新时间:2012-12-18 21:40:14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和反馈,而学生的作业就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学习效果的反馈。教与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是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作业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体现因人而异的弹性化和培养兴趣的人性化,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给学生更大的思维发展空间,不断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这也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内在要求。教育行政、教育研究部门和所有教学人员也都在聚焦有效教学,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有效作业也受到了普遍关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作业布置的现状却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教师轻视作业的选择与设计;强化作业对知识的巩固作用,淡化作业的育人功能;题型单调,缺乏多样化的习题;题量过多,使得学生陷入“题海战术”,身心疲乏,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许多学生对作业缺乏应有的责任感,抄袭作业、甚至不做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教师在理论上对作业改革虽有所认识,但在实践操作中却不得要领。以上种种原因,我们提出“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实践研究”课题,试图从学生每天都要做的作业入手,通过对现有的、传统的作业方式、作业内容进行改进,达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要求教师调动教学智慧和灵感,针对自身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反思和调整,变革作业的有效性,以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 达到作业预期的和生成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在实践中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来。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2、新课改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为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要让学生真正感悟到数学不是空洞的、乏味的,也不是高深莫测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丰富多彩的;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充分说明在知识更新加快的现代,如何通过改革作业,整合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自主选择变得尤为重要。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与目标

课题组经过口头调查,详细了解了学生的作业兴趣、作业习惯;通过问卷《小学数学作业问卷调查表》的调查,了解了学生、学生家长对于学生的数学作业的题型、作业量的大小等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大部分学生及学生家长认为我校的数学作业负担不重,部分学生及学生家长认为有“吃不饱”的现象,对于类似“奥数”的拓展题应适当补充。据此,课题组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决定采用分年级段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作业;作业方式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着眼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总之,本课题主要研究通过丰富、新颖的数学作业设计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进而逐步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消除学生对作业的厌恶感与恐惧感,让他们喜欢做作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课题的实验原则

1、主体性原则

研究与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实验结果从学生身上找到答案。老师的一切作业与批改都为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掌握知识服务,哪怕是有几句鼓励的评语,也要考虑对学生是否有利,选择其中最有利的一条给学生,让他们快乐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素质。

2、发展性原则

作业能体现不同学生的发展程度,在评语中体现对学生发展的肯定,对不同学生,采取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方式也绝对是不相同的,因为“发展不同决定着方式不同。方式不同也决定着不同的发展”。

3、客观性原则

如果研究的口号只是在口头上,那还谈什么研究,尤其是对教学来说,离开学生,就没有研究。在研究中,分别选择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具体在他们的作业布置上采取不同的方式,反复实验,最终得到最适应于该类发展程度的学生的布置方法。观察评语对学生的发展到底有多大的作用,时时关注他们,了解他们,从实际入手,达到预期的目的。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等

六、课题的具体实施要求。

(一)作业设置

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量与质相结合,注意多样性和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倡导分层布置作业。从教材配套练习、课本练习精选或自行设计作业习题,要体现“适量,灵活,针对性强”的原则,除书面作业外,还必须设计一些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实践性作业。要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注重减负提质。

原则上每节新授课一次正规书面作业,低年级还应注意加强口算训练。具体建议如下: 一、二年级:

每周四次作业,可采用 “2+2”作业制。即每周2次小作业(口算作业),2次大作业。口算作业可专设口算作业本,口算作业分为两类:一是听算写结果,二是记算式写结果。两种方式可轮流训练,以全面提高学生口头听算能力。三、四年级:

每周四次作业,采用“3+1”作业制。即每周3次正规书面作业,1次实践作业。实践作业每周一次,可以考虑分层。实践作业内容可包含两大类:

第一类:数学思维训练类。间周一次。主要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发展思维水平,打造数学特长生。

