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科技活动统计

2024-07-17

学生科技活动统计(10篇)

1.学生科技活动统计 篇一

共创数学与统计学院新纪元

(学生记者 刘林贵 张聪 梅雨)--学院秘书处新老生交流会

3月21日,由数学与统计学院团委主办的第五期骨干培训秘书处培训于十二点半在理科楼319举行。与会的有团委书记、团委副书记、团委干事和各工作部的秘书长秘书,以及参加秘书处预报名的大一同学。

工作在于经验,经验在于交流。会议初团委书记指出这次新生老生交流会,主要是学习各个部门工作经验,想听听关于秘书处建设性的想法。就此团委办公室干事系统的介绍了自己的工作,主要有骨干培训、团校活动、素质拓展、财务统计、部门协调沟通等。学院秘书处、社联、春雨的各个秘书也相继发言,细致入微的阐述了自己部门的工作职责,让在座的预报名同学对自己所报的职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现任秘书处成员将工作经验总结为,必须要有耐心、有热情、有责任心,同时也要礼貌待人、积极参与学院活动,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与此同时在座的预报名同学也积极发言,畅谈了自己对本次会议的感悟并表达了对预报职位的决心与信心。

会议最后由团委书记总结了学生干部的工作重点,在于三力:承受力、沟通力、执行力。希望同学们能在即将开展的培训中有所学也有完善。也预祝他们梦想成真!

2.学生科技活动统计 篇二

科技统计工作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技统计是国有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制定科技政策、重大经营决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科技统计的目标就是要达到能准确及时地掌握企业内部资源分布及变更概况、掌握科技资源的运行质量、为调整和制定科技政策做好准备。

1 科技统计的特点

1.1 科技统计具有系统性

决策需要依据,在各种矛盾、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现代社会环境中, 没有数据支持、没有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 要做出既符合发展规律、发展趋势, 又与现实情况相吻合的科学的决策是不容易办到的。而且, 通过一组数据或单一数字对全局进行判断也是不科学的, 需要系统性的设计。

1.2 科技统计具有连续性

一个企业科技发展的正确决策依赖于对长期积累的科技统计数据的统计分析。如果中间中断了, 前期的数据就会失效, 就失去了分析的价值。因而科技统计必须具有连续性, 在连续中才能把握变化规律。

1.3 科技统计具有真实性

在任何时候, 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都十分重要。作为企业科学决策的基础, 科技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尤其重要。为保证采集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 需要客观地设计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指标不超出采集的可能范围, 以保证采集到有效的统计数据。

1.4 科技统计还具有权威性

作为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的科技统计数据, 是评价、考核科技工作的重要尺度, 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领导对企业科技进步的评价, 因而它具有权威性。这需要我们科技统计人员具备事业心, 认清我们工作的价值, 不小瞧自己, 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性,不出假数据。

2 科技统计的作用

科技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科学决策,而科学决策离不开科技统计的数据。科技活动数据的统计资料是对科研管理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是制定科研计划必不可少的依据。科研经费总目标的制订以及对总目标的分解工作就是根据以往的科技统计资料和科研现状进行的。科技统计工作也是对科研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重要手段,通过科技统计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将反馈信息和目标信息进行比较,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协调;在计划完成时,要有执行结果的统计报表,把它同计划考核指标进行比较作为评价工作成绩的依据。科技工作量大面广,涉及各行各业,对其进行评价、考核是一项必须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性工作,简单地按经验和主观来进行,往往带有人为和片面等缺点,缺乏公正性,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使用科技统计数据进行多项指标对比和综合评价,进行定量考核,会更全面、更客观、容易达到目的。

3 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 在实际的科技统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 如不能正确理解科技统计指标的涵义、不能有效协调如科技、财务、人力资源等有关部门的关系。笔者认为,“填出的科技统计数据有误差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条:

一是对科技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科技统计的理论研究不够。在大多数人看来, 科技是能为企业的发展源源不断提供动力的第一生产力, 而科技统计只是数据的加减和汇总, 似乎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 是为上级部门填报的。态度决定结果, 从而导致部分数据失真, 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科技投入的客观实际。

二是企业科技统计的基础工作还相对薄弱。目前多数企业的技术部门不是独立从事科技活动, 还在为企业的常规大生产服务, 因而多数缺少科技统计的原始记录, 也不设置科技统计台账。由于平时对科技统计的数据缺乏关注, 科研项目的跟踪监测等方面又不到位, 科技统计的取数工作十分困难, 到年末年初组织报表时, 时间短任务重, 就无法准确及时地上报。

三是从事科技统计工作的队伍不稳定, 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统计队伍的不稳定, 制约了科技统计事业的发展。当前国内很多企业基本没有专业的科技统计人员, 通常是由综合统计或技术人员兼职, 少有接受过专业统计教育, 综合统计对科技活动的界定不太准确, 技术人员对科技活动的核算缺乏专业知识,而科技统计指标是涉及财务、人力资源、科技等的多类指标, 需要多部门的配合, 这就要求从事科技统计工作的人员能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 以获得最直接、最准确的数据, 通过归类、整理、计算, 最终进行分析, 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实现科技统计工作的最终目标。由于统计队伍的不固定, 对指标涵义不能正确理解,得到的数据不能进行有效分析等问题, 拉大了科技统计工作与社会统计和经济统计工作的差距。

4 对策及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使科技统计工作更好地为国有企业科学决策及管理现代化服务,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与执法的力度。统计法制是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亟待强化的部分。当前统计数据存在虚报浮夸、弄虚作假的现象较普遍,这与科技统计方面的执法松软,缺乏应有的法制约束有很大的关系。为此,一方面应当加强统计执法的力度,使之成为数据质量的“守护神”。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统计法及科技统计重要性的宣传,真正强化执法,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使大家真正认识到科技统计的重要性、必要性,从思想上予以重视,提高法制观念。

二是提高科技统计人员素质,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及领导。随着科技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从事科技统计人员除了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综合素质。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统计工作,要设立专门机构与人员负责此项工作,领导要亲自过问统计数据的质量。同时要加强统计人员教育及培训,提高科技统计人员的素质。

三是进一步完善科技统计调查制度, 完善科技统计调查方法。建立并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的科技统计调查制度, 以便能对各种科技统计信息作出快速反应, 运用各种不同的调查方式如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以及全面报表等多种方法, 定期报表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统计方法应在统计活动中采用, 使统计标准规范的统一性与调查方法的灵活性相结合,并积极探索适用于现阶段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统计调查对象的调查方法,建立高技术产业统计制度, 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品统计制度, 加快建立和健全高技术产业统计制度, 尽快研究制定并建立起高技术产业的年报和季报制度。

四是加快科技统计信息化的建设。通过建立科技统计信息网站,建立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运用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 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 改进科技统计的数据采集、处理、加工手段, 逐步推广统计报表网上直报系统, 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和统计工作效率。重视各类统计信息的集成, 增强及时发现和揭示科技发展新问题、新趋势的能力, 使科技统计充分发挥好信息、咨询、监督的作用。

五是加强科技统计软科学研究。长期以来,科技统计领域存在重调查数据轻数据分析的现象。目前虽已有所改变但还应大力加强。在当前形势下,科技管理和科学决策对科技统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软科学研究能够为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科技发展的取向的预测、科技政策研究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的数量依据。

总之,科技统计是科技管理和科技规划与决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科技统计工作是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科学制订各项战略规划的重要依据,是企业实现科技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没有科技统计,没有科技统计数据,没有对科技统计基本的数量分析,就根本谈不上对企业科学的管理。

摘要:本文阐述了科技统计的特点和科技统计的作用, 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科技统计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并就完善国有企业科技统计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科技统计,科技管理,工作浅析

参考文献

[1]何国华统计分析要主动服务于科技管理[J]江苏统计, 2006, (6) .

