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心得家长会发言稿

2024-08-19

教育孩子的心得家长会发言稿(共16篇)

1.教育孩子的心得家长会发言稿 篇一

家长会发言稿: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交流

家长会发言稿: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交流

首先,站在这里,我觉得挺惭愧的;每次在班群上与妈妈们聊天时,都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从各位妈妈身上学到了很多教育方法及理念;再次,也感谢老师的信任,让我在这里分享一些我与雷朗在平时学习中的心得体会;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不同,我下面的心得也仅是我做的及想的,仅供大家可以参考下。

一、在谈到具体的学习习惯前,我觉得我需要先说明以下我的几个观念:

1、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上学?”

微信上有一篇文章叫“爸爸,我为什么要上学?”,估计很多爸爸妈妈都看过,里面的爸爸对儿子分析了不上学,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读博士的等不同情况的人将来能做什么?不上学的人小时候可以放羊,长大了可以放一大群羊,读博士的人可以发明创造。当然,现在的社会长大的成就不一定跟学历相关,但至少我们可以用这种思维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上学,上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在雷朗小时问我的时候,我就一直有跟他说“上学是为了以后他的选择性更大些,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就说他要当科学家,那我就说那更要多学些知识了。

2、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养成自己完成作业的习惯。

在刚毕业上班时,听到科室一位妈妈说她的女儿,她说从她女儿小学到初中,女儿做的作业她都是会先做一遍,然后,再辅导女儿,到高中了,才没有辅导。当时我心里就觉得很奇怪,心想,如果以后我也这样,企不是要疯了。

所以,我经常时不时的跟雷朗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噢”。在上学期刚开学时,我就跟他说了上小学后的一些要求:周一到周五不看电视、回家先写作业、作业自己记录、学习用品自己准备等,让他先知道上小学了,学习是首位,与学习有关的事情都得自己把握。

还记得上周六,苏老师布置了针对期中考的数学日记,雷朗是安排在周六完成的,周六早上带他去看病,到中午回到家吃完午饭,我要去休息前,就问他:“你还有什么作业没做?”他说还有数学日记;我就建议说要不你1点钟开始做,他说可以。我就去休息了,到了2点多我醒了,就听到电视还在开,心里就有点火,以为他还没开始写,就出去看了一下,却发现他在客厅隔壁的书房里写着呢。后来,3点钟有事带他出去了,他日记还没写完;回到家后七点了就先吃晚饭;他一吃完饭就看到他跑到书房里,一看开始接着写日记了!后来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自觉,他说:“反正都是要写的呀!“。真的让我好感动!

3、作业就是考试,考试就是做作业;考试只是为了检测你这一阶段的学习掌握情况怎么样!

以上是我经常跟雷朗说的,因为我觉得平常作业都高质量的完成,都会对的话,就说明了每天的知识都掌握了,那到考试的时候还需要担心吗?考试不就是与做作业一样了吗?

让孩子明白,考试只是为了检测这一阶段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补缺补漏。

所以,在我们家,没有说过“考100分,他就可以怎么怎么样?”,考试得100分与平常做作业得“A”的奖励是一样的:加一颗心,等积到10颗心的时候才可以实现一个愿望。

在我们家,我也从未问过,你同桌考多少分啊?某某同考多少分啊?当然他有时会主动告诉我一些。这样也可以淡化考试给孩子的压力。

4、让孩子喜欢老师,喜欢学校。

其实上面这句话是上学期我看完的一本书《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上说的;我觉得很有道理,孩子喜欢老师、学校,他才会更愿望上学,更开心上学。

为了做到以上这点,在平常交流中,就会问一些上课的授课方法、学校的活动、学校的伙食呀,等等一些锁碎的事情,然后会说:你们上课还有开小火车的方法呀、学校还有牛肉炖土豆呀等一些赞美的语言,让他沾沾自喜一下。平常在家中我们不会出现对老师、学校的负面评价的话,即使有的话,也是私下里说,不在他面前提。让他对老师有绝对的尊敬!

二、后面我就说说我与雷朗平常学习中的一些习惯。

1、数学方面

(1)说到数学,曾经有一位幼教老师对我说:数学是存在于生活中的,生活中无处没有数学。想想确实是的,现在学的图形、元角分、加减法都与日常生活相关,我们可以在平常想起来的时候,就跟孩子灌输一些数学知识面,这样等到他真正学的时候,他就会觉得好像有知道一些,会更认真的听。以上这些与预习类似,也可以采用每天预习的方法。

(2)在平常学习中,我一般是在每天作业结束后,检查作业时,边检查边问他为什么这题要这样做等,他在解释中就会把当天学习的知识点复述一遍。记得上学期刚开始时,每次我让他复述上课的内容时,他都很为难,不知要说什么,要怎么说,都会说得比较简单;到这个学期,让他回顾上课的内容时,他就会说很多了,比如:这学期学的20以内的加减法时,有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等3种方法,他可以不看书,边想边说,并解释了每一种方法解题过程,他最喜欢哪种,哪位同学用了哪种等。

他在复述的过程中,就有以下几点好处:

A、再复习了一遍上课的知识点;

B、在复述过程如果有他不理解的地方,你就会说出来,我们可以马上给他解释;

C、让我们了解上课的内容及老师授课的方法及要求,比如:有的问答题,解题是要求列式及回答的,如果只是回答了,虽然答案对了,但是没有列式解答过程,也是不完整,会扣分的。

D、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孩子上课过程的一些闪光点,并适时地表扬他

(3)数学日记:写第一篇数学日记时,雷朗哭了,说不知要怎么写,其实我也不知要怎么写;之前,有看过奥翔写过的一篇日记,且苏老师是作了评语觉得不错,内容只是生活中的一个与妈妈讨论数学问题的过程的记录;就跟他说,你想想课上老师是怎么上今天课的就怎么写。那天是上整十的加减,然后他就自己写了,写了一半又来找我,说有个地方不知如何才能连接上,我就让他详细的说出具体的内容,然后,告诉他,可以用“比如”等字眼连接。

后来第二篇日记他就自己写了,没来找我。

2、语文方面

(1)在拼音、读音方面,我是要求:读、读准、读熟!

记得在上学期刚开学拼音时,就有多位妈妈问陈老师,有什么方法没有?陈老师当时的回答就是:多读!

其实在拼音及字的读间方面,我是没办法教雷朗读的,因为我自己的读音非常不准,我分不清前后鼻音及是否卷舌?每次雷朗问我:“妈妈这个字有没有后鼻?“时,我都得拿起手机查一下,导致有次他可能实在看不下去了,说:”妈妈,你怎么这样,还大学毕业呢?“。所以,在辅导拼音及读音时,我这样进行的:

A、在拼音阶段,每天回来,他读,我听,因为虽然我读不准备,但至少可以听得准,另上网下载了小学一年级的拼音软件让他跟着读;老师也有提供拼音软件;我就让他边听边读,我在旁边听;另外,我也会问他这些拼音的读法都有什么差别?老师是怎么区分的?让他加深这些拼音的读音记忆。

B、对于课文,我是要求做到预习时即要读准;预习陈老师是要求读3至5遍,我刚开始是要求他按5遍读,他很不愿意想读3遍;我就说,多读是为了第二天上课会更轻松,掌握到更快些。我们可以做一上笨鸟。他这个学期开始,他可能了解到同学都没有读那么多遍的,就有点情绪;所以,现在我们是读三遍,第四遍我听,如果没有错的,就不用再读。

C、另外,为了了解他是否掌握了课文要求的“我会认”的字及是否掌握注音,我是采用每课后,我写出字,让他默写出拼音的方式;默写后一课时把前一课没撑握的字再重复。

(2)在词汇量及对词语的理解方面,我觉得需要靠平时的积累。

雷朗是上个学期才正式自己睡的,以前与我们一起睡时,睡前,早晨醒来,我们经常玩词语接龙或看谁说的多的游戏,游戏中他就学会了很多词;现在在听写每课后面“我会写“的字时,我要求至少要组三个词,我和他一起,只是口头组词,这样他也不会压力。

(3)写日记及看图说话;

看图说话其实雷朗还需要加强,因为我看了我们班上好多同学写的看图说话都好棒,表达很清楚,语气也很连贯;雷朗目前的看图说话应该还是刚起步。有一段时间连续几篇的看图说话,雷朗的第一句话都是“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明明图上都没有太阳的,非得整出一个太阳来;我实在看不过去了,就说他,他还振振有词地说“陈老师说可以这样呀”我也不知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对于这方面我也是觉得不知怎么辅导。

在上学期我看完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里面有一部分就是关于小学一、二年级写作问题的;书中提到了中国蒙式教育第一人——孙瑞雪老师的方法:

在家长的帮助下写作文!

孩子讲,家长写;家长一字不差地把孩子讲的东西写下来,写完后,家长给孩子朗读刚才两人共同完成的作文,让孩子感觉是否还需要修改,完成由孩子决定。家长写的目的是因为一、二年级的孩子还很多字不会写,文字表达能力还不够。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只是助手,不给孩子任何建议,而是充分调动孩子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写”出完全属于自己的作文;这样“写”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脱离家长,自己去写了。

另外,《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的作者她提供了她自己的方法:自己先写一篇范文,给孩子看再让孩子写。

这位作者在辅导她女儿时,就采用过她先写一篇,让女儿看,知道思路后女儿用自己的语言再写一篇的方法。

以上的两种方法,我觉得可以结合着用,它都是要求我们要亲自教孩子,而不是理论上的指导;我现在也正在按以上的方法进行尝试; 前面作业中有一篇看图说话是“房屋门前有一树,树上有一个鸟窝,一只猫正要去偷吃,还有一个小男孩”,在我看到这篇看图说话前,雷朗已经写好了,但是写得比较简单,那次好像刚好是周末,比较有时间,我就说我们来重新写一篇看看;因为我们家门前刚好有一颗树,且上有一个鸟窝,当然是没有作业中图片上的那么大。我就跟雷朗说让他想像一下图中的景物结合我们家的情况,他说我写,在写之前,我提醒他,树可以是什么样的树(他会说茂盛的大树)、猫是什么样的猫(他说贪婪的猫)、小男孩捡石头是怎么样扔出去的(他说快速地扔出去)等等;他按照他自己说的重新组织了一下,原来只写了不到一页的看图说话,写到了快2页!他说我写,写在其他的纸上,后来是要求他抄在作业本上的,他说这么多很难抄,我就答应他帮他抄一部分。可是他怕陈老师质问,还让我注明:后面一半是我抄的,是我们共同完成的作业。

我原来以为这篇作业有交上去,还提前跟陈老师打了招呼,可是后来一问才知道,他还是觉得不是自己写的不妥,硬是把两页擦掉了,保留了他自己写的那页。后来想想,其实擦掉也没关系,因为他至少已经知道一些写的思路了。

所以,我觉得写日记或看图说话,最重要的还是让孩子形成把感觉写出来的习惯,慢慢积累,最终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境界。

以上数学与语文的情况,对于品生、音乐、美术、阅读这些课,我一般也询问一下,并看一下他的一些作品,适时地表扬一下,毕竟这些课程也是能给孩子带给很多快乐的!

以上就是我和雷朗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谢谢大家!

