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调研报告

2024-09-25

最后一公里调研报告(精选11篇)

1.最后一公里调研报告 篇一

XX局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调研报

县群教办: 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是中央提出的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央强调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四风”查找问题、解决问题,下大力气解决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进一步摸清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和表现,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根据中央、省、市、县委及省、市局的要求规定,我局认真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认真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本次调研从3月初开始,历时两个月,采取个别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是开展“走基层”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入企业、入市场、入农村,找问题、找原因、找方法,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服务对象,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意见,帮助企业发展。二是开展“基层听音”活动,深入基层XX所,听取基层干部职工的诉求。加大对基层的关心关注和投入,寻求改善基层工作的硬设施、软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三是广泛征询意见,采取上门、入户、邮箱、热线电话、座谈会、纳谏信、意见征询函等方式,广泛收集意见。发放征求意见表XXX余份,收集改进作风、基层建设、维护群众利益、解决企业发展难

题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及诉求XXXX条。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结合省局针对XX职能提出的“三项治理”及相关要求,我局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对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表现,以及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归纳分类,深入分析研究,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主要有:

1、领导基层下访时间少,与群众沟通较少,了解群众需求不够。

2、到企业、个体户及基层群众中开展法制宣传力度不够。

3、执法行为不规范,存在选择性执法、差异性执法等现象。对新的政策把握不够准确,执法时,存在使用法条失当的现象。

4、“宗旨”意识不强,为民服务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树立,群众诉求不能及时解决,有时存在“躲、绕、推”现象。

5、群众来我局办理业务不便,不知道负责事务的具体股室问题。

6、群众办理业务等待时间过长、反复准备资料等问题。

7、工作上满足于现状,主动性、危机感不够。

对此次调研中群众反映出的问题,结合省局提出的“三项治理”的整改要求,通过分门别类整理后,将前面3—7项问题均纳入了“执法不当、服务不周、干劲不足”的整改范围。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对策

1、关于领导基层下访时间少,与群众沟通较少,了解群众需求不够问题的整改方案。由局办公室牵头,班子成员按片区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下访走访、开门评议和意见收集等工作,充分了解群众的需求。对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在党组中心组会议上进行专门讨论,提出解决方案。根据需要形成定期走访、调查机制,尽可能的多抽时间下基层,走基层、看基层、听基层,做到真正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利于民、让惠于民。

2、关于到企业、个体户及基层群众中开展法制宣传力度不够的整改方案。首先,增加宣传频率和范围,加强宣传力度。除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法制宣传日等契机进行宣传外,以14个XX所为基层宣传阵地,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及时更新宣传内容,让法律法规知识更多更及时地在群众中普及,让我们的宣传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让群众多一些机会了解法律法规。其次,丰富宣传形式,拓展宣传渠道。在群众中采取悬挂横幅、制作宣传栏、发放宣传册、播放宣传片、讲解知识点、现场接受咨询等多种宣传形式,采取多途径、多渠道、交叉式宣传,让群众最大限度地了解新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最后,重视宣传过程,注重宣传效果。重视宣传过程,杜绝敷衍了事、应付交差的宣传心理;杜绝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宣传方式。注重宣传实

效,争取做到我们多宣传一次,群众多了解一些。

3、关于“执法不当”的整改方案。首先,通过调阅审查行政执法的案卷、文档资料,从中排查、梳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普遍性问题。其次,采取明访、暗访、回访等方式,将执法监督关口前移,突出群众参与,向行政执法主体、行政管理相对人、有关知情人调查了解行政执法情况,主动查找具体行政执法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再次,根据检查、访查的结果召开评议会,对有关单位自查自纠情况展开评查。抓好正反两方面典型,对于执法中的先进典型、经验做法要进行正面宣传、总结推广;对于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要敢于直面,深刻剖析产生原因,下真功夫加以集中治理。最后,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执法不当问题,要杜绝护短遮丑;要杜绝选择性办案、差异性执法;要杜绝办人情案,区别对待;要杜绝同案不同罚的现象。严格按照执法责任制的规定,采取约谈、通报批评、下达执法监督建议书等方式,责令有关单位和执法人员限期整改,视情节追究行政执法责任。

4、关于“服务不周”的整改方案。首先,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破除急躁情绪,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对登记窗口的干部职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服务意识教育、群众观点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牢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激发服务热情,创新服务理念,为市场主体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其次,对登记窗口的干部职工开展业务技能和礼节礼仪、文

明用语等教育培训,让登记人员尽快熟悉掌握新的登记制度、表格规范、登记软件操作等,提高业务水平。让登记人员规范礼貌文明用语,提升XX形象。将每个股室的职权范围、相关办事人员的分工进行归类,并进行公示,提高办公效能。制作办理业务所需资料清单,向办事群众发放,使群众不走冤枉路,提高服务质量。再次,大力开展服务标兵竞赛活动,比业务水平、比办事效率、比服务态度、比服务效果,树立表彰一批服务标兵、岗位能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最后,如发现或接到举报在为民服务过程中有“躲、绕、推”现象,将对相关当事人进行查处。县局对全系统开展“服务不周”专项治理活动适时进行通报,重点通报存在的问题,并责成限期整改,直到纠正为止,切实把XX服务窗口打造成人民满意、政府放心的示范单位。

5、关于“干劲不足”的整改方案。首先,大兴“两学一训”,提升能力素质。一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急需什么先补什么的原则,学习与履职紧密相关的XX法律法规、市场经济及现代管理等知识。二是学习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特别是身边典型,增强典型的感染力和可学性,让干部职工在比较中发现差距,在差距中激发学习热情和工作干劲。三是大力开展集中教育培训活动,因岗施教、因人而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大力推行“三亮”,主动接受监督。亮标准:将党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履职要求、责任追究和廉政承诺等标准进行公开,方便服务对象和人民

群众知情办事、开展监督。亮身份:公开党员的姓名、职务、工作职责等信息,接受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强化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亮承诺:制定岗位承诺牌、发放承诺服务名片等方式,将承诺事项向群众公开,确保承诺事项高质高效兑现。再次,广泛开展“三比”,激发内在动力。比技能: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标兵评比等活动,比政策法规理论功底、比业务熟练程度、比做群众工作水平,评优树模,切实履行职责的能力。比作风:比事业心、责任心,比工作态度、比工作纪律,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比业绩:强化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坚持阶段性重大工作评比,引导党员干部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勇挑重担,积极创造一流业绩

针对本次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局将结合“三项治理”活动的要求,充分发挥XX职能作用,积极解决调研中反映出的问题,让政策不打折,让服务不缩水,让群众实惠不减量,做到不偏不空不虚,坚持走实“最后一公里”。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落到实处,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满意,让群众放心。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XX部门监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监管服务的态度和效率、监管服务的规范发生的明显改观,让群众真正成为受益者。

XX局

2014年X月XX日

2.最后一公里调研报告 篇二

速派得作为一家专注于同城速运的O2O企业, 本着致力于利用移动互联的手段整合社会上的闲散运力, 通过“拼货”体积计费的创新模式, 改变产品和成本结构, 为用户提供经济高效的同城速运服务的立足点与宗旨, 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互联网+同城配送创业平台”和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同城配送网络公司, 最接地气的就是被行业内称为“中国最专业的同城配送解决方案提供者 (零担+整车+功能配送) ”。

公司采用轻资产模式, 通过整合社会上的闲散运力而不是自建车队的方式进行运作, 通过标准化的运营保障服务质量。速派得有别于简单的车货匹配平台, 其线上预约、平台支付、线下服务以及口碑评价四个主要服务流程形成了标准的O2O闭环。

速派得的服务范围已涉及渗透于各行各业:干线物流企业的落地配送;电子商务平台的同城配送;专业市场、连锁商业的配送、调拨等等, 以及其它一切对同城快运有需求的个人用户及微小商户。其中速派得的货运险及先行赔付使用户得到了更可靠的保障, 包装、装卸、上楼、回单等增值服务也满足了那些有个性化需求的不同类型的更多用户。

随着O2O概念的兴起, 互联网+城市物流又是怎么快速崛起的呢?