3.学生科技活动统计 篇三

东城区政府统计部门围绕全市“诚信统计”建设主题,为加强全区调查单位统计基础建设,提升统计工作水平,增强统计服务意识,2012年,组织开展了“走百家企业,树十佳典型”主题活动,以百家调研为切入点,推进基层企业诚信建设,在深入企业调研、政府统计部门推荐与企业自荐相结合、综合评估的基础上,评选出了具有推广意义的10家企业作为全区统计工作“十佳单位”。

这次主题活动历时半年时间,27个调研小组共完成了对135家企业的调研,摸清了企业基层基础建设的现状。东城局队还确定了《企业基层基础建设的现状分析及提高途径研究》的课题项目,并申请通过了2012年全市统计系统的重点课题项目。目前,课题研究已通过全市的结项验收,取得良好的评价。

2013年,新一届统计工作“十佳单位”评选活动已正式启动。相比上年,今年的评选标准进一步提高,设置的评选标准共计五大项十七个小项,“十佳单位”认定有效期仍为两年,期满后,企业应向东城局队提出有效期限延续申请,重新认定后符合评选标准的企业予以延期。

申报方式:各相关科(所)依据本部门所掌握的统计工作情况推荐自愿参加统计工作“十佳单位”评选的单位候选名单,并由推荐单位提供申报材料。自行申报单位向局队法规科递交书面申请书和申报材料。

评选时间:2013年3月开始至12月结束,分为五个阶段。(1)3~5月总结上年统计工作“十佳单位”先进经验并进行广泛宣传;(2)6~7月为企业报名阶段;(3)8~9月为初评阶段,筛选出符合评选条件的企业进入正式评选;(4)10~11月完成评选及公示;(5)12月完成对统计工作“十佳单位”的表彰。

评选表彰:授予统计工作“十佳单位”称号,免除其两年统计执法检查,并在区统计信息网公布。

咨询电话:65262951

海淀区“统计诚信单位”评选简介

2013年,为深入营造依法统计、诚信统计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升政府统计部门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海淀区统计局、调查队根据市局总队《关于开展统计调查单位诚信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在认真总结以往开展统计诚信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开展“统计诚信单位”评选活动。

目前,海淀局队正在积极探索,研究建立并不断完善适合本地区实际的统计诚信单位建设工作机制,科学制定推进诚信建设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标准,严格工作程序,确保统计诚信建设工作的公信力。

申报方式:由统计调查单位自愿申报,或者经相关部门引导,由统计调查单位自行申报。

评选时间:4~5月为宣传动员、企业申报阶段;6~7月为初选阶段;8~11月为实地检查、全面评估阶段;12月为表彰和公布阶段。

评选表彰:由海淀局队授予“统计诚信单位”荣誉称号并公布,将所授予荣誉称号情况记入全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同时在三年内免予统计执法检查。

咨询电话:88487182

丰台区“诚信统计单位”评选简介

为充分调动广大统计调查单位真实统计、准确统计的积极性,营造依法守信的统计氛围,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公信力,丰台区统计局、调查队于2012年3月正式启动了丰台区诚信统计单位评选工作。丰台局队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将诚信统计单位评选首次列入局队年度“折子工程”内容,并要求评选全过程要坚持公正、透明、严谨的原则,力求在全区范围内选拔出忠于《统计法》、精于统计业务的调查单位。

2013年4月11日,丰台局队召开诚信统计单位评选工作推进会,对2012年评选出的四家“诚信统计单位”进行表彰,并开展了统计工作经验交流。2013年,局队的工作目标是将诚信统计单位评选打造成一项具有丰台特色的统计服务产品,助力更多的统计调查单位参与评选活动,要让企业能够积极展现自身统计工作的优势特点,有力证明自身数据质量的真实可信。局队在大力宣传推广诚信典型的同时,将继续拓展工作思路和方法,让诚信荣誉切实转化成企业看得见、基层统计人员碰得到的好处,激发调查单位主动参与的热情。

申报方式:调查单位采取自我推荐方式并填写 《北京市丰台区诚信统计单位申报表 》,由丰台区评选领导小组进行申报资格的初步审核。

评选时间:2013年3月开始至11月底结束。(1)3~5月为准备阶段;(2)5月完成企业申报及资格审核;(3)6~9月进行实地核查;(4)10月完成评选及公示;(5)11月底完成表彰及通报。

评选表彰:授予“诚信统计单位”荣誉称号并公布,授予荣誉称号情况记入全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同时在两年内免予统计执法检查。

咨询电话:63629548

门头沟区“统计诚信单位”评选简介

为更好地服务基层统计调查单位,树立诚信榜样力量,确保统计数据质量,营造良好统计公信力氛围,2011年,门头沟区统计局、调查队制定并启动了“统计调查单位星级信用评价体系”。该评选坚持“五统一”原则:统一评级范围;统一评级标准体系;统一评级组织和实施程序;统一信息披露;统一评后监督和跟踪监测。将本区域内规模以上统计调查单位作为评价对象,将其统计行为纳入评价范围,从而推进统计工作发展,扩大统计影响力。

2013年,门头沟局队将以北京市统计调查单位诚信建设工作为指导,开展“统计诚信单位”评选活动,通过门头沟区统计信息网、北京市统计数据联网直报平台、统一通信短信平台等媒介,对辖区单位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统计诚信单位”评选更加细化,评选流程更加合理。目前,此项评选活动已经拉开序幕。

申报方式:企业根据申报条件自愿报名,各报名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填写报名表,并递交申报材料。

评选时间:组织实施(2013年3~11月),总结表彰(2014年1~3月)。

评选表彰:门头沟局队将对评为“统计诚信单位”的企业进行表彰,免除其两年统计执法检查。

咨询电话:69836545

密云县“统计诚信单位”评选简介

2013年,密云县统计局、调查队决定在全县统计系统内首次开展“统计诚信单位”评定活动。活动旨在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工作,教育和引导区域内各统计调查单位和综合统计部门自觉遵守统计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统计,营造依法守信的统计氛围,努力提高政府统计的公信力,全面提升统计工作质量,树立诚实守信的统计行业风尚。

为推动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密云局队设立了统计诚信单位评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诚信统计单位评选的各项工作,并制定了“统计诚信单位”评定实施方案。密云局队还将通过监督、回访、调研等方式,积极开展法律宣传、业务培训和指导以及各类咨询,认真听取调查单位的需求和意见,努力解决调查单位的实际问题,实现统计诚信建设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申报方式:统计调查单位自愿申报,或者经相关部门引导,由统计调查单位自行申报,并递交书面申请表。