2.教育孩子的心得家长会发言稿 篇二

据美国教育部网站2010年5月5日报道,美国教育部长阿恩·邓肯(U.S.Secretary of Education Ame Duncan)于本周宣布,教育部决定增加联邦用于资助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的资金。教育部还允许各州使用联邦资金举行相关的竞赛,以产生更多有关家长参与教育的好项目。

邓肯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抚养和培育孩子也是家长最重要的工作。本周,我们将在联邦政府的层面努力让家长为学生做更多的工作。”现行的法律规定要求各州拿出联邦Ⅰ号教育基金(Federal Title I Dollars)的1%用于家长参与教育的活动。本周,教育部将其提高到2%,总额达到2.7亿美元,并要求各个学区综合使用这笔资金。除此之外,教育部还设立了一个可供选择的家长参与和责任基金(Family Engagement and Responsibility Fund),各州可以从Ⅰ号教育基金中拿出1.45亿美元创建这样的项目。该基金将专门用于支持优秀的家长参与教育项目。

本周三,在由育儿杂志(Parenting Magazine)和乔治敦大学进修学院(Georgetown University's School of Continuing Studies)共同举办的第一届关于教育和学习的妈妈年会(the First Annual Mom Congress on Education and Learning Conference)上,邓肯宣布了他的计划。在演讲中,邓肯不仅呼吁家长做更多的努力,而且希望他们做得更好。邓肯还指出,教育部过去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教育方面做得不够,主要原因是没有达成社会共识,尽管相关政策制定得很好。他希望新政策能催生出更多优秀的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的方案。

3.美国家长对孩子的“另类”教育 篇三

鼓励“不着边际”

美国人普遍认为,一些带有荒唐色彩的幻想,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表现,而且对孩子的人格成长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他们绝对鼓励孩子幻想,而不会给它们加上些条条框框的限制。

一些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幻想对孩子的人格成长有如下好处:培养想象力;丰富情感体验;增强交际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保持心理平衡;增添亲情和友情。

不过美国人又强调,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幻想,从内容到方式上都要有合理的、科学的引导。其中包括:一旦发现孩子的幻想过于荒诞不经,可帮助其分析不合理性,诱导孩子步入更为健康的幻想世界;帮助孩子了解幻想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确有着巨大区别;制止孩子借幻想而撒谎;教育孩子不能过度沉湎于幻想而难以自拔,甚至想入非非等等。

此外,成人们应该为孩子提供优秀童话和故事书,引导他们的幻想方向。读完这些书,家长最好还能鼓励孩子去增添人物和情节,并由此创造出一个更为引人入胜的幻想世界。

鼓励“一心二用”

很多中国家长都会谆谆告诫孩子:“切莫一心二用。”从普遍意义上讲,这有道理。但美国人认为,在某些场合,此说仍可能失之偏颇。

美国行为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最近合作研究的一项专题证实:儿童可以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2~3种事情上。

值得一提的是,注意力的分配和注意力的集中一样,需要后天培养,婴幼儿时期对其做有意识的培养尤为关键。

美国专家建议,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由浅入深地进行“一心二用”的训练。如:1周岁前后的婴儿可学习一边听音乐一边学说话;2~3周岁的幼儿可学习一边唱歌一边踏步……随其智力和体力水平的提高,训练的内容可继续扩大,难度也可渐渐提高。研究表明,凡能轻松完成“一心二用”训练的孩子,当反过来需要注意力集中时,往往坚持的时间较长。此外,这些孩子的大脑反应较快,身体各部位动作较协调,记忆力较强,也更富创造性。

不过,在让孩子学会“一心二用”的同时,家长必须明白:并非所有活动或工作都可以同时进行或同时操作,条件是同时关注的两件事中至少有一件是孩子较熟悉又较简单的,是不需要花费很大注意力的。

鼓勵“不男不女”

此处“不男不女”的概念,并非单纯指不伦不类的中性化装扮,而是指一种不过于男性化或者女性化的“双性化教育”。

美国人早在孩子幼儿期便开始鼓励孩子“不男不女”。这种“双性化教育”的设计者认为,教育孩子时,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儿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儿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气质),只会限制孩子智力、个性的全面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2000余名少年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儿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儿,往往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均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学习成绩较差(特别是偏科严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少了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也难以自如地应付环境变化。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儿,以及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儿,在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上很全面,文、理科的成绩均较好,容易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人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也同样更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

传统的“单性化教育”的缺点正是太过于绝对化。“单性化教育”的最大受害者是女孩儿,东西方社会都不例外。许多女孩儿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成人社会的固有“设置”,最终养成自卑自贱、谨小慎微等某些似乎理所当然属于女性的性格缺陷。受“单性化教育”影响的男孩儿,也可能变得刚愎自用、冷酷冷漠,或干脆成了工作狂。

对如何开展“双性化教育”,美国专家提出如下建议:1.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2.在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时,应顺其自然,不要威逼强迫;3.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也要有“分寸”,切忌过头;4.注意增加男孩儿女孩儿间的接触机会;5.不宜区分过细。不少性格或行为的特征,包括独立自主、富有责任心、无私善良等,其实应是男女两性都须具备的,因此不宜被视为某个性别所专有。

鼓励讲“屁笑话”

许多美国家长在婴儿刚刚出生6周时,便开始了他们独特的“早期幽默感训练”。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家长抱着孩子故意做“下坠”动作时,一些孩子会在体味到身体下落的特别感觉的同时,无师自通地意识到这完全是大人在跟自己闹着玩,于是脸上会漾起笑容。

1周岁左右的孩子对他人的脸部表情已十分敏感,一个鬼脸便能逗得他破涕为笑;2周岁的幼儿已能从身体或物品的不和谐中发现幽默,比如会分辨袜子不应套在手上;3周岁幼儿的智力已发展到能认识到概念不和谐中潜藏的幽默感,比如当爸爸故意手拎妈妈小巧的女式皮包,孩子见了便大笑不止;4周岁左右的幼儿特别喜欢“扮演”;待孩子长到5周岁~6周岁时,便可能开始对语言中的幽默成分十分敏感,学绕口令能使他们感到兴致盎然;7周岁的孩子大多已上学,他们往往喜欢讲一些“屁笑话”,尤其是那些淘气的男孩儿,往往会通过笑话或恶作剧来平衡自己的心态……

所以给孩子讲讲“屁笑话”(关于屁的笑话),并不一定就是粗俗,反而值得鼓励。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此时大人们能做出引导,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粗俗、什么是幽默,当然是明智之举。

一项美国专家的专题研究结果表明,幽默感还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更讨老师喜欢,人际关系也比不具幽默感的孩子好得多;幽默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和痛苦,日子过得更快活;也可促进智商的发育或提高,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较聪明,也能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业。

此外,人的幽默感大约有三成是天生的,其余七成均需后天培养。

4.家长教育孩子的发言稿 篇四

你们好!

我是xxx的妈妈。首先很荣幸能有这样好的一个机会,让我与大家在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也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对孩子们的精心培养。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在座的家长们,对在座的老师们说声:“真心的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谈到家庭教育这个问题,我想给大家推介一本书,就是知心姐姐卢勤写的《告诉孩子你真棒》,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可能会有所启发。

我想今天做父母的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把什么留给孩子,是把财富留给孩子,还是把孩子变成财富。我想大家的想法是一样的,要把孩子变成财富,这就要求我们做父母的时刻关注孩子,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家庭教育,家校共同努力,把孩子的`最大潜能挖掘出来。要想挖掘孩子的潜能,爸爸妈妈就要能用独特的眼光看孩子。在非洲有一所学校,老师给孩子上课,老师拿出一张白纸,上面点着一个黑点,老师问孩子:“这是什么?”“黑点!”孩子们说。老师说:“太遗憾了,这么大的白纸你们没看到么?”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上面点着一个白点,问:“孩子们这是什么?”孩子们很聪明,喊道:“亮点!”老师说:“对了,再黑的纸也有亮点。”所以我想啊我们父母今天看待孩子,都应该用从黑纸中看到光点的教育思想。别把孩子看扁了,所有的孩子都是最棒的,你因为棒才来到这个世界上,今天在座的孩子都是最棒的,孩子们!是不是啊?我们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宝藏,阿里巴巴打开宝藏大门的秘诀是:芝麻,开门。打开孩子身上的宝藏也有一句秘诀,就是:“孩子,你真棒!”

陶行知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只要孩子有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表扬,让他有成就感,促使他继续努力,退步时要能够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不是一味的批评和指责,也不要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做对比。说实话,我们家孩子有时候考的分数很低,情绪很低落的时候,我心里也很着急,原来也是批评的多,直到这一段时间,我读了赏识教育之父周弘写的《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才改变了做法,那就是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要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世上没有“笨”孩子,只有笨家长。周弘的女儿周婷婷是一位聋孩子,三岁以后才开始讲话。七岁上一年级,第一次做数学题,10道题,只做对了一道,周弘把那9道错了的题没管,而是把那一道对了的题画了一个大勾,然后抱着女儿转了几圈,说:我的女儿竟然这么棒,这个题都做出来了,你真棒!好多比你大的孩子都不会做呢!。

周婷婷的学习就是从这时开始的。你想啊她3岁半才开口说第一个词,8岁竟能背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数,16岁成为中国首位聋人少年大学生,21岁被评为首届海内外最有影响力的时代人物,同年留学美国,24岁同时被评为哥伦比亚大学和波士顿大学录取为博士生。她就是周婷婷!

所以我也尝试着赏识自己的孩子,在孩子面前,在孩子写作业时,要时时刻刻看着孩子的优点在哪里,要及时赞赏及时鼓励。不再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谁谁谁哪儿比你好,谁这次考了多少分,你为什么没有达到?这样是在别人孩子的一点优点面前,放大自己孩子的缺点。所以应该要反过来,放大自己孩子的优点,在孩子面前,把他的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把他夸大,赏识他,然后把不足带过一下。其实孩子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教育方式。

相比之下,你的孩子在家,写作业时,如果孩子做错了,你这样说:怎么又错了两道题,你上课干什么去了?没听讲吗?就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就会认为:我听了讲也不会做,我很笨。如果你换成:这道题,这么难你都会做?真是了不起。或者说:你昨天做错了3道题,今天只错了两道,有进步!这样改变一下说法,情况会大不一样。你会发现,在你的赏识教育下,你越来越像一位教育家了,而你的孩子也在一天天进步。卢勤有个同学在美国,孩子的学校里有中国孩子有美国孩子,一块在操场上打球。中国孩子10个球进了9个,中国妈妈说:那个球怎么没进哪?还是不努力。美国孩子10个球进了1个,美国妈妈乐得鼓掌:太好了,真棒!最后充满成就感的是进了1个球的美国孩子,充满自卑感的却是进了9个球的中国孩子。

所以知心姐姐说的好,激励比指责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最后我要给在座的孩子们说几句话:面对生活,要微笑着说‘太好了’面对困难,要勇敢地说‘我能行,要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在老师的科学指导下,在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你们一定会健康的成长,你们将会是我们的骄傲!