传统的城市配送物流企业小、散、乱, 行业缺乏规范化运作, 随着发展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 同城配送板块正在接受市场及用户们的改造。传统物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只有把握了效率与创新, 才是行业发展的出路与方向。

速派得在同城配送领域做出的变革性创新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创新之一相比其它的城市速运O2O企业只提供“整车送”服务, 速派得是唯一一家同时提供体积计费“拼货”和“整车送”服务的企业。无需用户承担车辆空载和空驰带来的费用, 提供非常亲民的透明价格, 相比传统的同城物流解决方案, 能为用户节省50%以上的运费。

创新之二除了上面提到按“体积计费”的拼货模式和整车送模式, 速派得也是唯一一家实现“多点取送”、“智能路线规划”的同城配送O2O企业, 并自行研发了专利智能调度系统“广目”, 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真正体现了“互联网+”模式对同城速运的资源优化配置。随着业务增长, 更多

闲散运力的整合、更密集的取送点分布将有效缓解以往同城速运对道路交通带来的压力。

创新之三区别于很多“车货匹配”平台, 速派得采取“闭环”运作, 司机必须在完成整个服务流程以后才被支付运费, 保障货物安全;同时速派得通过强大的运营体系对司机进行培训、对服务流程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 保证用户获得优质服务。

创新之四最近, 速派得再度成为了中国“互联网+”同城配送产业的先锋, 招募事业合伙人, 开创“互联网+物流”加盟合伙模式的先河, 为带动行业整体变革升档提速。

3.加速“最后一公里” 篇三

尽管从地铁站走到家里需要5分钟路程,但那种在年关依然能快速收货的购物体验,让小明觉得“很爽”——“之前下班后都要把网购的东西从公司背到家,地铁本身挤得很。有了地铁自提,我只需要出地铁后然后拿上东西上楼即可,省去了一路的麻烦。”

今年1月,京东商城宣布与负责北京地铁运营的北京京投轨道交通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在北京5号线和10号线的地铁便利店里共开设20个货物自提站点。用户除了可以选择快递送货外,还可以选在最近的地铁站进行自提。地铁自提支持货到付款,并且原则上免收运费。今年年内,这种“收发室”还将再增加30余处,覆盖4号线的沿线车站,其他城市的地铁服务也有望推出。

不过,京东并不是第一家试图将物流业与实体店面店进行资源整合的公司。去年,国内快递业巨头顺丰快递就在深圳社区里悄然开设20余家便利店,顺丰的便利店不仅销售常用的日用品,还提供快递自寄自取、文印处理、扫描传真等一系列服务。而苏宁易购的顾客早就能持手机收到的网购代码,去离自己最近的苏宁门店自提货品。

不可控的“最后一公里”

统计数据表明,去年的春节黄金周7天时间,国内线下商场零售及餐饮开支达到4050亿元,较上年同期飙升19%。但面对年末零售市场的井喷,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却因为受制物流配送瓶颈,丧失了共享这一盛宴的机会:快递公司纷纷爆仓,许多网上商家对此无能为力,甚至停止发货,偃旗息鼓。

像小明这样的都市白领,在享受网上购物所带来的海量选择、便利服务之时,在收货时空上却并不自由。如果碰上节假日网购高峰期,送货速度跟不上,体验更要大打折扣。而对于电商公司而言,它们的困惑则更大:物流的“最后一公里”运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成为制约电商规模化发展的瓶颈。有统计显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本大约占到整个运输成本的30%。

为什么物流“最后一公里”会成为电商发展的瓶颈?让我们看看小明买的加湿器吧!假设这台加湿器存储在天津的一个仓库里,当小明下单之后,加湿器将遵循这样的路径流转:天津仓储人员配货,将加湿器打包出库——加湿器和无数其他的散件聚集在一起——分拣人员将加湿器归类到北京地区——无数散件聚集在一起运输到北京仓库——再次按照北京细分区域进行分拣——加湿器运输到小明所在某一区域——分管这一区域配送的快递员取货——加湿器终于被配送到小明手里。

在整个环节中,从天津仓库到北京仓库之间,由于是货物的大批量运输,且目的地简单,反而效率很高,成本比较好控制,然而,恰恰当货物化整为零之后,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开始显现:快递员有可能碰上堵车,一堵就是两个小时;快递员要计算,在他所负责的这个配送范围之内,采用什么样的路线规划,才能保证有限的运载量和时间之内,派送更多的件;如果路线不对,就会浪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小明所在地过于偏僻,或者快递员对于这个地方并不熟悉,他可能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寻找目标;万一小明所在地没有电梯,快递员还要气喘吁吁地爬楼梯上来,一天碰上10个这种情况的用户,快递员就要筋疲力尽!然后,要付现金找零,或者要刷卡,或者要验货,最后要签单,如果碰上一个刁难的用户,他还要开箱验货,那就更麻烦!

总之,这些环节都消耗时间。在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配送环节,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显然,只有最少的环节、最优的路径,最流畅的流程,才能保证物流配送的高效率、低成本,以及优质的客户体验。

而与便利店这样一些密集分布的线下终端来合作,无疑符合上述条件:因为它们紧紧贴近用户,且无处不在,让它们充当物流配送微型中转仓,设定一套规范的设定一套规范的流程,让一些有特殊需求的用户自己来短距离取货。在用户体验上却不打折扣,反而给予用户更多的自由选择。

地铁变身自提点

“我们2010年年底就开始规划这个项目了!”日前,在谈及与地铁公司开展的自提服务合作之时,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京东商城相关项目负责人对记者说。该负责人透露,在这之前,他们其实已经研究了国内外许多相似的案例。

在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等便利店密集分布的地区,这套模式早已非常成熟。比如,著名的零售品牌7-11 目前在台湾有4800家店面,遍布台湾的大街小巷,7-11早已经成为当地网购配送的主要渠道,甚至还担任着当地居民礼尚往来朋友之间互送礼品、水果甚至应节转赠新鲜食品的管道。

而在美国,7-11便利店正联手线上零售巨头亚马逊,让用户可以在7-11便利店收取货物,亚马逊在收到订单后将商品发送至用户指定的一家7-11便利店,然后向用户发送电子邮件通知收货,并将一个条形码发送至用户手机。用户前往7-11便利店,在专用设备上扫描条形码,即可提取货物。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京东商城负责这个项目的团队却逐渐发现,与一般的便利店合作,在目前的中国并不太具备可行性,至少在京东商城的“大本营”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便利店密集程度差很多,连南方的1/2都不到。”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如果要真正不影响用户体验,便利店的地理分布形态,必须能够与收货地址的分布形态高度匹配,因为用户不太愿意步行太远的距离来自己取货,这就要求便利店在数量和密度上都非常高。事实上,北方地区便利店本来就少,要在其中选择管理规范、且密度分布够广的便利连锁店与之合作,难度更高。

另外一个原因是,目前中国便利店在心态上对于电商的开放程度并不高。“线上销售商品和便利店线下销售商品多少是有一些冲突的,在便利店商家看来,与电商公司合作并不是一个最优选择。”该负责人认为。

这时,北京正在飞速增加的地铁站点进入了京东商城的视野。“这更符合现实条件。”他说。

首先,北京的地铁出口点分布得足够密集,人流量也足够密集,“在人流量可观的地铁里推广这一模式,对于京东的品牌宣传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而经过研究,京东商城发现,地铁人群与京东用户群的匹配度也非常高:京东商城的主流消费人群大多是25~35岁的白领人群和学生,他们非常忙碌,很多都是来自双职工家庭,白天大部分时间不会呆在家里坐等快递。与此同时,他们对地铁的依赖程度非常高,每天要耗费很多时间坐地铁上下班。因此,如果让那些有需求的人群在上下班途中,顺便取快递,将到货速度大大提升,也能缓解订单日已暴增的京东商城的物流压力。

不过,也有外界人士表示担心,与作为国营系统的地铁运营公司开展合作,是否能最终取得预期效果?在人们的印象中,地铁系统一直与效率低下、执行力低等各种评价联系到一起。“他们开展这项合作的需求是为了提供便民服务,在诚意上非常足;并且,我们事先对地铁便利店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随时会对操作人员进行抽查。”京东商城负责人表示。

目前,这一项目正处于试运行期间,但按照北京京投轨道交通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统计,20处地铁“快递自提”试运营1个多月时间内,发货量已达万余件。“基本上用户的反馈都是正面的,我们也会根据出现的问题,随时调整。”京东相关负责人表示。

比如,京东会根据订单的分布情况,在机制上做一些调整:为了不至于出现地铁便利店爆仓、取货现场过于拥挤的情况,如果某一地铁站点的自提订单量,超出了这一时间段地铁便利店的承受能力,京东的后台订单系统会根据订单量,自动停止顾客对这一站点进行货物自提的请求。

当然,自提也有门槛。京东商城规定,可以自取的商品体积限定在0.5立方米以内,重量不超过5公斤,总价值低于2万元。“太大件的东西市民取货的时候也不方便拿,目前订单中最多的物品是书籍、小件日用百货和电子产品等。”京投资产公司项目负责人李娜说。

4.盯紧扶贫“最后一公里” 篇四

作者:胡印斌 《光明日报》(2016年11月07日 02版)

【网言】

据中纪委网站公开资料显示,截至8月29日,网站开通“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曝光的相关问题共有701起。扶贫过程中基层干部的腐败行为,一再刺痛公众的眼睛。