评选时间:申报时间为每年的8月底前。

评选表彰:由密云局队授予“统计诚信单位”荣誉称号并公布,授予荣誉称号情况记入全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同时在3年内免予统计执法检查。

咨询电话:69063314

编辑:单之卉 / 邮箱:szh@bjstats.gov.cn

4.统计法制宣传活动方案 篇四

一、活动主题

深入宣传统计法律知识,积极推动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和统计“六五”普法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紧密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全面推进统计普法和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三、活动时间

本次宣传活动从11月下旬开始,到12月中旬结束。

四、宣传重点

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全力做好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重点组织宣传《统计法》、《四川省统计管理条例》、《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统计法律法规知识。

五、活动内容

(一)认真组织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12.8”《统计法》颁布30周年纪念日活动。12月4日前后,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认真组织好各种面向社会,以传播统计法律知识和宣传经济普查工作为主的普法宣传活动,引导社会公众充分了解统计法和经济普查工作,自觉遵守统计法,支持配合经济普查工作。

(二)丰富普法宣传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采取座谈会、讲座、展览等方式,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图片等活动,大力推进统计法制宣传进村社、进学校、进企业。精心设置统计法制和经济普查宣传专栏、专版、专题,增强统计普法宣传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借助手机短信、微博等创新统计普法宣传的形式和手段,提高统计普法宣传的效果。

六、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切实保证各项统计法宣传活动取得积极效果,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通过宣传提高统计法的社会认知度,为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推进奠定基础。

(二)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积极与党政办、综治办等部门联系,做好统计法制宣传活动。

(三)在活动期间要注意收集、整理和保存开展活动的相关资料和材料。

5.教育实践活动调查问卷统计报告 篇五

一、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在公司全体职工中开展,共发放问卷20份,收回问卷19份(产假未归1人)。从政治面貌看,共计党员12名,占57%;预备党员1名,占5%;群众6名,占31%;从职务层次看,领导班子成员4人,占21%;中层干部2人,占10%;一般工作人员13人,占68%。

二、调查情况统计

按照问卷涉及的内容,逐条逐项进行调查统计,其统计分析情况如下:

1、您对公司当前党群干群关系的总体评价是:

好:14人次,占82%;较好:2人次,占11%;一般:1人次,占5%。

2.您认为公司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宗旨意识表现如何?好:11人次,占64%;较好:6人次,占35%。

3.您认为公司党员干部亟需解决的“四风”问题是:

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多是被动学习:12人次,占70%;宗旨意识淡薄,群众观念不强:5人次,占29%。

4.您认为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薪酬制度不透明:11人次,占64%;规章制度不合实际:6人次,占35%。

5.您认为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主要因素是:

群众观念淡化,官僚习气严重:6人次,占35%;以权谋私:2人次,占11%;员工诉求渠道不畅通:1人次,占5%;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够:11人次,占64%;工作方法简单粗暴:2人次,占11%。

6.您认为公司的工作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会议和文件多:6人次,占35%;审批程序复杂:5人次,占29%;评比、检查、达标等活动多:3人次,占17%;不体谅基层实际困难:3人次,占17%;工作布置只看眼前:1人次,占5%;对基层的业务不了解:2人次,占11%。

7.当前员工在诉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员工反映诉求的渠道少:6人次,占35%;员工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应有重视:5人次,占29%;领导干部主动听取员工诉求不够:3人次,占17%;有些员工诉求方式不够理性:9人次,占52%;

8.您认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应做好:

深入基层,了解实情:13人次,占76%;狠抓落实,多办实事:11人次,占64%;加强组织,化解矛盾:6人次,占35%;推动发展,促进和谐:6人次,占35%;

9.您认为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应该包括哪些:

能结合实际组织员工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8人次,占47%;能及时有效地了解员工所思所想所盼所求:12人次,占70%;能富有成效地解决员工切身利益问题,取得员工信任:11人次,占64%;能恰当应对、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7人次,占41%;

10.您认为做好群众工作需要从哪些方面着力:

强化宗旨意识,增进群众感情,为员工谋求利益:11人次,占64%;提高团结教育引导群众的能力:6人次,占35%;提升依靠员工民主决策的能力:5人次,占29%;善于预防、化解矛盾:5人次,占29%;真正做到依法依规行政:4人次,占23%;加强与员工的信息沟通,正确引导网络舆情:6人次,占35%;

11.您认为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是:

流动党员的双向管理:10人次,占58%;不合格党员的处置:7人次,占41%;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6人次,占35%;健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7人次,占41%;严把党员“入口关”:4人次,占23%;

12.您认为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实现哪些目标要求:牢固树立宗旨意识:9人次,占52%;密切党群干群关系:7人次,占41%;推动中心工作完成:4人次,占23%;解决矛盾焦点问题:2人次,占11%;弘扬求真务实作风:5人次,占29%;保持清正廉洁本色:3人次,占17%;

13.员工自主提意见:

1、员工吃饭、住宿、交通不够方便。

2、薪酬不够不明朗。

3、应注重以人为本,了解员工想法,解决实际困难。

三、调查分析

1、突出问题:⑴80%以上的问题:无。⑵80%—50%之间的问题: ①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多是被动学习;②薪酬制度不透明;③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应做好深入基层,了解实情;④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够;⑤员工在诉求方面存在有些员工诉求方式不够理性;⑥党员干部的群

众工作能力应及时有效地了解员工所思所想所盼所求,能富有成效地解决员工切身利益问题,取得员工信任;⑦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强化宗旨意识,增进群众感情,为员工谋求利益;⑧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是流动党员的双向管理问题;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⑶50%—30%之间的问题:

①规章制度不合实际;②群众观念淡化,官僚习气严重;③会议和文件多;④员工反映诉求的渠道少;⑤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应做好加强组织,化解矛盾,推动发展,促进和谐;⑥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应能结合实际组织员工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能恰当应对、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⑦做好群众工作需要提高团结教育引导群众的能力,加强与员工的信息沟通,正确引导网络舆情;⑧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是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健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实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⑷30%以下的问题:

①宗旨意识淡薄,群众观念不强;②以权谋私;③员工诉求渠道不畅通;④工作方法简单粗暴;⑤审批程序复杂;⑥评比、检查、达标等活动多;⑦不体谅基层实际困难;⑧工作布置只看眼前;⑨对基层的业务不了解;⑩员工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应有重视;⑾领导干部主动听取员工诉求不够;⑿做好群众工作需要从提升依靠员工民主决策的能力,善于预防、化解矛盾,真正做到依法依规行政;⒀新形势下加强

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是严把党员“入口关”;⒁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实现推动中心工作完成;⒂解决矛盾焦点问题;⒃弘扬求真务实作风;⒄保持清正廉洁本色。

2、总体评价

6.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 篇六

说明: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受国家科技部委托,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JCR)的模式,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结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在中国出版的1405种科技期刊作为统计源期刊,选择了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用率、基金资助论文比例等十几种期刊评价指标,利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十几年积累的丰富数据,编辑出版了《2001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这对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期刊编辑部和科研管理部门能够快速地评价期刊,客观准确地选择和利用期刊提供了依据,也为广大科研人员和科技期刊客观了解自身的学术影响力,提供了公正、合理、客观、科学的评价依据。