第二类:数学实践类。间周一次。内容可包含:⑴丰收园类:内容和方式参考青版教材中丰收园的形式。⑵调查类。数学教材中适合学生调查的内容,教师必须提出要求,让学生真正全面参与调查,经历全过程。作业呈现方式以调查报告、表格等方式呈现,要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⑶操作类。凡是教材中涉及具体操作的内容,必须给学生布置操作作业。让学生真正做到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全面提高学习实效。五、六年级:

每周五次,采用“4+1”作业制。即每周4次正规书面作业,1次实践作业。实践作业的要求同三四年级。

(二)作业批改

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准确、细致,作业质量宜采用等级评价(A、B、C),激励为主,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有针对性地写上激励性评语。要让学生养成及时改错习惯,提倡教师收集整理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建立学生错题册。提倡学生建立专门的错题册。学生作业中典型性、普遍性问题要注意分析,做好记录,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与提高。口算作业可在课堂上口算结束之后,学生同位之间直接批阅。

七、依托活动,丰富课题研究内涵。

1、数学周记和数学月报。

数学周记和数学月报是一种温习,更是一种回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探索;是一种信息的交流,更是一种心的交流;是一种发现,更是一种创新。数学周记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根据课题需要我校从三至六年级设置了数学周记和数学月报,数学周记记录一周来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发现和收获,数学月报是记录一月来在数学过程中的发现和收获。

写数学周记和数学月报能让学生梳理、展示自己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发现、描述、解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同时数学周记也是老师和学生交流的天地,学生在教师的肯定中得到快乐和信心;老师从学生数学周记中得到的信息来反思和改进教法。

2、“数学诊所”。

学生作业出错是常见现象,或者“会而不对”、或者“对而不全”,这一直是学生、老师挥之不去的痛。虽然出错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学生若能在这些错误中找出共性,进行诊断,并及时进行纠错,这对学生无疑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课题组应定期开展学生作业易错题纠错——“数学诊所”活动。

3、口算计算题竞赛活动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人一生中用得最多的“数学知识”。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关于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数感,理解运算的意义,选择恰当的运算策略和技巧,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口算、计算竞赛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概念、法则,增大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计算能力,而且可以在口算、计算训练中,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注意力和记忆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计算能力,寓教于乐,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的兴趣、责任,课题组要求各年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研究的课题特点等具体情况,每学期开展一次口算、计算题竞赛。

4、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探究活动。

除开展数学实践性作业外,课题组成员将根据本班学生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探究活动。如“数学擂台赛”:数学深度开发,对天赋生提高性培养。“数学生活网”:搜集数学故事,观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数学快车遭”:分类汇总所学知识的解题扶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数学关系网”:澄清数学(数字)间的关系,为学生牢固掌握基本数学关系打牢基础。

5、各班级段开展子课题活动

课题组要求各年级在每学期根据子课题的侧重点开展1-2次活动。可以是学生的活动,如:讲数学小故事比赛、编写数学手抄报、数学趣题分享等,也可以是教师的活动,如:年级组作业设计评比、理论学习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教师们的课题参与热情。

八、课题的实施步骤 时间:2011.3——2012.12 阶段: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3-2011.5)

1、调查、分析、研究、制定子课题方案并向学校课题领导小组递交申报材料审查。

2、召开我校数学研究小组申报培训会,组织学习课题方案,填写申报表,向市教研室课题组申报。

3、组织数学研究小组学习课题实施方案,安排部署具体研究实施工作。

(二)、第二阶段:(2011.5-2012.6)

1、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有关的理论和指导材料。

2、根据学科特点,选定班级进行具体的实验研究。

3、合理安排总结研究成功的有效性,并不断改进方法。

4、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将别人的先进方法融入到研究的课题中来。

5、抓好有关材料的收集,以便查阅。

(三)、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7-2012.12)

1、整理材料,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撰写报告、形成研究成果后递交学校课题领导小组报市教研室课题组。

2、完成其他的工作。

九、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制定一系列措施和制度,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具体如下:

1、学习制度: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加强骨干教师的培训,协助课题组成员及时掌握有关信息。