基层干部的不正之风与腐败行径,直接拉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扶贫“蝇贪”的存在,不仅扭曲国家政策,败坏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也会加剧民众的怨愤与不满。基层扶贫领域之所以屡出问题,不排除基层干部的个人素质问题,但关键症结仍在于制度性的权力约束缺乏。

一方面,目前对官员的内部监督往往呈现压力递减趋势,越到基层,压力越小;另一方面,基层社会中民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度不高。鉴于此,应强化对扶贫工作的全链条监督,特别是要盯紧“最后一公里”。同时,有必要扩大基层政务公开,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接受老百姓的监督。

5.计生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篇五

XXX打通计生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1)在X个镇(乡)计生服务站开通单独二孩网上审批,办理再生育审批X例,彻底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2)对高风险人群和生育病残儿的再生育夫妻开展重点优生指导,为X位待孕夫妻进行孕前健康检查。(3)通过电话预约、网上受理等多种代办方式,免费提供新生婴幼儿入户、生育服务X余件。(4)在XXX和XXX广场设置LED显示屏滚动播出计生单独二孩、奖励扶助和特别政策,在XX干道、XX高速路口粉刷大型计生宣传标语和大型展板向群众宣传优生优育、奖励扶助、证件办理等政策,已开办讲座培训X期,参与群众XX余人。

6.课堂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在哪里 篇六

——2015课堂教学改革观察

□ 本报记者 褚清源

写在前面

如果说,预见方能遇见的话,那么,回看才能看清、看准、看透。

于是,当一夜之间,时间的指针已经转到2016年的时候,我们是否有必要站在这个时间的节点再一次回望过去的一年,课堂改革的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经历了什么?需要坚持什么、纠偏什么?是否有必要追问自己:关于教育,当初的梦想还在吗?关于课堂,曾经的猜想还在吗?

掐指算来,这样的观察我们已经持续了5年。我们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种关于课堂改革现象的判断。当然,因为占有的资料有限,关注的视野有限,这样的观察只能是挂一漏万,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的确代表一种视角、一种思考。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深入课堂现场,用一种眼光去发现、去梳理、去解释、去判断,进而不断提升我们的观察力和解释力,为读者提供一种有立场和有方向感的分析。

反思,是一种成长方式,也是课堂改革的深化方式。在过去的一年里,经历了太多的探路、纠结和争鸣之后,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讲与不讲、讲多讲少、挺模式与反模式的争鸣终将只是课改的“花边”,课堂改革真正的关键事件不是“手中有法”,而是“眼里有人”、“心中有爱”;我们发现,课堂还权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一些所谓的课堂还权仅仅是有限还权,即便是已经还权于学生的课堂,还权之后还存在太多需要关注的细节;我们不得不正视,课堂还存在许多教师的“告诉”,还存在许多“伪合作”、“假展示”现象,甚至还有“唱衰”课堂改革的论调。这些都表明:课堂改革需要再出发,需要再深化,需要坚持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课改的速成论和课改的悲观论都可能是一种偏见,也许行动才是课改的最高纲领。在过去的一年里,实践领域已经形成更多的共识:比如,以学的方式进行教,以学生为中心建构全新的学习生态;比如,不能以改革的名义拿新技术支持落后的教学;比如,“学习学”建构已经提上日程,越来越多关于脑科学、心理学方面的成果已经引入课堂。

与此同时,新的命题开始从实践的田野生长出来。课堂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到底在哪里?课堂改革必然要解决为何教、谁来教、教什么、何时教、何为教和怎么教的问题,前5个问题似乎哪一个都比“怎么教”更重要,前面的问题没搞明白,再好的教学方法都可能是一种伤害。那么,前5个问题我们研究了吗,研究透了吗?

课改初期,课堂必然要从过去的“静”解放出来,走向“动”,而真正的“动”有着丰富的内涵,当我们直击了课堂“动”的内涵之后,必然要再一次回到课堂“静”的状态。所以,课堂改革要经历“静——动——静”这样完整的链条,这也进一步印证了这样的观点:课堂改革应该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那么,我们的课堂回归到更高层次的“静”了吗?

媒体是负责提问的。所以,这一年我们选择以问题为线索展开如下观察。为什么课改要重新回到改课上来

重提改课,在今天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但对于多数区域和学校而言,改课依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依然是一个需要纳入重要议程的课题。

“课程改革的结果必然要落实和体现在课堂上。”这是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早在5年前就提出的一个观点。在我们看来,课改之根只有扎在课堂的土壤中,才可能枝繁叶茂。教育这场自救运动必然要从课堂这个主阵地开始。

我们无意将课程建设与课堂改革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其实,课程改革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课程与课堂原本就是一体的。可是,回看课改会发现,真正触及课堂的,让学生课堂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仍然是少数。而那些落后的教学方式实在无法支撑国家顶层设计给出的先进的课程思想。

过去的一年,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绕不过去的一个概念。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曾说,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则是3.0版。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这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核心素养的培养,一方面要有具体的课程来体现,另一方面要在课堂上得以实现。在当前的教育环境里,国家既定的课程框架很难触动,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所谓的课程建设缺乏足够的自主权和领导力,即便是整合一些课程,或增加一些课程,都只是有限开发,更何况对于大多数一线教师而言,这实在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难题!相反,教和学的方式变革则更有空间!

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改课远比课程开发、整合和建设意义更大。如果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不变,教和学的关系、师和生的关系则很难真正改变。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大量的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而改课则意味着重建一种课堂生活方式和生活秩序。

课程开发、整合、建设往往是在某一段时期内发生的,而课堂教学却每天都在发生。对教师而言,研究学生如何学,如何调动学生学,比开发课程本身更重要。

我们之所以力挺改课,实在是因为今天的学校教学太需要改革、优化、改进了!实在是因为自主、合作、探究,不是太繁荣,而是太萧条了!

改课无疑是重建一种生活方式。正像我们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一样,以民主的方式过一种学校生活,永远比开发一门公民课程本身更重要!

改课的重要意义乃是让教学从艺术走向科学,凡是科学的,一定是有标准的、规范的、可复制的、属于大多数人的!改课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撬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好的课堂一定体现在这样一个公式中:“欲+鱼+渔=好课堂”。

课改需要重新回到改课上来,改课才是课改的“牛鼻子”。在改课上,我们需要有高度的道路自信和改革自觉。

课改现场有哪些AB面 课改也有AB面。

课改的A面是一群理想打底、思想先行的人在探路,课改的B面则是一群原地踏步的人在批评正在奔跑的人,是一群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在指责、嘲讽,甚至非议,并且往往是以很正义的面孔出现!课改的A面,几经探索有了一点成果总要展示一下,展示即总结、即提示、即暴露,课改的B面,又有人开始怀疑你的动机,“是作秀、是作假、是显摆、是吸人眼球”,总有一条理由可以用来攻击你的“作为”!课改的A面,在课改中难免遇到新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原本就是做事情的常态,课改的B面,又有人要发话了,他们往往会拿问题说事,还没有深入了解就简单否定,抓住一点问题就无限放大,以偏概全,他们会把这些作为不课改的理由,也会把改革说成是一种折腾!课改的A面,某个学校和某个区域探索的经验受到相关领导、专家和媒体的关注成为“课改明星”,课改的B面,则有人开始怀疑你是否是原创,有人批评你的经验无法复制,不具有普遍意义„„

这就是当下课改“怪现状”的部分片段。这也许正是最真实的课改生态。课改从来都是有人干、有人看,还有人专门来添乱,课改从来都是改革派、保守派、反对派“三派鼎立”。其实,课改正是在这样的博弈之中向前迈进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坚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没有困惑、苦恼、甚至彷徨,说明课改还未真正起航;没有争论,甚至反对声,说明课改还没有触及问题的要害。真正意义上的改革一定伴随制度重建,一定冲击文化传统,一定触及人的心灵。课改人要有勇气摒弃错误的言论,要有能力辨别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改革者往往有相同的态度。关于反对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也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大意是课改人就像登山人,在最初登山的时候,会遭遇许多困惑、嘲讽和质疑,山底下的人总不相信甚至质疑登山人看到的风景,这个时候登山人别去管它,越往上走,那些声音就越远了,当登山人听不到的时候,可能意味着你马上到达山顶了!