以下是分类目录:

兵工技术类管理类海洋类核技术类力学类农业类气象类水利类信息与系统科学类冶金、金属类综合类材料科学技术类地球科学类地质地理类电子通讯类动力与电力工程航空航天类化工类 化学类环境类机械类计算技术类 建筑类交通运输类矿业类理工大学、工业综合类能源科学技术类 轻工、纺织类生物类数学类物理类

兵工技术类 弹道学报 爆破 弹箭与制导学报 爆破器材 火工品 爆炸与冲击 火力与指挥控制 兵工学报 火炸药学报 探测与控制学报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管理类 人类工效学 工业工程与管理 科学学研究管理工程学报 情报学报管理科学学报 中国管理科学 数理统计与管理

海洋类 CHIN J OF OCEA AND LIMN海洋科学 CHINA OCEAN ENGINEERING海洋通报 湖泊科学 海洋学报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海洋与湖沼 盐湖研究海洋预报 东海海洋 黄渤海海洋 海洋工程 热带海洋 海洋湖沼通报

核技术类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核科学与工程 核动力工程同位素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原子能科学技术 核技术

力学类 ACTA MECHANICA SINICA振动、测试与诊断 力学季刊振动工程学报 力学进展 工程力学 力学学报 固体力学学报 力学与实践 计算力学学报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实验力学 岩土力学 应用力学学报

农业类 中国麻作 PEDOSPHERE中国棉花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南方果树 安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北京农学院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 蚕业科学 中国

农业气象 茶叶科学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大豆科学 中国生物防治 贵州农业科学 中国食用菌 果树科学 中国蔬菜 河北林果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糖料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核农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中国沼气 湖北农业科学 竹子研究汇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物学报 华北农学报 作物杂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灌溉排水 吉林农业科学 广东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研究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土壤通报 莱阳农学院学报 土壤学报 辽宁农业科学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棉花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 新疆农业科学 农业机械学报 园艺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杂交水稻 农业现代化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排灌机械 植物保护学报 热带作物学报 植物病理学报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中国果树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陕西农业科学 水土保持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特产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土壤 土壤肥料 昆虫天敌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气象类 J HYDRODYNAMICS B气候与环境研究泥沙研究 气象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气象科学长江科学院院报 气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 红水河 高原气象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宜昌)热带气象学报 大气科学 应用气象学报

水利类 J HYDRODYNAMICS B河海大学学报 泥沙研究 红水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长江科学院院报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宜昌)

信息与系统科学类 控制理论与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控制与决策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模糊系统与数学 系统工程学报 信息与控制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系统仿真学报 系统科学与数学 系统工程

冶金、金属类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金属学报 J RARE EARTHS矿冶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矿冶工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钢铁钒铁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钢铁研究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 钢铁研究学报 上海金属 硬质合金 特种结构 有色金属 铁合金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冶金分析 轧钢 冶金能源 华东冶金学院学报 冶金自动化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综合类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科学通报 安徽大学学报 兰州大学学报 安徽师范大学

学报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 内蒙古大学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内蒙古师大学报 东北师大学报 南昌大学学报 高技术通讯 南京大学学报 广西大学学报 南京师大学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南开大学学报 贵州大学学报 宁夏大学学报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山东大学学报 海南大学学报 山东师大学报 河北大学学报 山西大学学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河南大学学报 上海大学学报 河南科学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实验技术与管理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湖北大学学报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湖南大学学报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四川大学学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松辽学刊)华侨大学学报 苏州大学学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天津师大学报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 暨南大学学报 西北大学学报 江西科学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科技通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中国科学A 厦门大学学报 中国科学B 湘潭大学学报 中国科学C 新疆大学学报 中国科学D 扬州大学学报中国科学E 应用科学学报 中国科学基金 云南大学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 浙江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进展 郑州大学学报

材料科学技术类 J MATER SCI & TECH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玻璃钢/复合材料 功能材料 材料保护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材料导报 贵金属 材料工程 航空材料学报 材料开发与应用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艺 建筑材料学报 材料研究学报 金属功能材料 磁性材料及器件 绝缘材料 新型炭材料 耐火材料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无机材料学报 中国稀土学报 稀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稀有金属 宇航材料工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地球科学类

测绘工程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测绘学报 地震学报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地震研究 地壳形变与地震 第四纪研究 地球化学 古脊椎动物学报 地球科学 古生物学报 地球科学进展 国土资源遥感地球物理学报 微体古生物学报 地球物理学进展 物探与化探 地球学报 灾害学 地学前缘 中国沙漠 地震 华北地震科学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华南地震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空间科学学报 西北地震学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中国地震 内陆地震 自然灾害学报 世

界地震工程

地质地理类 火山地质与矿产地理科学 矿床地质 地理科学进展 热带地理 地理学报 山地学报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石油实验地质 地理研究 新疆地质 地震地质 岩矿测试 地质科技情报 岩石学报 地质科学 中国区域地质 地质力学学报 中国岩溶 地质论评 冰川冻土 地质学报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地质与勘探 沉积学报 地质找矿论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高校地质学报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地层学杂志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探矿工程 极地研究 西北地质科学 矿物岩石 现代地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铀矿地质 台湾海峡 工程地质学报

电子通讯类 半导体光电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半导体技术 数据采集与处理 半导体学报 通信保密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通信技术 电波科学学报 通信学报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微波学报 电力系统自动化 微电子学 电力自动化设备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电声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电子测量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现代雷达 电子技术应用 信号处理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压电与声光 电子科学学刊 遥测遥控 电子显微学报 遥感信息 电子学报 遥感学报 电子元件与材料 移动通信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应用激光 光电工程 真空电子技术 光电子·激光 制造业自动化 光电子技术 中国激光A 光通信技术 自动化学报 红外与激光工程 激光杂志 机器人 动力与电力工程类 机电一体化 电网技术 汽轮机技术电源技术 水力发电 动力工程 水力发电学报 高电压技术 四川水力发电 高压电器 车用发动机 工业锅炉 大电机技术 工业加热 低压电器 工业炉 电池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电瓷避雷器 湖北电力电工电能新技术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电工技术学报 继电器 电工技术杂志 内燃机学报 电机与控制学报 燃烧科学与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 热能动力工程 电气传动 微电机 电气自动化 微特电机 照明工程学报 现代电力 中小型电机 小型内燃机

航空航天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强度与环境航空学报 测控技术 航空制造技术飞行力学 航天控制 飞行器测控学报 空气动力学学报 固体火箭技术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航空动力学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航空计测技术 推进技术 宇航学报 宇航计测技术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

化工类 人工晶体学报工程塑料应用 日用化学工业 硅酸盐通报 CHIN J CHEM ENGL

硅酸盐学报 电镀与精饰 海湖盐与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合成纤维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合成纤维工业 现代化工 合成橡胶工业 香料香精化妆品 化肥工业 橡胶工业 化工机械 印染助剂 化工进展 粘接化工学报 中国胶粘剂 化工冶金 中国塑料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中国陶瓷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化学工业与工程 玻璃与搪瓷 精细化工 纯碱工业 离子交换与吸附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林产工业 热固性树脂 林产化学与工业 塑料 硫酸工业 塑料工业 氯碱工业 炭素煤化工 炭素技术 膜科学与技术 天然气化工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涂料工业 农药 无机盐工业 燃料与化工