5.教育孩子的心得家长会发言稿 篇五

对于过去几年的学习,我的感觉就是累,烦躁,无奈。那时她的整个状态就是一锅烧不开的水,而我就是那烧水的伙夫,不停的点火加柴,非但没有让水沸腾,反而自己灰头土脸。每天早晨6点40分孩子房间的闹铃准时响起,我把她从床上拉起,然后自己洗刷烧早饭,每次当我忙完这些,亲爱的盛亦宁同学还在床上磨蹭,好不容易推她进了卫生间,她能对着镜子看半天,又以每分钟1微米的速度挤出牙膏,而来回刷牙过程就更艰巨了,她那边天塌下来也和她无关,我这边一会儿催她 一会儿看时间,胸腔里星星之火早已燎原,接下来不说也知道,一个骂一个哭。一个哭完了抹着鼻涕上学,一个灰头土脸长吁短叹,想想女儿委屈的样子,又后悔又无奈,一整天都没好心情。那时几乎每天都这样,搞得家里人人都不敢说话。有时候,也提醒自己哄着她,用各种办法让她加快速度,什么比赛拉,什么奖励啦,软硬兼施,有段时间我还让她走到哪儿就把闹钟背到哪里,让她自己看来不来得及,不过她老人家似乎天生对这些有免疫力,虎头蛇尾,前一分钟兴致高昂,后一分钟已经忘记了我前一分钟在干嘛,为什么这样做,那小闹钟纯粹是摆设。所以不管我怎么做,殊途同归!。生活上是这样,而学习上她也完全发杨了这个蜗牛风格,(蜗牛是她现在对自己以前的评价),每天,看着放学时间快到了,我就开始紧张,为什么紧张呢,因为那简直就是战争,一二年级时,她几乎每天都抄不完整回家作业,所以那时,你们都可以看到 我整天发那张抹汗的图片,跪求家作,还好大家都比较同情我,每次都会发上来给我,然后我在传达给盛亦宁,先不管这一来一去得花费不少时间,就长期这样,实在光火,沈老师也多次找她谈,鼓励她加快速度,收效甚微。从她开始做作业我就在旁边陪着,我也知道一直这样不好,但是不陪着 我真不知道她会做到什么时候,不管作业多少。每天花2-3个小时做作业那是必须的,别的活动几乎没有。每次听写,我都做足了功夫,先让她自己好好识记,然后再给她听写,错误的又单独拎出来再听写,第二天照样合格扣7,这个分数简直就是魔咒,一直就这样,连她自己也觉得好笑,就是扣7,每次单元测试也一样,和她一起梳理知识,不懂的反复讲解,我自己感觉真的是尽心尽力,就差没肝脑涂地了,但是她每次都成绩就是不好,昨晚讲过的,又错,计算无限出错,口算从来没有一次过关的,看着那些卷子,我是心灰意冷,我觉得我真的花了很多心思,很多精力,我就觉得特别委屈,每当这个时候 我就写,把这些委屈写在盛亦宁的成长录上,这个效果不错,一边写,我的愤怒也慢慢减少,甚至开始自我剖析,我错在哪里,也鼓励自己,告诉自己要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那时,沈老师和我有过简短的交流,有几句话 我一直记得,第一句,她说:你给女儿的要求太高了。第二句,你的标准要放在她够得着的地方。这两句话对我触动挺大,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会经常甚至是一直在失望,为什么我做足了功课却换不来女儿的丝毫进步,什么都是马马虎虎。为什么她没有一种学习意识。我真的想了很久,我该做些什么。

我开始找原因,找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究竟是哪个环节导致了这种无力的局面。

我想我太迫切的想看到孩子的成绩了,我想看到她变得懂事,变得勤奋,变得优秀,但是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孩子源于我,但她不是我,她是个独立的个体,她需要自己去体验,去安排,去做她想做的事,从自身的实践中去学习去感受去吸取去改正去进步。

于是,我决定权利下放。决定让自己变得懒散。我先找女儿谈,告诉她,她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独立的管理自己了,独立安排自己的事情。于是,我找了本本子,让她写每天的计划,因为每天到家的时间不会很固定,所以都是到家之后 看实际时间实际的作业量再定计划,几点到几点是写回家作业,之后是晚饭时间,复习时间,画画时间,游戏时间,洗澡时间和床上阅读。每天一制定,并且按照这个时间严格执行。当然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在某个环节上超时了,我的态度是,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你可以适当变动时间,也可以争取时间,也就是说,你作业完成的快,多出来的时间你可以自由支配,你每个环节加快速度各多5分钟,也就是意味着你可以多出30分钟的时间来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那是你的时间,和我无关。而一个环节用了过多的时间,那就用你的游戏时间去补。(我这也是抓她的软肋,一般她都不希望游戏时间被占用)。

关于这个每天一计划,我是这样想的:她之所以做事慢吞吞浑浑噩噩,就是目的不明确,她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只是你让我做,我才做。而制定计划之后,什么时候要做什么,就很清楚了,做事有条理了,思路也就清晰了。有了计划,时间也就不会显得那么仓促了,按部就班,到什么点做什么事,也不会丢三落四。孩子也能养成凡事计划,有条有理的习惯

实行每日一计划后,我就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我告诉她:成绩好,那是你努力的结果,脸上有光的是你,不是我。成绩不好难为情的是 你,不会是我。你可以选择让自己变得优秀,你也可以选择让自己变成差生,这些都取决于你,不是我。于是,现在的听写,我不参与,我只是偷偷关注,发现她在草稿纸上反复的写那几个可能陌生的字,她叫我给她听写一下,我说:不用的,如果你是充分准备了,真正掌握了的,我给不给你听写都没关系,你可以试下,没有妈妈给你听写的情况下,你能不能改变那个合格扣7。第二天的事实证明,效果不错。之后的每次听写她都自己准备了,虽然不是每次都优,但是比以前是好得多了,对于那些听错的字,她也会自己说:我把什么什么弄错了。比起之前,我说:你把什么什么弄错了,印象要深刻得多。听写上是这样,别的也一样。从这件事情上我认识到给孩子机会,让她自己去争取,给她信任,让她自己去分析,找失败的原因,对她的学习很有帮助。

另外我感受很深的一点就是每次都单元考,由于有每天复习这个环节,也就是根据学校的进度选择相应的练习,进行课堂巩固或者一些思维题,阅读等,记得以前老师宣布要单元测试的时候,我就很紧张,找这个那个练习让她做,从这个单元的第一课开始复习,每课的练习都拿来做,又疲劳又没效果。现在她就没有以前那种混乱了,最多也就做张单元卷,然后自己看书上的笔记,课做本的错题等,而且都在复习时间内完成,也不会打乱其它事情。

学会了有条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之后,我发现她马虎的老毛病都改了好多,学习考试成绩提高了,她自己也觉得自己比以前能干了,自信心也开始提升了。有次放学路上,她突然说;妈妈,我真希望能马上就单元测试。我当时一下没反应过来,这变化也太大了吧,她以前会说:我肯定不好的。我问她为什么期待单元考啊,她说,我上次就因为一点点马虎没有优星。我明白了,她知道问题出在自己马虎,想改正它,有信心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在每次考试,她都自己准备,我问她怎么样了,她的回答是:没问题。不管真没问题还是假没问题,或者是过于自大的说没问题,我都觉得不要紧,有信心是最重要的,即使成绩不理想,那对她来说是次教训,让她尝试自己去找原因,找方法改正,也是良性发展。我现在和她说得比较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的事情,你搞定它,没问题的。

学习和生活不是独立的两件事情,学习上的井然有序,随之也让生活习惯开始发生变化,现在每天早上,我最大的任务就是看看温度变化,给她找出合适的衣服,梳个辫子,以前那种皇帝不急急煞太监的情况也没有了,她全部自己搞定,小闹钟也不用背了。

为了更好的激励她,我和她一起制作了奖励表,她还把表格装饰了一下,名字是:丰收的果实。上面分成很多项;有各科单元考星,语数英的作业星,课外学习星,大胆星,超越星,积极星-----很多,反正能激励到她的都有。每次有了好成绩,她都喜滋滋的拿来问我要星,然后自己贴上去,我们约定,达到一定的数量,可以换一件大礼物。

我上面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吧,可是,在实行这个方法之前,我也是做好了孩子在自己独立学习的情况下,成绩下滑的心理准备的,我准备无条件接受那可能会出现的,合格或者不合格,甚至更糟。我告诫自己:期望不能高,要有平和的心态,给孩子时间去适应,给她机会从头再来,这学期用来尝试这个方法,下学期期望能养成习惯,再下学期能有稳定的成绩,那么之后五六年级就不会那么累了。(因为,我是觉得如果五六年级的孩子学习上还要老师家长在后安排指挥的话,即使成绩不错,却走不远,他总有独自面对的一天,你又能陪到什么时候)。所以,我的这个准备也正应了沈老师那句话:把标准定在孩子够得着的地方。不要给他过多压力,也不要给自己过多压力。

6.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心得 篇六

1. 着重培养孩子的优秀品格,我们买了一些关于中华民族传

统美德的故事书籍,闲暇时间给她讲故事,让她看书,给她灌输传统正面的主流美德思想,告诉她什么是美好的,受人尊敬的,什么是被人鄙夷的,不齿的;身教高于言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人尽量给孩子起榜样作用,不能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这样的话孩子会怀疑你的正面教育,甚至怀疑到你的人品,那是很可怕的,有时大人在孩子面前犯错了,当孩子用我们大人一样的口气教育我们时,大人不要觉得没面子,错了就是错了,要勇于承认错误,并且改正,错了还要找理由为自己辩解的话,那就给了孩子一个错误的示范,等孩子将来犯错时也会和你一样辩解的。作为孩子的榜样,大人永远不要放松了自己,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你要注意身边那个永远的旁听者旁观者你的孩子,爸妈就是孩子的天,她特别注意你们的言行,如果大人不注意,说出做出坏话脏话,做出些坏榜样,孩子会跟着学的,我们的心玉,从来不说脏话,光明磊落,对人都是文明礼貌,这一点值得我们骄傲。

2. 做孩子的朋友,平等的对待她,倾听她的心声,孩子在自

我意识形成期,叛逆期、青春期的时候,会有很多迷惑,她最需要的是朋友和尊重,这2点,父母一定要给她,要平等的对待他,不以势压人,先入为主,他才会把你当朋友,和你说心里话,要经常给她发言的权利,耐心倾听她讲完自己的观点,不要随便打断她,只有掌握了她的真实想法和对事物的看法,你才能有的放矢,大人是要塑造孩子的优秀品格,而不是制造出优秀品质,她说的对的,你要积极赞扬,说的错的,你要明确指出她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就像一个合格的园丁塑造一盘美丽的盆景,要修剪掉多余的蔓叶,扶持旺盛的枝干,这盘盆景才能展现生命之美,艺术之美。

3.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教育,赞美教育,告诉孩子学习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对语文历史地理这些课程,大人还是要给孩子讲中华的传统文化之美,历史典故,文人趣事,诗歌散文,名山大川...只要你喜欢和孩子讲,他们就愿意听的,会引起他们的兴趣的,探跟寻源,她才会去学习,学习起来有动力,也不会觉得太累了;对于数理化,可以把它们比喻成一个个困难,一座座高山,给孩子一个征服困难,翻越高山的乐趣,学会一点知识,做对一道题,就是征服一个困难,登越了一座山峰,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和