台湾教师李玉贵告诉了我们什么

台湾教师李玉贵的演说温柔却给人以力量。

过去的一年里,李玉贵先后两次出席中国教师报主办的会议。这位擅长讲述故事、解读细节的台湾教师,让与会的课改人看见了另一个课改现场。

在江苏徐州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名校长高峰会议上,李玉贵说,她曾访学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指导的学校。在交流过程中,佐藤学说:“一节课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课堂的第一目标是要让所有学生有这样的意识:不管教师讲过多少遍,只要自己还不会,就可以放心地对同伴、对教师说,‘我还不会,我还没听懂’。”

受佐藤学思想的影响,李玉贵对课堂教学有了许多全新的认识——

“只有学生安心坦然地说出‘不会’的课堂,小组合作才有可能真实发生。” “课堂里无论是谁的声音都代表着权力和话语权。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在教室的音量、音质和发言的权利,与学生是不是平等的。”

“当一个人大声说话的时候,其实说的是他已知的内容。而好的课堂是重视未知、重视不解的课堂,是从学生‘不会’出发的课堂。”

“从学生学的过程来教学。如果以学生学的立场教学生的话,学生的问题会在教学中自然流淌,作为教师要有足够的底气面对学生各式各样的问题。”

在演讲中,李玉贵给内地教师的建议是:在课堂上,教师永远要退居次要地位。一个好课堂,是上着上着教师就不见了的课堂。

在海南海口举办的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成果展示会上,李玉贵上了一节语文课,面对积极举手的学生,李玉贵诙谐地提醒:“世界上最危险的人,就是太快举手的人。”

在这堂课上,多数时间学生都处于一个静静思考的状态。随着问题难度的加大,学生就像侦探一样不断经历着判断、推理的过程。“安静的课堂自有它的力量,之所以提醒学生不要太快举手,就是为了给学生更多安静思考的时间。”李玉贵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在李玉贵看来,课堂改革应该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让课堂从动到静,这何尝不是课堂应该呈现的新常态呢?

高效课堂突破了什么

在过去的一年,高效课堂在既定的旅程中一路前行,一些核心的文化因子开始沉淀下来,一些新的课题则逐步凸显。比如,“学习学”在这一年开始被提出,并逐渐成为高效课堂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有人说,教育难主要是因为学习难,而太多的教育者乐于研究“教”,却很少研究“学”。“教”和“学”是一对天然存在且很难调和的矛盾,过于关注教师的“教”,就有可能弱化关注学生的“学”。学习是一门科学,为什么我们在理念上苦苦追求因材施教,在实践中却常常被简单化为“一刀切”,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对学生学习规律和特点的研究不够,至少在研究“如何教”上投入的精力远远大于在研究“如何学”上投入的精力。那么,如何整合心理学、脑科学等知识建构丰富的“学习学”,这将成为未来课堂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

本报特聘课改专家、河南民办教育共同体理事长王红顺曾撰文指出,建立高效课堂学习学,一方面,如何进一步认识知识加工的过程,打开大脑的“黑匣子”,将思维变得可视化,如何培养学生高效的学习能力,改善学生的思维习惯及行为习惯,使其形成一套完善的自我调节、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整体性系统,这将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另一方面,如何细化知识的深度学习,如明确对概念多元探究的视角——辨析易错易混概念、上位下位概念,明晰对定理、公式、学习方法的探究,养成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特例思维、变式思维等多元思维。

杜威说过,教育并不是一件关于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的过程。当我们在以学的方式进行教的时候,首先需要追问的是,我们对学生的学了解了多少、研究了多少。

未来的课堂必然朝着大容量、结构化、高效率演进,未来的课堂也必然颠覆我们所有的想象。当新技术迎面而来的时候,高效课堂不是回避、不是旁观,而是需要拥抱、借力,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支持学习,让学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变得更便捷、更简单、更有趣。

研究学生,研究学习,从而构建一种学习学,并不是高效课堂的终极目的,目的是让课堂真正成为一个以爱为最高使命的场,一个互帮互助、助人助己的场,一个敢言说真实、表达不同的场,一个不断相遇美好事物的场,一个发生错误、包容错误、善待错误的场。

杜郎口中学为什么要被铭记

再提杜郎口中学不是炒作,而是责任。

在过去的一年,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的关注。课题组认为,杜郎口中学自主教育模式打破了现行的教育学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规范性要求,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毫无疑问,杜郎口是一个传奇!在我们看来,她是一座山峰,不仅代表乡村教育的高度,也代表课改精神的高度。

这不是夸大和美言。无论是她创造的经验,还是经验背后的精神,杜郎口都注定是一个地标!大概是因为崔其升、张代英们的“真”打动了我们!所以,我们愿意为这个经验、为这些人说话!教育其实很简单,真实就好!杜郎口做到了!他们在做最简约的课堂,追求最简单的教育!

有人说,杜郎口是媒体吹起来的肥皂泡。奇怪的是,十多年了,这肥皂泡始终不破不灭,追随者依然不离不弃。杜郎口用时间和真实证明了那些写着酸葡萄心理的言论才是真正的肥皂泡!

客观地说,杜郎口不是被媒体神化的,而是被络绎不绝的学习者神化的。有人相信神,神才存在!而大大小小的媒体描述,可以确信都是真实的,只是视角不同、呈现不同而已,无论是记者还是学习者,你心中有什么才能看见什么、发现什么。

当然,那些乐此不疲地妖魔化杜郎口的人,也是杜郎口现象的缔造者!我想杜郎口正是在这种被神化和妖魔化的过程中一天天传播开来的!

杜郎口的火,偶然中有必然,杜郎口的火,并不代表她的完美,我相信,她的缺点、她的短板、她的遗憾、她的硬伤,与她的优点、她的贡献、她的魅力一样多、一样生长、一样真实地存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认识并读懂杜郎口的核心价值!

我们想表达的是,关于杜郎口不是媒体关注得太多,而是太少,因为发现她的价值比指出她的不足更重要,而我们发现她的价值还远远不够!

杜郎口的课堂理念在中国大地成为课堂常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至少还要30年。可能少说了!陶行知倡导的从“为学而学”走向“为教而学”已经走过70多年了,结果又怎样呢?

7.“走转改”:打通“最后一公里” 篇七

既是新问题, 也是老问题

由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联合发起的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是一个看起似曾相识但实际上别有深意的媒介政治行动。新闻工作是一门实践色彩浓厚的工作, 走基层, 密切联系群众, 应该成为其工作的常态, 成为日常的职业伦理。新闻来自于实践, 新闻报道是建立在对“事实”无缝对接的基础上的。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走转改”不应作为新闻工作的上限标准, 而应作为新闻实践的底线要求。为什么这种作为新闻职业的底线要求在今天要被特别提出来呢?为什么“老问题”要作为“新问题”被特意点题呢?这里需要从当下中国社会与媒介关系的新变化中加以解读。正如黄芝晓教授曾在《“走转改”要“走到底”》一文中提出的:要求记者走基层不是现在提出来的新问题, 而是个老问题, 但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屡屡被提出来, 而且每次都被作为“新问题”提出来, 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他认为, 这几年记者“走基层”一直如此, “走”成了一种“活动”, 而不是一种记者应有的常态, “走”一段时间就不“走”了, 倒退了, 然后又作为“新问题”提出来, 成为一个常提常“新”、常“新”常提, 且一直解决不了的问题。黄教授的疑问切中要害。既然老问题会不断成为新问题, 这一则说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否则不需要一直强调它;二是说明这个问题是一种顽症, 一直解决不好, 解决的难度甚大。

有研究者认为, 世界上发生的事件自己不会魔术般地变成新闻。在新闻中, 核准各种事实, 既是一种政治造诣, 又是一种专业成就。这意味着, 做新闻不是在真空中作业, 它要与社会连接起来, 离不开政治和专业两大力量的合作或博弈, 新闻在权力场域和媒介场域中接受淬炼, 完成被建构的过程。这次高调开展的“走转改”活动, 正是新的社会与媒介环境下中国新闻政治的反映, 意味着当前的新闻工作遭遇新的挑战, 其中最紧迫的问题, 就是当今的新闻工作不能与鲜活的实践对接, 这种与实践一线的“疏离”造成了对政治和媒体的双重限制。与历史上的多次新闻“活动”相似的是, 这次“走转改”活动仍然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的方式, 将媒体纳入执政党媒介政治的行动框架, 从宏观发动逐步落实到媒体组织的微观行动, 以期解决媒体与实践的疏离问题。走转改能不能走到底?关键看政治与媒体二者在对这一活动的共识、合力共建上走到何种程度。其中, 最为关键的是要看媒体在实践“走转改”上如何真正到位?即是说, 政治上的宏观预期最终需要通过媒体的微观实践效果来体现。

“走转改”:打通“最后一公里”

前文说到, “走转改”所反映的问题, 既是老问题, 也是新问题。作为老问题, “走转改”所反映的就是:媒体与基层、与群众的低密度联接问题。这个问题从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媒体不能与基层、与群众亲密接触, 其后果是双重的:一是表现为政治上, 在中国媒介政治语境下, 媒体从来都是作为执政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机制, 媒体不能与基层、与群众紧密联系, 意味着执政党群众路线的制度安排出了问题, 至少说, 执政党通过媒体机制联系群众和基层的制度安排出了一些问题。二是表现在媒体方面, 媒体不能真正落地;不接地气, 造成媒体作为社会观测者角色的功能弱化, 削弱了媒体的亲社会性。