化学类 CHIN J OF POLYMER SCIENCE高分子通报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高分子学报 应用化学 化学试剂 有机化学 化学通报 催化学报 化学学报 电化学 化学研究与应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环境化学 无机化学学报 结构化学 物理化学学报 燃料化学学报 分析测试学报 色谱

环境类 J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环境保护科学 中国环境监测 环境工程 中国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 重庆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学报 资源科学 环境科学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 环境科学与技术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环境污染与防治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电镀与环保 环境与健康杂志 工业水处理 农村生态环境 工业用水与废水" 农业环境保护 海洋环境科学 上海环境科学 化工环保 生态学报 水处理技术 生态学杂志 四川环境 应用生态学报

机械类 金属热处理学报 锻压机械 变压器 锻压技术 起重运输机械工程爆破 热加工工艺 工程机械 深冷技术 工程图学学报 压力容器 工具技术 压缩机技术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光学技术 仪器仪表学报 光学精密工程 真空 光学仪器 真空科学与技术杂志 焊接 振动与冲击 焊接学报 制造技术与机床 机床与液压 中国表面工程 机械传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机械工程学报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机械工艺师 中国机械工程 机械科学与技术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机械强度 重型机械 机械设计 轴承 机械设计与研究 铸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铸造技术 计量技术 自动化仪表 计量学报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传感技术学报 金属成形工艺 低温工程 金属热处理 电焊机 流体机械 电加工与模具 模具工业 无损检测 模具技术 现代科学仪器 摩擦学学报 现代铸铁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新技术新工艺 微细加工

技术 液压与气动 润滑与密封

计算技术类 软件学报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J COMPUT SCI & TECH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计算机仿真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辅助工程 微处理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微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工程 微型电脑应用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微型机与应用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中文信息学报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lMS 计算机学报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机应用研究 计算机应用

建筑类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工程勘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工程抗震 新建筑 工业建筑 岩土工程学报 建筑电气 中国给水排水 建筑机械 中国建材装备 建筑机械化 中国园林 建筑技术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建筑结构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建筑结构学报 城市规划 建筑科学 城市规划汇刊 建筑学报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 结构工程师 低温建筑技术 煤气与热力 地下空间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给水排水 暖通空调 时代建筑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水泥 山东建材学院学报 水泥技术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土木工程学报 施工技术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交通运输类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机车电传动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交通与计算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港工技术 内燃机车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汽车工程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汽车技术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桥梁建设铁道车辆 中国港湾建设 铁道工程学报中国公路学报 铁道建筑技术中国航海 铁道学报 中国铁道科学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中国造船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中南公路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船舶工程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公路交通科技

矿业类 铀矿冶 岩石矿物学杂志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中国矿业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中国钨业 中国锰业 非金属矿 矿物学报 建井技术 矿业研究与开发 金属矿山 煤矿自动化 勘察科学技术 煤炭科学技术 矿产与地质 煤炭学报 矿产综合利用 煤炭转化 矿山机械 煤田地质与勘探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理工大学、工业综合类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长春光学

精密机械学院学报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清华大学学报东北大学学报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东南大学学报 陕西工学院学报 工业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沈阳工业学院学报 桂林工学院学报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天津大学学报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海军工程学院学报 同济大学学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 河北工业科技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 黑龙江商学院学报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华北工学院学报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 佳木斯大学学报 燕山大学学报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辽宁工学院学报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洛阳工学院学报 重庆大学学报

能源科学技术类 测井技术 石油学报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焊管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新疆石油地质 石油钻采工艺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石油钻探技术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水电能源科学 中国海洋平台 太阳能学报 钻井液与完井液 天然气工业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炼油设计 油气储运 石油大学学报 油气田地面工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油田化学 石油工程建设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石油化工 石油机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石油勘探与开发 石油化工设备 石油矿场机械 石油物探 石油炼制与化工

轻工、纺织类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 中国组织大学学报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中国粮油学报 纺织科学研究 中国皮革 纺织学报 中国乳品工业 粮食储藏 中国甜菜糖业粮食与饲料工业 中国油脂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中国造纸 棉纺织技术 中国造纸学报 食品工业科技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食品科学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 食品与发酵工业 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 丝绸 印染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 郑州粮食学院学报

制冷学报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生物类 木本植物研究生物工程学报 遗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遗传学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云南植物研究 生物数学学报 植物分类学报 生物物理学报 植物生理学报 实验生物学报 植物生理学通讯 兽类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 水生生物学报 植物学报 四川动物 植物学通报 微生物学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微生物学通报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武汉植物学研究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西北植物学报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细胞生物学杂志 动物分类学报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动物学报 人类学学报 动物学研究 菌物系统 动物学杂志 昆虫分类学报 工业微生物 昆虫学报 广西植物 昆虫知识 生命科学研究 生命的化学 生物多样性

数学类 ACTA MATHEMATICA SCI应用数学 ACTA MATHEMATICA SINICA应用数学和力学 APPROX THEORY AND ITS APPL应用数学学报 CHINESE ANNAULS OF MATHEMATICS运筹学学报 J PARTIAL DIFF EQS东北数学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工程数学学报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计算数学 应用概率统计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数学物理学报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数学学报 数学季刊 数学研究与评论 数学进展 数学杂志 数学年刊A

7.让现代科技助力统计事业大发展 篇七

让现代科技助力统计事业发展, 2011年中国政府统计系统一个最引人瞩目的举措就是吹响了“企业一套表”改革的集结号和冲锋号。经过一个季度的动员、培训和部署, 各项准备工作已经进入最后阶段。2011年的年度数据和2012年1月份的数据, 都将按照“一套表”的形式、内容、流程运行。1993年, 中国政府统计系统也曾全面推行过被称为“一套表”的制度方法改革, 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搁置。现在的“一套表”与当年“一套表”的最大不同是, 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有了质的全面提升, 从上到下形成了网络化的工作环境。所以, 此次改革已经不是“一套表”的独自前行, 而是与基本单位名录库、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联网直报系统共同构成了统计四大工程, 同步推进, 互相促进。

以“一套表”为核心的四大工程, 是改进统计生产方式、提升统计生产力的根本性措施。其将带来的变化:一是更加规范、统一。统一标准, 统一指标及代码, 统一统计制度及表式。二是适度减轻基层负担。对企业单位而言, 只需填报一套来自政府统计部门的制度报表。三是可以生产出更加丰富的统计信息。以名录库为龙头的企业一套表数据, 经过联网直报和统一的数据处理, 可以排列组合并汇总生成更多的分组数据。四是有利于加强对数据质量的控制。由于数据来自于基层, 使计算机系统的逻辑审核更加直接和便捷, 更便于发现问题和查找问题的根源。显然, 四大工程的全面实施, 既是以现代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为基础和条件, 也是统计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 且必将进一步提升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科技含量, 进而促进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