2、组织管理制度:课题组负责人要担负课题的整体设计工作安排,成员要明确分工,既要各尽其责,又要通力协作。

3、考核制度:加强课题组成员的工作进程和效率,并进行考核,有力促进各成员认真工作。

4、交流、汇报制度:定期组织课题组各成员进行课题总结、交流和汇报,课题负责人要及时掌握情况,使各种资源能共享。

5、课题资料管理制度:负责人组织力量做好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以供使用,确保课题资料积累完整、可靠。

6、课题研究的成果推行制度:要使研究成果从实践中来,又能指导教学实践。要及时推广成果,善于把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上,有效地提高全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经济保障

学校能保证课题研究经费。

(三)人力保障

本课题组成员学历都在大专以上,是学校教学一线骨干、数学教研组长,教学效果明显。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现代教学方法、手段吸收较快,并积极投身到新课程改革之中,能热心教研工作,乐于参与本课题的研究,能正确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有足够的时间和信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本课题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的资料设备能满足本课题研究需要,学校也乐意在经费、时间上给予保证。由学校数学骨干组成的科研小组,无论是个案的调查、研究,还是资料的搜集、整理,或者在研究的手段、方法等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研究过程中,又能充分整合各种资源为己所用。

十、课题的成果形式

1、文字材料:子课题方案,作业本及质量分析,实践性作业,教学成果对比分析,论文,结题报告。

2、班级教学质量汇总表

3、其他的相关材料。

十、组织机构

1、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冷立志 副组长:林朋军

成员:赵立平、李芸、卢海霞、崔校云、李付红、金晓敏、王翠娟 赵立平负责此项工作的全面安排、协调工作。

2、课题研究与实验小组: 组长:赵立平

12.课题组的实验收获与心得 篇十二

1984年, 香港爱国实业家周忠继先生开始潜心研究纵横汉字输入编码 (简称纵横码) 。十几年来, 他一直与技术研发专家们共同商议软件更新换代的每一个组成部分, 探讨项目持续发展的每一个步骤, 并秉承“益民利众”的理念, 使纵横码服务于多元化的应用群体 (如幼儿、少数民族、聋哑残障人士等) , 积累了许多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

2004年下半年, 广东省潮州市昌黎路小学、绵德幼儿园率先开展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 (开始称纵横输入法教学实验) , 并取得可喜的成效。2006年7月28日, 来自广东、广西、河南、贵州的百余名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或校长参加了教学实验师资培训班。培训班结束前, 接受了来自四个省、市、自治区共63所学校的课题申报。2007年5月起, 第二期《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潜能发展教学实验课题》接受了来自广东、广西、河南、江苏、福建等十几个省的共58项子课题的申报… …一项凝聚着学术专家们研究理念和千百位教学实验教师探索热情的公益协助研究项目, 正在神州大地百余所中小学开展。

项目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 将纵横码的信息技术、认知心理学的原理、汉语言文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培养人的快乐学习, 主动探索, 信息素养, 提高信息学习技能, 促进人的潜能发展, 提高学习能力为目的。通过教学实验, 研究具体可感的实验过程, 比较典型的案例, 分析详实的数据, 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整体研究在理论层面进行了探索, 归纳了十项特点, 特别是结合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进行理性的分析, 以150多个项目学校的实验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作为实践支持, 初步得出了“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对儿童认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能在较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智力发展和创造潜能”的结论。

2008年3月, 在总课题组广州活动现场, 中央电教馆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领导, 亲临实验现场调研, 一个新的机遇使实验迈上了新的台阶, 实验被列入国家课题BCA060016重点研究项目。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牵头, 总课题组与九个省市电教馆合作, 在约180所幼儿园、中小学和特教学校中开展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此期国家课题与总课题实验研究同步进行, 成果共享。

●总课题组成立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组组建于2005年。总课题组现有专家十五位, 其中既有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 又有认知心理学专家梁宁建教授, 有计算机信息编码专家钱培德、杨季文教授, 还有信息技术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学前教育、教育科研方法等方面的专家。富有时代责任感和热情的专家研究团队, 共同的理念和相互之间的默契, 使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课题实验研究这项公益性协作研究事业持续发展。  