“走转改”作为新问题,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政治方面的新变化新挑战。当代中国社会的崛起, 对中国政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力量的崛起, 直接挑战执政者的控制性思维, 使得执政者单向度的控制性社会管理模式趋于失效, 迫使管理者改变社会管理方式, 以善意和亲社会的方式, 与社会和谐相处。这次“走转改”活动, 应视为执政党探索社会管理创新, 谋求社会管理新格局的一大尝试。与西方媒体制度不同的是, 在中国, 媒体从来都是执政党不可或缺的执政资源, 经常会成为社会动员的重要力量。这次“走转改”正是执政党按照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作出的媒体动员, 这就要求媒体将社会一线的新问题、新情况采集起来, 为执政者的决策提供媒介资源。问题是, 当前中国社会所面对的复杂性超乎想象, 积压社会矛盾也是空前紧张, 而社会问题多集中在“最后一公里”, 多聚集在基层环节。这个环节不处理好, 政治的新社会性得不到实现。表现在城市里, 近30年来城市结构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颠覆了原有城市的“单位”机构模式, 社区政治的静悄悄革命不断积蓄能量, 淤积矛盾, 但城市的社区管理很难做到与变化了的城市社区“无缝对接”, 致使在城市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是短路的。

二是在媒体方面, 主要表现为媒体不能“走到底”, 不能真正沉到社会的基层或底层。中国媒体虽然发达, 具有空前的监测能力, 但是, 中国传媒的辐射结构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媒体报道的主导面是在城市, 而且是在大中型城市, 更为关键的是, 媒体报道重心即便在城市, 也是集中在表层, 没有深入到城市的基层。致使媒体报道表面上似乎非常繁荣, 但报道结构比较单一, 重视那些热闹的宏大叙事, 对社会基层最鲜活的问题却视而不见。实际上, 在基层一线, 存在大量鲜活的新闻素材, 但由于媒体的“选择性失明”, 造成对基层一线问题的漠视, 从而限制了媒体对社会环境变化的及时、准确的观测。因此, 媒体也需要打通“最后一公里”, 将社会底端最新状态反映出来, 将那些有价值的讯息汲取、反映到社会公众以及管理者面前, 这才是当下媒体亟需解决的问题。

“走转改”:“飞入寻常百姓家”

“走转改”究竟如何走?是运动式的走过场, 认认真真地走一个过场?还是真正扎根到社会底部, 充分反映现实中尖锐存在的问题?这里的关键要看“走转改”行为主体的专业实践。其中, 媒体新闻从业者的表现最为关键。如今, 媒体存在强烈的功利主义偏好。媒体从业者尤其是一些新闻工作者喜欢盯住那些宏大叙事, 谋求以小成本得到大回报, 强调立竿见影的效果, 追求眼球效应。在这种功利主义氛围下, 走基层, 深入民间把握民生疾苦, 对于现实中的媒体从业者而言往往会出力不讨好, 成本大, 回报低, 在媒体功利主义的评价体系中, 缺乏“走基层”激励。媒体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走转改”自觉, 他们走不走基层, 能不能深入到社会底部, 要凭新闻从业者个人的职业良知和专业努力。

不过, 也有一些媒体并没有从社会的最前端、最底端缺席。比如《新民晚报》, 一直强调“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直注重微观问题的发现, 具有浓厚的“草根”情怀。在这次的“走转改”活动中, 《新民晚报》的表现如何?从这次《新民晚报》和新民网的“走转改”代表作中, 我们还是收获了不少惊喜。这些作品集中呈现了两个当下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社区管理和垃圾处理。

在《“独立账本”解维修金尴尬》、《民管服务社旧里来“当家”》、《天平社区试解管理难题:建立医院周边综合服务管理站》、《盯住善款去向尊重捐者意愿》、《十年三换物业, 三湘世纪花城走出物业管理业主自治之路》等作品中, 媒体记者把新闻触角伸向大都市社区的犄角旮旯, 发现基层管理者和城市居民在进行社区管理方面的经验智慧, 打捞城市底层的草根智慧, 发掘了不少鲜为人知的问题。记者所发现的问题, 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个个微观问题, 但这些问题颇具典型性, 在当今城市社区管理中较为普遍。比如, 城市小区维修金管理问题就很突出。《“独立账本”解维修金尴尬》通过对“新福康里”样本的揭示, 把这种城市小区普遍存在的维修金问题以建设性的方式反映出来。上海市商品住宅小区过万, 相当一部分进入12到15年大修期, 深受维修资金不足困扰。“新福康里”探索出来的“独立账本”模式, 颇有样本价值, 值得借鉴。《十年三换物业, 三湘世纪花城走出物业管理业主自治之路》反映的问题是当今城市物业管理的顽症。三湘世纪花城的经验模式, 破解了城市物业管理的棘手难题。三湘世纪花城强化业主委员会的功能, 两次公开招标连换三个物业, 开设物业业主委员会共管的专用银行账户, 将小区公共收益账目每季度在“阳光下”公示, 率先探索物业管理从包干制向酬金制过渡等“大手笔”, 从而走出了一条物业管理中业主自治之路。如果没有媒体的介入, 三湘世纪花城业主自治模式可能被埋没于民间, 不能进入公共视野, 也不大可能进入政策议程。再如, 《盯住善款去向尊重捐者意愿———长寿街道探索以第三方力量促社区慈善帮困有序规范》这篇报道, 也是值得关注的。该报道揭示的慈善管理的难点问题。如何让善款真正让受捐者受益?“最后一公里”甚为关键。长寿街道探索以第三方力量促使社区慈善帮困规范化, 即是一个富有建设性的样本, 该样本富有制度创新意义, 为城市社区慈善管理乃至中国慈善管理制度创新打开一个新的空间。

垃圾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城市发展的不可承受之重。在城市化大跃进中, 城市垃圾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大型城市的垃圾处理已经到了特别危急的时刻, 超速的城市扩张与低速的垃圾消化之间的矛盾愈来愈突出。新民网将“走转改”的重心放在上海的垃圾处理上, 无疑抓住了上海城市发展的要害问题。报道从小区垃圾分类、星级公园垃圾分类以及老港填埋场几个环节, 纵深反映了当前上海城市垃圾处理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从《新民晚报》、新民网的“走转改”新闻实践可以看出, 在社会底层以及实践第一线, 是一座新闻的富矿。这里聚集了极为丰富的新闻“食材”, 原汁原味,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平时, 它们远在媒体和政治的视野之外, 那些鲜活的草根智慧鲜受关注, 自生自灭。因为在政治、媒体二者与基层的“最后一公里”没有贯通, 沉淀在社会底层的丰富智慧得不到发掘, 淤积在社会底部的诉求和矛盾得不到纾解, 也导致来自上层的政策难以在微观社会里得到落实。通过政治和媒体的力量, 联手打通“最后一公里”不仅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这从《新民晚报》、新民网的“走转改”实践中, 不难得到证明。

“走转改”:合意与分殊

“走转改”能不能“走到底”?很多人存在这种担心, 有此顾虑实属正常。运动式的媒体动员, 会产出潮汐效应, 其兴也勃, 其亡也忽。运动式的媒体动员如果缺少长效机制, 没有长期的激励, 就容易衰退, 变成一个常态化的“老问题”。但是, 这次的“走转改”活动客观上存在不同寻常的背景, 无论从政治维度还是从媒体维度看, 二者都存在较强烈的“亲社会”触动。打通“最后一公里”, 畅通与社会底层的亲和关系, 把媒体作为联接上下社会区间的亲水平台, 这已成为政治和媒体的共同意愿。政治诉求与媒介诉求形成一个强劲的“共意”基础, 彼此既各取所需, 又存在愿景“交集”, 二者都不能忽视社会基层不断升级的诉求和问题。此前, 这方面问题往往遭到政治和媒体的双重冷落。

如今, 政治上高调重视, 媒体也有较强的“走转改”冲动, 政治与媒体合力共谋, 自然会将“走转改”推得更远一些。但笔者认为, 政治归政治, 传媒归传媒, 联动是需要的, 但二者的行为逻辑毕竟是不同的。要让“走转改”走到底, 仅仅依靠政治与媒体的运动式联姻是不够的, 仅靠媒体短期的专业激情也是不够的。我们认为, 最为结实的保障应该是:尊重政治和媒体自身规律, 建立科学、有效的稳定机制, 用理性的制度安排, 确保“走转改”走到底。

新闻来自于实践, 新闻报道是建立在对“事实”无缝对接的基础上的。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走转改”不应作为新闻工作的上限标准, 而应作为新闻实践的底线要求。

8.走好“最后一公里” 篇八

现在,培训活动的组织者大多非常重视对幼儿园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并会在此基础上设计培训课程,以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无疑是正确的。