赞美,既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又让她得到了奖赏,物质奖励也是需要的,要问孩子需要什么,只要不是过分的要求,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家长还是要满足孩子的,要让孩子明白,有付出就有所得。现在没有真笨的孩子,父母千万不要说孩子笨等,打击她的自尊和自信,那样事得起反,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

7.教育孩子的心得家长会发言稿 篇七

在这起弑父的人伦惨剧中, 不难注意到, 这位少年正好处在14岁的年龄。

无独有偶, 在本报近期的现代教育大讲堂中, 主讲嘉宾、北京市关心青少年协会副会长冉乃彦提道:当孩子达到14岁左右的年龄时, 许多家长会发现, 原本听话懂事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 而且心思敏感、脆弱, 遇事多疑又不愿向家长倾诉, 甚至学习成绩欠佳、行为习惯不良……

家长网络求助帖达数十万条

为了进一步印证冉乃彦所提及的现象, 记者在百度中输入“14岁怎么教育”这一关键词进行搜索, 一共有80万余条相关信息。“怎样教育好14岁不听话的儿子”“我该怎么和14岁的儿子沟通”“14岁的孩子厌学怎么办”……从网络上的求助帖不难看出, 有很多家长都在为如何教育14岁左右的孩子感到困惑和焦虑。

记者点击浏览了部分求助帖, 发现家长的困惑多集中在14岁左右的孩子叛逆、任性、说谎、厌学、早恋、脾气暴躁、不愿意与家长交流等一些关键词。

王女士是一位小学老师, 同时她也是一位14岁女孩的母亲。作为老师, 王女士却对自己女儿的教育束手无策。“女儿以前是个很乖的孩子, 可是上了初中以后, 逆反心理很强, 而且出现了早恋现象, 我们父母说她也不听, 不但反驳我们, 还总是威胁我们说不想活啦。”由于担心女儿真的出什么问题, 王女士对女儿也不敢管得太严。

除了家长频频求助之外, 很多教育方面的专家也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14岁孩子的教育。宽高教育集团董事长王金战是一名全国优秀教师, 他在自己的博客中专门撰写了一篇关于14岁孩子的文章。文章中提道:多年来, 我对教过的一些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14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奠定了孩子今后人生的基础。在这个时期, 孩子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人、所发生的事、所受的教育、所养成的习惯、所形成的性格, 会深刻影响孩子的一生, 而且这个影响几乎是无法代替、无法改变的。正面影响是这样, 反面影响也是如此。一个优秀的人起步于14岁前, 同样, 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也是从14岁左右开始“变化”的。

研究发现青少年14岁时最叛逆

为什么14岁成为孩子频繁出现问题的年龄呢?难道这只是一种偶然现象吗?

记者查阅了大量教育方面的相关研究, 结果发现, 英国科学家曾进行过的一项研究证实, 青少年最容易出现打架、叛逆、学坏的年龄是14岁。

英国研究者对9~35岁的男性参与者进行了调查记录, 受试者被要求玩电脑游戏。通过记录参与者对游戏结果的满意或者失望程度, 科学家对他们每一个人的情绪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青少年更热衷于能够让他们感到刺激的危险行为, 其中14岁的少年最为突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家斯蒂芬妮·伯内特博士分析认为:“与儿童有所不同, 青少年能够权衡自身行为的好坏利弊, 但他们更关注这些行为能否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刺激, 而不是安全与否。”

此外, 记者还走访了一些初中年级段的班主任教师, 他们普遍反映, 14岁左右的年龄属于成长中的一个“危险期”, 这个年龄的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王老师是一位有着10余年初中教学经验的班主任教师, 她曾针对14岁左右学生的教育问题撰写过一篇论文。王老师提到, 14岁左右的学生通常存在以下六种心理特征:第一, 自我感觉“长大了”, 表现自我的意识增强;第二, 不成熟, 讲歪理;第三, 过于自信形成自负心理;第四, 意志薄弱, 适应性差, 承受压力的心理空洞出现;第五, 出现消沉、颓废、麻木、情感冷漠等不正常情感;第六, 出现暴躁、报复、易激动、寻求刺激等现象。

王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名姓张的男生, 学习成绩优良, 却在与同学相处中常常出口伤人, 动辄打人。他多次学着影片中的武打动作伤及他人。当问及他做这些事时是怎样想的, 这位男生的回答却是轻描淡写:“和同学并没有矛盾, 就是想发泄。”

专家认为14岁是一把“双刃剑”

尽管14岁左右的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但教育专家冉乃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说:“14岁是危险叛逆期, 更是最佳塑造期。”

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 但关键的常常只有几步, 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冉乃彦认为, 对孩子来说, 14岁左右的年龄就是这样的关键期, 家长要抓好孩子的这段关键期。

为了说明少年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性, 冉乃彦举了几个成功名人的故事:桥梁专家茅以升14岁看到桥梁垮塌压死人后立志要修建最牢固的桥;14岁的爱因斯坦和两个同伴谈论世界新闻、科学成就, 后来他们三个全部成为科学家。冉乃彦强调说:“14岁左右的孩子是‘半成熟’的, 既有独立成熟的一面, 又限于经验、年龄独立不起来, 也就造成了家庭教育最困难的时期。在这一阶段, 家长一定要下足功夫, 把问题妥善解决, 让孩子顺利发展。”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 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路易斯·埃姆斯毕生致力于儿童发展、儿童养育实践研究, 她曾撰写了一本名为《你的13~14岁孩子》的畅销书, 专门提到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教育问题。书中这样描述14岁的孩子:“14岁, 充满朝气的一年, 但不能忽视发生的意外事件。比如这时候有些男孩和女孩会接触早恋, 在性方面, 14岁的年轻人由于没能获得足够的知识与信息, 会遇到意外怀孕、堕胎等诸多问题。这时候, 家长如何面对和管教孩子是非常必要和棘手的事情。好在, 14岁的年轻人绝大部分都会表现出更强的责任感, 这是值得让人欣喜的事。”

现代教育大讲堂

敏感叛逆的14岁孩子该怎么教

14岁年龄段孩子特有的心理特征, 给教育提出了一个课题。该如何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降低、缩小不健康心理对该年龄段学生的负面影响呢?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路易斯·埃姆斯给出了一个参考:

■14岁孩子的人体机能体系———生理发育迅速, 心理成长教育需合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身体发育是最凸显的, 也是成年人首要关注的。尤其在发育高峰的青春期, 个头和体重增长迅速, 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 对身体的变化极其关注。身体的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自信和以后的发展道路。同时, 在异性关系上, 青春期少年的性意识开始萌动, 该如何处理与异性的正常关系, 家长应该给予合理的指导。

■14岁孩子的自我照料及日常作息———自主性提升, 强迫不是明智之举

14岁少年的日常作息管理显然不喜欢家长干涉过多。尽管他们当中某些人并不善于经营此道, 但随着年龄增长和身体、思维的变化, 他们的日常作息也会表现出相应的特点。家长此时不必强逼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 只需要给出恰当的指导, 因为孩子是否按照你说的去做, 基本上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 强迫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14岁孩子的情绪——受多重因素影响响, 需要正确引导

14岁这段岁月, 孩子在对自我的感知、跟父母的关系以及自我情绪这三个方面是一段起伏剧烈、精神压力大的时期。影响孩子情绪波动有很多原因, 自身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情绪, 家庭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干扰, 甚至是食物也会让孩子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孩子的情绪可以渗透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影响他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孩子在不同年龄展现出的情绪特点, 对他加以疏导。

8.教育孩子,家长做什么 篇八

一、与孩子平等相处

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决定了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但并不说明父母就一定是孩子最贴心、关系最密切的人。要想与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父母就要与孩子交朋友;就要放下家长的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就要将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包括尊重他的情感、他的意愿、他的选择甚至他的隐私。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喜欢你、信任你,把你当作知心朋友,和你交流思想。而你的话也才能让孩子听得进去,并与你产生共鸣。也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并有效地实施家庭教育。要倡导民主的教育方法,在父母的引导下给孩子一定的平等权,也是培养孩子自尊心的有效方法,所谓的“棒打出孝子”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最宝贵的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帮助人、信任人、原谅人的品质。人心与人心之间,就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你对着对方心灵的大山呼唤“我尊重你”,那么对方心灵的高山的回应便是“我尊重你”。

二、给孩子全面的教育

许多父母的教育观念陈旧,把家庭教育片面理解为知识教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都是次要的,认为只有进重点中学、上大学,才能成材。因此,孩子的学习成为许多家庭的头等大事,“分数”成为家长与孩子嘴边提到的最频繁的字眼。甚至孩子“考多少分”成为许多家庭气氛好坏的晴雨表。而孩子的核心问题,是要学会解决学习当中不断遇到的难题。人生是用活的方法解决活的问题,社会上每分每秒都在考“能力”,未来的能力要求是培养孩子的标准,整个人生弄懂和解决任何问题几乎都是靠自学、自悟。自学自悟能力差的人,人生中就有很多的东西绊着解决不了。因此,家庭教育不仅仅是要辅导孩子学习,还要让孩子各个方面都全面发展。等到上了大学,还不会自己独立生活,也许就是家长惹的祸,我们也不愿意看到这些似笑话但非笑话的故事继续重演。

三、给孩子创造的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一个人具有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说到这里,有的父母或许认为,我的孩子不是具有创造能力的人,他产生不出什么有社会及个人价值的东西来,那是一些科学家,发明家的事。其实,这是家长们的一种盲目认识,把创造能力看得太神秘,太高不可攀了。不要用言语去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或许你的一句话“这孩子太笨了”就有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既然家长说我笨,我就干脆笨下去算了,导致他永远不会,也不肯学下去。对于孩子来说,虽然他们并不能创造出什么“震撼世界的东西”,但他们却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能,只不过是他潜在的创造力还没有被开发利用起来罢了。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当您的孩子画出一幅标新立异的图画时,那是他创造力发挥的表现;当您的孩子把手电筒、摇控器、玩具大卸八块弄得乱七八糟时,那也是孩子好奇心和创造欲望的表现;当孩子说出一句新颖的词语,唱出一首自编自创的歌曲时,那都是孩子创造力的表现。家庭中,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细心的家长就不难发现,孩子随时都有创造的潜在能力,关键是家长如何发现、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总而言之,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贵在家长做有心人,用心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学会欣赏孩子,给孩子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那么,你就会惊奇地发现,你身边的小宝贝就是一个小小的科学家。

四、家长要多读一些有关孩子教育方面的书

父母缺少科学系统的家教知识,调查问卷中有“家长列举自己读过的有关儿童教育方面的书”这项内容,只有5%的家长读过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25%的家长读过《卡尔·威特》和《哈佛女孩刘亦婷》;23%的家长在这一项中列出的是《唐诗三百首》《育儿家典》一类书籍;17%的家长的教育知识是从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获得的;25%的家长在这项调查中留下空白。专家认为,由此可见目前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虽有较高的积极性,但还缺乏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方法,处于盲从状态。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智力水平也不同,兴趣爱好也有差异,家长应以科学的态度,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及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家教方法,这样的家教才能成功。

9.家长教育孩子的个人心得 篇九

我们都知道,家庭教育是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为我们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应当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科学、快乐的成长空间。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长幼之间的关爱和互敬,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我们不能把工作中的烦恼和不愉快带进家中,带给孩子。不要随意向孩子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从小培养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更加聪明、活泼,孩子在成长,我们家长也必须得不断的学习成长,汲取崭新的事物和知识。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时常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模仿身边的人或事物,因此,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榜样作用便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二、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

10.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感悟2020 篇十

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感悟1

生了二胎后,为何对大宝有愧欠的感觉?