●课题立项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 是由中国教育学会、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央电教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香港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排名不分先后) 专家组成总课题组的一项利国利民利教的公益性协作研究事业。

第一期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 纵横汉字输入法教学实验 (4省63校) ;第二期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潜能发展教学实验课题研究 (13省158校) ;第三期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 (17省303校) ;第四期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 北京实验点学校延申、天津特别方案、特教特别方案等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学习者时代优秀素养形成的研究、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

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 本阶段课题研究双轨并进同步发展。第一, 由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组与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再次合作, 组织全国范围内的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新一轮课题实验。凡经2010年6月30日结题评估后获良好、优秀, 并经过再次申报而获准的子课题, 可继续成为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新一轮课题实验单位。第二, 由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组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 向中国教育学会申报而立项的公益群体协作研究重点课题, 项目名称为“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学习者时代优秀素养形成”。凡经2010年6月30日结题评估后获良好、优秀, 并经过再次申报而获准的子课题单位, 也可申报。

从未开展实验而有兴趣的单位和个人, 都可提出申请, 递交申报表。申报表将公布于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组资源库, 申报截止时间2010年9月30日。

第三,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组与共青团中央、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特别合作项目, 开展“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快乐纵横数字体验”。

多轨并进, 滚动发展, 成果共享, 奉献时代, 造福未来。 

●研究宗旨

优秀语言能力与语文信息素养, 是新型人才素养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 是一种将汉语言学科与纵横码信息技术、认知心理学原理有机融合的创新学习方式。

潜心探索研究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 更加有效地将纵横码信息技术、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和语文等学科有机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快乐学习、主动探索精神, 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与学习能力, 促进其潜能的发展, 培育“高素质、高品格、高智慧”的信息时代数字化创新人才是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课题实验的研究宗旨。

●研究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逐步总结并形成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的基本理论、普遍规律和实践模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探索并总结信息数字化学习中如何优化各种学习过程, 培养学习者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中快乐学习与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意志和品质。探索在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环境中, 知识的“学得─习得─建构”的新的课程结构与规律。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研究并揭示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 (纵横汉字输入法在幼儿认知活动中的应用) , 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促进其他学习群体潜能全面发展的特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研究与开发基于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中教与学的工具平台, 协作开发具有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特色、可共享互通的软件资源。为实验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样例。

●本码特点

民族性特点;创新性特点;承传性特点;简易性特点;通用性特点;快捷性特点;高效性的特点;自主性特点;人文性特点;发展性特点。

●操作定义

◇参加实验的教师和学生通过培训与学习, 能够改变对这一实验课题的表面认识, 以科学的信息化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教与学优化设计理论等指导整个系统的学习过程。

◇教师和学生能够领会和表述课题项目的定位、发展、宗旨、目标;结合自己的理解, 表述纵横码本码的特点。

◇教师和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纵横码的基本原理、规则, 进行计算机上的汉字输入, 并运用这种高效的信息化学习方式, 进行不同类型的创新性学习。

◇教师和学生能够根据子课题的选题假设, 课题研究的设计进行某一领域的学习与研究, 能够根据选题设计的实验目标, 选用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法, 开展能够体现在愉快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特点的学习活动。

◇教师和学生能够根据总课题制订的评估方案, 根据子课题设计的评估策略开展实验研究的评估与反馈。

●分段目标

1.实验起步阶段——学习强化技能阶段

完成对基本原理、常用规则及常用功能 (笔形、单字、词组、简码) 的掌握, 实行计算机上机操作。

◇看打——文本输入。

◇选打——词语游戏。

◇想打——看图写话、看图作文、读后随笔。

2.研究初步阶段——促进能力发展阶段

课题实验研究与课程结合, 进入常态教与学, 根据总课题目标、子目标进入研究过程, 探索如何优化各种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观察与调查相结合、定向与机遇相结合”等研究, 探索纵横数字化学习如何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规律。各子题可进行结合实验目标的微观研究, 例如:

◇看打──眼、脑、手协同并用的快速阅读。

◇选打──寓学于乐的游戏式词汇快速积累。

◇想打──看图作文读写结合促进思维流畅。

3.研究发展阶段——探索研究学习模式阶段

进一步探索在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环境中, 知识的“学得─习得─建构”的新的课程结构与规律。

通过“个案与整体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科学实验方法, 结合本单位实验的过程, 研究具有本单位特点的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模式和可供借鉴参考的范例。

4.研究反馈阶段——评估反馈总结阶段

教师和学生能够根据总课题制订的评估方案, 根据子课题设计的评估策略开展实验研究的评估与反馈。

通过抽取与组织实验样本、收集数据, 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根据国家课题和总课题组的结题评审方案自行评审, 并配合结题总结工作。

●管理原则

◇课题实验科学性原则。

◇课题实验真实性原则。

◇课题实验实效性原则。

◇成果归属全体所有原则。

◇成果应用既独立又共享原则。

◇课题评估择优奖励原则。

●选题指南

1.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研究教学实验研究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研究促进学习者潜能发展的理论与研究。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研究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和潜力开发的研究。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不同学习群体识字, 阅读, 写作教学实验的研究。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及学习主体地位的研究。

… …

2.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研究促进学习者信息素养语文技能的提升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幼儿汉语字词积累发展语言能力的研究。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学习者内隐学习能力开发的研究。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研究优化小学生识字过程及提高效率的研究。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研究优化促进小 (中) 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或扩大阅读量的研究。

… …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文献法、调研法为辅) 。实验法要有明确的实验目的, 要进行实验设计 (要有实验假设, 要对实验过程进行控制, 要收集有关的信息和数据、案例。要对实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总结提炼, 形成实验结果, 以验证假设。行动研究法要注意五个环节:计划, 行动, 考察, 反馈与调整) 遵循螺旋式上升的规律。选用什么研究方法, 以什么方法为主, 什么方法为辅, 可结合学校的实际和所选选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本阶段要求进入常态教学、成为学校校本课程形式。实验班应与常规班级一致, 欢迎全校性开展。

提倡比较分析实验研究方法, 可通过前测、中测与后测, 进行纵向的前后比较;通过以下几种实验研究方法, 进行实效性比较分析。

◇观察与调查相结合。

◇定向与机遇相结合。

◇个案与整体相结合。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子课题组织

建议每申报单位以单位行政领导、信息技术教师、语文教师组成子课题管理小组开展实验研究。子课题每半年 (6月30日前) 递交一次中期实验研究报告, 每一年 (12月30日前) 递交一次年度实验研究报告。中期实验研究报告主要由各省组织初步评审, 总课题组秘书处抽查。年度实验研究报告由总课题组秘书处组织专家评审, 两年为一期总结评估以综合评估方案进行评审。

对积极有效组织子题进行课题实验各省市组织机构, 总课题组按原来模式给予奖励和支持。

●申报方案

◇实验对象清晰明确。

◇实验比较同质均等。

◇条件基础扬长避短。

◇提出假设研究问题。

◇变量关系基本确立。

◇方法灵活内容充实。

◇预期效果突出有效。

●奖励机制

经过申报并获批准的实验学校的实验情况、参加总课题组征集组织的活动成绩和实验报告评估成绩, 均可作为申报奖励的资格与材料。

●奖励项目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优秀组织管理奖。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优秀实验校长奖。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优秀先行探索研究示范点校奖。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优秀实验教师奖。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优秀学习能手奖。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优秀研究成果奖。评奖以两年为一个周期。