笔者在参与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中感觉到,不管培训活动组织者设计的培训内容有多少差别,有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总想告诉老师们“怎么做”。

起初,我以为懂得个中意思,便增加了所谓教老师“怎么做”的内容。比如,讲“游戏中的自主和规则”时,会用较多时间去说明在自主游戏中需要制订哪些方面的规则,如何制订规则,又如何实施这些规则。讲“科学教育游戏化”时,会用较多时间讲解科学教育游戏化的策略、路径,并举例说明。我一度以为这样就能满足老师们的需求,但事实证明我过于乐观了。从老师们的反馈来看,“怎么做”的问题并未随着我的讲解得到解决。

对于老师而言,所谓的“策略”“路径”还是太宏观了,他们所说的“怎么做”似乎更接近于由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组成的程序,或针对某一现象、某一儿童的具体做法。

坦率地讲,这一要求既合理,又重要。说合理,是因为这就是老师们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是他们最直接的教育教学工作;说重要,是因为这样的“怎么做”也正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最关键的一步,或者用一个流行的话语来说,这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后一公里”。只有走好这“最后一公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真正促使教育实践的改进,培训也才有了实质性的意义。

应该说,现在培训专家来源非常多元,除了笔者这样的高校教师外,还有大量一线的优秀园长、教师,以及既有一线工作经历,又长期从事幼教管理、教研工作的幼教干部、教研员等。客观地讲,他们并非像笔者这样在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上无能为力。相反,他们往往能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为许多具体而微的实践问题提供解决之道。

这些解决之道绝不高冷,而是更接地气,活活泼泼地跳跃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中。这样的培训内容对于幼儿园教师走好专业成长的“最后一公里”,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但在笔者看来,这仍然不够。因为,幼教工作的个体性、情境性和艺术性决定了一切既有经验都不可能被简单搬用,而要根据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幼儿、不同的教育情境进行再创造;更何况,幼儿教育本身也在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迁而不断面对新课题的挑战,解决这些新课题常常需从零起步开始探索。

无论是既有经验的再创造,还是从零起步的新探索,当仁不让的主体只有一个——幼儿园教师。换言之,走好专业成长“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不在外部,而在教师自身,在于教师自己要成为专业工作的探究者,成为专业工作的主人。

依靠自身对专业工作的不断探究来谋求问题解决和专业成长,这不仅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一直以来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优良传统,它事实上是一代代优秀幼儿园教师成长的真实写照。

浙江的特级教师朱静怡曾在《我的幼教生涯》(参见《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第9期)一文中这样说:“我们的研究经历证明,只要有信念,肯坚持,不断地学习理论,积极主动地与专家对话,和同行对话,和家长对话,幼儿园教师同样能做研究。”这样的现身说法在今天非常值得广大幼儿园教师再次体会和记取。

或许有人会说,朱老师是特级教师,而我只是个普通教师,我怎么可能像她一样呢?其实,朱老师一开始也是普通教师,是她对专业工作的全身心投入和不断探索促使她一步步成长为特级教师,而不是成为特级教师后开始研究、探索的。因此,她的例子恰恰说明,扎扎实实地琢磨、研究自己的工作,是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令人欣喜的是,現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年轻教师已经或正在自觉不自觉地走上这条被前辈们证实是切实有效的成长道路,并表现出令人惊喜的潜力。

笔者曾在一个现场聆听过一位年轻教师的报告,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报告中,她对自己组织的户外野战游戏中一个小男孩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她从一个个看似很普通的场景和表现中提取出了这个男孩的七个典型行为,并逐一分析这其中可能会让人产生的疑惑及其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等,其精细程度令人惊叹。

在随后的点评中,我用四个字概括了对她这个研究的看法——真、细、深、实。展开来说,“真”就是研究的是教育实践中的真问题,“细”是指对问题展开了细致入微的探索,“深”是说能透过表象深入到问题的内里,“实”则是指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为了改进实践,是为了将研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行动。

我想,这不仅仅是对这位教师研究活动和成果的评价,也应该是幼儿园教师从事真正有效的研究活动的关键。做到了这四个字,具体的方法不过是技术问题;做不到这四个字,再多再新的方法也可能徒有其表。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杭州,310012)

9.最后一公里调研报告 篇九

打通党群干群关系的“最后一公里”

总书记强调,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笔者以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用心服务群众,打通最后一公里,需要从四方面入手:

一是打好“感情”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与群众感情浅是某些地方基层党组织的通病,不管你下来干啥,老百姓冷眼旁观,得不到群众认可,势必事倍功半。唯有带着真情深入群众,真心才能换真心,党员干部要广泛深入群众、心念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主动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困难,如此干群关系才能融洽,党群感情必然深厚。二是用好“驻村”牌,加强党群干群联系。有些基层干部一天干坐办公室,对于群众事情充耳不闻,见了群众不愿理睬,甚至躲着走,嫌麻烦,联系群众不情不愿,下到村里也只是走走过场,疏远群众必然遭到群众疏远。走出办公室,主动下到各所包村,真正沉下去,蹲的住,主动联系服务群众,面对面、零距离、多沟通,群众有事不再盲目跑,创造“群众电话响,干部来帮忙”的良好局面。

三是提升“服务”牌,深化便民为民服务。服务群众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党务政务资源,建设市、县(区)、乡镇、村四级便民服务平台,是一个便民利民行之有效的途径。逐步减少行政管理、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服务制度,探索运用网络新媒体方便群众不出家门就能咨询问题、申办业务,让群众办事更便利。四是落实“政策”牌,落实利民惠民政策。好的政策离不开落实,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低保补助和养老保险等政策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个别地方在推行时往往简单粗暴,甚至与民争利,直接导致了群众对于政策的不理解、不合作,甚至对抗。打通最后一公里,须从各种利民惠民政策入手,搞好前期政策宣传工作,做好重大决策集体协商,决议公示,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使各项利民惠民政策落实不走样、不打折,保证好的政策落实到群众身上。作者:卢保琅 南大郭镇人民政府编辑:李炜

相关阅读:

莫让“小权力”挡道“最后一公里 打通“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得实惠 打通为群众办实事的“肠梗阻” 在“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践行务实之要 以作风的转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打通“神经末梢”堵塞

10.最后一公里调研报告 篇十

关于对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整改方案

按照部署,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中央和省、市、县委和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牢牢把握总体要求,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联系实际,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把改进作风的成效真正落实到党的基层组织和“末梢神经”。当前,不少党员干部的上班场所仅在机关办公室,对基层的情况了解甚少,一些人只停留在看材料,听汇报阶段,与基层群众的鱼水情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负面例子时有发生,作为基层的党员干部要必须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主动走进乡村社区,串门入户、嘘寒问暖,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主动听取基层群众的难事、烦心事,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善待基层群众,为民排忧解难,唯有这样,党的群众路线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才能赢得老百姓的掌声。走群众路线,最害怕的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最期盼的是基层领导干部能“常来走,多来看”。群众路线绝不是空口白话谈出来的,而是靠脚踏实地干出来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生命和灵魂就在于一个“实”字,重在以具体举措落到实处,才能取得实效。要解决这些问题,我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整改方案:

一、明确“最后一公里”的内涵所谓“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通常还说明此步骤充满困难。“最后一公里”,凸显了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善学善思的鲜明导向。善始善终,这是党开展一切活动、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完美的结束。“最后一公里”走得好不好,直接影响整个事情的成败。水果蔬菜从产地到百姓餐桌经历很多程序,往往“最后一公里”坐地涨价,老百姓苦不堪言。再比如,如何解决好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何解决群众出行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等等。诸如此类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看似小问题,实则是造成“末梢堵塞”的大问题。人的身体一旦“末梢堵塞”,则身体有病,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末梢堵塞”,且不“通瘀”,则危及党的肌体和执政能力。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本目的就是要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端正对群众的态度,端正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态度。“最后一公里”为开展活动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打了一剂“强心剂”,是一个响亮的警钟和严肃的要求,为保证活动的最终成效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认清“四风”问题对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带来的危害

反对“四风”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和主要任务,核心问题还是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群众路线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是考验党员干部的关键期。群众路线需要走好,“四风”问题是群众路线“最后一公里”的最大拦路虎。形式主义的主要根源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思想。弄虚作假,不求实效;好大喜功,欺上瞒下;脱离实际,照搬照套。官僚主义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不愿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怕给自己添麻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享乐主义主要表现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奢靡之风表现为金表华服、珍馐佳酿、豪宅别墅、名车美人。把牢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员干部是排头兵,是突击队。只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推动自己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才能进一步密切,基层基础才能进一步夯实。