8.学生科技活动统计 篇八

一、以演示活动构建知识网络

引入演示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知识与规律的来源和发展。教师可以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入3个黄球和3个红球,邀请学生自主摸球,摸球之后,再将球重新放入到袋子中。摸到红球算红队的一分,摸到黄球黄队胜一分,以“正”字的笔画记分,画一个“摸球结果统计表”的表格,将摸球次数、红队得分、黄队得分分别填入进去,观察哪个队得分高一些。结合演示活动,学生们根据“正”字数,分析得出两个队得分相差不大。再如,教师拿出一系列相同的小正方体,其中有两面涂上1,有一面涂2,一面涂3。将学生分为3人一组,全班共10组学生,分别进行演示活动,得出抛正方体的结果,并记录到表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游戏结果,进行演示活动结果分析,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二、以趣味活动引导总结归纳

引入趣味思考活动,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统计与可能性相关知识,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并验证方案的可能性,在活动中总结与归纳,拓展知识网络。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蓝色和红色铅笔,将学生分为2人一组,每组分发3支红铅笔和3支蓝铅笔,提问:“将若干支红色、蓝色铅笔放入到不透明的袋子中,想得到下列结果,该如何放?(1)摸20次,摸到红色铅笔的次数多;(2)摸20次,摸到蓝色铅笔的次数多;(3)摸到两种铅笔的次数差不多”。结合教师的提问,学生重新复习已学知识,了解到在相同的情况下,若想摸到红色的次数多就需要红色球比蓝色球多,那么得出(1)的设计方案有放入3支红色铅笔,蓝色0支、1支、2支;放入2支红色铅笔,蓝色0支、1支;放入1支红色铅笔,蓝色0支。再如:“做一个转盘,涂上红色、绿色和黄色,要使得其偶尔落在红色区域,落在黄色和绿色区域的次数差不多,该如何涂色?”结合这一问题,学生展开趣味设计活动,有的小组将其都划分为均等的3份,有的小组学生将转盘先分成1份,再将其中一份又划分成均等的2份。之后学生展开游戏活动,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归纳,在区域一样大时,落到黄色和绿色区域的次数差不多,而红色区域只要存在就可以了。

三、以创新活动促进拓展延伸

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抓阄现象”,教师可以创新活动,鼓励学生拓展延伸,分析“抓阄”中的公平性问题,结合可能性知识,探索生活中的趣味方法是否可行。教师可以将8个黄球与1个红球放入到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学生分为9人一组,参与“有放回”与“无放回”摸球活动,若摸到红球,则这个学生胜利。那么“有放回”和“无放回”活动对于所有同学来说,哪种游戏形式是公平的呢?结合这一创新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游戏、思考、交流与分析,总结与归纳得出这两种不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否。显而易见,“有放回”的摸球,每个学生都是在9个球(8个黄球1个红球)中摸球,他们摸球时候的条件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一样大,那么在盒子不透明并且摇匀的情况下,这个游戏规则是公平的。那么对于“无放回”游戏活动来说,是公平的吗?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站在数据分析的层面思考问题,第1个学生摸球,他是在9个中摸1个,可能性是1/9,摸不到的可能性为8/9。第2个学生摸球,在第一个没摸到的情况下,他摸到的可能性是1/8,此时总的可能性是8/9×1/8=1/9。由此分析,生活中的抓阄是公平的,并且与“统计与可能性”知识密切相关。

9.浅谈低年级统计活动实施的有效性 篇九

【片段一:抛圆片】

教师先出示游戏规则:抛20次,用画“√”的方法记录朝上和朝下的次数,同桌两人一人抛一人记录,看看哪组又快又安静地完成。教师先让学生理解文字的意思:你认为哪些字很重要?学生一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抛20次,用画“√”的方法记录,一人抛一人记录等等。尽管学生说得很全,教师强调得很多,但在活动的过程中,很多孩子还是不知道怎么操作,也不能准确分清画片的正反面,对自己的统计结果很不自信,总是左顾右盼、擦擦改改。在最后的交流中教师认为不是20次的小组视为活动失败,这样将近一半的学生没有成功。

就这样,整个活动在热闹中进行,学生也玩得意犹未尽。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体会统计的策略,感受统计的价值,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但同样经历整个过程的我觉得一些地方还有待商榷,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经历一个统计过程应体现以下几点:

一、要求明确,提供示范

这个游戏的要求比较多,教师写得也非常清晰,可是对于一年级儿童来说,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并且掌握了一些概念,能够初步进行判断和推理,但思维水平总的来说仍是非常低的。他们的思维还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思维过程往往依靠具体的表象,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还带有很大的依赖性和模仿性,因此要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接受这些复杂的文字指令是非常困难的,他们更容易接受现实的情境,这个时候做一做可能要比说一说更有用。

教师可以请两位学生到上面来,随着教师的指令示范着做一做,并作一些必要的讲解:一个学生抛,并在抛前先说这是第几次,面向学生解释有花的面是正面,另一面没花的则是反面,然后在相应的表格里打钩,就这样依次抛20次记录20次,分工有致,最后数出正反面各自的次数填在右边的表里,还要提醒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既迅速又安静。这样学生对这个活动的要求会更明确,操作起来才会更有效,才不会出现较多的无效操作。

二、实事求是,培养品质

做任何事情我们对孩子的要求都要做到真实,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更是统计的生命,没有准确的统计,就不会有正确的策略。由于学生对活动要求的不明确,在活动过程中也就糊里糊涂、模模糊糊地完成了这个活动,导致学生对统计结果的不自信。

在整个活动中,有的小组在抛圆片时忘记数数,只顾着抛而忘记抛的次数了,看到其他小组结束活动,自己也将信将疑地停止了活动,导致了抛圆片次数的不准确;有的小组由于时间关系来不及完成20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不愿意半途而废的,但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便胡乱写出没完成的几次;有的小组听到其他小组的交流时,发现与其结果相差太远便偷偷改掉等等,都说明了这次统计活动的不真实,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因此也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

在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以及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察觉到学生的有这些举动时,教师在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指出有这种行为的学生是不对的,一定要让学生明白:统计的结果是不能随意改动的,我们要真实地反映统计结果,只有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还要鼓励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及时完成或完成的不符要求的,但没有因此而随意改变结果的学生,要让学生明白实事求是品质的可贵,只有这样才能使活动有效,才能培养出学生“实事求是”的好品质。

三、客观评价,体验成功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智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感情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活动交流时,教师对抛到总次数不是20次的学生视为“不成功”(教师没有对超过20次的学生做出评价,因为我想超过20次的学生也已经自动将多的几次擦掉了,可能就没有发现这样的学生,如果有,我想教师也会视为无效。)那么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感到很失落,与同桌辛辛苦苦得到的答案却被告知是没用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除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外,更重视老师的看法与评价。自己辛辛苦苦操作了十来分钟,最后老师却没有一点肯定,心里一定很不开心,又怎么会对学习感兴趣呢?久而久之便对老师失去了信任,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对于没有按要求达到20次的小组,老师可以这样评价: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抛满20次的小组不要遗憾,你们有什么办法达到20次吗?(出现这种情况的小组多数是时间不够)很简单,只要再给他们一点时间再抛几次就可以了;那么超过20次的小组呢?可以将多抛的几次擦掉。这样就不会让“不成功”的学生有一种失落感,他们也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当然,这未必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所以在这一过程后要让孩子有一个反思的过程:刚才你为什么没有一下子就达到要求?你认为我们以后在这样的活动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既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能从其他学生的错误中去寻得有效资源,何乐而不为呢?