●预期成果

◇组织举办“优秀实验设计与课例”和“优秀课件学习软件”、 “创新学习”大奖赛或活动测试。

◇出版发表科研论文。

◇出版科研学术论著。

◇总结优秀成功案例。

◇发展纵横信息教学化学习教学资源库和网络在线写作及评阅作文系统。

●成果应用原则

◇子课题相对独立。

◇著作权限自主。

◇成果资源共享。

◇协作关系友好。

13.实习心得体会与收获 篇十三

通过实习,我越来越体会到“真诚待客,服务之本”,我也是努力这么做的,我的业绩也变得越来越好了。服务要求我们能够真诚地对待顾客,而真诚待客是服务之本,是前提要素。真诚待客就要我们在对待客人时要发自内心的体贴与帮助他们,同时要让他们感到我们的关心不是虚伪造作的。顾客的含义是广义的,公司与公司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在团队运作中,实际上也好比对待我们的顾客一样。

当我们对身边的同事,在团队合作中要真心的使用礼貌用语,见面时相互礼让,工作中虽然存在上下级,但沟通时多了尊重,那么我们的团队就会很团结,我们的企业就会产生绵绵不断的朝气,那么我们的战斗力就非常强,一个融洽的团队又怎能不打胜战,又怎能不赢得顾客的信赖?在公司,每一个人对待顾客、上司、同事、属下都要像对待朋友一样,我们的集体就会充满关爱,充满温馨,充满活力。这也可以说是感染力吧。

销售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决定了必须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热情好客、广交朋友是工作的需要,诚实可信、谦虚有礼会受到别人的信赖和喜爱。这些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客户的稳定的发展。首先是别人信得过你这个人,觉得你是一个诚实的人,别人才能对你没有戒备心理,你尊重别人,对人有礼有节,别人和你打交道心里才觉得舒服。这样不但他可能会成为你的客户,有可能还会将别的客户介绍给你。

14.课题工作小结:用心研究收获成长 篇十四

课题工作小结:用心研究 收获成长

本学期继续开展教育办的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在问题记录、话题研讨的基础上产生了小课题,以《突显学生主体 体验学习快乐的研究》作为校本小课题,已于本学期四月份开始实施。现把课题研究的有关工作简单梳理如下。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提高研究水平

要想顺利的实施本课题,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必须转变教师“角色”意识。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要求大家在改革我们的教育同时,教师必须从居高临下的主宰课堂的局面中解放出来,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我们在课题组学习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愉悦和融洽的学习环境,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积极思维,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为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确保课题研究真正地为教学服务,除了集中学习外,我们要求老师们自觉到杂志上或网络上学习。

二、围绕课题的研究方向,积极开展实践

1、开展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从实际出发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品质的途径与方法,建构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研讨、交流、反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品质,使学生学会主动求知,快乐学习。

2、每周一次的校本教研,我们都认真地围绕课题进行研讨,单周理论学习,双周话题研讨。在研讨中大家畅所欲言,因此每次的研讨,我们都有很大的收获。我们所研讨的话题都是来自于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又将研究的结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去。

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为课题实施提供保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本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客观需要。儿童好问便是这方面最有力的佐证。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探究学习,也唯有如此,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实现实质性进展。在具体的实施中,通过正面引导、树立榜样等手段给予落实。我们努力做到:

1、尊重、热爱、信任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应更多一份关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信任学生,才能使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开掘出创新的潜质。

2、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多给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机会。

4、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即指导学生怎样当学习的主人,怎样当好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寻找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深度;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步骤;引导学生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过去,使学生学会不断调整自我、超越自我。

四、探索教学的最佳方案,突显主体体验快乐

首先,从每周四的听课评课日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被教师牵着走的现象明显少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多了,学生的学习主体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每节课的教学都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再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为自主发展打下了基础。其次,从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将游戏、故事、比赛等形式引进课堂。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一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三是:学生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知识的认识,有时还会受同学的启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再次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便于学生发现规律的探索性材料,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一特殊的认识活动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领会数学。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在一学期的实验中,我们在突显学生的主体,让学生体验学习快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蔡南茵老师一课《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乐中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获得了街道一等奖。