三、解决服务群众最后有一公里的具体措施

第一,认真排查和发现“最后一公里”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排查问题环节要求非常明确,把查摆问题贯穿始终,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等方式,切实找出部门和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联系群众要尽心尽力,要促进进村入户体察民情常态化,不仅身到,更要心到。要以心换心,真正放下姿态、俯下身子体恤群众、关心群众,切实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下基层联系群众,应多临时停车,多不请自来,多走泥泞的路,多进漏雨的屋,尝尝群众锅里的饭,品品群众碗里的水,切实体恤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所想所期所盼,俯听群众所恨所怨所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如果不到群众中听意见,听不到真心话,不认真排查,或是视而不见,或是熟视无睹,或是夸夸其谈,避重就轻,怎能发现自身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二,深入查找造成“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那就是要抓住基层,基层与群众接触最多,涉及的群众问题,很多都需要基层去解决和落实。基层是党和群众联系的最后一个环节,党的政策需要基层去落实完善。基层要坚持做到问题排查不到位不放过,问题解决不到位不放过。要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想群众之所想。如果党组织建设薄弱,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没能配强配优,基层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也就难以发挥,这就在党组织和群众之间无形中产生了一堵墙;有的单位、镇、街道和社区便民服务跟不上,有的便民大厅虽已建成,但人员在岗不在位,在位不在心或服务态度生、冷、硬,便民大厅成了摆设,人民群众依然办事难;有的基层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差,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养老、医疗等惠民政策总是“走在路上”,就差那么一点点,造成“近在咫尺,远隔天涯”瓶颈。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各种“疑难杂症”,就必须找清“病根”才能追根溯源,寻找到根治的“良方”,而如何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则是干部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至关重要的一步,那么干部要如何迈好这一步呢? 多走土路讲土话,多接地气才能做好群众工作。磨破嘴皮不如走破脚皮,说得再好都不如多走走“小路”,多看看民情,多听听民声,才能汇聚民意,才能与群众接上气,多说土话才能做好群众的“亲戚”,才能密切干群之间的联系,群众才愿意向干部敞开心扉,才能让干部寻找到“病根”。勇于担当,狠抓落实,提高干部的办事效率。走进群众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群众,了解他们的疾苦,解决他们的难题,面对问题干部就是要勇于担当,有直面矛盾的勇气,敢于走在前头,把工作做细、做深、做到实处,不断地转变作风,提高执政水平,才能提高办事效率,赢得群众的好评。第三,认真剖析整改“最后一公里”问题。剖析和整改是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问题要查得“水落石出”、自我批评要“体无完肤”,道理分析要“鞭辟入里”,整改问题要“入骨入心”。剖析要从深处挖,危害要从大处想,病根要从痛处找,诊疗要对症下药,从重从快,药到病除。要认真分析产生“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体制机制原因,切实加以整改。对体制机制上出现的问题,要从深化改革入手,对极少数人恃权弄权而使政府的惠民举措落不到实处,形成“末梢堵塞”的必须严肃问责。

第四,严格建立严防“最后一公里”长效机制。开展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不是唱高调、走过场、摆样子,也不是活动一结束就不再联系服务群众,而是新形势对于党员干部的高要求,要在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上下功夫,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使广大党员能够坚持尽职尽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加强党建创新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尤其要配优配强党组织书记,要加强基层便民办事大厅建设,让便民利民设施真正为民服务,要从体制机制上着手,建立长效机制,严防“最后一公里”现象改头换面,披上“马甲”以新面目出现。切实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惠民措施真正送给群众,把党的惠民政策变成老百姓“口袋里”的实惠。第五,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本领过硬的党员骨干队伍。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通过教育和实践“两手抓”,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就要大力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领导班子,按照“选优、育强、聚能、引智”的思路,选拔培养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花大力气建设作风过硬、甘于奉献的党员骨干队伍。要通过学习教育等多种方式提高干部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其“愿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相关技能培训,使其“懂服务”;努力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和水平,使其“会服务”;采取督促推动和监督检查等措施,保证其“服务好”。由他们来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才能落到实处。

11.费劲的“最后一公里” 篇十一

电瓶摆渡车

盼着合法的“黑户”

“我们用电瓶车把出地铁的乘客送到小区门口,可是车的身份迟迟得不到落实。这就等于是正规的运营公司用非法的运营车,干着政府鼓励的便民工作。好事儿,但是太尴尬了。”——摆渡车项目负责人石经理

“明明是黑车故意倒车撞的我,可最后车给扣了,还得给人家修车!”说起这次令人窝火的遭遇,当事的电瓶车司机彭师傅感慨万分。

“怎么回事儿啊?”

“警察‘叔叔’您可来了,他撞我!”

“没错儿,撞完还想跑,要不是我们把他围起来,肯定逮不着了!”

“警察同志,我在这儿正要出站呢,可他从前边儿倒车撞我,这几个也都是黑车,一开始就围着不让我走。”

“你才黑车呢!”

“哎哎,别动手!”

……

在城铁传媒大学站外,交警正在处理一起发生在电瓶摆渡车与黑车之间的追尾事故。

据彭师傅回忆,由于他的车已经等候了两班城铁,按照公司的规定,尽管车上的乘客并未满员,他也必须出站离开,这样才能保证车辆的延续性。

然而,就在彭师傅刚刚坐进驾驶室发动车辆时,四周却忽然驶来4辆黑车和2辆摩的,将他和摆渡车团团围住。

确定彭师傅已经动弹不得,一辆黑色的桑塔纳2000又径直开到了摆渡车前,随即挂着倒挡往后退。

眼看就要撞上了,彭师傅赶忙按响喇叭,车上的乘客也纷纷发出惊恐的尖叫声。但由于后方已经被黑车完全堵死,在一声闷响和一阵晃动之后,两车还是顶在了一起。

“开黑车的那帮人太猖狂了,当时要不是警察在场,我少不了要挨几个拳头。”每当说起这次意外彭师傅都会涌起一肚子苦水,“我们虽然是政府认可的,但是电瓶车不是符合规定的机动车,所以没法上车牌,也不能上路。如果上路出了事儿,就是我们的全责。那帮人就是瞧准了这一点,才敢跟我们叫板的。”

当时,北汽集团下属的专业运营公司应当地政府部门的邀请,在城铁传媒大学站与附近几个主要居民区之间开通了一条便民摆渡线路。

“电瓶车是我们厂自己生产的,票价每人两块钱,安全又实惠,老百姓非常买账。”据北汽方面的项目负责人石经理介绍,摆渡线路的开通使黑车生意锐减,眼看饭碗不保,“他们就把怨气发在了我们的司机身上。”

由于事发地没有监控录像,最终,交警只能按照后车追尾前车的情况做出处罚。“扣车、罚款,还得给黑车掏修车费,一共花了一千多。虽然都是公司掏钱,可我这心里也挺犯怵的。万一下回撞得严重点儿,伤了乘客怎么办?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对于这次事故,彭师傅感到十分后怕。

去年6号线开通以后,多数居民不再选择八通线出行,摆渡车也随即调整了运营线路。

新线的终点设在了褡裢坡地铁站,据附近的报亭商户介绍,这里的黑车虽然不多,但摩的却十分猖獗。“最多的时候有二三十辆,把门口这条路全都堵死了,就连东边这条定福庄路,也溜边儿停满了摩的。”

为了缓和矛盾,彭师傅常常要讨好摩的司机。“等人的时候去买瓶水,也给他们带点儿,买包烟,也分他们几根。”小恩小惠也很让摩的司机受用,虽然起初也有过几次冲突,但撞车这样的危险却再没发生过。

公交摆渡车

郊区离不开的“麻烦车”

“方便我们这些住户出行,本来是挺好的一个事情,可现在却经常招骂。如果能考虑得再周全一些,恐怕也不会是这种尴尬的结果。”——京旺家园社区居民小西

今年初,小西租住的京旺家园社区外立起了一块854路公交站牌。“总站在孙河公交场,每辆车都是从那里发出来的,沿途都是我家这样的居民区,就是为了把我们拉到望京那边的地铁站和商业区。”对于这条新开的公交摆渡线路,小西的心里起初非常感激。“进城方便多了,而且从我家到车站最多只要步行5分钟。”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西渐渐发现,便民公交其实也有不便之处。

“以前,最近的公交站要走上20分钟,每天都要等两三辆车才能上去。可我们做公关的非常辛苦,常常加班熬夜到很晚,早上多睡一分钟都是一种恩赐。”为此,小西一度只能打车上班,一来省下的时间可以多睡一会儿,二来能够确保自己不会迟到。

后来有了摆渡车,小西以为就此能够省下昂贵的打车费。然而“车少”以及“发车间隔特别长”的现实,却让她公交出行的打算开始动摇。“起初坐的人不多,我只要等一辆车就能走,可后来大伙儿都开始坐这趟车了,有时候恨不得要等40分钟才能上去,我肯定会迟到的。”

不久前,小西准备在家好好款待一番许久不见的表姐。

匆匆吃过午饭,小西开始了晚餐的准备工作。“洗洗涮涮,然后把做饭的材料准备好,再把房间收拾一下,算计着我姐到家的时间,就开始焖饭炒菜了。”

时钟划过5点,餐桌上已经摆满了色香诱人的饭菜,其中还有表姐最爱吃的可乐鸡翅。然而,正当小西站在一旁满意地欣赏着自己的成果时,一个电话却让她心中顿起失落。

“小西啊,你家这个公交车怎么这么难等啊?”