【片段二: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水果】

在统计小朋友最爱吃的水果时,教师给出了五种水果,让他们用开火车的方式逐个报出自己爱吃的水果,其他小朋友则用画“√”的方式进行记录,最后整理成统计表。在统计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报水果时声音很轻,还不时有学生喊“什么什么”,坐在我边上的一位学生则手忙脚乱地擦擦改改;有的学生来不及记,记了前面的忘了后面的,最后只是胡乱选了一个,整个过程时间很长而且有点乱。我也观察了周围几位学生的统计结果,几乎没有两个人的结果是一样的,全班的统计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没错,本节课其中的一个目标就是能让学生用画“√”的方法进行统计,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这种方法适用于事件或是尚未发生、数量没有确定,或是事件里的信息没有固定的呈现规律,也就是随机性比较强的情况,像统计校门口过往的车辆、抛硬币、摸球游戏等等,都是过眼即逝、不留痕迹的,这些都需要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记录与统计的。但像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水果这种情况,数量是确定的,统计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请喜欢吃某种水果的同学举手或者站起来,让大家一起数一数、记一记,这样既安静又省时,也不会发生错误,更不会出现大家的统计结果千差万别的情况。

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不是说这节课学了这种方法就一定要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当然适当的巩固新知也是必要的。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要让学生善于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就要求教师要进行有效地引导。在处理这一环节时,可以向同学们征取意见:现在我们要在这几样水果中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水果,有什么好办法呢?让学生自己选择的话,除了课上学习的方法一定会出现第二种方法,也能让整个活动从无效变为有效。由此想到,会选择合适的方法也可以作为这节课的目标之一。

数学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的,只有让活动有效,学生的学习才会真正有效。

(作者單位 江苏省吴江市同里实验小学)

10.英美主要消防科技期刊统计分析 篇十

关键词:消防科技期刊,统计分析,影响因子

科技期刊作为记载、传播科学技术新成果、新信息的主要载体, 能够记录科学研究成果, 反映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科技期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先进科技成果、传播科技信息, 同时科技期刊所提供的科技发展前沿动态与趋势, 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科研工作的进步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1 英美主要消防科技期刊基本情况

按照期刊内容, 英美主要消防科技期刊可分为学术类消防科技期刊、技术类消防科技期刊、燃烧类专业消防科技期刊、综合类消防科技期刊、工业火灾风险类科技期刊、救援抢险类消防科技期刊6大类型。

1.1 学术类消防科技期刊

英美学术类消防科技期刊, 主要有《Fire Technology》、《Journal of Fire Science》、《Fire Safety Journal》和《Fire and Materials》4种, 其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1) 《Fire Technology》。此刊是美国出版的消防领域最重要的学术期刊之一。读者对象主要为国际火灾安全科学专业人员、火灾安全科学家、消防工程师、专业消防设计人员以及消防安全领域其他专业人士。其办刊宗旨为促进与鼓励消防领域的跨学科交流, 注重文章原创性, 致力于解决消防安全及相关领域的问题。期刊的主要内容涵盖了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材料测试、火灾模型、火灾探测与灭火、性能化标准、火灾中人的行为研究与火灾风险分析等方面。

(2) 《Journal of fire science》。此刊是英国出版的消防工程与材料科学方面的学术期刊。期刊的主要内容涉及阻燃材料防火性能的新进展、火灾化学与物理、阻燃技术、燃烧产物分析、烟气毒性与腐蚀性研究、火灾危险模拟与评估、消防标准与性能化规范等。

(3) 《Fire Safety Journal》。此刊是英国出版的消防安全工程方面的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为鼓励跨学科多领域交流及研究。期刊的主要内容包括火灾化学与物理、包含气体爆炸的火灾动力学研究、主动消防系统、被动消防系统、火灾中人的行为、消防安全管理评估、火灾风险评估与量化、火灾调查、消防安全设计、消防立法、消防教育等。

(4) 《Fire and Materials》。此刊是英国出版的关于材料及材料制品防火性能方面的学术期刊。其主要内容几乎涵盖了聚合物与聚合物产品应用的所有领域, 关注木材与纤维素等天然制品、金属与陶瓷等非聚合材料、阻燃化学制品在工业中的应用等领域的重大发展动态, 尤其关注热释放速率、燃烧产物相关特性, 对燃烧后的烟雾、毒气、腐蚀性物质进行建模和测试。其读者群主要为材料科学与聚合物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建筑与工程研究人员、化工及化工制造业专业人员。

1.2 技术类消防科技期刊

英美技术类消防科技期刊, 主要有《Journal of Fire Protection Engineering》和《Journal of applied fire science》两种, 其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1) 《Journal of Fire Protection Engineering》。此刊是英国出版的技术类消防科技期刊。其办刊宗旨是为消防工程师及其他工程专业人员提供消防工程领域的权威信息及最新发展动态。期刊主要内容包含性能化消防法规、火灾模拟、测试方法与程序、灭火方法与材料、消防安全设计等。

(2) 《Journal of applied fire science》。此刊是美国出版的技术类消防科技期刊, 致力于为消防领域提供实际解决方案, 缩小火灾科学及相关技术新发展与消防专家需求之间的距离。主要读者群为消防工程师、消防诉讼律师、保险从业人员、消防机构、消防培训机构、安全领域专家、政府消防机构、消防设备生产商等。

1.3 燃烧类专业消防科技期刊

英美燃烧类专业消防科技期刊, 主要有《combustion and flame》、《combustion theory and modelling》和《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3种, 其基本情况如表3所示。

(1) 《Combustion and flame》。此刊是美国出版的燃烧类专业消防科技期刊。其主要内容涉及燃烧现象的实验及理论研究, 具体包括燃烧中的大气污染、实际系统中的燃烧、爆燃与爆炸波、实验技术、燃烧现象、火焰抑制、燃烧稳定性及燃烧结构、流体动力学、热传递与辐射、多相燃烧、燃烧反应动力学及燃烧机制、自燃与可燃极限、燃烧中材料合成、燃烧过程中建模及规模、燃烧中的新应用、微重力燃烧、推进剂、超音速反应流、热分解过程、热化学与热力学等。

(2) 《Combustion theory and modelling》。此刊是英国出版的燃烧类消防科技期刊, 专注于应用数学建模、数值模拟及实验技术在燃烧方面的应用。主要内容涵盖了层流预混燃烧、层流扩散燃烧、湍流燃烧、化学动力学、微重力、材料合成、气相沉积法、催化、滴状与雾状燃烧、爆炸动力学、热爆炸、含能材料与推进剂、燃烧器与发动机燃烧等方面。该期刊广泛使用数学方法, 包括数值模拟、混合计算法、优化平行计算、系统动力理论、概率统计法等。