2、提高了参研教师的素质。一学期的实验探索,也使我校教师自觉地加强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参与教师所撰写的多篇随笔、反思、论文发表在街道教育信息网或各级刊物上。

六、认识及思考

1、虽然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作为教师要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并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才能行之有效,才能更好地把握开放度。因此还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适应现代教育的能力。

15.趣味小实验——全方位的收获 篇十五

一、实验目的

1. 在已有理论前提下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 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 进一步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

3. 体验科学研究与生产的历程, 提高科学素养。

女孩子玩过洋娃娃, 男孩子玩过小汽车, 大家知道这些电动玩具是怎样动起来的吗?其实你也可以自己制作电动玩具的, 不信吗?动手做一个简易电动机, 你就会有点儿了解了。

二、制作材料 (课下自备)

塑料泡沫一块 (充当底座) , 大小适当的小木块, 直径0.4mm左右的漆包线2—2.5m的1根, 适当长度硬铁丝两根 (例如拉直的曲别针) , 电源 (1-2节干电池) , 磁块 (自备过程也是发现问题的过程, 比如有的同学用玻璃擦里面的小磁块叠放在一起效果很好) , 导线两根。

由于理论具备, 也看过模型, 所以制作方案很快形成, 但用自制电动机进行演示实验时, 学生观察到通电线框在磁场中会转动, 但不能持续转动下去, 这是怎么回事呢?教师再次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的动画展示:通电线框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转动情况, 以及转过平衡位置后, 受力阻碍它的继续转动情况。此时学生发现问题:主要放到线框的制作上。教师借机提问:两端漆皮全刮去, 行吗?教材中要求将一端刮去半周, 有何用意?针对这些问题, 让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交流加以改进。

三、评估交流

大家能谈谈, 我们自制的“小小电动机”的不足之处吗?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点拨:重点把学生引导到下面的思路, 我们自制的“小小电动机”与前面谈到的通电线框的装置相比, 作了改进, 将一端漆皮只刮去一半, 使其转动过程的半周断电, 不至于阻碍线圈继续转动, 但只有半周获得动力。如何使后半周也获得动力呢?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知识, 不难得出答案, 即: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就立刻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四、最后得出制作方法

(1) 转子的制作。用直径为0.4mm左右的漆包线在适当大小的方木块上绕若干匝, 两端的导线从线圈正中水平拉出, 充当转轴。其中一端用小刀把绝缘漆全部清理干净, 另一端一半部分去掉绝缘漆。

(2) 定子的制作。适当长度的两根硬铁丝作支架, 插在塑料泡沫上, 与转轴接触的地方弯成狐线。

(3) 调平衡, 把转子放到支架上, 让它在水平位置静止。

有的小组改进后的电动机仍不转动, 于是进行了反复讨论与改进最后总结出不转的几点原因:

1. 电路原因:

(1) 转轴与支架接触不良。处理办法:用小刀将转轴表面彻底刮净;

(2) 电流太小。处理办法:换新电池或增加节数;

(3) 线圈断了。处理办法:重新制作线圈;

2. 磁场原因:磁体磁性太弱。处理办法:换用强磁体。

3. 机械原因:

线圈被卡住、转轴与支架接触太紧, 线圈的轴受到的摩擦太大。处理办法:调整支架上端的弧度使转轴与支架的接触松紧适度, 既要接触良好, 又要尽可能地减小摩擦, 以保证转轴的正常转动。

4. 位置原因:线圈刚好处在平衡位置。处理办法:用手助动, 使线圈越过平衡位置。

五、德育教育

实际的直流电动机是通过换向器来实现这项功能的。让学生明白, 从实践到理论, 需要走一段艰难又曲折的路, 同样, 从理论到实践, 仍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 这种劳动包含了人类的创造与发明

六、课后作业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电动机吗?课下自己到生活中去发现并记录下来与大家交流。

上一篇:十九大报告的重大下一篇:我的数学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