“啊?你还没上车吗?”

“是啊,我都已经等了一个小时了!”

“不会啊,一般最慢也就40多分钟,一个小时怎么也该来车了啊……”

“天啊!这个车要5点钟才有,而且是从另外那头的总站开过来!”

“啊?那岂不是到你那里要六七点钟了!”

“天啊……”

放下手机,小西心里的失落渐渐变成了愤怒,她不禁在屋里大声咒骂。

直到晚上7点半,表姐才终于按响了门铃,原本热气腾腾的饭菜此时已变成了一桌暗淡无光的冷拼,姐俩只得草草吃了几口。

nlc202309041159

如今,小西每月5000元的收入里,除去1400元的房租和必要的穿衣打扮花费,最大的支出依然是几百甚至上千元的打车费。“周末我也不敢出门了,否则就必须得像上班一样早起,别人也不能来找我,不然也只能早起就出发往这边走。方便出行本来是挺好的事情,可现在却经常招骂。”

公共自行车

听着不错的“摆设”

“这位置设计的,实在是尴尬!”“需要的人不方便,方便的人不需要,这叫什么事儿!”——居民王女士、高二学生欣欣

家住八棵杨南街的王女士每天都要步行20分钟才能搭乘地铁,在她眼里,这段距离“走起来太慢,坐公交不值,时间和走路没什么区别,最方便的就是骑车。”

听说地铁站附近增设了公共自行车的租还点,王女士非常高兴。“现在买辆自行车也要不少钱呢,动不动就要千儿八百的,跟买辆电动车的价钱都一样了。所以租车对我来说还是最划算的,一个小时以内不花钱,从我家到地铁站骑车也就5分钟,这不是相当实惠的事儿嘛!”

然而,在一番观察之后,王女士的心却凉了。

“就在地铁站的西北角和西南角有两处租还点儿,我们家这边儿一个都没有。合着我要是下了班租车骑回家,根本没地方还,只能按每天最高限额的租金交10块钱,第二天上班再骑回去。”王女士对此十分不满,“一天10块钱呐!一个月下来就是两百多,还不如自己买一辆呢!”

在这两个租还点儿里,大部分自行车都只能静静地停在车架上。“需要的人不方便,方便的人不需要,这叫什么事儿!”

王女士的无奈,同时还写在了高二女生欣欣的脸上。

“好多同学都是骑车上学的,特别方便,可我就得为了避免迟到,一大早就从家出门。尤其是冬天,太痛苦了!”

欣欣家住昌平,学校在东城,每天只能搭乘地铁然后换公交。为了避免等车浪费时间,她也曾考虑通过租借公共自行车的方式来解决地铁站到学校这不远不近的几公里,“但这位置设计的,实在是尴尬!”欣欣说,“从还车点儿走到学校得20分钟,那我还不如坐公交呢。”

私人自行车

“刚买回来的车,可千万不能丢啊!”——广告公司职员少杰

“附近的公交车根本不到我们公司,走着要十多分钟,尤其是冬夏两季最难受,要么走得大汗淋漓,要么就冻得直流鼻涕。”在从事广告工作的少杰看来,自行车才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每天7点钟,他都会准时出门,从望京搭乘地铁奔赴回龙观,然后再骑着他心爱的自行车到公司上班。“骑车不像挤公交,时间都是自己掌握的,所以相对靠谱得多。这样我就能在家多睡一会儿,还不用担心迟到。”尝到甜头的少杰还发现,同事当中有不少像他一样的骑行族,周末还能跟他们相约一起骑行爬山、锻炼身体,“这种既能增加车子利用率又能增进同事感情的事情,在我看来是再好不过了。”

就这样,幸福感在少杰的生活里停留了一个多月,一位同事的经历却让他突然萌生了卖车的想法。

原来,地铁站外虽然设有收费停车棚,但多数停车人都是附近的居民。“白天这里停得满满当当,可晚上就剩不下几辆了。像我们这种附近上班的人,都是白天把车骑走,晚上才停回来,那时候管理员也下班了,少不了要让贼盯上。”在少杰看来,这很可能是同事丢车的原因。

“那可是我花了1200块钱买来的二手山地车啊!千万不能丢啊!”联想到自己千余元的花费,少杰又担惊受怕地骑了几天,最终还是趁着周末将车骑回了家。

专家观点

特邀专家 贾顺平

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研究部部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摆脱身份尴尬需要政策支持

“最后一公里”是百姓出行的重要环节,如果不能彻底打通,势必会降低人们的出行效率,增大社会交通运行的成本,甚至推升机动车的需求,给城市环境造成更大的负担。电瓶摆渡车虽然是一种市民喜闻乐见的解决办法,但它的运行机制问题很大,而且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电瓶车并不能安全抵御普通机动车的碰撞,很可能给乘客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首先,它的资金来源很复杂,既有案例中说到的运营公司出资,也有一些地区是街道办一级的政府出资,甚至还有个别电瓶车所有者个人出资的情况。这样一来,运行资金的持续性得不到保障,经营者完全要依赖票价冲抵成本,很难实现盈利。但如果想让这个事情长久地进行下去,必须要让经营者盈利,哪怕仅仅是微利,否则作为一个企业,发展就无从谈起了。

其次,从相关管理部门的角度来说,一定要有详细的支持政策,比如明确行业准入的标准、财政支持的力度、运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限、社会资本如何参与等等。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支持。

未来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企业不用再为压缩成本而选择没有合法身份的电瓶车,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微型面包车一类的安全车型,在社区内部按照规定线路全天运营,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长久的“最后一公里”出行方式。

至于案例中所说的公交摆渡车,其本质应该是正式的公交车,只是现阶段由于客流的潮汐现象非常明显,只有早晚高峰载客率较高,因而公交公司考虑到运营成本,选择了这种分段运行的过渡形式。但由于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新建小区内,很多居民都是无车族,如果前期公交规划跟不上,那么居民为了出行便利,要么选择买车,要么滋生黑车,政府日后的治理成本会大大提高。所以从长远来看,此时应该给予运营企业资金支持,采用高峰时段多发车、平峰时段少发车的方式,为附近居民提供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便民公交。

微循环离不开自行车

对于将地铁作为主要出行方式的市民来说,从家到地铁站,从地铁站到单位,都需要一个微循环的出行方式来衔接。前者最好选择私人自行车,后者最好选择公共自行车。

目前,北京市已经开始大力推进公共自行车项目的落实,但布点的速度还没有跟上市民的需求,这主要与其收费模式不能长久有关。1小时内不收费,超过1小时按照1元/小时的标准收取租金,但24小时内收费不得超过10元。这样的价格很难让企业维持基本运营,而且还会加大政府的财政负担。

除上述问题外,自行车的行驶条件也是制约因素之一。

从交通规划的角度来说,半小时或5公里以内最合适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但随着经济发展,机动车保有量飞速提升,自行车却渐渐被边缘化了。现在自行车与机动车混行的情况非常普遍,一方面给骑车人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途经车辆刚刚排出的尾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极高,这对骑车人的健康也是一种巨大的威胁。此外,道路在设计时往往从机动车的角度出发,绕路、爬坡等情况的出现,同样在打击人们骑车出行的愿望。

它山之石

法国里昂:

从2005年开始,里昂市政府与户外广告公司合作,为市民提供几乎免费的自行车租赁服务。公司承担全部运营费用,作为回报,市政府允许其获得未来10年的户外广告独家经营权。

英国伦敦:

2009年初,伦敦市政府投资5亿英镑,开始分批向社会投放公共自行车。市民租用的前30分钟是免费的,此后每30分钟加1英镑。此外,市政府还计划在2010年之前,在全市范围内建成560英里自行车专用车道。

丹麦哥本哈根:

自行车专用道超过400多公里,1/3的上班族使用自行车。租车费用每天约合40到60人民币。在市中心,大约有150处免费自行车出租点,费用全部由商家出钱。作为回报,商家可以在自行车架上替自己打广告。

荷兰全境:

荷兰政府大力倡导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鼓励火车和自行车交通衔接。在很多火车站旁,人们都能看到自行车租赁处,每天的租金约合人民币30元,而且凭火车票还能享受优惠。

本刊记者 张 晨

实习记者 吴浩苑

上一篇:青春奉献电力平凡铸就辉煌下一篇:人口普查心得体会 李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