(3) 《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此刊作为英国出版的燃烧类消防科技期刊, 及时发表燃烧领域各学科的新成果和新发现。其办刊宗旨是为燃烧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交流思想的平台。主要内容包括火焰与火灾研究、火焰辐射、化学燃料与推进剂、反应剂、热化学、材料合成、化学火箭发射器、冲压式喷射发动机、燃烧室与环境研究等。

1.4 综合类消防科技期刊

英美综合类消防科技期刊, 主要有《NFPA Journal》和《Fire Risk Management》两种, 其基本情况如表4所示。

(1) 《NFPA Journal》。此刊是美国消防协会会刊, 为综合类消防期刊, 主要报道工程领域的实时动态。主要介绍美国消防规范与标准的发展进程与最新动态、消防最新研发产品、重大火灾报道与火灾原因调查分析、以往火灾与救援案例再分析等内容。

(2) 《Fire Risk Management》。此刊是英国出版的综合类消防期刊。主要针对英国消防、工程与救援领域的动态进行实时报道。主要内容包含对目前重大火灾案件进行着重分析、对目前消防相关的会议及标准修订等及时发布、介绍最新消防安全类产品等。

1.5 工业风险类科技期刊

英美工业风险类科技期刊, 主要有《Industrial Fire Journal》和《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2种, 其基本情况如表5所示。

(1) 《Industrial Fire Journal》。此刊是英国出版的工业风险类消防期刊, 主要介绍高风险行业消防安全内容, 如石油业、化学制品、海运、航空业、能源业等, 以及关于炼油业与石油相关产品所使用的泡沫灭火剂及干粉灭火产品、凝胶灭火剂、危险材料等相关的最新情况。

(2) 《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此刊是英国出版的工业风险类消防期刊, 主要刊登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防灾防损设计、工厂布局设计、灾害分析、事故与损失分析、设备运转与维修保养、工业保护系统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与监测、计算机在防损系统中的应用、应急方案规划、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1.6 救援抢险类消防科技期刊

英美救援抢险类消防科技期刊, 主要有《Fire Engineering》、《Fire&Rescue》和《Fire》3种, 其基本情况如表6所示。

(1) 《Fire Engineering》。此刊是美国出版的救援抢险类消防期刊, 主要为世界范围内的消防救援人员提供关于救援抢险培训、教育与管理的相关信息。其内容涵盖了房屋倒塌救援、密闭空间救援、高空救援等方面, 同时关注消防救援教育与管理问题。

(2) 《Fire&Rescue》。此刊是英国出版的救援抢险类消防期刊, 其内容主要涉及危险场所救援、消防救援车辆、救援技术等方面, 以及介绍个人防护用品与工具的最新进展与研究成果。

(3) 《Fire》。此刊是英国出版的救援抢险类消防期刊, 主要介绍消防时讯、最新的消防技术与产品以及前沿消防救援服务信息。

2 英美主要消防科技期刊统计

对于英美主要消防科技期刊进行统计分析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为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ISI) 发布的期刊引用报告 (Journal of Citation Report, JCR) 。JCR分为自然科学版 (JCR Science Edition) 和社会科学版 (JCR Social Science Edition) 两个版本, 采用引文统计法, 以JCR自然科学版网络数据库为基础对英美主要消防科技期刊进行统计分析。

2.1 选择数据库

通过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 选择2012JCR Science Edition对英美主要科技期刊进行统计。ISI Web of Knowledge为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ISI) 开发的多数据库跨库检索平台, 包括SCI、SSCI、JCR、INSPECT、DII等数据库, 期刊引用报告自然科学版 (JCR Science Edition) 是多学科、综合性的期刊引用报告系统, 涵盖5 000余种国际性科学技术期刊, 可以对SCI网络文献数据库 (即Web of Science) 所收录的期刊进行统计分析。

2.2 检索方法与引文统计

(1) 检索方法。检索方法采用引文检索, 按照引文刊名 (Journal Title) 对所选英美消防科技期刊 (见表7) 进行检索, 进行检索的期刊均为收录入《科学引文索引》 (SCI) 的消防科技期刊, 未被收录入SCI的消防科技期刊不计入统计范围内。

(2) 引文统计。基于期刊引用报告自然科学版 (JCR Science Edition) 对所选英美消防科技期刊进行引文检索, 获得9种期刊2012年的4项引文数据, 分别是总被引次数 (Total Cites) 、影响因子 (Impact Factor) 、即年指数 (Immediacy Index) 、被引半衰期 (Cited Half-Life) 。

2.3 引文数据介绍与统计结果分析

2.3.1 四项引文数据介绍

(1) 总被引数:总被引次数为在某一特定年度中, 某种期刊被引用的总次数。总被引次数可以反映出期刊的被引频次的高低。

(2) 影响因子:影响因子为某一年的引文数据中, 某种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与该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总数之比。影响因子可以反映出期刊影响力。

(3) 即年指数:即年指数为某期刊在某一年中, 所发表文章的被引用次数与该期刊同一时期内发表论文总数之比。即年指标可以反映出某期刊在某一时期被引用的情况, 反映出文章发表当年被引用的频率。

(4) 被引半衰期:被引半衰期为某种期刊达到50%被引用率所需要的时间。反映出某种期刊内文献被引用的时间跨度, 观察出论文研究课题的延续时间。

2.3.2 期刊影响力分析

(1) 在被SCI收录的学术类消防科技期刊中, 《Fire Safety Journal》被引总数最多, 影响力最大, 《Journal of Fire Science》被引频率最高。

(2) 在被SCI收录的燃烧类专业消防科技期刊中, 《Combustion and Flame》影响因子最高, 被引总数最多, 被引频率最高。

(3) 在SCI所收录的消防科技期刊中, 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材料测试、火灾模型、火灾探测与灭火、性能化标准、火灾中人的行为研究与火灾风险、阻燃产品在建筑消防领域中的应用等学术类消防科技期刊中的相关文章被引用所用时间跨度相对较长, 研究持续时间较长。在燃烧类消防专业科技期刊中, 火焰与火灾研究、火焰辐射、化学燃料与推进剂、反应剂、热化学、材料合成等内容的文章研究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相比于其他类消防科技期刊, 工业风险类科技期刊的文章被引用所用时间跨度较短, 文章所研究内容持续较短。

参考文献

[1]王铁强.消防科技论文质量分析与评价[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 29 (12) :1116-1118.

[2]王铁强.我国安全科学科技期刊的评价[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1, 30 (1) :1058-1060.

[3]王铁强.消防科技期刊发展促进科技强警战略实施[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8, 27 (11) :837-839.

[4]董里.消防领域科研统计调查[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2, 31 (10) :1112-1114.

[5]邢玉军.我国安全类科技期刊网络化探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2, 31 (12) :1359-1361.

[6]郭华.国外科技期刊评价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18 (7) :114-115.

[7]张文华.文献计量工具与科技论文、科技期刊评价研究[J].情报学报, 1999, 18 (3) :278-282.

[8]陈冠初.我国科技期刊的评价问题[J].编辑学报, 2004, 16 (4) :240-242.

上一篇:税务局主任述职报告下一篇:日常旅游英语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