在生老大之前,我和老公就商量好了,不让大宝独自长大,会再给她一个伴儿。童年的小伙伴是什么东西都代替不了的,姐妹之情是她们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姐姐接近3周岁的时候,妹妹出生了,转眼4年过去了,这对小玩伴也经历了多数兄弟姐妹之间情感的和平和战争。她们渐渐长大,相处地也越来越融洽了,作为父母的我们打心眼高兴。

有些生了二胎的宝妈存在一种奇怪的心理,就是对大宝总是存在愧疚的心理,总觉得自从有了二胎之后,对大宝的的关心都减少了。和多数父母一样,也曾有过对大宝的愧疚,玩具分配问题,姐姐要不要让着妹妹等等问题。

自从有了二胎之后,尤其是在月子期间和小宝一岁之前,这段时间是宝妈最忙的时候,而且也是心情起伏最大的时候,有时候因为一件小事就会突然火大,如果两个孩子年龄差距小,大宝也需要妈妈的关爱,甚至比以往更黏人,大人常常会因为精力不济,心情烦躁,对大宝的态度会很恶劣。等脾气发完,事情过去之后,更会觉得自己对大宝不好,有亏欠于大宝。

想起妹妹刚出生,我刚出月子的时候,姐姐要吃蛋糕,妹妹饿了要吃奶,我让姐姐等一下,她便一直问:好了吗?我想吃蛋糕,什么时候能吃蛋糕?我说等一下,妹妹吃饱了睡着了,我就帮你切。因为等的时间长了,她愈发情绪激动,最后开始哭,我又心烦有心急,大声喊她出去,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看着她可怜的样子,我心痛不已,一边一个宝贝,我们哭做一团。我真心觉得对不起姐姐,她也只是个孩子,妈妈就是她全部的世界,被这个世界拒绝了,她是多么无助。后来老公回家不停安慰我,给我分析在这个阶段情绪起伏较大,是很难控制脾气的,吼孩子不是本意,不必过多自责。从那之后他下班或休息的时候会多花很多和姐姐玩,我有了时间休息,心情也渐渐平静,能更好的照顾姐俩了。

有个宝妈说,大宝四岁多,二宝二十多天了,从怀孕到生产那天大宝一直跟我睡,顺产住院四天。大宝晚上跟着姥姥姥爷,白天在医院随时能看见我,过来看看妹妹说好高兴,他真的有妹妹了,然后问我还疼不疼,就出去玩,玩够了想我再进来看看。出院后第一天在我床上睡着了,他奶奶非得抱到她屋,我也不能强制说不让抱,后来半夜大宝哭着回来了,从此都是跟着我睡。左边儿子,右边闺女,最边上孩子们的爹。生二胎为什么要委屈大宝呢?宁愿自己累成狗也不能委屈孩子,不然我为什么要二胎呢?

除了这种情况外,大宝有时候也会觉得有了弟弟/妹妹之后,妈妈就不爱自己了。有个网友说,自从有了二宝,虽然大宝也喜欢妹妹,可是大宝毕竟也还小,有时不听话我说他,他就哭着说妈妈不要我了,而且一直重复说很多遍。真的很心塞,有时明知他的要求无理,却不忍心拒绝。

有的家里甚至会出现大宝嫉妒小宝,趁大人不在的时候打小宝。宝贝大一点会因为吃东西,分玩具闹意见。我家的做法就是大的吃大的,小的吃小的,吃的一样多的话对妹妹肠胃不好,玩具轮流玩。姐姐应该照顾妹妹,但妹妹要听姐姐的。谁错了谁道歉,而不是说大宝应该懂事,事事就该让着小宝。

两个孩子年龄差过小的话,两个孩子的矛盾会多些,大宝就会觉得自己会受到偏待,从而处于弱者视角,总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年龄差距大的两个孩子,老大懂事些,不会为吃的玩的去和小宝争,但内心却极为敏感,父母要多和老大交流沟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关爱还和从前一样,只有家长不偏倚,两个孩子之间相处才会更和谐,宝妈也就不会出现愧疚的心理了。

父母不必嘴上老强调公平,会给孩子一种真的很委屈的感觉,久之就会产生不平衡的感觉。孩子需要的是尊重,不是无条件的顺从。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关爱,换位思考,才更有利于两个孩子的成长。

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感悟2

孩子就像一棵树上的果子,果子看上去很好的时候,大家都感觉很不错,很欣慰;果子若不好,那么,单纯关注孩子是不会有多大改变的,要关注这棵大树,给很好的肥料,适当地给,该修正就修正……才会产生好果子;如果是树的问题,绝不要让果子单独承担,不输在家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那么这棵大树应当扎根在哪里呢?那就是家庭教育。

读读里面的案例,和孩子的父亲聊聊孩子的动向以及统一我们的立场,不仅能够形成自己的家庭的核心价值,也能加深家人间的情意。在家里时,让孩子尽力遵守规则或做不到时坦白或表达歉疚外,很难钻空子。他就能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他应该关注的游戏和生活实践中,使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家人交流中得到自身的成长。每位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地成长,将来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当孩子日渐长大,他的成长带给我们很多快乐,也带给我们无尽的困惑和烦恼,为什么他是如此的任性、如此的叛逆、如此……作为父母的我们该怎样做?要怎样做?成为我们全家争论的话题。我们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家庭,也并不奢望孩子能成为什么大人物、大智者,我们只是希望他能成为一个知道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的人……说到这里真的十分感谢--

通过学习得到一些心得。

(一)营造使孩子心情舒畅的家热爱孩子的父母都想为孩子提供舒适安全的家。

家的含义不仅是指有大面积的住房,有许多玩具,庇护孩子身体安全不受侵害。更重要的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要具有最多的和谐与关爱、最少的紧张与压力良好的家庭气氛有利孩子身心健康,让人也在和谐中感受到爱,懂的爱,懂得包容,懂得理解、懂得感恩,做一个善良,快乐,大度,乐于助人的人!

二)在原则上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如果你能尊重他的选择,适时地引导与鼓励,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快乐的童年,不要在他还没有成年的时候就背负我们大人的烦恼。

不强迫、不被迫他做他极不愿做的事。不需要教孩子学会快乐,孩子天性快乐、喜悦,但这种心情要自由地表达出来却需要家长的允许,有时还需要家长的鼓励。生活愉快并不意味着丰厚的物质条件。家长越热爱生活,乐于与孩子在一起,孩子的生活就越急切地想拥有生活,每天早上醒来就露出微笑,听到音乐会随之起舞,高兴时由衷地放声大笑。生活健康愉快的孩子精力充沛,充满好奇心,渴望探索,积级参与周围世界的活动,乐于与人友交往。

(三)让孩子生活愉快

不需要教孩子学会快乐,孩子天性快乐、喜悦,但这种心情要自由地表达出来却需要家长的允许,有时还需要家长的鼓励。生活愉快并不意味着丰厚的物质条件。家长越热爱生活,乐于与孩子在一起,孩子的生活就越急切地想拥有生活,每天早上醒来就露出微笑,听到音乐会随之起舞,高兴时由衷地放声大笑。生活健康愉快的孩子精力充沛,充满好奇心,渴望探索,积级参与周围世界的活动,乐于与人友交往。

(四)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渴望学习与探索,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心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孩子出生以后的最初几年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段,如果孩子的各种尝试与探索能得到外界很好的理解与引导,孩子的学习本能就能顺利地转变成自觉学习爱好学习的兴趣与习惯,这种兴趣与习惯的建立使孩子受益终生。保持与促进孩子对学习班的兴趣,是家长的重要责任。孩子学习和探索的行为给予鼓励、呵护与引导,尊重孩子的兴趣与选择,孩子提问,允许孩子自己发挥,反复试误,欣赏孩子由学习而获得的乐趣,孩子很快就会认识到,学习把事情做好,既能获得自我满足又能讨家长的欢心。反之,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智慧火花不欣赏,对孩子的尝试横加干涉与限制,超越孩子的能力强迫加压,孩子的学习兴趣就会受挫,还没有等到上学,已经变得害怕探索、不想学习,甚至厌恶学习,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秘诀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给孩子是求知的天然欲望,让孩子爱上学习,我们很多家长给予孩子太多爱、太多这不能那不许、也太多责备。唯独少了他最需要的理解。我们都是从为人子的阶段经历到现如今的为人父母,虽然我们有过走弯路的经历,但却成不能把自己走的认为的得出的成功笔直的路给孩子走。

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感悟3

大家好!我是--小朋友的爸爸,很荣幸能在这里借这个机会来跟各位讲讲我对女儿的一些教育心得,家庭教育心得。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女儿,人生的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现就家庭教育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成人是目标。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终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无论犯有多大的错误,要和他讲道理。我对孩子一直是坚持这个教育原则,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下,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起码应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适应现代社会。

家长是镜子。“天才”不能创造,但家长只要不失时机地去发现、培养,开发孩子天赋中的特长,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获得成功。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也是监护人,同时是伙伴、朋友和榜样。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实确实如此。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首先,努力“学会关心”。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心得体会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家长应坚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将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再次,要创造和谐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劣是孩子成长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那么家庭生活气氛的默化熏陶不可忽视,家庭长辈品行道德的心灵潜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适当表扬和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在争吵、埋怨、偏爱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将学会诡辩、责怪、妒忌和冷漠……,这种现实是“无言之教”。不是危言耸听。

孩子是老师。家长应善于学习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孩子们有很多“可爱的缺点”值得大人们学习。如蓬勃向上的朝气,好问好学的学习态度;不保守,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特点;少世故,对人对事的真诚直率;对新科技和新型玩具等未知知识一学就通、一玩就会的本领等等,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优点都是值得家长学习的。孩子的这种优势,作为家长应充分的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不可忽视、指责、抑制,以至于扼杀。

尊师是关键。老师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系统教育的主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孩子们幸福的缔造者,心灵的抚慰者和医治者。老师对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注入了大量的真诚爱心,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千方百计、苦口婆心地强化学校教育,使我们的孩子在品德、智力、身体都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弥补了我们家庭教育的不足,这样的老师倍受我、孩子和社会的尊敬,那么这样的“园丁”培养出来的花朵无疑会更加鲜艳。

今后,我决心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好我的孩子,使之成为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有用人才,以上心得体会,只是我一管之见。

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感悟4

通过在家长学校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我会好好配合学校和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的,在家长学校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课,我深感受益非浅。在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同时,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同时也使我更加亲切地体会到,当教师难,做家长也难,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更难。做一个好的家长真是任重而道远,幸好有家长学校,通过她,使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在尽力做好家长的同时,使我在各方面也有了一些不同程度地改变和提高,现将粗浅体会浅述如下:

第一是教育观念的改变。通过几个老师的讲座,使我了解了学校对孩子的要求,知道了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因为我感觉孩子最听老师的话,以前,我甚至这样认为,我将孩子送进学校,学好学坏就靠学校老师了,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家长要积极投入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要和老师多沟通、多交流,从而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通过老师的讲座,使我明白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培养孩子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培养良好的习惯比分数更重要。

第二掌握了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提高了教育能力。通过学习,明白了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礼貌待人,遵守各种行为规范,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要主动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经常带孩子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假期带孩子出外旅游增长知识,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尊老爱幼、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等一些好的习惯。同时,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教育要有耐心,切忌粗暴,我亲身体会到,孩子有时的“不听话”也是有他的原因的,只要有耐心,一定能找出他犯错误的原因,也只有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第三提高自身的素质。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就时刻充当着“老师”的角色,因此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通过听老师的讲座,让我掌握了一些亲子沟通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如何给孩子布置任务,如何处理孩子的要求和拒绝,如何处理孩子的愤怒等。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从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入手,与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同样要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给孩子限定时间可以帮助他专心地做事情,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关于孩子成才的看法。通过学习,明确了要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时代要求社会造就复合型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我们就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单纯追求高分、高学历,而忽视孩子个性、意志、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教会孩子与不同的人共同相处,培养孩子的交往、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及与人合作精神,让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人。

总之,孩子毕竟还小,他分辨是非能力和良好的行为的养成,要来自平时生活中看到的,所接触的环境和接触的教育,对孩子要选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现在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做家长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艺术,在关心孩子的吃穿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各方面对他能正确引导,耐心的教育,让孩子将来成为有用之人。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难搭起良好的学校教育。当然,学校教育反过来也影响着家庭教育,孩子在学校的时间长,同学的交往和老师的鼓励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孩子的成长必须靠家校共同努力。

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感悟5

上星期五去学校开家长会,听了李老师的“电子教学”专题讲座。并观看了“电子教学”的实地展示。

她说现在的孩子都是抱着鼠标、摸着键盘长大的。并实地了解一下在座的家长,电脑在在座的家庭中普及率很高,但是家长们普遍有个顾虑,就是不喜欢孩子们过多的上网。怕孩子沉迷其中,真正从心里上赞同孩子上网的家长也是寥寥无几。

为了免除家长的后顾之忧,为了能让孩子在一个安全不受影响的环境中学习,李老师向我们浓重推出“我们网”。“我们网”由多名名师组成,由北京景山学校的老师在线答疑解惑,根据课本内容录制的课堂教学,并会根据课本内容来实时更新,从一年级到高三所有科目都一应俱全。“我们网”设置了一把智能钥匙,在孩子们上网的时候家长们可以给他们设置好了,可以屏蔽一切不良信息,并且可以设置孩子们的上网时间,让孩子们能有所控制的,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并实地给我们家长做了一次教学展示。“我们网”学习资源实行会员制,家长们在成为“我们网”的会员的时候,你的孩子就可以通过k逗卫士安全屏蔽技术安全上网学习,可以享用“我们网”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及“我们网”导航平台上的所有教育、教学资源。即使你不是会员,也可登录“我们网”这上面也有一些公开的信息可以共享。

电子教学有它独特的好处,它方便、快捷、准确······采用音画结合的教学方式,比传统的课堂教学要生动,也更加吸引孩子们。最方便的是可以随时、反复、补漏孩子们在教学上的疏忽大意,没听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跟进。在孩子们愿意学习的情况下,他们可以自主的根据自己科目的薄弱环节去学习,去进一步的巩固知识。并用这把智能钥匙为家长排除后顾之忧。

但也有令人忧心的一面,白板教学对孩子的视力也是一个考验,现在孩子的近视率比以往传统教学可谓是大有提高。

有利有弊,我觉的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在我们家长还可以应付他们学习的时候,还是不太赞同他们过早的以电脑学习为主。

11.家长教育孩子五注意 篇十一

很多家长总在感叹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听话、那么懂事,自己的孩子却是一有愿望不满足,就跟家长顶嘴,甚至离家出走;总在感叹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很优秀,不用家长去操心,自己的孩子却是整天的督促也不见成绩好转;总在感叹别人家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都那么强,自己的孩子却不仅口才差、社交能力弱,就连基本的洗个碗、扫个地都不会。

家长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我有以下五点感触:

一、当好孩子的启蒙教育者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会跟着我们咿呀学语、蹒跚学步,这是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模仿,这种模仿将一直持续到初中阶段。先是模仿言行举止,而后是思维方式,乃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孩子从小到大,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其性格、品德的形成和今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于学龄前儿童,如果经常看到父母读书、看报、写文章,以及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他就会拿着蜡笔趴在地上涂鸦,举着小人书问这问那。当他弄懂一个问题,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问题,都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学习的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并且这是一个漫长而又极其重要的过程。要让美和丑的概念从小就铭刻在孩子们心中,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崇尚真、善、美,鄙夷假、恶、丑,并把这种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变为自己潜移默化的行动。

二、不要扼制孩子的好奇心

从降生人世的第一天,孩子就对这个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将伴其一生。这是每一个人认知世界、了解世界,到最终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原始动力。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使孩子对自然、社会、人文科学产生浓厚兴趣,继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当然,很多时候,好奇心也会趋使孩子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此时,千万不要一味的批评,而要耐心地开导,让他明白不能做的原因和道理。要允许孩子犯错,家长自己都不能保证不犯错,又怎能去要求孩子十全十美。犯错了,知错了,孩子才会知道什么是对的、该做的,什么是不对的、不该做的,才会去改,才会有意识地避免下次再犯错。从某种意义上讲,好奇心就是学习的最初兴趣。

三、注重培养锻炼孩子的自立自强能力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是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重学习、轻生活,这样对孩子所造成的后果就是“高分低能”、“自私褊狭”。教育孩子遇到困难要敢于迎难而上,善于动脑筋去解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对形成孩子坚强的个性和勇于战胜挫折的信念是十分必要的。有时要有意让孩子吃些苦,经历点挫折,孩子才能学会辨别是非,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点苦难和挫折对孩子来说,既在磨练意志,也在积累经验和增强自立能力。什么都帮孩子做好了的家长,其实不是爱孩子,是在害孩子。孩子的健康成长比生活舒适、安逸更重要。

四、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孩子的虚荣心很强,处在模仿阶段的孩子最容易互相攀比、争强好胜,他们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夸奖,而不是无端的指责或打骂。有时很小的一点打击,就会使孩子心灰意冷、丧失斗志,心情变得很压抑,做任何事情都失去了信心。父母和老师的夸赞是对孩子最好的激励,这种激励将帮助孩子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将对孩子的情商、智商、气质、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会促使孩子更加刻苦和努力的学习,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面对困难。

记得小时候,由于我的父母文化程度低,给湖北老家写信时都是麻烦别人代写。于是,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培养我写信和写日记的习惯。记得写第一封信时,我几乎就是照着父母亲的原话笔录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标上,完了念给他们听,父母亲连声说“不错!不错!”,夸奖我如何会写东西,如何有写作的天赋,并逢人便夸、到处宣扬。从那以后,我便一发不可收,不仅帮自家写,而且帮隔壁邻居乃至整个连队的叔叔、阿姨写,与写东西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对我后来从事的宣传工作也大有裨益。父母亲的夸奖会激励我一生都去创作、去奋斗、去进取,让我受益无穷,同样我现在也是用这种方法激励我的儿子。适当的夸奖会使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信心百倍,勇往直前,特别是对学东西充满热情,自信而不自满。孩子从小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后,学习就成了他的自觉行动了。

五、跟孩子相处要互相尊重、互为榜样

孩子也爱面子,也有自尊,需要我们去尊重他。无论要求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以商量的态度和信任、赞赏、鼓励的语气,而不是强迫、命令。打骂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打骂孩子的家长同样不是好家长,特别是处在中学阶段的孩子,正是逆反心理最强的时期。你的打骂只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意识,甚至是仇恨,带来的结果便是消极的态度和抵触的情绪,带来的伤害也会让孩子记忆一生,在幼小的心灵里烙下很深的印记。正确的方法是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的相处和交流,在孩子面前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从基本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到学习习惯,进行言传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能去做。经常过问而不过多干预,认真倾听而不过分要求。我升到五年级以后,父母亲就很少检查我的作业、成绩,而是开始经常和我进行一些聊天、沟通,甚至玩耍。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的精神支持和鼓励,而不是打骂与呵斥。孩子做了好事要褒奖,做了错事要批评,批评时要做到心平气和、以理服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子女对父母的依赖,在潜意识里实际是一种敬仰和崇拜的心理,这种心理会使他们无条件地把父母当成自己的榜样。这样,父母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家长要有开朗的个性,要与人为善,和蔼可亲,富有同情心,对孩子和整个社会要有爱心。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回到家里,看到的总是吵吵嚷嚷说粗话、喝酒划拳打麻将,那么,他也很难成长为一个文明礼貌、积极进取的人。另外,只要你善于发现,孩子也有值得你学习的很多优点。换句话说,在很多时候,孩子也是你的榜样。

12.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家长心得文章 篇十二

在家里各种折腾,就算是读书也不能集中注意力。

我又要照顾妹妹,又有工作要忙,于是,他就开始钻空子。隔十几分钟听不到他折腾的声音,就得赶紧警惕起来,极有可能跑到厕所里看手机去了。没收了手机之后,我在这边备课就会不时听到他和妹妹鸡飞狗跳,一会儿跟妹妹亲的一个人似的,一会儿妹妹哭他高声喊……好不容易看上书了,一看就不撒手,让休息一下眼睛,也是催来催去,根本不听。

嗯,我想,必须给他找个有读书氛围的地方。

去了冬令营几天我就有点儿担心,趁着给他送衣服的功夫去看看在那里怎么样。没想到还挺适应。

他悄悄跟我说,妈妈,我喜欢这里。我问为什么。他的回答让我差点儿笑喷了。他说:这里是礼仪之邦。

怎么个礼仪之邦呢?

上课前要给孔子像行礼。要有四拜。有值日生带着大家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每说一句要对孔子像拜一次,一共四次。

看着老师发来的视频,孩子们个个神情严肃依次行礼,我忍不住热泪盈眶。孩子的生命成长确实需要这类仪式感,虽然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这四句话的含义,但是必然有一种伟大的浩然的纯真的向往与激励在心中留下重重的痕迹。相信在不断读书成人的道路上,他们真的会慢慢懂得其中的道理,并以此为人生准则。

如果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能这样的成长,在心中种下一颗这样的种子,未来的世界还会有什么战乱和悲哀呢!

读书时,想去厕所,也要跟老师打招呼后,再跟孔子像拜一拜,表示恭敬。

吃饭之前,要闭上眼睛感恩:“感谢天地滋养万物,感谢祖国培育护佑,感谢父母生养之恩,感谢老师辛勤培育,感谢厨师辛苦劳作。此时止语,请老师先用。”

吃完饭要跟大家说:“我用完了,请大家慢用。”

孩子根本不会觉得这是繁文缛节,反而更喜欢这种有规矩有规则的场合。

可见,每个孩子内心都是向上向善的。相比无规则,相较混乱嘈杂,他们更喜欢安静与秩序井然。不要用拿动物性把孩子的性情全部遮盖。人都有动物性,但是动物性不是主旋律。教育要做的,正是开发出更强大的人性,来淡化孩子身上的动物性。

老师说他很有君子之风,喜欢照顾小的,听从老师教导,读书很来劲,能照顾好自己的生活。真欣慰。

孩子从学堂回来两天,我感觉他变化很大。

那天晚上,没做饭,很晚了才匆忙订个赛百味,等送到手中时孩子已经饿得不行了。但是还是没有马上打开吃他最喜欢的香肠三明治,而是在无人提醒的情况下,先带着我做了饭前感恩词。

这对于一向贪吃的他来说,真不容易。

吃饭时跟我唠叨,妈妈,你知道吗,我在学堂居然吃虾皮和木耳了。我很惊讶,因为这两种东西是他以前吃了就要吐的。但是他说咬着牙也吃了下去。因为老师说“对饮食勿拣择”。

赛百味送得有点儿慢,我着急:怎么还没送来啊。他反而安慰说,你别抱怨了,咱们很幸运了,离店那么近,人家住的远的不是更着急了吗?

真会给自己找平衡。

他自己说,你还说我坐不住,我一次能做一个多小时读书,怎么样,我现在是不是很有定力?

最让我吃惊的是另一件事。

周日九爸带着哥哥妹妹去了陶然亭冰雪嘉年华。中午回来的时候,我听到妹妹仔楼下杀猪般地哭,还以为哥哥又跟她吵架了呢。到了家才知道,妹妹是冻哭的。粗心的爸爸给孩子穿少了,鞋穿的居然是春秋天的运动鞋,裤子也薄,羽绒服有点儿大,不抗风……只见妹妹冻得四肢冰凉,哭得一脸鼻涕……我这个心疼啊……忍不住开始抱怨这个笨蛋爸爸。

小九把我拉到一边说:妈妈,别说爸爸了,爸爸够好的了,周六加班,周日好不容易休息了,还带我和妹妹出去玩。你应该多表扬他才对啊。

几句话说的我哑口无言。之前那个总是跟我一个战壕一起打击爸爸的小九哪儿去了?

心中触动很大。

中午,网购的榴莲蛋糕到了。我知道他爱吃,特意在他回来的时候买的。可是意想不到事情发生了。

我把蛋糕切成几分。他居然过来说,我自己选。我想他一定想选一个大的吧。我说,我给你的这个就是大的,放心吧。

鬼才会相信,他居然选了一块最小的。

这真的是那个贪吃不让人,喜欢独霸一切好食的小九吗?

好吧或许是他不太喜欢吃榴莲蛋糕了?可是为什么晚上还嘱咐我给他留一块呢?

晚上那块没给他留。搁以往肯定要大闹天宫。没想到他也没计较。

不过,我感觉环境对人的影响还挺大。

孩子回到家松懈的环境中,才刚刚两天,有些坏习惯又开始露出苗头,比如偷偷跑到厕所拿着手机上淘宝看玩具……

看来还是要赶紧避开这些负面影响。

下午把他送回学堂,看着老师发的视频中,他坐在老师身边读书那份安定和坦荡,才松了一口气。

孩子也喜欢安定,他在厕所里偷看淘宝的时候一定也心慌意乱。管不住自己与希望管住自己不断打仗,斗争,其实他在良知上不安。

所以,给孩子一个纯粹的读书环境,太重要了!

特别感谢学堂的老师能让他安定下来。

易子而教,确乎真理。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作为老师,一向很重视。

当年为了让孩子上最好的小学,我费尽心力,隐忍压力与焦灼,调到名校做老师。

后来,为了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我也曾经动过心思去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

可是,这种幼稚投机的想法很不幸,都被赵延风教授说中了:名校又如何?别说我们这小小的明星小学,北大不是名校吗?

然而,名校又如何?

继而,我更是参透天价学费的私立贵族学校,那花样百出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看似让人艳羡,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你会发现它们跟名校一样,都不是让人安心的教育。

普天之下,寻找一种让人安心的教育,真的那么难吗?

兜兜转转,回到原点。

才发现数年前,被狂妄无知的我,视之如怪谈,弃之如敝履,哂之如玩笑的教育,居然,才是我想要的让人安心的教育。

可笑那时的自己,太功利,太无知,了无福气,无缘接受。

看着孩子在经典教育中,不断成长,变化,真的很欣慰。

朋友劝我说:你真傻,学校是名校,义务教育不花钱,还会倒贴钱给孩子。你居然放着便宜不占,放着免费不要,非要花那么多钱去读义务教育外的学校,你是不是傻!

我真的不傻。

我只是比较努力。

为了给孩子一个不会追悔莫及的童年,一种让人安心放心的教育,我想尽最大的努力罢了。

孩子,或许,这已经是我们能给你的最好的教育了。

请你一定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好好读书,勤勉做人,勤奋做事,让自己不白来这世界走一遭。

13.一个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篇十三

孩子的教育,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孩子小的时候早早开发锻炼他的识字能力,为他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孩子大一点后,我们就帮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让他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来看书。在我们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家三口人各自捧着自己的书在看。时间长了,孩子喜欢上了读书。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习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孩子上学起,我就注意培养他学习习惯,每天回家后先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学新课之前,先预习一下后面的内容。及时同他的老师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家庭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习惯的养成,玩过的玩具要收拾好,晚上睡前洗脸刷牙等等,有时候,孩子想偷懒,就给他讲讲道理,并且告诉他,那样是不可以的。慢慢他就认可了这种行为,习惯也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教育孩子,我们这一代父母需要跟孩子共同在学习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

不要给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给他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其中观察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再施加引导。我想我们都是做过孩子的,过多的说教,都不如用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的效果来的好。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我儿子看电视的时候,一看到精彩的部分就不自觉地走到了电视机前,我就纠正他,他马上就指斥说:“你也老是天天上网,一玩就老长时间,眼睛也要看坏的。”面对孩子的质问,我只有自己先改正,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我告诉孩子:“你看妈妈改正了,只上一会儿网了,你也应该改正吧!”这时,孩子会欣然的接受你的建议。

为了开阔视野,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在课余时间,给他报名参加了书法班。到现在学了几年了,他很有兴趣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孩子喜欢手工制作,我就给他提供材料,给他尽可能多的帮助。此外,我们还喜欢让孩子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孩子本来就爱跑爱跳,让他多锻炼,既强身健体,又愉悦心情,何乐而不为呢?总之,我们希望孩子不光是埋头学习的孩子,我们更希望他好好学习的同时还能有自己的乐趣,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教育孩子,是整个家庭的重任,教育孩子真的需要父母从“修身”走向“齐家”,才可能向着教育的目标迈进。我今年为此专门购置了MP3和一套音响功放,把网上的经典讲解和诵读下载到MP3中,然后通过功放播放,让家中每一个人都接触到这些信息,同步学习。同时对家庭成员的生活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和规范,孩子教育需要家庭每一位成员的成长。有时候苦口婆心却适得其反的现象并不少见,做父母的不应该只怪孩子,也应该反思反思,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能不能换种方式使孩子能够更容易接受一些。

孩子有了一些阅读能力之后,我便开始尝试着给孩子写一些不同内容的小纸条,哪怕只是三言两语。我把这些小纸条有时放在孩子的铅笔盒里,有时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里,甚至冰箱门上、镜子上、枕头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曾经是他的目标。当孩子意外地发现这些小纸条的时候带给他的是一份惊喜,同时也让他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心。

文字和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语言稍纵即逝,有时候说好几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而文字则克服了这个弱点,只要不把它毁掉,那么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拿出来看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觉都在重温一遍,印象自然比较深刻。这与暴风骤雨式的训骂与呵斥相比,不仅考虑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它不仅可以让孩子对父母有更多的了解与尊重,坚持下去说不定可以逼着你同孩子一起进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纸条的内容将不再是单一的表扬啊、批评之类,逐渐会扩展到推荐一本书啊,介绍一篇好文章啊,留下一个需要动动脑筋才能回答的小问题啊,甚至包括对某个观点的探讨等等,内容开始五花八门,这对于他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也是一种帮助。如此来来往往,家庭教育同样可以增添不少乐趣。

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我曾经为此买了很多的书,买了很多的光盘,请教了许多同事。孩子一天天长大,成绩也渐趋稳定,可是我心里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我们家每个人都有爱看书的习惯,孩子小的时候早早开发锻炼他的识字能力,为他今后的学习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孩子大一点后,我们就帮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让他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来看书。在我们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家三口人各自捧着自己的书在看。而且,只要有机会就从书店买各种图书给他阅读,“六一”儿童节、春节的礼物都是各类的有趣的或者有益的书籍。时间长了,孩子喜欢上了读书。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习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孩子上学起,我就注意培养他学习习惯,每天回家后先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学新课之前,先预习一下后面的内容。及时同他的老师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家庭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习惯的养成,玩过的玩具要收拾好,晚上睡前洗脸刷牙等等,有时候,孩子想偷懒,就给他讲讲道理,并且告诉他,那样是不可以的。慢慢他就认可了这种行为,习惯也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

不要给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给他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其中观察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再施加引导。我想我们都是做过孩子的,应该知道孩子喜欢什么,过多的说教,都不如用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的效果来的好。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我儿子看电视的时候,一看到精彩的部分就不自觉地走到了电视机前,我就纠正他,他马上就指斥说:“你也老是天天上网,一玩就老长时间,眼睛也要看坏的。”面对孩子的质问,我只有自己先改正,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我告诉孩子:“你看妈妈改正了,只上一会儿网了,你也应该改正吧!”这时,孩子会欣然的接受你的建议。

为了开阔视野,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在课余时间,给他报名参加了书法班。到现在学了几年了,他很有兴趣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孩子喜欢手工制作,我就给他提供材料,给他尽可能多的帮助。有时候,看他煞有介事地做成一个虽然不很精彩的“作品”,沾沾自喜地给我们看,神情中充满了自豪。看到孩子敢于动手去做并从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我从心底里感到欣慰。

此外,我们还喜欢让孩子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孩子本来就爱跑爱跳,让他多锻炼,既强身健体,又愉悦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我们希望孩子不光是埋头学习的孩子,我们更希望他好好学习的同时还能有自己的乐趣,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教育孩子,是整个家庭的重任,教育孩子真的需要父母从“修身”走向“齐家”,才可能向着教育的目标迈进。我今年为此专门购置了MP3和一套音响功放,把网上的经典讲解和诵读下载到MP3中,然后通过功放播放,让家中每一个人都接触到这些信息,同步学习。同时对家庭成员的生活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和规范,孩子教育需要家庭每一位成员的成长。同时,借助MP3随身听的功能,也会加速我对古文的学习进程。我发现网络上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时间一长,我和孩子的文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学习过程中也曾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时候苦口婆心却适得其反的现象并不少见,也曾为此苦恼过,过后细细思索:做父母的不应该只怪孩子,也应该反思反思,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能不能换种方式使孩子能够更容易接受一些。其实,只要有心、有创意,家庭教育同样也可以富有情趣。

孩子有了一些阅读能力之后,我便开始尝试着给孩子写一些不同内容的小纸条,哪怕只是三言两语。我把这些小纸条有时放在孩子的铅笔盒里,有时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里,甚至冰箱门上、镜子上、枕头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曾经是她的目标。她希望当孩子意外地发现这些小纸条的时候能带给他一份惊喜,也让他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心。

在孩子的教育中怎么做才是对的,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我也说不好,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方面是共性的,有的东西又要应孩子的个性、特点而不同,在教育中既要顺其自然,又要循循善诱,在管与不管中寻找平衡点。

“加油”!“别灰心,再试一次”“你做的这件事真棒!我为你感到高兴!”。我们经常会给孩子这样的鼓励,孩子将会在我们的鼓励声中快步前进。孩子需要鼓励,我们经常鼓励孩子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回来后听他讲一讲参加活动时发生的事情,还进一步问他一些问题:今天搞的什么活动?跟谁在一起?有没有兴趣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参加这项活动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为什么?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发现问题并及时排除解决。所以说我们的每一次鼓励都是他进步的催化剂。在学习和生活的很多方面,我们都给了孩子很多的鼓励和赞赏,所以,孩子是自信的,让他有这样的积极的思想我认为是很可贵的。

14.教育孩子,应该从教育家长开始 篇十四

等天略微放黑影了,我下楼,到万家乐超市买了一个转笔刀,又顺便买了点日常使用的大酱两袋,老婆近来不舒服,为她买了一瓶罐头。

从万家乐超市出来,此时已经是华灯初上的时候了。今年的秋天格外的干燥,雨雪稀少。所以,在朦朦胧胧的灯光下,细微的灰尘,看得更加的清晰了,似乎都能够看清灰尘游动飞扬的路线。在白天的时候,是看不到这些的,只是感觉乌烟瘴气的肮脏,近乎让人窒息。此城市不是彼城市,我生发了这样的感慨。刚刚从外地回来,感受到延边等地的良好的生存环境,自然要与自己居住的小城市相比较一番。其实,我居住的小城市本来是可以的,天还是蓝天,离开县城后,水,也还是碧水。我犯过一种小的错误,所以就很谨慎地想做一个建设者,而不想总是成为一个带刺的爱国者。相信一句话:不破不立。却知道了自己是难以承受一些打击的,便恨不得三缄其口。逆臣,未必是贼子。古来有很多逆臣,诸如屈原等。近来,也多见得敢于直言的勇士,却相继地离开了。想到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的结尾,那个说真话的孩子,不知道长大了,还会敢于说真话吗?

教参上给我们的一种意见是:让孩子说出真相,是作者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未来。文艺有些时候,要服从政治,就可以别出心裁地进行合理的曲解了。而这种曲解恰恰也深深地吻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元化解读,无可厚非。

孩子,长大了,是否还会延续我们的老路呢?我不知道,也怕知道。

想,究竟是思想的蜗行;路,在脚下,依旧继续。

在临近延吉狗肉王饭店时,我的前面出现了个画面——

一个小男孩子挣脱了家长的拉扯,快速地跑到前面的小女孩的后面,举起手中的鞭子,照着小女孩就抽打起来。

与小女孩同行的是一个妇女,也拉扯着孩子的小手,遭受到了袭击后,猛然回头,正想说什么,小男孩的爸爸已经走上来了,将小男孩拉回。

那一对母女继续走路。

我当时正好路过,整个情形一清二楚。

那一对父子所作所为很不恰当。我不知道小男孩的鞭子从何而来,为什么晚上游玩的时候,要手持鞭子。我也不知道那个应该被称为小男孩父亲的,为什么在出现了那样的事情后,竟然毫不在意地离开,既不对那对母女说声道歉,也未加训斥自己的孩子。

我惊愕地继续走路,听到那个母亲对小女孩说:不疼吧?

小女孩说:不疼。

接着小女孩说:妈妈,我也要打他……

妈妈说:那不是好孩子,宝贝不跟他一样的啊!

“是的,那是一个坏孩子!”小女孩回头看了看身后渐行渐远的父子说。

我听到这样的声音,很是清爽,仿佛满街的污浊都散去了。

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是一张白纸。而我们的家长,则是在这张上白纸写字的人。

教育孩子,应该从教育家长开始。没有素质良好的家长,就难以培育出素质良好的孩子。家长的素质,是孩子素质发展的土壤。

15.幼儿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篇十五

(一)针对孩子生活的不良习惯的一些方法

1、孩子不爱喝或不主动喝白水,我们会采取激将法。比如,在孩子喝水时,我就会对孩子说:“让我和你爸爸猜猜,看看我们俩谁能猜对。”,爸爸说:“你肯定喝不完”,结果她全部喝完了,效果还不错。因为这个时期孩子开始步入叛逆期,喜欢做些和父母想法相反的事情,所以我就抓住这个特点。

2、孩子穿衣服费劲,因为我们家是女孩子,所以比较爱美,对穿着比较挑剔,以前每次出门特费劲,每次为穿衣服要和我发生争执。最后,我想出一个办法,临出门前,我拿出两套衣服让她选择,她选了其中一套,我觉得这个办法即达到了我的目的,也让她得到尊重,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有了自信,而且她非常高兴。从那以后,她的衣服基本是自己穿。还会自己搭配,有自己的审美感了,而且很会整理自己的衣服。

3、孩子不愿刷牙,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的办法是让妈妈变得比孩子弱一些。比如,我和孩子一起刷牙,刷牙前,我就说:“媛媛,妈妈不会正确刷牙,你给我做做示范吧,让妈妈好好学习学习。”她马上就开始刷牙了,而且还得意的不得了。刚开始几天我们一直是一起刷,后来,就自己刷自己的了。

4、不按时睡觉,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一个习惯问题。媛媛之前每天晚上都是11点后才睡觉,让她上床,根本不听。最后,我只能每天把睡觉时间向前推,由于习惯的原因,刚开始她肯定也睡不着,我就陪她一起上床,和她一起看书讲故事,做游戏,比如玩一些医生和病人的游戏,因为小孩子都喜欢这种游戏,给她捏捏后背,揉揉肚子,挠挠痒,慢慢的她就睡着了。到后来睡觉时间一天比一天早了,一直调整到正常的睡眠时间。以后习惯了,到点她自然就犯困了。

5、关于孩子自己玩具和书籍的整理,这些也是一种习惯的培养。从孩子很小还不会走路的时候,是我们收拾,让她看着,等她长大点会自己收拾的时候,就让她自己收拾,刚开始也许还做的不太好。所以,我们一直都很鼓励她,对她的行为给予肯定,时间一长,她也养成了习惯,知道自己玩完了的玩具或看完的书籍要放回原处。

(二)针对孩子动作发展和情绪波动以及安全教育的一些方法

1、关于体能方面,媛媛从小身体比较弱,这个可能跟我小时候带她没有让她进行这方面锻炼有关系。从小就没有大的运动,半岁前出门很少,自从上了幼儿园,开始有了体能测试,我们才意识到需要加强锻炼,只有锻炼了才能弥补以前的不足。还好,媛媛比较懂事,也很刻苦,每天幼儿园回来的路上,她都会练习跳远,走马路牙子,周六日我们也会带她去公园做一些练习,基本不强求她,锻炼也是一种自愿行为。现在还不错,老师说进步很大,我们也很欣慰。

1、关于动手能力方面,这个是媛媛的强项。我记得媛媛四五个月大的时候就会主动去捏玻璃球,经常去扣玩具上的标签,到了七八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撕贴画,到处贴,一岁半开始玩拼图,先是玩八块的拼图,慢慢增加难度,到了2-3岁就开始玩128片的拼图,很厉害,我们大人都玩不过她。先是玩贴画,再是拼图,然后开始画画做手工,剪纸。刚开始基本上都是先画出样子,然后再剪下来,最后进行粘贴,整过过程都是她自己完成,我们只是要陪在她身边看着,要对她的作品给予积极的评价。媛媛最厉害的还会使用针线缝制,订扣子。当然这些都需要我们家长引导,需要我们放手,大胆的让孩子尝试。孩子真是无限量。看看我的制作:

16.教育孩子的心得家长会发言稿 篇十六

我是李迪勤的妈妈,今天我和另外几位家长受刘老师委托,向大家谈谈我们对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我想,在座的各位家长都有自己非常好的教育方法,三(1)班的每个同学都各有所长,非常优秀,我所谈的只是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带出大家更科学的育儿方法和理论。

我和我爱人一直认为,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成才的基本条件。孩子一出生,我们就对她灌输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孩子远离零食、饮料,按时就餐,不挑食,多吃蔬菜、水果,让孩子从小明确:吃是为了健康,不是为了好玩、比阔气。合理的营养结构不仅是身体发育的物质基础,也是智力发育的物质基础。除了要科学饮食,还要带孩子多运动,引导她学跳绳、打球、骑自行车、跳舞,特别是在学校,要认真地做广播操、眼保健操,重视体育课,对孩子反复强调体育课与语文课、数学课同等重要。

在素质教育方面,我们教导孩子讲礼貌,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外表比心灵。对孩子的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比较抽象,一方面我们自己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生活简朴、待人真诚、努力工作的榜样,告诉孩子华丽的外表只能赢得瞬间的灿烂,只有高贵的品格才能散发永恒的魅力。另一方面我们给孩子买了品德教育的书,有:《勤学故事》、《爱国、孝顺故事》、《诚实、守信故事》、《让孩子懂事明理的真情故事》、《三字经》、《中华上下五千年》、《小寓言大哲理》、《小故事大道理》,等等,这些书都有拼音,孩子会认字我们就开始引导她挖掘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平时我们从网上、杂志上或生活中看到的有意义的故事也讲给她听。她们的语文课本也编写得非常非常好,里面的文章很耐人寻味,老师都做了深刻的讲解,对孩子的成长也帮助很大。在学习上,我们给孩子反复强调,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老师在课堂上40分钟专业讲解的效果,大于我们两个小时的课外辅导。回到家里,让孩子自觉地写作业,写作业时我们不打扰她,不会的题也不让她问,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写完一般不给她增加学习任务,让她自由活动或看书。半个月左右,语文、数学试卷让她各做一套,检查一下她的学习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其实,学习不仅仅指学文化知识,学习的涵义很广,还包括学劳动、学做人、学辨别是非、学保护自己等等,总之,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综合素质高,孩子就会自觉主动的学习;学习成绩好,会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不会让孩子整天埋头于书山题海中,在她学习之余我们尽量抽时间陪她玩,和她聊天,给她安排少量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陪她一起看书等等。

教育是一门大学问,我们作为非专业人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常常不知所措,也犯过错误。为了少走弯路,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我时常翻阅《哈弗女孩刘亦婷》、《等你在我北大》、《教子有方》等书籍;看教育频道的电视节目;来到学校向老师请教,向别的家长请教。通过学习,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我觉得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自己受的教育更大,我想这就是所说的教学相长吧。因此,我也真诚地对我的女儿说声:谢谢你,我的孩子!

孩子的成长过程要经历很多的事情,孩子本身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也千差万别,因此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不是我们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我们做父母的只有全心全意地爱孩子,尽职尽责地教导孩子,做好每一件事情,珍惜每一寸光阴,我们家长的成功、孩子的成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上一篇:中国房地产广告业营销秘史下一篇:我真想自由作文